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技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8 16:43: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闻写作技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闻写作技巧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如何丰富新闻采访内容,使其内容更加新鲜、形式更加新颖以及语言更加清新是当今新闻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媒体行业要想得到较为稳定的发展,旧应不断的完善新闻表现形式,进而不断的丰富新闻作品的内容,以此来有效的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研究预分析新闻的写作技巧,进而不断的体现新闻行业存在的价值。

1 新闻采访写作中,需要作者选择恰当的角度

写作角度是新闻工作者发现问题、挖掘问题以及展现问题的切入点。因此,在新闻采访的写作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写作角度,进而不断的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其中,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写作角度时,可以从小到大,也可由旧到新,也可全方位的进行新闻采访时的写作。此外,当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写作角度时,不仅要全方位、全方面的进行写作角度的选择,而且还要勇于创新,不断的探索新闻的写作形式,进而才能不断的丰富新闻写作的内容,以此来有效的提高新闻写作的质量,从而有效的促进新闻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相应的写作角度时,应必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而才能有效的体现新闻写作的导向性,以此来正确的引导我国社会舆论的方向,从而有效的体现新闻行业存在的价值。

2 新闻结构要不落窠臼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以及背景是构成新闻结构的五大部分。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相应的新闻作品的篇章结构时,一定要具备前三大部分,进而才能有效的体现新闻结构的完整性。此外,新闻还具备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的写作时,写作的内容一定要具备这六大要素,进而才能不断的丰富新闻写作的内容。此外,为了有效的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的创作时,还应具备以下的新闻写作技巧:

2.1 标题要吸引读者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主旨,而良好的新闻标题可有效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而不断的引导读者进行浏览与阅读。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创作新闻作品时,要不断的丰富标题内容,进而不仅能够鲜明的表现新闻的主体,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进而有效的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

2.2 发挥导语的磁铁效应

新闻的导语主要存在新闻篇章的开头,它能鲜明的揭示新闻内容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亮点。因此,在进行新闻内容的创作时,记者一定要有效的发挥导语的磁铁效应,进而不断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进行导语的写作时,记者应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即导语的句子不能写的太繁杂冗长,要写的言简意明,进而才能直观的表达文章的主旨,以此来有效的将主旨内容直观的呈现给读者,以此来有效的帮助读者的理解与记忆。此外,记者在写导语时,还应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进而有效的促进读者对全篇内容的了解与理解。

2.3 巧用新闻背景材料

巧用背景材料也是记者提高新闻写作作品质量的主要技巧之一。因此,记者在创作相应的新闻作品时,不仅要体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本质,而且还应不断的运用一定的背景材料,进而才能不断的促进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在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新闻背景材料,可为新闻事件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时代背景,进而不断的加深读者对主题的印象,以此来有效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此外,运用一定的新闻背景材料,还可直观的体现新闻作品创作的意义,进而不断的体现新闻作品存在的价值性。

2.4 写好主体细节

新闻细节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因此,记者在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新闻的细节,进而不断的深化主题,以此来有效的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通过对细节的描述,还可有效的为新闻作品提供一定的情感环境,进而有效的体现新闻作品创作时的时代气氛,以此来有效的体现新闻创作的时代性和真实性,从而引导读者能够进行良性的阅读和理解。

3 新闻体裁形式要灵活多样

记者在进行新闻作品的创作时,不仅要关注新闻作品的内容,而且还应注重新闻的体裁形式,进而不断的提高新闻作品的写作质量,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而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新闻的体裁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在运用一定的体裁形式时,我们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报纸新闻要坚持以消息、现场新闻、通讯为主,进而才能有效的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此外,为了有效的丰富新闻的体裁形式,报纸可将系列报道、深度报道以及组合报道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不断的丰富报道的内容,以此来有效的吸引读者的兴趣,进而不断的体现新闻报道存在的价值。

4 新闻表现手法要喜闻乐见

新闻表现手法是记者对新闻信息直观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记者在写相应的新闻稿件时,一定要大胆的创新新型的新闻表现写法和表达方法,进而不断的丰富新闻内容,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进而有效的吸引读者的注意。此外,记者在对新闻稿件进行描写时,可进行散文式的描写、故事化的描写以及抒情式的描写,进而不断的丰富新闻稿件的写作形式,以此来有效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总结

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新闻写作技巧对于提高新闻作品的写作质量以及促进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记者在写作相应的新闻稿件时,应注意:要选择恰当的写作角度,新闻结构要不落窠臼且新闻体裁形式要灵活多样,新闻表现手法要喜闻乐见等问题,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是更好地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新闻宣传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也是促进新闻写作文风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更是整个“走转改”活动的内涵所在。但是就当前来看,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故事化写作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为了更好地将“走转改”活动开展下去,写作出更多接地气的新闻,就必须在写作技巧上不断改进和优化。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内涵概述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实施,新闻故事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所谓新闻故事化,主要是采取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新闻写作的一种技巧。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不管是方案策划还是采访过程以及写作环节等,均需要确保素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并在新闻写作时采取叙事的方式,在细化展示的同时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最终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强化。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比较而言,新闻故事化写作更具有趣味,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故事内容更加具有情感,同时也能有效引发读者的共鸣,因而其已经成为一种被新闻工作者所青睐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新闻自身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人和事,而这又是由于其具有时新性特点所决定。在“走转改”活动中,大力发展新闻事业,必须从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上予以改进,从而更好地与观众的实际相贴切。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新闻事件和人物故事写作成生动鲜活而又不乏感染力与影响力的作品。而新闻故事化又是践行“走转改”活动的重要举措,所以不仅要观众接受我们的新闻,还要以普通人的视角对中国好故事进行讲述,使得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在群众形式和内容以及效果方面的呈现得到极致,推动“走转改”活动得到持续高效的开展。[1]

二、“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误区

通过上文我们对“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故事化的写作,笔者接下来对近年来在“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故事化写作的误区进行总结。

(一)新闻内容庸俗

由于新闻故事化之后往往能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所以有的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往往挖空心思地编撰细节和人物对话,尽可能地使其缩写的新闻故事符合观众的口味,但是往往忽视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导致一些假新闻猖獗,尤其是一些新闻内容较为庸俗,导致失去了新闻自身的意义。

(二)报道偏离重心

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往往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尤其是一些社会新闻,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较强,如市民的各种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采取故事化的方式,将其细节和情节报道出来,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会新闻都可以采取故事化的方式写作。尤其是一些反映社会问题和事件为主的社会新闻,由于急需有关部门重视,往往又是热点民生问题,所以通过故事化之后就会蒙上一层戏剧化的外衣,这样报道的重心就会偏离,进而极大地影响报道效果。[2]

三、“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技巧分析

采取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为了更好地走出写作的误区,写作技巧十分重要,所以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作出以下几点总结和分析。

(一)平民化的叙事技巧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根本就在于叙事技巧。只有在叙事技巧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闻故事化的写作质量。尤其是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由于新闻市场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较多,因而广大受众在信息接收方式和接收内容上更具有个性化的需求,其自主性的权利也更多,所以在新闻故事化的写作过程中,不管是对叙事角度还是视角均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的要求。采取传统的写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为传统的新闻写作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人和事都是客观的采访,所以在这样的模式下,所写出的新闻往往会导致写作视角与新闻事件并不在同一平面,导致其真实情感较为缺乏,而缺乏人情味和真实情感会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如人意。虽然这一情况随着“走转改”的实施得到一定的改进,但是在叙事上的平民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记者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应从传统的旁观者逐步转移到参与者的角色上来,这样在叙事过程中就直接以参与者的角度将其续写出来,通过记者的亲身参与,在写作过程中增加感情因素而使得其叙述变得更加平民化,从而通过平民化的叙事将新闻讲述出来,就能有效促进其吸引力的提升。

(二)两深一实的技巧

所谓两深一实,主要是对基层新闻故事进行深挖,对写作素材进行深层化,从而更加真实地将新闻事实展示出来。这就需要记者自身注重新闻写作深度、厚度和广度的提升,只有真实而又典型的素材才能成为新闻作品的根本。要将新闻故事写好,就必须对新闻背后的故事深挖,且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从而为新闻故事化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通过新闻写作素材,将传统的说教式新闻改成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说百姓关心的事件。通过小人物和小故事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大事件,既兼顾了新闻性,又提升了主题,使得新闻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故事化的叙事技巧

除了上述叙事技巧外,还可以将新闻以故事化的形式叙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切实掌握新闻报道的切入角度。因为新闻报道无外乎写人和记事,所以要想将事件写得更具情节性,在叙事过程中,就需要准备掌握叙事的脉络,同时还要将故事叙述得跌宕起伏,我们要找出其切入点,并以清晰的脉络将故事叙述出来,使新闻故事清新而又独特。而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增加故事的悬念来提高其故事化,促进新闻吸引力的提升。悬念是新闻故事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可以利用设置的悬念将整个故事连接起来,将受众注意力牢牢地结合故事发展情节,从而促进受众对新闻接受的程度。通过悬念的设置、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与结尾等保持紧张的心态,受众也会成为新闻事件中的参与者,更加高度地关注新闻中的人或事件,从而更加直接和强烈地提高新闻报道效果。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场景再现和强化细节的方式,将新闻自身的故事性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能促进其亲和力的提升,把微观的传播效果转移到宏观的传播效果上来,并紧密结合写作的对象,通过对新闻场景再现的方式,将新闻中常见的典型情节放大,从而促进新闻的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植在受众的心里,从而通过细节展示促进新闻故事的叙述。[3]

四、走出新闻故事化写作误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不仅要真实,而且还要在写作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这不仅包含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情感,也包括了故事自身给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新闻采访者自身的情感。情感感染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着观众的影响力,情感的再现必须真实,同时还要对再现的度进行把握,不能随意地将其夸大或者缩小。情感是新闻故事化的着眼点。在新闻故事化写作过程中还应做到深入采访,切实找出新闻故事的背景和原因,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更好地将情感因素释放出来,通过平凡的人体现不平凡的事,用真实而又典型的情节感动观众,促进新闻催化效应和认知态度以及接受影响作用等更好地体现出来。二是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故事化而变得浅薄化。在新闻故事化写作过程中应深入生活和群众,挖掘更多真实的素材,而并非人为地安排和设置情节,只有在真实和准确的前提下,将新闻事件真实地报道出来,在有情节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的生动性,才能将新闻故事更加鲜活地呈现出来。[4]五、结语在新闻故事化过程中,我们应走出庸俗和偏离重心的误区,以真实为前提,采取针对性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写出真实、具有情感而又不乏活力的新闻故事,促进“走转改”活动的深入持续推进,在改进文风的同时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朴松花,李达.新闻故事化写作探微[J].才智,2015(04):312.

[2]乌兰.“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01):133-136.

篇3

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农”题材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才能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三农”题材新闻,做好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抓住亮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切实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这应当成为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绝大多数“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与写作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层次不高、水平有限、质量较低以及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三农”题材新闻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题材新闻记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有效运用,确保采访与写作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起到吸引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而且还要起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三农”发展的功能。

1“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存在的问题

“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农民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很多优秀的“三农”题材,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采访和写作,确保取得成效。从当前“三农”题材采访与写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记者都能够积极探索有效的采访与写作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的重视。

1.1选题不接地气

在当前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在背景下,在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选题的精准性,特别是要把“接地气”作为重中之重,从“三农”的整体发展趋势出发进行选题。但从当前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的选题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闻记者过多地关注“负面”新闻,尽管对“负面”新闻采访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选题明显不接地气。还有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不注重对“三农”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也没有从三地“三农”问题的基本情况出发进行选题,同样不接地气。

1.2采访不够深入

“三农”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要想使“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更具有成效,必须做更多、更深入的采访工作。但从当前一些新闻记者的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明显不足。比如,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由于在确定选题之后,并没有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只是对基本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开始进行写作,这样的新闻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会找出更多的“共性”特点,“三农”题材新闻采访必然缺乏系统性。还有一些新闻记者,尽管能够深入到农村进行采访,但对采访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安排,采访过程也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无法获取质量较高的新闻线索和新闻内容。

1.3写作比较粗糙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记者在对“三农”题材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真实性,因而要更加仔细。但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尽管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比较粗糙,比如,一些新闻记者存在着浅尝辄止的问题,采访工作不能深入到乡镇、村、农户,更多的是索要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编辑,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极大影响。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还有一些新闻记者不注重细节问题,特别是对于“原生态”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编排,新闻稿子看似比较华丽,但没有涉及实质问题。

2“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有关技巧

“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都在积极制定推动“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措施。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报道更多更好的“三农”题材新闻,应当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

2.1强化选题的精准性

尽管当前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与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广大“三农”题材新闻记者来说,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三农”题材新闻选题方面要精准,不仅要接地气,还要更加符合“三农”实际。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一定要对国家以及本地“三农”的政策措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并从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确定选题。“三农”题材新闻选题不仅要符合新形势和新任务,而且还要符合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趋势,并且在选题方面要具备广泛性、借鉴性以及创新性,切实使选题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特色,进而为更好地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奠定基础。

2.2突出采访的深入性

“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进行深入的采访工作,特别是要运用调查研究的理念和思维进行采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写作工作创造条件。“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到县、乡、村、农户进行采访,采访工作也要做到科学设计和安排,既要具有深入性,又要具有系统性,只有掌握更多的资料,才能使加工整理拥有更好的基础。比如: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每次都深入到第一现场,并且对选题涉及的区域、人物等进行深入的采访,进而才能从若干的整合当中找出与选题相关的“共同点”。突出采访的深入性,还要带着疑问、带着感情进行采访,寻求破解问题的办法,真心实意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开展工作。

2.3强化写作的细致性

对于“三农”题材新闻,写作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在做好选题、采访等相关基础性工作之后,记者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运用新闻语言和体裁,坚持做到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还要保证其真实性,并且使写作内容具有“独特视角”,特别重要的是成稿之后要使其具有可推广性、可借鉴性以及有利于形成经验和成果。这就需要记者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对已经获取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党和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为农村组织学习借鉴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强化写作的细致性,还要求记者学会运用“百姓语言”进行写作,新闻稿件既要具有深度,而且也要让农村老百姓看得懂,不能只是成为专家学者的文章。记者还要对新闻稿件的文字、数字进行推敲,确保不出现低级错误。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题材新闻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就需要“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水平,从解决当前存在的选题不接地气、采访不够深入、写作比较粗糙等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对“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研究,重点要在强化选题的精准性、突出采访的深入性、强化写作的细致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采访与写作能力,制作出更符合形势需要、更接地气、更振奋人心、更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新闻。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互联网的覆盖,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逐步成为大众化的互联网聊天工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交和生活。微信传播有实时、精准、互动等特点,使微信营销成为一种新的营销利器。

正如任何一个新事物一样,微信营销也是一把双刃剑。扫个二维码、摇一摇、扔个漂流瓶、发一堆信息……这些手段,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带来新的价值,值得研究。其中,微信营销最重要的目的是“推送信息”,其中最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的,就从阅读“信息”的文字开始。因此,微信广告文案写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微信营销的效果。本文针对微信营销的特点,重点探讨“微而美”的微信广告文案写作技巧。这里的广告是指广义的广告,包括软文广告和硬广告。

一、微信广告“微而美”的基础

文案不是文字本身,是一种策略。大卫・奥格威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精巧的构思、独特的创意,最终都在广告文案上体现出来。所以,“微而美”,是一种定位,是一种经营策略。

“微”指“微小”,是针对微信传播方式的特征而言。随着大众传播传统的集中传播方式渐渐被分散,微信传播分担了大众传播的一些社会功能,又具有人际传播的典型特征。微信传播相比大众传播一次性把信息传递给很多人的“广”而言,其传播形成个体对个体传播的“微”渠道,传播数量很小,信息有限。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认为“网络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微信传播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典型。以朋友圈、针对性传播为主要形式,是传播“窄化”的特征,意味着小众化的互动扩散传播。所以,微信广告文案要以“微”为一个基准。同时,广告要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文案更要集中明了,做到简约不简单。

“美”是指微信传播要给消费者传达美好的感受。文案不仅要突出产品功能诉求,更要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转而对产品进行审美层次上的诉求。微信实质上是一种社交软件,以文本、图片、语言、视频为传播符号的多元化传播平台,建立朋友圈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等多维社交网络。跟大众传播被动接收信息不同,微信传播仅互动双方或者同时加为好友的双方才可以看到信息,其背后是以好友默契度为基准的高度认同的信息接收心理。所以,广告信息意在传播产品或企业的时候,要关照到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更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追求“美好”的感受和体验。

二、微信广告文案“微而美”的要求

(一)广告文案目标群的“微而美”

使用微信的人群从最初的高端潮流人群逐渐扩大为大众化人群,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的目标人群在逐步扩大。因为某个产品在某个领域的深耕细作,满足的是某个群体认同的需求,而不是“大众”的需要。有个段子曾经这样说“年收入100万以上消费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6的,收到的是VIVO广告。买不起手机,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而没收到广告,是连可乐都喝不起的[吊]丝。”段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微信广告的目标群是有选择的,比以往更加聚焦。广告文案要针对这些个性化的群体做精准研究。

(二)广告文案情怀的“微而美”

广告传达的信息有企业理念、产品功效、促销等,意旨影响到消费者的认知、情感、态度,最后促进行动。以往大众传播辉煌时代,广告在“大庭广众”,喜欢“大张旗鼓”、展“宏图大志”,追求 “高大上”。而微时代不同,同样是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产品,在冰冷的科技面前,要给产品一个生命和灵魂,要触及群体的内心。所以,广告文案写作前,要深研产品特征,思考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而不是全能产品;要站在消费者角度,关注消费者的“微感受”,放弃“凡事皆应面面俱到”的想法;不能自说自话,过度关注自身品牌,要真诚互动,建立两者的内在连接。

(三)广告文案的形式“微而美”

微信广告传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众号传播,一种是个人微信私号传播。特别是个人微信私号传播,在朋友圈进行广告推送,门槛很低,广告文案水平参差不齐。有时为了追求转发率,甚至用粗俗低劣的文案来吸引眼球。不管是哪种传播,在广告文案形式的要求上是一致的,要做到“微而美”。首先,在文案的意境上要表达精简明晰,朴素清新之美;诉求上要情理结合,兼具产品功能诉求的实用之美和感性诉求的情感之美;语言文字要新鲜独到,善用修辞,简洁明了;字体设计上要便于网络阅读和转发,具有时代的形式美感。

三、微信广告文案“微而美”的写作技巧

国际广告大师曾总结了文案语言的一个原则:KISS,指的是“Keep It Sweet and Simlple”,也就是说,广告文案要追求“甜美”和“简洁”,和“微而美”所传达的意思是一致的,简洁而不粗陋,雅致而不做作。

(一)广告标题要“善变之美”

这是一个信息更新很快的时代,消费者开始快速浏览和选择性阅读,遵从了“产生兴趣――搜索――随时更新信息”的模式,广告标题如果冗长沉闷,消费者的注意力随时碎片化。所以,标题往往把最吸引人的、最重要的、最有效的信息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同时,广告标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做到丰富多变,体现“善变之美”。

1.新闻之“新”,突出信息新奇性和可信性,把广告标题作新闻标题处理,灵活使用“新、最新、发现、推出、首次、现在、消息”等词汇。如“2015,全明星周末来袭”、“现在开始,迅速挑尖货”、“首次揭秘,年度账单”等等,通过新闻式标题,展示广告信息的时间价值,结合传播时机,突出产品快速反应市场的机敏。注意点是信息要真实,必须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不能只是噱头。

2.承诺之“美”,标题通过承诺某种利益和好处,给消费者带来美好感受。消费者对网络广告往往存在不安全感和陌生感,特别是对广告使用“夸张”手法带来的不信任感,承诺式标题给人以保证的力量。比如用“免费、定能、优惠、美丽、气派、方便、附赠”等词汇,给消费者以行动或心理上的承诺。“新年购好礼,快递能上门”、“爆款买一送一,国货年中疯抢”等等,把消费者担心顾虑部分给予承诺,从而增加消费者选择的信心。注意点是要保证所承诺信息能实现,否则成为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3.行动之“力”,通过促使行动的词汇,如“请、让、应该、无论如何、来吧、试一试”等祈使式语句,减少消费者犹豫时间,缩短消费者从兴趣到行动的距离。如“一定要坚定消灭痘痘的决心”、“上新红包抢先领,立即抢购”、“剁手再一次来临前,请阻拦我”,这些标题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很能促成行动。

4.体验之“享”,标题通过个体体验式的感受分享,告诉消费者使用了商品、服务后的心得,相当于“用户评价”。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给其他消费者以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如“年终不如它,让你更期待”、“一分钟冬装变身凉爽秋装”、“比棒冰更凉快的竟然是……”,这些标题中的体验词汇,对于缺乏使用经验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5.证言之“实”,标题通过证言和数字的形式进行表现。用名人或消费者的证言、用科学而可靠的实证性数据,能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和信赖。如“通过过敏性测试,不含香料”、“品酒大师带你宠爱味蕾,荡漾灵魂”等等,因为这样的标题具有实证性,让人倍增信心。注意点是信息一定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

(二)广告语要“恒久之美”

广告语高度概括企业的理念、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精炼、短小、简洁的形式,持续反复出现在企业传播的各种平台,向消费者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相对标题的“百变”,广告语的特点是“不变”,在各种媒介、各个广告作品中都以同一面貌甚至是在同一位置、用同一种书写方式出现,向消费者传播同一项利益点。但是在微信广告里,它往往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传播上的一种缺失。写作时需要注意:

1.广告语和标志一起使用,作为微信头像。对于社交平台的微信,微信头像就像一个人的脸,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时,不能经常“变脸”,否则容易让人混淆。一般来说,企业标志加广告语,两者组合可以形成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形式上的美感,也是传统的经典组合方式,可以作为微信头像,长久使用。虽然,广告语较长,头像上根本看不清楚。但是这种组合表达了企业媒体上一贯的形象,微信延续和强化了这种形象,可以形成很好的一致性。

2.微信正文前后,广告语灵活使用。广告语不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很多时候是扮演“路人甲”的角色,戏份不多,不需要抢风头,但又是必须存在的,往往通过长时间曝光,才能形成一贯印象。所以,在微信正文前后,可以灵活出现。一是标题之下、正文之前的位置,在“更多精彩,一键关注”的旁边,出现标志或广告语,如“二更,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在每条正文之前出现,很好识别。二是正文之后,在类似“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的语句的前后位置。如艾莱依集团就在每条微信正文之后都出现“艾莱依,向时尚致敬”的广告语,利用尾因效应加深印象。

3.如果是某个季节性活动广告或单品广告,广告语最好连续出现。纳爱斯超能洗衣液在连续几则信息推送过程中,持续出现广告语,如“城里人不止人会玩,城里的地铁也超能玩――你比想象的更超能”,广告语不是主角,但每一次都在同一位置同一字体的方式出现,达到了系列广告的效果,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

(三)广告文字之“正向之美”

“正向”相对“负向”而言,是指积极向上的正面、正能量、正气等。在积极心理学中,正向心理是指用信念来克服挫败,用信心、诚实、希望、乐观等面对各种挑战,挖掘自身潜能,完成生命价值的过程。腾讯的深度研究栏目――企鹅智酷,在2014年12月了微信相关调查,其中“微信公众号文章分享人数排名”,其中情感、养生和政法新闻稳居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前三名,表达了人们传播的喜好。所以,广告文案的语言文字,传达正向能量,能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感受,可以引发更广泛的传播。

1.传达正向理念。不管广告文案传达的是理念,还是产品功能,都要有正向的思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和建立价值观体系,才能触动消费者和引起共鸣。创建并成长于微信的电商品牌买果果,用预售和包月订购形式来卖水果,为消费者提供省心省事的水果养身健康解决方案。广告语是“提供优质产品,为真正朋友服务”;在健康和卫生安全上,文案用“100”分来强化;对于购物的担心,用文案“全民买果果,免费吃水果攻略”,使用“先吃后付”的服务;通过普及水果文化、水果知识来加强来提供增值服务。整个品牌通过文案把一种积极向上的、对人关怀、对物关照的情怀表现出来,获得了中高端目标客户的认同。

2.多用正向词汇。常用的正向词汇有“钟爱、喜欢、优质、进取、勇气、诚恳、信心”等,这些词汇传递积极、温暖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消费者注意度高、卷入度高的文字。宝马在微信朋友圈推出的第一则广告是“越是期待已久,越是如期而至――悦”,其中“悦”字,就是一个正向的词语,包括后来公众号推出的系列信息,都延续使用了“悦”这个词。如“悦,创造奇迹”、“与悦相伴,双重礼遇”等等,雅致的文化气息和目标群很契合。同时,OPPO的朋友圈第一则广告, “至美一拍,记录看得见的幸福”,实现了和朋友圈的融合感,表达了一种普通人的温情和幸福感受。

参考文献:

[1]李南.如何写微信广告文案[J]新闻前哨,2013(07)

篇5

一、写信动机

通常求职信是针对报纸上招聘广告而写的。若此,信中须提到何月何日的报纸,有时工作机会是从朋友或介绍所听来的,有时写信人不知某机构、公司有工作机会,毛遂自荐。不论哪一种,求职信上一定要说明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因此首先应该表明你是在何家媒体看到应聘广告以及所要应聘的职位。参考例句:

1.In reply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 todays newspaper,I respectfully offer my services for the situation.拜读今日XX报上贵公司的广告,本人特此备函应征该职位。

2.Replying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to- days issue of the(newspaper),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in your esteemed firm.拜读贵公司在今日(报纸)上广告,特此备函应征贵公司该职位。

3.With reference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newspaper)of May 2for a clerk,I offer myself for the post.从五月二日XX报上广告栏得知贵公司招聘一位职员,我愿应招。

4.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 the enclosed clipping from the(newspaper)of November 12.谨随函附上十一月十二日XX报贵公司招聘广告,我愿应招此职位。

5.In answer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to- days newspaper for a secretary,I wish to tender my services.阁下在今日XX报上刊登招聘秘书广告,本人获悉,特此应招。

6.Learning from XX that you are looking for a sales manager,I sh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从XX处得悉,贵公司正在招聘一名业务经理,我愿应招此职。

篇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这与学生日常的经验教训、思维规律和思维路线有关。思维定势会使考生在审题和确立主旨方面形成个人局限性。如何突破这种局限性,使文章标新立异呢?

(一)逆向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的表层含义和引申含义,从逆向角度、侧向角度和发散角度去思考。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用人们习惯的方式去表述,立意乏善可陈;若从逆向角度来表述,则使文章耳目一新。如论述汽车超速的危害性,从正面角度表述多为列举交通事故的危害;而从逆向角度来表述,则可从汽车超速后司机可享受的诸多“待遇”这一角度入手,如“欢迎光顾某某医院”等,反而使读者眼前一亮。

(二)标题明意

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处。有道是“明眸善睐第一瞥”,标题不但要明晰文章主旨,还要出奇出新,吸引读者的眼球。

概括式标题,可以是文章中最出彩的一句话,要突出震撼性,在阅读文章前已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如《萦绕在我心中的那句话》。

疑问式标题,用标题提出一个问题来,采取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将答案隐含于文章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悬念式标题,在标题的文字上即突出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如《假如地球停止公转》。

二、从局部到整体布局

文章结构,不只是整体,局部更需要花心思设置小情节,以契合主题。随着主题的层层展开,吸引读者的眼球。时下,人们越来越追求心灵震撼,适当借鉴电影表现手法和结构布局,可提升文章的视觉感、立体感。

(一)蒙太奇布局

近年来,“蒙太奇”写作手法在作文时颇受追捧。这种布局手法的核心是运用画面的剪辑和组合来表现文章主题。优点在于取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没有传统文章“起承转合”的要求,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在构思与表达上,有利于提高成文速度。

(二)单一情节布局

与蒙太奇手法正好相反,单一情节布局仅用一个情节来展现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情节的不同侧面,以达到发人深省的效果,国外影视作品惯于采用这一手法。

中考作文可借鉴这一结构模式,尤其是议论文。通过运用多角度诠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展现同一命题,适当运用插叙、倒叙方式来展开讨论,在布局上形成跳跃感,使文章不显得沉闷。

三、不同角度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取与考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有紧密关系,但缺乏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不丰富的考生同样可以通过写作机智来改变劣势。

(一)逆向选材

文章中需要正面突出主题的材料,但也需要与正面材料形成对比的反面材料或侧面材料。若考生只掌握正面材料,可通过对材料中故事的逆向思维来构思反面材料,如展现一名善良医生时可从黑心医生的材料中选取,达到“不说即为说”的效果,烘托主题。

(二)场景转换

对于广泛使用的题材,合理运用场景的转换,来突出材料的新意。如写某记者就一个议题采访音乐家、新婚夫妇、老年人等,大家结合自身阅历对同一议题抒发了不同感受。可以通过转换主角身份来重塑故事,实现场景转换。

四、织锦华章丰富语言

思维是鹰,语言是翼。鹰之敏锐,需要有翼才能翱翔天际。语言绝非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绚丽的华章。

(一)活用动词

汉语的魅力在于动词,古人作诗作词皆对动词的运用格外推敲,求力一字传神,仅仅一个字即可为整句话添姿增色。

(二)长短句结合

在句型句式的把握上,不过多使用长句,给读者造成压迫感;也不要过多使用短句,使文章结构显得松散。长句可用于展现各种写作手法,如对偶句、排比句,增添文章的气势;而短句可用来调节文章的松紧节奏,增添阅读乐趣。

篇7

商务信函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买家对公司的评估,给客户的每一份信函、邮件或者传真,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显示公司的水平和实力。同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评估和了解买家。

商务信函写作决定了是否以专业的方式跟买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业务往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商务信函的写作技巧是国际商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功课。

尽管写作在今天已经被列为商业领域的关键技能之一,但在这一领域接收过全面训练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人们要不就是在几乎无须动笔的课程上学有专攻,要么就是专攻学术写作之道,而学术写作与商务写作不是一回事。

学术写作与商务写作的不同,主要在于读者和写作目的不同。在学术写作中,写作者的目的是要让有限的读者信服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博学。读者通常也是行业内的专家,他们阅读和评价论文是有报酬的。

而在商务英语写作领域,文章是写给那些可能并不了解写作题材的各行各业的读者看的。商务文章的写作,受到时间和金钱两方面的限制,另外,读者无须,也不想花时间来整理和阅读那些冗长而复杂的文章,因此,今天的商务沟通要求的是一种简洁明了易懂的文风。

因此要符合上述交流的要求,并且树立起专业,以顾客为本和思维清晰的形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下。

一、读者

了解读者是成功的关键。无论任何交流(无论是文书的还是口头的交流)的首要原则即便是了解听众,一切都围绕着这一原则进行。

二、遣词

简单的词效果是最好的。阅读理解研究的结果显示,如果文章的难度稍稍低于人们通常的理解水平,那他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快。在生意场上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族都没有时间为了看懂生词而去查字典。所以为了确保普通读者正确理解你的意思,尽量挑选短小精悍的简单词汇。这样也就减少了产生误解的可能。

行话仍有用武之地。行话是在特定的团体或行业内使用的专业语言。如果给这样的团体写信,行话就能比平常的语言更清晰更准确的解释某些概念,也有助于于技术人员读者建立起和谐友好的联系。

三、造句

句首、句尾的内容应该得到突出。人们在看电视情景喜剧时也是这样一个情形,他们一打开电视,因为熟悉剧情的发展看到中间就会开溜去看其他频道,然后再回来看结尾。因此别把重要信息埋没在长句的中间位置,这样可能会被人忽略漏看。

商务应用文句子的平均长度为15到18个单词。这是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句意的最佳长度。如果超过18个单词,读者看到这种句子要么会跳过中间的细节,要么就会错误的理解句意,因此长度应切成两到三个短句为宜。

最佳的商务信函应该由长短不同地句子组成。太多长句会使人不知所措,太多短句则读起来像是小儿絮语,长短句交错的文章对读者最具吸引力。

标点超过四处的句子令人难以卒读。句子因为太复杂而需要那么多的标点的话,读者是很难读懂的。把这样的长句断成两句或更多的短句,这样有助于有逻辑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

表达三个乃至更多观点时使用列表是最好的办法,标题式的列表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掌握要点,而且也留有空白的间隔。

四、分段

信函、备忘录和报告的起始段落与结尾段落的长度不应超过三到四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如果段落过长,就可能使读者不愿意花时间继续看下去。结尾段落也应该简短扼要,明白说明读者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意思表达的越清楚越准确,越有可能得到想要的效果,位于信函、备忘录或报告肢体部分的段落绝不应该超过8行长。今天的读者已经不习惯长篇大论,他们会撇开中间的段落之看第一和最后一句。因此,为了保证读者不漏掉重要的信息,将段落长度控制在8行以内是最好的。超级秘书网

电子邮件中的起始和结尾应该只有2~3行长,主题部分段落长度不应该超过5行。凡事为读者着想起见,尽可能缩短段落。

五、外观

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人并不关心文档的外观。然而一封信函,电子邮件或报告的外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件方是否愿意拆开阅读。如果其书写潦草难懂,那对方可能就会忽略其内容或推迟到以后再阅读。

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字体应以适宜阅读为标准。现在有了word软件,人们有机会使用多种大量不同的字体,但是如果同时使用多种字体,写出的东西就会获得“勒索信”一样的效果。字号要慎重的选择,太小太大都不利于读者的阅读。

绝不要整篇文档或电子邮件都用大写字母、粗体字或斜体字来写。有些人以为这样可以突出个人的风格或趣味,于是大部分甚至整篇文档都用大写字母、粗体字或斜体字来写。但是这些字体很难阅读,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反倒使它们丧失了正常的功用——即对某些单词或习语起到强调作用。只在其强调作用时用大写字母、粗体字或斜体字。

篇8

那么,如何用地道流利的英语写好一份求职信呢?关键要处理好求职信的五个组成部分:写信动机、自我介绍、本人能力、结尾、附件。

一、写信动机

通常求职信是针对报纸上招聘广告而写的。若此,信中须提到何月何日的报纸,有时工作机会是从朋友或介绍所听来的,有时写信人不知某机构、公司有工作机会,毛遂自荐。不论哪一种,求职信上一定要说明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因此首先应该表明你是在何家媒体看到应聘广告以及所要应聘的职位。参考例句:

1.In reply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 today’s newspaper,I respectfully offer my services for the situation.拜读今日XX报上贵公司的广告,本人特此备函应征该职位。

2.Replying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to- day’s issue of the(newspaper),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in your esteemed firm.拜读贵公司在今日(报纸)上广告,特此备函应征贵公司该职位。

3.With reference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newspaper)of May 2for a clerk,I offer myself for the post.从五月二日XX报上广告栏得知贵公司招聘一位职员,我愿应招。

4.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 the enclosed clipping from the(newspaper)of November 12.谨随函附上十一月十二日XX报贵公司招聘广告,我愿应招此职位。

5.In answer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to- day’s newspaper for a secretary,I wish to tender my services.阁下在今日XX报上刊登招聘秘书广告,本人获悉,特此应招。

6.Learning from XX that you are looking for a sales manager,I sh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从XX处得悉,贵公司正在招聘一名业务经理,我愿应招此职。

7.Your advertisement for a telephone operator in the newspaper of March 8has interested me,I feel I can fill that position.贵公司三月八日在XX报上刊登招聘电话接线员广告,本人拜读后极感兴趣,相信能担任此职。

二、自我介绍

篇9

    9月 5日,作为一名最基层班组的兼职通讯员,我有幸参加了2012攀钢传媒中心组织的新闻通讯员写作培训班,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新闻写作的机会,所以我非常的珍惜,这不仅仅是我系统的学习新闻写作的难得的机会,而且这也凝聚着我们厂对基础班组通讯员成长的关心。

在这次培训中,攀钢日报的汪老师和朱老师从攀钢日报版面、栏目,新闻写作写什么、怎么写才符合要求、以及当前稿件存在的问题,通过详略有当的向我们讲授,让我们写有了目的性,不在盲目写、投稿。从新闻线索的捕捉到现场采访、再到写作发稿,从一条新闻发现到最后的创作出来与观众见面的新闻创作的全过程,电视台的关老师都详细的讲解其要领并传授写作技巧。三天的学习时间很短暂,老师们如此详细的讲授,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新闻写作的新手来说正是自己所需的,我感觉受益匪浅。

篇10

显而易见,网络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存在明显的不同,所有的新闻记者和网络都应当也能够了解其中的差异。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相比,其形式与文风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根据罗伯特・奈尔斯《网络写作教学》(teaching online newswriting)的总结,并结合笔者的观察与实践经验,网络新闻成功写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个性化写作的创新与超越。

1.发现网络新闻写作独特性的方法

既然网络上的海量新闻要与报纸新闻和期刊新闻有所差异,那么记者就要首先了解网络新闻的独特性在哪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媒体还没有把握网络时代的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机遇是不存在的。网络出版提供了多种独特的新闻写作模式,而且启发记者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里迅速掌握这些方法,这样才可以让网络新闻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里独领。

新闻写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正统的教科书并不是学习的最佳素材,直接阅读网络新闻将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可以借助别人的经验而少走弯路,比如网络新闻写作指南一类的读物,这对于改善和提高网络新闻写作技巧是需要的。与传统印刷媒介新闻写作框架不同,网络新闻写作是通过博客、维客和论坛形式出现的文字样式。

2.网络新闻写作充满了神奇与魅力

博客的写作与报纸新闻最为接近,特别是专栏写作更是相似。博客写作并不要求全部用第一人称,实际上最优秀的博客就像最棒的特写专栏,需要的是震撼人心的独创性报道。但是多数博客的做法是发出与众不同的另类声音,以此吸引挑剔的读者的慷慨点击,这不是成功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作者必须把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洞察力隐含于报道之中,让读者迅速而直观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如果博客能随时随地更新就更好了。

维客是一种提供多人共同创作环境的网站,即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的页面数据。因此,维客的作品最终是由作者集体完成的。它与报纸新闻的不同是维客新闻可以随时复制、修改和更正。当然,维客新闻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作者在加入最新的信息时与旧的文本完全吻合,因此在网络新闻的写作里,维客新闻是难度最大的。尽管如此,维客新闻依然是吸引读者不断更新信息的最好形式,也是激发网站流量飙升的直接动力。

留言板已经被报纸网站使用多年了,但最成功的莫过于那些独立的新闻网站,它们依靠留言板的功能聚合了大量的人气。最优秀的版主利用最高明的采访技巧,即把网站的大量留言集中归类,然后直接链接到网站的社区板块中,巧妙的话语、个人化的叙事和充满智慧的措辞,这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吸引了一批粘着度很高的网络游客。

种子写作是把报纸标题的写作技巧应用到新媒体的方法,其本意并不是为了信息的传播,而是借助于写作的种子吸引好奇的读者的点击、挖掘和链接。报纸的标题是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标题下的新闻,但种子标题是为了吸引读者通过RSS或e-mail来填补新闻,当然最好可以激发读者把种子播撒到其他的e-mail、即时讯息和Social Bookmarks(一个比较好的增加外链的手段)。那么,网络写作利用这些模式的具体技巧是什么呢?当然,传统写作技巧还是有用的,比如主动语态、结构清晰和措辞准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技巧呢?

3.直达读者眼球――为搜索引擎而写作

关键词是网络写作的关键一环。网络写作与报纸写作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它可以直接进入搜索引擎的页面,因此,网络新闻写作必须准确地选用关键词,即最有可能被读者搜索到的词语。因此,作者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读者的立场写作,这样他就可以决定读者最有可能使用什么词语搜索到此条新闻。

主体提炼至关重要。为了增加被搜索的机会,网络写作者需要尽力把新闻提炼出1-2个主题,这样作者就可以在标题中使用选定的关键词和独特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使行文跌宕起伏当然是更高的境界。如果写作过程中产生新的观点,就可以另起炉灶单独成文,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实现不同新闻之间的共享。

篇11

会议新闻,是指专门报道会议、反映会议情况的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据中央电视台2002年7月的一项统计,35天的新闻联播节目共播出174条会议新闻,平均每天5条。新华网2002年8月份31天里,仅研讨会一类的会议新闻就多达302条,平均每天10条,这些新闻都是通过会议形式来展示现实生活经验总结、部署工作、交流信息、传播思想、宣传产品、建立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可想而知,会议新闻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但会议新闻长期以来还存在许多未尽如人意的地方,“台上台下,布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对中国会议新闻的真实写照。在过去的会议新闻中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逢会都必须报,而且是按规格报;二是会议消息是应付领导的,只能摘抄领导的讲话,无发挥余地。因此,会议改革被提上了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

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刀阔斧也对工作性报道进行改革,诸如:版面上分流――控制头版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条数;字数上约束――限定字数狠刹长风;写法上创新――提高会议报道质量。如上海的《东视新闻》早就开始对会议报道方式进行探索,该台在减少报道会议新闻的同时,对一些重大会议从不同角度去报道,挖掘更多的信息。随着各地方会议新闻的改革,对会议新闻的写作也重视起来,各个地方也都进行了许多尝试,但要真正做起来并把它做好,却并非易事。

要善于发现 “金矿”,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而是要你去善于发现会议中的“金矿”。会议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新闻信息源,但是有的记者却还叹息一些会议性报道令人乏味,没有新闻,难以搞出名堂。实际上,这是一些记者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进入信息时代,读者对时政类新闻特别是会议新闻非常关注,从会议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些上级部门工作的部署、指导思想及实施意见。这给部分行政工作者、企业工作者或普通老百姓都带来许多前瞻性的指导。因而会议活动、会议程序本身难成新闻,但会议之中可能蕴藏着重要新闻。能不能开采这个金矿关键在于记者有没有灵敏的嗅觉,能不能发现。

一、“换位”思考

任何新闻报道对象都是多侧面的,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现、认识和反映往往因人而异。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新闻视角的选择。工作性报道中要开掘出公众关注的新题材,记者就要进行“换位”思考。

换位,就是要调整记者的思维方式和报道视角,尽量从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去捕捉信息、选取题材、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求新求活求特色。

(一)选择生动鲜活的政务亮点

政府部门有些会议和活动,虽然有很强的工作性,但有时也会透出新闻亮点。2001年10月1日,湖北省召开了会议颁布了一项措施:武汉免费开放一些新建的公园、广场,不再收取门票。这只是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的一项具体工作,算不上是什么轰动的新闻。但这引起了人民日报社记者罗盘的注意和思考,他开始跟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并不断了解其它省会城市的做法。通过对比,很快罗盘写出了通讯《武汉,公园免费开放之后》,引起网民热烈讨论。

(二)选择贴近读者的新鲜经验

报道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要使读者产生兴趣,选择题材就要在与公众的接近性上下功夫。“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是各地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报报道的一个重点。中心工作如何报道才能出新,如何与读者拉近距离?要拉近就必须深入采访,贴近群众。

二、娴熟的写作技巧

(一)是注意精心制作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因此在制作上要准确、凝练、生动、鲜明。

(二)是注意掌握导语的写作技巧

一些会议新闻可以将会议用作“由头”将读者直接引到新闻现场,不仅贴切、自然,没有什么“会议味”,而且增强了文章可读性。

(三)是注意背景材料的运用

介绍背景材料既可以帮助读者加深了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又可以使新闻人物富有了深刻的内涵。

(四)是注意了行文精练,做到了文约意丰、言简意赅

这要求记者在选材上要精当、概括,把基本上把该说的、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闻事实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清楚了。尽量争取让一句话多传递几个信息。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会议报道中虽有“金矿”可采,但需要记者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样是跑会议,同样是参加一个活动,为什么有的记者能捕到“大鱼”,有的记者却只能捉到“小鱼小虾”,差异就在于“纸”外的功夫。但我相信,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勤奋敬业的记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