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2 15:07: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毕业实践环节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内容是对前面各个环节的总结、转化和深化,是毕业生通向社会的桥梁。它的重要性是其它环节所无法比拟的,不可替代的。为了把高职类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强调实践技能,而毕业设计环节尤其重要,是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检阅。

我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课题方向,大致有工程应用类、管理类、设计类等。如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编制、施工方案等,其中施工组织设计占了大半。

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课题的方向,应该结合社会岗位需求,跟工程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发动老师以及发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来确定课题。一方面可以扩大信息的来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行业信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也可以与顶岗实习作进一步结合。

此外应加强校企合作以获得较多的具体工程施工组织方面的课题。高职院校一般都有专业指导委员会,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是各施工类企业的负责人,而且这些企业通常都是校企合作企业,那么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增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邀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进行专项指导,很有必要。

下面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1 当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命题定位上把握不准确

立题不当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命题上,没有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来,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毕业实践选题难度,在给部分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课题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局限,题目的范围或体量超出了高职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过程中才发现完不成或不会做,影响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顺利进行。为了完成毕业设计,还会造成抄袭现象,影响实践锻炼效果。 1.2学生投入不足或认识不够,完不成选题就业对学生毕业实践影响比较大。由于存在就业的压力,使许多学生将很多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之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实践中去,毕业实践时心不在焉,出现懈怠情绪。对整个毕业实践进程影响明星。

部分学生对研究题目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其表现往往是应付了事。对需要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面还好后面就不行,或者很不完整。另外有些学生,还把一些其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全盘照抄,没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工程上来,闹出许多笑话。 2相关问题的改进 2.1完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选题 为保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选题质量,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关: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题的内容应与本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这需要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当下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其次选题难度应适中,尤其是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布置不同难度或范围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题目,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现有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如果学生在完成全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有困难时,也可以让他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绝对不能把其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复制了事;另外选题要在校企合作下进行,依托顶岗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来进行,选题可以是真实的和接近实际的工程,这样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才是真实以及有效果的,其本人也会觉得有成就感。另外还需保证课题的多样性,避免题目重复出现。 2.2根据学生差异,因材选题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新时期的学生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对具体施工组织设计时,有些学生会认真去思考,根据所学知识把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文明生产等都考虑进去,但相当多学生不会把各个方面都能形成想法的,对这部分学生就应当考虑让他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总体编制,或针对某专项施工进行组织设计编制就可以了,但可以在深度方面作出要求。

鉴于不同学生各自拥有不同客观条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为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课题,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选题,顺利毕业。为此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毕业环节中初见学生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签约的意向单位以及将来拟从事工作的类型,了解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在明确学生的相关背景之后,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不同难度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课题。

3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实施

3.1由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既可以是学校教师,也可以外聘校企合作单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当然外聘教师最好经过教师职业培训)。对于学生自己到实习单位联系的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经资格审查后,也可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但同时学校还应指定一位校内联系教师,负责联系和监督的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校企合作企业的作用不仅是提供课题,更重要的是提供实践指导。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2-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是国家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3年,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印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本科工程人才标准中规定了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企业和学校制订标准指明了方向[2]。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中规定:本科工程型人才应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支撑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流水施工、网络计划技术相关知识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能拟定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传统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安排和考核方式都无法满足卓越工程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改革措施

1.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流程、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要量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等。教材内容按顺序依次为:施工项目组织概论、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施工项目现场与生产要素管理、施工项目后期管理。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3],将教学内容分解,对教材结构重新组合,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任务主线,在开学初提出本课程的任务要求,结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将教材内容贯穿其中讲解,项目驱动化教改内容调整图见图1。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2.利用实践与创业基地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编写施工流程、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案,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工地现场实践经验,对施工方案的编写内容显得空洞乏力,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存在不足。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强化课程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受到实习经费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制约,许多单位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较为紧张[4];此外,普通多层建筑建设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学生的实习期只有几个月,学生即便到了工地也不能系统掌握一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

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托与建筑公司共同打造的建筑工程实践与创业基地[5],以学校建设国际交流中心为契机,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构建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输送结构。在实习基地,采取实习教师带队,授课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指导的方式,学生得以在校期间定期到基地实习,了解施工流程,为《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课堂教学和学生课程设计均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对我校08工程管理专业50名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有64%学生所从事岗位是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支撑作用[6]。以往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宽口径,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7],学生对课程设计与将来的职业方向之间的联系不清晰。课程改革中,结合工作岗位进行课程设计。改集中课程设计为分散式,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集中在工地实习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共享企业资源,重新审核原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终完成一份符合工程实际的方案[8]。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方案更多样化,有更多的自由拓展空间[9],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课程设计考核成绩由学校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按百分比给出。

4.通过BB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通过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向学生展示: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授课课件、作业、测验以及其他教学资料。课后教师通过BB平台发表授课博文反思教学过程[10],学生向教师提交听课日志,对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实现基于课堂、网络辅助的教与学活动,加大了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程度[11]。

5.其他改革措施。除项目驱动化教学外,部分内容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例如:土方工程施工方案、降水工程施工方案。课前安排任务,学生分组预习目标,打造“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课程设计采用西西网络图、project软件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横道图、单代号网络图、S曲线图、斜率图等,进度计划完成后,可以Microsoft Project文件(2003、2010)、EXCEL文件、AutoCAD文件、bmp、jpeg格式输出。

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施工技术》、《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紧密联系。

三、总结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从课程内容选取、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组织,网络教学等方面展开《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配合部分模块的翻转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倩,周兆银,万虹宇.工程能力与创新: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J].职教通讯,2012,(33):32-36.

[2]李大华,张克仁,姚燕生,陈杰.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C]//会议/第三届教育技术与培训国际学术会议,第3卷.武汉,2010年11月27当日-28日,美国IEEE出版社出版,2010:376-379.

[3]丁舒媚,唐杰.《建筑施工组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建材,2013,(4):196-198.

[4]李鸿芳.“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6):116-1177.

[5]罗亚琼,张义坤,刘利莎.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63-64.

[6]俞锡钢.立足课岗证融合的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98-100.

[7]方张平,黄伟,李奇.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9):70-71.

[8]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79-82.

篇3

本课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方法、步骤,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设计和调整。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题目与四年所学专业目标一致,本人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目标和本研究题目一致。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因为自己毕业后从事就是施工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以及施工五大员的管理能力。

研究现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施工企业建造师初步能力,在校获得施工员证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能力,是施工员和建造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凡是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都在努力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主要是高层、大跨与深基坑的不断增加,垂直运输、吊装与支护、降水等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工程方面,如3A工程(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设备自动化BA),出现了复杂的布线系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ISO/GBT的执行)安全要求的重视,使得施工组织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重视。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在我国施工方法选择越来越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越来越先进而具体,并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网络计划已普遍使用,与横道图并用,充分运用二者各自的优点,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文明施工越来越被重视,施工平面图设计合理而可行。尤其是尊重人权,重视健康,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争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抢工期,保安全,重质量”,实现甲、乙双赢的目标。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在施工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四新”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以及管理等方面较落后。“四新”,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许多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却刚刚开始,譬如竹胶模板、滑模、早拆模板,冷扎钢筋、机械连接、电渣压力焊,免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基坑板桩支护、人工降低地下水、门式脚手架、小桁架模板支架、,苯板外墙保温、SBS改性沥青防水、塑钢窗、地暖等。“四新”的出现,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更加严禁、先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标。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我国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财务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计划编制与修改、指标分析与方案分析、钢筋的统筹下料等,目前计算机利用很薄弱,影响了高效、低耗的实现。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进度控制上。施工组织强调有目的、有秩序、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而管理强调管辖、控制、处理。目前施工只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而施工中的管理却被较严重地忽视,而这恰恰应是重点,质量靠过程控制,效益从管理中得到。因此,本次毕业设计计划重视这三方面的研究,争取有所创新。

本课题特点: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4264.55㎡,建筑层数为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0.70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工程长度为49.75m,不需要设置伸缩缝,不必设置后浇带。施工缝可留于房屋中部,折线型,按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因为是坡屋顶,所以工程量计算较复杂。

二、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根据给定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完成工程量计算;根据给定的施工条件、有关工程量计算资料,完成一个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工程量计算:包括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

(2)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特点,地点特征,施工条件等;

(3)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程序、顺序、起点流向,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

(4)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横道图和网络图,含劳动力动态图等;

(5)资源需要量计划:包括人工,材料,构件和机械等;

(6)施工平面图设计:(场地给定)

(7)技术组织措施:包括提高质量、保证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文明施工、缩短工期措施等;

(8)技术经济指标。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本课题难点是进度计划的编制。计划通过网络下载方法和实习机会获得施工组织设计的案例,通过大量施工组织设计实例的研究,取长补短,从而获得国内外在相应方面的优秀设计经验。实现途径: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整理典型材料;撰写毕业设计书。实现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研法、比较法和文献法。

实现手段:一律电子板打字和绘图。尽可能考虑使用预算软件校核工程量;尽可能考虑使用施工组织设计软件校核进度计划。

三、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

工具书:《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法》,《招投标法》,《质量管理条例》,各种相关标准图集、各种施工设计手册,以及本专业的各类专业课程教材。

手中的土建结构施工图纸和建筑施工图纸,个人电脑。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工程量计算方面:主要是各种工具书较为短缺,包括定额、设计图纸中所涉及的各种标准图集等。解决办法:部分可以利用毕业设计经费购置,部分通过毕业实习搜集,部分通过网络查取等。

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模板设计和进度计划编制是难点,主要通过网络下载相关案例总结经验。

四、已查阅参考文献目录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S].09G101—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7.

[2]于立君,孙宝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3]刘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孙昌玲,张国华.《土木工程造价》[M].2000年6月.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

[5]辽宁省建设厅,辽宁省财政厅.《建筑工程计价定额》[S].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6]辽宁省建设厅,辽宁省财政厅.《装饰工程计价定额》[S].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7]锦州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卫生间浴池盥洗室构造》[S].辽92J1101,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8]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EPS外墙保温墙体构造》[S].辽2004J107,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9]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坡屋面建筑构造(一)》[S].00J202-1,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2.

[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S].04J801,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2.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S].03K40403(05)K404,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2.[12]SeungY.Lee:AchintyaHaldar:F.ASCE.ReliabilityofFrameandShearWallStructuralSystems.JoumalEngineering2008vol.129(no.2).

五、进程安排

1、1月5日-1月14日(前期)调研、搜集资料(实习)

2、2月27日-3月2日(第1周)论证、开题(实习)

3、3月5日-3月16日(第2、3周)识图、熟图

4、3月19日-4月13日(第4、5、6、7周)工程量计算、劳动量计算

5、4月16日-4月20日(第8周)计算,中期检查

6、4月23日-5月27日(第9周)毕业实习

7、4月30日-5月25日(第10、11、12、13周)编写土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5月28日-6月1日(14周)设计,提交初稿、修改

9、6月4日-6月8日(第15周)修改,定稿、打印装订、做PPT

篇4

      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1.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4)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土石方、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装饰等)中的生产技术技能;   

    (5)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2.实习要求

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工地实习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生产工作,在工作中参照本指导书的要求,全面地完成生产实习工作。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和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地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

(1)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

1)柱、梁、板、楼梯的模板构造;模板(定型组合小钢模)的配板方法(绘制配板图);模板支撑方式及模板设计等有关内容;

2)结构配筋情况(分析其是否合理);钢筋的配料、制备方法;钢筋绑扎方式、安装、验收及隐蔽工程记录;钢筋代换;钢筋的下料长度等;

3)钢筋验收、质量管理;

4)钢筋机械及加工工艺,车间平面布置;

5)钢筋焊接及其它连接工艺、冷拉、冷拔工艺及质量控制验收标准;

6)先张法、后张法施工工艺及预应力筋的配置、张拉制度及质量控制;

7)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合比施工控制;

8)混凝土的制备及机械设备、掺合料、附加剂的应用;

9)混凝土运输(水平与垂直运输)机械、运输组织方式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0)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捣实机械及捣实方式;      

11)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拆模时间和拆模方式;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验收;

12)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13)伸缩缝、沉降缝的构造;

14)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15)模板的定位方法;轴线和标高的控制等;    

16)各种结构模板构造、支模方法、模板配置;

17)模板安装及质量控制、模板拆除、维修及周转;

18)隔离剂的种类与应用;

19)工程的流水段划分和流水施工方法;

20)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21)劳动力的调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等;

22)其他有关的内容(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确定)。

(2)多层砖混结构    

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

1)  了解砌筑操作规程及砌筑规则;

2)  皮数杆的作用及其控制;

3)  砖、砌块、砂浆、砌体的强度等级及相互关系,砌体施工验收规范;

4)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区别及制备;

5)  每层墙身轴线的引测,平面弹线和标高控制;

6)  所用砖、灰浆材料特性,材料运输机械和运输方式;

7)  脚手架的构造和搭设方法,安全网的设置;

8)  砖基础、砖墙等的砌筑方法,纵、横墙的联接方式,过梁的施工等;

9)  砌砖质量检查与验收;

10)墙体可砌高度,砌体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组织,砌筑阶段现场平面布置;

11)装饰工程种类、工艺、质量标准,各种饰面材料的应用;

12)楼板的配板,楼板吊运方式和铺设顺序及方法;

13)现浇楼面的配筋,钢筋绑扎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方法等;   

14)材料、劳动量的计算方法,劳动力调配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等;

15)多层砖混结构的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6)其他有关内容。

     (3)单层工业厂房

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

1)结构型式与结构特点;

2)建筑物的定位与轴线的测定方法;

3)柱子现场预制方法(包括预制位置布置、模板构造、配筋特点、预理件固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和捣实方法、叠浇时的隔离措施、质量要求等);

4)屋架现场预制方法(包括预制位置布置、模板构造、配筋特点、预理件固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和捣实方法、预应力留孔和张拉方式、叠浇时隔离措施、质量要求等);(1)

5)吊车梁、屋面板、天窗架等的运输方法和现场布置;

6)现场吊装构件布置图与起重机开行路线的设计和绘制;

7)结构构件的吊装过程及质量要求;

8)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装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9)材料供应组织与劳动力调配等;

10)其他有关内容。

(4)高层结构

1)结构型式及结构布置;

2)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及降水措施;

3)剪力墙的模板体系(大模、滑模、爬模等);

4)垂直运输机械布置及楼面水平运输的安排;

5)外墙脚手架的型式及布置;

6)混凝土供应及浇捣方式;

7)现场总平面布置(生产、生活设施、材料堆放及道路布置)。

3.小专题   

小专题是加深实习内容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条件时尽量去完成。如实在无条件亦可以不进行。

小专题内容可以是各种工程的新技术总结,亦可以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题总结,以及新机具、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和研制小结等,由实习指导人员或由学生本人确定。其参考内容如下:

(1)土方机械化施工的机械配套及经济分析;

(2)深基础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支护结构的布置及选用;

(3)降低地下水位方法的研究及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

(4)土方填筑对土质的要求及压实方法的选择;

(5)大直径钢筋的焊接问题;

(6)冷拉钢筋的性能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新品种钢筋的性能与加工方法;

(7)钢组合模板的规格与组合,计算原则和方法;

(8)大模板的构造和计算,施工中具体问题的处理;

(9)爬模、台模等新型模板的构造及使用;   

(10)混凝土搅拌机的组成与布置,掺合料应用效果的总结;

(11)泵送混凝土的布管,浇筑、配合比的分析研究;

(1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及温度应力问题的处理;

(13)张拉机具和锚夹具的分析、张拉方式对应力均匀的影响;

(1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研究;

(15)构件吊装应力计算方法;

(16)结构物吊装方案和吊装阶段建筑物稳定性的研究;

(17)特种工程(大跨度屋盖、升板等)吊装工艺的总结;

(18)滑模的构造,组成与计算方法;

(19)散装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方法总结;

(20)起重安装机械的利用和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

(21)本工地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施工进度的比较,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

(22)新型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的总结;

(23)网络图使用效果的总结与分析;

(24)有关工程管理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篇5

本原理上下功夫。学习方法应重理解领会,重综合分析,重具体应用,切忌死

记硬背。

关键词:施工组织实践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筑施工组织课,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建筑施工组织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人才。怎样搞好本门课的教学,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建筑施工组织”教学改革的体会。

2 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场所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已远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类教学,利用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仅能将理论知识满堂灌,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动手的需求,重理论轻实践只能像学哑巴英语一样,达不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所以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将教室、校内实洲室、校外实习基地,乃至整个社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针对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为了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设计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2.1 “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

首先是制定“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讨论,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把课程教学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罔绕就业岗位,基于实际工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设计七个项目和一个文训的教学内容。

2.3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接受任务一发现问题一学习知识一解决问题一获得技能一完成任务一效果评价。如我们给定一个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让学生到现场进行计划的检查和控制。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实际进度的检查,与计划进度对比,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计划的调整,完成任务,获得技能。

2.4 团队化的实训组织

在课程训练与综合实训中,将学生分成4-8人的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小组长作为团队负责人,训练由组长确定组内的分工,每次训练的组长要轮换,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接受任务书、分析任务书、讨论,团队按角色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2.5 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立体化评价体系,不光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对老师进行评价。采用教师互评、自评、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综合评价的,强调对学生工作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的态度、表现、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从全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使评价结果更能反应学生的文际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搞好本门课教学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搞好本门课教学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课程的性质和建筑施工行业特点,使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一些片面认识和糊涂观念。主要表现是:(一)有重结构,重设计,轻施工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力学结构和房屋建筑设计,专业性强,在社“会上比较热门。而建筑施工处在基层生产第一线,是一件比较苦和累的工作,个人前途不大。因此,对学习结构和工程设计兴趣较浓,对施工组织则不够重视。(二)由于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好。因此,有的学生认为,搞建筑施工主要是凭实践经验,只要在现场干上几年,搞上几栋工程,积累一些经验就会了,用不着学很深的理论。所以对学习本门课掉以轻心。(三)由于建筑施工组织课有很强的综合性,各章节在知识体系上不够连惯,不象力学、结构课有较严密的数理推导,如果教师缺乏实际经验,讲课不够生动活泼,也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不起劲来。

综上所述,如果这些片面认识和糊涂观念不很好的解决,本门课的教学将有很大的难

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本门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引导:

第一,向学生讲清建筑施工组织是研究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诸要素之合理组织的科学。它是把技术和经济相统一,研究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高产出,使工程建设实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效益佳的效果。因此,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它关系到合理使用国家建设投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从事施工组织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的通才、帅才、人才一般都来自于从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行家高手,搞建筑施工前途光明。

第二,讲清再好的工程设计施工兰图,要变为工程实体,实现其设计价值,没有施工管

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都是不可能的。任何轻视和低估建筑施工组织的作用都是错

误的。

第三,结合本地规模大、有影响的施工工程,在实习中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功能使施工体现出有规律、有节奏、均衡、持续、文明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讲解施工组织设计的

作用,使学生热爱建筑施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认识到所学课程的专业性质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就会专心听课,认真看书,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再加上授课教师的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产生共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引导学生在弄通弄懂和灵活应用施工组织基本原理上下功夫

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已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对施工组织方法的基本原理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施工实践。但由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多变性所决定,每个具体的施工对象由于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具体的施工组织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可以说,建筑施工组织的方式方法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因此,建筑施工组织课的教学,应该是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要结合工程实例,引导学生在灵活应用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学习方法上,应重理解领会,重综合分析,重具体应用,切忌死记硬背。

着重应弄通和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呢?主要有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施工方案的确定原则;

网络计划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原则等。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一定要以

篇6

对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部分,结合我系土木工程专业“三位一体”的“666”实践教学模式,课题组通过两届学生教学,尝试将课程设计分布在建筑设计教学内容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尝试多人合作指导课程设计的模式。课题组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及自己专业特长,拟定不同结构体系、不同使用功能、分量适当的课题,由学生自愿选择指导老师进行设计,一则可以满足学生爱好、激发其设计潜能,二则可以减轻科任教师工作量,效果良好。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强化规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业余时间,严格考核,及时总结,以求提高教学质量。

1.2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2.1以项目实例为依托,开展设计教学。

在课程设计讲解过程中,以已修建实际工程为主,对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将书本理论知识与身边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近两年榆林麻黄梁汽车产业园区,兴建了一批汽车销售4S店工程,主体为门式刚架。就以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课程设计。带领学生到工地进行参观已修建好的门式刚架,了解结构形式,翻阅完整设计图纸等资料,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一一对照、比较,增加了实际工程认知度,增强了施工图的绘制能力。在校教师再对钢结构施工图中的要点一一讲解,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1.2.2优化教学内容。

在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能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课程设计内容。把课程设计相关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集中讲解,不占用理论教学时间。理论教学学时压缩后,我校安排以理论部分较强的钢结构原理为主。对于课程设计部分的讲解学时几乎所剩无几,那么对于钢屋架课程设计中的支撑布置、荷载导算、内力计算、构件计算、节点设计等几部分以平时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多加练习,通过作业发现问题指正问题。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强调,这样能够保证设计各环节的质量。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另外,要求学生查阅最新规范、图集;课程设计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那么就要以最新设计规范为依据。

1.2.3教学模式和设计内容多样化。

在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一种引入“参与•合作”教学模式。把一个设计项目拆分为几个子项,2-4人组成设计小组,以设计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去,对某一项目进行设计,每人设计一个子项。“参与•合作”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设计作用,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设计理念,团队合作的设计学习情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1.3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3.1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相互穿插。

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与理论讲解在实施上是分开的,导致理论知识的讲解空洞、乏味,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一般。考虑到教学与课程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笔者提倡理论,笔者尝试将课程设计与理论讲解相互穿插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2选择恰当的题目,确定合理的课程设计份量。

笔者对开设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的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院校该环节考核采用同一题目(同一套施工图)进行考核,形式单一,而且在多届学生中使用,对课程设计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在进行设计选题时应本着“工期新、结构新颖,任务分量适当”的原则,同时尽可能选用正在建的工程,方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将设计蓝图与实物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设计的积极性,提高设计质量。

1.3.3加强老师跟踪式指导,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动性,推行学生成果互审制。

为确保设计质量,增加学生的主动认知能动性,在进行课时设计组织运行时,将工程量计算安排在教室集中指导,每天不定期的检查学生的初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对一些共性、难点的问题集中讲解。定额套价、材料调差和取费统一安排在模拟算量实验室,使用网络版的广联达计价软件来进行操作,既方便教师的跟踪检查、指导,又可以使学生对基本工程量汇总计算等进行互审,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确保教学质量。

1.4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通过一个常见的、典型的多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使学生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及程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所学施工技术与管理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为在项目施工、管理领域执业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笔者认为该课程设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将设计课题与理论教学相互穿插,杜绝“两段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将课程设计与课程理论分开组织,忽略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建议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将二者相互穿插,重点讲好项目施工工艺的组织流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及工艺间的逻辑关系等内容,为后续的工程项目的专项组织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尝试校企合作联合开展课程设计环节。针对我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校企合作育人的构想,以现有产教合作项目为依托,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背景,尝试校企双向合作育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较早融入工作岗位,使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拓展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学校知识学习厚基础、企业环境养素质、顶岗实践强能力”。③构建“多任务教学、多人合作指导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较强,与施工工艺联系紧密,建议构建集“多层民用建筑(住宅、办公楼等)施工组织设计、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等为主线的多任务设计课程,并配备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设计指导,确保设计质量。④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革新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按照原有人才培养方案,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安排在生产实习教学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效果不是太好。建议在组织课程设计时,在生产实习前布置任务,生产实习后提交作品,使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将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工法等融入设计,有利于设计中工程质量、文明施工、施工组织专项设计及季节性施工措施等内容的深化。在成绩考核方面,可以结合生产实习环节通过ppt汇报等环节进行,亦可与实习企业联合进行考核,效果较好。

1.5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梁盖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两个环节,是对混凝土结构及基本原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盖设计部分,主要以理论计算为主,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积累;对于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部分,则主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措施如下。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将课程中所学的单个知识点,如单个受力构件设计计算方法、荷载计算方法、内力计算方法、内力组合原则等实际应用于厂房建筑整体的结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设计理解所掌握的计算方法在工程中如何运用,怎样实现教材内大量的构造措施等。雷洋等对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及重难点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的方法,具体如下: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该课程设计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要在教学中以讲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重点,以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为目的。本人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倒叙法,即根据设计结果反推设计过程,抓住每个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各个击破,教学效果较好。②合理安排教与学关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教学过程的性质来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领导、组织和控制这一角度出发的。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积极参与,然后才能成为积极的推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是“教”与“学”同时在场时对学生的角色定位。③合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设计效率。我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上是按照二周,学时排在学生没课的时间和周末,这样从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课最久能拖一个月之久,需加强过程控制,方可确保设计质量。此外,笔者认为,对于单层工业厂房设计这块,为确保设计质量,应加强与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互动、沟通,在指导教师配置方面,亦可以配置房建老师及企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篇7

关键词:高职 施工组织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遵循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院设置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其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管理所必须的应用知识, 面向建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对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要求,本课程以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监理等岗位为出发点,以工程决策、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为主线,积极与企业合作,按照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流程,通过工学结合的情境设计、分组实施,使学生能够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资源供应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图,且能够指导现场的实施、控制和组织管理,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和总结以及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守规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以及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本课程教学中融入了建筑行业中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既保证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体现“三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任务项目的实用性、综合实训的可操作性,便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也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对于目前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1 定位高职教育,增加实践教学

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一名一线高职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其所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就是知识与技能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上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一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其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劳动者。由此看出,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从本质上有别于本科教育。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特别需要技术与知识融合的应用型人才,而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为代表的用人单位,主要是胜任本单位面临的综合技术与管理工作。

因此,高职教育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强调实践性环节。为实践“应用型”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验收等作为重点授课内容,并增强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高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提供良好平台。

2 以工程实践为背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以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原则。传统施工组织课程,大多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中容易存在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忽略了基本理论在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存在对理论阐述不清、致使学生无法接受和消化理解的现象。

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该课程内容选取有建筑施工组织的概论、施工准备工作、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及应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等。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选用先进、适用教材,逐渐尝试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等教学相关资料,内容适度且角度新颖,符合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为主体,转变为以工程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观念更新为重点。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 组织课堂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课堂分组讨论某些特殊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融会贯通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枯燥的学习变得活跃起来,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去讨论和思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的创新精神。

3.2 加强案例法教学。借鉴典型案例教学法,为满足案例法教学的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将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寓于案例教学之中。广泛收集文献资料,为案例法教学积累素材,参与管理实践工作或工程项目评审工作,满足了案例法教学的需要,取得明显教学效果。

3.3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一个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情境能够通过呈现材料为学生获取文本知识提供台阶,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依据情境信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情境的创设不是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其应隐含着课程的基本概念、法则、原理,把学生引导到对其中的建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基本规律的理解上以及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建筑行业的态度上。

3.4 有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形象教学。给学生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平台,在满足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使用施工现场的工程图片和视频文件,在课程课件中,使用课件和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课程教学的生动性,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教学效果。

4 多元化现场教学,注重培养能力提升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工程类应用型课程,在强调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特别注视其工程性和实践性。现场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尝试“专家请进来,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即聘请校外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实训指导,并请他们对学生的实训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现场互动性、即时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评价。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力争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诸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不断地形成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学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提高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地位,使我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拓宽,并普遍受到受人单位的好评。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安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8(3月第9期):20-21.

[2]晏永玲.试论施工组织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8(6):1-2.

[3]肖凯成.“任务化”教学方法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10).

[4]徐春芳.《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2006(3):51.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88-02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是三年制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提高“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程软件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为培养目标,贯彻铁路工程行业标准,培养学生铁路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能较好适应就业市场的弊端日益显现。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能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高职学生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必要性

工作过程教学是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为实现任务目标按照完整的工作程序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主张把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应技术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工作过程的讲解、分析及制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现代教育研究及实践表明,不同智能结构和智力类型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具有形象思维智能结构的高职学生,具有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的优势,只有采取适合形象思维智力类型的培养模式,才有利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学在课程开发上应以创建情境为主,教学过程应是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策略的构建过程。知识的获取是在“为了行动”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行动”而实现的,而行动体系的参照系就是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是一种“在微缩真实环境下的模拟生产活动”,有着鲜明的行业特点。

第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与工程项目紧密联系。项目教学法按照“任务驱动”的思想,按照“从工程中来,到项目中去”的思路,通过分析和设计工程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在掌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驱动学生到课本中查找基本原理和概念,到其他资料中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不但掌握了一个工程实例,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学会新的实用技术,有效地训练并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技能。

第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给学生设计和查阅一个好的工程项目,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一个项目的实例把本节内容讲解好,是对教师再创造能力的大力培养,使教师在总结、学习和设计项目实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

工作过程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实施

一般来说,工作过程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改革思路等四个重要环节。下面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设计来阐述工作过程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计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为行动领域,针对各类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具体自然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总结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结合铁路路基施工组织、桥梁工程施工组织、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轨道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等案例学习施工组织方式,掌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资源配置、施工平面布置等施工规划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进度、资源、现场、施工图预算等实施动态管理的控制措施,从而能高效低耗地完成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工期、造价目标最优地实现。

本课程设计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编制、桥梁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编制、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编制、轨道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编制等四个学习情境,这四个学习情境实际上是铁路工程不同施工内容的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任务,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包含一个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的完整工作过程。采用部分内容集中课堂授课,部分内容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学习情境一以集中学习为主,学习情境二、三、四以任务驱动为主,每4人为1个学习小组,选取总工1人负责技术协调和技术分工,组长1人负责考勤和任务协调,不同学习情境角色互换。

(二)教学实施方法

1.宏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实施边讲边练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对每一个学习情境精选一个典型案例,围绕案例开展教学,布置相应的工作任务,并通过学生暑期顶岗实践和半年顶岗实践实施工学结合。

2.微观教学方法。具体为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基本理论的讲解建议采用多媒体或常规教学的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铁路施工组织、桥梁施工组织、隧道施工组织每一个学习情境精选一个典型案例,围绕案例内容开展教学和完成工作任务。(3)六步教学法:针对每个教学情境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资讯,由教师下发学习情境任务书及学习要求;决策,学生分组,安排学习计划;计划,学生确定实施顺序,并撰写实施方案;实施,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教师予以指导;检查,学生以小组进行汇报,学习成果进行检查;评价,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成果评价。(4)基于施工过程的现场教学法:整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均以具体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项目实施方案是完成项目的行动指南,项目组长应集合小组全体人员的智慧,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项目方案。

(三)教学评价

(1)知识考核成绩:知识测评通过网络题库完成,每学完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单独测试,测试成绩表格记录。(2)技能考核成绩:技能考核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学生评价由各项目小组根据本组各组员的技能水平、对任务的个人贡献率来决定。(3)态度评价:教师和小组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分别对学生打分。(4)课程考核成绩:课程考核成绩由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和态度考核三项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其中,知识、技能、态度计算权重分别为40%、40%和20%。

(四)课程改革特色

“境”:教师将课堂转移到工地,面对真实的施工场景,做到真实的“境”——环境。

“师”:在专业实训中将任课教师和师傅的身份合二为一,做到真正的“师”——双师。

“品”:将施工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做到真实的“品”——产品;另外,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品”——品质。

“校”:项目教学中,与企业合作,将实验室建在学校,实现“校中工地”。综合生产实习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顶岗实习,教师跟踪指导,将学校建在工地,实现“工地学校”。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和摸索,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逐步提高,教学反馈良好,但是,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工作过程中教学情境的选择。教学情境的选择和设计对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其实是对工作岗位的一种模拟,因此,在“教学情境”设计中,应与实际的工作岗位在客观层面上有可比性。我们经过反复的考查和调研,根据软件工程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分解项目内容,尽量设计“真情实境”,将任务、知识进行整合以求达到最佳。

第二,工作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工作过程教学要求“以学生和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是对“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相信工作过程教学将会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和教师所重视,因为工作过程教学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999(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9

Key words: Innovation practic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oblems; The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土建工程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是个发展迅速的行业,很多高新的施工技术不光被土建企业接受更被广泛采用,这对于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及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筑施工成本的降低做出重要贡献。

土建工程中技术水平的重要性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化,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傲视群雄,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增强实力,并且要保证关键的施工技术设备与行业发展趋势接轨,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依靠科技含量的增加来提高工程的质量,使生产成本降低以创造最佳效益。在工程施工时,能否有效将施工技术与科技成果相结合,将会对之后工程的使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建筑施工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及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科技成果。只有这样,才可以既保证工程质量,又可以创造更大的企业经济效益。三、土建施工技术在工程的应用根据上述论述可知,土建施工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但关系工程整体质量和日后的使用性能,还与施工企业市场声誉、日后的生存发展及能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结合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应用,做如下论述:1、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及相关温度应力的计算来确定其施工方案。再根据施工方案来准备浇筑设备、运输工具、劳动力和捣实机械的数量。最后,浇筑结束后在混凝土初凝、终凝间进行振捣以排除泌水,这样可有效消除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2、钢筋的连接技术近年来建筑工程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究其根本是工程内部钢筋的连接未达到相关要求。钢筋接连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建筑质量及安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有具体要求,而且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在施工过程中,新型的施工方式-—直螺纹接头连接已经被普遍应用。

3、屋面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对于屋面施工来说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屋面防水材料采用的是防水卷材,而防水卷材又包括传统的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种。这三种材料的共性就是结实耐用、使用方便,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的作用。 4、防水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对工程整体的使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工程防水就是指避免工程在接触水的部位出现漏、渗或有害裂缝。因此就需要选择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可靠、耐久、经济的工程设计,相关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和防水年限。四、土建施工中产生问题原因

产生施工问题的原因牵涉到了方方面面,归纳有以下几点:

1、技术及质量方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科技含量愈来愈高,所涉专业愈来愈多,质量安装要求也愈来愈高。任何一个专业既要满足自己特定位置的空间和技术要求,又要符合其他专业施工的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的合理需求。如果技术上考虑不全面,特别是对某些交叉地方的细节 考虑不周到,就非常容易产生问题。而且现代建筑越来越趋于个性化,每栋建筑都属于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产品,每条管线、每套设备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因此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各个专业之间矛盾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由于技术、产品的不断革新和逐渐应用,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2、工程管理方面

因为现行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着施工工程的分包现象,而且又不能明确界定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因此主观上,各单位会在利益驱使下,希望相关施工单位承担更多工作,这往往会造成工序遗漏,从而人为地产生一些问题,使得协调管理更加复杂。除此之外,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增加施工过程中不同专业专业协调工作的困难程度和复杂度,这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五、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就是指项目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共同对整套的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和核对。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纸的学习和自审,施工单位应在取得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后,马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与研究, 并且在熟悉、学习基础上要进行图纸自审;图纸会审,该程序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会审;图纸会审纪要,此环节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归档,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会后相关组织单位根据记录内容整理成会议纪要或者正式文件,随时为修改设计或施工做准备。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很多,包括设计图纸、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施工技术措施、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等,同时要明确阐述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项目的相关特殊要求。技术交底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或是主任工程师向项目负责人或分公司实施施工方案交底;然后分公司或项目负责人对单位工程的相关人员就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等内容进行交底;最后是交底关键环节,由单位工程的负责人向施工班组长和直接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技术管理上技术交底是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检查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加强施工监督,严格控制中间验收,以保证最终施工质量。

施工方案的优化

施工准备阶段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能够创造便利的施工条件,保障施工任务顺利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和基本任务为了解分析建设工程的特点、进度及其要求,掌握施工客观条件,编制相应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力争从物资、技术、组织和人力方面为工程施工创造必要条件,以保证施工均衡、连续进行,并在规定工期交付使用,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尽量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成本降低。作为指导工程项目施工准备以及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于参与编写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最后再进行汇总,最终修改定稿。2、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格式以及基本内容等等均有严格统一规定,要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即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而项目部为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目标,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六、总结: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及其日后建筑安全性的提高,同时,还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其日后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致使建筑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企业数量不断递增,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企业顺利发展、独占鳌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看来,工程施工技术不但影响日后整个工程的安全使用,还关乎着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其名誉。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出路[J].施工企业管理.2007(05)

篇10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各地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开设了丰富的专业,特别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开设的符合本地区需要的专业,受到社会、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随着用人单位对员工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也对中等职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要适应新形势要求,转换角色,探索方法,努力做好学生的综合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型、技术型、适用型、综合型人才而努力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教改中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的传递者、权威者逐步过渡到学生学习的总结者、合作者、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开拓者、引路者的角色;应该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教育,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终身发展方向上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总结者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所教课程内容已从初中单纯的文化课教学转变为文化课+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在中职教育教改中,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理解本专业中各科间的联系以及该专业的具体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法,然后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将专业课中各科综合总结,适当地打乱各科的章节和内容,使学生在学专业课之前就已经接触了实践工作,能按该专业的实际工作特点或程序开始认识学习。例如,我教授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到施工管理全过程,涉及专业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教材是按照从网络计划技术到施工组织设计再到施工过程管理顺序编写的,按此授课无可厚非,但是若按教材编写顺序进行教学,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过程就有了明显的脱节。为方便学生对专业知识连接的理解和掌握,我按照实际工程中用到的专业知识的先后和专业知识的分类大胆地将教材中的各章节进行了调整:首先将程项第六章施工现场管理提到第二章施工准备中进行讲解,因为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要进入准备阶段就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规划中就一定涉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和基本条件。这样的调整,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旦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不会觉得生疏,能做到得心应手,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工作程序,能按相关要求的标准合理调配资源,为下一步开工奠定基础。

二、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专业课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需要,倾听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如,我在和学生探讨“施工组织设计”一章时,大部分学生反映听课吃力,究其原因发现有一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施工组织设计在今后工作中的具体作用,有的分不清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个流水环节,有的干脆不知道一个工程究竟有多少个流水施工步骤等等。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找来我校教学楼图纸开始组织学生按照图纸和实际楼房实体认识流水施工环节,然后找来施工现场通用的施工进度表样本,组织学生按照该表格,参照教学楼实体和图纸,制作施工进度表,9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然后再按教材的基本要求逐项对学生所做的进度表进行分析,指出每项正确的填制方式和计算设计方法,使学生对此项专业知识能够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这种参与和指导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实际工作中各项工作的实施有一个清楚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求专业教师在参与和指导中一定要根据专业特点,适时选取项目,借助学生已有资料和相关数据,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信息资料的运用上下功夫,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也能运用此方法解决学校没教过的问题。

三、专业课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中职专业课要保证专业知识拥有竞争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从单独的驾驭专业知识、方法、技术方面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与本专业各科教师合作、与学生合作。例如,《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中涉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与预算教师一起备课,商议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各专业课联系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该专业的大量资料和信息为今后工作服务。

四、专业课教师应成为学生校内外专业知识资源的开拓者

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课教师都有比较熟悉的教学参考资料,但是对于专业课教学,究竟哪些资料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今后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专业困难应如何利用资源解决,大部分专业教师都很少研究。我在专业课教学中与本专业的社会各层机构进行广泛的联系,施工单位、工程管理部门以及中介机构、机械材料经营者、专业书店都是我深系的单位,从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教学资料。我认为专业教师要成为这些教学资源的主要发现者和开拓者,应从两个方面入手:(1)在校内现有的图书、材料中寻找。(2)在校外发现,如上述的机构。教师要努力了解该专业的发展近况,与这些机构人员建立可靠的联系,及时从中获取专业的发展方向。除提供相关的资料书籍,同时还可以把全国各相关的工程类信息、网站逐一向学生介绍。这些专业知识的开拓,既有利于专业教学,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

综上所述,中职课教师角色的转变,反映了我国中职教育对专业教师的新要求,专业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改善自我,以适应日益发展的专业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专业课教师。

参考文献:

[1]章克凌.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11

(1)死亡、重伤、人为机械事故为零;

(2)年轻伤亡率低于8‰;

(3)无食物中毒;

(4)创文明安全工地各项达标90%以上。

2、计划目标

(1)X月X日—X月X日开展三级入场教育。

(2)X月X日—X月X日开展施工现场100%戴安全帽,100%系安全带双百活动。

(3)X月X日—X月X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及上级部门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文明安全工地验收及安全生产红旗工地检查,推动施工现场小责任区整洁,大现场文明标准化管理。

(4)X月X日—X月X日开展架子搭设标准化、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教育和施工用电预防触电伤亡专项教育活动及文明施工教育。

(5)X月—X月份开展小责任区整洁,大现场文明标准化检查活动,迎接下半年文明安全工地复查及验收。

(6)X月X日—X月X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重点开展对“三宝、四口、五临边”雨期施工及冬期施工教育管理活动;

(7)X月X日—X月X日进行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当年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先进集体与个人。

3、机构人员

(1)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执法经理为副组长,分包队长、工长、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等为成员,组成的现场管理领导小组。

(2)执法监督部下设安全组:设组长一人(安全人员按以下要求设置)负责对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检查。

12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1名;

22—6万平方米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2名;

36—10万平方米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3名;

410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4名;

(3)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大小配备2-5人组成安全整改队,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整改。

(4)分包管理:分包单位100-300人必须有专职安全员一名;300-500人必须有专职安全员两名,每天到执法监督部由执法部长统一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5)班组长、分包专业队长是兼职安全员,负责本作业班组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负责消除本作业区的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有关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的责任,保障生产者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责任制。

本责任制由公司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各级、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如下:

(一)公司经理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领导编制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及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

4、领导并支持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

5、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领导、组织本企业有关部门或人员,做好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和监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二)公司生产经营责任

1、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分公司经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落实本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本企业中、长期、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规划、目标及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组织设计。

3、参与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审批本企业工程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制定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

4、领导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确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领导、组织外包工队长的培训、考核与审查工作。

5、领导组织本企业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生产问题。

6、认真听取(三)公司技术经理责任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协助公司经理做好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导工作,在本企业施工安全生产中负技术领导责任。

2、领导制定年度和季节性施工计划时,要确定指导性的安全技术方案。

3、组织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应严格审查是否具备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可行性, 并提出决定性意见。

4、 领导安全技术公关活动,确定劳动保护研究项目,并组织鉴定验收。

5、对本企业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技术上负责,组织审查其使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组织编制或审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重大项目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贯彻实施“一图九表”现场管理法及业内资料管理标准。参与文明施工安全检查,监督现场文明安全管理。

(四)安全部门责任

1、积极贯彻和宣传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公司范围内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2、制定定期安全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

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制定或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审查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参加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签发合格证。

5、开展危险预知教育活动,逐级建立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监督检查公司每月一次、项目经理部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

6、参加施工组织设计、会审;参加架子搭设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施工方案会审;参加生产会,掌握信息,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7、参加暂设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安装验收,提出具体意见,应监督执行。参加自制的中小型机具设备及各种设施和设备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的验收,合格后批准使用。

8、参加一般及大、中、异型特殊手架的安装验收,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有关部门或人员解决落实。

9、深入基层研究不安全动态,提出改正意见,制止违章,有权停止作业和罚款。

10、协助领导监督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削弱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要及时汇报领导,督促解决。

11、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使用。

12、凡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安全人员有权监督其符合现场及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13、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

1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对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保证本企业一图九表法、业内资料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7、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中的具体工作。

(五) 技术部门责任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保障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性方案的过程中,要在每个环节中贯穿安全技术措施,对确定后的方案,若有变更,应及时组织修订。

3、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施工中涉及安全方面的技术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对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治理进行研究解决。

6、参加伤亡事故和重大已、未遂事故中技术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六)组织部门(劳资、人事、教育)责任1、劳资、劳物

(1)对职工(含分包单位员工)进行定期的教育考核,将安全技术知识列为工人培训、考工、评级内容之一,对招收新工人(含分包单位员工)要组织入厂教育和资格审查,保证提供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向安全部门或主管领导通报情况;

(3)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严格执行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待遇,并监督实施情况。

(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从用工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2、人事

(1)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企业实际,配齐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技术和实施经验的安全干部,保证安全干部的素质。

(2)组织对新调入、转业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3)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负责审查安全管理人员资格,有权向主管领导建议调整和补充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3、教育

(1)组织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学习班时,要安排安全生产教育课程。

(2)各专业主办的各类学习班,要设置劳动保护课程(课时应不少于总课时的1-2%)。

(3)将安全教育纳入职工培训教育计划,负责组织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七)生产计划部门

1、在编制年、季、月生产计划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组织均衡生产,保障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协调一致。对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的项目必须视同生产任务,纳入生产计划优先安排。

2、在检查生产计划实施情况的同时,要检查安全措施项目的执行情况,对施工中重要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实施工作(如支拆脚手架、安全网等)要纳入计划,列为正式工序,给予时间保证。

3、坚持按合理施工顺序组织生产,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劳逸结合,认真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4、在生产任务与安全保障发生矛盾时,必须优先解决安全工作的实施。

(八)项目经理责任

1、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部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

3、在组织项目工程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4、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外包工队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外包工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6、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7、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8、对外包队加强文明安全管理,并对其进行评定。

(九)项目技术负责人责任

1、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3、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 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确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每月四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8、贯彻实施一图九表法及业内资料管理标准。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

9、参加、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10、加强外包平米包干的结构安全评定及文明施工的检查评定。

十)项目工长、施工员责任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特别是外包工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包括外包队)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作业违章行为。

3、经常检查所管辖班组(包括外包工队)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安全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4、每周或不定期组织一次所管辖班组(包括外包工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接受安全部门或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提出的不安全问题。

5、对分管工程项目应用的符合审批手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要组织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若在施工中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有关部门或领导。

6、发现因工伤亡或未遂事故要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

(十一)项目班组长责任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经常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讲话,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进现场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4、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有关领导。

5、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岗位教育。

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十二)项目工人责任1、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安全活动,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不违章作业,服从安全人员的指导。

3、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对新工人要积极传授安全生产知识,维护一切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做到正确使用,不准拆改。

4、对不安全作业要积极提出意见,并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5、发生伤亡和未遂事故,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6、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或检查。

(十三)分包单位负责人责任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规定、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单位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按制度严格履行各项劳务用工手续,做好本单位人员的岗位安全培训,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本单位人员遵守劳动、安全纪律,做到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3、必须保持本单位人员的相对稳定,人员变更,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后新来人员应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并经入场和上岗安全教育后方准上岗。

4、根据上级的交底向本单位各工种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交底,针对当天任务、作业环境等情况,做好班前安全讲话,监督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参加每月四次的项目文明安全检查,检查本单位人员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做好伤者抢救工作, 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7、服从总包管理,接受总包检查,不准跨省用工及使用外地散兵游勇。

8、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与实施

(一)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具有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技措施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3、对于爆破、吊装、暂设电气、深基础、大中机械安装和拆除等特殊工程要编制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编写搭设说明,提出安全技术措施,50M以上外架有计算书并向有关人员交底。

5、施工组织设计要在消灭危险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6、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位置,要在设计中明确,并提出使用要求。

7、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基础工程必须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设计要求、作业环境拟订方案并报公司,经总工审批后方可开工。要防止土方塌方。

8、脚手架、吊篮、吊架、桥梁的强度设计及上下道路、安全网、密封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达到验收要求。

9、外用电梯的设置及井架、门式架等垂直运输设备拉结要求及防护技术措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和交叉施工作业场的隔离防护措施。

10、易燃、易爆、有毒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防毒措施。

11、季节性的措施。如:雨季施工防雨、防洪、冬季施工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施工工程与周围通行道路及民房防护隔离棚的措施。

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任何涉及安全的设施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如需要更改必须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措施

1、工程开工前,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工长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应进行重复交待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应向工地负责人、工长进行详细交底和讨论,以取得执行者的理解,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

2、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应列入任务单,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

3、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是重要的,但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落实就更重要。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并且要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每天对各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除认真监察检查外,还应建立必要的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四、安全技术交底1、施工工长对分项工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资料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各留一份,另一份作资料保存。

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3、各班组每天要根据工长签发的安全交底,工序程序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讲话应有记录。

4、为了帮助工长及时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专为施工负责人(工长)编制了一套常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供施工中参考。在使用中要根据施工环境、条件做一些调整或增加五、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制度

1、违章教育制度。

2、换岗教育。

3、特殊工种培训教育。

4、对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由有关技术部门制订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训练。

5、对变换工种及换岗、新调入、临时参加生产人员应视同新工人进行上岗安全教育。

6、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由卫生和有关部门在工作前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后方可上岗。

7、综合教育。

(二)安全生产教育

1、项目班子必须先受教育。

2、思想和方针政策教育。

3、劳动和纪律教育。

4、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三)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活动,如建立安全教育室,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报告会、培训班,进行图片和典型事故图片展览,放映有关安全教育的电视片,举办以安全生产为内容的书画摄影展览,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出版报、墙报,编印简报等。

(四)法制教育定期和不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发生。

(五)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结合本工种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岗位专业技术知识。

(六)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1、确定特殊作业的范围和培训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对特种作业的定义、范围、人员条件和培训、考核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

2、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正式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七)三级教育

1、公司或分公司安全科组织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

2、项目部进行的安全教育。

3、班组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

(八)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交底内容,以保证六、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我国工人阶级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推动开展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它包括企业本身对生产卫生工作进行的经常性检查,也包括由地方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定期检查。还可以对安全卫生进行普遍检查,也可以对某项问题,如防暑降温、电气安全等进行专业重点或季节性检查。

1、迎接上级安全检查的各项准备。

2、安全生产检查的具体方式:

(1)安全执法检查(2)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3)专业性安全大检查(4)季节性安全大检查(5)验收性安全大检查(6)班前班后安全检查(7)经常性安全检查(8)职工代表安全检查(9)工地巡回安全检查(10)工地“达标”安全检查3、安全检查记录(1)班组安全检查记录(2)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3)项目安全值班记录4、安全生产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1)检查要有领导、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除工地上安全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外,其他的各种安全检查都必须有领导有计划的进行,特别是组织的大检查,更为必要。

(2)建立安全检查的组织机构。

3、要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4、检查中重点要突出。

5、安全检查的评定

6、检查结果的处理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因素的手段,安全整改是为了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把事故和职业通病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以保证安全生产。因此,不论何种类型的安全检查,都要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更要反对那种“老问题、老检查、老不解决”的官僚主义作风。要讲究实效,每次安全检查都要本着对安全生产、对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积极广泛地发动群众搞好整改。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施工作业中的安全。

七、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一)施工事故的预防

(二)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程序

1、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

3、现场勘察。

(三)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八、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九、施工现场安全色标管理制度

1、安全色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2)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标志

(1)禁止标志: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图形为黑色,禁止符号与文字底色为红色)。

(2)警告标志: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图形警告符号及字体为黑色,图形底色为黄色)。

(3)指令标志: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的意思(图形为白色,指令标志底色均为蓝色)。

(4)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示目标的方向,用于消防提示(消防提示标志的底色为红色,文字、图形为白色)。

十、施工现场安全动态管理日检表施工项目:

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气象气温 片区责任人施工层数 检 查 员 负责工长序号项目检查内容说明

1 脚 手 架 间距、拉接、脚手板、卸荷、剪刀撑兜立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