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6:00: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马原课程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马原”课)是一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觉得学习马克思很枯燥乏味,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与运用。因此,要转变学生对“马原”课的态度,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应在讲授“马原”课时要根据这门课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现实,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一、“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
(一)注重对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及其内在逻辑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一系列理论构成,而贯穿在这一系列理论中的红线就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观点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主要包括实践观、唯物观、辩证发展观、经济观、阶级观、群众观等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就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总之,“马原”课要始终站在革命阶级上以立场为平台,以基本观点,方法为指导借鉴基本立场整体统一把握,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二)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马原”课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否“过时”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经济理论不能满足的现状;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现状和状况与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是否不符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对信仰的问题等等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把书本上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基本原理,才能形成正确的信念。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人们传递有针对性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案例与一般讲课用的举例是不同的。举例的目的在于佐证讲师的观点,或者承上启下,主要起到论证或者引导的作用。而案例讲课重在参与和体验,重在分析与决策能力,重在知识框架的运用,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事例,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促进他们的准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了解到案例,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必要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同时老师随时给予引导,促使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理解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针对案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统一把握,深刻理解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在一个个案例中,通过浅入深出的运用,帮助学生从具体案例分析着手,最后上升到对抽象理论的领会,不仅可以使马克思知识传授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地更好理解。
2.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本原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现实中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因为教学中所选案例是从当今社会实践中抽选出来的,通过课堂上的案例解析,可以形成一种示范。例如在讲矛盾分析方法这一节时,以“不该发生的悲剧”为案例,先介绍案例,再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和悲剧给我们有哪些启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进而达到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活动,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权利,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种情况在理科生中尤为突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要强调教师读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作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传达知识,鼓励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将教与学双向互动应用于“马原”课中,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三、“基本原理概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要恰当采用
案例教学法只是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中的一种,在讲授课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而且,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牢牢把握“马原”课的精神实质。另外,不是说“马原”课从头到尾都用这种方法,如绪论等章节就不需要用。还有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有一定的分析,甚至有时案例的答案有无数种,所以,一些章节的讲授要恰当采用,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
(二)所选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马原”课必须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案例的选择也很重要,由于要考虑到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而且还要考虑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所以,所选案例在数量上不能超过两个,而且要精选案例,有对所讲内容有针对性,如果与教学目的无关,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案例最好不选或少选。
(三)采用案例一定要有补充和归纳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马原”课程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将具有抽象性的理论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事例,以熟悉又亲切的面孔面对学生。但案例教学法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理论,并将这种理论转化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既是教学的终点又是学生实践的起点,不管是将案例放在原理之前、之中或之后,老师都要积极引导,结合原理,让学生分析思考,补充归纳。这样一来,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又加上老师的补充说明,所学知识就会在学生记忆中更加牢固。(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一、重视度问题
中职学校与高中学校不同,无论国家、社会或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度远不及后者。虽国务院、教育部和政府大力改革与支持中职教育事业,国内外仍普遍存在对中职教育的偏见,认为中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各方面支援仍比高中低。
再者,中职学校针对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开设的主课多为商贸、计算机、艺术、外语类,我校区仅有会计系、外语系、学前教育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科(原商贸系)、制造工程系,并无独立的法律系,故法律课程在中职学校仅为选修的基础课程,受重视度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课程。
二、教材的问题
(一)每学期选用的教材不同造成师生困扰
笔者自任教以来,几乎每学期都换教材,造成备课负担是其次,造成学生困扰是重点。2008级及2009级的学生曾问我:“若不同校区选用的教材不同倒情有可原;但为何同一个校区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同一门课程同一名教师授课的班级却用不同版本的教材,究竟哪本教材才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大纲?”当时我解释:“请以授课老师的课件为主,无论教材怎么变换,我校区法律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会有大变动,换新教材后只会针对新增部分修改;无论我给哪个年级哪个系哪个专业哪个班级上课,都以各位老师均可共享的课件为主。”鉴于我是新老师,故有学生又问:“您是新老师,凭什么让我们相信新老师做的课件而放弃相信教材?”明显,学生们对新老师的不信任、对新教材的不适应,都是授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摩擦。当时我的解释是,每个学期期初和期末,各系各任课老师都要开会研讨和总结任教课程的情况,其中就包括课件与授课内容的中心思想,如有违背教学大纲的内容,是不可能通过研讨会一致意见的。
事后我向本校区教务科部门反映了上述问题,该部门积极于与各校区联系,最终在三校合并的大趋势之下,确保首先解决2()11级材的问题,让新年级减少上述困扰。
(二)推荐适用的教材
笔者自任教经济法以来,先后接触到的教材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基、邓连文《经济法基础》第6版;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袁绍歧《经济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淑芬、王靖《经济法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永吉《经济法基础》第6版。在这几个版本的教材中,有的篇幅较散,甚至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会误导学生,故在任课时必须纠正。在使用上述版本教材中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淑芬、王靖《经济法基础》教材较适合中职使用。现三校虽已合并,但因大校在建的场所问题,各校区仍在原区域上课,故要真正做到教材与资源统一,估计要等到三校区合流至同一大校时才能圆满完成该任务。
三、课时与授课内容的问题
我校区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系部为会计系、工商管理科(原商贸系)、外语系,针对各系不同的专业与就业趋向,虽为同一门经济法课程,在授课过程也要注意侧重点的小变动。如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诉讼与仲裁法适用于各系各专业班级,商贸系和外语系还可讲授工业产权法,会计系还可讲授会计法、税法;但因各学期的课时为17~19周(即一周有2~4课时,17~19周共有34~76课时),根本不可能完成整本书的章节,故每学期都会出现压课与遗留章节的情形,惹来学生不少抱怨:
一是认为压课属于赶鸭子上架的教学方式,中职生原在初中并没接触过法律类课程,对于很多法律术语的理解有困难,而经济法章节之众多,让学生们学习起来已经非常头疼,若任课老师光顾压课赶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吸收程度,就算一本书全部讲完,对学生而言等同没学;
二是中职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比能读高中、上大学的学生有更重的经济压力,若学生发现一本书到期末时还有很多章节没讲解会投诉学校骗学费和教材费,甚至投诉任课老师不尽职和不专业。
四、师生的问题
(一)无心听课
如上所述,三个校区均无独立的法律系,而中职生对枯燥又有难度的法律课毫无兴趣,重视度也远不及其他专业主课。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得想尽办法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要比其他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精力。另因受到三校合并的影响,毕业班大部分渴望提前就业、一年级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学习,无心听课率明显比上一届高。
(二)作业、课外实践与考察情况
因法律类课程不是主课,故要求每学期平时作业次数为3~5次,期末形式为考察。为巩固学生的知识。笔者一般要求重点章节至少做一道案例题,可选择书本现成题或课外案例题;例在讲解合同法时,会针对合同的效力出1次案例分析,在违约责任的知识点上又出1次案例分析。因法律类课程有一定难度,故在授课时还应做到:
1、针对学生们排斥法律课程问题:
模拟学生的思维、用通俗的语言、关注的时事新闻去讲解各知识点,多利用视频案例教学授课,多用身边人举例会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2、针对学生们课后不复习的问题:
多在课前反复强调各重点;多在课堂上惯用提问式教学和选做简单练习,开拓学生的法律性思维与思考能力;做用图表总结,利于学生吸收;自费买小奖品奖励每次作业、提问与考察第一的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一般布置5次平时作业、1次期中测试卷和1次期末考察。各系完成作业率较高,但综合性开卷测试的通过率仍比预想中的低。此外,笔者在本学期发现,配套教材的习题难度大部分超纲,低分率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故笔者拟往后章节只选用适宜的部分习题,不足的在课外寻找难度与重点均配套的练习。此外,因响应大校开源节流的响应,原本期末作业形式为试卷形式,因考虑到复印的经费毫无着落,故统一改为减少题目数量或手抄题目的形式进行考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2011年上半年,笔者率先组织201004班、201005班、201006班3个会计系的班级进行了小型模拟法庭,是三个校区首次课外实践活动,虽有不足之处,但的确让学生们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2011年下半年,笔者又组织会计系201025班、商贸系201020班、外语系201015班进行了大型的跨系模拟法庭,本次课外活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赢得各部门的支持与援助,锻炼了学生的演讲与口才、搜索证据资、整理资料、写稿、法律性思维、手工创造、礼仪接待、组织策划、会场布置、秩序维护、自信等能力,让各师生明白法律存在的意义,深刻体会到团结与协调的重要性,将教学理念彻底贯彻到实践当中。举办这两2次实践活动的最大意义:因考虑到活动的经费毫无着落,故这2次活动亦有受限的地方,如户外参观实际法庭环节的取消。故笔者组织学生手工做邀请函、身份牌、国徽等道具,担任法官、律师、证人的选手借穿礼服或便服出庭,尽可能不花一分钱,让更多的学生“环保”开庭,挖掘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乐趣。
(三)教师的被动心态
因中职教师和法律课程不受重视的原因,再加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还有经济法课时紧张与任课老师紧缺的对比关系,往往造成教师的被动心理。再者,同一门课反复讲授几次以后,心理容易产生松弛感,往往忽略了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及教学内容上的补充,忽略了自我挑战的必要性。
五、完善各问题的建议
下学期三校人员、教材、场地等资源完全统一后,应先优先解决教材、课时、教师、教学经费的问题;相关部门除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应考虑同步积极调动法律类课程教师的积极性。日后如有条件,望学校多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我校区外教的户外灵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爬山、逛街、操场上同样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调整课堂授课与实践的比例,让学生更能学以致用,没白教这门课的学费。
[结语]综上所述,在重视维权的当今社会,中职学校经济法教学应受到更多重视,尽管暂时无法开设独立的法律系,不代表各个专业的学生不需学习法律知识;尤其经济法适用于社会每个领域每个工作岗位,不应再被忽视,不应让法律教育只是教育,应保证学生走出学校后,能真正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正确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才能使得中国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相聚是缘
7月15日,参访团来到了云南财经大学,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杨晓红副校长,王力宾副校长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和办学理念,两岸教师围绕着学校教育课程之制定与实施,国际经济情势之发展对近期教育政策的影响,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少数民族教育之比较等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团长杨益风代表全团作了专题发言,认为两岸在文化教育方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他高度评价了大陆教育部门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台湾育达商业大学的张教授表示,育达商业大学与云南财经大学的课程相似,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有共同的资源,今后应加强双方的学术交流。育达商业大学的资讯化非常先进,希望云南财经大学考察借鉴。在听说云南地区的高考入学率只有18%时,张教授建议云南财经大学在育达商业大学建立一个分校,以满足大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愿望。台湾大学哲学系郭教授说,第一次来云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云南财经大学的教师交流,是新师旧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说两岸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大陆有很多经验值得岛内同行学习,他邀请云南财经大学的教师早日去台湾大学参访交流。
寻梦之旅
云南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吸引了岛内教师的追寻欲望,当他们来到香格里拉时,顿觉碧空如洗,天高气爽,四周的山林让他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高原上的清风是那样地让他们陶醉,他们忘却了高原的反应,齐声高呼:寻梦的地方――我来了!彰化县教师会许丽芳理事长随行随记笔记,台中市教师会吴乐三理事长激动地说,他虽然已看过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写的人间仙境,但百闻不如一见,这里的天蓝得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云自得让人心情舒畅,这里的高山湖泊剔透如明镜,这里的草原万般的婀娜……这里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自己已经体验,生活在了这世外桃源中,领队廖婉如说,香格里拉是云南进入四川,的交通枢纽,是滇,川,藏茶马古道的要塞,来到这里学习到了藏传佛教文化,见到了藏房,码泥堆,青棵架,结识了淳朴善良的藏族朋友,回去向同事和学生传授,共享收获的快乐。
参访团循着茶马古道来到了丽江,参观了木府,游览了丽江古城,这座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世界文化,自然,记忆三项遗产的所在地,保存着世界上惟一活着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和享誉中外的纳西古乐,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蓝天,白云,雪山,草甸,山泉与勤劳聪慧的纳西人天地合一,构成了一幅和谐安详的画卷,云林县教师会理事长廖芳娟深有感触地说,丽江,秘意的文化且不说,单名字就与美丽有着纯粹的联系。描写丽江的文字太多,几乎字字珠玑。丽江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她总能让人留恋,台湾教师会副理事长杨秀碧动情地说,丽江是一个悠闲,遇想的地方,也只有在那里,人才会不经意间放慢脚步,去感受那里的分分秒秒,因为时间在那里是可以被暂时停住的,人们不愿放弃与世俗隔离开的一个悠静的地方亲密接触,只因世俗太逼真,太正视,人就太渴望有这么一个地方来修复。她说还要带上家人再来丽江体验这种快乐。
离开丽江,沿茶马古道南行,参访团来到了大理,参观了白族民居,崇圣寺,游览了苍山洱海,参访团的教师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地听,仔细地记,手中的相机也不知拍摄了多少永恒的画面,团长杨益风说,也许很多人是在金庸小说的《天龙八部》里才了解大理,但大理却是一个需要你用时间去体味的地方,大理的确是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台湾大学郭文夫教授说,大理的湖光山色实在是天下最醇香的美酒,不饮自醉。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做大理与台湾的文化使者,把大理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给更多的台湾学生。
《动物药理》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抗菌药物一章的理论学时数为8―10学时,占整个《动物药理》理论学时数的20―25%,因而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该章强调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理论性较强,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高职学生尤其是生物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该章知识,一直是我们致力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在本章教学中,根据汉语音韵优美的特点,将枯燥乏味的药理知识总结成歌诀,配合教材,灵活运用,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歌诀在抗菌药物章节教学中的应用
1.1歌诀在记忆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
由于作用机制涉及生理生化知识较多,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生化知识比较薄弱,因此,药物作用机制的讲解一直是《动物药理》教学中的难点。在讲授抗菌药物的5大作用机制时,我们先用“多粘菌素带正电,结合胞膜通透现;(内)酰胺作用于转肽,直链十肽无法连;喹诺酮定位A亚基,螺旋酶活性尽丧失;磺胺竞争合成酶,二氢叶酸难成形;氨基糖苷四环素,大环内脂酰胺醇,抑制蛋白质合成”总结,再分别阐述,加以标注。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将功利性的有意记忆转变为无功利的无意记忆,更利于学生记住学习的内容。
1.2歌诀在阐述各类药物作用方面的应用
《动物药理》抗菌药物章节中涉及药物繁多,按照化学结构分类,重点掌握的药物种类有近10类,每类药物又有多种代表药物,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又有差别,因此学生很容易混淆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抓住每类药物的共性,突出个别药物的个性,就成为本章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总结药物歌诀时,既顾及各类药物的共性,又抓住不同药物的个性,化零为整,合而为一,全面阐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如青霉素类药物总结为:“青霉素药分两类,天然青霉半合成;天然苄青青霉G,西林类属半合成;合成青霉多耐酸,羧苄、甲氧是例外;羧苄抵抗绿脓菌,甲氧耐酸不耐酶;氨苄、羧苄、阿莫林,广谱耐酸不耐酶;苯唑、氯唑、双氯青,既耐酸来也耐酶;耐酸药物可内服,耐酶药物防耐药;不耐酸酶青霉G,内服无效肌肉注。”其内容涵盖了青霉素的分类,以及各类药物的特点。而头孢菌素类则总结为:“头孢菌素分四代,一代氨苄羟氨苄,氨苄主治阳性病,绿脓杆菌不敏感;三代头孢注射用,动物专用是噻呋;阳性阴性皆有用,猪胸牛呼鸡大肠。四代头孢动物用,喹诺喹肟名称同;广谱杀菌活性增,牛猪呼吸巴氏病。”其内容包括头孢类药物的分类、各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与临床应用。氨基糖苷类总结为:“氨基糖甙杀菌剂,抑制菌体蛋白质;肌注防治全身染,口服治疗肠道病;主要对抗阴性菌,链卡还治结核病;控制剂量须慎重,神经耳肾有毒性。”其内容阐明了氨基糖苷类的作用机制、抗菌谱、给药方式与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总结为:“大环内酯抗生素,代表药物红霉素;抗菌谱似青霉素,临床还治支原病;动物青霉素过敏,治疗可选红霉素。泰乐菌素动物用,临床主治支原病;胸膜肺炎、犬结(肠)炎,(牛)摩拉氏菌(猪)弧菌病;用法内服混饲饮,肌肉注射强刺激;如果用它泡种蛋,抑垂传播支原病。替米考星畜禽用,广谱抗菌忌静注;防治家畜放线菌,支原体病可干净;引起肺炎巴氏菌,用它也能除干净;临床用法有三种,混饲混饮注皮下。”四环素类总结为:“四环素类兽医用,广谱抗菌有作用,二菌四体和一虫,不良反应应慎重;多西环素脂溶性,临床还治肾疾病;除土霉素不肌注,肌肉注射刺激强,长期内服二重染,反刍、马、兔忌内服;临床配伍应避免,钙、镁、铁、铝络合成(说明: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二重染是指二重感染)。”林可胺类总结为:“林可、克林林可胺,抵抗阳性细菌强;支原体病也能治,马兔用它可不行;大观霉素伍林可,治疗支大感染行(说明:支大是指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氯霉素类总结为:“氯霉素类抗生素,抑制肽酰转移酶;肽链合成被阻止,菌体蛋白难合成;抗菌抑菌是广谱,对阴作用强过阳;长期应用氯霉素,再生障碍贫血病;甲砜霉素毒性轻,只抑红白血球生;氟苯尼考动物用,胚胎毒性需慎重。”磺胺类药物总结为:“磺胺药物白晶粉,耐热难溶性稳定;钠盐容易溶于水,刺激性强肌注深;磺胺药物有三类,吸收快慢消炎粉;慢者用于肠道病,快用感染在全身;球虫选用磺氯嗪、二甲磺胺喹啉;抑菌作用有强弱,间甲、唑排头兵;嘧啶、索辛后面跟,对甲、二甲连多辛;高度敏感链球菌,肺脑沙脓葡球菌;鼻疽大肠巴布菌,球虫放线衣可清;耐药药停可消除,同类耐药交叉性。尿血腹泻且神经,此乃磺胺中毒症;解毒苏打或糖水,维K维B紧后跟。”氟喹诺酮类总结为:“诺氟活性不及恩,氧氟、培氟治脑病;环丙活性强过恩,沙拉主治大肠病。达氟主治呼吸染,胸支感染巴氏菌;二氟代谢成沙拉,葡萄呼吸厌氧菌。”喹啉类总结为:“喹啉类抗菌药,乙酰甲喹、喹乙醇。乙酰甲喹广抗菌,抑制菌体DNA;对阴作用强过阳,猪的红痢作用强;家禽对它尤敏感,量高期长毒防范。抗菌促长喹乙醇,育成猪用忌用禽(说明:育成猪指体重不超过35kg的猪)。”硝基咪唑类总结为:“地美硝唑甲硝唑,主治原虫厌氧菌;甲硝唑药还能治,肠内肠外阿米痢。”
1.3歌诀在抗菌谱记忆中的应用
抗菌谱指对抗菌药敏感(能被抑制或杀灭)的病原体,是抗菌药学习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不掌握抗菌谱等于没有学习抗菌药[1],因此,抗菌谱历来是抗菌药测试的重点,也是临床选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由于抗菌谱涉及微生物学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反映抗菌谱难记,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的抗菌谱。我们在抗菌谱教学中,将常用药物的抗菌谱简单概括然后在课堂上加以解释和说明,使其更容易识别记忆,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获得其他抗菌药物抗菌谱知识。如青霉素的抗菌谱总结成:“猪丹毒病首选他,链葡螺放白肺炭(廉颇落荒白灰滩)。”氨苄西林的抗菌谱总结为:“葡链肺球难敌G,沙肠巴布变嗜血。”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的抗菌谱就可以根据这两种药物的抗菌谱进行类推记忆。同理,记住庆大霉素的抗菌谱:“大肠巴沙克雷伯,绿脓变形金葡庆;厌氧结核肺连脓,立克次体无作用。”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也可类推而得。
1.4歌诀在记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应用
抗菌药物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应用该类药物防治动物疾病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病原菌,抗菌药,以及动物机体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科学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在讲述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时,先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归纳为“选药针对病原菌,充分考虑药动性;注重剂量和疗程,给药途径把握稳;正确联合作用增,FIC指数来确定”,再进一步解释、扩展,从而使学生首先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再慢慢思考、消化,更有利于记忆。
1.5歌诀在强调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
临床常面临两种和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不合理的联合使用可以使药物变质、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作用和耐药性。抗菌药物常联合应用于防治严重的、病因不明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必须掌握各种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而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讲授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抓住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规律总结成歌诀:“青霉、头孢快杀菌,喹氨、多粘杀菌慢;两类联合疗效增,青、链合用是例证;大环、四环、氯霉素,抑制细菌很迅速;快杀速抑不合用,合用出现拮抗性;磺胺药物慢抑菌,联合快杀无关紧;作用机理相同药,配伍效降毒性增(说明:喹氨指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以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1.6歌诀在突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方面的应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指与治疗目的无关、对机体不利的药物作用,包括副作用、毒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也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同样通过歌诀形式,将其串连在课堂讲授中,将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时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如在青霉素G的不良反应时,以歌诀“窄谱青霉素,毒小安全高;钾盐刺激强,快注心不跳;过敏危险大,肾腺首选药;地米来相助,酸钙不落后;现配宜现用,水解毒性增”强调,不但指出了青霉素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而且交代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急救方法,从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讲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时,以“尿血腹泻且神经,此乃磺胺中毒症;解毒苏打或糖水,维K维B紧后跟”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方便识记。
2.编写歌诀的一些体会
在编写歌诀的时候,教师首先必须深挖教材的内涵,吃透教材,这样编写出的歌诀方能概括药物的本质和特点[2]。如抗菌增效剂,其特点就是本身抗菌活性弱,能增强其他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因此,教师将其归纳为:“甲氧苄啶TMP,动物专用DVD;抑制叶酸还原酶,抗菌药物增效剂。甲氧苄啶配全身,一五比例常成行;二甲肠道球虫病,一五分配蛋鸡禁。”概括了其特点,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其次,歌诀编写要尽可能和知识点相结合。因此,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加以研究,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抗菌药物的合理和联合应用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将其总结为歌诀,必须吃透教学大纲。再次,歌诀编写要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最大的信息量。如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歌诀,里面不但囊括了抗菌药物的5大作用机制,而且指出了常用抗菌药物的类别及其作用机制。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种类歌诀:“氨基糖苷抗生素,代表药物链霉素;卡那、庆大、阿米卡,大观、安普、新霉素。”总结了氨基糖苷类的8种代表药物。第四,歌诀要合于音律。好的歌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能创造出美的感受。如:“多粘菌素带正电,结合胞膜通透现;酰胺作用于转肽,直链十肽无法连。”最后,编写歌诀要将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简化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融于其中,如总结青霉素G的抗菌谱“猪丹毒病首选他,链葡螺放白肺炭(廉颇落荒白灰滩)”这句口诀中,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诈败诱敌“落荒”逃到“白灰滩”一举歼敌,联想记忆青霉素的抗菌谱包括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和炭疽杆菌等。在课堂教学中,发动学生参与歌诀的编写和修改,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为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奠定基础。
总之,《动物药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想切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结合实际条件,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提升教学水平。
1.引言
《电路分析》课程是目前电子信息和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该课程是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然而,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方法及定理较多,极易发生混淆。例如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多达五种:支路电流法、支路电压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这五种线性网络分析方法中,回路电流法与网络电流分析法类似担忧不同,因此学生经常混淆这两种方法。但学生认为回路电流法比网孔法复杂,也最难掌握。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一套针对回路电流法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回路电流法要领,理解内涵,并灵活运用。
2.学生应用回路电流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教授《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经验,以及与同事的交流,发现学生应用回路电流法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混淆网孔、回路和基本回路三者概念。
回路是指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只要是一个闭合的路径,就可以称为一个回路。网孔则是回路的特殊情况,是指除了组成回路的支路外,不再含有其他支路的回路。而基本回路是建立在“树”的基础上,是由一条连支和某些树枝构成的回路。显然,这三者中网孔和基本回路都包含于回路中,网孔和基本回路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和基本回路;基本回路是网孔,但网孔不一定是基本回路。
(2)混淆网孔电流与回路电流。
网孔电流是指假想的、沿着网孔支路流动的电流,可认为网孔电流等于网孔边沿支路的电流。而回路电流也是假想的电流,等于连支支路上流过的电流。两者的区别在于网孔电流是网孔边沿支路的假想电流,而回路电流则是连支支路上的假想电流。
(3)基本回路查找困难。
在应用回路分析法时,关键环节在于找出合适的基本回路。基本回路选择合适,则可以减少方程数,起到简化计算的作用。如果基本回路选择不合适,则可能会增加计算量,使计算变得复杂。
3.回路电流分析法的解题要点与技巧
我校现采用的教材为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袁良范主编的《简明电路分析》[1]。目前笔者担任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的授课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课堂上仅有浓厚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吃透课本知识,充分理解课程内涵。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知识点的总结与简化。针对该课程中的回路电流分析法,笔者总结了如下三句话:“找树找回路,特殊情况特殊处,标准方程带自阻和互阻。”学生只需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三句话,便能对回路电流分析法做到“手到擒来”。
这里,笔者将通过图1所示例题简单说明上述三句话的内涵和运用步骤。
例题:请只用一个回路方程,求解图1中的电流I。
以此题为例,上述三句话分别对应回路电流法解题的三个步骤,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找树找回路。”即只有先找到原电路图对应的树,才能找到基本回路。在授课中,笔者总结出一个简单的选树原则,即电流源、受控电流源、未知电流等尽量放在连支上,电压源、受控电压源等尽量放置在树枝上。那么,电路图中去掉连支,留下的就是树。在图1所示例题中2A的电流源与3I的受控电流源及要求的未知电流I显然放在连支上,去掉连支得到的就是树,最终选定的树如图2所示,实线部分为树枝,虚线部分为连支。
第三步:“标准自阻和互阻。”即列含有互阻、自阻的标准形式的回路方程(标准形式方程为:自阻×回路电流+互阻×相邻回路的回路电流=该回路中所有电压源电压升的代数和)。
需要稍作说明的是,在标准方程中,互阻的前面是需要判断符号的。判断的准则为:若两回路电流同向通过互阻,则回路方程中互阻前的符号为正(+)号,若两回路电流反向通过互阻,则互阻前的符号应为负(-)号。
这样通过所总结的三个步骤,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回路电流分析法解出未知量。因此,针对回路电流分析方法,采用笔者总结出来的三个步骤,并时刻牢记选树的准则,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基本回路,并快速列出回路方程。
4.结语
作者简介:吕鸣(1957-),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高级工程师;王萍(1979-),女,河北元氏人,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7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79-02
关系数据库理论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内容涉及的概念、定义、定理、推理较多,同时在教学中要求学员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在数据库应用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关系数据理论的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关系数据理论用于指导建立良好的关系模式,在关系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或较少地产生异常。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规范化理论(包含依赖关系及范式)、公理系统(包含基本公理、推理、覆盖及闭包)和模式分解。在教学要求上提出掌握规范化理论的定义及概念,熟悉Armstrong公理系统并熟练应用推导,针对具体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模式分解;其教学的重点为Armstrong公理系统、函数依赖和范式;其教学难点和目标设定为模式分解。关系数据理论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
关系数据理论的教学以关系模式为核心展开,围绕关系模式中的属性集U和函数依赖集F介绍相关知识,最终实现掌握模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1.以属性间的联系为关系数据理论的重要始点
应用关系数据库理论构造关系模式离不开对关系模式中属性的探讨。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象而言,根据现实需求而提取或筛选出的刻画事物或对象特征的诸属性间有着不同性质的联系。因此,将属性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基本联系作为关系数据理论的始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依赖、范式以及闭包等知识点的学习,并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关系模式为关系数据理论教学的核心
围绕关系模式R(U,F)展开关系数据理论的教学主要把握以下知识点的学习:
(1)采用直观的图示法清晰展示函数依赖关系。在关系数据理论中函数依赖关系对范式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函数依赖关系的定义通常以文字表达的方式予以说明,在理解上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探索使用图示的方法刻画函数依赖关系的定义,对学生理解定义的实质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图2~图5给出了部分相关函数依赖定义的示意图。
(2)消除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的重要手段——规范化。在数据模式的构造中需要关注和解决数据的插入异常、更新异常、删除异常以及数据冗余问题,这也是规范化的意义所在。因此,合理地构造关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规范化理论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和手段。在关系模式各种规范化形式(范式)之间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联系,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并阐述清楚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各种范式的定义,选取适当的范例并结合图6所示的范式联系及规范化过程实施教学。
(3)公理系统——模式分解的重要理论基础。公理系统是关系数据理论的重要基础,合理、有效地运用公理系统求解函数依赖集的闭包及最小函数依赖集是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在教学中采用把握基础、灵活运用、明确目标的教学原则。这就是把握公理系统的推理规则,灵活运用推理规则求解闭包,为模式分解奠定知识基础。在公理系统的教学中要重点强调求解属性(集)的闭包和函数依赖集的闭包之意义和作用。求解属性(集)的闭包可以从理论上判定该属性(集)是否适合作为关系模式的候选码;求解函数依赖集的闭包并判定两个函数依赖集是否等价对确定模式分解能否保持函数依赖的等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公理系统部分的教学视为模式分解的重要理论基础。
3.以模式分解为关系数据理论学习的重要目标
模式分解的过程就是运用关系数据理论及其规范化的方法解决模式中的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注意把握两个要点:一是模式分解中的三个等价的定义及其内涵;二是既保持无损连接又保持了原有函数依赖的等价的判断方法。通过示例分别说明模式分解的三个等价的定义,进而分析其异同点,尤其关注分解后所得到的模式是否与原模式保持了等价关系,使原模式的函数依赖及原有信息不产生本质上的变化这一重要问题。这就是模式分解中要达到既保持无损连接又保持了原有函数依赖的等价。在教学中既要学生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也要学会并掌握如何判断分解后的模式是否保持无损连接且又保持了原有函数依赖的具体方法,将模式分解作为关系数据理论学习的重要目标。
三、结束语
关系数据理论的教学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关系模式为核心、以模式分解为目标、以规范化理论和公理系统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可以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理论的知识,尤其是各知识点的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关系数据库理论的教学依然是值得“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探讨的课题之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提高关系数据理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陈志泊,王春玲.《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9):126-127.
[2]马金忠,田彦山.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问题的多解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1,(4):90-94.
【中图分类号】G633.66
n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很多,除非零元素较少时可利用定义计算(①按照某一列或某一行展开②完全展开式)外,更多的是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特别要注意观察所求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行列式,有时会有不同的求解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1.利用行列式定义直接计算
例1计算行列式
解Dn中不为零的项用一般形式表示为
.
该项列标排列的逆序数t(n-1 n-2…1n)等于 ,故
2.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
例2一个n阶行列式 的元素满足
则称Dn为反对称行列式,证明:奇数阶反对称行列式为零.
证明:由 知 ,即
故行列式Dn可表示为
由行列式的性质
当n为奇数时,得Dn =-Dn,因而得Dn = 0.
3.化为三角形行列式
若能把一个行列式经过适当变换化为三角形,其结果为行列式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因此化三角形是行列式计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3计算n阶行列式
解:这个行列式的特点是每行(列)元素的和均相等,根据行列式的性质,把第2,3,…,n列都加到第1列上,行列式不变,得
4.降阶法
降阶法是按某一行(或一列)展开行列式,这样可以降低一阶,更一般地是用拉普拉斯定理,这样可以降低多阶,为了使运算更加简便,往往是先利用列式的性质化简,使行列式中有较多的零出现,然后再展开。
例4计算n阶行列式
解将Dn按第1行展开
.
5.逆推公式法
逆推公式法:对n阶行列式Dn找出Dn与Dn-1或Dn与Dn-1, Dn-2之间的一种关系――称为逆推公式(其中Dn, Dn-1, Dn-2等结构相同),再由递推公式求出Dn的方法称为递推公式法。
例5证明
证明:将Dn按第1列展开得
由此得递推公式: ,利用此递推公式可得
6.利用范德蒙行列式
例6计算行列式
解把第1行的-1倍加到第2行,把新的第2行的-1倍加到第3行,以此类推直到把新的第n-1行的-1倍加到第n行,便得范德蒙行列式
7.加边法(升阶法)
加边法(又称升阶法)是在原行列式中增加一行一列,且保持原行列式不变的方法。
例7计算n阶行列式
解:
(箭形行列式)
8.数学归纳法
例8计算n阶行列式
解:用数学归纳法. 当n = 2时
假设n = k时,有
则当n = k+1时,把Dk+1按第一列展开,得
由此,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
9.拆开法
把某一行(或列)的元素写成两数和的形式,再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将原行列式写成两行列式之和,使问题简化以利计算。
例9计算行列式
解:
……
上面介绍了计算n阶行列式的常见方法,计算行列式时,我们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把握行列式的特点,灵活选用方法。学习中多练习,多总结,才能更好地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参考文献
[1] 《线性代数》魏贵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使我们的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从生活体验出发,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是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个成功课堂不可缺少的前奏。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生活体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因此在新课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当学生发现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时,会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是有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巴西》这节课导入中我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世界杯足球赛导入新课,耳熟能详的足球明星,娴熟高超的桑巴足球,让学生感受独特足球文化,自然的引入巴西文化中融合了欧洲葡萄牙、西班牙的文化及非洲黑人民族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殖民主义给巴西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二、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新课程要求我们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拓展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来解决地理问题。
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解释地理现象
七年级学生首先接触的地理知识是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地球与地图》,尤其是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比较抽象,很难掌握,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掌握四季成因的重点。在教学中讲述昼夜长短变化时,我先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一天中正午太阳最高,在一年中夏季正午的太阳高,冬季太阳高度低;夏季时白昼长,黑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学校旗杆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在地理课堂中把生活中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可度。
2、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地理问题
地理问题设计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同时问题设计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前提。《有效教学》这本书中提到,如果想让提问有效:“提出的问题既要基于教学目标,更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个认知水平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大陆气温低。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问:“夏季在海边游泳时在海水里和脚踩在沙滩上哪一温度更高?”学生回答沙滩的温度高,海水里比较凉快?教师总结:夏季时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那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补问:“用家里的微波炉加热面包和一杯牛奶哪一个热更快”,学生会得出面包热的快,牛奶热得慢,教师总结。同理,海洋和陆地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导致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夏有较大差异。通过教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的设计,解决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三、从生活出发,把地理规律和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地理教学在选择上要坚持提供给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在《巴西》这节内容中,讲述巴西地形时学生很容易从图中读出巴西地形由两部分组成: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通过读图学生可以看出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最适宜人居住,但巴西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巴西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原始雨林茂密,不适宜人们居住与发展,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成份等作用,不仅不能随便砍伐,而且应该保护,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地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假期旅游,设置选择合适的旅行路线方案,掌握我国的交通路线分布就大有裨益。我们到一个旅游景点,如何看导游地图,就坚持“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可以介绍给学生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如在野外可以通过立竿见影的方式辨别方向,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更多的还要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把生活现象、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融入课堂,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医学课程教学中。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些医学院校所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每章均附有病例分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临床医院的关系[2],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是中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因其内容繁多、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课程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医疗护理工作联系不大。另外,生物化学安排在中专一年级学习,因而生物化学是中职护理学生反映最难学的课程之一。“酶”章节一般设置在生物化学的绪论之后,可以说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前导章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坚定其学习本课程的信心,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教学经验,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酶”章节的教学中,现介绍如下。
1生活型案例列举酶,导入主题拉近距离
生物化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在导入时可以使用生活中加酶的日用品作为案例,使酶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加酶洗衣粉,其添加的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可以高效去污且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环境。又如加酶牙膏,通过添加酶制剂,能有效除去牙垢、消除菌斑、防止龋齿。通过引入生活型案例,拉近了学生与酶的距离,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酶洗衣粉和加酶牙膏等案例也可在后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多次使用。如在讲解温度对于酶促反应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有效地保存加酶洗衣粉,同时引出含酶药品应该在低温下保存等知识点。
2实证型案例介绍酶,让学生掌握经典概念
生物化学对于概念的定义相对抽象,学习基本概念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唾液淀粉酶,知道其可把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因此在讲解酶、底物、产物、酶的活性和酶失活等概念时,可以引入唾液淀粉酶,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唾液淀粉酶的底物、产物分别是淀粉和葡萄糖。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实验型案例展示酶,使学生直观感受酶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把精选的案例以最合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酶的催化反应速度是非催化反应的108~1020倍[3],在讲解酶促反应特点时,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直观地展示酶促反应的特点。学生熟悉的外用消毒剂双氧水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分解成氧和水(H2O2=O2+H2O)。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本实验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选用肝脏研磨液催化双氧水,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从而可判断反应进行的速度。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且实验现象明显,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化学的实践性。
4针对型案例讲解酶,通过病例掌握重难点
刚开始学习生物化学的学生并没有临床经验,因此在讲解某些重难点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常见病例是迫切且有效的。例如在讲解酶原和酶原激活的知识点时,可以选用急性胰腺炎的病例,通过病例让学生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种发病凶险、死亡率高的疾病?为什么可以用血、尿淀粉酶浓度来辅助诊断急性胰腺炎?通过对病例的学习、讨论、分析和总结,在加深了学生对酶原和酶原激活理解的同时,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适应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又如在讲解酶的不可逆行性抑制作用时,可以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根据病例引导学生回答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原理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原理和用药种类是什么?如果在路上碰到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该如何进行急救?
5分析型案例探究酶,培养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
由于生物化学和护理专业关系密切,学好生物化学能为学习后续的护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酶”章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分析型案例让理论和实际接轨。例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时,选用磺胺类药物抑菌原理这一案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4]。本案例既能使学生明白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又能使学生明白为何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剂量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
6创新型案例思考酶,发散思维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总结、实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是影响酶促反应的几个因素,在这一知识点讲解中,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实验来探索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学生拿到案例后可以分小组进行案例讨论,通过阅读课本查找资料加深对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理解,从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示问题的处理方法,同时启发学生形成一套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7新颖型案例补充酶,使学生站在学科的前沿
在课堂中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补充一些较新颖的案例增加课堂知识的输出量。例如可通过视频等形式补充介绍某些酶缺乏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还可以宣讲禁止近亲结婚的国策。生物化学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项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端粒酶等。某些护肤品中就添加有SOD,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使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补充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方向,又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酶”章节的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精选案例的同时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法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要合理安排教学。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而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139-142.
[2]陈秀芳,叶辉,唐敬兰.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6):718-720.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反过来,利用这些实例,又可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地理知识。
衣着方面,在讲述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袍子、戴白头巾?我们连云港人为什么要备齐棉衣和单衣,海南人需要吗?”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再让他们举一反三。
饮食方面,同学们可从日本的位置特点了解日本为何被称为“食鱼民族”,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我国“南米北面”、南北方人吃辣的不同原因。
住、行方面,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我国“南尖北平”“南船北马”外,还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知识来解释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南亚的高脚屋等不同的民居形成原因,因纽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为什么是狗拉雪撬等。这些联系生活的例子,都能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二、用生活中的其他常见现象来理解地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常见现象,是我们地理教学的很好素材,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冬夏天亮及放学时间的不同,可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午后及暑假最热可帮助学生理解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连云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可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特点;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在连云港可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贴近生活实际,来自现实生活的素材,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时事,掌握“生活中的地理”
因为课程实习的需要我在福建旅游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福建旅游有限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对该公司的设立时间、投资者、设立方式、注册时间、交纳的质量保证金的多少、公司的运作等相关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与公司职员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情况。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是一段极有意义的时间,以前我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知识背清楚了就可以在现实中应付自如,通过这次实习我才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点。不管是在公司的设立还是公司的经营中都存在很多的现实因素,不像书上写的那么简单。比如公司设立的申请登记,这是一个繁琐过程,要比书本讲的复杂。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我对《公司组织与管理》的相关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通过实践的操作我知道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它们。书本的理论和工作的实际应用是有着很大区别,只有把他们结合了我们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也能更好地找到学习的方向。
2 公司简介
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前身为福建省旅游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连年荣获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福建旅游公司是由福建旅游局投资设立的公司,它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后来随国有企业改革浪潮的不断高涨,福建旅游公司改制成福建旅游有限公司。公司从由福建旅游局单独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转变成由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型国际旅行社公司。其业务涵盖入境旅游、出国旅游、国内旅游、国际国内航空销售、会议服务、旅游车队等。公司在福州市区设有十个门市部,在厦门、福清、长乐、马尾、武夷山等地设有分公司。2005年11月16日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武夷山分公司正式挂牌开业。福建旅游有限公司杨桥营业部是福建旅游有限公司的一个下属门市部,该门市部成立于1998年8月31号。
1988年公司成为全国第一批国际客运销售,是福建省第一家国际客运商。多年来,公司一直保持全省航空客运销售量的榜首,目前已成为国内外50多家航空公司的商,是福建省与外国航空业务签约最多的单位。
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鲜明经营理念的旅行社,公司注重诚信服务,并注册了“福之旅假期”的优质品牌。公司以“更好地服务的人”为目标,致力于福建省乃至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海内外朋友和同仁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公司拥有一百多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福建省旅游企业中坚,公司年营收规模突破2亿元,位居全省旅行社的前茅。
3 实习过程
参加了福建旅游有限公司为期三天的新人培训后,我们被公司安排到其中的一个部门——办公室进行实际的操作。
3.1 参加部门的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