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2: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调控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一部声乐乐谱,无论它有多么详尽,也都无法确切地体现出人类情感的细微变化和色彩差异。这就需要声乐演唱者的再次创造。这个创造过程必然会包含一定的、内在的心理成分,即心理调控。它直接影响歌唱技术的好坏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在这里,歌唱过程的心理调控包括对歌唱声音和动作的心理调控,也包括勾画艺术形象时必要的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这时,个人的审美、主观感受和认识都对其心理调控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对歌唱声音和演唱动作进行心理调控
声乐演唱的声音、动作都是由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引起的心理反应,再由心理反应来调控人的生理动作,最终完成这一过程的。对声音的调控表现为对音高、音强、音值、音色等的感受能力;对演唱动作的心理调控主要包括对演唱姿势、呼吸动作、咬吐字动作等一系列动作的心理调控。
1、对歌唱声音的调控
对音高的调控主要依赖于个人音准的心理感受。歌唱者并非都对声音的高低有着天生的灵敏度。有的歌唱者视唱和歌唱时音准都不错,但听辨音高时却显得较差,有的相反。还有的学生由于歌唱技术问题也会出现跑调的现象。前两种情况需要歌唱者刻苦训练,提高对音准的感受能力。后者则需要提高歌唱技术能力,多听多练。
声音强弱的调控是建立在较好歌唱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如果是初学者,则对弱音的调控能力就比较差。首先,表现在拍子的强弱调控上。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等的节拍强弱规律都有不同,这时就要依照作品的节拍对强弱进行心理的调控。再有,每首声乐作品由于所表现的内容不同,有时也会有一些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不同演唱要求,这就更需要歌唱者加强心理调控的能力,准确无误地表现作品。
对音值的调控非常重要。一组音由于有了音值的长短才组成了美妙动人的旋律。有不少声乐学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拍、抢拍、少拍现象,有的与伴奏者配合不到一起。其中绝大部分都源于心理上对音值的调控,“心理节拍”的不准确造成的。准确的“心理节拍”和恰到好处的音值长短会使歌曲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对音色的调控是表现作品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声乐作品风格多样,同样也就要求歌唱者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和变化音色。江南水乡的歌曲细腻委婉,演唱时音色就要甜美、秀气;陕北地方的歌曲豪爽大气,音色就应调整为明亮、高亢。同时,表达不同情感时也要及时对音色进行调整,哀求时的音色、悲伤时的音色、愉快时的音色、发怒的音色都应该有所不同。像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就很善于利用不同的音色来再现不同的艺术形象。
歌唱是表现美、传播美的声音艺术。一个歌唱者,无论他(她)的技术多么高超,如果不去重视和表现声音色彩,那么他(她)就是为了炫技而歌唱,其歌声就会缺乏生命力,也不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2、对歌唱动作的心理调控
首先,歌唱时的站立姿势十分重要,站姿的正确与否对声音的好坏有着很大影响。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错误的站姿会直接影响声音技巧的发挥。如:双肩高耸、头部过仰、下巴紧张、双脚重心偏移等等这些错误的站姿,会使声音出现卡、撑、挤、喉肌过于用力、气息上浮等问题。同样,解决歌唱中某些问题时,脚跟向下使劲可以使气息扎实。歌唱时,对歌唱姿势进行细致的心理调控,避免不正确姿势的出现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正常发挥。
对演唱时呼吸动作的调控主要是指歌唱时的气息控制。吸气时,腹肌扩张、横膈膜扩张(下降)、腰椎挺立、双肩略向后背并自然下垂;呼气时,腹肌收缩、横膈膜收缩(上升)。吸气与呼气都要在心理的调控下进行。呼吸和演唱是密不可分的,演唱是在保持吸气状态下进行的,没有心理的控制,歌唱时很难保持住腹肌的扩张,口、鼻、喉的打开和横膈膜的扩张,歌唱声音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对歌唱咬、吐字动作的调控也非常重要。歌唱者演唱一首歌,最重要的是要让听众清楚歌曲的意思,即听懂歌词。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情感、从而感染听众。要有意的对咬、吐字动作进行调控:字头要清晰、宇腹要饱满,字尾要归韵。有的歌唱者将“阳”唱成“昂”;有的由于方言的影响,将“来”唱成“奶”。前者属于字头不明显,后者是字头错误。还有的将“黄”唱成“欢”,未将字归韵。这些错误都可以在心理的调控下避免。有时,咬、吐字的轻重调节还可以直接反映出歌曲的情感色彩。
二、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
在歌唱过程中,为了刻画出生动的艺术形象,需要借助于心理对情感表现的调控作用。它还与歌唱者个人的审美观、主观感受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歌唱者对歌曲作品内容和内涵的理解,理解必须是多面的、深入的,这是其基础。然后在心中勾画出逼真的景象或人物形象,这就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幻想力。了解了作品内涵,有了逼真的幻想,再用精湛的歌唱技能和美妙的音色,将歌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也进入到歌者所营造的情景当中,故而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例如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演唱《人说山西好风光》时,“展开想象,调动记忆中自己生活过的家乡和其他去过的地方的印象,心中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时,……把客观自然的美移到自己的情感中,即景生情、情再具象为景,从而涌现出一个崭新的意象。再通过相应的技巧、手段、把情、景的想象转化为音乐形象并外射出来。”她将歌唱的情感表现建立在景观的幻想之上,“去创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弦的情感、意趣、心绪和韵味的美,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契合,从而使观众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去体味,延伸至那更深、更浓重的美。”可见,想象的合理以及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情感表达的尺度。又如郭兰英在演唱歌剧《白毛女》中“哭爹”一段时,她“联想到旧社会贫穷农民卖儿卖女,父母儿女硬被拆散、生死离别的痛苦,内心视像中描绘出一幅悲惨的图景”,在这种联想之下进入角色,赋予角色生动鲜活的情感表现,激发人们心中对喜儿的同情和对地主阶级的憎恨。正如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1885-1955)所说的:“用你的心儿去歌唱”那样,歌唱的情感表现依赖于歌唱者的心理感受,只有先想到才有可能做到对歌曲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
由此可见,心理调控作用于声乐演唱的始终,甚至作用于演唱的准备工作中。歌唱的心理过程和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歌唱的心理过程形成并发展而来的,而个性特征又调节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表现着心理过程。这也正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指导实践的过程。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只有遵循这一规律,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歌曲的内涵,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黄俊兰著《郭兰英的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2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5
内源性阿片肽是哺乳动物体中天然生成的阿片样活性物质,包括最初发现的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家族和后来又分离出的许多新的阿片肽,如孤啡肽等。
1.1脑啡肽家族包括甲硫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enkephalin,MENK)和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L-ENK),它们是由5个氨基酸构成的小肽。1975年Hughes最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这两种具有很强阿片活性的阿片肽(Hughes,1975),它们是脑内含量最高的阿片肽。
1.2内啡肽家族该家族中最主要的成员是含有31个氨基酸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它是1976年李卓浩从下丘脑提取物分离提纯得到的第一个内啡肽类的阿片肽(Li,1976)。此外,该家族还包括含16肽的α-内啡肽和17肽的β-内啡肽。
1.3强啡肽家族主要包括强啡肽A(Dynorphin,Dyn-A,17肽)和强啡肽B(Dyn-B,13肽)。这类阿片肽在1979年由Goldstein发现。
1.4其它阿片肽除了以上三大家族外,人们还在南美蛙的皮肤中找到一组具有阿片样活性的肽类,其中包括蛙皮素dermorphin和deltrophin。1995年又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810的17肽,被命名为孤啡肽(orphaninFQ,OFQ)(Reinscheid,1995)。1997年Zadi-na等人发现了只含有4个氨基酸的内吗啡肽(endomorphin)-1和(endomorphin)-2(Zadina,1997)。
2阿片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分布
心血管系统中存在阿片肽及其受体(SunFY,1983;TaiKK,1991),孙凤艳等人应用放射免疫受体分析法证明在兔的肠系膜动脉和主动脉均存在有阿片受体,与心血管功能调节相关的受体主要有μ、δ、κ三种,心脏上主要存在κ阿片受体和δ受体[3]。离体灌注实验表明(CloC,1985),M-Enk及L-Enk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张力,且明显削弱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正性肌力作用,而用纳洛酮可以阻断这种作用,提示EOP可通过受体系统直接降低心脏的工作性能。同时,LendeckelU等人对κ受体和δ受体在心耳的分布及对心脏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4]。总之,阿片肽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分布成为其对心血管系统生理调控作用的基础。
3阿片肽的离子调控机制
已经有研究证实阿片肽及其受体与离子通道存在密切关系。例如Roumy在某些组织中,发现阿片受体与Ca2+通道相偶联[5]。并有发现在豚鼠粘膜下神经丛中,激动阿片受体可影响离子通道的功能。在离体脑片上,OFQ对电压门控性Ca2+通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电压与浓度依赖关系[6]。此外吗啡能够改变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NG180-15、SH-SY5Y等细胞内[Ca2+]i动态平衡[7]。本文主要介绍阿片肽对心脏和血管钙离子和钾离子的影响。
3.1钙离子激动心脏的阿片受体(如激动心肌细胞的κ受体)可以耗竭细胞内储存钙,使细胞内游离钙短暂升高后降低,从而产生短暂的正性肌力作用和随之而来的心肌收缩性减弱。当窦房结发出冲动到达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膜除极,产生动作电位,此时心肌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型Ca2+通道打开,外Ca2+内流,同时,又由于外Ca2+内流导致内Ca2+释放(CICR)机制使肌浆网(SR)中的Ca2+大量释放,产生钙瞬变。在豚鼠,U50488H可降低细胞内ICa,因此,在激动阿片受体后,可以产生负性肌力作用[8]。Ventura等在1992年采用荧光指示剂Fura-2观察了特异性κ-阿片受体激动剂Dyn和U50488H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i的影响,发现5~200μmol/L的U50488H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心肌细胞内游离钙,之后游离钙浓度降低,其作用可被100μmol/L的Mr2266所阻断,提示该作用是通过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κ-阿片受体介导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升高[Ca2+]i,主要来自于细胞内储存Ca2+的释放。因为κ-阿片受体激动剂升高[Ca2+]i的作用在用ryanodine耗竭细胞内储存Ca2+后,几乎完全被阻断,而去除细胞外Ca2+,或用Ca2+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nifedipine)则无任何影响(TaiKK,1992)。此外,经ryanodine或κ-阿片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咖啡因也失去升高[Ca2+]i的作用(Ventura,1992)。提示κ-阿片受体激动剂与ryanodine具有类似的作用,即耗竭细胞内储存Ca2+。
在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合适的电场刺激,可以引起细胞收缩和[Ca2+]i的快速升降。电刺激引起[Ca2+]i的升高主要来自于细胞膜除极所引起的Ca2+内流,以及通过外Ca2+内流导致内Ca2+释放机制引起的储存Ca2+的释放。U50,488H在3×10-6到3×10-5mol/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其抑制作用可被10-6mol/L的Mr2266所阻断(ShengJZ,1995)。Ventura用10-7mol/L的ryanodine同样观察到能抑制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此结果与前面提到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耗竭细胞内储存Ca2+的研究一致。激动κ-阿片受体使心肌细胞内储存Ca2+耗竭,导致电刺激所引起Ca2+释放量的减少,从而使[Ca2+]i瞬变的幅度明显降低。因此,刺激κ阿片受体在静息心肌细胞可引起细胞[Ca2+]i的暂时升高和储存Ca2+的耗竭,而在电刺激的心肌细胞则使[Ca2+]i瞬变的幅度降低,从而导致负性变力作用。此外,有证据表明,激动阿片受体还可以抑制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钙内流,导致[Ca2+]i瞬变降低[8]。对δ受体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激动阿片受体可以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9]。其可能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有以下三点与钙离子相关:(1)钙超载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Miyawaki,1997),在预处理过程中使细胞的[Ca2+]i快速而短暂的升高可模拟IPC的心脏保护作用,而激动心肌细胞上的阿片受体可以使细胞的[Ca2+]i快速而短暂的升高,因此,阿片受体可以产生心脏保护作用。(2)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抑制交感神经,可降低心肌细胞新陈代谢,从而减小耗氧量及代谢毒物的产生,保护心肌细胞。已有实验证实,刺激κ阿片受体可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活动[10]。这种抑制作用有阿片肽的离子调控机制参与,当κ受体被强啡肽激活后,可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使[Ca2+]i瞬变的幅度降低,从而抑制细胞活性[11],也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内的Ca2+动员影响细胞活性[12]。另外,在神经系统,钙内流减少可以使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间接抑制神经电活动。阿片受体可以影响细胞内钙浓度,而细胞内钙浓度的改变不仅产生了膜电位的变化,还影响了细胞内作“信使”Ca2+的数量。Llinas等1977年用电压钳技术在用TTX和TEA处理过的突触前膜证明,Ca2+内流的数量(即Ca2+电流的大小)与突触前膜去极化的大小程度成比例。目前已经公认去极化使聚集存在于活性带处膜结构中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使一定量的细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而这些Ca2+不仅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它本身还是一种起信使作用的物质(它的作用不能被两个携带同样正电荷的其它离子所替代)。当激动阿片受体时,引起细胞内Ca2+离子的减少,导致作为“信使”的Ca2+离子减少,必然会使神经兴奋性减弱,从而产生交感神经抑制。(3)最近还有报道指出激动κ受体和δ受体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从而使心率减慢,而这种作用也是通过调控Ca2+通道来实现的[13]。
3.2钾离子在神经细胞,刺激δ受体可激活钾外流。同时还有研究表明,OFQ可以激活K+通道,增强K+电导[14]。在心肌细胞,U50,488H也有类似的作用,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将会使通过L型Ca2+通道内流的Ca2+减少,并导致SR对钙的回摄降低,使[Ca2+]i瞬变幅度下降,心肌收缩力降低。Champion等认为内吗啡肽通过增加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透性,使钾离子大量外流或抑制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超极化等方式,来降低血管收缩活性。在大鼠的脑干神经元中,δ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抑制G蛋白偶联K+通道的活性[15]。
以上结果证实,激动阿片受体可以通过对[K+]的影响,改变膜电位,进而产生抑制作用。
有实验证实,激动δ受体还可以导致线粒体KATP激活,进而产生KATP在缺血预处理中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16]。Aitchison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证明了激动δ1受体导致KATP的激活[17]。KATP通道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在缺血预处理过程中,刺激阿片受体,使KATP通道激活,则钾离子大量外流,产生了超极化,并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从而减小心肌的收缩性,这种能量节约效应,可以延迟因缺少能量而造成的细胞损伤。
阿片样物质在延迟IPC中也有同样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同样可以被KATP的非选择性拮抗剂优降糖和线粒体KATP非选择性拮抗剂5-HD所阻断,这表明延迟IPC中激活阿片受体可产生KATP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
Shaker和Armstead证实了激活阿片受体可以产生由KATP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Armstead于1999年又发现了孤啡肽的血管舒张现象也是由KATP介导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样物质可以通过影响膜离子通道和细胞内离子浓度产生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效应。对EOP离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EOP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作用,并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18]。
【参考文献】
1毕辉,朱妙章,王跃民,等.U50488H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机制.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5):404-407.
2LasukovaTV,MaslovLN,LishmanovIuB,etal.Contributionofdelta1-opioidreceptorsinregulationofcardiacresistancetoischemia-reperfusion.RossFiziolZhImIMSechenova,2002,88(5):568-580.
3Valtchanova-MatchouganskaA,MissankovA,OjewoleJA.Evaluationoftheantidysrhythmiceffectsofdelta-andkappa-opioidreceptoragonistsandantagonistsoncalciumchloride-,adrenaline-and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arrhythmiasinrats.MethodsFindExpClinPharmacol,2004,26(1):31-38.
4LendeckelU,MullerC,RockenC,etal.Expressionofopioidreceptorsubtypesandtheirligandsinfibrillatinghumanatria.PacingClinElectrophysiol,2005,28(Suppl1):S275-279.
5RoumyM,ZajacJM.Modulationofcalciumconductancebyopioidandanti-opioidpeptides.JSocBiol,2001,195(3):277-283.
6ZhangM,WangX,ZhangD,etal.OrphaninFQAntagonizestheInhibitionofCa2+CurrentsInducedbymicro-OpioidReceptors.JMolNeurosci,2005,25(1):21-28.
7YangJC,ShanJ,NgKF,etal.Morphineandmethadonehavedifferenteffectsoncalciumchannelcurrentsinneuroblastomacells.BrainRes,2000,870(1-2):199-203.
8KitamuraG,OhtaT,KaiT,etal.Inhibitoryeffectsofopioidsonvoltage-dependentCa2+channelsandcatecholaminesecretioninculturedporcineadrenalchromaffincells.BrainRes,2002,942(1-2):11-22.
9LasukovaTV,MaslovLN,LishmanovIuB,etal.Contributionofdelta1-opioidreceptorsinregulationofcardiacresistancetoischemia-reperfusion.RossFiziolZhImIMSechenova,2002,88(5):568-580.
10StanfillAA,JacksonK,FariasM,etal.Leucine-enkephalininterruptssympatheticallymediatedtachycardiaprejunctionallyinthecaninesinoatrialnode.ExpBiolMed(Maywood),2003,228(8):898-906.
11ChiengB,BekkersJM.Inhibitionofcalciumchannelsbyopioid-andadenosine-receptoragonistsinneuronsofthenucleusaccumbens.BrJPharmacol,2001,133(3):337-344.
12PanZZ.Kappa-opioidreceptor-mediatedenhancementofthe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current(I(h))throughmobilizationofintracellularcalciuminratnucleusraphemagnus.JPhysiol,2003,548(Pt3):765-775.
13WangX,DergachevaO,GriffioenKJ,etal.ActionofkappaandDeltaopioidagonistsonpremotorcardiacvagalneuronsinthenucleusambiguus.Neuroscience,2004,129(1):235-241.
14MoranTD,AbdullaFA,SmithPA.Cellularneurophysiologicalactionsofnociceptin/orphaninFQ.Peptides,2000,21(7):969-976.
15ShirasakiT,AbeK,SoedaF,etal.delta-OpioidreceptorantagonistsinhibitGIRKchannelcurrentsinacutelydissociatedbrainstemneuronsofrat.BrainRes,2004,1006(2):190-197
毕业论文 [摘 要] 声乐是1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技巧而获得的。人声的产生不仅要具备生理器官的创造条件,而且要受心理机能的支配。歌唱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心理感受、心理体验、心理适应、心理表现等的控制。而生理器官的外在表现,正是这些内在心理导向的艺术发挥。实践证明,只有心理调控能力好,技术掌握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可见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方面及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心理调控能力 歌唱心理 心理教学法
Abstract: The vocal music is a comprehensive art, that acquire by various technical ability thought the affection. The creation of persons voice not only needs to have the creation condition of the physiology organ, and to be subjected to the mental and functional domina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sing can not get away from the mental state feeling, the mental state experience, the mental state orientation and mental state performance control of etc …But the outside performance of the physiology organ is exerted through the art of these inside and mental directions. The practice certificated that only have the good ability of mental state control and the good technique can develop the own level in the middle of sing, thus it is clear that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state adjusting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This text pres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ents mental state adjusting ability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from some aspect and some aspect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and the direction should be do well.
Keywords: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Mental state adjusts the ability of control
Sing the mental state Mental teaching method
关键词:歌唱;运动;整体调控
ABSTRACT
Singing is a kind of movemement which is coordination and organic operation for diffenent body organs .sining is to express one’s emotion by movenents,.which is treated as a whole.So, hamonious displaying for singing movements nee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s. Singer realizes the whole adjustments by way of breathing movements; sound-producing movements; vibration movements; language movements; oral cavity movements; emotion-expressing movem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expressing ability of vocal musical art .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练习对于学业自我的培养有着正向与负向的双重效应,由于作业设置的程序化、模块化与标准化,忽视了知识习得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心理差异。在作业过程中未能真正实现“民主作业”。只有消解不合理的教师权威、消解教师在作业目标和内容选择上的专断、在行为认可与作业评价中的偏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作业权利的回归。为此,在熟悉语文作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宏观原则、具体策略的基础上,在对学业自我概念理论的充分研究上,将语文作业的内容进行微观的细化和循序渐进的安排,让渡语文作业设计的权利。做到作业的安排不仅仅以教材选文、练习系统[1]和应试规律为目标;不仅仅以教师和编者作为作业设计的责任人,应将选择、设计与评价的权利回归学生。高考的全面改革要求作业作为关乎学生日常学习的行为过程要做出一系列的自我革新来完善系统,以应对新时期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常态以完善学业能力的要求。本文对近年来语文自主作业以及语文学业自我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并从作业目的的决策与安排、作业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作业过程的认可与尊重、作业评价的公正与参与几个方面来探讨作业过程的参与度对学业自我的影响,提出调节学生学业自我正向发展的措施。
二、关于语文自主作业的研究综述
基于“中国知识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作业自主”为检索主题,搜索出1072条相关文献,时间分布相对均匀,多涉及教育类期刊,也有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对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在语文作业自主的相关研究中,对作业设计和作业有效性研究的文章数量最高,且研究来源多为专家学者的论著或硕博论文,另外有不少教育期刊涉及作业观的变革、自主作业的研究、作业管理角度的研究和近几年以互联网作业为对象的研究。
(一)对作业设计和有效作业的研究
对作业自主设计的研究主要针对课外作业,借鉴自主学习理论、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探讨语文作业的可操作性,从而全面分析作业设计的问题及其对策。孙传华多年致力于小学高年级自主作业研究,力争使学生的作业形式由“他主”转向“自主”,“从自主设计、自主解答、自主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2]王艳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自主性总结出分层而练、因材而练、合作而练的家庭作业设计模式。[3]使得“学习负担最优化,并且不会超出科学规定的课内学习和家庭作业的实践量。”[4]
(二)作业生活化的作业观的变革
近年来语文教育生活化从理论走向实践,冉超“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既符合学生兴趣,又能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贯穿其中的语文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向全面发展。”[5]李臣之等认为以往的教授主义作业观弊端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应当坚持发展主义作业观,崇尚德性,强调主动做,倡导生态化。从功能观的审视、作业整体的设计、作业量的控制各方面入手建立了多方协调的作业审阅机制,同时对作业辅导体系的构建和作业环境的营造开辟了新思路。[6]另外一种作业观认为学生作业的瓶颈与限制在于受传统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表现出的形式机械化、内容刻板化、目标简单化、数量冗繁化、评价迟缓化的特征,应该注重的是现代知识观所强调的在具体情境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创生的过程。[7]
(三)自主学习及学习权利的研究
直接涉及到作业自主相关概念的文献散见在各类教育期刊上,如杨朝军的《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王洪利《把作业的自利还给学生》、范雅娟《给学生自 作业设计新路径探索》。其中陈德菊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8]体现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被赋予的权利。
(四)从作业管理角度研究自主作业
王伟琦从作业管理的角度阐述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习得和发展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作业,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提高。[9]还有来自现场会议的声音,全面讨论了自主作业改革的意义和内容。其价值体现在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以自主课程促学生主动发展。其改革内容包括学科作业“自主化”和综合素养作业“个性化”,“前者有全自主、半自主、加自主、作业签免四种方式,后者包括自主健身、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学艺、自主劳动五项内容。”[10]
(五)以互联网研究为主的自主作业研究
在新时期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作业改革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王峥嵘[11]和周礼[12]基于作业电子书包的形式,设计出了“微学习-强互动-微练习”的以有效的电子书包形式为主的新型学习模式,并进行了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
三、关于语文学业自我的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以“语文学业自我”为检索主题,搜索出241条相关文献,多涉及教育类期刊、心理学杂志、优秀硕士论文。对语文学业自我的研究多为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分支或组成部分,涉及有学业自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和与作业倦怠关系的研究。
(一)语文学业自我概念的界定和结构模型
语文学业自我首先从Shavelson提出的多维度层次的自我概念结构模型中的学业自我概念中细分出来,之后在Song-Hattie模型中作为划分在能力自我概念和成就自我概念下的一个单独领域与数学、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并列,发展到1988年,Marsh、Byrne和Shavelson用语言和数学自我概念来代替学业自我概念。“所谓语文学业自我就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语文学业各方面比较稳定的认识、体验和评价,具体包括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成就、语文学习情感和语文学习行为等方面。”[13]
(二)语文学业自我对语文学业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在学业自我对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中,Byrne首先发现学业成绩和能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高于非学业自我,在特定领域中的成绩与相对应的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相关。我国的王中会、许燕认为,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14]欧阳丹经过更细致的研究发现,语文与数学自我概念分别与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之间存在高正相关。[15]徐富明等研究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和语文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与语文自我的相关度高于一般学业自我相关度。[16]
四、对作业自主与学业自我关系研究的启示
结合文献涉及的内容以及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首先,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有较为成熟的量表,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且具体到单个学科领域时研究较为宽泛,从宏观的角度阐述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具体到日常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质的分析,这需要我们创新思路,综合更细致的学科领域内,将量化研究与教育领域内质性的存在相结合,使研究更有创新性,有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其次,从各领域内的研究来看,我国自我概念的研究大量出现在学校领域,学业自我概念有着较为统一的标准、相对成熟的量表和易于验证的效度和信度。学业自我概念尚未涉及与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操作行为,应加强对学科内自我概念的开发与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有: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构建学生的作业发展观。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二者的因果关系顺序也发生着变化,当学生有了较高的认知能力、认知技能以及自我调控能力时,就会对作业的自主程度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内化他人的评价,形成一种更为和谐的学业自我概念,使自主作业更趋向自觉,预测学业成绩成为可能。其次,应加强自主作业对语文消极学业自我的干预。亲身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将作业安排的权利交付学生,让学生直接掌控作业过程,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有权决定与安排作业目标。学生学业自我达到的程度影响学生对任务的选择,平时作业是否愿意努力、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是否付出行动都应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度拔高下制定最终方案。其二,有权选择与建构作业内容,学生由此可以选择和创生更富有时代性和独特性的个人作业,发挥特长,选取适当的参照对象,提高语文学业自我。其三,有权受到作业过程中的认可与尊重。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平等对话中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最后,学生有权参与对作业的评价。以往的研究中多认为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父母和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待和积极的评价,更多支持和接纳,教师应积极创设成功的机会,辅导学生达成目标。日常作业中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更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整体提高相统一,有利于自我暗示,分层进步,消解整体评价所形成的负向效应。
注释:
[1]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2]孙传华:《自主,让语文作业更有活力》,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3]王艳:《自主设计,让家庭作业更有效》,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4期。
[4]吴文侃译,[前苏]Ю.К.巴班斯基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5]冉超:《语文作业生活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李臣之,孙微:《发展主义作业观》,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7期。
[7]刘钊,孙飞飞:《学生作业设计新构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陈德菊:《从分层作业到自主作业――对的思考》,教育,2014年,第12期。
[9]王伟琦:《从“计划配给”到“自主选择”――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谢凡:《作业改革的“魔力”:“我选择・我快乐・我成长”――来自中小学管理杂志社“自主作业现场会”的声音》,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5期。
[11]王峥嵘:《电子书包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周礼:《电子书包环境下的高效自主学习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3]李磊:《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及其与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幽默最明显的作用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味,必定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穿插点幽默语言,就会给紧张的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一个春天的下午,语文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老师发现后,没有批评学生,而是随机很幽默地说了一句:“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同学们开怀一笑,那些学生睡意全无,课堂上立刻充满了情趣,又集中了注意力。
良好的幽默教学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既能化解疑难,巧妙地解决问题,又能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
一天,正上着课,突然窗口飞进一只蝴蝶。那只色彩斑斓的蝶儿在教室里翩翩起舞,久而不去,学生为之哗然,无心听课。这时师问:“你们谁知道蝶儿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学生默然。师笑着说:“因为蝶恋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所以蝶儿才如此依恋你们。”一语拈来,学生恍然醒悟,急忙将注意力收回,集中到学习上。教师的幽默语言驱除了蝶儿对学生的诱惑,有效地调控了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能够沟通师生的情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如果老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老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不理解教师。……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机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幽默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上课学生违纪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使用教学幽默比直接批评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比如,学生迟到了,你如果说:“对不起,老师今天又比你来早了。”一句意外的玩笑话,也许会让学生感到更加不好意思;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歪了,一边高,一边低,满以为老师会让他注意,以后把字写正点,而你却大加赞赏他的书法富有诗意,“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幽默式的批评不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容易接受,而且也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会引起他们的敌意。相反,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三、帮助教学顺利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上学生因为讨论某个问题而教学过程被打断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幽默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记得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故乡》一课时,学生为灰堆里的碗碟究竟是谁埋的发生了争论,于是钱老师说:“我们先进行下面的内容,这个问题留到课下讨论,因为这个问题是个历史悬案!”学生在一阵欢笑中结束了争论,注意力很顺畅地转移到了下面要学的内容上。
四、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上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进行授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习、识记知识,这种记忆是在无意识下进行的,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在心理学上称为无意识记忆。心理学认为无意识记忆比有意识记忆的储存时间更长,学生不易遗忘。在语文课堂上,使用有趣的材料可以使某些知识点变得生动、活泼,易触动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在笑声中无意识地记忆教学内容。由于这些记忆是自发的,同时又是具有反射性,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只要触动动情点,这些记忆就会重现,所以会终生难忘。
教师在教学生开始学习写议论文的时候,几乎所有学生都说枯燥难懂,不会写,教学遇到了困难,教师如果按照正常的写作方法去讲解,效果肯定不会很好。特级教师林炜彤就采取了幽默的教学手段。他对学生说:“议论文其实并不难写,我三岁的小孙女就会写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棒冰给我吃,还带我到儿童乐园去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在笑声里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这就是以“四两拨千斤”的幽默艺术,以轻松、平常的语言和事例,轻而易举地扳倒重大的难题,使学生在释然畅怀的笑声中走出了困境,理解了本课教学的内容,初步掌握了议论文写作的方法。
正确地默写古诗中的每一句话,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比如在默写杜牧的《泊秦淮》时,有几个同学总是把“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近”写成“进”。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幽默地说了一句:“杜牧是不是要到酒店里去才能听清歌女唱歌的内容呢?”引得大家大笑起来,从而也让学生理解了是靠近酒家而不是进酒家去。
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与幽默风趣的教师相处,学生会感到精神轻松愉悦。在充满着欢乐的笑声中学习,效果倍增。教师使用幽默是把它作为传授知识、开发学生心智的重要辅助手段,不能对其滥用,如果超出限度地运用会无法控制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教学幽默也就失去其自身的质,变得庸俗不堪。因此幽默的运用要服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的需要,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作为衡量教学幽默运用限度的依据。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国家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1问题提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工程要综合研究2个并行的基本过程:一是运用自然规律的工程技术,另一个是对工程技术的控制过程.对应于课堂教学系统,可以分为课堂常规流程与教学调控过程,课堂常规流程较多采用复习一引入一新课一总结一布置作业5段式,但是必须指出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它情形:教学调控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进度控制,教学的评价和教学反馈等.2者的关系如图l所示.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而对于教学调控过程的研究与分析就显得比较薄弱.
2数学课堂学生心理调控
研究数学课堂心理调控首先应该明确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的区域、构成的要素、结构等等.目前关于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心理研究,主要有2种倾向.一种是,根据普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进行阐释或分析课堂中学生心理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外显行为,提出一些对策;另一种是从学生内在思维变化进行研究,这2种方式缺一不可.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心理,课堂上重构的知识以及教师.事实上,在讨论某一个系统时,关键在于分析该系统所要表现出的价值高低,而价值高低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结构所决定的.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至少有以下几个结构:学生群体结构;知识的重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子调控系统.
数学课堂心理调控是指在数学课堂实际情境中,根据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结合知识重构的各个环节,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论,结合普通心理和数学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和管理课堂教学.
3数学课堂学生心理调控过程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课堂学生心理环境中,至少有以下几个结构:学生群体结构,知识的重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子调控系统.
3.1群体离散状态与课堂教学流程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4类:(1)积极参与型:该类型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学习主动性好,把课堂看作学习社交的主要场所,喜欢与同学和教师合作;(2)独立自主型:该类型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遇到自己已掌握的教学内容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3)依赖型:该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按部就班,对教师的讲授很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其原因是思维的持久性较差,个人心理不稳定等;(4)流离型:该类型的学生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讲授内容不感兴趣.究其产生原因,大致有3点:多次遭受学习挫折,对数学失去兴趣;自信心较差,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对数学的认识不正确,歧视或对数学厌恶.
影响合拍过程的变量主要从学生与教师2方面进行分析.与学生有关的因素有:学生的思维水平、兴趣、需要、情感、态度以及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中核心成分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于教师而言,影响合拍的关键因素是教育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教学风格等.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要使处在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都尽量与教学过程合拍,教师要努力营造好课堂的教育环境.本着为了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师生之间互助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国外有学者认为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与学生生活风格有密切关系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与学生生活风格密切联系的学习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适应,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更顺利和容易.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能认识到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生活风格,他就会依据这些差异对教学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 710068)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2011年参加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控训练进行研究。根据赛前心理变化等特点找出对策:影响赛前心理的主要因素、赛前心理的状态、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作好赛前战术心理准备、调节赛前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和赛前心理调节控制的方法等。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pre-game psychological control training of part athletes in 2011 college tennis match of Shaanxi province by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nd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changes.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y, state of pre-competition psychology,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before competition, finishing the pre-game tactic preparation, adjusting bad psychology response before the match and the method of pre-game psychology control and so on.
关键词:网球 运动员 赛前心理 调整 控制
Key words: tennis;athlete;pre-game psychology control;adjustment;control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06-01
0引言
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中非常重要,运动员赛前心理的控制和调整对运动员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网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普及面非常广,每年举行的全国、省市级大学生网球比赛是提高大学生体育专项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随着大学生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比赛的激烈,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练所重视,而运动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场上表现。因此,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高校教练员更全面地把握好大学生网球训练的竞训过程,对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具有现实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参加2011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0人,女运动员8人。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并查阅大量与本文相关的论文及书籍,并从网上收集相关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②访谈法。根据研究设计和需要,对参加2011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主要因素①外环境因素。外环境因素包括对手的情况,比赛的规模,比赛所面临的任务,运动员自身赛前的训练情况,比赛的经验,教练员的态度与对运动员的评价,裁判的执裁水平,观众情况,气候条件等等,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变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②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即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如:参加比赛的动机、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意志品质、自我评价、自我暗示等。个体因素可分为先受性和后获性两大类。先受性因素受遗传等先天性条件的制约,运动员生而有之,如运动员个性品质(神经类型、气质特点等)。先受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运动员一旦拥有则很难改变,同时,先受性因素对个体行为表现方式的影响比较直接和、并且比较稳定;后获性因素是运动员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和形成的认识、观念、态度、需要、评价等。这些因素可变性较强,容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对于易变的情绪状态而言,后获性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从情绪调控实效的意义上讲,应将后获性因素放在调控的首位。
2.2 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与赛前的心理训练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表现出对面临的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战术运用充满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夺取胜利的期望。但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兴奋和紧张情绪,导致心神不定,兴奋期聒噪出现等情况。相反,有的运动员可能会出现赛前心理淡漠和盲目自信,导致其难以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教练员应从比赛的需要出发,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训练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心理训练任务、内容、负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赛前两到三周应安排心理训练,具体任务是:制定比赛任务,激发比赛动机,树立必胜的信心,合理运用心理调控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消除心理障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
2.3 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的方法①减压调节法。比赛之前要客观地分析对手的实力,不要对结果期望过高。对结果的要求越高就越容易引起紧张情绪,越会影响正常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把对结果的期望值适当的放低一些,是克服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②语言调节法。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例如某次比赛前张三对李四说:“要适当放松,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别给自己太多压力”。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语言交流的同时一般都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会对他人或自己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控制力。③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有意识的转移,让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积极情绪的事物上。比如某个运动员因为曾经在比赛中出现失误使得其在以后的比赛中信心不足,心态消极。这时就应该引导他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事物上,例如某次比赛的了大奖。对自己成功时的情景和所运用技术、技巧的回忆,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达到积极状态。④音乐调节法。人的大脑活动在听到音乐时会做出反应,产生兴奋、镇定和平衡情绪。运动员的大脑接收到音乐的“声波信息”后,能够自动消除紧张,集中注意力,让大脑思维有条不乱。比赛之前,运动员可以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来听,这对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适当提高兴奋度有一定的帮助。大量实例证明,很多通过音乐调节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⑤活动调节法。研究表明:肌肉和大脑的传导是双向的,肌肉活动越积极,传向大脑的冲动就越多,大脑兴奋就越高,情绪会越高涨,反之则低。因此,当运动员的情绪不够高涨时,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快节奏的练习,提高大脑兴奋度,慢慢将情绪激发起来;相反,如果运动员的情绪过于紧张,则要采用低强度、小幅度的训练,以此平复情绪。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高校网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分析研究,发现比赛本身具有的应激性,赛前运动员看待对手实力的心理反应,赛前运动员自信心的高低,赛前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想法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这几方面对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议高校网球教练员在平时技术训练之余,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从多个方面着手,消除赛前不良情绪,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形成赛前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提高队员的比赛能力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