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4: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平面构成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与图案课相融合
“图案”是日文的译词,此译词又是从西文“design”翻译过来的,其含义是设计、图案、花样、构思、打样和布局.图案具有特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它是与工艺制作相结合,相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图案课是美术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对图案摹本的对临、背临,记住并掌握常用的图案纹样,进而体会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特点和韵味,并且能够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将图案课列为主干课程,80年代引入包豪斯设计观念,情况发生了变化。平面构成的出现使传统图案被推上了批判地位,曾引发了是以平面构成替代传统基础图案还是相互并存、互融的学术探讨。我认为,在开设平面构成课程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定量的图案课时,让学生系统的学习一些传统图案纹样,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掌握传统图案的构图法则,为平面构成设计提供丰富的可借鉴资源,达到在设计时可以较自觉的运用传统图案来表达设计意图。装饰性是图案的特性之一,在平面构成中纳入装饰基本形,可以拓宽设计思维,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衔接。因此将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结合有利于平面构成的教学开展。
三、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平面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由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上理论概念的理性化,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迷乱和困惑。学生对点线面这些抽象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看不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真正意义及其与应用设计的密切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学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往往因为同专业结合不好,学生对平面构成这门课与本专业的关系没有足够认识,因而对这门课也没有足够重视。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训练,与应用设计是有区别的,但是掌握好基础理论可以使实际设计和应用拓宽思路。就结合专业而言,在注重单纯的基础构成训练中有必要对今后可能应用的范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把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完全割裂,所以在基础练习中要加上部分与专业设计接轨的训练内容。
四、教与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面构成基础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知识得不到感性的认识,只能凭教师的“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贯彻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不能简单划一,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讨论、思考的空间,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加强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中获取灵感。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一些想法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从而抹杀其创作欲望。逐步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适合于所有美术专业,特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艺术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平面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孝岳.艺术设计纵横谈.江西美术出版社.
[2]黄刚.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平面构成在发型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点、线、面三方面来表现。首先,点的运用。点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发型轮廓形状的变化,是发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发型设计中点的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时尚发型经常采用方向不一致的点元素来设计,使人感觉变化的艺术效果,增强视觉美感。在舞台发型设计中运用点的大小不同或相似点的反复出现等排列形式,进而产生了节奏美和渐变感;其次,线的应用。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发型设计中,直线往往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简单明了,直率果断。例如电视剧《潜行狙击》中“周望晴”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运用了直线型的发型修剪方式,来体现居中女警的干练、果断的性格。曲线中的自由曲线在发型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流露出作品优雅、柔美、奔放的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型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造型的刚劲与柔弱;最后,面的运用。在发型设计时,造型师通常运用吹发、剪发、烫发、盘发等方法进行设计,这些方法会形成直线面和曲线面。直线面的发型给人以坚定、直接、果断的心理感觉。曲线面具有优雅、迷人,温暖中带有柔软的特性。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玉墨”的人物形象设计,该造型在发型设计上就运用了曲线面的手推波纹发式,来体现角色的柔美、迷人。
(二)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是把点、线、面、体进行组合,构成新的立体形态,它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既有共性又相区别。一个完整的发式造型是由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顶面五个面组成的三维立体造型,运用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结合发型的结构和轮廓变化,形成风格各异的发式造型。例如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的发式设计,设计师结合立体构成空间性、轮廓不确定性、动态的稳定性的特点,完成了半翻髻发式的设计。再加上发饰的点缀,形成了空间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的发式造型。
二、构成在化妆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在化妆设计上采用点、线、面等元素来完成创作是近年来的趋势,尤其是线的运用更为广泛。首先,是线粗细变化的运用。由于线具有宽度这一性质,使得它在造型中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眼部塑造时,就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完成眼线的塑造,从而表达特定的化妆情绪。纤细的眼线给人以含蓄、干练的感觉,较粗的眼线则给人奔放、妖艳的感觉;其次,是线浓淡变化的运用。深浅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感情性。例如在角色化妆中,用较浅且具有变化的线来创作女性化的妆面,给人含蓄、谦虚的感觉。用较实且棱角分明的线来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当各式各样的线条与艳丽缤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会使妆容更具时尚感、性格感。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色彩是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共同作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作,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不同波长的色彩通过视觉器官,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色彩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色彩能左右人的情绪,体现人的性格。在形象设计中,艺术家通常运用色彩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化妆设计,就运用了冷灰色调的眼影色彩,来体现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的性格特点。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在塑形化妆中运用的较多。塑形化妆是指用肤蜡、棉花、硅胶等塑形零件进行雕塑化妆造型。在造型时,要结合脸部骨骼结构运用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和块材构成的创作法则进行设计,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三、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形象设计的一部分。由于它占人体的比例较大,因此服装设计对整体形象的把握及其重要。“构成设计是人物形象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平面图案设计、色彩的搭配、立体结构的把握,都在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作品的形态构图是通过形的分割或配置来完成,图形的分割构成运用最多的是线。在服装设计中,无论是结构线、装饰线的设计,还是轮廓线的设计都运用了线的元素。服装结构线的设计主要在省道、开刀线、褶等部位。一般运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放射构成等构成形式,来表现服装造型疏密、虚实、变化的艺术美感。例如百褶裙造型,就运用了平面构成中线条的重复与放射来表现它的款式特点。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人物形象中的服装除了款式以外,色彩是最为鲜明和显眼的部分。现代服装色彩的构成,更多地考虑色彩艺术与服装材质、款式地结合。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服装设计更注重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个性与人体肤色、人物性格、故事节的融合,传达人物的某种思想、情绪。例如影片《两个人的芭蕾》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倪萍饰演的德贵家的服装基本采用带格的冷灰色调,来体现这一家人所处的时代。而女儿所有的服饰都是红色调。运用这样的色彩主要表现人物追求芭蕾梦激情。通过这样的服装色彩构成,推动影片的情绪。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都会被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半立体构成主要在服装表面的肌理制作中使用,如缉缝、抽褶、雕绣、镂空、植加其他材料装饰等方法,都会给服装带来独特的立体感觉。线立体构成和面立体构成都是利用材料,以重复、渐变、扭转、面层和面群排列构成形式,使服装立体造型具有虚实变化的空间层次。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夫领造型。块材构成主要是突出服装体积感的表现,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四、构成对人物造型的影响
充分掌握构成设计的规律,通过构成在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塑造更贴切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构成在人物形象中的应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构成在人物造型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构成设计的深入学习,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创作方式,使构成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一、引言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鉴于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在析句方面的弊端,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胡裕树、范晓等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个平面①的语法理论。关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来源、形成与发展以及理论价值等可参见邵敬敏(1992)、胡裕树(1994)、高万云(1994)、高顺全(1997)、庄义友(2000)等学者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本文着重考察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研究内容的转变以及三个平面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变化,以探讨该理论的阐释能力及其作为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的发展
1985年,胡裕树、范晓发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下简称《试论》)一文,正式提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1992年,胡裕树、范晓发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有关》)一文,“至此,可以说三个平面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②。1996年,范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以下简称《语法观》),被称为“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1998年,袁晖、戴耀晶编著的《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出版。这两部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论证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如何运用该理论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实践提供了范例,可以看作是该理论的总结性成果。2003年,范晓、张豫峰等著《语法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三个平面的实质即“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可以说是三个平面理论的成熟之作。2004年,高顺全编著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语法研究》)出版,该著作理论上更为系统,句法结构与语用结构相结合更符合逻辑。2005年,为纪念范晓从事语法研究50年,陈昌来主编的《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出版,该书为三个平面理论的专题研究论文集。本文比较分析以上主要著述关于三个平面研究内容的相关论述,以确定该理论在研究内容上的发展变化。
(一)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句法平面的分析就是对句子成分和成分间结构方式的分析以及词语间层次关系的分析。《纲要》认为,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应包括词的句法分类、短语的句法分类、句法成分的分析、语型和句型的归纳。《语法研究》提出,句法平面研究内容包括短语的句法研究和句子的句法研究,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内层结构的分析。这一提法进一步区分了句法平面和语用平面的研究重点。
(二)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名词性词语的“有定”“无定”、在名词性词语为核心构成的偏正结构中充当定语的词语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有关》提出与句法相关的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动核结构、动词的“价”、名词“格”、语义指向、歧义、词的语义特征以及语义的选择限制。《语法观》明确提出了“句模”概念。《纲要》详尽论述了动核结构和名核结构,动词和名词的配价分类,动核、动元、状元以及名核、名元、定元的分类,以及语模和句模的归纳。虽然《纲要》的研究内容与之前的论述无太大差异,但却更为系统、具体。
(三)语用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用平面研究内容有主题和评论、表达重点、焦点、行为类型、口气、增添、变化等。《有关》将《试论》中的“增添”改为“评议”,将“行为类型”改为“语气”,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并将“变化”改为“句型或句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范围;但仍未确定“有定”“无定”“指代”“照应”“预设”“蕴涵”等是否属于语用平面。《纲要》增加了对汉语的时态范畴和句态讨论;明确将“有定”“无定”、篇章连贯和词语的照应、预设和蕴涵纳入语用平面的讨论范围。《语法研究》主张语用结构由句子的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共同构成,内层结构作为整体与外层结构发生联系,分析语用结构可以不考虑内层结构内部的情况,语用成分主要指句子的外层结构成分。
从理论提出到著作出版,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趋于系统化、具体化、扩大化,增强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较之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无明显的增删;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具体;语用平面研究内容的变化最为明显,不仅扩充了研究对象,较之前的提法也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但相对短语、句子的研究,三个平面理论对篇章方面的探讨略显不足。
三、理论应用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从提出伊始便受到汉语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语法理论,更因为它打破了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的思路。目前,作为方法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情况如何?本文在“CNKI”以“三个平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04年以后平均每年相关论文近百篇,硕博论文共计600余篇。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词和短语,涉及副词、连词、动词、量词、数词、形容词等,副词的最多;句子方面既有特定句式的研究,也有句类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汉语特殊句型的研究。但析句仍以单句为主,对复句的研究只有转折复句、多重复句、并列复句、补充复句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对语篇的研究多限于某个词语的语篇分析;对句型的语篇分析也只限于主谓谓语句等。
统计发现,目前,三个平面理论不仅应用于汉语语法领域的研究,还用于描写和解释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或外国语言的对比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及翻译研究等领域的语言现象。其中多运用于汉外对比,与语法研究相同,汉外对比论文的研究对象也以词语居多。其次,三个平面理论也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还有少数几篇论文将三个平面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虽然数量不多,但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结语
三个平面理论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作为本体论,其研究内容趋于多印⑾低场⒚魅罚使理论更具操作性。作为方法论,它将静态的句法研究和动态的语义、语用分析结合起来,为语法研究、汉外对比、翻译研究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注释:
①《语法理论纲要》指出用三个平面理论构建的语法学说可以称之为三维语法;但由于“三个平面”的提法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习惯,所以本文仍采用“三个平面”的提法。
②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缘起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缘起。
我选择研宄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热爱我的本专业一一工业设计,第二,我对平面设计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符号和设计布局总是有着无法言说的一种热情,我一直认为,其实平面设计之于工业设计而言,其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平面几何元素可以说是构成工业造型美感的灵魂。我平时作为兴趣和消遣也喜欢设计画一些和机械装甲有关的造型,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是看着各种科幻电影和动画片长大的,大量威猛而精巧的机械体造型对我们而言在记忆里清晰而深刻,有时甚至于会影响我们对某些设计审美的主观判断。我从大学开始使用WINAMP多媒体播放器这个软件超过10年,它的主要受众绝大多数是被它吸引的原因是因为它有着各种可更换风格造型新颖别致的“皮肤”(Skin)外观和各种会随着节奏律动变幻出非常奇幻美妙效果的的视觉效果插件(visualization plug-in),于是我也萌生了设计一个这样类型的UI界面的动机,并且想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和研宄其更深层面的学术内容。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平面设计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古老洞穴上的壁画就可以看作最早的平面设计作品。它的发展史也是从最为抽象的汉字符号开始的。在近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最早开始于日本、台湾等地区。在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对汉字和中国书法的研究和利用似乎更早一些,但日本的设计师主要是从汉字与书法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设计元素。现在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汉字作为独立的载体,它有着双重的属性。它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具有着图形化的意境,即可传情达意。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决定了汉字在其中会占据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见到大量的以汉字或日语假名为基础元素,用中国书法的表现方式并且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而形成的作品。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汉文化的魅力和汉字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善于从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更为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国字产生和变迁中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平面设计这一学科也开始逐渐开始出现。而随着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大多数平面设计师,已经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汲取汉字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精髓,进行研究与创作,将它们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达到更为理想化的完美效果。
希望的文学博士论文等更能吸引您的眼球,能帮助到您,如果要进行,也可以到网站查看。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 cm×20 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图2也是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56-02
高校教职工申报的课程一般分为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从教学队伍上看,除了要求相关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外,这三种课程普遍都要求教师有着一定的学历、年龄结构,同时学科经验有一定的融合。合格课程主要是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对已经有多年经验的课程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初步尝试在相似学科类做一些拓展性的延伸,提出一些新的构思与命题。优质课程主要是教师在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一些新的构思与方式做新的整合,将形成的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将教学成果应用到更多的学生身上。精品课程主要是在具有优良的教学效果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给广大的同行做示范性的展示,同时精品课程一般都会上传到网络上,受益的学生群体更大。在这三种课程中,精品课程普遍都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孵化出来,优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湖南科技学院《平面设计基础》优质课程概述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是新闻传播系广告学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程。该课程2013年10月立项为湖南科技学院优质课程,目前已近进入课程验收期。该课程是在学习平面设计构成、色彩构成等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设计软件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提高鉴赏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具备标志设计等广告设计一般能力,逐步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个步骤、方法,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与设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平面设计基础》作为湖南科技学院的优质课程,它是在美术基础上的延伸,其目的是为了夯实相关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基础。《平面设计基础》一般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艺术设计系、广告系等,主要开设在美术类、新闻类的院系,同时也可以作为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二、教学队伍与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队伍有着合理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与任课老师专业与教学主要集中于艺术设计、广告创意、构图摄像,与本课程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学队伍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副教授两名、讲师两名,且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相关教学人员有有教改相关的经历,如主持校级以上课题、发表省级以上的教改论文、承担优质课程等。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主要以培养实践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制定的培养方案也主要围绕这一方面。培养方案中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集中反映了学生对平面设计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需求,明确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基础地位,强调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分为平面设计理论与平面设计实务两个方面。平面设计理论主要围绕创意来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来展开。创意来源方面主要讲述创意的原则、创意的方法。平面构成方面主要是讲述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色彩构成主要讲述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平面设计实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实操理论;2、实操技能;3、实训。实操理论主要讲述实际设计中的规范与创意调和,包括:封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方法、插画的应用及其风格、字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海报设计的种类与构成、包装的类型与设计定位等。实操技能主要围绕平面设计软件PS的讲述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进行技能教学。实训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设计相关的平面作品为主。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设施
教学方式方面,《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做一体化。注意案例教学,用鲜活的案例盘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制作思路,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在新的知识讲述时,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保证学生学习的连接,避免遗忘。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让学生领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指导。不指定教材,编选并重,以自编讲义为主。自编讲义主要是多年教学的总结。实施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进度,外院系的学生可以旁听选修相关课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项目的设计。
实训教学方面,每人一组,独立进行实验,根据课程需要每次实验安排学时。以设计性试验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使学生在制作方法以及软件实际操作性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逐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实验时间的自主性。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能够满足目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各方面需要。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相对较多的实验室可以选择如影视编导实验室、游戏设计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装备的有相关软件及教师控制系统,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演示下,一步步的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方面,学院配备的有独立的开放性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训室去设计。
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是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并列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大力推进和深入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将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相混淆、等同或分离的误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厘清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由确权保护到全面发展,彼此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全面发展
1 充分认识平面构成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平面构成教学体系,成为各大专艺术学院的必修基础设计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图案基础课。沿用这种教学方案至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平面构成,以及与专业设计的结合。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
平面构成就是造型基础的训练,无论是平面设计或是主体空间设计都离不开造型设计。构成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把视觉表面的现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理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构成训练相当于一个作家学习语汇和语法的知识,有时显得单一,枯燥,一个优秀演奏家在表演中挥洒自如的高超水平,也从不忽视基础训练。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构成的基础知识会因不同的主题设计,显现出超群不凡的具有一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可想而知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创造性有利于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学一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笔者将构成形式法则归纳为聚散(密集、发射);变形(渐变、特异、近似、变换);衡韵(对称、重复、共形);数列(比例、分割)等四大部分。我们在传授形势法则时一方面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课题。构成包括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探索,但时下某些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仍偏重前者的形式语言研究,忽略了后者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平面构成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手段,而应该看成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实践将证明主题构成是解决从简单模仿形式法则怪圈走向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途径,希望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使得平面构成真正成为培养图形创意的有效课程。
2 加强平面构成教学应注意的几种形态
2.1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2.2 抽象形态
抽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抽离与表象世界之关连为诉求,藉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诉求,虽提供艺术界新的美感经验,但也加深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贴近创作者内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征的独特创作方式,未必会被后续仍以抽象语汇创作的艺术家们放弃。但随著知识建构的强势趋力,八零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家们,也开始警觉抽象艺术已成为具象的另一个代名词的事实。换句话说,当观者毫不犹豫地针对一张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类的方式,将此作品快速的归属在抽象艺术的范畴,并以过往对抽象艺术的识加以诠释时,他们已视抽象艺术为具象的形式语言。鉴於此,当代抽象艺术创作者试图扩大抽象艺术的定义,关切知识建构体系中具象与非具象的分界点,也关切信念本身的意义。
所谓的抽象,有两种: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象。从此概念的划分来讲,康定斯基是一位彻底的抽象派画家和创始者,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从他的理论上的研究,如颜色心理学、对于点、线、面的分析,足以证明他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在深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价值的创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理论支撑的。
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努力尝试探寻画中所要传达的画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现给观赏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作品究竟要对我们说明什么。诸如此类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有时对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极,便凭主观臆断,自圆其说地给予画本身一个勉强的解释。
2.3 人工形态
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今天,在谈到设计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设计文化”这一概念。因为设计不仅与文化相关,设计自身便是一种文化。那么如何解读设计,理解其中的设计文化呢?《设计文化:理解平面设计》一书,从平面设计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设计文化的视角。作者史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是美国平面设计研究领域的权威,拥有资深艺术总监、新闻记者、批评家等多重身份,其研究成果遍及插画、版式及平面设计历史研究领域。
本书是一本平面设计文集,由作者精心挑选的120余篇评论文章构成。自第一版发行以来,它便得到《纽约时代》、《大都会》等知名刊物的力荐及读者们的肯定,被视为设计自学者、从业人员、专业研究人士的必备佳作。对于本书的赞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关注设计文脉的独特视角,以及以案例分析为主,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
以往的平面设计历史的研究,甚至是整个设计史的研究,研究者都倾向于从著名的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入手,围绕各时代设计作品的形态更迭进行描述,并形成了今天常见的“英雄式”、“风格式”的设计史。而赫勒在《设计文化》中,却一反惯例,主张从文脉中理解作品,将注意力从设计的形态转移到产生作品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之中。以此为出发点,作者选择了那些关注平面设计作品文脉的评论文章,它们涉及海报招贴、字体、标志、书籍及杂志装帧设计等。与一般设计史研究不同的是,赫勒所选择的案例既有那些历史上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也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由无名氏设计的作品。在这里,作品是否能够入选取决于它们与某一特定的文化运动或事件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它们在整个平面设计发展历程中是否具有较大的启发性、历史性等。以此为基础,根据平面设计在信息传达、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赫勒进一步将选择的案例归为了“说服力”、“大众媒体”、“识别”等九大类,这样的划分为读者通过案例理解平面设计如何服务于上述各种功能提供了可能。
在阅读中,纯理论分析往往会让人望而却步,相比之下,结合案例的深入讨论更容易引人入胜。对此,本书作者显然深有体会。书中的文章大都围绕评论者对于作品的分析、评价甚至是批评展开,并以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少文章中往往还穿插引用了设计师本人对作品创制情况的描述,让文章更显鲜活。
本书中的所有文章与案例均是在作者学习、研究时逐渐积累的,是其多年对于平面设计中设计文化深入思考的呈现。相信沿着作者提供的解读平面设计的蹊径,各位热爱平面设计的朋友们会迈入设计文化的世界,享受一顿思想的盛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汇也不断变化。作为汉语词汇成员之一的介词也在不断地消长更迭,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历来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对象,成果丰硕,而对于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却不多。汉语“介词框架”的提法和命名及较早研究见之于陈昌来(2002a)一书。该书中对汉语介词框架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其做了宏观的概括和分析。
而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形成和成熟具有前因性和过程性,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研究具有系统性、适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语法化等理论和方法,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一个概略性考察,以期能够补充或推进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1 20世纪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研究概述
汉语介词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但到《马氏文通》(1898)时才有马建忠从语法学角度确立的“介字”一类。《马氏文通》(1898)奠定了汉语介词的基本格局,也影响了后人对介词的认识,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能够对介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专题研究。直到《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的出版,才真正标志了汉语介词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研究论著相继出版,介词被分别称为“副动词”、“准动词”、“受导词”、“次动词”,但“介词”这一名称却没有被确定下来。
到了20世纪中期,张志公(1953)提出设立介词的主张,影响颇大。《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后,介词的身份讨论和纷争得到了统一,以后的语法书和教科书以及研究论述中基本上都肯定了介词的存在。此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金昌吉(1996)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第一次对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概述,对后世的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可参考的资料。随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论文和论著逐年增多。诸如:《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1999)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介词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原因的专著;刘丹青(2002)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了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也对介词和介词短语进行了一定说明。他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介词的来源、性质、分类、内部差异、句法功能、语义功能、与介词有关的句式(如“被”字句、“把”字句、“在”字句、“从”字句等)等方面上。
2 汉语介词框架在汉语介词短语研究中的初步讨论
“在……上/中/下、在……的时候、在……以前/后、除(了)……以外、对(于)……来说、从……到……等等”,这些介词性结构都是由介词同一些方位词、连词、助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汉语学界没有系统地考察过这类结构,也没有给它们一个特定的称谓。
而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忽略了这类结构,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及介词短语的过程中也曾注意到了这些结构并对它们做出过一些说明。《马氏文通》(1898)注意到了“自……至……”、“自……以下/以上/以南/以来/以往”一类的结构。黎锦熙(1924)认为时地介词与其所介引的词有时连着其他词而构成一种“副词语”,来表示一定范围的充实性(如“在……以内/以后”)、表示“所从”而“所经”的连续性(如“从……以/而……”)、表示“所从”至“所到”的起讫关系(如“从……到……”)等。高名凯(1948)认为“在……上、于……之上”等是由受导词加名词功能的词组成的,并对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张寿康(1978)在《说“结构”》一文中,也已经注意到这样的结构了,他将其命名为“复合的介词结构”。崔希亮(1996)把不属于介词性结构的“在……呢”叫做“框架”。詹卫东(1998)在研究“N的V”结构时,把“在……下/上/中”称为“介词槽”。可见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结构,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有了类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缺乏对它们的专题研究。
21世纪以来,汉语介词框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2002)中提到“在・・・・・・上/中/下”是一种固定格式,只是没有明确说明其为汉语介词框架。
吴福祥(2003)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籴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提及“用……来”是一个可以填入有限词语构成逻辑关系的框架。葛婷(2004)认为:“X上”和“X里”框架格式相通交叉甚多。通过深入考察各种文本,发现了两者不仅在单纯的空间方位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在隐喻的概念范畴中,也有相通之处。该文作者尝试从隐喻角度说明和解释了这种框架现象。刘兵(2005)在探讨研究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时发现: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曾传禄(2005)谈到: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组成的框式词组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吕兆格(2005)指出:介词与“里”、“外”组成的框式介词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固定格式,它们的用法灵活多样并表现出不对称性。杨丽姣(2006)分析了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其中包括框式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讨论了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黄芳(2007)认为:汉语方位标“里”、“内”、“中”的用法功能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方位标“里”、“内”、“中”使用的纠结现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时演变特征,造成了“×里”、“×内”、“×中”介词结构在使用上纠结的原因。
以上列举,都只是在汉语介词或介词短语研究中涉及到介词框架研究,没有能够深入下去。但他们对当时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研究成果,对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
3 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概况
21世纪初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刘丹青(2002)提及与介词框架类似的内容:“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该文通过比较其它语言的框式介词等类似现象,从共时角度分析了框式介词中前置词和后置词各自的句法范域(domain),指出了范域大小与语义抽象度的关系,并指出框式介词本质上是一种句法组合现象,而不是一种词汇现象。所以,其专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刘丹青2003)将其定义为框式介词,认为这是一种句法概念,而不是词类概念,通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临时搭配而成,多半不属于固定词项。框式介词可根据句法特点分成下面几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如:“在……上;为……起见”等。(2)词汇性框式介词,如“对……来说”等。(3)强化式框式介词,如“比……来得、为……所”等。(4)连接式框式介词,如“因……而、通过……去”等。
直接提出“介词框架”这一说法的是陈昌来。陈昌来(2002a)认为:“介词框架”是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框架的固定格式。这个提法的影响颇大。姚莉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评介》中认为:“《介词与介引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介词的功能。该书立足于三个平面理论,区分介词的三种功能: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这构成了对介词语法功能的全面认知。尤其对介词在语义结构中所起的语义功能以及介词的语用价值和篇章功能给予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介词的语法特点,介词的范围和类别,介词跟动词和连词的区分,介词短语的构成和句法功能,介词的分布,介词的内部差异等传统课题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显示现代汉语介词的源流和特点,该书还把现代汉语介词跟古代汉语介词、近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方言介词进行了比较,涉及到介词的发展和语法化问题。该书的贡献在于:a.全面区分了介词的三种语法功能;b.从汉语句子语义结构的系统性角度对汉语介词做了全新分类;c.具体讨论了每一个介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位置,进而指出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只能充当状语和定语,从而认定介词短语是典型的加词性短语;d.首次对由介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给予了详细描写和分析;e.考察了汉语介词的源流和发展,讨论了介词语法化问题语用功能。”
陈昌来(2002a)在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描写中认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汉语介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古代汉语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没有介词框架;到了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中,才开始出现介词框架;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得以大量使用。构成现代汉语介词框架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进入介词框架。根据现代汉语介词框架后部词语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后部是方位词的。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都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起/以后/以来、在……之前/之后/同时”等。(2)后部是名词性词语的。“时、时候/的时候、期间、方面”等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当……的时候、在……的时候、待/等/到……的时候”等。(3)后部是连词、动词、介词的。连词“而”、动词和介词“到、往、向”可以跟部分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到/往/向、打/打从……到”等。(4)后部是准助词的。“按、据、依着、对于、就、拿”等介词在介引事理、情理、话题范围、施事或主体、目的等对象时,往往采用介词框架,后部用“说、来说、说来、看、看来、来讲、想来、起见”等与之搭配。
陈昌来(2002a)最后还认为:汉语中存在两类不同类型、不同结构层次的介词框架,其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很值得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此后,关于介词框架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昌来(2003b)、付琨(2004)、王萌(2006)、朱峰(2006)、陈全静(2006)、段佳佳(2007)等。
目前,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正蓬勃发展,态势良好,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中来,共同推进其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1996.“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 陈昌来,2002a.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陈昌来2003b.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考察.中国语言学报(11).北京商务印书馆.
[4] 陈全静,2006.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段佳佳,2007.“在N的V”介词框架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付琨.2004.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
[8]葛婷,2004.“×上”和“×里”的认知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
[9]黄芳,2007.方位标“里”、“内”、“中”的历时考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第1期.
[10]金昌吉.1996,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11]黎锦熙,2001版.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12]刘兵.2005.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3]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14]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15]吕兆格.2005.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分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16]马贝加.1999.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17]马建忠.1983版.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8]王萌.2006.“里”类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及隐现规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吴福祥,洪波主编.2003.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杨丽姣.2006.汉语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21]曾传禄.2005.“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2]詹卫东.1998.“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