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6: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质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有可能对国家、消费者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损失。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认证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在工程实务中,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工程中的质量往往是由多个主体的违约行为共同引起的,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把责任与法律、权益相结合,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督方案,对责任和义务、相关的程序和监督提出要求,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
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建设市场活动中重要主体之一。建设单位控制着建设工程全部投资,并且是该投资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在我国建设市场全面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建设单位不仅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的主动权,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控制权,还具有拒绝支付雇佣款项的权利,因此建设单位相对其他建设主体享有充分的权利,它的优势地位相当突出。
享有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对于建设单位应该落实何种责任呢?根据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负责管理建设行为,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其他机构代为管理。也就是说,建设单位在遵守国家建设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前提下具有管理建设行为的绝对自,同时也应该承担因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所导致的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
但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许多建设单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资业主,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根本不具备独立管理建设投资的能力。建设单位贪赃枉法,滥用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造成的投资浪费和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业主负责制只能导致建设市场更加混乱。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对建设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和有效监控,作为向最终实行业主负责制的过渡。
二、承建单位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施工质量对进度和经济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誉有直接影响?,项目是企业创建名牌工程,实现优质工程计划的归宿。
三、监理单位
要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质量安全监督力量,明确监理方的监理职责、监理规划、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承包人施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签定认可,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四、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经过资质审查具有从事工程设计的特许权,通过设计招投标又获得了一个建设工程的设计权和获利权,同时设计单位也必然要承担工程设计的质量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获得规划部门的审批后,设计单位开始工程技术设计任务。设计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进行全面策划、构思、设计和描绘,最终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标准性文件,也是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文件的质量决定了建设工程的“先天”质量。数据统计显示,由设计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在质量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规范设计单位的设计行为,提高设计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之外,加重设计单位因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过轻的设计质量赔偿责任容易使设计单位产生了懈怠心理,设计单位有效投入不足,缺乏应有的细心与耐心,最终酿成质量缺陷。
Pick to: mainly for civilia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rom the organization, process, system, means, preview, process control, data management, tes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subcontract management aspects are discussed,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quality, to ensure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verall meri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 市场竞争已打破了地域限制, 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以质量求生存,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为了企业能够发展下去, 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施工单位不得不抓好质量的管理工作。如何对施工的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 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施工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合理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 按程序办事, 保持组织体系的有效运行。各级管理部门逐级负责, 责权分明。
2 按程序办事,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严格按程序办事, 执行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图纸, 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严格按图施工, 认真落实施工方案和各项管理措施。对每道工序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 并起到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作用。
3 质量分析会诊制度与奖罚制度相结合
工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指导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提高工程质量。现场根据工程质量的运行状态,每一层结构施工完,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质量工作,分析质量优差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的措施。同时, 严格奖罚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行为标准,调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制度的积极性。
4 采用“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的手段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 更好的完成创优目标,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为副组长, 由生产、技术、质量、材料人员组成的创优领导小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 指导施工。
5 施工质量预控
5. 1 材料质量预控管理
1) 材料、物资须在经考察确认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家采购, 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确保用在工程上的材料都是合格产品。2)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材料到场必须有相应资料, 如备案证书、合格证、复试单等, 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货。3) 用于地下结构施工的混凝土要符合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有关规定, 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4) 材料均选用环保产品。5) 材料标识: 材料经验收合格后进场, 进场材料要分类码放, 并做好标识, 以便追溯。
5. 2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原材取样及试验交底。做到先交底, 后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5. 3 特殊工种及上岗技术培训
1) 针对工程特点, 施工难点, 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 季节性施工前, 项目经理部对试验员、资料员等岗位的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保证季节性施工的顺利展开。3) 现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a. 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配备相应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来满足工程需要。b.对于进入工地现场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贴上检定标识,并注明有效期,禁止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使用。c.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设专人保管和使用,并提前做好保养及校验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符合要求且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对重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建立使用台账, 对于在检查中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的设备,及时组织检定和维修。
6 施工过程控制
6. 1 落实“三检制”
自检: 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 组织自检; 交接检: 工长在自检完成后, 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 专检: 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三检”完成以后, 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6. 2 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 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所有隐蔽项目, 须在甲方、监理认可签字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 3 测量验线
测量员放线后, 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验后, 报请监理或甲方验线。
6.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行“两申请”
混凝土浇灌申请、拆模申请, 由工种负责人提出, 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 商品混凝土到场后, 检查各项资料, 测试混凝土坍落度, 并填写商品混凝土监控记录, 包括混凝土出机时间、到场时间、浇筑时间、坍落度等。
6. 5 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
各分项、分部工程及最终质量检验, 不合格的项目按有关控制程序处置后, 再复核, 合格后方可放行。抓好交底、检查、验收环节, 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 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6. 6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有: 地下室防水、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房间防水、屋面防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将总公司的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发给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 加以学习。实行岗位质量责任制, 并实行专项检验。由质量检查员负责过程检查和记录。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 7“四新”项目的控制
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控制, 四新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 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7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资料员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资料员按照《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执行, 并应符合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 全面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注册、归档等日常工作, 并了解施工质量及进度情况,及时督促资料的到位,保证资料与工程同步,同时包括对分包单位资料的管理。2)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及时真实可靠, 并督促资料编制人员的完成情况,定期检查资料的达标情况,确保资料优质。质检员负责质量审核,严把质量关,按验评标准核定等级,签证齐全。3) 应随工程进度情况同步拍摄工程照片和工程录像, 并具有连续性, 作为资料的补充材料。
8 施工试验管理
0引言
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一个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工程竣工生产的周期中,必须将参加建设过程的所有单位都组织起来,统
一、协调、分工合作,以招标承包合同为基础,全由合作形成整个项目质量保证管理系统。
1工程质量体系
工程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结构组织、程序过程与资源。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的学科以及工程建设协作关系的复杂性,增加了工程质量体系的难度。这就要求以保证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的方法,设置统一协调的组织结构,把建设项目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按照科学的原则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合作、互相促进与监督的工程质量管理有机整体,使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2工程质量预控
2.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概念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以预防为主,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全、责任不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2.2加强对配属队伍的培训配属队伍是工程施工直接的操作者,只有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要着重对配属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帮助配属队伍提高管理水平,项目对配属队伍班组长及主要施工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技术、工艺、质量综合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配属队伍不允许进场施工。项目要求配属队伍建立责任制,并将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落实到各自施工质量管理中,并督促其对各分项工作落实。
3过程质量监控
配属队伍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各种管理依据为附件。因此在合同谈判时,需从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物质、文明施工方面最大限度地要求配属队伍,条款必须清楚,内容详尽、周全,为项目生产活动做好基础和铺垫工作。
在配属队伍管理上很关键的问题是把配属队伍管理融入到总包管理中去,接受总包的组织和协调。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分包技术人员参加方案讨论,全面听取其合理意见和建议。在工程施工阶段可通过各种施工表格,责令配属队伍定期按时填写上报,由总包审定。要配属队伍执行总包下达的各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整改通知、指令或指导书等。同时要注意多与配属队伍主要管理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对配属队伍中一些好的做法、建议应给予表扬和支持,同时对配属队伍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论大小严格把好质量关,了解原因,提出批评甚至处罚。
每月底由项目质量负责人组织配属队伍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在施工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查之后,由配属队伍写出本月度在施工工程质量总结报告交项目质量负责人,再由质量负责人汇总,建议以《月度质量管理情况简报》的形式发至项目经理部有关领导、各部门和各配属队伍。简报中对质量好的承包方要予以表扬,需整改的部位应明确专人限期整改,并在下周质量例会上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落实跟踪处理。
4过程质量检查
自检:在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均需由施工班组对所施工产品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
互检: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项目经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由配属队伍工长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
交接检: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配属队伍工头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经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认可。
5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这个阶段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对这个阶段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落实好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方可保证施工成本节约。全面质量管理其原理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同时理解质量控制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有效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及事后纠偏控制,从而正确运用PDCA循环系统管理。新晨
靠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取胜。即通过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确定施工方案;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有效地组织材料供应并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减少二次搬运和材料消耗;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安排均衡施工,避免大抢大窝和人海战术,力争少用人力和资金,从而有把握地降低工程成本。
6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轴,一直是各方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主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近几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不完善,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尽管采取了措施,效果却不大。本文拟从分析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入手,探讨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机制,并提出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和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产品使用周期较长,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不好,既浪费国家财产、贻误良机、又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留下永久的遗憾。要追求高质量的工程势必选用优质的材料,使用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在工期上也必须需要足够的保证。因此,其投入势必会较多。
工程造价是指建造某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除设计水平的高低外,对同一项目来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高的工程,不仅在材料的选用管理上有较多的投入,而且要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和技术含量,其转化到工程中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和技术价值也更大,投入与耗费较大,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因此,工程质量高其造价理应也高。
二、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根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独立经济主体的追求目标和动力。由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相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而相对于建设来说是投入的成本,因此,其各自的利益追求便有不同的体现。
由于建筑产品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市场,生产特点也不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通过不断降低工时来获得。而且,工程建设不能和普通产品一样通过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来降低成本,而是由工程项目来决定施工,接一个项目建一个项目。其交换过程也不同,不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是先定价再施工建设,加上工程定额是一定的。因此,对施工单位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除部分通过提高管理效益来实现外,应是通过尽可能降低人员、技术的耗费;不按规范工序施工,通过缩短工时工序来加快进度,减少费用支出;使用低价材料来牟取不法利润等。从而导致粗制滥造,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建设单位希望缩小造价与质量的差额与施工单位扩大造价与质量的差额是一对对立利益冲突的矛盾。双方大都将目光放在造价上而必须忽视对质量的关注。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于利益主体的非独立化和不明确,这种利益冲突在国家政策和行政管理干预下,得以掩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主体的独立,其在维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这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便突出和加剧起来。
我国改革以来,建筑市场主要采取招标投标方式,这种在国际上沿用了多年的方式有它的优点,能促进企业精心经营,有利于施工准备,使建设单位选择造价低者为中标单位,但同时也有相反的作用,由于被选中者表面上是质量相同而造价较低,由于建筑企业利润余地小,实质上是把质量和工期置于次要地位,往往使发包方和承包方关系不协调,或处于对立状态,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冲突会更加激烈,当项目不多竞争十分激烈时,为争夺项目,各施工单位竞相压低报价,提高优惠条件,对建设单位有利,而施工单位盈利甚微,甚至要亏损,其很大可能便是在质量上做文章,来弥补其利益。当为投方市场时,对施工单位有利,而建设单位往往由于投资成本问题而难以对质量要求更高。这种市场的不平衡会加剧利益的冲突,使质量处于更加补忽视的位置。
三、现行造价管理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无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冲突
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价微利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期阶段,建筑业并未得到政策“让利”的实惠,建筑业的经济特征是买卖不分,甚至买方管理卖方,而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由于旧体制影响过深,我们并未首选通过买卖经济关系入手,调整造价管理水平和不平衡的比价关系。而是维持原有造价体制的基础上,过早地推行了招投标制度,从而使这种造价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我们首先调整完善造价体制再实行招投标制度,对建筑市场的经济运行似乎理会有利些。
四、改进造价管理体制,平衡内部利益冲突,加强质量管理体制,强化外部监控力度
在造价管理上,可逐步理顺造价背离价值和不适应市场机制的情况。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合理制定价格构成,适当放松定额的限制。由国家指导、市场调节,即由国家制定造价的总构成和计算方法,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计价依据,根据物价变动和市场供需情况,由专职的造价师来负责指导、协调双方合理地确定具体工程项目的造价。
首先是强化政府的质量监查力度,工程质量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必须强化质量监督的力度,加强质量检查。要从规范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设备配套、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应用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强化工程质量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奖优为主的方式而转为以罚劣为主。其次是逐步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合理发展监理队伍,加强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提高建设监理水平,高质、高效地搞好工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工程质量。适应建筑市场特点,制定有关市场管理、质量监督检查、仲裁、质量事故及质量纠纷处理等一系列法规,明确各方的质量责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的法规意识和环境。最后,要严格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得到落实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依法管理、违法必究,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时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长江红阳码头,固镇绘河桥,凤台淮河桥等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1. 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1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即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
(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
(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
(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1.2 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
(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
(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
(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 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2.1 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2 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2.3 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2.4 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2.5 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如安徽省公路局九月份为全省各地、市举办一期公路工程试验培训班。还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3. 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 “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实施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1 设计质量的控制。
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
(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 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 施工质量的控制。
(1)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例如凤台淮河大桥的0#箱块和固镇县浍河桥35米预应力1#T梁质量差,都下决心打掉,重新预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例如长江红阳渡口码头栈桥础基,质监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同施工单位协商解决,避免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4 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的关环节,往往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 其它因素的控制。
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入,施工人员情绪不佳,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4. 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 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 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4.3 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能。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筑堤的土料和压实两方面问题。施工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认真控制。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绝不能掩盖出现的质量问题,以提高工程质量,建成合格的堤防工程。
1堤防填筑土料的选取
根据土的颗粒组成情况,土料可分粗粒和细粒土两大类。粗粒土类包括卵石、砾石、砾质土、砂等,细粒土类包括粉砂、粉土、砂壤土、壤土、粘土、重粘土以及由上述某些土类派生的粉质砂壤土、粉质壤土等土类。在堤防工程填筑中,有些工程的支撑棱体部分是用粗粒土做的,但是起防渗作用的斜墙或心墙基本上仍需用细粒土填筑,而大部分堤防工程原则上都采用细粒土类填筑。在一般情况下,细土类中的中粉质壤土以及粘粒含量≤40%的粉质粘土更为适宜作为筑堤土料,因为粘粒含量过低的土壤不易压实,土体也易失水开裂。相反粘粒含量过低的土的碾压含水率很难掌握,当含水率小时,经压实后的填土仍很松散,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当含水率稍大一些碾压时会发生“弹簧土”现象。且粉性土的抗渗透变形的能力较低,汛期高水位时,背水坡较易发生滑坡或流土破坏;干旱季节如果堤防表面植物防护做得不好,则会尘土飞扬,影响交通和环境。总之,应根据当地可供采用的土质,选取适宜的施工方法。
2碾压式堤防填筑施工时土料的压实问题
2.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采用碾压施工法对细粒类土进行压实时,有2个土工指标很重要,即土料的最优含水率及其相应的最大干密度。这2个土工指标是从对土料的室内击实试验求得的。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当土的含水率最适宜时,由于土中所含水分使土颗粒表面都裹有1层薄膜水,而众多土颗粒的接触面上因为薄膜水的作用,在击实试验做功的挤压下,能使小尺寸的土团粒滑移并楔入大土团粒的孔隙中,从而使土的空隙率变小,土的干密度变大,致使压实土变得更加密实,而所含水分无多大改变,因而导致饱和度增加。如果土中含水率大于这个最适宜的值,则土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增厚,引起土体膨胀,使干密度降低,所以击实的效果是不好的,水分继续增加时还会出现“弹簧土”现象;反之,土中含水率减小,则土团强度高不易发生畸变,同时土颗粒间作用不够,要使小的土团粒滑移并挤入大的土团颗粒间的孔隙阻力很大,故击实效果也很差,土料无法变得更密实。一般来说,某种土质最适宜的含水率在压实功能的作用下只有一个数值,称为最优含水率,它对应的土的干密度将会最大,称为最大干密度。土的压实一般能使其抗剪强度增加、压缩性降低、渗透性减少,即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土料压实的目的。作为设计要求提出的压实干密度或压实度,施工中必须做到,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现行的《土工试验规程》中,对击实实验中采用轻型击实试验的击实次数标准为25击。25击标准适用于采用羊足碾、气胎碾、重型铲运机等碾压机具施工的大中型堤防工程。对25击的标准实验所得的干密度要通过轻型压实工具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压实功能不够,即使多压几遍也无济于事,所以压实机具的选型要与击实标准相匹配。
2.2土料的现场碾压试验
根据设计部门提出的填筑干密度或压实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前要用规定的土料和压实机具进行1次工地现场碾压试验。大中型特别是Ⅰ级堤防工程一般质量控制要求甚严,必须使上堤土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否则要作处理。而通常的中小型堤防工程要达到土料含水率严格按最优含水率控制是做不到的,所以有时也可按实际料场土的自然含水率(稳定值)进行控制,再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对设计施工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如果差别很大则在设计阶段就要拟定有效的技术措施。
2.3填筑铺土厚度
每种碾压机具都有一定的影响深度,如果铺土厚度太厚,即使增加碾压遍数也是徒劳的,因为除了表层一定深度内能满足要求外,向下仍是疏松层,此时只有将超厚的土层挖去后再进行碾压才能奏效。
3堤防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3.1架空层
施工作业面要加强统一管理,应做到统一铺土和碾压,并配备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作业段与段之间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相接,斜坡的坡度一般不陡于1∶3,上堤土料的块状粒径应严格控制,对块状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必须进行破碎,避免出现大的块状土堆积而形成的架空层现象。
3.2界沟、界墙
施工过程中作业段之间未进行认真处理或层面未过界碾压时,作业段处会形成虚土、块状土堆积现象,从而出现界沟、界墙等隐患部位。施工中应将界沟、界墙一定范围内的填土挖开后重新分层铺土填筑,与两侧填土以斜坡相结合,斜坡的坡度在1∶3~5之间,并适当地增加碾压遍数。
3.3新、老堤连接处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开展,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规模和额度都在不断增加,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是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首要任务,施工单位涌入建筑市场后的管理和监管较少,施工队伍资质和专业素质都备受考验,因为粗放式经营造成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在实际上难以满足要求建筑工程执行标准。检验人员需分析施工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根据可能产生的原因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交底,由此可见,工程试验工作成为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工程质量把控的核心,以此防治建筑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不足造成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伤害,维护公众的合法利益。
一、加强工程试验工作的重要性
(1)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试验,将对保证建设质量有着一定的意义。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包括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和各种配件等,全方面检测材料的规格与使用的性能,并可以检查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气候状况,确定施工材料不会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因此,严格禁止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并且为了降低工程消耗的成本,可以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对工程施工所在地环境分析,可选择当地的有用材料作为工程施工材料,就地取材的解决材料采购的问题。通过试验工作,根据工程进程,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比如施工当地的砂石以及填充料等,根据工程试验确定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2)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许多创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并及时有效地对某一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然后确定其是否可行,确定新技术新产品的有效性、先进性,从而在给工程中不断得到推广与使用,工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有助于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高施工工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等。
二、加强提升工程施工试验质量的措施
1.完善工程试验管理的法律法规
我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法律规范主要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学习等行为进行约束,进而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行。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试验管理,保证施工试验结果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现有法律法规远不能适应工程项目高速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试验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落实施工各阶段的试验工作,加强严格的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提高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建设队伍发展迅速,但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对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质都有太多不足,因此要培养一些专业、素质高的试验检测队伍,因此检测人员的工作技术能力在工程试验中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仍然缺少这方面专业的技术型试验人才,现有的技术试验人员中的专业技能还有很大部分的人没有达到,对孩子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不足,无法进行工作中实际的操作。因为工作人员能否根据自己所学的的专业知识,提供出一个正确、科学合理的试验结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为培训更多满足要求的试验人才,就需要向各高校招聘专业技能较强而且高素质的毕业生。为了保障其能跟上时展的脚步变化,因此会对他们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全面提高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试验检测水平,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而满足试验工作对工程发展的需求。
3.合理优化配置试验人员合与试验设备
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与进步中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为了实现工程建设质量试验工作的资源优化和配置,将每位试验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试验人员的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首先,我们加强培训试验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训练他们的实践试验动手能力;其次,定期对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进而提升试验人员身心素质及职业道德,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对工程建设施工试验人员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按照各试验人员实际的情况,分配合适地岗位,进而保证充分发挥出每个试验人员的职能,优化工作人员配置的情况。对于试验设备的配置,也需要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的情况,对试验检测设备、试验室等进行有效分配,保证施工各环节试验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做出对正确数据的记录及分析,指导工程项目施工。
4.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试验工作环境
(1)在工程项目的试验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试验室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及阻碍,有效地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2)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试验人员整体待遇,对工作积极负责、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除此之外,还需对试验技术进行创新及改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试验数据误差,经过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试验人员的优化配置,提升其工作效率。
5.落实试验室资料管理
试验室资料作为对各类试验检测情况真实的记录,是试验工作主要成果,更是工程项目建设与施工的主要依据。在试验室资料管理中,其基本内容包含了资料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辑及编目等的工作。我们必须落实对其资料的有效管理,提升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出试验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三、结语
试验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中需要高度重视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应该以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作为根据,不应该一味地根据所谓的经验施工。所以加强项目工程的试验工作,能够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试验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作者:刘莉萌 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1.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1.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 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2.1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2.2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2.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30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泊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2.2.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2.2.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并保证质量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施工所用的一切材料,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等以及后期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能用到工程上。在施工期间监理单位要认真把关,做好见证取样送检及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施工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2.2.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2)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9.0%;其他占7.1%。
3. 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3.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减少甚至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3.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渣压力焊接长钢筋,按规范要求必须同心,如因焊接机械而达不到要求,就应立即更换或维修后再用,不要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给所施工的环节埋下质量隐患。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3.3.1审核07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3.3.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4. 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4.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4.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4.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5. 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5.1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工程投资,最优的工程质量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成了建设单位(业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工程质量标准是从工程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的。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求得合理工程造价。就确保工程质量而言,涉及的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造价。
一、控制工程造价和质量必须从龙头开始
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建设工程质量都必须从龙开始 ,在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把好关。一个好的投资决策不但可以节省工程投资,也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了先期的条件。一个高素质的设计队伍和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对降低投资和控制工程造价,以及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先决条件和实现优良工程质量的可能性。高水准的设计,可以节约投资;低素质的设计,盲目追求安全系数,设计过于保守,肥梁、胖柱、密钢筋等。设计中的错、漏、补、超标准设计等只能是加大投资,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设计质量的高低、设备的选型、材料的选用、设计标准的选择将直接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 因此水电工程要开展设计革命,要强化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水平、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水电工程开展设计革命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必要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工程项目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通过完善设计管理体制,提升设计管理水平和设计技术水平;通过设计方案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达到优化建筑物和设备设计、节省工程量和造价、减少资源消耗,方便工程施工、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目的。
二、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实现优良工程的根本经济保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受汛期影响大、施工强度具有显著不均衡性等特点。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从经营机制、管理方法上,都滞后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要求。一个工程投资必然有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盲目的压价,必然导致偷工减料,不按要求设计施工,使用劣质材等手段,给工程质量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呢?俗话说便宜无好货,但这并不是说高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合理的工程造价要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的现行定额、现行取费标准、施工图、施工规范、现场因素、设备材料的市场行情,科学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并依据《中华人了共和国招投标法》,采取公开的招标方式,择优供货商和施工单位。
三、选择一流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控制工程造价,各承包施工企业应在保证工程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多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定最能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且使造价最低的方案。合理的工程造价确定后,还必须选择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支技术高、有竞争实力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有这样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有效的降低造价。选择施工队伍应采取招标形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四、控制投资和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1.不断深化和细化项目法人负责制
工程质量的保证必须有健全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控制工程造价和确保工程质良发挥组织保证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统揽全局的主导作用,充分行使业主组织指挥、协调的职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施工、监理、设计和政府一道,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实行全面负责制,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为实现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2.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深入推进创优工作
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提出质量管理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责任,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加大检查力度、监督力度、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在检查中做到事前有准备,指标有量化,检查有结果,事后有反馈;严明奖罚制度,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质量事故;建立质量月报制度,使质量管理处于动态控制状态。 转贴于
3.降低工程造价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安全和质量这根主线。发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工程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安全和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要敢于直言,不留情面,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本着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
4.做好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现场签证而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因此对工程质量签证、工程量签证、设计变更签证、施工变更签证等都必须认真负责。
5.降低工程造价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
材料是建筑安装工人加工或施工的劳动对象,包括直接消耗在工程中的消耗性材料、构成工程实体的的装置性材料和施工中可重复使用的周转性材料。材料费是工程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达工程总投资的60%左右。因此正确计算材料预算价格对于提高工程概预算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材料预算价格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材料费的基础单价,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工程所在地编制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在材料采购上注重规范采购管理,对所需各种材料实行集中采购,要求必须有三家以上供货商比价格、比质量,同时报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方能采购。严格执行材料入库验收制度,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安全认证标志等证书。采购员、技术员要层层查验采购物资的质量、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生产需要,保证利用率,避免积压浪费。材料员要认真检查跟踪、收集设备及材料使用的质量状况,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6.严把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关
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过验收,质量合格后按规定的程序向建设单位进行最终工程价款的结算,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因此,要严格把竣工结算关,以免发生多报工程量、随意高套定额、取费计算多加少扣等现象。科学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费用,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有关定额、费用标准和方针、政策,确定最后工程造价。
五、以《建筑法》为依据,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造价管理实行积极、稳妥的深化改革,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具体做法是:
1.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首先明确一个质量控制目标。
2.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设计,不能任意扩大和缩小,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工程投资,最优的工程质量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成了建设单位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求得合理工程造价。
1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造价,就是从投资者或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和动资产投资的费用,即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发生费用的总和,包括建安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狭义上讲是从承包商、供应商、设计市场共给主体来定义的,是指工程承发包价格,从工程交易角度而言,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它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
工程质量,既是建筑产品的质量,是指建筑产品满足一定用途与需要的品质与性质,它包含坚固、耐久、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独立经济主体的追求目标与动力。由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相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而相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是投入的成本,因此,其各自的利益追逐便有不同的体现。对施工单位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除部分通过提高管理效益来实现外,就是通过尽可能降低人员、技术的耗费和不按规范工序施工,通过缩短工时工序来加快进度,减少费用支出以及使用低价材料来牟取不法利润等,从而导致粗制滥造,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对建设单位来说则正好相反,其愿望是以最低的造价来获得工程的合格完成以及尽可能高的质量,希望尽可能减少由于质量的提高而对造价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希望缩小造价与质量的差额与施工单位力图扩大造价与质量的差额是一对对立利益冲突的矛盾。双方大都将目光放在造价上而必然忽视对质量的关注。
2平衡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的措施
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求得合理工程造价,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经济保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最大限度的平衡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
2.1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合理确定质量标准。
在进行工程项目建造之前,要对建筑设计进行全方面的了解,确定建筑物的功能,以便对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质量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质量标准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合理的确定,不能对其要求过高或者过低。质量标准的制定要实事求是,对于居住建筑要以功能为主,对于观赏建筑要以审美为主。所以在制定质量标准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做到因地制宜。
2.2择优选用施工方案。
在进行招投标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让有信誉的施工单位参与进来,拒绝那些信誉差,工程质量有问题的施工单位进行竞标。从这些有信誉的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案中,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定最能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且使造价最低的方案。
2.3逐步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加强政府的质量监查力度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合理发展监理队伍,加快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提高建设监理水平,高质、高效地搞好工程建设。加大检查力度、监督力度、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在检查中做到事前有准备,指标有量化,检查有结果,事后有反馈;严明奖罚制度,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质量事故;建立质量月报制度,使质量管理处于动态控制状态。
工程质量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必须强化质量监督的力度,加强质量检查。首先,整治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认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全市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集中开展建筑市场的整治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堵住质量安全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形成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其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审批程序。本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包括房屋修缮项目中的改扩建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大修工程)必须按照建设程序规定,严格履行项目立项、项目报建、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许可、征地拆迁、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审批和备案程序。
最后,全面排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隐患。建筑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等情况,以及所承担的建设工程开展全面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隐患要及时改正,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力度
2.4.1完善质量法制,加快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法规。
2.4.2强化质量监督,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乡住房的质量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犯专利和商标权的行为。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查处力度。强化国家监督抽查力度,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依法严厉惩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厉制裁包庇、纵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有关责任者,坚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
2.4.3建立健全质量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制服水平。建立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质量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的行为。
2.4.4加强质量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与培养,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要想严格控制建设工程质量,就必须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按照建设工程内在的经济规律以及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内在联系,利用政策、法律科学地进行调节,挖掘建设市场的巨大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利润最大化;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盈利
Key words: profit maximization;project quality;project cost;profi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89-02
0 引言
在当前这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取得项目,在报价时不惜压价竞争,降低盈利水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本,而一旦中标之后,有的施工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来设法提高工程造价,如提高工程取费标准、高套定额、加大材料用量、虚报工程量、多次出现工程变更等行为。在承包利润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出现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问题,严重危害工程质量,以此弥补工程造价。但是,当工程质量与造价存在数量界限,为了片面的追求施工质量而不计成本的现象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就如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以此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问题,进行以下讨论。
1 “以人为本”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
为了实现质量与造价共赢,就需要我们加强“人”的因素管理。在进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人的观念、技术以及管理都是影响工程质量及造价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也能通过实际参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2 强化工程涉及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
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工作阶段是设计的完成,这样通过拟建工程建设过程以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和节约投资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
2.1 工程设计的控制,除项目决策之外,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以下几点建议来做好对工程设计的控制:第一,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像工程质监站监督施工质量一样,审查、监督设计质量。第二,规范设计概算办法。确立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全面审定,并且与市场价格相结合,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这样可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的费用。第三,制订设计奖惩制度。设计图纸被审查中心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以特殊荣誉,对设计人员实施奖励。反之则进行相应的处罚。第四,制订限额设计标准。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设计人员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而且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技术设计和控制施工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因此,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按建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订出适宜的限额设计标准。第五,推进四新成果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优化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为指标,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2.2 在进行设计的环节中,设计人员不能为了迎合业主就不尊重科学和实际,一味的节约投资,也不能为了抬高设计费用简单地把投资者砍一刀。因此要以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的态度对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的控制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
2.3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效控制工程的投资,主要是因为初步设计受到外部条件如工程地质、设备材料的供应、物资采购、供应价格的变化,以及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等的限制,往往就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是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变更,以此确认造价的改变,但是这种正常的变化一定的范围内是允许的。涉及到建设规模、产品方案以及工艺流程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时,就需要我们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核。因此,为了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建立相应的制度,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提高或工程造价的偏低,以避免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克服技术与经济脱节的现象外,还要加强图纸的会审、审核和校对,尽可能的把问题在施工之前消除。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以使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 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核心
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应该通过招投标,以此引进竞争机制,二就是降低工程成本,我们对施工单位的选择一般较为慎重,因此施工队伍的优劣关系到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等的成败。因此我们在进行施工队伍选择的时候,要全方位对施工企业进行考察,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4 竣工结算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在确定工程造价的时候,要坚持以现行的管理规定为依据,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要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是否有丢、拉项工程。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实事求是。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计价必须准确。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则、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此外,预算人员要坚持到现场了解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对特殊材料进行市场询价,掌握价格动态;提高工程计价的准确性。
竣工结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从多年工作的经验不难看出,凡是在进行竣工结算的工程都有要竣工验收手续,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竣工结算存在很多漏洞。因此,进行结算的时候,就要求我们有耐心、细致的进行检查,认真核算工程量,不要怕麻烦,多去现场核对。同时,为了保证工作少出纰漏,应实行工程结算复审制度和工程尾款会签制度,以确保结算质量。
因此,我们要对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进行充分了解,以此正确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这样在坚持使用功能不被降低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双方在合作中能够真正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