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名师论文

名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5: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名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名师论文

篇1

(一)不断奋斗进取的素养

作为一个名师不能够只将眼光放在当前、不思进取,而应该要不断的努力进取,获得更高的成就。不断的奋斗进步不仅仅是教师专业化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道德实践与示范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因为经济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要消除这些代沟就必须要不断的发展自身。

同时作为一个中职名师不能改在理念、知识体系以及对新的教育目标的理解上落后于人,而理念、知识体系的更新、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都需要去积极进去。但是作为中职名师,肯定是身处教育第一线,基本没有脱产进修的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更进一步呢?

(二)名师需要“博学知服”,拥有健全高尚的职业人格

社会上虽然没有对名师进行明确定义,但是却认为名师有许多的不能,有很多不能够碰触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中职名师”应该博学,拥有牢固宽广的学识体系。一名中职名师,不仅仅能够在自己所教授的专业领域有着高深造诣,同时对于其他技术类课程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一个“中职名师”,要能够在相邻的知识领域拓展自己的课程,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各种为教学服务的资源并应用到教学中,趣化教学;能够理解学生并适时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中职名师需要足够的创造力与魅力

作为一个中职名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与魅力,能够让学生喜欢。名师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灵气,能够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魅力,深深的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模仿,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每一位“中职名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与他人不同,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也会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中职名师”通过创造力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课堂、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中职名师”会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他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喜欢上他们。

二、如何进行名师素养教育

(一)素养教育必须要深挖教学特色,丰富知识内涵

要成为一个名师就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同时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内涵,使得自己能够达到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特征。

首先,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如果与自身的个性特点相违背,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其次要有着积极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对教学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素养教育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

要形成名师素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各种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让自己能够在教学中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以及教育技巧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让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模仿,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三)素养教育要不断自省

篇2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

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篇3

1)保护资金的严重缺乏与保护主体的缺位。保护与维修资金的缺乏是沁河中游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现有的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在范围上仅仅覆盖国有文物、文物管理部门所属保护单位,而大批非文物管理部门所属的文物保护单位,除少量的特殊情况之外,基本上得不到财政资金的投入。此外,市场价值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古村落民居随时都有被破坏的可能。大多数的古村落民居尚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古民居产权还属于私人所有,政府以及文保部门未能直接管理,状态微妙。

2)开发利用严重不足,制约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是现在文化遗产再利用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方式。在沁河中游地区遗产保护中,其开发与利用严重不足。尽管其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晋中其他地区(例如平遥古城和日升昌票号、乔家大院等代表性景点)相比相差甚远。目前除了阳城县的皇城相府经过皇城村的挖掘与包装,通过建立集“煤炭开采、旅游开发、生物制药、生态农业”于一体的集团公司———皇城相府集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其他众多的古村镇还普遍未能开发利用。

3)缺乏有效的推动手段,社会民间的力量参与和挖掘不足。在沁河中游地区遗产保护的约束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缺乏有效的推动手段,政府对文化旅游潜在的价值认识不足,在旅游开发和宣传上同样十分保守。未能结合地域的遗产特点进行包装与筹措社会及企业资金,还未及时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和个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在社会与民间参与层面,也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在遗产保护实践中,很少去真正关心古镇原住居民的意愿。居民参与还未充分展开,导致丰富的民俗活动与遗产保护无甚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没有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与策略

2.1基本思路:吸引与激励各类保护主体的分类保护策略保护主体的缺位,维修资金的短缺,传统艺人的萎缩直接加速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衰亡。因此,除了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输血”、积极地进行“造血”外,丰富和保持历史文化遗产活力的社区再造与重塑是当前保护研究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在财政资金捉襟见肘的现实下,最有效的保护办法就是在再利用中创造“增值空间”,并以“人”为本,顺应社区发展趋势,发挥社区自主性和能动性,形成“以用促保”的良性循环。将文化遗产按照自身区位特点以及文化资源特色,因地制宜,藉由不同的动力机制,选取适于自身发展的保护模式。

2.2中游地区古村镇保护的模式———综合利用模式与社区营造针对沁河中游地区具有区位和文化旅游双重优势的文保与古村镇,可利用其创造更高的利用价值与旅游收入的潜力,加大历史遗产的综合利用效能,透过社区营造凝聚共识,力促历史文化遗产的持久保护。可沿用市场的原则,先期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并具备营业条件,再吸引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参与。一方面,可通过部分古民居的功能置换,改变原有建筑的用途,进行重新整合,实现空间再利用的增值;另一方面,可积极利用其旅游优势,创新与丰富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作为大区域旅游的有益补充。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功能的转化,形成经济发展与历史保护的良性循环。此种保护模式,宜以发展的眼光,形成开放的社区结构,集合社区人力资源,积极培育社会资本,透过社区总体营造凝聚共识,推动非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文化人士以及个人的参与,扩大区域影响力,防止再利用过程中的过度商业化,以迎合聚落的传承与发展[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63-02

理论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功能的探讨在最近十年几乎从未间断。从工具性的探讨到人文性的追问,大学语文的“语文”学科性在探索中不断明晰。本文从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入手,阐述大学语文在当下应有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教育的生命转向与大学语文使命的必然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1979年在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其理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践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并将2001年确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观念作为教育的重点理念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而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是从21世纪初期发轫。生命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教育语境中有着不同侧重,有的侧重于以普及生命知识为重点,强调对生命的珍惜,预防吸毒和自杀等戕害生命的行为;有的侧重于更大意域中的“生命”含义。因此,生命教育理论既有浓厚的宗教学和伦理学意味,也有深厚的哲学和人类文化学意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实践,在其理论上,都强调教育要以人的本真生命为起点。叶澜教授说:“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1]李政涛教授则这样强调:“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础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2]当生命成为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每一个教育对象的鲜活生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自不待言。在培养基本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然而,人文性的培养又是以生命存在为基础的,我们所期求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中,通过精神生命的实现以及社会生命的建构而达成的,因此,当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更多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是否应该给予教学对象以更多的生命教育,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对象懂得,生命之真――生命的合规律性,生命之善――生命的合目的性以及生命之美――生命在知、情、意的完美统一中所实现的人格升华、价值呈现和生命超越。因此,作为一门人文性浓厚的课程,大学语文也应该将生命教育的使命提上日程。人文性和生命关怀,在其根本上,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功能来说,并不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矛盾。“生命化的教育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3]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确立是在当下教育语境中对其人文教育使命的拓展。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4]

三、审美化的教学与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的现实路径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我们可以将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欣赏、审美愉悦中理解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大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之“真”的发现上。人的存在是以感性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这样的自然生命同时也是一条被规定了长度的线段,这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人类对于这样的有限生命常含感伤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无尽的江水相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激发了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冲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都是人得以延伸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也只有人能通过文化创造,来实现生命的“此在”(海德格尔)。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这类作品的赏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审美情感的投入中,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激情,充分感受其人生价值,这样的对话无疑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体会生命之美的真正内涵。同时人的有限性还体现在人的现实局限性上。生理缺陷、性格弱点、决策失误、判断失准等,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风格浓厚的经典作品,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性的弱点,正视个体生命的缺陷。悲剧主人公命运的遭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好人”(亚里士多德),如哈姆雷特的延宕、麦克白的多疑。正是通过这些“有缺陷的好人”,悲剧羞辱性地暴露了我们力量的局限,强化了个体的生命意识。悲剧在这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在怜悯和恐惧中,对自我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体认。大学语文的生命教育,还体现在对生命之“善”的引导上。所谓生命之“善”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性和价值诉求。“假如生命没有意义,那么正如存在主义者很快明白就明白的那样,它展示出一块迷人的空白板岩,在上面铭刻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奴颜婢膝地顺从上帝、自然或者社会惯例的价值观。”[5]每个生命个体都面临着这样的生命情结:每个人注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生命的自由属性赋予了其选择这种“走向”的方式。“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卫国将士的铮铮誓言,“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赴刑场。”是革命先烈的豪迈抉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多情男儿对爱情的宣誓,而裴多菲则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人生价值。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后姿态是生命价值的最后注脚,站着死还是趴着生,不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命价值观念的对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作品的生命意蕴,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情怀的感受,对叙事主人公遭遇的理解,学生或产生情感共鸣或形成强烈的同情以及批判意识,从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判断,并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前赤壁赋》教给人以豁达的生命态度,《爱尔克的灯光》让人懂得珍惜一己和他人生命,而《伤逝》在婚恋悲剧的讲述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命的体悟,《兰亭集序》则让学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命精神。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实现最终统一于生命之“美”的澄明上。如果说,在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实现对生命之“真”的发现和对生命之“善”的启迪,那么,生命之“美”的澄明则是大学语文实现生命教育使命具有整合性的途径。

文学作品价值最终是在审美中完成的,离开审美,文学作品或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教材。而审美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的过程,是价值领悟的过程,审美,在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发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审美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在客体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都作为一种生命能量潜藏于自身。这种能量一旦被作品“照亮”,主体就会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说《哈姆雷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和自由,那么,我们更应该这样表述:是读者(观众)在《哈姆雷特》、《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生命的能量和激情,从而在主体意识的逐渐弥散中,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审美愉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愉悦是持久而深刻的,因为审美中的知、情、意三者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暂时结束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状态,没有异化和分裂,生命充分享受着自由、和悦,享受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和兴奋。这样的状态,正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主体生命体会到了与造物同在的“在场”感,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来自灵魂深处的激赏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圆整、浑然而“自为”的生命,生命之本真刹那间炫目于前,生命之“美”悠然澄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基于生命关怀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构建学生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说,只有实现了生命教育使命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0.

[2]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5

[3]黄克剑.明日教育文库总序[A]//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1.1数据库设计苏州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应该从多角度、多领域、多维度综合考虑与之相关各种专题数据,具体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专业数据。历史文化资源要素所拥有的,如名称、类别、简介、历史功能、现状功能、所有权、保存状况、施工与材料、工艺、空间布局等等。

(2)空间数据。一方面是指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的空间位置描述,如所在点位坐标、范围边界线坐标等;另一方面也包括历史文化资源要素所属区域位置信息、地址属性、地理编码以及空间拓扑关系信息。

(3)时间数据。主要包括其创造、发现、翻建、维护等相关的时间信息。

(4)专题数据。与当前环境结合,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的发展变化有一定影响或者关联数据,包括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环境数据、控保紫线数据、基础地图数据、行政区划数据、道路交通数据、旅游数据、园林绿化数据、管网数据、水资源数据等多类数据综合属性信息。

1.2数据分类与编码结合苏州地方特色,将苏州历史文化资源依照分类别、分层次、分区域的原则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大类;对于小类继续细分,数据编码可以有效地实现现实目标对象与计算机语言以及空间属性信息的关联与转换,从而为历史文化专题要素的检索、定位提供支持。因此,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分类别、分区域、分层次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各要素空间参考、几何形态等空间属性,实现历史文化专题数据编码规则。

1.3数据与共享为了盘活历史文化专题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在数据库建设与维护的基础上,借助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思想以及WebService技术实现,将数据为通用、开放的Web服务,通过客户端请求与服务端响应的通信方式实现创建会话、权限验证、数据操作、结束会话整个信息交换流程,从而以数据操作服务接口的形式实现信息的与共享。每一次数据操作服务均由客户端发出一个数据操作服务描述的请求,数据库访问服务器接收到后生成并返回一个响应,该响应中包含数据操作服务结果的XML文档。

2系统建设

利用GIS作为信息载体与表达方式,在建立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历史文化专题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的整合,形成苏州历史文化“一张图”,实现了图文一体化地展示历史文化档案信息。

2.1系统架构与技术选型苏州历史文化档案信息系统前端采用跨平台、兼容性较好的ASP+Javascript技术,后台服务采用较为成熟的.net、SOA、WebService、XML等技术实现,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依据多层模型构建系统,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数据、应用与用户三个层次,。数据层: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库与历史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并以数据操作服务接口的形式提供数据的交换与信息共享。应用层: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公众查询展示系统和历史文化数据维护与运营支撑系统。用户层:主要包括系统使用的相关公众用户、数据管理用户、领导管理层以及提供共享服务的其它单位部门。

2.2功能设计与实现苏州历史文化档案信息系统在应用层面上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地图查询展示子系统和历史文化数据维护与运营支撑系统两个部分。历史文化地图查询展示子系统提供了地图浏览、关键字查询、分类别查询、分区域查询、详细信息查询几个功能模块,

2.2.1地图浏览基于“智慧苏州”基础地理信息平台WebGI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苏州二三维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社区地图的浏览、缩放、漫游等操作。

2.2.2关键字查询基于要素相关重要属性信息(如名称、地址等)的关键字匹配搜索,实现查询结果要素的定位、显示与详细信息查询。

2.2.3分类别查询基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别属性(如古遗址、古建筑等)的历史文化要素查询,实现该类别查询结果要素的定位、显示与详细信息查询。

2.2.4分区域查询基于地理位置属性与行政区划属性(如姑苏区、吴中区等)的历史文化要素查询,实现该区域内查询结果要素的定位、显示与详细信息查询。

2.2.5详细信息查询针对各种查询功能所得到的结果,查看其详细、完整的属性信息,如地址、年代、历史、现状、文字、图片等相关信息。历史文化数据维护与运营支撑系统提供了历史文化档案数据维护更新、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权限维护、系统设置、用户管理与权限分配、系统日志等几个功能模块。通过借助GIS“一张图”的数据综合与展现模式,盘活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成果数据,适用于多元化的应用;同时,通过搭建全市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平台,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资料库和专业统计分析平台,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历史文化档案信息的项目审批、规划管理、政策研究制定等方面提供有力依据;为公众提供一个权威、便捷的信息检索平台;通过完善的维护更新机制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实时动态的维护与更新。

篇6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内涵。一部人类服饰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感性化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说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物质生产、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起服饰文化精神文明的内涵。透过服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而且能够触摸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成果。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服饰是生产水平的直接反映

活生生的服饰能够形象地再现人类从“草、叶裙围”“兽皮披”过渡到“早期织物装”和“布帛衣裳”的时期,进而迈入现代科技制作服装的时代。这是因为“人猿揖别”之后,服饰成了人类息息相关的第二层皮肤,能够像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出社会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服饰的用材、加工技术、款式与色彩色调,完全取决于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当时的科技水平、认识能力、社会经验以及物质生活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人们的支付能力)的制约。可以说古今中外,生产衣料的每一种技术革新,每一种新面料的问世,都给服饰开拓了一条新的变化途径。如我国古代提花机的发明,使当时的服装衣料大为改观。西欧近代的产业革命,使衣料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服饰的大变革。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不断为人们制作新的面料,使服饰的种类、数量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流行急剧加快,变化也令人眼花缭乱。正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社会生活的日益繁荣,造就了服饰的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不仅是一个时代物质生产能力的反映,也是一个时代物质生活水平的反映,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缩影。

二、服饰是社会礼仪的现场展示

一般地说,服饰在各国历史上,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体现了国家根据礼仪传统和民俗习惯对服饰制式的统治,表现了各种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特定服式要求。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的“三礼”(《周礼》《礼仪》《礼记》)里记载了等级森严的服饰礼仪制度,从而形成了中国服制的一整套传统做派,具有独特意义的着装理念,以及名目繁多的服饰样式,使中华服饰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世界意义。今天服饰的象征作用虽没有专制社会那样突出,但服饰依然是性别、社会地位、经济力量以及文化修养的自我表白,人们通过着装,向社会表现自己。另外服饰还是某个社会集团的标志,如军装、警服、学生服、僧侣服及各种工作服等。人们通过不同的制服显示和维护社会集团的名誉和权威,制约服用者的言行,同时也增加了服用者自身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三、服饰是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

服饰关乎人们的仪表,是人们内在意志与情感世界的外在表现。在这方面,中国自古以来,把服饰当作人的仪表之尊、德尚之表和情感世界的外化,推崇“内美”“文质彬彬”“暖而求丽”“好质而恶饰”“天人感应”“衣冠楚楚”“不可异众”等服饰观。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犷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不同朝代,封建文人的服饰议论其说不一,然而大家强调的近乎都是要求服饰表现人的作风、气派和尊严。事实上,不仅古代帝王在自己的冕服上所寄寓的思想、意志、情感一览无余,而且一般官吏、百姓也无不如此。时至今日,人们更是在追求款式、面料、色彩色调的同时,力求有一个吉利的名称、知名的品牌。可以说,古今中外,衣如其人,概莫能外。

四、服饰是学科互渗的必然结果

服饰不仅秉承历史、思想、情感的特征,而且尽显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念和知识,同时还凝聚诗歌、绘画、书法、篆刻、雕塑、剪纸以及其他文化样式,甚至音乐也被派上了用场。令人不胜枚举的表现方式,直接折射出社会历史背景、法律制度、人文风俗、宗教意识、价值观念、经济水平、技术与艺术表现力、审美力等等。因此我们说,服饰所展示的文化是一部地道的百科全书,是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

五、服饰是多种文化的灵活再现

动物也有其外表之美,但那纯属造化;而人类的服饰,则是人类所创造而特有的现象。但是因为地理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而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别,反映在服饰上,其形式和风格各异。所以服饰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格局,这就是所谓文化圈。而同一文化圈,其不同的群体,又有各自的特点。由于其中的个体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生活习惯、兴趣和爱好上的差别,同一群体中人们对于服饰的款式、色彩色调要求也不尽然一致;因一枚头花、一个领结、一条丝巾、一款项链,而尽显个人风格。正是人类文化、民族文化、群体文化和个性文化的交互存在,灵活再现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绚丽多彩。

篇7

1.1生态文明的缺失阶段(1940年以前)伦敦最早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伦敦作为一个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伦敦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开始了它近3个世纪的工业文明,但工业文明给伦敦戴上了“雾都”的帽子。其实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已经出现大量煤烟而造成的污染气候,但以煤为动力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市区的工厂高烟囱林立,居民使用烧煤取暖,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笼罩在城市上空,多天不散。20世纪60年代之前,伦敦已被全世界称为“雾都”。在1940年以前的伦敦,其生态环境恶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有人这样形容:“尽管街头路灯明亮,但能见度仍然很差,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在人们的眼前总感到模模糊糊。”这与中国近年出现的雾霾非常相似。虽然此时伦敦的工业文明程度很高,但生态文明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程度,人居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1.2生态文明的萌芽与发展阶段(1940—2000年)1944年,阿伯克隆比受区域规划思想的影响,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1944)》。编制的前提由于伦敦市区的人口拥挤、产业分布过密,并没有把环境治理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出发点。编制的出发点是控制伦敦市区的工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引导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受同心圆思想的影响,将伦敦规划为4个同心圆地区:城市内环、郊区环、绿带环、乡村环。规划的目的是降低城市内环同时增加郊区环的人口密度,通过绿带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活动场所,让乡村环成为内环人口的接纳地,并通过发展工业,形成卫星城。这个时期,还建立了区域协调机构———大伦敦城市议会(GreaterLondonCoun-cil,GLC)于1965年成立,它负责大伦敦地区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并在1969年对《大伦敦规划(1944)》进行修编,规划3条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希望能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通过与周边卫星城建立联系,从而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但由于它与自治市管理机构间的现实矛盾,直到1976年该规划才被中央政府批准。这两次规划开辟了伦敦的造城运动,使得伦敦从“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向“一个中心城、多个卫星城”的发展,平衡了伦敦与周边行政镇的发展[16]。但规划的核心还是发展工业,只是把工业的分布从内伦敦向外伦敦扩散,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业布局,减轻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大伦敦规划(1944)》按英国1938年《绿带法》所规定的绿带用地,通过规划绿带环,拓宽原有城市的绿带,规划建设森林公园、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各种游憩运动场地,为整个地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这一理论体现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思路,但规划中并没有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只是在《绿带法》的限制下进行的选择。虽然在这段时间,由于多种原因,大伦敦地区的工业经济比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伦敦“雾都”的帽子慢慢被摘掉了,但受上述两次规划的影响很小。

1.3生态文明指导大伦敦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21世纪以来,伦敦组建了大伦敦政府,并根据1999年的大伦敦管理局法案在2000年设立了大伦敦管理局(GreaterLondonAuthority,GLA),主要负责规划管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事务等。分别制定了2004、2008和2011年3个版本的《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简称《大伦敦规划》)。对比3次规划,2004年版《大伦敦规划》只有6章内容,而2008与2011年版篇章结构完全一样,有8章内容,具体内容只有细微的差别,应该说2011年版是2008年版的基本提升。2004年版《大伦敦规划》的规划思路沿着“规划区域—规划政策—规划实施”。2008、2011年版《大伦敦规划》首先是宏观环境和战略目标,然后从伦敦的位置、人民、经济、气候变化、交通,以及生活休闲空间等6个方面展开,最后是规划的执行和监管。对比21世纪的3次规划可以看出,伦敦的规划思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整个规划中都贯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而且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这是在以前的规划中不曾提到的。虽然在整个规划中不曾提到生态文明,但规划中明确把气候变化、低碳经济、能源消费、减排计划等作为规划的核心,说明其生态文明思想已经贯穿到整个规划理念中[20]。

2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伦敦城市的开发空间大伦敦都市圈的人口不断增长,土地需求与供给矛盾大,但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用得城市的开放空间不断增加。大伦敦地区中用于建筑物和硬质地面的土地约占1/3,而作为绿色空间和水面的面积达到2/3。这些绿色空间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如私人花园、运动场地、高尔夫球场、可耕地、林地和灌木林地、公园、废弃地和一些软质地面等,其中私人花园占到大伦敦总面积的1/5。这些绿色空间和水面,构成了城市空间中的开放空间。它们一方面归因于英国议会通过的《绿带法》,按照《绿带法》的要求,在大伦敦的第三环建设成为一个直径达到16km的绿带环[20],这一绿带环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空间场所,经过一轮一轮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了目前的都市开放地、绿带和绿色廊道的大伦敦开放空间格局。这一空间格局,大大地改善了大伦敦的生态环境系统,使得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2.2绿色、低碳设计理论促进生态伦敦的形成在大伦敦城市设计过程中,一直以绿色、低碳的设计理论为准则。以绿色城市的理论对城市的绿化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增加城市的公共绿地空间,为城市“热岛”降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低碳城市的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分散化的能源网络来减少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把经济发展规划、气候变化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综合起来,促进经济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通过将可再生能源部门、循环经济、高科技产业、绿色商业部门和互联网经济等相互融合而形成新兴产业部门,促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绿色化、产业生态化、商业绿色化,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21]。特别是政府设定的减排目标,即2010—2013年减排(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建筑)1/4,2013—2016年减排2/5,到2031年争取在实现“零碳”排放,这让居民知道了政府的决心,同时也让居民提高减排意识,自觉在生活中、消费中实现减排目标。

2.3严格的环境保护举措加强伦敦的生物多样性目前,伦敦在空气质量监测、废弃物处理、防止噪声、污染治理等方面都实施了严格的措施,从而大大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伦敦的生物多样性。

2.3.1严格的空气质量保护制度空气质量问题是伦敦首要的环境问题。伦敦通过将工厂外迁和一系列对工业废气排放的法规和政策,使得工业废气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伦敦居民的机动车拥有数据猛增,到2000年,拥有机动车的家庭起过50%,有的地区达到80%以上。空气质量问题从治理工业废气转向治理生活废气。监测结果发现,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对氮氧化物排放贡献高达80%,对硫化物排放贡献高达68%,对一氧化碳排放贡献高达98%。基于此,伦敦制定了相应减少交通污染的一系列政策:第一,道路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在全伦敦范围内,特别是在交通流量大的道路旁设置固定监测站,对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等物质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划分区域制定政策进行重点整治。第二,建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对空气质量达到英国2000年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建立管理区,主要是一些交通要道、车站和大型停车场,政府对这些地区进行重点整治。第三,市民参与绿色交通行动。通过鼓励市民在上下班和出行时,减少使用私家车,而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在选择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公共交通。

2.3.2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伦敦也不例外。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为3种:填埋和焚烧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尽量少产生垃圾。伦敦在处理废弃物时,将其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商业垃圾3类。对于工业和商业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工业垃圾和商业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特别是工业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更高。由于生活垃圾较为分散、多样,而且占的比重较大,通过严格的“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方式,之后再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伦敦将生活垃圾分得非常细:厨房和花园垃圾类、玻璃类、油类、纸类、金属类和塑料类,实行严格的分类回收,具体做法:政府免费向居民发放分类垃圾袋,并要求居民把分类垃圾袋送到垃圾回收站或者堆放处,这样可以提高纸、玻璃、塑料、金属类垃圾的回收率;增加垃圾回收中心,设置以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为目的街边旋转垃圾回收箱;将垃圾循环分为物质循环、堆制肥料、能量循环,特别制定相应的循环使用目标。

2.3.3严格的噪声控制制度噪声是伦敦政府得到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伦敦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由于人们对噪声一个非常主观性的判断,无法给予明确的定义。英国将噪声称为干扰声,意思是令人厌烦的声音,主要包括工业噪声、聚会噪声、交通噪声、警笛声和动物声等。伦敦对各种噪声的治理非常重视,具体做法有:监控噪声多发区、控制建筑施工时间、让对噪声敏感区(如医院和学校)远离固定噪声源、对噪声敏感区设置隔音栏、对违反噪声管理规定的发噪声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2.3.4严格的污染地治理制度1990年,英国在环境保护行动中,明确提出污染地的概念,认为凡是能对人体或他们的财产导致严重危害或有可能导致危害的土地、污染或者有可能污染的土地,称为污染地[22],把化工厂、垃圾填埋点等称为污染源,把人群、农作物、可利用水体、家畜等称为污染受体。2000年正式制定了治理污染地的措施,根据污染源和污染受体的敏感度对污染地分成高、中、低和无风险4个级别,对高风险污染地进行重点整治。由于伦敦城市历史悠久,有很多上百年的工矿用地、垃圾填点、化工厂、传染病医院,重点对这些污染地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其等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污染地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明确污染地的责任单位,责令其限时整改。由于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伦敦在城市生物多样性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的认可,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领先者。当前,伦敦拥有市级自然保护地130多处,还有许多由废弃的铁路、墓地、垃圾堆场、水库等改建的半自然保护地;拥有1500多种树种和300余种鸟类,其中在绿带的就有100多种鸟;有名的生态公园CamleyStreetNaturalPark原本是运煤矿的码头,经过改造成为现在的生态公园,在这里能够随处见到各种鸟类与人类的和谐相处;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后,泰晤士河道成为伦敦最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的价值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伦敦居民对环境的一种态度,也是衡量他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4理性的规划和执行有力的管理机构伦敦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理性的规划和执行有力的管理机构。从大伦敦空间战略规划的几次演变,到各个区域性专项规划,都体现在“理性”。最重要的是,规划不是盲目的,而深思熟虑的。一个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最后成文,需要经过讨论规划编制的目的、确定编制的原则和目标、形成规划文本、公众参与讨论、最后修改规划文本这样几个阶段,其时间跨度短的二三年,长的达到十年之久。让居民都参与到这样规划中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的规划是所有相关利益者的诉求,也就是所有人的理性选择。理性的规划需要有好的执行机构。大伦敦都市圈包括33个行政地区,相互基本处于平级,并不存在上下级的管理关系。于是1965年成立大伦敦城市议会,但各行政区之间的矛盾,导致大伦敦城市议会在大伦敦管理上的协调力不能完全发挥,于是在2000年组建了大伦敦政府,并设立了大伦敦管理局,主要负责规划与管理。有了大伦敦政府的行政机构,并由大伦敦管理局行使管理职能,使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有组织保障[23]。

3大伦敦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3.1以生态文明理念规划都市圈从1944年的第一部大伦敦规划到2011年的大伦敦空间战略规划,其间经过数次规划,但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中不断明晰,并且由始至终都有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的重视。虽然在其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作为规划理念,但是从其规划的内容上看,它是把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分解为具体的项目,在规划中逐一进行了规划,比如低碳经济、减排计划、水资源保护、动物资源保护等,对噪声、废弃物、污染地等都提出治理策略。因此,由始至终,其生态文明理念在其规划中不断得以体现。中国的都市圈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以生态文明的理论作为规划的原则,然后把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进行层层分解,并与规划结合,在规划中得以充分体现。从中国目前出台的都市圈规划来看,其重空间和产业规划,而轻生态文明规划。一般都用一部分内容来进行环境保护规划,但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多,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化,要真正影响到具体主体的行为才行。要做到如大伦敦都市圈规划得那么细,具有可执行性,这些都需要学习。另外,在大伦敦都市圈规划中,非常重视公众的参与,而中国在规划的自始至终,公众都一无所知,说明中国在规划过程严重缺少公众参与。

3.2以生态产业为主建设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对其产业进行转型。而我们知道,伦敦以前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要想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伦敦在产业转型方面主要进行3大步骤:第一步,将工业,特别是带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出去,这一过程在20世纪40~50年代完成。第二步,城市核心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和金融业来解决城市就业,这一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完成。第三步,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这是近20年正在进行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伦敦已成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国际贸易重要港口,新兴环境保护产业的创新基地。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让伦敦去工业化后,出现产业空心化,而是选择更具有价值、更能解决就业、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从中国都市圈建设来看,退二进三提了很多年,但是很多都市圈还是以工业为主体,而且一些污染型的工业在一些都市圈还占相当的比重。都市圈政府也在寻找生态产业,但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政府为了急功近利,仍然保留一些带有污染性、但能带来较大利税的产业。形成中国一些都市圈工业产业转型乏力,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高,新兴产业发展受阻的局面,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进度迟缓。

篇8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中三种七声音阶的命名问题,在音乐理论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讨论,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这种情况给基础乐理教学与学术研究造成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七声音阶命名问题作一历史回顾,以便为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最早提出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三种七声音阶体系并予以命名的是杨荫浏先生。

杨荫浏在1923年出版的《雅音集》‘序言”中就提出中国古代音阶理论上的第四级虽是增四度,实践中却常常是纯四度。后来,他在1945年发表的《中国音乐史上新旧音阶的相互影响》一文中明确指出前者是古音阶,后者是新音阶。1953年,他已经明确指出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三种七声音阶的体系及其命名。他说:“在音阶具备七音,而同时重视五止声的风气依然相当流行的情况下,由于五音在七音间流转的习惯,最容易产生的音阶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原来的古音阶,一种是新音阶,另一种便是以商音为宫的清商音阶。”在同一书中,清商音阶有时又称为“俗乐音阶”,古音阶有时又称为“雅乐音阶”。1959年,于会泳提出了“自然七声音阶”、“用变徵音七声音阶”、“用闰音七声音阶”这三种称谓。黎英海则提山“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三种名称。1961年,林英使用了“正声音阶”、“下徵音阶”的概念。

1962年,李重光先生出版《音乐基础理论》,采用了黎英海先生提出的“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的名称。由于该书多次再版,发行量很大,在音乐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而,黎英海先生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中三种七声音阶的命名成了被音乐界所普遍认同的称谓。赵宋光《论五度相生体系》与夏野《中国古代音阶、调式的发展和演变》都使用了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的概念。1990年出版的《基本乐理教程》仍采用这三种概念。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中三种七声音阶的命名提出质疑。1982年,他在《“八音之乐”索隐》一文关于“清商音阶”的注释中指出:“有叫做‘燕乐音阶’的,我以为无论从魏晋的宴飨之乐说,或从隋唐燕乐说,都是兼用各种音阶,古人并未限定在不同用途的音乐中采用不同的音阶,因此以为还是按琴调的传统称呼叫做‘清商音阶’为好。”“现在更可以看出把古音阶‘正声调’称作‘雅乐音阶’的旧说的错误。实际上魏晋以来的雅乐用的是清商音阶徵调式之‘清商音律’,而郑译为雅乐安排的却是新音阶。”“旧说把新音阶‘下徵调’称作‘清乐音阶’也是同样的错误。”“隋前的雅乐主要用清商音阶,旧说却强派它是古音阶;清商乐更以清商音阶为主,偏要说成是新音阶;隋唐‘燕乐’只有狭义概念,其实是雅乐范围的一个伎乐乐部,却说它是俗乐,并把清商音阶派到它的名下。其实乐种和技术上使用什么音阶的问题,哪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呢?”该文指出黎英海先生命名体系的主要错误有:一是把雅乐、清乐、燕乐三个乐种作为三种七声音阶的名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二是历史上的清商乐所使用的主要音阶是清商音阶(即黎英海所说燕乐音阶)而并非下徵音阶(即黎英海所说清乐音阶)。关于七声音阶的命名,黄先生在文中使用了正声调、下徵调、清商音阶三个名称。1984年,黄先生在《“俨弦管”题外谈》J一文中论及苟勖笛上二调时使用了“正声调”音阶、“下徵调”音阶、“清角之调”(清商音阶)的概念。1986年,黄先生在《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一文关于“三种音阶的正名问题”一节中,列表归纳有代表性的四套三种音阶名称:

黄先生倾向于采用第一套名称,他认为:“第一套名称,有历史根据,也最合理,缺点是群众知之甚少。”

1992年,黄先生在书信中讲到三种音阶的命名时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各省联合的‘中国乐律学史’课题组,已经会议肯定,废除‘雅乐、清乐、燕乐’作为音阶诸名,改为历史上的原有名称:正声音阶、下祉(原注:这个字是作者为避免‘徵’字多音易生歧义而使用的)音阶、清商音阶。原以‘雅、清、燕’作为音阶名称的提出者(《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的作者黎英海教授)也在会上表示:放弃原曾用过的‘雅、清、燕’之名。虽然,截至目前为止,‘教科书’留下错误名称仍然影响很大,而正确名称却往往不被人知,我们还是应该坚持‘正名’,用于克服对于传统音乐的误解。因为历史上‘雅、清、燕’三种音乐的本来面目都是三种音阶并用的。

篇9

1.通信系统。此通信系统是多机通信,采用RS485半双工主从式。从机用中断的方式接收主机发来的命令或数据并做出响应,其任务是负责对分布的照明灯具进行开关控制;主机发送命令或数据到从机。

2.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由主控制器、串行总线、显示及控制软件等组成。其控制命令或数据由总线发送给分控制器。可将信息进行数码显示、看门狗电路对运行程序进行监视、实时时钟电路对照明灯具进行定时开关控制。

3.下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及电路组成,在单片机的控制之下,进行数据通信、显示,利用执行电路控制照明灯具开关状态。教室内灯光控制根据自然光的变化、有无人活动、作息时间等实际情况进行自动模糊控制。做到光线暗时开灯、光线亮时关灯、有人时开灯、无人时关灯、工作时间开灯、休息时间关灯合理的工作状态,达到节约用电。

二、硬件电路系统设计

硬件电路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以及各种接口电路组成,它的特点是: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主要由单片机(AT89C51)、信息采集电路(人体信号、光信号)、时钟电路(DS12887)、执行驱动电路、定时显示电路构成。如图2所示。

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芯片,通过串口与从机通信。从机进行信息采集、传送接收主控制器指令,驱动执行机构。1.主控制器的核心器件是单片机,电路由键盘电路、看门狗电路、通信接口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及驱动电路等组成。如图3所示。单片机采用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灵活性高且经济的控制器。2.从机系统由单片机、光信号采样、人体探测器、通信接口和驱动电路组成。单片机采用低档型的AT89C2051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利用驱动电路去控制电源开启和照明灯具开关状态。如图4所示。AT89C2051是AT89C51它的一种精简版本,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在集散控制系统中,用单片机作为从机,主机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由于主控制器与从机制器构成的现场数据采集通信距离较远,为了保证下位机的数据高速、安全的传到上位机,采用总线RS485串行通信比较合理。主机和从机之间可点对点通信,也可点对多通信。但从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只能通过主机传递数据。如图5所示。光信号采样电路由光信号采集电路和A/D转换电路组成。利用光敏电阻完成光信号采集,再经A/D转换电路、调理电路、单片机处理后,作为控制信号。

根据现场光信号测量精度确定A/D转换电路的位,以保证设计精度要求。如图6所示。设计中采用TLC1549,该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10位串行控制A/D转换芯片。它具有内在的取样和保持电路以及片内系统时钟,输入阻抗高,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采用的核心器件是人体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前级配有菲涅尔透镜,后级采用带通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红外传感器配上菲涅尔透镜后会增大探测距离和探测半径。带通放大器的中心频率取1Hz。比较电路由双运算放大器组成。

三、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部分由主控制程序、子控制程序和中断程序组成。由软件来定义灯具开关、亮度调节、定时控制、人机交换及串行通信等硬件功能。应用结构化方法设计。如图7所示。

1.照明启停程序设计启停教室的照明控制过程是由主控制器向分控制器发出启停指令,通过串行通信或无线通信来传输相应启停指令,可完成全部启停和单独启停控制。全部启停控制程序,通过主控制器上设计的开关按钮来完成照明灯具全部启停,通过串行通信传输全部启停指令,由P3、P7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全部灯具的启停。单独启停控制程序,启停某一单独教室的照明灯具,是由主控制器向某分控制器发出启停指令,实现单独启停照明。主控制器先向分控制器发送地址信息,被叫分控制器回送本控制地址信息,主控制器得到响应后再向被叫分控制器发送数据,执行相应命令。

2.照明定时控制程序设计照明控制系统中的时钟芯片是DS12887,主机和从机之间采用串口的通信方式进行时钟设定,从机按设定的时间控制照明灯具的启停。全部定时控制程序。全部定时控制是由主控制器向所有分控制器发送地址信息,分控制器接收时间数据并写入存储器中,再由分控制器发出设定时间命令,控制电路执行定时启停照明灯具。单独定时控制程序,单独定时控制是由主控制器发送某一分控制器地址,被叫分控制器响应主控制器,接收主控制器发送来的时间数据并写入存储器,由被叫分控制器发出设定时间命令,驱动电路执行开关照明灯具。

篇10

在讲完第一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第二章三角函数所进行的期中考试中,我们采用如下方法.

第一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及对这两章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分别出一份考试题,具体要求是

1.题的类型

(1)判断题(主要考查这两章的基本概念)

(2)填空题(主要考查这两章对基本公式、基本定理的掌握)

(3)选择题(偏重于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性质等基本理论的考查)

(4)解答题(主要偏重于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题的数量控制

(1)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

(2)填空题(占40分,20个小题)

(3)选择题(占20分,10个小题)

(4)解答题(占25分,4~5个小题)

3.时间控制在100分钟

将学生所出的题收回来进行评分.其参考标准如下.

1.能全面覆盖这两章所学的内容,基本反映重点、难点.(占50分)

2.具有灵活性.能较好地反映自己的水平(占25分).

3.有所创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提出与这两章有关的新问题,而不是全部照抄习题、例题等书上的内容.(占25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分中并没有将难度控制作为参数,原因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解决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完全不需要的.

第二步,教师把全部学生的试题作为试题库,根据实际情况选出试题作为一份考试题,然后用这份考题对学生进行考试(这一点要向学生提前讲明,而且要把他们的每一份试题提前公布)评分,这一步和我们平常考试方法是相同的.

最后,我们把每个学生的两种分数按50%、50%的比例运算所得分即为他们的成绩.

通过这样的考试,我们发现,

1.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已逐步地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发生转变.由学生被动的课堂听讲、考试做题,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看到许多数学问题不只是一个正确答案;提供证据,证明数学是生动的、激动人心的;使学生体验到深入理解和严格推理的重要性;使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上述考试确实抓住了学生“参与”这个特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促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否则提不出好的试题),真正起到了鼓励学生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作用,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变怕考试为喜欢考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篇11

1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1.1现场场容、场貌布置。

1.1.1现场布置图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1.1.2道路与场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用混凝土浇捣,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建筑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处理。凡市区沿道路的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5m的围墙,围墙两面刷白。外面涂上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

1.1.3班组落手清班组必须做好操作落手清,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时,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1.1.4大堆材料砂石分类、集成堆放成方,底脚边用边清。砌体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脚散料。灰池砌筑符合标准,布局合理、安全、整洁,灰不外溢,渣不乱倒。

1.1.5周转设备施工设施设备、大模、砖央等,集中堆放整齐。大模板成对放稳,角度正确。钢模板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竹木杂料,分类堆放、规则成方,不散不乱,不作它用。

1.1.6水泥库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目能成数。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账相符。库容整洁,无“上漏下渗”。

1.1.7构配件及特殊材料统一堆放混凝土构件分类、分型、分规格堆放整齐,楞木垫头上下对齐稳定,堆放不超高(多孔板不得超过12块)。钢材、成型钢筋,分类集中堆放,整齐成线。钢木门窗框扇、木制品分别按规格堆放整齐,木制品防雨、防潮、防火,埋件铁件分类集中,分格不乱,堆放整齐。特殊材料(包括安装、装演、装饰、保温及甲供、自购)均要按保管要求,加强管理,分门别类,堆放整齐。

1.2生活卫生:①生活卫生应纳人工地总体规划,落实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责任制。②施工现场须设有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配杯子,有消毒设备。②工地有男女厕所,有便溺设施,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无害。④工地有男女更衣室,有防窃措施,保持室内清洁。⑤工地设简易浴室,保证供水,保持清洁。⑥现场落实消灭蚊蝇孪生承包措施,与承包单位签订检查监督约定,保证措施落实。⑦生活垃圾必须随时处理或集中加以遮挡,妥善处理,保持场容整洁。

2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2.1检查时间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质安部门、劳资部门、材料部门、动力部门等)每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

2.2检查内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

2.3检查依据前面所述“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4检查方法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每次抽查,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检查是否认真地作了相应的整流改。对于屡次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惩戒。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每次检查应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其责任人整改合格,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落实整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