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养成教育自我总结

养成教育自我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2 22:31: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养成教育自我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养成教育自我总结

篇1

 

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必须注意教育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没有正确的留守儿童教育方法,就不可能完成留守儿童教育的任务。笔者以为:

 

一、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千差万别,班主任应在平时应将雨露般温馨的爱倾注在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上。如找学生个别谈心、知心交友、跟踪教育、定期家访等,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子女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信心。这样,通过细心关爱、体贴入微,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感受老师如父母般的真情关注,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加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均衡发展

1.培养习惯,养成教育

人的思想和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可以形成惯性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养成教育就是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留守儿童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留守儿童成功的人格,就是通过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经常性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逐渐形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克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可分以下几种:一是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二是遵纪守法教育。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守则,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养成遵守组织纪律的好习惯;三是按道德规范进行养成教育,组织学习“八荣八耻”,知荣明耻,用良好的道德规范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教育一要坚持严格要求。要求不严,实际上就不会有什么锻炼,就没有什么养成。二要坚持督促检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时紧时松,一曝十寒,是不能培养出留守儿童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所以,在养成教育中,既要启发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又要严格督促检查,方可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启发觉悟,自我教育法

教育有句名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留守儿童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留守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留守儿童都得到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如果没有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是不能真正达到的。自我教育就是启发留守儿童觉悟,塑造留守儿童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

 

教育工作者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在教育实践中,要培养受留守儿童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学校、老师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变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

 

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方式有:自学或阅读活动,写思想日记,进行自我鉴定,自我批评、自我总结教训等。在教育的实践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①运用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努力、自我鼓励、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自我监督等手段,激发自己的思想意识,鼓舞自己情绪,完成自我进步计划,努力实现自己奋斗目标。②树立自我教育的决心。③要有走曲折之路的思想准备,有能忍受疼苦的功夫。④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自信心和毅力,在挫折失败面前从容自如,百折不挠。

 

实践证明,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方可产生最优教育效果。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既要靠教育工作者,更要靠留守儿童本身起作用。所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觉悟,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他们采用自我教育,争取进步。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14-01

1 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就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从总体上来看,其思想状况是积极乐观的,其行为习惯是良好的。然而当前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过多的溺爱、学生自我意识的加重,加之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能力上稍有欠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集体观念较为淡薄等因素,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产生错位,出现了一些异于或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从而忽视了理想与信念的追求、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在学习和生活中钻研和竞争的劲头,甚至有溺于网络、逃避现实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下降、交流意识变弱、心理危机产生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了大学生养成教育,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有助于形成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种方法

2.1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前提。同志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结合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要结合当代的实际,不仅要加强“四维八德”教育,更要加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学生的“礼、仪、廉、耻”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教育,和“八荣八耻”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要讲诚信、讲礼仪、讲感恩,引导学生要对国家人民尽衷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事同学尽爱心。要学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明辨是非,明确真善美,牢牢把握当前社会价值核心,并以此为中心培养优良习惯。

2.2 加强教师的垂范引导

加强教师的垂范引导,是养成教育的有力促进。“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以身为教,是教育工作者以自身风貌示范学生,从而达到引导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当前,有的老师上课迟到、照本宣科的不良教风已经对学生造成了一些影响,一些学生因此缺乏对课堂的认识而变得对课堂失去兴趣。因此,学院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严格要求老师的教风。例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就制定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师重教爱生十条规范》,要求老师要“学为人师,以德立教;行为示范,严于律己;通专并重,应用为先;教案课件,精益求精;上课规范,讲授严谨;因材施教,启发互动;严管课堂,讲评作业;辅导答疑,诲人不倦;指导成长,引导实践;信任鼓励,真诚关爱”。这样的规定可以更好地建好、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学院还可建立对老师的评教体系,由老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即: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规范进行评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规范”的实施和落实,更加强了老师在学生优良习惯养成中的行为示范,也可让学生在给老师评价的时候结合自身进行总结。

2.3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有力形式。长期以来,老师的教育一直是主导教育之一,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集体生活下学生的相互影响也很重要。建立优秀学生的先进作用和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年纪相近,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很相近,因此,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影响不会有明显的“代沟”,同时,诸如模范宣讲的形式可以改变长期以来老师单方面的“嗦”,而同龄人的视角和出发点,更利于学生接受,更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总结和教育,从而号召和感染其他同学向模范们学习,懂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争当先进。

2.4 加强学生的养成监督

加强学生的养成监督,是养成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应该统一制订相关的监督体系,即:监督内容、如何监督、谁来监督等问题,并制订一系列的奖惩措施。首先,要坚持“全院育人”的方针,即教职员工都有对学生习惯养成进行教育的义务,长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积极正面引导。其次,要抓好一部分先进分子,这部分同学不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公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更要能在自我管理和约束中带动和监督身边的同学,学院亦可将这一部分同学组织起来,形成如“学生文明监察队”的学生组织,积极为同学们服务,感化和监督其他同学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少数学生的恶劣行为,要及时有效地教育和处理。

3 抓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块阵地

3.1 课堂、图书馆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相较高中的学习,大学学习最大的转变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大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时,学时多、老师每天灌输,但是到了大学,课时减少,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因此,这就强调了大学生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讨论、提问等,也强调了在课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和探索。但是,当前少部分学生逃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质量,下课不去图书馆、不看书、不作业等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因此,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应该主要以课堂、图书馆为重点,老师要严格管理课堂,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采用小组学习讨论、学习互助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3.2 寝室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立寝室制度并落实、完善学生寝室文化的教育、规范学生生活习惯和行为,利用学生寝室文化节、寝室评比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貌,也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3.3 其它公共场合是学生综合习惯展示的重要平台

学校的食堂、礼堂、报告厅、广场、运动场等公共场合是学生综合习惯展示的重要平台,学生的礼貌、礼节可以在这些地方得以发挥和展现,学校老师应该多注意这些地方,并留意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强监督、要敢于教育、更要积极引导和垂范。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对学生优秀的习惯予以表扬,对于涌现出来的拾金不昧、互帮互助、勤俭向上、自强勇敢等行为应该予以表彰和鼓励。班级可以以此开展主体班级,积极发扬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总结功能,促进学生的习惯培养。

4 结语

篇3

针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规范制度来约束他们,让养成教育从口号落实到实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出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如学生的仪表要求,穿着得体,不穿领口过低,裙子过短的服装,穿着要符合学生的形象;学生在食堂打饭时应该自觉排队,有礼有序,不得插队;饭后,自觉将餐盘送到餐盘回收处;住宿管理问题,晚上如有事不在校住宿需要向辅导员请假,批准后向宿管处报备方可出行。这些规定,都明确的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无论在做什么,去哪里都有相关的规范进行制约。在制定规范时,学校主要注重两个方面,就是全面和详细。“全”指的就是让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明确的制约;“细”指的就是在各个方面,都会有详尽的解释,无论你犯了怎样的错误,都可以找到可以依据的规定。在规定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根据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及时改进,也要积极吸纳学生的建议,适当修改较牵强、严苛的规定。规定不仅要全方位、细致,也要合乎情理的。

2.激情明理,让规范深入学生内心

对每一个人来讲,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想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其从根本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有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觉得所做的事情是对的,他才会心甘情愿的完成这件事情。从内心树立起来的观念,才会根深蒂固。所以激情明理,用学生乐于喜爱的方式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应环境,潜移默化的加强他们对正确的认知,进而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辅导员就会利用每周日晚自习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常规教育。学校有定期的宣传周,在宣传教育周期间,校学生干部会宣讲大学生的相关行为规范,让他们牢牢记住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其有据可依。新生在入学报到后,学校会组织“校园一日游”的活动,让学生们看到美丽清新的校园,井井有条的实验室,整洁舒适的寝室;让学生们看到图书馆里,学长们的刻苦努力;让学生们看到,每个班级里数不清的荣誉。让学生看到一切这个校园能够给予他们的正能量,让他们在这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不断进取。渐渐的,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将自己心中的正能量化为一种责任感,他们会将这种责任感,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向社会传播有爱、有责任的强大能量。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征稿、校园广播、开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征稿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思想状态良好,文笔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发现思想偏激的苗头,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其尽快摆脱思想错误的陷阱。校园广播要弘扬主旋律,挑选积极向上的文章加以宣传,让学生在走廊、操场都可以听到这些内容,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的思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周日晚开班会的形式以责任、自信等关键词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通过以上做法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使其受益终生。这样,他们才会不抵触甚至接纳学校的严格管理,为养成教育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严管勤查,让规范转化为习惯

学生要时刻严格按规范要求自己,得以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学校坚决不做表面功夫,在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要做到随时能参观,随时能接待,保持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在家和在学校一个样,上学和回寝室一个样,始终注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教育,要求我们要形成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首先,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学生会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形式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通过长管幼的原则,学姐学长管理学弟学妹,一届届传承下去。由于学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他们之间的互相监督与教师管理学生相比,学生的管理方式更容易得到落实。其次,学校还有学工部老师,辅导员和其他相关负责教师组成的监督机构,可以保证事事有人管,有人处理。此外,学生有什么建议可以通过校园网站留言,相关老师会及时答复。学校一直遵循两点要求,即“严格”和“坚持”。严格是指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坚持是指学校要持之以恒的贯彻养成教育,深化德育效果,要天天做,年年做,任何时候都不放松。虽然教育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是真理是永恒的,学校坚持正确的方向永远不会变,日积月累下来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最普通、最为学生适应的自身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素质人才。

4.激励性评价,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在长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我校总结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要求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我校实行量化的管理,通过学生在校的表现,参与班集体的活动情况等给予一定的分数,该分数会综合期末的考试成绩,成为期末的最终分数。而成绩又与奖学金和其他奖励制度直接挂钩,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努力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表现自己。注重发挥榜样作用,也是德育培养的重要方法,我们知道,榜样对个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作用。在校园内,我们可以通过表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等形式加以宣传;学校还会每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等表彰荣誉,以此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使学生自我前进。

5.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有导向作用,要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加以全方位引导。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教师改革教学方式,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强化德育教育效果。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通过讨论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学校要开展思想教育的实验基地,让他们了解国家实事,实情和热点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理解。一系列的教育方法,造就了现在井井有条的大学秩序,懂文明,讲礼貌的学生,走廊里的轻声慢步,寝室里的干净舒适,自习室里的安静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就更加激励了我们要不断完善我们的养成教育制度。

篇4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33-05

【作者简介】卢素芳(1967-),女,江苏靖江人,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唐翠萍(1969-),女,江苏靖江人,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集体。从家庭中无拘无束的小主人到班级里的普通一员,从一个人独享家庭资源到与同伴共享班级资源,多方面的变化使很多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由于大多数家长不了解秩序行为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幼儿形成了“行为无序”的生活状态。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没有良好的生活秩序,随地乱扔瓜皮果壳,吃点心和午餐时碎屑、米粒到处撒,喝水时没有耐心等待,喜欢拥挤,自理能力差等;有的缺乏良好的游戏秩序,不懂得遵守规则,不知道谦让,不会与同伴合作,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与同伴的矛盾等;有的缺少良好的学习秩序,操作活动没有条理,难以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谈话,很少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集体活动中常会影响同伴……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社会化程度和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影响他们有序生活、有序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保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爱护公物、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受社会上“重智轻德”“重知轻行”的教育理念影响,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常偏重于主题教学,偏重于特色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秩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及时与家庭携手,在秩序意识建立的关键期萌发幼儿的道德需求感[1],导致幼儿秩序教育停留在肤浅的说教层面,不能有效培育幼儿的秩序认知、情感和行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积极帮助幼儿在公共生活中建立良好的秩序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会公德,促进道德生长,形成健康人格,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2]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秩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

(二)秩序行为则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有条理、不混乱的外显活动。

(三)秩序行为养成是指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热爱秩序状态,获得正确的秩序认识,并积极地付诸行动,进而形成稳定的秩序行为习惯。

三、研究目标

(一)观察、辨析幼儿秩序行为养成中认知、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探究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引导教师、家长科学、正确地认识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探寻、梳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容、模式、策略,包括对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研究,促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秩序意识和行为。

(三)拓展、优化家园共育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秩序行为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四)设计、实施促进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教育活动,形成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园本特色课程。

四、研究内容

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和家园共育四个方面进行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实践性为主,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辅以必要的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一)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实施秩序行为养成教育的活动方案,通过“现场―审议―反思”的螺旋式研究过程,对在实践中实施的养成教育活动及时作出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归纳出秩序行为的养成模式,概括出活动策略。

(二)文献研究法

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秩序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的资料,深入学习,细致分析,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线索,指引研究方向。

(三)调查研究法

对本园幼儿秩序行为的现状开展家长、教师问卷调查和幼儿访谈,对幼儿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等方面的秩序行为基本状况有所了解,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个案观察法

从个体幼儿教育和行为案例入手,细心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和活动记录,探寻养成规律、教育策略等。

六、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确立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新理念

经过四年“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教师们走出了认知德育的误区,践行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活德育、行为德育。[3]把握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以秩序行为的生活体验和心理需求为切入点,使幼儿在感受无序的不安、有序的愉悦过程中自发内化秩序意识,建立秩序行为。

1.集体规则是秩序行为的外在约束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即从个体转向了集体。在与同伴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适合集体的需要,使集体生活、学习、游戏愉快而有序。但是,这一阶段的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明确的集体规则,帮助幼儿学习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

2.个体需求是秩序行为养成的心理基础

规则是带有制约性的行为规范,但是只凭说教和强制,很难发挥规则持续的、有效的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遵守规则成为幼儿的个体需要,那么,规则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和认同,并坚持一贯地努力遵守和维护,从而促进幼儿稳定秩序行为的养成。

3.内外兼修是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

集体规则是对幼儿行为的外在约束,有了明确的集体规则,幼儿们的行为才能有章可依、有度可量。但是,仅凭外在规则的强制和约束,并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行为习惯,必须在借助规则约束的同时,注重幼儿内心对规则、秩序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并引导他们学习参与规则的制定,使遵守规则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这样,在内外兼“修”的过程中,幼儿们逐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达到秩序行为养成的目的。

4.走向自律是秩序行为养成的至上境界

规则在执行的开始阶段,总是带有被动和他律的性质,如果缺少了教师或集体的监督和提醒,幼儿们对规则的遵守往往不能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辨别是非、自我判断、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我们充分采用情境分析、后果预示、动作提醒、换位体验、榜样示范等途径,帮助他们在秩序意识和秩序行为方面从“他律”走向“自律”,进而形成稳定的、自觉的秩序品质。

(二)建构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新策略

我们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三个层面入手,改变过去养成教育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4],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实施、反思、总结,逐步建构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秩序行为养成的策略。

1.生活活动中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策略

(1)自我服务

学做自己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使幼儿能够掌控并积极调适自己的基本生活。幼儿自理生活的水平决定了集体生活的质量与效率。因此,自我服务是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起跑线。

①童谣指导法

创编针对性强、步骤清晰、朗朗上口的童谣,让幼儿在说说、做做中轻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服: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②经验迁移法

让幼儿通过经验的迁移迅速掌握技巧、习得技能,将有一定难度的自理技能简单化、形象化。如叠被子对很多幼儿来说是件倍觉艰难的事情,于是教师先请小朋友叠手帕,并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手帕叠得整齐又漂亮?然后再请小朋友用叠手帕的方法来叠被子。这样,叠被子在幼儿眼中立刻就变得简单而又有趣了。

③流程排序法

环境布置中,将洗手、喝水、穿衣服等的步骤图按序贴在墙面上,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范式;游戏中,将这些操作步骤图片打乱,分类投放在区角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排出合理的顺序,在摆弄图片的过程中,幼儿做事的条理性得到增强,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也得到提高。

④正向强化法

通过经验重温、表扬激励、纠正错误、竞赛达标等多种途径,让幼儿在兴味盎然的活动中强化规则、巩固技能。如设置“我是小当家”生活游戏区域,运动会上增设穿脱衣服、系鞋带、叠被子等项目。

(2)自我管理

①创设情境法

将秩序行为巧妙转化成游戏规则。如为改变午睡时幼儿们蜂拥着往阁楼寝室跑的嬉闹场面,教师设计了 “小乌龟爬山坡” 的情境,幼儿扮演小乌龟,在“山坡下”排队,一个接着一个、一级一级往上爬,有序爬上“山顶”(寝室)。

②换位体验法

通过互换角色、在矛盾冲突中倾听弱者的心声等途径,让幼儿尝试体验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③呈现计划法

和幼儿一起制定一日活动、春游、秋游、发放宣传单等活动计划,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应该承担什么职责、事先做好哪些准备等。

(3)自主维护秩序

①自然体验法

例如带幼儿走进公园感受美丽景色,幼儿们陶醉其间的同时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人在竹子上乱刻乱画,有人将瓶子丢在草地上,有人拿走了池中的鹅卵石……由此引发幼儿讨论、批判不文明行为,积极实施画宣传牌、发宣传单、当面指出等友情提醒的具体做法。

②角色激励法

通过每日“文明小卫士”“环保小卫士”“小小值日生”的值勤,让幼儿亲身参与到维护集体秩序的活动中。

③经验拓展法

通过“我会排队“我会倾听”等系列活动,引导幼儿探讨、总结关于“等待”“合作” “交往”等多种秩序活动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2.游戏活动中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策略

陈鹤琴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5]因此,我们致力于在游戏中采用恰当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

(1)以“情”助行

①拟人化引导

把游戏材料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并借此向幼儿提出爱惜材料的要求,帮助其理解爱惜的含义。如针对小班“娃娃家”中不爱惜玩具的现象,设计“熊娃娃哭了”的评价环节。

②移情训练

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让幼儿在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在故事中引导幼儿学会10句文明的交往语言,在童话剧表演过程中学会积极等待的方法:排队等待、观察等待、目标暂时转移等。

(2)以“境”引行

①环境对比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序环境与无序环境的对比,引导幼儿感受无序地操作材料所带来的种种不快与不便,对有序取放与物归原处的行为产生认同,并付诸行动。

②环境暗示

将规则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中,以暗示幼儿遵守规则、规范行为、有序游戏。如“巧用游戏牌”,帮助幼儿有序选择游戏区;“趣用图标”,将趣味图标张贴在各区域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道具为镜”,通过道具来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职责,避免幼儿因角色意识不明而出现无序行为。

(3)以“议”立行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制定规则,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立规则、调整规则,逐步建立规则意识,成为规则的主动制定者与执行者。将先来后到法、数数轮流法、点兵点将法、猜拳法、抓阄法、实力PK法等公平处理问题的办法自然渗透到集体生活的多个环节。

(4)以“激”促行

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在集体面前肯定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幼儿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的行为中获得力量、得到激励。

3.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策略

(1)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①借助文学作品

选择通俗易懂、幼儿喜欢、乐意倾听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幼儿在与作品的互动中明白倾听的具体要求,学会耐心倾听。

②运用游戏强化

在“传声筒”“奇妙的声音”“找错误”“听指令”等倾听游戏中,培养、强化幼儿倾听的专注性、坚持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幼儿的倾听品质。

(2)提高有序操作的能力

首先,教师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指导,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掌握操作的顺序和方法,让操作过程正确、有序;其次,通过“借用标记,按序取放”“依次传递,迅速取放”“任用组长,积极取放”等策略,让幼儿学会有序地取放材料。

(3)学习合理地共享空间

①借助参照物,合理分享固定空间

如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借助地面的圆点、线条、室内的钢琴、黑板、操场的大树等参照物,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与同伴的拥挤、碰撞。

②巧妙引导,合理使用自由空间

如在小班体育游戏“战胜大灰狼”的开始部分,“小羊羊”一窝蜂地围着“妈妈”挤作一团,这时“妈妈”举起手臂,一边转,一边带着“小羊羊”念起儿歌:“手叉腰,慢慢转,不要碰到好伙伴;手伸平,慢慢转,不要碰到好伙伴;慢慢转,慢慢转,碰到伙伴让一让。”儿歌念完了,幼儿也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下去。

(三)搭建了家园共育的新平台

1. 家长工作坊――参与体验,感悟秩序教育

在家长工作坊“探求秩序之美”活动中[6],首先组织家长完成相关调查问卷;其次利用课件梳理当今社会公民秩序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加拿大、德国、日本就文明行为培养采取的措施[7];接着家长和教师一起分析在秩序意识建立和行为养成等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这种参与式家长会,使家长意识到应为幼儿创设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提高自身修养,为幼儿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讲文明、守秩序的好习惯。

2. 《七彩阳光》园刊――正面引导,推广教育经验

我园《七彩阳光》园刊设置了“专家视点”“教师手记”“我推荐共分享”“育儿心得”等栏目,免费向家长和其他幼儿园赠阅。除了每一期渗透秩序教育内容外,我们还会在三月、九月的“文明展示月”活动中编写主题园刊,让文明风尚的正能量在家园之间传递、积聚。

3. 预约访谈――关注个体,提升秩序素质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体发展的不同,在秩序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幼儿对秩序的理解和践行表现出一定差异。为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家长预约访谈活动,要求各班教师每天至少访谈1~2位家长,一个月内和所有家长沟通一次。同时要求教师在访谈前做好访谈计划:幼儿近来在秩序行为养成方面有哪些进步?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方面我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提供哪些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措施?希望家长配合做什么?访谈后认真做好记录。这样的访谈有效提高了教师、家长对幼儿个体在秩序行为养成中的关注。

4. 亲子活动――亲子同行,建设文明生活

三月和九月是我园的“文明展示月”,我们开展了“文明一家人”亲子活动,通过实施“共拟一份家庭公约”“共做一次社区宣传”“共当一回志愿者”“共植一棵小树”“共唱一首文明歌曲”的“五个一”文明工程,以家庭为切入点,亲子同行,建设文明有序的和谐生活。

5. 网络交流――共同探讨,提升育儿水平

当下,网络运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园开设了幼儿园网站,每个班开辟了班级网页(博客)、家长QQ群等,为秩序行为养成教育构筑了更为便捷的家园沟通桥梁。运用网络,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可以就幼儿生活、学习、成长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共同探讨教育策略。如,针对幼儿双休日无节制看电视,影响生活秩序,家长就此在QQ群里展开热烈对话,各出妙招。有的觉得应为幼儿选择好的电视节目,有的认为应为幼儿制定计划,安排读书、绘画、户外锻炼等多种活动,有的建议多与小区里的同龄幼儿结伴游戏,还有的提出父母应尽量抽时间陪幼儿一起玩,等等。

6. 家长助教――巧用资源,宣传公共秩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秩序行为养成教育研究中,我们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了解成人的职业,了解周围的环境,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秩序,知道社会是有序的、和谐的。如,我们邀请交警家长来园讲解交通规则;请消防员家长介绍消防器械、设备,演示消防过程;请图书管理员家长讲解图书的摆放规则等。幼儿们直观地认识了公共秩序,同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能成为“家长老师”感到无比自豪。

(四)探索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新模式

1. 行为模式:教化、物化、内化三步曲

第一步,教学先导,体验秩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理解、体验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第二步,巧用图标,物化秩序:在空间环境设置中物化规则,利用简明生动的形象时刻给幼儿无声的提醒;巧妙利用音乐,有序转换活动,引导幼儿遵守作息时间。第三步,坚持一贯,内化秩序:在组织一日活动中注重循序渐进、正面引导、持之以恒等原则,进一步帮助幼儿固化已习得的秩序行为,从而将秩序内化为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

2. 组织模式:幼儿园、家庭、社区同步行

(1)家园同步建立秩序

家园共同的认识和统一的要求是秩序教育成功的前提,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发放《活动倡议书》等活动,帮助家长认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幼儿在家中、社会活动中的责任以及应养成的秩序行为规范,做到幼儿园和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上的同步,避免了以往在家长不知情、不了解的情况下,造成幼儿园单方面教育的单薄无力,甚至家园教育相互抵触的现象。

(2)社区活动强化秩序

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熏染,并接受社会生活的检验。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考察社区环境,利用“SWTO矩阵分析”法梳理地理环境的优势、劣势,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有效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如:与所在交警队联系,带幼儿实地感知红绿灯、人行横道、交通标志,理解交通规则;与所在地的银行、邮局、超市联系,实地观察一米线,了解收银台的操作流程和邮寄的程序,体验排队等待的秩序;联系社区公园开展果树种植,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体验爱护绿化、保持环境整洁的公益活动;带幼儿乘坐公交车,学习先上后下、上车投币、礼貌让座的公共秩序……幼儿们在社会实践中习得良好的秩序行为,又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既而得到家长、社会的肯定和赞扬,这样的积极互动,有效强化了幼儿的秩序行为。

(五)完善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教育的新课程

我们将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文字记录资料、活动方案、养成策略等进行梳理和总结,编著了幼儿秩序行为养成的特色园本课程――《探求秩序之美》。该课程包含三个篇章:《探求之源》收录了4篇对象分别为幼儿、教师、家长、社会的幼儿秩序行为现状调查报告,揭示了本研究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意义;“探求之旅”呈现了课题组成员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所历经的29个精彩片段,并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提炼出秩序行为的养成策略,为幼儿秩序行为养成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指导;“探求驿站”则汇集了我园“文明一家人”亲子活动方案、22篇“我会……”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以及4篇个案跟踪观察记录,为幼儿秩序养成教育提供具体的、可供借鉴的操作范式。2011年12月,《探求秩序之美》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对本地乃至其他地区的幼儿园开展幼儿秩序行为养成教育起到了辐射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2] 孙云晓.幼儿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2010.

[3] 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5] 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文集(第1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细节体现素质,细节代表形象,细节决定成败。社会细节怡人,家庭细节容人,作品细节感人,教师细节动人,学校细节育人。笔者认为在管理班级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化细节教育。

一、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教师要始终注重学生德育工作,从细节入手,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强化学生个人形象、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比如,黑板报的宣传,做到常出常新,并在每期黑板报出版后,结合黑板报主题开一次主题班会,强化教育;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加强学生自己的互动,从细节引导道德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我认为这一点尤其重要。要时刻关注学生细微的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并能从多方面了解变化的原因、方向、程度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做到一针见血、有的放矢,绝不是每次交谈都大话套话,毫无效果。

二、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度重视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这就要求必须从每个学生、每处细节抓起。首先,要求班干部们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在班级管理上起到很好的核心作用,各科代表在各自学科中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带头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带动其他同学。特别是在每次考试之后,及时找个别学生谈心,分析他们的现状,交流他们的学习体会,指明努力方向。要求学生认真自我总结,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很多细小的环节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常抓卫生管理,从我做起,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6

每个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也担负着育人的重任,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作为全班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班队会、晨(夕)会这些德育的重要阵地。

主题性班队会、即兴式班队会、节日性班队会、庆贺式班队会等,可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节日前后召开“劳动最光荣”之热爱劳动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之立志教育,“端午节里话屈原”、“我和我的祖国”之爱国主义教育,“敲响新年的钟声”之综合性教育;针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偶发事件,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的养成教育;在平时思想教育系列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专题、主题教育。

晨(夕)会一般只十分钟,思想教育有其简洁精炼的特点,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如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时事政策信息的交流;“名人名言”闪耀智慧火花,“新书介绍”推介精神食粮,“一周要闻”大至世界,小至班级……“晨会课上话热点”根据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或进行讨论,或进行采访,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涓涓思想的清泉润进学生的心田。

二、学科渗透,横向沟通

德育的渗透性,即隐性教育,是在有明确指导思想之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德育工作不只是一个人或一门学科的事,每个教师应树立全局观念,不能提到德育就认为是班主任的事。应该多学科渗透德育,在教学的主渠道中选准德育渗透点,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中德育教育的意图十分明显。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内含在经过组织的语言文字之中。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艰苦朴素教育等内容,教师应适时、适度、相机渗透。

数学让学生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音乐、美术使学生形成审美素养,体育课培养顽强的意志,劳动课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活动课中克服畏难情绪、骄傲情绪,发展兴趣、爱好、特长等非智力因素。这种多学科的渗透除了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们还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完全割裂开。

三、三位一体、内外结合

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课内外、校内外一切与教育学生有关的各种因素,积极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效果。

因为德育的渗透型、分散性、经常性的特点,教师要课内外发现问题及时抓,发生在校内外的问题一样抓。毋容置疑,社会舆论导向、大众传播媒介、一些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极大的,那么让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加强对学生的调控,让德育延伸到社会,使这一系统工程更加系统化。比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希望工程”、“手拉手城乡助学活动”等,用更多的时间参加学雷锋活动、社区活动,远离“三室一厅”、网吧。

四、方式多样,结构优化

篇7

时光荏苒,回顾与学生一齐走过的风风雨雨,不禁感慨万千。这半年来,我们成功过,失败过……但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师生能在这段旅途中携手互助,同舟共济,茁壮的成长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本事、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建设、巩固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趋向。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用爱心激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开展梦想教育

虽然大部分学生刚开学时是带着对高中、甚至对大学的向往来学习的,有必须的学习热情。但多数同学因基础较差,听讲有必须困难,在开学一个月后,学生中出现了一种畏难情绪,有部分学生甚至想到退学。针对这种情景,我们班组织几两次以梦想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讲梦想、树梦想,学习那些以坚定梦想支撑而努力拼搏人士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努力在今日、期望在明天。

二、运用掌握的教育和心理学规律,科学的进行班级管理,让这个班级和谐、温暖。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处于“多事之秋”,教育管理者仅有走进他们心中,才能顺利的处理和解决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才能和学生搞好关系,各方面关系才能捋顺,整个班级才能和谐。

我充分利用自我掌握的心理和教育学知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使整个班级呈现出进取向上、相互关爱、团结自律的良好风气。

三、用各种方式开展如何做人、如何提升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礼貌行事

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中,很多时候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重要的多,学习好会让一个人受益几年,学会做人则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孝顺,心中充满爱,对人真诚但不懦弱,尊重但不谄媚,不欺软怕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坚持原则,有内涵、高素质”是我教育学生做人的中心思想。点滴教育融入了平常的管理中,上“礼仪修养”课,开展主题班会,辩论会等,让学生的行为更加礼貌,素质得到提升。

四、加强养成教育,构成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及其它时间加强宣传力度,调动团体力量制定班级管理量化细则,构成团体的规范;采用班务值日制约束全体同学,让学生养成自觉守纪、自我控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成才的动力,我把学习问题常挂在嘴边,常常提醒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学生们在这一学期中都能团结友爱、勤奋向上。

五、抓住各种机会,及时与学生、家长及科任教师交流、沟通

除了公开的正面宣传教育之外,我也常与个别学生进行应对面的谈话。经过平时的观察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资料包括多方面:学习问题、表现问题、思想压力问题等等。同时,经过家长来校或打电话询问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及时解决问题。经过班主任与家长的配合,及时把学生错误行为制止在萌芽的状态。

六、进取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我的良伴、知己,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教师的劳动,树立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七、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本事及综合知识水平

“学博为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渴望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仅要教育指导学生,还要及时更新自我的知识,改变观念。信息时代中,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所以,必要时我们也不妨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提高。

总而言之,我这一学期做的都是一些当为之小事,但这些小事又关系到每个学生家长的期望,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前进方向,所以做得好坏,影响深远,职责重大。

总结二

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在我的心里,一向装着这样一句话: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向是这样要求自我的,也以此为宗旨来教育学生。时间飞逝,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我将这一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会关爱,营造团结向上的班团体。

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忙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团结向上的。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我“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团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团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团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

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期望教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进取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班干部管理本事。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进取因素调动起来,才能构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所以,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我、表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

当然,班规的具体资料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

总结三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高一年六班的班主任。高一是为高考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回首一学期来的班主任工作,我能够本着对学生、学校和家长负责的原则,牢记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习两大主题,结合学校和本班的实际情景来开展工作,过程有欢乐也有辛酸,结果较为充实有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具体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任何一名学生,我们首先要教给他们的是做人的道理,道理教得好,他们受益的将是一辈子。因而,我充分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时间,对于一周来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就事论事,讲明道理,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道理的教育。尤其是加强对个别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努力营造进取、健康、向上的和谐班团体。

二、常规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配合学校开展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基本上能严格要求自我的仪容仪表,在规定时间内能自觉穿好校服,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学生能遵守严格的请假制度,做到不旷课。能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碰到教师多数时候也能主动问好。

三、抓好学生的学习。

把书读好,学会学习是学生在校的最重要目的。异常是相对于高一年的学生来说,离高考还有必须有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因而我想方设法来促进学生学习:

1、努力创造良好的学风,根据不一样的周校历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要求他们对于学习应常抓不懈并要求他们时常自我反省,反省近一段时间的得与失,并想出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不足,以期不断提高。

2、加强与科任教师的交流,配合科任教师的工作,把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揉成一条绳,共同创造完美的未来。异常是在期中、期末考临近时期,更是加强与科任教师的合作,共同抓好期末复习工作,并要求协同科任教师安排好各科之间的复习时间,防止出现各科争着抢时间的现象。

3、举行了两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英语的兴趣,我一再的给学生强调这两门功课在以后高考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对取得提高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针对期中考情景,在期中考后进行了一次学生的学习方法交流主题班会,学生交流自我的学习方法,改掉不良的学习方法,开始培养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

4、常表扬学习认真和学习提高的学生。对于勤奋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树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针对期中考考试中成绩优秀和提高较大的学生,及时地进行奖励。

5、常与学生谈心。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一般的学生,我都能常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提高。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常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并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我能鼓励他们慢慢提高。而对于后进生,要求他们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努力向前。

异常是针对学生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在期中考试之后,就学生的成绩,我有计划的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做了交流,并给了他们一些提议。

6、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对于表现有提高的学生,能与他们家长交流,对他们的孩子进行表扬,并要求他们继续配合学校的工作;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必要的时候也能要求他们家长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

四、努力创立一个民主的班团体。

经过公开竞选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他们满意的班干部,让班干部真正起到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而班主任更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许多事情我都能征求学生和班干部的意见,由生活委员自收自管班费,并定期公开班费收支情景。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回顾。当然,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对于一名工作不满两年的班主任来说,我明白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我也将不断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争做一名合格班主任。

总结四

对于高一新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磨合、规范,学生基本适应了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基本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同学之间更是得到了有效的融和。在这种大势已定的情景下,即使再有部分学生调入本班,也会很容易将其同化,所以下一步的任务主要就是再给学生一新的目标。

让学生,在新鲜的管理中得到自律,在不断的规范中找准定位,在明确的方向中看到期望。对于基础欠缺的学生,帮其树立信心找到期望感受成功,至关重要。所以,下学期的任务是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给学生供给机会展示才华、增长自信。

一、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

教书先育人,这是我教学教育的不变准则。我始终认为:常规好,仪容仪表好,学习,自然也会很好。遍观高一年级学生,无一不是存在做事不规范的问题。要么是自我为中心严,不欣赏同学;要么是懒散应付,学习目的十分之不明确,学习不认真。

养成教育,应当说在这一届学生身上尤其欠缺,但作为高中生,很多习惯已经定型,且基本人人都有问题。这就决定了养成教育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否则,贪多嚼不烂,造成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结果。具体计划如下:

1、在教育资料上,重点放在抓常规。

迟到、穿校服、学生仪容仪表,两操,室内外卫生带桌罩、课桌物品摆放、值日、礼貌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上。学习成绩的取得,并不完全决定于聪明智慧,很大一部分因素都在非智力方面。学习搞不好的学生,基础差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问题是没有进取心、没有好习惯。

但,这种习惯的培养又不能完全从学习上去做,因为在学习找不到成就感的学生已经麻木了,已经对这方面的教育充耳不闻了。要想真正到达目的,必须曲线射门,以另一种的方式达这一目的。从日常生活、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再引导其将本事迁移到学习上,不失为一中有效措施。

2、在教育时间上,分时段完成。

担当班主任,又身兼两个班的英语教学,精力实在有限,不可能同时全部完成。更何况,学生问题较多,对于他们来说集中要求解决,也是难以翻越的高山。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养成教育必须分步进行,每次一个重点,解决一个再进行下一个。

为此,我决定最短每周解决一个问题,解决完一个,找一个负责人,继续执行着。保证劳动果实继续保有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积少成多,逐渐把问题解决,逐步让学生成为完善的人。并且必须要把这些常规检查制度化,由班委进行定期检查。

3、在教育方式上,班主任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的,所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就变得很重要了。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家庭环境、性格特点,仅有了解,才有沟通,有了沟通,才有深入人心的引导和帮忙。

二、构建良好的班级精神面貌。

团体需要凝聚力,班级需要昂扬向上的班风和良好的班级文化。比如我们班的班训是:得意失意,永不在意!提高退步,永不止步!这是全班同学一齐选出的口号,反映同学的心声。班级墙上贴着班规和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等的职责,时刻提醒同学们努力上进。

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应倡导同学们养成良好习惯,这是无形的财富。欢乐学习、热爱生活,班主任能够发起跑步锻炼活动、鼓励同学们每个午后齐声唱歌,振奋精神……诸如此类的方法有助于构成互助互爱、简便但不失努力、愉快但绝不倦怠的班级氛围。同时强化常规管理,创设正常有序的学习环境。

三、进一步做好信心教育。

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的作用。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差,习惯如何不好,毕竟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这就是自我的学生,必须要应对,并且还必须有所改变。对于这样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心问题。

由于长期的考试不梦想(相对),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心态发生了变化,毫无斗志可言。这就决定了,我的教育必须是唤醒式的教育。要每位同学牢记班训:得意、失意、永不在意!提高、退步永、不止步!

上学期“超越自我”的信心教育方法,这学期继续坚持,并尽可能的丰富化。为此,我设计了“我的学习我做主”的自我监督形式,资料涉及到励志格言、成绩激励、听课状态自我监督、作业自我解决、疑难解决办法、学会欣赏和家长评语等。

让学生在不断刺激中自我惊醒,自我监督,自我竞争。天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增强自信,进取进取,不断超越。

四、用活力梦想鼓励学生。

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有活力的时候,我们应当调动他们的进取性,而不是压制。班里成绩差的学生也学习地很进取,因为我要给了每一个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学习是有节奏的,该玩的时候不要强迫学生学习,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在调理好学习节奏的前提下,同时用热情鼓舞学生,才能使整个班级齐心向上。

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把学生看成是与我一样的成年人,他们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他们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说教,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当他已经认识到自我的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批评了,否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五、常与学生谈心。

篇8

应该怎样实施教育才能达到上述的目标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通过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自我约束。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行为是十分关键的,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得靠自身行为约束。要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从自我约束做起,认真对待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职高教师,我们应让学生们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简单道理,让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严格自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处理并妥善解决身边的日常小事。

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职业意识是职业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职业规范是指某一职业或岗位的准则,包括操作规程和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这是未来做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作为职校的老师,对每位同学都要重视技能训练,向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学习,刻苦钻研,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1.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社会是检验知识最好、也是最终的场所,实习阶段对职高生是十分重要的。实习是学生从校园向社会转化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珍惜并好好利用这短短的一年实习期,把在校园里学到的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实践中去。

篇9

我经常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高中班级工作总结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纪律教育是我抓班级工作的切入点,我对学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学生在自修课时做到鸦雀无声,精心学习。一学年来,我班学生已经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违反纪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在纪律管理中,实行班干部轮流值周制度,培养班干部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对班级管理高度负责的精神,使个值周班干部在工作中能实事求是的反映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学习方法的知道也是这一学年的工作重点,高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上面的问题,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

篇10

二、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

1、开学常规教育

⑴提出班级近期、中期目标,并且分解到每一位同学,让他们的目标清清楚楚、张贴上墙。

⑵加强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⑶座位调整,继续开展“一带三”、“一帮一”活动。

2.展开班级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管理班级的意识,进行一次班级问题的讨论;先四人一组讨论出一个问题,再进行全班的讨论,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主题班会:⑴新学期,话理想⑵正确使用压岁钱;

三月:

1、班级常规管理的适当调整:班干部的调整;劳动岗位;座位的调整等。

2、新一批班干部的培养:

3、针对学校有不少学生到网吧上网的现象,在上学期实行“家长签字”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到家打电话”制度,同时开展“上网利弊”正反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其危害。

4、通过组织讨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5、加快“红五月”活动的准备工作,带领学生参加,使他们认识到“重在参与”,体现出激烈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6、组织好第一次单元过关检测并做好总结工作。

四月:

本月重点是:⑴期中考试;⑵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讲座与活动

1、期中考试总动员。

2、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步适应中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五一放假前的纪律和安全教育。

4、主题班会《正确对待挫折》。

5、准备“红五月”活动。

五月:

1、针对长假过后的散漫现象,加强常规教育。

2、期中考试的总结,进行奖励。

3、主题班会:《摆脱自负,挑战自卑,重塑自信》

4、“红五月”活动。

5、全能竞赛和第二次单元过关检测

六月:

1、第一周进行班集体差距对照,提出相应活动方案。

2、青春期教育为学生迈入初二做准备。

3、以“我写我自己”为题进行自我总结和认识,结合写学生评语。

4、期末考试总动员。

七月:

1、主题班会:《怎么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和学生放假前教育。

篇11

二、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二月:

1、开学常规教育

(1)提出班级近期、中期目标,并且分解到每一位同学,让他们的目标清清楚楚、张贴上墙。

(2)加强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座位调整,继续开展“一带三”、“一帮一”活动。

2、展开班级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管理班级的意识,进行一次班级问题的讨论;先四人一组讨论出一个问题,再进行全班的讨论,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主题班会:

(1) 新学期,话理想。

(2) 正确使用压岁钱。

(二)三月:

1、班级常规管理的适当调整:班干部的调整;劳动岗位;座位的调整等。

2、新一批班干部的培养:

3、针对学校有不少学生到网吧上网的现象,在上学期实行“家长签字”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到家打电话”制度,同时开展“上网利弊”正反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其危害。

4、通过组织讨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5、加快 “红五月”活动的准备工作,带领学生参加,使他们认识到“重在参与”,体现出激烈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6、组织好第一次单元过关检测并做好总结工作。

(三)四月:

本月重点是:

1、期中考试。

2、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讲座与活动。

内容:

1、期中考试总动员。

2、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步适应中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五一放假前的纪律和安全教育。

4、主题班会《正确对待挫折》。

5、准备“红五月”活动。

(四)五月:

1、针对长假过后的散漫现象,加强常规教育。

2、期中考试的总结,进行奖励。

3、主题班会:《摆脱自负,挑战自卑,重塑自信》

4、“红五月”活动。

5、全能竞赛和第二次单元过关检测

(五)六月:

1、第一周进行班集体差距对照,提出相应活动方案。

2、青春期教育为学生迈入初二做准备。

3、以“我写我自己”为题进行自我总结和认识,结合写学生评语。

4、期末考试总动员。

(六)七月:

1、主题班会:《怎么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和学生放假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