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8: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驻村帮扶乡村振兴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

篇1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精神,以对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收入等方面,跟踪变化情况、着力促增收、强兜底、救急难,做到及时发现、分类帮扶、动态清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提前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协同做好低保、特困供养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及时制定计划,采取有效帮扶,防止返贫致贫发生。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镇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镇政府责任,引导市场、企业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效形成防止返贫的合力。

坚持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采取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通过劳动增收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

坚持日常监测与定期动态调整相结合。日常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实时更新监测台账信息,做到发现及时、响应迅速,帮扶到位。定期组织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数据共享,提升监测准确性,确保有针对性的帮扶,实现“动态清零”。

三、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和范围。一是全镇建档立卡已脱贫户;二是全镇已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是全镇因病因自然灾害(火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户;四是全镇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院外)等农村低收入人口;五是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20年底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农户。由市里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存在风险的认定为监测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二)监测内容。持续跟踪收入支出情况,监测是否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较大;“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是否存隐患;因罹患重病、受自然灾害、出现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现困难等。

(三)监测程序。以全镇38个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村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数据比对等途径,由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定期进行风险消除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1.农户申报。农户根据自身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情况,向村委会提出纳入监测范围申请。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组成核查小组,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需包保部门参与核查。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入户核实确认,评估风险等级后填写监测预警对象实地核查走访记录、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报送镇扶贫办核准。镇扶贫办对村上报的农户开展实地核查走访,将无疑议户上报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核定,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预警人员名单,原则每半个月报送一次,如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殊情况可以立即报送。经核实不符合条件的,由村“两委”、驻村干部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2.村干部走访排查。村干部、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日常入户走访排查,实时跟踪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出现生活困难情况,定期开展回访核查并填写监测预警对象实地核查走访记录、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经镇扶贫办核准后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县级乡村振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行业部门核实确认,原则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预警人员名单,如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殊情况可以立即报送。

3.行业部门筛查预警。镇住建科、镇劳动保障所、镇水利所、镇民政办、镇农办、镇应急管理科等部门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下乡入户或其他手段进行筛查,及时报送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的预警信息,对存在可能返贫或致贫的农户,评估风险等级后填写行业部门筛查记录表、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报送至县镇扶贫办。

4.数据比对排查。镇扶贫办和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数据共享和对接,行业部门每两个月至少与乡村振兴主管部门进行一次数据交换。发现并核实确认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隐患问题后,反馈乡镇核查。

5.镇级核查。全镇组织镇扶贫干部及包村干部对各村提出的监测情况,以及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反馈的监测意见,对监测对象进行核查,核查实际情况后,形成返贫(致贫)预警监测意见报告,并于每月填写一次市防止返贫和帮扶工作台账,报送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

6.监测对象确定及管理。村“两委”、乡镇和行业部门上报的预警人员名单,经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汇总后,提请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议,审议通过后,纳入监测预警范围,由乡村两级按照名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巡回督导组,对预警监测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审核。对抽查中发现预警级别评定存在疑似问题的农户,反馈乡镇或责任部门进行重新复核,疑似率超过2%的村要对本村所有农户进行全面重新排查。

监测对象实行线下台账和信息系统同步管理。全村建立监测台账,准确记录农户基础信息、筛查走访、风险种类和预警等级、采取的帮扶措施、风险消除情况等内容,所有台账都要实时动态更新。民政部门监测的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专项管理,定期交换数据。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风险消除评估和动态管理,及时将新纳入的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已消除风险的在系统中进行标记,实现“动态清零”。监测对象的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可即时动态调整。

(四)分级预警。根据县级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户收入水平与结构、家庭成员劳动能力等因素,乡镇采取分级预警,按照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示。Ⅰ级红色预警,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数额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家庭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涉临返贫致贫户或“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农户;Ⅱ级黄色预警,即无劳动力、无创业能力、收入仅靠资金帮扶、产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极易返贫致贫户。Ⅲ级蓝色预警,即因病因残等部分丧失劳动力、收入不稳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依靠产业项目和帮扶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容易返贫致贫户。

返贫(致贫)风险因素,主要有因大病、因学、因残、因灾、因突发事件、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种类,监测对象确定预警级别后,分类实施帮扶,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实时调整预警级别。对评估已消除风险的,在保持监测的基础上,标记消除风险,取消预警级别。

四、帮扶措施

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组织实施帮扶。乡村层面,按照计划实施帮扶,对各项帮扶措施成效进行密切跟踪。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对象,采取下列措施分类施策。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

(二)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根据培训意愿,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实现异地就业;对难以外出务工的,动员当地用人单位优先吸纳,帮助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就业。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项目建设,多渠道就业。

(三)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户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

(四)扶志扶智。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增收致富,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倡导赡养老人、扶养残疾人。

(五)社会帮扶。及时化解生活生产风险。广泛动员社会、企业力量参与帮扶,各村要有效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社会众筹”等平台,积极争取“公益团体、爱心人士、慈养基金”等公益资源支持。

五、工作要求

篇2

一、干部帮采摘,群众乐开怀

近年来,**村紧紧抓住省、州和县大力扶持山地特色农产品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项目带动,大力发展**李种植,全村种植了约2600多亩,户均50余亩。

因为**李树高枝多,**李的采摘需要一人在树下拿长竹竿打或者爬到树上使劲摇晃,数人拉起篷布在树下接,采摘难度较大。县直机关工委党员联合**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同志,深入山间地头,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上门为家里缺乏劳力、年龄过大的农户群众提供采摘服务,打李子并装包,解决群众采摘难题。“自己年龄大了,家里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以前摘李子很麻烦,现在有他们帮忙,太好了。”**村母荣组种植户杨志敏在基地和干部一起采摘**李,乐呵呵地说道。

二、帮扶助推销,销售见成效

大量**李成熟,群众销售难,虽然**李价高,但市场上真假参卖,大部分消费者担心买到假**李,帮扶单位县直机关工委看准市场点,在QQ群、朋友圈、上门推销等方式,提前接洽就近市场订单,并对接好快递业务,由办公室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充当产销对接“联络员”角色,接单后,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以及村党支部、村合作社成员负责到基地帮助群众采摘并包装,以此保证鲜果采摘源头和包装、运输、销售环节不出错,从树上采摘直接送货上门,鲜果从树上直达消费者手中,保障李子品相佳,消费者不需要到镇更不需到村,就能享用到正宗鲜果,很好地畅通了市场销售渠道,**李市场价13元/斤,量大从优,县城内5斤以上送货上门,县内100斤以上送货上门,县内外需要邮寄的另加邮费。短短两个星期,工委就帮助群众直接销售3000余斤,销售额3万余元。包保部门、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共同发力,通过“接单-采摘-送货-收钱”一条龙服务,大力推动了**李的上市和畅销。

篇3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对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收入等方面,跟踪变化情况、着力促增收、强兜底、救急难,做到及时发现、分类帮扶、动态清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提前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协同做好低保、特困供养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及时制定计划,采取有效帮扶,防止返贫致贫发生。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效形成防止返贫的合力。

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采取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通过劳动增收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

坚持日常监测与定期动态调整相结合。日常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实时更新监测台账信息,做到发现及时、响应迅速,帮扶到位。定期组织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数据共享,提升监测准确性,确保有针对性的帮扶,实现“动态清零”。

三、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和范围。一是建档立卡已脱贫户;二是已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户;四是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农村低收入人口;五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20年底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农户。由市级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存在风险的认定为监测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责任单位:各镇,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下同)

(二)监测内容。持续跟踪收入支出情况,监测是否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较大;“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是否存在隐患;因罹患重病、受自然灾害、出现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等。

(责任单位:各镇,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医保局、水利局、民政局、应急局等)

(三)监测程序。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数据比对等途径,由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定期进行风险消除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1.农户申报。农户申报材料经村“两委”、驻村干部等核实,由乡镇确认后报市级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核定,每半个月报送一次。

2.乡村干部走访排查。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开展日常入户走访排查,实时跟踪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出现生活困难情况,定期开展回访核查,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预警人员名单,由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核定。

3.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市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水利、民政、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残联等部门组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入户或其他手段进行筛查,及时报送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农户的预警信息,由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确认汇总,定期开展数据共享和对接。行业部门每2个月至少与乡村振兴主管部门进行一次数据交换。

4.监测对象认定及管理。村“两委”、乡镇和行业部门上报的预警人员名单,经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核实确认为监测对象后,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和镇村,并由镇村两级按照名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监测对象实行线下台账和信息系统同步管理。市镇村和行业部门分级建立监测台账,准确记录农户基础信息、筛查走访、风险种类和预警等级、采取的帮扶措施、风险消除情况等内容,所有台账都要实时动态更新。民政部门监测的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专项管理,定期交换数据。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每2个月组织开展一次风险消除评估和动态管理,及时将新纳入的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已消除风险的在系统中进行标记,实现“动态清零”。监测对象的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可即时动态调整。

(责任单位:各镇,教育局、卫健局、医保局、住建局、水利局、应急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残联、人社局等)

(四)分级预警。市级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户根据风险种类、收入水平与结构、家庭成员劳动能力等因素,实行分级预警。监测对象预警级别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Ⅰ、Ⅱ、Ⅲ”三个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示。Ⅰ级红色预警,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家庭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濒临返贫致贫户;Ⅱ级黄色预警,即无劳动力、无创业能力、收入仅靠资金帮扶、产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极易返贫致贫户。Ⅲ级蓝色预警,即因病因残等部分丧失劳动力、收入水平不够稳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依靠产业项目和帮扶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容易返贫致贫户。

返贫(致贫)风险因素,主要有因大病、因学、因残、因灾、因突发事件、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种类,监测对象确定预警级别后,分类实施帮扶,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实调整预警级别。对评估已消除风险的,在保持监测的基础上,标记消除风险,取消预警级别。

(责任单位:各镇,民政局等)

四、帮扶措施

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组织实施帮扶。县市层面,制定针对性帮扶计划、落实具体措施;乡村层面,按照计划实施帮扶,对各项帮扶措施成效进行密切跟踪。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对象,采取下列措施分类施策。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

(二)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根据培训意愿,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实现异地就业;对难以外出务工的,动员当地用人单位优先吸纳,帮助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就业。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项目建设,多渠道就业。

(三)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户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

(四)扶志扶智。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增收致富,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倡导赡养老人、扶养残疾人。

(五)社会帮扶。多渠道筹措社会帮扶资金,为监测对象购买保险,及时化解生活生产风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有效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社会众筹”等平台,积极争取公益团体、爱心人士、慈善基金等公益资源支持。

(责任单位:各镇,教育局、卫健局、医保局、住建局、水利局、应急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残联、人社局等)

五、实施步骤

开展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完成时限可根据省里统一部署进行适当调整。

(一)安排部署(3月30日前完成)。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并做好业务指导。

(二)督促推进(5月30日前完成)。指导镇村两级组织开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对象认定、分类监测和精准施策等工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要求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三)阶段总结(6月30日前完成)。对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四)常态开展(长期坚持)。5年过渡期内,根据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需要,定期、不定期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落细责任。各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乡村振兴主管部门要做好监测对象认定、组织实施分类帮扶、风险评估、动态管理等工作,教育、民政、农业农村、住建、水利、人社、卫健、医保、应急、残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及时通报出现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隐患、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的预警信息、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镇村做好日常监测预警、定期开展走访摸排,按时上报预警人员名单,实施具体帮扶。

篇4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重点聚焦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发展水平,确保贫困群众同全乡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扶贫政策不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已脱贫的贫困户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村投入力度,实施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驻村帮扶不变,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继续保持扶贫队伍力量不减,坚持单位帮村、领导包带、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帮扶制度不变,力度不减。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造血”功能,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帮扶措施不变,全面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和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标准不变,力度不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社会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兜底网络。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进一步提高五保、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筑牢兜底保障屏障,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特别是在水、电、路、网络和农村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结合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目标任务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实现“两个巩固”。巩固全乡脱贫人口不返贫、不掉队,巩固集体经济破零的村不“滑坡”,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实现“五个不减”。狠抓精准脱贫力度不减,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领导包村力度不减,驻村帮扶力度不减,督查考核力度不减。

3、实现“六个确保”。确保全乡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稳定超过现行扶贫标准;确保新发生的贫困人口及时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困难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高;确保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认真完成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5、全力实施《乡2018年—2021年度脱贫攻坚工程巩固提升的实施方案》。

四、措施办法

(一)预防返贫措施

严格落实“四不摘”制度,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支出、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时掌握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基本情况,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确保所有贫困户收入稳定超过省定脱贫标准线4000元以上。

(二)脱贫巩固措施

1、聚焦突出问题抓整改。围绕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对照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任务,迅速开展各项政策落实“回头看”,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好整改方案、建立健全整改台账,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整改时限,以问题整改落实提高我乡脱贫攻坚成色。

2、强化典型培树展成果。一要大力宣传我乡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深度挖掘乡、村两级干部、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脱贫路上担当作为,创新奉献的事迹。二要完善乡、村两级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反映我乡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三要开展好“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展示好脱贫攻坚系列成果。

3、持续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积极推进气化步伐,完成樊庄、管头、老坟沟等村的清洁能源入户扫尾任务。

4、引深落实健康扶贫服务。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筑牢“救治保障线”,加大对大病、慢性病的分类救助力度,落实好“136”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落实“先诊治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充实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5、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和特困群众供养保障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两无”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6、全力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以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要以绿草地公司为引擎探路子、树标杆、做示范,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扶贫造血功能,引领辖区肉鸡、香菇、小杂粮等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各村因地选择产业,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档,受益贫困户增收有保障,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积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按照“提升村、示范村、宜居村”三种整治类型,重点聚焦“违建、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项专项”整治,彻底改变存在的“脏、乱、差、臭”等农村环境问题。同时,以实施易地搬迁拆除和凋敝宅基地复垦工作为契机,加大对破房弃院、残墙断壁的拆除、整治、复垦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

8、倾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继续落实《县驻村帮扶十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以制度规范工作。采取“实地抽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的办法,督促“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六大行动”有效落实;采取“日记录、周调度、季督查、半年考核”+“日报告、外出报备”相结合的模式,强化日常管理考核;通过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等措施,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通过发现一批驻村帮扶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入开展驻村帮扶问题整改,推进提升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聚焦贫困人口脱贫,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的原则,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篇5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体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产业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有效衔接,推进各类帮扶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等。要抓紧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抓起来,尽快熟悉业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种路径和模式。

二、基本情况

汉溪村位于马市镇东部,全村共有13个村小组17个自然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7.89亩,人均耕地1.56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乌鸡为主。全村共454户1384人,脱贫户21户42人。村内目前共14个村,已经修建通组公路,17个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及互联网站,并建有一座村卫生室。汉溪村的汪陂自然村系泰和乌鸡发源地,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未突出汪陂作为泰和乌鸡发源地的特色资源和汪陂涂的生态禀赋。

三、工作计划

1、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计划有两大产业要尽快发展,一是乌鸡养殖项目,二是中药材种植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计划在汪陂开展,利用通往汪陂途中道路一侧的荒山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其中乌鸡养殖项目今年年底前初步开展,除了汪陂的荒山建立养殖基地外,同时我们也计划在汉溪村村部利用空地养殖乌鸡,涂绘乌鸡文化展示墙面,打造一个村部的乌鸡养殖的展示平台。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由村委会牵头联系药材老板和村民对接。

2、村部改造提升,汉溪村村部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严重缺失,包括办公电脑、空调、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均需添置更换,计划今年把村部的整体环境进行初步改造,另外还准备在村部建立养老互助之家,方便村里老人用餐。

3、修复农田灌溉水渠,汉溪村有很多村小组存在农田灌溉水渠损坏现象,村民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计划今年联系水利部门把无法正常灌溉的水渠进行修复。

4、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汉溪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目前有1、3、4、5、8、9、10等小组均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田埂高低不平,影响了村民的农耕生产,计划今年联系有关部门,把汉溪村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的村小组都规划到建设名单中。

5、修通组路,汉溪村目前有4个小组未通组路,乡村振兴局已经拨付了40万元可以解决6、10两个小组的问题,还剩7、11两个小组共计2000米未通组路今年急需解决,预计需要资金60万元。

6、村里路灯亮化,汉溪村目前大部分主干道均无路灯,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大约需要安装350盏路灯能够覆盖现在的道路,我们已经计划联系交通局,希望在年底前把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篇6

今天上午在景台镇参加了特派员驻村工作大会,与范家村范书记完成了对接工作。与范书记到村部后,认识了范家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大致了解了范家村的基本情况,也基本掌握了乡村振兴的政策常识。

下午,和村部人员还有帮扶队员分片分组进村入户张贴秸秆离田宣传单,秸秆离田工作事关农村环境卫生,事关乡村村容村貌,工作任务艰巨,不敢丝毫怠慢。

乡村振兴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仅靠一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无数农村工作者的辛苦付出。现在,我身为乡村振兴特派员,万里才走出第一步,以后道阻且长,唯有跃马扬鞭奋勇开拓!

今天早上去镇政府取回了脱贫户房屋安全等级防护牌和鉴定证书,回到村部按组分类,然后和村部扶贫专员一同送到脱贫户家中挂牌。脱贫户见到我们非常开心,尤其是见到我这个特派员后,以为我又能给他们带来好政策。可以看出来,现在党和国家对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许多政策倾斜,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而真正把好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上的,就是这些广大的农村工作者们,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努力付出,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才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篇7

一、X市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截至2019年底,XX个贫困县摘帽、X个贫困村全部退出,X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全市只剩下X户X人未脱贫,成为全省首批整体基本脱贫市。“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贫困户吃、穿、住、医疗、教育、吃水等生活必需有了基本保障,贫困村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提高,脱贫攻坚的任务整体上基本上完成。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X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转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项涉农政策的合力,统筹规划,协调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松劲懈怠、喘口气、歇歇脚的问题。随着X县的摘帽,脱贫任务的基本完成,有的领导出现工作放松倾向,把巩固提升当作一般性的工作来安排,一些部门领导在帮扶人员配备、帮扶力度上出现应付思想,一些县(市)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出现明显松懈。干部队伍这种苗头性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二是脱贫村干部、群众依然存在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够问题。一些脱贫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能力素质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反主为客,把村里的工作都交给驻村工作队或第一书记,缺乏主动带动群众致富的动力和能力。一些脱贫户主要依靠政策帮扶实现脱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三是脱贫产业基础不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潜在风险。总体看脱贫产业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带动主体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及产业项目雷同、市场风险大、运营管理不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产业基础依然薄弱,致使脱贫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还较多。有的搬迁户因年龄偏大仍靠种地维生或搬入安置点就业无着落及上学、医疗等不能衔接,搬迁积极性不高或占新不拆旧,导致拆除复垦进度缓慢,集中安置点入住率不高等问题发生。

五是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待进一步改善。普遍存在标准不高、发展不足问题。如一些贫困村饮水安全标准还较低,一些村虽建了卫生室,但能为村民提供的服务很少。多数贫困村没有小学、幼儿院,陪孩子外出就学成为贫困村村民沉重的家庭负担。

六是脱贫攻坚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就我市来说,主要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矛盾、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及边缘人口致贫风险问题。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贫困村的面貌普遍发生了较大变化,贫困户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而与贫困村、贫困户相邻的非贫困村、非贫困户特别是边缘户,本与贫困村、贫困户条件相差不大,这几年因得到的扶持很少,反而发展滞后于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一些边缘户因生活变故致贫风险很高,导致村与村、户与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加,影响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稳定发展。

三、X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将乡村振兴规划与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统盘考虑,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彼此融合。以县、乡为单位,统筹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市场要素和投向农村的财政、社会资金,布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资源、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弥合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边缘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干部是脱贫攻坚的领导力量,脱贫攻坚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决策水平、执行能力。要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政治属性,克服松劲懈怠倾向,加强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各有关单位在帮扶人员配备上要克服应付思想,选派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会帮扶的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同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管理,克服软弱涣散倾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篇8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我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贯彻执行精准扶贫战略决策,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增加收入为主要任务,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到户的精准脱贫共建战略,到2020年年底,色柯镇幸福一村建档立卡已脱贫的贫困人口继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三、工作思路

2020年帮扶工作中,我局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防止松懈、防止滑坡,精准发力去结对帮扶,树立“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按照“思想帮扶激发内生动力、资金帮扶改善家庭环境、精准施策提供帮扶效果”的工作思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帮扶措施

篇9

【正文】

自然资源局“六稳”“六保”工作总结

一、助力脱贫攻坚

(一)坚持脱贫工作重心下移

坚持工作重心前移,服务重心下移。局领导、帮扶责任人和有关股室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脱贫工作联系点,结合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和具体措施,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在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民意,写好脱贫工作日志,及时向局报告脱贫工作进度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二)建立督查机制

建立脱贫工作督查和定期总结制度,局办公室、人教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帮扶联系村检查工作人员任务完成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在岗情况、工作情况、局各项脱贫措施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等,检查结果列入局相关股室和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进一步增强脱贫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形成“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真抓实干、克难攻坚”的良好风气,全面推进脱贫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争取项目扶持

在加大对脱贫联系村的脱贫项目建设的同时,利用部门优势,积极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衔接,为帮扶联系村争取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脱贫工作做实功、用实劲、求实效,抓紧研究和对接政策脱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发挥基层国土所和驻村干部作用带头作用,盯住目标、狠抓实干,确保我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四)优化项目用地保障

坚持靠前谋划,精准服务,抓好脱贫项目用地选址和审批服务,为帮扶联系村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点、乡村舞台文化场所等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完成帮扶联系村农村土地及房屋的确权、登记、颁证,明晰农村土地权属,支持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五)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举办一些重点突出、影响力较 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帮助贫困村做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帮扶村送栽景观树苗,清理道路杂物,美化村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户贫困户(监测户、边缘户、重点户)等进行户容户貌提升。推动扶贫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有效落实。继续强化扶贫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与执行力。

(五)积极做好疫情防控

驻村工作队全力主动配合所驻村做好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到村到户、到家到人,不留死角。局班子成员深入到帮扶村,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值守人员,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同时,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优先保障畜禽养殖等设施农用地需求,确保疫情期间市场供应。

2020年,我局扎实做好大东乡大东村委会以及金安镇光乐村委会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共有建档立卡户21户78人,已脱贫21户78人。

二、保障被征地合法权益

(一)征地拆迁开展情况

完成征收土地1086.72亩,一是完成金安加油站项目5.17亩、文化变电站项目61.63亩、文化工业园区4号路49.7亩、中节能文化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17.19亩、良华屠宰场86.85亩、文化金马建材搅拌站34.79亩、七河搅拌站项目115.13亩,漾弓江流域生态治理及城市防洪工程项目(护城河)116.26亩,新团片区600亩的征地工作。二是积极配合涉及征地拆迁的束河、金山、祥和、开南等街道开展了西山片区、尚义片区,八河片区、祥和片区,金山工业园区、新团片区、文化片区等地上附着物的赔偿工作。

(二)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根据区政府的安排和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的需要,为进一步及时保障古城区重点项目用地,2020年以来己审批了两个批次共6.1507公顷,组织了上报三个批次用地件共计10.7916公顷(161.874亩),下一步根据项目需要还须及时组织相关用地报件,进一步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三)土地供应情况

通过网上拍卖供应四宗11.5494公顷(173.241亩),成交总价26362.44万元。目前组织的两宗77.33亩土地的供地方案,经区政府同意方案已经上报市局进行审批。同时组织了网上公开拍卖出让四宗0.6737公顷(10.11亩)国有建设用地。

(四)认真开展好征地过程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严格执行征地法定程序、征地补偿安置区和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等相关政策,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20年3月,我局委托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结合汛前排查对我区范围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并于2020年4月、5月及时向各责任单位下发了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相关通知,协同古城区应急管理局编制了古城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通过汛前排查,我区确定在2019年的基础上核销8个隐患点,同时新增5个隐患点,故我区2020年隐患点有98个。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江一线,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在汛中,我局在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排查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监测的隐患点,重大建设项目,学校、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了专门排查,新增了1个隐患点。在排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区域及隐患点、危险点后。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了区、乡、村、村小组四级监测网,积极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监测信息网络,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传真等方式,确保每一位监测员能及时接收到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保证对重点区域的监测,各个乡镇村都设有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员,古城区2020年设置监测人员102名。同时加强应急值守,保证24小时通讯、信息畅通,保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能及时发送给到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以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能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今年我区未发生大中地质灾害等严重事故。

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我局采取挂图督战、局领导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模式。按照目标上图、任务上图、进度上图、责任上图的督战方式,严格落实工作阶段任务,做到各项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督查。

一是加紧实施金沙江流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国家下发古城区符合条件纳入生态修复任务的是53个矿山97个图斑,治理总面积186.57公顷。范围为古城区文化街道、大东乡、金安镇、开南街道、七河镇。本次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从2019年底开始,至2020年9月底结束,分为摸底排查、综合治理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古城区生态修复工程分为六个施工标段,目前已全面进场施工,已完成28个矿山近120公顷的修复任务。

二是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正在实施的项目有:文化等两个社区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规模为170.8033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4.6738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833.15万元,工期六个月,已如期完成全部施工建设,正进行设计变更。七河前山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254.0373公顷,新增耕地12.4178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869.48万元,工期六个月,已如期完成全部建设,现正进行设计变更。古城区开南街道办事处良美等2个社区国土综合整治(体质改造)项目,本项目建设规模为294.7260公顷,计划新增耕地1.0360公顷(全部为水田)该项目预算投资为3000.00万元,工期六个月,现已完成监理招投标及施工招标。

五、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一)百村行动计划

丽江市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乡村振兴“百村行动计划”第一批示范点名录中古城区有4个示范点,分别为大东乡建新村委会江边村民小组、金江乡金江村第三村民小组(邑马珍村)、金安镇增明村、七河镇金龙村。再增加综合条件较好的七河镇北排村打造为古城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先行村。本批乡村振兴规划“百村行动计划”共5个村。我局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各职能股室的配合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升服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履行规划管理职能,加强和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工作。

(二)丽江市古城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先行”机制,被认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中央也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三)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保障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2个,一是文化街道鲁准罗集中安置点,安置48户179人(其中15户47人为建档立卡户,33户132人为随迁安置户),安置点总面积为89.29亩,拆旧区面积为37.72亩。二是金江乡普勤北山集中安置点,安置29户104人(其中6户23人为建档立卡户,12户38人为随迁安置户,11户43人为插花安置户),安置点的总面积为43.85亩,拆旧区面积为17.12亩。为全力支持古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用活城乡建设用地项目政策,我局前后组织编制并上报了两批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及拆旧复垦方案,两批方案共涉及448.971亩的拆旧复垦工作,用于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新区用地133.14亩。目前,第一批增减挂钩项目已完成外业复垦及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并已通过区级自查自验及市局初验,正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同时于2020年6月,实施了第二批增减挂钩项目的外业工作,现已完成70%,拟于年底申请市级验收。

(四)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分散安置户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其余分散建档立卡安置户为32户,涉及大东乡、七河镇、金江乡、金安镇、文化街道,拆旧面积为9.3189亩,目前已完成复垦复绿工作,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率达到100%

六、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篇10

(二)加强畜牧业生产管理。一是狠抓《县牲畜出栏管理办法》的落地落实。根据牲畜存栏数量,核定出栏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积极引导、鼓励牧民出栏牲畜,年底牲畜出栏数较去年要有显著增长。二是结合州级下达畜禽改良及本品种选育1万头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剩余2500头畜禽改良及本品种选育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总结春季防疫经验,提前调配秋季防疫物资,扎实抓好今秋防疫和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不出现重大疫情。

(三)加强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管理。一是加强对续建项目工程质量及进度的管理工作,明确要在今年完工的项目,必须要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做好项目收尾、审计等后续管理工作。二是抓好新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把好质量关,要按照年度既定建设计划,完成当年建设内容。三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抓紧拨付建设资金,确保支付进度。四是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衔接,做好2020年度--2021年新建项目申报工作。

(四)落实农牧民补奖政策。2019年草补政策实施禁牧补助627万亩,实施草畜平衡603万亩,按照省州安排,及时兑付两项直补资金共6210万元。截止5月底,已完成年度补奖基础数据资料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工作;在7月中旬之前完成农牧民补奖信息核及公示,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农牧民补奖政策资金兑付工作。

(五)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一是做好农畜产品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中小学食堂农畜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二是积极推进农机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考证及拖拉机年审工作,在下半年要开展1次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在农事繁忙季节组织开展1次行业内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是按照中央、省州非洲猪瘟防控要求,加强对生猪及生猪产品的调运管理检验检疫,确保我县不出现疫区的生猪及生猪产品,确保我县生猪市场和生猪产品的绝对安全。四是加强对项目施工安全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提前谋划,要求施工企业做好民工工资兑付等工作。五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要继续做好汛期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二要提前调运应急饲草料,做好打贮草基地饲草料收贮工作,应对重大雪灾的发生,确保今冬明春牲畜顺利过冬。六是对种养殖大户、集体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按照年初既定的扶贫专项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序时进度,按时完成“农牧产业扶贫专项”所有工作任务。二是抓实抓深抓细“五个一”帮扶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技员驻村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县驻村办每月下发的帮扶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按月做好当月的农机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工作痕迹管理。三是配合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泥朵镇做好脱贫攻坚大普查相关工作,全力做好年底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相关工作,实现脱贫攻坚圆满交账。

篇11

今年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屯串户,召开群众会,与村“两委”班子、自然屯小组长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立冲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立冲村位于鱼峰区里雍镇西北部,距城区18公里,距镇政府17公里,是全镇第一大村。全村共有立冲、河表、宜步、苦练、大塘口、豆山岭、大宅、水山、上大塘、土地山10个自然屯,1576户,6068人,其中涉及贫困户有23户,贫困人口66人。设有党总支一个,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2人。全村有耕地面积7056亩,其中水田2607亩,旱地4449亩。全村主要以水稻、甘蔗、玉米、烟叶、叶蔬类以及桉树、黄皮果、沃柑种植和养鸡、猪为主要经济收入。现有沃柑种植基地300亩。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屯、生产路面硬化、安装路灯、安装自来水、电网线路改造、宜居环境保洁、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民民风纯朴,满意度高。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偏低,受教育的程度不均。在我们走访的23户贫困户中,6户有文盲人员,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因残致贫原因占主导。23户贫困户中有12户致贫原因是因残,超过半数以上。

     (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内没有一条健身路径,村图书室的书籍陈旧,新技术、新媒体信息传播受到一定影响。

   村“两”委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工作扎实,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引进项目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产业,因地制宜,脱贫攻坚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立冲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征求后盾单位意见,对立冲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促进农村卫生革命,改善宜居环境。

2、新建照明路灯一批。

3、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生活垃圾每天清运,通村屯硬化路每天打扫。

(二)建设配套设施

1、维护好村级活动中心,增加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健身路径一条,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2、适时开展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3、完善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五美家庭”“最美立冲人”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升立冲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