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代建项目论文

代建项目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3: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代建项目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代建项目论文

篇1

2建设管理

2.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协调部门、调动群众

为确保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关县政府均成立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水务局局长兼任,可靠的组织机构确保了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具体制订征地补偿标准等有关政策,协调供电部门,实现就近供电;国土部门则积极办理土地征用手续,从而保证了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自筹资金改造厨房,主动使用电器做饭,使代燃料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2.2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协力推进工程实施

为加快工程进度,省水电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密切合作,通过约谈方式和市、县水电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单位代表共同探讨推进项目的办法并确定责任人,督办进度,限期完成任务。同时,要求项目法人落实自筹资金,按项目管理规定将不少于概算投资额50%的自有资金存入项目所在县水务(利)局监督管理的账号,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如承德市双桥区郭营子代燃料项目法人自筹资金近1500万元,省级以上补助资金额度还不到项目法人投资的一半。多元化开发、多渠道筹资,促进了以电代燃料项目的顺利实施。

2.3调整上网电价,就近供电,进一步巩固代燃料户供电成果

由于近几年降雨偏枯,电站发电量偏少,经济效益较差,给代燃料项目区电费补贴造成一定困难。在实施中综合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代燃料供电成本、代燃料电站运行成本等因素,将小水电上网电价调整到0.42元/kW•h,代燃料到户电价确定为0.35~0.42元/kW•h,比国家电网销售电价0.52元/kW•h低0.1~0.17元/kW•h。如涉县石岗水电站、平山县拦道石水电站等实行就近供电、余电上网、结算周期内电量互抵,不但提高了小水电代燃料的供电可靠性,也有效解决了代燃料电站的售电问题,可确保给代燃料户长期稳定供电。

2.4坚持三权分设,互相监督,确保代燃料户农民利益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普遍实行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电站所有权属于国家;项目法人负责建设,进行市场化运营,项目法人与供电部门签订上网供电协议,制定电量计量、电费收缴和用电安全管理办法;使用权属于代燃料农户,农民有按代燃料电价和电量使用生态电的权利,负有保护森林植被、不再砍伐森林的责任和义务。

3存在的问题

(1)工程项目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制约工程进度。

(2)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发生变化,影响项目实施进度,有的项目已停工,难以推进,需要调整。

(3)在项目实施中,普遍存在着重电站改造轻项目区改造,抓代燃料户供电力度不够的情况,严重影响代燃料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改进措施

在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管理中,既要坚持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不断研究、探索加快建设进度的新举措,才有可能全面完成我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任务。

4.1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组织各级水电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及项目法人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部水电局组织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培训班,现场学习考察先进省份代燃料项目区成功经验。认真学习研究水利部有关小水电代燃料方针政策和标准规程,准确把握代燃料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培育我省代燃料示范典型,通过总结、推广进而带动全省代燃料项目全面按时完成。

4.2落实责任,细化措施

各级水电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法人根据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倒排工期,提出具备可操作的和可督查的具体措施,全面完成实施方案内容,确保工程建成一处,受益一方;积极协调发改、财政部门,确保中央投资及时拨付到位,督促项目法人自筹资金足额到位。

4.3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严格落实项目区供电

认真贯彻落实小水电代燃料管理办法,坚持三权分设,互相监督,保障代燃料户农民利益,在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着力探索创新,确保工程项目长期稳定供电。各级水电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要高度重视项目区改造和有效足额供电,项目区改造要与电站改造同步实施、同步供电,确保达到实施方案核定的代燃料供电户数和户年用电量。

4.4继续落实和争取优惠政策

继续落实好小水电增值税6%优惠政策和就近供电政策,进一步降低小水电代燃料发电成本和借网销售费用;科学核算发电成本,充分考虑代燃料供电减少的水电站发电盈利,合理提高小水电代燃料上网电价,及早出台小水电代燃料上网电价,保障代燃料电站微利运行,确保电站长期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代燃料用电。

篇2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目前,国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推行实施代建制,真正形成了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遵循市场规则、辅之行政手段的市场化政府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代建制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如下:项目管理论坛

1.项目决策更加科学深入

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中,一直采用的是在投资方、使用方和审计建造商之间,由使用单位设立一个临时机构(筹建处等)来管理建设项目。这些临时机构通常缺乏应有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经济等知识,不完全清楚投资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问题。如决策不够成熟,随意调整方案,前期及实施阶段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导致超标准、超规模、超预算、拖工期,损害了政府投资人的利益,。

不少项目在前期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仍有不少项目在决策时还是不切实际、跟风上项目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当一批项目所做的可研报告实际上是“可批性”报告。实施代建制通过市场招标选择项目代建人,由代建人在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提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服务,对投资人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体制既落实了政府投资人对项目监管的深度,又便于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管理真正向市场化和目标化管理转变。其优势:

(1)根据委托代建合同的要求,按照批准规模和标准进行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如果由建设单位自行控制投资,难避免随意改动、提高建设标准,导致突破投资。

(2)咨询公司必须主动依靠和尊重使用单位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在项目实施中予以实现。

(3)充分发挥了咨询公司专业技术力量和积累的工程经验,为业主把好技术关、造价关和各类采购的质量关。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使投资人对项目的监督真正落实到项目建设过程中。

2.提高了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

代建制下,通过招标选择的代建单位是专业从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的咨询机构。通过发挥代建企业的专业优势和工程经验,可切实保证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如代建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建设方案,控制建设成本;可以按照规范的招标程序,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技术设备供应商;可以准确核定工程量和工程进度,避免高估冒领建设资金;可以减少工程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通过制订全程项目实施计划,设计风险预案,协调参建单位关系,合理安排工作,极大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代建合同,代建企业有责任随时向投资人报告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进展情况,便于政府投资人心中有数。

3.工程项目控制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在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下,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前期工作的不够深入,决策的随意变更等因素,造成投资一超再超;通过各种关系挤进项目的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难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政府官员偏好于抢工期,以项目提前竣工为进度控制目标,不顾是否科学合理。

代建制为政府投资项目引入严格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法制建设机制,在满足项目功能前提下,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要求在使用单位与代建单位的委托合同中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改动。代建单位将全心全意做好项目控制工作,使用单位则侧重于监督合同的执行和代建单位的工作情况。

4.竞争机制发挥了充分的作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代建制采用多道环节的招标采购,竞争充分,投标代建单位,投标前期咨询、施工或设备材料供应单位,都会尽其所能,以合理的报价提供最优的技术方案、服务和产品,代建制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公共资源的占用,有利于降低项目总成本。

5.更加有利于遏制腐败行为的滋生

代建制的实行将打破现行政府投资体制中“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模式,使各环节彼此分离、互相制约。使用单位不再介入项目前期服务、建设施工及材料设备采购等环节的招标定标活动,代建单位在透明阳光的环境下进行招标,公开、公平、公正地定标,遏制了在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篇3

这个根本问题,各企业的领军人物都注意到了,不少企业都以高度重视,大量投入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那么,如何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保证速度、节约成本呢?加强项目管理,控制项目风险是项目建设的核心。由于对信息化项目风险认识和控制不足造成项目失败的案例却很多,信息化项目管理者往往缺乏对信息化风险的管理能力,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领导重视不足、乙方实施经验不足、双方对实施成功定义不同、双方对项目管理认识不足、项目经理行业经验不足、第三方咨询能力不足等。作为一项日益被重视的专业技能,项目管理能力越来越被重视,那么,在项目整体建设过程中,应如何充分体现先项目管理的作用呢?

经过实践检验,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1规划先行要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一条便捷之道便是"尊重常识,尊重历史经验教训"。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有许多的原则和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预先做好统一的中长期规划是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根据经营思路,分析业务要求,实事求是确定工作目标。计划细分,明确实施步骤,确定分期目标。抓好配套工作,理清业务流程、在资金预算、人力安排上确保规划能够顺利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划可以避免系统建设上的失效和反复,并可以对象目的持续建设提供保障。

2前期准备(1)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建议请监理公司予以监督。监理公司不但可以项目管理专家身份协助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工作方式、进度质量和专业技术,更为有效的是用户方和开发方之间协调沟通的重要渠道,有些不方便直接说的话可请监理方提出。(2)选择开发商。资本雄厚、技术成熟十分重要,最好选择本地开发商。异地开发商可以在招标阶段有很好地承诺,但验收后,到运行维护阶段,便会有很大困难,只能在网上和他们的技术人员交流。(3)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这个过程并不过分困难,价格、主要工作甚至细则都在招标过程中确定了;合同较为关键,建议使用规范文本,并尽量分期付款,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好处。(4)分析需求。用户往往无法明确提出需求,对希望建立的交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含糊概念和原则性的要求,需求分析的重任往往落在开发商的肩上;而开发商往往难以真正领会用户的想法,或是向较为简单的程序解决方式引导,必须多方把关,尤其要发挥监理公司的作用。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保证项目建设的时间、质量的关键步骤。包括:(1)规则确立。项目开始前,必须明确开发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问题,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分工、决策机制和授权、沟通方式、例会及纪要、文档交接、档案管理方式等。(2)阶段划分。阶段性成功对于项目非常重要,使工作团队有张有弛。(3)问题解决机制。问题出现怎么办?如何确认?如何解决?应在此阶段定义。

4开发过程(1)规则建立开发的规则主要是指开发公司在编码和实施中对源程序的撰写规则和标注要求。研究成果不单独归属开发方时都应当对此予以重视,这项根本规则的确立使程序可读,在后续的维护甚至调改、续写过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2)需求细化①业务细化:业务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细节很重要;涉及各部门间衔接部分,设计要尤为明确。②管理模式建立、用户权限:岗位设计、岗位管理、用户设计和权限分配。(3)详细设计。所有的用户需求细节、技术框架的搭建都在此体现,专业性较强,建议用户、监理方都要审核确认。(4)编码。这个阶段主要靠开发公司的内部控制,如果合同中确定成果归用户方所有且用户方有意在后续维护中掌握主动,可派员定期了解编码情况。(5)开发方内部测试调改。开发方需提交测试脚本、规范的开发公司有专门的测试部门,完成内部测试后,主要是准确性、黑箱和压力测试,要出具书面测试报告。(6)用户测试。以功能、业务流程测试为主,需要搭建模拟环境,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测试;也可选择一、两个试点,运行实际业务测试。

5实施过程(1)数据采集。保证系统成功的艰苦的、重要的过程,如果是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则需要明确数据格式、类型、项目以及对应的关系;如果是首次建立系统,就需要安排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具体要依照系统规模,专业工作小组做这件事。(2)用户建设和管理模式成型。这是用户方要切实把握的部分,建设的核心是权责分明,权力与义务对等,简洁实用的统计查询会大大提高本项工作效率。(3)培训。首次培训的作用只是和系统见个面,用户方信息化工作部门要有心理准备,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不断解决问题。(4)试运行。前6个月最辛苦,问题多,权限必须放得较大,以允许各类数据、情况进入系统追踪范围。待运行平稳后,必须将权限重新清理,按照标准重新核定。但在此阶段,用户要注意明确自身要求,控制详细设计书以外的额外要求,防止需求膨胀,阻碍系统接收。这样做表面上维护了用户利益,实际上往往拖垮了开发公司,交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6组织配套。按照系统建设的原则,按照系统确定的业务流程和用户体系,如果与企业现行组织机构不相符合,应在此时进行调整。同时,系统正式运行后,系统管理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不断清理缺陷数据,保证系统顺畅运行的工作必不可少,所以用户方的信息化工作部门要装备好专门力量。

7验收。试运行结束即为可开始准备验收工作的标志。(1)条件准备。合同确定条件齐备、确认,包括文档准备、源程序交付等。(2)专家组邀请。专家组成员为单数,应包含业务专家、IT专家,内部及外部人员。对专家们提出的不足要有照单全收的气量,毕竟专家们要提出问题再主流肯定的。

篇4

中图分类号:G88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64-03

Contradiction on Traditional Collimation Method in Archery

GUO Pei, YAO Songping

(Shanghai Sports Bureau,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Collimation is the key factor in archery technique.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athletes' collimation method, including archery athletes in provincial teams and national team and the top 8 athletes in 2004 Olympics, Chinese traditional collimation method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rchery technique. The new collim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that through the post, athletes' sight focuses on the target. The requirements are as follows. Athletes' sight focuses on target with the intention on their inside. Athletes look at target clearly, but need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precision. When feeling intense, athletes can broaden the collimation area.

Key words: archery; collimation; method; contradiction

射箭是我国的传统项目,长期以来,在我国射箭界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我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射箭技术,为我国射箭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训练理论的发展、射箭竞赛规则的改变,从备战08年奥运会力争夺金牌的角度看,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观察训练,用新的观念研究问题,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1射箭传统的瞄准方式

人类眼睛成像的原理是:当人清楚地看着眼前的物体时,远处的物体是模糊的;当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远处的物体时,近处的物体是模糊的。我国射箭传统的瞄准方式是目光视线的焦点集中在瞄准器的准星上,把准星看清晰,而使靶面模糊,即“星实靶虚”。“星实靶虚”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射击专家带来的步枪与手枪的瞄准理念,我国射箭界将其借鉴、移植到了射箭的瞄准中来。建国以来,我国分别于1987、1993、2001出版过3本射箭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上述3本教材中对瞄准的要求与规范都是“星实靶虚”。其理由是让注意力回收,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准星为边缘的“内环境之内”。因为如果把注意力集中与靶面,扩大了注意力的范围,一是会增加外来的干扰,二是会降低运动员的本体感觉,技术易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用力停顿等问题[1]。从心理学有关部注意的理论方面来说,让注意力回收是完全正确的,但注意力回收是否要以“星实”为前题,从达到射箭动作高度一致、稳定准确、快速流畅的要求来说,是将靶看清有利,还是将准星看清有利,这一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2射箭竞赛规则修改对瞄准方式产生的影响

2.1规则修改带来的影响

1987以来,国际箭联对在奥运会及世界锦标赛等重大射箭比赛中采取的规则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其中重大修改有两次,一次是1987年起采用的淘汰赛(Grand FITA Round,简称GR),采取每一轮次未尾若干名运动员淘汰的方法;另一次是1992年起执行的奥林匹克淘汰赛(Olympic Round,简称OR),采取了“一对一”的单淘汰赛制[2]。在那之后,几乎每年都还有小的修改,使得决定胜负的箭支数越来越少,射箭发射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3]。从发射的时限来看,由原来2 min30 s射3支箭,改成2 min射3支箭(2005年7月1日起改成1分半钟射3支箭),即将平均每支箭50 s,改成40 s,并即将改成30 s[4]。此外,团体比赛的犯规,多以判罚时间替代原先的判罚环数。发射时限的缩短,意味着对射箭动作的动态性、连贯性、流畅性,即动作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的箭支数由双轮比赛的288支箭,减少到淘汰赛(GR)每一轮次的36支箭。实行奥林匹克淘汰赛(OR),后更是减少到以淘汰赛阶段每一轮次18

支箭、决赛阶段每一轮次12支箭的成绩决定胜负。箭支数的减少,意味着对命中精确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意味着运动员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及比赛结果偶然性的增加。规则的修改使射箭所需的竞技能力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即除原有的稳定性、准确性、一致性外,增加了连贯性、协调性、快速性,进而对射箭技术、训练及选材带来了新的要求。采用新规则后射箭技术发生的最大变革是“快速发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产生及90年代中起在世界范围内的被认同及推广应用。

2.2传统瞄准方式引发的问题

2.2.1心理方面引发的问题

射过箭的人都有体会,瞄准时如果把准星看得很清楚,其微小的晃动,运动员就会清晰的看到准星在靶面上较大的移动,心理就容易产生不安,动作用力便会产生停顿,瞄准时间会延长,快速发射难以实施,动作的节奏也易遭到破坏;而瞄准时看清靶面,即目光通过准星聚焦在靶面,靶面较清晰而准星相对模糊,同样幅度的晃动,运动员也不会真切、清晰地“看到”准星在移动,只会看到准星在“抖动”,只要准星晃动不出黄心范围,也就不会由此而引发运动员心理的不安,运动员就敢于做技术动作。

2.2.2技术方面引发的问题

“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对于射击也许是合理的,但射箭与射击项目特点不同,器材不同,技术要求也必然不同。两个项目最大的不同(飞碟除外)之处在于,射箭需要在“无依托”的条件下,将拉力在38~46磅左右的弓拉开,再优秀的运动员在精确瞄准的阶段微小的晃动都在所难免,无法,也不必达到射击瞄准的精度。此外,射击运动员(飞碟除外)多采用一只眼瞄准,而射箭大多数运动员采用睁两只眼,用优势眼瞄准的方法。因为用两眼瞄准较自然,不易疲劳,空间感觉较好,稳定感也较强。射箭中,仅2%~3%的成年运动员及3%~4%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掌握不好同时睁开两眼,但仅用优势眼瞄准的技术的而采用闭上一只眼或戴上眼罩,用另一只眼瞄准的方法。由于少了两只眼聚焦的过程,较易做到“星实靶虚”。所以不排除采用“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也能射好箭的可能。但对大多数采用睁开两只眼睛的运动员来说,强调“星实靶虚”就意味者在瞄准上投入更多的有意注意才能将准星看清。第三,射击瞄准技术要求为“准星、缺口、目标,三点成一线”,即“枪正了,才能射准”。对射击运动员而言,枪上的准星与缺口在近处,靶在远处,要将准星对准缺口,视线必须聚焦准星,靶自然就因模糊而变“虚”了。而射箭却不同,弓上只有准星,没有缺口。规则规定,运动员如果要在弓上设置第二个瞄准参照物,则被判为犯规[5]。因此,运动员只能靠合理的技术动作去构成“瞄准基线”。原韩国射箭协会教练员委员会主任、韩国国家射箭队总教练朴敬来在与笔者的交谈中多次谈到:“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盯着靶子的时候,不是用自己的眼睛,而是用自己的感觉(去瞄准)”。

采用传统的双轮比赛赛制时,为追求稳定、准确,运动员射一支箭的瞄准时间普遍为5~6 s,有的还更长。当时对瞄准的要求是: 瞄、瞄、再瞄准,瞄得特别好再撒放,然而在新规则下瞄准时间长效果并不好[6],研究发现,随着瞄准时间的上升,有质量的箭却下降[7]。现行的奥林匹克射箭规则导致“快速发射”成为射箭运动员技术特征上的最佳选择,要求运动员在形成满弓动作后1.5~3 s内放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射,运动员从举弓开始前直到将箭射出后,目光都必须看着靶,直到看清射出箭后的着靶点。如果按传统的瞄准方式举弓、开弓、形成满弓动作时都看着靶,而瞄准时再目光移回到准星,不但瞄准时间易延长,还使得动作复杂化,易破坏技术动作的连贯性,也易分散注意力。研究表明,肌肉保持高度协调一致的时间有限,拉满弓后继续用力时间(同是也是瞄准时间)每延长1 s,箭速会降低1英尺/s,当箭速差异在3英尺/s,准星与靶心的相对位置将有2~4 mm的差异。换言之,即使准星瞄准靶心不动,箭速降低而带来的箭着点偏低,也相当于准星调整2~4 mm[8],而这个幅度远大于优秀运动员瞄准时的晃动幅度。准星调整幅度2~4 mm,在30 m距离的靶上就会产生2~3环的误差,在奥运会比赛距离70 m的误差会更大,由此可见,运动员在保持动作连贯的快速发射、保持箭速中获得的效益,远大于保持瞄准精度带来的效益。

如果说,在过去射箭规则的情况下,采用“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也许同样能取得好成绩的话,在采用目前奥林匹克淘汰赛赛制的情况下继续采用“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可能弊多利少,而采用“靶实星虚”的瞄准方式则已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种趋势。

3有关心理学理论对此的解释

1) 视线焦点落在靶面并不意味着注意全都集中在靶上。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看清了靶面,注意就一定集中在靶面,而忽略了动作。研究表明,即使是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注意仍能在视野中转移,因为视觉定位与注意并不相同[9]。与此同时,视觉定位也不能保证信息获取,因为,“看”不等于“看见”。射箭最终是要将箭射中靶心,因此,目光指向靶心、瞄准指向靶心、看清靶是客观要求。

2) 注意理论中有关信息加工容量、选择性注意及唤醒与运动操作关系等理论告诉我们,每个运动员的信息加工容量或空间是有限的,应优先选择重要信息,忽略无关信息,集中注意与完成任务有关的重要因素。埃斯特布罗克(Easterbrook,1959)的信息利用理论对唤醒与注意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的解释是,唤醒水平的升高会逐渐限制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范围。注意能力随着唤醒水平的增高而下降[10]。要保证射箭动作的正确无误,应将注意集中到射箭动作上。瞄准时如视觉焦点落在准星上,微小的晃动使运动员清晰地看到准星在靶面上较大的移动,容易引起运动员的有意注意,致使由于比赛引起的原已较高的唤醒水平继续提高,其结果,或导致注意分散,运动员的注意会在刺激之间随机转换,即从注意动作转到注意瞄准;或使注意的范围大大缩小,有用的线索被排除,而上述两种现象都会造成运动员成绩突然和显著的下降。

3) 射箭比赛时由于其特殊的“一对一”淘汰形式,对运动员心理压力很大,自信心成为运动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不少世界优秀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注视靶面,将其看得很清晰,想象得比实际上大,从而建立将每一箭都射进黄心的信心[11]。比赛时,运动员站在起射线上,把70米开外的靶看得很大,感觉靶离自己很近,就会充满自信,坚定、果断地射出每一箭;如果靶很模糊,运动员就感到靶很遥远,比赛距离远不是70 m, 心理易产生不安、焦虑,以至带来一系列问题。

4目前国内外高水平射箭运动员实际采取的瞄准方式

在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射箭部、国家射箭队及全国各省市射箭队的支持、帮助下,2004年利用全国射箭大奖赛的机会,我们对包括国家队在内的我国20个省市射箭队的57名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国际级健将6名,健将46名,一级5名。

调查显示,大多数优秀运动员采取的瞄准方式都不是“星实靶虚”(表1)。57名运动员中,采用“靶实星虚,视觉聚焦在靶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瞄准方式的1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7.54%;采用“星实靶虚,视觉聚焦在准心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瞄准方式的10人,占17.54%;采用“不过分注重星实还是靶实,只是同时看着准星和靶"的37人,占64.9%。

表1中国射箭运动员瞄准方式统计

方式星实靶虚靶实星虚不过分注意N 101017.54百分比 17.543764.91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越是成绩好的运动员,越有采用“靶实星虚“的趋向:我国目前在役的全部6名女子国际运动健将中,4人采取“靶实星虚”,占全部国际运动健将的66.67%;采用“不过分注重星实还是靶实,只是同时看着准星和靶,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的2人,占33.33%;无一人采取“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

此外,笔者利用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机会,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射箭个人前8名的女运动员进行的调查显示,6人采用“靶实星虚”,占被调查总数的75%,2人为“不过分注重星实还是靶实,只是同时看着准星和靶”,占被调查总数的25%,无一人采用“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表2)。

表2雅典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前8名运动员瞄准方式统计

方式星实靶虚靶实星虚不过分注意N 0 62百分比07525在调查与访谈中,不少运动员谈到,初学射箭时努力按教练员的要求做到“星实靶虚”,后来经过一段摸索,改变了瞄准方式,逐渐就形成了“靶实星虚”。有的优秀运动员干脆不看准星,采用“套瞄”,即直接用瞄准圈去套黄心,认为这样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注意力能更好地集中在动作上[12]。在比赛紧张时,有的运动员则采取适当扩大瞄准区域的办法,以缓解压力,保持动作的流畅性、连贯性。

瞄准视线聚焦在靶上而非准星上,在射箭强国韩国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也许是韩国射箭在世界上异军突起并长期保持高水平的原因之一。在对原韩国国家队总教练,现澳大利亚队射箭队总教练李起式,原韩国队总教练朴敬来、金亨铎、韩国国家队的几位现任教练,及原我国国家队韩籍教练杨昌勋等人的访谈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射箭与射击不同”,认为应是“靶实星虚,视觉聚焦在靶上”,“把靶面看清”,或“焦点聚在靶上,但别太苛求瞄准”,“眼睛盯靶子,意念集中在动作上”。 “在关注自己动作感觉同时也盯着靶子”。杨昌勋谈到,到中国来执教,听到“星实靶虚”时感到大惑不解,从他当运动员起,就从未有此概念。韩国教练对运动员的提示(包括杨昌勋教练对中国运动员的指导)也大都是“看清靶面,把动作做好”。

5建立新的瞄准理念及方法

现代心理学理论及射箭规则修改给予射箭瞄准技术三点启示:1) 视线的焦点与注意的指向是两个概念,因为视觉定位与注意并不相同。2) 注意容量或资源是有限的,在兼顾好瞄准的同时,要完成准确、精细、平稳、流畅的动作,一定要使注意资源分配处于最佳状态。提示我们眼睛看着目标,但主要注意力应指向自己身体的内部,感觉动作。3) 射箭的瞄准应是一定的范围,而非一个精确固定的点。为保持连续、流畅的动作,不应苛求瞄准,应允许准星轻巧地、有规律地在黄心内呈圆形晃动。

因此,新的射箭瞄准的理念应当是:从本质上说无须化太多精力于有意识的瞄准上,或者说不应集中太多注意于瞄准;正确的瞄准方法应当是:运动员的视线通过瞄准器的准星将焦点聚在靶面上;瞄准的要求是:1、目光聚焦靶心,注意指向身体内部;2、眼睛看清靶心,但不苛求瞄准精度;3、比赛紧张程度高时,可适当扩大瞄准区域。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初浅的看法,还有待于不断的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 徐开才,等.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射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32-133.

[2] FITA Olympic Round for use in the Olympic Games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Archery Federation,1997.

[3] 郭蓓.射箭运动的发展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5(1):22-23.

[4] 罗布斯卡(美).美国射箭专家来华讲学材料[M].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004:442-443.

[5] Judge Guide Book[M]. International Archery Federation,2002.

[6] 罗布斯卡(美).美国射箭专家来华讲学材料[M].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004:445.

[7] keast,D. Elliott,B .Fine body movements and the cardiac cycle in archery[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London)8(3),Winter,1990:203-213.

[8] 朴敬来.举弓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技术环节[J].中国射击射箭,2005(2):20-22.

[9] 张力为,任未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162.

[10] 理查德•考克斯著,张力为,张禹,牛曼漪,江晓梅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79.

[11] 麦金尼著,郭蓓译.想象在射箭训练中的运用[M].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004,8.

[12] 罗布斯卡(美).美国射箭专家来华讲学材料[M].射击射箭项目论文选编,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004:445.第30卷

篇5

许多中医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循证医学着重于对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抛开医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淡化医学本身的学科归属,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2]。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研究,既是挑战,它与中医传统的个案病例或系列病例的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但也是机遇,它同时也为中医学向世界医学体系证明其价值提供了舞台[3]。

但直到目前,中医学还处在完全借鉴循证医学的起步阶段,据此评判,中医临床证据普遍低下,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甚少[4];而在评价方法上,尚没有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建立起能反应其本质的、且符合循证医学思想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客观、科学地对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5]。客观地讲,循证医学是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大规模群体为研究对象,与西医的实践紧密相联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目前还不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方式的真实疗效。因此,应借鉴循证医学基本思路,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建立起适于中医自身的临床文献评价体系。

此外,医学文献目前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临床医生的接受能力,有数据表明,临床医生必须保持平均每天阅读19篇文献的速度,才能保持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新成果[6]。因此,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临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证据的浩瀚海洋中,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科学评价,以归纳自己需要使用的最佳证据。在这一点上,情报研究人员建立高效准确的文献质量评价体系,也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1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中医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初步阶段,采用的方法都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还未形成能反应其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我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专家指出,临床医学文献的评价应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且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如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经济学和决策分析等的不同,具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也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文献,都应从文献的内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外在真实性上考虑[7]。Moher等[8]的一项研究表明,到1993年为止,共计有25种不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对临床试验的随机、对照、盲法、样本等方面进行评价,基本上是以针对方法学内容为主的评价,文献的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的核心。从现行文献看,中医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中医临床治疗性文献,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CONSORT声明、jadad标准、Delphi清单、Chalmers量表,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CONSORT声明作为评价标准。但也有人采用纯粹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如是否被SCI、EI、CA、ISTP国际四大检索型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收录等指标。此方法虽简练易行,但从本质上讲,只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并不能完全与文献的质量相对应,且四大检索型刊物以收录英文刊物为主,收录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较少,而中医类的就更少,而且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亦有误导“重外在、轻内在”之虞[9]。

2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中的瓶颈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因其遵循了随机化、对照和盲法的实施原则,因而被公认为评价疗效的“金标准”。但该“金标准”由于研究对象的严格限制,因此对于整个疾病的规律而言,其代表性及外在真实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中医——这个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诊疗特色的医学模式,应用群体化的研究手段很难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下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讲,在中医的实际临床活动中,能够使用完全相同处方的不同患者少之又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是中医的精华,因此,用RCT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研究中医的临床疗效,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客观的。有调查显示,在近20年来我国期刊上发表的临床文献中,尽管RCT发表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仍以非随机化研究报告为主[10]。还有研究者对建国后5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面瘫的963篇临床文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RCT 83篇(8.62%),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63篇(6.54%),叙述性研究的文献675篇(70.09%),专家经验的文献142篇(14.75%)[11]。因此,传统中医文献模式,如观察或叙述性研究以及专家经验,仍然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中医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000、1990年3年的第1期和第12期杂志的抽样调查显示,尽管RCT文献呈现明显逐年递增趋势,但观察性研究、尤其是医案和专家经验类的文献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医是一门有着其独特自身规律特点的实践医学,中医临床文献是中医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及规律记录。事实证明,传统的中医文献记录模式,对传承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中医临床文献质量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循证医学从文献-评价-疗效的严格评判过程,又必须要兼顾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循证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文献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地确立适合于中医临床特点,并能促进中医临床发展的文献评价体系。

3 其它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

除了上述的对医学内容的评价方法外,文献计量学方法、专家或同行评议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的文献评价方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或深入的研究,这些方法可以说是对单纯医学内容评价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中医,在目前评价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2]。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在医学文献评价方面亦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文献发表时和发表后所产生的效应,对科技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尽量使评价客观[13]。文献计量学中包含很多特色指标,其中与文献质量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3.1.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指的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般来说,大多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都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因此,论文的学术水平可以通过影响因子得到反映。但也应该注意到,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能与每篇论文的质量等同的,因为影响因子反映的它们的平均被引用情况,期刊中质量不等的论文对期刊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14]。

3.1.2 总被引次数

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数量指标,是指某期刊论文自发表以来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直接反映了期刊论文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所以,论文被引总次数成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最直接定量指标。但同时也要注意引文分析的不足之处:首先,理论性过强,由于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多是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因此,对理论性刊物引用次数较多,而实践性与技术性强的刊物被引次数则较少;其次是由于读者引用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目的,因此引文并不一定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文献利用状况,在实际中,不能除外有某些作者为了单纯增加参考文献而增加引文的可能,个别也有某一负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获得高引文率的情况[15]。转贴于

3.1.3 他引次数

引用文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主体自身以前所发表的文献,叫做自引;另一种是引用主体以外其他人所发表的文献,叫做他引。他引具有作为衡量尺度的特殊客观性,因为在分析评价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并不能区别出来为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而“故意自引”的情况。应该看到,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作者自引,而是取决于主体之外的他引。

3.1.4 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著者的治学态度,也反应了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确凿的科学依据。复核参考文献是保障引用文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之必需[16]。因此,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引用文献的质量、数量、类型、语种、年代、权威性等方面可以判断研究工作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宽度、深度及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确认论文的学术水平[17]。

3.1.5 作者群分析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决定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有研究者认为,作者的最佳年龄为30~50岁,其特点较多,且质量也高,是带动学科发展的主要群体[18]。也有研究者提出,科研合作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合著论文,论文的合作度反应了该刊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合作度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19]。还有研究者发现,中高级职称的作者群仍是创作能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20]。有研究者调查《档案管理》50名核心作者时发现,有1/3作者发表的论文处在一个较高的被引率水平,他们代表了在该刊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21]。

3.1.6 基金论文

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是经过了专家小组对申请课题的严格评审,对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做出评价,又对课题主持人及其成员的学术资质和实验设备及项目管理进行审核,在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又进行跟踪调研与评估。所以,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且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因此,用基金资助论文的级别去考察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比较简便、快速而直观的标准,是评估论文质量的公认指标之一[22]。

3.1.7 文献寿命及半衰期

有研究者提出,由于后产生学术影响(被引证、被评论)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如果考虑到使用引文指标来评价成果,则只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引文分布、引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以及被引的半衰期大小,选择相对合理的评价时间[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生物医学文献寿命最短为5~6年[24],而中医文献的半衰期为5年[25]。

3.2 同行专家评议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30-02

1 前言

生物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的新兴技术,包括发酵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四大工程。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在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环境等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生物工程也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生物工程实验方法外,还要具有整体实验的综合安排能力[1]。实验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目前,许多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大多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而且实验内容相对分散,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内容完成实验,处在被动学习地位,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效果[2]。因此,笔者对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2013级)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开展生物工程综合性大实验

制定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验开展情况,参考兄弟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的开展项目内容,组织教师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大纲,通过了教务处组织的实验项目论证,同时组织学科教师编写了《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制定教学大纲遵循的原则包括:减少重复性实验,体现专业实验的整体性、连贯性;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在课程安排上,生物工程实验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在前5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课程,所以在实验项目设置上,避免开设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重复的实验,注重综合性实验的连续性。最终确定的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大纲包括10个小的实验单元:1)碱裂解法小量制备质粒DNA;2)DNA琼脂糖凝胶电泳;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4)DNA的限制性酶切及纯化;5)质粒载体与外源DN段的链接;6)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7)抗生素平板筛选重组转化子;8)原核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和检测;9)大肠杆菌发酵培养及表达产物的纯化;10)纯化蛋白的细胞学活性检测。

开展综合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要根据实验教材,按教师制定好的实验步骤,利用实验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实验试剂和实验器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即可完成。这种机械式完成实验的方式,实验教学效果很差,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生物工程综合性大实验。如“丹参病程相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实验设计依托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丹参病程相关蛋白基因SmPR1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通过对丹参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 Protein)为研究对象,通过SmPR1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纯化以及活性检测进行实验,深入了解生物工程表达异源蛋白的原理,掌握生物工程的实验操作,巩固和检验已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论文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该实验综合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通过病程相关蛋白的制备了解生物工程的相关基本操作,掌握DNA重组、载体构建、微生物菌种保存与培养、目标蛋白的分离提取等专业实验技能。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允许学生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失败,但是一定要注重强调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中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3],找出实验问题所在,然后修订实验方案,进行下一步实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整体安排实验的能力,打破过去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改变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由教师领着学生走的现象。

集中时间安排实验环节 因为生物实验周期长,同时生物工程综合性大实验对实验的连续性要求较高,将学校安排的每周4个实验学时改为4个学时为一个实验单元,每次完成综合性大实验的一个实验项目,而且集中在每天下午开设实验课,体现了综合性大实验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改革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以往的实验课成绩完全由形成性成绩构成,主要有考勤、提问、实验报告和最终测试3部分组成。实验报告在最终实验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大。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做实验,最后为了写出好的实验报告,就会出现编撰数据甚至抄袭其他学生实验报告的不良行为。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计划在以往实验课成绩评定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除了考勤、提问外,还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验资料的收集和对实验文献的查阅情况,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团队合作能力、实验中的操作规范、独立思考能力等。同时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科研小论文的书写,通过每次实验结束时的总结讨论和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参与到实验结果和实验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整个生物工程综合性大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写作科研小论文。

科研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完全按照正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正文之前部分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部分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4部分,要求层次分明;标题层次不得多于3层,采用1、1.1、1.1.1方式。前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验意义。结果与分析是对实验过程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处理,客观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描述。讨论部分则是对整个实验的分析讨论,如果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分析;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则要分析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科研小论文最后要求列出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篇)。

通过科研小论文的写作,锻炼学生写作科学论文的能力,为最终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引入先进工程设备 在以往生物工程实验室中,发酵实验都是在摇床上用不同规格的三角瓶来完成,与实际工厂生产过程相差较大。为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购置了6台10 L小型全自动生物发酵罐、1台30 L种子罐和1台300 L的全自动生物发酵罐,可以开展从小试到中试的发酵实验,使得发酵工程实验中的啤酒发酵实验和红霉素发酵实验如同在缩小的工厂进行,整个发酵过程的参数一目了然,使学生了解生物发酵的全过程,掌握发酵接种技术以及发酵过程中温度和pH控制、氧气的供应、添加补料、发酵液的后处理等生产工艺,学习到现酵车间的先进生产技术。

在生物工程综合性大实验开展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培养学生。如在质粒DNA提取过程中,采用试剂盒提取质粒DNA,这是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主流方法(而不采用配制试剂、最后酚氯仿抽提的方法提取质粒DNA),同时给学生讲解质粒提取的原理。在PCR实验单元,采用进口的Takara所产的DNA Taq酶和dNTP试剂,让学生手动加入每样试剂,同时讲解每样试剂的作用,复习PCR的实验原理。

3 结语

通过开设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不但巩固了学生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给予学生在一个综合性实验中整理安排实验的训练,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还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4]。

新的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实验改革的顺利进行。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改革的探索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整个实验体系的设计中工科部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弱,主要受限于学校、学院和学科的特点,这一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肖连冬.生物工程综合性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8):311-317.

篇7

实验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或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网站。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普遍都有笔记本电脑,许多老师把教案、讲稿、和实验指导书等放在该平台上,学生不需要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随地的登录查看和下载这些资料,学习程度高的学生可以自学、先学。还有许多老师把要求在实验课上做的实验课题,事先放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在课下随时查看,并利用业余时间对实验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操作。据了解,多数学生在课下就能全部完成或大部分完成实验。老师在实验课上根据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答疑、辅导,与学生交流讨论。利用教学平台,不仅激发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实验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把实验课上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种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改变了以往实验课按照“讲实验、老师示范、学生仿照、最后写出实验报告”的模式,或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模式。显然,这种“照方抓药”式的实验形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建设,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智能的、网络化的信息平台。

(1)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所有实验室与学校校园网、中国教育网相连,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网络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建立了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利用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对中心的所有设备进行设备信息管理、设备借还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报废管理、以及系统相关功能。随时掌握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所处的位置。

(2)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

随着校园网的迅速发展,我们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并结合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开发了计算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网址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包括在线答疑系统、网络测试系统、网络教学视频、光盘镜像系统、网络课程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并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实现了软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了学生的联想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网络化建设及应用。

为了直观形象生动地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所有授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搭建了计算机、投影仪、投影屏幕、音箱、话筒等硬件设备,并且各个多媒体教室联入了校园网,可直接访问Internet。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以及网络化的教育手段,改革了教学方式,更新了教学内容。在中心内部网络内建立了光盘镜像服务器,能够方便地承载教师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讲义、教案和购置的多媒体教学素材,为学生通过网络实现选择性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育个性化的开展。

(4)计算机文化长廊建设。

为加强计算机文化的建设,在实验教学大楼5楼B5-1和B5-2区之间的北部制作计算机文化展示柜,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展示各个年代至今计算机的各个主要部件,如CPU、主板、硬盘等等。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质的计算机,如:学校所使用第一批计算机、各个年代不同种类的计算机。通过展示各个时代的计算机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计算机的过去;通过计算机性能、价格及大小的对比,使他们感受到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并通过对各个时期对计算机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图像展示,全面体现计算机文化发展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对计算机学习的浓厚兴趣。

1.2增加课下自主实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课题,多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部分老师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堂实验的任务外,还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课下自主实验。并在实验课上结合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自评和互评。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自己亲身设计、独立动手操作所完成的自主实验,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养成“学中做,做中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为社会服务的实际本领。

1.3充分发挥“学生技术团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愿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专业知识良好、责任心强、热心服务的同学,建立起“学生助教组”(或称“学生技术团队”)。这种学生团队的职责是:负责师生之间的联系,反馈教学意见;收交作业;实验课的内容都提前做,以便在实验课上和老师一起进行辅导。实践证明,学生助教组参与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全体学生受益;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的深化与发展,不断锻炼并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实验室对学生助教全面开放。他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科研题目做实验;有的学生助教还和老师合作写论文、一起搞科研,共同开发软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1.4以课程设计为拓展,将实践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在课程考核中,增大实践考核的力度,主要包括增加实验成绩的比重,引入现场实践考核环节,同时积极开展课程设计,提高课程设计的范围和力度。明确要求凡应用型课程,包括软件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实践等主干课必须增加课程设计环节,并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对课程设计的选题、执行过程、考核方式也给出明确的规定。实践内容的考核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篇8

学术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办刊宗旨与出版单位的战略目标,而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效益取决于编辑个人绩效、编辑团队整体绩效和组织行为的科学化。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和循环的绩效管理过程,才能持续地提升编辑及整个团队的绩效水平,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绩效管理被确立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的概念也随之得以完善,绩效管理逐渐取代绩效评估,成为科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现代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就被管理者的产出目标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周期性的持续关注,促进企业及员工成功实现预期产出的管理办法。绩效管理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沟通、绩效结果运用五个步骤的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从上述定义可知,编辑的绩效管理主要指前期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拟定绩效计划,中期对绩效计划的实施和绩效考核,后期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编辑并有效运用这一结果。

学术期刊不同于通俗类杂志,它刊载的是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总结,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受众面局限在科研共同体中,发行量小。虽然学术期刊谈不上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却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其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编辑是学术期刊办刊的灵魂人物,编辑的工作绩效直接决定着学术期刊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因此,对编辑的绩效管理是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绩效管理可以让编辑明确期刊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拟定绩效计划的过程也可以使编辑了解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编辑的工作就有指向性,这将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工作绩效,最终有助于实现学术期刊的发展战略。

其次,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找到编辑工作的“短板”所在。编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工作,需要编辑具有很多的知识、能力和技术,但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都很快,特别是新媒体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者就可以知道编辑是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完善,还是编辑业务知识、编辑规范需要学习加强,抑或新媒体方面的知识与技术需要培训。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针对编辑的“短板”有意识地安排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提升编辑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这种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投资不仅可以促进编辑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实现组织目标也大有裨益。

最后,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为编辑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奖和薪酬设计提供支撑数据。编辑是知识型员工,进取心强,自我实现需求高,都比较关注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奖。当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有一整套的绩效管理措施时,编辑在申报职称和评优评奖时就会有具体的绩效数据来支撑申报材料,这样可以保证评选的客观公正性,避免人情关系、领导一言堂影响评判结果。另一方面,目前企事业单位都实行了工资改革,绩效薪酬成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确定每一位编辑的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结果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也是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而编辑的出版活动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过程活动,把后者科学地嵌入前者,将是绩效管理在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创新。

1.前期:学术期刊的发展战略分析和绩效计划的拟定

学术期刊的发展战略是组织行动的目标,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初始阶段首先要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对学术期刊而言,各不同层次的期刊办刊宗旨和发展战略目标都会因刊而异,例如:国内各学科顶级学术期刊的发展定位是将刊物办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以被SCI、EI、SSCI、A&HCI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战略发展目标;第二层次的期刊的发展定位是办国内知名期刊,是以刊物成为中文核心期刊,被CSCD、CSSCI等数据库收录为战略目标;第三层次的期刊定位则可能是立足地方,办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期刊或有地区特色的期刊。可见,学术期刊层次不同,期刊的战略发展目标会不同,而基于组织战略的绩效计划也会随之不同。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首先应该针对自身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层次,合理确定战略发展目标,随后将这一目标告知所有编辑,让他们知晓刊物的发展方向和自身努力的方向。

确定战略目标后,管理者和编辑就可以按照战略目标,共同拟定绩效计划。绩效管理之所以能取代绩效评估,究其原因是绩效管理更注重被管理者的参与,双方是在共同目标下通过互动沟通达成二者均认可的绩效计划。这样有利于编辑主动参与绩效管理,而不是过去被动地成为被考核对象,从而有助消除编辑的反感。绩效计划是战略目标的细化,也是编辑工作的指南,在绩效计划中,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确定是绩效计划拟定的核心内容。学术期刊编辑的KPI有哪些,笔者认为有如下指标。

(1)由影响因子引申的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各种国际国内权威索引与文摘数据库都将刊物的影响因子作为收录期刊的主要考量指标。可见,影响因子对期刊出版单位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尤为重要。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由影响因子的定义可以引申出一种考察编辑工作绩效的指标,即某期刊某位编辑前两年编发的文章在统计当年的被引总次数除以该编辑在前两年编发的论文总数。

(2)转载率。文章被国内权威的文摘期刊和报纸(如:《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文摘报》等)转载可以说明该文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编辑的工作绩效。转载率是编辑在统计当年的前一年编发的论文被权威文摘期刊和报纸转载次数除以编辑前一年编发论文的总数。

(3)基金论文比。很多学者从实证研究中证明了各类基金资助的科研论文学术水平大多数比非基金论文高。编辑编发的基金项目论文多寡可以反映出编辑工作的水平高低,故基金论文比也应成为KPI之一。基金论文比是统计当年的前一年编辑编发的各类基金论文除以前一年编发论文的总数。

(4)编校差错率。编校差错率直接决定期刊的编校质量,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是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均高的综合体。前3项KPI体现的是编辑对编发文章的学术质量的追求,而此项KPI则体现对编校质量的要求。编校差错率是统计当年的前一年编辑编发的论文的差错数除以前一年编发论文的总字数。

在拟定KPI时除了上述定量指标外,还应该加入诸如编辑的服务态度、科研水平、合作意识等定性指标,可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给予一定分值。当然,各出版单位的KPI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2.中期:绩效计划的实施和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为整个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绩效计划和KPI的拟定,使编辑可以有目的地实施绩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编辑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编辑应该明确KPI的内涵,在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涉及KPI的编辑工作,例如,多编发有基金项目的论文、多向国内知名学者约稿(这些学者的文章更容易被他人引用或被权威文摘期刊转载)、注意控制甚至消灭编校差错等。其次,在实施绩效计划过程中,要不断修正自身的编辑工作。学术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刊期大多是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和季刊,在每一期刊物出版后,编辑应该比照绩效计划,先进行自评估,从中找出自己绩效“短板”,并在下一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中针对短板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工作。再次,绩效计划的实施是整个出版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任务,各编辑人员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各编辑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因为一本刊物一般都有两个及以上的编辑共同编辑出版,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编辑的问题都会影响刊物整体的质量,只有编辑之间通力合作,实现1+1>2的绩效,绩效计划才能有效落实。最后,在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者需要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满足编辑合理的需求,为编辑实施绩效计划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绩效考核是对编辑绩效计划实施结果的定量化考核,是中期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对编辑的绩效考核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程序和严格的考核要求。第一,绩效考核前的培训,即在绩效考核前对管理者和编辑就考核的内容、程序进行培训,让双方都了解考核的细目和过程,并公开整个过程,避免暗箱操作。第二,在考核过程中,除了以事实来确定定量的KPI具体分值外,对定性的KPI指标要通过自己评分、同事评分、领导评分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分值。如果编辑对这一分值有疑问,考核者还要给予申辩机会,消除人为因素对打分的影响,以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第三,绩效考核的结果涉及编辑的加薪晋级,直接影响编辑的经济收入和工作积极性,因此,应该对每位编辑一视同仁,特别对有背景、有后台的编辑,在定性的KPI打分时领导不能故意违背原则给这些编辑高分,应该用同一准绳评判每位编辑的工作表现,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3.后期: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绩效管理较绩效评估优越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它不是为考核而考核,其更关注绩效结果的反馈与运用,以持续提高整个编辑团队的绩效,最终实现出版单位的战略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管理者必须与编辑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编辑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同时编辑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求管理者的指导和支持。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中,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谈话技巧,特别对绩效结果不太理想的编辑,不要厉声呵斥。编辑都是知识型员工,学历高,自尊心强,批评过重反而会导致编辑对绩效管理产生反感。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反馈要恰当好处,批评要点到为止。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的落脚点,也是实施下一个周期的绩效管理的基础。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充分利用,以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笔者认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应注意加大对绩效突出编辑的奖励力度,不仅可以提高绩效工资,还可以给予特别绩效奖并当众表扬与发放,这样可以为其他编辑树立一个典型,鞭策其他编辑向其学习,不断提升绩效。此外,还可以请获奖编辑当众传授经验,交流提升绩效的方法。这些都是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编辑的一些有效激励手段,其效果比严厉批评、扣绩效工资好得多,如前所述,编辑都是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比批评更适用这类人群。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对连续几年绩效考核不佳的编辑,就要采取措施,或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或劝其转岗。此外,管理者还要参考编辑团队整体的考核结果,就具体情况修正下一周期的绩效计划,开始新周期的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军华.图书馆绩效管理述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184-185

篇9

现代社会是在两种技术的推进下发展的,即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信息方面,关于生产、传播和信息的接收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一些传统的信息性行业正在多个层面、多种纬度上走向融合。这些传统的信息性行业,像电信业、广播电视业与新闻出版业等,传统产业界限也从曾经的界限分明变得日益模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这场信息业革命的规模是绝无仅有的,它催生了各类新的媒体形态,比如在电视方面有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方面有数字广播、卫星广播等;报刊方面有电子报刊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些新的媒体形态,这些新的媒体形态成为一支让人们无法忽视的力量,其有着传播技术上的革新与传播形态上的颠覆,并且搅动着传统传媒格局。三网融合对于新媒体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全面而且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三网融合是一种新的革命,并不仅仅涉及某些传播介质在信息中的更换交替,它还牵涉到三网融合中的两个全方位的革命――内容生产和管理体制。对于这种情况,本文从运营模式、接收终端、传播形态、经营管理等层面进行分析。

在大众传播时代,在三网融合中媒体商业模式和运营平台的重建是运营模式平台化的根本意义。传统媒体根据各自不同的传播媒介,在技术的限制下为大众提供界限分明的产品。“媒介融合”通过三网融合的发展进而促进生产、传播方式的融合。在这种融合而成的大传播格局下,“全媒体”就成为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

平台化建设是在全媒体传播别值得重视的。相对于使用者而言,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在媒体向荣的趋势下通过同一个平台实现。此外,从某些角度来看,媒介产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必然演化形态是媒体融合,也同样是一种以融合为生产方式的新型生产形态。

三网融合是一种纽带与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模式才可以在传媒产业中更具有竞争力?显然这种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平台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提供多种信息类型。“平台”是一种交互装置或交互空间,并在海量端点和通用介质基础上建立。它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通用介质(网络)聚合后连接海量端点来提供内容和服务,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上,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提升海量端点之间的交互效率。由此观之,三网融合为平台化的趋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这种平台化趋势将产生颠覆性影响,主要对象是媒体的生产和运营模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很多方面将发生改变。首先,在资源的观念上,开放将取代封闭;其次,利益观念上,从前的独占被共享所代替;再次,在具体组织上,对等协作替代了层级控制。就国外和国内方面来看,英国成立OFCOM,以及美国的兼并和联盟方式,都是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市场调节两个方面来实现广播电视和电信的双向准入,从而使技术和业务两方面互相融合,最终实现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IPTV作为平台的运营方,也在我国的发展中初步体现出这种转变。

在中国,对于三网融合的进程,接收终端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是不言而喻的。主导权经历了从“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到“终端为王”的论争,而数字技术的推动成为新媒体接收终端发展的开端。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各类新媒体为用户实现了更多的服务,例如语音数据、音视频、远程教育和娱乐服务等。它们通过采用数字化的制作传播手段,以及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网络等渠道来实现。另外,它们有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利用彼此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目的,而数字技术给他们提供了各类媒体相互融合的接口。

同时,在三网融合中,实现了最大化的传播覆盖。产品的差异性以及平均成本分别实现了最大化和最小化。信息可以产生多种价值的传播产品,也正是由于这些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充分整合运用各种传播途径,扩大了经济规模和范围的传播。同时,在接收终端中促成了多样化和多功能化。移动化的体现是当下最为典型的。新媒体的接收终端进一步多样化,可以说正是由于向移动化方向发生的转移。近些年,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来源于互联网的延伸,这一次浪潮与新型的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相结合。此时的移动互联网在手机上体现了最典型的应用。在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手机已经成为强大的媒体终端,然而,曾经它只是一种单纯的移动通信工具。现在各类型的融合新形式也纷纷呈现。这些融合的新形式,有手机中的报纸、出版、视频、APP等应用方面。各传统媒体也纷纷向手机媒体领域迈进。并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发挥出手机的传播特点。移动媒体在三网融合下的发展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例如,在3G中,用户的一些需求在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和资费下降的情况下被极大地刺激,我国用户通过手机这一媒介上网的数量急剧增加,在2013年1月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截至2012年12月底已经有4.2亿,远远超过网民整体增幅,年增长率达18.1%。另外,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也达到了74.5%,此时,在网络的使用中,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已逐渐上升并变得更加稳固。三网融合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输渠道,它的发展还将继续推动新媒体的多功能化。三大网络及其终端给用户带来了便捷的体验,也实现了功能上的更好融合。通过相应的软件,可以满足用户在电话、电视、网络等多种需求上的“一条龙服务”,这种方式极大地避免了资源方面的浪费,支持用户所需的各种特性、功能和业务。曾经有学者指出:“对普通百姓来说,手机、电视和电脑最简单地实现了‘3屏’的相互融合,手机可以看电视、电视可以上网打电话、电脑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也相互交叉出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2532184)

参考文献:

篇10

评价机制扭曲是科技投入产出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着力破解。要尽快调整将数、课题经费数、项目专利数、获奖成果数与职称职务晋升挂钩的机制,不再以论文和项目论英雄,要将技术创新成果和转化应用实绩纳入考核体系,尤其是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要确保有一定比例的指标用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人员。研发项目特别是大型科研项目短期难以见效,要改变按年度定期考评科技创新成效的做法,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或实施周期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科技资源投向和力度,确保有限的科技资源用在刀刃上。要尽快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技投入不能过于集中在研发阶段,要建立覆盖研发、中试、转化等全过程的科技资源支持体系,特别要加大对中间试验、转化运用等环节的投入;要改变单一按科研论文和项目配置科技资源的机制,哪怕没有论文或专著公开发表,只要创造出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发明、技术或产品,都要给予支持。科研链要紧贴产业链深化研究,高校院所要主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研究方向和项目遴选要遵循市场规律、瞄准企业需求,突出企业在科研立项方面的话语权,特别是应用型科技研究,必须紧扣市场需求,以服务企业和创造价值为宗旨,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导向,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改革,高校院所利用财政性资金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至少50%归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所有,让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享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有更充足的创造动力和创新激情。要建立重大科研创新转化成果利益均沾机制,对于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不仅要重奖完成者,还要给予其培养单位(培养人)荣誉,激励高校院所和博士(后)导师在培养和传承后人上多下功夫,在科研领域真正形成“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继有人的局面。

着力破解企业科技投入“不敢投不愿投,内生创新动力不足”的难题。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最贴近市场,对市场感知和产品需求最敏锐,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理应成为创新主体。但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创新,企业偏重生产运用的路子,这样的路子无法动态把握市场走向和产业发展趋势,难以有效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科研投入动力和热情明显不足。再加上创新环境不佳,不少企业对创新忧心忡忡,担心投入产出周期长,沉淀成本高,创新风险大,特别是仿冒盗版成风。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伪劣盛行,违法成本又低,必然导致科技领域“劣币驱逐良币”式的逆向选择,伤害企业创新积极性。具体而言,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各异。国企有创新实力,不缺研发资金,但由于市场占有率本身比较高,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又不受硬约束,创新动力不足。一些国企负责人对创新“不冷不热”,认为“创新时间较长、风险很大,不成功要自己兜着走,成功了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民企富有创新活力,但往往缺乏研发实力,资源和能力有限,创新实力不足。外企研发能力强,但严格控制技术转让,特别是对关键核心技术严格保密,技术外溢不足。

因此,当务之急要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资源投入优先向企业集中,创新平台优先向企业集成,科技项目优先向企业集结,高端要素优先向企业集聚,保护企业创新热情,激活企业创新活力,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愿意投入、舍得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效用,支持设立各类科创基金,加大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支持,推动产业资本、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更紧密地结合,使企业有动力、有条件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领军型骨干龙头企业建立研究院、中试基地、转化基地、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进行科技项目攻关,引导企业参与产业发展规划、科技专项规划等政策制定,对于重大科技项目申报,高校院所必须联手企业才能申报。要尽快完善国企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将对主要负责人的科技创新考核作为硬性要求并加大考核力度,促使国企进一步加大从收益中提取研发投入的比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富有创新精神、极具创新活力的企业方阵,要千方百计帮助它们破除制约创新的一切瓶颈障碍,大力推进共性技术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辐射和扩散,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切实把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财税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用足用到位,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让它们感到科技投入“投有所值”,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合法利益,让真正的创新行为得到应有回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着力破解各类创新主体“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协同创新不力”的难题。科技创新力量多元,除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等三大主力军之外,还有中介服务机构、科技社团、投资机构、法律机构等大量辅助力量。长期以来,各类科创主体协作意识淡薄,“小作坊”观念较强,协作机制匮乏,甚至抱着“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独自有”的心态,彼此条块分割,独立运行,各自为战,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优势不能互补,即使同一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也是“各自保密,分别使劲”,攻克一项科技难题的实际耗费数倍于协作研究。而且科技资源分散在科技、发改、经信、教育等多个部门,科技项目申报、中试、转化等不同环节的科技经费来源均不同,导致一些科技项目多头重复申报,科技成果重复利用,科技资源重复获取,科技力量耗散流失,制约了有限科技投入效用的最大发挥。

如果仍延续分散、封闭、孤立的科研工作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单打独斗、各行其是、闭门造车,很难出什么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要尽快建立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学研结合创新专项基金,统筹方方面面的科技资源和力量,协作实施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专项。要大力破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创主体之间的藩篱障碍,加快构建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的战略合作联盟。鼓励高校院所与开发区、工业区、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科技结对,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把经济社会发展急要的科技需求转化为重大科技任务,把与产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为重大攻关课题,组织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技术力量进行协同攻关。特别是对于一些应用广、投入大、转化周期长的关键共性技术,要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以股份制、理事会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整合行业相关资源进行联合承接和研发。对于面向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技术研发,要围绕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建立研发机构,强化技术成果共享,发挥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辐射功能,服务块状经济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打破科技人才流动的条块分割,打通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流动障碍,鼓励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专家学者到企业兼职兼薪从事研究或自主创业,鼓励企业选派科技人才到高校院所参加技术培训或研发,允许高校院所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留岗创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其岗位职级和工资待遇,支持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业,创业实践可抵扣学分,并允许其无限制接续学业。

着力破解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不专、孵化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难题。创新的本质是将创造的知识和技术转变为经济效益的过程。只有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成功,创新价值才得以实现。然而,目前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25%左右,最终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科技转化效率不高,并不完全在于技术不成熟、企业不接受、扶持力度不够,也不一定是企业不愿投、不敢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科技中介服务不够。科技中介服务是孵化科技种子的“阳光”和“雨露”,没有良好的科技服务,科技“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就会很难。目前,各种冠名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等名头的科技中介机构琳琅满目,但这些机构不少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化过来的,服务理念、市场化意识、专业化程度等都与现代科技服务需求有不少差异,难以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的良好服务。更有甚者,一些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宗旨和目标有一定异化,不是以帮助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为导向,而是以帮助企业或科研院所争取科技立项为任务。据熟悉科技中介服务的人士反映,这个行业的不少机构主要精力不在于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排忧解难,而是帮助企业“包装材料”向有关部门公关,争取科研项目经费。

科技中介服务质量和效率高不高,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尽快转化真正落到地上。在目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交易服务标准,规范科技服务市场,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等的管理,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要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创新孵化体系建设,扶持优质孵化器做大做强做实,加强孵化器规范运营管理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孵化器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鼓励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利商标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机构向科技开发区集聚,促进知识、技术、专利、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高效耦合,加快科技信息交流、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如可探索建立“科技中介服务超市”,促使优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起来,特别是把有质量、有信誉的中介服务机构串联起来,为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科技服务,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篇11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PPP;BOT

0 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政府增加相应的供给能力。地方政府履行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时,必然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财力却不能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可支配的财力与其事权极不相称。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53.52亿元,其中,中央公共财政收入为56175.23亿元,占比47.91%;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952.97亿元,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支出18764.63亿元,占比14.90%。 也就是说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2.09%,但却承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85.1%。中央将事权大量下放到地方的同时,地方的财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资金缺口很大。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法律规定既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向银行贷款、也不允许其为项目或公司的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但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进行变相负债,目前隐性负债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显性常态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则是地方政府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隐性负债存在大量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将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积累,最终不得不向金融机构和中央政府转嫁。

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打捆贷款”、银政合作、土地财政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导致银行、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联手推高房价,房地产泡沫不断增大,高房价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也造成银行潜在风险的增加。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容易诱发政府“债多不愁”的违约行为,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与财政的特殊关系以及地方政府换届后往往不理前任债,使银行贷款面临极大的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和信贷进行融资的方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寻求一种可持续、规范化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以实现公共资金和民间资本高效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PPP融资模式则成为了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手段。

1 PPP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结构

1.1 概念

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但对于PPP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对PPP概念的理解造成困难。联合国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机构在协调管理PPP项目的过程中对PPP模式进行了定义。联合国培训研究院认为,PPP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为了满足公共产品的需要而建立的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其二是为了满足公共产品的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建立伙伴关系进行的大型公共项目的实施。美国PPP国家委员会认为,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英国PPP委员会认为,PPP模式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基于共同的期望所带来的一种风险公担政策机制。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对PPP进了定义。Kernaghan将PPP定义为一种广义的系统,即PPP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所形成的共享彼此权利、工作、支持以及信息的关系。萨瓦斯认为PPP模式可以界定为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安排,其结果是部分或传统上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活动由私人来承担。王灏则认为PPP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的总称,包括BOT、DBFO等多种模式。综合国内外各种参考文献,在本文中作者将PPP的概念定义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合同方式确立的,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

1.2 内涵

PPP模式中的Public可以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及政府委托的机构,Private可以是民营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公私之间的合作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伙,而是契约关系,合作的基础是合同框架。合同要体现信任、价值分享以及对政策目标、优先权的理解。合作必须是持久、稳定、相关的。其核心是权利、责任、义务、风险、利益的分享和分担。这种合作是一种实质性的联系,是一种有形资源(资金、土地)和无形资源(权威)在参与体直接的交换和转移,通过这种合作,达到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用户的共赢和价值增值。如图1所示,

1.3 基本结构

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率先提出PPP的概念,并采取私人投资计划加以实施。此后,PPP模式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在不同的国家中实施也向着不同方向演进。PPP融资模式本身是一个内在结构相对灵活的融资模式,具体到不同项目时结构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其基本结构如下图2所示。

3 国内外PPP模式的运用

近年来,通过项目融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投资,已成为各国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的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按照美国政府会计处的研究分类,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主要方式如下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地方政府融资研究》一书整理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有PPP、BOT及其衍生模式,以及PFI、ABS、TOD等。具体比较详见下表2。

在上述这六种传统的项目融资模式中,BOT模式是目前比较成熟和应用最广的项目融资方式。2005年5月,东莞和佛山一次性推出16个污水处理厂,全部以BOT方式招标,而珠海、深圳新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也将全部以BOT方式进行建设。

同样作为项目投资,PPP与BOT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两种模式的当事人都包括融资人、出资人和担保人。其次,两种模式都是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使政府部门与民间资本发生契约关系。再次,两种模式都是以项目运营的盈利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一般以项目本身资产作担保抵押。

在这里,我们着重比较一下PPP与BOT模式的不同之处。首先,组织机构设置不同。BOT模式中,政府部门和民间资本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其组织结构缺乏一个相互协调的机制,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博弈各方在各自利益驱使下的“纳什”均衡,即其中一方达到利益最大化是以牺牲其他参与方的利益为代价的单方利益最优,其社会总收益不是最大的。如下图3所示,

而PPP模式是参与各方形成以“共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在其组织结构中,参与各方虽然没达到自身理想的最大利益,但总收益确实最大的,实现了社会效应的最大化。

其次,运行程序不同。PPP模式中,民间资本从项目论证阶段就参与项目,而BOT模式从项目招投标阶段才开始参与项目。

再次,风险分担程度不同。传统的BOT项目中,民间资本对于项目前景过于乐观,因而承担风险较大,一旦情况突变则可能无力承担损失,从而导致项目失败。而PPP融资模式中,风险管理更加合理,公私双方在早期论证阶段就采取有效的风险方案,把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的参与方承担,从而增强了PPP项目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

4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PPP模式融资的障碍与风险

PPP模式是通过公共部门和民间资本的长期合作,实现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共赢和价值增值。从目前PPP融资模式的运作和现实来看,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广东多处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方式建成后,却由于管网建设不到位,无污水可处理,而政府却不得不根据合同支付相应费用,直至毁约,项目相关各方都不满意。项目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政策体制,以及法律法规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4.1 思想观念障碍

在基础设施领域,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意识到引入社会资金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牵涉到利益问题,情况就不同了。民间投资效率比政府投资高,政府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大量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与国企形成竞争,给政府带来无形压力。因此,某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偏向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不愿开展政府项目融资。实行项目融资,需要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会调整原有利益格局,影响原有国企职工的职业生涯。所以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往往遭到部分政府机构和国企干部职工的抵制。另外,对“自然垄断理论”的误解和“宁国勿民”的观念,使得有关部门宁愿对有问题的国资放行,也不对条件更优越的民资项目开绿灯。

4.2 行政体制与制度障碍

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引导、管理、支持、协调与激励,然而正是由于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引导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很不完善,使得政府对民间资本的管理行为难以规范,导致政府行为存在严重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制约了政府利用项目融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民营企业通过政府项目融资的方式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受益是经营期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没有良好的收费体制作为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的基础,项目往往难以顺利开展。

4.3 政策和法律障碍

我国目前有关PPP的立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当事人尤其是投资方的权利缺乏法律保障,致使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BOT模式运行多年,尚且存在立法空白、法规相互矛盾等问题,其他的PPP模式更是缺乏法律保障。在政府项目融资方面还存在着政策不到位和不稳定的问题,在吸引民营企业投资时政府做出了一系列承诺,项目建成后,民营企业开始从经营中获得回报时,政府政策却发生改变,使得民营企业权益难以保障。政策的不完善使得项目执行到某种阶段往往难以顺利开展,引发风险。

4.4 信用障碍与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之一是缺乏信用,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信用风险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主要风险。政府的承诺能否兑现,往往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长,有时会经历几届政府,不仅要考虑本届政府的态度,还要考虑下届政府的态度。在目前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信用障碍是政府开展项目融资的主要瓶颈之一。

5 完善PPP融资模式的建议

首先,要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宏观方面,地方政府必须发挥信息引导、政策指导、投资先导和利益驱动作用。在微观方面,地方政府要承担基础设施的未来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协调下一级行政区域在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审批方面的事权,努力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其次,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价格机制、诚信机制、项目担保机制;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机制、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全过程的项目风险控制机制以及项目投资的退出机制。

最后,加强宣传、引导及人才的培养。引导民众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让民众意识到把民营经济引入基础设施坚实领域,不是私有化,而是通过有效的合同约束,利用民营资本搞活经济,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多宣传国内外PPP模式融资的成功案例,让各级政府和民众认识到PPP模式融资的优越性;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注释】

[1]数据来源:财政部网站http:///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

[2]Commission 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Building Better Partnerships, Commission 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London: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EB/OL].http:///publicationsandreports/.

[3]邓小鹏、李启明、申立银、李先光、沈良峰.城市公共项目中PPP模式内涵解析及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1)

[4]蔡临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ppp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6

[5]蔡临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ppp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6

【参考文献】

[1]刘立峰.地方政府融资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李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国际比较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9

[3]敬志红.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兼论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Commission 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 Building Better Partnerships, Commission 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London: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EB/OL].http:///publicationsandreports/.

[5]邓小鹏、李启明、申立银、李先光、沈良峰.城市公共项目中PPP模式内涵解析及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1)

[6]蔡临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ppp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