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7: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地参观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职业意识培养
职业意识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意识。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假设属于高危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非常高,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因素,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向学生不断灌输“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具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的自觉性以及识别安全风险的能力,以此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得以有效避免。2)文明施工意识。作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文明施工使现代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还强调减小施工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与干扰。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文明施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有效提高。
(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
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具体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1)施工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必须要求施工员具备施工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包括下料、分工、设备、施工等过程的计划制定,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流程予以明确,进而使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2)岗位操作技能。该项内容在实训课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岗位基本操作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施工技能。3)产品质量评估能力。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训课培训内容应包括产品质量控制,使学生掌握要点,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施工组织、协调能力。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十分复杂,涉及到诸多环境,并且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综合性,对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调动,使劳动生产率与施工质量得以提高,在实训课教学中就应加强学生组织与协调能力的培养。5)档案建立、整理与总结能力。实训课教学应培养学生档案意识,促使其具备对档案的建立、整理与总结能力。
(三)职业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对于建筑从业人员而言,建筑工程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人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专业技术性较强,涉及到许多繁杂的环节,这就对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与他人或团队进行合作,共同努力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资源
建筑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对学生各方面意识的培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社会阅历、经验等方面肯定有所欠缺,与实际建筑行业的接触少之又少,因此单方面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能以被学生所接受的,这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无法保障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资源,并创建真实的情景,对学生予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完成知识的消化过程。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参观工地,强化其对本专业的认识与了解。
(二)加强师生互动
在开展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教学内容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硬件设施允许的情况下,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社会经历与实际生活经验有所欠缺,难以快速直接的理解建筑专业知识,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全部消化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积极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帮助与指导,为学生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
(三)利用模型开展实训教学
作为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实训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教学,带学生参观工地,使学生能够对建筑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了解。但在建筑的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类型的认识方面,学生是难以通过参观工地来实现的。而书本的知识是难以形象具体的表现这些内容的,因此教师应尝试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直观具体的认识到上述知识内容。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例如纸、木头、陶土等等,模型制作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模型对其构造与材料进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的认知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以提高。
(四)强化实践训练
在实训课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此才能够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同时有提高了职业能力。
工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一、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住宅建筑工地参观实习报告三篇实习报告。
3、通过毕业生产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毕业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5、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识图能力;
6、掌握普通住宅楼的施工程序以及概预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内部施工的延续性、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7、在熟悉资料的同时锻炼自己搜集有效资料的能力;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本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熟悉想应的预算软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8、熟悉目前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及当地的取费标准,掌握标志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9、将学习运用到实际中来,了解住房就等于了解了当今的经济,也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以便确定将来怎样我们的住房条件和品位,为住房发展建立最基本的信息WiseMedia为以后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邵阳学院专家楼25#楼由湖南现代建筑公司承建,全楼占地面积53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678.23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0.21米,全楼工6层,属于二类多层建筑,该楼主体结构实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设计标高:本集资住宅工程为6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物占地面积536.5m2,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261.400m。室外标高低于架空层地面0.15米,卫生间楼面低于室内楼地面30mm各层标注均为建筑完成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标高。卫生间,阳台均在内墙下部楼板处浇200高C15素砼,并做15厚聚氨脂涂膜防水层没墙反起400高,应进行闭水试验.
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按两道防水设防进行设计采用保温隔热,屋面均采用100PVC白色塑料雨水管有组织排水。
所有预埋件预留孔均须按图所注部位进行预留,不应后凿。
三、实习内容及心得
一:熟悉工地
本工程25#楼坐落在邵阳学院七里坪校区,流动人员较多,要保证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工程毗邻207国道,交通方便。
二:熟悉图纸
在实习第一天,指导老师林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施工图纸的基本识图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的毕业设计就是这栋楼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再加上我们随身携带03G101-1图集在手上,因此对施工图纸并不是很困难,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一个我们不懂的标注:JQL-1:表示基础圈梁1号。
三:现场施工
测量工程
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和钢尺。具体操作:
1)、主控制轴线的测量
根据工程特点,当±0.000以上主体施工时,先将基础轴线引测至±0.000地面建筑物周围的自然地面,为方便施工及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拟定建筑物横向五条主控制及纵向两条主控制线,在主控制线两端延长线的地面上弹好墨线并用红色油漆作好标记,在施工阶段应对墨线和红色油漆标记保护完好,发现油漆脱落或墨线不清时应重新弹好并复核。们在14层楼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把下面的标准控制线引上来。具体操作:(1)、沿下两层控制线吊线上来在楼层两侧各打一点,再连接,面积较小因此纵横各一条;(2)、以这两条线为标准,向两边放开,横向轴线离最近梁距离为500。(3)、木工根据轴线装置模板。发现问题:梁位置偏移问题,在施工中由于测量员的疏忽加上模板安装上面的配合出现不协调,导致相邻两层楼框架柱之间出现偏移的现象在小高层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在青城国际的3#楼实习中就与这个问题,在B部分的8-10楼就发生向外偏出6厘米的情况再到上面有人工调整强扭近来6厘米,然而到15层楼面时候LL12(2A)号梁的悬挑部分中轴线于发生了4厘米的歪曲。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施工虽然讲究效率,那么质量应该放在首位才对,我们的测量员与模板安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楼层轴线引测
基础梁及承台施工完毕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0.000地面;待正负零层施工完毕后,可将主控制线轴弹至外框架梁的外侧面,并用红油漆做好醒目标记;上部楼层施工时,可用吊线锤或经纬仪逐层引测并放出主控制线,纵横主控制线放出后,应用经纬仪在两条十字交叉的主控制线交点复核其垂直角,若不垂直应检查或重新引测主控制线;在主控制线校正无误后,用50/30米钢尺放出各主要轴线;测量定位时,对主控制线原则上从外框架梁外侧引测,但结合本工程具体特点,为方便施工,在各主控制线上埋设若干200×200吊线孔,以方便吊线及数层轴线复核。
3)、构件细部尺寸测量
从各主要轴线用5米钢尺放出各构件细部尺寸;要求所有构件均应放出20cm控制线,对墙、柱能放出边线的均应放出边线,对钢筋偏位的部位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予以校正;对梁必须在板上放出轴线或中心线;在放线的同时,还应采用“五线控制法”予以较核,即在每层梁及外框架梁外侧弹出中线、两角20cm控制线对中及两角予以定位控制。
4)、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配合50/30m钢尺进行,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国家水准点及±0.000以下施工时已测定的三个高程点进行标高传递。施工至±0.000后,应将标高标注于建筑物四角角柱外侧,用钢尺和水准仪将各层标高逐层上翻。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必须在墙柱竖筋上抄好控制标高,在抄控制标高前,必须引测三个角柱传递标高点并取平均值作为楼层控制标高;在架管搭设好梁板支模前必须在梁两端架管立杆上抄好标高以便梁板底标高控制;同一楼层标高用水准仪引测,在用水准仪引测标高时,要注意前后视的最长距离不超过50米,且前后距差不超过10米,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精度住宅建筑工地住宅建筑工地参观实习报告。
工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过了几天,等拿到安全帽后,早已忍耐不住的我飞快的登上了正在进行2层施工的6#楼。在施工现场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亲切的,因为它们就是我未来施展能力的小舞台。当我拿着图纸对照现场的时候,有好多难以想象的结构布置就一清二楚了。比如关于吊筋,虽然从课本上和课程设计中,不止一次见到,但直到亲眼看到才明白了它是什么样的布置。刚刚发现吊筋的时候,我兴奋地在每一个主次梁交接处寻找着它的踪影,直到我真正了解了它。在施工操作面上了解认识了结构的真实构造,见识了钢筋工、木工、焊工等的工作情况,初步懂得了钢筋的铺设、绑扎、焊接和模板的支撑与拆卸,其中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是我第一次见到。在模板支撑的过程中,模板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模板移位,会直接导致墙体的偏移,所以质量员对此异常细心。
等到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我更是激动地从开始旁站观察到结束,整整溅了满身的水泥。该工程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制作好后,用压力泵通过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工人们有负责移动管口的,有负责用震动棒震捣的,有负责表面抹平的。其中混凝土的震捣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墙柱的烂根、蜂窝、麻面及露筋,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地方,必须反复震捣。待混凝土凝固后,我第一次亲自动手参加了3层轴线与定位线的放线、弹线工作,经过实际的操作,熟练地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并在技术负责人的允许和监督下,独立放了最后一个单元的轴线,且圆满的完成了任务。项目经理得知我对弹线、放线很上手之后,就多次派我协同去放线,并多次进行抄平,确定“五零线”。
由于多次地实际操作,我对放线工作已经熟练掌握。在室内放线的间歇,赵工经常带着我去检查监督砌筑工人的填充墙施工,虽然有普通烧结砖、空心砖和混凝土加气块等不同砌块,但他们基本都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由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为200mm,填充墙采用的是18墙,其中空心砖和混凝土价气块的规格型号刚好符合,普通烧结砖采用两平一侧砌法。填充墙与剪力墙连接处设有预埋钢筋,其搭接长度和上下间距设置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工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在实习期间,我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经常交流思想,尊重实习指导人的指导和安排。一进入实习工地,首先对整个工程及工地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看了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了工程的类型、结构形式、工程的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的特点等,还了解工程的进度情况、技术力量的配备及工人的素质,及目前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准备采取的方案措施。通过看施工图,现场调查,与工人及技术人员交谈等方式,对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即知道工程已完成了那些任务,还有那些任务要完成,我将参与哪些工作等。
在任何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土建施工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白整个施工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从基础到主体,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关系到整个工程稳定,基础打不好,主体干的再漂亮都无法改变整个工程的命运,基础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工程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建筑从立项开始就决定了它的使用功能,设计只是为了完成它的功能要求,施工才是实现它的价值时期,也是一个资金消耗的主要过程,因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它的质量,所以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要求。
施工必须坚持“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过程,千万不能将其颠倒,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到时后悔也晚了。
工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我来到工地的时候工程基础已经打起来了,我只见证了主体的施工全过程,柱子是先绑扎钢筋在支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梁的施工是先支梁底模(当然脚手架得先施工好,通常脚手架是梁板同时支撑,一起施工),然后绑扎梁的钢筋,再支梁的侧模,再固定梁的侧模。再进行板的模板拼装;最后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施工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经常出现下面的问题:蜂窝、漏筋、孔洞、缝隙与夹渣层、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实习期间我整理了较多的工程资料,如《混凝土浇灌申请》、《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等。如《混凝土浇灌申请》,施工队在钢筋绑扎后项目部和监理验收通过,由项目部工程室专人向混凝土搅拌站报所需混凝土的方量以及地点,然后,混凝土运输车进场时需提交混凝土开盘鉴定等随车小票,由项目部填写浇灌申请,交监理存档。通过这些这些资料的整理,我了解了工程施工的相关程序和规范。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包括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关关系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还有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等。
这次实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包括书本上的和实际中的。增强了我回到学校踏实努力学习的信心,利用这次实习的机会接触社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明确了在剩余的一年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而且也确实让我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会努力的提高自己,以期代以后在这个行业中有更好的发展。
工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20_年12月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我会坚持下去的,我会把我的专业知识学扎实的。
12月的第一周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徐州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习,我想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啊!我得抓住!
什么是剪力墙,什么是基坑,什么是框架结构等等都是我们在工地上能亲眼目睹的,这样我们的认识会更深刻的。
通过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这次实习就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一些施工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施工要点,而其具体的施工环节,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天地。以前听到就业不乐观时候就很茫然,学了三年的建筑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以致对自己的专业丧失了热情,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专业知识。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才觉得原来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如果将来能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因此给了自己压力,让自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让自己安心去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关键词 :建筑施工示教模型实训教学
在中职院校中建筑施工技术一直都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这门课更注重实践与综合性。目前,学生学习该课程仍然主要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即任课教师简单直接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或者并不同步进行,主要原因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不一定找到合适的施工工地即实践场所。因此,急需创建一个高效的实训教学模式,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一、示教模型实训场地的建立
因校外实训或实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可选定校内某场地作为专门示教模型实训场地,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建筑结构从场地勘察、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封顶等过程的半成品,这个建筑结构要求与实际建筑结构同样大小,但是必须表现各项施工进程。我们称之为反映一系列施工进程的示教模型。该模型可作为土建类专业的模拟仿真的实训手段,尽管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训手段,但建设较完备的校内示教模型实训场地,发挥多种功能,具有自身突出的优势,可作为中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示教模型实训的多种功能
1.认识实习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从图样识读、下料加工、安装施工、质量验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讲解,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认识,这比在课堂中学习更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实训工场的计算机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关施工过程的动画片,作为参观静态施工过程的补充。还可以收集、自行拍摄一些实际工程当中的施工照片和视频。了解、熟悉这些信息将极大地丰富示教模型实训的内容,完全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
2.施工实习
显然,示教模型实训场地不能仅仅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还应该作为施工实习的场地,即直接动手进行施工操作、现场学习施工技术。实训场地还要设有现场操作场地,教师根据授课的进度,随时安排施工实训,在校内实训场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必要时辅助施工照片、视频,比如制作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楼梯、楼盖、雨篷等整个构件或一部分,整个制作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决策实施,教师可以在之前课堂上介绍构件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按小组查阅资料写好操作步骤,做好充分准备,完成之后写出总结或体会。这种结合亲身动手操作,让学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技术的问题上,有更好的解决与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
3.复合实训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的全过程,这也涉及很多其他专业课程,比如: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测量、施工组织、建筑构造、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安装等重要课程。因此,还可以用来组织复合实训。例如,在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课程中都讲到雨棚,它有多种形式,可做成结构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的受力钢筋应设置在上面,这与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钢筋有区别,为什么呢?在建筑力学课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该课程常将结构形式的雨棚简化为平面的悬臂梁,与墙的连接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匀分布荷载作用时,上部受拉,因此必须将受拉钢筋配置在上面。
此外,在复合实训中由于时间长、涉及课程多,而且各门课程研究重点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场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种构件在某课程中已要求制作过,在其他课也涉及时,不必再重复制作。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取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可探讨在电脑中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动画模型。
笔者认为在复合实训中可加强计算机的使用。如在平法识图教学中,梁中的钢筋关系十分复杂,理解难度很大,虽然在施工实训中可以动手操作,但不会反复去做。这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些三维立体模型,如三维模型软件3DMAX 、MAYA、SketchUp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软件,并利用它模拟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构件及施工过程,这样学生对此更有兴趣,既学习了软件,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学生普遍存在着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纪律涣散等现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不看生产实纲,不了解具体的实习内容,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实习可有可无,无视纪律,不参加正常的实习安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生产实纲,生产实习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实习时间为4周,实习时间短,实习的内容多。为了完成实习任务,只能集中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由工地的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工地的施工进度讲解施工过程,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亲自参与实践锻炼,更没有系统了解完整单位工程的设计或施工过程,学生也不能参与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甚至谈不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生产实习仅仅相当于认识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实习结束后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和实结来评定生产实习成绩,这种传统的方式虽然在某些方面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所折射的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际的实习质量和实习收获。以上生产实习的现状均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不全面造成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其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高校实践质量监控主要下放到院系,故院系才是实践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
关键词: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Richard real integration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246-02
0 引言
新时期,由于知识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革,致使整个社会的人力结构、经济结构、劳动组织结构以及职业资格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劳动组织结构和职业资格方面的变化,对于我们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希望。
1 现行高职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优缺点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有:参观认识、演示验证、工艺操作、项目设计、综合实践。采用参观认识方法的有建筑构造、专业认知、施工技术等;采用演示验证方法的有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等;采用工艺操作方法的有建筑测量、施工技术等;采用项目设计方法的有建筑制图、建筑CAD、工程概预算等;采用综合实践方法的有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实训项目,应用不同的方法,以期望达到不尽相同的实训目的和培养要求。参观认识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演示验证的方法则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工艺操作侧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学生实践经验(例如,对通用仪器实践操作的经验,对应用仪器时常见问题的处理经验等);项目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设计的能力;综合实践的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处理问题及应变沟通能力。虽然,按照以上常规方法进行实验、实训可以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传统实践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有限,因此,在实践教学开始前,实训指导教师就将理论讲述一遍,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主动验证。然而,因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本就有着很大的差异,高职学生大多又都属于技能型人才,对单纯的理论学习本来学习兴趣就不高,在老师讲授理论时学生掌握的本就有限,所以,学生在正式实训期间,真正按照自己所掌握的理论自主进行实践的学生寥寥无几。最终,只能是学生一味的等候实训指导教师的安排,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照做。致使实训结束时,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也仅仅只是按照老师要求操作而已。使学生实训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
二是由于传统实践教学方法(例如参观认识方法、演示验证方法)使学生大量的刻板的、被动的接受知识,一旦离开课本,学生不知应该如何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无法做到提早发现问题,防微杜渐。这样,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本专业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尤其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就会认为“学无所用”,逐步的丧失学习积极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三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某些构造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够,对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自主解决,最终致使设计实训变成了照抄或者描图训练。
四是综合实践管理难度大,学生在实训期间个人目标不明确,很多人在工地整天走马观花式的走过场。对于实习日志、实习考勤等都有弄虚作假,更有甚者是直接照抄作假,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个人的主见和见解。使整个综合实习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目标,只是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体验工作流程的一个过场。
2 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5-02
《工程测量》是高等教育土木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技术性和应用性双重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有益措施,是培养面向社会的高质量适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目前在校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加之测量3S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传统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是当前社会的要求。我校自创校开办土木工程专业以来,始终把工程测量的实践性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把实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这样毕业生就业率高,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现就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一些经验加以总结。
一、工程测量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扩充
针对目前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生产现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训项目还没有完全和工程建设相结合;实训项目偏少,测量仪器陈旧,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运用近来。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比选合理的教材,并根据现场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相应的应用测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增加计算器编程、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GPS在施工中的应用等。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
二、注重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我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着重突出了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课程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量化考核标准。目前针对实践教学中的关键技术,已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进行全面考核,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真正掌握有关实践技能,考核方法量化可行,已与有关部门的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接轨,使学生在就业时能持多证上岗,以充分体现土木专业测量实践性教学特色。
三、注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加强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是搞好实践性教学的有力保证。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出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要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基地,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能的训练。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加强了校内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基地的补充,与企业联办校外基地,既可扩大学生生产实习空间,又可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促进生产和教学结合,因此我校与各铁路工程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将其作为我们校外长期的实习基地。
四、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专业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从事工程测量教学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很难掌握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需要程度。有必要定期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施工单位进修,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在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方面重点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与兄弟高校联姻,定期送专业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学习他们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二是选送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去锻炼,例如我校根据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分期送专业教师到铁路工程局集团等生产一线挂职,从事技术工作,使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练就一身硬本领。通过两三年的实践,效果明显,部分专业教师已成为生产一线的科研人员,主持或参与了企业的技术攻关际。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期学习基础课,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这两个学期应根据学校安排,不失时机的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对学生进行测量实践熏陶,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我校充分利用每一个假期,针对土木专业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工地社会实践调查,加深对各施工单位状况的了解,切实了解社会对工程测量的需要,摆正自己的学习位置。
(二)组织专业参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的感性认识,我校有针对性的选择测绘局和勘测单位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两年来,我校组织土木学生到省测绘局、水利勘察院等企业进行参观,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增强了学生对测量现状的了解。
六、注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测量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的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因此指导教师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至“纸上谈兵”。具体可做好如下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不同于其他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具有如下特点:
(1)实践性强。课程涉及大量具体工程的特殊施工机械、复杂施工方法等,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讲授的内容不容易理解。
(2)知识面广。本课程的学课本内容之外,还涉及到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课程相关内容的运用。
(3)政策性强。本课程的学习涉及到大量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工程规范、规程、标准、法规的运用。
(4)灵活性高。对应一个具体施工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同时一个时期常用的施工机械、方法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必然是灵活的。
2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我院水利工程类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我们无论是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还是在课程体系上都做了一些改革。本课程的内容是非常繁多和杂乱的,章节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课时即使增大一倍也是不够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有针对性地做到一部分内容精讲、一部分内容略讲、一部分内容不讲。如钢筋混凝土工程这几章,由于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最广、牵涉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影响质量因素非常多等特点,是授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精讲;砌体工程这一章节,虽然其应用范围也较广,但其施工工艺相对较为简单,故而对其略讲即可;吊装工程,因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少,可留给学生自学。从课程内容上继续强化常见工种的学习,要求掌握常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要求,通过这些学习结合施工实习,学生可以取得中级钢筋工或混凝土工职业资格证书;建筑物施工将原来的各单项建筑物施工按类型合并为土石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地下工程等,将原有各类型建筑物共有的内容合并,重点学习各种类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内施工机械设备演示、施工工种技能训练、施工方案拟定综合练习等,学习施工操作技能及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工程施工的理解。
3师资队伍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参与过具体的施工过程,而要求其生动地讲出来,那么他所讲的内容必然不丰富、不实用,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我院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师培养,授课教师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二是从施工单位引进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三是有针对性地聘请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前者,我院安排他们在施工单位顶岗实习1~2年,从事工程实践锻炼,并在我院的企业———水源建设监理公司兼职,这样不仅有教学经验,而且有实践经验;对从施工单位引进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我们着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培训,引导他们如何将具体工程实践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工程技术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三种方式,我们培养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能进行具体工程实践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既熟悉工程实际,又了解毕业生的职业要求与岗位群;既能进行理论教学讲解,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还能承担一些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工程监理,产学研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这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完全依靠课堂的讲授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以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4.1采用实物、图片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辅助以真实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过程的图片以及部分实物或模型,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院建有施工实训中心,有水利水电工程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讲到某一工种的施工时,我们将学生带到施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同时在网上收集资料,给学生展示教师利用各种机会拍摄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照片,如爆破钻孔、装药、起爆、钢筋绑扎、组合钢模板拼装、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截流施工、隧洞爆破开挖等照片,增强学生对施工过程的认识。
4.2现场参观实习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关资料表明,现场参观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在课堂上单纯听讲要大得多,且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现场参观又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于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附近可供参观的建筑工地进行介绍。在专门的施工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去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实习,参与各种工种施工,从中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认识。
4.3采用多媒体教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一般短的可能1~2年,长的可能5~8年,更长的甚至十几年都是有可能的。短暂的现场参观不太可能对一个建筑物的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事故案例等平时不容易看到,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起到此方面的弥补作用。我们水工教研室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通过两年多的建设,收集了大量施工图片,制作了施工导流动画,录制了300余分钟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各工种、各种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课后学生还可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复习巩固,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5考试考核方法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然而,我们以往基本偏重的是卷面考试这一形式。最终的成绩评定则以期末和期中成绩的一定比例综合而成,不注重平时的形成性教学测评。这种考察评价机制,实际上仅仅反映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体现。而且,这种考试形式会造成学生产生“重学轻用”的观念。考试改革的的基本思路是:
(1)考试考核成绩组成
总成绩=基本操作技能40%+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施工工艺闭卷考核40%+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讨论及分析10%+网络资源利用、施工新技术的认知报告10%。
(2)实施方案
①模拟实际操作考核结合《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校内施工实训场所模拟实际工程,进行钢筋、模板工种的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技巧。
房屋构造是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类各专业均须设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续课程,课程内容会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房屋构造课程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基本构造原理、常用构造方法。课程特点是理论内容繁多,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此外,课程涉及到大量复杂繁琐的工程节点详图,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书中大量出现的构造做法,节点详图等会难以理解,增加了学习困难。高职高专院校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目前出版的很多教材普遍内容陈旧,书中内容落后于实际工程。学生在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所学和现实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毕业后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一部分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很少使用的构造方法让学生自学,像教材中油毡防水屋面等这类的知识,只在课上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构造原理,更多的是给学生介绍目前主流的防水构造方法和技术。例如,墙体构造部分,很多教材只详细介绍砖墙的构造方式和原理,对其他类墙体的做法一带而过,所以笔者会补充目前各种常见的墙体构造做法,包括目前流行使用的玻璃幕墙技术。此外,在教学中补充些目前国家提倡的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等新技术新知识,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即便如此,学生步入社会后依然可能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被淘汰。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重点学习掌握构造的原理,而非孤立的学习掌握各种构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适应今后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构造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大力提升教学效果
以前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我们采用传统黑板板书教学模式,但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各种构造图片,图形复杂,缺乏立体感,学生很难理解,老师也很难讲解清楚其构造方法,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了半天,学生仍是一头雾水,不能理解和想象出来施工的构造实物。
后来我们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上述不足,例如构造柱与墙连接处马牙槎的构造做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是个教学难点,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原本的平面图展示为立体图,通过动画、工程实例照片、施工录像全方位的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部位的具体做法,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会觉得书上复杂的节点构造详图,变得简单直观、清晰明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依然存在自身的不足,因为多媒体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即使使用多媒体技术,依然没有改变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一教学方法。丰富的图片、照片、动画、录像虽然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但时间长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还要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程度将影响和制约整个课程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的构造结合工程实际,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收集资料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又如一些简单的构造可以让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自学,然后每个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汇报和讲解,最后老师讲评。通过这些互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的把所学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增加实训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成为实用性的工程技术人员,虽然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设计工作的很少,但在课程教学中还是设置了课程设计的实训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原理,体会设计的基本思路,更好地理解图纸,开展今后的实际工作。例如,给学生布置楼梯课程设计时,由于楼梯各部位的尺寸都有相应的构造要求,很多尺寸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时,发现实际的设计工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不断地进行设计、验算、调整、再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能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实训教学中,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论述部分,写出完整的设计过程,还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设计成果,绘制相应的图纸一份。然后每4-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成果,进行交流和学习,同学之间相互评分。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由老师讲评并进行最后的总结。
为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探索如何尽可能压缩理论课的课时,增加实训环节的课时。除了课程设计,笔者还充分利用了学院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扩建的契机,教学后期引入了工程实践环节。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不同结构类型的已建工程,包括各种宿舍楼,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通过参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上枯燥的文字、图片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在建的二期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情况,笔者合理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现场教学。和参观已建建筑相比,参观在建工程,学生在工地上可以看到一些隐蔽工程的构造方法。参观校内建筑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施工图纸,让学生边看图边看现场对比学习,不仅学习了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参观实训,学生能从课堂走进施工实际,在现场生动直观地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参观中大部分同学都有着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良好。
改变原有考核方式,引入综合评价体系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更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原来课程考试是传统的闭卷笔试,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笔者对成绩评定进行了改革,课程总成绩不仅注重期末考核,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课程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表现都计入期末成绩。目前的成绩评定方式是:期末笔试占50%,课程设计占30%,由设计过程、图纸、论述三部分成绩组成,课堂表现师生互动情况占10%,现场参观完成的实践报告占10%。当然,这种方式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还会进行调整,以便对学生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面考查,给学生一个综合、真实的成绩评价,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
通过与前几届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笔者欣喜的发现教学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发现了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笔者会在上述教学改革中不断总结,探索出更加完善的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一、如何上好理论课。
理论课相对于实训课来说有些枯燥,但理论知识是对专业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缺少上理论课的环节,直接上实训课,就会缺乏基础知识,知识就会不系统,同时还会出现仪器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或安全事故。要上好理论课,首先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是一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是通用的、比较常见的,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学生,学生也可动手演示,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感官。
3、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4、启发法 。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举一反三。
5)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同学们掌握重难点知识。
二、如何上好实训课。
实训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实训课的优势是学生亲自参与、气氛活跃、锻炼动手能力、加强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上实训课并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
1、实训准备。物质上:每一次实训课前,实训老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和工具等,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为实训打下基础。思想上:要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要求。分组准备:分组时应做到合理搭配,使每一个小组实训时能够团结合作,做到动手能力强的能带好动手能力差的,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2、实训精讲及实施。实训时,根据专业的特点,首先必须对学生强调安全事项,以及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程序即按照什么程序去做也就是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少,实训的场地又宽的话,那么所有学生可以同步进行,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或者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全部一起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可以再单独辅导。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多,实训的场地又窄的话,那么实训老师就可以先培训每一个小组的小组长,把小组长培训好了以后,各小组组长再回到各小组进行本组的培训,小组培训时实训老师要到各小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培训完以后,所有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并要求每一个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每次实训任务。
3、实训检查、总结。实训课中,实训老师可以抽查3-5人或按小组每小组抽查一人,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掌握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老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总结本次实训课同学们对本次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4、清理实训场地,巩固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完后,实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清理实训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填写《实训日志》,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填写《实训日志》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课。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既然学生喜欢实训课,我觉得凡是能开设实操的内容都要尽量开设,作为教师,想法设法使学生成才是我们的职责,学生满意就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中职生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
2、模型制作。建筑物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涵义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指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 的教学。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
行为导向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模式有: 大脑风暴教学、张贴板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引导课文教学、模拟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贵在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 设计出一个个环境及其活动, 一个个项目、技术及其方法, 并使所有学生承担不同角色, 共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从方案设计、前期准备、信息收集、计划修改、方法选择、方案实施, 到学习反馈和结果评价, 都督促学生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责,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此外, 行为导向在师生之间容易形成一种融洽的协作关系, 在活动或项目中, 组织与被组织、指导与被指导、咨询与被咨询等方面, 师生以默契配合为准则,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
2.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组织中主要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订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 要视教学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特点而变换。它具有以下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原则
促进独立思考和操作,提出问题并尽可能的解决问题, 允许提出多种建议,鼓励合作而独立地进行工作,在评价者依据一定标准评价学生的同时, 允许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成果,控制工作过程,鼓励和赞扬, 而不是指责和挑剔。
二、路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传统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三段式”阶梯型教学方式,由文化课(共同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具体的课程设置是: ①文化课: 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与应用、人生与道德、民族政策、体育等11 门课, 约1500个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45%。②专业基础课: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地质与土质、公路建材、桥涵水力水文、工程机电等11门课, 占专业总课时的32 %。③专业课: 包括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勘测设计、桥涵工程、公路工程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 共600多个课时, 占专业总课时的18%;路基、路面、桥梁、勘测实习约为2个月,毕业设计1个月, 毕业答辨1周。所有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大学模式设置。教学内容也很接近大学教材。
但是, 由于路桥专业的学生近年来基础较差,要求他们在4年学习中完全掌握所开专业课程的知识,还有较大的难度;而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教得辛苦, 就是到了毕业的时候, 部分学生对4年所学的知识还一知半解, 不懂得怎样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三段式”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多年以来, 路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始终没有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现有的各种改革, 多数只是在原教学模式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如由“三段式”阶梯教学模式进展为“四段式”阶梯训练教学模式, 即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锻炼课”组成, 只是增加了实习环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完善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路桥专业仅靠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探讨和实践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三、构建路桥专业教学新模式的设想
长期以来, 我国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虽然有利于为学生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却相对忽视了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活动能力,即从业素质的培养, 而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又大大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它把人的知识框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把这个知识圈内的知识积累作为培养目标。结果,学生知多识少,高分低能。因此,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必须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 构建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指导的教学新模式。转贴于
根据路桥专业毕业生的职责和任务, 考虑大多数学生毕业生作为生产、服务、管理、技术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用人单位关注的是他的能力, 即关注他是否拥有从事路桥建设施工中的能力,而绝非仅仅是文凭。因此,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必须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体系为指导。这种理论体系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内容和原则是:①宽基础:指拓宽充实学生的基本和专业基础知识。②厚能力:是指建立在扎实专业知识上的应变和处事能力。③高素质:是指由专业知识和社会道德共同形成和反映的综合品质,中等职教培养的劳动者不仅应具备宽基础的科技文化知识、深厚的职业技能, 更应具备“人格质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身体素质等。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路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现场教学法,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 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 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 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
如在《结构力学》这门课程教学中, 在讲解梁板构造时, 就可以带学生到实训中心看实物, 先讲后看或先看后讲;在讲受压构件构造时, 带学生到正在浇灌柱混凝土的工地参观, 让他们理解柱的配筋及柱受力钢筋的搭接;在讲桥梁有关知识时, 带学生到现浇框架结构的桥梁施工工地参观, 看梁、板、柱如何整浇, 梁、板、柱又如何传力。通过现场教学和课堂上的讲解,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运用情景教学法,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 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 既锻炼了学生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 又活跃了教学气氛,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桥涵工程》这门课程, 教师先在现场进行理论讲解和具体操作示范, 让学生先获得理性认识, 然后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习, 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和反复的练习、体验, 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 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3.运用问题探究法,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法强调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进行,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讨论、训练, 寻求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从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述《公路勘测设计》时, 按照“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总结”的教学过程, 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 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公路勘测设计规范, 同时到路桥工地相应部位进行观察并记录, 再与课本知识点比较, 综合形成结论后向学生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纠错, 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
4.运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案例教学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 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课堂上对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它的宗旨不是传授真理, 而是在教学中通过案例介绍——研讨和决定(解决方法)——结果展示——整理、归类——总结评价, 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并分析, 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 通过教师讲案例、学生议案例,把课堂模拟为开标场所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作为招标方、评标方或投标方等模式,从典型招投标案例中引出教学内容,并通过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 得出案例分析结论, 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5.运用项目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 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 到最后的评价, 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地进行, 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如在设计一套桥梁施工图时, 由于桥梁设计有一定的抽象性,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因此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 运用时感到比较生疏,可按照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 项目任务——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成果展示——总结推广来组织教学。先由教师给出多个设计课题, 可以是梁桥、拱桥、悬索桥、钢架桥、斜拉桥和组合体系桥等桥梁的设计,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最终每个学生确定一个项目进行设计, 由学生制订设计计划, 确定设计步骤, 教师认可后进行。
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参观有代表性的在桥梁和已建建筑收集设计资料, 完成设计方案。最后, 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教师对设计成绩进行检查评分, 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设计结束后可开一个设计成果展示会, 对优秀设计成果进行奖励, 形成激励机制,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不仅需要学校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实践和拓宽知识面, 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年纪较小,学习主动性不高,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吸引这些学生。另外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相较于专业理论,岗位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传统教学方法多注重书本知识,越来越不适合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的精神[1]。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从各校教学改革方案中、各种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中都看到该方法已经成为教法改革的主流方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某些学校、某些专业或课题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将任务等同于练习,任务没有层次之分,忽略过程的评价等等,引起了许多教师与学者的关注与探讨[2]。
笔者根据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所积累的经验,结合中职学校的现状,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出几点建议。旨在探讨,共同提高。
一、必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对任务教学法的认识水平。许多教师没有深刻领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精神,或是没有掌握该方法的应用要点,导致实施教学时,要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新瓶装老酒”,要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不好。对此,建议通过学习示范课程,案例交流座谈等方式提高教师方法水平。第二,提高教师对所教课程的对口岗位的认知水平。教师通常擅长专业理论的讲授,但如果建筑施工老师没去过工地、物业管理概论老师没去过物业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空谈理论,更是无法结合实际为学生设计学之有用的任务,严重违背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此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走出校门、进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与实际从业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二、整合教学内容,大胆变革教材,弱化理论教学,一切从岗位技能出发
将书本中大量的知识点,总结整合为一系列模块,变为学生应该能够应用的职业技能。如建筑CAD的教学,改变以往讲命令讲工具,而是变成绘制投影图的方法模块,绘制平面图模块等等。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所授课程性质和任务。
三、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依据教学内容而定,不可牵强地生搬硬套任务驱动教学法
有些内容本身属于纯理论知识,也很难由学生自主掌握,就应当结合传统教学的方式,为改革而改革,为任务而任务,是没有必要甚至有害的。
四、任务的设计要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精神,且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首先,任务必须有实践意义,要创建工作情景,即引起学生兴趣,又培养职业感觉。其次,任务应简单、具体,具备可操作性。这主要是源于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知识储备较弱的特点。当然也不能难度过低,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另外,任务要有层次,不同难度、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以便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任务要有具体的成果,且成果易于评价。
五、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让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教师则要担任引导、组织、评价的角色。对教师来说,在此过程中的工作难度要比在传统教学中主导教学的难度大得多。教师要注意每一名学生,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成就感,引导他们都主动参与其中,过程中既不可心急、过于教条,又要把握整体方向和进程。
六、学校要丰富配套的教学资源
如图书馆、资料库、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专业仪器设备等。尤其重要的是,要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参观考察的场所和机会。
七、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灵活安排授课进度
必要的时候突破课堂教学中课时、场所的限制,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机会。如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基础施工现场可以参观,就可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此时进行。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的方法之一,有着突出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建议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使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