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分析比较的框架
为了便于对教材中选取的城市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六大主题,每一主题又包含一些具体知识点,如表1所示。拟从这六大方面对所选取国家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主 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城镇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城市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等\&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镇体系、城市等级、城市的影响范围、聚落区位的选择、聚落的功能、聚落的分类、城乡联系等\&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城乡产业布局、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城市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问题、内城问题、城市蔓延等\&城乡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等\&][表1][教材中城市地理内容分析的主题]
三、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的比较
通过对中国大陆、英国及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的分析,可得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市问题、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是这三个国家教材中均选取的城市地理主题,如表2所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方面:在所分析的教材中,都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尤其是英国用大量篇幅,分专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详述,中国大陆也对其给予较多重视。然而,在该主题内部还是存在知识点选取的差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在英国高中地理课程中受到较多重视。中国大陆对城市形态讲述较详细,英国、日本仅在讲述乡村聚落时,简单提到乡村聚落因位置选取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态。共同点是都对城市土地利用或功能分区以及城市结构模型给予重视。不同点是英国、日本经济发达国家讲述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尤其是英国对其进行详细讲述,而发展中国家较详细讲述的则是城市或乡村形态。
“城市化”方面:中国大陆、日本、英国都对城市或乡村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讲述,并都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国际比较。不同的是中国大陆详细讲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英国、日本对城市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讲述都很简略,并且日本讲述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在城市化产生的问题方面,中国大陆、英国、日本讲述都较详细,不同的是英国、日本讲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此外,中国大陆还讲述了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对该主题讲述详细,其所选知识之多和讲述详细程度都是英国和日本教材所不能比拟的。而英国、日本教材中城市化方面的知识已不占重要地位,且所讲内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城市问题”方面:所选国家都对其进行了讲述。其中,英国、日本都详细讲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二者都以某两个典型城市为案例,并用较大篇幅对其加以叙述。此外,还专门讲述了城市的居住或生活问题,并涉及到内城衰落问题。可看出城市问题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方面:中国大陆、英国、日本的教材都涉及城市功能方面的知识,并对城镇等级进行讲述。其中,中国大陆、英国侧重讲述不同等级(或规模)城镇提供的服务功能是有差异的,日本侧重讲述不同等级的城镇通过政治或经济等机能相互关联形成城镇系统。城镇体系在中国大陆和日本的教材中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日本更侧重讲述世界规模的都市系统。而城市区位的选择是英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此外,中国大陆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讲述,日本讲述了城市或乡村的分类。可看出城镇体系与中心地理论在英国的教材中很少涉及。
“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大陆对其进行了详细讲述。英国在城市规划中提到公众参与,虽说教材没有明确讲述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但在其它一些内容中却隐含有如何布置某种事物的方法与原则,如“快餐:区位”一节,实际上即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方面的内容。日本提到了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如对市中心的再建设、节约资源、循坏利用等,倡导建设生态城市理念,注重给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此外,中国大陆和英国都讲述了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内容。
“城乡景观”方面:中国大陆对该主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涉及到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日本介绍了特殊环境中具有典型特色的民居。
四、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差异的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因素
这里主要讨论城市的发展情况。英国和日本城市化的高峰已经过去,我国大陆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所以我国大陆高中重视选取城市化方面的知识,而英国和日本对其讲述很简略,且英国、日本都是以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的城市化为讲述对象。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导致原有城市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促使城市数目增多。为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为促进一定区域内不同等级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需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中国大陆高中重视讲述城乡规划和城镇体系方面的知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的国家,大都经历过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阶段,所以高中地理课程中选取了内城区衰落和内城更新方面的知识。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所以各国的城市发展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大都市圈或大都市带是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日本东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和世界特大城市之一,拥有较强的中枢管理功能,并有东京大都市圈之称号,这可能是日本高中地理课程选取城市中枢管理功能、世界规模的都市系统、大都市圈的成长等方面知识的原因之一。可看出高中地理课程中城市地理知识的选取是与本国或本地区社会发展的现状或趋势相匹配的。
2.学科发展因素
主流城市地理学仍由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占主导。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社会问题以及新领域与新方法的研究是目前西方国家城市地理研究的最主要领域。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社会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一直研究的热点。而城市化、城市职能的研究已经不是重点。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成为西方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市地理已经从对经济的关注扩大到对社会文化的理解。
许学强、周素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在研究领域方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以及城镇体系与城市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体系、数字城市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有的学者对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西方城市地理研究进展的共同点是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有着同样的浓厚兴趣,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同样受到重视。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热度都在下降,只不过西方这种趋势来得更早,我国这20年来是先上升后下降。不同点是,我国城市化过程正处于加速时期,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已过,研究兴趣已开始变淡。我国城市社会问题的地理研究才刚刚开始,有些领域亟待加强和发展。
许学强先曾说过:“城市地理学研究历来有两大走向,一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点,研究区域城市体系;一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两者都能为城市和区域的规划发展服务。” [1]因此,基于空间结构分析武汉市的城市发展是有必要的。本文将人口变化、产业发展及交通组织三项要素作为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旨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便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1、改革开放后武汉市人口变化
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密度变化可分为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及老年阶段三个阶段[2]。1978年~2010年,武汉市总人口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1978-1982年、1985-1991年、1997-2008年出现三次明显增加(如图一所示)。可以初步判断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结构处于成长阶段。
2、改革开放后的武汉市工业结构与布局变化
1949年后,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工业,工业成为我国推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胡华颖在书中提到:“工业结构的演进左右了空间结构的变化基调,而空间结构又可影响工业整体结构的效益与功能,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 [3]。城市原有的空间形态被厂房所替代,这一时期的城市用地快速向周边蔓延,导致部分地域出现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的景象。
由于坐落在长江边的江汉平原,地理位置九省通衢,历史上的武汉市以商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建国时,随着第二产业的崛起,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现代化工厂,武汉开发了大片的工业基地,如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4],形成了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而这些大型企业周围配套建设有相应规模的居住区,使其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生长点,城市跳出以旧城向外蔓延的趋势,倾向飞地式发展(如图二所示。注:图中交通环线为后期形成,此处作为参考)。
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武汉市对已形成规模的十二个工业区进行配套调整建设,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继形成沌口开发区和东湖开发区,成为远离主城的飞地和综合组团。武汉市逐渐形成了以主城为核心,7个重点镇和4个城关镇为卫星城的空间布局[5],基于空间的工业发展态势如图三所示。
3、改革开放后的武汉市交通发展和用地演化
其一,城市形成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形成发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交通自始至终贯彻于城市的形成于发展过程之中。人们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城市空间依靠城市交通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也随之形成与发展。两方面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反馈关系[6]。
其二,从历史上看,交通工具及运输方式的变革是新技术革命的起源和落脚点,当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城市的发展会突破原有的约束门槛,在更大的尺度范围内组成新的结构,然后采取填充的方式继续拓展[7]。轨道交通的实现,加速老城区更新改造的同时,也带动了郊区的配套设施建设[8]。
长江大桥、京汉铁路等兴建之前,武汉多为水运、小汽车或步行交通形式,城市多沿水道和马路发展。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形态上除沿新修建道路轴线推进发展外,开始转向在原有用地周边蔓延和在已形成的发展轴之间进行填充发展。随着小汽车使用率提高,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带动放射式的城市快速路网形成。
其三,城市空间形态在客观上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选择,不同的城市空间有不同的交通需求特征,必然要求相应的道路交通与之适应,对于集中型城市来说,公共交通则处于主导地位[9]。
主城与周边郊区、卫星镇的经济活动、社会联系日益增多,城市轴向发展需求愈加明显。随着江汉三桥、五桥、白沙洲大桥(长江三桥)建成,京珠、沪蓉国道在武汉西南相交并由军山长江大桥相连形成围绕江城的一个“半环”。武汉中心城区是由三条联系三镇的环线来组织交通的(详见图二),环线的发展建设体现着武汉市城市建设的过程。
小 结
在现实中需要用综合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变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政策拉力和经济推力,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在历史原因、人口变迁、交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的过程,各个时期都体现了时代和政策的明显特征。而在未来更多样化的影响,例如高铁及地铁建成,带动武汉市域的整体发展以武汉火车站为新主题,开发服务中部、面向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大学城的建设推动黄家湖片区的改造,及城市文化中心的构建,武汉的空间格局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展 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发展需要,因此城市的空间发展仍然可以通过定性结合定量手段进行预测,并结合工业、经济、交通、社会等具体要求进行调整,以达到合理利用空间、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第18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胡华颖.城市.空间.发展――广州城市内部空间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4] 许慧,丁时忠.武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探析[J].规划师,2004,(4):88-90
[5] 洪亮平,唐静.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J].新建筑,2002,(3):47-49
[6] 毛蒋兴,闫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述评[J].城市规
划汇刊,2002,(4):34-37
[7] 伍新木,罗琦.交通与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迁[J].现代城市研究,2003,(4):65
1.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在当前地理学习中所要面临的要求、条件等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教师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情境体验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中,最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其能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达到学习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2)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彰显,使学生能更全面的独立思考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习惯,得到获取知识的新途径。
2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方法分析
2.1创设情境,使学生能真实体验教学内容
在开展教学中,地理教师根据不同课时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特点,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环境,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个有关水循环的视频,包括自然界的水资源蒸发、自然界降雨情况等,在视频背景选择中,建议使用非洲大草原、原始森林等,通过新奇的视频背景,紧紧“抓住”学生思维。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播放该视频,使学生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个基本认识,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了解水循环系统”的思想,进入体验环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2情境引导,使学生自我表达体验内容
在情境创设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身的学习思想。但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会对情境内容产生不同体验,且这种体验结果是容易消逝的。因此在开展情境体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表述出来,实现学生之间学习感悟的分享。同样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详细向同学阐述有关自然界水循环的内容,之后,将本班级的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小组同学以头脑风暴法分析自然界水系统的循环情况,最终指派代表与其他组同学分享讨论内容。在分享过程中,教师简单记录小组学生的观点,根据观点分析该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小组代表表述结束后,教师总结问题,实现全班级同学地理学习水平的提高。
2.3情境深思,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思考
在情境体验,教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以情境带动问题,通过合理利用提问艺术,实现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下的问题思考。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1)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发挥着哪些功能,请你结合你所在的城市进行分析;(3)如果你是市长,你希望这个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做哪些突破;(4)假设你处于本城市的农业区,那么你如何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科学划分城市农业区的空间结构。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情境体验为核心,通过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在经济、社会等各种作用力下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特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城市空间结构物质要素与土地使用秩序的关系、城市企业选择、居住选址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等,这些要素共同的博弈的结果形成多样的城市空间结构。
就业和居住以及连接两者的交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要素,就业的空间分布直接反映了企业在城市中的选址,居住的分布表现为城市的住房分布,而城市的交通体系则取决于居住与就业之间的通勤量。
一般情况下,在单中心的城市结构中,越靠近市中心,企业的竞租能力愈强,居住的竞租能力越弱,而越远离市中心,情况则相反。正如上图反映的单中心城市结构中就业和居住分布的累积函数。
低收入住房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采用补贴的方式提高低收入家庭在城市中的竞租能力,是福利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我国现在的低收入住房政策主要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补贴等形式。
1 LRH模型[1]
Lucas和Rossi-Hansberg与2002年在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上发表题为《城市内部结构》(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的论文,首次以LRH模型解释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
1.1 LRH模型的基本思路
1)城市由圈层组成;2)假设企业和家庭可以在城市中自由选址;3)企业可以从聚集中获得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4)家庭的角色则以劳动力供给的方式进入模型。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约束条件:1)劳动力总供给= 劳动力总需求;2)均衡状态下,劳动力不能通过移动获得更高的收入。
1.2 企业和居民竟租函数
为了研究居住空间的分布,企业选址的基本原则——利润最大化,:
地租= 利润= 收入– 成本= 商品数量×价格- 劳动力成本– 原材料成本
商品数量= g1 (技术,劳动力,资本) [生产函数]
技术= g2 (集聚经济) [周边企业越密集,技术水平越高]
企业竞租函数:R_firm (d) = f1 (集聚经济,工资成本)
而居民选址的原则为效用最大化,居民的收入用于住房(土地)消费和其他商品消费:
工资收入= 地租×土地消费量+ 其他商品价格× 其他商品数量+ 通勤成本
效用= g3 (土地消费量,其他商品数量)
居民竟租函数为:R_Household (d) = f2 (工资收入,通勤成本)
图表 3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来源:笔者自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由企业和居民竟租能力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其中集聚经济决定了企业在城市中的分布,粘着力反映了集聚经济的程度,粘着力愈强,企业越集中;通勤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民在城市中的分布,摩擦力的大小反映了通勤成本的大小,摩擦力越大,居民越向市中心集聚,反之则越向城市郊区分散。
2 基于LRH模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粘着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分布,即就业的分布,粘着力越大,就业越集中,城市越趋向单中心的极化,随着粘着力的变小,城市可能越取向多中心直至分散的结构;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了居民的通勤成本,影响着居住的区位选择,摩擦力越大,通勤成本越高,居民就越趋向于就业地居住,城市的功能就越复合,而随着摩擦力的减小,居民的交通成本降低,居民就会越选择在环境较好的城市居住,从而实现居住与就业的分离,城市越趋向于圈层式的结构。所以在不同的粘着力和摩擦力的组合情形下,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我们根据不同大小的粘着力和摩擦力大小的组合设想了一下9种情景:
3 基于LRH模型的低收入住房政策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其适用范围。
由于低收入住房是以政府为主体对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补偿行为,政府的低收入住房政策是基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经济效益方面,政府期望以最廉价的土地建设更多的低收入住房,从而尽量减少由于建设低收入住房而造成的地租收益的损失;而在社会效益方面,政府解决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后,他们就会有更便利的条件去实现就业,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也会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图表 5 基于LRH模型的低收入住房政策原理(来源:笔者自绘)
城市的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分布特征,也就决定了城市定地块的地租;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决定了城市的交通类型,这也就决定了政府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交通设施上的投入和低收入家庭在城市内部城市内部的交通成本。
我国的低收入住房政策基本上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补贴几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身的经济学原理、历史背景以及适用范围。
(1)较小摩擦力下地租曲线 (2)中度摩擦力下的地租曲线 (3)高度摩擦力下的地租曲线
图表 6 不同摩擦力下的城市地租曲线(来源:Lucas, R. E. and E. Rossi-Hansberg.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 Econometrica, 2002, 70:4: 1445-1476.)
现代地理概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从学习的逻辑(即人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立足教材逻辑,理出知识体系,再根据热点信息或者其他适当的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同样是“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片断,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生活的宁波这个城市空间入手,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内化,使之转变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利用学生追求时尚,喜欢逛街的特点,以宁波市主要的休闲购物街的图片导入新课,提出“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玩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制着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新课的探究。
设计意图一 使用促进注意策略,通过熟悉的生活景观街景图导入,引起学生对新概念的兴趣。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枯燥的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城市中具有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区域,根据学生脑海中的宁波城市印象,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为下面逐一介绍各种不同功能分区做理论铺垫。
案例分析:教师利用PPT,以宁波市奢侈品汇集之地和义大道地图作为底图,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在地图中圈出宁波市主要商业区(天一广场、和义大道、印象城等)位置,配以照片和简单文字介绍,引导学生从脑海中调出对宁波市的空间感知图景,从而形成“商业区”的概念理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商业区分布特征得出中央商务区(CBD)的特点,先引进宁波南部商务区CBD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CBD形成感性理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城市CBD的特点。
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讲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特点。首先学案引入美国居住区迁移的材料,提出问题,细化居住区的类型、布局特点与产生原因,画面切回到宁波市中环境优美的高级居住区和环境较差的中低级居住区照片展示,引导学生得出高级居住区和中低级居住区的布局特点。
设计意图二 使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分析:宁波市江北区科技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隶属江北区科学技术局管理,成立于2000年10月,当时为宁波市第一家县(市区)级科技创业中心。几经变革和发展,恰恰成为这个年龄段学生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记忆,因此,以宁波江北科技创业中心作为案例介绍具有良好的效果。首先,引入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的视频片段和江北区发展变化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里关于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变化的感受,学生心中的感受恰恰是目前工业区布局特点,于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转变成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 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工业布局特点”这一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形成最终的宁波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通过对宁波市中商业区(含CBD)、居住区和工业区等主要功能区的介绍,最终以PPT动态模拟的形式,一步步展示出宁波市的各功能分区,最终形成宁波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从模拟的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古代经典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的“棋盘模式”结构。
讨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析
地理概念教学常用策略:促进注意策略、表象呈现策略、类化策略、精加工策略、激活策略、知识联结策略和测评提取策略等方法。本课利用“促进注意策略”,展示学生生活场景系列图片来促进注意。也可以用新闻事件、演示实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学习目标等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言语形式的地理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用“类化策略”把已有的地理概念――商业区,按一定的标准归类,将零散的、繁杂的知识科学的类化,并纳入认知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便于检索和有效提取。用“精加工策略”补充不同类型商业区的材料细节做出推论,产生与地理知识的联想,有效提取知识。用“激活策略”以图表的形式贮存所要学习的知识,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有效的信息。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最后,再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城市各功能分区学习之后,提出他们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一定序列,展现为“棋盘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设计方法与课例适用性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借鉴了现代认知地理学对地理概念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展开讨论。先用生活中的拼图游戏作比喻。表示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里各个部分的拼凑,然后,对各个部分展开学习,得出功能区这一子概念。利用图片、视频在地图上的动画展示功能区的含义及它们之所以会以一定格局拼凑在一起的原因。该课紧紧结合了学生生活所在的城市,作为地理概念理解背景比较直观。在分别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剖析后,又回归到平面地图上,让学生再次感受地理空间指示性特征。
本课例设计直观、结合生活实际、对地图阅读技能进行了培养,建立了学生的空间感。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选择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均在学生理解范围内,这样比较好的解决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地理概念的先行组织者――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
本课使用地区具有局限性,还应探索适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于对城市生活并不是十分熟悉的学生,城市景观感受不深,利用城市景观导入不容易唤醒学生脑海中浅薄的城市印象,造成地理概念理解的困难。该教学设计的使用还要注意课堂调控,防止学生停留表面,深入挖掘不够。材料的选择除了要有感官刺激性,还需要由浅入深设置,这样才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对于生活在像宁波这样快速发展的城市的学生,具有很好地学习促进作用,因为城市化速度较快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会更加生动和深刻。
问题的提出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集聚和扩散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出现分异,而这种分异的不断演进将形成各种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块,从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空间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为我们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陈健,201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只是单纯的空间架构,因为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空间形式将游离于地理空间的资源整合起来,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长三角地区城市圈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县区的发展,由于部分郊区高端要素难以集聚,大好高项目引进难,导致部分镇域的高附加值产业、高端项目发展缓慢,也导致了专业化分工程度偏低。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大都市,优化长三角区域的空间结构,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需探索都市圈发展的特点、路径以及机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模式,研究专业化分工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探索适合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与管理模式。
克鲁格曼(2000)采用系统论研究了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理,从而拉开了经济学深层次研究的序幕。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是简单的一个空间架构,因此深入探讨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尤为必要。纵观国内研究发现,许多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上(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2008;吴鑫露、聂正彦,2013,等),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2008)以长三角区域发展过程为脉络,系统地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模式,并探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吴鑫露、聂正彦(2013)选取广东区域为例,探究广东省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扩散效应。虽然以上学者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的较为系统和全面,但是对空间结构演进机制的系统研究却较少。基于这一缺憾,本文尝试以专业化分工为视角,系统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为理论界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特征
(一)我国区域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从大范围来看,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发展带、东北经济区、中部六省经济区、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等空间结构格局。
以东部沿海经济带为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带不断细化,区域产业特征进一步明显,目前以基本形成了“三大四小”的空间格局。其中,“三大”指的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四小”指的是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是率先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且目前还扮演着我国经济领头羊和机制体制改革探索者的重要角色;“四小”的经济发达程度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区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四小”在近几年不断发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
由于沿海经济带具有海洋、港口等地理优势,因此可以率先崛起,然后沿对内的主要通道,向中西部地区辐射,这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南往北看,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两大区域开发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能主动发挥服务“三南”(西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区和中南经济区)的功能,是推进中部快速崛起和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器。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联结也成为区域联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将我国台湾的发展优势逐步辐射到海峡西岸区域,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长三角区域的不断开发和开放,能沿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辐射,深入到中部地区,进一步拉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不断开发和开放,也必然为处于邻近纬度的淮河流域和周边经济带开辟一条更加便捷和宽阔的出海通道。天津滨海新区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两大经济区的联动发展,必将有利于辐射带动“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联动发展。以长三角为例,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发展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工业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凭借河港条件,不断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以珠三角为例,通过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辐射,不断带动沿珠江流域城市带经济的发展。
(二)长三角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及产业发展特征
1.空间结构特征。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较发达、产业密集度较高的经济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较大变革。目前,长三角经济圈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经济空间发展形态。
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经济圈的5个主要节点,这5个节点对整个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转变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长三角“九带”中,沿沪宁和沪杭甬线空间地位也最为突出,它包含了5个主要节点,形成了联结5大都市圈的“之”字型空间发展格局。
2.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随着长三角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也不断演化,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发生调整,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农业占比显著下降,工业占比呈现一定下降,但仍有一定的主导地位。
从各省市的变化特征来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4.4∶64.7∶30.9调整为2012年的0.6∶39.0∶60.4,农业和工业占比显著下降,服务业占比迅速上升,目前服务业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比重。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分别从1990年的25.1∶48.9∶26.0和24.9∶45.1∶30.0调整为2012年的6.3∶50.243.5和4.8∶50.0∶45.2,均呈现农业占比显著下降、服务业占比明显上升、工业占比保持稳定的特征(见表1)。与上海相比,目前江浙服务业比重仍低于工业比重,表明江浙地区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仍需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并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取产业结构向“321”转变。相对而言,江苏省与浙江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特征都比较相似,因此在向“321”的演变过程中很可能在多方面存在联动或者借鉴的可能,为自身产业转型和经济空间结构升级创造新条件。
从产业空间变化上看,长三角区域呈现了产业不断发生空间转移的特征。2012年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达到108905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34倍。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规模的扩大,区域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呈现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和区域互补,无锡、绍兴等中小城市呈现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格局。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演进,上海工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周围城市的工业比较优势明显上升,上海工业增加值占长三角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55.9%下降至2012年的15.3%,江苏和浙江则分别从1978年的31.5%和12.6%上升至2012年的51.6%和33.1%。显然,长三角工业经济的重心不断从上海转向江苏和浙江。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不断将部分制造业分配到周边城市,而周边城市不断吸收制造业成分,使自身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长三角产业分工的发展特征。根据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可以看出,长三角产业群的总体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但这只是对于长三角区域整体而言的,在整体趋同的同时,江浙沪各省市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具有各自的特征。也就是说,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正不断细化,产业链不断延展。长三角区域内部制造业不断转移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
以浙江省产业群中的服装产业为例,目前全省服装产业有85%以上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温州、湖州、嘉兴这6大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服装产品也存在一定差异,服装产业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明显。具体而言,杭州地区主要发展女装,目前已形成了以女装为中心的城市服装产业及配套体系;绍兴以生产领带、轻纺原料等纺织产品为主,已形成了领带产业高度集聚地,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宁波侧重男装品牌,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品牌西装、衬衫生产和销售基地;温州主要生产休闲服饰,湖州侧重童装生产,嘉兴则侧重生产皮革服饰。
江苏省各产业也呈现产业不断集群和分工不断细化的特征,且集群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各个行业内部产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分工不断明细。例如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虞山集聚带、碧溪集聚带、海虞集聚带等区块,区块之间的服装产品特色截然不同。
由此可见,在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存在的背景下,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也正不断强化。目前对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就是不断扬长避短,不断吸收适合发展的产业形成集聚,并通过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转移不适合继续发展的产业至其他区域。这样既促进长三角区域不断提高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增进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
根据以上对我国东部沿海以及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空间结构及演变特征分析,可以推断产业集聚与扩散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追溯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内在机理,分工与专业化毋庸置疑地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可以说,专业化分工是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
(一)专业化分工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而影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规律就是区域内所有城市都会依据自身在区域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宣传、政府支持等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专业的企业落地并投资建设(年猛,2012)。因此,区域劳动分工首先会对各个城市的产业变革与发展产生影响。其次,随着区域内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及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区域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便会自然加速,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演变。由于不同城市在空间劳动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劳动分工中的地位也存在差异,因此三大产业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在区域空间结构上的调整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服务业发展与空间演进为例,上海是核心商贸中心,专业劳动分工等比较优势相对较高,因此有利于发展商贸综合体,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枫泾国际商务区等就是典例。苏南经济带凭借自身比较优势,并依托苏锡常经济圈强大的工业优势,着力在各城市打造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浙江杭州、绍兴、湖州等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目前已形成特色纺织、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不断集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的新格局。随着长三角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演进,将会使产业进一步发生转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也将继续演进。
(二)专业化分工通过连锁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演进
区域内具有相对优势的城市或区块在分工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产生的连锁效应,借助区位条件带动周边城市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区域内两个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的城市内部往往存在某些发展性因素不断向外辐射,对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经济水平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产生一定的波及效应,使得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谭啸,2012)。区域内城市间的连锁效应可以使欠发达城市的外部性内部化,使发达城市的内部性外部化,而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对于发达城市而言,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较为率先,因而对周边欠发达城市产生辐射效应,于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外部化,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部分要素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一系列企业进行投资发展,于是发达城市的外部性不断向欠发达城市渗透,欠发达城市的外部性不断内部化。
对于长三角经济圈而言,上海是核心城市,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产业链相对更为完整。而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产业链必然不断延伸,于是向苏州、嘉兴等周边城市渗透。而苏州、嘉兴等城市作为产业链上的节点城市,必然不断通过专业化分工,避开产业同质化发展。于是这些城市内部化也不断外部化发展,产业链在各个节点上进一步拓展,向常州、湖州等城市辐射,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空间结构进一步演进。这就是长三角专业化分工引致的连锁效应。长三角沿海港口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反映了这一点。
(三)专业化分工提高了要素流动性并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变动
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增值倾向,是区域内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动力源泉。当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形成后,生产要素流在区域空间的“外溢效应”也更容易得到发挥。这种“外溢效应”既能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不断趋同,又能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趋异。至于趋同还是趋异,取决于一定区域内专业化分工的特征和程度。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可以促进技术不断创新,而技术对区域经济也有“外溢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
仍以长三角城市为例,上海市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产业链较为完备,电子信息通讯等制造业、现代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不断集聚,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这就需要有明细的专业化分工来提高产业链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相对上海而言,嘉兴的产业链较为薄弱,因此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上海的生产要素和创新技术不断溢出到嘉兴地区,于是嘉兴同类特征的生产要素不断积聚,要素服务的行业不断趋同,从而使产业基础不断雄厚。当嘉兴地区一系列行业的基础达到一定水准后,必然会吸收外部的生产要素来扩大产业链和提高产业多样性,这时要素的“外溢效应”便产生“趋异效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并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视角探讨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分工至少从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外部化连锁效应、提高要素流动性三个方面使区域空间结构发生演变。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明细化,区域产业将持续多样化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必将进一步调整。
针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实现各个地区空间格局均衡发展和缩小区域的差异,未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外开放战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能够“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的两种市场资源,加强与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竞争力。二是建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增强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了缩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发挥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发展本土特色产业,提高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三是积极响应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策略及“十二五”规划。切实抓好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特色优势,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到各个地区,发挥上海在自主创新中的带头作用。四是充分利用政府的协调作用。上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不仅限于长三角地区,还向我国西部地区扩散。近些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在实施援疆计划,为国家政策实施以及西部开发作出了较大贡献,提升了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6)
2.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杜丽菲,徐长乐,郭小兰等.长三角地区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分析[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4.吴鑫露,聂正彦.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年猛.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2)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 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 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的第三节。“城市与地理环境”共三部分内容,第一节从时间维度介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从空间的宏观维度介绍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在前两节的基础上,第三节从微观角度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内容教材结构清晰,与生活联系紧密,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选择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整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居住地城市,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将抽象的城市理论嫁接到具体的生活实例上,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目的。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高中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认识缺乏理论深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前认知,帮助学生对城市进行理性思考,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城市规划图,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类型及分布特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结合模式图,说出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模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通过对所居住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评价,设计未来城市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家乡为案例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通过调查研究,给家乡的城市空间结构提出建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六、初教设计(如表1)
七、反思重构
本节课从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自然生成。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如利用新闻和宣传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破本课重难点。同时强调对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列表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最后,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结合泰兴市规划图分析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考虑的事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即从全市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图1)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看,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而相互作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则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2]。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省域视角的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考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有较高的效应;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3]。省域要素空间配置,反映的是不同区域内的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是资源型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集聚能力的体现。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重庆市有规模资源矿产分布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 根据王青云[4]、樊杰等[5],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即为资源型城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迫于数据因素,着重考察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9年仅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10%以上的就有万盛、南川、綦江、奉节、荣昌、永川、梁平等接近10个区县,另根据重庆市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资源的存储情况估算,重庆市具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接近20个。。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6]。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3]、刘赣州[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重庆市总体生产函数:
LnY=729-045LnL+053LnK
(002)(057)(000)
R2=099
一小时经济圈生产函数:
LnY = -472 + 124LnL + 054LnK
(017)(002)(000)
R2=099
渝东北翼生产函数:
LnY = 1033 -108LnL + 045LnK
(000)(002)(000)
R2=098
渝东南翼生产函数:
LnY = 1193 -165LnL +036LnK
(000)(000)(000)
R2=098
由此可以得到重庆“一圈两翼”各资源要素的贡献率(表3)。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笔者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 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 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F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F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LP(E)>0,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KP(E)>0,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3)TFP(E)
由于“区优效益 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成功转型[8]。基于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9]。
重庆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城市空间功能优化,一是要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强区县合作,加强发达城市圈与资源型区县的互动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如万盛地区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发展,促进两翼地区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尽可能整合跨区域资源,打破行政界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主要表现为接续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则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重庆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是要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协调推进机制[10]。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的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映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1]。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优化重庆市市域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分布于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路,按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解决转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后续规划中,将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中,特别考虑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
第二,建立倾斜性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应采取以贴息、垫息、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重大项目布局上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发行企业债券、确定外资的区域投向、筛选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时,应向资源型城市有所倾斜。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高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性投资,以诱导和启动社会性投资。
第三,建立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市级专项资金、专项投资的补助力度,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倾斜,增加对荒山、沙地等未利用土地用地指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适当降低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在人才保障上,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EB/OL].wwwgovcn/zwgk/2007-12/24/content_841978htm
[2]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 [M] .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3]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7.
[5]樊杰.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6]肖劲松,毛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2006:146-152.
[7]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1):59-63.
[8]刘吕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成本要素探论[J].求索, 2008(2):10-12.
Abstract: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and land use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planning level. The dominant mode of transport on urban land use patterns to guide the basis of the role of China's large cities, public transport as the dominant mode of transport choice in the analysis of car traffic,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city, and its corresponding TOD land development model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study of big city traffic and land use in order to seek sustainabl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cities,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development, TOD mode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互动关系及其具体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历来都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正确地研究和估量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将为我国具体的城市形态研究、交通系统建设和土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主导模式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引导作用分析
Westerman曾提出,城市结构是由占支配地位的土地使用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交通网络的分布与关系所确定的(Austroads,1998),城市形态就是这些要素的排列。
2.1小汽车公路交通――“分散型”城市用地形态的驱动
毋庸置疑,小汽车交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它在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有效作用。原有大城市内部空间的集聚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恶化问题,促使大城市建设的向外蔓延,其形成的郊区化分散趋势已势不可挡。在这一背景下,小汽车交通尤其是私用小汽车交通迅速发展,郊区的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空间逐步扩大。
2.2 公交主导方式――“簇状集聚型”城市用地形态的引导
公交主导交通方式尤其是轨道交通主导方式对于城市内部空间的集聚作用十分明显,因为其实施的前提就与大运量集中的客流相适应。严格来说,公交主导方式对大城市用地形态的引导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促成城市本体集聚而宏观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
2.3 小汽车&公交综合主导――“区域分散-本体集聚”城镇体系形态的构筑
从2.1、2.2可知小汽车交通及公共交通针对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同作用,其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用地布局的优化。同时,不充分考虑现状实际情况而片面极化的处理方式将无助于城市用地形态的合理演变。
根据二者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汽车公路交通在大城市区域层面的优势,即快速的对外交通的引导形式,疏解大城市内部同城市体系其他城市之间的城际交通压力。而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运输则更为适宜在大城市城区内部乃至大都市区框架内实施,其缓解大城市中心开发和交通压力的同时引导大城市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形。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小汽车&公交综合主导的交通模式,可以构筑“区域分散-本体集聚”的大城市区域空间布局形态。
3.我国大城市可持续交通及用地开发模式研究
根据前文针对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主导方式和城市用地形态和布局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发展以公交尤其是基于轨道交通的公交主导交通方式是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而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则应以此交通主导方式为导向。
3.1公交主导――交通方式的必然选择
3.1.1多种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世界各国在快速城市化时期,采用了基于不同交通主导方式下的发展模式。我国学者潘海啸将其分为美国道路交通优先的发展模式、英国以干道来划分城市环境区的发展模式和“工宿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新城建设模式,以及瑞典、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基于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优先的城镇发展模式三类〔潘海啸,2001〕。
对我们有更多借鉴意义的是第三类的基于轨道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开发模式。即要在小汽车大规模发展以前建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机制,以及与大公交体系优先相适应的城镇体系。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优化的必然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大都是高密度紧凑布局形态,历史原因形成的商业、居住和办公混杂以及旧城中心的密集开发等现象,应该说具备发展轨道交通的良好条件。由于市政动迁以及“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在缺乏科学开发建设指导的情况下,“摊大饼”式的扩散方式仍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已然证明这种以道路建设为导向的城市拓展模式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探求合理高效的城市形态、土地开发同城市主导交通体系之间的关系已刻不容缓,而快速公交主导方式正是适应我国大城市这一重要转折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客观物质条件的具备
公交主导交通模式,在我国而言,更具体的阐述应为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所以,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然是其实施的先决条件。
另外,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以及经济可行性的法定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也是实现其合理化运营的前提准备;同时,客运量的实际需求也将作为重要的依据来衡量城市轨道交通实施的可行性。
3.2 TOD模式――可持续用地开发模式的构筑
TOD (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是由Calthorpe提出的,被称为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其开发特征为:沿轨道交通线路或者公交网络的节点进行开发,每个节点都包含有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使用(就业、娱乐、商业、文化设施、服务等),同时混合的居住用地也布置在公交车站的步行距离范围内。我国大城市TOD模式内容:即中高密度的住宅,搭配合适的公共使用、工作机会、零售与服务性空间,重点集中于区域性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上的重要地点的多用途开发〔潘海啸等,2002〕。
3.2.1宏观层面――区域主导通建设和TOD开发
现阶段我国的城际交通方式仍以公路交通为主。因此,如何将以公路为主导方式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同大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互动,则是当前大城市进行TOD模式开发的重要一环。
针对二者的联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认识:(1)近期应优先进行重要的市际交通走廊和联系主要货运枢纽的交通走廊的设,改善大城市地区与中心核的通达性。(2)通过土地使用规划、城镇布局等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公路交通需求的动因,从而减少城镇发展对汽车道路交通的过度依赖,消除由此而来的各种对社会和环境的不利影响。(3)要对远期的建设必须进行边际效益的评价。(4)公路交通优越性主要体现在长途和中程交通,而不是都市区内部的交通,应注重公路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二者在城区的合理转换,避免高速公路与城市内核接入距离过近的问题。(5)组织编制区域综合规划,并建立权威性组织协调大城市周边整体区域的发展。(6)在大规模私人机动化到来之前,推行“全域公交”优先,优先考虑建立轨道和其它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机制,建立与公共交通相藕合的城镇发展模式,实现有控制的分散组团发展模式。
3.2.2微观层面――TOD模式下的用地和交通协同发展
(1)适应性的TOD用地布局形态
在城市微观的土地利用层面,针对以私人汽车为主导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两种用地布局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截然不同的优化用地结构和形态。(见图1,图2)
TOD建设模式对微观城市用地布局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具体开发还应围绕以下原则展开:①在现有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支持的情况下的紧凑土地开发;②在现有的社区中沿公共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地区增建与再开发;③将商业、居住、工作、公园与市政配置于公交站点周围步行可及的距离之内;④保留自然的栖息地、河岸区域并开创品质高雅的开放空间;⑤提供密度由中心向外依次递减的、形式各样的住宅;⑥创造出邻里活动为焦点的广场和公共绿地。(潘海啸等,2002)
(2)TOD模式下的交通协同发展
在TOD开发模式下,促成其合理化用地形态形成的同时,也对相应的交通协同发展提出了要求,包括①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协同发展;②常规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网的协同发展。
4.结语
探求可持续的我国大城市交通和土地开发主导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体,影响其交通和土地开发的变量数不胜数。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并切实促成其整体的协同发展,是城市规划学科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Carey Curtis 著,王金秋 译,地方城市活动走廊:一种真正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的有效方法,国外城市规划,2002[6]
[2] 蒋谦,国外公交导向开发研究的启示,城市规划,2002[8]
[3] 毛蒋兴、阎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4]
重钢的前身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汉阳铁厂于1890年建设,1893年建成投产。1908年,汉阳铁厂、大治铁矿与萍乡煤矿合组成立“汉治萍煤铁厂矿公司”,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场地解读
1.结构分析
(1)城市成带状形态
(2)城市的大空间由山脊、铁路、滨河划分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复杂
(4)城市内部建筑分布密集,体量差异明显
(5)城市功能呈点状向外发散
2.肌理分析
(1)图底关系
(2)肌理圈层分析
空间肌理分析――积极空间,场地自身的基因重组、混搭风格、节奏变化巨型尺度、场地缝补概念。
(3)组团肌理分析
树状型:建筑形态呈一定方向性排列。
面型:体量面积较大,形成了很多狭长空间。
规整型:地势平坦开阔建筑排序较整齐。
无序型:根据用地情况形成很多半开放,包围,嵌入式围和空间。
3.空间形态
多中心――功能分区,厂区划分
封闭式――山脉与水岸围和
集中式――各分区紧密联系,节约成本
城市空间重构
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是市民感知城市、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目前,重庆城市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历史原因形成的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交错混杂的状况还未彻底改善,如渝中区是城市核心区,主体建设质量在主城九区中也最好,但存在密度过高,缺乏城市透气性空间,使得各地段不能够使其合理的利用。那么将不同空间相互叠加形成一种新的空间效果,并且通过这种叠加的方式能够将新老部分结合,带状式与点状式空间相互叠加穿插。
1.工业建筑空间叠加
(1)加入庭院创造小空间
庭院常用于创造室外空间,将一些大跨度空间的厂房中的局部屋顶拆除,使其形成一个内院。可在内院种植植被,形成一个小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给进深较大的内部空间带来充足的光线,还可以丰富空间带来的心理感受。
(2)创造灰空间
灰空间的加入使建筑空间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感觉到市内空间到室外空间的过渡很自然。例如将边跨作为柱廊,并将建筑外墙局部拆除移至第二边跨,再加建连廊以及屋顶挑檐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变建筑物形体,同时给我们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环境。
2.滨水空间连接法
构成滨水地区环境最主要的是水域及邻水陆的环境条件。建设完整的滨水体系,从室外大空间到室内小空间对于重庆这个滨水环境城市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如旧金山渔人码头、美国巴尔的摩内港、西雅图奥林匹克公园等,都按照了复兴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相结合的设计策略,在特色滨水空间得以形成之际,城市文化品位,城市人文生活都得到了空前的整合与利用,片区经济也因此得到长足进步。
(1)增加连廊
几个独立建筑用连廊串接是较为简便可行的空间整合方式。采取加天桥或连廊的方法,可使建筑贯穿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使得得两个彼此分隔的内部空间满足功能而相互贯通。可以根据重庆地形需要来增加大空间和小空间的连接。
(2)增加覆盖物
即将两个或多个临近建筑物增加封顶,或者用一个大顶棚将整个预改造区域覆盖起来,覆盖后的空间可以增加局部结构,重新兴建内部建筑。当然,也可以通过连廊、楼梯等构件对互不相接的建筑部位进行连接,使之成为功能与空间共融的整体。形成宜人的公共空间。许多工业遗产建筑群,由于历史建筑风格,室外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天井和内院,如果能通过封顶将其改造成美丽的中庭,那么室外空间就可以被纳入室内,在现代建筑材料的作用下,不仅利用了自然光影和绿化元素,同时还扩大了使用空间,增加了使用功能,何乐而不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