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

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5: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9-01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一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

1.淡化学科体系

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 采用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另外,教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地进行科学的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三 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篇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3

一、实施过程

1.教师宣布课堂改革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心理活动课,教师宣布课堂改革。由以往教师组织课堂,变为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班级学生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内容设计成一节心理活动课,活动时间安排在35分钟左右,剩余10分钟由教师和学生总结。

2.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建采用自由分组的办法,在教师宣布课堂改革之后,学生根据意愿在五分钟时间内完成小组组建,每一组人数控制在4~7人之间。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分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落单学生,判断原因后及时帮助其加入某一小组。同时,教师还要协调人数较多或者人数较少的小组,提醒学生学会包容和放弃等。

3.分组讨论,确定相关信息

分组完成后每组发放一张表,学生需根据表中的要求进行相关讨论并填写完整。(见表1)

表1 分组讨论表

抽签号

成员

组名 组员人数

口号

研究性学习主题

备注:

①课程按照抽签顺序(序号)依次进行。

②每一组需要准备35分钟左右的心理活动课一节,主题积极向上,有现实意义,围绕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积极品质培养、同学交往、与父母和老师相处、青春期困惑、情绪调整等),课程要紧密围绕主题进行。课前三天需向心理教师汇报教学内容和思路,需要获得指导和帮助的也要提前与心理教师沟通。

③课前需充分搜集资料(心理游戏、案例、故事、视频等),设计教学过程,可制作课件、编排情景剧等辅助教学。

④第一位成员是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统筹安排以及与教师的沟通,各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⑤每组上课结束后要交一份课程活动报告,内容包括组名、分工、课程设计思路、活动总结和反思(报告中每人署名写一段个人总结)。

(1)确定组名和口号

组名要积极、响亮,有一定的内涵。例如“少年崛起”小组,象征着少年积极向上势不可当的力量;“smile girl”小组,名字里扑面而来的是阳光和朝气;“that's real me”小组,带给人一种自信的活力;“琢铖挽月”小组,将组员许卓、屠铖、陈苏婉、杨月的名字巧妙地组合起来,充满诗意。

因为供学生讨论的时间较为仓促,所以学生呈现的组名和口号应简明扼要。

(2)选择研究性学习主题

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主题。从学生的选题分析,选择人际交往主题的占50%,主要包括青春期男女生交往、同学友谊、与父母的交往等,如“过早的爱情”“兄弟姐妹好相处”“友谊最珍贵”等;学习方面的主题占20%,如“作业熊猫眼的诞生”“诚信?分数?”等;还有20%是关于情绪调整、挫折应对、认识自我等主题,如“我要我的快乐”“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触摸你的内心世界”“叛逆如我”等,另外10%是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等。

从学生的主题选择来看,八年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关注度很高,人际交往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快乐,也会带来很多的困扰,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顺利而快乐地度过青春期大有益处,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学习压力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压力和应对挑战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3)抽签决定上课顺序

教师提前准备好签条,每组组长到教师处抽签,并将抽签号填在分组讨论表中。

4.课前准备

分组讨论表填写完毕后统一交至教师处,教师将分组研究性学习信息统计后制成班级心理活动课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安排表,并迅速发至各班教室,以备学生查看和提前准备之用。(见表2)

表2 八()班心理活动课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安排表

序号 组名 人数 组 员 口号 课题

1

2

从学生的研究开展情况看,小组合作过程中既要防止一人独揽大权,又要防止组员偷懒怠工,因此任务分配做到具体细致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指导小组成员先通过讨论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确定心理活动课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然后分工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合作整理,确定心理活动课的人员分工。

学生的备课内容必须提前三天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备课内容进行审查,防止学生出现原则性或者科学性错误,同时对学生课程设计的环节和材料的选择等进行整体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课件进行审核修改,为学生成功完成心理活动课助力。

5.课程实施,撰写课程活动报告

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带给自己、同学和老师的是大大的惊喜。本来以为学生只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将主题相关的内容展示给班级其他同学,没有想到学生上课的方式多种多样,编排话剧、拍摄心理短剧、视频欣赏、互动游戏、心理测验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方式)被学生生动形象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学生在生涩的尝试中感受着课堂上的快乐。

小组完成课程内容后需要提交课程活动报告。课程活动报告包括八个项目:①组名;②口号;③组长;④组员;⑤课题;⑥分工;⑦课程设计;⑧每个人的活动感想或总结(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署名写一段话)。课程活动报告要求在课程开始前两周发放给组长,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完成报告并及时提交。

二、学生的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兴趣非常浓厚,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愿意与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品尝到新的学习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快乐。心理活动课堂成为一个大舞台,一个学生施展才华、分享快乐的舞台,一个学生获得知识、收获友谊的舞台,一个学生体味辛苦、获得成长的舞台。课后学生所提交的课程活动报告非常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感受,现采撷一二为例。

1.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

李诺在课程活动报告中写到:“我认为此次活动我们团队的长处和短处显而易见。我们此次的课上得比较有创意,不足的是我们的团队荣誉感稍微欠缺,没有很好地团结协作,这一点对于我们以后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李巧妍认为:“这次心理活动课的课前准备可以说是一波多折,幻灯片制作还算顺利,但排话剧时大家有许多分歧,好在最后圆满解决。这次我最大的收获是——团结与责任!”

杨冬冬说:“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和不懈的坚持的重要性,也收获了很多友情。”

2.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成长

“这次经验让我懂得了很多,胆量也变大了一点,不再那么内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味到了有朋友支持和帮助的美妙滋味,真是太棒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隗莉如是说。

范毅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反思:“这次活动中我缺乏集体精神,让组员有些‘分裂’,我有责任,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与大家多商量,不私自做主。”

另外,笔者通过连续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悄悄发生着改变。

三、教师的总结与反思

此次教学变革,不仅学生感触颇多、收获甚丰,作为教师的笔者,也在肯定此种尝试的基础上,努力在细节上寻求更加令人满意的突破。

1.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务必具体到位

因为是自由分组,所以不同组的学生构成情况肯定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落到实处,每组成员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一组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具体细致的要求非常重要。比如组长的任务,组员的任务,时间的安排,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课堂上人员的分配,课后如何完成课程报告等,教师应注意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否则完全指望初中学生的自觉性及细致的协调分工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2.第一小组的示范引领特别重要

由于此次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是抽签决定汇报课的顺序,上课顺序完全随机。从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第一组上课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的班级,后面每一组都能很好地进行;而第一组没开好头的班级,后面则可能需要好几组的摸索实施才能出现一个表现精彩的小组。第一组不仅是“第一个上课的组”那么简单,实际上,他们表现出色,对后面的小组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因此,在对第一组进行指导时,教师一定要格外细致。教师在点评时也要明确指出第一组整个准备过程及上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这对后面的小组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3.细致的评价评比制度必不可少

笔者此次尝试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开始时只在口头上提醒各组之间要竞争,组内成员之间要注意合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把竞争机制建立起来,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个别组不当回事、松懈大意、敷衍了事的情况。事后,笔者猛然醒悟: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自觉性和责任心很难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一开始建立细致的评价评比制度,即每节小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师都能够认真地把上课过程做一个完整的听课笔记,通过笔记分析学生的整体表现,再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因此评比环节必不可少,不仅对汇报组进行考评,也应对听课的学生进行考评。评比能够发挥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听课学生的言行,让汇报的学生能够有更加精彩的表现,听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并有尽可能多的收获,一举多得。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活动评价手册,将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总结及平时表现作为评价大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评价手册。另外,在设立等级评价的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特别奖项,如最佳课堂表现奖、最具创意奖、最有默契奖等。

4.对教师的要求更具挑战性

学生上课,教师应该轻松很多,其实不然。从课前的准备、课程的开展到课后的点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但一定要全盘掌控大局。

课前对每组学生的上课内容进行悉心指导,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各个环节设计到幻灯片制作,视频短片的选择,都要一一过目,当学生在准备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点拨。课堂上突发状况的处理,如学生幻灯片突然无法播放,教师对这样的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到。课程结束时的鼓励点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渴望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所以课程结束时教师的点评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课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应预计到学生会因为紧张、准备不足等情况出现课堂留白,这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因此,教师在课前也要注意收集与学生上课主题相关的资料,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突发的各种问题。

篇4

我校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实验校,学校以课题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为重点,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探索与实践。

一、得其法

对于多数实验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非常陌生的。理论缺乏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做到有始有终,理论学习是起步的关键。为此,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引领课题研究。如邀请了贵阳实验区课题负责人雷颖善老师对我校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申继亮教授的“心理教育与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利用暑假组织实验教师在教科所听取中央教科所心理学博士张彩云的“如何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操作、评价”等讲座。暑假,我校又组织部,分实验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取了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教授及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范亦铮老师的主题报告“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还与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线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交流、沟通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互动、专题讨论和参观考察中,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校班团队会的区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环节有了初步的认知,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强调“活动”,重视“体验”效果的新理念。不少实验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当即表示很想回学校一试身手,上一节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有效探索活动课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力学笃行

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吴增强老师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拟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要点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由学校的两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冯建波、张家静老师率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讨课。教师通过观课一议课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全新的感悟,实验教师开始上“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

学校将全体实验教师分组,分为四人或五人一组,首先上“一课多上多研”翻版课。第一轮结束后问题很多,尤其是教师容易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德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清楚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区别;还有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课,设定的主题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研讨,反思自己上的课,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由此开展了第二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

由于时间冲突,我们根据教学地点把实验教师分成中北和瑞北两个校区,按校区分小组上课,互相听课、评课。改进后的活动课要求主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或困惑,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活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找到最适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活动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立意新、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第二轮“一课一人上,多人研”研究课由此拉开序幕。通过“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螺旋上升的循环研究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方案得到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们通过集体探讨得出了如下一些心得体会: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否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在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中要倡导体验式学习,倡导活动化、生活化,倡导学生学习与分享。第二轮实践结束后,教师感言收获颇丰,提高很大。我们的教师做到了力学笃行,这些研究实践对他们的蜕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省吾身

参加实验区的抽签,接受“评好课”检查。“评好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反思学校的研究过程。活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实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中不做旁观者、教练员,积极做探索者、研究者,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尽管以点带面的抽查不能代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貌,但我们对专家的意见仍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了管理方案,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程度、积极性、效果等方面的学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教师在“一课多上多研”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多次反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破茧而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完美蜕变

篇5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性的课程[1]。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对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形成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努力钻研的态度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也能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不说,综合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无论对学生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还是非智力因素如合作精神、探究意识、自我教育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心理活动课是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活动的参与,体验、感悟、分享,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课程。而实际教学中,心理活动课还是脱离不了学科教学的影响,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设置的课题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讲授的也大多是间接经验,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参与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率低下。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一线教师尝试将两者进行整合,如李俊清提出的“‘自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叶丽娟和高松青提出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3][4],并有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两者整合的模式,如郑国祥、田小琴提出“‘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活动——走向综合实践’”的模式[5]……结合理论和实际教学,笔者在实践中也尝试将两者在一定范围内整合。

二、尝试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课整合(以下简称整合课)要求学生们自行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定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题目,题目的确定一定是与学生心理需求有关,可以自选,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题目内选择,教师进行把关;针对此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形成的成果在课堂展示。

整合课可概括为“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同时“围绕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在此尝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如“网络:爱你没商量——××中学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研究”“××中学女生青春期知识调查”“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最佳的学习方法”“记忆探秘”等。

三、尝试后的结论

由于各种原因整合课没能系统地进行,但也间断地进行了六个学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笔者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整合课可以很好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自我”内容不足和心理活动课实践不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探索前两者的居多,而关于学生与自我的内容较少。通过和心理活动课的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自我内心世界,从学生与自我关系的角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文献查阅、自我观察、调查问卷、心理测验和心理实验等方法,了解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变化规律,体验自我完善的乐趣。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同时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体验、合作),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分享意识、学习主动性都得到了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个性中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展示,个性上的不足也能被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学生对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体会更深,记忆更牢。

2.两类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但不可以互相替代

整合课触及到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线索主要是关注自我部分,基本不涉及关注自然部分,很小部分会涉及关注社会方面,而这两部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开展的部分,所以,整合课不可以完全代替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同时,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都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另外,在实践中发现,有的班级会出现集中研究部分内容的现象,使得这个班级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很狭窄,教师需要额外补充内容,故整合课也不能完全代替心理活动课。

3.课程的整合对教师、学生、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整合课要求教师不但具备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欲求,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最近发展区”,这对指导整合课的教师来说是一项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整合课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必要的疏导,这是教师需要面对的另一项课题。

对学生而言,学生必须熟悉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流程;同时对认识和探究自我和他人,提升自我素质有一定的欲求,这样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程中来。在实践中,笔者建议在学生完成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课之后再安排整合课程,学生的学习会相对轻松一些,学习的兴趣也会高一些。

对学校而言,要有关心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完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理念,同时具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行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参与的兴趣会更高。

4.具有校本特色的整合课程是一条可行之路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一门课程,在实践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研究范围,所以,课程内容和活动都相当广泛;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学校教学环境和课程安排也不尽相同;同时,两类课程的开展都必须结合学生的内外环境。整合课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同时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周边环境,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可行而有意义的做法。

总体而言,整合课的尝试和开发空间很大,无论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当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由于笔者尝试的时间短、领域小、系统性还不够,势必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发现、探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娟,,巢昕,王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教师角色转变的心理适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211.

[2]李俊清.浅谈“自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福建教育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专刊:114-115.

[3]叶丽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J].南方论刊,2008(1):103-104,102.

篇6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各级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江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硬性规定不仅让心理活动课有课可上,有本可鉴,有料可研,更是把一线心理教师的精力聚焦到了对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探究上。

但从目前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课或有效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一节课的评价还仅仅局限于课堂本身,没有考虑到课堂效果的延伸,课堂结束环节也很少有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实践的问题或拓展方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对课堂评价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才更有实效性?我认为一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内悟于心,外践与行,令人“回味”无穷。

1.“色”――精选课堂形式,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色”,我认为是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感知上面的),根据注意的特点,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应该多样,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在教师刚刚进入的时候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联结,一种好奇的联结,一种充满兴趣的联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在课堂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精选课堂形式,形成一种安全与放松的心理场。

最近,我观摩了主题为“时间管理”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在这两节课的设计中,就导入课题这一最初的联结,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效果的差别就更大了。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的导入是播放电影《小时代》的插曲《时间煮雨》,引入“时间的流失”这一话题。这首歌曲学生可能也听过,但对于歌词的深意、歌词的创作背景都不太了解,只凭听几句歌就能对活动课的主题有很强烈的兴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位老师呈现的形式是观看视频《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的那一段“星斗转移”。首先,看视频是需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要比只听感受得要深;其次,初一的学生对于红遍大江南北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感兴趣;再次,学生对于明星是很崇拜,很想模仿的,视频中的明星想要“星斗转移”,偷天换日,能有神奇的魔力掌控时间,学生自然也想有此本领,接下来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做时间的主人”,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心是被紧紧吸引的,再加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整个课堂的感觉是教师和学生是浑然一体的,非常美妙。

还有一个“感受时间”环节,两位教师呈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位教师是让全体学生站起身,通过在心中默默数60个数字然后坐下来的方式感受1分钟,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另一位教师是通过让学生扮演时钟来让学生感受时间及时间的流失。

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也更为有效。原因在于:首先,把无形的时间转变成了有形的身体变动,让大家印象更为深刻;其次,动静结合,两个人一组的配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感受自然也会更深刻些。另外这位让学生扮时钟的老师上课方式很特别,她用玩游戏闯关的方式,关关紧扣学生的心思,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可以说是全情投入,因此课堂效果非同一般。

2.“香”――甄选课堂内容,促生深入,形神合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香”,我认为一方面是课堂内容本身呈现出的“香”,另一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课堂情景中自然产生的“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合主题和目标,还要与形式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人感觉整节课“形神合一”“内外兼备”。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主题为“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心理活动课,这节课的活动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活动目标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置的,本节课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但杂乱,可能上这节课的教师,感觉每个活动内容都很好,但把这些很好的内容完全堆砌在一起,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本节课中总共设计了十多个活动内容,而且内容与内容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很被动,不知这样的一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因此,心理课的内容设置不能面面俱到,正如我区心理教研员朱老师所说的一句话:“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抓住一个主题、一个核心,有层次、有重点地达到目标就是好课。所以一定不要在一节课里设置太多的内容,应该精而少,这样才容易使学生深入感悟、思考,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味”――烹出心理味,内外兼备,延伸拓展,回味无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该具备“心理味”。在宋玉莲老师的《心理活动课如何烹出“心理味”》这篇文章中也有谈及,在目标设置、情景创设、课堂氛围等方面要烹出心理味,除此之外,我觉得一节好的或是有效的心理课中的心理味还应该有下面几种味道的融合。

二、“入味”的心理课

1.要具备“心理科学味”。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潘月俊老师也曾说过,评价一节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点心理知识,一点方法、技巧,一点体验感受”。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提出,心理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能太高,但心理学既然是一种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必定要有心理学应有的科学性。

最近,我听了一节主题为“每种性格都能成功”的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课,授课教师引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对“本性”的解释依然是指性格,而实际上此句中“本性”指的并非是性格而是气质,气质和性格并非同一个概念,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似乎对此有些含混不清。

心理课虽然不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基本的概念,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标准的解释。还有一节课,主题是“让创造绽放精彩”。该节课从内容安排上来看,几乎很少提到“创新”或“创造”这样的词,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如“模仿举重”“模仿拔河比赛”“数字表达”等却更接近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究竟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想象,这节课的主题究竟应该什么更合适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2.遵循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感受,具备“学生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生活中来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提出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活动课发挥实效性。另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如果缺少学生真实感受的评价,心理课效果评价就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因此,对于心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课下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去关注这节课在现实生活中究竟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帮助,以了解这节课真正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让授课教师做到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也可以为评课带来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思路。生本教育理念指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一定要具备学生味。

3.开放而自由的心里话分享,表达“真心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分享,我们可以察觉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分享,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安全、放松的“心理场”是否已经建立。

心理课中的“分享”我们要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期待而故作“聪明”的回答;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此时此刻自然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揣摩后自认为应该有的感受。心理课是要走心的,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真心话。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学生的任何分享,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例如,在一节课中,学生在学习了“时间管理四分法”后,对自己下午的时间按照四分法来加以整理,之后在分享中说:刷QQ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老师觉得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认为刷QQ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很明显,教师在此环节没能完全尊重学生的想法,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其实每个人对事情的重要性认识是不一样的,此刻老师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此谈谈看法,但不要给予好坏或对错的评价,以免破坏安全、放松、自由的心理场,导致学生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丧失难能可贵的“真心味”。

4.师生之间要相互激荡,呈现“三重味”。

最近,看到蓝园英老师的《听课者的三重境界》这篇文章,颇有感触,我觉得在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三重境界:

心中有人,也就是学生和老师心中都应该有彼此,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好奇心态彼此接纳、彼此信任、彼此回馈与融合;

心中有己,教师对这节课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不搬抄复制,课堂上能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及课堂进程,不局限于教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不盲从、不顺应,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感受;

心中有道,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学生要能及时有效地提取自己的知识、情感储备,与当前的课堂有联接,有深入的感悟。当师生都达到这样三重境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促进就已悄然入心。

5.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课堂生成,展露“生态味”。

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该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

生态课堂是一个课堂所呈现的突然状态,具有客观实在性,强调课堂原本应有的样子,任何一个课堂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性。生态课堂是理想化的课堂,是具有自主性、共生性、和谐性、生命性、生成性、开放性、高效性的课堂,是课堂的“应然状态”,具有主观人为性,强调课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因此,在心理课堂中,一定要关注原生态的课堂生成,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最真实的情景,抓住契机进行分析、引导,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展现“延伸味”“拓展味”,即要让人回味无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功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本身的生成,还要能使学生把课堂中体验到的感悟有效延伸或迁移到课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心理活动课的现状是一节课上完了就嘎然而止,好似一切就真的结束了,那这节课如何与接下来的生活或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连结呢?其实一节课上完了之后才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我们要注重学生课后的延伸和拓展,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的学习方法、感受的内心体验、总结的人生经验等,能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否则这节课将仅存在课堂上的一点触动或温暖,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这就是说,一节课上完后要留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回味的内容、情景和念想,要让他对本节课回味无穷,以便有力地触动他改变的动力和践行的意念。

究竟课后延伸问题、内容或情景如何设置才能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收获有效迁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其次,必须要与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个联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促进学生深思、探究、践行。这样才能使得课内所学、所感、所思有效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才能实现心理课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完善其人格的根本目的。

篇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8-03

一、问题提出

“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初级目标,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根据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完成这一目标的重任就落在了心理健康活动课上。鉴于心理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注重体验、感知、感悟,关注每一个参与到心理活动课的个体,因此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小组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座位的限制,利用同桌的影响力和与同桌之间的距离来约束与促进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这种安排方式对于某些在个别学科或者是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明显。这种小组的模式在保障了学生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些被帮助对象一直在同桌的帮助下,处于自我心理的弱势地位,二者之间很难有平等的交流,造成自我评价低下,不能将自己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展现出来,长期如此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同时帮助者可能在心理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形成一种自我价值膨胀,不能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培养。这都与心理健康活动课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相违背。

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小组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小组没有达到资源的最大优化,甚至存在忽视个体的现象。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建一种新型的小组,则有可能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利用团体动力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探索一种新型小组,让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在这个舞台上有展示的机会,同时每个人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也有一个“曝光”的地方,经过充分的融合,形成一种动力链,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探讨一种新的班级小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动力效果,就可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效的成长空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探讨出一种新型的小组模式,在此与同行分享、切磋。

二、研究内容:心理活动课小组的探索和建设

(一)心理活动课小组建设的依据

心理活动课中小组建设以现有班级小组建设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现有小组的看法和建议,为心理活动课中的小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调查法

在研究中,以学生对目前班级小组的看法为依据,针对目前的班级小组,自编了《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小组建设的观点。

采用自编《小组建设学生调查问卷》对裕安中学预备班、初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中发现,66%的学生认为同伴对自己有很大作用;2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影响;56%的学生认为班级同学给自己的影响应该更大一些;89%的学生认为班级关系需要建设;对于在班级中建设一种新型小组,77%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愿意参加。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自己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影响方面,学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从整体上来看,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发挥同学之间更好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创设一种小组模式,吸收现有班级中小组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就有可能实现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带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心理活动课中来,甚至有可能将这种作用辐射到其他课堂中去。

2.访谈法

随机抽调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谈谈对新型小组建设的建议和看法,收集学生的建议与意见。

问题是“在心理活动课中建设一种新型的小组,你的建议和希望是……”从访谈中可以总结出:让一些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他们各自的优点,从而逐渐愿意学习;贴常,适合大多数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员能够互相帮助,时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这个小组的成员懂得更多;在学习和生活中展开,保持良好的竞争,共同进步;小组成员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部写出来,然后相互激励。

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学生期望这种小组的竞争和活动必须能够体现出这部分的价值,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的作用,同时又在另外一些方面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别的成员所带动。因此在心理活动课的小组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心理活动课小组模式研究

(1)班级小组的初期建设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要求,在原有小组基础上,按照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在班级中组建6~7人的活动小组。结合心理活动课,让成员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发展自己,最大效益地利用小组平台,促进自己的进步。

根据班级人数和小组设置,制作好分组卡片,进行分组。这样就可以将班级分成6~7个人为单元的小组,总共5~6个小组。这一步骤放在“走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后,或者在第二堂小组团体活动中开展都可以,这样小组建制完成,开始了小组建设的起始部分。

第一阶段:活动组建阶段

第一步,通过小组的团体活动,如“让履带动起来”“跨越生死线”“集体登陆”等团体辅导的心理游戏促进了成员间的磨合,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活动,感受心理活动课的课堂要求和课堂模式,观察和体会心理活动课的作用。

第二步,小组建设课,让小组成员为自己确立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 。让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小组的成员特点,或者对自己小组的期望,确立一个自己喜爱的小组名称,并共同解释其寓意。在此基础上,为小组确立一个代表本小组的口号。最后通过班级展示,每一个小组都展示自己的名称和口号,在表达自己中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快乐天使小组”“阳光小组”“天鹰小组”“胜利队”“红苹果之家”每一个口号都凝聚着自己对小组的热情和期盼。

第三步,精神组建,在小组名称和小组口号的基础上,为小组建设精神的支撑。通过活动让小组确立小组负责人、个人职责、小组成长目标和小组纪律。在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文字,通过交流然后制成海报,张贴在各自班级栏中,自我激励互相监督。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小组制作一张“小组名片”,在每一堂心理活动课中,将其放在小组里醒目的位置,激励和督促大家。

第四步,互助分析,通过互动游戏,小组活动以及一起的学习生活,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小组成员每个人参加讨论,分析成员的特点以及为每个人提出适当的发展要求。这样,小组成员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成长目标就成为小组里公开的秘密,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通过四步的活动,一个小组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小组建设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小组就可以正式投入到班级心理活动课中“运营”。

(2)班级小组座位安排

小组建设完成就要进入到日常的运作当中,如何激发小组内部成员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和小组之间的互相激励,安排小组位置就是其中一个难题。

借鉴传统小组模式的利弊,根据教室内布局特点,我们从四种小组安排中选取了弧线型(图1)的小组排列方式。这样小组以讲台、投影、教师为中心,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向心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感觉到一种牵引力,一种凝聚力。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中,在一种“力量”的推动下,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依据团体动力的理论和环境心理学中的社会离心空间(sociafugal space)和社会向心空间(sociopetal space)理论,将小组座位安排成如下模式(图2),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多向型互动动力链,每个成员之间都能有很好的互动。这样同学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和多位成员交流分享,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共同成长。另外,成员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每个同学都可以借鉴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一种小组力量的推动下,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从而降低了成员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优劣暗示。

(3) 小组的日常管理

在小组初期建设完成以后,小组就进入到了中期运行阶段,中期运行是小组在心理活动课中发挥实效的关键,也是促进小组成员在心理活动课中成长的重要环节。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心理活动课中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活动内容,使得在各个方面拥有自己特长的学生都能借助小组这样的平台,既能够充分展现自己,获取自己的价值,又能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促进其他同学的全面发展,学生小组成员内部形成一种带动和促进的动力链。

在安排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班级、在小组中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借鉴别人的特点来提高自己;既发展自己,又不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优劣的自我暗示。班级和小组成为每一个人展示和学习的舞台。

②加强日常督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在日常运转中,小组需要一定的监督和激励措施来促进小组内部成员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心理活动课,发挥小组的作用。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课的具体要求,就每堂课参与情况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每堂心理活动课结束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评价,小组考核按照一定的标准列入到自己的个人考核中去。

小组内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落后的找到不足,督促其改进。每月进行分段小结,评出优胜小组,根据一定的措施在班级予以奖励。同时将这种考核向班主任推荐,建议其纳入班级考核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日常的监督和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和小组成员内部的促进作用促使小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每个成员在竞争与激励的作用下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三)小组模式的意义

1.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课的热情。从班级到小组,再从小组到班级,这种大集体和小集体的融合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时刻将自己和小组、和班级联系在一起,小组的荣誉、班级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带动每个成员融入到小组、班级当中。

2.利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促进下,互相约束,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心理活动课中,使每节心理活动课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

篇8

一、探究式心理活动课的设计

现以笔者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所上一节心理活动课“为自己喝彩”为例,探讨探究式心理活动课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思路。

1.创设探究情境

在探究式心理活动中,情境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主要起导向作用。本课师生热身互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奇迹问句引发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如果有奇迹发生,这节课真的帮助到了你,你最希望能够帮你做到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你想做到这些的呢?当学生思考交流后,引导他们写下来,以明晰自己的方向。

2.组织探究活动

当探究方向明确后,教师就可以围绕探究主题,精心策划相关的探究活动,以促使学生获得新体验。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影响自信心的内在因素,明晰努力方向,掌握提升自信的方法,我采用了5种不同形式的探究策略:

(1)故事探究。请学生听《上帝与乞丐》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上帝想帮助乞丐,可和乞丐聊后发现,即便乞丐拥有百万家财,仍不忘记乞讨。全班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探究:①如果说有些学生和乞丐很像,聪明的你,想一想,可能会是因为他们的哪些言行呢?②在做一些事时,你有过类似的乞丐想法吗?

(2)体验探究。请学生修改自己的目标,把原先的“我希望……”改成“我能……”,大声读几遍,觉察下自己的内心有什么不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学生能够感受到内心中有一份力量在涌动,信心在增强。

(3)游戏探究。引导学生玩鼓掌游戏:①先让学生预估自己10秒钟鼓掌次数,然后计时鼓掌,了解差异,分享感受。②请速度快的学生分享经验,学生探究练习。③再次计时鼓掌,了解差异,分享感受。

(4)冥想探究。引导学生冥想:如果奇迹真的发生了,那会是什么时候,怎么看出奇迹在你身上发生了?父母看到你的进步,他们会怎样?老师看到你的进步,他们会怎样?同学看到你的进步,他们会怎样?那个时候,你感觉怎样?

(5)内省探究。回忆自己曾经在学习上的一次成功,或者让你感到骄傲的一次经历,无论离现在有多远,无论别人是怎么看,哪怕是很小的一次发言很出彩,作业得满分等都行!把那次经历说给同学听,在说的时候尽量回忆清楚当时的场景。

3.分享探究感受

因为有多次探究活动,所以分享探究感受和组织探究活动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在分享的过程中,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觉察体悟:①故事探究后,分享哪些话语在影响着你的信心?通过对隐藏内心深处的信念的探究,引导学生觉察负面信念对自己信心的影响。②体验探究后,分享朗读时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没有束缚后的那份自信。③游戏探究中分享两次鼓掌后的内心感受并进行反思追问。第一次追问惊讶的原因,很多学生不相信自己竟然可以拍这么多次。第二次追问成功的原因,为什么你第二次鼓掌会进步这么多?④冥想探究和内省探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

4.整合探究收获

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后,给学生一点时间静下来,回顾今天的感受之旅。这部分主要有三个环节:①纸上涂鸦,用关键词描述收获。②看看上课时写的努力方向,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如何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③现在,你如何看待自己?如果特别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目标是10分,觉得毫无可能是1分,你会选择几分?给自己鼓掌!教师带着充满自信的学生结束本节课的探究之旅。

二、探究式心理活动课的特点

探究,中文字面意思是探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心理活动课也不例外。从《为自己喝彩》一课的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一般的心理活动课而言,探究式心理活动课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1.目标明确

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探究式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必须非常明确,以确定学生探究方向。如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说出影响自己信心指数的一些因素,能掌握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并在运用方法中感受到自己的信心在增强,对自己更有信心。整节课聚集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

2.主体参与

探究式学习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促使他们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取知识、丰富体验、发展能力;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主题,运用探究方法,开展探究行动,交流探究收获,总结探究成果。本课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3.活动聚焦

探究式心理活动课中有多元化的探究策略。如本课在从探究主体上主要采用合作探究与自我探究;在探究形式上,主要采用体验探究、游戏探究、阅读探究、内省探究等;在探究内容上,重点进行了情绪探究、信念探究等。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部聚焦于探究影响学生自信的因素,从认知、信念、情绪、策略等方面合力深入,或抽离分析,或结合体验,直达学生内心深处,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4.自然生成

篇9

如在讨论“体验合作”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让同学思考并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游戏,思考合作带给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做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小组内分享自己当时是怎样做的;(3)小组讨论成功的合作需要注意些什么;(4)运用合作技巧再进行合作游戏。每个话题老师都让同学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主要观点。课结束时,黑板上写满了学生合作的感受、合作成败的原因以及合作应注意的事项,不需要老师再讲多少,同学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2. 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

活动应尽可能是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的团体活动,如学生纸笔活动、小组案例探究活动等。例如,在开展“体验合作”主题活动时,让每个学生填写“我为小组做了什么贡献”的工作纸,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部分,一定要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回顾自己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表达自己对合作的认识。即使活动中需要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也应承担相应的其他任务,不能无所事事。

3. 学生活动为主,注重体验

好的心理活动课顺应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学生的成长要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在心理活动课中,许多教师为了一些心理知识与方法,会不知不觉地采用讲解、灌输的方式。但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如果没有内在体验,是很难认同与内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如“假如你碰到这种事情会怎样做?”这种方式使学生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角色,进行移情体验。

(2)游戏活动,如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团体训练活动等,让学生在现场活动情境中体验。在“突围闯关”游戏中,学生可体验相互配合与支持时的心理感受等。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觉最真切,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也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4. 尊重、聆听,让学生真情流露

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愿意说出心声。哪怕学生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的,老师也应聆听。

如一位同学在说到自己与别人闹矛盾时想打人。老师不是简单地指出打人是不对的,而是说:“看来,一定有谁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太生气了。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生:“……”师:“那的确很令人生气。打他,会让你觉得……”生:“很解气。”师:“或许当时真的解气了。让我们再一起想想看,你打了人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又会变成怎样的呢?”生:“……”师:“如果,他又打回来,你又怎么办?你试过其他方法吗?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碰到这种情况还可以怎么办?”……这位老师聆听了学生的愤怒情绪,聆听了学生的委屈,对学生有了尊重和理解、支持,再进行教育就有了学生可以接受的心理基础。

5. 学生勤动脑、会思考

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人我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考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在“体验合作”主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合作的重要性时,有的同学认为生活中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的独创性,不必与人合作也可以把事情做好;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活中多与人合作,可以借人之长,开拓人的视野,使人更善于创造,把事情做得更好,还可以增进友谊。通过二者思维方式的比较,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有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学生缺乏移情与移位思考造成的。如,针对合作伙伴之间常见的矛盾冲突,通过让学生互换角色扮演,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心态的调整。

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反省。每一项活动设计要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必须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如,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一次经历,想一想你当时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借此反思自己的心理困扰或经验,调整自己的心态。

6. 重视分享交流,善于利用学生资源

好的心理活动课要体现学生智慧的流动,通过点、线、面的交流使学生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共享。

心理课堂中的“点”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种分享有时在全班进行,有时在小组内进行。心理课堂中的“线”,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之后,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交流内在体验,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灵碰撞机会,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可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课堂中的“面”,即把握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如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以板书、口头表达、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家讨论、交流的结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一定要及时总结学生的智慧,并加以归纳成为课堂学生的具体成果,这可以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重实践练习,学以致用

篇10

第一,重集体互动,轻知识讲授,体现互动性。

互动性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较快地显现,并且很容易被测量和评价,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中,更偏重对学生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教学成果往往是内隐的,其影响往往是细枝末节、润物无声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局限,如果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认识自我”这一主题活动课上,如果教师对小学生讲解“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的概念,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我,教学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首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有难度;其次,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会促进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转换为游戏互动,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有一位教师通过“大风吹”这样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探索。“大风吹,吹什么?吹扎小辫的人,吹戴眼镜的人,吹爱笑的人,吹喜欢帮助同学的人……”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特征,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集体互动方式,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氛围,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习得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建立积极、和谐、内部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心理活动课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她认为,心理活动课中知识的传授,不宜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体验、感悟等课堂生成,由教师总结、提炼出来,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出心理学相关知识,比直接讲授知识,效果更好。

第二,重动态活动,轻静态思考,体现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有肢体活动,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经验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的提问总会遭遇一些尴尬的场面,例如,学生的回答太表面化,内容没有深度,答案并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同时,学生讨论也比较流于形式,要么是各说各的,不会通过分析形成小组意见,要么是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讨论问题上,导致讨论过程并不会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与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尤其是低年级)应该轻静态思考类活动,讨论类、分享类、思考类的活动应该适度,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动态”活动。

笔者曾经观察过不同类型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游戏类活动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游戏后的讨论也较有深度和内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再突发生成一个小故事,那么其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桃花朵朵开”这个游戏经常被教师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教师说“桃花朵朵开,桃花几朵开”时,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字,自动结对,结对人数超过和不足该数都要受到惩罚。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两个小事件。

第一件事是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男生因为找不到结对对象,一把抓住了我。通过这个事件,我引导学生们说出这个孩子的积极品质,如机智、反应快等。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小男孩谁都不愿意退出这个群体,导致群体里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件事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我的引导,在再做此类游戏,出现类似情况时,某些学生的反应是,既然有人注定是结不成对子的,那么他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游戏失败的人,而不去影响其他同学的游戏结果。

第三,重行动引导,轻言语指导,体现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自己亲身实际的行动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去习得,即要做起来,而不是告诉他“为什么做,怎么做”。

在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讨论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这些指导对真正促使小学生培养起良好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指导他们真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做数字划消游戏,以趣味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教育服务,要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服务,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行动性,旨在促进学习的迁移,避免课堂与实际相分离的现象。

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流程与标准,朝阳区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个步骤,大致把一节课分为“热身区”“明理区”“实践区”等几个部分,其中“实践区”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计可施。

第四,重氛围营造,轻理性说教,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积极的、开放的和包容的,观点是可以碰撞的,思维是可以交流的。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说教者,而是倾听者和参与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去考察效果。如果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去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堂课的性质会转变为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安全、关爱的氛围,师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曾经听过一堂主题为“感恩父母”的课,课堂的氛围非常沉闷,课程的主旨表达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授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案例朗读和讨论、分享。无疑,这堂课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感恩父母”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主题,需要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唤醒学生对父母辛苦的认知。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层次地体会父母的辛苦。

也曾听过另一堂主题为“感恩生活”的课,课堂形式比较活泼,学生的活动比较丰富,如用小星星为自己的状态评分,“拍卖健康”活动,观看《黄美廉的故事》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而不是讲授者、说教者。

除此之外,情感性还体现在活动设置需要正向、积极。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课堂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撒谎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压力事件,“班主任说本课结束之后进行课堂抽测”。笔者能体会教师的用意,但是构建压力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姑且不论“课堂抽测”是否能够构成压力源,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重积极引导,轻刻板评判,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课堂中的内容要符合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不能有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关注人格发展、态度、价值观等的课程。其探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是与非”的问题,更多的是澄清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教师应该秉承客观的态度,不可轻易对学生加以评判,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次关于“如何调节情绪”的课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压力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学生撩起袖子,指着手臂上的伤疤,说:“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会用小刀划手臂。”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教师的表情很凝重,几秒之后快速恢复了镇定,询问这位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去缓解情绪,比如寻求同学帮助等。同时,追问全班学生,大家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班集体建设成大家心灵的温暖港湾。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后,这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喊出了“加油,我们共同面对压力”的口号。此时,课堂的氛围变得异常温馨和谐,大家能够感受到当事同学心中的平静。相反,如果这位老师不够专业,而是批评学生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宣泄情绪,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篇11

近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需要明白,教师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导者,而是一个朋友,一个倾听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辅导老师的作用在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使每个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寻找自信,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拓展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定位

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使学生内心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也不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而是将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主线而设计课程。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一个朋友和倾听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学会自助,促进班级成员的互相合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1.明确目标,是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基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是专门的学习心理专业的课程,也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在心理辅导教育的大前提下,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背景,经过处理之后以更通俗化、生活化的形态展现出来。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还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索、互动讨论、意见回馈,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澄清认识、自我成长,达到“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求助自己”的辅导目标。

2.正确把握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自身为中心,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和心灵的缓冲地带,使学生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更好地发现自我的价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生活适应辅导”,需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营造课堂氛围,与学生真诚沟通

小学心理活动课应该贴近学生,急学生所需,在开课之前,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最大的烦恼在哪里,努力营造出课堂上的友好气氛,作为一个朋友和倾听者,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人生岔路的时候,可以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4.贴近学生生活,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排除心理障碍,体验活动课的乐趣并且有所收获。学生内心真正关注的问题,真正的烦恼所在,才是教师开展活动的重心所在,而不能盲目地制定活动主题,那样只会让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变得无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5.以体验为重点,唤醒学生内心感受

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避免把活动课上成心理知识的传授课。教师需要在活动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和讲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在活动课中,关键在于学生内心与课程主题达到共鸣,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这些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以自我体验为主。心理的辅导不是说教,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策,而是协助学生,让他们用内心去感受课堂主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在学校中,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和讨论辩论、自我反省等形式,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全人格,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获得心理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