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9: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课程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36-02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伪造、篡改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事件屡见报端,造成很多还处于科研新兵阶段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有些学生在各类评奖和科技活动中,以身试“法”。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术规范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抵抗诱惑和道德缺失引起的。在当前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惩罚制度不够严格的条件下,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1]。
有鉴于此,重庆交通大学于2012年开设了24学时的“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两部分内容。科技活动包括文献的检索、科研选题、撰写及发表科技论文、专利申请与保护、学位论文及答辩等;学术规范包括学术引用的规范、学术注释的规范,学术成果传播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等内容[2]。本文结合作者在授课实践,以及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待对“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
“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与其他课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力求不在已有的教学研究上浪费时间[3]。通过几年的授课实践,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如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个体知识的获取有两种途径[4],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知识,又可以获得间接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对直接经验的掌握,并尽力做到将两者有机结合。要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得的知识,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包括专利申请以及科技论文方面的写作等,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并充分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虽然知识并不等于智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4.传统知识与学术道德相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将知识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进行有机地结合,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避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5.了解学生兴趣和需求。理论上,得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需求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是通过调查问卷。但如何才能得到学生最真实可靠的答案?
经课后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只有在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且问卷诉求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时,他们才愿意认真地去回答这份问卷。剩下的学生则认为问卷本身贴合学生心理需求采用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使整个问卷轻松、自然、风趣才会更让人有认真作答的欲望。
三、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时间价值曲线规律[5]指出:在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起始时区为5分钟,兴奋区的15分钟是第一个黄金时区,学生的兴奋点已转移到主题上,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境界,并尽可能延长兴奋时间,教学的密度、力度、难度,都应达到最大限度。接下来的五分钟调试时区是心理过渡期,是波谷。第四个时区是回归时区得15分钟,及第二个黄金时区,最后五分钟是终极时区。课堂时间价值曲线大致如图1[6]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实际上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够集中注意力,却在中间时间段容易产生困意,从而影响课堂效率,并且在中间时间段并不会出现回归时区,这并不是说教学价值曲线是不合理的,只是在回归时区,需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现,从而抓住这个时间段,打破学生的倦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按照价值曲线教学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其局限性。比如,兴奋时区完全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缩短或者延长的,或者说,任意时段的时间长度和所处时刻位置都是可以变化的。其变化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讲诉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感情是否真切,媒体辅助能否恰当。教师只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尽量缩短调试时区,才能对教学有比较大的帮助,而这个时区的位置和长短的变化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如下几个要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将重要教学内容放在一节课的前面时间段,视教学内容(可用媒体恰当辅助提高兴趣点,如播放近期焦点新闻的视频)和同学上课状态对重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尽可能提起同学兴趣,并缩短调试时区。
2.在效率相对较低下的时区内,老师可以要求同学进行当堂讨论,或由同学自己在课前查找翻阅学术失德实例,并结合实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办法,最主要的是谈谈自己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犯这类错误,从而给自己敲响警钟。
3.教师应对学生观点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只有在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教学任务才可能得以高效地完成。
四、在学术规范引导下开展科技活动
一次成功的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科技活动,动手实践则是灵感的来源。对学生来说,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国家需要创新人才,需要有生命力的创新精神。而对于学术规范的学习则能在人才培养的根源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操守和专业素养。
通过调查发现,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分组,余下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选择自己一个人动手,并认为这样更能激发潜能。选择分组讨论的人大部分都是认为团队协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少数则是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轻松,可以“偷懒”。
为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及避免学生“偷懒”,科技活动的最终考核成绩应包括小组作品和个人作品。
五、考试成绩的确定
考试最终成绩应该尽量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了期末考试的卷面分、创新作品(科技论文)得分和对学术失德实例的论述这三部分。
六、结语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学术道德观还不完善的条件下,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术操守,而且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教师应当把握教学规律,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高效教学。在学生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的前提下,视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只有在以上两者相互协调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学术道德合格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颖.教育学的学术规范与建设:现状与展望[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22(4):9-14.
[2]叶四桥,郑丹,王宗建,廖晓军,王林峰.研究生科研活动与学术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3]江新华,吕良珊.论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56-5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64-02
有机化学作为中职学校化工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基础课的学习。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地区各部门对化工行业的投入在与日俱增,化工行业在地区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在这样一片大好前景下,我校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及课程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化工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我校在2004年就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其中,有机化学是化工分析专业一门必修的化学基础课程。化工专业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促进:
1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目的
在接触本课程之前,我校化工分析专业三年制中专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基础化学》、《无机化学》等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针对化工分析专业的专业实用性特点,后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化工分析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尤其是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内容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又能够进一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服务型人才正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讲,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它是后两年开设的专业课知识体系的基础,我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达到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用思维来分析、判断,依靠自己的推理得到结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课程设置结构
按职业教育的要求,理论教学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我校有机化学总学时数为128学时,每周8学时,理论学时80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理论课时和实践性环节的课时比例达到5:3。在课程结束时还设有专门的实验操作考试。学生的总成绩由每次实验报告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理论考试成绩按比例总合而成。本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包括:苯和甲苯的性质、醛和酮的性质与鉴别、己二酸的制取等。
3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发现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可以表现在:
例如有机同系物的教学,为学生树立物质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因为,有机物的每一个同系列中,每两个化合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随着CH2数目的增加,碳链逐渐增长,同系列中各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也发生着有规律的递变。各类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间联系、运动与发展的观点。而且同分异构体的推导,有机物的命名、合成、鉴别、推断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有机化学实验的准备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做实验前一星期,我会提前将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告诉给学生。在进行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预习本次实验的内容以及操作步骤。对于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对应的理论教材,这种预习过程也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常使学生感到新鲜和有趣,势必能起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作用此外,在每次实验开始时,任课教师都会对实验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作提醒,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实验中的使用的大部分仪器设备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及等课程彼此联系的知识点上,所以通过有机化学的实验课,学生们经历的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对他们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有机化学的理论考试中,我们也会考察学生对于实验中的一些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促使一些对实验原理不求甚解的学生能认真复习,也可以使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脱颖而出。对于能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独立写出实验报告的同学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再花费许多时间复习准备理论考试也能顺利通过考核,通过有机化学的课程学习,学生逐步获得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对我校化工分析专业学生以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有机化学课程所做改革
(1)树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它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只有教与学的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成为双方自觉地追求,教学双方才能有效地配合,使学生能真正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内容复杂,只有选好教材,研究比较各类教材的特点,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按照学科逻辑和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才可化解这一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给学生指定参考书,对每一种参考书的特点加以介绍,以便于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用。此外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新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大实验投入:由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学校在教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上非常支持。除了更新大批旧设备,学校近几年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实验室购买药品和新型的实验仪器。例如:电子天平、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这些设备使用方便、记录数据准确,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加大学生对实验室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实验室,使学生既有实验任务,也有管理责任,让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
(3)改进传统的考试方法:原有的考试重分数、轻能力,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只注重了抓结果、重一时,而放弃了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漫长过程的监控、管理和引导,不利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长,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要求上有选择的余地,能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不再把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考试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
(4)制作多媒体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难点多、抽象、灵活,学习难度大,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演示部分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能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重点问题。此外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理解和记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5)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必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自编教材,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现代科学关系密切的有机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有机化学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6)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广泛运用周围的实际事例,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我们还把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例如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中毒后的症状和处理措施;通过不断地将新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引人有机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使他们觉得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课堂的知识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日后成为合格化工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对化工企业能做出贡献的优良人才。
(7)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主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直接动力之一,首先结合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展现有机化学在化工技术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前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此外把课程制作成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讲课,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要运用启发式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不光可以帮助老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同学听讲也是一种吸引;同时也可以介绍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事例来反映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兴趣学习,自然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5结语
有机化学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说明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必定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改善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这套教改方案突出了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体系,通过将有机化学机理与具体反应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添惠等编.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黄时海,汪晟,白先放,卢洁,李湘萍.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仪器分析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5).
一是研究视角新颖。作者既不是从纯学术层面研究城市问题,也不是以官员的身份简单回顾城市的发展,而是融学者和官员于一体,由理论指导实践,又以新实践的体验充实理论。进入政界之前,作者曾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研修,是颇有造诣的学者,担任市长后,长期理论研究的积淀支撑其科学决策,决策实施的经验,反过来又检验、丰富既有的理论认知,使其升华到更高层面。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多媒体教学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教师也从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变成一名引导学生处理信息的向导和顾问,教师的精力将转向如何教会学生去应付大量的信息,如何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下面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当科学爱上艺术,世界会更奇妙!”马冀同学在观看完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后有感而发。他说,是科技使大卫的魔术与一般的骗术区别开来,因为高科技这个不能被一般人掌握的东西,大卫掌握了,大卫的飞翔表演魔术有人揣测是靠了四根透明的绳子将他吊起来,虽然想起来比较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还有一种说法是利用高能磁铁产生磁场,与大卫身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使他“飞翔”自如,大卫穿越中国长城则分析是采用全息投影技术造成观众的“幻觉”,不管怎样,人们不能否认科技在大卫魔术中的功劳。大卫·科波菲尔也就成为了魔术领域一个顶尖级人物,他的这一成就在精神文明上的贡献是让人类看到了理智号情感,冷静与热情,机械与幻想的完美融合。
“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李亚楠同学特别喜欢凡高的画,她说你看这副画,不远的地方是群群村落中的农舍,一间一间,朴素而平凡,很自然的笔触,宁静的小镇在朦胧夜色的笼罩下祥和而淡然。然而,安静的夜晚却悬挂了一个扭曲的星空,这是一种跳动的梦幻,也只有孩子的眼睛才能看到这样的星空,他的麦田,柏树,星空有如火焰般的升腾,颤动,震撼着那些观看者的心灵,这非凡的艺术成就来源于凡高那近乎痴狂的艺术激情和对生活博大的爱,在他的画上,激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凡高曾经说过:“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看看凡高的自画像吧,他那深邃明澈的眼睛能够穿透和洞察一切。凡高的一幅自画像中有一种很美的笔触,就是底部淡蓝色的螺旋线。像在舞蹈中的蓝色线条缓缓的一条一条在凡高的自画像的背部延伸开来,凡高生硬的表情在这个美妙底色的画面中也变得柔和起来。其实这就是凡高的性格,一个看起来古怪,死板的人,却是非常的细腻和敏感,表面的冷漠僵硬,内心却狂热,狂热的爱着周围的一切。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画画的人,我也不能算是非常懂画的人,但是我却是一个很爱看画的人。每每我驻足默默地看着凡高的这些画的时候,就会去用心体会仍然弥漫在画中的这个伟大的灵魂曾经体会过的情感,或悲或喜,或美或丑,或真或假,都是这个灵魂曾经真真切切放在眼前的观看过的无限的真实,由于真实,如同科学给予人类的力量,凡高对于我是一个燃烧着的灵魂。
的确,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从一枚小小的印章上,探寻出四千五百年前古印度的城市繁华;从一尊高大的神像中,感受到古希腊文明的灿烂光芒;巍峨的金字塔也把天文,数学等广博的知识——包容……斗转星移,尽管地球在几亿年的时光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尽管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一个个文明史话如今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尽头,尽管祖先们在几千年前建造的一座座神殿如今已凋敝残缺……但是,我们已经不再质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曾是深幽的海底,不再困惑撒哈拉沙漠曾是鸟语花香的乐园,甚至对悸动在巨大冰川下的火山,人类如今也已是了如指掌。
这就是科学与艺术的魅力,无穷无尽地吸引着人类不断去探索,自然的,科学的……一个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外表,对我们人类有着不可抗拒的引力,吸引着我们去走近它,揭示它,描述它,通常科技的冷静,深奥,数据,造成了他孤立倨傲的印象,然而艺术是亲近大众的,她的直观性,视觉性,感染性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正如大卫让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客体搭载魔术的列车,和谐又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科技依然存在那份神秘,然而却愈发地引人入胜,趣味盎然了。是的,我们真的在努力,或用色彩,或用音符,或用文字,或用数字。于是,一个个谜底被揭开,一轮轮新的探索又在不断展开,望穿世界,望穿……这是我们的目标。
世纪中国历史发展占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解释这段历史可采用西方冲击一中国回应这一公式,从而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柯文认为冲击回应取向对晚清历史虽然可以说明某些问题,但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冲击回应论谈到西方冲击是人们往往忽视近代西方本身就带有扑朔迷离,自相矛盾的性质。柯文还认为史家容易堕入的陷阱是在讨论“中国回应时往往过分抽象化。中国在地理上横跨整个大陆,在种族、语言和地区上变异甚多,极为复杂。所以柯文认为”中国回应这个词最多只是一个代表错综复杂的的历史情境的简化符号而已。
第二种模式是传统一近代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近代社会前进。柯文认为这种模式的问题之一是这种两分法迫使我们对现实只能严格地按两极来划分,排除任何中间的可能。第二个问题是假设在一定的社会中,花费在成对两极因素身上的的能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社会能量向一极流动,就要求相应减少向他极流动的能量。第三个问题是传统近代模式采用整齐匀称的概念来描绘和解释根本上不匀称的现实。
第三种模式是帝国主义模式,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溃、民族灾难无法前进的动因。柯文认为把帝国主义作为是打开中国百年来全部历史的总钥匙,确实是一种神话。
于是柯文正面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包括四个特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学科,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
当代学者都认为,认识不是主动的给予,而是积极的参与和加工。而且参与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了工具有备而来。认识总是在认识者先有的意识准备的加工操作下进行完成的。这种先行的准备,皮亚杰称之为认识图式,海德格尔称之为理解的前结构。就历史认识而言,所谓认知图式可以理解为历史学家加工处理历史信息形成历史认识的工具。历史学家通过自己先行的认识图式去认识历史,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各种主体因素渗透到认识活动中,并最终凝结在他的认识结果上。就如柯文所说,凡是对现实的表述势必也是错误的表述,是一种知者对被知者的思想支配。
参考文献:
[1]晚清学人“世界历史观”的变迁[J].史学月刊,2005.10.
[2]晚清学人“世界历史观”的变迁[J].史学月刊,2005.10.
[3]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
[5]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
本科教学中的理论部分都是多年延续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结构中,因此,多数毕业生反映工作后还要重新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差,理论学习不扎实[1];同时设计和施工部门也反映学生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方面领悟性差,培养起来时间长。因此,本文对结构工程的系列专业课进行了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的初探,希望使毕业生能够尽快进入实战的工作环境中,达到入手快、实践能力强的目的。
1. 结构工程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1)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基础课的学习,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结构工程设计类专业课安排见图1,专业理论课和设计课彼此独立 [2]。而进行一个具体结构工程其包含的设计理论知识是多方面的,首先甲方下达设计任务,建筑和结构设计人员按照场地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和设计要求,初步确定建筑方案和结构选型,方案通过后进行建筑设计,然后由结构设计人员开始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荷载计算――构件主要内力计算――梁、板、柱等主要结构构件的选择和计算――节点、附属构件、围护结构的构造和计算――基础的设计和构造。
(2)一个结构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课有:房屋建筑学、结构选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土力学、土质工程学等各门专业课程,在一个工程中各环节彼此衔接的非常紧密合理。而在教学任务中则拆开授课,各自完成独自的教学任务,学生学完专业课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孤立的,缺少完整性。
(3)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见图2,理论部分讲解的是在各种受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各种主要构件的计算;设计部分讲解的是在各种结构体系中主要构件梁、板、柱以及剪力墙等部件的计算。授课方式也仍然是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也只是了解混凝土结构构件怎么设计计算。当在实际工程中,遇到各部件的衔接部分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各门专业课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 结构工程专业课程整改措施
在现有理论教材和课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合理的布局,进行整合优化现有课程,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课程改革与整合。
(1)从大一到大三的基础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保持传统授课模式,需要学生牢固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从大四开始,进行专业设计部分,首先,教师通过基础课对学生的了解选择由浅入深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需要的教师,不要采用一个方案一个老师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同时与现代结构形式相联系。但是需要教师之间彼此沟通,集体备课,共同讲解一个设计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防止知识的漏讲和重复讲解,每个教师在讲解每个阶段的设计时,要尽量让学生联想专业基础部分的知识。这种授课方式是设计任务不变,设计人员不变(即学生),而老师在变,每个设计阶段都是由对该设计方法最为熟悉的教师去讲解,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2)设计内容不再是纯粹的砌体设计、钢结构设计或混凝土设计,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布置任务,模拟真实的设计工作流程,按照工程招标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结构选型以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要突破传统的结构体系,与当代建筑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由此得到的结构设计方案可能不再拘泥于一种材料,可能是:钢材、混凝土或砌体,或者是某两种或三种材料的结合,根据教师的教学领域选择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在整个专业课设计过程中,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需要进行一榀框架的手算和整体结构的电算,将结构从基础到主体部分的设计全部完成。
2.2整改方案的优势。
(1)学生尽快进入实战状态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教学。
(2)教学质量容易保证,因为每个环节都由最熟悉该部分的教师讲解。
(3)避免教师讲授的永远是自己熟悉的方案,讲来讲去十几年不变,严重与社会脱节,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于。
(4)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对下一设计环节充满期盼。
3. 结束语
结构工程设计类课程是结构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的专业准备阶段。对于这一重要的教学阶段,教师应很好的运用,真正要学生从理论升华到实践,培养出更有特色的学生,使其更能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一、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国际化的起始期(1948-196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仍使用原来流通的旧货币――帝国马克。由于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希特勒时代的就货币几乎成为废纸。1948年4月在美国军官Tennenbaum的主持下,德国财政金融专家和盟军政府代表开始研究币制改革的问题。1948年6月19日,美、英、法三国军事占领当局宣布,在其军事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6月20日新货币“德意志马克”正式发行,次年5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定流通货币。
1954年以前,西德的外汇管制相当严格,对外贸易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进口用汇需要申请,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需要在规定额度内出售给制定银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原联邦德国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经常账户顺差大量积累,为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奠定了基础。1952年德国首次个案批准居民对外直接投资;1954年废止了“封锁马克账户”,设立“自由资本马克账户”,并开始实行新的对外支付制度;1956年德国居民可对外进行证券投资;1957年又放宽了对非居民国内投资的清算和资金汇出的限制,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基本取消。德国自1954年外汇管制开始逐步放松,至1958年已正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61年跨境资本交易的自由化在《对外贸易和支付法》中得到明确。
在这一阶段,德国成功完成了币制改革,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出和对外贸易外汇的限制,实现了马克国际化的起步。但是当时德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对于资金流入和非贸易支付仍有很强的限制。
(二)马克国际化的调整期(1960-1980)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资本流入开始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德国央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这使得国内的通胀压力日益增大。为此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60年6月,德国开始限制本国银行向非居民存款支付利息,并对非居民购买本国货币市场票据、居民与非居民间回购协议下的证券交易进行限制。1965年3月,德国对非居民投资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预提税,目的是通过价格手段,减少国外资金流入的动力。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发行规模也须经央行核准,并要求本国银行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接受与跨境商品和服务无关的国外资金。
1969年,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有所减弱,联邦德国及时调整对资本流入的政策,曾一度取消了本国银行接受国外资金、非居民存款利息支付、非居民购买票据等方面的限制。但到1971年5月美元危机之后,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又明显增大,德国再次恢复了有关限制措施,并于1972年3月起对国外借款实行现金存款准备金要求。1973年,原联邦德国控制资本流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要求居民境外借款须经许可,向非居民转让国内债权、非居民购买国内股票也都要经核准。
1972年,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开始大幅提高。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为稳定马克的币值,联邦德国与其他西欧八国组成联合浮动集团,相互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锁定在2.25%以内,这样既消除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元贬值给马克带来的损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克快速大幅升值对德国经济的冲击。
在这一阶段,对资本流入管制政策的及时反复调整,以及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与欧洲汇率联动机制建立等政策间的相互配合,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下一阶段大力推进马克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三)马克国际化的推进期(1980-1998)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德国开始逐渐放松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83年德国允许外国人进入马克债券市场,开始向外国人发行马克债券;1985年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至1984年12月德国彻底实现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汇率调整方面,1985年德、美、日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美国逼迫马克和日元升值;1987年德、美、日三国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美国进一步要求德国降低国内利率。起初德国同意降低利率,干预外汇市场,但是不久便发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苗头,立即上调了回购利率,保障了马克币值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
为了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自1980年起,德国放松了对证券交易的限制,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86年又扩大了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此后德国的银行海外业务开始迅速扩张,至1990年德国在国外的银行分支机构达到225家。1989年东西德国统一,货币也实现了统一,西德马克在德国全境使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德国的金融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为马克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89年德国取消了利息收益预提税和更多的限制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定;1990年德国期货交易所(DTB)成立;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以促进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1998年全电子化的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成立。这些举措和便利条件大幅增强了以马克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使得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推动了马克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表现
(一)马克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
就国际货币的计价结算职能来看,马克的地位仅次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二大币种。马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80年代起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都以本币马克计价,与此同时德国出口规模也快速上升,1980年至1989年间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9.9%上升至11.4%,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世界贸易出口贸易中有近10%的比重都以马克计价。9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东欧贸易联系的不断扩大,马克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了,到1992年,全球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重已经升至15.3%。
(二)马克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1970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只有约2%。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开始大幅增加,至1980年已占到15%的份额,一度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储备货币。1989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曾高达18%,其后的几年随着美元重新恢复强势,马克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稍有回落,基本维持在14%的比重上。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德国马克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比19%,仅次于美国的42%位居第二,同一时期日本以13%的份额居第三。
(三)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马克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比重逐年上升,1974年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份额为7.3%,这一比重在1980年已上升至21.7%。据德国联邦银行估计,90年代中期境外流通的马克占其货币发行的30%-40%。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9年-1992年马克在全球场外外汇交易中的占比由27%大幅提高到40%。1998年欧元诞生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马克所占比重为15.1%,其份额接近日元和英镑的总和。
此外,在官方外汇市场,马克作为干预货币的地位也较为突出。在1970到1990的20年里,马克一直是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最重要的货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外汇市场干预中,马克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80年代末期,马克在美联储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干预货币构成中都占有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详见下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克在欧洲债券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起初德国货币当局曾一度限制马克债券的发行,1968年德国央行与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银行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且发行规模须经央行核准,因此直到1984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仅为43.2亿美元,在总发行量中只占5.3%的份额。1985年德国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马克债券的比重才开始大幅上升,到1988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已增长到236.6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13.2%,在1985-1996的11年间,欧洲债券市场以马克计价发行的债券比例为年平均值11%。
三、马克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稳步增强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大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经济实力越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大,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就越好,该国货币自然也就越坚挺,更加受到市场的追捧。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的差距也日益缩小,1950年德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4%,1990年德国GDP已达到美国的26%,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1980年德国跃居欧洲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稳定的经济增长势头为马克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持续增长的贸易规模和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
与经济实力因素相同,贸易规模也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而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推动因素之一。贸易规模的扩大会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充当计价工具的优势增强,进而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在1980年至1990年间,德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增长,并且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重建东德产生了的巨额资金和物质需求,曾导致90年代德国经常账户一度出现恶化趋势,但很快德国便消化了这些国内需求,贸易增长的势头重新恢复。
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德国出口的发展,还促进了德国金融业的国际化。1975年-1990年间,德国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由68家增加到225家,这也间接的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德国的出口额及增速都高于进口,几十年来德国的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巨额的贸易顺差还为德国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对德国马克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的贸易结构
在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出口占世界的比重远高于进口,且出口贸易竞争力也较强。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总结出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多以本币计价这一规律,从实际的数据中来看,德国的情况也符合这个规律。自1980年起,德国的进口商品以马克计价的份额约为50%左右,而同期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2%都以马克计价。由此可见,德国保持强劲的出口是马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德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了解了德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之后,便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在德国的出口贸易中高达82%的份额都以马克计价。下文总结了在80年代马克国际化迅速发展时期,德国出口贸易结构呈现出的三大特点,进而分析了马克作为计价货币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其一,从出口的地区结构来看,德国对欧洲地区出口的比重增加:上世纪末德国的贸易出口每年有60-70%是出口到欧洲地区的,且这一水平一直比较稳定。鉴于德国与欧洲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又作为本地区第一大经济体,马克顺其自然的在德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中充当了主要计价货币。其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比重下降(见下表):1980-1989年,德国对工业化国家的出口份额从10.5%增加到13.1%,十年内净增了2.6 个百分点;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却由7.5%降至6.5%,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下降虽然不利于马克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好在下跌幅度不大,并且对工业化国家出口份额的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增长,所以基本可以抵消掉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下降的不利影响。其三,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德国出口留易中的制成品比重从1982年的87%上升到1986年的88.7%和1990年的90.9%。由于在贸易中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大多都以美元计价,而制成品以他国计价的商讨空间却很大,因此德国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比重上升,也是马克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四)对外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
币值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外表现在其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上。1975-1989年,德国马克汇率的平均变动幅度仅为1.0%,为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最低。马克诞生的五十年来,除1949年和1983-1985年马克对美元出现短暂贬值外,其他年份几乎都是稳定的、升值的。马克汇率的稳中有升,为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放弃了固定汇率,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当局一方面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德国通过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减少了对其他欧洲货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且依托货币联动机制,欧共体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分担了马克的升值压力,这表现在:当市场普遍预期马克升值时,投机资本有时并不直接冲击马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相对于马克较弱的里拉、英镑等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上。可以说欧洲货币联动机制,使马克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幅减低,避免了德国的资产泡沫,保障了马克对外价值的稳定。
(五)对内极低的通货膨胀率
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内表现在其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德国马克自1948年投入使用到2002年退出历史舞台的50多年间,除两次石油危机时期通胀率较高外,其余年份通胀率大多保持在3%以下,而同期日本的通胀水平为4.7%,美国的通胀水平约是德国的两倍,且波动程度十分剧烈。长期的价格稳定政策有助于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马克的国际声誉,这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推动了马克的国际化进程。
马克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通货膨胀率,首要原因就是德国央行的独立性。二战后德国吸取了战前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颁布《联邦银行法》规定德国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不受政府指示的干涉。1948年币制改革后,德国中央银行一直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五十年来央行坚持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及外汇政策等多种货币工具,有效的将国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为保持物价和马克币值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德国多年低通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工资增长适度。完善的劳动工资制度使产品的人工成本保持在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一致的合理水平上,从而将物价增长控制在较低水平。德国的《劳资协议法》中规定,劳资双方通过定期谈判规定工资的下限。多数情况下,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上都比较理智,所定的工资增长率一般都略低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适度,使产品的工资成本增长合理,物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德国马克的长期稳定。
稳定的币值为马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增强了人们持有马克的信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马克发挥国际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三种国际货币的职能,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
(六)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谨慎开放的资本市场
二战后德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德意志联邦银行逐渐放松了外汇管制。此后,为对资金供求提供便利,德国从60年代起又逐渐放松了对利率的限制。虽然德国央行自50年代起就对资本流出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在其后的20年里,对于资本流入却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管制。
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德国联邦银行曾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资本流入的急剧波动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之间签订的“君子协定”,规定只有德国商业银行才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并且发行规模取决于中央资本市场委员会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逐渐放松金融管制。8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银行承认禁止市场对马克资产的需求是困难的,将马克与世界资本市场割裂也是不明智的,于是联邦银行取消了大多数限定性措施。1985年,德国央行取消了对以欧洲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1986年后,德国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促进了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多,金融体系也更加完善和稳定。德国金融机构依靠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国内外投资者选择,减少了货币的交易成本,使马克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可以看出,德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谨慎的、稳健的、有序的,它即避免了马克国际化对德国的外部冲击,又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稳步的推进了马克国际化。
(七)欧洲货币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欧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政治理念,这是区域合作的基础;而共同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意识到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巨大的。德国马克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借助欧洲区域合作的力量,推动其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从而在国际货币市场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实现国际化。
欧洲货币体系(EMS)成立前,世界上有61个国家的货币选择盯住美元,却没有货币选择盯住马克。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并产生了用于欧共体内部计价计算的货币单位--ECU,马克在ECU的初始定值中即占有27.3%的份额,后来经过调整,其份额曾于1989年达到30.1%的最高值。由于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占有很大比重,马克的波动往往引起ECU的波动,因此在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国家将马克作为重要的干预货币,马克逐渐成为欧共体国家事实上的“名义锚”。马克通过在欧洲区域合作逐步扩大其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随着欧洲货币单位地位的提高,马克的国际货币地位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也随之提升,顺利的完成了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转变。
(八)德国货币当局的高瞻远瞩
马克得以稳步的走向国际化,原德国联邦银行的功劳是巨大的。在马克国际化的道路上,可以说德国央行出台的每一项货币政策都是及时的、有效的,并且能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德国中央银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措施就是基于经常项目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状况来动态调整的,在1960-1973年间,德国央行对于资本流入的限制,就经历了一个收紧、放松、再收紧的的反复过程。当经常项目顺差增大,马克面临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就适度加强对资本流入的限制,防止国际套利资本大量流入,扰乱金融市场;而当经常项目顺差减少,或经常项目的顺差可以通过大量资本流出平衡时,德国央行就暂时放松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此外,在各项政策的搭配使用上,德国央行更是精心设计,巧妙执行。例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在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的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将马克与欧共体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其实,一直以来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家化的态度都是谨慎而非激进的,他们认为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安全相比,马克国际化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但是回头来看,正是德国国内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为马克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支撑,才最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喜欢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际化的态度。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也是居住空间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
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系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的设计能力,能熟悉居住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能力。在国内,以目前的就业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做,眼高手低,在学校所做的实践的知识很多都只是凭空想象做出来的,设计出来的东西很多也是纸上谈兵,所以导致刚踏入设计公司的学生因实战能力的欠缺而无法上手,达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而要花费大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公司重新学习,就业单位对此很无奈,学生也很辛苦。所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然,需要不断地进行可行性改革研究,从分析现行市场需求出发,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建议,使得学生们学有所用,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目标突出实践教学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基本是对等的。一般情况下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来传授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因此,作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来讲,不仅要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和理念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加深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因此,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课程目标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
在课程目标的设计和安排上,要体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培养。做到了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更要突出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将理论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转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内容, 尽可能达到针对性、实用性,并分析和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以及设计技能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设计团队完成项目的设计,要求学生以设计小组的工作模式进行学习和设计,分工合作、团结协调。让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而教学方法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即使教学改革设想再完美,它都必须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上,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1)运用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库的建设,强调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分组对进行案例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整个案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学主体,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索性的学习。
(2)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进行项目分析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根据各组完成的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项目案例,设计好任务书,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收集好案例中各项目材料。如:市场调研、收集资料、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结合项目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对案例进行设计构思、讨论并绘制设计草图等。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还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3)“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法。目前,很多院校都采用“假题真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它可以模拟真实的设计项目,让学生在设计项目中掌握设计的操作流程。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实际工程结构的做法。所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则是必要的措施。
“走出去”模式则是教师可以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材料和施工工艺,学会处理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习工地施工管理能力,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相比课堂理论的讲解更加轻松和深刻。而且通过学生实地参观和老师现场讲解,以及工地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引进来”的模式则是指在教学内容的授课上,除本学院专业教师讲课以外,可以邀请同等其他院校的教师来为学生进行讲课。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引进相关专业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讲课,并不定期的举行专业前沿讲座,让学生们可以随时了解行业动态。
3、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居住空间设计以往的考核方式是根据专业特点,一般以单元作业加考试大作业共同构成课程考核。作业制作要在课程教学环节内完成。课程考核作业基本是根据给定的项目图纸,绘制全套的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案。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需要进行,着重要体现实践能力考核和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考核的可以多元化,也是势在必行。可以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多方位、全面地进行考核。具体有以下几个方式:
(1)设计理念的表达;全面全新的设计理念;团队的协作能力。
(2)设计作品项目化的考核方式,即以项目过程化考核与作品效果考核相结合,以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为考核标准。
(3)工作规范考核方式,即知识技能考核与工作态度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的考核。
(4)多样化考核办法,可以通过考证或技能竞赛获奖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来认定学生课程成绩。
二、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想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制度,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不定期去企业学习锻炼,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选派优秀教师区参加省市各类培训。同时,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以此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并为个人发展积极搭建平台。
2、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必需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在上实践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学习解决生产实践以及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管理能力,培养自身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提升自己的设计施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
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在一些设计院校逐渐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与社会接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教与学相互补充。在工作室里,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对学生的辅导。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根据装饰设计公司的操作流程,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之间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起到榜样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的学生的带动下进行设计创作。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形成你追我赶的效应,以此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让学生在所学的设计课程中发挥更多的自身能力和价值。
居住空间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总结,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做到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跃辏吴能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讨[J]. 襄樊学院学报,2009(11):81-83.
[2]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8(8):194-198.
[3]范贵德. “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有太多话要说,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的贵人。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句话好搞笑喔,可直到我经历后我才算明白。
我很庆幸我成为了中国大学生的700万分之一,因为我来自偏远的山区,那里闭塞,教育差,医疗差。同时我也害怕,因为我仅仅是700万分之一,我曾经幻想的光明大道只是说笑。
我深信过我高中老师曾说的一句话:“尽管的去拼吧,大学就是天堂了。”直到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这又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也许这一辈子就没有一劳永逸,你今天的奋斗是为了不负昨日那么努力的自己,更是为了明日的自己能更好一点,这就是奋斗终生,学习终身吧。
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一起聊了许多有意思的话题:怎么找工作,怎么和同学相处,怎样学习,甚至是怎样看待爱情,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我觉得则都是我迫切要明白的道理,其中有一个话题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高考后很多的原因让我来到这里,我想改变我的专业,一直以来都我都是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我也一直在做,可我努力着,做着,我却不知道我到底该不该去坚持了,有时候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了,它让你不得不去妥协。可内心的那一份固执总是说着不服气,于是挣扎着和现实脱了轨。
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支配办学。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要强化几点意识
1.强化“课程”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引向深入。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上。什么是课程?广义上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就为课程,通常来说,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称为课程。
这里说的“课程意识”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课程是连续的、按一定的计划实施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方面面,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节课、某一次教育行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称其为课程;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仅是个名词,更要把它当成一个动词看待,即任何课程开发方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课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才有意义;三是课程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强化“校本”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校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离开了学校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本校实际闭门造车或东施效颦,只为了应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据本校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比如前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开发,但因为不是每所学校都能真正从“校本”出发,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中途搁浅。学校只有自己的实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校本课程才会有生命力,课程实施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3.强化“文化”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发展整合起来。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法存在与发展。学校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的进化现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应该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设出其影响力来,才能使学校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实现其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家伯尔凯指出:“一个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意识是一种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以特色课程促进特色学校的构建、促进特色文化的构建,才能不负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三点建议
1.主题引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整合。可根据区域及学校具体情况,确立“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主题,使各校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科学、有序向前发展。
2.课题牵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科研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课题研讨会等形式,使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科研有机结合、使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才能真正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课程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33-02
当前,慕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运用屡见不鲜,许多院校和教师纷纷利用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来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慕课的本质与特点,结合作者利用慕课重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1 慕课的本质与特点
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自2012年美国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兴起之后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学习模式。慕课的出现标志着网络学习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全球教育学习领域发展十分迅速。
慕课的主要特点包括:
1)教学对象海量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机软硬件水平可以支撑大规模的网络访问应用,这使得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同时面对大量的用户访问,网络学习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课堂教学的规模,教学负荷在理论上无限大。
2)教学内容精细化:慕课课程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短小的精品视频,每个视频一般在5到10分钟左右,并配合一些练习和测验。这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学习方式自由化:首先是课程选择的自由,慕课课程大部分都是免费提供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其次是学习地点的自由,学习者可以在任何能连接到互联网的地方学习,有网络的地方就是教室;再次是学习时间的自由,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任何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空间、时间都不受限。
4)学习过程交互化:慕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提问、练习、考试,教授者也可以答疑、改题、阅卷。整个学习过程不是孤立静止而是连续互动的。同时利用平台累积的数据还可以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更好地反映出学习者与教授者的短板和不足,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 《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
《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授课,其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这些教学内容中既有相关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具体实践技能的使用,不但需要老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还要进行上机实践操作示范。《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授的对象是大一所有专业的新生,受众面非常广,人数众多;另外由于新生来自的地域不同,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授课教师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很难一碗水端平。比如: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上机指导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顾及到更多的学生;课堂时间有限,基础差的同学很难通过老师一次的讲解演示就消化理解相关知识等;另外高校新生第一学期学习期间,军训、中秋国庆放假、运动会等活动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导致课程的授课学时相对较短,教师的授课节奏非常紧凑,也使得实践指导时间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势必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利用慕课重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对慕课特点的解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些短板问题恰恰是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长处。慕课通过网络学习的技术优势使得教学对象人数的多少不受限制;教师课堂讲解演示的不可重复性可以通过课程视频的反复播放予以解决;教学课时的相对不足可以通过让学生课前事先自己观看教学内容视频予以解决;教学内容讲解演示先于课堂完成,也使得老师留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习操作和答疑解惑;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以及考试也可以借助慕课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传递和批阅的效率;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结合手机网络工具还可以将学习交流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提供了一种灵活自由的交流方式;另外慕课网络平台数据的累积还可以从中分析提取很多有意义的信息,发现教与学的痛点和盲区,老师以此改进教学,学生以此促进学习。
综上所述,将慕课网络教学融入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将带来很大的益处。由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重构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模式。重构后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是:课前观看教学内容视频自学;课堂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并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向老师提出现场解决;课后完成作业并通过慕课平台和手机工具交流复习巩固提高;最后参加期末考试,综合评定通过后获取学分。重构后老师教学的基本过程是:课前制作教W视频和准备练习作业;课堂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答疑解惑;课后借助慕课网络平台批阅作业并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指导;最后根据学生期末成绩结合平时表现给出最终评定结果。
4 实践效果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学效果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首先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课堂上练习和提问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显著增强,加之灵活丰富的交流沟通方式,使得学生无论课前还是课后都能方便的聚焦到课程内容的学习。其次授课老师大大减少了课程讲授、操作演示等工作的体力消耗,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答疑解惑,提高教学精度和深度上来。其中教师教学视频资料的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段教学视频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专注视频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教学片段、精心重构教学内容,尽量在每段视频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利于整堂课程的教学实施。
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例如:如何管理和把控学生做到积极进行课前教学视频的学习;慕课平台对计算机操作性练习和作业的自动批阅还存在一些困难等。总之,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慕课重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也给我们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带来了积极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曾翰颖.慕课时代下重构计算机基础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5(3): 98-101.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我校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在五校联盟学校的帮助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现将我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小结如下:
一、制度健全,层层落实
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建设小组——教研组”组成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规划、协调和推进。专门成立了佛山市第六小学课程和课堂改革“卓越课堂”建设小组,由梁妹女主任负责组织开展工作,叶芸老师担任组长、王宇仪老师担任副组长。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了课改的有效推进。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家长积极拥护、教师热情探索的良好课改氛围。
二、突破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改革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显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教师走下高高的神坛,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各科组结合学科特点,抓好突破口,在课程和课程教学改革中别具一格。
数学科提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如:教学“面积”这一知识后,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面积,算一算铺某种型号的地板砖需要几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英语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开放型探索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思维现实和发展潜能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再创造”活动。从而让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遇到比较难以记住的单词时,可以让多个学生寻找不同的记忆方法。英语科组积极承担区研究课任务,由陈衡衡执教的课例展示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
语文科根据学生学习、个性等情况把学生分成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每小组4到6人,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不同,在合作讨论中交流,生生互动,正好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学生在自学中兼以合作讨论,即可解决知识问题,又可培养互助精神。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探索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共同的探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探索“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自2014年我校依托“五校联盟体”的教研力量,融各家之所长让课堂改革生花,我校课堂在逐渐发生着变革。课改就是要课堂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在专家理论的支持下,老师的改革思路慢慢清晰,各学科科组纷纷开始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学习”模式的探究学习。我校与联盟的学校也开展了同课异构和研课、磨课等活动。
2015年初我们开始在二年级至五年级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在实验班中,我们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次探究。实验老师在实验班中分组,使用导学案作为教学导学,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独学,组学,群学和班学。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
独学:老师通过布置有效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热,思考老师的预习问题,经过内化,带着问题去听课。独学为学生预留空间思考内化。
组学: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与人沟通,学习同伴所长。组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安全的学习氛围。
群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阶梯提升学习。学生在群学中会有跟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我学习力发展的空间。
班学:班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全体集体学习关键学习点,另一部分出现在课堂结束前,学生在班学中的知识大展。学生在班学大展中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老师加以辅导提升。
课堂改革没有固有的模式,但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学校的实验班的课堂上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是以老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在课堂上总能听到讨论声,看到学生们在小组中热烈地讨论,老师游走在课堂上,给予适时的指导。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我校本着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原则,在全体教师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明确各项要求。要求每名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材料,写好学习笔记,写好理论学习心得和实际工作的教学案例,学习方式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要求每个班主任在班上建立合作小组,订好组名、组号、组员分工、组规等,每名教师都在自己任教的科目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依托盟校,周周校内教研,月月五校交流。教研组活动应该是学校的教学基地,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组织好每一次教研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我校各学科每周都有一次的教研活动,教研的形式多样,有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沙龙、专题发言等。务求做到每周的教研都有主题,有积淀,有收获。每月五校联盟体还会组织各学科老师进行专题的教研活动,采取在听研究课时分好任务,观察老师学生上课现象,在集中时发表自己所看到的课堂现象,通过一轮交流后,再马上分任务重构课堂。这种参与式的盟校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研中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教师素质发展,结合我校开展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邀请各方的专家为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如:10月份邀请了黄咏珩两次到校为全体老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坊”的培训,黄老师给我们送来的十种“合作学习工具”使老师们耳目一新、获益良多。11月邀请西安东城一小骨干老师王娟老师进校听课,与全体行政、数学老师进行研讨,为老师答疑解困。此外,我们还多次组织老师们聆听安文铸教授、丁炜等多位专家的课改专题讲座。
在校内,我们各科老师实行了师师结对,制定好结对的计划,做好研讨的记录。采取教师个人备课与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格局。
4、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为外出学习创造条件。本学期我校为二十多位老师创设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将课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如:江玮校长赴西安与各校长进行“有效推进课改的策略”交流研讨;严绍炜、赖可、梁少芳等六位教师赴西安东城小学观摩学习“卓越课堂教学模式”课例展示;梁妹女、余小庭等六名语文老师到珠海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创新课堂”研讨会;李健花主任到浙江衢州进行中层干部研修学习;吴莉文老师参加?;曾允光、陈宇娟、黄军、邓才灏四名老师分别赴中山、惠州学习观摩;佛山市英语骨干老师叶芸到深圳研修。
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评比中屡获殊荣:多篇论文、课例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江玮的论文《利用英语分享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芸的“课例《Rain Forest Food》”、陈衡衡的“课例”《Let’s read》分别获省课题一等奖,英语科组《分享阅读的途径和方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获省课题组一等奖。一部分文章还发表在禅城教育杂志等刊物上;叶芸、梁妹女老师被评为课改优秀教师;王宇仪、陈镇中、黄启和老师获育苗杯数学竞赛辅导老师奖;黎红梅、黄佩仪荣获小学生五月诗会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赖可老师荣获禅城区小学语文老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吴婉莹、梁妹女老师荣获禅城区语文说课比赛二等奖;廖展鸣荣获小学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谢若琳等六名学生获禅城区暑假征文比赛三等奖;等三名学生获禅城区小学生五月诗会一等奖;邵靖殷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获二等奖;陈俊宏获小学数学育苗杯通讯赛二等奖;陈智轩 黄泽霖参加小学“派乐英语”故事朗读展示活动获一等奖。
四、借力社区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学生对于社区活动的兴趣和需求是我们开展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学生的社区活动的兴趣和经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非常有兴趣;他们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以及一些展览等活动,对于这样活动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愿意经常到社区参加一些活动,愿意多了解社会,而这种活动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更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我校跟市东、东城、佛平、佛平北、文南、永安等六个社区共建单位,经常组织各种各样活动,如:亲子家居艺术插花培训、参观佛山市劳教所、参观水厂、参观佛山市消防局、参观叶家祠堂、慰问社区敬老院等。学生对于这些活动很积极参与,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参加一些学校搞的课外活动,他们平时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了解社会的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他们认为带孩子出去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这种的实践活动多一些挺好的,他们的孩子在参加了一些活动之后,回去变化都非常大,动手能力增强了,也愿意劳动了。
本学期,我校申报为禅城区城市学校少年宫,开设了足球、乒乓球、科学、编织等项目,并经过与六个共建居委会商议,确定了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学习技能五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并且制定出课程活动时间计划。
活动月份
课程内容
具体工作
负责社区
2015年3月
服务社区
分派结对班级到共建社区清洁卫生
6个社区
2015年4月
走进社会
邀请社区老革命干部给孩子讲述英雄事迹
6个社区
2015年5月
珍惜环境
带领学生郊游,进行环境调查
6个社区
2015年6月
走进社区
参观永安社区的叶氏大宗祠参观,了解历史文物的保护。
6个社区
2015年7、8月
走进社会
学习技能
利用暑假到社区活动室学习写毛笔字、学太极、剪纸、编织、乒乓球、篮球等。
6个社区
2015年9月
珍惜环境
组织学生到中山公园活动,感受中山公园的美丽。
6个社区
2015年10月
关爱他人
慰问环市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
6个社区
2015年11月
走进社会
组织学生参加陶艺亲子活动,并参与祖庙老人饭堂义卖活动。
6个社区
2015年12月
学习技能
参与社区亲子乒乓球培训、比赛
6个社区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学习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组织课程改革现场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交流。
2、总结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