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职语文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所谓的基础语文能力,就是一般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语文基础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中职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中职学生学会倾听,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利于中职学生在从业过程中能够与人交流及自我推销。而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欣赏能力,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其基本的写作能力,从而为中职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职业语文能力
职业语文能力,就是在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语文能力之后,根据职业活动需求对中职学生进行相关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中,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性质对其进行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对中职学生开展专业化、职业性的语文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满足就业需求的相关职业语文能力,以便提高中职学生进入职场的适应性。
2、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中职语文教学能够达到高效的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中职学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
2.1设置人文性、实用性兼容的教学内容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上,需要注重人文性、实用性的兼容,通过语文教学令中职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其能正确引导中职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同时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2.2制定实际性、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中职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教师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来制定实际性、阶段性的语文教学目标。如此,中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制定学习目标,从而激励中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最终让中职学生取得实际收获。
2.3采取公平性、鼓励性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为了辅助教学方法发挥功能性,以促进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其具有参与学习的基本权利,因而教师应采取公平性、鼓励性的教学手段,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中职学生的学习进步。
2.4组织多样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式
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组织多样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势,以突破传统语文教学形式的局限性,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极具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式能够为中职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让中职学生充分投入到语文教学中。
2.5保持系统性、长期性的教学效果
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保持中职语文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学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也需要长期坚持,以保持系统性、长期性的语文教学效果。
3、中职语文教学的课程评价方法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往往通过单纯的考试分数来体现,这种评价方法缺乏全面性,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评价。于是乎,中职语文教学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课程评价方法的革新,具体可以划分四种评价方法,包括:单项评价、加分评价、阶段与综合评价、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单项评价对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中职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加分评价中,教师对中职学生好的方面进行肯定评价;阶段与综合评价,是教师分阶段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学期末尾便于教师对中职学生进行综合点评;而自我评价,是教师指导中职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帮助中职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利于引导中职学生自我反思,以促进中职学生的不断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也在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好、技能强的劳动者。中职是培养初级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学科的语文,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一、 教学目标准确定位,联系实际,和专业结合
在中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探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要积极面对这些困惑和疑问,要深刻地思考,认真地研究,仔细地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深入兼顾,因此扎扎实实掌握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职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联系实际和专业结合,教师教学要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要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二、 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需求,将语文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中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性。根据中职学生口语表达和今后就业、创业的需要,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学习,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口语交际训练序列所安排的内容,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为重点,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这样,经过教学和训练,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我们应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就业岗位,竞争也就随之而来。
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这也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高中最显著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模式要体现灵活性、多元化。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树立信心。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建立新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劳动者。
三、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语文的“适应性”。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性和相互关联,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了德育渗透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作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和教学同等重要的。有一句这样的话: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作为教师,自我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控制好整节课的节奏和教学效果,首先要学会自我控制。重点难点应耐心细心讲解,可以一语带过之处就应当言简意赅。中职学生中多数人一味地放纵自己的缺陷,却看不清自己的优点。而教师却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的地方表现出来,让他们自己看到和切身感受到。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清形势,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改革教材,突出实用性,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语文包含着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孕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每个教师的知识和阅历能够给予学生的也许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这一滴滴的水终究会汇集成小溪,汇聚成江河。目前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语文也要尽量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语文教学找到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笔者深感现阶段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语文教学走出“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法革新
职校学生多处在15~18周岁年龄段,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重视和理解,一方面又个性鲜明,不善于接纳他人,往往是我行我素;他们接受模仿能力强,却又学习劲头不足,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转变观念,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教法革新。
1.树立教学民主思想,努力搭建沟通的平台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正如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所说:“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
2.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当前学生所表现出的底子薄、理解能力差,却擅长模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不拘泥于仅有的课桌书本式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街道、商场等,让学生在实地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3.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从事教学活动,已逐渐成为当前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
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在应用文教学中,过去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方法和要求的理论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指导和训练,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除常见的写作问题外,更多的是文体格式的不规范,这说明还是练习不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勿需对学生灌输太多高深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写,尽可能的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能力,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如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并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美化他们的自我形象。
三、建立灵活评价机制,淡化分数量化
中职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而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中职语文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促进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
根据目前职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笔者曾在所教班中尝试过这样的考查方法:把考查内容分为四块: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头交际、专业有关文体写作活动。并分阶段进行考查,在学期中进行口头交际的考查;在期中进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测试;然后,期末进行一次和专业有关的文体写作,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结合专业,考查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面对中职学生免试入学的新形势,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看待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情况,正确分析,冷静对待,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寻找到一条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实际和办学目标相适应的发展之路,形成中职语文教学独有的风格和特点,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学校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在中职教育中显示出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微观层次看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在于教师的理念与教学实践。我结合自己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实际,以教师的视角,谈谈在新课改中如何有效实施中职语文教学。
一、深入大纲,转变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面对新课程,惟有更新观念,建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能有效实施新课程。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
(一)“语文学科本位观”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学科本位观”,即以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或学科本身的发展为本,没有或较少顾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科本位着力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完备性和独立性,没有或较少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形成。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即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手段方式均是从人出发,最终指向也是人。现阶段我们应该切实推动“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树立“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以此认识语文课程,建构课堂,组织语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二)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高语文教学的关系
中职语文的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应用性”,而普高语文教学目的则侧重于“学术性”,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前者所达成语文素养相对较低,仅是侧重于实用、应用而已,而普高语文教学则偏重于学生“语文全面素养的提高”,对知识积累、能力层级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我们要合理地扬弃普高的一些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正视差异,切实探索职教语文教学的特色,切忌照搬,否则就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
(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与“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关系
新大纲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于是,有人为了迎合所谓的“职教特色”,提出了“专业化的语文”和“语文专业化”的一些想法,说“学电子的就是电子语文,学导游的就是导游语文”,“机械专业不必读《荷塘月色》、《阿Q正传》”等,笑话百出。言者没有真正明白“语文职教特色”的内涵,连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熏陶性”都被他们数典忘祖了。语文不但缺少职业教育特色,连自身具有的特色也化为乌有,异化了语文,模糊了语文“公共”、“基础”的定位。
换言之,中职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姓“语”,必须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这一点在新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因此我们不必迎合所谓的“专业化”,而“异化”语文教学,中职语文要具有职教特色,主要还是从语文这个本体上增加职教元素。其职教元素无非是说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上定位在什么层级,“人文性”上定位在哪些类型上而已。
二、把握新教材体系,用活新教材
从纵向看,新教材以“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编排,满足了各个层级的学生需求;从横向来看,新教材则以“阅读与欣赏”、“交际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排,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依据学生已经达成的应用能力,恰当选取,灵活取舍,并增添合理的教学资源。譬如我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班级的网络媒体观看了《赤壁》,并附加了要求:“在看时,要注意电影里的人物语言与我们书上语言有哪些异同?”这样自然整合课内课外资源,让学生有目的地看,在上这篇古典小说时感到饶有兴趣,不但关注了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顺利理解了人物形象,效果非常好。总之,教师应合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根据职教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注重人文教育
我们应该明确中职语文“应用能力”的内涵,即“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呢?
(一)口语交际课
着眼于现代社会高信息化、高交际化、高效率化的特点,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职校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设置口语交际的情境,组织教学,强化口语训练。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诱导,及时鼓励,解除心理障碍,使学生丢下包袱,自由表达,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企业生产计划、产品说明书、质量分析报告、广告宣传还是职务聘用、调职申请等都离不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学生则连最基本的请假条、寻物启事等都写不完整,又如何能够满足社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及学生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呢?依照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今后的工作需要,经过深入调查、广泛交流、共同协商,慎重而又大胆地选择了最适合的内容,补充了典型的例文,供学生借鉴、模仿与批评,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掌握有用的应用文写作知识。
(三)文学欣赏课
新教材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及能够启发学科间的联系,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的代表性的文章,按照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体例编排,形成有序的欣赏系列。在优秀作品的欣赏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与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深入文本,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探讨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不断探异求新中,拓展新的学习空间,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逐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中职学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把文化知识的传授放在重要位置。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和工具课,它具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功能,中职学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领域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学实际上要实行三化:人文化,工具化,专业化。人文化指的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增强中职生的人文素养,让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工具化指的是让学生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通过学习语文,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专业的不同,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实用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专业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编目,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例如电子文秘专业,应注重公文书的写作等这些内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可以增加汽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更应该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说”上,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要模拟一些工作场景进行训练,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进行教学生看产品说明书等项目训练。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写作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根据专业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作业,如汽修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写与汽车相关的作文、散文等,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
我们除了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在“求职”这个项目中,首先要进行求职信的写作,这可以训练写作能力,其次,要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模拟一场人才招聘会,可以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的语文知识不知不觉地增加了。此外,探究性学习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充分感知文本,引导质疑探究;拓展课外阅读,培养探究习惯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借着《荷花淀》教学的机会,指导学生在课外以“人物分析”为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主要分析人物的对话概括人物的性格,主要观察身边的东西。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网查资料,进行“分小组讨论,改编‘夫妻话别’的对话,通过改编水生嫂的语言重塑人物性格,改后人物性格为泼辣且识大体顾大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获得了心灵的充实,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这正是“让学生直接体验、享受阅读的过程,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最生动体现。这是一条充满活力的探究之路。实践证明,这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考核方式要全面
课程考核是对于学生对这门课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评价过程既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以及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传统的考核办法就是书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的检测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所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和分数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要强调多元化,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拓展情况,例如: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评价、作业分析、语文日记和书面考试等,设置评价指标,如:阅读能力评价、写作能力评价、社交能力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等等,还可以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各占50%的计算方法得出该门课程的成绩。通过有效的评价,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总之,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评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使更多学生喜欢语文课。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我在上《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述女主人公一头漂亮的长发,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我创设情景假如我们拥有这样一头无比漂亮的头发你会怎样呢,下面的女生都相互微笑着,说那一定当成宝贝。可是我很沮丧的告诉他们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后来卖掉了她这一头漂亮的头发,学生带着对美丽长发的想象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从而发现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爱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三、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语文教材。
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中职院校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中职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配给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改善对策
1.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好语文的重要性。学生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每个单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一些语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不但要学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要加强语文课程的学习,加大对文化课的重视。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向学生输入语文的重要性,学习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当代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素质的观念。如果学好了语文,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可以陶冶情操。现在大部分单位都要求求职者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但是,想要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倾听和较好的语言表达的能力。由此可知,学好语文是很重要的,对将来的求职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2.拓展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加强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师要学会利用语文知识是众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载体的特点,合理巧妙地把其他的学科和中职语文进行科学结合和沟通渗透,加强社会生活和专业课程和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使中职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正确和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让他们觉得现在学习好语文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和美好的生活,就是为了自己以后参加工作后具备良好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就能保持日后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课堂教师拓展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够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尽量要采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里能常常接触和遇到的一些案例和素材,然后用具体、形象、生动的实际例子,进而加强感染力,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并掌握。教师在讲述处世和美德方面的内容时,可以补充说明一些名人敬业和诚信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看到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行对事业的重大影响,从而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具体地感受到语文知识还包括美德人格的知识。有时,传授科学知识的相关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教师就可以补充一些和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的内容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素材,让学生认为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离不开语文的学习的。
3.改进教学模式,学习新的教学观念。中职的教师应该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要按照学生专业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背景并且增多实践性的教育内容,这样就可以在模拟现实的同时不知不觉完成语文的教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内容,这样就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的课程,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地用到现实社会中,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我们对中职语文教育的现在和对策做了详细的分析,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所有的语文教育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使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得到改善,才可以使教学工作迅速地发展起来。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深入兼顾,因此扎扎实实掌握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职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和专业结合,教材先行。教材编排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以及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实现课本学本化。要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和学生结合,教法辅助。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
我们应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就应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现行教材中某些名家杂文或议论文,由于学生远离写作的时代背景,其吸引力已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不妨大胆地“忍痛割爱”。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就业岗位,竞争也就随之而来。试想,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须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另外在教学中可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教学方法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1、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的口动起来。针对职专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状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诵读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提读、齐读、小组分工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自我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3、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在语文课堂,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思维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现在中职的语文讲求的是它的应用性即工具性,因而中职语文课本按体裁采用模块式的方式编排,实际就是突出它的工具性。在学习中,好多同学以为课文课内容包罗万象,知识丰富多彩。这其实是所有工具课的普遍特点。工具课的掌握在于积累,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于注意方法,所以想学好语文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语文的特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们只有认识到语文课作为工具课的重要性,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学语文就轻松了,学习成绩也会明显地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预习环节。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注意要求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内容。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预习要求,然后教给学习方法:初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然后查字典、注音、释词;弄清字、词、句、段,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全文的中心句;再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要求学生预习时认真考虑教师在预习时布置的思考题,提出质疑,再由教师在教学中答疑。可以说,预习阶段的辅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
3.应培养快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如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并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美化他们的自我形象。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疑问难,激发思维。学贵有疑“疑”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意识地去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该如何设疑呢?一般是在课文的重点处设疑,有时在课文的难点处设疑,也可在课文的无疑之处设疑,还可在学生易错处设疑。
例如,鲁迅的小说《药》,对夏瑜坟上与小栓坟上作了以下的不同描写:夏瑜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一圈红的花……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小栓坟上则是“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作者这些奇妙的描写,实令人疑惑。这里可设置疑问,提问学生“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索。
2.比较对照,促进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比较对照,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把几篇体裁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如学完《书籍的变迁》和《南州六月荔枝丹》以后,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有何异同――《书籍的变迁》主要介绍书籍的发展变化过程,因此以时间为序,从古至今,有详有略地依次介绍书籍的变化过程;《南州六月荔枝丹》主要介绍荔枝的生态知识和生产知识,是按照事物的构成特点、事物的逻辑联系为序,有详有略地加以介绍说明。通过比较,找出了异同,掌握了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
3.设题想象,开拓思维。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记忆的表象再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中职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向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编织启发想象题,促进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鲁迅的《药》安排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而小栓终于不治而死;暗线写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和死后的悲凉。对于暗线,作者着墨不多,仅写“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这小东西不要命……”、“他这贱骨头打不怕……”,教师可以抓住以上几句话设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要求学生以《夏瑜在狱中》《夏瑜的故事》为题作文,用扩写的手法表现夏瑜坚强的意志、坦荡的胸怀和为革命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形象。
总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只有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学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以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使中职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尽展自己的才华。
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压力。语文课是中职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它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应用性及发展性等专有特点。语文课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中职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中职生的竞争劣势。但就中职语文教育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却发人深省。
一、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中考“落选生”或“分流生”(即提前一学期未参加升学考试就进入中职校),且这些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学校“放弃”。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所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基础薄弱、知识积累欠缺。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而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过差、错别字太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太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中职语文教育观念现状分析。
受不良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烦琐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二、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树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缺点。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第二步是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
(二)改变教学方法,突出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种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意见、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完满甚至错误,也要用心呵护学生的闪光点,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
2.进行参与探究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要让课堂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中。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语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活动,已逐渐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创造性和审美趣味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积极地利用各种新型的电教设施,如幻灯投影、网络信息传输、多媒体等,借助声音、图像等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如某些曾被改编并搬上荧屏的名篇佳作,可以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的观看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特性;而对于名胜景观介绍的游记散文也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观看多媒体视频加深对文章的直观感受;甚至在古诗词的学习上,也可以借助图片、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上交电子作业或利用电脑写作等,既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电脑知识,又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在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教育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素质高、技能强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11-0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学校教育的使命[1]。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立足职业教育,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让中职语文教学活起来。本着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笔者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中职语文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融入职教特点
教学改革,观念先行,教学观念的落后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这种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相距甚远。要适应时代进步,适应课程改革,适应职教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师亟需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要有教育民主的理念、学生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新的中职教育质量观,要求文化基础课必须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服务,不能简单以普通高中对文化课的要求来衡量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质量。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顺利实现就业与否的结果之中。如果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不能为中职教育质量体系的形成给予充实与支撑,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如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都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服务,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之中。
二、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学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是:(1)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的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不能认真、专注的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3)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张志公认为“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灵敏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2]。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说话要文明礼貌》时,我联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将口头表达训练课变为学生“经营汽车维修保养”课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或由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维修工人,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训练学生与客户沟通交谈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我在教学《荷花淀》时,以人物语言与性格间的关系为赏析小说人物语言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技能的切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分析人物语言来欣赏小说,体味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口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拓展练习和情景模拟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面对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进行沟通的技巧,为学生进行高效语言沟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
三、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