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19 20:15: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

篇1

一、背景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自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此时,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12万人,相比于2002年的145万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增加,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1万人,而截至2009年7月1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68%,这意味着有195万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1万人,再加上往年沉淀的未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研究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仅为5%。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资金不足。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刚毕业自己没有资金积累,只能依靠朋友、亲人支持,但对于很多创业大学生来说仅仅依靠亲友的支持还是不够的,所以就得向银行贷款、向社会融资,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投资风险大,导致了大学生融资非常困难。第二,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低。我国目前仍是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下,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无暇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甚至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成功创业。

3、财智资源利用率低。财智资源是财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简称,在本文中财力资源特指民间财力资源,即民间资本,智力资源特指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智力资源,如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和创业辅导教师的智力、创业过程中应用到的科研成果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间资本迅速积累,其规模已经非常巨大,总量超过10万亿元,规模如此巨大的民间资本在我国现有的投资环境下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巨大的浪费。在当前股市疲软、基金业绩惨淡、民间借贷不规范、楼市前途不明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持有者迫切需要寻找投资方向,由于找不到理想的投资出路,大量的民间资本存在了银行闲置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和社会再生产,严重影响了民间财力资源价值的发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炒房、炒煤、民间借贷等行为的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间投资的盲目性非理性以及强烈的资本增值欲望,在逐利欲望的驱动下,民间资本持有者从眼前利益出发,盲目投资、盲目跟风,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稳定。规模如此庞大的民间财力资源,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其步入到正规的投资渠道中来,民间财力资源不但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当务之急是为民间财力资源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随着创业计划大赛的风靡,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浪潮。大学生创业智力资源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中国产业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的源泉,但由于缺乏创业资金,很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造成了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资金不足、实践能力低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智力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我国现存大学生创业平台存在问题,也是造成创业智力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创业计划大赛等大学生创业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鼓励并组织大学生创业,但由于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平台的所作所为不但不能发挥大学生创业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而且还是对智力资源以及创业平台相关资源的一种浪费,要想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智力资源的作用,必须解决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瓶颈,即资金缺乏和实践能力低。

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合适的投资项目,大量的民间资本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创业资金,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如果能够将大学生的创业智力资源和民间资本所有者的财力资源整合起来,让投资者投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那么,一方面解决了创业大学生缺乏创业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投资者无处投资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一个财智资源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二、资源整合型大学生新创业平台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未来战略性考虑,本文提出的大学生新创业平台将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作为一个沟通平台,将拥有技术、知识、创意的大学生,和拥有资本、财力的投资者联系起来。大学生新创业平台的运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创业前期培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后期咨询。

1、解惑授业――创业前期培训。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接受创业教育,灌输创业思想,激发其创业精神,大学生新创业平台从大一就开始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前期培训,主要包括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两方面的培训。大学生在拥有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的专业教师指导下,确定创业项目,以创业项目为导向选修课程,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通过3―4年的培养,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大学生创业团队拿出能够吸引投资的创业项目计划书。

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新创业平台的培训教师实行“1+1”组合,包括校内、校外两方面的专家,一是理论指导专家,这部分专家为各大高校老师,对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理论方面的指导,从而使大学生掌握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二是实践指导专家,这部分专家是有过创业经历与经验的创业精英或企业界人士,主要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创业能力方面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鉴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大学生新创业平台将与社会上相关企业联系,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2、财智对话――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前期培训结束后,大学生新创业平台将举行创业计划大赛,搭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资金匮乏的瓶颈。大学生新创业平台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与时下流行的创业计划大赛类似但又存在着不同。首先要在各高校内举行创业大赛,进行创业项目筛选,大赛评委将以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赢利性为标准对创业项目进行筛选。评委由高校老师、企业家、创业投资人组成,其中以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人为主,高校老师主要负责对创业项目理论方面的把关,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人则从市场角度对创业项目进行筛选。通过校内选拔赛的创业团队将参加区域性比赛,每个高校到底评选出多少项目参加区域性比赛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只要评委认为该项目可行,有可能获得创业投资,则该项目就可以通过校内选拔赛。校内选拔赛结束后,新创业平台将根据各高校内选拔出的创业项目的数量,举办区域性比赛。区域性比赛不具有任何比赛性质,没有获奖可言,也没有第几名之分,仅仅是一个展示会,各个创业团队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展示给投资人,以吸引投资人的投资。参加此次比赛的观众为寻找投资项目的投资人,比赛过程中若投资人对创业项目感兴趣、有疑问,可举手提问,从而通过参赛选手的回答加深对项目的了解。区域性比赛结束后,新创业平台将会紧接着举办创业成果转化洽谈会,所谓创业成果转化洽谈会,即资金需求方大学生创业团队和资金供给方创业投资人之间的洽谈会。创业成果转化洽谈会上,投资人可以与自己心仪的创业团队进一步交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创业项目,最终作出投资与否的决定。

3、扶上马送一程――创业后期咨询。经过创业前期培训和创业计划大赛后,大部分有志创业的大学生都会拿出优秀的创业项目并获得创业资金,开始创办企业,但即使是再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人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因此平台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后期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学生新创业平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前期培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后期咨询一条龙服务,排除了阻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因素,即资金缺乏、实践能力低,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大学生新创业平台的意义

1、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新创业平台通过提供创业前期培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后期咨询三个阶段的服务,从本质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成功难的问题,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大学生创办企业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将坚定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信念,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比例非常低,在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造成了人才和经费的浪费。大学生多以自己或导师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进行创业,大学生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从而将高校科研成果投入生产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使其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3、解决了民间资本无处投资的问题。在我国投资市场不明朗、理财渠道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拥有闲置资本的企业和个人都在为寻找好的投资项目和理财产品而苦恼。大学生新创业平台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大学生拿出好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项目的可行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并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吸引民间资本所有者参加,为其选择好的投资项目提供一个平台,从而解决了民间资本所有者无处投资的苦恼,提高了民间资本的利用率。

4、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一直处在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作为世界的加工厂,我国仅仅获得了全球产业链中的一小部分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大学生新创业平台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诞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将逐渐改变我国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我国企业由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环节过渡,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5、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生活所迫,即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环境,大学生新创业平台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降低了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6、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就业难,人们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降低,高等人才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好,政府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会更少,从而形成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大学生新创业平台在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形成创业型就业,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防止了恶性循环的形成,促进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正确培养学生创业思维

对每一名大学生来说,面对就业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都是一次巨大考验。着眼当下做一名有志青年,应当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的创业梦。

明确创业目标。确立个人的创业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大而空思路不清晰不切实际。针对大学生建议从微小企业创立着手,规模过大可能会使自己陷入许多困境当中。结合自己身所学专业与特长做自己懂的能驾驭的这样在创业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创业者的个人目标与自己未来的企业发展目标要一致,为既定目标全程设计自己的创业规划并组织实施。

创业风险的遇见。项目选择,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资金风险,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日常运作;缺少社会资源,企业创建初期需打开门路对外宣传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

创业前准备。在技能上准备,创业不是纸上谈兵。在创业前去企业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社会资源储备,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管理能力的学习,创业过程中需要具备,财务、营销、沟通、人员管理综合方面的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业成功,要能具备创新事物理念、专业的培养课程体系支撑、管理和运营团队等多方面合力的结果,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创业失败。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建立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做好任何事都要有理论知识支撑。从理论到实践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教育指导体系,为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开设“创业管理”、“创意思维训练”、“组织领导力”、“合作与沟通”等课程;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利用“双循环工学交替”的模式加强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带领学生经常总结归纳,在案例中指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出现什么困难如何应对;并在专业领域知识技术上给予辅导,企业相关法律知识、财务管理能力、项目评判与投入等等,可结合ERP沙盘与市场营销沙盘进行真实模拟训练不断总结经验。

(二)进行“专业团队建设”人才培养

创业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管理类学科学生更具优势,他们天性活泼思维活跃。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可以拟定一个项目并来组建几支“西游模式”的团队进行训练;也可通过ERP沙盘大赛的形式来甄选出对企业谋划与运营管理有灵性的学生进行训练。协同招生就业等职能部门共同建立创业就业工作同机制,围绕创业教育为学生创业团队培养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篇3

中国人民大学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中国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近三成大学生有创业经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各式“温柔陷阱”也随之而来――面对资金、技术、经验等难关时,大学生创业者该如何在创业中保持定力、找准商机、规避风险?

跟着“风口”跑丢了自己

尝试过微信公号、成立过校园推广公司、涉足过新能源产业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大三学生、“90后”连续创业者唐津伟总结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折腾不止”。

在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年,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折腾”之旅。

2014年,微信公众号发展方兴未艾,聚拢大批粉丝的自媒体迅速成为风口。

唐津伟看准了大学生市场,搭建了一支11人创业团队,当年10月,“我是大学生”公号上线。

“只用了20天,我们的粉丝就突破了1万人。”他说,团队擅长策划,一场活动下来粉丝增长就能过千。

粉丝来得快,问题来得也快。

不久他便发现:粉丝突破1万后,增长遇到了瓶颈,每天只有个位数增长,“僵尸粉”严重,发展陷入停滞阶段。

在思考转型过程中,唐津伟看到,学生正成为各大互联网和品牌争抢的消费群体,企业和品牌进入校园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他决定利用先前积累的学生、高校资源,“解决企业进入校园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5年5月,他与合伙人创办了“推马科技”,帮助品牌和企业进入校园做地推工作。跟着“校园市场”风口,唐津伟每月能有1万-2万元的稳定收入。但在他看来,“地推”很难有大的发展,大部分团队宁可折本也要争抢市场。

2016年,选择从团队退出的唐津伟看到了另一个“风口”――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扶持。于是,他又转战新能源市场,尝试从电动汽车充电桩切入新能源市场。

“3年来一路从普通创业者到创始人、合伙人,虽然折腾了这么久,我觉得自己没有取得一点成绩。”谈到过往的经历,唐津伟有些失落。他认为,跟着风口让他跑丢了自己。“大学生创业切忌追风口。事实证明,许多所谓的连续创业者,从电商到社交、O2O到共享模式,不断变换创业项目,找到出路者并不多。”

艰辛一路

在大多数创业者看来,跟着风口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融资快。

李新咏说,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能不能融到钱关乎生死。

毕业后,李新咏选择留在广州大学城,这里聚集了大批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与大学室友主要帮助创业团队做软件外包服务,在与众多创业公司合作之际,他看到了大学生创业的残酷――创业者被钱压得喘不过气来。

2015年下半年,创业者迎来了“寒冬”。

“大部分创业者都在跑融资,而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特别谨慎,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李新咏看到许多大学生创业公司都撑不过A轮。

《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如今大学生创业实践面临的挑战,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约束。

“最悲剧的是,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拿不到投资,只能向父母和亲戚伸手。”李新咏的一位客粼获得了某高校创业大赛一等奖,拿到50万元种子轮融资后,迅速扩充团队,工资开销巨大。

迟迟拿不到下一轮融资的创始人,选择向父母要钱维持团队正常运转。但等来的往往不是峰回路转,而是失败。“他们创始团队3个人,分别让其家庭背了外债。”李新咏说,“啃老式”创业现象在大学生创业者中已不鲜见。

“即便获得了融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法务VC”创始人王君卫表示。2010年成立的“法务VC”,至今已累计为1000多名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法律咨询或法律知识培训。

在王君卫看来,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法务纠纷”。大学生创业团队相对理想化,多以感情作维护,而缺少明规则,一旦后来因利益造成纠纷,团队往往分崩离析。

2014年的“泡面吧”事件,就颇令人唏嘘。趣味编程教育网站“泡面吧”,原本只是为当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做的一个小项目,不料大受欢迎。尚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求学的俞昊然决定创业。但在团队收到A轮200万美元融资协议的前夜,因为三位创始人的股权之争,这家刚刚起步公司的融资计划被迫搁浅――项目联合创始人王冲与严霁h离开创业团队,俞昊然则带着其他团队成员继续开工。

王君卫认为,“泡面吧”创业前期并没有明确股权关系,在融资后引发了利益纠纷。这是所有拥有多位创业者的团队面临的普遍问题。

“因为传统的创业一般在初见成效后再划分股权利益。但此时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成员的重要程度会随时发生变化,而在面对利益互不相让时,各个成员的谈判能力、资源掌握程度不一,容易导致‘深坑翻船’。”王君卫说。

创业还是就业

创业的高风险让部分人止步。但王君卫还是发现,全国许多高校仍在不断组织创业大赛、出台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

好的政策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降低了创业成本;但低成本反而令政策的副作用迅速显现――有的大学生为攫取政策红利、逃避就业而盲目加入创业大潮。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校就业工作者表示,2016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765万,青年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学校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之所以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创业,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化解就业压力”。

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就不要指望他能创业了,那只是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的借口。”

篇4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国民创新精神

目前我们国家正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型。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创新,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新的管理模式。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还不到2%,缺乏创新精神,要想使大学生成为创新主体,必须鼓励他们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重要的创业主体融入到社会中,不仅可以在微观上实现个人价值,而且也从宏观上活跃了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创新精神氛围的形成。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新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创业教育。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更需要转变思想,积极地创业和开拓事业。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造就为创业而奋斗的小型企业家, 这既可增强国家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又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以最终就业教育为导向,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技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符合国家教育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①。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

2013年8月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评选奖励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规定,武汉市政府每年将评选表彰100名大学生创业先锋,并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评选程序分为申报、推荐、评审、公示、表彰奖励等五个流程,并由武汉市科技局负责组织,每年9月上旬启动申报,当年11月完成表彰奖励。创业企业的广泛存在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推进社会就业工作,这里既包括了大学生就业,也包括了社会人员的就业。

(四)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通过高校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②。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从而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五)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发展

当今社会,各个高校非常关注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随着更多的学生以创业为目标,不少学生为拓展将来职业发展空间追求个性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学校在进行某一项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理论教育基础上,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素质,使毕业生具备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既可以去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 又能够在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因此,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学生丰富学校生活、谋求生存、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二、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介绍

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特点是:创业思想渗透性强,课程丰富、形式多样,师资队伍构建合理,含金量高,注重实践,突出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创业与创业教育相分离,创业教育游离于教学之外,创业生态环境差,政策支持缺失,缺乏创业基础,创业意识淡薄①。总结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其主要经验如下:

(一)创业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

美国已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俄国更重视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其创业教育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协作性。德国政府更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②。日本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尤其是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互动实践型课程,如“企业计划的制作练习”、“创办企业经验者经验谈”和“见习指导”等。

(二)政府专设大学生创业机构

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大,社会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为了解决就业的压力,很多国家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机构,旨在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尤其是鼓励毕业生的自我创业。随着创业形势的发展,创业越来越不容易,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来统一创业活动。

(三)社会有创业资金支持

例如凯文·斯蒂乐是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鼓励青少年创业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提供了一部分资金专门支持大学生创业。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政府提出了多种计划和基金,通过企业界和社会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资金与技术指导。另外在国外较完备的借贷体系下,金融与融资方面,即使大学生没有抵押品,凭借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就可以得到贷款。

(四)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完备

大学生热衷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多数受过创业教育,对创业并不陌生,也就没有那么多畏惧感。在大学里开设一门或多门创业教育课程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对创业的恐惧感。创业的课程基本形成系统,在大的分类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创业”的课程,另一种是“关于创业”的课程。第一类课程内容与实际经验相联系,一般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方式,更多地联系现实的创业活动,使学生获得“近似的创业经验”;第二类课程内容偏向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教学。

三、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以湖北省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创业宏观环境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湖北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物流管理专业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强,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成功,有创业的激情和梦想。首先是湖北省武汉市优越的商业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商业历史所形成的“楚商文化”和“汉正街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其次是武昌理工学院为本专业大学生打造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相关软硬件条件,使学生有了很好的创业平台。很多学生想通过创业展示自我价值和才能,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他们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在人际交往、协调沟通、胆识实干、团队合作、组织策划等方面有较强的才华和活力。

(二)湖北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的劣势主要有:由于地方政府和高校资金与人员的缺乏,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主动性。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对未来工作不明朗和不看好的情况下,才会去考虑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市场需求、自己的创业能力、社会人脉关系,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认识不清。在创业之后,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长期创业的心理准备使得创业失败。

(三)湖北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机会

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创业环境和条件,这些政策会逐步健全和完善。可以从2012年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看出政府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给出了以下实质的优惠措施。一是我国首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税收优惠的政策。二是创业优惠政策首次覆盖毕业年度内在校创业的大学生。三是首次采用网络申领方式,便捷、高效,充分体现了教育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高校为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特意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做演讲,开展大学生创业策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培养学生创业兴趣,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湖北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省,拥有较多的知名高校,高校大学生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创业竞争压力,特别是知名院校学生的竞争。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少,也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造成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相关的氛围和环境。虽然高校部分学生家庭比较优越,但是学生在就业时多倾向于选择一些安稳的工作,以减少创业失败的风险。另外,湖北省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在创业优惠政策支持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如表1。

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分析

武昌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内容。

(一)在培养模式方面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由于物流管理行业比较注重实践技能,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高校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有偏差,有些高校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等原因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偏低,更加剧了人才缺口的加大。武昌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内容体系首先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具体包括:按照成功素质和就业方向主动了解合作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在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后,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进行联合培养学生,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创业知识和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在课程体系方面

学校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开发课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校内专家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结合校外企业的岗位、工作流程、订单要求开发课程,形成最终的课程体系、自编教材和案例、课程网站。这些课程应该体现企业工作分析与企业岗位需求。

由于企业本身工作过程的整体性,课程会尽量体现企业岗位需求、流程中的具体操作,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促进学习者个性的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式学习方法。具体如图1所示,校企合作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三)在教学内容方面

通过合作单位和校外实习基地深入了解企业的流程环节和岗位间的运作衔接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由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定模块化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产学结合”特色的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开发特色的项目化课程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武昌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利用学校投资于商学院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第二课堂,不断深化课外教学内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物流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创业平台,丰富创业教育内容。

(四)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教师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即教师按照教材已经构建好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直接呈现、讲授给学生,然后学生再利用这些知识、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的效果;二是归纳式教学法,学生通过获得的信息自己归纳知识的方法,即教师不把知识直接通过讲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给学生提供的各种信息、任务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案例研究或者通过共同讨论等学习方法来自行构建知识框架,总结出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应该使学生更能够主动获得知识技能,所以选择第二种方法。

五、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湖北省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面临的有利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对创业大学生普遍限制较多,如户口、居住地的限制,这不利于创业人才的流动。另外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贷款资金分配不平衡,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与资源浪费。

(二)整体创业率低

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课程、孵化项目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尽管国家和高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仍令人堪忧。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付诸于实践者实为少数,真正创业人数比例偏低。据不完全统计,欧美等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可以达到10%以上。而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偏低,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仅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1.41%,其中只有0.21% 的研究生、2.76%的本科生和0.53% 的高职高专生选择自主创业①。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人数占该专业在校生总数的8.3%,这个比例要比其他专业高许多,但与总人数相比还比较小。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应该面向更多的专业学生。

(三)各层面制度自相矛盾

虽然湖北省高校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另外一方面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例如有的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较少,有的高校创业项目流于形式,创业设备、创业启动资金投入较少;也有的高校考虑到私人利益关系不允许学生在学校范围内从事经营性活动,对于违反者要给于很严重的处罚措施,因为学生在校园进行创业就很可能影响学校的收入,也不方便管理学生。

(四)显现创业教育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

创业教育效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有所成绩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社会创业成功的比例很低,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想有一定的效果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投入高见效慢是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创业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否则创业只会成为空谈。

(五)教师队伍缺乏经验

湖北省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创业经验比较缺乏。学校所提供的挂职锻炼的机会很少,接触企业的机会有限导致了很多创业老师只能讲授理论知识。虽然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当做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后续投入运营资金几乎很少,其中很大部分包括的教师工资和薪酬待遇偏低,这就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

六、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施措施

(一)高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新模式、新方法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与团市委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了10次SYB创业培训活动。学

校举办“企业家进课堂”、“梅南经管论坛”、“ 成功创业校友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交流创业经验,调动学生热情参与创业竞赛活动。学校从2009年起每年举办成功素质教育展示节,创业设计成果展示是该节固定内容。2011年起,“中南杯”创业大赛成为本校大学生固定赛事。物流管理专业参与了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金点子大赛、电子商务设计大赛等创业竞赛活动;另外,还参与了创业社团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国性、地方性创业赛事,如“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踏杯”校园营销大赛等,这些赛事为本专业创业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内容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制定方案。合作开发课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校内专家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结合校外企业岗位、工作流程、订单要求开发课程,形成最终的课程体系、自编教材和案例、课程网站。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提出了“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博学”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在创业教育中,开设了创业教育、项目策划、商务技术、创业实训等系列课程。这种创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丰富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效保证了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篇5

一、引言

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实践技能和自身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机会,以寻求合作、技术入股、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不断努力积极创造价值的过程。在全球视角下,最早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起源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自此之后,许多大学生都热衷于创业寻求自身价值。据相关统计,目前美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比重已经达到20%~30%,同时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举措,学校、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挖掘其创业潜能,发挥其自身能力,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它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就业指导水平,也反映出了高等教育的导向和理念,体现了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由于目前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主战略,党的十七大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挑战杯”赛事对于培养高校人才中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明显,成为培养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挑战杯”赛事的历届获奖者中,有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也有学科带头人及创业者,尤其是一批高学历的创业者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浙江大学的学生创业成功率在4%左右,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高的。中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仅仅只有1%,而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的几率在1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这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新兴学科,属于系统工程学科。该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小样本,贫信息”等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领域的问题。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灰色代数系统,灰色矩阵和灰色方程等为基础的理论体系,而且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延伸应用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抽象系统,提出了一种称为系统的关联度的新的分析方法,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由于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是按发展趋势作分析,对于样本的容量和样本是否规律没有具体或严格要求,而且计算简单,并不会出现关联度的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广泛应用。

二、研究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活力,都积极推崇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国的党和政府现如今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高校人才培养,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专家指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在近三十年中成长了一批最具创造活力的年轻人,即“新的创业一代”。由于信息和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创业者获得的创业资源越来越丰富,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完善。正是因为这些创业的良好条件和环境,美国在这三十年里一直保持经济强国,创业者们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个现实情况说明,成功创业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的,如果能够掌握和有效利用这些条件,将会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的创业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理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创业计划竞赛是在校大学生实践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参赛者通过竞赛,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建立初步创业合作关系,开创成功事业;结识风险投资家、商界和法律界人士,开拓创业关系网络;充分展现创作产品、服务的巨大市场前景 ,为今后进一步创业赢得资金支持。同时,创业计划竞赛也为追求创新、勇于创业的青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更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创业水平。研究大学生创业大赛与创业成功率的关系,可以验证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评估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办的价值,为创业大赛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使得大赛更好的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提高创业的实际成功率,吸引大学生们投身创业的行列,形成良性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气象等学科。一批新兴边缘学科,如灰色水文学、灰色地质学、灰色育种学、灰色医学、区域经济灰色系统分析等等应运而生。Chang K.C,Yeh M.F对数据的灰色关联聚类进行了研究;王淑荣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Li Mancheng应用灰色关联法和灰色聚类法对考试质量进行评价;田俊,孙昌盛等人认为灰色关联分析中传统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存在不足,提出了新的关联度指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例加以验证。Wu hsin-hun研究的是灰色关联分析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沈珍瑶,谢彤芳对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到区间距离的关联系数公式,对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更大的适应性;Ma Shusheng在灰色系统理论中综合关联度与最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综合评判地下水质量的模型;弓成林,郭爱民等人应用关联分析法,对12个葡萄品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最优品种.;Zhu Hugen等人应用了灰色关联度的相关计算方法与理论,建立了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模型。以上的这些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新模型与新方法,更加系统的丰富、完善和总结了灰色系统分析理论,也进一步拓展了灰色系统分析的应用范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数学的角度看,灰色系统分析可以用因素分析、确定方案、优势比较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应用。

(一)因素分析

经济、社会、工业、农业、生态、教育等等,这些一般的抽象系统都包含了许多因素,这些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抽象系统的发展态势。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能够为一个系统的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所以灰色关联分析非常适用于分析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对系统进行因素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果,而且非常适用于各个因素和总量之间没有严格规律或不存在数学关系的情况。想要进行系统分析,先要整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之后理清楚影响系统的主要矛盾、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其方法是:假设X0是系统特征行为序列,Xi和Xj是相关因素行为序列,r是其灰色关联度,如果ri≥rj,那么因素Xi优于Xj,记为Xi>Xj,则“>”是其灰色关联度得出的灰色关联序。实际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股利政策相关因素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分析;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分析;区域物流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等。

(二)确定方案

如何在复杂系统的评价中确定最优方案一直普遍存在于每个领域的系统工作中,而且也是相对核心的问题。而在行业中灰色关联分析一直是大家比较接受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有两方面:一是需要对非量化的技术经济指标作白化函数的量化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何种形式的白化函数可视指标;二是参考序列的确定。该方法的思路一般是参考序列一般从排序方案内部决定,作为系统的理想方案,参考序列的各个因素一般是由各个方案指标里的最佳数据组合而成,之后通过灰色关联度为测量方法评价各个方案指标数列与理想方案数列之间的相关联程度,最后对关联程度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越大,则该方案最优,从而得到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实现方案优选。此方法可以应用在:工程系统设计方案决策;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公路建设项目方案决策;城市供水方案决策等。

(三)优势比较

如果出现参考数列不止一个,且被比较的因素也不止一个的情况时,则需要进行优势比较分析。这时候所有的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行为序列之间的关联度构成了一个灰色关联矩阵,假设有m个参考因素,记为Y1,Y2,…,Ym,再设有n个比较数列,记为X1,X2,…,Xn。每个参考数列对n个比较数列就有n个关联度,再设rij表示Xj与Yi之间的关联度,就能构造出一个关联矩阵R=(rij)m*n。这时根据矩阵R的每个元素的大小,从而判断出起主要影响的因素和起次要影响的因素,则起主要影响的因素称为优势因素。再继续分析,当某一列元素大于其他列元素时,则此列所对应的子因素称为优势子因素,那么该列的因素序列也称为最优因素;当某一行元素均大于其他行元素时,则此行所对应的母元素称为优势母元素,那么这一行的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就被称为最优特征。若矩阵R的某个元素达到最大,此行所对应的母元素则被认为是所有母子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该方法可以实际应用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盐渍土工程;棉花杂种优势比较研究;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研究;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的应用研究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灰色关联分析在各种实际应用中成功运用,应用范围也已经延伸到经济、社会、农业、教育、医学、交通、水利、环境、石油、地质、航空航天等众多科学领域,各个领域中大量的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宏博,黄华,阎晓红.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岭回归分析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5(40).

[2]冯游辉,杜阳虹.宁波海洋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灰色关联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4).

[3]刘先锋,吴娟,刘士通.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决策的野战仓库选址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5(09).

[4]张玉青.多目标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5]Yu-Chen Tu, Chin-Tsai Lin, Application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 evaluating shopping mall in Taiwan[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2001(04).

篇6

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会议和各种公开场合中他都频频提出这一观点。在国内考察中他更是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创客们会面,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激发出民族的创业精神。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谈及创业、创新工作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知识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提高人才主力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成了当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宁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下发,让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管理队伍人人都认识到今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战略核心———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行为、创业能力,我认为应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明确创业教育管理主题

技艺精进、功夫到家、创意创新、赢在创业。

二、厘清创业教育管理思路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创业教育,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

1.转变思想教育管理理念。要尽快转变大学生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从简单的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让大学生树立起既要注重就业更要有创业意识,让大学生知道自主创业不仅是就业的初始选择,更是将来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2.鼓励我院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业教育并非只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马上就去挣钱或者毕业以后马上就去自主创业等,而是对所有大学生都应该进行的一种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对有好的创业意向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所需能力的训练。因此,我院大学生无论毕业后就业还是准备将来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具备创业基本能力。

(二)改革我院传统的大学生活动方式,将大学生活动和创业教育管理相结合

1.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由就业而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改革模式的落脚点。在活动组织上,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整合,突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较强的创业意识,创造性地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2.努力拓宽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我院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慧鱼大赛、辽宁省本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辽宁省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挑战者”杯、丹东市“鸭绿江杯”创业大赛、辽东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全面开发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积累,从而提高我院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并支持我院大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实施全院配套服务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

1.双管齐下,在育人的同时,组织我院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尤其是创业前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应摆在重要位置。2.学院牵头,联系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企业领导提供理念,设立我院大学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不仅仅是为我院大学生提供经费,还要用各种政策保障其能够有效使用经费,提高我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争取早日回馈社会。3.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办公室。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开辟了专门的场地或是成立大学生社团机构供大学生创业使用,我院也将借鉴其合理性,创建创新、创业基地,配备一定的配套设施,提供创业相关场地,加强我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创业先进理念并努力贯彻实践

1.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其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先进理念。目前,许多机械类高校的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劳动型到技术性的转变,在这一过程和转变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的导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机会,学习其培养创业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可以不断地提高并完善我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2.加强学院大学生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全国许多知名学校的课程中都有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哈工大和汽车有关的课程,不仅仅是教授一般的汽车知识,而是在学习中主要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合作,期末时作出一个项目研究报告。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是以创业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早日树立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这样将大大有益于大学生将来的创业。这是非常值得我院大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三、辅导员制定创业教育管理计划

(一)辅导员通过学生教育管理讲授让学生明确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关系,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整体。课程教学中也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一个整体,让大学生明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项目是过渡;而创业实践项目则是目标。(二)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训练计划,从商业基本素质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和锻炼,培养大学生的经营管理基本技能。可以从完成较好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筛选出优秀者和优秀团队,由大学生本人和团队向学院申请成为创业训练项目。(三)专业教师在科研开发和设计锻炼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一步进行产品经营策略的训练,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已经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修改,使之和市场需求近距离接轨,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识,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四)经过不断的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具有独特市场运营模式的优秀创业项目,可以作为我院创业实践项目,进行进一步的重点孵化和重点支持。(五)把创业实践项目孵化成模拟公司,为下一步真实创业做准备。这么做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好的项目能尽早服务于社会,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

四、探究创业教育管理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要多层次、多方面。从广泛宣传参与,到成立团队专门培训,再到重点团队重点扶持进行三个层面的教育。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中多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平台,面向全院大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活动,覆盖全学院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PPT、CAD等培训,以讲授、分组讨论、团队训练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全过程,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意识和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和创业先锋。

(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院要实现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辅导员和学院主管就业的书记主讲,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结合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举办的专题培训讲座和创业训练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辅导员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训练。针对创业项目的系列培训则侧重于大三、大四学生,详细向大学生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更明确地指向让大学生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首先,要从理念上,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在大学生自身层面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可以为其自身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为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最后,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意识,培养社会责任、公共道德,并对国情、社情要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在学院层面,大学生创业可以活跃我院气氛、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率;在社会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减少社会失业率,大大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并提高社会经济活力;在国家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大大缩短国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周期,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是持续的、强劲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周敬业.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篇7

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大学生以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个性、自我表现欲较强等特点,拥有自主创业的先天优势。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多选择留在发达的大中城市,专业的灵活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工作方式的多样性,或设立个人工作室、走穴、办考前培训班、出售书画作品等。但往往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缺乏与创业密切关联的营销、管理等知识,让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因此,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显得尤为必要。而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持续性改进与完善,就是要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趋于丰富化、系统化,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目的。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初步探索如下:

一 锻造一支队伍

加大培训力度,深化理论研究,锻造就业创业服务的师资队伍。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相应素质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于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各高校里,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历,难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学校培养与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教师或企业人员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组,或者为教师创造挂职锻炼的机会,以不断满足创业教育师资的需求。为满足毕业生不断增长的创业教育需求,广西艺术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由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牵头,外聘企业家协同指导,系统地开展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也每年定期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就业创业培训,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担任我院创业教育客座教授和创业指导师,指导我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

二 活化一门课程

强化创业教育,重视实践教育,活化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去。要实施创业教育,具体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加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等相关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或实施学分制的形式来改变当前创业教育方式单一、内容陈旧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等相关能力。在活化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将创业的有关知识作为授课的重点之一,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育,结合艺术类的不同专业“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创业指导。同时,我院深入实施广西教育厅提出的“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以艺术服务地方、企业、行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教务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另外,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活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应用艺术教育的培养能力,从而提升艺术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 构筑三个平台

构筑三个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校园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平台。

1.整合信息资源,构筑就业创业信息的咨询服务平台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网络平台,多重并举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市场、资金、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人才中介服务,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择业,帮助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设立创业咨询室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业能力测评、创业项目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广西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学院就业网、精诚网、广艺社区等网络平台开设创业信息服务栏目,打造功能日渐完善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创业信息,包括创业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信息,及时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对有创业要求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服务。

2.整合校园活动,凸显创业特色,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活动平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活动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举办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的校园招聘会、创业大赛、就业创业作品展、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主题栏目和专题网站等多种途径,特别是引导青年学生组建营销实践创业模拟公司参加创业大赛,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引导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继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成功举办首届“非常你+1”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两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企业家担任大赛评委,进行现场点评与总结。赛后,多位企业家还表示将对部分优秀的创业参赛项目进行投资,积极支持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的创业与成长。此外,我院的大赛活动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广西电视台等媒体对我院大赛的相关活动进行了多次的报道,充分体现出活动的丰富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我院也举办大赛系列活动如“暑期实习招聘会”、“暑期创业实习项目推荐会”、企业项目考察活动、开设“创业大讲堂”。此外,我院还邀请南宁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南宁市总工会到校开展SIYB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计划等相关理论知识培训,400多名毕业生踊跃报名,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3.创建实践基地,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社会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创业实践基地则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学校应积极整合资源,与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青年学生见习、勤工俭学、创业体验等服务的实践基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不断增强就业创业本领;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并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智力保障。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广西艺术学院与南宁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共建了创业实践基地,聘请女企业家作为我院的创业指导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平台。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也成为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之一。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和实践的检验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新时期开展创新型社会是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力助推器,只有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与社会应为之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石瑾.关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7(5)

[2]王锦花.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初探[J].湘潮,2008(5)

[3]李云先.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篇8

关键词: 模拟创业平台;创业教育;社团互助;赛事训练;孵化器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现状自美国1947年哈佛商学院Myles Mace 教授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主要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正式起步。20世纪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校创业平台体系不断构建并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创业教育方面,西方国家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系,德国在1999年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并计划在此后不到10年里,每届有20%至30%的毕业生能够独立创业。英国政府从中学开始就开设商业课程。日本在1998年提出从中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

除了创业教育外,国外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也是比较早的,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形成了较好的影响效果。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两名MBA学生于1983年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此后美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始举办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大赛,其中以麻省理工大学的“五万美金创业计划竞赛"最为成功。1983年,为了解决渐趋严重的青年失业问题,促进青年实现自我就业,英国王子基金(The Princes)启动了青年创业计划。在1986年法国政府部长理事会决定发起青年挑战计划(Deft Jeunes),目标是建立一个帮助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机制。

从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大学生创业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并且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政策都比较到位,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为后续的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业实践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这些都有助于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1.2 国内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现状在我国,“创业”一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由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而后,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也陆续在各大高校展开,近几年更是如火如荼。目前国内知名的创业计划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开始)等,参赛的大学已经超过100所。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较为强有力的影响,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整个创业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有专家认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却不足毕业人数的1%,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缺少创业教育和完善的创业平台体系是其重要原因。另外,我国关于创业平台体系的研究还未受到重视,研究理论也存在缺陷。

2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概述及构建的必要性

2.1 创业概述创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在二十一世纪以前就已出现。但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想要挑战自我的年轻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创业”这一概念才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国外的研究基本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将创业定义为一种经济功能。该观点强调创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18世纪理查德·康蒂隆,他提出“创业隐含了承担以确定价格买进而以不确定价格卖出的风险”。第二类根据创业者的个人特质而定义,或称之为“个人特质观点”,持这个观点的学者重视对创业精神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第三类将创业定义为一种方式或方法。美国著名创业学教授Jeffry A.Timons在《New Venture Creation》中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的行动的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在国内,有学者从经济功能的角度定义创业是“通过寻找和把握机遇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业,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其他学者则认为创业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上的创业,泛指人类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社会变革活动。狭义上的创业,是指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自己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2 构建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危机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环境与挑战。来自教育部的信息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给个人也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下达了“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本文认为,构建经管类在校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是时代的需求:

2.2.1 知识经济呼唤创业精神,就业竟争需要创业品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培养创新性人才,在这样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时代,创业成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之一。

2.2.2 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是配合教育部加强创业教育实训的要求而全新推出的产品,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全程模拟创业实战,为各高校提供一个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全新创业教育模式。

2.2.3 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落实创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

2.2.4 有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主动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理论、实践活动的技术支持,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

3福州大学在校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的构建

3.1 背景分析2008年年初,福州大学首次提出了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口号。 “十五”以来,福州大学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科研服务教学的深度、广度、开放度和共享度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相互结合日益紧密,“预创业模式”、“新型创业助力工程”已在全校范围推广,“紫金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教育新形式,大学生创业计划活动开展已近10年,大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立项活动、科研训练计划、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日益普遍,成绩斐然。

由于校方的引导和支持,福州大学在校生创业活动颇具规模。目前运作较为成熟的有关创业的或创业活动有创业讲座、创业选修课和创业大赛,其中创业大赛较具影响力,如各种营销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以及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等;创业指导性机构和扶持性竞购有团委创业实践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提供资金和设施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刚刚决定建立创业型大学才两年多的大学来说,我们还在探索期,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

3.2 福州大学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建设机制如图1所示,学生首先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学习基本的公司管理知识,培养团队管理能力,之后利用社团互助平台,获取人力资源,组建团队,随之在赛事训练平台开展虚拟和实体的创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形成成熟创业计划的团队,可申请孵化,进入创业孵化平台。该平台体系系统上具有有序性,运作上又具有系统性。各平台的具体作用不同,却彼此承接,某一个平台出现问题,整个体系就是运行不畅,体系即会瘫痪。但每个平台的特点又赋予该平台一定的独立性,主要是因为,与实体性创业不同,模拟创业可以存在于该平台体系的某一个平台,也可能贯穿于整个体系的运作过程。正是具有这些特点,模拟创业平台体系才可以既具有层次性有具有广泛性。

3.2.1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平台由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和创业课程三个部分组成。创业讲座可以分为创业基本知识介绍型讲座、成功案例分析型讲座和创业励志型讲座。创业基本知识介绍型讲座主要的功能是阐述创业概念,明确创业内涵。成功案例型讲座由学校邀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向同学阐述创业的历程,创业所需具备的素质,创业可能遇到的挫折,以及规避风险的办法等。预创业辅导型讲座主要面向有志于创业或已经着手开始创业的团队。

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化培训,另一种是专业培训。所谓的大众化培训是指在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方面给予一般性的培训,其受众范围较广,只要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而专业化培训则主要是面向已经着手创业的团队,对其所需,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创业课程的开设主要包括财会类,公司管理类,团队经营类,法律类,计算机基础类等,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自身特点,以院选或者校选的形式出现。

3.2.2 社团互助平台社团互助平台是基于学生自觉性的平台构建,之所以依附于创业管理机构运行,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该平台不止一个相关社团存在,而是以一个社团为中心,或者成立相关社团的联席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整合资源和孕育创业团队。首先,社团吸纳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聚集人力资源,营建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之后的团队构建也在此基础上产生;其次,社团所吸收的人员提供互动流、专业性培训或其他所需资源;另外,社团因其自身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其作用进行进一步延伸,比如,社团提供相关培训和讲座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一部分,社团承办某些企业在校内的宣传性比赛,则是赛事训练平台的重要内容,从而达到与其他平台的结合,也是社团互助平台最终形成。

据了解,福州大学现有相关社团如KAB俱乐部,沙盘协会、四海营销协会等等,其中,四海营销协会每年不同季节都会举办或承办一些中小型的营销比赛;沙盘协会是福州大学较为成功的社团,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应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内部培训,外部赛训,每年举行的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商道比赛和GMC大赛,影响范围很大,其培训的成员亦有不少人在全省甚至全国取得不错的成绩。

3.2.3 赛事模拟平台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中的赛事模拟平台包括了理论性赛事与实战性赛事两大部分。理论性赛事主要有ERP赛前训练与商道赛前训练等基础性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训练不仅是另一综合性理论赛事——创业大赛的基础,更是后面实战性比赛的基石。理论性赛事中,除去一些理论培训与演练之外,创业大赛作为赛事模拟平台中最为综合,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赛事模式与赛事流程成为整个赛事模拟平台的核心。它注重的是培养参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以便选出好的队伍与参赛者,帮助真正有能力的对象发展起来。

结合现在福大的现状,我校在赛事创业模拟方面有着极大地热情,诸多赛事开展的也很好。但是,我校的赛事种类繁多且较为杂乱,我们应该在现有赛事的基础上加以分类,并将其系统化、程序化。此外,适当的增加更为有效的赛事,删减重复类型的赛事,这样我们的赛事模拟平台才能逐渐成熟起来。

3.2.4 孵化器模拟平台

①孵化模式。当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模拟平台以创业园和孵化基地为主要模式,这里以孵化基地为例。其组织模式可以分为宏观指导层、中间管理层及基础运作层。宏观指导层主要负责制定相关的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并对其做相应的评估;制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进出的政策和程序;批准主要资金支出事项;批准转贷款和投资事项;对创业团队进行绩效评估等。中间管理层下设各种职能部门,如专家评审委员会、项目服务部、人力资源部、信息咨询部、综合指导部等。主要负责按照相关的政策对申请入驻的创业团队进行审核,为已经在孵的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员等服务,对在园的所有创业团队进行管理等。基层运作层则根据需要设置各种机构,如研发机构、培训机构、咨询机构、法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为在孵企业提供实战所需的各种具体服务。

②孵化实践流程。学生自主构思创意方案或形成创业成果,然后通过创业社团等渠道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创业团队;以策划书或计划书的形式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将计划书交由孵化基地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批。获批入驻的创业团队首先进入初级孵化的实践,开始“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创业。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经营活动,由孵化基地给与辅导和资金支持,同时负责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创业团队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可从各职能部门获得相应的帮助。由于创业团队并不是公司法人,因此不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但其他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市场营销等工作都必须全部由创业团队承担;同时,创业团队所能申请的资金也比较有限,财务管理由孵化基地与创业团队联合承担。当创业团队达到收支平衡并且能返还初期基金投资而同时能占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时,可视为初级孵化成功,进入高级孵化阶段。高级孵化阶段,创业团队将不再受创业平台的保护和限制,而是进入全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创业活动。创业团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经营,依法纳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真正实现校园创业团队向社会创业团队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朝晖,张德民.学生创业及其法律保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4).

[2][3][7][8]李时椿,常建坤,杨怡编著.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756万人,相较之2015年的749万人又创新高。随着毕业生人数年年刷新纪录,大学生的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同样也再创新难。在每年新增的几百万待就业人口和就业岗位有限的矛盾下,着实高效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在近年来国家也是不断出台政策:早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又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2014年6月,人社部和教育部等九部门一起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人社部发(201引38号) ,要求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等支持。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创新创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在21世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为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新创业链、创新创业链链带动就业链,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之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己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商学院在1947年就开设了创业课程、以培养学生自我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创新教育在美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创新创业教育开始突破商学院的边界而面向所有学科学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学术领域之一。与此同时,日本、英国、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优先支持和发展的领域,高等学校纷纷开设引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作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世界性潮流的回应,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这一行动,标志着正式拉开了我国政府支持创业教育的序幕。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白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则被认为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以此为标志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下,2016年更是传承和发扬了往年的“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青年创新大赛”等一系列鼓励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赛,以比赛的形势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相比之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虽然起步较晚,却每一步都踩在实处,且在国外摸索出的经验的帮助下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正如火如茶展开。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首先学校可以开设相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生面对面讲解。其次在校内通过报刊、广播、校园网络等现代手段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和成功企业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再者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让广大大学生在与创业成功者切身交流中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平台

创业模拟实训是架起创业知识转化为理性创业实战的桥梁,是大学生从学校跨进社会的一个过渡平台。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ERP企业经营管理对抗演练、会计综合实验、营销综合实验等创业模拟课堂实训项口; 通过“挑战之星”、 “中国创业实习网”等创业实践软件,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企业创建和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平台,实现“创业过程实习、经营业务流程实习、管理流程实习和岗位技能实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模拟创业;参加营销策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经济案例分析大赛等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挑战杯”、ERP企业创业大赛、“三创赛”等,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作和发明活动等,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同时通过与校合作办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在社会上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校企联合,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活动。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

在彭正霞博士的一次统计的数据显示,对“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创业者”问题的回答,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达48%,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学生仅占5.8%、对“我己经做好了创业的一切准备”问题的回答,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达33.9%,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学生仅占13.9%。这说明,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也在为创业积极地作着自我准备。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自我创业能力和创业经历对其创业意向都具有直接的显著积极影响;创业阻力、创业氛围则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间接的显著积极影响,个体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

关于创新创业的领域偏好问题,据相关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与机械制造”、“物联网和软件外包”、“化工能源和环保”三大领域,都相对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专业性也相对较强,可见大学生的创业与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的社会创业者相比下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用新型方式和手段在创业的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虽然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和体系不断发展,在现有认同度较高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互动,但在创新创业的教育实际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由于当前高校用于支持创新创业资源的有限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普遍的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而且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职人员大多自身缺乏创业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以单一的理论阐述方式教学,不能真正的传达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技巧。即使有创业讲座和创业大赛等多种教育实践的补充形式,仍因受众或参与者不具有普遍性,难以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

(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且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

多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以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程为主要形式。成功企业家根据自身创业经验的讲座没有统一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对创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尤为欠缺;就业指导课程通常以社会与校园的衔接为主要内容,鲜有涉及自主创新创业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味仿照西方教育模式,却又缺乏系统、科学的自主创新创业教育设计。

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作为教育多元化的一种手段,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方向选择,缺乏专业针对性、难以和专业教育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根据专业特性做出相应的调整,未能与专业培养计划结合,缺乏专业特色。

(三)校企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校企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高校与企业缺乏互动。创业的市场性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对校企合作的意愿较为强烈。而由于创新创业成功率低、利润低,企业一般对于创业的校企合作意愿不强。校企合作主要由教育组织、政府等机构推动,校企自发主动互动较少。二,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现有的校企合作以非正式合作、短期合作为主,且受到政策、人际关系的影响,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三,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单一。校企合作方式以企业家讲座参与课堂教学为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竞赛活动资金捐助,理论研究人员支持等其他合作方式较为少见。

(四)大学生在创业融资方面存在困难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面临着初始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现有大学生的创业融资渠道主要为:政府财政专项创业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银行政策性贷款和自筹资金。中央财政每年只有几百亿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相对于创业资金的实际需求而言规模过小,从而导致了政府财政专项基金资助获得比例低。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虽然在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融资来源,但在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和银行政策性贷款限制条件多、办理程序复杂且需要申请者有一定的融资意识和融资能力,因此也较难获得融资。自筹资金对家庭的经济水平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多数普通家庭的大学生。综上,大学生在创业融资方面存在困难。

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搭建大学生教育综合创业平台

搭建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功能、创业服务功能、交流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创新创业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教育培训功能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弥补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还能进一步通过在线教育实现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功能针对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提供项目产业化、项目融资等服务。交流合作功能则为政府、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企业、教学研究机构提供交流机会,有利于促进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接受更多组织对科学技术创新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通过资本市场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融资。

(二)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需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创业创业体系综合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观念、创业能力、创业知识。课程设置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如以前瞻性强、课程内容体系完整“创新创业课程”著称的百森商学院的课程设置,重视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与创新性,设置综合性跨学科课程,淡化学科界限,达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三)推进“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的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建立

篇10

中国高校就业创业联盟是全国各大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以改变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增加社会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全国性学生组织,也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资源对接的新型载体。2014年12月31日,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倡议、韶关学院和肇庆学院积极响应、共同组建了“三校创业就业联盟”。三所院校达成共识,要通过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合作,促进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理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推动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团队、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共享与共建,实现联盟高校创业就业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此,分析互联网创业特点为三校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促进创业就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了创业就业联盟的精英群体组织属性带来的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少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帮助学生更快获取当地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旨在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新措施,在众多政策中,减少免税、税款抵减等优惠政策让高校的“创客”们享受了很多实惠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企业吸纳就业苦难人员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其中佛山市正大力推进就业失业登记改为就业创业登记工作,并优先向有需求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发放,其中符合经营6个月以上等条件的创业者,在领取证件后可享有5000元创业资助等优惠扶持政策;肇庆是为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了《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完善“双创”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韶关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推出了一次性的创业资助,鼓励创业信心,减轻创业负担,并为“0”创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高校联盟通过各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使学生较易获取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或支持,达成信息互通,相应地促进了三地的创业教育的的发展。

2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佛肇韶的地缘优势

广东省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较发达,特别是佛山、肇庆、韶关这三个地方集聚的中小企业多,民营经济实力雄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商机和空间。高校联盟基于地缘经济文化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论坛、宣讲会、创业大赛等多元化的创业导向活动。如: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陆续举行的佛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宣讲暨创业分享会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启动,本次活踊寡请肇庆学院、韶关学院参与,活动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创业典型案例分享、政策咨询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也是佛山、肇庆、韶关三地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区域合作的一大突破。既为三所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三地的就业信息和平台,也为非毕业生提供了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感受创业氛围,更好地启发思路,汲取创业经验。

3就业市场资源共享,建立创业项目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和肇庆学院作为联盟的第一期成员,均是三地知名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英文名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lliance,简称UEEA)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肇庆学院三所高校于2014年12月31日发起成立的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组织机构。2016年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工作会议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揭牌仪式在佛山顺德陈村花卉世界龙园基地举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谷、韶关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肇庆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欧洲科学院南方联络处、法国法中协会南方办事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中国影视创业基地等落户龙园基地。盟员单位已运作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开展“创业孵化”活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合作,建立大学创业基地,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形成可持续孵化的项目库。

本文作者于2016年7月通过对佛山、肇庆、韶关三个地区的175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当地创业政策,平台和比赛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截取一些与本文相关的数据显示,我们发现佛肇韶三区有97.71%的大学生,只参加过0到2次的创业大赛。虽然当下大学生毕业生面临找工作难这一险峻的问题,但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没有选择创业这一道路。接近70%的学生认为创业大赛对创业有一定的帮助,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导师加以指导,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获得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就目前而言,举办创业大赛是让学生更好的创业的一个平台和窗口。90.91%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便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通过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或新浪微博浏览的方式了解佛肇韶当地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更加快捷、方便、适应潮流的政策宣传方式也更有利于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

可见,建立三地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还需要加强,持续整合知名企业、高等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创业资源、建立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促使创业教育真正与市场实战相结合。

所以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佛、韶、肇三地高校创业联盟为载体,在互联网+视域背景下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对策。

3.1建立微信公众号,宣传联盟机构UEEA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创建“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微信公众号,使之成为UEEA的平台、创业项目的电子商务推广平台、创业典范的展示平台等,明确自身“支持系统”的定位,搭建线上线下实体平台。目前,UEEA已经挂牌成立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将是引导三地高校成立创新创业联盟分部,形成覆盖全省的联盟网络,以便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3.2积极开展联盟内部活动,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联盟内部活动,鼓励联盟成员之间作创业经验、创新技术、就业资源等的交流。在资金扶持、项目导入、交流互助等方面联盟成员应互补合作,为大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创业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同时,借助各类型的联盟活动培育出组织程度较高的联合创业和合作创业机制,打造良性创业生态。每年召开一次联盟创新创业模范人物表彰大会,对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创业致富的先进人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去带动更多的学生走上创业致富的路子。同时,定期进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推进创新教育开展,总结推广好典型、好机制、好创意,引导广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形成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格局。

3.3创新互联网+课程资源,探索创业学分转换制度

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转化为真实的教育实践。借助高校“易班”平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开发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型课程资源。比如,联合开展创业实践班,推出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塑造、创业能力的联系和创业方法的指导,创业机制的系统了解。还可以选取联盟成员和部分创业典型学员,以他们 的真实创业故事为原始材料,形成成功创业案例和教程,从中获得有效的创业信息,激发创业潜能。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业弹性学分制,打通创业和学业、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壁垒, 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创业转学分”的课程转换制度,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率先试行,有效激发了本校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3.4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建联动创业实践基地网络

在佛肇韶三地高校范围内设立教师资源共享库,从联盟成员内部选聘也从合作的优秀企业中聘任创业导师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一旦大幅度提升,就业创业联盟培养出的创业者,创业方向、意识、能力将会促进创业成功率大大的提高。逐步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研究。这样在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决策咨询、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创建联动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着陆点,以现有的校园设施为依托,设立人才服务信息中心、公共教学区、入驻机构教学办公场地等载体,涵盖人才推荐、测评、外包、信息、定制培养服务,以及需求趋势预测、行业技术趋势分析。把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云集起来,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各地区大学生创业城和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全省联动的创业实践基地网络,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必要的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宪宁等.以创新创业联盟为抓手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江西V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3): 82-85.

[2] 李晨,冯研.创建新型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探究[J].中国市场, 2013(29):70-71.

[3] 古广灵.人文与科学并举构建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06):69-70+77.

[4] 卢军,韩磊,韩涛.地方综合性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6(19): 78-80.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造就新时代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刚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在成功创业者的鼓励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浪潮中,其中涌现出很多创业成功典范。即使我们津津乐道于成功的先进事迹,也不应忽视那些在创业浪潮中被淘汰的人,他们才是创业者中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经验、资源、资金、理念、人脉等因素,要想成功是难上加难。

创业能否成功,有很多时候由于大环境决定。比如网络的发展,掀开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网络而成功的创业者比较多,比如比尔盖茨、马云等等,他们都是网络时代成功的创业代表。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敢于冒险、善于创新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领悟能力强,更能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思维。

2.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是高学历群体,其所学的理论知识,无疑能为其决策和预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减少盲目性。此外,大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各项专业技能,在信息化社会非常重要。

3.富有激情、精力旺盛

单靠激情未必能办好事情,但激情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动力。创业必须要富有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二)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1.缺乏社会经验

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全,缺乏敏锐的市场嗅觉,眼光不长远,盲目乐观,急于求成,抗压力能力差。缺少社会资源,缺乏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商业网络,存在较大的创业风险。

2.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不足

一个完善的公司,一般应具有人事、财务、行政、研发、营销、法务等部门,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有着共同的企业目标。创业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多面手,然后才能身兼数职。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1.资金

资金是创业的基础。资金伴随创业的整个过程,创业初始和日常运营,都需要资金支持。对于资金问题,除了自筹资金、民间贷款、银行贷款外,还可以考虑风险投资等渠道。

2.团队

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团队的相互协作,贯彻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团队有利于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寻找创业团队,除了考虑是否具有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之外,还需考虑性格、兴趣、志向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日后成员之间能否互相合作、和谐共处的重要因素。团队精神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即使在家族创业中,同样也需要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大学生创业初期应具有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精神,多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

3.实物

部分大学生创业依靠研究所生产的技术,通过技术入股或者转卖技术的方式获得创业股份,从而进入初始创业期。一些投资者往往会看中大学生手中掌握的创新(专利)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或投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不断拓宽市场。

4.市场

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从创业的层面判断,没有市场的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才有可能成功。大学生创业是否具有果断预测能力,是否能敏锐把握市场动向,是否善于把握机会,关系到产品是否能迅速打入市场,抢得先机。

三、大学生创业前期准备

(一)关注创业资讯

关注创业资讯,是保持了解创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最佳途径。作为准创业大学生,理当多关注创业资讯,培养对市场的敏锐性,把握行业动态。

1.信息咨询

综合性报刊并不能提供多少参考价值。建议多关注经济类报刊,如《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大学生就业》、《企业家》等经济类报刊杂志。此外,网络咨询要比纸质资讯更具优势,信息量更大。

2.多创造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事例

对于创业成功的经验,虽然无法复制,但是可以通过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方式,启发思维。同理,失败的教训同样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错路。

(二)参加社团活动

创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商业行为,要靠新生实践来提高。同学们可以参加创业协会社团,这样可以接触到很多创业人士。要知道,协会社团举行的诸多活动中肯定离不开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做报告和企业挂名组织创业竞赛。

(三)参加创业竞赛

创业竞赛,不仅是准创业大学生互相切磋学习的竞技场,而且还是接触大学生创业前沿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情景模拟,更直观感受创业。更为重要的是,竞赛获奖者通常成为风险投资或企业家关注的重点。此外,获奖团队还能获得不菲的创业启动资金或技术支持。

1.挑战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组办的大型赛事,分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两类,每两年一届交替举办。挑战杯现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

2.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由教育部主办、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承办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也是规模盛大的创业竞赛,大赛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报名,由一名指导老师和四名在校学生组成参赛团队。全国大赛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意创新意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同时为每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找到资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实践兼职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创业素质。实践出真知,各种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实践这个环节。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经验与技能,特别是经验与技能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所以创业能力是与创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选择创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营销、策划、调研等相关方面的兼职,有利于把握市场动脉,提高对市场的敏感性。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初期成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初期意识分析建议

培养正确创业初期意识,必须要求学生提早做一些准备和认识。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初期不仅仅需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工作区域等因素,更重要的要充分认识到创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选择适合自己并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的项目,否则即使竞争成功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宣告失败。所以,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目前条件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项目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盈利明显,服务社会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要特别重视和关注,可以试图用以下方式完成初期计划。

1.先就业后创业

先就业后创业,是较为现实、稳妥的创业出路。在工作岗位中,有意识地培养人脉,积累资金、经验,汇集社会资源,可为日后的创业提供基础。建议采用先就业后创业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创业者的经验教训。

2.合伙创业

从创业风险考虑,可以选择合伙创业。选择合伙创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创业风险。合伙创业,不仅能解决资金上的困难,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不同的专业或技术优势,共享社会资源,共担创业风险。

3.加盟品牌店

加盟品牌店,可以利用品牌效应积累资金、经验,从而可以不断总结和摸索创业新路,为今后转型打下基础。

4.首选传统行业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是搭上高科技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快车,而发家致富的。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这两个行业不仅需要较高的启动资金,而且失败率极高。所以,前期创业首选传统行业,通过几年的资金和经验积累,可以为日后企业创新或做大做强打基础。当然,如果有家庭背景或特殊资源支持,刚开始进入高科技和新兴行业,或许能更快获得成功。

5.就熟不就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创业要首选自己熟悉或有资源的领域。对于拥有自主技术的毕业生,可以借助技术实现风险融资,将技术成功转化为资金;对于艺术设计类文科生,可以借助专业优势,合作开设艺术坊、广告公司等。

6.学会开源节流

创办企业,资金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好开源节流的文章,才能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7.提高防范意识

商业诈骗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具体表现有付款后对方没有发货,对方收到货后不付款,产品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从事商业活动,要防止对方“耍诈”,提高防范意识。

(二)学校和社会支撑大学生创业初期的措施

1.学校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

学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和背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到创业优势和创业责任规范,建立建全相应的创业指导部门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负责,鼓励有思想、有行动、有条件的学生投入到相应的实践中去。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的作用,拓展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其在思想上消除等、靠、帮、扶等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要有风险意识,做好承担相应的重任和义务,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2.政府需充分能动及政策资金支持

政府应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联动,联合举办各种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知识普及、政策进校、孵化推广、实效应用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在政策支持方面,各级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绿色通道,简化大学生创业程序。近年来,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地政府均已出具并实施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平台,为学校和个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支持。

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动员相应企业加入科技园、创业示范区、高校孵化基地等实践场所,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监视扶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保证创业的效果。入驻企业都应成为高校产学研以及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以保障学校的实践教学和科技转移成效。在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有力监管扶持下学生创业风险和创业成功率才会稳定上升。

3.家庭需更新观念精神鼓励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的经济条件、教育资本、父母期盼、亲戚关系对创业的看法和态度对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要之位,他们通常会顾虑重重,保守谨慎、观点不一。他们大部门会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有效一步到位,这种心理状况频繁产生和发展,往往会限制了他们的创业行为,也压制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另外,家长的价值观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家长能以平常心对待子女创业的问题,鼓励大胆尝试,不断挑战自己,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会有信心。相反,如果家长担心失败,反对冒险,那么他们的创业之路就很难远,自身潜力也很难发挥。

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有大学片面追求规模盲目扩招、专业设置广而全、教学不专不精、对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教育和培养,使大量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又有大学生职业规划脱离实际、自身实践专业能力不强、眼高手低不适合用人单位需求,以及缺乏求职技巧,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唯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深化教育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民众创新、创业意识,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