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应收账款审计论文

应收账款审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9: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应收账款审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应收账款审计论文

篇1

关键词:往来账;注意事项;审计方法

往来账主要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在审计工作中,因往来账的许多经济业务并不直接表现为收入、成本等敏感项目,且大多科目明细繁多、发生频繁、函证也比较困难,如果审计人员不认真分析判断,或仅仅用少量抽取凭证的审计方法,往往会错失很多发现问题的机会,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部分审计案例,浅谈一下关于往来账审计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根据审计目的的不同,审计人员在审阅被审计单位的基础资料后,应详细了解该单位的资金运营、经营范围、主要的客户对象等情况,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应逐步明确自己的重点审计方向。在对往来账进行审计时应对企业的往来账的二级科目及金额进行分析判断,往来账的发生大多与资金密切相关,一个管理成熟的企业通常都会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资金审批和内控制度,而这些制度也是对往来账审计的主要依据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讲,往来账的审计更强调符合性测试,在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同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往往能够发现一些隐藏在往来账中的问题。

一、预付账款的审查

预付账款的审计中应当关注有关的购货合同是否真实、合法,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虚列预付账款或隐瞒收入等问题。曾经做过的审计案例中有一个案例是通过预付账款发现了问题,一个大型的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建筑资质,需要增资,按照审计准则,增资之前要对企业的上期出资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在对其进行审计前,我们查阅了该公司几年来的报表数据,并详细地询问该单位的主要经营项目、收入、利润等概况,从报表上看预付账款科目每年的余额都较大,建筑企业虽然有些工程款需要预付,但结合该公司每年的工程结算情况分析该项科目余额异常,于是抽查了首次出资时的大量预付账款的凭证和资金的收付凭证,发现在出资的当月,货币资金数额很大,其后逐渐减少,同时预付账款逐步增大,预付账款后附一些施工合同大部分比较简易,同时大部分都是个人和该公司签订的合同,且在后期几年几家单位和个人的预付账款都变化不大,由此判断出该单位抽逃注册资本的数额,在将几家异常的单位和个人的预付账款整理后,我们要求去这些单位和个人处询证,但企业却提供不出详细地地址,最后企业的财务人员承认预付账款的抽逃资金部分。

二、应收账款的审查。

1.了解并测试被审单位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应收账款的控制测试主要围绕应收账款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定期寄送对账单以及内部核查等来实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测试及评价:(1)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以经销售部门核准的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为依据;(2)企业是否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定期编制客户对账单并与客户对账,编表与记录、调整应收账款的不相容职务是否得到了分离;(3)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户登记是否由不同的人员根据汇总的记账凭证和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分别登记,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户的余额是否由独立于记录应收账款的其他人员定期核查;(4)测试企业的信用部门是否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分析表并标出虚列的应收账款或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5)测试企业对于账龄较长的客户的应收账款是否指定专人进行催收以保证债权得以收回,应收账款的各种贷项调整(包括坏账冲销、折扣与折让的给予)是否经过专人授权审批;(6)测试企业是否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2.有选择地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注册会计师应亲自进行函证的寄发以保证寄发过程中出现的舞弊风险,在确定函证范围时,应对总体以一定的形式分层,以便对应收账款金额的主体部分进行函证。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为零的项目;非正常项目。在函证时间的选择上,函证最好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充分考虑对方复函的时间,在期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尽可能做到在审计工作结束前取得函证的全部资料。如果被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为低水平,注册会计师也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实施函证,并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函证方式的选择分为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注册会计师在实务中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将两种函证方式结合使用。对于大金额应收账款采用积极式函证,对于小金额应收账款采用消极式函证。同时,注册会计师应该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通过函证结果汇总表来控制函证。

最后,注册会计师还要对函证结果及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回函结果表明存在审计差异的情况,合理估算应收账款总额中存在的累积差错的多少,估计未被选中进行函证的应收账款的累积差错是多少,将函证的过程和情况记录在工作底稿中。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收到回函时,如果回函结果与账面一致,注册会计师一般可以初步确认此笔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回函的结果小于被审单位的账面价值,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被审单位是否存在扩大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嫌疑并调查发函之后收款的情况;如果回函结果大于被审单位账面价值,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被审单位是否存在利用应收账款隐瞒利润的舞弊行为。(2)对于采用积极式函证而没有收到回函时,如果是因为对方已经付款,应审查发函后的企业收款情况;如果存在虚假确认应收账款的嫌疑,应通过调查交易的相关合同、销售发票、发运凭证等予以核实;如果是发函途中丢失,可以通过邮局进行查询。在分析应收账款回函时,注册会计师还应考虑时间因素、成本效益因素以及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函证范围和追加实质性测试程序。

篇2

 

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是指在施工经营活动中,依据合同规定或价款确认书向发包方主张的债权。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接工程难,做工程难,收款更难”的困境。一方面,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要垫付大量的资金来承揽项目;另一方面,发包方拖欠工程款,加大了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面对困境,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降低坏账风险。

1.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

1.1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长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价格动荡、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应收账款余额增长幅度较大。据统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0%的水平。

1.2社会信用环境欠佳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利用市场信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企业诚信、企业信用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给一些单位和个人进行商业欺诈、恶意拖欠账款、欠账不还造成可乘之机。加之一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亏损,企业资不抵债,根本无法支付到期款项。

1.3应收账款基础管理工作差

1.3.1领导不够重视。许多企业领导只重视建筑施工产值的增长,忽视了将能否收回所欠工程款及回收应收账款的质量纳入项目管理的相应绩效考核中,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只重产值完成的多少,而不考虑工程项目的现金流情况。

1.3.2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为了调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完成工程量挂钩,而忽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科技论文。项目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片面关心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1.3.3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管理职责不清,控制薄弱。项目管理人员只埋头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工程现场签证及进度结算;财务人员只管埋头做账、报报表,不了解合同的签订、工程签证、工程进度、付款条款、质保金的约定等情况,管理责任模糊,经营与核算脱节,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核算,只是进行事后反映,不能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2.应收账款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2.1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建筑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将使大量资金被在建项目占用,资金不能及时回收,项目的现金流为负值,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财务风险。

2.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收回的成功率在50%以下,我国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60%以上。大量实际已成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未作相应的账务处理,这样无形中就虚增了企业利润。科技论文。

2.3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

过多的应收账款被占用,使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变长。大量流动资金停留在非生产环节上,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速度,限制了企业进一步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

3.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

3.1加强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应切实加强应收账款成本管理。在收账过程中,要考虑应收账款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分别采取信用方式、委托收账等方式,尽快回收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在各环节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旦诉讼案件发生,在索赔金额中应将应收账款已经形成的成本计算在内,最大限度地争取索赔费用。

3.2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强化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公司各部门到公司高管人员,在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效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求全体管理人员从日常工作中培养对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风险意识。

3.2.1事前控制,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承揽工程项目之前对建设单位的资信状况、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项目的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决定是否参与投标。中标后的工程项目应加强合同的管理,真实、完整、合法、有效的合同为工程款及时、足额收回提供法律支持。

3.2.2事中控制,按规定及时结算工程进度款。对于发包发有意拖延付款或拒付,要认真分析,查找真实原因,若暂时性的资金困难,可以适当放宽收款期限,以便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对于合理的拒付,要查找自身原因,及时整改,尽早拿到工程价款结算单;对于无理的拒付,在通过沟通协商仍然无法凑效的情况下,可通过要求停工、行使置留权等方式,要求对方及时支付,以避免完工后资金回收的风险。

3.2.3事后控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账方式。通过现金折扣、让利清收,债权拍卖、债务重组,放宽收账期限及延期交付工程等方式回收应收而未收的工程剩余款,把收账风险降到最小化。

3.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3.3.1强化客户资信状况调查和评估,根据不同客户,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台账制度。

3.3.2建筑施工企业应自觉维护社会信用体系,不故意拖欠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工程款项,并利用社会舆论、行业监督和法律武器等手段来打击拖欠工程款项和恶意商业欺诈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3.3.3加强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通过这些计划和制度的贯彻实施,使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公司各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

3.3.4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适时监控,建立应收账款预警制度,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制定恰当的催收政策和机制,定期监控大额应收账款变动情况。对应收账款的进行账龄分析,对逾期应收款项,分析拖欠原因,对属于工程质量问题的,应积极与业主联系,争取尽快解决纠纷,尽早收款;对于信用良好,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不应过多干扰,而应积极派人沟通;对资信不良的客户,应加紧催收。

3.3.5建筑施工企业应遵循稳健性原则,积极建立弥补损失的坏账准备金制度。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具体分析各应收款项的特征、金额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时的经营状况等因素,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对符合坏账损失条件的应收账款进行整理上报审批,然后核销,核销后的坏账应按项目逐笔记录备案,以便对项目部进行奖惩兑现。

3.3.6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认真落实应收账款终身制,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科技论文。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制定目标责任,不仅从进度、安全、质量方面进行考核,而且从资金流量方面进行考核,包括从项目开始施工到工程竣工后保修金的回收,直到工程竣工决算后把工程质保金因素都考虑进来,然后兑现奖罚。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管理工作相当艰巨。施工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采取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加快资金回笼,保护企业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树恺.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陕西煤炭,2004,(4).

[2]林诚洲.浅谈加强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发展研究,2005,(1).

篇3

一、电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的危害

目前,各电建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账面上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账款包含了大量的工程款、质保金及材料款,而由于电建施工行业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施工企业松懈的内部管理,这些应收账款的账龄有的短则三五年,有的长达上十年。高额的、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其主要危害体现在:

(一)流动资金不足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产值、低利润的行业,且投资数额往往较大,一旦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项,施工企业就会由于资金短缺而影响正常运转,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拖欠员工工资,最终也给施工企业的声誉带来影响。

(二)影响企业的盈利状

存在坏账风险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时间一久,容易形成坏账,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造成企业亏损。很多施工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大量应收账款实际已经形成坏账,但仍长期挂账,虚增了企业利润。

(三)施工成本增加

首先,施工企业垫资施工,贷款形成贷款利息,增加了筹资成本;第二,应收账款的核算费用、收账费用、信息收集费用等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第三,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存在且回收期长,整个企业的营运周期也就相应延长,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限制了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再生产的能力,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机会成本。

二、电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认识不到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作用。在施工企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是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因此一些施工企业在努力发展过程中,忽略了资金流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没有做相应的风险分析,从而造成投资风险急剧增大,甚至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严重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那么,流动资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收账款,其风险一样存在,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同样不能忽略。

(二)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业为了调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完成工程量挂钩,而忽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科技论文。项目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片面关心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三)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管理职责不清,控制薄弱

项目管理人员只埋头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工程现场签证及进度结算;财务人员只管埋头做账、报报表,不了解合同的签订、工程签证、工程进度、付款条款、质保金的约定等情况,管理责任模糊,经营与核算脱节,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核算,只是进行事后反映,不能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四)长期不对帐、不清理,加大清欠难度

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好多应收账款从挂帐之日起,就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新帐叠旧帐”,加大了产生呆帐、坏账的风险,特别是加之债务企业对债权企业提出的对帐要求往往存在提防心理和抵触态度,也使债权企业主动对帐的行为面临着来自债务企业方面的阻力。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应收账款账目不清,坏账不能得到及时报损和清理,也为以后的催收、清理埋下了隐患。其次,对于因工程质量、延期交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存在争议和分歧的应收工程款,公司不是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业主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回避问题、逃避责任的态度消极对待存在的问题。另外,有的工程早已竣工交付使用却未办理竣工决算,收入不能及时确认和结转,应收账款自然成了“悬案”。一旦遇到业主方主管人员发生人动等,应收账款的确认和回收就难上加难,最终的损失还是由公司承担。

三、加强电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建立应收账款长效机制

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应收账款长效机制,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客户信息资料进行及时收录,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对其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第二,对每笔应收账款的增减、期限和挂账金额等情况进行及时收录,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档案,以便对其催收进展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把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第三,成立应收账款催收监控小组,该小组主要由财务和审计人员组成,及时对应收账款的形成、客户资信、催收、交接和坏账管理等情况实施全过程动态监察,同时还可以规避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

(1)在签订经济合同后,业务部门应立即填写《客户基本信息登记表》,并根据应收账款的类别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确认各类应收账款的性质和金额以及到期日,对债务人执行经济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预防坏账的发生,减少经营风险。(2)明细核算:对于涉及应收账款的会计科目在财务上应设置辅助明细核算,以及时反映应收账款各项内容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账龄等财务信息。(3)账龄统计分析:财务审计部按月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及应收账款账龄统计分析表,提交各主管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提请有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资产损失。(4)《对账询证函》:财务审计部按季度向债务单位发送《对账询证函》,以确认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三)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

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做到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应对资金的回收负全责。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对资金拨付条款要慎重考虑,预先考虑到资金回收的风险因素。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随时掌握对方的资金情况,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催款。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多与业主进行感情交流,说明企业的资金困难,求得业主的同情;严格兑现承诺,以良好的安全质量工期管理取信于业主,求得业主在资金上的支持。在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时,要将应收账款回收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处置管理

(1)合理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在日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确保不偏离《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引入账龄分析法与信用等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合理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是可行的。该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债务单位的信用等级不同,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就不相同,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就不相同。

(2)实行坏账核销制度,进行“账销案存”管理。坏账核销是应收账款管理程序的终结,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但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且有利于减少企业舞弊行为的发生。

(3)开展债务重组,盘活资金。有时,客户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致使发生财务困难,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对客户采取立即求偿的措施,有可能对客户造成较大的困难,使客户永久无法摆脱债务,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特别是对于双方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企业的损失将更大。因此,当客户发生暂时财务困难时,双方应寻求重组方式来清偿债务,如以应收账款换股权,以应收账款置换企业有用的资产等。

四、结束语

电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管理工作相当艰巨。电建施工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采取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加快资金回笼,保护企业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篇4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大量存在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会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会产生巨额的坏账损失,可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甚至破产。然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却一直以来未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会计职能部门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原有的旧体制造成了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二是企业高层领导对控制经营风险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三是许多企业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比较茫然。 

2008年5月及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旨在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可见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和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之重要。而应收账款不仅在生产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中有较高的比率,因此研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坏账损失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目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人治化管理,缺乏形成一套科学的控制制度。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指导,在控制管理应收账款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2.“滞后”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模式 

传统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模式是风险产生于发货后不能正常收回款项,往往只停留对应收账款在事后追债的状态,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患于未然,而是“亡羊补牢”。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上看,企业控制的着眼点只是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忽略交易前管理和交易过程中的信用管理,缺乏一套科学的客户资信审查制度和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不能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导致企业损失惨重。 

3.缺乏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一直以来处于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状态,客户资料收集、资信调查等功能较差,事前的资信评估非常薄弱,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予以约束,对付款人资产负债以及信用情况未做深入调查,不重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评估分析。往往是销售部门为了片面扩大销路、提升市场占有率,事前的信用调查不充分或者形同虚设,而财务部门负责收款,两者缺乏沟通,加大了形成呆账和坏账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4.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执行力欠佳 

部分企业的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般有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风险管理部等,这些机构交叉管理,职责划分不清;各行其是,缺乏协调和沟通,不能对产品订货情况、销售情况、货款回收和销售获利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监控,没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负责。坏账发生时,各部门相互推诱,缺乏责任感,致使应收账款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 

应收账款管理出现的问题来自多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十分必要。企业各项会计控制制度都应有明确的控制目标。 

1.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内部的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包括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力求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核算应收账款业务,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及时记录会计账簿,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应收账款因为赊销行为而产生,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对方所占用。如果资金过多地占用在应收账款上,必然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由于企业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企业难免要发生坏账损失。企业应加强信用管理,加大催收力度,适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及时反馈信息,重点管理,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2.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1)职责分工控制,在赊销业务中赊销批准与销货职能应分离,发货、开票、收款、记账职责相分离。 

 (2)授权审批控制,包括赊销、发出货物、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坏账等等必须经有关人员审批。 

 (3)凭证和记录控制,包括建立各种凭证、账簿制度,及时记账、登账。 

 (4)检查控制,定期核对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并做好内部核查制度,对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设置、制度执行以及销售、收款的管理情况等等。 

3.建立应收账款预警制度和责任管理 

对企业经营过程产生的风险采取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风险,把风险由事后控制转到事前控制。例如,根据赊销企业规模、信用状况,设定对该企业的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超过这一额度就停止发货,对事实上高于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客户坚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货,逐步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在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同时,设定最长的赊销期限,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跟单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则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 

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明确经济责任,形成一项健全的制度,对于经常发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要追究其相关责任人。比如: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负责经办赊销业务要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并对该业务的人员要求对应收账款最终收回负责。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篇5

一、会计舞弊的概念

国内外对于会计舞弊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至目前为止,对于会计舞弊这一概念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的定义。根据我国2001年7月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会计舞弊”的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包括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不法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将会计舞弊定义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由此可见,会计舞弊是指财务造假主体为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采取非法手段故意的、有目的的谎报具有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行为。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

(一)利用关联交易:

1.关联购销。关联方之间的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最终并未将其产品销售出去,形成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利润转移而已。

2.关联方企业相互承担债务和费用。上市后,控股公司继续由关联公司为其提供后勤服务。因为各项收费的具体标准和摊销原则操作弹性很大。当股份公司出现经营不善等情况时,子公司可以主动调低上市公司的应缴费用,或直接承担控股公司的相关费用等以此达到转移费用、增加上市公司利润的目的。

3.虚构关联交易。主要做法是在关联双方签订销售合同时,将库存商品中尚未出售的资产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资产确认为资产;从而虚增企业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通过银行间相互转账虚列收入、虚支成本从而达到虚构利润的目的。

(二)运用不恰当会计政策:

1.改变折旧政策。折旧政策包括两个因素即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确定可以通过人为估计来实现,上市公司可以依据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但因实现方式的概念并不清晰。通常试图通过降低当期的折旧费用的手段来从而增加当期利润。

2.滥用资产减值准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的不允许转回减值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性资产,其他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等资产的减值准备仍可转回。

3.使用不当的收入确认方法。根据新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应该在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时才应予以确认和记录。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经常通过舞弊的手段虚增销售收入。主要方法包括提前确认收入和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

4.使用不当的费用确认方法。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就是将期间费用以及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等故意列作长期资产,以此虚增利润。

费用摊提目标化,企业基于配股、增发等融资目的,或者为了迎合市场盈利预期等,常常人为调节诸如广告费、折旧费、研发费、预计损失、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的计提或推销的依据比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及推销期限的延长或缩短均可使当期费用减少或增加。

(三)虚构交易事项:

虚构交易事项通常涉及到虚构销售业务、伪造经济合同、填制虚假发票、银行账单、海关报关单、税务发票等等一系列原始凭证。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识别

1.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1)资产项目分析。分析应收账款项目首先要考虑应收账款的规模与企业的信用政策、经营方式、行业特点是否相称,考虑应收账款的来源。其次,应该考察企业应收账款背后是否有真实的交易,企业是否按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充足的坏账准备,并且建立了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2)负债项目分析。分析负债项目要同企业的经营形式相联系,分析企业采购政策、分利政策、付款政策和其他经营特点。对于商业企业,通常是流动负债和销售收入同时增长;对于工业企业,通常是长期负债和利润项目增长,而流动负债无明显变化。

2.利润表项目分析

(1)收入项目识别。首先要关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其次,要分析主营业务税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是否合理。第三,将主营业务收入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判断其与现金流入量是否协调。

(2)费用项目识别。对于费用项目的分析应当重点关注两点。一是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数额。二是关注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3)利润操纵分析。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利润操纵,首先要判断企业利润的来源,如果企业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一次性利得而不是企业的营业利润,那么利润真实性则需要深入分析。长期依靠利得获利的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持续经营的前景不容乐观。并且利用利得操纵利润操作上容易,效果直接而明显,是上市公司的常用手段。

此外,要留意企业利润的现金保障。企业现金流既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保障。通常来讲,企业通过粉饰利润表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操纵企业现金流的难度却非常大,因此分析企业价值和盈余质量时,一定要分析现金流量。有些企业净利润很高,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却很低甚至为负,这些上市公司实施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虚构的交易收入可以虚增盈余,但那些子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无论如何也带不来现金流量的。

参考文献: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研究 杨薇 《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05-01

篇6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23-02

尽管消费品分销渠道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复杂的、随机的,但制造商仍可以通过其在渠道设计、渠道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努力,使其消费品分销渠道健康、有活力,增强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了提高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除了在渠道设计、分销商管理和渠道销售人员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做好创新工作外还应该加强审计、营销渠道调整和对竞争对手反击,进一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品分销渠道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信用风险管理

根据有关资料及对以往的一些案例分析表明,在全部货款拖欠案件中,大约70%直接产生于在货物发出之前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对客户不了解,贸然签约,或结算方式选择不当;约35%的拖欠案件主要是由于从货物发出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对应收账款缺少严密的监督和控制;约41%的案件,是在拖欠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追讨措施。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外,如果企业管理制度到位,措施得当,机制健全,加强销售合同管理,规范分销工作程序,定会防止经济纠纷。

1.完善赊销制度,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1)建立分销商信用评价体系。在对分销商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分销商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分销商的资本实力,资金运作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经济效益;分销商的经营性质、历史、经营规模、营销能力;分销商的客户、职员及其他供应商等的满意程度等。设定每项评估内容的标准,并依此对每个分销商评分、评级,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对被分销商进行企业资信评级和风险评级。另外,根据行业付款周期的特点还要定期对各个分销商的信用进行动态评价。可把这个期间与制造商有交易的分销商列表,由制造商一线销售代表、区域销售经理、财务经理和第三方信用调查机构对分销商的信用状况给出评价。对评价结果,依据企业的信用政策和近期总体的市场营销政策为所有参数加权并得出最后得分,依据动态评价调整分销商的信用等级。(2)对受个人决策影响较多的业务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明确审批程序、客户赊销条件、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核制,只有经过严格审核的赊销才能执行。

2.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分销商应收账款管理。第一,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并成立清算小组,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可按其账龄和收取难易程度,逐一分类排序,找出拖欠原因,明确落实催讨责任。第二,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管理应贯穿销售的全部过程:分销商资格审订、分销合同条款谈判与签订、分销商监控、应收账款分析、账款催收直至法律诉讼。第三,在日常工作中,对赊销分销商按区域分类别进行应收账款的明细核算。每月编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明细表,对可能发生的逾期欠款实行预警制度,报送有关领导及销售部门,以便采取必要措施,尽量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第四,加强与赊销分销商的对账管理。通过经常对账,了解分销商付款的及时程度,密切监督分销商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分销商,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赊销分销商,企业应加大催收力度,安排专人负责。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市场不确定的一面。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在应收账款发生的同时,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当应收账款满足确认坏账条件时,确认坏账。

二、做好分销渠道审计

分销渠道审计是一种“职能性”审计,是市场营销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已产生渠道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应对方案的分销渠道诊断不同,分销渠道审计是在渠道日常管理中定期对活动的目标、标准进行对比,评价活动的价值,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的全程监控过程,是争取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就发现并纠正的管理过程。

分销渠道审计应当包含一系列完整而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的分析诊断工作,包括对分销渠道目标、分销渠道结构、分销渠道成员关系、分销渠道效率、分销渠道成本等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短期的和长期的改进措施。可通过制造商内部渠道审计,即由制造商内部分销渠道部分之外的人或组织审计,也可通过聘请企业外部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分销渠道进行审计,以保证渠道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分销渠道审计可包括以下步骤:了解渠道目标和确定渠道审计的范围;检查各项渠道目标的实施;判断渠道行为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检查信息沟通的运行情况和责权分配是否合理;提出有关改进措施的建议等。

三、其他营销组合的配合

1.加强制造商品牌建设能力。目前,市场竞争已经逐渐超越同质低价的低层次竞争,集中于品牌竞争。在绝大多数消费品市场上,能在与分销商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都是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其品牌力量为它们赢得了优势。在当制造领域与分销领域的力量对比发生转移,越来越受控于分销商的环境下,制造商如果想重获短缺时代对分销商的控制能力,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能提供给顾客的溢价价值,满足分销商获利的需要、维持消费者的需要以及获得对品牌归属感的需要。

2.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分销渠道价格体系主要是指在渠道网络内部实行级差价格体制,包括出厂价、批发价、团体批发价和零售价等,从根本上来说,渠道价格体系就是利益分配体系。因此制造商在制订渠道价格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目标、行业状况、渠道成员以及消费者等因素。通过这些综合因素的考虑,可以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从而保证制造商利益、渠道分销商的利益以及消费者利益的协调。在制定分销价格体系时,还要注意防止分销渠道中价差过大,以避免有些分销商在这种条件下窜货的行为。

3.合理安排促销活动与促销费用。制造商要通过制定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促销活动和促销费用,尽可能的控制促销和推广费用,确保整个促销活动是在受控情况下进行的,以实现促销目标,并有效控制渠道成本,避免分销商利用促销费用产生的利润空间进行窜货。另外,制造商在做促销活动及开展各种优惠活动前,应积极地做广告宣传,及时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知晓制造商的任何促销活动的内容,这样从上到下得信息流可以迫使分销商实施厂家的政策,通过公开化、透明化,可以加强终端商和消费者对分销商的监督作用。

4.产品包装区域差别化。企业可以通过对其不同区域市场销售的相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包装,来减少分销商的窜货行为。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通过文字标识在每种产品的外包装上印刷专供某地区销售字样。二是商品颜色差异化,既在不同地区将同种产品的包装在保持其基本标识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三是外包装印刷条形码,不同地区印刷不同的条形码,通过条形码识别器的使用以便使制造商在处理串货问题上掌握主动权。

四、消费品分销渠道调险的规避

1.结合企业特征。渠道变革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自为的变化,渠道变革必须与企业的特征、企业组织相协调。此外,还要继承原有渠道的优点,降低渠道变革中的风险。这样,渠道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才最大。

2.得到内部和其他主要渠道成员支持。渠道调整的成功,离不开内部各类相关人士和其他主要渠道成员的支持。渠道调整要抓住渠道调整的切入点,各种措施还应得到包括高层人物在内的企业内部多数人及外部其他分渠道成员的支持,保证渠道调整时渠道的稳定性。

3.选择适当的渠道调整时机。选择恰当的渠道调整时机能够控制渠道调整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改革的成败。时机的选择通常考虑行业和本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如,对产品有明显销售周期的制造商而言,通常应选择销售淡季进行渠道的调整,争取在旺季开始之前基本完成渠道调整。

五、对竞争者的渠道反击

具有实力的制造商为了获得渠道竞争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企业应当依据集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对竞争者予以反击。集中性原则主要指集中充裕的资源致力于一点,直击竞争对手的某个薄弱环节,消减其渠道运作效率。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指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调整进攻策略,不给竞争对手还击的机会,以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协调原则是指企业的反击行为应获得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作,以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首先,制造商应当通过分析研究,找到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其次,选准反击的时机,如竞争对手战略调整而出现渠道不稳定之际、人员变动之际等等。再次,根据市场情况、双方的实力等,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渠道反击。

参考文献:

[1] 王朝辉.渠道理论前沿与渠道管理新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2] 刘宇伟.营销渠道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9).

[3]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10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曹艳爱.国外营销渠道冲突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5,(4).

[5] 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1).

[6] 孙伟,陈涛.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 钟非.M中国公司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4.

篇7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财务评价的重要指标。会计报表中,利润指标真实与否, 直接影响相关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和决策。实证审计发现,企业管理者出于各种目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粉饰会计报表, 其中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经济利益影响最大的是利用利润调节的方法,或者高估资产,或者低估负债。本文从审计的角度,揭示识别会计报表中利润舞弊的几种手法。

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当前世界各国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中, 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标准。在永久性标准下, 减值损失应是永久性的,而不应是暂时性的。在可能性标准下,资产如果很可能发生减值,则应确认减值损失。在经济标准下,企业应对资产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应确认减值损失。从对《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分析来看,我国对资产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比较认同的是经济标准。在会计期末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当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资产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1]但是,“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给会计师们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当前资产减值核算中仍然存在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 “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的现状,也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留下想象空间。[2]如在一些国有企业,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对于一些本来已闲置的固定资产,已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机器设备,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少确认减值损失,甚至不确认损失,致使企业利润(虚增)不实。《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1]一些上市公司很可能会慎用或不使用资产减值准则,造成利润不实,给资产减值调节利润方面的审计带来困难。这种操纵利润的方法,我们可以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项目及其明细账中,查出虚增的利润余额,也可以从会计报表附注中与资产减值的披露信息中发现一些信息。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利用产品和原材料的转移价格调节收入和成本,也可以利用技术服务调增服务费收入,利用高回报率的受托经营方式虚增业绩,利用关联方借贷利率差异降低财务费用,利用管理费用、共同费用分摊等方式调节利润。上述调节利润的方法,除转移价格和共同管理费用分摊之外,其余所产生的利润基本上都体现在 “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财务费用”;等具体项目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审查: 一是计算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2009年1月占项目总额的百分比和这些项目占企业利润总额的百分比,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程度。二是分析这些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正性。比如交易价格是否以市场的公平交易为基础,交易的市场价格是否存在非公允的方面,控制方对被控制方的强制的内部销售价格等。三是将非必要和欠公正的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从企业利润总额中剔除。例如,某上市公司损益表中“利润总额”;为3 300 万元,其中,其他业务利润为1 200万元,投资收益为800万元,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明细表中反映, 其他业务利润1 200万元中有980万元来自关联方企业交付的专利权使用费,投资收益为800万元中有670万元来自向关联企业转让的股权投资收益。按上述资料,可以发现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占其他业务利润的82%(980÷1200), 占投资收益的84%(670÷800),合计则占利润总额的50% [(980+670)÷3300 ]。这反映出该企业利润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性极高,通过进一步的定价政策分析,发现上述交易均为非公正交易,属利润操纵行为,需要进行详细审计和调整。对由内部转移价格引起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脱离实际状况的识别难度较大, 要求分析者掌握市场价格和企业的定价政策。在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和相关明细表。如果关联方交易占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的比重较大(超过20%),那么就要分析比较关联方与非关联方的价格差异,如价格差异过大,则有操纵利润之嫌,需要进一步审查因价格差异而影响的利润额。

篇8

毕业论文不同于课程论文,是对整个学习研究生涯进行总结,因此,毕业论文选题决定了作者将以怎样的研究内容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体现自身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如此之多的学生群体中,如何展示自身与众不同之处,在正式开始选题之前就需要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大量参考文献进行收集和阅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专业的参考文献要注意时效性,要检索近两年的文章。

2、参考文章要注意确保质量,除了要在权威的论文库检索相关文献外,还可以考虑会计专业类水准较高的期刊。

3、如果是涉及到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一定要熟读相关的最新会计准则,包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等。

通过上述几点要求,完成大量的参考文献搜集,阅读和整理工作后,即可进入到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关于如何选题,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1、明确选题方向

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根据专业的具体方向来决定论文选题,如:会计核算(包括对会计准则的学习质疑)、财务管理、审计、税收、内部控制、薪酬制度、公司治理等方面着手,也可以根据作者学习阶段所完成的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根据专业研究的找重点来确定论文选题。

2、选题要小而具体

毕业论文选题不应太宽泛,导致论文内容体现不出研究内容的重点,需要细化到小而具体的方面。例如选择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就要具体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作者可以选择写建筑、化工、服装行业等关于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了具体的行业或者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和实例,避免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需要注意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不同行业进行探讨,也避免了选题出现重复。

3、选题要结合实际

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或者工作内容来选题,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展开论文写作。更重要的是,针对论文内容所需要的资料以及写作思路的建立能够促进今后的择业和实际工作。比如针对出纳的工作,建议可以选择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的选题

如果是销售方面的工作,可以选择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选题、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机制方面的选题等;如果是财务管理,建议从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模式、纳税筹划等方面进行选题思考。

篇9

 

1.引言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时无争议的债务的困难与危机。企业的财务危机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由长期时间积累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集中释放,使企业应对不及,最终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具有复杂多样性、客观积累性、灾难性、突发性、牵连性等特征。 

2.石油行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理财工作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石油企业促销和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承担他人占用企业运营资金的机会本钱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坏账损失。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下,石油企业只注重账面利润,而不注重现金流量,更多的资金被客户占用,使利润虚增,企业陷进严重的资金短缺或不能周转的困境。 

2.2 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从制度建设上看,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触角已分布在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但在执行中对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重视不够,erp管理系统、网上报销系统、资金管控系统和零售管理系统还没有做到有效的整合,财务管理体系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预见性较差,不能满足高层管理的决策需求。 

2.3 资本运作不当 

石油销售企业对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缺乏全面统一的筹划和控制,商品采购、投资及费用管理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对存货占用、投资资金支出、费用资金拨付缺乏合理的盈亏分析及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手段,导致流动资金内部各项目之间分配不合理,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 

2.4 财务监管不到位 

尽管石油销售企业都建立了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但由于销售网点地域分散,财务监管还没有延伸到业务范畴的每一个基点,对下属分公司的财务行为缺乏监督,导致少数企业经理人通过各种途径,利用手中的权力转移、侵吞公司资产及其收益。另外,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大多喜欢现钞消费,使石油销售公司资金管理监控难度加大。有些石油销售公司缺乏管理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制度措施,造成存货损失,应收款不能兑现而形成呆账。 

3.石油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现状 

3.1 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 

3.1.1 应收账款项目长期挂账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石油行业往往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赊销等方式进行经营。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积累和不能收回,就造成很多石油企业在良好销售业绩并盈利的情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 

3.1.2 存货占用大量现金流 

当前,导致石油行业存货占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难以准确的预测客户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从理想化的角度说,最恰当的存货水平即“经济订货量”。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如果完全采用零库存商品进行管理,一旦操作不慎,发生成品油供应中断的情况,将会带来严重的市场混乱和社会负面影响。 

3.2 内部控制与监督不完善 

3.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石油公司总部,董事会虚设,董事会与管理层在事实上是一套班子,将决策与管理集于一身,将主要精力用在大量的日常事务协调和平衡工作上,在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资源合理配置及如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发挥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控作用,使内部制度失去最核心的一层机构。 

3.2.2 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 

石油公司的内部运行机制问题不光有组织结构的因素,人为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管理层的原因,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很好的通过一言一行在公司范围内传达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 

3.2.3 内部监督不完善 

尽管石油企业控制活动中也有其他控制要素的体现,但很不完整,因此造成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评审的片面性。评审时势必也同时涉及到几个部门的业务。而当前股份公司从上至下实行的条块管理,使部门之间联系较少。因此,开展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评审工作,使企业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每个评审组对评审把握的尺度不一样,导致最后各单位综合评审结果不同。 

3.3 风险控制不完善 

石油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时候,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在管理意识、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着局限性,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由于石油企业内部控制还不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不同的层面带着不同的目标运行,企业风险管理不能对实现企业目标类别中的任何一个提供绝对的保证。 

4.石油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完善对策 

4.1 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4.1.1 应收账款预警机制的完善对策 

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要建立信用管理体制,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调查,通过对客户的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依据客户的偿债能力评定客户的信用水平,并依据不同的信用水平确定其信用额度。 

4.1.2 存货预警机制完善对策 

首先,石油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应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其次,石油行业存货品种繁多,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类管理。最后,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2 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完善对策 

4.2.1 内部控制的完善对策 

石油企业应按照自身的需要来确定其组织结构,摆脱管理层次过多,机构臃肿的局面。在人员方面,石油企业应注重高层管理者的培养,注重新知识的培训学习。通过针对性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2.2 内部监督的完善对策 

篇1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本着稳中求发展的理念,在这次挑战中紧抓机遇,准确把握产销节奏,大力改善营运情况的结构和效益。本论文通过对上汽集团的财务分析,发现企业经营运行中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一方面给上汽集团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一)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110亿股。目前,上汽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以“倾力打造富有创新精神的世界著名汽车,引领未来汽车生活”为愿景,以“坚持市场导向,依靠优秀的员工队伍,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各相关方创造价值”为使命,以“诚信、责任、合作、创新、进取、梦想”为价值观,踏实走好每一步、永远向前。

(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汽集团总股本数为11,025,566,629。股东情况如表1所示。

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主要用到以下几个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是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负债如果不能及时偿还,企业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从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根据西方经验认为,2:1左右的流动比率比较合适,由表2可知,上汽集团的流动比率从2013年到2015年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公司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变小,财务风险增加,短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弱。速动比率由2013年的1.08减少到2015年的0.9,近三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但都维持在1左右,说明上汽集团的变现能力较好,2014年的偿债能力最强。上汽集团的现金比率三年内不断下降,三年内下降了0.2,说明上汽集团的支付能力变弱。

(二)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从资产负债率来看,由2013年的56.71%增长到2015年年末的58.78%,说明上汽集团资产负债增加,偿还债务的能力变弱,财务风险逐渐增加。2015年,上汽集团的产权比率增加到1.43,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在增加。从股东权益比率来看,这个比率是从不同方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的,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强。

这些指标说明上汽集团近几年的短期偿债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期偿债能力还可以,总体而言,公司的资本结构仍然趋于稳定、合理,偿债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保障,总体偿债风险不高。

三、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库存管理

近年来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上汽集团的库存商品大量增加,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就使得存货大量积压,并且占用存货资金,从而影响采购链原材料的增加。上汽集团应该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的有效利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浪费管控,积极消化库存,建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物流体系,加快存货周转速度。

(二)提高总资产报酬率

从各项数据可以看出,上汽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在逐年下降,运用资产获利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应借鉴先进企业资产利用状况,加速资金的回收,处置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增强企业的流动性。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分析上汽集团2013~2015年的财务报表可知,公司汽车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销售贷款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长,由此带来的财务收款风险也相应增加。公司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加快账款的回笼,具体方法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合理使用销售折扣,其次要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再次要通过衡量应收账款风险及收益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信用制度。

四、结语

虽然本篇论文所选的分析数据有限,仅仅分析了上汽集团三年的财务数据,证明的方法也较单一,只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趋势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但是本论文可以为上汽集团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为上汽集团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汽车通讯员.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介[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04).

篇11

1国内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具有所有制结构单一、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近年来,各种原料、人工、土地使用成本的增加对依赖资金和成本驱动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种打击,特别是疫情过后,不少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急剧降低。中小企业为了开源节流,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导致财务人员配备不足,一人身兼数职难以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另外,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中小企业忽视向管理要效益,向风控要效益,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2B公司财务问题分析

2.1B公司简介

B公司于2005年创建,是一家专业从事饲料添加剂、动物保健品以及教保料和预混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注册资本为2204.82万元,是一家中小型企业。B公司共有150名员工。监事会和董事会平行设置,统一由股东会管理。其中监事会董事会授权总经理管理公司。由总经理直接管理技术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

2.2B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2.2.1B公司资本结构

该公司债务资本为1716.56万元,约占资产总额的19.9%。其股东权益总额为6910.02万元,约占资产总额的80.1%,其中实收资本为2204.82万元。

2.2.2B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及发展趋势

2016年前,该公司应收账款一直在1000万左右,直到2017年该公司应收账款突然增加到了2778.8万元,应收账款规模直接扩大了1倍,此后该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一直居高不下。

2.2.3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发展趋势

从2016年开始,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一路下跌,2018年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为5.8,到2019年时,存货周转率已经降至1.58。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不容乐观,近年来,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呈相同走向,到2019年末,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已跌至2.52。

2.2.4B企业销售收入波动情况

从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来看,B公司2016-2017年的销售收入一直居于较为稳定的水平,2016年销售收入为8057.34万元,2017年有小幅增长,为8155.52万元,但是在2018年,B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然减少至5897万元,2019年虽有回升但仍没有恢复之前的水平(见图4)。从季度财务报表数据来看,该企业上半年度的销售收入普遍比下半年度的销售收入高,且差距较大。2019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为6148.97万元,约占一年度营业收入的71.36%。而201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只有2446.71万元,相应只占全年营业收入的28.54%。该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波动较大,且该企业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也较大。

2.3B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1企业规模小,员工少,职责划分不明确

B企业属于典型的中小企业,公司的组织结构也较为简单,其员工只有150人,由于员工人数不多,该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扁平,管理者管理幅度较大,在接受众多的信息中可能会忽视最重要的信息,存在一定运营风险。管理者不能对每个下属进行充分的领导,不利于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2.3.2筹资结构不合理,综合资金成本较高

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公司2020年的资金来源于负债的比例约占19.9%,资金较为充足,但同时说明企业举债经营能力不足,没有更好地利用债务资本让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效益与所得税效益。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也不利于扩大企业规模、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

2.3.3企业负债中流动负债占比过高,流动风险偏高

从报表数据可知,该企业从2017年到2020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全部为零,流动负债占比企业100%,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也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经营风险之中。目前B公司的财务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相关财务数据中。

2.3.4预付与应收款较多,企业在上下游之间议价的议价能力较弱

2016年该企业应收账款从1321.7万增加到2778.8万,几乎增加了1倍,此后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说明企业没有更好地利用他人的资金来谋求自己的发展。一方面是企业为了促进销售,放宽了信用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在其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这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3.5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步下降,企业销货压力较大

一般来说,一涨一跌为企业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正常的变化关系,而B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从2017-2019年持续下跌,从5.80跌到了1.58,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持下跌趋势,从7.14跌到了2.32。这表明B企业虽然放宽了信用政策,希望以此来促进销售,减轻存货压力,但由于各种市场因素,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仍在下降,存货变现能力不容客观。值得关注的是B企业2019年存货周转率的大幅度下降可能是因为疫情的爆发,B企业主销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受到了较大打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薄弱。

2.3.6营业收入变化较大,存在业绩波动风险

受猪肉价格及下游养殖行业的影响,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一直处于较为不稳定的水平。特别是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造成我国大量养殖农户的饲养猪死亡,企业存货大量囤积,从2017年的1452.87万元上升到了1880.24万元。同时企业销售收入直线下降,从2017年的8155.52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5894.54万元,近乎下降了27.72%。这表明该企业受猪瘟疫情的影响巨大,且企业没有做好风险应对措施,没有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现状。受养殖季节性的影响,饲料销售也呈现季节性波动。由于春节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大量增加,大量畜禽被出售,部分中下型养殖场只会留存一些种猪,因此春节后的2个月,养殖户对饲料的需求也大幅减少,是饲料销售的淡季,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自然较少。企业的业绩受季节的影响较大。

3针对B公司财务问题的对策

3.1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是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的,要想改善过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就要从管理层次入手,可以适当向下属授权,将无关紧要的事情交给下属处理;设置其他辅助管理者决策的职位,帮助管理者搜集信息;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部门化,设置多名主管,以减少管理者的管理压力,最终实现企业高效运营的目标。

3.2优化企业筹资结构,合理利用债务资本撬动企业发展

企业要优化筹资结构,做好财务规划工作。针对B公司而言,业务稳定且风险较低的项目可以债务资本为主,积极寻求长期贷款,合理利用债务资本的税盾效应,撬动企业财务杠杆效益,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增加企业价值,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应注意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合理安排筹资,优化资金结构。

3.3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与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

B企业可尝试发展OPM战略,充分利用企业在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增加与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资金,针对供应商可以尽量争取集中采购并且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延迟资金流出时间,增强财务弹性;针对客户可以尽量争取预收订货保证金,客户提前收取部分资金,以此来实现利用其他企业的资金来撬动自身企业的发展。

3.4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减少存货囤积

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存货积压,优化供应链管理是关键。对于主营猪饲料销售B企业而言,要想优化供应链管理,就要建立与客户的固定合作,可通过给予当地养殖场适当销售折扣等方式,签订长期合同,稳定销售水平。在生产决策方面要以产定销,加强成本核算精确度,及时进行成本预算,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3.5加强风险监控,稳定销售收入

由于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在风险应对方面天然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中小企业更应实时关注风险,识别风险,回避风险。就B公司而言,作为一家主营猪饲料加工和出售的企业,公司管理层应实时关注其下游养殖企业的情况,包括生猪价格、养殖周期等,还应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养殖猪的健康状况,避免突然的疫情对企业存货销售的影响。由于猪饲料的销售受季节性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企业为稳定收入可以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多元化战略,均衡销售收入。

4结语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还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若是中小企业能合理把控企业筹资结构,加强其上下游企业资金管理,合理管控存货成本与周转,企业将能不断提高自身实力,谋求更好的发展。否则将很难经受住新时代经济模式的考验。

【参考文献】

【1】丁悦晨.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9(09):17-19.

【2】田丽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9(06):24-25.

【3】陈小莉.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盛威公司为例[J].中国外资,2012(0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