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8: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

篇1

随着《指南》的颁布实施,“生活”、“学习”、“发展”已经成为一线幼儿园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究的关键词。那么,幼儿园教育应如何将幼儿身处的社会、实际的生活、自主的学习和积极的发展贯通起来呢?怎样的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呢?基于这一系列来自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问题,笔者以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基点,展开了多元化的思考和尝试。

一、以主题活动为路径,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立足本地,因此,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是我们幼儿园挖掘与开发的内容之一。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内容,有目的地选择社区里的一些单位和在此单位工作的家长,帮助幼儿和教师共同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

在“我知道的联系工具”这一主题活动中,考虑到当今孩子们对短信、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比较熟悉,但对书信、贺卡的书写和传递过程却不够了解。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以及信件的邮寄方式,我们组织中班孩子就近参观了邮政局。参观过程中,在邮局工作的家长带领孩子们观察了大邮筒、填单台、电子秤,并为他们讲解了送信、打包裹、寄包裹的过程,孩子们看着工作人员熟练地分拣报刊杂志、盖戳、贴邮票、寄包裹、汇款,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到邮局寄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正体验了一回寄贺卡的过程,自然是快乐不已。本次活动为幼儿创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了邮政局工作的职能,而且自己也学会了寄信、贺卡的方法,收获不小。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和合作的态度。”而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故使传统节日与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拓展幼儿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合植树节,种下绿色生命,让孩子们知道植物也有生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怀生命的情感。五一劳动节,带领幼儿访问工厂里的工人、扫马路的环卫叔叔等了解他们的职责,并通过为小区捡垃圾,擦健身器材等实践活动,真切感受各行业的辛苦,进而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从而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意识。“九九重阳乐”是弘扬敬老爱老的重阳节,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和节目来到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为老人敲腿捶背,亲手喂他们吃东西、送礼物,表演精彩节目;将欢乐、笑语带给老人院的孤寡老人;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奉献出了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这些贯穿于传统节日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兴趣需要为起点,生成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指南》中要求幼儿经常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中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创造新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大班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园外的世界”。我的设计意图是和孩子们一起就近观察园外的世界,通过超市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来感受色彩的缤纷;通过观察步行街上五彩灯光和各种广告灯箱牌,让孩子感受到这些颜色都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但是孩子们经过“辣戏火锅店”时,被店门口的几个京剧图案吸引住了,几个孩子围在店门前,一起谈论起上面的图案来。可见,他们对这几个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停下脚步,组织幼儿进店参观,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我知道了,这是火锅店,我妈妈带我来过!”“这个是屏风,我知道的!”“看!这是包公的图案,我认识,这家饭店里面的菜是很辣的,因为叔叔阿姨们会放很多的辣椒……”孩子们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这家火锅店的特色,获得了比我原本活动设计中更广泛的知识与经验。激发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增强了对周围事物、环境的兴趣。

四、以经典方案为传承,构建社会实践活动常态

详尽、经典的活动方案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每学期2-3次的消防演习已经成为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常态,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切实掌握一些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我园每年都和消防大队进行合作互动,让孩子们走进消防、了解消防。

篇2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

一、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广泛利用所处地的社会环境和资源,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区域和单位,与他们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实践活动地点和内容的选择还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新闻焦点和重大事件,让活动更加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还可以最大化地挖掘周边资源的教育价值,为孩子提供更大、更好的活动和学习空间,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挖掘幼儿的兴趣点

社会实践活动要为幼儿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产生兴趣,有效地参与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关注的事物,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主,让他们朝着自己的关注点不断地探索与发展,让他们与同伴、其他人、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只有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点,才能吸引他们去积极参与,整个实践活动才会生机勃勃,达到甚至突破预期效果。

三、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实施方案是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保证,制订一个详实、周密的方案才能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在制订方案之前,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召开会议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商量制订出最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要求如下:①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开展活动,能够使幼儿在某些方面取得发展。②有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对象。③有详尽的实施步骤。④有明确的任务分工。⑤有准确的经费预算。⑥有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四、开展活动前进行精心准备

准备工作是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任务的基础和保障,包括活动方案培训和物资准备两个方面。开展活动前,首先需要召集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家长详细地说明整个活动的步骤,强调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情,让所有执行者了解清楚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同时还要加强对幼儿、老师及家长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溺水和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要求幼儿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物资准备包括道具服装、食物、劳动工具等。

五、按照步骤有序地开展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将方案变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活动过程中,从总指挥到各个班组每一位老师的具体管理,都必须步调一致,不能出现有任何班组脱节现象。园长扮演的角色是总指挥、总导演,老师们既是导游、导师,又是参与者、合作者,两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师德修养及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六、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

幼儿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围绕着既定的活动目标而展开。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等,都需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活动总结要分析本次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寻找理论依据,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的重点是幼儿、家长、社会、教师的参与活动的程度和质量,以及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和效果。

总之,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弥补幼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足,能够充分挖掘孩子的天性,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体验社会生活带来的乐趣,能够让孩子们学会遵守社会基本规则,获得情感体验,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篇3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因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安全方面的指导尤为重要。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指导,安全的出行,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活动的安全操作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那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进行安全的指导?指导哪些方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活动前的安全指导活动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否则就会有安全隐患

(一)确立活动的主题,明确安全防范的范围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幼儿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而获取直接经验,体现对知识社会运用的课程形态。这种社会课程是以幼儿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确定主题后,教师根据相关主题确定活动前安全的教育主题以及活动中的安全应急预案,活动中页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使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收集了解与活动相关的材料,为幼儿积累经验。

(二)建立合作小组,选择安全监督员

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活动的小组,在建立过程中,要坚持幼儿自愿的原则,由他们自己选择合作活动的伙伴,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充分协作。同时,小组成员必须好、中、差搭配,而且每组必须有一个小组长,组织本组活动的开展,并负责监督活动中的安全,在活动中,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幼儿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安全意识在实践的检验下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聘指导老师齐为幼儿安全护航

教师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园社会实践活动课都是由班老师担任,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需要大量的指导老师来保证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和指导。仅仅班老师来承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显然是难以满足全体幼儿开展活动的安全需要。于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聘请部分热心的家长,幼儿园骨干教师等,作为实践活动的安全指导老师。

二、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指导

(一)提供活动安全开展的条件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的活动提供安全的物质条件,如场地条件、查阅资料条件和学校所能提供的有安全保障的工具、材料等。在活动中教师还要给幼儿提供需要注意的安全信息条件,让幼儿在家长帮助下对安全信息进行寻找、选择、处理、分析。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应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安全基础指导,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安全信息。同时也帮助幼儿掌握了利用图片、图夹文、文字记录等方式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技能。

(二)进行具体的安全指导

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教师指导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指导的内容不是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具体探究的方式,教师的指导程度,取决于幼儿的需要。教师要敢于放手,尽量保证幼儿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幼儿犯错误、走弯路。让幼儿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对幼儿感到困难时,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幼儿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讨论活动,指导他们及时调整计划,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指导幼儿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通过合作提高小组活动的安全性

在一个学习小组的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在幼儿心目中形成一个意识:“做任何事,几个人的智慧远远超过一个人”,使幼儿成为一个愿意合作、善于合作的人。教师对合作中涌现出来的互帮互助的行为要及时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同时对于活动中小组产生的有关安全的问题,教师可做适度的点拨,让幼儿在讨论、活动过程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促使他们在下次合作时,能达到更好更安全的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调控,还能促进幼儿间良好人际关系、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中安全意识的提高。

三、活动总结阶段的安全指导

(一)安全经验的交流与展示

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幼儿将活动中得到的安全经验予以分享。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小小博览会中哪些地方不能去,快乐农场中,哪些水果还不能吃等,把幼儿的安全经验进行分享和推广。这也将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参与到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二)活动的安全评价

活动的安全评价应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经常性地开展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元化的评价,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幼儿的语言记录下来,编辑成幼儿个人实践活动档案,以便总结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看到幼儿的进步与发展。总之,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同时对教师的安全指导和幼儿的安全意识与积极参与也提出了共同的挑战。它需要幼儿的自主性,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这就给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不能手把手地指导,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幼儿,而是应该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指导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要在参与安全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开展安全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素质,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在幼儿活动时给予必要和充分的指导,为幼儿的安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篇4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幼儿期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

当前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遵守行为规则的意识,缺乏文明礼貌与人友好交往的技能与意识,在父母的宠溺下滋长了不良的社会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及时教育引导。《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幼儿园除了加强教育引导之外,还要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组织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是行之有效的配合形式,亲子活动不仅是沟通父子、母子之间情感的桥梁,也是幼儿感受父母之爱的重要途径,在和谐的亲子活动中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习惯。

一、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为培养幼儿社会习惯营造氛围

新《纲要》在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为培养幼儿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一)利用家长助教

幼儿园的教育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家长委员会的建立,经常性的家长工作调查,为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搭建了平台。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网络视窗为家园互动敞开了教育孩子的大门。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则为每一位家长全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发展,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创设了最为宝贵的场所,而利用家长助教,对家长与幼儿都有启迪。例如在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小小”中,我们请来了浩浩当连长的爸爸。浩浩爸爸很热情,组织活动进行得热烈而有序,能够带动家长和孩子的情绪,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家长们的团结协作精神给了孩子们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孩子们的活动热情也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到了参与亲子游戏的乐趣。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和谐的家园亲子互动促进了良好亲子关系、良好同伴关系、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相互间的交往、合作、谦让等社会行为得到有效积极的发展。

(二)利用家长“传道”

我们和家长间建立起了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经常举办一些由家长主讲的讲座等,向其他家长“传道”,交流自己的家教经验,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发展目标上同步,在教育原则上同步,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共同承担起培养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任。并努力在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如小欣妈妈是位小学教师,平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小欣在她的引导下也特别的懂事、聪明、懂礼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讲座中,她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进行了讲解,深深地吸引了家长们,他们听得专注认真。讲座后,小欣妈妈又耐心地解答了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气氛活跃融洽,效果较好。小宇是班上的小调皮,平时很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但小朋友却不太愿意和他一起。小宇爸爸说小宇在家里总是由他说了算,养成了他听不得别人意见的习惯,很难与别人交往。小宇爸爸在部队工作,平时较忙。对孩子的教育不太在意,碰到问题往往简单指责。听了小欣妈妈的介绍后小宇爸爸感悟很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真有大学问,我们过去真的不够重视,对孩子太任其自然了,今天听了介绍,才明白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比单纯地学习知识重要得多。孩子教育方面还真是要向各位家长多学学。”

在教子有方的家长讲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之后,有些家长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他们自发地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建立了QQ群,在BBS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得彼此之间的“传道”更为随意、氛围更为宽松。家长之间的关系由此变得更为密切。另外,家长能随时随地及时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同时也使家长对教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更加关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三)组织家长结伴游

为了让家长目睹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和优质的教育行为,我们鼓励家长自发组织家庭外出活动。由家委会带头发起,幼儿家庭以自愿为主组织自驾游、爬山、打球、参观图书馆等形式,现场体验“教子有方”的经验,从而使需要帮助的家长的行为方式得以改变,同时增加幼儿之间交往的机会。

二、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促进幼儿社会习惯的养成

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亲子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和利用支持性的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

(一)结合日常教育开展园内亲子活动

幼儿良好的行为形成是需要“教给”的,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友好地与同伴相处;怎样当好小主人、小客人;在公共场合怎样做才有礼貌;外出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在游戏时会不会等待、合作、轮流、分享、谦让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与人相处时以与成人的交往更为容易,因为幼儿比较崇拜成人,喜欢模仿成人,成人又比较了解幼儿的想法,比较容易猜测出幼儿的意图。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创设了亲子互动性的活动,打破以往以教师指导为主的活动组织模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在自愿的基础上,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家长走进幼儿的游戏,与幼儿共同合作开展游戏活动,并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根据角色的变化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行为。如:在刚进行“医院”的角色游戏时,幼儿常常因为不确定看病的流程而发生争执,有的认为先挂号再看病,有的认为可以先抢救再挂号,还有的认为去小诊所看病也可以先看病再交钱,还有的时候幼儿会在游戏中与同伴不合的合作、争抢角色和道具等等,这样就影响了游戏的顺利开展。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我们请来了当医生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一起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通过正确的示范使幼儿逐步明白看病的基本程序,一些医疗材料的使用,了解“看病”时人们之间礼貌的言语交流,有秩序的排队等待,在公共场合中的文明行为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关注孩子的表现,在重难点的地方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帮助,幼儿动手操作的信心增强了,不再因为细节处理不好而失去制作的兴趣了,另外,家长对幼儿不太注意的操作习惯也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监督,废材料要扔到垃圾桶里,手脏了用抹布擦,和小朋友一起使用操作材料,一起合作,一起分享作品等,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活动行为习惯。

结合主题活动《我是家里的小帮手》,我们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关注、了解幼儿社会的发展,我园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家长直接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例如:邀请家长与本班幼儿一起外出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我园的“六·一”游艺活动和“新年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观察自己的孩子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发展情况。通过活动,家长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并在老师指导下创设条件,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对胆小的孩子,家长知道应扩大孩子的交际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对于任性的孩子通过立规矩以及让孩子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引导他们将结果转移到过程上来,形成健康心理,使他们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引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第一对象。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地树立模范形象,一些好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有所影响。

我们重视引导家长在家庭中主动开展亲子活动,学习社会行为,如从接待客人的前期准备开始就让幼儿参与进来,教幼儿有礼貌地邀请客人,客人来了让幼儿分发糖果、点心,或拿出喜欢的玩具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使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当好小主人。

还可以在与幼儿一起做饭做菜,一起摆碗筷、收拾玩具等等一系列的生活亲子活动中,让幼儿能学到很多的本领,也培养了幼儿对家务劳动的兴趣,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在与幼儿一起外出散步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环境,认识、了解新鲜事物,主动与他人打招呼,提醒幼儿爱护小区里的花草树木以及公共财产,坐车时学会排队,知道给有困难的人让座等等,家长对幼儿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长此以往,就能促进幼儿的良好社会的养成。

另外,和谐的亲子阅读也能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儿童读物里的各种形象对幼儿来说有着巨大的感染,好听的故事情节会深深打动他们,使他们受到教育。如:《阿里巴巴和七十大盗》《萝卜回来了》《司马光砸缸》等让幼儿知道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知道了人们是要互相帮助的。

三、组织家长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亲子活动

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社会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它克服了空洞单调的口头说教形式,以直观、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为幼儿所接受。社区教育活动使孩子们的着眼点从“我自己”“我们家”转移到“我们周围”,使他们不仅学会关心自己还要关心他人,有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与人交际的能力,是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社会能力的关键。

(一)利用社区自然环境,感受人自然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

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社区环境的欲望和参加社区活动的兴趣,我们组织家长带孩子们到森林公园、左海公园、动物园等地方去游玩。“采集泥土”“喂鸽子”“把离群的猫头鹰送回家”“清理草坪”“爬山”等活动,既让孩子亲近了自然又锻炼了体魄,使幼儿明白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清明时节组织家长跟幼儿一起到马鞍省军区大院给林则徐陵园扫墓,到军事博物馆介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再带领幼儿到鼓山游玩、观察幼儿园周边的建筑群落。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通过各种社区参观活动,让成人的合作、分享与协助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组织家长带孩子们参观银行、邮局、水厂,观察工作人员工作时的情景,对幼儿进行职业认识教育。回到幼儿园后,设置相应的场景开展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工作》、《谁是最辛苦的人》、《我长大了要当……》等活动,激发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成人的劳动的感情。

(四)开展社区献爱心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组织家长及大班的小朋友,在教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卖报纸,还将自己富裕的玩具和穿小的衣服带到幼儿园,捐献给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小伙伴;在重阳节到干休所、社会福利院慰问离退休的老干部和孤寡老人。用他们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带给老人们欢乐,驱赶老人心中的寂寞。

幼儿社会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指导家长在家开展亲子活动的时候,我们还不断提醒家长,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还让家长认识到,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爱,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对家长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在我们的努力下,现在亲子活动不仅在园内定期开展,也被家长们积极地运用到了家庭教育中,成为家庭娱乐和教育的一个不错的形式。家长们有的上网为大家收集有关资料,有的不时地写来活动体会和建议,有的积极为班级亲子活动出谋划策、收集材料,还有的邀请老师去家中观摩亲子活动。家长们积极的合作态度让我们相信,只要家园的全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孩子们定会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积极尝试的,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的。

【参考文献】

篇5

一、班级环境:为幼儿创设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互动空间

众多研究表明,幼儿园的心理、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通过塑造环境更好地塑造人。

1.班级物质环境:为幼儿创设自我宣泄和相互交流的物质空间

班级活动室是师生和幼儿之间交往,发生相互作用最多、最频繁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创设班级环境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区域空间合理分配:我们根据每班幼儿人数,合理设置活动区数量,以每个区域4~5人为标准,人数过少则不利于培养幼儿丰富的交往行为。

私密空间每班都有:每个班级在设置区域游戏时,都充分考虑个体幼儿的特殊需要开设心情角,使幼儿能够有个相对秘密的空间向朋友倾诉或自我宣泄。

室外空间相互共享:我们打破早操各班分开的模式,以小圆圈舞的方式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跳舞,增加幼儿间融洽、和谐的氛围,扩大幼儿的交往圈。在每周二、周三上午10:00-10:50开展全园混龄游戏,丰富幼儿的交往层面,发挥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混龄教育功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2.班级精神环境:为幼儿创设关爱、支持、理解、接纳的精神空间

班级精神环境对每个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幼儿良好社会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求每个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的理解与接纳胜过直接干预: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感需要,特别是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对于幼儿偶尔犯错,要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留给幼儿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整的空间。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以权威的命令去要求幼儿。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教育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逐渐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

教师的身体语言胜过一句口头表扬:对幼儿的积极行为要及时地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如点头、微笑、抚摸脑袋、轻拍肩膀等进行反馈和强化。

教师的引导与鼓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由于大部分幼儿的情感迁移能力比较差,对他人的思想感情、个体需要还不能察觉。因此,教师应经常组织幼儿相互说说对某件事情的感受,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或老师提出请求或提供帮助,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并通过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吸引幼儿,使他们得到成功交往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集体教学:为幼儿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学习途径

“集体教学可以集中、明确和定量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幼儿获得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会性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把集体教学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1.集体教学的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过去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忽视了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许多内容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造成幼儿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说教多。现在,我们教师认识到社会性教育与认知教育相比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认识到幼儿的社会性,就是生活中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因此教师经常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通过细致的观察,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情作为集体教学内容。

2.集体教学的目标要整合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且具体可操作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讨论,我们改变了过去重视社会认知、轻情感体验的模式。如“我是中国娃”的主题目标经过讨论和修改,把幼儿喜欢的英雄纳入到学习目标中,与对国旗的认识和升国旗时的行为要求加以联系,对祖国的认识也是通过孩子自己讲述旅游中的故事、收集照片、特产等来感受。

3.集体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幼儿的亲身实践和情感体验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情景剧表演、录像回放、越剧表演、设置疑问等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再现生活中的场景,组织幼儿讨论是非,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相互关爱之情,并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游戏中进行实践练习。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还组织参观访问活动,通过幼儿的亲身参与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其良好情感和品质的形成。

三、社会实践: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不是“告知”就能形成的,也不是简单地靠环境的“熏染”就能形成,它是主体选择、接纳和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尽可能地创设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丰富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积极主动地体验、动手、思考、观察、交往、表现,主动地发展社会性。并积极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家长创设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幼儿自我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多渠道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节日活动:我的节日我做主

“六一”节,我们改变了过去一贯做法,把送孩子礼物变成了“我的礼物我做主”活动。中大班孩子到超市亲自为自己、为父母购物。小班的孩子在幼儿园教师特意创设的超市中购物。因为活动的真实性,所有孩子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商量、大胆求教,学着大人的样子自觉排队,回到班级还一起交流购物的经验,观赏所买的物品,分享快乐情绪。

2.户外拓展:挑战自我,互帮互助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和重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孩子团队合作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6月,我园大班孩子都要开展露营和野外拓展训练。(如登鹿胎山、看珍稀动物)拓展活动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潜力,看到了孩子独立、大胆、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

3.上街宣传:关心社会,从小做起

篇6

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点和身心特点,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关注点,随时调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例如,中班的社会实践活动“琳琅满目的超市”,原定的计划是三名教师带领中班的幼儿参观超市中各种各样的商品,使幼儿直观感受到超市商品的区域分布特点,帮助幼儿学会认读标签,明白在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商品,不能用手触摸像冰糖,蛋糕,面包等类的食品,临时决定不想要的商品要放回原处,不能把不要的商品随处乱扔等。但幼儿刚刚走进超市就看见了正前方货架上的玩具,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几乎全部围在了玩具货架的旁边,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家有这个拼图,我玩过那个超人,那个洋娃娃好漂亮,那个机器人要怎么玩。这时如果教师按照原定的学习计划强行带幼儿离开,参观下一区域间的商品,势必会降低幼儿接下来参观的积极性,使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随行的教师没有督促幼儿前往下一个参观区域,而是在旁边时不时地提醒幼儿,不要对超市的玩具进行拆卸,要轻拿轻放,保持超市商品完好无缺,在公众场合也不要大声喧哗,用同伴之间能听清彼此说话内容的声音就可以了。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对玩具的材料、色彩进行分类,使幼儿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广泛的知识与体验。

结合幼儿园所处的周围环境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附近的社会资源,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场所,与之签订协议,建立比较专业的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带领幼儿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幼儿学习和掌握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幼儿园每年在相应时节组织幼儿参与园内植物的种植活动,并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园里还可以喂养一些小动物,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幼儿亲自给小动物喂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和生长情况。如果幼儿园附近有菜园的话,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各种蔬菜的生长情况,并引导幼儿将某一种蔬菜的生长情况具体记录下来,幼儿不会写拼音与汉字,教师可以配置录音设备,引导幼儿讲述出自己观察到的某一种蔬菜的特点或者变化,将幼儿的观察描述录制下来,并整理成完整的观察记录。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亲眼目睹菜园工作人员的艰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还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切实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如果幼儿园附近有交警大队或者消防中心的话,只要能够取得该单位负责人的同意,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交通和消防知识。

篇7

社会实践就是让幼儿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的交往能力,而且能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从中获得对社会的感性经验。“三八”妇女节时,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爱,我们借“三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激发孩子爱的情感,并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体验合作、分享和交往的愉悦。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活动一:通过废物再利用,自制“美丽的鲜花”活动,让幼儿知道“三八”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给妈妈们带来节日的问候,知道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懂得爱妈妈,尊重、关心妈妈,同时在制作“鲜花”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孩子的审美

能力。

活动二:通过义卖“鲜花”活动,让幼儿在社会往的游戏中,认识、学用人民币,体验游戏乐趣。最后开展“妈妈为奶奶送快乐”的义卖活动。在一楼大厅创设“义卖场”,全园妈妈为奶奶们购买“鲜花”,回家送给自己的母亲、婆婆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活动三:每个班的教师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社会活动实践表”,要求家长带孩子到社区、商场、街道、公园、娱乐场等场所,鼓励他们给认识和不认识的女性朋友送上一句“祝您节日快乐”的祝福,并请接受祝福的人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表”上签名。第二天各班教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签名表及家长的反馈,对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自信心等做出综合的评价,便于以后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在整个活动中,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表现得非常自信,语言表达能力、礼貌用语的运用以及交往能力尤为突出。有一个朋友向我反馈:“三八”那天她在逛街,我园大班的韩欣怡满脸欣喜地跑到她跟前说:“阿姨您好!我是耀水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我叫韩欣怡。今天是三八妇女节,祝你节日快乐!越来越漂亮!”我在惊讶中还没缓过神呢,她“嘿嘿”一笑跑了,可是刚跑了5米左右又跑回来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阿姨,你还要给我签个名。”说完,我的这位朋友非常感慨,“这样的孩子长大不得了,一定会有出息,活泼大方、健康自信。幼儿园就应该像你们这样做,多给孩子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关爱、学会沟通,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活动进行中,性格内向的、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给不认识的人说“节日快乐”,需要家长不断的鼓励。我们不是期望孩子们必须有张写满姓名的签名表,而是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开始,有初步交往的意愿和兴趣,同时也是给家长一种正确、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篇8

农村幼儿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民俗,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进行幼儿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应结合园本特色资源,为幼儿提供各种参与实践的环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为幼儿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以“玩中做,做中学”的生活实践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原有经验基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

1.开展主题活动《春暖田间——马兰头》。根据季节特征及幼儿的兴趣及需要,主题活动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科学活动《认识马兰头》、语言类活动《儿歌——马兰头》、音乐创作活动《马兰头》、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旨在通过感知、寻找、比较,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野菜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则侧重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等技能。

2.开展主题活动《好吃的蚕豆》。立夏,农村有吃蚕豆的习俗,因此开展了《好吃的蚕豆》这一主题。科学活动《美丽的蚕豆花》和《认识蚕豆》,教师注重以幼儿实地观察为主。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剥一剥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实际操作,认识蚕豆花、蚕豆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美术活动《制作蚕豆玩具》,教师让幼儿借助牙签等辅助材料,将蚕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造型。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锻炼手部肌肉,发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开展主题活动《田园乐》。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为了丰富幼儿对秋天丰收的感受,教师围绕《种菜》和《水稻》两个内容生成了主题活动《田园乐》。根据孩子们喜欢的蔬菜,设计了科学活动《种植萝卜》,让每个孩子参与种植,学习正确地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并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萝卜的方法。科学活动《起米》,旨在让幼儿了解米的生产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如积木、瓶子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压、碾、滚等)起米,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幼儿在体验到劳动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二、充分开发与运用农村周边资源,为幼儿实践提供物质条件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从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挖掘与开发社会资源,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为此,幼儿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利用园内自身条件、社区、农村周边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和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幼儿的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1.开辟园内种植基地,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能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园内创设一个自然教育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实践的生态教育极为重要。在幼儿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从而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

篇9

    XX年7月15日,我和室友一行六人来到上海市宝山区海滨三村幼儿园进行做一日幼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园长亲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问清了我们的来意后,为我们安排了工作。

    我和另外三位室友被分配到了特教班。特教班是一个很特殊的班级,班级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都是些残疾儿童,有的是智障儿童,有的患有先天性自闭症。老师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五位小朋友的情况。然后我成为了凯凯小朋友的新老师。

篇10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特色1.实践类型多样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010—2012年,学院共组织12000余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类型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都与当年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如2010年的主题为“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2011年重点突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实践的类型除了传统的政策宣讲、创业创新、文化宣传、教育关爱、生态环保等外,还增加了如关爱留守儿童、寻找优秀校友、关爱聋哑儿童、送书下乡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在前期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形式。2.结合专业特色,育人功效显著社会实践一般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进行,要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学生成长,增强实践育人的导向性。由于学院立足商贸、面向现代服务业办学,创业创新类型的社会实践一直占较高的比例,学生通过这类社会实践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流程,知晓创业政策,并且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3.打造重点团队,引导效应突出学院团委每年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学生个人及调研报告的评优活动并集中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对重点社会实践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加强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的示范引导效应。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活跃在义务支教、环保宣传等社会服务活动中,广泛发动和引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了立足校园、辐射全省的活动阵地。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和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有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选择“非常希望参与”和“较希望参与”的学生达到7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具体如图2所示。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高达31%,希望通过实践活动结交朋友的学生占18%,为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占13%,为今后村官招考和出国做准备的学生占8%。多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有具体的要求,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增加职业竞争力,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双受益”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1.资源相对匮乏在社会实践的困难选项中,32%的学生选择了经费问题,大多数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没有经费支持,只能采取压缩实践内容、减少参与人数、选择离家近的地区等方法以减少开支。28%的学生认为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实践场所,难以提高效率,无法巩固已有的成果。41%的学生倾向于学校帮忙联系实践单位。2.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对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1]。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依据是社会实践调查表和总结报告,对活动过程缺乏跟踪指导和监督,导致少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调查显示:1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报告是编造的;24%的学生表示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走过场即可。因此,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和载体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高职院校应做好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学生,细化实践内容和要求,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专业特长,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实践归来话感受”等活动,鼓励学生写体会、谈感想;举办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展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78%的社会实践志愿者都会受到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区的肯定和赞赏,由此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将社会实践从学校要求转化为内在动机。

(二)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实现项目化运作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特色,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保证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由学院团委、学工处和二级院系负责考核和落实。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项目化运作,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还要签订必要的合作合同,以保证社会实践项目的长远发展[2]。2012年学院印发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设置服务学习项目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8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包括专业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活动等。实行学分制后,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学生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调查显示:组织情况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由38%上升到51%;参与指导的专业教师增加到36名;考核奖励措施的满意度由58%上升到71%。

(三)建立长效实践基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按照“多方受益,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并保持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截至2013年底,学院共建立包括180创业园、江宁东山敬老院、南京市婷婷聋童幼儿园、盱眙希望小学、“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39个校外实践基地,打破了只能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将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结合起来。例如:艺术专业学生在聋哑儿童幼儿园进行社会实践时,结合专业特长,教小朋友画蜡笔画、设计卡通形象和举办文艺演出等,受到了幼儿园师生的好评;180大学生创业园是学院投资建设、政府多渠道投入、企业多形式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三年来已有数千名学生依托创业园内入驻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创业创新为主的社会实践,其中,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达42项。

篇11

****年6月27日,这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今天的我就要踏上社会实践的征途。我们的首站是下沙春天幼儿园,为这里的孩子带去爱,为他们插上爱的翅膀,同时让我们与童心一起飞翔。我们为他们讲解如何去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我们可爱的祖国。

下沙春天幼儿园是一所小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只有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班和五个老师。这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是来下沙打工的民工的子女,都是跟着父母背井离乡来到杭州的孩子。他们有来自福建的,有来自安徽的......也有来自浙江本省的。这个幼儿园就象是中国的小缩影,齐聚了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也许是来自外省不吧,我发现有个别的孩子真的很内向,他们不会主动去找别的小朋友玩,喜欢自己一个人待者看别人玩耍,稚嫩的脸上充满了羡慕。我还发现有些小朋友很会讲脏话,这些脏话就象是一块污点玷污了他们的纯真。我相信这些与老师的教育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能是来自家庭的影响。民工大多没受过高等教育,讲脏话是很常见的事,他们的子女易受到他们的影响而讲脏话。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年7月1日,告别了春天幼儿园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来到了下沙规模最大最好的幼儿园——下沙中心实验幼儿园。说它规模最大最好真是不假,他有一幢三层楼的教学楼,有大草坪,有许多许多的玩具,这些都是春天幼儿园所不能比的。他就象是一座城堡,里面住的是美丽的小公主和英俊的小王子。这里的孩子们比春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多了一分成熟,他们的知识较丰富懂的也比较多。我想这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是有关的。这里的孩子可以学画画,可以随着钢琴的伴奏唱歌,可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午睡......这些都是春天幼儿园的孩子们不能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