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税务征管部门工作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抓好能力建设。什么叫能力?能力归纳起来有三个层次,能力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在三个层次上衡量。第一个层次是,能把上级的总体要求和精神转化为本部门、本单位的正确思路的是有能力,反之是没能力。如果把上级的精神一字不动,而照搬照转的叫“传声筒”,因为,中央的政策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工作职能不同,工作基础不同,工作条件不同,必须拿出符合自己实际的那些工作思路来。第二个层次是,能把正确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的是有能力,反之是没能力。思路是方向性的、思考性的,有了思路才是基础,更主要的是把这些思路转化为一个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仅仅有了思路而转化不成措施,再好的思路也没办法执行、也没办法操作。古人讲,有些人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讲起大道理来滔滔不绝,但拿不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来,这种人就是“书呆子”,因此不仅要理出正确的工作思路,而且要拿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来。第三个层次是敢抓、善抓,即能把每个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的是有能力,反之是没能力。有了工作措施,只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并不等于工作成效。因此,首先要敢抓,其次要善抓。推动一项工作是很难的,不仅事业本身需要克服各方面困难,也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要敢于抓工作、敢于排除困难、敢于加强管理、敢于得罪人。仅仅敢抓还不够,要善抓,善于谋划、善于出点子、善于解决困难,把思路转化为措施,把措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这样的人叫有能力。提高能力,首先要从管理思路上来锻炼自己,在制订措施上提高自己,在措施落实上来考验自己。衡量一个干部有没有能力,就要用这三个层次的标准来衡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要从这三个层次上来锻炼。
三、抓好功夫建设。一线征管人数与征管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加大征管力度,取得实质性效果,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在案件稽查方面,稽查部门要做到,一是准确选择调查方向;二是拟定详细的调查计划或者调查提纲;三是只对确认的违法事实作出处理;四是做到处理的证据必须确凿并完好保存;五是所有的查处材料入卷归档。
同时,要重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坚持先调查取证后处理的行政原则;二是要坚持疑案从无的原则;三是尽量选择较宽的处理方式。
税务违法的主观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税务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证明当事人有主观过错的调查方法有两个:一是采取询问的方法,二是搜集客观证据。
二、加强稽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要把握稽查职能,转变稽查工作思路。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转变,由普查型稽查向重点打击型稽查转变,由全功能稽查向专业职能型转变。二要完善一级稽查模式,建立专业化加扁平化的稽查机构。三要积极探索稽查新方法,提高稽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建立稽查选案积分制,提高选案科学性;建立税务稽查预警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建立税务案件公示制,充分发挥稽查的警示教育作用。四要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提高稽查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五要建立科学的稽查人员管理机制,改善税务稽查环境。
三、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制度
1.税务稽查要以高质量的税收征管为前提。目前的税务稽查应该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与现行的新征管模式相适应。现行的征管目标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和科学先进的稽查管理手段,对纳税人实现全面监控。
2006年下半年xx地税信息化工作总的思路是:进一步科学拓宽工作思路,树立创新创牌意识,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加强征管数据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技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主动展示品牌亮点。
一、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要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要把计算机专业人才安排在信息技术开发、推广、系统及数据维护管理的一线上,这样才有得于他们的成长和提高。鉴于日前信息管理科人员偏少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充实。
二、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市局、基层分局二级数据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
征管信息数据是税务部门据以统计、分析、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局各部门和各分局数据管理的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明确了数据管理(包括业务代码管理、业务数据审计及系统数据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方法,特别是要把税收征管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校验审核等保全保真管理作为税收业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加强数据审计,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真实和一致,把数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落实。
(二)、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强化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和一致。
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数据的清理、“整治”,对每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分析错误信息的成因,并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各分局也要高度重视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把企业信息录入、鉴定、开票环节关,认真履行数据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正确无误,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依据,形成数据整合、提炼、加工、分析、推送的平台。
三、树立创新、创牌意识,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
(一)、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升级完善工作。
1、做好“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
“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是我局前几年开发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的品牌项目,为了使这一软件更加完善,我们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整合和升级完善,在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的进展。
2、做好“代征单位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工作。
“代征单位管理软件”是我局新开发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的代征单位管理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税票开具,还从对纳税人的管理、税款的征收与分析统计、税票的管理等方面考虑,能自动计算本身的应纳税额等。该系统使用效果明显,深得用户好评。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3、做好“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
“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也是我局开发的为了加强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软件。为了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信息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大体原因,缩短维护排除故障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使该软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化。
(二)、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为征管工作服务。
1、研究开发税收征管电子地图。
2、
(三)、加强信息化宣传,主动展示信息化亮点品牌。
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形象展示,强化亮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强力提升xx地税信息化的知名度。
四、以点带面,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继续推进“系统管理员互动跟班制度”,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1、市局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术人员)要坚持于每月申报期轮流到分局跟班作业,现场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帮助分局信息维护员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调研,对分局好的操作方法给予推广,将各种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整合成书面交流材料,供各分局借鉴。
2、分局要主动安排系统维护员到市局信息科跟班实习,学习各种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及部分硬件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分局系统管理员接受一定的指导后分配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学习数据库、数据处理等操作业务,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与信息科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组织系统管理员开展调研和交流。
为了培养和鼓励系统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市局布置的调研课题,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调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认真搞好调研工作。
4、基层系统管理员要履行好本分局培训职责。
基层系统管理员通过学习提高后,要肩负起对本分局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的重担,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作用。在每项新软件推广应用前我们将安排基层系统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回去后再对基层税务干部进行培训、辅导,还要负责好对纳税人的相关操作系统的培训、辅导工作,履行好培训职责。
五、把握好新大楼搬迁契机,优化设备和网络性能。
1、整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2、搞好机房建设,做好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加密机等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3、做好ups电源的维护,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征管服务。
我们信息科作为沟通上级机关和基层分局、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一)、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二)、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
1、及时处理基层分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为税务干部做好技术指导和帮助;
2、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分局解决征管难题;
一、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当前推进信息管税的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基层信息化发展缓慢观念落后,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等原因,致使不少影响和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存在,集中体现为四大瓶颈
1. 信息管税理念没有在全社会完全形成
目前信息管税理念刚刚形成,这种理念的贯彻还需要一段时日,当前信息管税仅是税务总局对全国税收征管的要求,还没有普及到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就连税务的基层对该理念也不能全部从根本上去领会和掌握。信息管理的思路早在新的《税收征管法》就已经显现,但是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并没有对此有足够的认识,银行和企业对税务管理一直是抵触态度,对信息管税不能有效的配合,特别是银行和涉及税务外部信息的部门对税务部门的信息采集按保密进行限制,等等这些均是因为信息管税的理念在全社会还没有真正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信息管税的进程。
2. 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落后影响了信息管税的实施
在偏远贫困的县城和乡镇,有部分政府部门档案等数据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水平,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电脑和互联网,这些直接影响到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如果需要从他们那里取得一些数据都要翻箱倒柜甚至查找不到。在县一级的很多企业也同样没有电脑和互联网,会计大都是手工记账,企业的非商业机密管理数据更是手工资料并不愿与人共享。这些落后的工艺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了信息管税的实施。
3. 信息系统的不统一影响着数据的采集和利用
现在各行各业均在开发研究着自己的信息采集利用系统,就连国税和地税也是分别研究使用。现在国税有国税的数据系统、地税按省份的不同分别有自己的数据系统、银行有各自的数据系统,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着自己的数据系统,这些数据系统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这些直接影响了涉税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利用,而信息数据系统的联网又可能会影响有关部门信息保密性。
二、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进。
1. 大力宣传信息管税理念,修改法律使之有法可依
信息管税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观点在税收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这一税收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生产工具的作用,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全社会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信息管税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税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转变,而是涉及税收管理思想观念、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等各方面重大、深刻的变革,是一项涵盖各级、各部门高度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部署,要使得政府各部门正确认识并加以配合,政府要在建设信息化政府的理念上从电脑等电子设备硬件上进行提高,进一步推行网上政府和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管理水平,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国家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在我国信息技术管理类法律没有完整统一的情况下,一方面将信息管税思路完善进《税收征管法》,一方面加紧制定一部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类法律,以切实解决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那些不能用现行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
2. 统一信息采集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管税思路下的税收征管工作改革实施的颈瓶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等统一度量衡,我们现在的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也需要统一一个尺度,这样我们采集的数据才是能够共享的有用的数据。在信息操作软件上要统一,特别是目前要对税收征管软件上必须大力推进信息软件一体化。目前各级地税系统开发应用的税务软件有几十个,各个软件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解释。要按照数据大集中的总体要求,全面整合、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规范运营管理体系,对现有软件进行全面整合。要尽可能的纳入到“金税工程”,要全国一盘棋,不能各唱各的调,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管税,也有利于我们的工作。要借鉴国外的信息管税经验,对银行数据要逐步实施共享,大力开展税银联网、政府各部门的办公联网,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公民身份证号、银行开户帐号、税务登记证号等证件号码进行统一一个号码,这样有利于各部门的管理,更有利于税收控管。可以由政府定期组织工商、税务、审计、纪检、质检、城建、房管等部门进行数据的核对分析,从而筛选出那些错误信息进行处理,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打击违法犯罪不良行为。
3. 加强数据采集管理,提高信息数据质量
纳税人报送的各类申报资料和税务机关采集的外部信息资料是信息管税的主要数据来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信息管税的质量。而由于部分纳税人的纳税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部分办税人员的业务不精、更换频繁,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表现在各种申报表、财务报表不全、填写错误、漏项、不符合逻辑关系等方面,导致“垃圾数据”的产生。信息管税资源的取得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为切实提高信息数据采集的质量,国家要出台法律规范纳税人和其他部门上报和提供电子数据的责任,税务机关也必须建立健全内部责任机制,用法律和制度去约束人,以求达到采集的数据为正确有效数据的目的。为此,国家应该在修订《税收征管法》或制定信息管理类法律时专门对信息数据的上报和提供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不能提供和报送有关数据进行处罚或处理。税务机关要将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作为一项长期的纳税服务工作来抓,还要积极推广应用电子申报方式,减少纳税纸制资料向电子资料转变的人力资源消耗。
参考文献:
在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第三阶段,税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和应用大集中,为我们实现打破部门限制、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的职能化、专业化服务提供了条件。第三步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纳税人提供统一的、互动的、高效的、全方位的网上办税服务。
要建立网上纳税服务体系,税务部门必须实现内外数据的共享。一是与公安、工商、国税、财政、银行、国库、统计等部门实现数据的准确传递和共享,实现税务管理从税务登记到税收入库的全程信息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税收成本,并为其他部门提供翔实可靠的税收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各部门共享的数据,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办公,切实简化纳税人的办事流程,大大压缩办事时限,为纳税人提供“主动式”办税服务。
税收征管历来是与税收流程相依存的。我们目前的征管流程是基于传统的手工征管方式设计的,在新时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弊端日渐显现:组织结构呈层次化,不必要的工作分配环节多,无实际意义的审批多,常理部门仍然从事综合性管理等等,这些都有悖于新征管软件打破科室限制、地域限制、时空限制、简化环节、改变流程的开发理念。因此,机构重组和业务重组是新时期税务信息化、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因特网应用非常普及的今天,该法律的实施将给电子地税局的建设扫清法律上的障碍,电子税务局的内涵也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纳税人网上登记、网上申报、网上缴款、网上审批等很多纸质材料完全可以取消,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也可以大大简化,纳税人将可以得到更多更快捷的服务。同时,电子税务档案将由此产生,电子税务档案的法律地位也得到确认。电子税务档案的存储和管理比纸质税务档案的存储和管理简便得多、高效得多。
数据是税收信息化的生命,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是税收信息化对征纳双方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数据存储和处理相对集中以及保持现有生疏点数量的前提下,我们只有把业务内容数据化,借助数据体系充分反映情况,才能最终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这就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在抓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既要以满足前台征收业务为目标,又要放眼于管理,将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提升管理水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把管理的理念贯穿于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之中,借助数据源的提炼形成一体化的数据体系,并通过研制开发一系列应用软件体现信息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近年来,由于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业务性质的复杂和隐蔽,导致非居民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现象频繁发生,虽然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涉税问题仍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难点和盲区,笔者从税务机关实际征管工作出发,结合具体工作,分析了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涉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对策。
一、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涉税问题
目前,对于我国股权转让的税收征管工作,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企业所得税管理通知以及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等都分别列有专门条款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为税务机关做好股权转让的税收征缴理清了工作思路,在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征管体系不完备,导致在很多时候股权转让税收工作难以操作。实践中,很多非居民纳税人股权交易都在境外完成,根据有关规定,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交易在境外交易的,自股权转让之日起7日内取得所得的非居民企业必须委托人或者自行到被转让股权的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主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由于在税款入库方面,税务机关内部征收体系不完备,CTASI系统中并没有针对非居民纳税人如何征税的的系统模块可以操作执行,加之外部与国库、外汇等配套协作规定不健全,在税款申报入库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同时,也给纳税人造成一定的麻烦。
二是股权转让境外操作信息不透明,信息获取相对滞后,目前,税务、工商、商务等部门,还没有建立健全股权变更信息实时交换机制,税务机关获取信息严重滞后,因此,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很难掌握境内企业变更税务登记时间,等到了股权转让合同复印件到了主管税务机关的时候,往往交易事项早已完成。再加上股权转让过程中,境内没有法定扣缴义务人,又不易找到非居民纳税人,这就更为源泉扣缴带来了难度,导致追缴税款困难重重。三是转让价格真实性难以确定。股权转让所得是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的征税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少缴税或不缴税,股权转让双方往往通过其他渠道将余款转移,在合同规定中只标明较低的价格,或者标明无偿转让股权,一方面,合同的真伪税务机关很难鉴别,另一方面,转让价格的真实性税务机关也难以确定,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之下,税款流失可想而知。
二、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税收征管有效对策。
股权转让业务虽然复杂,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许多的难度,但是,并不是无法可依。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力度,我们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切实将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工作做好。首先,行政权力透明公开,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由政府牵头,通过商务部门和发改委等部门信息互动平台,将相关股权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主管税务机关,然后,建立基层税务机关与公安、海关、工商、外汇、等涉外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的共享渠道,随时交换固定的非居民企业数据信息。其次,是加强股权转让审核,实行税收专业管理。由于资产价值日益膨胀,为了少缴税或不缴税,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往往是转让双方采用场外交易方式,尤其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签约交易按账面资本,一般情况下,不会在企业账户上反映资本溢价补偿差额。另外,除了经营亏损企业,许多企业在股权转让时,一般都是以溢价转让为主,还有许多无形资产(营销渠道、商誉)等的价值无法确定。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如果一般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不合理,无正当理由低报纳税额,其应纳税额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对于转让股权按照账面资本价格明显偏低的,税务机关有权重新评估和确认其整体资产,对资产溢价部分,按照非居民纳税人的投资比例,作为股权转让收益,代扣并缴纳应缴纳的所得税。
为了有效提高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力度,有效防范逃税行为,我们还可以加大情报交换力度,将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管理纳入税收征管改革领域。目前,和我国已经签订税收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有90多个,协定中都含有情报交换条款。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情报交换,请求境外税务部门对其国家的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进行调查,为我们提供股权转让的实际价格以及境外业务实际情况,通过国际间税收合作,严厉打击国际间逃避税行为。另外,为了提高税收征管力度,我们还可以配置专业管理人才,对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实行税收专业管理。将这一措施纳入税收征管改革的领域。精心挑选专业管理人员,科学划分税收专业化岗位,明确专业的部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当前,税务机关对非居民纳税人所得税征管基础还比较薄弱,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非居民税收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将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尤其是那些发生在境外的交易事项纳人税收征管系统,不断完善系统流程,实现跨国税源多环节监控,确保及时掌握税源信息。
三、结语
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税源零散,流程隐蔽,导致非居民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现象频繁发生,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税务机关实际征管工作出发,协调各个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非居民税收管理制度,确保非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涉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松青,文明刚.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7).
一个懂得自律并且架构合理的团队最具有战斗力。面对全局存在的队伍建设和系统内部管理等问题,以武道炯为首的领导班子认清形势,并将制定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促使工作局面快速打开,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相继修订和完善60多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到税收征管考核、税收收入量化考核、廉政建设、税收服务、审理重大税务案件的例会等各个领域,有针对目前工作的,有针对下一步工作思路的,有防患性的,有发展性的,并且做到了不搞形式,注重实效,真抓实干,严抓落实,使系统内各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了科学规范。即在人员上下班、在岗形象、执法检查、办公秩序、环境卫生、安全值班、绿化美化办公环境、办税服务、政务公开、档案资料管理、财务管理、例会制度等规范、有序。在结合单位特点,制定了各项工作规范标准和制度后,进一步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定期约请特邀监察员和税干家属交流,实行共同监管。通过一系列努力,该局出现了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强、税收大幅增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征管理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等新风貌。
为加强队伍的廉政意识,该局通过强化廉政责任,健全监察制度,加强“两权”(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及政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政风建设和政风评议实施方案,对全年任务逐项分解,修订考核办法;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廉政勤政教育,以李真等案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三是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税收征收权监督制约实施办法》等6个办法,要求各区县局选准重点环节,认真开展税收执法监察活动;四是开展自查自纠,严肃财经纪律。其中对以单位名义购买的近10万元商业保险已全部转化到个人负担;五是积极开展政风评议活动。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并及时满足纳税人需求,他们在一个“听”字上下足了苦功;定期发放测评表、征求意见表达几万份。几年来,集中开展了“纳税人满意度测评”活动,纳税人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六是关口前移,强化过程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通过抓廉政教育,全系统干部廉政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各项措施的实施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全局上下正气凛然,在社会上得到良好的口碑。一年来,全局拒收礼品、礼金3万多元,拒吃请923人次。
重点――团队的合力
“重视培训,善于学习的团队才能赢得未来”。在生产力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武道炯和班子成员深明此理,并把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税务队伍当作迫在眉睫的大事来抓。
为建立学习型国税组织,建立了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制定全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全员培训方案,下发了全市国税系统公务员培训考评办法。采取“推着学、拉着学、逼着学”的方式提升干部职工的学习自觉性。同时开展“建成一个图书资料阅览室、每天1小时读书学习、一次月度主题活动、一次半年专题调研”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使全体税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对自学获取大专以上学历及参加省、市级税收业务统考取得优异成绩者予以奖励。2003年9月,系统内454名税干参加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有391人取得证书,合格率86%以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的学历层次和结构。
局党政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单纯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是缺乏力度的,作为执法部门更要在思想作风上敲响警钟。为此,在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文明规范”、“职业道德”、“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教育。与此同时,利用固定的“学习日”加强领导与下级、同事与同事交流的渠道建设。大家谈心得、谈工作思路,谈思想工作的创新,从而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在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做到了积极动员,深入学习,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学习,力求“三个突破”,即在创新工作思路上有突破;在解决制约税收工作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上有突破;在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上有突破。去年“七一”前夕,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武道炯带领党员干部特别是新党员深入边远贫困村歙县长标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并让其感受基层农村干部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为提高税务干部整体素质,黄山市国税局还加强了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本着既有利发挥干部特长,又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对市局科级干部实行双向选择机制。2003年的全年交流正科级干部9人,副科级干部2人,涉及6个区县局,5个科室主要领导。此外,为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步伐,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市局拿出7个副科级领导职位实施竞争上岗。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决定任命等程序,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具有国税特色的税务文化,培养员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通过上述一系列体现人本思想,从严治队的措施,黄山市国税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向着既定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制动点”――革新的魅力
一艘没有方向和动力的船,将无法达到彼岸。黄山市国税局党组一班人认识到,要驾驶这艘船,就必须要在一系列治税理念、方法革新中,让干部职工找准方向,找准位置。
在抓基层建设中,他们着眼于长远,立足于根本,站在顺应时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并且将这项工作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意味着基层征管机构的进一步收缩。收缩基层征管机构,会不会只是将基层分局的人员办税场所等征管要素简单地向县区局归拢?黄山市国税局局长武道炯说,把基层的概念扩大到县区局,并不只是一个新的提法。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基层建设,就是在认真总结现在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基层建设工作进行再落实和再推进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过程。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役;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我们以崭新的思路规划基层建设,致力于构筑新时期基层建设新的平台。通过设置专业化的征收、管理、稽查机构,合理分解基层税收执法权,适度压缩了基层征管机构的层次和数量。与此同时,通过征管、机构、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与推行信息化结合(如目前省内首次用CTAIS中国税收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将在基层形成新的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的税收征管新格局。
所以,在全市国税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后,省局领导称赞黄山局“在治税理念上有所突破”。另外,通过加强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突破常规工作思维。如对个税初步形成“管住大中户、监控小户,低成本、高效率”,对个体工商户按地域实施分类管理的征管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简化手续;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及年度工作;创新稽查工作机制,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实现稽查主体意识,强化手段,提高了稽查内在运行质量。一年来,稽查选案准确率由原来的40%上升到80%以上,另一方面完善稽查工作考评办法,增加稽查结论户比例指标和人均查补税款指标,发挥考核指标对区县稽查工作的指引和促进作用。此外,加强与公安、地税等部门在征管领域、案件稽查等方面的合作。在与地税部门合作时,建立税务登记信息共享制度,完善税源监控手段,统一“双定”户的应纳税销售收入核定额,建立临时开票相互代征关系,互相交流案件信息,联合查处大案要案。
众志成城的力量使各项征工作进展神速,2003年对571户纳税人进行了稽查,并查处有问题374户,查补税款638.77万元,加收滞纳金105.99万元,罚款167.53万元,滞纳金加收率、罚款率、入库率分别为17%、26.23%和94%。
起点――创新的张力
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是改革取得成果的必由之路。眼下一场以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为目标的“重新定位”变革,正在黄山市国税系统展开。全市国税干部的观念围绕自上而下推行的阳光办税、诚信纳税、信息化国税、规范执法四大工程,经历着从“强制型执法”向“服务型执法”的嬗变。广大纳税人越来越多地品味到了从“被管治对象”变为“被服务对象”的深刻内涵。
观念更新是这一变革的起跑线。立足经济税收观,在依法治税,从严治税,科技加管理的框架下构建“法制、公平、文明、效率”的税收征管新机制,是当前各级税务部门立足国家总局“1+3”工作思路,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黄山市国税局党组认识到,在执法刚性不变的前提下,要建设好服务型税收机关,关键是摆正执法者与纳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过去,之所以“嘴巴上喊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一味重管治、转服务,以及办税等程序繁杂、审批复杂、透明度低等凡此种种,皆因以“执法者”自居,观念偏差,引发种种行为偏差。近两年来,市国税局主要领导干部,都把很大精力倾注在引导全局干部转变传统观念上,全力打造创建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工作平台。
局长武道炯带领着班子成员无论在机关内部,还是到纳税大户调研,都反复讲清一个道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纳税人既负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理所当然地享有被厚待、被尊重的权利。强化对纳税人的优质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事”,而是新时期对税务执法机关工作性质的重新定位,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履行新《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部门的职责,切实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黄山市国税局明确提出要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并付诸实施后,黄山市委领导称赞该局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做了表率。
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一、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
二、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市局、基层分局二级数据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
征管信息数据是税务部门据以统计、分析、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局各部门和各分局数据管理的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明确了数据管理(包括业务代码管理、业务数据审计及系统数据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方法,特别是要把税收征管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校验审核等保全保真管理作为税收业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加强数据审计,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真实和一致,把数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落实。
(二)、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强化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和一致。
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数据的清理、“整治”,对每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分析错误信息的成因,并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各分局也要高度重视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把企业信息录入、鉴定、开票环节关,认真履行数据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正确无误,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依据,形成数据整合、提炼、加工、分析、推送的平台。
三、树立创新、创牌意识,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
(一)、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升级完善工作。
1、做好“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
“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是我局前几年开发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的品牌项目,为了使这一软件更加完善,我们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整合和升级完善,在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的进展。
2、做好“代征单位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工作。
“代征单位管理软件”是我局新开发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的代征单位管理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税票开具,还从对纳税人的管理、税款的征收与分析统计、税票的管理等方面考虑,能自动计算本身的应纳税额等。该系统使用效果明显,深得用户好评。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3、做好“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
“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也是我局开发的为了加强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软件。为了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信息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大体原因,缩短维护排除故障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使该软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化。
(二)、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为征管工作服务。
1、研究开发税收征管电子地图。
(三)、加强信息化宣传,主动展示信息化亮点品牌。
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形象展示,强化亮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强力提升地税信息化的知名度。
四、以点带面,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继续推进“系统管理员互动跟班制度”,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1、市局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术人员)要坚持于每月申报期轮流到分局跟班作业,现场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帮助分局信息维护员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调研,对分局好的操作方法给予推广,将各种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整合成书面交流材料,供各分局借鉴。
2、分局要主动安排系统维护员到市局信息科跟班实习,学习各种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及部分硬件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分局系统管理员接受一定的指导后分配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学习数据库、数据处理等操作业务,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与信息科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组织系统管理员开展调研和交流。
为了培养和鼓励系统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市局布置的调研课题,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调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认真搞好调研工作。
4、基层系统管理员要履行好本分局培训职责。
基层系统管理员通过学习提高后,要肩负起对本分局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的重担,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作用。在每项新软件推广应用前我们将安排基层系统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回去后再对基层税务干部进行培训、辅导,还要负责好对纳税人的相关操作系统的培训、辅导工作,履行好培训职责。
五、把握好新大楼搬迁契机,优化设备和网络性能。
1、整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2、搞好机房建设,做好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加密机等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3、做好ups电源的维护,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征管服务。
我们信息科作为沟通上级机关和基层分局、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一)、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二)、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
1、及时处理基层分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为税务干部做好技术指导和帮助;
2、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分局解决征管难题;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5-0000-02
一、当前数据分析的制约因素
在税收管理信息化技术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税收数据的省级集中为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决策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应用平台,税收数据分析逐步成为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数据分析的因素。
(一)对数据分析缺乏认识
数据分析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依托信息化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税务内部决策能力,检测纳税异常,预测税源、税收发展趋势。但是有些税务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经验管理,缺乏对信息数据的驾驭和应用,尚未充分认识到数据分析效用。
(二)数据应用系统开发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有省局“大集中”征管系统作支撑,但各类功能的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各自独立,互不兼容。开发系统的目标也不够清晰,往往偏重一个特点或区域,缺乏通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数据来源单一,质量不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质量”,这句IT界行话形象地说明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科学、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是建立在全面、准确、有效的原始数据基础之上的。目前各类系统中拥有的海量数据,主要是纳税人提供的基础信息、申报缴纳、财务报表类数据,大量的纳税人生产经营、经济行业指标、第三方纳税人基础信息无法采集。同时,因少数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也造成了现有数据不准确、逻辑关系错误等问题。
(四)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业务支持
当前,由于没有明确定位数据分析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缺乏业务部门、基层应用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未能对税收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研究。
(五)数据分析效果不明显
一是因数据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经验积累少,在处理数据分析事项时往往与实际业务需求存在延时和偏差,主要表现在数据分析的模式单一,分析面窄,针对性差等原因。二是部分税务人员尤其领导层人员信息化程度低,对数据平台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简单的日常申报和事务处理上,而未对其涉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数据分析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六)数据分析人才匮乏
开展数据分析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数据的组织和分析,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既熟悉税收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在现阶段,由于机构机制、人员认识、信息化水平和系统的一些实际情况,在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开展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数据分析就是利用对“大集中”征管系统和各应用平台提供的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征管现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规避管理风险、掌握税源状况、监控税源动态、预测经济和税收发展趋势,全面监控税收征管质量,逐步实现从经验型管理向理性分析为基础的“信息管税”的转变,有效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效能。
(一)有利于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
在海量的征管数据基础上,汇集所有税源信息和外部经济信息等各类数据,应用税收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加以深度加工和增值利用,把“死”数据转变成“活”信息,为领导决策、税源管理、税收分析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快捷、简便的“活”信息有利于增强各级税务部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解决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和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
(二)有利于提升税源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和分析,各级税务机关既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寻找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加大税源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将税源基本情况、税源变动情况与税收预测相结合,全面掌握税源的规模与分布状况,从而达到加强税源监控、堵塞管理漏洞的效果。
(三)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分析如同高空俯瞰,通过对各个管理环节、管理层次的数据分析,不仅能从宏观上展现税收工作的各种情况,也能从微观上深查纳税人的具体信息,使各级税务机关能够及时高效地分析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和规律。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及时把握税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存在的税收风险,真正利用科学手段将税收工作管深管细。
三、实施税收数据分析的几点思考
税收数据分析是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源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是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管理工作的眼睛,是应用和服务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部门的广泛应用,对征管数据的利用也从简单的数据查询发展到了“管税”层面,在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工作思路中就明确提出了“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工作要求。
(一)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的开发机制
一是在全省通用的“大集中”征管系统和统一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上,按照业务需求由省局有计划的扩展系统应用层。二是省级税务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和数据规范,各级税务部门在此基础上按照工作中的区域性特点以及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开发具有区域性特点的软件,提高数据处理的针对性。通过数据标准和规范制定便于数据分析时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利用。
(二)建立数据分析的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专职组织机构是开展数据分析的保证,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分析中心的职责及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数据分析应用在业务、技术等有关部门、岗位、工作环节的职责分工,使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融入到税收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搭建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大集中”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搭建数据分析平台,以软件分析为主导,人工分析做辅助,进行更加科学、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工作,不断提升信息管税质效。三是健全分析体系。根据各级工作层次和应用范围建立数据分析体系。确保数据分析工作在制定指标、分析处理、结果、问题反馈等方面连贯协调,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三)建立数据分析的联动机制
(一)完善整体构架,征管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年7月1日,我区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在此基础上,**年,我们开发、推广了网上申报系统和税库银联网系统,其中网上申报系统还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两大系统的推广使用,标志我区以综合征管软件为主体,以网上申报系统、税库银联网系统为两翼的征管信息化“一主两翼”整体构架已经建成,全区征管信息化大飞机开始起飞,实现了征管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个基于全区数据大集中既精简又科学的构架,是×××国税征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我们征管信息化整体构架在全国税务系统的先进性。
(二)强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能力显著增强
根据区局的统一部署,各级国税机关落实工作职责、加强绩效考核,认真抓好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示范点工作。绝大多数单位都能按区局的布置,召开现场会,推广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各单位还重点抓住户籍、申报、发票和欠税等关键环节,强化税源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强化户籍管理,打牢税源基础。与公安部门比对、核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的身份证,把好税务登记关。以换证为契机,全面清理漏征漏管户共×××户,补缴税款×××万元。补充采集、修正纳税人行业及明细、注册资金等信息,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发挥数据集中的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走逃户异地办证经营专项检查,加强非正常户的管理,打击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提高税法遵从度。
××深化申报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区各类企业的增值税零负申报率超过了×××,并且月月如此,这就意味着全区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纳税,这个比例在全国是偏高的。面对这样的形势,要做到让纳税人交足税,首先更应让应交未交税的纳税人先交税。按照这一思路,各级国税机关加强了零负申报的管理。到去年12月,全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降至×××,小规模企业零申报率降至××%,比**年年底分别下降20和×××个百分点,而且是在年初反弹后,从4月起逐月下降的,大大超过区局要求下降×××个百分点的目标。通过深化申报管理,全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稳中有升。
××细化发票管理,实施以票控税。充实发票管理窗口职能,设定三大预警指标,定期发票预警数据,完善发票预警监控联动机制,实施以票控税。全年共下发×××户发票预警企业清单,经纳税评估补税×××万元,核减上期留抵×××万元。各市国税局还结合实际,开展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检查。如×××国税局针对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在企业不认证抵扣的现象,开展深入的核查,发现涉及×××家企业的×××份发票,开票金额300×××多万元,企业既没有入帐,也不申请抵扣认证,而是通过帐外经营,隐瞒销售收入,偷逃国家税款。该局依法对此作了处理,并及时完善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硬化欠税管理,体现税法刚性。广泛开展欠税公告,按照《欠税公告办法》,区、市、县三级税务机关分别进行了欠税公告;开展未录入综合征管软件欠税(系统外欠税)的调查核实,建立欠税台帐,加强历史欠税管理;严格滞纳金制度和延期缴纳税款审批制度,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
××贯彻属地原则,落实分类管理。在全面掌握整体税源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行业、规模、经营特点等加以分类,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这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如×××国税局,对重点税源企业,安排局领导联系,指定财会知识较丰富的税收管理员专管;对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安排熟悉行业营销特点、掌握一定市场营销知识的税收管理员,实施行业管理;对个体工商业户和农村零散税收,安排有丰富社会经验的税收管理员分片管理。区局在总结各地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管理办法相对成熟的×××个行业,编写《税源行业管理指南(一)》,指导基层实施分类管理。
××加强数据应用,构建“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全区国税系统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新模式,努力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率。如×××国税局抽调×××人组成纳税评估工作组,集中办公,专职从事间接层纳税评估,指导税收管理员开展直接层评估。×××国税局提请市人民政府转发《从第三方取得涉税信息工作的意见》,定期从财政、工商、交通、电力等×××个单位获取涉税信息,并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全区共完成纳税评估×××户(次),追补增值税税额×××万元,调减留抵税额×××万元,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万元,追补所得税税额×××万元。
(三)优化纳税服务,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税务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办税,提高了社会满意度。在由各地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社会各界对国税机关的满意率均名列前茅。据《×××日报》开展的问卷调查,全区有×××的纳税人反映国税系统的办税效率和纳税服务水平比上年有明显提高。
××推行网上申报。全面开发、推行全区统一的网上申报软件,供纳税人免费使用,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申报纳税,既减少了纳税人的排队现象,降低了办税成本,又减轻了税务机关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年底,全区已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系统申报纳税。
××试点税库银联网。为了解决纳税人交税多次跑等问题,积极试点税库银联网系统,使电子申报与电子缴税有机地结合起来。纳税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纳税申报和税款入库,实现了税款征收入库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优化征管流程。对×××个方面×××个项目的税收征管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实行涉税事项一窗办结、简并表证单书、取消部分行政审批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纳税人。如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普通发票业务,按原流程需要经过税款预征、发票代开、收取工本费多个环节和多个窗口,纳税人需要多次排队。实行一窗办结后,纳税人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减少到15分钟,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减轻纳税人负担。大幅度减少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收费,整套税务登记证费用由×××元调整为×××元。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避免重复报送。减少需要纳税人报送的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实行一次提交,反复使用。
一年来,全区国税系统还通过建立征管质量分析制度、完善征管质量考核机制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征管“六率”考核评比中,我区在上半年取得第×××名的基础上,全年的总成绩又前进2位,排名第9,圆满地实现了党组提出的目标。
过去的一年是征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税收征管工作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可喜可贺!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对区局的工作要求没有认真落实,敷衍了事,导致一些涉税案件的发生。如尽管区局三令五申,要求加强专用发票开票限额和收购发票的管理,但某县国税局没有抓落实,在对纳税人专用发票开票限额许可和收购发票用量审批过程中,税收管理员我行我素,不仅没有深入企业调查核实,而且编造调查报告,为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提供可乘之机。二是抓不住税源管理的重点,把税源管理简单地理解为“三催”即催报、催缴、催办这些简单的事务,为此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是涉税数据的采集还不全面,只采集了纳税申报表和部分财务报表,产品产量、价格、库存、能耗、物耗等与税收密切相关数据特别是第三方数据没有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和纳税评估受到明显的制约。四是税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管理合力还需进一步发挥。各部门多头下达任务问题还比较严重,税收管理员只能疲于应付,工作质量难以提高。五是税收管理员整体素质还不高,部分税收管理员缺乏财务知识,不懂计算机操作,更不善于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六是纳税服务手段还不完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办税服务厅排长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征管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结过去的工作和不足,目的是为了找准我们现在工作的基点。到去年年底,我们大约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并开始了第三步的起步,税收征管工作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今年年初,区局党组提出的五大工作目标,都和税收征管工作密切相关,要完成这些目标,就必须进一步理顺思路,抓住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求实创新,狠抓落实,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税收征管工作思路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部署,围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这个中心,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全面实现征管信息化“三步走战略”,夯基础,攻重点,破难点,抓热点,使全区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具体的工作目标是:
××推广“四大软件系统”,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申报系统。
××建立“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即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
××完善“双层四级”评估体系,即直接层、间接层两层和区、市、县、税收管理员四级纳税评估。
××推进“四管齐下”纳税服务,即通过整合优化业务、完善服务制度、加强宣传辅导、落实办税公开四条措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是税收工作永恒的课题。推广四大系统,就是通过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这是推进我区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基点。
——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是推进税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国税机关各部门协调配合、发挥税源管理合力的重要手段,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
——纳税评估是申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和提高税收征收率的主要手段。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是×××税源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难点。
——优化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是改善我区政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核心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极其关注并寄予厚望,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热点。
简单地说,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四个着力点。”
三、夯基础、攻重点、破难点、抓热点,努力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夯基础,进一步夯实业务和数据两个基础
去年,我们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强化户籍管理、深化申报管理、细化发票管理、硬化欠税管理,深化数据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工作,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分别在不同的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对税源实施控管,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做深、做实、做细。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依托信息化手段,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通过推广“四大应用系统”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网上申报系统,以新的手段,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基础。
一是面向税收管理员,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利用税收管理员平台,按照统一工作内容、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程序和统一绩效考核的要求,规范和固化工作任务,实现自动分配任务,自动记录工作结果、自动提示完成状态,自动考核工作绩效,着力解决税收管理员“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要完善“一户式”管理,为税收管理员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工具,做好税收管理员的“电子小秘书”。要在4月底以前完成试点,争取上半年推广到位,确有特殊困难的,也不能晚于10月份。
二是面向管理决策层,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区、市、县三级监控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全区税收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加强区、市、县三级监控管理机制,是今年必须突出抓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抓好这项工作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通过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据集中的优势,为区、市、县三级领导提供宏观和微观税收指标的实时状态和变化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步树立用数据说话的理念,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单纯凭经验、拍脑袋指挥工作的做法,不断提高科学指挥税收征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面向全体执法人员,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要彻底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法部门、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借助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执法情况自动跟踪和考核,达到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责任追究的目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面向一般纳税人,推广网上申报系统。年初,
区局对网上申报系统作了优化,增加了纳税人产品、产量、库存、价格、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明细数据的报送功能,完善了与企业财务核算软件的接口,减小企业的数据录入工作量。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在10月之前推广到位。要特别注意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作好宣传和辅导,避免纳税人怕麻烦而产生抵触情绪,把纸质报表一报了之,要引导纳税人报送电子数据并逐步形成习惯。
推行以上四大系统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在各系统推行的具体阶段,还要作专门布置。随着各软件的推广应用,我们更要重视数据的质量管理。数据是税收征管业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量化形式,税收征管的业务发展水平通过数据来记载和反映。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的基础。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就会降低数据的利用价值,既导致分析结果的错误,又造成信息化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狠下决心,长抓不懈。一要把好录入关。要规范各具体表证单书的录入流程,对常见和已发生过的采集错误要及时归纳和公布,减少错误重复发生。二要把好监控关。区局目前在后台进行数据质量监控的指标从去年初的×××多个已增加到×××多个,今年计划增加到×××个。各地对区局下发的问题数据清单要及时核实、补正。三要把好考核关。对于已明确错误类型的指标,要加强责任管理和考核。
(二)攻重点,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
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战略,既是今年全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要重点探索的课题。在今年召开的全区税收工作会议上,王局长对此作了强调,并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足见区局党组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的实质,就是要在税务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有效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管理合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工作都很重要,都应该做好。但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由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的相对独立,各部门的目标只是局部最优,不是整体最优,整体最优不是各局部最优的简单叠加。因此,构建“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加强各部门的沟通配合,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和稽查,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的有效落实,评估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分析和税收分析工作的机制,实现整体最优。
××要以税收分析引导纳税评估。要充分利用税收分析成果,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准确性。要按照“面、线、点”梯次推进的办法,首先开展宏观税收分析,对本地区整体税源进行面的扫描,及时找出影响本单位宏观税负、行业税负、税收弹性的主要行业,再针对重点的行业,利用同业税负分析等方法,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准确定位存在疑点和问题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纳税评估,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纳税评估工作结束后,要把验证结果及时反馈给分析部门,促进分析水平的提高。
××要加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协作配合。实践证明,纳税评估对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绝不能因此以纳税评估代替税务稽查,对涉嫌偷税的案件,必须移送稽查部门依法查处,不能一补了之,以补代罚,同时也要克服不加甄别地把所有存在疑点的案件全部移送稽查环节,使稽查部门难以应付。要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应移送的案件全部移送,稽查的结果能及时反馈,形成以管助查、以查促管的良性互动关系。
××要建立三项工作制度,推进良性互动。一是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各环节的工作水平。二是建立个案处理应急制度,对典型的个案,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处理。三是建立考核监督办法,把“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运行结果纳入各市履职责任考核范围,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破难点,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
纳税评估是申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提高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我们的税收管理员,要时刻盘算纳税人交的税是否和它的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去年,我们根据全区税源的分布状况,并结合税收管理员的素质、能力、水平,提出了“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所谓“双层四级”,一是直接层,是指税收管理员那一级,是依据纳税人的活情况、活资料开展的纳税评估;二是间接层,包括三级,是指区、市、县级国税机关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数据,通过人工或计算机分析、处理、测算等手段开展的纳税评估。说到底,无论直接层评估还是间接层评估,都是要分析纳税人是否真正交足税,这是税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纳税评估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能利用经济指标、财务指标开展纳税评估,确有一定的困难。各地可以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成立纳税评估小组,专职开展间接层纳税评估,并指导税收管理员开展直接层纳税评估,做到“专”“群”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应当由税收管理员根据掌握的企业规模、能耗、成本、库存等活情况、活资料开展直接层评估。对规模较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特别强调区、市、县三级税务机关的间接层评估与直接层评估紧密配合。各县(市)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对较少,要把两层评估结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纳税评估办法,提高评估成效。纳税评估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从书本上是无法学到和掌握评估技能和技巧的,它必须源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要组织评估人员开展讲评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实战交流培训,不断提高评估水平。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行业的经营特点,总结行业评估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要善于利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检验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行扎口管理。市、县局要整合纳税评估工作,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政,多头下达任务。扎口管理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讨论,要结合上级单位的工作部署和本局的工作任务,统一工作指令。作为四级纳税评估的一级,区局将统一评估对象清单,各地要认真落实,如期反馈。
××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增强评估刚性。一定要解决纳税人为了应付税务机关,在评估期内把税交足,在评估过后又把税负降下来的问题。要建立纳税评估档案,把每次评估的原由、问题、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对屡犯不改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典型案例,要在办税服务厅公开曝光,或者集中通报案情,发挥警示作用。
(四)抓热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纳税服务
加强和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的责任,也是行政效能建设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要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税收服务从职业道德向法定职能的转变,从管理监督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纳税人为中心转变,从向纳税人提供一张笑脸、一杯热茶的低层次服务向着力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纳税
人合法权益的高层次服务转变。要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为目标,“四管齐下”,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融洽的税收环境。
第
一、要加强办税服务厅业务整合,下大力解决排长队问题。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提供纳税服务的主要场所,其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税务机关的形象,要彻底解决办事效率不高,让纳税人多次跑、排长队等问题,确保实现涉税投诉零发生。一是要进一步整合窗口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大一窗”服务,实行涉税事项一窗办结,减少纳税人重复排队。二是要灵活调整服务窗口和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纳税申报期、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等办事高峰期,要及时增加窗口数量,在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候,可以安排窗口人员协助其他工作或参加学习培训。办税服务厅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度。三是要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网上认证,适时开通网上办税服务厅,实行网上预审批,减小办税服务厅工作压力。
第
二、要完善落实制度,统一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要按照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要求,制定全区统一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转变作风、规范行为。二是要深入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规范》,按照统
一、精简、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方便纳税人。
第
三、要落实办税公开,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进一步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使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证国家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得到落实。要大力推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特别是发票发售、出口退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减免税审批及“双定”业户税额核定等关键岗位和环节,要及时将办理的标准、程序、结果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3-0124-03
1 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发展脉络
近些年来,我国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呈现出一个由基层实践探索到“顶层设计”、由“顶层设计” 再到基层税务机关持续探索的发展脉络。
1.1 确立全新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思路
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应确立全新工作思路,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与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保障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基本框架。同时,强调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的关系、专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大企业管理部门组织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关系。
1.2 明确大企业税收主体管理制度
如建立定点联系企业制度,选择45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作为首批定点联系企业,直接组织实施相关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制定下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促进自我遵从;制定下发《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将遵从管理理念和思路落实为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关于完善总局定点联系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及有关工作机制的意见,初步建立起总局内部各相关部门既分工又合作的协调运转机制。各地也确定了本地定点联系企业。目前,国税系统已有31个省局选定了776户定点联系企业,地税系统已有12个省局选定了295户定点联系企业。
实施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近几年来,国税总局共受理定点联系企业涉税诉求300多项,处理和回复200多项,解决了企业长期积累和迫切需要处理的涉税问题;先后组织开展对45户定点联系企业的涉税风险调查和评估工作,并向企业发出风险管理建议书,指出管理薄弱环节和涉税风险点,提出整改要求和完善税收风险内部防控机制的具体建议。其中11户内资企业和10户外资企业督导开展自查,发现各类税收风险点500多个,补缴税款134亿元。
1.3 建设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
总局组织开发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对45户定点联系企业的风险调查和分析评估;为了实现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正在抓紧建设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初步实现对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分户主要涉税信息及数据的汇总、查询和分析功能。
1.4 建立专业机构和干部队伍
目前,总局、省和地市三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已有2500多人从事个性化服务和税收管理工作。为提高人员素质,适应新的税收征管形势和要求,对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税务干部举办了各类业务培训班。
2 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强化对大企业税收的管理与服务,国税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海南、四川、陕西、深圳国税局和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河南、广东地税局开展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文件明确将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确定的基本原则:属地入库、统一管理;明确任务、分级负责;上下协作、统筹互动;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确定的主要任务:个性化纳税服务、各级联动税源监控、针对性风险管理、实施信息共享、建立风险特征库和税务遵从评价体系、建立协作机制。并要求在2011年4月末前在统筹机制建立、遵从协议签订、风险管理和税源监控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探索取得明显成效。税企合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可,专业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不断创新,机构和队伍建设有了一定基础,推动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取得新突破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同时,深入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整体设计和组织协调不够,统筹协作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框架。二是针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明显不够。三是专业化管理团队力量还比较薄弱,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国税局、地税局工作基础和推进程度
不一。
此外,创新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体制,统筹工作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创新个性化纳税服务产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还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求;推进大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强化管理手段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组建专业化管理工作团队,提供人才保障方面动力不足。
3 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思路
3.1 创新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体制,统筹工作机制
应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遵循总局统一管理、实体运作、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为契机,着力打造一种全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走上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之路。首先,在具体税收专业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可组建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局,优化管理效能。实施针对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个和风险管理,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促进纳税遵从。其次,应确立统一管理、实体运作、分级负责的纵向工作机制,其目的是发挥比较优势,配置层级资源。再次,确立各级各部门横向协作工作机制。横向上,以研究解决定点联系企业重大涉税事项为重点,跨部门、跨地区设立相关管理与服务“一条龙”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最后,应确立国地税协作工作机制,为建立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联合工作机制提供保障。包括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约束,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在合作机制框架下,国地税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沟通、统筹工作安排。还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税收管理经验,国地税共同制定联络员制度,定期沟通与协调相关涉税事宜。
3.2 创新个性化纳税服务产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旨在从税务机关的单向监管转变为税企互信合作,共同防范税收风险。为此,税务部门要努力创新个产品。首先,签订《税收遵从协议》,明确税企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对一些涉税问题可通过遵从协议初步加以解决。其次,充分利用信息管税平台,对大企业所涉问题及时、准确下达《税务风险管理建议书》,并结合企业自查及税务机关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征管建议。
3.3 建立三级税企联络员体系
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应建立国、地税系统的省级、市级和所在县区分局三级税企联络员,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促进实现由事后管理和检查为主转变为防控和管理并重的全过程税收风险管理,并通过三级联络员建立个性化政策诉求响应机制。以纳税人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收集、受理、分析和梳理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纳税人涉税诉求,及时回应。通过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大企业涉税诉求。
3.4 推进大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强化管理手段
在信息管税的条件下,着手整合构建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整体框架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大企业名册库;二是大企业司报表任务;三是大企业税收数据分析;四是一户式电子档案信息;五是税收风险特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