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顶岗实习生

教育顶岗实习生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7 03:11: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顶岗实习生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顶岗实习生

篇1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性和专业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技术再现为目标。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高职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没有跟上,与实习单位衔接不紧密,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问题比较突出,难以达到应有的实习目的。

1.学生思想认识有偏差。由于很多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性质、意义、作用等宣讲不够,兼之学校对实习学生大多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做法,使得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存在认识误区,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配合,对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不完成,淡化了学生身份,放松了自我要求,导致实习目的难以实现。

2.学校管理跟不上。顶岗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角色,既是学生又是用人单位的准员工,学校对他们应加强管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把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学制的最后一年或最后一个学期,而每年每所学校需要安排的实习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形成实习学生人数多,实习单位多,实习时间长,地域分布广的现状,从而给学校的实习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3.实习单位管理较单一。由于校企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更多地还是从员工的视角,只看实习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难能意识到实习生的另一层身份――学生,因此很少过问实习生的专业培养及其它表现。甚至有的企业提供的岗位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生只是做些零星琐碎的工作,很少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系统地加以指导,导致实习目标和任务很难完成。

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实习生走出象牙塔,融身社会,除去了封闭校园的约束和老师的监督引导,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如享乐、酗酒、早恋、抽烟、赌博等,对实习生影响很大,导致有些实习生放松自我要求,遵纪守法意识逐渐淡薄,抽烟喝酒、早恋同居、迟到旷工、结伙打架,甚至违法犯罪等。

二、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主要途径

1.宣传发动,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辅导员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辅导员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教育:目的性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把握好实习与学习的关系;让学生珍惜生命,牢记安全,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现场的各项操作规程;让学生懂得心理调适,提高社会适应性;让学生诚实守信,依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学生学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特别在教育过程中,要学生认知到自己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要他们服从学校实习派遣,服从实习单位安排,踏踏实实工作。

2.建立实习网络,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各高职院校一般是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然后派遣学生下厂进行顶岗实习,这样一来,学生就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校园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学生对新的职业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参加实习后面临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就业恐惧心理。一方面,学生普遍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容易忽视“学生”身份,忽视学校的管理与指导,淡薄了学校组织纪律,造成他们不遵守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

因此,在学生下厂顶岗实习后,辅导员要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实习的情况,按所在学生分布情况,成立若干个实习小组,推选出本班实习负责人和实习小组组长,建立实习网络,组建班级组织机构,建立信息汇报反馈机制,并通过这一有效信息渠道, 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有关实习信息,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动态,及时做到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3.开通网上课堂,进行在线答疑。实习生管理难就难在学生不在学校,而是在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对实习生的专业指导最好能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可以把传统的课堂教育搬到网络上来,通过建立网上课堂,让学生在电脑前通过操作键盘学习有关课程,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获得答案。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与同学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篇2

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酒店专业奠定好的基础;也可以利用实习酒店来检验专业教学效果,提升相应的教学水平。还能够大大降低酒店的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保证给酒店稳定的人力资源。那么,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并为酒店提供合格的实习生成为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实习情况,就该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和教育进行探讨。

一、从新生入学开始加强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很多岗位工作的时间很长,劳动强度也很大,在要掌握一些服务的技能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毕业以前进行至少半年的酒店实地顶岗教学实习。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和锻炼,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暂时离开校园,提前进入社会,而这也往往会凸显出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强化职业方面的认知度。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期间,往往会经历适应期,稳定期和疲劳期三个阶段。对应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实习带队老师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让学生克服不利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对酒店员工和领导要能摆正心态,不患得患失,能吃苦。通过自己的学习,学得一技之长,融入实习酒店氛围中,将自己看成真正的一员,用心为宾客服务。影响学生实习的第一要素是职业认知,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教学方面着手进行。学校还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职业升涯规划》等课程的开发设计。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期望,从而对自己的学业有很好的规划。

2.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学校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入手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与习惯。从而是学生具备职业化的思想道德教育。酒店出于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会比其他企业更愿意使用实习生。实习生甚至成为一些酒店的主要工作人员,有些酒店甚至把实习生安放到除了管理层以外的所有部门和岗位上去。实习生俨然已经成为酒店行业中的主力军。但是,对于这一群主力军的管理,酒店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3.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首先应该加强校内的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才能保障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老师要融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知识、技能、素养”方面得到提升。这样学生才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在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学校教育陈旧单一,案例教学薄弱,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在实践教学上,课程实验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校内实习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和工具的缺乏,往往无法实施,学生操作技能匮乏,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到酒店实习以后酒店要重新花费精力对学生进行培训,才能使实习生能够适应酒店的工作。这直接影响了酒店对于学生的评价,同时也造成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的损失。

二、选择实习单位并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

近年来,重庆经济的发展使酒店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也出现了专业人才不足的现实问题。这给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兴起能够解决酒店人才的匮乏,学生也能够有足够的地方进行顶岗实习。可以使两者之间能够紧密的合作,达到双赢的结果。

1.学校需要选择合格的企业。重庆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进入重庆,城市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些利好为重庆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重庆的酒店企业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学校必须要对学生实习的酒店进行考察和调研以此来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首先,酒店企业必须在人身及财产安全方面有保障。其次,学校应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大规模、信誉良好的连锁酒店。再次,校企合作的企业在有关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上必须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

2.学校与企业都应加强彼此的沟通和联系。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也应该及时的将本校教师派往实习单位,在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的同时也进行业界的顶岗实习锻炼和学习。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负面心理,加强了学校对实习工作的监督力度,也能够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能够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和学生一样,进行一次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这种经历必将成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依据。比如企业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有行业经验的员工到学校来授课,这样可以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使顶岗实习工作能够得到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

3.酒店建立健全用工制度并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对于酒店员工来说,实习生虽然不是正式员工,但他们接收的同样是酒店严格的管理制度,且承担着大量的正式员工的工作任务,报酬却和正式员工相差很远。所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心态难以平衡,情绪波动大。酒店最好能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同时学校应代表学生跟酒店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以此来保证各方的利益。如设立专门的实习生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实习生薪酬标准和激励体制,在充分调动实习生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将优秀的实习生人才留在自己的酒店,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这样不仅仅对实习生提升人素质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也对实习单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顶岗实习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在研究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问题过程中,发现学生实习的角色不能适应相应的法律法规。这给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带来的阻力。国家应当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三、学校应加强实结并完善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

1.校企合作双方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做到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够在知识、能力、素养上有足够的提升。让学生对职业、工作有一个初步正确的认知,校方应该在节假日组织相关人员对实习生进行关心慰问,企业也应该对实习生在工作中有一定的鼓励、理解。

篇3

[作者简介]刘大军(1978-),男,吉林松原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许文果(1978-),女,河南平顶山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理论。(广东广州510631)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9-02

教师职业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依据一定的教学材料和手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师范专业,师范生踏出大学校门后在角色上立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学生变为教师。师范生仅仅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不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顶岗实习支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当前人们对顶岗实习关注更多的是师范生教育技能的锻炼和提升,却忽视了利用顶岗实习平台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文章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阐述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必要性,以及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可能性及路径。

一、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教育的发展和嬗变经历了由经验化到技术化再到专业化过程。在经验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大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实现,师傅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教徒弟,徒弟通过模仿师傅的行为来实现自己向教师职业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教师职业的技术化倾向开始出现,教师职业能力逐渐被看做是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及技术的熟练的应用,强调用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经验化教师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是教师教育的原始阶段。技术化教师培养使教师仅仅把眼光放在简单的技术操作上,失去了教学中的能动性、教育批判与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便出现了,反思与研究成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育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

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关注,关于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定义学界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劳伦斯·斯腾豪斯便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因为这一口号的核心理论意蕴直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实。随后斯腾豪斯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发展了他的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它意味着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教育研究并非在教育领域外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而是教育研究者必须深入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实施者,理所当然成为教育研究者。教育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这是时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史密斯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综上,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于实际教学中,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尝试改革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对可行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使教师变为自觉的教育研究者。

二、顶岗实习促进师范生职前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是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在顶岗实习模式实施之前,教育实习已经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一部分写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实习方式有许多种类,如分委托模式、分散回乡模式、集中定点模式和混合编队实习等。虽然这些教育实习方式各有特点,但在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可是,这些实习模式不利用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对矛盾:

一是实习时间短与教育研究周期长的矛盾。原有的教育实习模式实习时间最多8周,在这段时间里实习生要完成实习动员、试讲、备课、说课、见习、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结等任务,根本无暇进行思考和研究,进行一项教育研究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原有实习模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二是实习过程表面化与教育研究过程深层化的矛盾。教育实习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进行教学训练的机会,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实习变得流于形式,呈现出表面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仅上过一两次理论课。这样的实习过程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办法使学生融入实际教学中,更不可能进行深入的教育研究。

三是实习目的的技术性要求与研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许多实习生甚至指导教师仅把训练学生教学技能作为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却忽视了实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教育研究的习惯和思维,忘却了教育实习的目的。

顶岗实习为师范生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一是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教育情景,独立承担学科教学任务,有条件进行教学研究。科任老师的离岗培训,使实习生能够更完整系统地体验教学全过程。这突破了传统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只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配角”。定岗实习使实习生作为主讲教师,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系统的教学任务,以及一个班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其能够放开手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一些教学研究和思考。二是具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育研究和思考,顶岗实习为期半年,在这半年里,实习生完全进入教师的角色,有时间体验各种教育教学任务。顶岗实习使实习生在进行知识教学、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有实际的情境进行教育思考和研究。三是与指导教师的密切联系利于从外界获得指导和帮助。在顶岗实习背景下,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发生着转变,因为当学生独立承担教师角色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在大学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就变得更加重要了,顶岗实习学生在与指导教师的联系中,通过具体问题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这为学生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保障。

三、顶岗实习促进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发展的路径

(一)实践中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养成

师范生进行的教育研究与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专家、学者进行的象牙塔式的形而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别。师范生的教育研究主要以探索实践经验,习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教育研究意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职前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关键是使其树立教育研究意识,掌握初步的教育研究方法,为将来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研究意识的培养并非只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师范院校应该把对学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具体培养途径包括:一是设置教育研究类课程及讲座,如开设学科研究方法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类、教育教学改革类课程及讲座等,这类课程的设置应该反应中小学等用人单位对教育研究能力的实际要求;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各种以增强学生教育研究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专门的学生研究课题立项,当前各高校都设立了一些学生研究项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通过学生教育科研立项,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条件和保障,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顶岗实习支教为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次升华和质变的机会。师范生在大学校园里从事的教育研究只是一种训练,真正的教学研究只有到了实际的中小学教学情境中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当然,由于师范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还不能进行比较高深的或涉及面较广的教育研究,也不期望他们能够产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目的是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师范生对教育研究有更深入的体会,通过研究来检验大学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

顶岗实习中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应该包括:一是顶岗实习前研究课题的准备。在顶岗实习准备阶段,就要激发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兴趣挑选选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加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加以解决或对教育原理及理论进行检验;二是在实践中引导实习生发现问题。当具体的教育情境呈现在实习生面前时,很多教育问题都会出现,应该引导实习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三是加强指导,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是其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四是帮助总结经验,形成内化的研究意识。通过实际研究,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形成教育研究意识。

(二)院校协作研究场域的建立

院校协作是大学教育院系与中小学以合作方式开展各种教育及其研究活动的一种理论与实践,这一理论在我国已经有了较多研究。院校协作理论为顶岗实习合作研究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顶岗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一种新的尝试,丰富了院校协作理论。院校协作中虽然高校和中小学进行研究合作,但高校与中小学校界限明显,彼此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高校的学者到中小学从事或指导教育研究,并没有真正融入中小学教学中。但在顶岗实习背景下,师范生顶替原有教师,置换这部分教师到高校重新培训,这就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院校协作结构,使院校协作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院校协作理论的指导下,顶岗实习支教实习生由于身份的独特性,他们既是大学中的学生,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这种特殊身份可以使他们建立起院校协作研究场域,即高校和中小学,并能够充分利用这两个场域的资源。他们可以利用高校的文献资料、先进理论和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方法等资源,也可以利用中小学的具体情境资源从事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课题研究,发展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和能力。研究场域为他们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因此,从院校协作理论的视角观照顶岗实习,深入探索顶岗实习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个互动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高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教师形成一个共同体,有着紧密的关系,师范生置换中小学教师,被置换的教师到高校进行培训。高校指导教师既是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又可能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教师,这就形成了三方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

这一双向互动关系包括:一是顶岗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互动,这一互动关系并不难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反馈信息和问题给教师,从而促进教师的研究和思考。他们共同研究问题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二是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中的双向互动,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培训是为了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进行教学,他们大多是带着疑问而来。如果培训内容只是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他们对这样的培训不会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这就要求培训内容更贴近现实。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学员的联系,共同研究或指导他们解决提出的现实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三是顶岗实习生与中小学教师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把他们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实习生;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生在教学中会遇到困扰中小学教师的一些教育实际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这就有了研究的共同课题,实习生具备的新的理论知识可以为中小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从而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

三方研究互动的渠道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现代远程技术解决了空间和时间的交流限制,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合作。还可以通过定期研讨或教育沙龙等形式交流和分享研究经验。在三方互动的教育研究过程中,顶岗实习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结论

由于师范生受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历的局限,其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形成教育科研意识和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是师范生职前培养的重要目标。顶岗实习的实施为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在顶岗实习中,高校、指导教师及实习学校应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方佳.论院校协作的历史沿革、基本原理和主要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10(6).

[2]刘大军.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社会力量对高校课程管理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1(1).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篇4

(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体系:从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体系研究出发,总结目前较为普遍的实习管理模式,以某一专业为例,提出较为系统的实习管理体系,如候国林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牛习现、谷勇的《高校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等。

(2)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探析旅游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全、心理、思想教育、职业素养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李培荣的《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心理变化分析与对策》;聂建波、钱学礼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期间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解决措施》等。

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把目光聚焦在改革实习制度和实习模式上,忽视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重要性。这里的指导教师片面的指旅游高职院校指派的校内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与管理的人员。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责任,是顶岗实习学生在业务上的指导者,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实践者,更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平衡点。

1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职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稳定性角度考虑,安排具有经验的专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十分必要。顶岗实习环节是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是“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关键阶段,该阶段学生在体力与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有着重要影响。从笔者目前从事的实习管理工作经验中可知,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融入企业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校内指导教师设身处地帮助学生与企业沟通,维护实习学生的正当权益。

(2)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稳定、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实习指导教师则是维持这种关系的纽带与桥梁。稳定的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系,实现校企共同管理实习学生,协商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人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企业在过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棘手的问题,急需要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行之有效的共同处理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专职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是旅游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推动实习单位愿意接纳学生进行实习活动,树立学院专业的品牌效应。但是,仅仅选拔顶岗实习教师、培训顶岗实习教师工作,就急需了解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因岗培人,因岗选人。

2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能力分析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人员的组建,更多的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w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

2.1形成专业的知识结构

现阶段,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是其他专业老师“半路出家”,缺乏对专业、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只能凭借主观意愿去指导学生实习,缺乏系统的岗位知识,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需全面了解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指导意见与基本要求,认真学习方针政策,有据可依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2)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院、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其中两方,相较于实习单位而言,缺少专业的法律顾问,因此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需承担起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学院、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权益的重任。

2.2综合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岗位职业技能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知识的传授或技能的培养,而更多地是引导学生成长,从学生角色到职场人的转变。因此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学院、学生、企业三方纽带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沟通技巧,形成良好互相的实习管理氛围,成三方共赢的实习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从顶岗实习岗位面试招聘活动、实习生入职准备到实习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处理,都需要高效率的执行能力,处理问题及时有效,保障定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成为了全新的课题,特别是电子行业的艰苦性,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从思想教育工作人手,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辅导,必然成为破解这一课题的有效渠道。

1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内涵建设

顶岗实习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技能为目的,用一个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生产性企业顶岗实习,实际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意识、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角色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存在着许多新问题。

(1)学生对顶岗实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认识不到顶岗实习是学校借助企业的资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是进入社会的必需环节。部分同学对于物质利益过于看重,对于自己前途更为看重,缺乏大局意识,缺少职业道德素质。在实习中半途而废,临阵退缩,以上这些影响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正常进行。

(2)心理预期相对过高。学生希望到行业企业影响力强,企业文化优良,学习资源丰富,与专业培养方向相符的企业顶岗;希望企业的领导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尊重和爱戴员工,希望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够实现生活费的自己自足;相当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3)心理准备不充分。学生对克服困难的准备不足。虽然大多数学校会安排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强调顶岗实习生活与学校学习生活的差别,指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理想化的状态,由于企业制度文化等因素,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会遭遇和工人同样付出却得到不对等待遇的体验,引发不满、牢骚甚至对立情绪。

(4)人际关系不适应。学生在学校处理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而进人顶岗实习单位则变为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师徒关系和同事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使一部分人感到对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这些都影响他们顺利完成实习。

(5)管理失控。有些学生因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强度和艰苦的环境,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借故中断实习、不辞而别或变换企业、甚而在家。而如果企业对实习生管理松散,学校与企业沟通不及时,就会造成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或在何处实习的管理失控状态。

3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解决对策

观念引导行动,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切实解决电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除国家应加大顶岗实习的政策支持力度外,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向电子基层一线输送人才为宗旨,以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为目的,以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教育条件为支撑,,以双导师制为保障,通过校内职业导师和企业实习导师对农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全程前伸和后延的“岗前、岗中、岗后”进行思想引导、行为指导、心理疏导为主要途径的“三段”紧密衔接,“三导”相互融合的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对策。

(1)建立电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教育的有效主体――“双导师制”。实行“双导师制”――校内职业导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与企业协商,选派有责任心有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校内职业导师的辅助下,主要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

(2)建立跟进式教育管理的信息渠道和激励管理方式。通过校企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校企平台、互联网等传媒的作用,加强师生、生生、校企、家庭与社会的互动交流,实现有效的跟进式教育与管理。通过校企沟通,加强对学生的考核管理,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业绩,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与行为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良的行为与表现进行批评教育。

(3)实施“三段”紧密衔接“三导”相互融合的思想教育。“岗前”重点进行“思想认识引导”。 “岗中”企业和学校共同”行为指导”。“岗后”重点进行“心理疏导”。

(4)发挥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根据顶岗实习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小组组织的作用,结合实习工作与生活,通过开展优秀实习团队、优秀实习生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为自己制定奋斗目标,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实习期间的带头作用,做到团结学生,相互帮助。

参考文献

篇6

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开展的工作,需要教育者不断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女护生进入实习后如果得不到及时跟进,很容易导致安全意识逐渐淡化,疏忽一系列安全问题。事实证明,女护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忙于专业学习,受外界影响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加上在校期间教育者不断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及帮助,避免了很多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进入实习,思想上放松了,时间上宽裕了,如果因安全教育管理跟不上,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势必影响正常实习,损害学校声誉。

二、女护生实习期间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目前共有集中实习点24个,遍布全省各县市区。近年来通过对实习点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各实习点上不安全因素颇多。

1.因住宿引起的安全问题。

女护生所在各实习点,住宿情况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有的医院不提供住宿,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住宿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女护生为了上班方便,往往就近在医院附近合租一套房子。有时因考虑到经济问题,租的房子比较老旧。如我院11级女护生所租房屋与楼下住户发生过冲突,起因是下水道老化引发了淹水,漫到楼下住户家。本应该是房东出资解决的事情,但是由于实习女护生维权意识不强,只得自己出钱解决问题。二是有的医院虽不提供住宿,但是却帮助学生租房。这种由医院方出面,租的房子都比较不错,不存在偷窥、偷盗等不安全隐患。三是有的医院提供住宿,住宿区就在医院内部,但是由于提供的宿舍楼一般比较矮,最多三层楼,容易被人偷窥。由于医院内部人员流动性大,有时也会发生内衣裤被偷、财物被偷事件。四是在扬州实习的女护生,统一安排在原扬州卫校旧宿舍楼住宿,宿舍条件艰苦,如果没有专人看管,女护生在宿舍内私拉电线,违章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的情况就会突出,用电安全受到威胁,易发火灾。

2.因夜间上下班引起的安全问题。

女护生顶岗实习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医院上下班制度,工作特点就是三班制,夜间上下班是正常现象。夜间灯光昏暗、有些司机酒后驾车、一般不法分子都习惯选择夜间作案等特点,使女护生在夜间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去年12月份,12级实习生孙某晚上10点下班回宿舍的路上被人跟踪,后来躲进超市向朋友求救,最终躲过了一劫。

3.因网络交友引起的安全问题。

有些女护生在实习期间每天完成正常的实习后,会有较多的业余时间,有时会感觉无聊乏味,渐渐喜欢上了上网。有些女护生将上网聊天当成一种感情的寄托,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此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我院11级某女生在实习期间因感到孤独失落,学会了上网,与某男见面,网恋半年后发现其各种致命弱点,提出分手,后来不断受到男友及其家人的骚扰,忧心忡忡,情绪极度低落,心理极度脆弱,一度患上了抑郁症,产生了自杀的想法。有些女护生想在经济上实现独立,减轻家庭负担,学会了在网络上帮店家刷信誉,殊不知这是违法行为。一些不法分子掌握了她们的心理,对她们实施了网络诈骗,少则几百,多则上万。

4.因饮食带来的安全问题。

我院每年有几十名女护生在家乡自己联系了实习医院,她们一般在家用餐。集中安排实习的女护生一般选择中午在医院食堂用餐,晚上则选择在宿舍门口小摊贩买零食、在大排档小炒、在小饭馆点餐、在宿舍内点外卖等方式解决就餐问题。在家用餐、在医院食堂用餐基本能保证饮食安全,而选择其他方式的往往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容易出现食物中毒,损害她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后续实习。而在宿舍内点外卖还容易引狼入室。前年3月,10级学生赵某某在宿舍内点外卖,外卖人员见其房内只有一名女生,欲对其实施,还好被回宿舍的同学撞个正着,经过同学大声呼救,犯罪分子落荒而逃,赵某某得救。

三、做好女护生顶岗实习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1.多渠道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加大在校期间安全教育力度,促进女护生在校期间就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①新生入学教育平台:在新生入学之初,将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中,邀请学校保卫处领导作《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全体新生面对面畅谈安全知识。根据近年来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仔细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通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生动事件和案例,向学生强调安全工作的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向学生介绍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举办《魅力女生》讲座,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师为女生从医学角度强调女生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始终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邀请医学院校外合作医院主任医师主讲《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从全新的视角讲述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心理特征、青春期常见心理困扰及疏导、生理卫生保健、避孕的原理与方法、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给全体女生上一堂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女护生正确处理和异性之间的交往,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②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平台:每年初,医学院都会制定下发《医学院关于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的通知》,各班根据要求,全年经常利用班会、团日活动等平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安全知识的探讨中来。如该院护理124班组织召开《安全在我心》主题班会,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自导自演小品,通过生动的表演,直观地展现了女生遇到各类安全受到威胁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活动形式、内容和效果均受到了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处、团委等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③学院网络平台:主要是利用医学院网站、班级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媒体,普及女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④实习动员大会平台:这是女护生下实习点前重要的一次集中性安全教育大会,在这次会上着重用多年来实习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等,教会大家在遇到偷窃等突发事件时,首先应学会保护生命。

2.成立培训一支安全教育管理专业化队伍。

想把安全工作抓好,必须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女护生下到实习医院后,如果仅靠一名分管实习的领导和一名配合做好实习工作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教育管理,力量是明显不够的。为此,学院还注重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关工委队伍、教师党员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争取医院带教老师的帮助,随时掌握女护生实习期间的状况。队伍组建后,要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国家安全知识,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防火防盗防身等技术,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保证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分批定期组织大家深入到各实习点检查安全工作,听取各医院护理部带教老师的意见反馈,及时解决女护生的实际困难和心理诉求。对梳理出来的安全问题及时向女护生进行通报和说服教育,确保了一些安全隐患通过人为干预得以化解消除。

3.实现实组长等学生骨干与老师的信息互通,确保实习期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

女护生进入实习点后,学校由于人力物力原因不能保证天天安排老师蹲点陪同女护生实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实、小组长、学生干部、预备党员等学生骨干的重要作用。她们既是信息的传达者,更是维护实习点安全的得力助手。她们在进入实习点前,我们即对其进行安全知识专业培训,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首先,进入实习点后,要求她们通过QQ、电话、短信实现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互通,每天晚间向专职老师汇报实习点当天发生的事情。如遇突发事件,则随时向老师报告。其次,要求她们定期组织全体实习点女护生集中学习,宣传安全知识,交流学习必要的自救、自护知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再次,对于女护生较多的实习点,要求学生骨干利用业余时间经常性地深入各住宿区域检查安全状况。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安全教育在实习点仍能做到经常进行、经常落实。

4.家校院三方联动,共同关注个别心理障碍学生。

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女护生进入实习点后,要对其进行跟踪心理辅导,继续为她们排忧解难。她们往往由于工作负荷大,有些带教老师比较严厉,因工作失误导致病患及病患家属责骂等因素,容易加重其心理障碍。因此,在护生正式实习前,学校要将梳理出来的这类护生名单提前报告给医院,邀请带教老师关注其心理,采取鼓励式带教,多赞扬多肯定她们。要求护生家长能够陪同实习,照料其起居。对于心理障碍严重者,要暂停实习,要求家长将其带回家进行专业治疗。

篇7

1.做好动员,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任务,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专业技能、技巧的综合训练,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在技能训练的实践中,深化理论,完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另外,在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毕业生。财会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本专业中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应用,掌握主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结合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岗位的设置要求,分岗位掌握其岗位职责。

2.加强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容易违反单位规定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由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其次,由实习单位的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给学生现身说法,以切身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提高学生的实习认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证。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顶岗实习前,我们就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学校建立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系统,主管教学的校长统筹全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教务处负责具体安排,并成立考核小组,学生分组、定岗位、定师傅、定任务。每次顶岗实习前,必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妥善安排;顶岗实习中,要认真指导,抓好示范、训练、检查、讲评等;顶岗实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期间,主要应突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指导。并在实际业务处理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渗透。

1.实习指导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先掌握实习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要求学生复习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给学生指出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更有效地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技巧。

2.加强实际业务的处理的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到实习单位去实习,师傅往往是自己会做账,不会给别人讲,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不易接受。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我们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是由专业课教师兼职的,这样指导教师就能抓住每个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爱好,灵活掌握每个学生接触事务的能力和掌握会计实务处理的情况,为指导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方便条件。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对会计实务处理和掌握的熟练程度,直至能够独立完成业务处理,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3.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为了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评出优胜者,评出“优秀实习生”记入学生档案。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顶岗实习表现好的学生,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条件之一,享受奖学金。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通过评优选先,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总结而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不断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篇8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也逐步规范化、标准化,需要补充大量的技能型、实用性、高素质的医务工作人员。郑州市卫生学校作为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与十余所市属医院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办学六十多年来已为各医院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市级医院的部门负责人都是学校的毕业生,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卫生局主管领导和兄弟医院领导对学校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和人脉资源,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抓住校企合作的机遇,实行开门办学、破除校本位局限,院校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构建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在顶岗实习中探索实践的必要性

顶岗实习是培养医护人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历时占学生生涯的三分之一,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占有重要作用:

1.确保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家庭关注的最重要问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由住校全封闭管理变成自主寻找住处、自主管理自己,所以更需要家长、学校和医院的共同管理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尤其是多方合作和沟通更加重要。

2.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环境由学校到医院,面对的是临床带教老师,与在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导方法和态度有很大不同,这期间,学生要适应新环境、新角色的变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3.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快速提升顶岗实习是在实习基地由带教教师指导,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的阶段。经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事卫生职业应具备的责任和能力,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和历练;

4.打通“招生-培育-就业”渠道的利器顶岗实习的环境就是学生就业的环境,经过顶岗实习,学生对就业去向有了直观认识和目标,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出符合不同医疗机构的技能型医务工作者,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因此,构建“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密切联系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尤其是顶岗实习阶段对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三、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在顶岗实习中的探索实践过程

(一)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探索实践

1.学校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提前半学期召开家长会,将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及注意事项传达给学生家长,并向家长书面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再次强调和明确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和家长需要配合协助的工作内容。

2.学校对学生做好实习前教育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加强教育,安排学校负责实习管理的老师和专门邀请的医院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教育,平均每个班8个学时,包括安全教育及实习纪律等方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加大班主任对学生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动员班主任参与到整个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中,从顶岗实习单位的申报、顶岗实习单位的分配、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沟通和管理,将管理情况纳入到班主任工作考评中。

4.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逐级管理,确保无漏洞、全覆盖。各实习教学基地由1-2名校班主任老师每月定期巡查走访。

5.加大学生安全管理力度与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落实学生的住宿情况,与家长提前沟通,并签订安全协议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等。

(二)医院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探索实践

1.加强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实习护生入医院实习开始即由护理部组织召开实习护生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有仪容仪表,劳动纪律,医院介绍,医院文化,人文素养及院感知识等,护生实习科室涵盖内外妇儿,急诊,重症科室,实习时间至少两周,重点专科四周。

2.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医院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制定带教老师的标准及要求,每个科室根据要求上报符合带教资格的护士名单。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①明确责任,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②各带教老师对其所带教的护生负有直接管理及带教责任,在临床上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总体原则是“放手不放眼”;③护理部定期召开实习学生会议,对学生征求意见。

篇9

高等教育学校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是指高师学生下到县级以下各基层学校,并以全日制教职工的身份到教育资源贫乏和基础教育落后的贫困区或山区等地区学校去进行教学活动,使高师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当地教学任务统一起来,从而使高师学生得到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使当地教师能有机会回高师学校进修达到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顶岗实习这种学习是提高高师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突然离开学校、离开教师和同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更远离父母的怀抱,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全新的社会环境中去,自己固有的心理模式以及心理结构就这样突然被打破,高师学生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的、无法适应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群落里与他人的沟通交往方面会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盲目的无从下手的感觉严重地妨碍着我们高师教育体制设置的初衷,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还有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目标——实践经验的获取程度,并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对高师学生起不到很好的锻炼,如何消除这种所谓的“心理疾病”,摒弃这种心理障碍已成为我们高师教育的一个难题,值得我们大家研究与探讨。

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育人主体发生改变,学生身份的改变、学习重心的转移、学习环境的变化致使很多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轻者工作消极、得过且过,重者频繁换岗、逃避实习,甚至影响以后的学习,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因此,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促进高师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高师学生把人际交往心理经验视为一门自我封闭的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等较广的学科隔离开来,这种视野,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必然会导致高师学生顶岗时出现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其岗位的真实性以及各种教育环境和基层生活的锻炼会使高师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各种生活技能,因此顶岗实习对于高师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实践平台,也是我们高师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大大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和实践能力。

顶岗实习的高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对的是和大学生活期间不一样的人群,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生活和教学环境是势在必行、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方法和对策来解决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所面临的交往心理障碍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体现在高师学生上指他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这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困惑,产生消极心理,从而使自己在教学中不自信,不能积极地把所学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在高师顶岗实习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着顶岗实习的效果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关乎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质量。

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使用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或说范式(因果模式和解释模式)进行人际交往研究。这两种模式之间的鲜明对立是,因果模式历来都是立足于从外部来看待行为中的人;而解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也就是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来研究人。

高师顶岗支教实习生面对复杂而陌生的人际群体,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实习环境至关重要。这是实习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实习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实习中出现的各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一、主要表现

1.信息沟通的障碍。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是借助于一定的符号联系系统,双方思想进行交流、情感观点、知识、经验、消息等等。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双方在交往时由于文化背景程度上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社会经验等的不同以及出于某种需要、某种动机而产生的对交往的对方发出的信息产生误解、曲解、断章取义、难消化、偏见等以及受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人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2.社会知觉的障碍。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动机、情感、意向、性格等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对他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等。

3.归因的障碍。归因则是通过知觉人的言语举止而对其内部心理活动以及产生这种心理活动原因的一种推断。这种推断带有一种感彩,形成对交往对象的初步印象,如喜欢、同情或是不喜欢、厌恶等。

4.自我意识的障碍。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通过思维起作用的一种领悟,即主体对有关自己诸方面的领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述交往过程的四个层次出现偏差或障碍,都会影响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交往中的孤独心理、自傲心理、自卑与失望心理、紧张与恐惧心理、多疑嫉妒心理等。

二、策略

顶岗支教既是实习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消除高师学生实习中出现的各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在顶岗实习中,高师学生应该具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次锻炼的机会,做好适应新环境新人群的各种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在实习开始时才能尽快地融入实习生活。因此,应该提前给学生们做一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使之明白这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锻炼,使学生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次实习。另外,在实习期间学校和相关指导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工作动态,及时了解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包括教学问题、生活问题和当地学校学生的沟通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导高师学生组织当地学生利用周末出游或野炊等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能力,沟通他们之间的感情。在这些锻炼中,高师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高师学生可以发现教书育人的重要和快乐,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培养宽容、尊重、耐心、互助、博爱的品质。

2.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调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角色互换与认识。角色认识的顺利进行也有赖于对交往角色的认知。即对某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身份的认知与判断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每个人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行为标准的认知,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行为。心理相容与理解。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相容,那么,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就很容易引起他人肯定的反应,如果处于高度的心理不相容状态,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则容易被否定。

为了达到心理相容,在人际交往中就应尽可能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了解群体规范及对方的人格。

3.正确归因的理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以此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的预测。但是,由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人们在进行这种归因时,经常会发生错误。

接受——拒绝的评价过程,是人类用来对他们环境的一种反应手段。这些知觉中最基本的判断,其特点是对价值的判断。这一点,成为人对复杂形势的偏好和趣味判断的基础。如果人感知到的激活过高或过低,感知者就会对之给予拒绝(或者价值判断较低),而居于这个曲线的中间范围时,其接受程度就较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培养和谐人才。构筑一个主阵地、三级大平台、五条大通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能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创建和谐校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接班人,培养出教书业务高、思想觉悟高并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三、推广价值

篇10

一、在顶岗实习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单一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莫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下保持良好循环的发展下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校企之间的能否长期合作,为此学校没有稳定和固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就只能按照当前学生规模谈一个,进一个,在短时间内很难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做深入了解。同时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可能面临机构调整或者产品重置,致使历年稳定的实习单位也面临失去合作。因此在前期实习动员中,学生对实习单位的期待值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得不到学生的信服。在实习过程中,当企业在效益和学生的心理价值出现分歧时,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倦、抵触、怨恨与失落等情绪,如得不到较好的疏导,将会对后期的实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企业人员结构复杂,挑战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企业员工层次复杂多样。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在与员工师傅们和管理人员相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的局面。同时,企业环境远不如学校环境那么单纯,面对各种诱惑,学生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对其思想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违反法律法规,使其职业生涯产生污点,影响一生的发展。

(三)适应能力差,角色转换困难

目前高职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吃苦耐劳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从单纯的学生角色转换复杂的社会角色困难,处理问题能力差,环境适应性不强,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大,同时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 在实习期间缺乏主动性、上进心和责任感, 对顶岗实习的目的和职责认识不清,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想法, 一旦当自身要求和现实产生差距时,有的学生就会出现焦躁心理,甚至出现频繁换岗等一系列问题,对顶岗实习的效果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部分老师只看重专业技能方面考核,忽视思想教育重要性

从历年实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是离开校园到企业从事实习,个别老师可能会错误的认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了,就和学校关系不大了,平时只要返校了解下实习情况就可以了,针对相关毕业论文加以指导,完成学校具体事务就可以了。其实这部分老师没有把握学校实习的目的,而且学生实习,身份没有变,教师的职责也没有变,只是教学的场所和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以老师还是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

在学生实习前,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两课教育,学校应该排专门的教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下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搜集历年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在状况,以及学生和企业出现的矛盾之后,制定一套专门针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案,能取到较深的渗透作用,使教育内容跟进社会变化,符合企业标准。

(二)充分发挥现在化桥梁作用,引入校园文化理念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样也给管理教育来了新的管理方式。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现代方便快捷的方式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通过建立网站,公众号,学生QQ群,飞信群等,加强 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上述手段和方式能够第一时间了解顶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状态以及近况, 进而有针对性地沟通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三)有效的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制

目前我校基本都是实行双导师制,即对顶岗实习学生既在学校指导老师和在实习单位也有指导师傅。但是从目前的情况了解,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基本没有针对学生实习进行有效、定期沟通。而是当出现问题了,才会进行联系。对学生的前期思想变化了解不够。学校应该对学校和企业指导老师建立一种管理机制,使之有效的管理学生,让学生再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强化实习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还是自我管理, 应该让学生提前明白企业和社会对自身的要求,同时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以企业正式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企业文化,同时参与到文体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 通过平时的学习,实习和实践,能较好的发现自身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的缺陷, 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总之,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系到国计民生, 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定位的优势, 在高职实习学生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推动就业工作, 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项目来源:本文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Dy2016007)研究成果。

篇11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45―03

高师学生顶岗实习是“指高师生以全职教师的身份深入贫困、偏远山区的薄弱学校,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把实习活动和实际教学工作统一起来,通过顶岗任课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以其岗位的真实性、环境的繁杂性、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职前教育的高师实习生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他们所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得以在课堂上经受检验,并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一、高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因不能正常进行交往和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而导致的内心困惑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状况。在顶岗实习中高师生在人际交往中主要会产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障碍:

(一)交往中的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就是那种封闭内心而产生的一种与世隔绝、孤单寂寞和情绪体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受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的影响,其心理、生理与社会性发展不平衡,自我封闭意识太强,不愿、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当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人际关系淡漠,感情不深,严重制约了实习工作的开展和个人能力的施展。特别是在交往出现危机的时候,有意封闭自己,转向自我内心交流。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性格内向的或者有生理缺陷的高师学生表现更为突出,他们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而顶岗实习的任务和实习生自身发展需要又要求他们必须与社会广泛接触,和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良好的交往,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

(二)交往中的自傲心理

在顶岗实习中,一些高师实习生常常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自高自大,争强好胜,不信任别人,甚至以大学生身份自居,看不起当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交往中,他们目中无人,经常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影响彼此交往。还有一些实习生自认为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教学技能已经相当娴熟,讲课有生有色,学生也积极配合,就认为是教学效果良好的象征,因而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对当地教师的一些合理建议置之不理,独断专行,不虚心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成功经验教训,搞一些与实际相脱离的活动。在工作上,性格急躁,没有耐心,不能对中小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的甚至对中小学生进行体罚,弄得教师和学生都不满意,人际关系相当紧张,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结局,导致实习效果差。高师生一定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是大学生,有一些书本知识,但比起具有长期实践经验的农村教师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我们缺乏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对中小学的孩子和教师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农村缺乏真正的认识,高高在上的心理会使自己学不到真知,得不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交往中的自卑与失望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表现为信心不足,胆子非常小,怕见陌生人,一见陌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害怕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什么都不如他人,把自己的前途看得很渺茫。在顶岗实习期间,有的高师学生在刚进入实习单位时,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决心大显身手作出一番成绩,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就产生了失望和悲观的情绪。在和同事相处时感到羞怯、不自然,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望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认识,认识不到高校和地方、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宽的鸿沟。高师生刚从学校和书本中走出来,面对真实的实践环境,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能称心如意,失败与挫折难免会经常发生,如果不正确应对,就会出现自卑和失望心理,在为人处事时就会采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对一些事情总是采取沉默观望的态度,一旦与同事出现矛盾,总是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揽,出现沮丧和悲观的消极心态,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放不开手脚,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四)交往中的紧张与恐惧心理

“紧张心理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有资料显示,有32%-33%的顶岗实习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原因是高师生在校期间,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家长、同学,交往起来比较较单纯、自然、容易,但进入农村学校后,交往对象更加多元化,有地方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以及当地的农民等,他们的级别、身份、年龄、地域、习俗、资历各不相同,人际交往范围突然扩大复杂,而高师生交往心理又不成熟,交际技巧缺乏,因此,在学校通常采用的那种简单的人际交往方式根本无法应对,很容易陷入交往误区,产生紧张与恐惧心理。加之在高师院校,有的学生平时身居”象牙塔”的知识堡垒中,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了解甚少,认识肤浅,而顶岗实习又是他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社会工作,一方面他们感到兴奋、激动,另一方面又感到陌生、紧张与害怕,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出现差错会受到批评与指责等等,这种紧张与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五)交往中的多疑、嫉妒心理

多疑心理表现为高师生在顶岗实习时,交往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与人交往总是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不关心和体贴别人。嫉妒心理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忌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者的一种仇恨心,社会上称它为“红眼病”。嫉妒心理是高师生从当地农村教师和同事的差别和比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不平衡现象,为了平衡这种不平衡心理,他们采用的方式往往是消极的,如对当地教师的优点、成绩心存嫉恨,讨厌、仇视他人,甚至在行为上冷潮热讽,采取不道德行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从而逃避与人交往。

二、消除高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对策

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生中面对复杂而陌生的人际群体,能否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实习环境至关重要。这既是实习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实习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高师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一)高师院校应建立教育机制,引导顶岗实习生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高师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情绪,才能信心百倍地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因此,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高师院校要对他们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知识辅导,使他们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到顶岗实习中。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要密切配合,定期与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心理沟通,培养其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和欲望,及时化解和消除顶岗实习学生各种交往心理障碍,让他们正视现实,悦纳自我,发现优势,挖掘潜力,积极塑造自我,正确评价自己,在制订计划时多考虑可实现性,多定一些近期目标,少定长远目标。树立自信心,勇敢地面对家庭的困难、生理和心理的缺陷,正确对待挫折。多看自己的长处,消除自卑。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以诚相待,将心比心,用真情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与人和睦相处。

(二)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调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 调整角色定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高师学生进入农村学校顶岗实习,要经历角色转换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充当着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困惑、失调,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高师生应正确面对,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心理调适,使之趋于平衡,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明确角色定位。在充当教师角色时,应时刻以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当地学校规章制度,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把自己当做实习学生来看,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工作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当地学校的规定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充当学生角色时,高师学生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有学历,有文凭,而看不起农村教师,农村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高师学生要虚心向他们请教,才能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2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品质。在顶岗实习的人际交往中,高师学生首先应培养自己健康良好的交往品质,如善良、诚实、自信、善解人意、宽宏大量、保持自身的人格完整等交往心理品质,这是改进人际交往的前提。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讨厌等情绪反应为特征的,人们喜欢热情、真诚、信任、自信和有克制能力的人,厌恶那种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人,愿意与成熟、坦率、热情、思想活跃、有责任感的人交往。高师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主要接触的是农村学校的一些朴实无华的老师、学生及当地农民,他们心地善良,诚实、稳重。因此,高师生一定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和他们交往。要主动亲近人,关心别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酬的过程,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的,社交面扩大了,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

3 坚持人际交往原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能够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获得长久稳定的友谊。良好的人际交往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和谐健康的社会交往行为态度,坚持人际交往原则,如诚信原则、平等尊重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宽容原则、换位思考原则、自我反省原则等。高师生在顶岗实习中必须坚持这些原则,才会有章可循,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消除各种交往心理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俊,牟顺海,刘进.高职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43―144.

[2]檀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中的倾向性问题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l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