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汪国真的经典诗歌

汪国真的经典诗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2 15:10: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汪国真的经典诗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汪国真的经典诗歌

篇1

  《热爱生命》是蒙田的代表作之一。它篇幅短小,寥寥数语,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文章开头是:“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这是一个简洁的、引人入胜的开头。紧接着道出了作者所关注的词语———“度日”。他赋予它以双重含义: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度日”无异于“消磨光阴”,打发时光。而“风和日丽”的时候,则要“慢慢赏玩、领略”这“美好的时光”。这一奇异的对比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接下来,作者详细解说了这两种生活态度。一是所谓“哲人”的颓废习气,二是“我”的积极的人生观。“哲人”和“我”生活方式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对生命的看法不同。在“哲人”看来,生命是“苦事”,是“贱物”。“哲人”不尊重生命,所以活得毫无乐趣,百无聊赖,生命在无谓的损耗中悄然而去。相反,“我”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它“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我”对生命心怀感谢,热爱生命,所以“我”不会虚度时光,而是活得认真而洒脱,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没有作任何评论,但是他的意图却一目了然。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蒙田在文章结尾写道:“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蒙田的《热爱生命》就像一首庄严的歌曲,歌颂生命的美与爱,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关于《热爱生命》读后感优选范文   “既然选取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一句经常用在高考作文里的话,提起它,很多人都会想起汪国真,这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最近看的一本书——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其实除了这一句经典,他的诗里还有太多完美的东西值得歌颂。

  这本汪国真的诗集代表作真的是名不虚传,一打开就深深爱上了它。诗集中更多地描述了感情、青春、期望和理想等一些美妙的词汇,再加上作者优美而精简的表达,恐怕只能用妙不可言来形容了。

  他的诗里处处充满着一种善良和温和,蕴含着更多的朝气和期望。他总是有这样一种魅力,既不是某些作者肆意渲染,故意堆砌华丽辞藻,矫揉造作,让人看得目眩神迷而不得其宗旨,也没有很多老作家太过直白甚至口语的表达那样繁重。就像一杯清茶,少了水的无味,也一点不输浓茶的芳香。也许这就是作者本人,才华横溢却又谦虚恭谨,低调内敛,平常之中与常人无异,但自身散发月亮般的光泽,熠熠闪烁之处尽是风采。

  他很喜欢写感情。是啊,感情是很多人年轻时的重要主题之一,即使没有谈过恋爱,心中也藏有很多对感情的憧憬和向往。他的笔下,感情能够是一个人一无所有时甘愿倾心付出,他在《星星是我送给你的钻石》中这样写:“我想送给你的很多,但我拥有的太少。星星是我能送给你的钻石,原野是我能送给你的花园,还有一颗心,剔透晶莹。”他也会把感情里分手后的复杂心绪一一勾勒,他在《分手之后》里这样写道:“相识,总是那么美丽;分别,总是优雅不起。你的身影,是一只赶不走的黄雀。最想忘却的是最深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我总是很好奇他是不是谈过很多场恋爱,如果没有,但却能把感情描述的那样准确,也许只能归于优秀诗人的才华了。青春的恋爱总是那样,让人心向往之,爱得那样纯洁,没有杂质,也同样伴有很多的遗憾和可惜。也许,青春里的恋爱本来就不该太去计较结果,只要彼此经历过,有所收获,就已经足够了,已经是彼此的最好记忆了。

  一向很喜欢张晓风描述的那个美丽的日本故事。说的是每年冬天,当初雪落下时,人们便坐在庭院里,穆然无言地凝望着那一片片轻柔的白色。这本诗集里也有一首描述雪花的诗,写得很美,他是这样写的——《心中的诗和童话》:“雪轻轻地落下,那是多少人心中的,诗和童话。这是开得最短暂,也是开得最多的花啊,凉凉的,却不知温暖了,多少心灵的家。”这首诗很短,但很精妙,雪一向被认为是纯洁的向往,人们喜欢雪,也许就是因为人喜欢纯洁和完美的世界吧。

  也许很多人会说他写了很多鸡汤,然后每当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无言地笑。在这个年代,鸡汤竟然能够把对美的向往给顶替了,真是好荒谬。在我看来,鸡汤但是是一堆看似励志和无逻辑的自我安慰,在生活中面临复杂的选取时并不会对你做出更好选取有益处,而对于美的向往则不同,他的诗是一种认真思考后的选取,是能够让人产生感同身受,这样的作品始终是沉甸甸的。

  没有钱,我们可能饥肠辘辘,面露苦色;没有诗和憧憬,我们可能失去的是对生活的高雅追求。我们身上有就业的压力,有学业的负担,我们或许不能做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我们也需要一个精神家园,让自己的期望和信念都住在那里。最后期望你的生活里也有更多的诗和期望。

关于《热爱生命》读后感优选范文   汪国真的诗作,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对安抚痴迷者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

  《热爱生命》,可以说是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以"成功"、"爱情"、"奋斗历程"和"未来"为意象进行分析和回答。这四个意象可以说是包括汪国真、席慕容在内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诗人惯用的几个意象,不晦涩,不故弄玄虚,不生僻难解,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的特点,也是汪国真的诗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国的诗歌,从最早开始,就大多承载着歌唱功能的,但是朦胧诗却背弃了这个主要功能。尽管朦胧诗在八十年代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追捧,但它毕竟是残缺的、先天不足的。我个人虽然非常欣赏朦胧诗,但对这一缺陷却深感遗憾。

  朦胧诗多半孤傲,这帮助诗歌成功,也促使它衰败。相反,汪国真的诗歌背弃孤傲,甚至在韵律的营造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谱曲歌唱的,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年青人,自然也较容易接受这种诗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国真似乎不如朦胧派。汪国真惯用"爱情"、"成功"等意象,他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些基本意象,这也许是汪国真本人的偏好,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意识形态的一种妥协吧。

篇2

"你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在我读到汪国真诗集(所谓的全集)最后一首小诗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时,旁边有这样一个声音,在他看来,我应该多读些学术论文,才是正事。

我也曾认为我这个年龄不是读诗的年龄,因为人生经验不足,应该多读些随笔、散文、人生感悟之类的书籍,以丰富对人生和外在事物的理解;因为感性丰富,理性不足,应该多读些哲学、历史之类的书籍,以增加自己的理性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自己是英语专业出身现在又从事英语教学,应该读一些经典英文原版小说,积累优秀的表达,学教并用;而我的书架、我的电脑、我的手机阅读器以及最近收进的kindle专业阅读器上,放着的也大多是这些书籍,我姑且把这些类书籍当作自己的兴趣所在,狭隘的按种类数量计算,我也算称得上兴趣广泛,但这些书籍只是引起我的好奇心,我的阅读兴趣而已,多半我都无法坚持读完,更不用提阅读的乐趣。

读汪国真的诗集,纯属偶然,是一个悲哀的邂逅。晚间浏览新闻时,汪国真逝世的消息,让我停下了滑动的鼠标,之前只知道他是一个诗人,写过很多清新易读的小诗,不曾系统地读过他的诗篇,于是忍不住找出来,读起来,欲罢不能,感动不已。

他的诗给我的印象用四个字概述:简、清、静、情。

简:每首诗大概只有100字左右,短的有不到50字,形式至简,但意义绵延。一首《只要明天还在》"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气势磅礴,悲壮还在。忍不住为这个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哀,通过他的诗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热爱生命啊,尽管如此,希望还是伴随生命的陨落消逝于茫茫天际。

清:汪国真的诗,读起来让人感到清净轻盈,似乎是他刻意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不被打扰的小世界,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他的情与意之中,一首《我把小船划向月亮》"请不要责怪,有时会离群索居,要知道,孤独也需要勇气;别以为,有一面旗帜,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我不崇拜,我不理解的东西;我把小船划向月亮,就这样划呵,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犹如月亮的光辉洒在夜晚的湖面上,清澈皎洁,轻盈背后是他对独立和自由的沉重追求。

静:汪国真的静,似乎是刻意保持,又似乎是参透人生后的自然流露,一切情与理娓娓道来,一首《假如你不够快乐》"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他在用宁静的心去呼唤生命的律动,"既然选择了选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是如此地热爱生命。

情:因为感同身受,所以觉得他的诗动情,诗里有他的身影,也有我的身影。一首《剪不断的情愫》"谁曾想,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又到前头"想要忘记,却往往徒劳,最后只得带着这剪不断的情愫,继续行走,但却不再忧愁。他的情为他眼中的景着色,一首《只要彼此爱过一次》"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他的情是如此地饱满、炽热。

篇3

拥抱一个人,那是我最亲爱的家人。

在我十六岁的年月里,我曾有着无数个的偶像。他们像一棵郁郁青青的大树,他们似乎又像遥不可及的终点线,像一首永不停止的歌,不停地激励我,陪伴我成长。

小时候,我的偶像是爸妈。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成为我的偶像。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爱我,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带给我快乐,教会我知识。妈妈会写诗,虽不及那些名家,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女人是水做的”体现不在妈妈的外表,体现在她轻盈飞舞在纸上的诗歌——“今年的秋天是雨色的”,多美,多富南方女子温婉的一面。爸爸会煮菜,清炖鱼,煎肉排什么的不在话下。食物的香气从十里外都可以闻到,这一闻,还真不得了了,邻居家人全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张桌旁,好不热闹。

长大些,我的偶像是明星。长大了,电视电脑这类的高级品就进入我的生活。自然我的接触面也就变广了,开始知道周杰伦、林俊杰这些明星了。我和他们有着相同的观念,他们在歌声中激励着我。我会幻想,我会欣喜。偶尔对着同学,争论是EXO还是TF厉害;偶尔对着他们的照片发发呆,想象着自己与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我不买他们的周边,只是听着音乐的旋律,就可以感受到他们为这首歌付出了多少。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买张门票去这些我喜欢的明星的演唱会,纵使如此我与他们之间将隔上一条金钱的沟壑,不过我乐意。

现在,我的偶像是作家。

电视可以翻拍,歌曲可以翻唱,但文字永远不会被复制。“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的一句妙诗,是鼓励我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动力;《唐山大地震》为我的内心带来了不小的震撼。鲁迅用笔铸出的剑,为我们劈开那个年代笼罩着光明的黑暗;戴望舒建起的那条雨巷,饱含着江南的可人。这些作家,用他们的文思,写下家喻户晓的名篇,这些名篇成为经典,为我的成长带来了璀璨的光辉,历久弥新。

拥抱我年幼时的偶像,他们永远铭记我心。

篇4

“不学诗,无以言”,新诗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的特质、培育新型的审美感受、养成健全的现代人格,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新诗教学。课堂读诗是新诗教育最基础而关键的环节,要想学生亲近新诗、理解新诗,进而对新诗的堂奥有所触摸,必须以一当十地上好新诗讲读课。不仅要读出诗意、领略诗的好处,还要在读诗的过程中就具体的作品赏析,示范出一套简明而又实用的读诗的方法。下面就结合笔者在师范类院校对本科生开设新诗专业课、选修课的实际经验,谈谈对课堂读诗的一些认识。

第一,选取理想的文本。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新诗历史虽不长,却在近百年的裂变式发展中创造出了海量的文本,并不是随便拿来一首就可以在课堂上来读的。毋宁说,“大学课堂”这一场合,本身对诗歌文本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能拿来细读的文本,必须具备一些品质。首先,经典性。“经典”就是经受住了空间、时间上的双重考验。在一定时段内,被大量的读者阅读过,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它的理解、研究已有一些定论。并且在时间上,经历过几个时代的淘汰仍然自然地留存下来。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诗歌不追求不死而追求复活”[1],经典就是在后来的历史时空不断复活的那些作品。其次,现代性。现代思想及其特征命定般地注入了现代诗歌内部,因而好的新诗文本肯定是富含现代性特质的,包括常说的“反现代的现代性”。不能也无需在课堂上给本科生讲解温吞的、平平无奇的新诗文本,例如汪国真的,甚至连徐志摩的许多作品都不应该细读。第三,难易适宜,长短适中。晦涩是现代诗的普遍特点,无需责难它的难懂,只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能选择过难的文本。例如美国学者Tom Hansen就沉痛地慨叹:“在我给美国文学班的学生讲授《荒原》约六年后,我终于确信这首诗太难了,学生学不了。”[2]实际上,像《荒原》这样的作品,不仅太难,而且太长,长到十几页PPT都难以完全展示的程度。英美新批评学者就喜欢细读较短的文本,这是可贵的经验。参与课堂读诗的各方面因素,教师精力、学生能力、课时长度等均是有限的,又必须抓住机会教授那些可以以一当十好作品,所以首先必须下大力气选出理想文本来展开解读。例如鲁迅的《影的告别》就只适合一小部分文学素养较好的学生,李金发的《弃妇》太过晦涩而奇僻,穆旦的《春》适合,而《诗八首》不太适合。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能进入大学课堂的新诗文本实在不多,有的诗歌适合随意读读,有的适合诗人在沙龙中交流。

第二,制定方案,循序展开。接下来就是怎么读的问题。教师们经常感叹学生不读诗,其实不尽如此,很多学生读了,却读不出所以然来,以至兴趣索然,原因就在于不得法。课堂必须制定出一个“读法”、一套解读“方案”,师生借以共同进入诗意的空间中去。这一套所谓的“方案”来自哪里呢?既来自文本,也来自教师(引导阅读的人),来自师生与诗歌往复互动的过程。在此,不应死板地把文本理解为“作者死了”的封闭结构,也不能盲从读者接受理论的某些观点,而应该以诗为中心,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教师反复阅读文本,从中提炼出诗歌的思路脉络,并积极采纳评论家、研究家的某些已有成果,将其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程序”。这个“程序”最大程度地符合文本的面貌,又能体现解读者的某些思想特征。读诗本质上是交流与和解。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对话而参与进来,最终对诗歌有所感知。以郭沫若《天狗》为例,这首诗在新诗初期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学生面对它时却哄堂大笑或茫然无措,所以必须寻绎出一种内在理路来展开阅读。我们先找一个核心的点,将整个解读统摄起来,“现代自我的磅礴诞生”,这也可以说是我们所理解的此诗的主题。接下来按照诗思脉络划分讲解的阶段,有的文本要需要强行对其进行划分,《天狗》本身就有明朗的分节。第一节,“天狗”从无到有,吞吐星辰宇宙,这是“自我”的扩张。第二节,吞下万物的“天狗”,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光热,自我实现的渴望得到初步满足。第三节,积聚了全宇宙能量的“天狗”,又忘乎所以地欢腾起来,新型的“自我”释放出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第四节,狂乱飞奔、激情燃烧后的“天狗”再度还原回来,重新恢复了“自我”意识。循此思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浩瀚宇宙空间,与神奇的“天狗”一起奔腾、一起遨游,也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进而对五四时代精神有所感知。当然,关于这首诗,可讲的东西很多,比如形式、语言、其中的科学精神等等,但是必须找到最有效的途径,带领学生进入诗歌内部去。叶嘉莹回忆顾随先生讲诗词:“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那真的是一片神行”[3],事实上,“一片神行”只适合有极高素养的学生。这种依方案而展开的读法,看上去拘泥,但却适合一般院校的大部分本科生。在本科课堂讲诗,必须找到“方便法门”。从“窄门”入,经过辛苦的攀援和探索,练就一套抵达诗境的方法,这是学生迫切需要的。“陈义过高”,会让学生茫然无措,甚至对新诗彻底失去兴趣,笔者在这方面就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第三,宣泄精髓,兼顾语辞。“诗无达诂”,诗最吸引人的往往在于隐约的、神秘的深层意蕴。朱自清先生解诗时看重宋儒朱熹的经验,“朱子说‘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4]。人们欣赏诗,最终是要越过言语、事理、情景,沉入到诗歌所塑造的另一个深层世界里去,在另一时空涵咏、徘徊,借这种沉醉与现实拉开距离,又反观现实。这个深层世界是“醉、梦或出神”[5],是精神深处的奇思妙想。朱光潜先生讲小泉八云的批评时说:“所谓‘导解’是把一种作品的精髓神韵宣泄出来,引导你自己去欣赏”[6],课堂读诗必须有此“导解”功能。这是课堂读诗极关键的一环,一旦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的神思,达到感受境界、咂摸意味的程度,诗的所有其他方面就有可能得以被打开。比如,将《天狗》讲解的标题确定为“现代自我的磅礴诞生”,其实就是对这首诗的“精髓”的宣泄,由此一切被激活。在此不应该过度崇信后现代主义所宣称的“取消深度”的口号,因为大部分现代诗歌是靠“深度”来创作出来的。再如,细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笔者将题目定为“和解的声音”,海子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便从容赴死,这首诗中的情绪是极为复杂的,有生命行将奔溃的悲哀,有对人生乃至万物的祝福,然而更多的是与自我、世界的和解,尽管死亡的力量以不可遏制的加速度催迫着诗人,但是在众多因素形成的张力中确实升起一种“和解的声音”。如此,不但能勾连起海子创作历程、诗风变换的诸种情况,而且以极为简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这首杰作的精神神韵,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然而,正如尼采所告诫的,不能成为意义的吸血鬼。对意义、情味的感触,必须与对语辞、修辞的赏鉴结合起来,不能为意义而意义,更何况语言、修辞本来就是文本的必要构成部分。例如讲穆旦的《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对“春”的种种精神的发掘,必须从“绿色的火焰”开始。“绿色”与“火焰”的悖谬性搭配,化形象为抽象,反倒有力地写出了春来草绿的勃勃生机。下一行则反常地把“绿叶”和“花朵”分开来写,则给人分外鲜明的现代化的感觉,花叶之间充满了欲望与反抗的张力关系。诗意的灵魂寓居在语辞的肉身中,这之间的关联远比我们想象的密切,细读时务必在语言修辞的某些局部停留,务必疏通这些有强烈意味的语辞细节之间的关联。

第四,学理与感悟并重。学理包括强势的西方理论、中国诗话的遗产、百年新诗史上某些已成常识的说法,以及个人对某些新诗问题的思考的结晶。学理从学习中来、经验中来,不管是系统还是零散,总带有理性化的色彩,是关于新诗的条例化了的知识体系。在本科新诗教学中,不能放弃对学理的输入。即使再高深的学理,只要方法得宜都能讲给学生听,都能为读诗服务。作者的背景信息、流派的发展状况,这些都需要诗歌史方面的知识;诗的主题、内容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思想、哲学、文化方面的大量知识;诗艺、语言方面需要大量的诗学、语言学的知识。将文本投放在深广的文化视域中,抽丝剥茧地重商量、细分析,这些都赖于学理的支撑。要让学生意识到,诗歌、诗学到当代,已有完备的体系,让他们感受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要警惕理论上的“过度阐释”,不能舍本逐末,把具体文本反当成某些理论的证明材料。诗歌的尊严、灵韵,不能轰然消散在理路的烟尘中。以诗为本,要让学理为诗意服务,让学生对诗歌发生兴趣,愉悦地遨游在诗意的王国中,这是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至于系统学习诗学,那是研究生阶段的任务。理论、观念替代、侵扰诗性的感悟,这在目前已成为流行现象,可以说课堂读诗是个试金石,过度宣讲理论的做法在本科课堂立马就会显示出它的虚妄和无效。调动学生的记忆、经验、思考,感受意境的深美,甚至进入诗歌的宗教境界中去,这是更高的更迫切的要求。诗歌有它“反知识”的一面,学生在诗歌面前不仅要“知道”,更要能“感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科教育目的的实现、现代公民精神的培养、人格修养的塑造都有赖于系统性的新诗教育。课堂读诗是最核心而有效的环节,我们务必选出好诗、解读好诗,制定合理的解读方案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感受新诗的深广浩大。并且能掌握比较有用的进入诗歌的普遍方法,为以后长期与诗同行打下一点基础。一个丰饶的新视野骤然展开,而且其中有一条隐微的道路,起点就在他们面前。

参考文献

[1]奥克塔维奥・帕斯.弓与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464.

[2]Tom 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3,3:12-16.

[3]叶嘉莹:红蕖留梦[M].北京:三联书店,2013:65.

[4]朱自清:新诗杂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8.

篇5

1.当代诗歌在教材、考试中面临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三年初中所选的当代诗歌作品仅18首,平均一年仅学6首,可想而知,这微不足道的数量,如何激发学生喜爱当代诗歌,又如何从当代诗歌中汲取语言的精妙,感悟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在随机选取的08年中考试卷上,40份中考试卷仅有3份中考试卷涉及了当代诗歌的鉴赏。而在中考试卷份量最重的作文一项,40份中考试卷中居然有34份试卷不允许写作诗歌,占全部试卷的83%。这样,当代诗歌的教学在现实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当代诗歌在教材、考试中所处地位决定了它在语文教学中必然处于边缘化地位。学生接触不到优秀的当代诗歌作品,平时教师也很少传授写作当代诗歌的技巧,学生远离当代诗歌也就不足为奇。

2.许多语文教师缺乏当代诗歌的鉴赏水平,更不用说去创作当代诗歌。许多语文教师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作品、流派知之甚少,对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势漠不关心,对其他国家的著名诗人作品更是无从谈起,许多老师只能从指导学生朗读,挖掘主题去指导学生,例如最正统的朦胧诗人顾城,他的诗善于通过扑朔迷离的意象创造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探求,在许多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中蕴藏深刻的思想主题。他的经典作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远和近》等,如果教师不能把握诗人的创作个性,艺术气质以及天赋才华等,不知道诗人眷念不忘的浓郁的理想主义,和一片宁静的内心天地,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咀嚼诗人丰富的、深刻的语言,去领悟诗人那张扬的个性的内心世界。教师对当代诗歌缺乏兴趣,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对当代诗歌的兴趣。

3.学生的功利性学习导致对当代诗歌的兴趣异常淡薄。日益沉重的应试压力迫使学生只能功利性学习,没有时间去阅读那触及灵魂的诗歌。并且大众传媒庸俗的语言、喧嚣的场面,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网络游戏,视频聊天让学生找到了容易发泄自己情感的平台,这时候能把学生拉回到平静的书桌已经很不容易。还要他们去阅读那些充满扑朔迷离的意象,隐秘的诗人情感的当代诗歌,实在是勉为其难。

4.有些当代诗歌的主题晦涩难懂,诗的跳跃性很大,诗句与诗句、意象与意象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地带。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只好远离诗歌。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诗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诗人连续用了二个“如果”、二个“决不”二个“也不止”的句式,组合成了一个意象群,但结尾的两个意象: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其句子的整饬突然中断,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种思维的跳跃,就会渐渐失去对当代诗歌的兴趣,从而远离当代诗歌。

二、加强当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当代诗歌缺乏深刻理解,使学生对当代诗歌缺乏兴趣,如何让学生接触当代诗歌、喜爱当代诗歌呢?从而让当代诗歌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认为从三方面入手:

1.教材编写者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时段的学生特点出发,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当代诗歌。可先选择部分通俗易懂,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推荐给学生,比如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感谢》,艾青的《礁石》,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一首》,席慕蓉的《乡愁》等等。首先让学生喜爱当代诗歌,能真正从当代诗歌中体会到纯洁的友谊,追求美好的生活,深沉的哲理。更要在课外读物中加大当代诗歌的比例。考试中适当放宽要求,允许学生去写作当代诗歌。并且让学生得到合适的分数。

2.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带领学生去体会当代诗歌的妙处。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老师在教授时,首先从形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叠词的使用,更增强诗的节奏感。无疑给人一种“建筑的美”。这就是当代诗歌的外观的美、形式的美。教师更关键之处是在让学生明确徐志摩是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他崇拜大自然,他与康桥似乎有本能的感应和认同。在康桥的柔波中,“甘心做一棵小草”。康桥又是徐志摩的精神归宿所在,《再别康桥》这首诗已经成为一个对于精神归宿的文化符号,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这首诗中感受到面对精神归宿时的心灵的平静。这样,学生才真正走进徐志摩的心中,感受到当代诗歌的魅力。教师课后再拓展阅读,让学生去阅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一首》、《沪杭车中》、《雪花的快乐》。学生对当代诗歌的兴趣就会浓厚,就会自然走近当代诗歌。

篇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2YQJK022)阶段性成果之一;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编号:FSGHDE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64-01

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青春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阶段。这时表现的朦胧的爱慕之情,与成年人追求异性,准备恋爱、结婚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完全不同。此时的中职生对恋爱及其相关问题既敏感又似懂非懂,一旦异性同学之间意识到彼此的爱慕之情,就会迅速陷入激动不安而不顾后果的“热恋”之中。作为教育者,经常会为学生青春期早恋问题烦恼,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因为处理这种情况的尺度难以把握,稍不注意就会事与愿违。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在这方面又常常“多事”而敏感,让老师不可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这份情感保持它天然的美丽与天然的纯洁,而爱情教育无疑是保持这种纯洁和美丽的最佳方式。

1.语文教学中爱情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选有表现爱情的经典文学作品。仅举中职的语文教材,由倪文锦、于黔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者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五单元里,所选课文全部是围绕爱情这一主题,有新时代女性铿锵有力的爱情宣言――舒婷的《致橡树》;有革命诗人热烈坦诚的爱情表白――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有中学语文课堂上成功的爱情教育课――曾宏燕的《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有凄美的爱情悲剧――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还有军人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孔晓的《雪山上的红盖头》。另外分散在教材里,散文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小说有沈从文的《边城》、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戏剧有的《雷雨》等。这些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都是“人的生活教科书”,教师通过从多维交叉的视角来引导学生欣赏这类作品,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2.爱情教育的尴尬局面与思考

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十六七的中职生正是青春发育时期,是爱情的朦胧期,对这一敏感话题不太敢公开说,更不敢公开去了解去谈论,而内心却强烈地对异性或爱情的话题产生兴趣和好奇。课堂表现为学生彼此在交换着狡黠的微笑,这样的尴尬每每在讲授爱情题材作品时都会遭遇,这使得在课堂上我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细腻的语言描写,而不去讲析其中微妙的情感,让我感觉到这堂语文课的苍白无力。

事实上对于中职生的爱情教育问题,沉默早已不再是金。有学者认为,一部好的爱情作品,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于爱情的好奇心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爱情,理解爱情,明白爱情的真谛,可以使他们在追爱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用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营养素”,已成为中职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以实训活动践行人文教育

针对中职生的生活阅历和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借助任务驱动式的情境化语文实践活动这一载体能够更好的践行教育的人文性。

整个实训活动将爱情教育和语文紧密地结合,要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让学生在语文浩瀚瑰丽的海洋里徜徉,自然地走进“爱情问题”。活动环节由三个具体任务构成:任务一,文艺作品中的爱情――搜集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美丽爱情,朗诵诗歌或讲故事。任务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讲讲自己耳闻目睹的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或悲或喜,或长或短,必须真人真事。任务三,我心目中的爱情――谈谈个人对爱情的理解。

2.2活动概况

本以为搜集效果会不太理想,实际恰是相反,学生搜集的资料包罗古今中外:从《诗经》里的《关雎》到《汉乐府》里的《孔雀东南飞》,从徐志摩的《偶然》、《再别康桥》到汪国真的《曾经这样爱过你》;从但丁的《新生》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胜枚举。充满哲思的语言更是不绝于耳,有《雨霖铃》中“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痴恋相知,《孔雀东南飞》中“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的生死相许,《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刻骨相思,《江城子》中“不思量,自难忘”的永恒追念,全都是对爱的最好诠释。

同时以班上的语文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分类整理资料,配上和谐的图片、音乐,把古今中外美丽的爱情诗篇用直观的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每个作品的结尾处,我让他们总结人间美丽爱情的特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作出思考,作为中职生应该怎样对待爱情,写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搜集来的诗词,眉飞色舞地叙说着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甚至还有学生现场唱起了当今流行的爱情歌曲。气氛异常热烈,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逐渐明白:现在触动他们最温柔的心的,只是知心的友情而非恋情,自己那双眼睛饱含的是少男少女时代单纯而单薄的叫作“倾慕”或“友爱”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爱情。也有学生这样说:对我们中职生来说,我们不能无爱,亦万万不能有“爱”。我们还没有承担爱情果实的能力。爱在心中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爱在行动会成为我们成长的绊脚石。人生不能无爱,对待爱情的态度要清醒审慎。两节课很快结束了,我和学生都意犹未尽,最后我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篇7

46岁的陈希望一脚踏进皮村打工艺术博物馆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她的人纷纷让座。这不仅因为她坐了11个小时火车硬座、倒换了2小时公交车才得以出现在这个北京五环外的城中村,更因为她拄着双拐,深蓝色的长裙下面空空荡荡。

陈希望的家在安徽农村,因为小时候的一场病落下了腿疾,没法下地干活。她是带着希望来到皮村的。一本长达30万字的小说手稿是她20年来坚持写作的成果。2017年4月24日之前,她也不知道这份手稿有没有发表的可能,但是在这天之后,随《我是范雨素》一文阅读量破百万而名声大噪的皮村文学小组,让她看到了某种转机。

这些慕名而来的人,使得听课人数在范雨素爆红后的第一周达到巅峰。他们中有想把雇主家事写成书的育儿嫂、心里一直憋着文学梦的商人、靠夸大产品作用谋生却天天担心文学以辞害意的文案、从北大一路蹭课到皮村的图书编辑。进门接过工友递上来的一杯水之后,有个爱读三岛由纪夫的女家政工哭了,她觉得很久没有遇到过这种温暖了。

对于文学的偏执让他们显得与身边人的圈子有点格格不入。现在,他们热烈地分享着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从东野圭吾讨论到皮村新租公寓的房价。在皮村图书室的门口或站或坐,等待着这个周日晚7点半到9点半的文学课的到来。

有人用“盛况空前”形容那次绕着会议室办公桌里里外外坐了三排人的文学课。堂上讨论了《我是范雨素》,工友们像往常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并没有对范雨素的成名表现出意外和兴奋,记者们拍,他们就聊,“感觉跟我们平常写的也没什么不一样。”

范雨素没有露面。她在文学课上的同学们成了媒体深入挖掘的对象。外来者惊奇地发现,这个由工人组织工友之家举办的兴趣小组里面,打工者个个能写诗歌和散文,他们中有人甚至是T户网站故事专栏的“流量女王”,多篇文章阅读量达到50万以上。

皮村文学课是育儿嫂范雨素学习写作的地方。一个多月前,它还仅仅只被十几个打工者知晓。人数少的时候,三四个人围着老师闲聊,即便会议室里的大圆桌堆满杂物,也难免显得冷清。

皮村距离北京机场10公里,每隔一两分钟,起飞不久的飞机就会掠过低空,好像能擦着房顶和电线杆。低矮的房屋和毛打着结的流浪狗没能阻挡文学热爱者们朝圣的热情。他们从全国各地涌来,想在皮村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发表作品,结识同伴,或者其他精神上的回响。

工友文学小组是2014年9月成立的,当时位于皮村的北京工友之家组织过很多其他兴趣小组,教大家音乐和计算机,有几个爱看书的工友问,“咋不能成立个文学小组?”工作人员付秋云在网上贴出了招聘启事,找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慧瑜老师,义务为工友讲解文学理论。

课堂是以讨论为主,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几年过去,其他兴趣小组已经没人再来,只有文学小组,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每周日晚上,工友们在这里朗诵上一周写过的诗歌和小说,研读《红楼梦》或者《北京折叠》,判断哪首诗是人工智能的创作。两个小时后,他们匆匆赶上末班地铁回家,脸上挂着的不是疲惫麻木的倦怠神色,或许因为心里正咂摸着刚刚讨论过的《安娜・卡列尼娜》。

“这才是见着光的日子”

在水泥飞扬的工地上,瓦工徐良园比其他工友都要显得“矫情”一点儿,他戴口罩,系安全带和安全帽,工友们笑他,“爬个外墙也要安全帽?”

他努力想显得跟其他人一样。口罩不戴就不戴了,可对工友们热衷的打牌,他实在提不起兴趣。徐良园偷偷把别人丢了的烟盒展开,摊平,回身向里,用随身带着的铅笔或者圆珠笔往上面写诗,想一句写一句。

“你在地底默默耕作的时候/我手握铁锨扎向了你/原谅我,蚯蚓弟弟/我不是富余悠闲的钓翁/为了一条鱼儿的乐趣/把你绑上吊钩视作开心”

他从不跟一起干活的人讨论自己写的诗。铲死一条蚯蚓,他要难过半天,可是别人看他写诗的眼神,能让他难过更久。

徐良园是在网上看见打工春晚(由工友之家组织、打工者自编自导自演的春晚节目,自2012年开始在皮村社区剧场举办,每年一届,崔永元曾参与主持)的征稿启事的。他发现还有地方专门写工人的故事。他写了个小品本子,把工头调侃成猪八戒,得了2014年北京赛区的第六名。

他来到皮村,看别人把他的本子演出来,觉得自己被接受了。后来有了文学小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跟人大大方方谈论诗词的地方。

写诗对在服装厂打过十几年工的小海来说同样很重要。没有诗,简单枯燥的重复会让他感到绝望。流水线上的活儿不急的时候,他抓过来一张没用的报表就写,心里的压抑争先恐后地往笔尖跑,写完了,笔一甩,接着给衣服装拉链和领子。

在流水线上写了400多首诗的小海本名叫胡留帅,他喜欢海子,管海子叫自己“长着络腮胡子的哥哥”,因此给自己起名叫小海。

小海喜欢看海。在宁波打工的时候,他经常一个人去海边看月亮,背李白的诗。

他也喜欢晚霞。天气好的时候,小海会去买王老吉请伙伴喝,好让他们在三楼阳台给自己拍一张夕阳中的剪影。看着天边浓郁的颜色和照片里的自己,“又能活两个月”。

听摇滚也能让小海原地复活。如果不加班,他就掐着时间跑到南京高铁站,坐上一个小时,再换地铁,就为了看一场上海的汪峰演唱会。有一次,加班晚了,小海赶到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首歌,他一分钱也没花就偷偷溜进了场馆,跟着把歌吼完,散场了以后,头和身上的血都是热的。

“我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但是我不知道该过什么日子。”他给喜欢的歌手排着发微博私信,跟他们说自己的烦闷和梦想。

大部分私信没等来回音。歌手张楚回复了他,介绍了北京工友之家的歌手许多给小海认识。许多邀请小海来皮村,他一咬牙,买了一张杭州到北京的打折机票。

“还从来没渡过黄河呢,那咱就过一回黄河!”飞机在北京上空一点点下降,小海看到了皮村低矮的楼房。那时候,他不知道这里会成为自己今后的“宇宙中心”。

歌唱同样给了煤矿工人路亮意义。他做了12年矿工,其中8年都在暗无天日的1000米地下掘进。一个矿上的工友遇上冒井,地下突然出来一个大窟窿,给埋进去了。他觉得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儿”。

有时候下井的时候天还没亮,出来又是晚上,两头看不见太阳。父母和妻子都在矿上工作,每天一回到地面上,路亮就给他们挨个打电话报平安。

他不想只做个三班倒的煤矿班组长,就组了个矿工自己的文艺队。之后几年,他带着文艺队到处演出,结识了工友之家的新工人艺术团,和他们一起带着自己创作的歌参加了打工春晚,发现“这才是见着光的日子”。

他决心扔下稳定的工资,去皮村创作和演出。父母以为他遇见了传销组织,死活不同意。

2015年,他还是来了。

“有些东西,到了骨头里了”

“流量女王”李若是在文学小组开课一年后才偶然去听的。

2014年,她在工友之家做外联工作,天天往外跑。忙一天下来,回到家,躺在炕上就不想动。她虽然爱好文学,也跟付秋云说了好多次想去听课,可没去之前,就连被人叫去买衣服这样的小事,也能打消她上课的念头。尽管从住处去上课要不了几分钟。

她觉得相见恨晚。“我狠狠地骂自己,那时候死哪儿去了,怎么不参加呢?”李若一下就喜欢上了文学课的气氛。她发现每个人都在认真读作品,给出诚恳的意见。“有名校的教授来给你讲课,还不要钱,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

“这里没人嫌弃你。”苑伟甚至连很多字都是在文学课上学会写的。初中时代,他最反感的事儿就是交作文,他闹不明白,有什么好写的?后来,听大家分析经典名著,交流自己写过的东西,他的手也痒痒起来,忍不住提起笔写写画画。

曾经送过3年快递,跑过新华社、人民日报,送到门卫就回、连一个编辑的样子也没见过的王春玉终于在皮村活捉了一个“本人签收”快件的期刊编辑。期刊其实连刊号都没有,只是工友之家的内刊,编辑听他说喜欢文艺,鼓励他投稿,“你平时有什么想说又不敢说的,都可以来这儿说。就写打工者自己的事儿。”

王春玉心里犯嘀咕,打工者的事儿,写出来有什么意思啊,城里人谁想看?但他还是留心起了这个编辑部。2005年,工友之家搬到了皮村,王春玉的工作也跟着换到了皮村附近。

来的次数多了,王春玉被工友选成了福利委员,负责分发和处理社会捐赠的物品。这和以前送快递的活儿差不多,不一样的是,大家都喊他“春玉大哥”,接过东西之后不会砰地一声把门带上。

电焊工郭福淼谝淮卫瓷峡危就是因为“不要钱”。他搬到皮村没多久,就跟附近的人打听书店,别人告诉他,工友之家有图书室。听说有免费的文学小组,他二话不说就跑过来了。

后来,郭福来成了张慧瑜老师的“御用”朗读者。平时,他浓郁的口音能直接把人带回河北老家,可是一旦开始朗读,一个一个标准的字音会从这个年近50岁的中年汉子口中流淌出来,变得缓慢又深情。

读完了,大家一起分享写作感受。徐良园自己能讲上半天。可在一年之前,就算作业里段子和打油诗编得再起劲,他也几乎不怎么张口发言。电锯声、搅拌机碾碎沙子和石子的声音,这些轰轰隆隆已经够吵了,他一句也不想再多讲。

闭着眼睛心里烦闷的时候,忽然会有一些句子在脑海里冒出来。那么一会儿,他忽然觉得,后半辈子都和皮村分不开了。“有些东西,到了骨头里了。”

出口,入口

“孩子,别离我太近/咱们都像一棵棵/孤独的树/生活在别人的森林/我的枝叶会阻挡/你吸收阳光、甘霖”

郭福来的这首诗,让文学课老师张慧瑜觉得“扎心”。他觉得这首诗真正写出了打工者的孤独感,“大都市不只是陌生人的海洋,还是一座别人的森林。”

“北京/有一堵无形的墙/居住证做栏杆/很结实/让我无法跨越/我就像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的孩子/我很想跟他们一起游/可是却被告知/你没有资格”

郭福来深深感到外地人的无奈,是在涨房租的一瞬间。春节之后,房东把房租上涨了70块钱。郭福来问,怎么房间还是那个房间,钱多了?房东态度很硬,“住在这里的人都老老实实交钱,你废什么话?”

偶尔有个瞬间,也会让郭福来忘记这种疏离感。他去人民大会堂干活,走进在新闻联播里看过无数次的会场穹顶,明亮的灯光晃到了眼睛。回来之后,他写下一句诗,“工作至第五日夜,恍惚中,星空与天堂很近。”

王春玉上一次“离天堂很近”还是在22年前。那时候,故宫大殿内没有围栏,参观者可以随意走动。王春玉看着周围人不多,一扶扶手,坐到了龙椅上。那一瞬间,还没来得及把两只手都放上扶手,他就被来回溜达的工作人员赶了下去。

王春玉觉得值了。可是后来回家查了资料,才发现自己去的那个殿,摆放的是帝制复辟之后翻新的龙椅,那张椅子上没坐过康熙、乾隆,只坐过。“假的!”

此后他再没偷偷往龙椅上坐过。故宫的票价从五毛钱渐渐涨到60块钱,王春玉不怎么去了。非典、亚运会、奥运会,他都跟着这个城市一起见证了。他觉得自己也成了半个北京人。

“我这个绿化工,像一棵树,身心在北京,根子深深扎进首都的沃土中。”这是王玉春的文章《打工者的简历》中的一句。

可一场小小的辩论就把他的底气连根拔起。有一次,工友们参加凤凰网录制的辩论节目,讨论外来务工人员该不该办理暂住证。北京人那一方,有人站起来,说外地人是法西斯,吃北京的穿北京的。这话已经叫他难受,更难受的是,对方好像怕他们听不懂法西斯什么意思,补充了一句,“就是侵略者”。

他这个“侵略者”,曾经被人堵在派出所前面的巷子里,扣着脖子抢过钱。对方不说话,夺走了他上衣口袋里的5块钱和一沓卫生纸。王春玉感到孤独,这种时候,他能想到的倾诉对象,只有皮村的“家人”。

“战争年代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千里奔赴延安,我却像回家一样虔诚地奔赴皮村。”不论是被偷、被抢、被骗还是被冤枉,当过兵的王春玉面对生活的时候,习惯把腰杆挺得笔直。只有走进文学小组的院子,他才会把肩膀放松下来。

徐良园觉得城市在消耗打工者。他在东莞打工的一年里,看着“资本主义”的大楼争先恐后地盖起来,可是工期结束了,动不动就拿不到工钱。他去工头家里催债,工头正在切西葫芦,听到催债的来了,把刀往菜板子上一剁,恶狠狠地骂,“再要钱就砍死你!”

他发现哪里都不是家。讨不到工钱,也没办下暂住证,他一度在整治行动中被抓进了看守所。一群工友里,就他面黄肌瘦,站起来好像是随时就要晕倒。警察怕他扛不住,登之后放他离开。刚出门,走了没两步,又遇到第二波检查的人。他怕再被盘问,躲到桥下的河边,陪着一团又一团的蚊子窝了一夜。

那之后,徐良园白天也不敢经常出门,像城市的隐形人,只有偷偷猫在新华书店里读他最喜欢的汪国真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他把所有的苦难都写成了诗。刨地铲到的蚯蚓、工棚里嗡嗡入侵的苍蝇蚊子、光着腿走过工地的厂妹、读过的书、经历过的故事。徐良园让在印刷厂的儿子帮忙印了个诗集册子,封皮是他自己题写的“良莠园耕吟”五个字,收录了他写的两百首诗,总印数,两本。

其中一本在打工时辗转弄丢了。现在,徐良园把另一本带在随身背着的布包里,不轻易拿出来给人看。和诗集一起保存的,还有他用了多年的塑料红皮笔记本,首页的字迹已经晕开了,“诗歌一旦长大成人,就会报答他的生身母亲――苦难。他不会忘记她的养育之恩。”

李若觉得苦难是财富。在外打工十几年,经历的故事都被她写进了专栏。她写17岁的客、写已故的父亲、写弟弟逃婚的新娘,篇篇都有几十万的阅读量。2016年底,她以“流量女王”的身份出席网易人间举办的交流会,发言时不自觉地扭紧裙角。她问别人,你们为什么对底层人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啊?

她宁愿自己的孩子过上平平淡淡的一生,“那些经历有什么好?”她只把写作当成伤痛流淌的一个出口。

可她还没能找到北京的入口。在北京打工四五年了,她从没进过鸟巢、水立方。她曾经有过一次机会。朋友花160块钱买了两张鸟巢的演出票,有事去不了,怕浪费了,转赠给她。李若和另一个工友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赶到,但绕了半天也没找到门。

“别人指路也不行,就是死活找不到入口。”在鸟巢前坐了一会儿,她俩回了家。还是回去看书吧,皮村图书馆的门,谁都可以随便进。

“特别自由,特别空旷”

文学小组外院一角,苑长武猫着腰,盯着一个顶着参差不齐发茬子的脑袋,弯成了一张拉得不太满的弓。苑长武的家伙事儿很简单――一个推子、一把剪子、一条毛巾、一瓶洗发水,用布包一卷,随时可以收摊走人。

苑长武不是专业的理发师,他在皮村同心学校当过志愿者老师。学生们调皮,头发脏乱,他给人按在那儿,硬剪了。时间一长,倒练成了熟手,几年下来,他连女孩的头发也敢剪了。

剪完就是上课时间。苑长武也写诗,写孩子和学校的事儿多。做志愿者以前,他在老家写了半辈子公文,早就“写够了”。在这,人人都喊他苑老师,被人需要,他挺满足。

苑长武也在皮村文学小组课上当过“老师”。有一年时间,张慧瑜老师去了美国,请自己的好朋友代为讲课。有一周,没有老师有空,徐良园建议大家自己讨论,“苑老师也是(志愿者)老师,范大姐也是(幼儿园)老师,你们也可以给我们讲啊。”

于是气氛热烈起来,大家聊了文学,还聊了很多各自家里的烦恼。两个小时很快过去。

图书编辑万华山最喜欢的,就是皮村文学小组课这种“随意”的气氛。虽然每次来都要倒换两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公交,他还是连续来听了三周。

应聘上这份跟文化有关的工作之前,29岁的万华山在流水线上做工人,自己开商店,倒卖五金,做销售,还当过北大保安。他选择距离北大近的工作,就是为了方便蹭课。

他发现,工友们的文学课和他在北大蹭的任何一节课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谁也不用不好意思。

2015年,张慧瑜老师把大家平常写的东西搜罗起来,编成了一本《皮村文学》。小海写的诗最多,他还专门把他的诗攒成册子,名字是《工厂的嚎叫》。

范雨素跟小海开玩笑,说小海的诗有火的潜质。《北京文学》的副主编师力斌老师出了一本《北漂诗集》,小海的6首诗排在前面。他担心自己写的牢骚话根本没人会看,“59,这么贵!30块钱还差不多。”

摆脱了流水线上的工作之后,小海好像愤怒不起来了。现在,他在工友之家的公益商店里卖衣服,帮其他工友把三块五块的衣服叠好,用塑料袋装起来。大家喜欢在挑选衣服的时候把孩子交给小海带,他会指着童话书,一行一行地念字给孩子听。

“至少不像机器那样拼命挣钱了。”小海认为,自己现在是自由之身。诗集火不火,根本没区别。

在皮村住了一周后,陈希望打算回安徽老家了。手稿都已经交给了付秋云,她也答应以后会帮她投稿。陈希望感觉不虚此行,比起盼着老家的报纸和出版社发表文章,她觉得这里的“资源和平台”要丰富得多。

“第二个范雨素大概很难再出现了,”张慧瑜说,“但是如果工友能够了解这么一个地方,经常来交流,就最好。”

“最后剩下的,估计还是我们这些人。”徐良园说。

范雨素终于出现了,在5月21日的文学小组课上,时隔一月,爆款文章的热度褪去,她在家里终于躲得有些闷,忍不住跑来听课,想跟大家说说话。她想念这里自由自在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