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5: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一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质疑观、知识储备都会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产生影响。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具体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总是把归纳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思维拓展能力,不利于质疑能力的培养。老师对来自学生的质疑不能很好的处理,同时老师的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也是影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原因。
(二)来自教材的原因
现行的数学教材展现的仍然是过多的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而很少提及这些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最终如何解决的。即使现有的数学与现实相联系,但因为人为对解题条件和数据进行了加工,而最终缺乏现实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评价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把考分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考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模仿和再现。这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与老师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与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古人训: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评判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积极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
传统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是课堂的权威,而课本被认为是最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书籍。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存在迷信“权威”和盲从的心理障碍。我们教师自身必须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置身于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才更乐意去思索、质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教统计调查的这一课程时,我运用“抢30”的游戏来体现机会均等和不均等。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者1、2,第二个人则接着往下说一个或者两个数,然后再由第一个人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人每次说一个或两个数都行,但是不可以连续说三个数。谁先说到30,谁就赢得游戏。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这个游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全部都参到课堂上来。通过研究分析,我做了如下处理:首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也许是30这个数有点大,同学们读后眼里都充满了疑问困惑。于是我提议将“抢30”改为“抢10”。同学们对此纷纷都表示赞同。问题1:“抢10“游戏公平么?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建议由两位同学示范“抢10”的游戏,五局三胜制。一些想玩却没有把握的学生显得很犹豫,而一些胆大的同学已经纷纷举手要求示范。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前,一位同学从1开始说,这样一直交替到了10。两局之后,无论是台上同学还是台下的同学都发现了规律:要抢到10,就必须先抢到7。于是大家又开始想如何才能先抢到7。再玩两局之后,大家又发现:要抢到7必须要先抢到4。最后,游戏结束时,同学们都明白了:先说1的同学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为了让同学们都能深刻体验这个游戏,我又建议同桌的同学做。之后,我决定加大难度。“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试试‘抢30’怎么样?”我笑盈盈地建议到。“没问题!”同学们有了“抢10”游戏的经验都信心满满。这次通过四人一组的形式来探究。不久之后,各小组都先后表示找到了“抢30”获胜的秘诀。为了验证他们的秘诀,我也参与其中,由我开始说,同学们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先抢到了30。“哦!我们赢了!”同学们在兴奋地欢笑成一片。“老师,为什么在‘抢10’中要先数就能获胜,‘抢30’又要后数才能获胜呢?”一位男生表示了他的困惑。“对啊,为什么‘抢10’与‘抢30’会有不同的获胜的方法呢?这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我也表达了我的困惑和想法。于是同学们继续分析研究“抢10”和“抢30”有什么区别?最后大家发现:原来抢数游戏本质上是一个是否被“3”整除的问题。由于10和30除以3后余数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出现了差。最后,我建议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抢数游戏和身边的朋友或家人玩,他们对此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学生的想法作出积极的鼓励,对他们的疑惑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质疑,激活他们的质疑意识。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自由地去探索、发现、质疑、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上自由地思索、自由地表达想法是受到鼓舞的,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二)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
2营造媒体氛围,感悟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动手实践,启发思维动手实践是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基础。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容易感觉数学知识是现实的、有趣的、极富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形、声、光、色融为一体,打破时空的限制,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会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化“难”为“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培养空间想象力,启发创新思维。用Authorware与几何画板进行课件制作,对动态对象进行有效的“跟踪”,清晰地显示该对象的“轨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如在教学“动点运动轨迹”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屏幕上缓慢移动点、线、面,矩形的一条边沿其另一边作平移运动,其上的固定点的运动轨迹就是线段。在屏幕上保留它们移动留下的痕迹,清晰地演示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轨迹。通过观察知道:如果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那么其中不变的量就是该动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学生探究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天地,让数学知识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运用建模,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建模之前必须认真地阅读理解分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创设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精彩情境,有助于学生思考,能灵活自主地进行变式教学,使学生有效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背景,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建模中来。可运用现成的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解题所需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找出模型中所需的具体数学模型,再用现有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巧猜妖魔和孙悟空年龄”,动画音形色具备。一个妖魔吼道:“我在此修炼了几百年,能呼风唤雨,你小小的年纪不配与我说话,快快走开!”齐天大圣孙悟空手打凉棚,哈哈大笑:“何方妖孽,俺老孙在此,你竟敢胡言乱语,我孙子都比你大!俺老孙年龄的1/4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然后又做了290天齐天大圣,等于你在下界的290年啊。后来我大闹天宫,在五行山下度过了我年龄的1/2,现在又和师傅去西天取经已经10年了,你来算算俺老孙的年龄?”学生被精美的动画所吸引,对孙悟空的年龄产生好奇心,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建模,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列出方程(解答过程略)。通过体验数学建模,学生积极动脑寻找答案,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探究新知找到方向,激发了与人交流的热情,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
一、“问题意识”的建立
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的生命.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一般认为,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促进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教学,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向前发展, 而“问题意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建的.
二、学生“问题意识”建立的“三步走”
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阐述. 大都是从培养“问题意识”的具体方案着眼,提出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途径. 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问题意识”本身出发,根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几个关键步骤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首先,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就必然要发现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 学生在课堂上整体趋于沉默,发现不了问题,或者不去发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课堂上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了中考进行高强度的“题海战术”、教师“统占”课堂空间和时间等等,概而论之,即知识单向性传输,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没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上述的种种问题通常导致教学效果的滞停困境,因此,这就需要由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笔者认为,“发现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呢?
其一,创设情境,提供发现问题的环境. 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探究兴趣和动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上课导入、创设的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问题情境,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 再比如纠误情境,老师有意进行模糊问答,激发学生进行甄别和争议,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其二,讲解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搭配生活和全球热点等素材,使学生把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并提炼出大量丰富且生动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探索和追问.
接着,在学生慢慢培养起“发现问题”的能力之后,第二步的问题出现了――提出问题,这一步通常为教师忽视,这取决于一种“定位误差”,也就是说课堂的主角实际上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但目前国内的课堂主要还是老师主导课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拦截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动向.
发现问题并不意味着能够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切实引导. 很多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但不提出问题关键在于“不敢”而不是“不能”,这就需要老师为课堂创造活跃积极地课堂氛围,对学生不断给予鼓励,不管他们的问题有多浅,老师一定要耐心、充分地引导,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本身进行思考.
最后,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那么接下来的第三步也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前两种能力的基础上是一种延伸,也就是说,前两种能力的培养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基层工作也是必要工作.
三、总 结
本文认为,“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于学生,更在于老师,课堂的主角虽不是教师,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应时刻得到老师的配合与协助.
此处的配合与协助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老师的“问题意识”引导下逐渐建立. 总之,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只有时时想到学生, 教学才会落到实处,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 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上的重要革新,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机遇和挑战,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们要常反思、勤思考、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莫惠林.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2]牟智花.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学习[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协作,传好“接力棒”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段”的理论,把中小学分为二个学段:一、二、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为第二学段。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是相辅相成,持续连贯的。但是,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中小学各白为阵、互不相干的尴尬局而。我认为,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特别是小学高段与七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升学时把学生这根“接力棒”传接好。中小学数学教师更该如此,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跨校协作,携手为学生铺路搭桥。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相互了解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好中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概括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把学习目标划分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几个方而。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对象只不过层次、梯度不同而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应有目的的对初中数学有所铺垫和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关心小学固有的起点和模式。把中小学数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中小学教师各尽所能,互相支持。
其次,中小学数学教师加强教学方而的研究和交流,熟悉彼此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相互反馈教育信息,交流教学心得,便于中学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
因此,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合作,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入门,在教和学两方而都将起很大的作用。
二、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打好“攻心战”
新生刚入学,而对初中的全新环境,白然会有许多压力。特别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种种误解,甚至是恐惧。这要求数学教师作好初中数学的“学前教育”,打好“攻心战”,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顾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首先上好第一节课。新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学识广博、志趣高雅、风趣幽默、宽严有度、容易亲近的印象,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年来我的数学第一课,都是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不朽贡献;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及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的数学游戏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讲解中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系,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甚至请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勇于而对现实、敢于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做好初步的心理准备。
其次,上好第一章,组织好第一次测试,我总是给学生来个“开门红”,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尽量放慢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关注那些基础稍差容易掉队的群体;又要给学有余力的群体适当的挑战,防止他们“低估”数学而放松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活动的环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初中数学与小学有联系、与生活有联系,有趣、有用并不难学。
对应的第一次单元测试,教师应该让一部分学生考出“优越感”,更要想法让其余学生获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绩”。还要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良好表现做积极的表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尽快找到成就感。
三、善教善学,保障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的教学,毕竟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除以上环节外,还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过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持续稳步的进行。
小学到初中,而对新老师新教法,学生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大的跳跃。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教师应对小学的教法有所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稳中求变,逐步过渡,使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自主、轻松、能动的氛围中实施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提问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实际教学中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问有效,应努力做到纵观全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切合实际,面向全体,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时机,并要能拓展提问,延伸课堂,实现提问的最大价值。
一、问题应能能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地找到了"纵火犯"。
课例:[问题]查找纵火犯?
[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航行,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难易度应恰当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学生都能受益。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即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即教师应在熟悉教材,明确大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全体学生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能力各不相同,那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则取提问对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提问。
例如:提问可分为(1)判断"是什么";(2)描述"怎么样";(3)分析"为什么";(4)比较"有什么异同";(5)评价"有哪些不同见解和思考"等。其中(1)主要针对差一点的学生;(2)(3)主要针对中等水平学生;(4)(5)主要用来提问中上水平的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都能受益。
三、问题应渗透于探究活动中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提倡课堂教学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探究、交流,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合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将问题渗透于探究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师把红磷和白磷放在铁皮架上,将铁皮放在热水的上方,同时将另一白磷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铁皮架上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不能够燃烧。教师:为什么铁皮架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学生:因为铁皮架上的白磷的温度已经达到了它的着火点,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教师:水中的白磷所处的温度较铁皮架上的白磷的温度高得多,为什么它不能够燃烧?学生: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教师:可见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经思考回答燃烧的条件。这样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且不囿于课本知识进行班级管理
《慧人慧语》中说:“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各个学科的教学皆是如此,语文亦复如是。我经常告诉学生,美好的人生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旅途,伟大的成功包括半个看似荒诞的梦想。要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追求;做事情,搞创业,做发明,写文章,都要把“先要求最不同,再要求最完美”奉如圭臬。之后要有远大的志向,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要善于分析万事万物,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比如说我告诉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提出不同的见解,感悟非凡的思想;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好,而是为了找到更佳的归宿,发现伟大的永恒。对先人的论述应懂得辩证地分析,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一定全面,而“己所不欲,若人欲之,也可施人;己所欲者,若人不欲,亦不可施”就较之完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力量就像和沙子的水泥,团结的作用如同串念珠的丝线。我还告诉学生:一定要珍惜同学间的情谊,遵守学校的纪律,功在一人莫骄,功在众人可骄;谤在一人勿争,谤在众人须争。
二、学习语文、阅读诗歌、班级管理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需经常阅读诗歌,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获得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诗歌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对诗歌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一首诗歌都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诗歌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阅读诗歌,能够加深生活的经验,反过来也能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也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的火花。阅读一首喜欢的诗歌,一定要找出喜欢它的理由,例举出诗歌的优秀之处,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也会有独到而精彩的见解,把这种见解和其他学生分享,就会取长补短。使用正确的方法朗读现代诗歌,使朗读和理解有机结合,促进了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既能够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习到诗人的动人情怀,走近诗人,洞彻诗人的内心深处,亲聆謦,对诗作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走近作者,仰慕诗人的心灵境界,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学生自然就能领会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并学到了真善美。
三、班级管理应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友好的师生关系
1.期待学生
管理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进行的活动,若要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做到敬岗爱业和关心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容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而且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优者赞美,对学习差者鼓励。
2.遵循管理、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规律
《教育论》中谈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每一个教师都应将此牢记于心、耳熟能详。
3.关爱学生无微不至
二、针对设计基础课现状,我们提出的以下观点作为解决方法的参考
1.科学合理地安排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
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基础课方面全因素素描应缩短课时,着重训练学生结构素描,以加强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能力、光影感知能力、色彩感受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兴趣和审美趣味的形成,从中挖掘学生的优势,找到适合他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写实性的造型基础课和针对于设计专业量身订造的“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不见得适合于此。我们必须跳出“技术培养”的框框,将临摹、写生、构思绘画、手工制作这四部曲按难易顺序进行,才有可能实现由技术训练向思维训练的过渡。我们可以从每年级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和培养能力做横向考虑,再以循序渐进的目的进行竖向联系,进而形成知识网格系统,最终达到技艺两全的目的。具体方向的基础课应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方向的初步了解,同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细心谨慎的素质养成。在专业的基础课中,不过分注重学生技术的娴熟,专业的素质养成是在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基础课程内容与方式上都应该有所改变,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是专业基础类课程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在实践性教学中实施校企联合
打造双师素质团队。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考察企业的工作现场,通过企业中优秀的设计师的分析、讲解,增强对课堂设计由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向实践项目过渡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和新的知识。四个学年课程设置要保证在基础理论间有内在逻辑性,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常见、最根本的传统手段。
“据不完全,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艺术素养、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常言道:响鼓还需要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旧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讲解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他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的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营造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营造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到: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至此至57岁逝世,其间20余年全是聋疾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是在这段时期产生的。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端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扣住文题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在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的回答到。“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克服自己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为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的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制造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的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的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依据学情,开展问题设疑法导入
初中生好奇心较强,他们总想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教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依据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问题,不能为了设疑而设疑。其实,通过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遵纪守法》中“青少年学生如何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场景:假如手无寸铁、年龄尚幼的你遇到高大威猛、手持刀具的歹徒行凶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于这样的设问,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不断地讨论,最后提出不同的做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给出的做法,选取几种进行剖析讲解,最后总结出面对侵害时,要学会冷静,突出对生命的保护。任何时候生命是第一位的,不可采取无谓的顽强反抗的做法,要先稳住对方,然后记住对方的外貌特征,待安全后迅速报警。
三、巧用视频,实施多媒体直观导入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到一线教学中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初中政治课堂导入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声文图并茂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如在学习关于从众心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视频《绳子》和《“不明”飞行物》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从众心理的概念及利弊,这样比教师直接讲授和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往往是浅层次的,如果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关键还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手段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基础课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设置
设计艺术基础与纯艺术基础以及其他课程之间具有差异性,应该注意到基础教学与专业学习间的逻辑关系。以素描课程为例,素描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两个教学阶段。
1.第一阶段(客观再现)
以静物、石膏、人物、场景等作为训练内容,并辅以系统的素描理论讲解。目标要求以写实性语言为主,以训练学生的客观再现能力为主要要求,包括光影与结构两种语言样式。学生具备较好的客观再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学生在入学前接受过训练,但不够系统,良莠不齐,并且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在训练再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共通的审美能力,如对对称、均衡、虚实、层次、节奏、韵律等一般审美因素的感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每一种造型样式、造型语言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与掌握,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为下一阶段学习一些必要的技法与审美意识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主观构想)
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静物、石膏、人物的实物或相应的图片资料为视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形式与意义的创意与联想,手法不限。第二部分,进行一些专项练习,如材料练习、肌理练习、质感转换练习、黑白构成练习、线条练习等。这里需要说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第二阶段的这两部分内容可以合而为一。如,学生在以静物或人物为视觉元素进行形式或意义的创意时,可揉入材料、肌理等方面的练习,将多种练习形式整合,在一幅作品中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并附上简短的使其表达意图更明确的文字说明。练习方式的具体情况教师可酌情而定,不以技法训练为目的,着重于开发学生创造性的视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理解,引导学生由一些常见之物进行新的意义的联想以及新的形态的创造,帮助学生初步确立设计理念,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素描的第二阶段是由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其桥梁作用,在内容与目标上仔细考量,这不仅关系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有意识地使它与第一阶段的学习在内容上重叠,但要求学生改变视觉常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形式语言、全新的意义联想与形态创造,材料、肌理、黑白构成等内容无疑具有典型的设计性质,如此,第二阶段承上启下的作用便能很好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