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肿瘤临床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1护生分组情况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我科实习护生20人,其中本科生6人,大专生10人,中专生4人,各学历护生按均等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人,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效果。
1.1.2肿瘤患者分组情况选择我科住院肿瘤患者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5.6±2.5)岁。按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为护生相对应组的护理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被护生护理的效果。
1.2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带教法。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写成教学计划,每周1次小讲课,按班次及资质安排临床带教。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即均由心理学专家统一培训相关人文关怀知识及沟通技巧,考核合格的有资质的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人性化优质护理理念的输导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对护生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输导。护生初到多数对带教老师敬而远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应以友好真诚的态度热情接待学生,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介绍自己,重视入科宣教,介绍科内人员及科室工作情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及紧张心理。护生缺乏沟通技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带教老师应通过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沟通,较好地解决护生刚进医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工作中,带教老师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与带教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实习及工作。这样,既消除了教师与护生间的隔阂,增加了信任感,又提升了带教老师的形象。在老师这种人性化模式的引导下,护生会自动地接受并把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1.2.2换位思考教学理念的介入开展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加强自我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护生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护生初到临床难免会畏手畏脚,患者因此会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会拒绝她们,时间一长,护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会越来越深。作为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护生的心理,努力帮助她们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比如:在对患者输液时,带教老师可以有意选择血管暴露明显、容易一针见血的患者,先示教,然后鼓励护生操作,如果一次成功,带教老师应予以肯定,这样会使护生的自信得到提高。重视业务讲座、操作示教的效果。带教老师进行业务讲座和操作示教时,应以护生能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并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倡鼓励式教学,切实执行教与学双向反馈制度。这样,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才能自然地介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1.3调查方法分别对两组带教法的护生对应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给予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按照肿瘤患者回答的得分进行评分,分为10题,每题0~10分,80分以上认为知晓。护理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8,P<0.01;χ2=19.53,P<0.01);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2,P<0.05;χ2=6.97,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1.1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超声波在软组织中传播时,由于组织的密度和特性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回声,对软组织肿瘤和囊性的鉴别有帮助,通过连续多切面扫查腮腺,观测病变的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衰减特征,而且其能明确辨出淋巴结的皮质及髓质,区分淋巴结与肿瘤。另一方面费用低廉、安全无创、便于复查、动态追踪等优点在腮腺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B超对肿瘤还是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并且对深叶结构显示不够清晰。
1.2CT检查
CT对头颈部各种类型组织结构都有很好的显示能力,可确定肿块大小、数量、形态、边界等,诊断困难病例可通过造影,突出血管、肌肉等与肿物的关系,判断肿物的范围、大小及性质,并能及时发现周围动静脉的受压情况和肿块存在的关系。正常腮腺组织密度较低,低于肌肉,但是却比脂肪组织高,而肿瘤组织为实质性,密度高于腮腺。一般认为,圆形、界限清楚,多为良性;分叶状或不规则,但分界清,多见于有局部侵蚀性良性肿瘤和生长较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弥漫不规则,界限不清,多为恶性肿瘤。CT的问题主要在于单纯依靠CT片不能区别炎性肿块和肿瘤,无法直接显示出病变与面神经的关系等。
1.3MRI检查
MRI其对软组织的病变显示性能优越,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与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对肿瘤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很有价值,特别适用于腮腺深叶肿瘤。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参数的应用可获得丰富的诊断资料,能够提供如下信息:是否存在实体肿瘤,肿瘤的数量、位置、范围,常见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各自特点,肿瘤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1.4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因其价廉、快速、安全、诊断准确率高而被广泛用于头颈部肿块的术前诊断。何悦、吕炳建等分别对腮腺区肿块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超过85%.定性诊断准确率超过90%,并且均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肿瘤针道种植和扩散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均建议FNAC列为常规检查,确定肿瘤性质,尽可能地对肿瘤进行鉴别,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2治疗方法良性
MPT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Franzen&Koegel主张切除全部或大部腮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但是其弊端在于手术创伤大,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发生面瘫和Frey综合征的概率大。俞光岩等主张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或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更适合于大多数WT,因为大多数的WT定位于腮腺的尾部,同时多数淋巴结亦定位于腮腺的尾部,即腮腺腺体后缘和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的交界处。在这些淋巴结的显微镜检查中,时有发现微腺瘤或肿瘤细胞占据,故应切除位于腮腺尾部边界淋巴结,以防复发。对于非WT的其他腮腺肿瘤,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腮腺肿瘤最为有效的手段,首次术式是否正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此临床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良恶性质确定手术术式和切除范围。对良性腮腺肿瘤,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保全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肿瘤切除术,即位于浅叶则单纯切除浅叶,如位于深叶则须行全腺叶切除。由于良性腮腺肿瘤多为多形性腺瘤,一般包膜不完整,手术不彻底者容易复发。故行腮腺区域性切除、腺叶切除或腮腺全切除,可避免因残存或种植而引起的复发。目前,随着功能保留性外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对位于浅叶、直径不超过4.0cm的良性肿瘤,且其边界清楚者采用肿瘤+部分浅叶的区域性切除术,该术式创伤小,减少了面神经损伤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且其复发率与传统术式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但对体积较大以及源于深叶的肿瘤仍以传统术式为宜,以保证安全地切除边缘,防止复发。对于恶性腮腺肿瘤,则应尽可能采取腮腺全叶切除+术后放疗,如肿瘤已突破腺体被膜而出现局部广泛。浸润者则需行扩大切除术,扩大切除范围应依据术前影像资料和术中所见来决定,常常包括全腮腺、下颌深枝、颧弓和颧骨、耳廓及部分乳突等结构,以减少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二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
在唾液腺肿瘤中的应用超声鉴别腺体内还是腺体外肿块的准确率达98%,能证实临床所怀疑的肿块。肿瘤组织比正常腺体组织回声低,是初步评估腮腺浅叶和颌下腺的理想工具。基于多普勒技术的高分辨超声提供了优异的软组织形态、多维信息和血流信息,因为便利且提供实时图像引导,是引导细针穿刺的最理想工具。但超声的用途仅限于表浅结构,局限性在于不能评价腮腺深部组织(被下颌骨遮挡)、咽后组织、小唾液腺病变、外周神经受累的病变、颅内病变和骨侵蚀,它往往是进一步影像检查的基础。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可提供组织学诊断和分级,帮助指导治疗,然而超声检查具有个体差异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93%和60%~75%,特异性不足最主要原因是取材不足造成的假阴性。
三CT和MRI在唾液腺肿瘤中的应用
CT和MRI是显示肿瘤范围及区域淋巴结的理想手段。MRI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评估肌肉与肿瘤分界面时优于CT,能评价周围神经扩散和深叶侵犯,也能显示咽旁间隙。CT能发现恶性病变引起的骨侵蚀,能评价咽、颈部淋巴结异常,增强CT可用于恶性肿瘤分期。最近有研究报道利用CT灌注成像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结果表明其可提供血流灌注信息及组织时间密度变化曲线,有助于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在腺体脂肪的对比下,MRIT1加权成像能识别多数唾液腺病灶,正常腮腺信号介于脂肪和肌肉之间,随着年龄增大信号越接近脂肪。MRI对肿瘤边缘及侵犯深度评价较好。多数唾液腺肿瘤的T2图像较T1亮,含水量高的病变,例如腮腺囊肿、Warthin瘤和囊性黏液表皮样癌的T2信号更亮。在所有现有影像学手段中,MRI是观察面神经是否受侵的最佳方法。然而传统T1和T2加权成像在面神经识别中作用有限,一些新序列例如静态梯度回调采集、平衡超快速场回波已经逐步发展,这些序列显示范围、空间分辨率和信号/噪声比方面比传统序列更好。基于舌下腺肿瘤潜在的高度恶性,舌下腺肿物首选MR检查。
四PET/CT在唾液腺肿瘤中的应用
PET/CT是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无创的检查手段,对许多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可早期发现。PET/CT检查可一次性全身成像,是一种很有力的显像模式,能够将贯穿全身的生物化学和病生理改变形象化体现。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FDG,已广泛用于多种肿瘤包括头颈部肿瘤初始分期、复发检测以及治疗疗效评价。
1PET/CT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1.1PET/CT诊断唾液腺肿瘤
PET/CT显像中,腮腺微量至少量的FDG摄取被认为是正常摄取。但在无症状的腮腺里常遇到低到中度的摄取或者不对称性摄取,FDG摄取灶的形态和密度都有重要提示作用,双侧对称的摄取增高通常是生理性的;不对称的,尤其是局灶性的,可能需要更多影像检查和病理检查来排除恶性。当满足一条或多条以下标准时,PET/CT被认为是有意义或者说与肿瘤相关:软组织或淋巴结FDG摄取增高且不能归因于生理摄取;淋巴结伴有中央坏死;FDG摄取增高或CT提示恶性特点的远处转移。可疑病灶的评价一方面基于对图像的定性视觉判断,另一方面利用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高级别恶性肿瘤比中、低级别肿瘤具有更高的平均SUV值(4.6vs2.8),但SUV鉴别高度和中低度恶性肿瘤意义不明确,因为两者重叠区域很大。同时,双时相显像亦不适合用于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腮腺良性肿瘤常表现为FDG高摄取,延迟显像其代谢也可进一步增高。
1.2PET/CT影响肿瘤患者
临床诊疗研究证明PET/CT诊断唾液腺肿瘤具有74.4%的灵敏度和近100%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达到100%,阴性预测值为61.5%,识别出其他手段未发现的远处转移灶更敏感。在高度和中低度恶性肿瘤中PET/CT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ET/CT对于初始分期、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治疗后监测很有意义,可以提示手术必要性以及手术切除范围。SUV可能对预测组织学分级有帮助,进而为手术计划提供有用的术前信息。然而和其他头颈部肿瘤比起来,SUV预测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稍低。PET/CT的主要优势在于发现远处转移灶,对原发位置、复发可能性、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这些易改变患者治疗决策的方面提供更准确评估。临床中常见PET/CT发现患者远处转移从而将手术治疗改为放化疗,也有患者因颈部淋巴结无摄取而避免了原计划的颈淋巴结清扫术。PET/CT在发现疾病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具有相当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帮助指导临床治疗,决定患者适合接受根治疗法还是姑息疗法。
2PET/CT较CT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PET/CT和单独CT相比较诊断准确性提高,尤其在肿瘤范围确定、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在SUV较高的高度恶性肿瘤中更明显,但不代表它是发现肿瘤转移的惟一影像方法。PET/CT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稍低,可能是因为唾液腺癌有FDG亲和力不一,导致小淋巴结或局部复发灶判定的假阴性。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高于传统影像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0%和94%,而CT是82%和85%,MRI是88%和79%。
3PET/CT较单独
PET的优势单独PET检测低度唾液腺癌,易发生假阴性,因为其FDG摄取值低于高度恶性肿瘤,不易与其他疾病区分。假阴性也易发生在直径小于5mm的小肿瘤中,PET显示和正常组织很类似。唾液腺炎症病变会造成摄取增高,导致假阳性。但传统CT有较好的解剖定位功能,也能识别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所以在诊断肿瘤方面将PET与CT或MR结合起来,能够消除单独PET的不足。PET/CT将诊断准确性提高,提供了功能和解剖两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比PE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不论PET还是CT,误差可能和固有显像模式有关,不论哪种影像手段都不能完全取代病理。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8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状况、肿瘤的位置分布情况、病理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检出率、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术后病理结果良恶性的关系、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胰腺囊性肿瘤中的交界性肿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本次研究将病理为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归为恶性组,按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良性肿瘤组(良性SCN、良性MCN、良性IPMN,良性SPN,简称为良性组)和恶性肿瘤组(恶性SCN、交界性或恶性MCN、交界性或恶性IPMN,恶性SPN,简称为恶性组)进行分析。肿瘤类型:SCN为31例,占39.74%,其中恶性1例;MCN为40例,占51.28%,其中恶性或交界性11例;IPMN为5例,占6.41%,其中恶性1例;SPN为2例,占2.56%。7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4±8.2)岁(32~76岁),其中男24例(30.77%),平均年龄(55.6±7.9)岁,女54例(69.23%),平均年龄(54.1±10.6)岁。良性组患者(n=65,83.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7±5.8)岁,恶性组患者(n=13,16.67%)平均发病年龄为(63.4±6.2)岁,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1.2就诊原因分析
42例(53.85%)因上腹部不适、间断性腹痛就诊,其中良性组为28例(35.90%),恶性组为14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10.26%)因不同程度的黄疸就诊,其中良性组为6例(7.69%),恶性组为2例(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4例良性组患者(5.13%)因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诊;24例(30.77%)因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或体检时发现腹腔内有占位性病变而就诊,其中良性组为20例(25.64%),恶性组为4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的患者共17例(21.79%),其中良性组有13例(16.67%),恶性组4例(5.13%),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3)。
1.3方法
本组7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验,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验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大小、与周围邻近组织关系、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决定具体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或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单纯肿瘤切除术等。术后均于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病理科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4统计学
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单因素分析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与良性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水平相比较,恶性组患者的CA19-9、CA242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高龄、出现腹痛、肿瘤体积大、囊内出现实性成分的患者数目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水平与胰腺囊性肿瘤恶性均具有相关性(P<0.05)。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得出高龄和CA19-9、CA242水平的P值均<0.05,故高龄和CA19-9、CA242水平升高是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2.3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
本组78例患者均在完善术前化验检查、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行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1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6例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7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2例行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术后共有17例(21.79%)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9例发生胰瘘,4例发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发生在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通畅引流并根据积液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
3讨论
3.1胰腺囊性肿瘤类型与发病率
3.1.1黏液性囊腺肿瘤(MCN):又称为大囊性腺瘤,约占胰腺囊性肿瘤的45.50%,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MCN患者占51.28%,与文献报道比例略有增高,可能是由于区域发病差异或样本量较少所致。有研究报道,上腹痛为MCN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占全部患者的50%;其次,约15%的患者表现出腹部肿块,体重下降,除此以外,也有少数以糖尿病、胆道出血、门脉高压、腹泻和梗阻性黄疸为表现而就诊。本研究中显示,我院就诊的40例MCN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7例表现为腹部肿块和体重下降,均较先前的报道偏高,考虑为本组纳入患者以出现症状而来院就诊者居多,无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者较少。
3.1.2浆液性囊腺瘤(SCN):名富糖原腺瘤,占胰腺囊性肿瘤的20%~40%。临床上多见于60岁左右的女性(75%),多数无症状,部分可有腹痛表现,但此类肿瘤较少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消化不良、黑便、黄疸、体重下降等,常因与胰腺无关的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本研究中,3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为SCN类型(39.74%),与文献报道一致,且临床症状隐匿,大多数通过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仅1例为大囊型SCN患者,其肿瘤直径为12.5cm,在国内外已报道的SCN案例中,如此大瘤体比较少见。
3.1.3胰腺导管内状黏液性肿瘤(IPMN):由分泌黏蛋白的胰管上皮细胞状增生而形成,伴或不伴有过量黏蛋白的产生。IPMN占胰腺囊性肿瘤的7%~35%。大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以腹部不适为主。本组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仅有1例无任何不适,考虑与患者数目较少有关。
3.1.4实性假状肿瘤(SPN):是最不常见的一种囊性病变。目前认为SPN是一种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0.17%~2.70%。好发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SPN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部包块,常被延误诊断,越来越多的无症状SPN者,仅在常规体检时由影像学检查发现。本组2例患者无任何不适出现。
3.2胰腺囊性肿瘤与年龄
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而KosmahlM等研究发现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的。本研究总结的病例中,SPN多见于中青年患者,MCN、SCN和IPMN患者则以中老年为主,中老年患者肿瘤恶变的几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3.3胰腺囊性肿瘤与肿瘤标志物水平
研究报道称,大多数囊性肿瘤患者血清淀粉酶、血糖和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无临床诊断意义,而囊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24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对区分该病的各种类型并无特异性。本实验中患者CA19-9、CA242在良、恶性胰腺囊性肿瘤表达存在差异,恶性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血清学检测CA19-9、CA242呈现高表达,其表达率高于良性胰腺囊肿瘤组患者。这提示CA19-9、CA242表达程度与胰腺囊性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同时,通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A19-9、CA242水平升高是肿瘤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术前诊断无法定性时,可测定血清CA19-9、CA242水平,以辅助肿瘤定性。
3.4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
症胰腺位于腹膜后,血供丰富,周围毗邻肠系膜上动、静脉,脾静脉等大血管以及十二指肠、胃、脾脏、胆总管等重要器官,因此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血管、脏器关系以及术中对良恶性的判断来确定。在本研究中,位于胰头部和胰颈部的肿瘤主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少数位于胰颈部的小肿瘤行胰腺部分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肿瘤行胰腺体尾部联合脾脏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是否保留脾脏需要根据肿瘤与脾脏或脾动、静脉的位置关系来决定,而能否在腹腔镜下完成这两种术式则与患者体重、年龄、腹部手术史以及术者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另外,有2例胰头部的肿瘤因患者高龄无法切除,行ERCP植入支架解决患者黄疸症状。胰瘘是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共发生9例胰瘘,4例发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发生在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1例发生在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通畅引流并根据积液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0±7.5)岁;病变位置:14例前纵隔,6例中纵隔,5例后纵隔;病理类型:6例畸胎瘤,5例胸腺瘤,5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心包囊肿,4例脂肪瘤。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4.0±7.2)岁;病变位置:15例前纵隔,4例中纵隔,6例后纵隔;病理类型:7例畸胎瘤,6例胸腺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心包囊肿,4例脂肪瘤。胸腔镜微创手术者肿瘤的包膜完整和周围组织的间隙清晰,未明显侵犯到周围脏器。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取半侧卧位或侧卧位,术中根据需要对手术床倾斜度进行调整。以电钩将肿瘤表面纵隔胸膜打开,从肿瘤包膜外以钝性、锐性剥离肿瘤。如为实体肿瘤,则于包膜外进行完整切除。如为囊性肿物,巨大瘤体,对显露、操作产生影响,则先进行穿刺放液,之后再实施剥离。如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则整块切除胸腺瘤、胸腺、周边脂肪组织。如为非神经来源肿瘤,则沿包膜外将肿瘤剥除。如为神经来源肿瘤,则以钛夹夹闭在肿瘤远近端的正常神经干后将该神经切断,再完整切除肿瘤。如为胸膜的肿瘤,则在剥除时应注意对星状神经节的保护,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在切除后将标本放置在标本袋中从切口取出,对于较大标本应置于标本袋中剪碎后取出。如需要中转开胸,则将前侧操作切口延长6~10cm,将肋骨牵开器放入,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存在完毕后以温生理盐水(0.9%)冲洗胸腔,对创面进行检查,在明确未有出血后将胸腔镜退出,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将切除标本送检病理。
1.2.2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常规术前准备,患者取相应的卧位,根据胸片、胸部CT情况,选择相应左侧或右侧或者前正中手术入路,给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健侧行单肺通气,将肿瘤完整或分块切除,部分患者实施附加心包、肺楔形切除术。术毕放置纵隔引流管和(或)闭式引流管,将切除标本送检病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局部复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纵隔肿瘤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肿瘤,因纵膈内分布较多组织器官,各组织器官在病变后会出现不同种类的肿瘤,将其统一称之为纵隔肿瘤。相关资料显示,多数纵膈肿瘤为良性肿瘤,患者在发病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会出现功能障碍。除恶性的淋巴源性肿瘤给予放射治疗外,其他原发性纵隔肿瘤多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良性肿瘤、囊肿未有症状,但随着逐渐生长,会对毗邻器官产生压迫,甚至发生恶变或继发感染,所以临床应给予及早治疗。恶性纵隔肿瘤如已对临近气管产生侵犯无法切除或发生远处转移,可根据具体病理性质实施放射、化学治疗。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为实施开胸手术治疗,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使用镇痛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有局部复发病例。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年龄26~56岁,平均(34.5±3.4)岁,卵巢巧克力囊肿16例,畸胎瘤2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9例,卵巢冠状囊肿7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对照组中年龄25~55岁,平均(34.2±3.1)岁,卵巢巧克力囊肿15例,畸胎瘤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7例,卵巢冠状囊肿7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手术同意书和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2.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盆腔CT、超声及相关实验室、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2)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绝对禁忌症;(3)排除合并有其它生殖系统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5)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患者。
3.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并维持压力在12~14mmHg。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探明盆腔情况后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进行手术,对有生育要求、肿瘤直径<6cm患者,用剪刀剪开卵巢组织,用分离钳、拨棒打开肿瘤包膜后取出卵巢肿瘤。有基底血管在术中先结扎血管,对于直径较小肿瘤直接取出,对于直径较大肿瘤将肿瘤装入取瘤袋中取出。对于无生育要求、肿瘤直径>6cm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切除患侧附件。电凝并切除卵巢相关韧带、血管,将标本装入取瘤袋中取出。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全麻后取平卧位,在下腹部作长5~7cm纵切口,进腹盆腔按照开腹手术步骤进行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常规适用抗生素抗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处理。
4.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脏器损伤、血管损伤及疝气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处理,采用德国“Moller”手术显微镜,调整放大倍数为4-16倍。患者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根据肿瘤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途径;开颅后上手术显微镜,先打开脑裂蛛网膜或者脑池,尽量放出脑脊液,促使脑组织的回缩,使肿瘤充分暴露,避免牵拉正常脑组织;进行手术,再显微镜下辨认并分离肿瘤,进而切除,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尽最大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对于较大肿瘤或功能区肿瘤应进行分段切除,直至切除整个肿瘤。
3结果
所有44例患者中,行肿瘤全切除患者32例,其中26例患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6例患者症状缓解;行肿瘤次全切除患者8例,4例活检。随访3年,1例脑膜瘤术后2年复发,转上级医院手术后治愈;2例恶性母细胞瘤术后3月复发,后死亡;4例胶质瘤术后1年内死亡。
4讨论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对于脑肿瘤,应事先明确脑肿瘤诊断,与寄生虫、血肿及炎症等相鉴别;其次明确肿瘤大小、部位、性质及其周边结构情况。注意手术前的评估,对于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均有着重要的作用[2]。目前显微外科手术是常见的处理脑肿瘤的手术方式。传统在肉眼下进行手术,对于一些脑底部、较深部位的肿瘤,操作困难,手术疗效不佳,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能使得部分肿瘤全切除率提高,明显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4.1显微手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显微外科手术,主要是指在手术中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及照明效果,清晰显示较深部位以及重要功能区的病变及周边组织,使得肿瘤的切除范围较为彻底。本文患者中2例脑胶质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实施肿瘤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复查CT示肿瘤病灶消失。脑胶质瘤利用显微外科手术也能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达到临床治愈。本文中的垂体瘤、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及鞍结节脑膜瘤均进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预后较佳。诸如此种位置较深的鞍区肿瘤的手术,周边有视神经、脑底动脉环、下丘脑及垂体柄等重要的神经、血管及组织,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实施肿瘤全切术,不能根治肿瘤且容易损伤脑组织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显微外科手术因充分利用了显微镜的照明及放大作用,清晰辨认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结构,在良好的手术视野中分离并切除肿瘤组织,即使在较深窄的区域亦能完全地切除肿瘤,明显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且减少了手术出血的发生。
4.2显微手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副损伤
目前脑肿瘤的诊断技术较为发达,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明确了脑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以及其周边组织情况。神经外科医生充分掌握了肿瘤的情况,应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副损伤。传统的肉眼手术,深部病灶手术视野清晰度较差,与周边的组织结构不清,手术操作时极易产生误伤,损伤脑部重要的组织结构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显微外科手术,充分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及照明效果,放大手术视野,充分清晰地暴露重要组织、血管及神经。即使手术的区域较狭小,仍然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的操作。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细心分离切除组织结构,对于出现的微小出血,能及时发觉并实施电凝止血,从而减少手术的副损伤。此外,脑自动牵开器的应用,避免了手持脑压板暴露病变时力量不均匀,不能持久的缺点,对病灶的显露及减少损伤发挥了重要作用。显微手术通过最大限度减少副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4.3脑肿瘤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本次90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肺部肿瘤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肺部肿瘤的诊断标准,经相关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特征确诊。其中女33例,男57例,年龄56~74岁,年龄(54.8±3.4)岁。疾病类型:20例肺转移癌,70例非小细胞癌。病灶直径1~4cm,平均病灶(1.8±0.4)cm,病灶部位远离心脏、主动脉弓血管、气管、主支气管等重要脏器≥1cm。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植入金属物或心脏起搏器、免疫功能低下、中央型肺癌临近气道、大血管者、肺外广泛远处转移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疗法,对照组使用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进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疗法,全身麻醉,予以CT扫描,明确病变部位,检测穿刺点与肿瘤内缘的角度及距离,切开皮肤3mm,将电极刺入,连接射频与锚状电极,射频能量起始功率40W(电极头直径3.0cm),起始功率50W(电极头直径3.5cm),增加10W/2min,直至90W,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消融电极伸展长度,肿瘤直径<2.0cm(消融电极伸展长度3.0cm在90℃时消融15min),肿瘤直径2~3cm(消融电极伸展长度3cm在90℃时消融5min),肿瘤直径>3cm(消融电极伸展长度3cm在90℃时消融2min),对照组进行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
1.3仪器
美国RITAMedicalSystemsInc公司生产的RF-1500X射频治疗仪。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肿瘤完全消失,4周内未发现新发病灶;有效:肿瘤面积有所缩小,缩小范围>50%,4周内未发现新发病灶;无变化:肿瘤有所增大,但≤25%,或肿瘤缩小<50%;进展: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发病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远好于对照组的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仅为4.4%远低于对照组的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患者均经细胞学或者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了骨转移,经X线、CT或者ECT等确诊为骨转移并经MRI或者活检确诊。中医诊断:患者证属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患者以肢体疼痛、活动不利为临床症状,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质暗苔薄或者苔腻,脉沉或者脉弦涩。纳入患者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临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排除有精神病病史,排除双磷酸盐药物过敏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1.4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帕米磷酸二钠9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20~30滴/分钟,同时给予患者氨酚羟考酮止痛。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重要逐瘀补肾止痛汤加减进行治疗,用方如下: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当归15g、骨碎补15g、补骨脂15g、桑寄生15g、杜仲15g、怀牛膝15g、威灵仙15g、苏木15g、透骨草15g、三七10g、五灵脂10g、蛇六谷15g、菟丝子15g、全蝎15g、蜈蚣1条。伴有痰湿患者加南星、半夏;气血亏虚患者加丹参;阳虚重患者加桂枝、附子;淤血内阻患者加桃仁、红花、丹参;疼痛加重患者加延胡索、徐长卿、罂粟壳、乌梢蛇。上述药物水煎服,每天1剂,煎取药液4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
1.5观察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疼痛评分降低为0分;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未受到影响,疼痛评分减少在1/2~3/4;稳定:治疗后患者疼痛有所减轻,仍有明显疼痛,疼痛评分减少低于1/2;进展: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睡眠,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其他为无效。采用NSR疼痛强度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情况,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让患者根据疼痛情况标出一点,对治疗前后疼痛进行比较。采用卡氏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钙浓度情况以及治疗期间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总量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对患者治疗情况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疼痛评分、卡氏评分、血钙浓度的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阿片类药物全程剂量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观察组有效75例,对照组有效72例。总有效率观察组86.21%,对照组71.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χ2=5.8011,P=0.016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疼痛评分和卡氏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卡氏评分提高,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98,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58,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服药期间阿片类药物用量和血钙浓度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阿片类药物全程剂量小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7.0889,P=0.000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钙浓度均降低,与前经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血钙浓度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钙浓度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t=0.5172,P=0.6050>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06年3月—2010年2月本院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45例,女75例,男女之比为1:1.67,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年龄17—75岁,平均43.5岁,其中17—20岁6例占5%,21—60岁105例,占87.5%,61—75岁9例,占7.5%。本组甲状肿瘤发生于左叶34例,占28.3%,发生于右叶61例,占50.8,两叶均出现者11例,占9.2%,发生于甲状腺峡部14例,占11.7%。全部患者中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其中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有脑梗死病史者10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术中或术后取病理活检,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mm,快速HE染色,置于镜下观察,同时收集患者的详细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与临床表现分析。
2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67,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方面20—60岁发病105例占87.5%,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良性肿瘤107例,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多为多发性结节,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平均直径为3.5cm,恶性肿瘤为孤立结节或多个结节,多为甲状腺状癌,癌肿直径为2.5~7.8cm。病理表现:良性肿瘤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体甲状腺体积增大,平均直径为3.5cm,切面见大小不等的结节,包膜完整,内有囊腔形成,囊壁较薄,囊腔大小不等,内见棕褐色粘稠物质,中央部分有出血坏死和(或)钙化。镜下可见甲状腺正常结构消失,结节内滤泡大小不一致,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包膜厚薄不均,结节内可见出血、囊性变,纤维化、钙化。结节外甲状腺组织无压迫萎缩。恶性肿瘤常为孤立或多发结节,质硬,本组大多为状癌,单发病灶,大小不等,为实质硬结节,无包膜或只有部分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鱼肉状,部分癌组织表面呈颗粒状突起,可见葡萄族样的状物突入囊腔。镜检可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状,大小不等、长短不一,按大小分枝情况分为I、Ⅱ和Ⅲ级状腺癌,癌细胞核大而苍白,染色质稀少呈细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核内而形成“毛玻璃样核”,分布在间及瘤细胞的纤维间隔内,HE染色呈深蓝色或黑色。本组1例恶性未分化癌,为梭形细胞癌,镜下见大小不等的长梭形细胞,核分裂相多见。
1.2Karnofsky评分标准(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7]以上述评分法全面评价患者身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
2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
2.1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分根据依从性差别,分别给予不同级别药学服务。对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普通药学服务,对于依从性中等或差的患者给予强化药学服务。采用MMAS-8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8]。该量表共8个问题,依次为:(1)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2)在过去的两周内,是否有一天或几天您忘记服药;(3)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未告知医生而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4)当您外出时,您是否有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物;(5)昨天您服用了镇痛药物吗;(6)当您觉得自己的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时,您是否停止过服药;(7)有人认为每天服药很麻烦,您是否觉得坚持镇痛治疗计划有困难;(8)您觉得要记起按时按量服用镇痛药物很难吗。1~7题的备选答案为二分类,即“是”和“否”,1~4、6、7题答“否”计1分,答“是”计0分,第5题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第8题的备选答案为Likert5等级计分,即“从来不”、“偶尔”、“有时”、“经常”和“所有时间”,依次计为1分、0.75分、0.50分、0.25分和0分。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得分6~7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
2.2普通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请患者仔细阅读,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疼痛相关内容,包括疼痛是病吗,怎么引起的,需要治疗吗,怎样表达疼痛,疼痛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为什么要按照规定时间用药,用药后需要注意什么,阿片类药物介绍等;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强调疼痛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必须治疗,口服药物是治疗疼痛的最佳选择,镇痛药物按时服用疼痛缓解最佳,镇痛药物可能包括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必对其产生恐惧,癌痛治疗时应用该类药物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及如何防治。普通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10min。
2.3强化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的同时,给予详细讲解,并帮助患者仔细阅读;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除普通药学服务内容还包括:镇痛药应按时规律服用,不宜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如出现疼痛缓解不佳或便秘、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由医生或药师更改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药品不良反应大多可以治疗或随着服药慢慢减轻等;③与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困惑及面临的困难,药师尽力给予解答,强化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20min。
3为医生提供药学服务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与医生一起进行镇痛药物的选择、初始剂量滴定、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辅助用药使用等。阿片类药物剂量个体化滴定是癌痛治疗的难点,药师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成人癌痛治疗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癌痛及肝肾功能等情况,为医生提供镇痛药物治疗建议,并在用药最初的24h内对患者进行多次癌痛评估,及时调整剂量,争取在24~72h内完成药物滴定,达到疼痛稳定控制,并转换成缓控释制剂。在镇痛治疗全程中注意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及时向医生提供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