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6: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交融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学的发展除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还与国民经济、人类生活及社会的进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衣着、环保、医疗、交通等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突出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环保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等的联系。所以化学教育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这些新的知识引进教材,纳入教学体系。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非常重大。如果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化的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就没有今天的宇航工业,没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就没有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光通讯……凡此种种说明新材料是新兴技术的基础,是高新技术的突破口。新教材用一定的篇幅以必学、选学、阅读或资料的形式编入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如在“硅”(第二册第七章)中增加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向我们展示了高温结构陶瓷、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等材料的性能和它们在现代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激光、电子、航天等科技领域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今后的研制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已从传统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及合金材料发展为包括稀土金属、贮氢金属、金属结构材料等在内的金属材料体系。为使中师生了解这一发展,教材在“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二册第九章)中编入了“新型的金属材料”作为选学内容。原有教材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只限于传统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而事实上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无机材料。所以对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适当介绍,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在第二册第十二章中选编了光敏性、导电性、生物活性等高分子材料。为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对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的叙述主要突出了与化学的关系,如用感光树脂印刷制版来实现印刷工业的完全自动化,利用高分子膜淡化海水等。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有充足的能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需要,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能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化学学科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教材在“烃”(第二册第十章)中编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展望”简要介绍了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海洋能、氢能等几种新型能源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情况。配合“原电池及其应用”教材在阅读中介绍了几种新型化学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保护和改善生产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教材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中有机地渗透了有关环境知识。如在氧族元素中增加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和恶化对人类、对环境的危害等内容;结合硫的氧化物的性质,教材叙述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在氮族元素中,分析了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在石油和煤一节中教材指出了燃煤造成的污染、“三废”对大气、土壤、水域的污染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环境保护”(第一册第四章)一节中,教材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碱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等污染及其防治的重要措施。以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和环境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材还充分挖掘当今科学前沿新研究项目所包含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中师生逐步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去接近和理解前沿科学的新发现。如教材在叙述碳的同素异形体时引进了C[,60],教材还在选学中编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关系、8千万年以前的琥珀化石中的空气成份与现代空气成分的区别等知识,以期使中师化学教材更具时代感。
二、适应培养现代人才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透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绝对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是综合性问题。各传统的分科课程,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有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故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联系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的材料、能源。环境等知识时,注意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在介绍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彩色摄影中用到了加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法成色原理;在石英晶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等;在叙述呼吸作用、固氮、酶以及三大营养物质时联系了有关生物学知识。
中师化学教材在保持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还注意了与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的纵向联系。如初中化学是中师化学教学的基础,小学自然中的很多知识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溶液等都是初中化学的内容。但仅靠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将来难以胜任小学自然的教学,特别困难的是不能独立完成有关实验的教学任务。所以教材通过有关实验习题和选做实验与初中化学合理衔接。在系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某些章节中,通过选学、阅读、资料以及讨论题对小学自然的有关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中师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适应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着眼提高全面素质落实各项能力训练
中师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和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为了体现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新教材具体确定了以下能力训练的要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中师化学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觉观察的习惯。如教材的序言从一开始就教育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需要结合起来,要研究小学生可能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要重视激发小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在全书中,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演示实验不少饶有趣味,如“焰色反应”、“蔗糖碳化”、“彩色喷泉”、“点火成蛇”、“火箭”等这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材共安排了87个演示实验,25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实验与制作。在这些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引导学生熟悉观察的原则、掌握观察的方法。如对于气体的制取实验,教材注意了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反应实验,教材指出了观察的重点;对于诸如“钠和水反应”,“氨气易溶于水的反应”等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全面观察现象;对于浓、硫酸与铜的反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等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对比观察。
教材还通过习题要求学生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广泛的观察,如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家庭中养金鱼的水是如何进行简易处理的?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腐蚀现象及常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方法。
在观察知识条目中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填写的。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师化学教材中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丰富内容和我国化学化工的伟大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献身精神,培养他们在顽强、自觉的学习中形成积极思维的意识。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中师化学教材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安排上,保持了适当的知识面,侧重于介绍各族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突出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等基础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的关系,从周期律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物质的共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某一具体物质,教材是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以此带动物质的制取、用途等知识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从各种元素,各族元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教材适时介绍了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改革,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内涵的同时,认识到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及其相对意义,进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在原子结构中,教材简介了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玻尔的旧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的发展这一系列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材还在每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对一章的知识联线成网归纳知识链,通过精编与各类知识联系较密切的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大纲规定,中师生不仅要会作实验还要求会自制简易教具和利用代用品,会指导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这就必须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到实处的:
一是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没有反复多次,认认真真的严格训练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所以教材在确定必修课教学内容时,充分注意了实验的比例。如讲授课时与演示实验个数之比为3∶1.84,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3∶1.02;学生分组实验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9.2%,大于原中师化学教材中的17.9%,更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12.5%。
二是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教材中安排了基本操作训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验证性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习题;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旨在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鼓励课外研究和提高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三是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小学自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应用(如粗盐的提纯、空气成分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自制蒸馏水,自制教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配制消毒液,自制甜酒酿、化学刻字、自制雪花膏等)。
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调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实验习题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选用。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合格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说明,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为此提高和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师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教材上、下册设置了多处讨论、资料、选学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组织讨论、讲述化学史料等方式和途径培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门类偏多,所以中师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提高,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2文化教育的几点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取的方式要灵活,使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上升,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自主的把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在教学中要融入文化的因素,并且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以书本为源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多讲解关于西方国家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导入的文化也要与使用英语的国家日常生活实际相关,对于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要多多的更正,最终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也是文化教育的初衷。
2.2文化的知识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深刻认知
在英语教学的时,文化的导入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文化知识,由表面深入到内涵,逐渐扩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现行的英语教科书的取材范围就比较广泛,许多文章都涉及到典型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在此类文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会学习其中的语法知识,更要通过这类文章使学生学会挖掘西方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另外,对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的不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日常用语的方法。
2.3采取多元化的渠道,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
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取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利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英语艺术的展示,利用幻灯片,电影等等的方式,给学生以实际的外语感受,通过实际的耳濡目染,增加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小说,报纸,文章等等,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阅读,间接的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对于西方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社会关系等等都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
2.4文化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文化的教育包括情感,行为,生活等等,在课堂上帮助认知外国文化的时候,要有目的性的使学生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自己思考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让其表达出来,掌握语言的实际文化内涵。理解异国文化,能够解释不同情境中,不同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的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不同,要更加注重对于人文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进行外国文化的渗透。
2.5英语教育中文化的导入要具有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综合性
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的不解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产生错误,但是文化的不合理渗透,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进入歧路。所以文化的教育必须有度,层次性的帮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中外文化不同的理解。英语教学中重要注重文化的合理性,在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要精选教学的教材,注重质量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异国文化,感悟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没有国界之分,好的文化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吸取,综合性的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实际教学中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个人意愿对于英语的教学和文化的导入都产生喜欢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整体上的把握。
2.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应该贴近市场和行业企业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不断更新的高要求,造成供求的错位;或者入职企业后,对企业文化不熟悉,很难融入企业氛围,职业发展受阻。因此,需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育人方式,使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行为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取向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需求,弥合校企双方在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缝隙。
3.在高职生个人职业素质养成方面,仅仅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无法形成,只有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职业性校园文化生活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感悟企业价值取向,认同行业规范,明确职业道德,逐步具备在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自身职业素质全面塑成。
二、校企文化融合下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分析
1.通过优秀企业精神的引领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还应将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内化为高职生的职业精神。因为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决定自身的知、情、意、行。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荣誉感等企业精神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去,形成以当下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参照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通过企业化物质环境氛围的营造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物质文化的层面而言,物质文化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环境,为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校园楼宇、道路、实训基地、桥梁等硬件设计风格要吸纳企业文化,彰显职业精神;楼、广场、道路等命名要使用杰出企业家、优秀校友名字,体现职业特性。此外,文化软环境设计中要引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文化理念,校园橱窗、展板、广播、刊物、校园网可专题宣传名企名家或知名校友事迹、优秀企业工作理念,教室和楼道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学生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领悟职业人的素质要求。
3.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制度文化的层面而言,制度文化主要是对主体行为进行的规范和约束,表现为各种规章以及主体应遵循的理念。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可以吸纳采用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矫正和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贯穿到学生的理念和行为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领悟企业管理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专业特点,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班规,吸收企业先进团队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开展文体活动时,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对活动方案设计进行招、投标;在实训室推行5S现场管理方法等。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大范围的“外国、外盛外地区”,小范围的“本盛本区、本乡甚至本校”。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仟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1)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范围。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新闻媒体都要积极参与到正面舆论宣传活动中来。不可以只重视网络宣传的力度,传统宣传模式同样值得关注,例如必须做好各种宣传橱窗等。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新闻和宣传报道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并使各种企业可以在此环境下稳定发展;其次,企业同人一样,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和情感的交流。通过良好的沟通,企业也可以在社会中建立一份稳定、和谐的关系网,从而使其可以顺利摆脱各种困难,并始终贯彻积极向上的核心理念。最后,由于网络已经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对网络的使用环境也必须进行改善。通过打击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促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企业必须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自然也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所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不但是公司得以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督促每一个企业都能履行自己的责任,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坚决遵守,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
2.建立健全的企业运作机制
(1)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首先,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当前,只要是较为成功的企业就一定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自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不可以把赢利作为唯一的目的,同时应该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即关心消费者、关心环境,也要关心员工的最低工作条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社会的地位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后,保证向消费者提高的服务为诚信服务。不管到什么时候,用户永远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所以,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一定要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首要准则。
(2)提高企业各方面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并大力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文化水平,进一步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而让员工可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要求教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本文将针对乡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和方法做一简要阐述。
1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课堂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进行单纯地技能训练,更应该将美术课堂视为一种对文化的学习。
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体现了现今教育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美术课堂,融入学生身边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在学生提高知识,掌握本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美术课堂教育也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也有利于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广大农村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繁荣的精神寄托,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征之一。在高中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是对乡土文化的承认和重视,是对乡土文化积极的沿承,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保护乡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所以说,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是非有必要的。
2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手段
2.1 场景教学法
场景教学法是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结合的方法,带学生走进自然,以野外写生的形式,在自然中体味山川之美,结合实地景物,开展乡土教育。
如《野外的景色多迷人》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之中,感受乡土气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白云下游有挺拔的松树,绿油油的草地,像蓝绸子一样清澈的小河里古灵精怪的小鱼,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吹过指尖的微风、自然中涌动的快乐精灵、空气中弥漫的花香鸟语,用自己的双手调和色彩,将野外的景色留在画布上。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难发现野外的景色是有多么的迷人。在野外写生之前可以布置作业,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地研究乡土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电子信息技术法
电子信息技术法是指运用现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与手段,组织美术课堂教学。将乡土文化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等手段,运用电脑设计图、图片展示、文字资料、幻灯片、多媒体大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乡土文化概念具体到影像资料中,便于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如《泥塑建筑》一课,就可以先讲讲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展示实地拍摄的照片,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新河的伟大历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了解新河的历史,感知新河的伟大,学生在欣赏中开阔了视野,在欣赏中加深了感悟,一种民族自豪感便自觉涌现心中,学生会自觉地了解家乡文化,保护家乡文化,在源头上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3 历史文化陶冶法
历史文化陶冶法是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添加文化熏陶。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前,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作为辅助资料。
例如《简笔画》一课,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向长辈询问家乡的名人故事,在书上查找典故传说,课堂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一画心中崇拜的家乡英雄。当学生的画笔依据心中的想象,描绘出英雄模样的那一刻,学生的作画能力有了相应的提升,快速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家乡文化,达到了爱国、爱家乡、保护乡土文化的目的。
2.4 开展校园活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规划》规定“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乡土风情绘画大赛”、“乡土风情写生作品展”、“家乡最美风景展”,增设奖励机制,对优秀者提出表扬,颁发证书。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历史悠久,学科跨度大,融合难度大,而校园活动作为教学活动之外的辅助,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乡土文化,了解关于历史、人文、地理、风土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就可以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减少了课堂的阻力,有利于乡土文化与高中美术课堂的快速融合。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美术课堂的立体、生动、有层次、多元化,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通过这四个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乡土文化渗透入美术教学课堂中,减少教学中的阻力,增强二者的融合性,快速达到教学目的,采用这四种办法美术课堂教学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小结
美术课程在乡土文化上蕴含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在生活中要善于去伪求真,去粗取精,提炼适应学生学习的乡土文化,在利用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自发自觉地保护乡土。不要对乡土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只要我们将乡土文化重视起来,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将发现乡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灵感,我们的美术课堂也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首都师范大学.
[2]邓福星.中国美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
[3]张晓凌.另一个世界[M].吉林美术出版社.
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致力于在昆士兰州的各中小学进行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传播工作,其目的是激发澳洲孩子们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他们以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继续学习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下基础。该项目已实施了近三年,每年孔院老师的足迹遍及昆士兰州的20多所中小学,做过茶艺、绘画、剪纸、折纸、太极拳等。然而如何让活动新颖独特、富有中国特色而且又能激发当地孩子们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热情,是项目推广的新目标。
二、项目实施
我结合当地孩子们的活泼好动,擅长韵律节奏的特点,选取了新疆民族歌手艾尔肯的《巴郎仔》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其民族服装和民族音乐独具魅力。该项目的特点是以民族舞蹈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切入,以孩子们的友谊为主题,以炫美的民族服装为吸引点,巧妙而自然地进行汉语教学。以期达到“了解中国文化、快乐学习汉语”的目的。 第一次教学于2013年2月18日在当地一所中学展开,教学对象是7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1年级到高中3年级)的中学生。单次教学时长40分钟,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一天共进行了四次教学。教学分为以下五步实施:
第一步:文化导入。上课前,我首先展示了几张新疆少数民族风情的PPT,以我穿的维吾尔服装切入点,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多民族文化以及新疆的民俗风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我再展示孩子们的服装,引导孩子说出“美”“我很美”和 “帅”“我很帅”的句子。
第二步:初步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我请两个同学做老师助手,将服装发给每一位学生。孩子们极为兴奋,边穿边讨论着。我边打节拍,边说:“一二三…”。因为数字是很基础的汉语词汇,所以他们自然会跟着说“四、五、六”。我用缓慢的语速说出:“一二三,看看我”,引导孩子猜出其英文意思。此方法维持课堂秩序效果极好。
第三步:加强学习。我给每个学生一个数字,按照数字将班级学生排列成4到5队,学生们即复习了数字,也做到井然有序。每队分成两个小组,发放歌词,进行小组阅读。我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重点词汇教学。老师尤其要注意纠音。例如:“姑娘”和“小伙”。iang 和huo这两个韵母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语音难点。
第四步:重点教学。舞蹈教学是这个文化项目的重点内容。我围绕舞曲主题《找朋友》将舞蹈教学分为四个部分。教授舞步时,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明确的原则,孩子们很容易学会,同时,孩子们还不断的说出“一二三四”的节拍,“左手、右手”的指令。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在短短的十五分钟之内,孩子们就可以跟着音乐翩翩起舞了。
第五部:巩固教学。巩固学习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后的自由表演来完成。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朋友,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或者男女混合组,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充满自信。学得快的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自己完成整个舞蹈,学得慢的可以自己舞出自己的风格。当然不能忘了用一些小书签、小中国结作为奖励。表演结束,再通过问答形式做最后的词语回顾。
一、引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划分经济区域,无论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决断,还是对经济的更好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对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弗(Edgar.M.Hoover)指出:“把区域视为一个聚合体,可以减少所掌握和处理的事件,这有助于描述区域。”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区划方法主要是聚类分析法。国内学者对于经济区划的研究主要有:遵循全国生产力分工的区划模式。刘再兴(1985)把全国划分为六大一级经济区;胡序威(1994)将全国组合成六大经济区;邹家华(1996)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划分;厉以宁(2000)给出了现行的中国经济区域打破省、市、自治区的界限,以专区或县为单位的区域划分结果;在《中国发展研究报告》(2003)一书中,作者将中国大陆划分为经济区。顾朝林(1991)提出了九大城市经济区;杨建荣(1996)中国分为“都市圈”;王建(1996)提出到2010年在我国建设“九大都市圈”的设想。总的来看,在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在对经济区域划分时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分值,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划分,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二、经济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省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需设置相应的具体指标来反映各方面的具体效果,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2)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方法为依据,这样才能证明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相应指标量化的计算与合成、体系结构的建立应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数据资源要便于获取,准确可靠,尽量利用现存数据和已有的规范标准,以便于计算。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构建原则,主要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优势四个方面,通过12个单项指标构建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基本框架。
(注:①交通便利指数=(运输线路总长度/地区土地面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②资源综合优势度=(资源数-地区数-资源排名之和)/(资源数?鄢地区数-地区数);资源包括:水、煤、石油、天然气。)
三、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方案设计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国内地区间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沿海省市在全国所占比重过半,并且增长速率也比较大;中部六省所占比重约为1/5;西部省市所占比重不足1/5。
2、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则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中国的区域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地域相邻。在空间上应互相毗邻,自然条件相近。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同时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积聚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2)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各成员在经济上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3)中心城市。城市具有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每个经济区至少应给有一个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4)规模适度。每个区域的成员个数不宜过多,规模过大则不利于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具体方案设计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为:先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各省市每个层次的因子得分,然后采用距离聚类的方法遵循以上划分的原则得出经济区域划分的结果。之所以没有采用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出综合得分的方法是因为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分的时候,由于像GDP这样的因子在诸成分分析计算时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计算方式会忽略所占比重较小的因子如:自然资源的对衡量省市实力的影响,但是这个因子在衡量省市实力的时候又是不可忽略的,因而,本文采用分层次计算因子得分的方式得出各省市在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得分。
本部分共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收集了2000-2004年各省市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最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平均数法,一是中位数法。这里就截面数据而言,采用平均数法,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表二所描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评价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每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由若干因素决定的。对照该表,我们建立了由两个层次的因素所构成的综合评价因素集,即第一层次的因素集为U={U1,U2,U3,U4},第二层次共有4个子因素集,它们分别为U1={x1,x2,x3,x4,x5,x6,x7,x8,},U2={x9,x10,x11,x12},U3={x13,x14,x15,x16},U4={x17}。
对上述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14.0分析,可依次获得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共同度、方差贡献率和正交因子旋转矩阵(详见附录),样本数据全部有效,最后算出各层次因子的得分。
然后采用距离聚类方法,根据以上划分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弊端,我将中国大陆分为如下七个区域:
第一组:新疆,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西,青海,宁夏
第二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
第三组:北京,天津,河北
第四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第五组:广东,福建,海南
第六组:山东,江苏,浙江,上海
第七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
以上各组的中心城市分别为:西安、重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沈阳。这里有如下几点说明:一是由于内蒙古省东西绵延距离较远,结果把该省分划为东西二部分,分别与地理位置接近的省份合并为一组;二是传统观念上认为的中部不再包括山西省,而是将该省与西北部的省份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三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河北省理论上的结果应与湖南、湖北等省份划分在一个区域,但考虑在现实发展中,中部地区的区域面积过大,不利于其发展且河北省本身就与北京、天津二个直辖市地理位置上包容在一起,故在确定最后结果时将该省与北京、天津组合成一个新的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城市。
四、结论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了解西方和我国经济区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金融角度,对我国经济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模型,并经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区域的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二、模块化理论与金融体系的适用性研究
模块化理论符合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研究。首先,模块化理论适用于金融体系组织特性的研究。杨枝煌(2005)论证了金融产权模块化、金融信息模块化和金融业务模块化的发展方向;魏江等(2009)探讨了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方式,认为模块化能满足大规模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要,是金融服务发展的新趋势。金融业所具备的动态性、知识密集性和网络外部化,使得模块化运作所具备的现实条件越来越成熟。其次,模块化理论为组织体系价值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的组织创新研究多基于组织创新过程、组织创新诱因、技术创新的作用(张钢、孙明波,1997),或多或少忽视了竞争因素、知识创新、风险管理对组织创新的作用。国内学者芮明杰(2008)、徐宏玲(2006)等都提出模块化对产业组织创新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模块化创新机制
(一)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整合效应
从全球来看,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普惠性(InclusiveFinance)特征(焦瑾璞,2008),即更多地考虑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需要。因此,农村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竞争性不足、市场化程度低的状况。在我国,这种竞争性不足体现在:农村金融供给薄弱,农村存贷“剪刀差”长期存在,金融结构与业务单一化,导致资本配置功能无法有效实现;农村信用社对不良贷款比例偏高,利率管制、贷款定价无法自主,加剧了风险管理方面的难度。针对我国金融体系“财政—市场”模式的现状,财政性职能主要的是起到引导和指示性作用,其手段包括财政直接支农和财政激励。在这一前提下,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帮助农村金融体系市场职能的实现和提高。根据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内容的匹配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资金供求性质按照市场化程度,金融服务的对象,即客户,可分为乡镇企业、农户和政府(村级组织)。依据这些对象资金需求的不同,对供求沟通平台、金融产品(业务)、相对应金融机构和资金供求性质作了说明。在客户、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这三者的关系中,供求沟通平台是模块化机制导入的关键环节。供求沟通平台的内容,决定了金融产品(业务)的性质,进而决定了金融机构的介入程度,最后也决定了这一客户所在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模块化竞争机制导入的思想精髓在于:首先,模块化竞争促进产业内标准创新,表现为界面标准创新和技术标准创新。界面标准创新表现在农村金融体系新的竞争规则的出现;技术标准创新则表现在新金融产品(业务)的出现。其次,模块化倡导核心竞争力在产业体系中的作用,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是根据其功能,而是在产业内部“舵手”的指引下,自觉纳入模块化价值创新体系,并寻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模块化思想还为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提供思路。因此,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有赖于以下措施:第一,外资银行准入条件进一步放松,目前涉足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汇丰、花旗、渣打、林格尔等,允许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同时放松这些机构在业务上的限制,在机构和产品上引入国外先进的竞争模式和经验。第二,对承担政策性业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业务进行剥离,使其纳入模块化竞争体系。第三,针对乡镇企业和农户资金供求平台的特点,应培育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的舵手体系;针对农户小额贷款需求旺盛的特点,应建立以“小额贷款”业务为核心业务的银行体系。为此,村镇银行可作为扶持重点,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主要满足乡镇企业的存贷需要。第四,政府(村级机构)的资金需求,可以尝试转化为政策性的银行业务,以彰显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同时,资产证券化组织的引入,使农村小额贷款可以化零为整,进一步转移小额贷款业务带来的风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农村金融体系按照模块化的规则,进一步提高体系运作效率,实现价值创新。
(二)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优化效应
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会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按照模块化原则实现组织机构模块化,促进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纯粹按照机构职能做的体系划分,可以明晰这些结构的性质和内容,但是对于这些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客户的互动,以及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这种划分显然缺乏说服力。将模块化竞争机制引入农村金融体系后,新的竞争规则将出现,表现在:第一,金融组织产权将进一步明晰,政策性业务逐渐退出商业性金融机构,政府对“三农”贷款的引导更多表现在财政激励上;而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模块化思想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多重合作,最终将形成大型综合性的金融控股组织,推动农村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创新。第二,资产证券化组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竞争规则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技术创新要求,通过将小额贷款进行标准化集中分类,再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担保和资信增值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小额贷款”的灵活性,也可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民间资金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入正规金融市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农村金融体系将形成市场为主,财政为辅,以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作为“舵手”的结构模式。舵手负责金融产品的专用模块化生产和服务,表现在对金融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例如,针对乡镇企业,商业金融机构可以采用“行业协会担保+保险+信贷”的模式;针对农户,合作金融机构可以采用“信用合作社+政府补贴基金+保险+信贷”的模式。可见,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使传统农村金融体系自觉纳入价值创新系统,围绕舵手设计的竞争规则,实现合作分工。
(三)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效应
模块化具有化解产业内生性风险的功能(朱瑞博,2004)。其机理在于:第一,连锁风险的化解。在模块化思想指导下,农村金融体系内部各个机构的金融产品和业务都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可分割性,这要求产品在研发设计环节的高度严谨性和产品标准化的实现。目前农产品金融在这一块上具有较大优势,可以作为大力发展的重点。第二,封闭自守风险的化解。农村金融体系封闭自守的特点来自于“三农”封闭式的生产环境和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模块化竞争机制的引入,首先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信息化提高了化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的能力;其次是舵手在既定竞争规则的框架下,尝试各种适合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积极吸收先进金融技术、设计理念和管理经验,增强了组织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其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连锁风险和封闭自守风险的化解,对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意义重大。传统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大多关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忽略了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小农经济产物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模块化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于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专用模块与通用模块各司其职,标准界面可以进一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体系易受外部经济影响的脆弱性问题。
鲍德温和布莱克本(Baldwin, R G. & Blackburn, R T.)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即适应生存期、初获认可期、相对稳定期、高峰转折期、隐退淡出期。[2]其中前两个阶段是新教师完成学术职业社会化过程,在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化中逐渐熟悉学术工作、确立工作发展方向并和所在院校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契约的关键时期,这两个阶段对教师的职业发展生涯影响颇大。博伊斯(Boice)在阐述大学青年教师为什么需要接受生存与成功的建议时,认为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奠定了职业发展的基调,再往后,成功或失败的长期模式便以极快的速度形成了。[3]因此,这段时期为新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必要的服务将收到最好的效果。
美国绝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第一份大学的学术工作都不是自己曾经就读的学校。新教师在组织内部的文化适应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新教师在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作为一个不熟悉的新来者将遭遇一系列特有的困难。他们在安顿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之多往往超过工作已经稳定的同事的想象,大量的书籍等待他们拆卸,办公室、计算机或者实验室等待安装和布置,同事和学生需要去会见、新的图书馆系统需要去学习了解。此外,新教师还必须处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停车位、福利注册或者其他文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还需到学校所在的市或者镇去寻找居住的房子,搬运个人物品,寻找杂货店,修改家庭住址,挑选家庭医生,以及找到通往校园的最佳路径。当面临陌生的文化环境时,新教师要学习如何融入新的校园文化,并需要在生活和工作必要的信息和服务。
新教师第一年最突出的问题包括孤独感、孤立、缺少社会和智力方面的刺激以及缺少来自资深教师的帮助。[4]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渴望融入到工作环境中,被同事所接受认可并能参与到学院的各项活动中。一个新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寻找与同事在某一个研究方向上的深入合作,或者只是通过偶然的中餐,向同事提议联合教学或仅仅是交换教学大纲,这些都是新教师为未来建构一个良好的同事合作关系的积极尝试。然而,新教师也需要意识到,专业生活在本质上是一项孤独的追求事业,对于他们来说,其面临的挑战也就是如何利用和创造每一次同事合作的交流的机会去平衡学术工作中的孤独。
新教师文化和角色适应指导旨在为刚入职的新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学校管理、资料和校园设施服务的相关信息,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环境和文化氛围,缩短新教师融入学院或大学的时间。美国各高校实施新教师适应项目的做法各有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所学校推行的项目。
一、明尼苏达大学新教师入职教育项目
明尼苏达大学在把新教师的发展放在学校的战略人才管理系统中统筹考虑,其管理理念是致力于教职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学校需求的平衡,针对教职员的不同 定位和发展需求,学校尽可能提供不同的服务。其新教师入职教育项目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学术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等;②为新教师指定导师,其将在今后一年里负责在各方面帮助新教师;③为新教师介绍大学已有的各种学术与生活资源;④促进新教师和其他教师之间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加入大学教师共同体;⑤介绍本校学术文化,包括学校对教学与研究的各种要求与期望;⑥帮助新教师建立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均衡机制。[5]
明尼苏达大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三天的交流。在这三天之内,新教师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第二个阶段在三天交流完成后的一年之内,主要由学校教学支持中心共同负责,为新教师开设各种讲座、培训班、教学观摩等,让新教师熟悉本校教学要求和教育文化。
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新教师聚会项目
密歇根州立大学在新教师入校的第一周之内,举行为期半天左右的集餐会、校园参观以及教师相互介绍认识了解为一体的活动。此外,由学校学术副校长负责,专门设立了一个为新教师整合的“Early Career Faculty Programs”[6],这个项目包括了所有适合新教师或者能为新教师提供帮助的讲习、研讨会、旅行等,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协商与相关服务(Consultations and Related Services);②Lilly 资助的系列研讨会(Lilly Seminar Series);③Lilly 资助的教学团队项目(Lilly Teaching Fellows Program);④相会在密歇根(Meet Michigan);⑤密歇根教师手册(MSU Faculty Handbook);⑥教师应知道的首要十件事(Top Ten Things Faculty Need to know)。
三、马里兰大学的新教师适应项目
马里兰大学的新教师适应项目为:学校领导讲话,向新教师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对新教师提出希望;召开新教师分组研讨会,在该研讨会上每一组都有学校人事部门或者资深教授参与谈论,并就新教师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学校行政部门为新教师提供现场信息服务、咨询指导、设施服务等。
四、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新教师适应项目
俄克拉荷马大学为所有的新教师组织了一个自愿参与的、持续一个学期的专业发展的探讨会。新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午餐聚会,紧接着是75分钟的研讨。研讨会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关于申请基金、开始研究项目、改进和评价教学、寻找资源以及理解大学组织等内容。每次研讨会后,举办者会给每位新教师发放一张评价表,请他们对研讨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其反馈信息将作为以后研讨会改进和提高的依据,尽可能为新教师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内容。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16-02
职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学生重“专”轻“文”,这就陷入了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实际上,仅就文化课中的语文学科而言,这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还远未发挥,应起的作用不甚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优化职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一、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实用性强,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校语文课程吸引学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看到学习语文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看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语文教师要注意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以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中职生。
(一)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很多学生已不太重视写规范汉字和练一手好书法。殊不知,在生活中手工书写还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学生如果字写得不好,且错别字过多,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影响文字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素质不高的印象。为此,从第一堂语文课起,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平时应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再通过临摹字帖提高字体的美观度,最后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要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练字必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对于这样的“课外作业”,学生并不厌烦,反而乐于接受,因为这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也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且经过不断的练习,他们看到自己在进步,自信心、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笔者的学生每天都坚持练字,既有钢笔的,也有毛笔的。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们的书写能力跟三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近年来,社会对中职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选会上,能说会写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可见,接收信息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顺畅,遣词造句是否生动,这都是关乎求职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顺利走入职场了,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在语言交流中获取他人传达出的重要信息,如何在不同场合中进行洽谈、答询、协商,等等。因此,职校语文教师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进行普通话训练。职校生多来自乡镇、农村,普通话往往不够标准,方言音较重,所以从入学起,教师就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课堂上鼓励他们开口读书,在提问交流的同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此外,建议学生多收看《新闻联播》,学习主播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发音技巧。职校学生往往带有一些自卑心理,只有多鼓励多训练,他们才能逐渐摆脱方言的影响,说一口较为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从而彻底打破与人沟通困难的障碍。其次,教会学生“怎么说”,即如何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训练的内容包括,从声音的运用技巧开始,学习用腹腔而不是胸腔来呼吸,说话时把声调放低;然后是心理素质训练,多说“我可以”之类增加信心的话,说话时配合一些手势;最后是说话的态势和一般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等。
(三)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表达与交流”模块对中职生作出了明确要求――“掌握日常生活、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以及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但有人错误地认为,应用文写作很容易,模仿、套用一下书里现成的文章就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要写好应用文,不仅要掌握格式,而且应懂得该文的内容、用语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好好地教,学生反复地练,直至写作这类常用应用文得心应手。另外,语文写作教学不可脱离社会,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说明文、议论文、商业信件等实用性文体,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深造打牢基础。
(四)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职校生走出学校后,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培养他们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重要。
我们利用语文课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做法是:第一,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有限,处处大包大揽,课堂上经常“自问自答”,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缺乏锻炼,成绩、水平只能原地踏步。其实,教师应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智慧,要敢放手,多放手。第二,加强指导,教会方法。备课时,教师要深入教材,仔细研究学生学习时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同时寻找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解决方法,课堂上加以指导。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类似问题,请学生试着解决,加深认识。第三,创造机会,鼓励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养成积累与实践的好习惯。第四,加深认识,提升自我。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还可以不断扩大知识面。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专业,提升职业素养
职校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语文课程的学习联系紧密。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一“职”字,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手中的文本,密切关注学习主体。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一)专业思想教育在语文学习中加强。职校语文教学,可将自信与自强、敬业与爱岗、责任与诚信、团结与协作等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其中。如给新生补充阅读《技能人才成功之路》、《李嘉诚的深圳演讲》等励志文章,帮助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全人格,增强道德修养,使其不再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情绪低落,感觉低人一等,务必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职生经过努力也能收获成功。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中的人文性延伸至职业素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是今后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如在《我喜欢出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合作探究:人能走多远,人能攀多高,这取决于什么?作者所喜欢、所追求的“出发”是一种盲目的、无目的的“出发”吗?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难领悟到年轻人要时刻追求进步、给自己不断充电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只要意志坚定,人生会变得丰富而充实。
(二)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巧妙结合,还可以体现在通过挖掘专业方面的资源,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拆卸发动机可谓得心应手,于是,在练习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就可以出这样一个题目――《汽车发动机的拆卸》。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写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就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写作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再如,给美术专业学生上《米洛斯的维纳斯》时,笔者借助绘画语言来品读课文,使学生在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交融体验中汲取语文的素养,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职校语文教学应利用传媒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而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都已配置了电脑,有的家长也为孩子购买了电脑,为此,如何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传媒资源,成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一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课前了解写作背景、时代特征,知晓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收集美文、格言、警句,探究文本所引发的人生思考,等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获取、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借助网络快车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再现当时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引导学生上网观看《红楼梦》等经典影视作品。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利用电视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音、每天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央台的“焦点访谈”,甚至广告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等,都值得好好学习与借鉴,由此丰富、充实语文教学的内容。
总之,职校语文教学应凸显学科的价值与特色,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为今后走进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亮.建设切合中职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