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6: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__妈妈”“__奶奶”“__阿姨”,在__人民医院儿科主任__的诊室,总能见到患儿会这样亲切地称呼她。
一提到这些称谓,__的脸上写满了欣慰:“我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人,奶奶、阿姨、妈妈,不管哪一个,我都喜欢听,因为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从事儿科近30年,她将所有的心血奉献给了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她尽一切所能,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新生儿;她用行动赢得了患儿家人的信任。一位家长感激地说:“我没见过菩萨,但我觉得菩萨就应该长得和__主任一个样子。”
1、只要工作需要,她总是奋不顾身、竭尽全力
去年春节前,__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以一个1岁孩子的口吻写的“感谢__奶奶”挂号信,信中的内容由患儿爷爷执笔写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__一直收藏着,直到去年的7月份__人民医院举办“道德讲堂”,她作为身边的道德模范和大家分享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故事时,才将这件事讲给大家听,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信中主要讲述一个30多周的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斤4两,住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__及其科室同事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生命危险期,现在已经1岁多,茁壮成长,体重已达20多斤。因为出生时第一个春节就是和“__奶奶”及科室阿姨们一起过的年,住院期间,“__奶奶”的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一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第二年的春节来临时就写下了对“__奶奶”的感谢信,并表示这个感谢信每年都要写下去。而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孩子的信如期而至,信中主要向__奶奶讲述孩子已经两岁多了的一些近况。
发生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故事还有很多,里面的患儿都是一些提前来到世上的小婴儿,有的体重不足两斤,多种脏器还未发育成熟。__带着团队,抢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2、以真心换真情,医患沟通不同于一般人际沟通
“作为科主任,常常要调解科室里的一些医患纠纷,有些纠纷其实没什么大事,既不是诊断错误,也不是用药问题,仅仅是几句话不投机。患儿家属因孩子生病而焦虑,从而因一点小事情责怪医护人员,经过解释常常能解决问题。”__说。
有一次,一对母女夜间因孩子不退烧大闹儿科急诊,医院总值班出面也不能解决,一定要科主任出面,还扬言要跳楼,__夜间3点多钟来到急诊室,谁知家属一看到她来了,就不闹了。“家属说,要的就是主任来看她的孩子,我哭笑不得。”__有时很无奈,只好耐心地给她看病,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化解了一场纠纷。久而久之,患儿及家属逐渐对这位“__奶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不仅可敬、可亲,而且还很可爱。
__有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秘籍:先道歉、打招呼,再赔不是。在她的安抚之下,一个个“纠纷”总是化危为安,家属们最终都能够宽慰和理解。
3、为了患儿,累点、苦点,她都认为值得
***从事肾脏风湿内科医疗事业已20余年,作为我省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肾脏风湿内科、省内重点学科及***省慢性肾脏病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在肾脏病学专业领域成绩突出,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同行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
一、仁心仁术保患者,提供一流服务,造就黔贵第一肾科品牌
一是倾心倾情服务患者。从医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汶川抗震救灾、平塘煤矿透水事件、抗击危重症“手足口病”、“禽流感”、“甲流”等重大医疗卫生突发事件中带头成立本学科的专家组,牵头会诊、靠前指挥。参与抢救我省首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成功救治3个月及以下的溶血尿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救治我省首例抗GBM阳性患者等。
二是搭建平台服务患者。2009年成功将肾脏风湿内科打造成为“中国腹膜透析卫星中心”、“***省腹膜透析培训基地”;成立了省内大型的血液透析病房、腹膜透析室、结肠透析室、为省内1万多名尿毒症患者提供了救治的平台。
2010年带领肾脏风湿内科团队与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共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培养了高水平的临床型和科研型博士研究生。
2011年成功将肾脏风湿内科申请成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和本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全省88个市、州、县培养了400余名血透、腹透医护人员。
2012年与泌尿外科共同组建了***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并协助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省血液净化学分会。
2013年成功获得***省慢性肾脏病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及***省重点学科称号。血透、腹透、结肠透析每年达58000人次,较2009年增加6倍;病房床位数增至77张,出院病人3228人次,较2009年增加180%。
二、精益求精兴医术,创造一流业绩,成就科研学术硕果累累
一是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临床经验。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仍然挤出时间不断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对肾脏风湿系统疾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研究有独到见解。
二是不断研究新领域,攻克肾科难题。多年来对慢性肾脏病抗肾纤维化的研究获得2008年日本长崎医学会奖;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GF/IGF-1轴对肾小管上皮和间质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的研究获***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慢性肾损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获2012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危重症的救治获2013年度国际血液净化大会杰出论文奖。对多中心狭窄或闭塞的疑难Cuff管的置入、腹膜透析对3个月以下婴幼儿危重症的救治、双重血浆置换疗法等成为学科自身的医疗技术特色,在国内均处于先进水平。
三是不断追赶学术前沿,占领学术高地。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民生项目各1项;参与卫生部重大项目和科技部支撑项目2项;主持并参与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5项,厅级课题8项,共拥有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共发表专业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3篇,核心期刊32篇。
三、至真至诚育团队,培养专业人才,铸就医德仁术精英
一是打造一流肾科团队。积极带领团队参加美国肾脏病年会、亚太风湿病学会及每年的全国年会等。近年来,带队参加国家级学习班56人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78人次,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79人次。团队骨干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大会发言50多次;国家级大会发言10余次;国际大会发言3次。目前,学科团队24名医生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3人、硕士17人。
二是培养一流学科科人才。作为贵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带领团队每年承担2000多学时的教学工作,共带教600多名本科实习生,培养了46名进修生,11名硕士研究生,2名成长为博士研究生。为全省肾科专业培养了400多名医护人员。荣获2011年度“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三是积极开展务实合作。除发展肾脏风湿科各亚专业外,还与儿科ICU合作开展组合式体外多器官支持对小儿急性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并成功救治3个月溶血尿毒症患儿;与呼吸内科ICU联合救治危重症甲流、禽流感患者;与心内、心外ICU共同开展老年顽固性心衰及体外循环心脏大手术后CRRT介入治疗等,提升了团队的综合实力。带领团队与日本长崎大学肾脏病研究所、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肾科、北医大肾脏病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医科院校进行合作和学术交流,为团队培养了3名博士研究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参与并承担了国家级重大课题4项。
QQQ同志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从项目建设用地征地协调、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协调和报批,环境评估、地质勘察、设计和开工前各手续的办理等前期工作,QQQ同志亲自与,因此在施工前项目建设的各种手续齐备。2012年8月26日举行开工仪式,2012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兴建。由于项目规模大,为医疗业务用房,技术含量高,对项目管理、技术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水平都是全方位的考验。
根据区、市、县的要求,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QQQ同志和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勘察方、全程跟踪审计方等认真研究,积极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1.加强协调,把握项目建设工作的重心重点。QQQ同志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特点,按照“指导有方、协调有力、执行有效”的原则,履职尽责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协调。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对项目建设建言献策,并就其工作提出多项合理性建议,为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加强项目建设工作,善于根据联系项目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有效措施,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目前,裙楼部分:已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主楼部分:正在进行十二层梁板楼板模板安装。
2.勤政务实,强化工程管理。根据工程建设情况,QQQ同志积极配合监理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在主楼基础建设时,由于设计为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孔现象,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因此配合监理组织召开施工方、设计方、勘察方、县住建局、卫生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人员会议,变更主楼基础建设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主楼基础建设有序安全进行。QQQ同志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项目建设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为领导及时掌握信息,合理高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加强监管,注重工程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采取加强监管,完善保证体系等一系列措施,配合监理方、县住建局安监站和审计局等领导对项目的检查和监督,避免设计变更的随意性,加强原材料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健全全员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质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确保实现质量、安全双优目标。因此区、市、县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我院综合住院大楼项目建设工作时,对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