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8: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价值链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价值链理论

篇1

传统的会计理论建立在传统的管理思想基础之上,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各个业务活动人为地割裂开,而且很少考虑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这导致传统的会计管理缺乏整体和协调的观念,从而影响会计管理工作的绩效。而价值链会计建立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应该吸收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这一吸收过程应该体现在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所有方面。

具体而言,在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中应体现如下一些观念:(1)价值增值的观念。价值增值是价值链管理的核心要素,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正是获取最大化的价值增值。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工作也应该主要围绕价值增值来组织与实施;(2)实时管理与控制的观念。价值链管理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一基础,价值链管理将无法实施。价值链会计强调会计信息生成、披露、分析与评价的及时性,强调采用多维的计量方式,这要求建立涵盖全企业的信息系统,以支持价值链会计对及时性和庞大信息量的要求。所以应该确立实时控制观,充分利用IT将企业的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并将流程嵌人信息技术环境,将财会人员嵌人经营管理过程,保证信息采集、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有用性,在会计实时控制方法、控制模式的配合下,充分发挥会计实时控制的力度和质量,确保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阎达五等,2003)。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整体架构

理论框架应该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明晰性、一致性等特点,各个组成部分应该紧密围绕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线进行阐述,以最终达到这一理论的目标并指导实践。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2004)。这一定义指出了价值链会计的实质,对这一定义的系统诠释需要搭建一个整体的理论架构并详细阐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我们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包括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对象、会计报告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方法体系等几个部分。该理论框架是由价值链会计目标出发所形成的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架构,该架构始于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终于价值链会计的方法体系,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基本概念,包括价值链会计的假设、信息质量特征、原则、对象和要素等几部分。

1.价值链会计的目标

前已述及,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获得最大化的价值增值服务。这里所揩的价值增值不同于传统会计中所说的盈利,而是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它可以采用复合的方式加以计量:一是采用公允价值来衡量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二是采用一套非财务指标体系来衡量,如市场份额的扩大、核心技术的进步、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壮大、与供应商、客户等的合作关系的深化等等。

根据价值链会计的特点,可以将其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子目标:(1)为优化不同价值增值活动之间的协调关系提供会计信息。价值增值活动之间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以仓储活动和生产活动为例,如果储存的原材料不足或储存的原材料发生变质等意外事件,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产量与销量。价值链会计通过及时反映储存情况与生产需要量,并将这些信息在这两个价值增值单元之间进行共享,将会避免这种情况。(2)为企业制定及时、准确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关外部价值链的会计信息。

2. 价值链会计的假设

与传统会计假设相比,价值链会计假设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创新。

(1) 会计主体假设。价值链会计将管理视角拓展到外部价值链,并将外部价值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视为一个价值链联盟,通过分析价值链联盟整体的价值增值情况来做出优化外部价值链的决策,以实现“多贏”,因此,价值链会计主体也随之拓展到价值链联盟。但价值链会计主体并非单一的价值链联盟,因为分析价值链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核心企业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价值链会计主体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会计主体,第一层次是核心企业,第二层次是价值链联盟。价值链联盟主体是一种虚拟意义上的主体,但并非虚构的主体,因为这一主体虽然不具备确定的实体,但通过从价值链联盟整体的角度来分析联盟企业之间的协调情况、合作情况和价值增值情况,将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企业的决策制定。

(2) 计量单位假设。作为一种主要服务于企业决策的管理活动,价值链会计将一切有助于决策的信息纳入会计核算与分析体系,这其中包括了不能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价值链会计理伦柩杂研究短论的信息,如产品开发时间的减少、客户满意度、供货及时率等,这些非财务性因素不能用财务数据来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相反,管理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这些非财务性因素。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企业范围内的、具有及时性和共享性的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包含大型数据库,并具备强大的信息分类与整理的功能,从而使得货币化信息和非货币化信息可以同时并存。

(3) 会计分期假设。价值链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实时评价,也即要以最快的速度揭示价值创造的过程,并对细分的价值链条各项价值活动作出评判(綦好东、杨志强,2004)。价值链会计的生命力正在于为决策制定提供这种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的呈报模式已由传统的年报、季报和月报转化为实时呈报,从这一角度来说,价值链会计模式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会计分期问题。

3. 价值链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传统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存在一个“悖论”,即不能同时获得最大化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它们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产生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会计的计量模式是一维的,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之间只能取其一。而人们对于公允价值的不信任感致使会计信息严重不相关,财务报告正在加速地丧失其作用(Wallman,1996)。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价值链会计通过采用多维计量方式,将彻底消除这一“悖论”,可靠性和相关性将实现统一。这种多维计量方式将产生多维的会计信息,综合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对于价值链会计报告的六大要素而言,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负债、收人和费用将推导出可靠性强的价值增值信息和企业价值信息;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等要素将推导出相关性强的价值增值信息和企业价值信息。

4. 价值链会计的原则

从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和假设可以推导出价值链会计的原则,用以指导价值链会计运行机制的设定与实施。

(1) 以价值增值管理为中心的原则。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服务,价值增值观念贯穿于价值链会计管理过程的始终,因此,以价值增值管理为中心是价值链会计的首要原则,所有的会计管理程序和方法都应围绕如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来展开。对于不同的价值链会计主体,价值增值管理的重心各有不同。从价值链联盟这一主体的角度而言,价值增值管理的重心在于如何通过协调联盟内各成员之间的价值链,以实现“共赢”;从核心企业这一主体的角度而言,价值增值管理的重心在于如何优化内部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消除不增值活动,以实现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最大化。实施价值增值管理的前提是将企业的所有价值活动划分为不同的价值增值单元,所谓价值增值单元是指那些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增值活动集合体。通过划分价值增值单元,企业能够明确价值增值的来源与特征,从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 实时控制原则。为了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需要对内部价值链进行优化、对外部价值链加以协调,而这种优化与协调则需要通过实时控制来完成。实时控制原则是指以信息系统为依托,通过设置控制点,实时地对偏离价值增值预算的价值增值活动加以控制。实时控制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在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这种思想,进而指导会计管理工作按既定目标运行。

5. 价值链会计的对象

价值链会计的对象不局限于资金运动,而是以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组成的集合体为载体的价值增值活动,将管理对象由一维转变为多维,从而拓展了会计管理的范围,增加了用于决策的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否顺畅流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增值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对它们的流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与控制是价值链会计的核心职能之一。

6. 价值链会计报告的要素

会计报告的要素是会计对象的细化,是具体化的会计对象。因为价值链会计的对象是价值增值活动,所以价值链会计报告的要素应将价值增值活动予以具体化。我们认为,价值链会计报告的要素仍可以采用传统的六大会计要素,但应该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体现价值增值观。资产要素不仅包括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内的资产,而且包括对企业价值有着重大影响的其他一些资产,如人力资源、产品的市场占有度、客户拥有率等,将这些资产纳入会计管理的范围将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负债要素不仅包括实际发生的负债,而且还包括潜在的负债,如因为可能的产品缺陷而导致的可能的赔偿等。收入要素不仅包括实际实现的收人,而且包括潜在的收入或潜在的赢利能力,如研发水平的提高、良好的客户关系所带来的可能的收人增长。费用要素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费用,而且包括机会成本、质量成本等。以上述四项要素为基础,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也具有复合性。

篇2

一、从价值链角度看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驱动因素单一,成本信息不全面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认为成本项目是由料工费构成,只将产量作为计算成本的唯一驱动因素。实际上,成本动因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产品的复杂性、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等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这些却是传统成本控制未能考虑的因素。同时,传统的成本控制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忽视了隐含的成本信息,如市场开拓、内部结构的调整、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等,所以没有能够全面地揭示出企业成本的真正构成,这样的成本信息有形无形地阻碍了管理者的视野,影响了其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二)偏重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消耗

传统成本控制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其着眼点在于购买与销售之间生产制造的增值最大化。这种模式使成本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供应和销售环节中发生的成本不予重视,对于企业外部环境更是视而不见,这就使得成本控制与战略管理极不适应。战略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即在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要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别人。企业展开这些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仅靠传统的成本控制系统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三)缺乏对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研究

传统的成本控制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对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来说,要发展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取得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必须通过分析自己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态势来确定竞争战略,来明了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这将有助于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在了解国内外市场的情况下,模拟计算竞争对手的成本,确定在市场竞争中,自身所处的相对成本地位,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二、成本控制新视角——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研究

(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价值链成本控制是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研究的基础。它主要指近些年来流行的价值链分析法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它通过价值链分析、优化企业价值链以达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内容不同于其他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以企业价值链来归集和分摊成本,制定价值链成本计划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中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的对象是价值链,以企业现有成本水平为基础,以价值链分析为依据,对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按照价值链进行归集,然后再按照不同方法分摊至各项价值活动。确定通过价值链优化后价值链的总成本水平和构成价值链的各类作业以至构成各类作业的各项具体作业的成本水平。

2.价值链成本核算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要求价值链成本核算必须反映每类、每项作业的成本,以便对每类、每项作业的成本进行控制考核,并为价值链优化方案的设计提供财务评价数据。价值链成本核算可以通过按作业类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四类辅作业和内部后勤、生产、外部后勤、营销、服务等五类基本作业)设置一级账户以及在一级账户下按每项具体作业设置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成本信息可以在价值链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归集提供,如产品成本可以在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取得,而且这样得到的产品成本信息更加准确。

3.识别影响企业成本的结构性因素,将企业自身价值链扩展为产业价值链

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企业的价值行为发生着影响,并进而影响着企业的成本。但也应看到没有哪一种因素能成为影响企业成本水平的唯一因素,即企业成本是一个多元函数。分析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从来源上判断其成本行为,并对如何改变其成本行为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结合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众多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分析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显得非常的必要。

(二)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价值链分析

1.价值链分析的概念

价值链分析是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价值链分析不仅要研究企业本身的价值链,还要分析研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及行业价值链。分析研究竞争对手价值链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深入调查,摸清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别化优势或成本优势的来源,从而借鉴竞争对手的经验、方法,采取措施,优化本企业的作业和价值链,使企业赶上或超越竞争对手,而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研究则是从战略上明确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和优化本企业价值链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渠道)价值链的关系,促进成本的降低或差别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与范围,把握成本优势或差别化优势。

2.价值链分析的思想内涵

传统成本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范围从采购开始,到产品销售为止,而且将重点放在制造环节上,对行业内各环节的联结了解不够,很少考虑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这些都限制了传统成本分析方法发挥作用。在战略成本研究中,主要是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成本行为,通过它来挖掘成本和差异化及潜在来源。价值链分析方法为成本优势分析提供了一种基本工具和框架,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分解为既分离又相关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及影响活动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顾客价值出发,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加强能增强差异化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正因为价值链分析方法极大地克服了传统成本分析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企业在明确了自身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及劣势基础上,通过比竞争对手更节约或更好地开展这些战略上重要的价值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

三、价值链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企业内部存在许多价值链,既有各业务单元(如各分厂和车间)之间的价值链,也有各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内部联系,这种联系通常可以用一种活动和成本的改变来影响另外一种活动和成本的改变。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识别企业自身价值链及其优势和劣势,从而构建或重构支持企业价值链定位的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步骤:第一,确定企业每一种价值链的范围。单一产品经营的企业,主要从生产经营流程和相关的辅助活动来确定其价值链的范围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除了确定每一经营领域的价值链范围外,还应找出每一价值链各种价值活动的协同关系。第二,将各项价值活动分配相应的成本。企业在分解价值链之后,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分摊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反映成本分布的价值链,比较各价值活动的成本的分布,从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第三,识别并评估内部价值链环节间的联系。识别价值链环节间的联系对于认清竞争形势非常重要,各种联系的确认就是探索每种价值活动影响或被其他活动影响的一个过程。只有认清了这些潜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联系,在进行优化和协调时不至于顾此失彼。

(二)行业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产业定位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处于行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链接,仅仅考虑企业自身的价值链是不够的,各价值活动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价值链中包括多方面的相互联系,例如,原材料供应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各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中与顾客的关系等等。行业价值链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它是从最初原材料投入到最终用户产品形成之间的所有价值形成和转移环节所构成的全部的价值活动。行业价值链中企业一般可以分为上游企业(供应商)、经营企业以及主要竞争者、下游企业(购买商)三个主要链结。行业价值链分析就是将某一经营企业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同业竞争者列出,并对主要供应商、购买商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从建立成本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确定企业的整合战略。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在行业价值链中哪一部分的耗费较大,了解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考虑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

(三)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发现与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的就是为了揭示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成本地位。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需要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成本构成与成本支出情况,与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行比较,揭示出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以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是:(1)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2)评估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将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准确地定位于价值链之中;(4)采取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的战略行动。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的关键在于确定竞争对手在价值链活动中的有关成本动因及其相对地位,然后运用成本动因的性态估测竞争对手的成本差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化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每一项增值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波特,1985)。早期的价值链理论偏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与竞争优势,价值链研究的重心在企业内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波特把价值链研究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范围开始从单个企业层面向产业层面扩展,并开始研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

寇伽特(Kogut,1985)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中使用了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chain),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寇伽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最终决定了国家比较优势所在的价值环节。与波特相比,寇伽特将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

全球价值链概念是在早期的价值链、价值体系、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格雷菲(Gereffi)和其他研究者将价值链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概念,即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所形成的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成一体化的生产网络,形成全球商品链。由于商品(commodity)在西方语境中经常代表着服装、食品等最终消费品,而将服务、机器设备等排除在外,因此格雷菲等人后来逐渐用全球价值链代替了最初的全球商品链概念。

无论是早期的企业价值链理论,还是后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一个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划分成多个增值环节,真正创造价值、决定企业(区域)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活动,只是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环节,这些环节被称为“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物流管理等等。

二、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现象,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以全球外包(GlobalSourcing)、海外外包(OffshoreSourcing)、转包(Sub—contracting)等产品内分工的不同形态陆续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无疑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提出了新挑战。

为了解释和研究这种新的国际分工现象,格雷菲等人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出现了大量研究文献。纵观全球价值链的有关文献,现有的全球价值链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全球价值链的控制结构。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核心控制地位,是形成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推动力量。Gereffi等人认为,可以将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划分为从事生产制造的跨国公司和不从事生产制造而专门从事品牌营销的跨国公司,并将由这两类跨国公司控制的价值链分为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和购买者驱动(buyer—driven)价值链(Gereffietal,1994)。Gereffi等人认为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主要由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直接投资所形成,这些跨国公司大多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全球进行直接投资,只有一些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最终形成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购买者驱动价值链由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企业所控制,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全球采购和外包的方式,在全球寻找最合理的供应商。

上述二元论的划分不可能是绝对的,格雷菲本人后来也承认购买者驱动和生产者驱动的二分法并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吻合(Gereffi,2001a,2001b)。二元动力论之所以与现实不符,原因在于这种划分主要基于最终产品的差异(Dickenetal,2001),如果能从价值增值序列过程中具体环节的进入门槛差异来划分,而不是按照部门划分,就可以理解同一产业中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类型驱动的价值链。在同一价值链中,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品牌营销很可能都属于该产业的战略环节,那么两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驱动力,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全球价值链。基于同一产业存在两种不同类型价值链的事实,张辉最近提出了混合型全球价值链的观点,对上述二元论划分进行了修正(张辉,2006)。

2、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分散在世界各地、承担不同的环节,要保证整个价值链的有效运转,自然产生了治理的问题。所谓全球价值链治理,就是在价值链内部各企业之间建立相关制度安排,以保障价值链内部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环节间的协调运转。Humphrey与Schmitz根据处于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对价值链控制的程度,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分成四种类型(HumphreyandSchmitz,2001,2002);(1)网络型(networks),即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之间对价值链的环节进行分工,各方共同定义产品。在此种类型的治理模式中,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分享各自的核心能力。(2)准等级型(quasi—hierarchy),即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实施高度控制,对产品的各种特征以及要遵循的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3)等级型(hierarchy),即核心企业对全球价值链上的某些运行环节采取直接的股权控制,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就属于这一类。(4)市场型关系(market—typerelationship),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不存在任何的隶属、控制等关系,纯粹是一种贸易关系。

Gereffi等按照市场交易的复杂程度,交易转换程度及供应商的能力,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分为五种(Gereffieta1,,2003),即市场型(mar-ket)、模块型(modularvaluechains)、关系型(rela-tionalvaluechains)、领导型(captivevaluechains)和等级制(hierarchy)。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型的行为主体之间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最低,而等级型则正好相反。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最为简单的模式,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等级制则以垂直一体化为典型,其运行的核心是管理控制。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同属于网络治理模式,是网络模式的进一步细分。模块型治理模式中,核心企业只须提供可编码化的概念或标准,供应商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模块设计和制造,因此双方的地位比较对等。在关系型治理中,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大量而频繁的隐性信息交流,这些信息很难通过编码化手段传递,要保证交易的正常运转,只能依靠频繁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治理关系中,二者的地位也相对比较对等。在领导型治理模式中,核心企业向专业供应商转移大量的隐性知识或经验,专业供应商的能力也可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核心企业及专业供应商都很难寻找到替代者,虽然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与专业供应商相比,核心企业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一般更具实力,因此专业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核心企业。从等级制到网络再到市场,显性协调和权力不对称的程度逐渐减弱。

Gereffi等指出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并不是静态,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地点,全球价值链可能会由一种模式转变成另外一种模式(Gereffieta1,2003)。原有的治理模式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1)原有生产商的供应能力可能提升,或者出现新的供应商;(2)核心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直接投资对创建和维持严格的等级型治理模式代价巨大;(3)出现新的技术等等。

3、全球价值链中的学习与升级机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能否获得学习机会,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步进入高附加值环节,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是国内外全球价值链研究文献关注的焦点。Humphrey和Schmitz在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四种升级方式: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和链条升级(inter—sectorUpgrading)(Hum,phreyandSchmitz,2003)。有关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研究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经常采用不同的尺度(scale)。考察某个特定产品的全球价值链时,升级研究所考察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或制造企业,对于区域研究者或集群研究者,升级所考察的对象是集群或地方网络,对国家层面的产业研究者,升级所考察的对象是整个产业层面。

格雷菲等人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地方产业集群在加入全球价值链之后,通过与价值链中的领先公司互动,可以接受领先公司的技术、资金、知识和信息的扩散;同时,领先公司为了保证产品差异性、实现及时供货、确保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会监督和协助发展中国家集群内企业不断地投资于人力资源培养、技术的改进、组织结构调整和引进先进设备。因此,格雷菲等人认为领先公司对价值链的治理,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区域顺利地在价值链中实现阶梯式的升级。在研究台湾、香港等地区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格雷菲等人总结出了升级的一般轨迹,从接单产品组装(OEA)开始,到接单加工生产(OEM),然后到设计生产加工(ODM),最后转向自有品牌生产加工(OBM)。伴随着这种阶梯式的升级过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区域所创造和留住的价值量逐渐增多(Gereffi,1999;KapIinsky,2002;HumphreyandSchmitz,2003)。

JohnA,Mathews和Dong—SungCho还归纳了两种不同的升级轨迹(JohnMathewsandDong—SungCho,2000),两种途径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都是从OEM开始最终实现自主品牌制造(OBM),但实现的路径却不相同。由于OBM需要更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开始于贴牌加工,再发展到全球物流契约(globallogisticscontracting,GLC)模式,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纳入全球物流体系,以实现市场扩张,最后发展到自有品牌生产。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可能会沿着另一种轨迹发展:首先从发展技术能力开始,从贴牌加工逐渐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等自行设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品牌制造。

Humphrey和Schmitz等人对巴西鞋业集群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并不是那么顺利,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价值链,虽然能够成功地实现“产品升级”、“过程升级”,但是“功能升级”、“链的升级”却很难发生(HumphreyandSchmitz,2003)。文娃等人以中国上海的Ic业为对象,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上海的Ic企业虽然从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获得了一些学习机会,在某些方面成功实现了过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但是,另外一些“过程升级”却被压制,他们在结论中指出价值链治理者——全球的领先公司,对地方企业升级的推动或阻挡,决定于地方企业的升级行为是否侵犯了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决定于升级的“类型”。领先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会推动地方产业或企业实现不侵犯其核心权益的非关键性升级。而一旦地方企业或产业升级行为,侵犯领先公司核心权益,不管是“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功能升级”,还是“链的升级”,都会被领先公司所阻挡和压制(文娉、曾刚,2005)。

三、评论与展望

当今世界的生产体系已经进入一个以价值环节分工为基础的全球化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区域都不同程度的加入到这种新的分工体系之中。全球价值链研究为分析全球化中的区域发展和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赋予了产业竞争力和改善之路新的内涵。

在基于价值环节分工的现实条件下,一国或者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体现为某个特定产业或者特定产品,而是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全球价值链理论发现,在同一行业或者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中,每个环节的进入门槛和市场结构都不一样,那些进入门槛最高的环节通常都集中于“非制造环节”(如研究开发、品牌营销等),这些环节是整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或者战略环节,占据这些环节获得附加值自然最高,相反,那些进入门槛最低,竞争者最多的环节,通常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环节,获得的附加值自然最低,处于这些环节的企业或区域也最容易被更低成本的企业或区域所替代。

另外,全球价值链的分析表明,传统的所谓低技术、高技术行业的划分对地方产业发展其实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即使是所谓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存在高附加值环节(如服装产业的设计环节、服装品牌营销环节等),而所谓的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也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Pc产业中的配件、装配等环节)。全球价值链的分析再次应证了波特教授的观点——没有低技术的行业,只有低技术的企业。

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必然会专注于技术密集型的环节和工序,或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品牌营销等战略环节,而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为发展中国家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机会和条件。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干中学”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逐渐进入高端环节,实现产业升级。但是,正如上述一些研究文献所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区域加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一定保证这些企业或区域不断实现升级,不仅进入战略环节会危及核心企业的利益,核心企业会设置种种障碍,阻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产业升级。随着后发达区域不断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现有的地位还会受到威胁。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后就必须依靠主动的努力,加强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否则只能遭受被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所抛弃的命运。

篇4

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它站在战略高度对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侧重站在战略既定的框架下发挥自己的作用,将在执行层面上使企业真正获得成本优势。成本企划虽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成本进行事前的控制。它们三者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存在的十分重要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必将对成本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价值链分析的评价

限于篇幅的限制以及文章的目的所考虑,本文不再对价值链理论、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进行介绍,本文将着重对它的作用以及缺陷展开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优点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确定企业成本消耗的合理性,其分析的范围开始于材料的采购,结束于产品的销售,而且重点放在产品制造环节。它实质上采用了“增加价值”这一观念,而不是竞争优势观念。如果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增加价值”这一观念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开始的太晚,它没有考虑与其上游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的低成本供应商优势的形成至关重要;二是结束的太早,它以产品售出作为成本管理的终端,失去了同下游购买商进行战略合作的机会,这无疑会影响购买商的价值链,增加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进而影响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不考虑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没有能够揭示出本企业同竞争对手相比的成本地位;四是没有从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商、本企业、购买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增强整个行业的产品竞争力。

价值链分析可以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价值链分析使企业发现了企业竞争力产生的源泉,是哪些价值活动和成本因素导致了竞争力的产生,其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使企业至少在以下方面起到战略性的作用:

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使企业发现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是不增值的,哪些应予消除,哪些应予优化,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市场份额、使管理当局能借此评价其与竞争对手相比的成本态势,客观评价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通过对供应商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谈判,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更有利的价格,降低采购成本;或者通过管理供应商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消除不增值的作业,使双方达到“双赢”;如供货的及时,使双方都获得成本降低;通过管理企业价值链与购买商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来消除不增值作业,以寻找降低成本的“双赢”机会;通过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确定如何将价值链向前向后整合,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总之,价值链分析拓宽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它通过分析价值活动,分析内部活动间的联系,分析内部活动同供应商、销售渠道、用户的活动间的联系,分析所有的联系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相对成本状况、分析差异性及差异的程度、分析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范围。从而将成本管理的视野拓宽并且站在战略高度进行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的局限性

价值链分析法对企业活动的分法是否合理以及实施的困难性等笔者不想太多讨论,它不是文章真正的目的所在。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局限性表现在:价值链分析侧重从定性的角度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企业产品多样化导致其服务的目标市场的多样化,而目标市场的多样化导致企业价值链中成本行为发生差异,如果企业无法认识这些市场成本行为之间的差异,对这些市场共同发生的成本的分配上就会产生平均趋向,从而导致对产品定价的平均化趋向,这对战略的制定会产生错误引导,要解决这一矛盾,定性分析显得缺乏说服力,而定量分析显的至关重要,所以价值链分析法必须有其他成本管理工具的支持。

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分析法的结合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作业成本法为弥补以上的局限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通过采用多种成本库,然后选择不同的成本动因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采用单一分配标准对产品成本的扭曲。而通过对作业这一中介的分析,可以发现什么引起作业,作业实施的效果怎样,这样可以从过程角度来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全面的分析在特定产品、顾客或服务上的成本,从而更好的用于决策。然而该成本管理思想虽然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但它仍属于内向型管理, 未能将成本管理扩大到企业的外部领域,这种内向性特征在竞争环境下难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及长期获利能力。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能提供多层次市场(包括产品和顾客)的较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为价值链分析在这方面的不足起到了补充作用,为战略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而价值链分析法由于考虑企业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内向型管理的不足,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站在了战略的高度。

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首先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价值链内容的分析出发,确定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关键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建立可持续的竞争战略;然后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辅助价值链分析进行各个市场一级的战略分析。两者之间信息相互反馈,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

成本企画对目标成本的达成过程在图纸上进行成本筑入,对成本进行重重挤压,力争的成本降低到最低。成本企画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前移到了产品的企划构想阶段和设计阶段,把对成本的控制从企业业务的下游往前推到了业务的上游,从而能够对成本的发生进行源流控制。而作业成本法仍然立足于事中的控制,产生的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其产生的信息虽然可以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发生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归其原因主要是对作业缺乏事前控制的标准。这样必然与未来战略决策缺乏直接的相关性,而只是间接起到与决策相关性的作用。成本企画恰恰在这方面起到了弥补的作用,然而由于成本企画在做成本表时是按产品的成本项目来进行成本估算的,因而无法避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所提供成本信息不够准确的局限,其在成本筑入时,存在对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估计问题,并且对这些费用的分配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任意性,基于此如果我们把成本企画达成目标成本的思想纳入作业成本法,即按照成本企画的思想和观念,按企业的作业成本来做成成本表进行成本的多重挤压,达成作业层次的目标成本,那么目标成本的制订更具可靠性,这一目标成本自然成为了作业成本法事前进行控制的标准。这样两者的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从而为企业成本管理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在成本企画时包含着重要的价值链思想,所以借助价值链分析这一工具对成本企画来说非常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价值链分析法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而作业成本法与成本企画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形成了既从战略高度,又从战术执行角度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体系,三者相互补完、相互支持,从而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现代企业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外部整个供应链上。衡量企业优势的标准不再仅是利润,而应该是更综合的竞争能力指标,“企业的价值”。因此,追求价值增值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目标,价值管理更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为价值链会计的产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一、价值链概念提出

1985年, Michael 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率先提出了价值链概念,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九项与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认为每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九种基本活动以独特方式连接在一起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既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系统。价值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协作的,以价值链为基本工具,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活动。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Jeffer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提出了虚拟价值链和有形价值链概念,强调信息技术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在我国,阎达五教授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国内外管理学科动态,最早提出了“价值链会计”概念,即“通过收集、加工、存贮、提供以及利用价值信息.对企业的价值链或价值流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以保证其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实现最大化价值增值”。他认为价值链会计的框架体系可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设计。空间上,沿着企业价值链分别向客户和供应商两端延伸并扩大会计管理视野;时间上,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二、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

价值链会计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以单一会计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会计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这样,会计管理的视角就大为扩展,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就统一为价值信息。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1.价值链会计的目标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在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另有学者认为,价值链会计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一个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另一个将决策论与价值链的思想相结合,认为价值链会计提供的是对企业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

2.价值链会计的假设

(1)价值链会计主体假设。阎达五指出,“价值链会计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于畜生、张敏(2005)认为,“价值链会计第一层次的管理主体是核心企业,第二层次是价值链联盟。”笔者认为,如何处理核心企业与价值链联盟的关系是价值链会计管理主体确定的前提。核心企业在价值链中所特有的知识、信息、物流整合功能使其对价值链的影响至关重要。

(2)项目存续假设。项目存续假设是针对传统会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的。价值链会计领域的日常核算是根据每一个项目的持续时间来划分的,其站在了一个微观的层面,强调在每个项目的初始、实施、完成阶段是持续不断的。

(3)交易期间假设。交易期间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延伸,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能随时从相关的数据库中自动收集并抽取有关的数据,生成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和报表,每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同时段的利润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生成,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只要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经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期间的长短,获得每一时点或时段的财务报表,这使得价值链会计期间假设与传统会计分期相比更具灵活性和弹性。

(4)价值计量假设。价值计量假设是指价值链会计核算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同时辅之以实物计量。这样价值链会计不仅需提供规范的货币计量信息,还需提供规范的非货币计量信息。

3.价值链会计的对象

价值链会计对象的实质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涉及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笔者认为此观点把会计对象的认识与会计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用更为抽象的言语来表述,价值链会计对象可概括为资金运动与价值信息的合理统一。

三、价值链会计理论的前景展望

价值链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动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分析方法。价值链的价值活动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相关,以企业价值链为主线,价值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组建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将会成为未来价值链会计发展的一大方向!随着网络的不断拓展,企业最终将利用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输速度和时时入网的能力,实施并优化价值链会计操作系统,使企业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主体框架,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高效统一,促进会计系统、网络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活动的密切融合!

参考文献:

篇6

1 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 

1.1 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首先,内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有新的要求。内部价值链管理依赖作业成本和价值增值信息。从内部价值链角度观察,企业由一系列不同作业构成,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作业,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关键是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真正的增值作业,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依赖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价值链作业,确定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追踪其作业成本,对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进行更有效地管理,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1.2 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遭到垢病。财务会计方面,焦点在于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忽视了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念。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下,产品寿命周期逐步缩短,许多先进企业已经实行准时制制造方式,实现了零存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传统方法中的“经济订货量”、“最佳生产批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 

2 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2.1 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价值链会计,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商务和会计协同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对价值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2.2 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既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体现,又要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2.3 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 

2.3.1 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特定的空间范围,强调企业以独立实体作为会计主体,为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允许将几个相联系的法律实体整合为一个会计实体。对于在何种条件下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则仅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报表事项有所涉及。对如何将价值链联盟体的整体或部分作为会计主体,则是一个新间题,这也正是价值链会计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价值链管理中,价值链联盟体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范畴应扩大,主体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是否存在实体。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 

2.3.2 持续经营假设和清算假设并存。传统财务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价值链管理中,多变的经济环境加大了经营风险,网络的扩张使企业虚拟性加强,这些都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另一方面,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分析评价价值链会计信息时,可能更多地需取得特定期间假设下的财务报告。因此,价值链会计既要提供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会计信息,又要提供清算假设甚至其他特定期间假设下的会计信息。 

2.3.3 会计分期和实时报告。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会计主体终止前,应定期向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但在价值链管理下,会计分期实际意义受到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使每笔交易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很困难的事,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受到质疑。因此,价值链会计在满足传统会计分期反映基础上,还应该更灵活处理分期会计处理事项,诸如重视项目有效经营周期报告、重视实时报告,以弥补传统会计分期核算的弊端。 

3 价值链会计职能界定 

3.1 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价值链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发展,其职能也应包括反映和控制两项基本职能。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其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和全面性,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以最快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第一,更全面。价值链各个节点企业或主要节点企业都成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对象。第二,实时动态。传统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具有一定动态性,但这种动态性仅仅是反映对象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能做到反映行为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反映具有实时的动态性。 

3.2 价值链会计的其他职能 

价值链会计还包括战略与计划协同、多维控制和实时评价等职能。战略协同:价值链联盟体是基于价值链统一的战略目标而形成。因此,战略协同就是价值链会计的重要职能。战略协同并非要求价值链上所有成员的战略目标都相同。战略协同的目标是所有成员企业各自的战略目标都能统一到联盟体的整体战略中来。这是联盟体建立的前提条件。计划协同:是指对较短时期的预测、计划或预算进行协同,它是为具体落实战略协同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协调一致。多维控制:企业的价值链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价值链网络。由此服务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对价值链的控制也不可能是孤立和分散的控制,而应该在实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的全方位控制。因此,对价值链的控制必然是一种多维控制。实时评价:实时评价职能强调的是评价的即时性,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揭示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过程,对价值链运营绩效作出评判。这种经过评价产生的即时性信息,更有利于正确及时地进行决策,实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3 价值链会计对象。 

篇7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动力机制 全球价值链治理 产业升级

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全球价值链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内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科学,其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对现代化生产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们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这其中最为流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波特(porter)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波特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分处于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为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活动被分为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即公司内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波特还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寇伽特(Kogut,1985)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的那个细分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确保其竞争优势。与波特相比,寇伽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面拓宽到了区域和国家层面,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问题。克鲁格曼(Krugman,1995)就曾对此进行过探讨。此后,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使用了“片断化”来描述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两位学者认为“产权的分离是跨界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产权分离无法实施,那么跨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就有可能是一个首要选择。如果产权分离是可行的,那么委托加工等方式就会提上日程,而外国直接投资就不会扮演主要角色”。这两位学者的观点为OEM生产外包和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跨国公司开始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得以把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巩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同时,这一举措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有了融入全球价值链条的机会。

1999年,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格里芬(Gereffi)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框架,把价值链与全球化的组织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的商品链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摆脱商品一词的局限性,突出强调链条上企业相对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重要性,21世纪初,格里芬及该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们一致同意用全球价值链(GVC,Global Value Chain)这一术语取代全球商品链。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研究基本沿袭了全球商品链框架下的二元驱动模式,即格里芬提出的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模式(见表1)。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是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本地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购买者驱动的商品链是指由具有强大品牌优势或销售渠道的大型采购商组织,协调和控制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标市场的生产、设计和营销活动。其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以消费品如服装、鞋类、玩具、消费类电子和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为代表。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核心能力不同,不同的价值链条要求不同的“游戏规则”。对于处于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国家而言,认清其所处的价值链的性质及其环节,对于明确自身的定位,努力的方向以及谋求获得价值链的主导权都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而对于企业而言,更有意义的部分在于: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中,其核心环节对其它环节的控制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完成,而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中,生产环节大多由位于发达国家的零售商、品牌商和商通过外包网络分包给发展中国家的合约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大多是一些传统行业如服装、鞋类、玩具等行业企业的原因。此外,亨特森(Henderson,1998)研究认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其价值的增值部分大多数位于生产领域,而购买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其附加值多流向了市场销售和品牌化等流通领域。这一研究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在对价值链驱动机制的深入研究中,学者们发现这一简单的驱动力二分法存在不少问题。如被公认为生产者驱动的IT产业中,戴尔在流通环节的出色表现就具有某些购买者驱动的特征,而服装行中Levi-Strauss就是有着自己垂直一体化生产体系的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中的品牌商。我国学者张辉(2006)就提出了位于购买者驱动与生产者驱动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驱动模式。他认为驱动模式应该按照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序列,而不是按部门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中间型”或“混合型”驱动模式的价值链,其边际价值增值率从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先递减再递增,其形状与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吻合。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Gereffi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定义为价值链中权利拥有者或某些机制协调和组织各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张辉则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治理者不能按照治理者的要求完成任务从而给治理者带来的市场风险。在分工日益发达的今天,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条往往涉及到遍布全球的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一套复杂的协调机制不可或缺。

Walter W.Powell(1990)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分为市场、层级制和网络三种组织形式,并从一般基础、交易方式、冲突解决方式、弹性程度、经济体中的委托数量、组织氛围、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相似之处等方面对三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如表2所示。

Humphrey和Schmitz(2002)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识别了四种治理模式:市场型(Arm-length Market Relations)、网络(Network)、准等级制(Quasi-hierarchy) 和等级制(Hierarchy) 。这种分类显示了全球价值链组织结构的特点,本文以下的研究均以此种分类方法为基准。

Gereffi等根据市场交易的复杂程度、识别交易的能力和供应能力,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细分为五种:市场(Market)、模块型(Modular)、关系型(Relational)、领导型(Captive)和等级制(Hierarchy)。

在这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和等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端和最高端,这也是最常见的两种经济组织方式。而位于市场制和等级制中间的三种模式又被统一归为网络模式,其区别在于模块型治理模式中,厂商依托自身的加工技术和限制投资专用性的非特殊设备为客户提供关键性产品和服务。这种治理模式下交易过程中监督和控制程度都很低,相对于关系型、领导型治理模式,厂商在生产、设计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弹性,这也是模块型的组织优势所在。关系型治理模式中厂商一般是通过声誉,家族、种族性等相互集聚在一起的,具有较强的空间临近性和社会同构性。领导型治理模式中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依附领导厂商而存在,这种依附关系的转变要付出极大成本,因为中小厂商大量需要来自领导企业的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因而这种模式中,中小厂商被大型厂商所领导或俘获,双方在价值链中的权力极其不对等。

沿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

价值链升级是指由于企业能力的提高使得厂商能够从事价值链中附加价值高的经济活动,从而获得更多收入。Humphrey和Schmitz(2000)把升级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工艺升级。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的加强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生产。即在要素投入相同的情况下,体现在产出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

产品升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的简单产品转向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即产品升级。比如从生产衬衫到生产西服。

功能升级。厂商所从事的价值链活动的增加或从附加值低的活动转向附加值高的经济活动。如从简单装配到零部件、中间品生产,从生产领域进入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运营等。

价值链升级。也可称为跨部门升级,厂商从某一产品领域进入另一产品领域。如从制造电视进入显示器生产从而进入计算机产业。

与动力机制相对应,不同全球价值链条产业升级路径也必然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全球价值链的升级遵循相关性、从易到难和价值递增的原则,即首先从现有环节转向稍高一级的相联系或相关环节。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中能够见到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再到链条升级就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而且东亚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也佐证了这一规律。而对于生产者驱动价值链条而言,由于产业特点及产品特点的复杂性,形式也会更加复杂。

对于中间型全球价值链,其价值份额对生产流域和流通领域都有所侧重。在探讨这种产业下企业升级路径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考虑企业所处的价值链条更倾向于生产者驱动型还是购买者驱动型,其次再根据其具体的驱动模式来确定升级路径,当然对待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照搬一般规律,应该根据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产品特点等对一般升级路径进行适当修正。

参考文献:

篇8

1价值链理论及其演进

价值链一词最早由MichaelE.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主要用于分析单个企业的价值活动,即企业本身的利润创造过程。波特指出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与企业主业务和服务相关的基本活动和协助基本活动进行的辅助活动。并提出企业竞争力由整条价值链决定,而不是由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决定,即企业价值链理论,又称传统价值链理论[1]。MichaelE.Porter在企业价值链基础上,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也取决于一个大的价值系统(产业价值链),从而形成产业价值链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链内部在价值创造环节上各企业之间的组合和相关联系的变化;另一个是产业链外部经济情形发生变化对产业链结构的影响[2]。英国学者HinesPetal将价值链理论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至产业总体范围,并将顾客和原材料供应商纳入其中,他认为“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应该是生产的目标和终点,而利润是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并由此提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目前,学术上将海因斯有关价值链的研究定义为新价值链理论[3]。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信息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变动越发重要。JeffereyF.Raypot和JohnJ.Sviokla将实物价值链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虚拟的信息世界里,提出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虚拟价值链的产品本身就是信息,它不仅能帮助管理者管理实物价值链,创造附加值,同时也能创造价值[4]。DavidBovet在《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一书中提出价值网理论。该理论指出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将处在价值链上不同阶段而又彼此联系的企业和利益关联方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5]。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对Porter的基本价值链概念进一步延伸形成现代价值链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传统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吸收包括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而形成的,以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基本价值链思想,从不同视角探讨价值实现的创新思想和方法[6]。

2医疗行业价值链理论

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价值链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易学明、金洁提出医院价值链理论是将医院的文化、技能、服务等元素结合起来,转化为流动的价值,最终以服务客体的价值观来评估和确定医院的价值[7]。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医院价值链会计理论,金千提出医院价值链会计是通过分析、收集、加工、存储各个“链”上的信息,实施对医院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为医院增加价值的一种管理活动[8]。

3价值链理论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3.1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的医院整体管理研究

3.1.1适用于医院整体管理的价值链分析

郑大喜运用价值链管理理论,探讨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在“构建医院价值网,明确医院顾客及其需求”、“找准医院价值链关键环节,寻求医院盈利有效途径”和“开展医疗价值工程分析,引入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三方面的应用,提出加强医院价值链管理的设想[9]。周新燕、戴文娟认为将价值链管理引入医院,通过梳理医院内外部作业链条,有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和卫生费用的降低,形成医联体的长效机制[10]。

3.1.2适用于医院成本管理的价值链理论分析

王涤非、张晓莹、孙莎莎以现代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价值链理论在军队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价值链理论有利于整合成本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效能,降低内部成本消耗,从而提高效率[11]。徐向天运用价值链理论对医院耗材管理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控制关键点,并予以优化,构建医院耗材价值链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成本的精细化控制提供参考依据[12]。吴强、韩芸等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医院2014—2018年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内、外部价值链分析,得出案例医院成本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提出该医院在日后发展中需要树立长期并有效的价值链观念[13]。

3.1.3以互联网应用为基础的医院价值链管理分析

互联网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互联网与价值链的结合也已应用于医院管理评价。向永胜、葛静静等以新价值链理论为基础,选取丁香园作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其针对顾客打造全方位、多环节、全过程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最后提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创新,需要企业以顾客需求为战略导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顾客体验,并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14]。CoryandarGilvary,NeelMadhukar,JamalElkhad-er等提出当前整个医疗行业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即从早期药物开发到临床决策系统,都在寻求将人工智能(AI)纳入决策过程,进而通过案例证实AI可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15]。

3.2以新价值链理论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行业,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对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李增笑、张慧英通过对患者到达的时间间隔、提供医疗服务时间、各环节的服务台数量、门诊业务流程等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系统性分析,确定费用最小或价值最大的状态,提出医院要“以患者为中心”,实现每一环节患者满意度及价值最大化,才能确定最佳服务流程[16]。杜祥、杜学美、邵鲁宁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对医疗服务供应链进行价值分析,提出通过医疗服务供应链管理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顾客满意度[17]。程明以XH医院为例,对其进行医疗服务价值链分析,指出其在流程设计、价值活动时间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可采用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改善,为我国类似公立医院提供价值链优化的新思路[18]。王红娟分析了基于客户价值链理论构建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意义,提出在医院客服中心建设过程中,务必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各个环节,提高患者满意度[19]。

3.3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的重大疾病分析

A.Reimann等以罕见病为研究对象,指出由于该类疾病具有复杂性,对护理患有罕见疾病的患者需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健价值链”模型,从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两个方面为患者护理,但是能满足这一模型要求的医疗机构很少[20]。NabilAmara等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加拿大2012年7月到2013年3月176名患有遗传性乳腺癌的患者进行调查,并详细介绍遗传咨询过程中发生的价值链增值活动的四个主要阶段,发现遗传顾问在家庭乳腺癌高危妇女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便于指导卫生专业人员在具体环节进行针对性护理治疗[21]。RobaiGakunga等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肯尼亚30岁至60岁患有乳腺癌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对癌症护理价值链各流程进行严格指导和干预,对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22]。

3.4价值链理论在医疗行业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徐勇应用价值链理论分析药价虚高的原因,提出药价的构成除了药品本身的研发生产成本以及相关的运输费用之外,还有以药养医转嫁的医疗服务人员的收入,医疗机构有关人员的回扣,以及处于价值链上各企业的利润[23]。张振菊等提出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院服务流程,却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并提出价值链的介入应该要达到患者付出较小代价而获得健康利益最大化的效果,但由于环节的繁多,最终到达患者手中的价格是颇高的[24]。李银才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患者越级诊疗现象,探索分级诊疗形成机制,他指出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阻碍分级诊疗机制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分级诊疗的发展[25]。王天鹅、姜天一则提出药品从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都要以价值医疗为导向,形成一个价值链闭环,即通过价值医疗才能使患者健康利益最大化[26]。

4讨论

自价值链理论产生后,国内外学者将该理论运用于不同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医疗行业方面,提出遵循价值链理论的医院管理,可优化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全面发展,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活动价值的增值。虽然学者们对医疗行业价值链理论已经进行充分的研究,但仍具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4.1研究对象相对单一

当前研究对象相对单一,研究视角立足于微观层面。大多数学者以某个地区某一家医院为代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而未进行多个地区、多家医院的比较分析,使得研究结果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4.2研究方法缺少定量研究

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案例分析法或专家意见法对价值链的分析框架进行应用,但缺少量化指标进行定量研究。

篇9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竞争战略,由此产生了新的竞争模式。首先,企业的竞争核心从提供价低质优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争取客户最大满意度的服务竞争,先进的服务手段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其次,企业的竞争范围从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的范围超越了自身的资源,延伸到了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再次,企业竞争的也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在经济,企业的任务就是生产和销售产品,而产品的价格直接到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任务是创造和传递价值,产品生产者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及最终用户之间在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上相互依存,这与传统的低成本竞争战略具有较强的理论差异。传统的低成本竞争战略由于强调企业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包括购入成本)来尽可能增加自身的盈利,因此较易引起产品生产者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导致他们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价值链上的各方都想以最低价格买人、最高价格卖出产品,结果使成本简单地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转移,并增加了最终消费者的商品购买价格,从而削弱了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因此,只有使整个价值链都产生增值,才能保证价值链的竞争力。

差异化竞争战略最先在营销领域产生了作用,使得企业营销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营销理论中开始强调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注重顾客的满意度,并进行渠道协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尽管核心企业和伙伴(供应商、各级分销商等)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争夺利益的矛盾,但必须兼顾双方的要求和利益,合作才能长久,利益一边倒是短视的表现。

企业竞争战略和营销观念的变化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理论的变化,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有必要基于价值链上的会计,这就是价值链会计。

二、价值链会计的实质

截止,学术界对会计的认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一种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本文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于玉林主编,《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价值运动是会计管理的对象,价值增值是会计管理的目标。因此,会计也可以称为会计管理,相应地,价值链会计就是价值链会计管理,或称基于价值链的会计管理。

价值链会计并非会计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传统会计管理在价值链理论下的延伸。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管理的区别在于,传统会计管理的对象是单个企业的价值运动,而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链的价值运动。价值链的概念是由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提出的。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五种基本活动分别是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以及服务;四种辅助活动分别为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基础设施。基于这些价值活动,波特建立了企业内部价值链。事实上,波特的企业内部价值链理论在会计中已有,例如作业管理。但企业内部价值链并非本文所指的价值链,本文所讲的价值链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范畴,它是一个价值链联盟,在这个价值链联盟中,除了有核心企业外,还有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等。

美国作业成本公司及美国供应链局曾联合对何谓价值链进行了界定:价值链是一种高层次的物流模式,由原材料作为投入资产开始,直至原料通过不同过程售予顾客为止,当中作出的所有增值活动都可作为价值链的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就将价值链的范畴从核心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了供应商,向后延伸到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这一点与本文所讲的价值链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本文认为,价值链不仅是一种物流模式,它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物流运作上的流转过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价值链会计呢?笔者认为,所谓价值链会计,又可称为价值链会计管理,它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对价值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客户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价值链的创建,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多赢”。

三、价值链会计的特征

价值链会计是以价值链整体增值为目标的管理活动,在某些方面与传统会计管理有所不同。价值链会计的主要特征有:

1、价值链会计管理实施的范围是价值链,而不是单个企业。如前所述,在何谓价值链这一问题上,具有不同的看法。波特并没有直接给出价值链的定义,但是他通过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阐述了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因此波特的价值链是狭义的,其目的是研究核心企业的价值增值问题,但本文的价值链并不局限于此。美国作业成本科技公司和美国供应链局对价值链的定义将价值链的范围向前、后进行了延伸,使其涵盖了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从而形成了价值链联盟,相对于波特的价值链其内容更加广泛,这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价值链。本文所讲的价值链会计管理的范围正是这样的价值链,它超越了单个企业的界限。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链实质上是一个虚拟的联盟。价值链是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之间建立起的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这一动态联盟的目的就是实现联盟中各企业的资源共享,实现产品的及时生产、及时配送和及时交付,最快地完成资本循环,并获得最多的价值链增值。

2、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在价值链上传递的除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外,更根本的是增值流。美国作业成本公司和美国供应链局对价值链的定义也指出,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必须是增值活动。从根本上讲,客户购买的是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价值。各种物料从采购到制造到分销,也是一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价值的过程。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多少都会成为价值链竞争力的关键。所以要增加价值链的竞争力,就要求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在价值链上每一环节作到价值增值,这也是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根本目标。波特的价值链在于如何实现核心的价值增值,而本文中的价值链将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整合成一个企业联盟,组成了一个动态的、虚拟的,真正能做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和信息取得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在整个价值链的每一环节实现最合理的增值。

3、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价值链各方的同力协作。价值链是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企业联盟,因此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的决策都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决策,一个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库存优化控制等不但要考虑本身的业务流程和所拥有的资源,更要从价值链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控制。因此,要实现价值链整体的增值,就需要价值链上的各方能够消除企业界限,实现协同工作。在着眼于单个企业利益的旧的管理模式下,在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起作用的是赢——输观念,双方都想从对方索取更多的利益。而价值链会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使核心企业与其他各方的关系真正从交易型转向伙伴型,使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赢走向双赢,并最终实现多赢。

4、价值链会计管理具有信息化、化的特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价值链赖以存在的技术基础。价值链不仅要传递物流、资金流,同时也要传递信息流。现代中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价值链上的各方要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集成,分销商、服务商与核心企业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及时与供应商在经营上进行协调,真正做到价值链上的各环节都以顾客的需求作为组织生产和安排库存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价值链的整体增值并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为使价值链上的各方能及时根据最终客户的需求合理安排物流,必须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此外,实时的信息交换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信息储存和传递成本。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工具,更是价值链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价值链会计对原有会计理论的突破

如前所述,价值链会计是会计管理在价值链理论下的新,其实质仍然是一种管理活动。从上看,价值链会计管理和原有会计管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仍可依据会计年度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会计管理,其中事前管理包括预测、决策、预算和预报四个环节,事中管理包括核算和控制两个环节,事后管理包括与考评两个环节。但是由于价值链会计管理与原有会计管理的范围不同,因此在每一环节上的具体管理将会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关于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只有结合具体的价值链实例才能讲清楚,对此本文将不作详细讨论。但相对于原有的会计理论,价值链会计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篇10

价值链概念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的。他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公司用以设计、生产、推销、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和作业,并从企业内部角度描述了价值链,把企业内部的作业看成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的组成要素。

价值链管理站在战略高度,从价值链角度研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识别和重构企业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竞争的优势。我国著名会计前辈阎达五先生2003年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响应。本文从价值链会计信息需求、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来探讨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并综合提出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首先,内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有新的要求。内部价值链管理依赖作业成本和价值增值信息。从内部价值链角度观察,企业由一系列不同作业构成,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作业,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关键是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真正的增值作业,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依赖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价值链作业,确定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追踪其作业成本,对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进行更有效地管理,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其次,外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新的特点。外部价值链管理的主体是价值链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他们都是价值链联盟的参与者,都有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其需求又各有特点:价值链核心企业是价值链联盟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从整个价值链联盟的建立、运行和日常管理,以及价值链的评价和调整,都必须依赖价值链联盟体的必要会计信息。第一,在价值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中,财务指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在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也占了重要份量。价值链其他成员企业,他们是价值链的加盟者和核心企业的追随者。他们在加人前的评估、加人过程的整合和加人后的日常运行管理中,都需要进行跨企业的信息交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管理决策。

另外,价值链联盟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将提出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求。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分复杂,关心并需要价值链会计信息的主要是价值链各实体企业的投资者、主要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等。他们的决策行为或行政行为,也将由原来基于单个企业分析,而转向基于其直接关联企业所在的整个价值链的分析。

2、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遭到垢病。财务会计方面,焦点在于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忽视了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念。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下,产品寿命周期逐步缩短,许多先进企业已经实行准时制制造方式,实现了零存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传统方法中的“经济订货量”、“最佳生产批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

3、传统会计理论的存在条件发生变化。

第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价值链会计所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价值链会计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的部分或整体,变成了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价值链虚拟企业。这种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价值链虚拟企业”使会计主体的范围具有“可变性”,从而把握会计主体变得十分困难。

第二,关于持续经营假定。在价值链中,会计主体存在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定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造新的财务会计方法值得研究。

第三,关于会计期间假设。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经营成果,人为地将企业经营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显然,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价值链会计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会计模式,实时报告成为现实,信息使用者则可从网络上随时获得最新的会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结束再获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二、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1、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价值链会计,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商务和会计协同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对价值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既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体现,又要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

价值链会计假设是价值链会计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价值链会计假设与传统会计假设既相联系又有突破。其内容分别是: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假设、与清算假设并存的继续经营假设、实时处理与会计分期相结合,以及价值计量假设。

(1)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特定的空间范围,强调企业以独立实体作为会计主体,为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允许将几个相联系的法律实体整合为一个会计实体。对于在何种条件下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则仅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报表事项有所涉及。对如何将价值链联盟体的整体或部分作为会计主体,则是一个新间题,这也正是价值链会计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价值链管理中,价值链联盟体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范畴应扩大,主体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是否存在实体。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 系。

(2)持续经营假设和清算假设并存。传统财务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价值链管理中,多变的经济环境加大了经营风险,网络的扩张使企业虚拟性加强,这些都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另一方面,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分析评价价值链会计信息时,可能更多地需取得特定期间假设下的财务报告。因此,价值链会计既要提供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会计信息,又要提供清算假设甚至其他特定期间假设下的会计信息。

(3)会计分期和实时报告。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会计主体终止前,应定期向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但在价值链管理下,会计分期实际意义受到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使每笔交易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很困难的事,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受到质疑。因此,价值链会计在满足传统会计分期反映基础上,还应该更灵活处理分期会计处理事项,诸如重视项目有效经营周期报告、重视实时报告,以弥补传统会计分期核算的弊端。

(4)价值计量。在价值链管理中,给货币计量提出了强化与充实的要求。一方面价值链联盟体的货币环境复杂化,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假设。另一方面,在价值链中,知识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资源。企业有必要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这些非传统资本都难以用现有的货币计量模式进行衡量。在价值链会计中,非货币计量形式将被大量应用。在基本财务信息之外,以非货币形式计量的非财务信息也将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多种计量形式同时使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

4、价值链会计职能界定。

(1)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价值链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发展,其职能也应包括反映和控制两项基本职能。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其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和全面性,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以最快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第一,更全面。价值链各个节点企业或主要节点企业都成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对象。第二,实时动态。传统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具有一定动态性,但这种动态性仅仅是反映对象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能做到反映行为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反映具有实时的动态性。

篇11

价值链概念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的。他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公司用以设计、生产、推销、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和作业,并从企业内部角度描述了价值链,把企业内部的作业看成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的组成要素。

    价值链管理站在战略高度,从价值链角度研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识别和重构企业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竞争的优势。我国著名会计前辈阎达五先生2003年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响应。本文从价值链会计信息需求、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来探讨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并综合提出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首先,内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有新的要求。内部价值链管理依赖作业成本和价值增值信息。从内部价值链角度观察,企业由一系列不同作业构成,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作业,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关键是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真正的增值作业,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依赖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价值链作业,确定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追踪其作业成本,对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进行更有效地管理,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其次,外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新的特点。外部价值链管理的主体是价值链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他们都是价值链联盟的参与者,都有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其需求又各有特点:价值链核心企业是价值链联盟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从整个价值链联盟的建立、运行和日常管理,以及价值链的评价和调整,都必须依赖价值链联盟体的必要会计信息。第一,在价值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中,财务指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在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也占了重要份量。价值链其他成员企业,他们是价值链的加盟者和核心企业的追随者。他们在加人前的评估、加人过程的整合和加人后的日常运行管理中,都需要进行跨企业的信息交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管理决策。

    另外,价值链联盟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将提出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求。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分复杂,关心并需要价值链会计信息的主要是价值链各实体企业的投资者、主要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等。他们的决策行为或行政行为,也将由原来基于单个企业分析,而转向基于其直接关联企业所在的整个价值链的分析。

    2、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遭到垢病。财务会计方面,焦点在于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忽视了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念。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下,产品寿命周期逐步缩短,许多先进企业已经实行准时制制造方式,实现了零存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传统方法中的“经济订货量”、“最佳生产批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

    3、传统会计理论的存在条件发生变化。

    第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价值链会计所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价值链会计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的部分或整体,变成了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价值链虚拟企业。这种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价值链虚拟企业”使会计主体的范围具有“可变性”,从而把握会计主体变得十分困难。

    第二,关于持续经营假定。在价值链中,会计主体存在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定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造新的财务会计方法值得研究。

    第三,关于会计期间假设。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经营成果,人为地将企业经营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显然,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价值链会计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会计模式,实时报告成为现实,信息使用者则可从网络上随时获得最新的会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结束再获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二、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1、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价值链会计,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商务和会计协同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对价值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既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体现,又要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

    价值链会计假设是价值链会计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价值链会计假设与传统会计假设既相联系又有突破。其内容分别是: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假设、与清算假设并存的继续经营假设、实时处理与会计分期相结合,以及价值计量假设。

    (1)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特定的空间范围,强调企业以独立实体作为会计主体,为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允许将几个相联系的法律实体整合为一个会计实体。对于在何种条件下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则仅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报表事项有所涉及。对如何将价值链联盟体的整体或部分作为会计主体,则是一个新间题,这也正是价值链会计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价值链管理中,价值链联盟体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范畴应扩大,主体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是否存在实体。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

   (2)持续经营假设和清算假设并存。传统财务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价值链管理中,多变的经济环境加大了经营风险,网络的扩张使企业虚拟性加强,这些都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另一方面,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分析评价价值链会计信息时,可能更多地需取得特定期间假设下的财务报告。因此,价值链会计既要提供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会计信息,又要提供清算假设甚至其他特定期间假设下的会计信息。

(3)会计分期和实时报告。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会计主体终止前,应定期向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但在价值链管理下,会计分期实际意义受到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使每笔交易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很困难的事,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受到质疑。因此,价值链会计在满足传统会计分期反映基础上,还应该更灵活处理分期会计处理事项,诸如重视项目有效经营周期报告、重视实时报告,以弥补传统会计分期核算的弊端。

    (4)价值计量。在价值链管理中,给货币计量提出了强化与充实的要求。一方面价值链联盟体的货币环境复杂化,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假设。另一方面,在价值链中,知识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资源。企业有必要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这些非传统资本都难以用现有的货币计量模式进行衡量。在价值链会计中,非货币计量形式将被大量应用。在基本财务信息之外,以非货币形式计量的非财务信息也将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多种计量形式同时使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

    4、价值链会计职能界定。

    (1)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价值链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发展,其职能也应包括反映和控制两项基本职能。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其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和全面性,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以最快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第一,更全面。价值链各个节点企业或主要节点企业都成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对象。第二,实时动态。传统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具有一定动态性,但这种动态性仅仅是反映对象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能做到反映行为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反映具有实时的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