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1 16:3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理化检验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理化检验论文

篇1

试剂配制的好坏、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功与否。试剂配制本来是由实验教师完成,因为其所需的实验室基础操作技术正是学生所缺乏的。这些基本技术包括试剂选择、试剂移取和称量、实验用水选择、试剂溶解和定容、试剂转移以及容量瓶、吸量管的使用,还有简单的计算和滴定操作等。学生在配制试剂过程中常发生的错误有:试剂未完全溶解、没有选择正确的溶剂、没有按要求浓度正确配制、没有选择正确的容器进行溶解等。

1.2清洗器皿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玻璃仪器干净,内壁没有对分析项目干扰的物质存在。在试剂配制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对使用过的玻璃仪器进行洗涤。以前都是由实验教师准备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很多学生甚至到毕业都不会清洗玻璃仪器,如不知道正确清洗步骤、测重金属离子需要用酸泡洗等。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空白实验进行实验前质量控制。空白实验有试剂空白和现场采样空白。试剂空白是用蒸馏水代替样本对实验结果进行测定。通过空白实验可以检验学生试剂的配制是否正确、试剂纯度是否合格、玻璃器皿是否洁净、纯水质量是否达标。通过现场空白样可以检验运输过程中样品是否产生污染,减少或者消除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污垢。空白值反应系统误差不应很大,降低空白值对于提高实验精密度、准确度和方法检测下限有很大帮助。

2水质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

2.1过程控制

在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在开放时间自觉到实验室预习,熟悉实验步骤;教师在实验中应先分析实验步骤,列出操作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实现步骤流程化、图表化;针对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的使用等基础操作,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验中规范自身操作,并借助摄像机记录学生操作,教师亲自示范,学生进行练习,反复观察学生是否有改进。教师应建立项目评分表来评价学生的操作。将每一次的实验操作细化,对不同操作按完成的等级打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卫生检验基础能力,包括滴定操作、移液、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大型仪器使用等。学生每次课都有实验评分,将综合实验操作成绩作为学生期末实验成绩。

2.2结果控制

以前实验教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实验步骤、是否可以完成实验过程,对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低。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实验结果要求最多,所以需要强化学生实验结果控制。通过结果控制可以监控过程,通过过程控制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2.2.1平行样分析

平行样分析是学生在分析测试样品时,在相同环境、相同仪器条件、相同试剂下,对样品测定两次以上,看其结果的一致性,两样品间的偏差在国家标准方法中是有要求的[4]。学生通过2~3次的样品平行测定,可以检查样品分析过程是否可靠,如果几个平行样品之间结果差距很大,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失误,结果是不可靠的。样品平行样分析考查学生实验精密度,可以减少随机误差。

2.2.2加标回收率实验

加标回收率实验是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在另外一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通过测定加标样品和样品结果,计算回收率数值。加标回收率实验可以考查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的损失率,同样也是测定结果准确度的量化指标[5]。

2.2.3质控样品分析

质控样品是与待测样本本底一样或接近、浓度已知的样本,学生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分析质控样品,通过质控样品结果是否在质量控制图可控范围内,考查实验结果准确度。当质控样品失控,说明此次分析工作误差较大,应立即查找原因并予以纠正。质控考核对保证监测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2

卫生理化检验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有利于查找和确定致病因子。通过检测不同环境媒介中的物理和化学指标,降低危险因素与机体接触机会,减少疾病发生机会,进而增进人群健康。所以,应加强卫生理化检验的质量管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根据。同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当扩大检验范围,使用先进检验仪器,为保障人群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总结分析卫生理化检验的质量管理及其发展方向如下。

1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采集和抽取样品、制备纯水与选购化学试剂、绘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和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条件等为实验室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1维修和保养仪器设备

要按照要求定期检定和校正实验室理化检验设备,要常规维护和保养所有设备,按照要求建立仪器设备检测、维修和保养档案。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制定详细的大型设备操作规程,使用后要做好记录,专人定期不定期完成维护保养工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标识有缺陷或有怀疑的设备,要正常使用必须经过校准、鉴定或检测修复且满足要求。同时,要对此类设备以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2采集和抽取样本

样本是实验室理化检验的载体,通过检验样品可有效评定产品质量。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评价不同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应使用同台设备和同批号试剂重新检验保留的变异系数较小的样本(标样)。样本抽取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产品是否可以流通的重要环节,抽样方案应依据产品标准确定。为保证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完整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应采用随机抽样的基本原则,用条形码及其不同颜色标识其编号和所处状态。样本应按要求储存于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有特殊要求者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并记录环境条件。为避免环境变化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应按照要求在短时间内检验采集的样本。

1.3制备纯水与选购化学试剂

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和痕量分析用水是卫生理化检验所用水。一般的卫生理化检验使用蒸馏水即可,离子交换水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卫生理化检验,痕量卫生理化检验对水的要求较高。应按规定级别或等级购买化学试剂。检验前必须按要求做空白实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应有专人制备与标定标准溶液,进行复合实验,填写标签;按照规定期限定期对其进行校正复查,上述过程均需记录在册。为避免误差的产生,应按要求定期绘制标准曲线。

1.5实验室环境条件

实验室环境包括通风、光线、照明、温度、湿度等微小气候,应能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辅助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能满足测试以及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对环境的要求。

2操作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卫生理化检验的操作和分析一定要严格细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得到保证。2.1操作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在配置过程中,称取试剂量必须准确,与实际需要量比较,其误差必须在1%以下。浓度标定应按照滴定方法来完成,按实际称量数和标定后浓度来计算其浓度;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否则应重新配制标准溶液。称量物品,应选择感量和称量范围适当的天平,按照检验标准要求来称量物品。为便于将称取样品完全转移至容量瓶或玻璃瓶中,应尽量避免用纸称量物品;为便于样品加热和快速溶解,可用小烧杯代替称量瓶来称取稳定不易挥发的物品。2.2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选择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应根据检验目的、实际条件选择检验标准中规定的或推荐的方法进行分析。常规质量管理。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空白试验。为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卫生理化检验结果,将被测物质以外的因素影响组分分析的估计试验称为空白试验。②平行样品的测定。按照要求增加同一样本的检测次数,计算得到的平行样本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最大允许值范围内,这可避免随机误差的增加。③测定加标回收率。同时测定样品以及将一定量标准物质与采集得到的样本混合物,观察加入的待测物质的回收率,要求其数值在95%~105%之间方满足要求。样品的滴定。滴定分析尤其在氧化还原和沉淀滴定分析时,应保证平行样间一致的滴定速度,速度不得过快或出现连滴现象。

3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

卫生理化检验是一种高度准确、细心、耐心的工作,关键在于具备规范的质量管理。

3.1一般质量管理措施

获得定量数据是卫生理化检验的最终目的,准确的定量方法是获得和出具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但除外除定性试验。实验室常用的定量方法是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是通过预实验来完成的,样品检验定量数据与绘制标准曲线准确与否直接相关。样本以水代替,获得满足要求的标准曲线后,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无干扰时检测此项目定量准确,再用样品做预实验,可产生的误差能估算并尽早排除和纠正。

3.2量值溯源管理

为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有效控制检定和校准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准确度和量值可溯源性。如要定期不定期用国标物质校正实验用基准物质。但是,不一定均用国标物质进行校正,也可采用能直接买到的已知量的标准物质。要采用恒重称量基准物来得到常规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与国标物质比较,保证量值的可溯源性,检测结果相对较为可靠准确。必要时在一定期间内检测某一项目,实验室或系列加标可取标准曲线的中间点,加标回收时检验质量可通过绘制质控图来进行控制。

3.3内部质量管理

分析质量的自我表现控制是通过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完成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由测定方法的选定和质控试验两部分组成,全面量化管理了常规检验操作项目。在常规卫生理化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内部质量管理规范。方法选定后,在每次实验中均自觉完成空白试验、绘制校准曲线、测定平行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绘制质控图,同时要完整、真实、客观记录原始资料。

4卫生理化检验的发展方向

减少误差提高质量是理化检验发展的根本,应做到:

4.1扩大检验范围

目前卫生理化检验主要包括营养成分检验和有害物质测定两方面。维生素、水分、蛋白质、常量和微量元素、脂肪和糖为营养成分主要检验内容,逐渐延伸到食品生产和开发领域。扩展环境有害物质检验。如食品必定进入无毒无污染无害时代,必须扩大理化检验范围,要严格检验食品本身,同时要检测食品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生产过程和动植物生长环境及其农药(兽药)残留,并将检测范围扩大到水质、生态环境和土壤等各种环境客体的检测;要检测国家标准中有限值规定的天然存在的的有害元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以及国家标准中没有规定的非法添加物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因子。

4.2使用先进检验仪器

仪器设备是理化检验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必需资源,也是保证检验质量,获取可靠数据的基础。先进仪器设备是卫生理化检验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卫生理化检验应超前应用先进仪器设备。在卫生理化检验中,越发广泛应用各种智能化和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卫生理化检验使用了微机化智能化分析仪器设备,对传统的常规分析仪器实施了技术改造。在运用新技术提高检验效能的同时,对无法实现技术改造与升级的仪器设备,将工作重点放在精度的提高上。在卫生理化检验过程中,随着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在要求提高检验效率的前提下,产生了大量的仪器设备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兴奋剂检测、花粉食品检测、蜂产品检测、水质检测、保健食品检测、食品添加剂、食品风险监测以及土壤检测等。在高科技发展的现今,先进检验仪器的发展仍然是卫生理化检验发展的推进器。我国必须加大研究力度,逐步用国产仪器替代进口仪器,实现旧分析设备的技术改进,突破卫生理化检验发展瓶颈,实现我国卫生理化检验事业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理化检验应保证操作的规范性,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确保检验质量。实验室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良好的培训教育,用内外质控手段,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要科学对待误差,各种误差对理化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必须构建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卫生理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要具有合格管理者、可靠分析仪器设备、适合检验环境条件、技能过硬的检验队伍,制定合理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卫生理化检验能力,充分发挥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吉霞 单位: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

[参考文献]

[1]金香玉.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0):2140-2141.

[2]贾芸.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1):116-117.

[3]熊雪峰.泸县疾控中心水质检验能力现状与发展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5):77-79.

篇3

第二,建设人口文化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基层文化产品匮乏且良莠不齐,人口文化理应走上前台,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广大育龄群众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

第三,建设人口文化是新形势下计生工作发展的需要。计划生育政策是刚性的,人口文化建设是一个柔化的工作措施,可使行政工作更具有人性化色彩,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和谐计生做出贡献。

第四,建设人口文化是创新工作方法的需要。新的形势下,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创新,内容和模式要创新,这个创新需要有一个好的载体,人口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一个好的机缘和载体。

第五,建设人口文化是提升计生宣传教育水平的需要。一方面实现了计生宣传教育跟大众文化的对接。另一方面建设人口文化,对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延伸和发展,拓宽了计生宣教工作领域并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建设人口文化要有所作为

新形势下,建设人口文化要有所作为,要为人口计生工作核心任务作贡献。

首先,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人口文化知识,宣传计生政策。借助于人口文化建设来打开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新局面,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对社会公众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一是关于人口数量问题。既要看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能因为人口规模对消费生产有价值,就贬低控制人口政策的作用。

二是关于人口政策问题。现在有人认为已经放开生二胎,其实这是误解,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再生育,是从第一个《条例》开始就有的内容,生育政策并没有变化。造成误解是我们简单宣传的结果,没有给群众讲明白。

三是关于人口性别比问题。现在人口出生性别比高,且是真性升高,但不能把性别比升高的矛头指向计划生育,这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要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制订有利于女孩的经济社会政策,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

篇4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关于新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新经济时代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网络发展和信息共享为主的信息时代、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的革新时代和以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管理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层次的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的虚拟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它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能力以及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早期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企业管理者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后期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但是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比较片面,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制服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层次,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3.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

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孟要性更为突出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某种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且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许多跨国大公司外,众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公布的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同类型的竞争企业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相同、竞争压力相同,而企业的科技发展力也极易被竞争者仿制甚至升级,可以说信息时代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相似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内部驱动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核心。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企业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其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么员工便会把企业的发展作为其个人的事业,从而摒弃那些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的行为方式,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单纯地以物质金钱作为回报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硬件,企业要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给其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把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其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内员工达成和谐共处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超级秘书网

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范围可能变化、企业员工会更新、企业的物质资源可能枯竭、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离开团队,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人格魅力,它不会因为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或者企业主管的变更而消失,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被企业管理者一代一代的继续和发扬,并引导着企业健康成长。企业文化是指引企业长远发展的灯塔,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成长,但是要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篇5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可是近年来发生的“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已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进行严格监管,在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食品安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要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食品监管工作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辅助工具,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监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是指过去和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测、许可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监督机关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状况

完整、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包含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项目、联系方式、许可办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抽样检测情况、日常监督情况、投诉举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内容。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有利于监管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准确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健康的饮食消费。

1.2掌握食品安全监管概况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详细记载了日常监管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是日常监管工作的真实记录。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可以获知区域食品安全监督覆盖率、监督频率、食品相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等指标,有利于掌握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从而指导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高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督。

1.3提供食品安全措施实施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监管部门能对一些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有目的地开展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由此制定预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

2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制度不健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规范制度,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工作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其工作开展也得不到有力保证。

2.2归档意识不强

一些同志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重要性认识不深,忽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归档材料内容不全,归档形式多样,而且档案遗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

2.3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监督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知识学习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水平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加之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轮岗等原因,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延续性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评先评优、提档升级、行政处罚等重要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全面、准确地显示出来。

2.4信息化建设不够

当前,人民群众对自我保健高度重视,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停滞在保持纸质档案的收集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收集认识不上去,档案的开发利用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技术手段,想迅速准确地查找出利用者所需的档案材料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只有逐步改变原来落后单一的手工操作方式,代之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的整理、立卷、编号、制作检索工具、存储、查找调阅,才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供档案材料,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2.5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的保证。档案室、档案柜、档案盒,还需要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因特网,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大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员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手工管理基础上,这样就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管理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管理与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对工作档案转递、归档、存档、保管等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现代化的步伐。

3.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至今仍有不少食品监督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上述情况,我中心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防病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让全体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使中心的档案为卫生防病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3.3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要加强对食品监督员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是由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组成的,日常监管中哪些资料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以及如何进行整理、归档等等。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3.4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档案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需要有档案管理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档案信息化工作非一般打字员就能胜任,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纵使有一流的管理设施,也不能算档案管理现代化。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既要通晓档案专业知识,又应会计算机操作技能,更要懂得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要加强培养档案人员驾驭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计算机知识、档案专业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学习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档案工作人员更要增强工作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必要性,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努力学习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对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推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管理系统的运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日常监管工作信息的电子检索,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应用管理软件管理好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总之,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人员要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开发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根本对策。

作者:姚春华 单位:长春市南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6

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我们把含有大量盐碱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把拥有大量盐渍土的地区称为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盐碱成分在土体中积累,使得其他类型的土壤逐渐向盐渍土演变的成土过程。

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世界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各种类型盐渍土的面积9.5438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这些盐渍土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90%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10%是由于人们不正确地运用灌溉、化学改良剂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次生盐渍化。

我国盐渍土分布也十分广泛,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67万公顷(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1600万公顷,碱土86.7万公顷,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1800万公顷。在3467万公顷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667万公顷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1733万公顷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我省主要为滨海盐土,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等地,其盐渍化程度高,面积广。

1我国目前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

1.1盐渍土已经逐渐被看作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主要是生产粮食,盐渍化的土壤由于不适合粮食生产而被闲置。随着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也开始将盐渍良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改造,使之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天津开发区曾是被中外专家称为“绿色植物”的滨海盐土,经过对其十几年的改良,已经创造出一片美丽的绿色环境,天津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区来建设,增强了招商引资的能力。

1.2盐渍化改良的指导理论有新的发展

以往多以水利措施为主要土壤水盐调控杠杆,以临界深度理论作为其治理依据。随着人们对盐渍土认识的加深,土壤水盐调控和监测手段的进步,服务目标的多样化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临界深度理论逐渐显得有些片面性和绝对化。山东寿光滨海盐碱良试验区提出了“最小淡化水层”的改良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张万均为首的科研组提出了允许深度的新概念,并依据允许深度创建了浅密式快速排盐新工艺,通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开发区滨海盐土的土壤含盐量由初始时的4.73%稳定地控制在0.3%以下,基本解除了盐害,使园林绿化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1.3土壤化学改良剂进一步推广运用

各地研制的土壤改良液,在加速土壤脱盐,降低土壤pH值等方面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经我们近年试验发现其改良持久性较差,需在以后加以改进。

1.4生物改良措施受到重视

种稻洗盐、种植绿肥等传统生物改良法在不同的盐渍土上,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的改良效果得到更广泛地研究与应用。通过相关措施配合下的农业耕作,虽然短期内也能使土壤盐分下降,但其洗脱的程度、影响深度及土体脱盐的稳定性远不及林业措施。

1.5筛选出了一些耐盐植物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的盐生植物约3000种,我国的盐生植物约1000种,可是我国在植物抗盐性、抗盐植物品种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近两年,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起色,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共同从100多种野生或栽培蔬菜中筛选出了10余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经筛选出可在土壤含盐量0.7%~1.0%,最高1%~2%种植的滨海柽柳一号、沙枣等适生树种及芙蓉葵、海滨锦葵、蜀葵等花卉品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海蓬子蔬菜品种。

1.6加强关于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的研究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农业途径有节水灌溉和咸水利用两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滴灌为主要代表的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并得到普遍运用。大量事实表明,微灌是目前世界上最节水且灌溉质量最好的灌溉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只局部湿润作物根际附近的土壤,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盐渍土上,灌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水洗盐”,怎样将先进的微灌技术运用到盐渍土壤灌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

1.7建立区域盐分预报系统,推广先进测量技术

土壤盐分的运动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区域水盐运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我们需要在认识区域水盐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行的区域水盐预报系统。与土壤盐分快速测定相适应,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被成功地引入到土壤盐分绘图,这使得人们能够快速掌握土壤盐分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8大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耐盐植物品种的筛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远源物种不能杂交的,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的在200多种植物上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人类应当有能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组织培养繁殖耐盐植物,为快速筛选耐盐植物提供技术保证。

2盐碱地区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

2.1树立大绿化的观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座公园、一个广场和一个小区,也不仅仅把绿化局限于某个城市内部,而是扩大到了外部更广的范围。人们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观念,把那些被人为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设计和管理的单体、局部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使其达到对整个大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沿海滩途上的盐生植物群落,没有了沼泽地里丛生的芦苇,没有了繁茂的农田林网,即便是城市内绿化得繁花似锦,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意义也不大,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局部绿化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与大环境的融合,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绿化的观点。

2.2树立维持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核心的观念

保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设计的观念贯穿于整个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按照生态设计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其原理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尽可能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原有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原有的那种对土地资源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对淡水资源有着极大需求量、对资金投入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的园林绿化模式,重新选择一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的绿化模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3树立先行保护现有绿化资源的观念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保护是比修复更为经济简便的途径。优良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经历成百上千年,而其破坏则是在瞬息之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再去修复,那么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则是数十倍或成百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原有绿地生态系统和绿化成果刻不容缓。

2.4在绿化中切实重视乔灌草的结合

在自然界不同生态环境下,乔灌草能很好结合,巧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构成多样的植物群落。高大的树木,低矮的小草,丰盈的灌木,各有其不同的生态功能,他们占据不同的空间,吸收不同空间的阳光与空气,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内,乔灌草几乎谁也离不开谁。在大自然中,有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可能无树无林,却是辽阔的草原,形成“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丽画卷。草能在极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繁衍,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一味地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或机械地把乔草比例定在7∶3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3河北省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我省要在盐碱地区搞好城镇绿化,就要了解国内外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学习探索盐渍良的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在盐碱地区进行绿化的科学发展观。根据河北省的实际,在本省盐碱地区进行绿化,应从以下几个较为具体的方面加以考虑。

3.1选择应用较耐盐碱的园林植物

3.1.1选择适应性强的乔灌木。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树种或品种作为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是盐碱地区绿化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在我省盐碱地区,旱柳、白蜡、香花槐、榆树等乔木在绿化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应大量推广应用滨海柽柳一号、沙枣、沙棘、紫穗槐、中华柽柳等抗性更强的灌木。

3.1.2选择耐盐碱的草坪地被植物。抗性草坪地被的选择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鸢尾科的马蔺、早熟禾属中的一些草种及品种、羊茅属中的一些紫羊茅种及品种在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同时应大量筛选应用一些当地现有的抗盐碱草种资源,如极抗盐碱的碱茅(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Scribn.etMerr.]、耐盐碱抗旱的碱草(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seKitag.]、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等草种都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草种资源。

除上述乔、灌、草植物之外,对藤本和水生等植物品种也要精心筛选,最好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品种如西伯利亚白刺等,切忌一味追求新、奇、特。

3.2采用合理的绿化工程技术措施

在盐碱地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除选择好抗性强的植物品种之外,还要结合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使绿化植物能够持久良好生长。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技术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要求及资金情况而定。

3.2.1客土地面提升法。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低洼处,可结合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内填优良客土来提升地面。具体做法是:先在建好的花坛、树池内取出30~50cm的盐碱土,再回填以20~30cm的粗砂和10~20cm的煤渣,用优良的客土将花坛、树池填满后种植花卉树木。此方法可以防止积水,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小,要求较为严格的重要景点的局部绿化。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可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创造微地形的变化,在地形凸起部添加客土,并种植不耐盐碱的植物,在凹处则种植较为耐盐碱植物。这样既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高度,又丰富了景观层次。

3.2.2加大种植穴规格,增加客土容量。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段,植树前挖长、宽各1.5m,深1.0m的大种植穴,先在下部垫20cm厚的碎石、煤渣、粗砂或珍珠岩等作排水层,然后填以优质种植土进行树木栽植,栽完并浇水后,以5cm左右的中砂覆于表面,以减少蒸腾。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乔木类种植。

3.2.3地下滤水管网排盐法。盐碱地的一大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碱会滞留在地表,给绿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布设合理的排水管网,降低地下水位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治本措施。具体方法是:在绿化地块60~80cm地下埋设一定密度的滤水管网进行地下排水。要求管网密度为5m,铺设坡度为1.5%~2.0%,以便排水顺畅,同时修建检查井,并与排水系统相连。每隔一定时间后,要将集中在检查井中的盐碱水排出。这一方法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大的绿化区域。

3.2.4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排水不畅的重点绿化区域,可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种植前挖深60~80cm的坑穴,底部夯实,用水泥沙浆做防水层,同时留一定的排水孔。坑穴周围则修建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的挡土墙,坑底部填加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最后填满优质客土进行绿化种植。这种方法费用较高。

3.2.5隔离层防盐法。在绿化规模较小但景观地位较为重要的绿化区域,如花坛、树池、花台、花镜等处,可设隔离层方法来减轻盐分对植物的损害,具体做法是:先将绿化区域挖深100cm左右,底部和周围用塑料膜封闭,底部铺设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然后填加10cm以上的有机肥,最后填满优质客土。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阻隔盐碱的侵蚀且造价较低。

3.3科学养护管理

3.3.1科学浇灌。树木花草种植后首先要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7~10d再分别浇2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树穴浇3次水后要进行树池封堰,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盐返碱。后期的浇水则视天气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灌,每次浇水要浇透,但浇水次数不可太频繁。

3.3.2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良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施用有机肥,因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同时,在有机肥腐化过程中还能产生酸性物质来中和盐碱,使植物的立地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3.3使用盐碱地改良剂。在盐碱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可有效降低其pH值,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在小面积改土时,可尝试使用食醋等有机酸,既能改碱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4结语

(1)筛选和选育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品种依然是当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这是盐碱地绿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篇7

2.标准和基础数据设置。①检化验各检验项目方法标准。②检验项目实验室分配的规则。③与检化验有关的其它基础数据设定。

3.查询与报表。根据不同查询条件查询相应的信息。

4.系统管理。①角色管理:角色是具有相同权限的一类人员的总称,可以理解为工作岗位。不同的角色设置有不同的权限。②用户管理:用角色设置各用户的权限;设置用户账号,密码。

二、按业务流程编码

1.收样人员比对请验数据和试样实物进行收样,或根据委托信息自行录入试样基础信息和需检验的试验项目(如需上一级人员确定是否能接收此委托业务,还需由上级人员审核此数据),并收样。

2.收样后,根据实验室的分配按实验室生成检验编码,对需要记录试样加工数据的试样(由标准定义),生成制样加工单,由试样加工人员加工试样。

3.加工好的试样,交由各实验室接收,并进行试验;对能自动采集试验结果的试验机,自动采集实验数据,并由试验人员上传至检化验信息系统。

4.对不能自动采集的试验结果试验人员必须人工录入。

5.根据对试验的设置标准,分级审核实验结果,并发送试验报告给相应MES系统,或打印纸质报告。

6.当发现试验结果有误,需根据审核路径反向取消审核后,才能修改试验数据。

三、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1.请验:炼铁厂MES、炼钢厂MES、烧结厂MES、4100MES、1780MES从检验标准得到所需检验的项目,并按照约定的请验编码规则编码,进行请验。实验室人员比对实物与请验数据接收试样。如果比对有误,则不接收请验,并返回相应MES错误信息;如果比对无误,则接收请验,并返回给对应的MES已接收的信息。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85-01

小班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学生数量少,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便于教师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一起交流、探究,使教学活动完美完成。小班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自主分配活动时间与空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与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升教学品质,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十分浓郁,这样的学科在传统班级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实施小班化教学,能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益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学习能力,且能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应对班级做好高效总体掌控

小班化教学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地与他人合作,相互作用,共同学习,增强班级凝聚力,要采取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习到有效的知识,还可以带动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活动的各种形式、学生的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创设符合学生探究、学习、思考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学习渴望,让学生有个性、有灵性地学习语文。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角色(我、妈妈、万芳、万芳妈、爸爸、奶奶、旁白)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性格,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提升班级同学的合作水平及凝聚力,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比比哪组同学表现得更好,以激发学生的求胜欲。利用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又促进了整个班级的集体进步,也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应注重落实授课环节、细节

1. 倡导自主学习,强化学生个性

在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特点制定一套自习方案,利用先进的技术创设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自习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方案一步一步地实施、一点一点地释放自身的学习潜力,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其实,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只有学生亲自去探究,去思考,去阅读全文,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对问题有解决的思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也才能在自主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形成独一无二的学习个性。

2. 组织讨论,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如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思考和探讨,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小班化教学可以避免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死板、枯燥,给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探究,释放自身学习潜力与灵性,自主解决语文基本问题。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后,可以自由讨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带动,来共同解决语文问题。

3. 要求达标训练,巩固知识

在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人数少是教学的一大优势,有利于教师施展教学才华,有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精心设计达标习题。在语文练习课上,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习题。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习题,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完成的习题,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及弱势,方便针对性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清楚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把握,还可以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小班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语文知识,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人,也是促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文化素养的领航者。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语文教育发展。

篇9

ISO/IEC17025、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等都对药品检验实验室提出了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绝大多数药检实验室也建立了某种程度的质量管理体系。事实上每个实验室都有一定形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运作,否则实验室将无法生存。而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和规定如何运作实施流程等用书面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以一种有效组织合理沟通统一行动减少混乱避免低效和浪费的方式运行。

1文件的定义和形式

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提出,文件包括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诸如法规、标准、其他规范化文件、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以及图纸、软件、规范、指导书和手册等。

2文件的载体形式

文件的载体可以是硬拷贝或是电子媒体,并且可以是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如计算机光盘或照片,或它们的组合。目前多数药检实验室发放给使用者的为纸张件。(一般为原始件的复印件,也有采用电子版的)传统的纸张件管理模式阅读起来比较直观,但是不便于查找,在文件变更时费时费力,还要消耗大量纸张。电子文件便于检索,文件变更、操作方便快捷,便于信息及时传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采用发放电子版本的形式,应为只读文件且不允许未经授权的修改、复制、打印。同时还应规定原始件、复印件、电子版本要保持一致,若出现不一致时以原始件为准。

有不少药检实验室存在张贴在墙面的文件,如仪器使用规程、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特别注意文件的受控:一是必须保证上墙文件现行有效;二是需要注明其在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出处。

3文件的结构

管理体系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文件的结构,因为,文件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系文件总体结构;二是文件自身的结构。事实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是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员工素质决定的,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实验室其体系文件的层次应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员工素质其体系文件的层次也不相同,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文件的总体层次结构决定着体系的整体性、逻辑性,文件自身的结构决定着文件的有效性、操作性。用文字形式编制的程序文件其自身结构通常由目的、范围、职责、程序、相关文件等几部分组成,以流程图形式编制的文件则以文字框和箭头体现其自身结构。

4文件的编制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并消化吸收外部要求,梳理、调整内部职责和工作流程的过程。工作流程是责、权、利的载体,如果责、权、利不统一,工作流程不规范、不合理、不清晰,是难以编制出简约明晰的体系文件的。具体的编写原则为:满足并充分体现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符合单位实验室的实际水平和具体特点,从宏观出发,结构清晰,调取方便。

5文件的使用和控制

编制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只是第一步,同样重要的是体系能够真正按照文件的规定运转,这就需要确保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知道有哪些文件存在、理解文件内容、了解在哪里能找到文件,并且使用文件遵照文件的要求工作。对文件的宣贯非常重要,只有员工都能充分知晓与自己相关的文件内容,体系的正确运行才有可能实现。宣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自学讲解、集体讨论、宣传海报、板报等,其目标就是让员工接受、理解、熟记文件的相关内容,例如检验方法确认程序中有关标准变更后如何重新确认能力的文件。

文件的版本和控制对管理体系的实施也很重要,在ISO/IEC17025等标准中对此有着详细的规定,在此不再详述。简而言之,文件控制意味着实验室及其员工知道体系中有什么文件,所用的每个文件有多少份,什么时候文件(即应该使用的版本和修改状态)、文件的存放地点或持有人等。

6文件的改进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的灵魂 质量体系文件形成后 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补充、修订和完善:

6.1文件的编写人员要保持常态性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补充文件的协调使用,使文件体系科学、使用方便、层级明显、责任分明、衔接顺畅。

6.2 通过收集、对照ISO/IEC17025、认证认可准则等各类外部规定及其最新变化,对文件的符合性进行持续性检查,使体系文件不背离法律、法规、标准、准则的要求,各类外部规定的所有要求都得到落实;

6.3 及时和各使用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检测文件的完整性,并对可操作性进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检测部门,更重要的是要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相协调;

6.4 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文件的有效性,还需通过内部的监督、评审、检查等方式,使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满足本单位的总体功能设计要求。

7检验方法的管理

检验方法也属于文件的范畴。根据来源,检验方法可分为外来标准和内部制定的方法两大类,检验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影响。药检实验室应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收集管理各类方法,为保证外来标准的现行有效,还应由专人通过多渠道定期进行标准的查新。

当外来标准变更时,标准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修改,《中国药典》等标准常以增补本、勘误表等形式修订信息,对药典等的增补可以在原标准正文和目录上加盖“增补本”印章的方式进行,对标准的勘误则可以把勘误表相应内容复印后贴在对应的原标准附近,文件管理人员骑缝签名或盖姓名章并标明勘误日期。

当有标准作废时,标准管理部门负责通知各有关部门,单行本可回收销毁,合订本则可在目录和正文中均加盖“作废”章以防误用。

8 小结

药品检验实验室将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地、适宜地文件化,针对管理体系内各个要素,各项活动编制既符合外部规定和要求,又适应单位特点且能行之有效的体系文件,是组织建立质量体系、实现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经之路。本文简要分析了药品检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文件的体系化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体系文件的完善途径,并对如何规范管理检验方法这一类文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案。

参考文献:

篇10

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群体,以其专有的特点和职责推动者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高职教师的合作已经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合作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教师合作文化的涵义

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认为教师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群体内,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而教师合作文化作为教师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被分为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哈格里斯夫关于教师合作文化的观点对后人继续研究教师合作文化很大的启示。实际上,真正的教师合作文化没有严格的人为与自然的区别,而是融合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在教师自愿合作与自觉合作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合作文化。在这种合作文化中,教师基于共同发展的事业和梦想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教学行为模式。

二、高职教师合作现状调查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40名教师。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的内容为合作经历、合作的组织者和动力源泉、合作意识、教师对当前合作的满意度、障碍因素等。通过调查统计得知,近五年来与其他教师有过合作经历的教师有51%,合作的方式为集体备课、科研合作、公开课、精品课程开发、老教师带新教师;在教师合作意识方面,认为“很重要”的教师占67.1%;认为教师合作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有利的教师占58.9%,认为教师合作对教师发展有利的占52.4%;在合作的实际效果中,41.3%的教师认为合作效果“一般”,仅有11.7%的教师认为“很好”,47%的教师认为合作效果“不好”;对于教师合作的组织者,“学校行政组织发起”占71.2%,“教师集体发起”为21.1%,“教师个人发起”为7.7%;对于教师合作的动力,37.3%的教师认为是“管理上的要求”,40.5%的教师认为是“工作责任感需要”,21.6%的教师认为是“个人发展的需要”,11.5%的教师认为是“得到奖励”;对“教师的竞争压力对合作的负面影响”,64.7%的教师认为“大”,23.4%的教师认为“一般”,11.9%的教师认为“小”;对于“当前学校管理是否有利于教师合作”,5.3%的教师认为“很有力”,32.3%的教师认为“一般”,61.4%的教师认为“不利”,这说明学校的管理有待改善。对于“教师合作的满意度”,11.6%的教师认为“很满意”,51.6%的教师认为“一般”,37.8%的教师认为“不满意”。

除了问卷调查,笔者还对1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和访谈得知:高职教师的合作意识不太强,合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合作动机不强,教师合作的满意度较低,教师合作的效率低下。教师的合作更多是处于学校管理和工作上要求而展开,这种合作比较被动。教师合作还存在虚假性和形式化,如几位教师共同做科研课题,实际上只有一位教师在展开工作,其他教师只是挂个名字而已。

高职教师合作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传统的教师文化的影响,导致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以“孤立者”的身份出现,与同事之间缺少交流互动。虽然高职院校组建了教师团队,但是这种合作是从上而下的合作,不是出于教师自愿,而是“被逼”而行,而且在合作中,少数教师控制者“话语权”,对合作的教师缺少实质性的奖励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些必然打击教师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高职教师合作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不利于高职教师合作文化的良性发展。

三、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高职教师合作文化分析

传统主体性哲学是主客模式,自己为主体,他人则被视为客体,这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而现代主体间性哲学对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重新理解,认为人的发展已经由单子式的生存状态转向共生的生存状态。主体间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平等地在现实世界中交往。主体间性哲学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它不仅仅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间性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强调自我与世界的融合是第一位,主客关系是第二位,人是自然的守护者而不是掠夺者;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交流与对话,理解与沟通。

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理论指导,高职教师合作文化应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师文化,是超越了“主一客”之间的关系,而是与他人、与社会共生存在的文化。主体间性关系的主体是多级主体间为共同目标而构成的主体间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各主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从本质上讲,应该是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社会等不同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在主体间性教师合作关系中,每个教师都不是孤立的主体,排斥对方,而是与对方以平等尊重的方式构建一种互相参与、共同活动的对话关系。在此关系中,各主体之间共享交流着彼此的想法、经验和情感,以便有效推动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策略

(一)培养主体间“共存共生”合作价值观

在主体间性哲学中,“共存”是自我与他我共同存在,而共生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是限于内部和睦的共存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会结合。”因此,要培养高职教师“共存共生”合作价值观,即教师从孤立保守的个人主义中走出来,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与其他“主体”建立开放信任、互利互助、合作和谐的关系。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开放的时代,高职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师合作文化建设。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高职教师要开展与其他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改变一些“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势,通过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分享资源,并在合作中,尊重对方的个体特性,以便赢得彼此之间共同发展。

(二)优化学校文化和制度建设

首先,学校应重视教师合作文化的氛围建设,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氛围,协调好各部门和各教师的利益与责任,以便高职教师能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积极进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高职教师能通过分享计划及资源,进行真实真诚的交流,相互信任和学习,共同发展。其次,学校还应完善教师合作的评价制度。科学的评价制度应以开放的视角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对教师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兼顾,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评价的主体多极化,涉及到教师本人、同行、学生、领导等,通过不同主体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协商,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创造和谐发展的教师合作文化。在评价制度中,将“高职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于在教师合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或者教师团体给予奖励,如发放奖金、与职称评定挂钩等,从而鼓励教师合作共享,以促进高职教师合作文化的积极发展。最后学校应对教师合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促进教师合作的展开。如:课题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师徒结对制度、名师工作站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应由广大教师共同参与,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来规范制度的内容,并依据制度严格执行,以确保高职教师合作文化的顺利实施。

(三)创建多元化的合作平台

篇11

水利水电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主要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工程量大,工期较长,耗资大: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运输量特别大成本耗资巨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需要修建临时,导流工程,要妥善解决施工期通航供水等问题;专业工种多,技术复杂,须应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因时因地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工期、均衡施工的目的;施工工厂和临时设施多,规模大投资大。

水利水电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我们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90%左右的事故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着不大不小的关系。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当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了主要原因之一。

2.没能够合理的选拔项目管理部人员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之中,项目经理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许多重大的决策、指向都需要项目经理来决定。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建设的管理水平来说,施工项目中项目经理能力的高低会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企业在施工之前没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企业在选择项目经理的时候没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招聘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项目经理,往往都是一些公司领导的熟人、亲戚等来担当,从而导致了真正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失去了工作的信心。

3.施工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虽然施工企业积极的推行新的工程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个层次之间没能够分清楚关系,建设人员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也就使得他们只会千方百计从项目中捞取好处,而对应做的事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管理制度应当具有的监督作用。

4.外界环境条件恶劣

由于笔者所在的标段位于江西省鄱阳湖区,但是受到了天气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施工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加强施工企业管理措施

在投资小,工程内容多,相互干拢大施工天象不好情况下,进行科学管理,空间,时间合理安排,工程按期完成。康山3标2011年10月18开工,2012年5月17日按合同工期完成工程。康山3标总投资为2,100万,主要建设内容为:加高培厚圩堤土方27万方,改造水闸一座,砼护坡17,000方,块石护坡32,000方。工程建设内容少,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投资大情况下,进行科学安排管理,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多,空间,时间合理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管好进度,使工程按合同完成。

1.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质量

对于水利施工的质量管理来说,主要牵涉到了设计、建设、监理与施工四个方面。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而施工当中的其他部门需要积极的配合,从而争取将标段创出优质水利工程,确保施工建设质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个方面都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当中,应当将质量控制摆放在施工的首位。从而落实施工全面的质量管理。而作为施工单位,也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质量,将高质量的观念深入心底。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作为施工企业也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在施工单位中要建立出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人员熟悉、掌握安全技巧。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更不能被别人伤害到,如此操作才能够从安全管理的本质上来说做到防范为主。

3.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