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见习期工作

教师见习期工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3: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见习期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见习期工作

篇1

一、暑假军训时,我详细的看了每个同学的自我介绍,并通过与他们的谈心与交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同学的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与翁老师一起就东昌中学的《行为规范二十五条》,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说明,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在第一个月就获得了校级文明示范班的称号。

二、针对班级出现的各种情况,协助翁老师,与班委,团委,通过讨论,制定了《班级规范条例》,并适时进行补充,制定了学习,劳动,值日,行为规范等常规工作,建立《班级日志》,并制定了适当的奖惩制度。

三、开展多种活动,促进班集体形成。开学的第一个节日是教师节,与翁老师一起,与临时班委商量,让同学们给初中教师写一封信或亲自回母校探望,培养其尊师重道的习惯意识。在国庆节时候,开展“党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帮会,对节目进行另外了指导,并参加了游戏和演出。这次主题班会在全班开展了党和祖国的教育,使班级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能够热烈而有序地开展,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校运动会中,我班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努力拼搏,在广播操比赛中获二等奖,在校运动会项目比赛中,获高一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e字形英语板报评比中,我班也多次获得了好成绩。此外,在这学期,我还带领高一(9)班同学参加了“东方明珠志愿者服务队”,培养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

篇2

我深切地认识到,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是开展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我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积极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新教师培训活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在语文组里,我积极配合组长和其它老师搞好教研活动,并积极争取机会提升自身素质。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20xx年x月x日,我顺利完成预备党员转正程序,更让我对感到身上肩负着的重任,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二、贴近学生,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得益于学校领导对我的悉心安排,我任初一(9)班见习班主任,具有丰富班主任经验的吴秀云老师成为我的指导老师。在吴老师的热情指导下,我积极参与了班级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并竭力协助班主任处理好班级内的各项事务。一学年下来,班级班风良好,在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初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思想的转变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同的策略。我在不断向其他老教师请教、琢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班主任工作方法。平时,我也很有兴趣地去阅读相关班主任学习材料、优秀书籍,注意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所写德育案例《爱让失窃案在阳光下消融》获苏州市班主任德育案例评比二等奖。

三、踏实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养

篇3

二、教学工作实习。这是第2至5周的任务,我与队友xx组成一个教学小组,负责 06普高一(3)班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的第3、4单元。总体看来,我能做到认真备课,努力搜集教学素材,所设计的教案、课件规范美观,内容准确。板书工整,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普通话顺畅;课外辅导耐心细致,负责到底,答疑解惑比较正确而有启发性,批改作业仔细正确,注重评点与鼓励相结合。

篇4

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新的电子电气装置迅速配置在汽车上,各种新的故障也随之而来,成为汽车维修中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技术经理、维修骨干等关键岗位都要求由具有一定汽车电气专业技术水平、懂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担任。汽车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满足不了汽车维修岗位的要求。为此,我院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进行了新教学改革。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汽车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汽车机电维修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电工电子》等课程的基础上,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核心课程。专业技能与生产过程结合紧密,岗位较为突出,实践性强,对专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分析,归纳各阶段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开发整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结合课程特点通过认真细致的研讨,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式案例教学改革。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课程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的工作能力,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召开《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建设研讨会,从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汽车维修工等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①蓄电池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②交流发电机及其电压调节器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③起动机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④点火系统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⑤照明系统、信号系统、报警装置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⑥汽车仪表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⑦汽车辅助装置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⑧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②培养学生具有对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的检测、维修、试验和故障诊断能力;③培养学生读识汽车电器系统电路图的能力;④培养对汽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的实践技能。

3、素质目标:①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②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④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⑤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学习情境设计

核心课程改革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涉及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式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教学中合理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我们为本课程设计了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中有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完成学习情境中工作任务为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以相应职业标准为依据完善教学单元,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以职业技能题库为教学任务目标,并与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本课程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三、教学实施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引入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学习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步法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教学活动在一体化教室进行。

下面以完成第7个学习情境来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电气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首先分析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以任务带动教学,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本节课从汽车电路图的种类、常见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标志、汽车电路绘制及识图要领入手,介绍各种典型车系的电路分析、汽车电路检修常识和注意事项等。相对于汽车电气检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整车电路分析和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的关键部分。它既是对之前学习的汽车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及辅助电气系统的总结,也为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进行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了逻辑诊断思路。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的绘制方法;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流程,进行故障排查;

②能力目标:读懂汽车电路图;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分析线路电流走向;

③素养目标: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2、教学任务

拆画分析汽车电路图及故障诊断。

①工作设备:汽车电器实验室,桑塔纳轿车全车线路实验台、万用表、导线、试灯、拆装工具、桑塔纳整车电路图。

②工作任务:桑塔纳全车电路分析(整车线路分析,实物对照);连接启动电路;故障排查。

③专业能力:具备拆画分析子系统电路图能力;使用检测工具对元器件及线路进行故障检测能力。

3、教学过程

①任务布置:连接启动电路(在纸上设计电路;用所提供的零件按要求连接电路,实现启动功能;接入电源,进行检测);桑塔纳轿车喇叭不能正常工作,要求修复。

②资讯讲授:讲授为完成本工作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指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参考资料等。

③决策: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工作步骤、时间分配、交流形式、自评方法、结果展示等。

④工作实施:指导学生完成启动线路连接,完成喇叭故障排除,对每一个所完成的工作步骤进行记录,分析。

⑤检查评估。

四、小结

本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出行动领域,分析选取内容、序化出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实现从学科体系课程的解构,向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的转化。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工作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而教师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28-02

高职数控专业教育,是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促进我国制造业技术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进行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的作用,还需要积极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实现对于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组,使得其成为提升数控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合作融入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之所以倡导基于校企合作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因为校企合作的方式存在自身的优势:其一,从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受到教育经费的制约,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模不大,与实际社会职位工作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区别,实践教学资源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而社会数控企业恰好具备此方面的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在夯实实践教学资源方面的效能。比如利用数控工厂的设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数控操作实践。其二,从高职数控专业课程的特点来看,高职数控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开设大量的实践型课程去实现学生数控技能的提升,而校企合作的方式,恰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契机,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数控实践技术。其三,从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角度来看,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急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实现调整和改善,而校企合作的模式恰好满足了其这样的需求。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校企合作融入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很有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于当前我国众多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以下的缺陷和不足:

1.实践教学课改意识淡薄。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其对于数控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数控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过度地将注意力放在硬件设备上,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上更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也难以发挥社会企业在促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讲,这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各自实践教学改革意识与当前实践教学课改要求不吻合所导致的。

2.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校企合作共建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也是必然。但是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学的主要模式,也就是说,校企合作的效能并没有发挥其在调整实践教学方法上的效能。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难以得以提升,对于实践课程的兴趣不断下降,也难以保证对于数控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不全。健全的数控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是保证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效能发挥的关键所在。而通过广泛的调查发现,企业并没有参与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去,也就是说现行的高职数控专业实践质量评价体系仅仅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意志,并没有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其中,由此很有可能出现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的情况,从而给予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造成影响。

三、基于校企合作共建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策略

通过对于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是尤为重要的。一般情况,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合作内容应该不断丰富,合作方式应该灵活多变,并且在丰富和变化的过程中,进行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校企合作观念,并且将其延展到校企共同招生,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层次,由此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就是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数控技术岗位的发展规划,实现专业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之间的连接,以职业促进教育,以教育夯实职业。其二,积极针对当前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校企共同认可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数控人才的培养与其今后从事的职业相关对应,保证数控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其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数控教学资源和企业数控实践教学工具,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工作环境、学校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实践活动都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其四,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实现校企互聘教学人员,互培实习生的局面,保证两者之间针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信息畅通。其五,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实践教育的文化建设应该与数控技术企业的文化建设保持一致,为实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2.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校企实训基地。从高职教育效能发挥的历程来看,学生从数控知识理论学习到真正掌握数控操作技术会经历以下步骤:课堂-实训-实践。各个部分各有特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就主动在进行校企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是尤为重要的。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优化整合时间教学体系,遵循数控教学层次性的特点,形成阶梯型的实训教学项目体系。其二,对于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虚拟情境实习-企业模拟实习-校内实习-校外实践实习”的实训教学体系,把握好各个环节中高职数控教学的策略。其三,处理好数控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训课程之间的时间差,不要因为不合理的实践课程安排,给予实际的数控教学课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3.注重实践教管的工作,营造良好合作环境。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实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不是简单的调整工作,而是系统化的改革,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为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积极做好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和控制,以健全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来引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需要从如下的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积极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训,与企业增加校外考评环节,以保证校外实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以数控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真实项目为契机,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角度对于学生的校外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其二,针对数控专业实习的情况,制定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实际的实习质量考察和监控中去,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控学风就业推荐制度。其三,针对实习过程的学生表现,积极将其纳入到人才综合评估中去,并且以此作为是否与学生实现职业合同签订的重要参考指标,由此保证数控专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去。其四,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于校企合作的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查缺补漏,找到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推动实际的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4.强化专业师资的培养,保证实践课程质量。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强化专业师资的培养,这是保证实践课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对此,我们应该积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鼓励数控技术一线人才参与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课程中去,以兼职的身份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掌握的实践操作技术传授给数控专业的学生,使得数控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数控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控综合技能的不断提升。其二,积极聘请专业的数控专业教师,以此去夯实数控实践课程的专业性,使得学生能够奠定夯实的数控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注重兼职和专职教师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实践定期汇报机制,保证能够对于实践课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更好发挥专业师资在提升实践教学课程质量方面的效能。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建设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实现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益。当然,在此之前正视当前我国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并且在培养专业化数控人才方面的作用不断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金旭东.提高高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8).

[2]张有为,周永伏.基于模块化的高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J].商,2013,(09).

篇6

顶岗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同于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工作环境、工作实施的主体,还是实施的对象和实施的内容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带来了新的问题,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变

顶岗实习,让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价值下的教育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单一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普遍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而在企业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包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注重激发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进取、诚实信用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

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主体由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变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化性质,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09级50名学生2011年7月前往珠海伟创力科技集团总部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校带队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兼具双重角色

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是单一的学生角色,但是顶岗实习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教育对象的角色由于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学生角色转变为了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双重角色。针对在校学生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不能一成不变地应用到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复合角色上,而是要适当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增加

在学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健康、道德人格、政治教育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学生思想活动主要受校园文化影响。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要进行以上教育,而且还要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并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把爱岗敬业,诚实信用、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队协作与无私奉献精神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定位不清晰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教育环境、教学方式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定位。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管理,认为企业管理太严、太高。思想定位仍然停留在学生角色。不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无法立即适应严格的劳动纪律、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劳动待遇要求过高、心理承受力较弱等等。思想定位不清晰,使学生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缺乏主动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在思想上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缺乏学习的心向,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顶撞公司管理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等等。

2、学生容易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行为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智看待与处理。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难题。避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误入歧途。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相对于在校而言,开展难度明显增大。地理位置不集中、时间交错、地点分散,都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差异不断增大。在校的集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顶岗实习期间的需求了。积极构建有效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等等。

4、缺乏有效的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顶岗实习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监督和管理存在的漏洞,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安排,没能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在顶岗实习计划中一般都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难以实现。同时,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配合力度不够大。建立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当前学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顶岗实习前期学校应该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顶岗实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推广,发放专门的教材学习,开展交流活动和动员大会。讲清职业教育目标和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内在动机;向学生宣讲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统计列出以往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的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树立从基础做起,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就业观。

2、关注学生顶岗实习间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校要与企业相互配合,做好入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调整自身的定位,尽快适应岗位。带队老师要加强同实习生的联系,熟悉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应及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态度,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做好心理、身体调适,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同时,在生活方面,关爱学生,让他们感觉到顶岗实习期间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与关心,在心理上给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力,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鼓励。

3、顶岗实习期间建立有效地思想政治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和企业应以校企合作协议作为基础建立管理制度。以校企合作协议为基础,要求在协议中明确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建立严格的实习期间劳动纪律制度。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纪律涣散,轻则影响实习效果,重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生产事故。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作态度培养也非常不利。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工作岗位。再次,学校与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带队指导老师应深入企业,多了解沟通。企业应派人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并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与企业双方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等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4、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作用。关心爱护同学,相互帮助。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顶岗实习期间,同学遇到难题,应该积极主动的帮忙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正常的参与到实习中去。同学之间有矛盾,学生干部和党员应该积极地调和矛盾,努力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

四、结语

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从一名学生变成工作者的过程,在这期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方式。所以,重视和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2011,5:135-136.

[2]韩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6-119.

[3]腾晓蓉.加强顶岗实习,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1-12.

篇7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满足各行业的人才资源需求。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开展者,需要对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有明确认知,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实际状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1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1班级融洽氛围的营造者

学生的学习会受到班级班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够从意识层面激发出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反之,如果班级的班风过于消沉涣散,整个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下降,学生个体会感到一种孤独感,体会不到班级的温馨和家的感觉,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形成极端性格,此时就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班级f调组织作用,把管理的注意力放在班级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建设上。可以定期的举办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等等,来对学生的全方位放在提供指导和建议,例如生涯规划、学习方法、人机交往、恋爱心理等等。这样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一种启迪作用,学生对自身充满自信,可以在班级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进而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2独到的观察者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开展上,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挑战性,一方面需要有责任心,另一方面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热情。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牢牢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教育,辅导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观察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制定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

2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2.1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稳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

一般来说,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是直接面对面开展工作的,这种直接形式对于班级的整体状况会有一个整体性把握,辅导员可以由此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对班级的学生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发挥自身的协调组织作用,心理委员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学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切实负起责任、辅导员定期跟踪等来形成长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将这一机制不断向深层次推进,从而使心理教育工作更为有效。

2.2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

首先,加强选修课成的辅导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是将其作为一种选修课来对待的,因此,要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就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鼓励和引导,要保证每位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至少是在4个课时以上,而且在教育课程结束之后还要及时发放证书,充分体现心理干部的地位。

其次,开展专题报告和讲座。辅导员要在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正确对待,并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苦难进行正确疏导,尤其是这一阶段学生常见的人机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以及社会职场问题等等。

第三,举办竞技性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意识层的教育和引导来对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进行正确引导和树立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开展方式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可以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猜活动,将这一时期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贯穿,进一步普及心理知识,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3以班级为载体,充分发挥班级干部作用

首先,体现班级的基层作用,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整体意识。例如可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带领下,班级心理委员、纪律委员等等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策划,从这一阶段学生的各个方面入手来举办班级活动,例如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等,辅导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引导协调作用。

其次,定期交换班级心情日志。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可以在日志本上记录自己当天的心情和感受,也可以是想说的心里话,具体的记录方式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心理发泄的途径,心理委员要定期了解日志本记录的内容,并将其反映给辅导员,再由辅导员做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工作。

第三,构建班级档案。辅导员要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状况,积极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不同的班级干部来制定相应的档案表格,例如心理委员制定班级成员心理状况调查表,宿舍管理人员则可以制定宿舍成员分析表格,这样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波动有详细记录,并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其汇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再开展相应的心理调节和教育工作。

3总结

高职院校作为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随着现阶段各种文化观念的交叉冲突,使得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很容易受到影响,心理会产生较大波动,进而不利于正常的学生和生活,对于辅导员来说,就需要切实把握学生的实际,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52-02

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背景

1.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简单自动行驶机械发展到了机电综合一体化产物。现代汽车已经是一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现代汽车应用中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克服目前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是现代汽车维修实训教学设计创新的必然趋势。一个处于变革中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伴随着“创新”思维,其结果将直接体现在学校办学特色与教学效果上,需要大家来一起来思考和探索。

1.2 实训教学方法改革背景的探讨

1.2.1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工作领域看,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在企业里主要从事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工作;而不是从事企业里开发、设计工作。那么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是技能型或操作型人才。具体到汽车维修专业上来说,应该是满足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求。学生要能适应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要求,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汽修及相关企业满意的就业者。

1.2.2 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中职汽车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可以确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是满足该专业定位要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无论从场地、设备还是师资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汽车维修教学的多种实训教学科目。实训教学科目由初期的只是在汽车某几个总成(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发电机、分电器等)进行认知及简单拆装,发展到现在的总成规范化拆装;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电气、空调等系统试验台架故障诊断分析;整车电气、机械实训;车辆维护、检测等多科目。 教学方法也从简单的实操训练,发展为既有模块化实操训练、又有机电一体化实训方法、多媒体汽仿真模拟维修方法、任务导入式实训教学方法、全信息化理实结合检修教学系统等实训教学方法以及企业式维修培训课程实训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也存在着各种不足的问题,就此笔者通过反复探索及实践,获得以下一些探索性结论。

(1)实训教学活动。

实训教学活动是课堂实训学习的核心环节。对学生学习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实训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偏重于传授知识。虽然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已学知识,但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学中时常存在一个老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教学过程,人数过多,从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锻炼的匮乏。

由于汽车维修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汽车维修企业里汽车维修工作的主要传统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优点是突出了师傅的工作能力,保证了工作质量。如果把它运用到实训教学中,将会促进学生这方面发展。而在实训课堂活动上存在“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手跟手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看起来严谨,但与企业传统模式相比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及指导能力的发展。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实训课上在尝试运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训教师有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尤其是独立智能型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企业要求的维修人才。

汽修实训教学的形式,应是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合理人数的学生的教学过程(例如教学中笔者感到整车电气实训8~10人一组比较合理)。实训过程以学生自主训练学习为主。通过独立的训练以达成自身维修技能及技术学习能力的获得。

(2)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实训手册”,是结合教材、实训车间的实训设备及在基于“汽车维修手册”编写的规范化实训操作指导文本。通过实训手册完成实训项目中的工作任务,增强 “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能力。实训指导书编写应突出有效性,力求简单、明了,使学生清楚了解步骤,便于理解及掌握。指导书还包括对实训操作的考核以及对工作过程的评价,作为对学生实训学习的结果检验鉴定。指导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及对待工作质量的意识。

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

基于上述的探索及分析,笔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命名为“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学生形象地称其为“小师傅工作任务学习”方法。通过在汽车车身电气维修实训学习课中的实际运用,实训课堂教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收到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初步达到了使学生由“适应”企业工作的教学目标变为向“融入”企业工作的设定教学目标。

所谓“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是基于时下广为流行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基本操作前提,以学生自主导向学习和合作为手段,结合企业工作情境和实际操作为参照背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传导等环节,将维修工作任务的进行过程通过教者传递并指导给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它是笔者及其教学组团队结合德国课堂五步教学法,案例引领、任务驱动实训教学法,通用公司企业培训教学等经验基础上而开发出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形式的教学方法。

2.1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实训场地由工作场地(实训工位)和学习-休息(学生学习及查询资料、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安排、运用多媒体讲解相关理论及维修技术知识及学生休息)室两部分构成。先由实训指导教师提出故障案例进行情景描述或通过在实训车辆上设置故障案例进行情境展示,然后对接维修工作任务,接下来教师引导并在必要的时候由具体指导小组组织者(组长)执行工作任务的每一步骤:在学生实训手册指导下,进行准备工作必需的资料查询车辆检查维修操作实施(检查、拆卸、检查、检测、安装)工作结束后质量检查,这一工作过程中由组内排序的下一名学生作为工作助手(相当于组长的徒弟);之后由组长指导该名学生执行工作任务,而其下一名学生作为助手(这时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与后面未轮到的学生进行问题交流),依次进行直到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实训任务(而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在和教师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流后,到休息室按照学习手册的要求,相互交流此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自我评价与工作体会);最后一个步骤是教师考核,这一环节笔者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第一个完成工作的学生由教师打分,接下来由上个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开始指导下一个学生并为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由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如果出现打分错误或指导失误则由教师适当减扣指导学生已得分数(这个打分要求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时就交代给所有学生),这样做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工作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强化了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和升华。

2.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的特色

2.2.1 设置情境,激发对于工作任务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因素。该方法中,教师不仅以一名教者的身份出现,还有意识扮演一名师傅的身份,甚至在某些环节还要把自己扮演成客户。通过情境引导来对接工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如上车身电气实训课时,教师把每个工作任务的起始实施过程从接车检查开始,内容包括准备实训工具车和专用工具以及检测仪表;车内车主遗漏物品、外部身状况(如划痕、凹痕等)检查;工具车内配备实训汽车钥匙、发动机舱翼子板布和车内四件套;该工作任务所需更换的部件及耗材、相关维修资料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同时(如检查车辆;开启车门、发动机舱盖、铺上翼子板布及车内四件套等),要求学生思考做这些准备工作的意义(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及对客户的满意程度等等),并相互讨论。

2.2.2 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增强学习效果

该方法强调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它的突出特色是通过学生指导学生环节,最大化地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知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主动思维能力、指导他人完成工作任务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中成为师傅扮演者),并在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领悟前人的思维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会掌握“师傅”式思维技巧,使工作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为今后成长为机电维修大工打下基础。

2.2.3 树立质量观念,学习沟通方法

该方法要求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里面的详细要求执行每一工作步骤及规范等要求,对必要的检查、检测记录内容进行填写,从而使学生树立质量观念。手册要求学生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学到的东西通过交流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了沟通能力。

实践证明,“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独特互动学习关系。教师作为引导者,负责推进实训工作任务的开展,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了独立思维和指导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会上,讨论拟定了《上海市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了3-5年内,全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措施等,提出着重围绕“五项重点工作”,搭建好“三个平台”,(“五项重点工作”即:加强精神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建设、加强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建设、加强物质文化与环境文化的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的建设以及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三个平台”即:表彰展示平台、培训教育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切实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全面融入上海市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的经济建设格局。该《征求意见稿》将广泛征询基层工商联组织和企业家意见,努力做到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三者统一。

今年以来,上海市工商联加强调研,组织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文化情况整体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借助专业力量,强化联手,建立健全全市优秀民营企业文化案例库,并组织宣传报道,取得良好反响。市工商联还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第二届上海市企业文化创建示范基地”评选,复星集团、爱普香料、凯泉泵业、百营钢铁、新丽装潢等15家民营企业榜上有名。加强制度化、规范化教育与推进,不断调整和壮大上海市(工商联)民营企业家合唱团队伍,组织“走进先进”等系列活动,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打响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家合唱团这张文化名片。

篇10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5-0024-02[作者简介]宋熠(1972―),男,本科,南京市江宁区教师进修学校讲师。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进一步加大投入,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实行,教师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职业。而逢进必考的职业准入门槛的设定,也使得新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为教师队伍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做好职初培训,使这批新生力量快速胜任本职工作并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是当前各教师培训机构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区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见习期培训为切入点,明确目标定位,加强整体规划,精心研制课程,细化过程管理,在培训实效化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岗前培训,注重课程建设

入职前新教师,有教师之“名”,而无教育工作实践之“实”。他们对以后的职业道路充满憧憬,但对即将踏上的岗位还缺乏明晰认识。因此,培训目标可确定为帮助他们树立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初步认识本区教育现状,明确奋斗方向。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注重追求高远、宏观,不纠缠于具体的问题。根据以上思路,在课程开发、活动组织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1.课程覆盖全。可以设计师风师德、专业成长、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区情教育等板块的培训内容,邀请教育局领导、教育教学专家、基层学校的明星校长、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作为培训讲师,帮助新教师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形成全面的认识。

2.区域特色显。为提高新教师对当地教育状况的整体认识,培养区域教育认同感,培训的内容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如,我们通过播放专题片,帮助新教师了解江宁社会面貌,认识江宁教育现状;结合全区热烈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和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研究,向新教师们推介江宁教育热点;介绍各学校普遍开展的草根式科研,展现江宁学校教科研的盛况;由德育带头人带领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让他们了解全区正普遍推广的德育新形式。

3.培训情境真。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为确保培训产生实效,应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感性认知的机会。如在介绍“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友善用脑”教育理论时,我们分别组织了两堂教学公开课,现场呈现真实的课堂。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谈“我喜欢什么样的教师”,邀请近五年发展迅速的优秀年轻教师代表谈个人成长经历,邀请师德标兵作师德演讲,用“真”给新教师们以感染和鼓励。

4.培训形式活。尚未上岗的新教师正处于转型期,参训过程中表露出来更多的是学生的特点。因此,岗前培训应宽严相济、严肃活泼、形式灵活丰富。我区在培训过程中,安排了新教师才艺展示活动,“追寻教育梦想”城市穿越活动,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进行入职宣誓活动,培训生活不再单一枯燥。

二、见习期培训,双管齐下求实

以往新教师入职后的见习期培训,主要由各基层学校以师徒结对的形式自主开展。出现的问题是内容不统一、形式较单调,校与校之间师资水平有差异、培训质量无要求。2013年,我区按照统筹安排、形式多元、保障成效、区校联动的思路,做出如下改进:

(一)统筹安排

对新教师见习期培训的组织,我们设计了四个层面来实施:

1.区级部门通识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新教师参加教师礼仪、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校园紧急救护、教育科研、信息技术等专题的全员通识培训。

2.基地学校浸润培训。按照学科优势确定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小学作为新教师浸润培训基地学校。新教师分学科每月按要求进入相应基地学校,参加相关培训活动。

3.任职学校跟岗培训。由新教师任职学校配备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带教导师,围绕区里制订的13项培训任务,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针对性培养。

4.入职教师自我研修。新教师通过自主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心得、制订与完善个人发展规划等形式,加深对教师职业的感悟,提升师德修养,养成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

(二)培训形式多元化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内容决定了培训形式的多元化。新教师见习期的培训形式主要有:

1.集中讲座。区级培训机构定期开展“谈教师的职业道德”“新教师如何实现快速成长”等通识性专题讲座,组织新教师集中聆听。

2.技能训练。如,我们将新教师分成若干批次,邀请区红十字会专家为全体新教师开展“校园紧急救护”小班化培训,确保人人能动手实践。

3.教学研修。新教师进入基地学校参加浸润培训,获得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观摩的机会,以及与优秀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的机会。各基地学校围绕培训任务,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将示范课、小组研讨、名师点评、微型讲座结合起来,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主题研训活动。

4.网络学习。我们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合作,引进了新教师入职培训课程“教师专业发展”(16学时)、“有效课堂教学及评价”(26学时),对全体新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培训借助“观看讲课视频阅读相关文章、评论完成和提交作业参与在线研讨交流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将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三个方面有机地整合,引领新教师专业成长。

5.在岗实践。新教师是在实践中成长,在任职学校,新教师在师傅的带领下,要围绕《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方案》提出的13项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学习与实践。

(三)加强考核促实效

在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努力确保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工作的健康开展。

针对基地学校与新教师任职学校,制订了《新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培训内容与具体要求》《新教师任职学校培训内容与具体要求》《江宁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带教导师遴选标准及工作要求》。在见习期培训结束前,依据《新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培训工作考核标准》《新教师任职学校培训工作考核标准》对各学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针对见习期新教师,设计了《江宁区中小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手册》,将所有参训学习任务设计为50份记录表,要求认真填写,全面反映参训过程。在见习期培训结束前,依据《江宁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考核标准》,对新教师的培训达标情况进行评估。

为提高任务学校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利益捆绑”的指导思想为各基地学校选配新教师,即每所基地学校的培训对象既有本校教师也有外校教师,从而确保各基地学校对培训工作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持续的关注,使培训活动更加科学、务实。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205-02

高职经管类专业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级技能型经管类人才的任务,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日益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一、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特征

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特征是由其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经管类学科既具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因此,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双重性。自然科学特征最典型的表现是数学理念活动中数量的变化,作出运行规律的概括、总结和发掘,特别是对于许多经济现象都用一些经济模型来加以说明;但是经管类专业又是关于经济与管理的学科,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基础和核心活动。因此,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性质。正因为经管类学科的双重性,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既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又包括进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当前实践教学的主要类型

一是分析型的实验实习。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实例,案例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实际经济管理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是演示型或验证型实验实习。这类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步骤。如会计的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等;国际贸易单证中的信用证、商业发票、提单、装箱单等各类单证的正确填写。

三是设计型的实验实习。这类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如营销调查问卷的设计,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围绕自身的主要目标进行问卷的设计,确定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

四是模拟型又分情景模拟型和软件模拟型。情景模拟型又可称为体验型,如会计实习的综合模拟,教师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企业会计业务,组织进行会计业务的模拟和学生职业岗位的模拟,使学生在完成单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与理解;软件模拟型又可称为实战演练型,如国际贸易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借助于软件的各个角色分工,完成进出口过程中的一系列的手续与单证。又如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各个学生分别代表不同的公司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根据总体营销目标和面临的市场环境,及时对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等各方面作出策略上的调整与制定,最后以学生的营销实绩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

三、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经管类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学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出率不足、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2.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教材与师资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受教育观念转换滞后性的影响,使得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漏洞较多,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实践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技能、工作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也会随之创新,经管类专业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更难于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生产性的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等原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四、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高级管理类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是立足于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核心。“工学结合”是指在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任务后,将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使学生专业学习与顶岗实践交叉进行,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与学习成绩相关联。“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企业深入专业及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学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甚至将课堂移到企业,双方在产学研领域深入合作,实现双赢效果。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有着一定的传统,古代的“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实质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表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

五、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紧贴市场构建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加强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充分理解“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架起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进行“零距离”互通的桥梁。学校的办学适应了企业的最新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企业和学校均从中获益,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多赢的效果。

2.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经管类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

经管类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充分依托各个工作岗位,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中介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公有私有企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到私有企业参加实训;二是校外实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功能完善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兼顾公共培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三是与人才市场合作,为企业作针对性强的岗前培训和订单培养;四是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如案例刨析、参观、专题讲座等;五是采取轮岗制,让学生在本专业不同岗位轮流上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济管理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冯拾松.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2] 俞建新.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