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爱国主义心得体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

篇1

虎门硝烟,揭开了的序幕,写下了悲壮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虎门硝烟壮举,像海水冲刷烟膏那样,洗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加给中国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民族决不屈于侵略,坚决抵制鸦片的决心,谱写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

一百年来,中国民族所承受的种种屈辱,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林则徐陈列室,看到那些吸毒鸦片的照片,我的内心回响着这么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这句话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真理。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心血澎湃,于新久久不能忘怀,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做呢?我们应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更应该有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祖国强大而作出卓越努力的行动。

而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几张现代人吸毒的照片,其中就有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孩为了吸毒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这样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不仅危害自己,危害社会,更严重的是在危害我们的祖国。

篇2

一、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宣传工作全面、到位

我校师生共同开展了这次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我们以老师、学生为桥梁,向广大同学宣传这次活动,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宣传手段,力争使宣传工作面面俱到,力图把这次活动的主题和中心深入到师生队伍中去。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根据托里疫情指挥部要求,我们要求学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时候服从各基地疫情防控的要求,全程戴口罩,保持距离不扎堆,分时段有序参观。

二、活动意义深刻,流程清晰紧凑

(一)爱国主义进课堂,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自年初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以来,国开教师们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网上课堂来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的课堂上,老师们深刻而具有激情的宣讲,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并从中理解了何为爱国,怎样爱国,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我校班主任老师每天督促学员进行思政课学习,每天把每一个学员完成情况发到班级群里面,督促没有完成的学员及时参加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学习。

篇3

我校国防教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系,做到统一协调,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长期坚持,这项教育工作正在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年的九月第三周周六为“全民国防日”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激发学生长大建设祖国,献身国防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以全民国防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心得体会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广播、集会、国旗下的讲话、学科学习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国防教育思想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国防教育的热情,在校园里营造出一种国防教育的氛围。学校德育处还制定了具体的国防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并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确保宣传周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为了使学校国防教育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首先加强对教师的进行国防教育,增强教师的国防意识,我校把教工活动、党团活动与国防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同时在方法上给予辅导,为在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为了使国防教育具有知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我校在国防教育宣传周期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校园现有教育资源,突出国防精神、历史常识、兵器常识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组织机构。为了确保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和完善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卫东任组长,德育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处室的中层干部和班主任组成,明确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宣传工作要持久,教育活动要丰富,后勤工作要到位,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国防教育。如每周一上午学校举行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加,并有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在每周定时举行的升降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要肃立并齐唱国歌。同时学校定期出国防教育黑板报,宣传国防知识,等等,使学校的国防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3、课堂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来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在思品课中,有介绍解放军抗洪救灾,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事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把国防知识,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体育,国防历史融合在一起。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国防教育多科并举,渗透结合。

 

4、专题广播。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国际形势教育,使全体师生进一步认清当前中美、中日关系、与台湾的微妙关系,高校国防教育心得体会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并对国防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国防的关注,增强了爱国热情。

 

5、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影片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我校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了《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学校还布置学生在家观看有关国防的电视专题片或介绍军队生活的电视剧,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军队、热爱,牢固树立“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强烈意识。

 

6、开辟宣传专栏。学校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图文并茂,把国防教育的有关知识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们,进行宣传,使国防教育深入每一个同学们的心里。

 

7、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国防教育。召开以“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本次活动结合学校“自主管理”的德育主题,给孩子一个自主的天空,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设计,准备和开展过程。本次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1)内容的开放。让学生从地理资源、文化遗产、民族英雄、建国以来的辉煌成就等方面去了解调查,搜集交流有关信息。

 

(2)形式的开放。各中队选择不同的形式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诵、表演、唱歌、讲故事等。

 

(3)环境的开放。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有的是在书本中查找,有的是通过上网查询;有的是向家中的长辈请教。在开放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合作,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能力,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了爱国之情。

 

8、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10月25日,学校组织跳绳展演,我们利用这个机遇,对学生展开国防教育。首先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发奋读书。在跳绳中,我们强调要互相配合,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要树立为班级、学校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学校国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工作,突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篇4

1.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10月1日上午,庆祝70周年,学校举行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师生同唱国歌。

2.组织收听收看庆祝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师生收听收看10月1日上午举行的庆祝70周年大会,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3.开展“每周一歌”活动。为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助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决定在学校集中开展“每周一歌”活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发挥爱国主义歌曲的教育作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艺术熏陶氛围,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组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读书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传唱爱国歌曲”“英雄在我心中”“我的家风故事”“我们的节日”“小小百家讲坛”“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经典诵读活动”“墨香书法展示”等九大主题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粹,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篇5

二、活动时间:2015年5月—9月。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主题宣讲活动

1.5月11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解读系列活动方案。

2.5月11日开展以“铭记历史,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

3.5月下旬,刊出一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黑板报,让学生收集为作出贡献的烈士及其英雄事迹,宣传中华民族在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现场作文比赛

以“缅怀抗日英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现场作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记叙和歌颂的辉煌业绩,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缅怀和颂扬抗战先烈不畏外敌入侵,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前仆后继、百折不回的崇高民族精神,抒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志愿。

1.现场作文选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于5月20日下午2、3节参加现场作文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21日送德育处。

负责人:XX(中年级组)、郭其平(高年级组)。评委老师另定。

2.XX老师负责于5月22日前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报送教育局德育股(见附件1)邮箱:XX。

3.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6月上旬举行的现场作文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三)讲故事比赛

围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以抗日英烈事迹、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大力宣传抗战事迹,弘扬抗战精神,缅怀抗战先烈,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讲故事比赛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名选手参加9月上旬举行的讲故事选拔赛。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9月10日前送德育处。

负责人:郑丽真(中年级组)、周丽雪(高年级组),评委老师另定。

2.郑丽真老师负责于9月11日前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报送教育局德育股(见附件1)邮箱:XX。

3.获得一等奖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各5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在9月中旬举行的现场讲故事比赛,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四)歌咏比赛活动

以“牢记历史,圆梦中华”为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充分利用音乐课、班队会、校园文化节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青少年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梦的优秀歌曲,把歌咏比赛活动作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经典”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班传唱《寄语歌》、《核心价值观记心间》等歌曲。

负责人:各班主任、全体音乐老师

2.组织学校合唱队(50—60人)参加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在5月下旬举行的“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将推荐优秀代表队参加6月中旬举行的XX市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和9月下旬举行的XX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活动。

负责人:XX

3.XX老师于5月15日前负责将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1)发至教育局德育股,邮箱:XX。

(五)读书心得展评

以“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一起测评”悦读活动,通过阅读推荐有关抗战题材的书籍(见附件2)和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共同感受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抗日英雄事迹,牢记抗战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成才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各班级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一起测评”悦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抗战书籍和撰写心得体会。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分为中年级组(3~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2个组别进行,各班选送2篇优秀读书心得参加6月16日举行的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学校将分别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学生名单于6月18日前送德育处。

负责人:评委老师另定。

2.XX老师于6月19日前负责将获得一等奖的10篇读书心得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至XX德育网“在线投稿”栏目进行网上投稿,并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发至教育局德育股。邮箱:XX。

3.县教育局将依托XX德育网于6月份开展网上读书心得展示评比活动。

4.县教育局推荐的抗日书籍由总务处、图书馆负责采购。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纪念中国人民胜利70周年”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班要把“纪念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广泛开展,取得实效。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引导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加强宣传,增强实效。各班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咏歌会、诗歌朗诵、书画摄影、座谈交流、瞻仰吊唁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积极性。

篇6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1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节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又逢高考结束、南非世界杯开赛。所以可以说,今年的端午节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妈妈说:“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2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2020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20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3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4记得去年端午节,妈妈给我买了粽子吃。那糯香的味道,甜甜的红枣,再粘点儿白糖……那味道真是有香又甜。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我天天都在想香香甜甜的粽子,天天吵着吃粽子,有一天,妈妈突然问我:“儿子,你那么爱吃粽子,那你可知道我们家乡的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端午节为什么非要吃粽子?”听妈妈一问,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妈妈让我坐下,然后慢慢的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民间又称端阳节、五月节……我国民间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

“妈妈。我们宁夏人过端午节就只是吃粽子吧?也叫端午食粽?”“就知道吃,小馋猫!”妈妈捏了捏我的鼻子继续说道:“端午节吃粽子是全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粽子的花样可多啦,有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就叫“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老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没等妈妈说完我又抢着说到:“赛龙舟这个习俗又有什么纪念意义呢?”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楚国。楚国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示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种习俗延续至今,还被列为运动项目……端午节的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习俗,等你以后长大了,有更多更有趣的知识在等着你去学习,去了解呢。

真没想到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有趣的习俗和感人的故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600字5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的樱桃,小巧玲珑的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的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的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的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篇7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德育和智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教育活动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其平行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1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现行的化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等等。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往今来化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中领悟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2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问题本质,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酸碱中和滴定的教学中,通过酸与碱量的变化使溶液PH值发生变化,使学生认识到量变到质变是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在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氧化和还原、化学平衡等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轻松地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①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②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4利用化学结构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化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化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CH4、CCl4等美妙的对称立体结构,无不体现着对称美是最完美的图形,再如原子、足球烯的球形对称结构,它的完美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统一和谐精神。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有序地、和谐地、按协调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启迪学生:个人就像CH4上一个个原子,学生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CH4,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

篇8

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这些素材,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剖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往今来,爱国事例不胜枚举,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无一不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崇高的爱国主义赞歌,体现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情感,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综观中国近代历史,它是中国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艰苦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翻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和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的天文历法、古代的医学成就、古代建筑长城和兵马俑等,它博大精深,泽被东西,凝结了中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彰显炎黄子孙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亦是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丰富方法,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的历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方法过于陈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从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第一,情境教学,动之以情。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联想,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再现汴京当时的繁荣景象,然后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其中的历史人物,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接着,让学生根据画中人物进行对号入座,展开角色扮演:有些扮演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有些扮演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有些扮演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有些扮演忙碌清贫的饮食摊主等,说一说自己的衣食住行及喜怒哀乐。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拉近了历史的距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让学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第二,活动教学,强化情感。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强化情感。譬如,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电影,如《甲午风云》《我的1919》《》《建党伟业》等;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文化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及现场谈谈学习心得体会。

篇9

首先,抓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第一、强化爱国意识。国难当头,正应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战之际,需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需要每一个公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此时一定要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要敢于同抹黑祖国形象的错误行为作斗争,通过让同学们认真准备好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等,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第二、强化对学生的心里疏导,加强舆论引导。疫情导致学生只能宅在家中,会产焦躁情绪,容易会一些宣泄情绪的消息。鉴于此,辅导员通过微信、QQ等给学生推送一些学习平台,推荐一些学习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在家中的“无聊”,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舆论的管控,对学生产生的情绪,做到及时防控、及时解决,避免舆情的产生。第三、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疫情当头,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有责任担当,做好自身防护,认真填写每日健康信息,要有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微信、QQ、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传达疫情防控信息,让学生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篇10

有人说,生命最完美的演绎就是延续灵魂送出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诚意就是舍弃自身相助他人。这无疑也是拉齐尼•巴伊卡同志的真实写照。他奋不顾身跳入冰水救人,在生死考验面前,谱写了一首壮丽的生命赞歌,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作为“帕米尔雄鹰”的道义和责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当学习拉齐尼•巴伊卡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与坚定信念的思想境界。作为领导干部党员,我们应该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看齐、不断学习,学习忠于党和人民,长年累月爱国护边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学习不畏艰难,忠于职守,刻苦学习的敬业奉献精神。

篇1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 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 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以上是我对国学经典一点感悟,希望对国学爱好者学习国学经典和国学圣贤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国学经典能成为世人的千古国学,让我们的名族精神永传下去。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二)

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子。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

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 “国学经典诵读”。在诵读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安排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为了让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这样,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