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5:21: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国城镇化水平现状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研究指出,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城市化数据的研究,建立包含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发展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将中国的城镇化数据与之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偏差逐年扩大,即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另外,与同等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也显得滞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原本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就相对较少,而重工业更少。根据研究,以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也说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与常态城市化水平、同等工业化水平等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都比较滞后。与美日韩三国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也明显偏低(见图1)。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未来的城镇化空间仍然很大。从毛城镇化率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已经超过50%,但离70%的水平还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以70%的城镇化率和每年1.4%的发展速度估计,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13年左右。考虑到我国目前户籍城镇化率(真正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一)区域上更多着眼中西部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正相关。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4%,而东部为60.8%,中部和西部仅为45.5%和43%,东部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有趣的是,中国劳动力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异地城镇化率偏高,比如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外务工的比例超过60%,虽然这几年趋势下行,但是仍处高位。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城镇化区域的一个变化将体现为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会加快。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看,要素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国家的扶持政策等正在逐步带动人流和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发展。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也相对成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土地等要素成本也明显提升。原先在东部发展的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寻找新的目的地。从比较优势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成本也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完全有能力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中西部地区的GDP、投资以及工业占比都逐步提升,外商去中西部投资明显增加,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如果发展顺利,中西部将成为国内的生产基地,而东部地区将成为消费基地。这必然也会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镇规划上更加强调城市群和小城镇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主要推行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分别以江苏集体经济和浙江私营产业为载体的小城镇化为代表。江浙地区的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出现产业负载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不经济等问题。上世纪后10年至本世纪前10年,我国实施了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化,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中拉美化、大城市病、城乡二元化等矛盾。
十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方向,将侧重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城市立足解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县域、村镇形成小城镇网络,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市群建设辐射更广阔区域,解决大城市承载能力的问题。已有成熟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城市群对周边城市都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果。未成熟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大,将带动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半成熟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通过这些城市群的带动,将使得区域性的城市发展提升为全国性的城市发展。
(三)产业上更加依赖服务业
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过度城镇化和偏低城镇化的现象。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服务业的提高相一致,但是相比同等工业化水平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处于偏低水平。导致中国城镇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过度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并不强。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其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图2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GDP增加值占比与就业占比,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就业占比,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两者相互促进依然大有作为。但是,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城镇化相比以前更要依赖服务业的发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越来越多劳动者就业问题的需要,二是增加城镇承载能力的需要。可以预料,如果实现国家规划的城镇化水平,将增加数亿人民进入城镇生活,那么服务业尤其是和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必须具备的。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第三产业,而且大有可为。
(四)生活方式上更加强调农民的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公共服务差异大,这一现象既存在于城镇人口中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居民之间,也存在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必然要逐步解决城乡人民的公共服务差别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已经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使得现在2亿左右户籍在农村、生活圈子在农村的城市流动人口能够真正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体面生活。这是新型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基建等体系支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转变,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提升,以消费为例,过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民的3倍,如果进城农民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消费的倍增效应将更加明显,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配套改革
(一)财税体制改革
户籍的差别在公共福利的差别,在财政覆盖人口和覆盖水平的差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财政只有从目前的户籍人口财政转变到常住人口财政,从城市财政到转变到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才能有效地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之一是公共服务差异大,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户籍制度,认为户籍制度是罪魁祸首,但是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税体制。如果财税体制理顺了,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差异大的问题都会轻松解决。作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自然是多发展企业,同时也希望外地人到当地的企业打工,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但是并不希望外地打工者成为户籍人口,因为会相应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分税制体制,完善地方税制。
(二)户籍制度改革
在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有序推进。十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户籍制度试点,在探索中前进,预计今后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将逐步推广开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户籍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户籍制度改革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制定公开透明的城镇落户政策。根据2013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6号文),成为城镇居民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优先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另外考虑到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避免只是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预计国家也将对户籍制度改革进展比较快的地区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激励。
(三)破除垄断
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破除垄断、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是否能够平等地进行竞争,在一些领域是否对民间资本有歧视的问题大家有诸多争论。从掌握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比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占比偏高。从投资的占比看一般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基本上实现了公平竞争,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明显。垄断导致的价格高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可实施性和紧迫性看,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最有可能先行引入民间资本。
(四)收入分配改革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收入分配改革必不可少。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提高收入水平,更主要是建立一个不同经济主体,包括不同所有制企业、城乡居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既包括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在这方面,我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金融改革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想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改革、引进新的金融工具、制定并改变规则,对一些有综合收益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持。即使在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日本,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地方债也占有20%左右的比重,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贷款、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因此,迫切需要丰富融资手段。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改革能够大幅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化解银行风险,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资本市场很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陈晓春,湖南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道国,湖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123-05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是我国面向未来提高国民福利与社会总体财富的新增长点。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要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PhetkeoPoumanyvong和Shinii Kaneko(2010)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现象,它不仅是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变为城镇结构的过程。仇保兴(2012)认为低碳生态城镇对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汪海波(2012)认为推进城镇化发展既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和适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文辉,王大伟(2012)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Clin Stong Ho等(20131认为低碳城镇规划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低碳排放,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利用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技术,有利于实现低碳消费行为。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本质上讲是在碳约束前提下,实现城镇化的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一、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
城市化(Urbanization)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在国内也被翻译为城镇化。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寓意:前者代表工业在城市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后者代表优先发展小城镇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仇保兴(2003)也认为我国不直接用城市化概念而提城镇化概念是考虑到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升质量的城镇化。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国内学者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吴江等(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吴江、申丽娟(2012)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角度、层次对其界定,应从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两方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共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个性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差异性。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模式。国内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些观点。李志英(2010)提出了建设低碳社区设想,认为城市社区是人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的细胞,建设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毕军(2009)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指出低碳城市是低碳时代的空间载体和时间主体,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融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魏后凯(2011)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走一条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周金成,王家合(2012)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最大限度的为人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城镇化转型战略方向是低碳、生态、绿色,也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绿色、循环、低碳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城镇建设的某些方面,如城市社区、城市生态环境等,而缺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性。也要坚持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的个性。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设计和技术进步,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立低碳的城镇基础设施,形成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尽可能的减少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是正相关的关系,粗放式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削弱了大自然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增加了碳排放量。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关键。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的脱钩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对脱钩,即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低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另一个是绝对脱钩,即在保持新型城镇化正常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量的绝对减少。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往往是一个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以实现相对脱钩为目的,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相关措施不断优化,碳排放曲线将发生拐点,碳排放开始绝对减少。
如图1所示,X轴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Y轴表示碳排放量,曲线n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曲线m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量。在OA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甚至碳排放量增长的速度高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的增长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之上。随着低碳发展措施的推进,在进入AB阶段后,新型城镇化实现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实现了下降,这个时候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二、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然而,目前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落后的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决定着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城镇规划理念落后,没有将城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等进行统筹考虑,城镇建设目标价值单一,城镇建设过分注重城镇的硬件设施而忽视城镇发展的软环境。城镇规划缺乏稳定性,持续性。规划内容朝令夕改,调整随意性大,许多规划因为新任领导要求而被更改。城镇规划内容缺乏科学性。城镇规划没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追求建设速度节约短期成本而严重违背城镇发展规律超前规划,城镇规划中激进式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向山要地”。城镇规划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功能布局,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贪大求全,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区实际。
(二)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
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4939.15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在低碳情景下,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需求量为52.50亿吨标准煤。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在不断的增长。我国因化石燃料消费而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由1985年的5.07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9.50亿吨,年均增长5.54%;人均碳排放量由1985年的0.48吨增长到2010年的1.46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1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标准。
(三)高碳粗放的产业结构
城镇化发展要以强大的产业为支撑。目前我国城镇产业结构高碳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其次,第二产业仍然处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发展模式中。特别是乡镇产业主要以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的小作坊为主。第二产业成为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再次,各地在发展实际中。盲目追求产业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自身资源、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最后,我国产业布局缺乏宏观统筹,各地基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发展产业,很少有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内耗严重。
(四)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建设中出现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植被破坏,碳汇源不断缩小。城镇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之中。大量的工业废气加剧了城镇空气的污染。在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
(五)发展滞后的基础设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注重形势上的美观而忽视城镇基础设施实际需求。城镇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智能低碳的综合公共运输系统尚未形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201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厂只有677座。城镇的给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城镇排水系统经常因为突发性的雨雪天气而陷入崩溃。2010年我国有1034个县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仅占县城总数的63%,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2%;县城污水处理率为60%。忽视了对城镇基础设施软件的建设,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精简高效的公共服务机构,科学先进的公共服务理念。
三、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要着眼于全局,要统筹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设低碳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治理等措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机配合,产生协同效应。如图2所示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是前提,低碳基础设施是基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支撑,低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是关键,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保障。
(一)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
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协调。首先,要更新城镇规划理念。把握好城镇建设方向,顺应时代要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强化低碳城镇规划意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低碳城镇规划。其次,严肃城镇规划内容。避免“一个领导,一套规划”的现象。最后,科学制定城镇规划。要因地制宜对城镇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确定碳排放目标,选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合理利用好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要合理布局低碳基础设施,将低碳技术应用于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
(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是城镇健康运转的血液,同时能源消费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能源以高碳的煤炭为主。能源消耗的总量不断加大,低碳能源的推广利用率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必须要改变当前的高碳能源结构。要制定长远的能源发展规划,通过中长期的能源规划,预测国家能源消耗趋势,提出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引导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间能源消费总量;要注重节能降耗,不断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要大力支持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以降低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要加大资金投入;另外,建立低碳能源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参与。
(三)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必须切实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城镇化进程中要逐步淘汰高耗能的产业,要根据本地区的环境状况,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的选取低碳型工业产业进行重点建设,要重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要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肩负着经济突破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低碳服务业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政策作引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低碳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量”的提高,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城镇化发展质量广受诟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质量评价是了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传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因此适时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简要的说是指城镇化发展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发展原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1]。
2.2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相关部门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2]和城镇指标准则(uig)[3],cdi是从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个方面评价城镇化质量,uig中包括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制等5个方面的指标;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是叶裕民,她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城市化质量[4]。最新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有:张春梅等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测评分析[5]。何平等在已有相关城镇化质量测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及城乡一体化,较好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中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6]。
相关研究中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目前仍缺少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评价数据能够统计得到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城镇化质量研究的成果。
3、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文献评述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项准则下属24项指标。指标层以反映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和数据容易量化获取为原则,以正确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来选取。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04期:165~168.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2: 116-118.
[3]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8-9
[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5]张春梅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50-55.
[6]何平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6月,第30卷第6期:11-18.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作者简介:刘少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夏悦瑶,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2)
一、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联系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其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学者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浙江、广西、江西、河南、山东、湖南等省相继提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和肯定,进一步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更注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随着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众多学者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并没有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重要途径。而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以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内涵,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低碳城镇化网络。
3.低碳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圈,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9] 颜廷平.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当代,2011(1):12-15.
[10] 马 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11] 潘自立.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变[J].第四世纪研究,2009(3):232-240.
[12] 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4-57.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乌鲁木齐: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4] 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4):43-46.
[15] 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7):79-80.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0-02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95-0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宿迁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实现“洼地崛起”,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涉及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渐变过程。党的十报告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赋予城镇化新的要求和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具备以下内涵:(1)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立足于人的需求,追求改善民生。(2)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3)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产业支撑,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二、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率提升显著。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宿迁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得到显著提升。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31.0%提高到52.37%,年均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154.95万人增加到252.38万人,年均增加9.74万人。(2)城市规模扩张快速。宿迁中心城市由1996年的13平方公里扩展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70万人,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一般乡镇、中心村层次分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城镇格局。(3)产业城镇化推进迅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宿迁日益扩大的经济总量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1930.68亿元,是1996年的15.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7.7:30.8:21.5调整为13.0:48.4:38.6。可见,二三产业的总量扩张,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商业生产转化,从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4)工业能耗降低明显。2014年,宿迁高耗能行业中,化工行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等四大行业均实现工业用电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宿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3年下降12.8%,反映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宿迁林木覆盖率28.18%,中心城市绿地面积25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3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连续6年超过小康社会标准。宿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2.宿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宿迁建市时间短,经济社会发展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高速度必然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1)综合实力薄弱。宿迁的发展是低基数的高增长、低基础的快发展,仍是经济基础薄弱的新建市。从江苏省来看,2005年,江苏省城镇化率为50.5%,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92.1%。2014年,宿迁城镇化率为52.37%,但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7%,占比相对较低,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2)土地依赖严重。城镇化盲目追求土地要素的简单投入,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宿迁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城镇人口分别为建市初的6.54倍和5倍。同时,有些工业项目存在盲目圈地或征而少用的现象,导致土地集约化水平不高。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制约瓶颈。(3)人口城镇化滞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宿迁农业转移人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很低、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很多市民,只是简单的“上楼”。(4)城乡差距凸显。宿迁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面上看,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差距,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能适应人的流动需求。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来看,隶属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造成城乡社会保障不易相互兼容。从城乡收入来看,2014年,宿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7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源,占用大量的土地,让人口大量集中在城镇居住。宿迁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达城市相比,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吸附能力较弱,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制约。(2)人口城镇化成本较高。宿迁现有人口570万人,城镇化率为52.37%,说明仅有一半人口是城镇人口。但是城镇人口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未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难以有效转移,人口城镇化面临成本高,需要筹集巨额的资金,这是城镇化高速推进的突出难题。(3)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城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均超过60%,而宿迁不到40%,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动力不足。(4)城乡二元制度制约。近年来,宿迁尽管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但是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和市民享有平等地位,很多进城农民无法定居成为市民,有些甚至被迫返回农村,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难以彻底转移到城镇。
2.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1)叠加式的区位优势。宿迁地处江苏北部,属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海地区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宿迁产生战略叠加效应,发展契机显而易见。(2)外向型的战略优势。从东向战略到“四海”战略,宿迁一直主动追求融入沿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宿迁作为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大后方,其优惠的政策、壮大的产业、良好的生态、外向型的战略等内在优势,有条件对接、融入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3)经济发展的阶段优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决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宿迁处于工业化中期,高速的工业化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推动城镇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劳动力。(4)改革创新的动力优势。十以后,宿迁政府主导开展系列改革。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质资格去行政化等系列配套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为宿迁工业化、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四、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综上,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备优越条件,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拟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应着力于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建设。注重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机制来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释放城镇化红利,关系着城镇化质量。一是树立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宿迁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等,以常住人口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市民化诉求。二是营造平等公正的氛围。宣传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搭建他们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增进文化认同,减少隔阂。三是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避免因流动丧失社会保障权益,促使他们实现完全城镇化。
3.夯实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夯实的经济基础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宿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为51.1%,工业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通过招商选资、控制用地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集约化程度。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与城镇化相配套的服务业体系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大户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转移富余的劳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
4.主动融入大城市和城市群。利用宿迁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提升宿迁“外向度”。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4年宿迁外贸依存度为11.9%,远低于江苏省的52.3%,说明宿迁开放程度很低,外向型经济薄弱,外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快速推进宿迁综合保税区申创、仓储物流发展等工作,搭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平台。二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导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三是注重保护生态文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渐凸显,通过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做好大城市的“花园”和“氧吧”,利用生态名片提高宿迁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
关于“新型城镇化”,目前的学术研究依旧停留在主观概念层次,仅仅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阐述。如何在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准确、客观、定量的方法分析衡量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却不多见。
200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督查和考核评价,建立5个考核项目30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田静(2012)在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由3大系统,8项子项目,45个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理论体系。安晓亮等(2013)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三个层面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定量评价思路和框架;张向东等(2013)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曾志伟等(2012)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进行定量评价。
综上可知,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大多学者是基于对城镇化进行具体研究时,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类研究并以此来构建指标体系,这种划分虽能体现出城镇化的内涵,但人为的拆分使其不能体现出城镇化作为一个发展系统所体现出的因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DPSIR模型,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一体现前后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陕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
(一)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欧盟统计局(EUROSTAT)和欧洲委员会欧洲环境机构(EEA)在进行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指标制定工作过程中,基于PSR模型所建立的新模型,主要用于评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模型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它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及相关指数的逻辑框架,是对PSR 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存在着驱动力(DrivingForc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的因果关系链,如图1所示。
DPSIR 模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系统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准则层,同时每个准则层中又包含若干指标。
(二)DPSIR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DPSIR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综合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阵和因子回归系数,计算样本的各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1)
式中:Fik表示第i个样本第k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Wj表示第j个指标的因子回归系数。
然后,根据各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各主成分的因子权重,构造综合评价函数,求得各样本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Si,再进行排序。计算公式为:
(2)
式中:Si表示第i个样本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Vk 表示主成分因子权重。
最后,在进行主成分分析的过程中,结合DPSIR模型分析各项具体指标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6-2012)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公报。同时为了使数据更具可比性,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用Z-Scoer标准化公式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
1.主成分的提取与分析。通过spss运算,提取主成分。本文共提取3个主成分,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78.702%、11.446%、5.189%。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高,能反映大部分指标所要表达的信息,最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也最强。
分析可知:在主成分荷载矩阵中,在第一主成分中城镇化率、年底总人口数、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荷载较大,均在0.9以上。这些指标囊括了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以及响应指标。其中第一主成分荷载值高达78.702%,可知第一主成分囊括了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社保等方面,基本上全面反映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第二主成分上荷载较高的指标分别是用水普及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第三主成分荷载较小,仅有5.189%,所含指标为: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城镇),主要对响应指标起辅助作用。
2.综合评价得分及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综合评价得分为纵坐标,绘制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图,如图2所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2008-201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且略有起伏,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三)基于DPSIR模型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DPSIR模型框架内各指标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因果循环系统。DPSIR系统内部指标的协调与否,直接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的好坏。分析指标间相关性,发现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表2反映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部协调现状。
分析可知:压力指标与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均呈现出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分析压力指标的构成,发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成为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响应指标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分析这四大指标系统,可以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基于经济、人口等驱动力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社会状态,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政府和人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响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发展的状况。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同时,研究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目前,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仇保兴,2012)。据统计,陕西省基尼系数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均超过0.4的国际警戒值,2007年更是达到了0.457。新型城镇化要强调城乡统筹发展,重协调互补的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城镇化。
走集约发展之路。通过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作用,获取更高、更大的社会效益。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陕西省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使其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刚性需求量巨大。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和效率,走集约发展之路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优化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可知,三大产业比重的大小直接反映着城镇化的进程与水平。陕西省作为一个资源大省,特别是陕北作为陕西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其产业结构单一,以原始资源的开采和挖掘为主,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应在集约发展模式的引领下,将产业链高级化和梯度化,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现场督查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17)
2.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4)
3.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7)
4.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3-05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在第三次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初级城镇化水平,但是从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角度看,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发生严重脱离。
根据河南省数据显示,新世纪初城镇化率为24.2%,2014年提高到45.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鉴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推进,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二、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内涵界定与机理探索
(一)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指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但是长期以来,整体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纵观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突显出以下几个问题: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和内部空间布局等问题导致城镇盲目外扩,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及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农村向城市提供有害食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农民在失地的同时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便捷。
因此,在研究河南省城镇化问题时,仅仅靠河南省城镇化率这一单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重视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应该基于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城镇化质量衡量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是否合拍及融入程度的大小。城镇化质量研究包含城镇综合实力的提升、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
1.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主要研究农村与城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趋势。从发展结果的角度,空间理论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非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是西方城镇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和俄林。纳克斯认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加大贫富差距,因此,纳克斯主张发展均衡空间理论。俄林主要是从贸易的角度研究了要素的流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也在趋向于均等。1990年以来,克鲁格曼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综合特征的空间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2.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提到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缘故。另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也分别对人口流动理论做出了解释。二者共同认为部门和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于收入存在差异引起的,前者认为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T的实际收入差异引起了人口流动,后者则认为引起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是预期劳动收入的差异。
3.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最早源于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存在一起。后来这个词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理论中,共生理论又称为竞争协和理论。城镇区域和空间的扩张离不开竞争力和协和力。竞争力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与外界相抗争,而协和力则指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共生,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发挥力量的主要是竞争力,而后期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则靠协和力。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又与西方城市化存在差异,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够反应中国特色的一个独特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统一的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重点提高城市生态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水平,旨在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是坚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注重数量和速度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摈弃片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享受均等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传统城镇化在发展历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存在低效能和高排放问题,使得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更加注重“集约、绿色、低碳、环保”,重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采取“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导致城镇功能缺失。新型城镇化则注重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充分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交通、住房、休憩功能等方面的服务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靠粗放型的工业化来推动,靠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来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等现象,对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力不足。而新型城镇化则靠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河南省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依据,本文在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相关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约束层,涉及经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指标组成的五个功能层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诸多方法中,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种目标值之间常常存有复杂的关系,在使用上述方法分析问题时,各目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同一评价体系因各指标权重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距较大,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甚至会有评价指标模型各目标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情况出现,以至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而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不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仅需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因此,该方法更能客观反映评价系统。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区域。本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区域分成横向中部六省和纵向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两个方面。
横向对比评价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参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中部六省地区总人口近3.6亿,占全国28.1%左右;区域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左右。选取中部地区作为横向区际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行政区划以及河南省所处的位置,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旨在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纵向差异评价以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在纵向差异综合评r中,以省辖(管)市为分析单元,主要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而定的。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和相关地区统计部门已公布的客观数据。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同一截面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本文确定选取2007―2013年之间的数据。区际层面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年)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统计年鉴数据。另外,中部六省及河南省的地理图形资料来自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2)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突变模型指标层获取的基础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其状态突变值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参照公式如下:对于正指标,yij=,对于负指标,yij=;其次,根据指标层的控制变量个数,确定势函数的归一化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再者,利用“互补”原则,对各指标层归一处理值求均值,即确定各层级突变隶属函数值。利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直求出各目标层隶属函数值,作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别评价的参考值。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文中所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层数据的参考值转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值;然后,结合“互补”原则,逐一对各层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时段的突变级数值,突变级数值越大,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以下分析皆同)。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湖南省最低;相比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湖北省,而河南省最低。在2009―2010年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河南省最低;山西省由前组数据分析的第四名上升一名替代江西省,相对江西省下降一个名次;另外,河南省与河南省的名次发生更换,相对于各省城镇化质量排名,本组城镇化率省间排名表现较为稳定。在2011―2012年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依然是湖北省,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山西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安徽省;湖南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江西省。
2.空间差异特征。通过对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际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特征表现如下。
(1)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当,河南省的最低。比较发现,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2)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较小。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北省的空间面积在中部六省中相对较小,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有限。另外,中部六省各省的影响力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省份,因此,其综合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在2007―2012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此外其地区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高低会影响地区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一般的原因: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较低,且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反映城乡统筹指标的准则层指标影响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四)v向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1.河南省区域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结果。运用所建立指标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使用突变级数法,得出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2013年度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是郑州市,最低的是商丘市。在本组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率的排名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市出现较小的波动。
2.区际空间差异特征。通过上述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显著特征表现如下。
(1)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明显。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在地理核心地带上,核心区东西两翼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一般,东翼包括开封市等市,西翼包括洛阳市等市,它们分布在核心层的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相对低质量区域包括豫东、豫南和豫西六市,构成一条两端向上弯曲的弧线。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核心向逐次减弱,且地区跟核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城镇化质量较高区域空间集中分布,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从城镇化质量分区空间布局来看,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南北走势的一条竖线。毗邻核心区的省辖市较多,且核心区与东西两翼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显然,核心区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核心区的空间面积较小,对弧线上的地级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3)弧线区域缺少具有带动性较强的城市。通过比较弧线区域的相关指标发现,相关六市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仅有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弧线区域没有一个带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内部缺乏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难以带动区域发展,导致该区域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
六、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不仅在横向对比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纵向对比中也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提升策略。
(一)“三化”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三化”是河南省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既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吸收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其次,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农业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优先转移和承接。再次,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最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达的服务业,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三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将会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助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二)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进程中,既要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又要注重农村及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在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应着力提升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其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水平的一体化,其本质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体化。其一,废除阻碍城乡统筹协调的藩篱,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引导城镇富裕资金向农村转移;其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其三,通过农村资金的定向投放,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质量水平。
(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突变级数值处于中部六省之末,生态环境表现最差。纵观近几年全国雾霾分布区域,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平原稳居全国三大雾霾重灾区之列,再加上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是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应着力构建以下生态体系:其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二,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三,构建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其四,构建环境友好的宜居体系,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