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六年级语文个人总结

六年级语文个人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2 15:0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六年级语文个人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六年级语文个人总结

篇1

1问题的提出

1.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阶段阅读目标中又明确指出: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给多年来习惯于课堂上少篇精讲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还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在每周8课时的教学时限中完成这信息量巨大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我们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研究。

1.2学生自我意识的召唤。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更多、更广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其次,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高,以及充满生命活动的课堂形式的创建,都要求我们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为促进学习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1.3多媒体的普及。

学校的多个多媒体教室,每个家庭中的多台上网电脑,给学生创造了阅读的巨大条件,为我们对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不可以发挥它们的作用,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1.4国内衢州柯城区对语文课外阅读元认知培养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丁庆富的《学生课外阅读误区的矫正》也作了论述。我们可以在现代信息资讯传递方式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研究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获得一种有语文教学人文个性,也有语文教学工具特点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

2研究的指导思想

2.1根据语言与信息的关系。

语文阅读学习可以看作用一个根据一定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形态节点。

2.2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

语文阅读学习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把语言的感受积累使用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节点。

2.3根据语言艺术与思维的关系。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以记叙文为主,可以把课外阅读文作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

2.4根据双主教学结构原理。

语文阅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体验生命、体验生命、发现自我、建构智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过程。所以把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终身需要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节点。

3课题释义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含义。“自主学习”就是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确立学习目标;能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选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从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外储内化”就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以课本为基础,阅读大量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学习语文阅读方法,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非人脑物质载体储存、掌握课外阅读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组织的定量定向的自主阅读活动训练,把储存处理的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知识结构、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从而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发展丰富健康的个性。

4研究对象和方法

店口一小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

5研究的预期目标

学生能善于调节和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善于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善于监视、调控、检测达标情况,善于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

每位学生有一本个人“词典”。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6“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的研究

6.1“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理论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的形成问题,或者说是讨论个体的心理机能,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问题。而个体心理机能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是一种新的外部活动方式与主体原有的图式实现协调、整合,从而内化为新的心理活动方式。这就是个体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即“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的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阅读方法的传授练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6.1.1学生学会自己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分层次的,它可分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主要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达到的量与质。中期目标指每学期对课外阅读量与质的要求。而近期目标则指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国外研究发现,有远期阅读目标的学生能更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效果也更好。

这样,从整体着手提出目标,又从具体落实拟定计划,学生就拥有一个较完整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有利于完成阅读任务,达成目标,在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监控阅读过程,维持、补充、或修正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要求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但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为了积累的语言的运用,需要对积累的语言加以分类,而这在原计划中是没有的,于是就需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这样,对阅读过程随时监控、调整、反复尝试,直到达成目标为止。这种监控、调整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6.1.2在阅读中提高自我检验、监控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迁移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水平应包括学生在积累语言迁移写法中的自我检验,监控和调节水平。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一份阅读《自我提问卡》,要求学生对照进行自我提问。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阅读前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作好阅读的准备。1、想一想你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为什么可做这件事?2、当你遇到阅读障碍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3、你最不善于读懂的哪类文章?为什么?4、为了较好地读好这篇文章或这本书,你能够做什么?

其次,在阅读时,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读懂文章,提高阅读效率:1、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2、哪些内容是应该摘记的?3、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

最后,读后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进行回顾和反思。1、你在阅读时是怎样判断,选用什么方法阅读的?2、阅读时你常会犯什么错误?你如何改进。

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而且使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了积累迁移中的自主学习水平。

6.1.3学会评价阅读结果

具体的课外阅读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评价一下自己从制订目标,到实施计划,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作为这次阅读活动的反馈,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

阅读结果是阅读过程的产物。阅读结果可反映出一部分基本的阅读情况。因此,研究引导学生如何从阅读结果出发,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 “强化成功,形成习惯”非常重要。每次阅读反省的内容可以是:“你有哪些积累?你可以在哪些方面用上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如何解决?”

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过程的测评方式进行改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测评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可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赛”即竞赛,可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

6.2“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模式的形态设计

6.2.1模式的设计原理

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前承课堂教学后接课外阅读的关键链接,教学任务核心是“指导”――根据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并期望学生将课内课外学到的方法“迁移”到没有教师指导的校外阅读,获得终身学习所需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简图如下: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校外阅读

(课堂教学集中学习)(学前指导分散个体学习)(生存发展终身学习)

阅读指导方法特征

根据“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要求,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是课内习得阅读方法的正向迁移。对于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而言,课外阅读材料是一种大量“变例”和问题解决的新情境。所以讲清方法,示范精要,指导得法是课外阅读有效高效的关键,正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环节。

学生特征简析

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记叙文体的字词句章的理解分析方法,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阅读面,而且还掌握了计算机文字操作和网络基本技能。具备了小学语文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基础。

6.2.2模式的主要特征

把语文能力作为信息能力的一个特例设计阅读指导模型,把计算机作为课外阅读的学习工具,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改革力度。

把学法指导作为指导模式设计的核心环节,体现了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结构的根本变革。

把语文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指标,把创造性思维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关键目标,把个性发展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价值,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性

6.2.3模式具体结构和操作方法:

五个基本环节

定向筛选――阅读分析――编码储存――提取应用――反思总结

课内指导学生个体分散学习组班集中集中交流

师生活动分散学习个别交流师生活动教师指导

学习任务、指导要求和效果检测标准

(1)定向筛选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具体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选择确定课外阅读课文的数量范围篇目;制订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存盘发送教师。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的“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时间、阅读方法、学习预期结果四个要素制订学习计划。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单元学习计划评价标准;时间内容安排具体合理,可行性强;阅读方法和学习预期结果表述正确简明,操作性强;自评与他评、生评与师评相结合。

(2)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把计划规定的文章分成三类:指导单元阅读的知识性文章、你最喜爱的文章和应该重点阅读的文章;用默读的方法浏览规定的所有文章,选定重点阅读的文章和语段;细读重点课文或重点语段,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情感领会等作业训练,形成文字;应用多向思维方法,对文章思想内容或表达方法提出质疑,研究释疑的办法和路径:工具书?网络?老师?同学?哪一条最好?为什么?注意收录你觉得最有用的网站网址。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确定学习要求,选定应该细读的文章和语段;给出语言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作业具体要求,参考课堂精讲课文练习作业的方法,完成思考练习;研究释疑路径的特点,选择相宜的资讯路径;浏览课文要用板块扫描的方法快速默读,不出声、不能按字点读,统计每分钟的默读速度。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文章分类合理;选定文章段落能够体现单元学习要求;语言学习作业方法要求,使用工具书等理解关键词语,要求理解正确,形成文字储存。质疑量多面广有思考价值;应用同中求异或多向思维的方法,选择你所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要求有新意、想象联想丰富独特。

(3)编码储存

学习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所有的文字资料,分类储存,并统计字数;把作业练习文字存盘发送教师;课堂集中,重点交流,教师评点,提出作业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的内容特点,研究制订分类的标准;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储存各类信息;筛选信息资料,取个人喜爱有收集价值的;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业文章,分类存储,教师存盘。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信息分类标准合理,标记鲜明,易于识别;储存手段合理,检索提取方便;储存信息有效价值高;储存信息容量大。

(4)提取应用

学习任务:自由组织1次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主题活动;全班组织1次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所有成果展示均须制作文字策划材料。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的多种形式和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读书沙龙,专题交流;电脑小报,专题交流;朗读、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组织文学社团;制作专题网页;教师参与策划和展示。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成果展示容量大、水平高、文字简洁优美;策划有新意,考虑周密,切实可行;活动形式效果好,主持局面能力强。

(5)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思总结学期的学习方法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的课外阅读经验,从语文阅读、信息处理、学习成果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意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的准确敏捷概括和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用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等多个要素反思分析归纳自己的成长。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分类合理,信息量大,水平高;方法总结分类合理,叙述清楚,概括全面;成长总结分析客观全面,材料切实生动,说服力强。

7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年来的实验效果表明,“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的研究促进了师生水平的共同提高。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教师要阅读在先,思考在前,教师的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一年来,我们的教师增加了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得到了更新。另一方面,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阅读量超出了传统教学的6倍,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与没有参与实验的时候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奖作品加上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累计40多篇;学生自己编辑的文学刊物。还有一些无形的收获,如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在集体场合下大多数学生能够即时自如、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文化修养发生了变化,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当然,对于一个涉及学科全方位改期的课题来说,一年的时间不算长,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目前,我们主要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有效地监控;二是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进行更科学的检测。我们准备再化一定的时间加以探讨,争取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治金主编。《20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丛书》[C]。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9。第12――15页。

2、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第78――86页。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2――6页。

4、韩绍祥主编。试教通讯[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第26――37页。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教改实施以来,呼唤教师和学生必须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小学作文长期以来是广大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一方面由于地域环境局限,学生阅读面狭窄,内心认知的世界并不丰富,特别是文字的表达是目前写作中的一种缺失。写不出,写不好,渐渐退化成不愿写,不写。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师的作文题材和框架,如同众多的填空题等待学生来补白,摘要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创造性,扼杀了个性,学生写作的真实性、积极性、生动性和独特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和摧残。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教师也对作文教学失去了信心,直接造成了“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的双向尴尬

局面。

本人提出“快乐作文教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抄作文”“背作文”的陋习,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快乐作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快乐感悟。二是学生心理的需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语言文字倾注于纸上,这就是快乐作文。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深入生活,在感悟生活中热爱生活,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写,为其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其乐写乐说。

对于小学生来说,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导和激发,使学生深入认知生活,把课堂扩大到生活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写作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鉴赏能力,而且还要带动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积极性,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逐步健全人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纵观国外作文教学,着重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着重于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写作教学形成全新的格局。我国教育界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探索,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经验。影响比较大的如王寿山的“主体性作文教学”实验,主张作文以学生为主体;杨初春提出的“快速作文”观,大胆地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的做法。就目前来说,“快乐作文”在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很普遍。

四、课题理论依据

作文时学生的情感、思想、精神集中通过文字叙述表现出来。所以作文教学要尽可能挖掘一个人内在的“真、善、美”,克服心理障碍,寻求心灵沟通,培养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精神世界的需要、内心交流的需要、学习生活的需要。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教师应该使课堂回归生活,通过一定的诱因把形成的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激活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快乐的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点出发,“快乐作文教学”力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一种内心表白的需要、一种心理的满足。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的系列训练方法,以作文为契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提高教学质量。

五、研究目标

(1)全面提高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人文修养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让作文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逐步健全人格。(2)激发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写好”为“好写”,达到“乐写”的境界。(3)建立快乐教学体系,探研出一条持之有效的快乐作文教学途径,编写《小学生快乐作文作品集》和《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教案》。(4)以作文教学改革为契机,改变作文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等综合

素质。

六、研究内容

1.建立小学阶段快乐作文训练系统

(1)“趣写”阶段:兴趣入门阶段(三年级)。鼓励写作:“没有写不出的,只有想不到的。”①游戏系列训练;②写事系列训练。

(2)“好写”阶段:巩固练习阶段(四年级)。倡导写作:“允许个性存在,不许任性胡来。”①描写系列训练;②说写人系列训练。

(3)“乐写”阶段:创作提高阶段(五六年级)。激发写作:“给我一片天空,我就要飞翔。”①想象系列训练;②话题系列训练;③创作系列训练。

2.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教师少指导,多引导;少抱怨,多激励;轻模式,重实践;从学生实际出发,推出系列“快乐作文教学”教改课。

3.群策群力编写《小学作文教学教案》

建立一套快乐作文教学的训练模式――《小学作文教学教案》。既可以全套运作,也可以单独套用某一阶段;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取长补短。

七、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快乐作文教学研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让学生的作文影响学生,让老师的教法去教会其他的老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教学相长。

1.研究思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普通小学作为实验区域,设置对照组,在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前提下,以作文教学为契机,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有创意地写作,进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2.研究方法――实验法

积累训练法:建立“书本―生活―作文”互动模式。

导写训练法:教师的导写与学生的训练相结合综合训练。

活动训练法:通过系列生活中的活动经验来为写作提供素材的训练。

平台展示法;建立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加强交流和沟通。

3.技术路线

(1)创改“作文”成为“作品”,诱发学生人文个性的追求,体会欢愉的成就感;

(2)采取课堂快乐教学,促使学生乐于动笔,达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①观演示,丰富生活认知。②利用情境,激发写作欲望。③嘉宾作秀,挖掘写作潜能。

(3)展开精彩点评,提高学生的协作效率和鉴赏能力。①两项评估:写作快、推荐小作家;②精心组织“责任编辑”参加作文的评改。

(4)广泛关注社会实践,组织课外阅读,积累语言,探求写作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①每个学生置备《快乐采集》,每周布置,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素材,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而且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相互交流。②创办文学社团和作品期刊。做到一所学校一份文学期刊,一个广播室,班班设有创作园地,邀请名师或作家来校,定期开展文学讲座。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报刊投稿、征文活动,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④一学期一总结。三、四、五、六年级四年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