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2: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景观风貌规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的城市特色,并不是一个特立存在的对象,它是基于城市多年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地理特质、人文历史、物质科技相结合的地域属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故事的展开,这种属性得到了丰富和延续。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则是将城市特色充分保留和传承的载体,将城市特色融入城市绿地景观中,丰富城市绿地景观的同时,凸显城市风貌的个性。
1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概念介绍
城市景观,从城市规划与城市人文的角度审视,其包括了侠义的“景”和人的感知结果的“观”,以及人在“景”中实现“观”的过程,即“城市生活”。很具之一观点,可将城市景观概念概括为“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和“城市意向”三个方面[1]。城市风貌由形而上的“风”(指风格、格调、平哥、精神等)和形而下的“貌”(面貌、外观、景观、形态等)组成 [2]。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3]。
综合以上的几个概念,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是将城市形而上的“风”,融入人工打造的绿地景观中,呈现出来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自身特色,将城市潜在文质形态与城市绿地景观形态相结合统一形成的城市面貌。
2宜宾市城市特色
2.1城市概况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市早在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设城,至今已有2191年历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2.2城市自然特色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的地段、沿江又有七星山、观斗山、龙头山、水口山等自然山体隔江而立,宜宾城市就座落在其间,地势有高有低,层次丰富,城与城隔江相望,以桥相连,形成了宜宾特有的“城外山环水绕,城内山水相间”的山水格局。
2.3城市人文特色
宜宾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
3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以自然山体为主要的联系通道,突破山、水分离的结构体系,将山、水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条纵贯南北城市的通风廊道,缓解城市冬季由于静风导致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穿越东西的岷江、长江作为另一条历史文化长廊,突出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这两条生态绿廊是整个绿地结构的骨架,同时利用区域内的其他几条山体,结合城市布局结构,构成南北通达,东西相连的生态绿网。用“环圈围绕,点面结合,大小配置,绿廊联系”的方法构成“一心多点块、一面多廊道”的绿地结构,打造宜宾“山水相依、田林镶嵌、城缀其间”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4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4.1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结构
按照总规对宜宾市景观风貌的规划要求,以及宜宾市的绿地景观风貌特征,确定出宜宾市绿地景观风貌的结构为:“三轴、三带、四区、多点”。即:三条城市景观轴线(国际酒文化景观轴、都市产城互动景观轴、特色文化景观轴)、三类城市景观带(滨水绿化景观带、道路绿化景观带、山体生态景观带)、四个景观风貌区(三江口核心景观风貌区、志诚临港产业风貌区、天柏高新产业风貌区、南溪科教文化风貌区)、多个绿化节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城市绿化节点),点线面有机结合,形成城、水、绿相互交融的开放型绿地系统格局。
4.2城市绿地景观分类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景观分类主要有:城市景观轴线、门户景观、滨水绿化景观、道路绿化景观、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以及其他城市景观节点。
每一类绿地景观都上演着自己在整个绿地系统中的不同功能以及文化角色,城市轴线景观呼应区域文化和轴线主题,形成一条连续、统一、丰富的城市绿廊;门户景观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整体简洁大气;滨水绿化景观以防洪安全为基础,巧妙利用水资源与文化资源,形成良好的城市带状生态聚落;道路绿化景观充分利用城市线型空间,根据道路等级和道路性质,以统一中存在一定特色差异的设计方式增加城市绿化量;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注重与其区域文化相呼应,营造良好的生态植物群落,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凸显地域风貌特色,营造独特宜人,文化氛围强,有记忆感的城市景观环境;其他城市景观节点则是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尽可能多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并合理均匀分布绿化节点。
不同类型的绿地景观根据其类型特色以及区域文化特色在景观的打造风格,植物的选择以及搭配方式,小品的搭配设计,水景的营造等方面以不同的构成方式共同营建出特色、系统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5关于“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的思考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首先以城市的绿地系统为基础,再加入城市自然人文的特色增加城市风貌的独特性。现目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都是基于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所以它跟城市景观风貌一样,是致力于实现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多方面叠合和良性循环,只有三者实现相互支持、互益循环、互惠共生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真正的做到城市特色的绿地景观风貌。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在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方面做的不够,形成了缺乏城市特色的危机。在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时,要充分结合城市绿地现状,对其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挖掘研究城市社会文化,继续延续和抒写城市故事;综合城市经济,以绿地景观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只有对三者进行综合考虑,让城市具有稳定的生态、丰富的社会文化和良性发展的经济,且三者之间良性循环,才能有助于城市特色品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以重庆市梁滩河为例,梁滩河流域内的自然景观风貌保护区整体上为生态涵养区段,包括有较高景观风貌价值的区域:长坝嘴、大磨滩等处,以及规划设置的自然景观风貌观赏公园、郊野公园。
长坝嘴村落风貌公园:位于北碚区,该段河流蜿蜒度较大,形成多个半岛,适当拓展亲水空间,位于半岛内的村落维护其现有建筑外观,可适当调整其使用功能。大磨滩郊野景观公园:大磨滩瀑布,宽约30米,高约20米,水大时亦很壮观,是重要的水景旅游资源。对该类的自然景观,我们采取“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措施,即是在保护其原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规划其观赏路线,设置观赏点,有控制的让人们进入,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湿地公园
植物是滨河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在湿地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原有生态保护区域内的湿地植物进行保护,并对遭受破坏的植物生态性结构进行恢复设计。
水较深区域:不适宜人过度亲近水面,可用一些种植草的基质砌成护岸,以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进行护岸,不仅起到了防护作用,也可使游人欣赏植物及水面的景观特色。
水较浅区域:可采取疏林草地的种植形式,延伸到水面和水生植物一起形成合理的植物景观。还可在水面设置栈道,雨季多水时被淹没在水中只留植物景观,旱季水浅时栈道则可成为人们到湿地内部去欣赏和体会大自然独特气息的通道。
水陆交界区域:水陆交界区域岸线湿地植物不仅能丰富水面平淡的色彩,而且对水陆景观起到了自然的过渡作用。
二、人文景观风貌保护
对梁滩河流域内的人文景观风貌保护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和社会人文。对现有的文化古迹以及有一定历史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对沿河村落形态的保护以及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一)对沿河村落形态的保护:
梁滩河村落风貌保护的核心内容是“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严格管理”。保护的具体内容为:村落空间,村落形态,村落道路,村落祠堂,村落社屋,村落水系,村落生态,村落遗存等。根据不同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根据规划控制其人口数量,改善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居住环境。在其从事建设活动时,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得对梁滩河沿线格局及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二)四塘历史文化公园
四塘桥建于同治年间,是原来老成渝路的必经之桥,上面的龙浮雕尚能看见,对四塘桥残缺不全的部分进行仿古性修缮,采取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整治其周边环境;禁止机动车在古桥行驶,将其作为步行桥。
“飞雪崖瀑布”自唐宋以来被太白、东坡、郭沫若等名人先后赞喻为“雪涌云飞”,清某翰林李为栋为其作《飞雪崖赋》,飞雪崖险峻,怪石嶙峋,可挖掘飞雪崖瀑布的历史文化内涵,适度开发。
飞雪崖对面的“飞雪寺”始建于唐,后重建。对飞雪寺的保护,首先要保护其建筑外观整体风貌特征,保护的重点不只是建筑物,还包括环境风貌等多重内容,对其划定一定的保护范围。
“桥都”——金凤镇:
金凤镇地形平缓,溪河密布,纵横的溪河和道路交通建设,诞生了古今桥梁84座。对古桥进行管理修复和分类,适度开发,形成“桥下流水、桥上行人”的乡村风景,把金凤打造成“百桥之乡”和重庆的“桥梁博物馆”。
长春桥:位于梁滩河上历史最悠久的长春桥,建于清嘉庆五年已有209年。
永寿桥:“年龄”第二的永寿桥为拱式三洞,三个桥拱不是常见的圆弧形,而呈半椭圆状。
三元桥:长19米的青石桥,该古桥有着200年的悠远历史。6个桥墩上各刻有圆雕龙头一个,其中两端为腾云吐水的水龙,中间两个是龙头向上的火龙。龙头精雕细刻,笔法古朴,别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
双寿桥:同样上百岁的双寿桥则是两座姊妹桥,相隔不到半米。
三、人工景观风貌保护
对梁滩河流域的人工景观风貌保护主要包括:对岸线、滨河道路、滨河绿地、沿河建筑以以及沿河城市天际线的控制。
(一)沿河建筑以及城市天际线控制
对沿河建筑在位置、高度、体量、风格以及色彩上进行控制和引导。
在位置上,沿河建筑布置强调疏密有致。在景观点、视觉走廊、桥头等处要严格控制其建筑位置。
在高度上,要对河流两岸建筑高度和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过密及空间上的无序、自发,使滨河建筑错落有致,空间虚实相间,纵向层次丰富。在体量上,沿河避免修建超大体量的建筑。
滨河建筑的布置要强调整体协调、有机发展,建筑形象与之相互呼应,避免单体建筑过份自我表现。
在风格上,沿江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以体现空透、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充分利用建筑屋面,增加沿江观景空间。
(二)滨河道路
滨河道路布置的原则是,垂直于河的道路突出其渗透性,顺河道路体现其亲水性。
规划调整滨河的交通组织,改善车流、人流的关系,引导交通方式及疏散点的有效改变。在重要节点处适当拓宽步行通道,局部地区禁止机动车入内,以提供延续性的步行街区。
(三)滨河绿地
滨河绿化结合防洪堤、滨江道路以及建筑物成带状布置,根据河岸地形条件以及现有规划控制滨河绿带的宽度,与城市点、线、面状绿地结合,形成系统的、开放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地为不同层次的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并对已建成防洪堤地段绿化不足的进行弥补。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37(7)
作者简介:李埏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助教;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城市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从而形成别具风格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即城市风貌。“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貌”则是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是“风”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蔡晓丰,2005)。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展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改善城市环境心理的驱使,高楼、大道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这使得原有的东西南北各不相同的城市特色被减弱甚至抹煞,原有文化脉络被粗暴打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和地段遭到破坏,城市变得既谈不上整体风格,更谈不上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城市景观同质化的问题使得城市风貌规划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
城市风貌规划是以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为出发点的规划,目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逐渐展开(王宁,1997;蔡晓丰,2005),在一些旅游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逐步开展对城市风貌规划的尝试(李晖,2004;何韬等,2007;王英姿等,2007;疏良仁等,2008)。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城市风貌的实践活动,一般是通过与各类规划与设计的结合而间接进行的,对将其作为独立的专项规划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城市风貌要素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广西融水县风貌规划的介绍,探讨总结城市风貌规划的规划重点和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进行风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城市风貌要素分析
城市风貌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色景观和环境的氛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风貌规划应该考虑涵盖城市风貌特色的方方面面,包括更广范围内的实体性的景观,也包括景观实体与其它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城市风貌系统组成因素的研究内容,可以分成显性风貌要素和隐性风貌要素。
(一)显性风貌要素
1、城市形态和布局
城市形态和布局是反映城市整体特色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总体框架。不同的城市形态,影响到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城市结构、城市肌理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给人的感受有着很大差别,因此,结合自然条件,形成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形态,是创造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筑物及其组合
城市中的建筑物及其组合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其背后隐含着深层的文脉。建筑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给城市特色的形成定下了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物的形态,建筑屋顶形式和建筑高度形成的城市天际线,还有建筑的材料和色彩运用。
3、道路与街道
城市中不同道路系统形式,在方向感、识别性、道路起止点、组织城市结构方面都可产生不同效果。此外,还有道路形式,街道与建筑物的关系,以及街道轮廓线等方面,也能使城市形成不同的特色。
4、城市节点空间
城市节点空间可以是城市主要出入口空间、各种广场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折处等非线型空间。这些空间一般都是城市的景观点,也一直都是城市设计中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客体。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并与绿化、景观小品、标志物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点缀构件或环境要素搭配,能极大地展现和延续城市的人文内涵。
5、城市山水环境与园林绿化
山水环境和地方性的植物景观是城市风貌形成的先天基础,对地域的景观风貌具有代表性,城市园林绿化的植被种类、比例,城市绿化轴线和绿色走廊的设置和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以及城市绿化与山水环境的组合设置,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有直接作用。此外,良好的山水环境与绿化自然景观所形成的风景名胜古迹,也会为城市增添魅力。
6、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土地、山石、林木、天空、水体等天然色彩和建筑物、道路、车辆、广告等人工产物的人工色彩的综合反映。不同环境下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需求不同,而每一个城市也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形体与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二)隐性风貌要素
隐性风貌要素在目前城市建设中是经常被忽视的内容,然而包括城市历史、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等。特有的传统观念等各种非物质形态的隐性风貌要素却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城市风貌作为城市空间的表达形式,其组成符号与人的精神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在较高层次上产生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人对人类的文化活动所创造的符号的领悟,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等隐性风貌要素正是城市文化意象的主要来源。隐性风貌要素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所处的社会得以稳定的发展和延续。城市风貌建设应寻找出这些有意义、有必要培育的因素,加强市民归属感,提高城市凝聚力。
借鉴国外对于历史古城的保护经验,除了物质环境以外,也同时需要保护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发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同样,城市风貌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以一种整体观对其进行规划,也就是说,必须从单体建筑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护的综合概念。
三、广西柳州市融水县风貌规划分析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柳州地区北部,属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380公里,全县人口47万,其中苗族占39%。融江从北向南流经县城,焦柳铁路贯穿县境。县城融水镇坐落于县境东南部的峰林谷地之中,三面靠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融水县风貌规划自2007年开展,历时一年多,旨在深刻挖掘“千古融州”的文化底蕴,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突出融水县的特色,以提升城市竞争力。该规划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总结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的发展条件,进而对应城市形态与功能布局、建筑物等要素与城市风貌的相互作用,从宏观上提出整体格局和分区指引,最后从街景、景观节点、标志物、绿地、山体、水 系、城市天际线、视廊、色彩、夜景等城市风貌要素入手,归纳形成若干个风貌控制系统,并对各个分项制定城市风貌的规划控制原则。
(一)基于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广西融水县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调查问卷主要覆盖柳州市融水县城。调查过程采用标准化结构式问卷设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率96.2%,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6.2%,旨在调查本地居民、外地访客对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的印象、评价与期望,结合现状踏勘调查,探寻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的途径。
1、有利条件与优势认知
(1)独特的山水格局与自然景观
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景观特质,良好的气候以及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都是融水县城营造山水特色景观风貌的先天优越条件。
融水县的山体景观包括三部分:一是环绕城北部和东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绵延丘陵景观:二是城市西部的溶蚀峰林、峰丛景观;三是城区内的残蚀孤峰景观。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西部紧邻城区的老子山,其次是元宝山和大旗山。
融水县的水体景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穿城而过的融江,其在水东区河段,有较宽广的河漫滩,并且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植被良好,也是本次调查中居民一致认为最具有特色的水体;二是县城内的流域面积较小的融江各支流。
(2)悠久的历史与多元的文化
融水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又处百越之地,这使得融水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其地方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性,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两者构成融水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景观风貌组成的软环境。风貌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之美。
(3)优美通透的空间视廊
融水建筑以中低层为主,仅零星的高层建筑分散在城区各处。由于山体靠近建筑,因此山水仍为县城的主题景观要素,保存较好,融江东岸的天际轮廓线由山体控制,线条优美。
在融水城区,由于老子山与南北轴线寿星路,大旗山与东西轴线朝阳路处于同一直线,独秀山较接近城区,登高远眺时最容易在这三处形成视线焦点,老子山、大旗山、独秀山到其他诸峰之间视廊内的建筑高度也变得尤为重要。从现状情况看来,各视廊内并没太多高层建筑,眺望景观良好。
2、妨碍因素与劣势认知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公众对融水县城景观风貌的评价不高,这与融水城市景观风貌中存在的劣势不无关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融水县的人工景观环境的营造方面。融水县的景观风貌存在城市重要节点景观质量低下、建筑风貌杂乱、部分路段交通混乱、城市夜景基本缺失、滨水景观质量不高和特色缺乏以及绿化不成体系等问题。
3、现状分析总结
融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县城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特征明显,作为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融水以苗族风情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突出。因而融水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生态风情旅游”、“山水苗族新城”等几个方面。融水城市正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现代化的时期,当前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城市建设亟需一个有力的规划对城市总体形象进行统筹安排。而根据关于融水县城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旅游环境和设施建设是最受调查者关注的问题。融水城市风貌规划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它指导城市建设在质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增加,引导城市建设在功能基础上达到景观最优。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
本次规划的目的就是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确定融水的整体景观框架,确定融水风貌体系和对风貌要素进行规划安排,以“乐山、亲水、乐文”为目标来强化融水城市特色。
本次总体的规划原则为,
1、整体连续性原则。城市功能多样,含有商贸、文化、娱乐、办公、居住等。每个功能片区虽各具特色,但是却同属一个整体的风貌格局。
2、动态性原则。在城市风貌的塑造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力争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赋予城镇景观以新的内容和意义。
3、生态性原则。城镇是一个“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设计应遵循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指引
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旨在提出融水城市风貌规划结构和整体框架,使融水的风貌主次分明并在总体上保持协调。融水县风貌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带,三轴七片”。“一心一带”突显融水景观风貌的精髓,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三轴七片”强化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城市架构以及整合景观风貌资源,塑造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特色区。
1、一心:指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位于水东核心区,是融水城市商务活动、行政办公、会展以及文化娱乐中心,是融水人文景观风貌的核心,最能体现融水山水苗族风情城市的区域。
2、一带:指城市滨水景观带,以“融江黄金水道”为主题,将融江及其沿岸地区建设成为山水城市风貌展示区和融水城市核心景观带,突显融水江滨城市特色。
3、三轴:指寿星路轴线、水东大道轴线以及生态文化景观轴线。寿星路轴线向南北两端延伸,融入广阔的山体背景之中,重点体现融水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展现“千古融州”的景观风貌;水东大道轴线与寿星路轴线T字交叉,其东与山体相连通,西止独秀山,主要体现融水“现代苗城”景观风貌,将城市的旧区和新区连为一体;生态文化景观轴线主要将融江两岸的景观联为一体。
4、七片区:根据城市空间整体框架、用地功能以及城市特色的要求,规划将融水主城区分为老城区风貌区、水东新区风貌区、旅游区风貌区、滨水区风貌区、工业新区风貌区、城市发展缓冲区风貌区和商务中心区风貌区七大功能景观风貌区,并从各个分区的环境、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指引。
(四)基于风貌要素的风貌控制系统规划
在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指引下,通过风貌规划进行城市形象与特色设计时,除了对显性风貌要素进行安排,还要将城市整体的精神等隐性风貌要素的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空间的精华完整表现及城市整体特征的确立,以各风貌要素为基础进行城市风貌的组织,形成若干个有序的风貌控制系统加以规划引导,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以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在融水风貌规划中,可以将城市风貌要素纳入公共空间系统、绿地与山水风貌系统和视觉系统三个风貌控制系统中规划设计与引导。
1、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引导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主要由道路、节点等风貌要素共同组成。本次规划旨在构筑融水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以融江为带、以路为轴、以水为脉,串连各个绿地广场等空间节点以及江滨公园、行政中心、会展中心等各功能中心,形成“带、轴、点、心、网”相互交织的公共空间体系。
(1)城市道路(街景)风貌规划及空间界面组织
对于城市道路风貌要素的控制会因道路的功能、作用和周边的环境特征而有所区分,道路街 景形成的城市空间界面最主要的是建筑界面与绿化界面的组合。此外还要考虑街道设施和户外广告的控制和引导。
本次规划在将各道路依据其在整个融水城区路网系统的功能定位划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和生活综合型道路三种不同类型道路的基础上,对重点道路进行设计控制,并研究当其经过居住区、商业文化区、公共绿地及工业区等不同性质地块时,道路景观及街道设施布置的不同处理手法。规划指引的制定既考虑景观整体性,又兼顾多样性,以达到街道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和谐。
(2)景观节点规划
在体现融水县城市风貌的景观节点设计中,将公共节点空间分为生活景观节点、广场景观节点、城市门户节点三类,并控制三条重要空间景观廊道的景观节点设计:①控制生态景观主轴上文化公园、商业中心广场、青少年文化公园、江滨公园、老子山几个重要景观节点,控制其整体景观风貌,体现融水地域民族特色,形成一条具有融水特色的生态景观主轴;②控制城市商业轴上民族文化广场节点和民族礼堂广场节点设计,体现融水苗族民族特色景观,将商业氛围与民族风貌结合设计:③控制滨水景观带的节点,即江滨公园和居住区与江滨地带形成的景观节点,节点与融江生态景观结合设计,既不破坏生态景观,又体现地域性的城市滨水特色。
(3)城市标志物规划
城市标志物应与城市空间整体框架和城市特色塑造相协调,并通过加强城市及内部各片区的可识别性,完善城市风貌识别系统。
融水风貌规划主要标志物包括建筑、雕塑、桥梁,大部分城市标志物主要规划分布在:城市重要出入口、城市主要功能中心(如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以及视线好的开敞空间等。
2、城市绿地与山水风貌系统规划引导
(1)绿地风貌规划
要使园林绿化为城市增色,除了选用具有地方特点的树种,还要强调绿地与水系、山林、人工环境、以及人的活动相结合。根据融水县绿地系统的现状特点,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进行优化,形成环、块、点、网状绿地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可总结为“一环、一带、三片、八园、四路、三楔”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
(2)山体保护规划
山体构成了融水县的绿色背景,反映了县城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山体的规划引导主要以保护和控制为主,严禁对县城内附近山体进行开山取石,保护背景山体重要地段及山脊线不被破坏,维持丰富的层次感。在西侧山体中,老子山是佛教朝拜的圣地,在老子山已建有寿星寺,同时开发了老子山公园。因旅游开发对老子山有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对已破坏的山体进行再次绿化。在规划中将开发大旗山的香山公园,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对山体生态的保护,确保整个山脊线的丰富性、层次性,从而实现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及多样性。
(3)水系风貌规划
本次规划充分利用融江、丹江、老城河、城南河等现状水系,在疏流、改线、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整合,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网系统,突显“山水”城市的特色,形成“一纵、三横”的水系与城市相互交融渗透的总体格局。同时,通过河岸断面设计、协调建筑与水体关系、控制临水建筑界面等方法,对城市水体环境做规划引导。
3、城市视觉系统规划引导
(1)天际线控制规划
城市天际线是一个城市从某一断面所观察到的由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山体等所构成的竖向轮廓线。规划中主要通过对建筑物高度的控制、山脊线的保护来协调形成融水县城良好的天际线。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必然将会发现一定数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将会形成城市的天际线。目前,融水县高层建筑极少,城市天际线还没有完全形成,为了给今后的融水县创造一个有序的、合理的、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使城市天际线具有节奏感,整体性和延续性。相关规划控制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空间的整体研究。
(2)视线走廊及眺望系统规划
融水县风貌规划中对视线走廊及眺望系统的规划,采用了“纺锤形”景观控制方法,即为了使某一特定的建筑物或景观区避免受到无关建筑的遮挡,从某一眺望点引向该建筑物或景观区边界的两条直线范围内形成的圆锥形空间体,作为控制区域。结合融水县城的山、水、城一体格局,纺锤形控制形式主要有远景控制、全景控制和框景控制三种。
(3)城市色彩规划
融水县的风貌在色彩方面存在色彩混杂,缺乏主导色调的问题。色彩特征反映在地域性的民俗生活中,构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活形态,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从融水城市的地方民族特色出发,规划中必须重点集中体现苗族色彩。从日常服饰和传统建筑提炼属于融水城市的色彩记忆,根据城市空间框架及风貌分区,结合现状条件与发展优势,分别制定各区块的城市色彩控制引导。
(4)城市夜景规划
依托城市山水空间特色、功能布局特点,结合城市公园广场、商业街、重要道路、标志物等活跃的夜间景观要素,形成城市地标照明节点、以城市道路照明和滨水照明为重点的照明轴带、城市中心活动照明区域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夜景照明系统。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ongevity area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ocial economy,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pas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tyle, based on regional urban and rural styl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problem, with "longevity area overall style desig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r example, regional style landscape elements, the use of urban design princi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urban and rural county design method.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style, design method, longevity area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拥有“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地形地貌特征鲜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长江水道和长寿湖等风景旅游资源尤为突出;长寿是重庆重要的化工城,具有现代重化工业城市的特点。然而,现状长江岸线的利用不尽合理,景观环境欠佳,工业发展与城乡景观塑造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风貌景观特色逐渐消逝,迫切需要集中的解决。《长寿区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旨在建立一个符合地域特性、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风貌建设指引框架,保护自然生态本底,重塑城乡风貌魅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1 探索县域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
针对县域范围的大尺度风貌总体设计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或是编制办法,因此明确设计目标是探讨县域城乡风貌总体设计问题的基础。设计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最具长寿特色的城乡风貌和主要的风貌问题?如何改善风貌存在的问题同时保护和强化特色风貌?如利用设计指导建设特色风貌,形成区域特色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设计从分析城乡聚落特色景观特色、分析山水自然格局、发掘历史文化底蕴、提炼城乡产业特色风貌出发,以长寿特有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经济环境特征为基础,采取了一种既考虑到城乡风貌整体又顾及局部,一种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切合长寿实际情况的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来指导城乡相关设计、建设和管理。在设计思路上,本着宏观总体定位、中观引导、微观落实的原则,实行总则和分则两条技术路线:总则是城乡风貌整体性指引,分总体景观系统构建和风貌专题研究两条支线。分则是在总则指导下,对区域城乡风貌要素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分通则和导则两条支线予以落实。
2 把握资源特色,塑造城乡风貌的总体定位
从山水自然特色角度分析,突显特色山水资源价值,强化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塑造“山水优美之地”;从历史文化角度,需要突显寿文化等历史文化,塑造“养身长寿之乡”;从产业角度,需要优化和提升化工产业特色,塑造“工业繁荣之区”。
3 保护山水自然格局,打造区域城乡自然和谐有序的空间格局
城乡总体风貌的展现首先要有清晰的风貌景观系统,规划分别从区域总体景观构架、区域景观风貌特定区划二个要素来引导:
一是依托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结合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需要重点控制的山体、结构性生态景观地段、城市功能区之间和城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带等生态要素形成网络状区域生态景观构架。从宏观层面确定区域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建立具有地域特色总体风貌形象。二是以地形地貌特征、产业功能区划、城镇分布为基础,划分山岭林地特色风貌区、平谷湖域特色风貌区、现代农业特色区、城市风貌区、工业风貌区、小城镇风貌区等不同特色的风貌分区,从中观层面制定统一而又有差别性的风貌特色分区。
4通过专题研究,强化城乡特有的景观元素
根据城乡总体风貌设计目的和要求,对影响长寿城乡的一些重要景观因素进行专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设计将分别对长寿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人文、田园风貌、城市风貌、镇乡风貌、村落风貌、田园风光、交通走廊、门户节点、产业区风貌等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更好地落实长寿城乡的风貌特色。
自然山水要素:山体作为自然载体与生态屏障,是维护好山林植被的良好生态条件,是城乡审美创造的基础与维护区域环境的根本。区域风貌总体设计首先应保护区域内大山大水的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山体高程、植被、水体情况划定山体和水体的保护边界,控制山体、水体开敞空间中的生态廊道,维护山林原生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历史文化要素:挖掘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并运用于各城乡空间环境予以反映。
城市要素:研究城市的形态和结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提炼城市意象和特色,塑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格局。组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确定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挖掘并提高城市形态环境的品质和生活质量,赋予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设计着重把握城市整体建成环境,从多个系统来构建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包括景观分区和重要节点、廊道的识别,以及建立景观界面和视觉系统(如天际线、视线走廊)、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生活与公共设施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小城镇要素:根据城镇功能、发展定位、历史文化与所在景观风貌分区,确定小城镇各自的风貌定位和具体内涵,规划将小城镇分为工贸特色城镇、田园特色城镇、山水生态特色城镇进行分类指导。
村落要素:村落是乡村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乡村居民居住、休憩、交往以及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与依托,具有归宿感与标识性,基本单元环境品质的好坏除了融入周边大环境的融洽,还在于自身环境的美化。规划按照建筑规模将村落划分大中小三类进行分类指导。
田园要素:乡村田园既是一种生产空间,也是一种乡村景观展示空间,是乡村的一种典型代表特征。创造良好的田野景观,将农田、溪流、湿地、草地、灌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田园景观,对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规划整合长寿特有的沙田柚种植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特色农业景观,
交通要素:由于长寿区境内水陆交通发达,交通干道对各景观资源起到串联与组织作用,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规划依托公路、铁路、水路交通景观走廊和功能制定交通沿线的风貌景观。
门户节点要素:城市中心、区域门户地区、“山”、“水”、 “城”空间交汇处、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区域等再造门户节点景观,提升对外形象。
产业要素:长寿作为老牌化工工业地区,工业区的景观风貌是城乡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貌总体设计重点关注工业区风貌建设,提高工业区环境品质,展现现代、和谐和繁荣的工业文化场景。
5、制定城乡风貌建设与管理文件,强化设计的可操作性
在总体风貌设计和风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乡总体风貌建设与管理总则,作为指导城乡风貌建设的技术规定。总则的编制和审定,是给总体风貌规划设计赋权的过程。总则明确区域风貌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设计原则,确定城市的总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城乡的总体形象,提出城乡风貌管控的基本方法,明确总则与各层次规划设计的衔接要求。
在风貌特色分区和风貌景观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管理通则,通则将识别长寿城乡风貌景观要素,提出系统性管理办法。
以中心城市、镇、乡、街道为管理单元,制定管理导则,落实风貌分区、风貌要素等控制要求和建设指引。
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工作阶段的划分,其设计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和收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设计范围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提炼风貌景观要素,并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城乡风貌景观要素,并形成系统性管理文件。同时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属于非法定性规划,是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因此还需要通过控制引导的方式影响城市、镇和乡村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来落实设计内容,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简单来说风景区分三种类型,一种是主要看文物古迹的,一种是看自然风景的,第三种是综合两种都看的。无论哪一种,风景区里的一切都应该是风景。看文物的,如果文物周边的村庄太现代,体量甚至比文物还大,颜色比文物还扎眼,真文物就感觉成了假文物。看风景的,希望风景里的村庄都能融入风景,如果风景里的村庄都成了钢筋混凝土加瓷砖的小楼,人们就会感觉到又回到了城市,风景区失去了环境价值。
一、保护传统风格的民居的原因
村庄住宅景观风貌的类型根据村庄所处风景名胜区中位置、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村庄本身经济情况的不同而造成。根据调查, 村庄住宅景观风貌的类型与发展历史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村庄住宅景观风貌按发展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明清―民国、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分水岭, 砖房贴瓷砖,代表特征是四合院格局的弱化,外瓷砖、涂料、平屋顶、铝塑门窗的出现。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村庄住宅与风景区在还是和谐相处的关系。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村庄住宅与风景名胜区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在几个方面正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演变趋势――建筑造型城市化;建筑格局外向化;建筑体量大型化;建筑材料人工化;建筑色彩鲜艳化。这种趋势恰恰是与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要求和价值体现相背离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村庄民居风貌采用不同保护控制方法
(一)历史传统风貌民居(明清―民国时期民居)
这类村庄在未来的景观风貌建设中应作为保护的重点。不随意改变建筑的外观、格局;建筑修缮维护时应按照原来的风貌结合地方传统工艺进行;注重改善这类民居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改造。
(二)现代传统风貌式民居(21世纪以后回归型民居)
目前对村庄民居建设的共识就是认为村庄民居应该符合传统风貌,同时也满足现代农民生活,而现代传统风貌式民居就是这样一类的民居类型,它既考虑到继承传统风貌的因素,又考虑到现代新型农村生活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范式。这类村庄应作为未来景观风貌建设中新建村民居控制性推广的类型。
(三)现代旧民居(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民居)
这类民居属于传统与现代间的中间类型,也是风景名胜区中分布最广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未来村庄建设中改造的重点。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材料需要进行规范,免得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景象;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符号的应用;注重民居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的问题。
(四)现代非传统风貌式民居(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后别墅型民居)
一般来说,这类村庄是对风景名胜区最容易产生干扰的类型,应作为搬迁的重点。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民居中可能有一些个别的例子:虽然不具备传统风貌的特征,但由于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层次很高,确实可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现代新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出现,为避免村庄景观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我们不应排除在村庄景观设计中对于传统的突破和发展,但应该慎重对待此种类型。应主要从其所处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位置来进行考虑,对于处于以人文景点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的村庄,不宜采用这种民居的类型;对于处于以自然景点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的村庄,可慎重采用这种类型,但在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民居景观应始终处于服从于自然环境的地位。
二、村庄住宅的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村庄住宅建设中习惯于就地取材,例如房山区的半壁店村因靠近石灰厂采石场,屋顶多用青石板瓦,建筑外墙多以水泥抹灰,而院墙多以石砌。
(二)随着各种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大量传入在村庄住宅中,传统材料不如现代材料耐久(以木制材料为突出)、价格便宜而且维护费用高,伴随政府减少开山取石,工匠技艺失传等因素,使传统材料生产的逐渐开始中断。
(三)村庄住宅材料的价格分析:
传统材料和样式的工艺较现代材料的工艺复杂、价格高,除非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否则农民不愿意接受。
(四)住宅建筑节能保温分析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木、塑料的隔热性能优于钢和铝合金材料。但木窗耗用木材,且易变性引起气密性不良,导致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木窗易变形和易腐蚀的特性而导致气密性不良。再加之木窗本身的自重也很大,不易施工运输及安装。
从目前看,现代与传统民居装修材料色彩、质感类似的建筑材料,一般比普通材料贵一些,这意味着传统风貌的维持需要有更多的经济投入。当然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投入,民居景观就无法上升到旅游产品的层次。同时由于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资源价值,也要求民居景观风貌要高于一般民居。
在现代,采用传统工艺比现代工艺的材料费低但人工费相对较高、安装费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现代的材料创造出传统的风格的建设方法。传统材料和样式的工艺较现代材料的工艺复杂,材料较难找,除非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否则农民不愿意接受。在新建民居中现实的选择是运用符合传统风貌特征的现代材料和工艺方法去体现传统风貌。民居建设中大力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材料是村庄风貌保护的一个趋势。
(五)对于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的管理还是空白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目前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村庄民居的景观风貌建设基本没有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加之农村建房审批程序中对于建房的样式没有控制要求,这直接造成现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的混乱。
如何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建设中加强规划管理,发挥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这是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首先,村庄民居的建设管理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管理办法对于土地和宅基地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于在宅基地上的建设管理缺乏一个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对于景观风貌建设的控制更是不够明确。对于农村居民建房的管理,土地管理部门对农村居民建房占用土地是否合法进行管理,城建部门对农村居民建房是否符合规划进行管理,而对农村居民建房过程中建筑的选型、基本没有管理。
其次,村庄民居的建设监督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建筑法》规定: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工程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当向建筑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并对其施工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而农村建房面积和工程造价一般都较低,根本不需到建管局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只要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报镇村镇相关建设服务站、国土所、村委会联合勘查,再报镇分管领导审批和市建设局审批,由村镇相关建设服务站发放施工许可证,即可建房。
无设计图纸、无资质施工、无施工监理单位的“三无工程”在农村民居建设中大量存在。几个泥水工、木工,再临时找上几个帮工,一个建筑队就组成了。农村建房往往习惯于找这样的土施工队,有的甚至随便找几个帮忙的就把房屋建起来了,更谈不上请专业人员。而这些土施工队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正规业务技术培训,没有营业执照和执业证书,更没有资质等级,往往仅凭经验施工。同时,城市改造中房屋拆迁留下的大量旧砖瓦、旧钢材、旧多孔板大多流向了广大农村,造成农村形象成为旧城市形象的翻版。
村庄民居的建设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对于有条件开展旅游服务和接待的村民住户来说,由于审美能力、文化素质的制约,他们认为城市化的建筑风貌与较高档的接待水平是画等号的,传统的庭院阻碍了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引入,超城市化的居住条件得以推崇,别墅式的住房被认为是致富最高阶段的标志。
对于暂时没有条件接待游客的村民住户,由于经济能力的制约,传统的庭院格局得以保留,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传统建筑也可以成为一种潜在市场,出于对于现代生活的向往,传统院落或是被荒废或是被局部改造。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张空前迅速,小城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发展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小城镇的风貌特色渐行渐远,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显得尤为迫切。
龙游县溪口镇地处浙西欠发达地区,在山水阻隔和用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地区,但城镇群山环抱,碧水穿城,山、水、城互为依托的格局凸显出城镇优越自然生态景观条件,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十分必要,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条件日趋成熟。
图1 区位分析
2 溪口镇总体风貌评价
溪口镇是龙游县域南部山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捷、自然山水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但是,从整体上看,城镇整体风貌缺少特色,极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出入口缺少风貌特色,222省道、龙丽高速最为两条重要的对外交通出入口的整体风貌缺少控制。
二是公共活动空间缺乏,且景观绿化配置单一,缺少地方特色,在滨水、廊道等空间界面缺少连续性,不能体现认同感。
三是222省道、高速连接线、主干一道等主要的街道景观风貌亟待提升。
四是作为商埠重镇的溪口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城镇建设对历史文化挖潜少,建设项目之间在整体城镇风貌设计的层次上缺少整合,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缺少控制,对城镇特色塑造极为不利。
3 溪口镇城镇特色分析
溪口镇的城镇特色鲜明,可以从自然山水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
3.1自然山水特色
溪口镇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城镇位于山谷盆地之间,群山围绕,灵山港自南往北流经,在镇区与庙下溪、潼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支流汇合。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更是营造出秀美溪口的生态基调。
灵山港也称灵山江,为龙游县境内衢江第一大支流,是龙游的母亲河。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灵山港自南向北共吸纳四条水系支流,分别为潼溪、庙下溪、枫林溪、晓溪。
溪口城镇内外群山起伏,溪口山、东山、蒲阳山、白杨坞山、天堂山等连绵山体将城镇环绕,拥有5000亩生态公益林和7万亩竹林,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独特。
3.2人文特色
溪口镇是浙江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005年末,灵山乡与原溪口镇合并为新溪口镇,镇政府驻地为原溪口镇政府驻地。历史赋予灵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文明的折射中熠熠生辉。
溪口在西周时期即有人定居,至明清时溪口已形成自然集镇,明代永乐年间镇建“禹王庙”,就有溪口地名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明由广东调入浙江遂昌任知县。因为龙游溪口是进出遂昌的必经之路,所以他在遂昌为官的5年中多次经过龙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肺腑的轶事。明代万历二十六年,他在龙游溪口镇写下《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龙游二首》,其中一首的内容为:“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溪口老街为城镇发源地,早时有金兰书院、禹王庙、江西会馆等代表建筑。
灵山,古名泊鲤(又名薄里),早在春秋时期,灵山已成名镇,先于龙游域名出现,故民谚称“先有灵山,后有姑蔑国”。灵山原名徐山,是我国诸省徐姓祖地,相传西周仁义之王徐偃王兵败后退居于此,境内现尚存徐偃王庙(祠)。灵山有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长一千余米,分永安坊、忠政坊、通济坊,即现在的下街、中街、上街,整条街市民居店铺大多保留着明清时建筑,颇具特色。“石板街”更是古朴幽雅,漫步街头感受到浓郁古韵,令人充满沧桑之感。中街有徐氏古井,六面形的青石井圈,并旁有一清乾隆五十八年所立的石碑,碑上记载了该井由徐氏私用转为公用的缘由,当时已称古井,可见其历史久远。唐代灵山曾设白石县,现在人们还能寻见白石县旧址。灵山历代名人辈出,南宋有礼部尚书刘章和丞相余端礼,近代有汪子望、叶方等名贤。
3.3产业特色
溪口作为龙南的茶产业大镇,拥有茶园面积4000余亩,“方山”、“吴刚”两大茶叶品牌都是华东十大名茶。“方山古刹白云隈,紫茁蒙牙发石塔。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这是前人咏方山茶的诗。2000年8月,“方山茶”获龙游县第一个有机茶认证,后又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中华历史名茶和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吴刚茶荣获省第十四、十五届名茶评比一类名茶,中国茶叶学会 “中茶杯”一等奖,2002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连续荣获2002-2005年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得有机茶认证,取得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双认证,2003年获得衢州名牌称号,2005年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
溪口是省竹木产业强镇,笋竹木工业园区是县级特色工业园区,初步形成竹胶板、水煮笋罐头、竹木工艺品、系列竹餐具、竹席、竹炭等主导产业,中国竹板材制造基地已初具雏形。1959年9月,巨化集团公司龙游黄铁矿建于溪口镇,占地约44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唯一的国有硫铁矿矿山企业。
溪口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商埠,一直以来都是龙南三乡一镇的商贸中心,浙西南山区的竹木材及制品经溪口集散。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有龙南商贸城、综合市场、步行街等商业市场。
3.4旅游资源
溪口镇的旅游资源特色为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溪口镇是龙南山区的旅游集散地,其旅游资源应站在整个大龙南的高度去分析。
浙江大竹海生态旅游区和龙南生态旅游线是龙游县域“三区二线一中心”旅游功能分区的一区一线。浙江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龙游县南部,主要分布在溪口镇、沐尘畲族乡范围内,由大竹海风景游览线、畲乡民俗旅游村、特色竹制品市场等组成,面积约60平方千米。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是一个兼容竹海观光、生态度假、民俗采风和会议旅游的综合旅游区。
溪口镇还有徐王庙、状元墓、状元桥、灵山老街、溪口老街、塔山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此外,大龙南还拥有六春湖、乌石庵、沐尘塔、逍遥湖(沐尘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汽车拉力赛道竹海赛车风光线等众多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已形成晓溪祭天峡谷古祭坛、山水龙井毛连里、六春湖生态漂流、马戍口梦溪漂流、合坑源乡村旅游等乡村旅游名片。
图2整体景观风貌分析
4溪口镇城镇总体风貌设计
4.1宏观策略引导
4.1.1设计思路
按照“生态型旅居小镇”的城镇目标定位,以中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指导思想,重点围绕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延续山水城镇格局、建设休闲养生城进行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构思。
4.1.2城镇总体形象定位
规划立足于城镇的长远发展,整合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梳理城镇活力要素,提出溪口镇的总体风貌定位――山环水绕、竹海明珠。
“山环水绕、竹海明珠”的总体形象定位,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概括了溪口城镇特色,凸显出溪口镇最独特、最富魅力的山水自然画卷,宛若浙西大竹海中的闪亮明珠,另一方面也寓示未来溪口镇的大美蓝图――生态型旅居城镇。
4.1.3风貌引导策略
(1)突出“山水城镇”主题
围绕城镇优良的自然山水条件,利用“显山露水”的风貌控制手法,通过山水绿化空间的营造、街道尺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景观视廊、河道整治等措施,将溪口镇打造成山环水绕的竹海明珠。
(2)构筑水脉绿网
充分利用溪口镇独特的自然山水条件,让城镇在水脉绿网中和谐共生。一方面强化灵山港和潼溪、庙下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水系,突出 “碧水穿城”的水系特色和“龙形水系”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有效组织城镇沿江绿化景观、内部景观廊道与景观节点,并与山体绿化景观形成网状绿化空间体系。
(3)激活地方文化
依托溪口和灵山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山水城镇。在风貌塑造中加强文化创意的研究,结合街道景观、滨水景观、公园绿地、旅游服务中心及居住社区建设各类雕塑、景观小品和主题公园,将溪口镇的建筑文化、徐氏文化、造纸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展示与宣传,增强归宿感和认同感。
(4)打造休闲养生目的地
围绕生态型旅居小镇的目标,依托大龙南三乡一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龙南旅游集散中心和牛角湾养生谷的建设,将溪口镇打造成长三角经济圈内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4.1.4总体风貌结构
根据溪口镇的城镇山水特色和风貌引导策略,规划溪口镇形成“一环一带、四区四点”的总体风貌结构。
(1)一环指城镇自然山体形成的生态绿环。对现状自然山体风貌进行保护,防止建筑对自然山体的天际线产生不良遮挡。
(2)一带指依托灵山港形成的滨水风光带。强化灵山港一江两岸的优质景观风貌条件,形成城镇最主要的开敞空间界面。
(3)四区指以用地功能区块为基础形成的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生态工业风貌区、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4个风貌区。
每个风貌区从强化和改善其功能特色入手,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趋势,使其为城镇风貌特色服务。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是历史村镇风貌、文化旅游风貌与生态居住风貌的融合,目标是通过灵山老街的整治改造、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与生态住区建设,增强区域的人文气息与景观建设,突显灵山组团的人文内涵;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是集城镇公共服务、商贸、居住与旅游集散为一体的城镇核心风貌区,目标是通过内部用地改造和新区建设,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增强人气,营造环境优美的龙南商贸重镇风貌;生态工业风貌区依托小溪坑以西现状笋竹产业园,建设生态工业功能区,以“蓝天碧水间、生态产业园”为目标,突出区域的环境保护、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绿色科技产业功能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则围绕衢龙一体化计划,突出“养生、康体、医疗、保健”主题,引入“养老康体、养生旅游、养生旅游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设综合型养老休闲度假胜地。
(4)四点指城镇北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城镇公共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等4个重点风貌控制节点。通过风貌控制节点的建设,形成宣传展示溪口城镇风貌的窗口。
图3 规划总平面图图4 总体风貌结构规划图
4.2中观风貌要素控制引导
4.2.1建筑风格引导
纵观溪口镇乃至整个大龙南三乡一镇的各式建筑,也有许多优秀建筑,但整体上缺少统一的建筑风格,有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和徽派建筑,屋面有平屋顶、坡屋顶,色调也比较混乱,有红、白、绿、黄、灰等,建筑与周围的山脉和水体没有相得益彰,城镇的轮廓线(天际线)不突出,不能显示出富含山水城镇特色的建筑个性。在功能设置日趋完善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交融的现代生活背景下,在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融合与创新中,将溪口镇的整体建筑风格定位为白墙灰瓦的现代中式风格。
4.2.2建筑色彩引导
为适应溪口城镇建设向追求城镇文化、品位与人居环境等高层次演进,实现溪口“整体协调、丰富有序”的现代中式建筑风貌特色,明确溪口城镇“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和建筑用色导引。
(1)“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
依据城镇功能结构和风貌分区规划,按照风貌协调与控制引导的需要分为历史文化村镇建筑色彩控制区、文化旅游建筑色彩控制区、商贸服务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工业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居住建筑色彩控制区和休闲养生建筑色彩控制区等6类建筑色彩控制区,以凸显溪口镇的山水城镇特质。
(2) 建筑用色导引
主色调:采用灰白色系为主色调,如浅灰、深灰、淡青灰、暧白,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协调。
点缀色:采用地方竹文化、黄铁矿资源等元素为点缀色,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4.2.3其他
为保护溪口镇特有的山水城镇空间形态,统筹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保护城镇格局,维护城镇传统风貌,规划对城镇建筑高度与天际线、绿化景观、城镇家具等中观内容进行控制引导,对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宏观构架进行深化和完善。
4.3重要地段风貌设计微观引导
为具体落实总体风貌设计的内容,规划提出了城镇重要地段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对城镇南北入口、公共服务中心与旅游集散中心3个重要节点、222省道、主干一道、主干二道以及扁石东路等重要街道、灵山港沿线以及具体的近期建设区块进行景观风貌设计,依托具体的微观设计方案来指导总体风貌设计的实施。
1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概述及风貌特征定位
1.1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
上夹河镇隶属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新宾县成立的第一个满族自治乡,是典型的山地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境内群山环抱,诸水萦绕,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另外由于历史悠久,境内遗存着相当数量的文物古迹,其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外还有许多古战场和历史故事,这些文物古迹是研究满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风貌特征定位
新宾县县域满族特色风貌带的空间布局隐约呈“龙形”格局,自西向东分布着6个不同主题的风貌组团,分别是:猴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赫图阿拉和清永陵风景区、新宾镇、岗山风景区、平顶山风景区。它们分别展示自然风光、皇族古建筑群、生态景观史、红色革命史为主题。
通过新宾满族“龙形”风貌带的分析可以得出,上夹河镇位于西部的龙头的位置,与其它五大景观风貌组团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 “一世英豪肇兴之地,现代满族诞生之地”的历史。因此上夹河镇风貌特色的主题定位为:清前史迹,突出满族。
2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
2.1现状调查
为了达到对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及现状风貌建设的深入认识,课题组在2010年4月到2010年11月先后4次在上夹河整个镇域范围展开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镇域范围的山体、水体、村落、遗址。调研的收获在于:①对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有初步的认识;②认知地域性特色要素的分布特点有所了解;③大量收集上夹河镇自然环境、历史、满族特色的资料,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准备。
2.2地域性特色要素的萃取
通过对上夹河镇现状的了解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课题组得讨论,通过符号学、图式认知、意象认知等方法,对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要素进行了萃取,萃取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人工要素三个方面(如图表1)。
图表1: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及要素特征
要素分类 研究要素 研究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自然要素 莲花山、苏子河、特色物产 莲花山,山形优美,泉水潺潺,怪石林立,洞穴通幽;苏子河,新宾县的母亲河,新宾重要的文化遗产廊道;特色物产,山高林密(以次生林、阔叶林为主),土特产丰富(人参、五味子、林蛙、鹿茸等)。
人文要素 满族民俗、努尔哈赤生活征战之所、萨满文化 满族民俗,女真人崛起之地,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的满族特点;努尔哈赤生活、习武之处;三次古勒山之战的发动之所;萨满,满族信封的主要宗教。
人工要素 根艺市场、腰站民俗村、古勒城、高句丽山城、罕王路、民居、文物、古迹 根艺,女真人传统的手工艺;腰站民俗村,全国唯一一处“爱新觉罗氏”集居村庄,历时近400年;古勒城,建州女真人的古城,是三次古勒山之战发起的主战场;高句丽国的古城,也是后燕与高句丽数次交锋争夺权位之所;罕王路,清朝统治者东巡谒陵祭祖,修筑的“盛京御路”;阿塔故居――辽宁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满族民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外还有许多古战场、古城墙、石刻等。
通过对地域性特色资源的萃取,可以看出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可以概括为:自然山水风光、清前和前清史迹、满族特色三大特征。这些特色应该并且必须作为上夹河镇特色风貌研究的核心精神体现出来。
2.3风貌保护现状评价
对上夹河镇风貌现状的评价从自然山水、清前和前清史迹、满族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对自然山水风貌的评价主要从山水景观的景色优美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人工改造影响、对小城镇风貌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对清前和前清史迹的评价主要从文物保存现状、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认知度、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对满族特色的评价主要从满族建设风貌的评价和民风民俗的延承两方面进行,其中对满族建设风貌的评价分为腰站民俗村、镇区和一般村庄三个层次。
通过对风貌现状的评价总结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风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面临的威胁,作为规划研究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2.貌资源的梯度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录影、实地踏勘等基础性研究,我们采取直观定性的方法对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风貌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确定了一级景观风貌资源9处、二级景观风貌资源10 处、三级景观风貌资源 12处,共31 处,评价结果见表2:
表2:风貌梯度的定性评价
等级 自然山水资源 清前和前清历史 满族特色
一级 苏子河、莲花山、五龙山 古勒城、高句丽山城
罕王路、 肇宅、腰站、镇区、
二级 五龙河、得胜水库、 胜利石硼、东、西安乐堂、扎喀关、玳岷关、 胜利村、古楼村、河西村、
三级 南嘉禾河、天桥岭、三块石、 黑机革城、扎喀关、玳岷关、马尔墩寨、沙济城、 五龙、马尔墩、大堡、南嘉禾、徐家、吕家
在确定风貌资源的宏观分级基础上,本文对于景观风貌核心点的确定采取了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价因子权重的获取来源于项目组20位老师和同学的打分,根据权重排序,得到上夹河镇风貌体系核心点的定量评价表。风貌要素的权重评价方法见表3:
图表3:风貌要素权重定量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权重值) 总权重
要素价值 要素影响力 附加值
A1
A2
位次 1 2 3
通过对于风貌要素的定量分析,我们确定了上夹河镇核心风貌的要素,分别是莲花山、古勒城、腰站民俗村、和上夹河镇镇区四部分。
2.5领域圈理论指导下的风貌体系的构建
对于上夹河镇风貌定位和现状评价有了结果之后,下一步工作是根据“领域圈”原理进行风貌体系的构建,构建结果包括三个层级的风貌领域圈。第一层次风貌圈的划定主要依据资源的分布情况、地形的变化、以及村庄行政界线的情况进行划定。根据风貌评价梯度评价结果,第二层次风貌圈主要包括分布集中、又能体现本风貌圈主题的风貌资源。第三层次的风貌圈的划定根据风貌资源的定量分析,分别是莲花山、古勒城、腰站民俗村、和上夹河镇镇区。通过以上关于风貌领域圈的划定分析,上夹河镇风貌体系的构成包括6个第一层次的风貌圈,分别展示清前史迹、自然山体、自然水体、满族特色的风貌主题。第二层次的风貌圈有三个,沿罕网路呈局部集中的分布形态。第三层次的风貌圈有4个,分别是:古勒城风貌区、莲花山风貌区、腰站民俗村风貌区、镇区建设风貌区,它们集中展示了:清前和前清的历史史迹、自然山水的风貌、正统的满族民俗村、现代满族小城镇的风貌。
通过对上夹河镇风貌领域圈的划定,我们将上夹河镇风貌体系的结构确定为两轴、一带、五区的布局。
2.6风貌节点的城市设计及控制到则引导
风貌体系规划的最后一步工作是对核心风貌节点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导则的说明,对于规划确定的第三层次的风貌区从历史追忆――现状分析――规划理念――规划示意――导则控制几个层次展开,最终确定核心风貌节点的规划设计。其中控制导则主要通过用地、建筑、交通、开敞空间、生态系统、景点组织、色彩、植被等8个方面的控制进行地块风貌建设的引导。
3结语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12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060
1 项目简介
玉溪市华宁县位于北纬23°59′~24°34′、东经102°49′~103°09′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域内有汉、彝、苗、回、哈尼等21个民族约23万人,建筑主要以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为主,有文字可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太平街片区在元代时被称作甸尾城,为当时平定战乱有功的么些蛮统治,史称宁部。到明清两朝,实行流官与土官并治制度,是华宁一道独特的历史奇观。文章以华宁县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项目(2016年政府采购项目)中太平街片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由城市快速建设引起的景观风貌物质化问题和由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景观风貌变化的非物质化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和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和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及技术方案,为类似项目及老城区有机更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现状调研分析方法
2.1 归纳总结法
根据文献、理论进行归纳研究,对现有理论的归纳总结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参考相关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及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2.2 调查研究法
实地走访调研: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通过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了解太平街片区的历史沿革和他们的基本需求,以设计出满足功能需求的公共建筑。
2.3 问卷调查法
以所在区域内配套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开敞及绿化空间、住房质量及满意度橹饕切入点对实地调研地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
3 老城区景观风貌问题研究
经过对调研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后发现华宁县城太平街老城片区中由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分为两类:(1)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2)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 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1 传统风貌整体感逐渐散失。传统旧城区街边建筑物的风格及新旧程度基本是统一的,但由于城市的发展新建筑逐渐代替了旧建筑导致临街建筑参差不齐,传统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既丧失了原有的街道特色,又不能形成新的现代化街道,大部分公共建筑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与原来老城传统景观风貌格格不入。
3.1.2 内部公共空间逐步消失。在旧城区中当地居民为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见缝插针的建造新房屋(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这使得太平街片区公共开敞空间逐渐减少,老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住宅建筑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区域内绿化面积减少、市民交往活动场所日益消亡、街道氛围逐渐变差。
3.1.3 区域内各空间功能定位模糊,街道活性丧失。由于文化层面活性目标不明确,导致物质层面的活性也随之丧失,街区环境的各种实体元素(包括建筑立面、装饰、绿化、小品、铺装、座椅等)不能与街道文化层面活性的目标相吻合。
3.1.4 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较差。因无统一规划,居民私自加建、扩建房屋后导致部分公共空间与周边的建筑交通联系发生变化,由于没有建成绿色空间的廊道,公共空间被建筑包围,阻碍了绿化景观与街道的联通,使居民的可达性降低。且原有的步行街道和供人休闲的活动场所逐渐消失,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公共开敞空间缺少活力。
3.1.5 功能单一,人性化不足,舒适性较差。老城区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公共空间逐渐被侵占,人性化场地逐渐减少,加上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城市文化氛围被忽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且老城区内的标示性雕塑、绿化设计等规划不到位,无法保证和满足老人、儿童等非工作人员的日常休憩及人身安全需要。
3.2 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2.1 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口数量、年龄占比、性别比例等结构变化,传统居住模式和邻里交往模式被城市化改变,新的社区人文环境模式和传统文化氛围很难再被建立起来,由此导致的街区氛围衰败,原有街区稳定性消失。
3.2.2 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问题和矛盾。传统民俗民风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它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精神财富。民俗民风的聚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空间载体,而这些空间载体也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历史累积发展而形成的。旧城区如盲目无序的加建、扩建将对这些空间载体和氛围产生无法恢复的破坏,最终导致传统民风、民俗不能在城市中延续和发展。
3.2.3 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保护发展与新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老城区和传统街区可以为旅游等服务业带来收益,但仅仅将老城区和传统街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将得不偿失,这样其实是错误理解了保护与发展的概念,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产生不恰当的做法。
4 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
4.1 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
在城市更新之前要统筹考虑开放空间的布局,其应以人的需要为前提,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出发,着重考虑当地居民生活需求以动态的眼光结合一定时期来综合考虑。
4.1.1 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和面积。结合当地景观与地貌,对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和面积进行增加。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多样的休闲机会。
4.1.2 优化公共空间结构与布局,均衡发展。大量建设城市公园、广场,确保城市开放空间平等地呈现给所有居民,与绿地连接成完整的系统,以发挥开放空间最大效用,从而为大众服务,提高城市满意度与幸福感。
4.1.3 提高公共空间可达性,完善步行系统。为了提高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要解决建筑与景观的对立关系,将两者相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布局,再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绿化设计,以完善各个公共空间的步行系统,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将开放空间融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
4.2.1 营造适于步行的空间。
提高空间舒适性:在公共步行空间中栽种树冠较大的乔木、建筑外立面做骑楼,为使用者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创造凉爽环境,同时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
营造安全的空间环境:在老城区的边界处设置隔离缓冲带,限制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在内部随意穿行,同时在公共空间使用的高峰时段禁止公共交通车辆通行;不栽植带刺、有毒的植物,城市家具、灯具、垃圾箱等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带棱角或钩刺的部件进行安全设计;铺地采用防滑和亚光型地砖,避免雨天滑倒,晴天眩光,同时对场地高差处以缓坡设计为主。
4.2.2 空间功能多样性。合理布置商I和服务设施:商业设施以售货亭和摊点为主,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如百货、医药、服装小吃等,为外来游客提供旅游性商铺,如当地手工艺品、当地土特产、纪念品和传统小吃等,不同类型的商业布置于街道两侧保证街道的活力同时结合设置行人休憩设施,为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同时定期对公共空间中的服务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各种设施良好运行。
4.2.3 设计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根据公共空间周边建筑体量、道路宽度及形式等,制定适宜的街道宽度/建筑高度(D/H)比值;创造富有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把当地传统习俗、典故、历史名人、地方节庆活动等地域性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空间设计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通过环境体验向居民及游客传递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公共空间人文关怀,使公共空间变为人民喜闻乐见和向往的空间。
5 结语
华宁太平街片区旧城区的居民因长期居住于此,对现有住房、周边环境等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建设,当地居民也希望拥有更好的、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居住环境,如住房面积、所在区域景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通过对该城区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结合其城市建设及景观风貌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城镇旧城区更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保华.旧城区街区空间改造方法分析[D].郑州大学,2007.
[2] 李旖旎.旧城区街道景观改造设计――以长沙市三一大道和长沙大道街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徐国良,甘萌雨.历史街区内部开放空间建设研究――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
[4]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孙鹏,王志芳.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江山市“双修”的工作认识
2016年城市“双修”被列入江山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提出要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探索与思考。结合“城市双修”的概念,江山市对“双修”的工作认识如下:(1)对“城市修补”的理解:未来研究城市“存量发展”、“减量发展”的重要系统工程。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工作模式,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数据分析,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不同人群需求,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需求差异空间分区。(2)对“生态修复”的理解:恢复、完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江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内容
2.1江山市现状及问题
江山市是浙江省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旅游景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然呈“一江、两城、三面山”的山水格局。有着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人文城市的城市特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及多元荟萃的人文特色。但在建设过程中,江山市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山水资源未充分彰显,山水环境的营造有待加强;城市风貌缺乏标志性,未能体现城市现象;慢行网络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文化特色;城市感知体系较弱,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品质有待提升及城市夜景和灯光广告缺乏特色等。
2.2规划思路
主要对城市生态格局和城市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和规划,恢复生态绿地,整合绿色空间,完善绿地服务功能,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的公共设施、城市风貌分区、城市高度密度进行控制,并对城市文化品质进行提升,如图1所示。
2.3城市风貌定位及结构
结合上位及相关规划提出江山城市风貌定位为:山环水抱的园林城市、多元荟萃的人文城市及新旧融合的包容城市。确立“一江四山”的总体格局,强化自然山水环境;划分“三区四脊”解决城市特色不足的问题;于重点区域设置多个标志节点,集中展示城市魅力。规划打造“一江四山、三区四脊、多节点”的景观风貌结构,如图2所示。
2.4分区导控
依据景观风貌格局,江山市主要分为老城片区、城北新城片区、城南新城片区和城东片区、产业片区五片。做法如下:1)分别对各个分区制定规划目标、规划策略;2)通过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的控制制定各分区建筑控制导则;3)对构筑物、标识设施、材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设施小品制定相关指引,如表1所示。
2.5系统导控
通过对江山市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在分区指引的基础上规划提炼出各区共同的系统控制内容。包含城市开敞空间、城市道路与节点、城市夜景、慢行系统共四大系统,并对各个内容进行初步的系统控制。2.5.1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外部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等)、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规划凸显城市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江山;构筑滨水体系,活化滨水空间;丰富广场空间,注入民俗活动,展现人文地域特色。2.5.2城市道路与节点结合道路功能和走向,规划构建对交通型景观道、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展现江山市山水文化特色。交通型景观道以通透的建筑界面为主,将沿线景观及其绿化环境展示出来。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以连续建筑界面为主,保证建筑景观的连续性。此外,根据交通枢纽点和道路规划,确定七大门户节点,以展示江山的城市形象。2.5.3慢性系统(1)步行系统布局。慢行步行系统分为景观游憩步行道、休闲活动步行道、通勤联系步行道。1)景观游憩步行道为城市内步行观景的重要廊道,城市游憩活动的主要承载。2)公共活动步行道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街道,为一般居民及游客购物或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主要目的地。3)通勤联系步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一般道路,为人们平日短途出行服务。(2)骑行系统布局。骑行系统分为骑行道路和服务设施,骑行道分为风景骑行道和通勤骑行道。1)风景骑行道用于观赏城市山水风景的骑行道路。2)通勤联系骑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交通干道,主要服务于人们平日工作或短途事务出行。3)骑行服务设施主要结合共享单车为旅游服务设置的综合性静态交通设施,主要设置于城市服务尚未辐射到的区域,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及自行车保养、维修、寄存等服务。
3、建设策略
根据“整体控制,分布实施”、“治水优先,景观构架优先”及“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行动,建立“双修”项目库。结合城市双修和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对五大重点工程、21个近期项目提出风貌建设的具体控制要求,以实现江山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其中,五大重点工程包括显山露水工程、道路停车工程、门户节点工程、活力街区工程及夜景亮化工程。
4、结语
本论文从“双修”背景出发,以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探讨总体城市设计。“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既需要近期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行动,还清历史欠账、解决重点问题,也需要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和持续的行动计划,同时还要注意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和衔接,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必要时应该通过地方立法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欣,林双盈.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J].城乡建设,2016(9):56-59.
1.概况
咸宁市整体多丘陵,且多河湖环绕,其贺胜桥地区的东南两面为丘陵地带,湖岸曲折,西北两面为冲积平原,湖岸较平直。贺胜桥地区的现状是:两面临水,为梓山湖所环绕。梓山湖为天然淡水湖,位于贺胜镇的西北部,水质良好,自然环境优越,景观生态丰富。镇西北的斧头湖为镇内最大水域,湖内水位年平均20m,平均水深4m。根据斧头湖的防洪标准,贺胜新城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通过综合分析,斧头湖近年来水位的变化数据,特此确定洪水淹没线的高程为22.69m。此外,规划范围内还有大量的水塘和内湖,如颗颗碧玉镶嵌于大地之上,为基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更添光彩。基地处于湖水环绕之中,近1/2边界与湖水相邻,有着极为丰富的岸线资源。多样的岸线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生辉,不仅提供了美丽的岸线景观资源,也为基地带来了许多珍贵的自然生态效益。
2.生态基底
贺胜桥东南两面属于丘陵地带,山体连绵蜿蜒,呈拥城之势。贺胜桥拥有斧头湖天然水体,斧头湖位于贺胜桥西面,水体沿着山体之间的低洼处向内渗透,形成自然优美的水系网络。借助天然的水体优势,斧头湖天然渔场的生产建设为贺胜桥带来“鱼米之乡”的美称。目前,贺胜桥镇仍是以发展农业为主,丰富的地貌地形条件形成了该地区多层次的农业空间形态。贺胜桥是湖北省产油大镇,因此,油菜花田更是成为这个地区极具特色的农业景观。贺胜桥土地肥沃,盛产西瓜、水稻、花生和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丰富的土地资源给贺胜新城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规划结构
依据贺胜新城“中心集聚、依山面湖、组团发展”的空间拓展策略,以及新城”一轴、两心、六脉、七组团“的用地布局规划格局。本次绿地系统的布局,以天然湖泊和山林为生态基底,形成“一山、一湖、六楔”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构成显山露水,依山傍水生态城市。一山:建设贺胜镇印斗山为制高点的城市东部北向绿带。一湖:城区西北部梓山湖及内湖形成C形湖面,城市三面临湖。以印斗山为主体的丘陵山脉上茂盛的植被与梓山湖水面紧紧相连,构成了新城依山傍水的山水城市特色。六楔:城区内部的六条溪流,自然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和道路,沿线的保护林地构成了六条楔形绿地。
4.景观风貌规划
贺胜新城景观风貌特色总体定位为:“依山傍水、林城相融、新城风貌”。“依山傍水”――贺胜新城地处低山丘陵之地,规划区以东紧邻座座青山;规划区以西则于斧头湖相邻,有良好的山水景观。“林城相融”――贺胜新城本着生态优先的规划指导思想,完整的保留了多处自然林和茶场用地,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景观。“新城风貌”――按新城“三横四纵”路网结构,选择南、北、东3个主入口设立门户标志,展示贺胜新城宜居宜业、休闲旅游、绿色生态的景观风貌。
5.植被树种规划
遵照“生态安全、适地适树”的原则,规划选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能反映地方特征和风格特色的园林绿化树种;大力发展地方优势树种及市树、市花,保护珍稀植物;重视发展利用野生植被;适当引进和运用新、优植物品种,结合山地、滨水等不同自然条件进行合理配植,以达到城市绿化植物的多样化。根据本地区特点,规划制定城市园林树种的基调树种8种,骨干树种24种。
5.1基调树种
指代表新城绿化特色,适应性强、应用前景广阔、生长健壮、栽植容易、生态景观俱佳,普遍为市民喜爱的树种。拟规划以下8种树种为基调树种,即:香樟、女贞、雪松、银杏、黄山栾树、榉树、意杨、黄连木。
5.2骨干树种
1.杜桥镇的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杜桥镇位于浙江省台州湾北部,是临海市南部沿海地区的商贸中心。杜桥镇北临连盘、南与川南及台州市椒江区接壤,西与溪口乡交界,北依小芝,距临海市区60公里。
1.2 自然条件
杜桥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6.8度,日照时数最少为2月101.9小时,最高为7月254.4小时,全年1903.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537.5mm,年最大雨量为2375.lmm,年最小雨量为912.8mm。历年降雨4-9月份最多,一般5、6月份为梅雨期,秋季台风时,偶有涝灾。杜桥镇的地质情况属于上侏罗、白垩纪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类河湖相沉积岩系,为第四纪全新世纪沉积平原,由于台州湾携带的泥沙冲积,经海浪的搬运淤泥沉积而成。主要岩性为浅灰含砾亚粘土等。
1.3 自然资源
杜桥镇水电资源丰富,有3个大中型水库,土地资源矛盾突出,风景名胜古迹资源丰富。
2.杜桥镇绿地系统规划
2.1 面临的问题
杜桥镇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短缺;公共绿地缺乏,环境质量较差;城镇老镇区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面临着毁灭性破坏;乡村景观和园林景观的审美和协调存在问题;游息绿地缺乏。
2.2难点和重点
难点:土地资源短缺,使绿地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规划目标与实施过程的矛盾;
重点:对历史文化资源及现有的绿地、水系的保护和改造,是突出城镇风貌特色的关键;合理安排各类绿地在城镇中的分布;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指标体系,适应于城镇的变化发展;滨水林休闲绿带在绿化带上结合地形安排步行散步道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并与各个功能区内部绿地及开敞空间相互渗透;居住区绿地主要布置在居住区中心,绿地内安排步行散道和广场,小游园以及健身设施等;街头绿地与公园将各功能单元与主干道隔离,减少噪音污染,同时供居民游息。
2.3规划原则与依据
原则:绿地系统应结合现状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特征进行系统设计,努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绿化系统应作为城镇空间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绿化构成的软质界面和渗透型界面丰富城镇空间层次。作为城镇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的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应注重场所精神的塑造,以利于新区活动的组织与延续。绿地应布局均衡,比例合理,满足全镇人民休息游览的需要。为有利于城镇环境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地系统应注意乔、灌、草结合种植,尽可能运用“乡土树种”。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形成新区独特的城镇风貌和城镇形象,通过特色绿化使新区与旧城镇取得联系。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园城镇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镇绿化条例》《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城镇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杜桥镇城镇系统规划文本》。
2.4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保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生态城镇为目标。增加生态绿地比例,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点、线、面、环合理结合,乔、灌、花、草有机搭配,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绿地系统。
中期目标:中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m(2)/人。绿化覆盖率达到20%。其中旧城镇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m(2)人。
远期目标:继续提高规划中心区绿地系统的质量,扩大新区绿化,使中心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l5m2/人,绿化覆盖率达到35%-400/0,其中旧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515m2/人。
2.5具体规划
公园绿地:杜桥镇公共建筑景观风貌可分为商业金融景观风貌区、行政办公景观风貌区和城市中心景观风貌区。对城镇中心区内具有一定风貌特色的地段进行保护,如杜川路、解放街、南大路以及百里大河滨河构成的旧区中心地段。公园规划以松山公园建设为主。在松山公园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展以休闲观赏、文娱体育健身活动等为主的全镇综合性公园。
街头绿地:目前杜桥的街头绿地有:杜桥大厦前街头绿地、新车站门前绿地、府前街人口绿地和环城东路交通岛。其中以杜桥大厦前街头绿地
最具规模。设置有雕塑及儿童游乐设施,种植了金边黄杨、红花继木、杜鹃、羽衣甘蓝、圆柏、海桐、规划、小腊、加拿利海枣等。在杜桥镇镇区主要街道有条件的地段,设置必要休息、休闲设施,形成街头绿地,供给周边居民使用。
街道附属绿地:杜桥镇目前的绿地系统不够完善,道路绿化覆盖率低,仅在几条新建的道路有较为成型的绿化植被,人口稠密的城镇中心区绿化非常薄弱,而城镇道路绿地作为城镇景观的构成要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少数发达国家,道路环境规划非常注重生态环境、文化观念和人的感受,注重通过植物给人以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精神的慰藉。街道绿化作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规划指导思想的要求重点处理,形成道路绿地系统的主体,其余道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周围环境形成特色。
单位附属绿地:杜桥镇现有的单位附属绿地还是比较多的。在杜桥中学、镇政府、自来水厂、第二人民医院、化工园区等处,均有较大的绿地面积。但在杜桥电大、眼镜城、杜桥实验小学等处就无绿地,绿地面积为零。根据各种条例规定,学校、机关团体等单位不得低于35%;工业企业、交通运输战场和仓库不得低于20%。应按照此标准加强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
居住区绿地:杜桥镇镇区居住区绿地稀缺,在镇区改造进程中,应配套建设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和住宅庭院绿地三级居住区绿地系统。利用“借景”手法,将居住区外的优美环境引进来,以利于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改善。居住绿化可在建筑墙面上加强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提高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起到围合、阻挡的作用,在户外创造亲切随意的交流场所。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等编.城镇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张国强,金中泉.论风景园林绿地系统[j].中国园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