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6: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较完美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创新的人格,是创新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想品质的角度来界定,创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坚持真理、乐于奉献、不怕失败,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格。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历来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断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贤,要相信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个人要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爱,“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帮助塑造较完美创新人格的精神财富比比皆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并力行这些智慧,是能够塑造较完美的创新人格的。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创新性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东西都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启迪。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取象比类,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来探究人身、自然和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规律,看重类比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观体验和体悟,具有直观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机械呆板,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线式的机械式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维支持。
(三)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
创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营销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营销的创新需要吸取经济、管理、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蕴含了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营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营销者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产品的文化意蕴,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像美国人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拍摄制作了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向全球市场推广,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个性;在广告创作过程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受众,打造自身的独特形象,像乌江涪陵榨菜的广告宣传中强调“中国好味道”,并更换带有国粹京剧脸谱标志的新包装,使得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合适的促销人员、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等。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
树立和实施现代营销理念是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商业组织经营、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还是个人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营销理念强调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向“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让“顾客”满意,使“买卖”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爱、和谐,强调亲亲、仁民、爱物“,凡是人,皆须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理念的本质,使得西方的营销理论增加了几分本土色彩,从而更加方便营销理念被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所采用和实施。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营销人才的营销与弘扬,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锢人性的腐朽的东西。所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种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引导着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除了一般的培养要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相关的素质要求,像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等,强调学生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不断向国内外弘扬和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培养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构成,决定着向学生教授什么课程的问题。在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定为大一或大二的专业必修课,每个营销专业的学生用至少一学年的时间较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三增加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思维方法、传统艺术和古代文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这在营销中日益强调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营销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们开设国学经典选读的专业选修课,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耳濡目染、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产生兴趣,逐渐践行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
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素质。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在介绍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探讨相关问题;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说教,使学生把所学课程当成自己拿学分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利用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成长,重视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不但考核结果而且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考核中也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要改变管理观念,由“管”师生转变为服务师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为师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学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和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成立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组织,开展推广落实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师生每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经典读物;积极利用广播、海报、路标、条幅和网络、手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介不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红砖建筑文化的起源
红砖建筑文化起源并发展于泉州。泉州地区盛产含有三氧化二铁的土壤,经过烧制加工就能得到颜色绚烂的红砖,产量高成本较低,且该红砖耐久性,耐腐蚀性强,非常适合闽南地区潮湿、温差大及台风多的气候条件,因此在闽南地区得到极其广泛的使用[1]。厦门、漳州,台湾地区都有大量的红砖建筑。在泉州古街古巷中还保存着大量具有西洋风格的闽南红砖古建筑,俗称“洋楼”,把闽南民居古建筑的文化元素和西洋建筑的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成为泉州闽南民居古建筑的又一特点。
(二)泉州红砖建筑的传承
泉州的红砖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位于泉州清源山风景区内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整个民间艺术园完全按照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文化风格建设。锦绣庄采用闽南独有的官式大厝形制,闽南人称之为“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建筑的屋顶脊饰则采用燕尾脊,建筑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方可使用,但泉州地区的居民对于燕尾脊的使用十分普遍[2]。锦绣庄的部分外墙装饰则采用闽南的烟炙砖,拼接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其中以“万字封壁”最具代表性。这些图样寓意吉祥,内容讲究虚实平衡,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墙体艺术[3]。泉州市政府在旧城区的改造中也体现出了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涂门街、北门街、东街等民居的整体改造就传承了闽南红砖建筑风格,这样的改造既让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城区街道焕然一新,又不失老泉州的韵味,可谓一举两得。
二、提高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
虽然泉州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保护,但整体上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年久失修,很多红砖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屋主由于常年居住在外,没有对红砖古建筑进行修缮,导致这一部分红砖古建筑被长期废弃。而有的红砖古建筑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采用的却是现代化的修缮手段,使得很多红砖古建筑原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被现代气息所覆盖,失去了其应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现象在闽南地区还较为普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建筑缺失地域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的新面孔,城市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泉州地区新的建筑已经很难找到闽南文化的特点,取而代之的则是设计风格日趋雷同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现今大部分的工程和建筑项目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但最终选择方案时,很少考虑建筑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协调,更多的是盲目地追求建筑物外观的新潮,最终导致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消失。主要原因首先是决策者以及设计师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今国内的建筑市场,决策者和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对于设计师一些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观点并不认同,一味追求建筑的现代化,扼杀了不少包含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方案。其次,土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设计师直接借鉴国外的建筑设计方案,而忽视了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设计时很少考虑建筑方案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导致了城市传统风格的缺失,泉州也不例外。
三、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
(一)政府应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政府可建立土建从业人员的考察实践基地。可定期组织土建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参观具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和含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就是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于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主体建筑均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因此,蔡氏古民居可以作为一个亲临体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实践基地,让土建从业人员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对于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投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可作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教育平台。泉州最具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是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博物馆内展示了闽南传统建筑样式、闽南传统文化生活内容、闽南传统工艺品等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可以作为土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来提升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还可以在即将进行改造的旧城区中规划一些展厅、小型博物馆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生产施工工艺、建筑设计的独到之处、建筑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关系,例如红砖的烧制过程、墙体出砖入石的砌筑方法、泉州红砖古厝“皇宫起”的建筑特色和产生原因等。这些博物馆、展厅不仅可以作为土建人才重要的教育平台,又可以成为新泉州人了解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窗口。当然,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展厅的布展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并作为闽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行业协会可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会员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因此,土建协会要在每年的培训计划中,有意识地设计闽南传统建筑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泉州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闽南建筑文化与泉州当地民俗的关系;泉州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成就;闽南传统建筑艺术欣赏、建筑技术学习、建筑人文思想介绍、建筑案例点评等等,渐进式持续地对土建人才进行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渗透,不断提高土建人才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素养和建筑技艺。而且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一般能够参与制订本行业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法规制定与管理权限,并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因此,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土建行业协会要充分重视发挥这一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政府的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之成为政府城市规划的参考依据。
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1点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1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P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
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跳菜是一种古老的、招待宾客的飨宴之礼。南涧跳菜包容了当地饮食和舞蹈文化的精华,由衷地表达了彝族人待客的一片深情厚意,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跳菜是本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着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
一、跳菜的流传
南涧跳菜又称抬菜舞或捧盘舞,流传在南涧境内无量山、哀牢山一带。②以前在当地办婚宴以跳菜助喜,遇丧事以跳菜化哀,过年节以跳菜增庆。现在跳菜艺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原先的村寨中宴请宾客的“实地跳菜”发展到成了一种新的“舞台跳菜”,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到现在的“商业展演跳菜”。如今随着政府大搞跳菜“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寨”,充分发扬广场文化的作用,跳菜被简化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的健身舞,在全民中普及推广开。③
二、跳菜的传承方式及发展
1、在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传承
南涧跳菜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且将歌者、舞者与宾客直接统一为一个整体,把通常人们忽略的从厨房到餐桌这一过程,用极其高超的技艺把它演绎到了极致。
2、在舞台表演中提升
舞台表演跳菜是专为艺术表演而创作的舞蹈,具有很强的舞台性,它将哀牢山系跳菜的舞步和无量山系打歌的舞步揉捏在一起,创作出歌舞乐一体的新式跳菜。舞台跳菜更强调艺术的观赏性,不仅表现彝族粗犷豪放性格特征,还突出了跳菜所具有的饮食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用豪放阳刚之气展现了南涧彝族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3、在社区文化广场中人们自娱自乐的活动中传承
跳菜的流传主要靠师徒相传,口传身教,没有固定文本,经历千余年的演变和众多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创新,现已成为普通彝族百姓日常生活及各种礼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县城的各大广场、公园和一些较为宽敞的街道旁,都可以看到人们成群集队欢快地跳着改编了的跳菜健身操。
4、借助新兴媒介进行宣传造势
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出版相应书籍书刊、编排相关电视节目,网站宣传与介绍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使其广泛传播。④
三、跳菜的特殊功能
(一)教育功能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传承是跳菜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技艺和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跳菜之乡”南涧,打开与其他文化和民族交流的窗口。
(1)传承民族文化
南涧跳菜在其传承过程中形式不断丰富。从原先的村寨中宴请宾客的“实地跳菜”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舞台跳菜”、“商业展演跳菜”,再到后来的跳菜广播操、健身操。人们也在娱乐中不断接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陶冶。
(2)传播饮食文化和舞蹈艺术
跳菜跳的是舞,抒的是情,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抒发了南涧彝族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愉悦,不知不觉中饮食文化和舞蹈艺术也传播开了。⑤
(3)培养生存和生活技能
依托村寨中曾经学习跳菜展演的人们,为那些对跳菜展演感兴趣的群体提供跳菜技艺指导,在经过培训创新后,有些群体以各种新形式参加了州市、省级乃至国家的各种展演,赢得广泛好评,为一些跳菜高手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社会文化功能
(1)审美功能
跳菜作为一种把时间、空间融为一体的视觉艺术,集现实生活的元素于一体,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象美,还体现出它所内含的精神美。对于提升他人对美的认识以及自我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跳菜是南涧彝族社会生活多彩画面的高度浓缩。
(2)娱乐功能
因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外加大山阻隔及交通状况的制约,平常劳动的乡民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能够大规模的聚集,也缺乏娱乐环境和场所,但是在重大事件宴请宾客的活动中,淳朴勤劳的山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办事主人家的庭院中,白天以跳菜助兴、晚上以打歌为伴,放松身心,赞美生活、歌唱生活。
(3)社交功能
跳菜内容与形式既增强舞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有助于民族的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舞者在相互配合中,需要尽快熟悉彼此的手势和心理,长期合作下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而使其人际交往圈不断扩展。⑥
(4)教化功能
跳菜作为一种招待贵宾的礼仪之舞,自古以来无不渗透着教化思想。就跳菜的空间设置来说,一般正房方向为大方,设男席位,面房方向为小方,设女席位,座位有严格的等级制;就跳菜的时间而言,跳菜开始前先“拜四方”、“拜四房”,前者表达了彝族祈求神灵护佑的美好愿望,后者表征着彝族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价值观。如果说“拜四方”是在人与神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那么“拜四房”则是建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通道,这些都使舞者和宾客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内化了道德观念。
总之,南涧跳菜独特的文化传承,在传递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塑造着与民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一代新人。南涧跳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现代化已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南涧彝族跳菜随时面临各种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只有赋予其深刻是文化内涵并致力于有效的文化传承,这朵艺术奇葩才会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久开不败。
参考文献:
[1]《南涧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南涧彝族自治县概况[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2]秦莹.跳菜――南涧彝族的飨宴礼仪[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3]赵世林.文化传承论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4]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注释:
①张洁(1985-),女,四川凉山人,玉溪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②秦莹.跳菜:从村寨走向舞台和市场――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变迁[J].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50-59.
③李维锦.试论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变迁以及形象塑造[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4):65-69.
一、引言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是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民族情感与观念的艺术化呈现,也昭示着民族独有的审美追求。因此,对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提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认识,促进我国民间美术的不断创新。
二、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一)传统观念的阐述和象征
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文化观念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重要的原动力,文化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大大推动着民间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审美意识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早期的民间美术色彩观念处于一种相对混沌的状态,缺乏统一性。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色彩不仅是重要的物理性现象,还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对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有巨大影响,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构成了华夏地区最为古老的色彩搭配。如:在周朝的服饰制度中,“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又如:从宋朝开始,正黄色为皇家专用,溢用即获罪。因此,我国民间美术设色与特定的时空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传统观念的阐述和象征的意义。
(二)价值观和建筑营造观念的象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广泛。在思维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从而使我国民间美术设色成为人们价值观念和建筑营造观念的象征,成为反映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途径。例如:古代君王所穿的服饰多是黄色,其它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穿的服饰另有其它颜色与之对应;宫殿寺庙多使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墙黄瓦;江南民居多用朴素淡雅的色彩,如粉墙黛瓦,即白色的墙壁与青黑色的瓦。
(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和生产者开始出现,人们对审美领域规律性的认识获得了迅速而独立的发展,从而使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文化意识的不断提升,民间美术的创作目的变得更加明确,成为人们喜庆节日丰收、驱散心中阴影、缓解生活压力和自我安慰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民间美术的色彩深刻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灵世界、情感体验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质。如:春节所使用的窗花、对联以红色为主基调,传达喜庆、红火的气氛。因此,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审美意识不断变化,但各种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在进行各种形态的创作时,必须遵循设色的相关规律,才能与人们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而推动民间美术不断发展。
三、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
(一)情感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我国民间美术的创作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审美对象,需要根据人们的心理情况来设色,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在遵循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和设色规律等基础上,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在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觉审美效果。我国民间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象征,是通过联想来完成的,联想往往能突破事物的形态、不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观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形成独到见解。因而情感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与环境、心理、时间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结婚和祝寿时使用最多的颜色是红色,通过红色来展示喜庆、热闹和新气象,表达激动、澎湃的内心感情,从而形成动态的情感视觉审美效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与人们的心情、节日等都有着紧密联系,在通过色彩进行联想的同时充分体现人的心理情感,在不同的设色效果中体验各种情感带来的迥异感受,从而获得情感方面的审美愉悦,这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通过情感来进行视觉审美的同时,人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色彩进行搭配,以表现不同的特征,反映不一样的民间美术特点。在色彩的对比中,不同色彩的搭配发挥着重要的衬托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对书生的描绘,多以软色为主,以表现人物文雅、俊秀和清朗等特点,但再搭配一些硬色,如在人物的眉间,衣服的领口、袖口和底边等部位添加墨色,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又如在木版年画、皮影、泥塑、脸谱等民间艺术中,不同的色彩被灵活地搭配在一起,从而使美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面对不同对象进行创作时,色彩的搭配一般是从比较鲜明、代表积极意义等方面出发,以从正面反映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情感等,显示出我国民间美术创作的独特性。色彩搭配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一般是通过对比来完成,例如:大雪寒冬,腊梅却依然傲立绽放,将雪的白色和腊梅的黄色予以重点突出,再对环境进行修饰,可以充分展示出天气的寒冷、环境的优雅,从而表达出创作者对腊梅的赞赏,反映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引发观赏者的共鸣。
(三)色彩明度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不同色彩的搭配下,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视觉审美效果,还非常注重色彩明度方面的表现,通过不同明暗度的对比,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清新、谐调和自然,从而展示绚丽、红火和丰富的创作内容。这种色彩明度方面的巧妙处理,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很多时候可以充分反映民众的内心情感和热切期望。如:敦煌壁画采用色相对比,通过对明暗度的不同设置,显得色彩饱满,取得了绝佳的视觉心理效果。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高纯度色相对比的经验,在制作年画、泥塑、皮影等作品时,经常利用对比色特有的张力和刺激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民间美术创作,在遵循一定理念的基础上,创作者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设色,从而使画面的明度感更强,达到满足实际需求的创作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在受到文化传统制约的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阐释和外化,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多种视觉审美效果。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可以说既是观念的、传统的,又是客观的、现实的,我们对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应将其放在传统文化情景之中,探索其作为民间艺术的内在本质。(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邢莉莉.探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3,(19):66-67.
[2]赵乐飞.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J].陕西教育(高教),2014,(4):23-24.[3]吴国来.浅谈民间美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5):158-159.
[4]张怡琼.论中国民间美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35):214-215.
涉法电影通常以司法案件为题材,而中国涉法电影融合法律和民族特色,一般也包括以公检法工作人员为核心角色的电影。鉴于涉法电影在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和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而且“国民形象是公民素质、行为、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中国涉法电影中的国民形象成为体现国民法律素质、法治理念、法治追求,展现国民法律行为和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及塑造
中国涉法电影主要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传播中国法律特色及实施意义。
(一)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的构成
中国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以执法者形象和被执法者形象为主体,也包括其他一些相关形象。执法者是贯彻法律实施和维护法律运行人员的总称。
以执法形象出现的有公安人员、法官或检察官、律师及其他政府执法人员。在主旋律影片中,他们一般是以正面且主要的角色出现在荧幕上,如《法官妈妈》中的安慧、《马背上的法庭》中的老冯、《真水无香》中的宋鱼水等。执法者基本被塑造为道德权威或正义敬业的典范。
被执法者是法律制裁的对象。被执法者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被制裁的人员,他们一般以反面或辅助形象出现,如《少年犯》中的众少年犯。但也有由主要角色来担当被执法者的,如《被告山杠爷》中的山杠爷、《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等。其他形象包括执法者或被执法者的家人或朋友等,如《法官妈妈》中张帅的朋友、《被控告的人》中龙汉生的妻子、《法庭内外》中的夏主任等,他们是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辅助的价值。
(二)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塑造
1.正面的执法者形象。这里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慈爱的父母”――道德权威型。如《少年犯》《法官妈妈》中,教官和法官是教师、妈妈、父亲的化身,如在《少年犯》中冯队长深夜为少年犯掖被子等细节的设置,而且有教官多次有台词“他们(少年犯)还是孩子”。在《法官妈妈》中安慧法官让张帅居住在自己家,为其找工作、买衣服等等。这些是父母关心子女的行为,塑造的是道德形象。在这里,少年犯与教官表现为顽皮的孩子与严厉的父母的关系。还有《马背上的法庭》中的老冯,他处理案件时注重情理的运用,俨然是村寨中的族长。
另一种是“刚正不阿的清官”――正义感与职业道德结合型。这一类型的执法者怀有法律信仰,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如《法庭内外》中的法院院长尚勤,《被控告的人》中的龙汉生,《全民目击》中的检察官与律师等,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坚持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使得他们能冲破强权威慑、金钱利诱、人情世故等重重障碍,使社会公正得以实现。
中国涉法电影中的执法者形象是中国国民形象塑造的核心,他们是中国人法律精神的体现者,也是推动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实践者。
2.严惩与被劝解形象。凶残、贪婪的犯罪嫌疑人,如《被控告的人》中的县委书记及其家人,《法庭内外》中革委会主任的儿子及港商等,是践踏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的人,他们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绊脚石,必须严惩。
此外还有接受法律审判、被感化者的形象,如《少年犯》中的少年犯方钢、《被告山杠爷》中的山杠爷等,在执法者的感召下,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违法行为,认真接受法律改造。他们的行为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体现,表现了国民法治意识的逐渐觉醒。
二、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传播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一道强大壁垒
“文化安全”指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遗产、行为方式、价值观免受外来文化侵蚀,因拥有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而获得的一种“安全感”。因此,文化安全涉及一个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及意识形态的确立,也包括制造文化认同而免遭外部文化观念势力的侵蚀、破坏。中国涉法电影不但传播民族文化,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一道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当电影从法律文化中找寻到灵感,汲取了养分,它就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洗刷了其出身于市井街头所沾染的轻浮气息,使世人不再以为它只是低级趣味的娱乐,而正视了它作为新兴道德、另类权利的宣讲者和社会责任的代言人所独具的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
(一)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是民族文化形象的载体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国法律电影中的国民形象浸染了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不但有中国传统人伦道德的继承和发扬,还体现了中国社会向来强调的奉献、团结、稳定等民族精神。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
1.中国传统人伦道德文化的彰显。在《激情辩护》中,大律师陆达有句台词:“有人说,如果不能解决好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最好不要来当律师”,并说道,除了职业道德和功利外,高于一切的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中国传统人伦道德不仅有善的要求,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要求。中国涉法电影中对传统人伦道德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在《法官妈妈》中,安慧法官的母爱情怀使张帅冰释前嫌。
2.奉献、积极入世精神融合下的中国特色法治文化。中国社会向来强调团结、稳定、奉献的民族精神。中国涉法电影中众多角色秉承法律职责,家国情怀使他们的奉献精神得以彰显,这些都体现出在传统民族文化融合下中国法治文化的特色。
在影片《女检察官》中,检察官白雪带病坚持工作。丈夫打算带她去医院,她以科里案子多推掉;为了弄清犯罪嫌疑人赵小军的实际年龄,她强忍病痛去户籍所在地查访;面对犯罪嫌疑人于彪的电话威胁,她一直非常坦然。这些都体现出白雪已经做好了宁可牺牲自我也要秉公执法的决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以执法者积极入世的姿态映入观众的视野。在现代法治观念中,“法官应该是居中裁决的裁判……他(她)对人世的影响应该通过他(她)的裁决和对裁决的解释体现出来。”而在我国涉法题材影片中,很多执法者却以其执法者的身份过多地参与到世间杂务中,这些都是积极入世的表现。如在影片《女检察官》中,白雪在于彪逃跑的一年中,隔三差五就去看望他的老娘和女儿,给孩子买新书包,送她上学。这些都是人民检察官亲民爱民、积极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因此,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融合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情与法并重的,在某些情况下情对犯罪的遏制要大于法治的震慑作用。
(二)国民形象传播是中国文化安全的一道屏障
外国法律文化观念与中国法律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以美国法律为例,美国民众崇尚权利和契约精神,如在电影《刮痧》中,爷爷用刮痧疗法为丹尼斯治病却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美国控方律师正是基于美国法律文化中的“认为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就是契约关系……国家就是为了个人而存在的,隐含不相信权威的倾向”。
而且,在美国的法律文化观念中,“为了落实自由与平等理想……通过外在的手段(如对抗性法律制度)寻求秩序的稳定与利益的妥协就变得十分重要。”如美国电影《永不妥协》中艾琳与公司达成庭外和解,是基于美国法律的折中和妥协精神。法律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的手段。
这些与中国涉法电影中奉献、积极入世的精神是相违背的。涉法电影的盛行必然对人们看待法律事件的态度及方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对外国涉法电影中渗透的国外法律观念的输入、传播会重构国民法律心理结构,造成人们对国内法治的错误判断或失望,进而影响他们在现实中处理事件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因此解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而威胁国家文化安全。而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的正面传播像一道屏障,可以有效地抵制外国法律文化的侵蚀。
三、涉法电影中的国民形象传播应以国家文化安全为导向
国民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形象好坏的风向标。涉法电影通过图像化的语言介绍中国的法律文化,通过对法律题材事实的选择、法律事件中角色的塑造详尽地展示中国人的法治进程,从而传递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观、价值观,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亲情与家国情怀。这要求涉法电影中国民形象的传播必须以国家文化安全为导向,这是每一位从事涉法电影制作传播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应是传播中国政策、文化特色的窗口
在电影《少年犯》中,教官反复教导少年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他们创造受教育、学习文化的条件,少年犯可以学习英语,有教室可以上课,可以学习技术、制作玩具。这是对我国政策形象的极好传播。而在电影《远山》中,国家下发的救灾款被贪污,霍新泰检察官感叹潭树沟农民的遭遇,决心将案情一查到底。救灾款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受灾国民的抚恤,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而霍新泰法官是国家抚恤政策的执行者或贯彻者。这使得以霍新泰为代表的检察官群体不但是推动中国法治的法律职业形象,更是以中国政策执法者的形象被传播。这些电影中的国民形象传播不但对我国社会的法律实践有很大的指引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和民众对国家法律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
(二)应成为展现民族文化特色、法治观念的一个窗口
涉法电影中的国民形象更加集中地体现了国民素质的高低、法治中国建设的程度以及文明建设的程度。法官形象如何,民众对法律的认识等情况,不但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更体现国民的法治信仰形象。在《真水无香》高中汉的跳楼事件中,宋鱼水认为该案法律事实确凿,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但李法官还是被停职审查。《马背上的法庭》中的老冯看似是一位不大讲法律的法官,其实他深谙民间习俗传统,在国徽下利用说人情、讲道理进行调解使案件得以解决。他有深厚的法律人的职业情怀,这可从他酒后“非法侵害”“不当占有”等话语中发现。冯法官的形象,是法治在民族传统与法制融合下有效运行的典型例证。
四、顺应时展,发展涉法电影,促进我国文化安全
有学者认为中国涉法电影当下的任务,重点不在于宣扬类似西方的法律的威严及实施,而在于展现传统习俗与法治之间的矛盾,以及为解决此矛盾而奋斗的身影。这决定了中国涉法电影一定要顺应时展,顺应中国法治进程,才能有利于国家文化安全建设。
(一)坚持涉法电影的中国特色
坚持涉法电影中的中国特色,一方面要渗透中国民族、文化意识,另一方面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电影《远山》中,推动霍新泰检察官对案件一查到底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体现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这很好地坚持了中国特色。而在《永不妥协》中,艾琳为生计而奔波,其中虽有对受镉污染公民的同情,她更在意的是对自身尊严的考量,因此,影片结尾一张二百万元的分红让她欣喜若狂。这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化的观念。
(二)借鉴他国文化、民族资源为我所用
在电影《刮痧》中,许大同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国法律观念的冲突。我们期待有一天,中国导演拍摄的涉法电影,从中国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他国民族文化,用中国的法律规则来处理中外的冲突。这样,涉法电影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支柱。
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科研规划项目“大数据时代下法制影视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Q28B)的中期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小燕.从国民形象传播看国家文明形象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3).
[2]吴瑛.论文化安全的困境――起点与终点的悖离[J].国际新闻界,2009(5).
[3]童晓岚,郭德双.简析经典法律电影对美国法律文化的影响[J].科技创业,2011(7).
[4]田成有.法官的作用: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关键词:饮食文化;地理环境;重庆
一、重庆饮食文化
1.渝派川菜
川菜是全国菜系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其发祥地主要是重庆、成都两地。重庆的川菜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有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1]现在,大多数重庆人的饮食口味可以归纳为“麻、辣、烫、鲜、香”五个字。这其中“辣”就不必说了,不过西南地区的饮食普遍嗜辣,而重庆的食物能够在其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我想就在于重庆地区的饮食并不一味地追求辣,而是将麻和辣相结合,使得食物更加鲜香。正是因为口味重,重庆人到外地生活,普遍感到饮食不适,觉得外地菜肴不麻、不辣、不鲜,吃在嘴里没有味,引不起食欲。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重庆人对山城饮食颇有一番考究,他们通过各种烹饪手段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菜肴,渐渐地为重庆的地方饮食创出了一些品牌,如:鱼头火锅、狗肉汤锅、芋儿鸡等。其中,正宗的川菜味道一般都较浓辣,一些滋补菜系还以中药材及花朵入味,味道相当特别。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2.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原本也属于川菜的一种,但说到重庆饮食,就不得不单独把它提列出来。重庆火锅绝对是偏执狂热的人文地理,由红油、红汤、大辣、中辣、微辣延伸到大麻、中麻、微麻锅底。外地人很不解,全国火炉的重庆八月,温度40度,但重庆火锅馆门庭若市,人们在空调室、电风扇下,夹起毛肚、鸭肠呼儿嗨哟地狂吞。火锅起源于重庆的码头文化。以前的码头工人工资低,工作劳动强度又大,于是工人们就去买江边屠宰场里难以卖掉的价格低廉的动物内脏,然后把所有的菜不计荤素,统统煮到滚烫的水中,而江边的风大,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锅下始终烧着火。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后来经过时代的发展,火锅在重庆越来越普遍,成为重庆市民的心头好。虽然现在全国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火锅,比如北方的涮羊肉、江浙一带的海鲜火锅,但是重庆火锅作为一个地区的饮食特色,对重庆地区以及重庆人的影响,是其它地区决不能达到的。重庆人喜欢喝着啤酒吃火锅,无论男女,一上桌的豪迈气势,会让看着的人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3.小吃文化
在重庆,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是重庆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的小花。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重庆从来不排外,这一点从重庆的小吃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重庆众多的小吃并非重庆特有,而是外来移民落户后在重庆发扬光大的。如兰花豆干、吴抄手、伦敦糕等均来自外地,但这绝不影响重庆把它们当做自己土生土长的小吃;麻圆、包心小汤圆也是各地都有,但重庆把它当做自己的特产;米花糖、桃片虽然与别地有些差别却是各地常见的小吃,重庆人也敝帚自珍当个宝贝,凉面、豆腐脑更是南北均有的小吃,加工变化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2]重庆小吃兼收并蓄,不排斥、不拒绝,虽然来自异地,却能融合本地口味精心改造,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本地名小吃。
重庆也有自己独创的小吃,比如口水鸡、担担面、酸辣粉、凉粉、冰粉、凉虾、油醪糟、怪味胡豆、颗颗香干、凉糍粑、白市驿板鸭、灯影牛肉、提丝发糕、熨斗糕、王记鸭子等。相对外来小吃,重庆原创的小吃个性分明与众不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味型特点,很难找出同类与之相较,真正体现重庆人的大胆创新与聪明才智。正是这些本土小吃与外来小吃,一起形成了重庆小吃独特的系列。
4.饮茶文化
饮茶习俗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在回忆战时陪部重庆的文章中说“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夭,想谈多久就多久。”足见重庆茶馆浓郁的巴渝风情韵味,为海内外游客所赞赏。
坐茶馆是重庆人的生活习俗,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馆吃茶。追溯其源,除了自古沿袭的生活习俗外,与重庆地理、气候等环境也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漫长酷夏炎热的气候,走得汗流夹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个歇脚解渴的地方。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昔时整个重庆城没有公园(直到民国18年始有一处占地1200平方文“尺地寸天”的“公园”),茶馆就成为人们休想、散心解闷的好去处。重庆城市房民居狭窄,亲友来访,无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亲友;“走,茶馆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既体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谈多久就谈多久,花费无几,十分称便。如若进一步分析,重庆人的饮茶之风,与重庆爱摆“龙门阵”之风习密切相关。重庆人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男女老少都喜爱闲聊,侃起来就没完没了。
二、重庆所处地理位置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汇合处。所以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并且和香港、上海类似,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在重庆主城区中,祖辈为土生重庆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广东、上海、江苏、安徽籍移民的后代,他们把各地的饮食及其习俗带到重庆,把一些本地不出产的外地农副特产运到重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饮食文化。例如川菜的形成则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有关。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后,正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时期。辣椒从广东、湖南、贵州向四川传入,[3]而此时重庆仍隶属于四川,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湖广移民将其长于红烧、吃辣的风俗带入正是这种移民影响。
三、重庆气候特征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阴冷,降水充沛,湿度很大。重庆人为御风寒,驱潮气,常吃辣椒,饮烧酒,久而久之,同样也养成了重辛辣的饮食习惯。重庆地区光、热、水、等气候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与动植物的生长,加上重庆地区地形复杂,从河谷到丘陵,从山脚到山顶,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全国大多数作物生长,因此,重庆地区的物产十分丰富。重庆盛产各种农副产品,优势品种有生猪、柑桔和茶叶等。丰富多彩的名特食品、名优农副产品,为重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所以,重庆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与重庆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及其鲜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提起李约瑟,人们就会想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位英国科学史权威给世界留下了一个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兴起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在网上检索,关于这个难题的资料多达一千多条。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直就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风光事。然而,外国人的看法却不尽然。“虽然17世纪的耶稣会士所传播的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纪元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东西看做是东亚发明的。然而同时却又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产生……与此相似,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一些谈到后来的物理学、工程学和制陶业的某些方面的历史的论文,也由于与传说的资料不一致,而被不公平地忽视了。在1950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技术史的有趣的著作中,(西方的一位)作者则没有把一些明明是属于中国人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例如,关于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磁极性、发明火药以及最早制造铸铁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至于(一些)中国科学家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李约瑟文录》)这位为中国科技史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鸣不平的老外,不是别人,就是自称为“名誉道家”的李约瑟。他甚至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一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也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长期致力于在中国和西欧间架设桥梁来沟通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他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但他却研究中国的儒家与道家。他认为,同情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人,一定不会抱怨儒家对一切鬼神怀有反感(作者注:反感二字过矣。孔子于鬼神只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也会承认儒家的神圣是与世间的道德体系结合在一起的。他也同情道教,虽然道家许多哲学观点和基督教义严重相悖(作者注:道教并不全等于道家),但是道家“以柔克刚”,强调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胜过阿瑞斯(Ares),相信顺其自然和自然神秘主义,这一切对李约瑟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特别是后来他埋首于研究中国的创造发明时,才认识到道家思想和技艺在自然知识和技术控制发展方面,在许多世纪中曾经起着主导作用。他发现了“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而且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却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用的自然观又非常相似”的有趣现象。所以当有人问李约瑟,他把自己主要看做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时,他认为自己最合适的称号应该是“名誉道家”。
为什么李约瑟对道家如此感兴趣呢?原来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与发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所为,而是发端于道家或方士的。
“方士”也叫“方术之士”。这类人以擅长“方术”为特点,同好几类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如作为“士”,他们同诸子百家有类似处,也是源在民间,因而有别于年代更早或同时在官为职的卜祝巫医。但同时从“方”的角度,他们又与官方的星历、医术专家传承同类知识,而不同于先秦诸子和两汉儒林。“方士”和“道士”的关系也很密切。作为词汇,“方士”是“有方术之士”,“道士”是“有道之士”即“有道术之士”,这在早期文献中,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出现了道教之后,“道士”才有了宗教性的含义。
在战国时期,方士的“方术”包括天文、历算和占星、气候以及医学、服食、等。只是中国的方士比医药学家有着过分的奢望,他们总是诡言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以取悦于当时的统治者们。秦始皇时代的徐福就是一个大方士,据说他后来流落到了日本。汉代初年,兴起了炼丹术。方士或道士们主要是以某些矿物为原料,按照设想的配方,放入密闭的器皿中加热升炼,希图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到可令人长生不死的神丹妙药。《西游记》中孙大圣所推倒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即是当年炼丹热的缩影。自然,这种炼丹活动在目的上必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方士们却在炼丹中认真地观察了化学反应,做了大量的化学试验,制取到了一系列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化合物,也人工合成了很多非常纯净的化学试剂。这种活动也唤起了方士们对化学变化的规律进行思考探讨,形成了原始的化学思想。
炼丹活动也许是起源于一种原始迷信的闹剧,它的消亡是必然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炼丹术却对古代化学和制药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炼丹术化学是古代化学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此外,炼丹术中那些有价值的科学成果,那些有着医疗效果的制品为后世的医药学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并且启发了医药学家对化学的研究,致力于新药物的合成。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古代很多大炼丹家、方士、道士其实就是早期的医药学家,并兼通医术。如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洪景,唐代的孙思邈、孟诜,五代的大明(道号日华子)等都是很有声望的医药学家,又是大名鼎鼎的炼丹家。
李约瑟这位“名誉道家”关心和研究中国科技史乃至饮食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正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李约瑟在晚年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派助手来中国收集烹饪史料。他也许想弄明白,西方近代的一些发现与发明,为什么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了。
中国人很早就吃“粒食”。为了吃“粒食”,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陶鼎,后来又给陶鼎加上箅子、盖子成了蒸饭的甑。而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汽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洋人们才将之用于生活。瓦特是英国发明家,是他将原始的蒸汽机做了改革和发明制成了工业用发动机,出现了蒸汽火车,当时已经是18世纪了。烹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国出现,而我国在古籍《礼记・曲礼》中就已出现了“饭黍毋以箸”。饭在烹饪意义上的专指意还是把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饭、小米饭、秫米饭等粒食食物。
跟蒸法一样,中国烹饪的炒法,靠的是急火,需要用煤来做燃料。而早在宋代,汴梁就将煤用作炊用燃料。马可・波罗管它叫做“能烧的石头”。“急火”烧煤要用风箱,那就是现代鼓风机的前身。“急火”高温烧出了可口的佳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这种高温热学的创造者竟是炼丹的道士或方士。
“高温”还造就了中国的瓷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中国与瓷器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在陶瓷工艺中,陶土、瓷土的选取与精制,陶瓷的焙烧技艺,各种釉料的选配,釉制烧制的火候与气氛的掌握以及瑰丽色彩的成色机理(如钧瓷五彩缤纷的窑变釉,建瓷的兔毫盏、雨点盏等),都是得益于古代方士们对早期化学工艺的贡献。
除了以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硬件”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软件”,这就是被民族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制约整合着的那种世代相传的看不见的文化。
中国烹饪的最高境界,公认为是调和。美食家袁枚曾说,芸豆必须配肉,刀豆则切忌有肉。烧芹菜忌用酱油,烧茄子得多用酱油。再加上厨师掌握火候之妙,其中由之而来的化学变化原理以及量化数据,却谁也说不清楚。而西餐则是既讲营养又讲烹饪材料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西方的营养学家长于分析,连一根作料香菜都要精确地分析出需用成分几许,而中国美食家就反诘:总共不就几毫克吗?至于小题大作吗?中西研讨会每次都争得不可开交,一派强调科学,一派强调艺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此评论说:“前者(中餐)之所以异于后者(西餐)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一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软件”上。
中国饮食最重要的“软件”当属味道。味道是什么?有人说味道是舌头和鼻子的合成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仅说对嗅觉的解释,至今仍为生理学家们所头疼。200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就因为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气味就更复杂了,传统的“五味”加上鲜味,谁也说不清会产生多少味道。笔者在《“五味”与“天人合一”文化》一文中曾经谈到过,用舌头去尝可以很容易尝出“酸、甜、苦、辣、咸”或“咸、甜、麻、辣、酸”或者“咸、甜、酸、苦、鲜”这五味来,但这仅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上说的。照此还可以从食品质地的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这五味来。但是“丰、腴、爽、适、舒”的口感五味则一定要用化学的味觉、物理的味觉,再通过心理感受来一起整合“品尝”。在这里“品”与“尝”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
美国电视烹饪节目“东西会”的华裔主持人蔡明昊,他的美食节目就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烹饪精髓。这个出生在美国,又能说一口京片子的蔡明昊,在耶鲁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没有成为工程师,而是再学饭店管理获硕士学位,继承父业。当年他的父亲在俄亥俄州开中餐馆,如今他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有绝佳的生意头脑,更源源不绝的研发出不少新食谱,开辟出一个新的美食王国。他的创意来自多吃多看,不论东西方美食,他都细细品尝,研究其口味,不断实验,直到融合成一道受众食客欢迎的菜肴时,方正式加入他在波士顿开设餐厅的菜谱。由于他强调东西方美食融合的观念,他开发的菜谱也因有独特的口味而一枪打响,先后被当地媒体评为最佳餐馆,本人也荣获年度大厨奖。如今他在餐馆的事,仍然是为每道烹饪中的菜肴把关,每道菜端上桌前几乎都要经过他亲自过目,以保证品质。
3年前,蔡明昊被纽约电视台美食频道聘为主持以中国菜为主的电视烹饪节目,带引观众寻访中国美食,表演他的烹饪绝活。观众在荧幕上可以看到他在菜园摘青菜、鱼池捞鱼、捉虾,直到烹调成一道道菜肴,送上美食家嘴边。他又选择了120道他开发的融合中西烹调技术的食谱,配以图片,出版成书,畅销10多万册,成了著名的食谱作家。通过网站,他不但沟通了与食客的联系,回答他们的问题,又开发了新的食品商业,不少主妇在他的餐馆里品尝了菜肴后,通过电视学到了烹饪方法,就与网站联系,要订购与电视节目上一模一样的全套厨房设备如菜刀、锅子以及食谱中不易买到的材料。蔡明昊把中国厨房也搬进了美国家庭。
纽约皇后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贾桂琳・纽曼博士对中华美食也颇有研究。这位在纽约土生土长的女性在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时,她的论文都以中国烹饪为主题,分别是《中国食物与未来》和《中国食物在美国的改变》。以后她一直在纽约的几所大学开设烹饪、中华美食历史与文化等课,并担任食品公司、中国餐馆与饮食杂志的顾问;最后自己也创办了《美味》杂志,至今已发行了8年。
在英国待了3年,很多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价值观、审美眼光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但是每天至少一顿中餐是雷打不动的,是原则性的。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对吃的讲究,无论时空怎么变换都是永恒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团结了来自九州的学子,维系了离家千万里的我们和家乡的亲朋好友的感情,也让每个中华儿女认识到,无论再走多远,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影响。
以吃为核心,我们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发展出了革命友谊。翻译课上虽说都是中国学生,但是刚开始总觉得同学们一个个都高深莫测,难以亲近。董同学不但跟我一个班,还住一栋楼,一看就是标准的白富美,总让人觉得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某一天,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做了太多菜,自己吃不了,邀我去她那儿吃晚餐。一顿下来才发现,这小妮子,厨艺堪比专业大厨:剁椒鱼头,色美味香;胡萝卜炖牛肉,肉质鲜嫩入味;自制的奶茶,奶香浓郁。再后来,她主动担任小组聚餐的大厨,我做副手参与她购买食材、备菜、做菜的全过程,才发现董同学做菜的严谨程度绝不亚于写论文。为了买对辣椒,她简直要把菜市场翻过来了。我一路跟着她逛了五个蔬菜铺子、三个肉铺子、两家超市、一家中国超市。然后我们两个全身挂满购物袋,摇摇晃晃,跋山涉水地回到宿舍。中国学生圈里不乏以一两手绝活闻名的人物,比如商学院的张同学自己在宿舍做煎饼果子,比如工程学院的包同学会炖猪手,我亲爱的室友会做小鸡炖蘑菇。也有以厨具而闻名的,比如学人力资源的蒋同学,以一套可以用来吃火锅的电磁炉广交朋友。谁家想吃火锅了,都上他那儿借锅,他呢也到处蹭吃,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投资了锅,算是股东。
调侃外国饮食是我们的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每看着英国学生课余啃着寡味的三明治,我们则一边打开内容丰富的便当一边欺负人家听不懂中文,“白让我吃三明治我都不吃。”“你们知道我那外国室友吗?昨天我去厨房,看见她把一整个茄子放在水里煮。”“这能吃吗?”“哈哈哈……”就这样,楼里的中国学生们很快都知道了A公寓有煮菜不切块的土耳其人,B公寓有天天只做意大利面的希腊人,C公寓有水煮西兰花不放盐就吃的英国人,D公寓有从不做饭的美国人。每每有同胞上我家玩,我总爱给他们展示厨房的冰箱,只要一看冰箱就能看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西方学生的冰箱里空荡荡的,有几块芝士,两瓶牛奶,几个鸡蛋,两罐意大利面酱,一盒培根。中国学生的冰箱塞满了东西,食材类有大白菜、青菜、豆芽、排骨、鸡翅等;调料类有老干妈、蒜蓉辣酱、豆瓣酱、甜面酱等;还有速食类的速冻饺子、包子……接着嘲笑娱乐一番外国室友的饮食。微博上的笑话说,比如世界上最薄的三本书是美国历史、意大利战争胜利史和英国菜谱,还有如果要拍《舌尖上的英国》只要两集:第一集是fish and chips(炸鱼和薯条);第二集是英式早餐,此笑话也被各位留英学生狂赞、疯转。
热衷于吃的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情绪,是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每到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学生们就掐好国内时间给家里打电话:“今天是端午呢,你们干啥了?”“粽子吃了吗?我们一会儿去中国超市买两个去。”“什么馅儿的都有,就是没有姥姥包的好吃。”“等我回去要姥姥多包几个。”英国虽然中国城多,但是餐馆以粤菜和川菜为主,对于来自浙江的我,想吃到家里的味道总是很难。所以至今思念旅游时在巴黎华人社区的温州餐馆里吃到的年糕汤,那正是老爸做年糕的方法,是家里的味道,当时我就吃得热泪盈眶。回去后到处宣传,而且以后再去巴黎一定还要去那家餐馆。平日里,大陆学生、香港学生、台湾学生,毕竟成长在不同的制度下,对许多问题看法不一,观点不同,有甚者,相互排斥。但只要聊到饮食,气氛立刻变得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吃,能带来和谐,也能带来纷争。比如关于甜豆浆和咸豆浆的争论,比如关于甜粽子和咸粽子的争论,也从中国本土传播到了海外。英国人和中国人聊天时,英国人不停地说天气,中国人不停地说吃。英国人常会问,中国的天气和英国比是热还是冷,中国人会问,英国的传统美食是什么。
只要对中餐还有追求,就不怕没有朋友,就可以慰藉乡思之愁,就还是华夏儿女。我们常说,连对吃都没有追求了,还能对什么有追求。对吃,对中华美食的追求,是中国人的人生哲理,是留学生的实践真谛。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1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题记
世界上最灿烂的花朵是你绯红的脸颊;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是你清脆的笑声;世界上最澄澈的清潭是你明净的眼神。孩子,你是上帝送给人世的礼物,是世间最美丽的天使。
丰子恺曾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不会转弯。”的确,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感叹和他们一样大时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学会像他们一样画要花一生的时间。
童眼之所以澄澈,是因为童心纯粹而不掺杂任何杂质。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让纯真悄悄开花。
懂得用童眼打量世界的人播下纯真的种子,不会错过你毕生追求的最美的花期。
画家鲁斯本倾尽一生研习画作。他画中人物骨骼健朗,刚劲如松;皮肤如脂,吹弹可破,画中执扇的东方女子宛转的秋波惹人怜爱,顾盼生姿。当被问及如何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时,鲁斯本淡然一笑:“我只不过是用出生婴儿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呢?孩童的双眼里没有名利的追逐引起的争抢厮杀,没有汲汲与功利事物谄言媚笑,更没有被利欲熏心的狰狞面目和丑恶的嘴脸。他们有的只是徜徉在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淡雅的花来。
月如指尖的细沙转瞬即逝,我们跟着匆匆的岁月身后成为岁月的奴隶。浸泡在红尘的染缸里,慢慢地发酸发臭。又有多少人还能保持曾经的纯粹如一,保持那份安静泰然的优雅和一份让人不敢轻触的美好?
张爱玲曾说:“生活是一件华丽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但只要卸下多余的包袱,日子一样可以行云流水。又有谁说人生只有百味皆尝才不负仅有一次的人生?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曾说:“生命是一条有开始却没有结束的路。”何不做一个雅士林逋般悠然简单之人,掬一首流觞月,揽一笔兰亭墨,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用童眼打量世界,隔着一条世俗的溪,便可以看清隔岸的是是非非。让一位杰出考古学家耗尽一生的几行字却被孙子用镜子背面照镜子简单地-了。何尝不是向我们昭示,把一切繁杂都化为简单归真,把一切繁尘都看作过眼云烟。童眼看世界,你会拥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的坚定;感受“雨醉云醒,柳暗花明”的清新;感悟“水可陶情,花可融愁”的幸福与香甜……。
请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吧!你的心灵将在所爱的地方。海子在呢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有朝一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2莎翁曾言:“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要说:“一千个旅者眼中有一千个中国。”或许你已曾听过种种言说,心中对中国有些许模糊印象,但现在,请听我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言:中国,绝对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中国!
当然,空气污染阴霾未褪,食品安全心尚存疑,但正如高峰常伴雨雪,大海也有风浪。中国不是一点一片的中国,中国是横有960万平方公里,纵有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中国的魅力绝不因短暂的呜咽而稍减,绝不因一时的阵痛而凝绝。
中国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美食。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民族的众多,风俗的各异,从而形成极具地域特点的各色美食。先有川菜、鲁菜、粤菜、苏菜,后继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菜系源远流长;技分炒、烧、煎、炸,兼具煮、蒸、烤、淋,技艺出神入化;味具南甜北咸,杂以酸麻辣鲜,其香淳美四溢,其味不可言宣。更令人惊叹的是美食的背后或蕴含着美丽的故事或承载动人的传说:尝棕子,便忆及屈原愤而投江的爱国情怀;品月饼,便思及嫦娥奔月的满腹幽怨;吃元宵,便虑及万里飘泊的乡思深情。中国的美食不仅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蕴藏着黎民百姓的万千情丝,而这一切在长远的流传中又悄然深化成中华民族的魂魄。品美食而知中国丰富,品美食更应感中华民族之魅力。
美食之外,中国的魅力,在创新之精神。共享单车遍布城市角落,移动支付触手可及。数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在一夜之间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习-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的号角吹响的时刻,城市的发展正阔步向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两种基于互联网的方式异军突起,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创新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中国正昂扬地走向未来,以其创新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
仓促之间,中国的魅力难以言尽。以其遥闻言说而幻想其形,莫如亲临中国而身感其味。只有走近中国,才能遇见中国的宽广;只有走进中国,才能懂得中国的深厚。中国的一点一滴都是中国,中国的魅力无处不在。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到中国,我当与君携手,领略中国的魅力,共赏魅力的中国!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掀起一阵莫言热。而莫言本人在开完一场新闻会后便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安静创作新作品。
在我看来,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迹罕至的山洞中的美丽蝴蝶。人们借诺奖发现了这只蝴蝶,而蝴蝶选择的是退居山洞深处,正如莫言选择远离公众。因为那样的安静环境才适合这些美丽的精灵,适合莫言。
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够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於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於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
前段时间,於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於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於被人轰下台。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於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於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最终失去成功。
与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着作等身却仍躬耕於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绦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麽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着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4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留下了一行不朽的诗句来描述自己的心灵: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诚如斯言,在一个人的心中,猛虎代表着刚劲、激烈、奋斗,蔷薇则暗示着柔和、宁静、平淡。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他的生命就像一头猛虎,勇敢、坚强、奋斗,寒冷、饥饿、风雨、海浪都不能阻止他的步伐,他毅然决然,在太平洋上漂流了几个月。虽然他全身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但他的内心却充实而满足,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价值。
也记得那个貌不惊人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叫雷鸣声,他的生活也如猛虎般顽强。为了开发一款新的刷机软件,他一连几个月都每天持续工作二十个小时以上,终于获得了成功,二十岁出头就成了千万富翁。
当人们惊羡雷鸣声的成功时,又有几人懂得他猛虎般的内心?心有猛虎,他才能不停地奋斗,无止地拼搏,心有猛虎,他才能蔑视一切困难,扫平一切坎坷;心有猛虎,他才内心实在而满足,人生才能获得成功。
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蔷薇般的人生同样精彩美好。
还记得丰子恺先生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那画面上,只见淡月一弯,竹帘半卷,椅子几把,剩茶几盏,子恺先生此时想必在心中细嗅蔷薇吧!这种宁静的幸福,让人心中无比安适。
蔷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这种宁静的幸福,也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他自称是“漂流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他不选择热闹的伦敦城市生活,而选择与金色的水仙花作伴。“凝眼看花又看花,同花共舞天上曲”,他的心中亦有蔷薇在悄然盛开,他宁静、悠然地生活,亦体验了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正因心中细嗅蔷薇,他才虽身处山林但内心依旧满足,他过他的宁静生活,也实现了他生命的价值。
其实,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刚是柔,是奋斗还是宁静,是激烈还是平淡,都没有错,就如猛虎和蔷薇,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5点赞“中国面孔”
在2020年的春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个既忧心忡忡又热血沸腾的春节。两个月,冠状病毒肆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两个月,炎黄子孙守望相助,高歌一曲无畏的家国华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张张“中国面孔”为我们诠释着一个真理:英雄,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前行。
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诠释着医者仁心。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重新披上战袍奔赴抗疫一线。十七年前他曾率领团队抗击“非典”,十七年后他仍然心怀家国奋不顾身,用无畏前行的壮举展示着中华民族无惧困难的坚毅。不曾忘,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医者轩昂;仍铭记,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裳,剪断青丝,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盛装。他们亦知疫情险恶,生死难料,可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们的眸里只有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一张张坚毅面孔的背后,是千万医护工作者忠于职守、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