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文化申报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xx实验学校秉承“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创建“省内一流,川南知名”学校为目标,实施“名校工程”战略,在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上,坚持积淀校园文化,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初步形成了书香校园特色。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积极营造读书氛围
我校长期以来,把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书香校园”工作领导组,形成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工作网络,具体负责“书香校园”工作的规划、统筹、实施和考核等工作。学校制定了《学生读书节活动方案》、《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蓝青工程培养考核制度》《名师工作室职责》、《教研组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与师生读书的相关制度,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了制度监督和保障。学校大力提倡师生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师生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和风气。
二、加大投入,硬件保障,努力丰富文化资源
要打造“书香校园”,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舒适的读书环境。XX年至XX年期间,我校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针对师生实际,切合时展,整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新的图书室和阅览室,重新装修学生教室,改善读书活动软硬件环境。XX年,我校争取上级行政部门投入图书购置经费达60余万元,至 XX年拥有藏书4万余册,电子图书24万册,其中期刊种类图书150余种,工具参考图书156种,各类图书结构合理,副本量均不超过五册,年均图书增长率5%以上。
20*年1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据全国规划办的领导说,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尚属首次。我们感到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在*大学、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众多大中小学同仁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作阶段工作汇报。
一、工作回顾
1.隆重召开开题会。20*年4月21日~22日,课题组在*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开题会。*等专家应邀出席了开题会。我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指导,从不同侧面对课题研究发表了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策略。会后,我们还参观了课题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我还应邀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学术报告。关于开题会的消息,20*年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开题:校园文学研究“升格”》为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积极组织子课题申报。开题会之后,课题组积极组织各地学校申报子课题,发展实验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目前,已有数十所大、中、小学报送了申报材料,包括*师大附中、*实验中学等名校在内的许多学校已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并陆续召开开题会,进入了研究阶段。石家庄十七中、大连开发区七中、本溪高中等校先后被确定为示范实验学校。辽宁大连等实验基地已经和正在建立。
3.严格实行规范管理。课题组建立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办法,为每个子课题组建立了管理档案。课题组彭小明、王世龙还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先后到石家庄十七中、乐清市虹桥中学、苏州市一中分校、*市潞河中学、*市五十中学进行调研及现场指导。
4.搭建实践交流平台。课题组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报道课题研究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上线文章达66篇,点击达3万余次。课题组积极与《中学生》《小学生生活》杂志合作,在该刊开辟“点击文学社”“互动写作”“自主写作”等栏目,刊发各实验学校师生作品。课题组承办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发现“新人”,推出“小作家”,受到的肯定与表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成绩
1.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各地“校园文学”活动开展较多,但理论研究欠缺。作为课题研究进入教育部规划课题,还是第一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如何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初步拟定为(1)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3)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4)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板块,抓住了研究的重点,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陆续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例如我们出版了专著《校园文学与创作》,发表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校园文学研究》。在我的指导下,*大学六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也参与了研究,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博客与校园文学研究》《网络:校园文学的新平台》等也已定稿(已发资料袋)。*大学人文学院04中本一班学生李斌斌(笔名那那)还出版了三本头长篇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并正在写《长安妖娆》。课题实验学校——浙江乐清市虹桥中学的“生态写作研究”,石家庄十七中的“校园文学美文美读”探索,大连开发区七中的“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学有机整合”实践,辽宁本溪高中的“校园文学博客研究”,四川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的“儿童文学启蒙校本课程研究”,湖南临澧县四中的“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等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进长。
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
四、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总课题组将严格管理,如不能研究或不作为的,将不发“结题证书”。
二、加强团员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提高
我校团委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资源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员思想教育活动。
结合团的组织生活,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团委通过团课、知识讲座、论坛、社会实践、志愿者等途径,强化团员教育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校报、手抄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氛围,明确导向。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要点,我们在每个学期初就制定本学期的黑板报、宣传栏出刊安排,电视台的播放主题,全校统一思路,做好各项宣传工作。更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青年团员思想教育活动,形成了传统,更创出了盐高的特色。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远足拉练活动,以xxxx基地或xxx为目的地,用双脚走出坚强的自我,用毅力战胜困难,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观赏了春光美景,更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在每年下半年组织举办高一年级演讲赛和高二年级的辩论赛。高二年级辩论赛已顺利地进行了五届,通过对辩题的唇枪舌剑地对阵,使青年学生对热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高三年级,我们则凸显了温馨励志的主题,开展了温馨励志“四个一”活动,还有跑操、宣誓、高一高二祝福高三等形式不一的激励活动,让高三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高考,面对挑战。2008年高考,盐高取得了大丰收,一本率、本科率和上线率均创历年新高,更为xxx的一本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依托星级团支部考核,规范、强化团支部建设,凸显团支部工作主体
作为一所大规模的高中学校,学生团员数庞大。基于现实情况,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做好团员教育、团员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最基本的依托还是班级团支部。因此,2002年,我校团委创新工作方式,尚先推行星级团支部考核机制,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对班级团工作从计划总结、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黑板报宣传、爱心助学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考核规定,规范工作的同时也对班级团支部工作明确了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使团支部工作有章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班级考核也更科学更合理更明晰。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团支部建设实效显著。实行星级考核以来,各班团支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团支部活动,使团支部真正成为团员教育、服务和团工作的主体,更充分展现了班级特色,使全校团支部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初步统计,自2003年来,我校各班团支部自行开展的各类活动达800多项,其中形成良好社会反响的如2006届2班长期为离休教师xxx老师上门服务,2007届7班为xxx民工子弟学校捐资捐物,2006届14班为xxx中学一重病学生捐款3000多元等。2010届学生服务社区残疾老人等。由于工作的落实到位,规范细致,我校在市“五有团支部”“五好团支部”争创工作中,年年攀高,五有团支部达标率100%。
四、创设平台,打造一支工作积极、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目前,我校所有班级团支部委员全由学生民主直选产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些学生团干部品学兼优,社会工作能力较强,尤其是班级团支书。同时,我校文理分班较早,也给团干部队伍的稳定性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学生团干部的成长也得益于我校团委注重团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团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每学期初,团委及时召开团干部开学工作会议,对团支书进行期初培训,特别是高一的团支书以及中途换任的团支书。另外,我校团委推行团支书月工作例会制度和汇报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团支书工作例会,布置工作,加强指导,同时安排有经验的团支书作交流发言,促进团干部的共同提高。此外,还要求团支书每月向年级团总支书记汇报一次工作,与团总支书记谈心交流思想或寻求工作指导,不断提高团支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经过精心的培养,给团干部既压担子又树梯子,我校的团干部队伍日渐成熟,能力逐渐提高,已成为班级管理、活动开展、团员教育等的核心组织者,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的许多活动均通过团支书进行落实开展,如学校图书馆志愿者招募、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迎春活动、汶川地震捐款等。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会和级委会干部的培养,逐渐发挥学生会和级委会的自我管理功能。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会各部门的设置日益规范和合理,职责也更加明确,学生会成员间团结协作,各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学校团委以及学生处也有意地给他们提供平台,创设表现他们能力的机会。目前,我校学生会承担了班级卫生、纪律、眼保健操等的全面检查工作、年级部门活动的组织策划安排工作,自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近两年,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三个年级的棋类比赛、三对三篮球比赛、为高三祝福等活动,各项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与赞扬。
五、缤纷校园,文化建设展现青春风采
学校是传递知识的园地,更是传播文化的园地。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炼校园精神,激励每一个盐高人不断追求卓越,实现理想。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团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许多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在盐高精神??让优秀成一种习惯的指引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出了“一位四化”的特色。
“一位”即盐高努力建设全方位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倡导“处处体现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理念,依托校园各项设施,使每一幢房子、每一面墙均成为文化传播的阵地。走入盐高校园,校门口的校训墙,弧形的文化长廊,教学楼道里的名人语录、教室里的励志标语,寝室里的文化布置、宣传栏、绿地警示语等无不构建着盐高独特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均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教学中,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盐高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四化”即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的主题化、社团化、德育化和实践化四大特色。
主题化: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以“主题”形成系列活动,打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和心理节等活动。同时,每学期或学年均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几年中开展了如“阳光校园”“诚信”“我是学生”“我是盐高学生”“绿色环保”“责任”“校庆”“十七大教育”“高考励志”等主题教育活动,2008年围绕盐高精神,组织开展了“行优秀习惯,树文明形象,创和谐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纪念建团85周年“闪光五月”系列活动、“喜迎盐高80华诞”系列活动,2008年上半年开展了“认认真真迎大考,欢欢喜喜过春节”主题活动、“携手五月,期盼奥运”系列活动、“2008感动盐高学生”评选活动等。
社团化:我校目前拥有社团6个,分别为星帆文学社、xxx合唱队、xxx舞蹈队、伴海湖书画社、健言论辩社和绿色卫士社团。这些社团涵盖了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因此在许多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的运作中,学校采用了社团化的运作方式,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不断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学校的作文比赛和阅读大赛则主要由语文组指导下的文学社开展;元旦文艺汇演,许多节目均由艺术组指导下的舞蹈队和合唱队完成;学校的书画活动等由伴海书书画社承担;每年下半年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则由健言辩论社组织开展;学校有关环保的活动则由绿色卫士社团组织开展。在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中,社团工作蓬勃发展,硕果累累。星帆文学社被评为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文学社百家,有许多学生作品发表获奖;xxx蹈队、xxxx合唱队参加市县各类文艺表演或比赛,荣获市金奖、银奖,县一等奖等。
德育化:校园文化建设所担负的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和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德育的力量,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盐高校园文化建设从不脱离德育搞“形式主义”的活动,而是在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中务求德育实效。例如,在2008年的“xxx精神”主题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真切感受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盐高精神的实质,并将之内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准则,促进自身不断的提高,不断追求卓越。下半年,切合学校80周年校庆,组织诗歌朗诵等一系列迎校庆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情感,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的“2008感动盐高学生”评选活动,通过评选这个载体和平台,树立模范和优秀典型,使学生感受优秀学生成长经历,从而鞭策自己不断向优秀看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及时开展募捐活动,同时召开抗震救灾形势宣讲会,宣传抗震中的英勇事迹,使xx学生感受英雄的力量,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大爱的感染。
实践化:在xxx精神内涵的指引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学生。
在几年的发展中,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校内服务为主、校外服务为辅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主体模式,充分挖掘资源,搭建平台,创设志愿者服务有效途径。实践性活动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在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中,学生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在各类环保教育、宣传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践奉献;在学校图书馆管理中,图书管理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1月11日,是我校80周年校庆日。学校在当天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庆典活动。我们充分把握这个有利的时机,面向全体学生招募了120名“校庆志愿者”。在校庆当天,他们分别承担了展览维护、卫生检查、礼仪迎宾、就餐管理、会务服务、安全保卫、文体活动后勤工作、宣传采访等工作。这些学生放弃了观看文艺演出、个人休息的时间,为校庆各项活动的开展作出了贡献,更展现了xxx学生良好的礼仪和精神风貌,成为了当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重点工作
教务:树立服务意识,规范常规管理,加强备课组和教研组建设(前阶段重点),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后期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程)。
(一)、树立服务意识
1、认真准备齐教师备课的各类材料以及上课前教学案的复印。
2、辅助年级组开展好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类竞赛、检测。
3、辅助教研组开展好各级公开课、讲座等事宜。
4、认真统计好教师的工作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量化教学五认真的细则,赢得老师理解,严格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辅导等环节的管理。
2、认真组织好校内的“四边双优秀”工作。
3、加强早读课巡视管理,协助年级组安排好早读人员。
4、研究低层次干扰教学行为地解决措施。
5、定期抽查教学常规和定期组织人员对年级或班级进行教学督导。
6、评选教学五认真的优秀教师。
7、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深入初三年级进行教学研讨和帮扶。
(三)、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参照南京市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协助语、数、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五个教研组申报区市优秀教研组工作。
2、尊重教研组组长意见,选配业务能力强、威信高、有事业心、能起协调统率作用的教师任备课组组长。
3、实行校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每位校行政干部必须参与教研组建设。
4、赋予教研组组长更多的权力,加强组内建设。
5、严格对照区教学水平,合理提出目标,并加大对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力度。
6、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自我层面的管理以及师徒结对。
7、备课组开始尝试进行二本(红山学本、教学设计)的汇编积累。
(四)、加强有效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力
1、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纠正和养成训练
2、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制,将统一学习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促进有效性教学
3、加强学生作业的研究(作业量、编制质量问题、层次性问题、效率问题),促进有效性训练。
(主要学科每门限配一套课外资料,作业次数与周课时一致,每次作业3~5题,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做3题左右;鼓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协作,研制学案、教案一体化的作业,并注明是基础题还是提高题,是必作题还是选作题,还有哪些是多解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要求教师对课堂作业全批全改,改后统计分析,个别存在的问题及时当面帮助,共性的问题则在本学科课上讲评,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力。陆续组织新教师上岗课、初三新教师上岗课、优秀教师示范课、老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校级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
第一类教师(1至3年)重点工作是做好师徒挂钩结对学习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力争在一年的学习后站稳讲台并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二类教师(4至9年)重点工作是做好磨课活动和公开主题教研活动,并指导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类教师(含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示范教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论坛、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工作。
5、营造学校学习钻研的氛围,安排教育硕士论坛。
德育: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前阶段重点),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后期重点)。
(一)、大力加强生态型班集体的建设(负责人:杨小军)
1、完善生态型班集体评比细则
2、统一生态型班集体的环境布置
3、继续做好行为规范示范班的申报、认定工作
4、生态班集体班训、班歌、班徽、班报的评比与汇编
5、举行生态班集体建设的阶段反馈展示和小结
6、学期末举行生态班集体申报听证会和建设经验汇编
7、争取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倡导全员育人,让师生过有道德校园生活。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负责人:田莉)
1、利用校本培训,促成初一年级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各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校教育,促进学生爱护公物(校园环境)的习惯的养成。
3、借助践行活动,继续强化懂礼貌(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他人)守规则(遵守学校纪律、社会公德、交通规则、对他人的诺言)教育。
4、通过礼仪标兵的评比、礼仪教育的开展等引领活动和定期的检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服饰、发式的习惯。
5、重点抓好讲卫生的习惯、写字的习惯、做好操(整好队)的习惯、进校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6、加强年级间的抽查,增加学工处人员、年级组长常规检查职责,要求定期进行讲评。
7、认真做好九月份行为习惯养成月的评比和反馈工作。
(三)、精心设计,专人负责,认真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和建设。(负责人:王桂银)
1、设立学工处处室接待日,保证有半天时间分管德育领导随班督导和帮扶。
2、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班主任论坛。做到有主讲人、讨论和讨论记录。学期末进行资料汇编。
3、引领班主任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继续实行班主任(指班主任年限三年的)撰写教育周记制。
4、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班主任教育艺术经验会和成功个案研究交流会。
5、加强班主任工作资源库建设,建立班主任成长档案。
(四)、精心构建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负责人:徐广宇)
1、专人负责德育主阵地——主题班会的建设,制定红山校区主题班会的方案,将主题班会集体备课和个人设计相接合,规范主题班会的评价体系。学期前各年级组组长要根据年级特点计划好班会内容。
认真办好学校的橱窗、班级的黑板报、学校走廊上的壁报等软环境建设。
2、进一步组织好能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社团并指导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
3、认真组织好团、队和学生会的活动。
4、每学期精心设计好两次大型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艺术节、读书节、纪念日等)。
5、努力开创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新局面,先建立体系,在创出品牌。
6、继续加强家校合作,开拓社区资源。精细地组织好“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三、具体日程
月份
教务
德育
8
准备好教师开学用品
教研、备课组长工作布置会
各班完成黑板报、环境布置、学生报到
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布置会
协助初三完成橱窗布置
协助初一完成初一新生校本培训
文明岗监督员、旗手、检查员培训
9
到办公室了解,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困难
整理出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日程表
教研组长会
初三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新初一、初三老师上岗课
教育硕士论坛(周校长)
教学五认真检查1
省示范初中迎查准备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校园卫生无死角的公益劳动
行为规范标兵评比、常规教育月表彰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0
初二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初三教师示范课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刘涌)
班徽、班歌征集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11
初一年级教学督导(班级、时间待定)
教研组长会
学科节
家长开放日
志远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期中质量分析会
教育硕士论坛(张鲁)
教学五认真检查2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成果展示
(志远班每班一橱窗)
活动性课程——秋游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校运动会
12
教研组长会
教育硕士论坛(丁文贞)
优秀教师复习示范课
主题班会公开课(志远班)(学习策略)
星级班集体申报听证会
后进生座谈会(各年级组)
新年欢乐颂主题活动、长跑
两周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
1
教研组长会
上缴教师工作手册、整理教师获奖情况
教学质量分析
教研组长检查教师上缴材料
班级小结、学生评语班级申报材料上缴
四、教导处人员分工
一、评选活动的组织
名校评选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申报学校的预查、资格确认、初评、择优推荐和材料选送等工作(市直学校的预查等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进行)。各县(市、区)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名校评选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质量。
二、评选标准
申报学校必须具备衢政发*号文件规定的四项基本条件。评审以各级各类省示范性学校评估标准为主要依据,即高中段学校须达省等级重点高中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小学须达相应的省示范学校标准,幼儿园须达到省一级幼儿园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参照相关标准评定。已经被命名为各类省等级重点高中或示范学校的,以组织评估验收时上级部门提供的评估报告为基本依据,着重考核评估时尚未达标项目的达标情况和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未经省等级重点高中评估或各类示范学校(幼儿园)认定的学校,要认真对照标准,做好自查自评工作。
为体现“坚持标准、注重实绩、尊重民意、好中择优”的原则,名校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办学历史10年以上,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抽测中,后20%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三年,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或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德智体美等各项竞赛中至少有获市集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以上的项目。
3、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于全市同类学校平均水平。小学(幼儿园)专科学历以上专任教师,城区学校达95%以上、农村学校达75%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城市学校达90%以上、农村学校达72%以上。高中段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10%以上。
4、拥有一定数量的知名教师。普通高中拥有在职全国优秀教师、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市名师、市名校长、市学科带头人等5人以上,其它学校3人以上。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评选范围:
1、在评选活动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在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
3、违章招生、违规收费,社会反映强烈的;
4、发生重大安全、卫生事故,经主管部门认定为学校应负主要责任的。
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第三批*市名校的评选继续向农村初中学校倾斜,以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申报名校的农村初中,在硬件建设、教科研成果获奖档次、拥有名师数量等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作为重要条件。
三、准备工作和评选办法
名校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校申报、县(市、区)推荐和全市联评相结合的办法。评选工作重在过程,重在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创优、创特、创新的积极性,重在发挥名校的示范导向作用和品牌效应,重在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
申报学校要在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争创名校为动力,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争创活动。通过争创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2、全面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以近三年为主)学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方面的经验,对照相应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自查自评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强化优势,弥补不足,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3、在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查自评报告,填写《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见附件),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正式申报要求(有关申报材料送市名校评选办公室)。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应包括学校历史沿革和概况,对照相应标准的自查自评情况,近几年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学校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等内容。在“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中,要求陈述申报名校的理由,重点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和成效,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在学校管理、事业发展、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较新较突出的成就。农村初中还要着重介绍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名校评选的申报程序和实施办法:
1、资格确认。学校经自查自评后认为符合申报名校基本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并由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预查及初评。预查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申报指导思想是否端正,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陈述的申报理由是否客观真实;学校在当地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得如何等。经县(市、区)初评确认具有申报资格的,由县(市、区)教育局向市教育局上报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
2、专家组考评。在接到学校的正式申请后,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考评。考评的重点是: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特色,队伍建设,办学水平和示范辐射作用等内容。在深入考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考评组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如实地将考评结果报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
3、社会公认度测评。对县(市、区)推荐的名校候选对象,由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在*教育网上介绍候选学校情况,以投票的方式接受公众测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民意测评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测评结果作为名校评选的参考依据。学校情况简介由各校提供,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
4、组织联评。在学校自评、县(市、区)推荐、专家组考评、公众测评的基础上,由市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评选出第三批*市名校若干所。
5、社会公示。对通过联评确定的第三批名校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教育局组织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按市政府文件精神,作出相应的处理。
6、命名表彰。第三批“*市名校”由市人民政府命名公布,授予奖牌并予表彰。表彰时间定于2009年教师节。
四、评选工作日程安排
1、7月15日前为学校申报,县(市、区)初评、推荐阶段。由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条件和评选标准,进行自查自评。符合条件的,向县(市、区)提出申报,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初评后,由县(市、区)教育局从中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并同时上报被推荐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各项书面材料的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2、8月10日前为专家组考评和社会公认度测评阶段。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综合考评,分别写出考评报告,提交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同时通过有关媒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申报学校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3、8月20日前为组织联评、社会公示和结果审定阶段。由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确定第三批名校的初选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而后,由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将评选结果报市政府审定。
一、评选活动的组织
名校评选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申报学校的预查、资格确认、初评、择优推荐和材料选送等工作(市直学校的预查等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进行)。各县(市、区)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名校评选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质量。
二、评选标准
申报学校必须具备衢政发〔20*〕42号文件规定的四项基本条件。评审以各级各类省示范性学校评估标准为主要依据,即高中段学校须达省等级重点高中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小学须达相应的省示范学校标准,幼儿园须达到省一级幼儿园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参照相关标准评定。已经被命名为各类省等级重点高中或示范学校的,以组织评估验收时上级部门提供的评估报告为基本依据,着重考核评估时尚未达标项目的达标情况和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未经省等级重点高中评估或各类示范学校(幼儿园)认定的学校,要认真对照标准,做好自查自评工作。
为体现“坚持标准、注重实绩、尊重民意、好中择优”的原则,名校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办学历史10年以上,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抽测中,后20%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三年,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或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德智体美等各项竞赛中至少有获市集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以上的项目。
3、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于全市同类学校平均水平。小学(幼儿园)专科学历以上专任教师,城区学校达95%以上、农村学校达75%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城市学校达90%以上、农村学校达72%以上。高中段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10%以上。
4、拥有一定数量的知名教师。普通高中拥有在职全国优秀教师、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市名师、市名校长、市学科带头人等5人以上,其它学校3人以上。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评选范围:
1、在评选活动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在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
3、违章招生、违规收费,社会反映强烈的;
4、发生重大安全、卫生事故,经主管部门认定为学校应负主要责任的。
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第三批*市名校的评选继续向农村初中学校倾斜,以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申报名校的农村初中,在硬件建设、教科研成果获奖档次、拥有名师数量等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作为重要条件。
三、准备工作和评选办法
名校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校申报、县(市、区)推荐和全市联评相结合的办法。评选工作重在过程,重在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创优、创特、创新的积极性,重在发挥名校的示范导向作用和品牌效应,重在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
申报学校要在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争创名校为动力,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争创活动。通过争创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2、全面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以近三年为主)学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方面的经验,对照相应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自查自评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强化优势,弥补不足,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3、在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查自评报告,填写《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见附件),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正式申报要求(有关申报材料送市名校评选办公室)。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应包括学校历史沿革和概况,对照相应标准的自查自评情况,近几年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学校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等内容。在“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中,要求陈述申报名校的理由,重点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和成效,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在学校管理、事业发展、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较新较突出的成就。农村初中还要着重介绍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名校评选的申报程序和实施办法:
1、资格确认。学校经自查自评后认为符合申报名校基本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并由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预查及初评。预查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申报指导思想是否端正,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陈述的申报理由是否客观真实;学校在当地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得如何等。经县(市、区)初评确认具有申报资格的,由县(市、区)教育局向市教育局上报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
2、专家组考评。在接到学校的正式申请后,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考评。考评的重点是: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特色,队伍建设,办学水平和示范辐射作用等内容。在深入考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考评组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如实地将考评结果报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
3、社会公认度测评。对县(市、区)推荐的名校候选对象,由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在*教育网上介绍候选学校情况,以投票的方式接受公众测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民意测评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测评结果作为名校评选的参考依据。学校情况简介由各校提供,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
4、组织联评。在学校自评、县(市、区)推荐、专家组考评、公众测评的基础上,由市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评选出第三批*市名校若干所。
5、社会公示。对通过联评确定的第三批名校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教育局组织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按市政府文件精神,作出相应的处理。
6、命名表彰。第三批“*市名校”由市人民政府命名公布,授予奖牌并予表彰。表彰时间定于2009年教师节。
四、评选工作日程安排
1、7月15日前为学校申报,县(市、区)初评、推荐阶段。由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条件和评选标准,进行自查自评。符合条件的,向县(市、区)提出申报,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初评后,由县(市、区)教育局从中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并同时上报被推荐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各项书面材料的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2、8月10日前为专家组考评和社会公认度测评阶段。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综合考评,分别写出考评报告,提交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同时通过有关媒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申报学校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3、8月20日前为组织联评、社会公示和结果审定阶段。由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确定第三批名校的初选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而后,由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将评选结果报市政府审定。
一、顺利地通过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达标验收,不仅为高邑的教育挣了光,也为高邑县挣了光,为职教今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这次创建省重的活动中,全校78名教职员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紧紧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成一个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集体。在创建省重的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全体职教人自觉牺牲节假日,晚上加班加点,经常干到深夜,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不折不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还积极为省重达标出谋划策,因为全体职教人只有一个共同心愿:为省重达标奋斗、为集体争光、为高邑职教中心的荣誉而拼搏!“我是一个小分子,集体是大分母。”职教人深深得懂得这一道理,并身体力行竭尽全力为学校这个大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招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今年春秋两季招生超过1000人,其中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550名。在校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近三年在校生的人数总和。
09年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面对职教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时调整办学理念,迅速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我校坚持把招生工作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以出口带动入口,以就业推动招生”的招生新理念,抓好就业,积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我校积极与县域内骨干企业积极沟通,并且和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大城市的企业进行广泛联系,积极推荐我校优秀毕业生前去就业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促进了招生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大力动员和发动教职员工投身招生工作,定目标,定奖惩,广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高邑职教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全体职教员工在中层领导带领下头顶烈日入户招生,走遍了全县一百多个乡村并把招生延及附近的元氏、赞皇、临城、赵县、柏乡等县。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完成各类招生1346人,创历史新高,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招生任务。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实训场地得到充实,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备,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提升,校容校貌得到改观,全体职教人时刻准备迎接省专家组全方位的检阅。2009年10月23日终于迎来了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组专家一行,全体职教人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省专家的首肯,并成功晋级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为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创新办校机制和办学模式。通过引入民间资金,创办了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幼师三个专业,高标准修建了汽车驾驶专业实训场,改扩建电气焊实训基地,努力打造电气焊特色骨干专业,以上五个专业共引入民间资金近50万元。
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业学校关门办学无疑是走向绝路。在市场竞争中,市场需求是学校办学的主要依据。一方面为掌握准确、全面、详细的市场信息,全体职教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调查,在充分掌握市场变化与企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与部分经济效益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潜力,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与先进兄弟学校、高校对接,开展广泛的联合办学,开辟学校发展的新空间。采用1+2的办学模式,与石家庄市职教中心联合开办了幼儿艺术专业,与天津翔宇科技贸易学校联合开办了电子电工专业,与江西弋阳工业经济学校联合开办了列车服务和列车机修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一切都使我校扩大了影响,壮大了我校的办学实力,为我校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四、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优化,办学档次显著提升。学校加大对基础条件的建设,对所有建筑物房顶,进行了防雨防漏处理,对教室、宿舍进行整修粉刷,更换塑钢门窗,整修了线路,新上饮水锅炉,新增教学及办公微机一百二十多台。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学校院落、教学活动场所进行了修整美化并引入积极的文化内涵。
五、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建章立制,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痼疾,全面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学校在08年校级领导班子改组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份,结合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对学校中层领导进行了公开竞聘,在全县教育系统内选拔产生了7名中层骨干,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着手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聘任制度改革。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成立后,着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内率先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全员聘任制改革。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促进了教师的流动,盘活了教师的干劲。同时结合上级精神,实施“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重要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积极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今年阳光工程培训200多人。送教下乡,通过到市教育局争取农村“双带头人”招生指标,由原来的200人增加到550人。送教进企,成立了校企合作开发小组,定期到我县支柱企业授课。
第二章 问渠哪有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谈创业构想
创业计划的构想是建立在学校的引导和学校有形与无形资源之上的,中南大学创新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创业的平台,是所有创业理想的奠基石。
一、乐器培训中心创建的切入点:
1 创新素质教育基地有无形的品牌效应;
2 学校提供有形的场地;
学校学生人数多,相对很集中,是其它地方很难达到的;
学校老师和领导给我们的支持与指导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
创新素质教育基地的领导愿意给一些资金的投入;
每届都有新生入学,这是一种不间断的资源优势;
到现在为止铁道校区还没有正式的乐器培训辅导,而有一些同学想学乐器,找老师却很不方便,单独请老师的费用又很高;
我从湖南师大艺术附中毕业,从小也受到过一些艺术的感染所以对艺术很感兴趣,对怎样办班也有一定的了解;
认识一些搞艺术的老师,也能请到一批教乐器的兼职老师;
大雅音乐学校以及节奏琴行愿意提供教学指导与师资;
相信自己能组织一个和谐、积极的器乐理事会,负责招生宣传工作。
二、创业进行比较:
要创立一个品牌,取得社会的信誉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向国家交纳经营、管理等税务,这样就需要企业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是建立在较高的资金投入上的,所以创业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创业风险很大;
人员很复杂,经营管理难度很大;
三、分析
有学校的大力支持;
学生有兴趣,只要宣传有力,收费合理,应该有很多同学愿意去学;
老师有一定的保障。
三、推论: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及有希望建立一个收费较低,旨在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普及型乐器辅导班。
第三章 市场调查
一、具体安排
时间(2002年11月——2002年1月)
制作调查问卷表200份,并打印出来;
组织人员进行调查;
对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
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总结。
二、分析
经过将近2个月的调查统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想学乐器,但有很多人愿意出的学费很低,比喻有同学一个月只愿出30元来学一门乐器,有10%的人认为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接受,但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水平。
三、预算
1 经济预算 招生费
宣传费 彩喷三张、写真一张
宣传单1000份
乐器演奏会彩喷
乐器演奏会节目单1000份
教师上课费用——一次课100元
请老师、打印、做彩喷的车费
2 场地费用预算
3 收取学费预算
4 利润预算
四、推论
可以建立一个乐器培训中心,如果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之后,学习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第4章 申报材料
中南大学创新素质教育基地的创建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而且确实可行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得知学校愿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创业平台,由我们乐器培训协会商量决定,策划了“创新素质教育基地乐器培训中心”这样一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目 的:策划乐器培训中心,是为了锻炼我们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体验理论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通过实践,不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提高我们进入社后的生成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的能力,使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生动,不仅把书本上的东西学好,同时还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所放松,而且可以加强工科学生的艺术涵养,使大学校园成为培养复合性人才的摇篮,使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与音乐结缘的学生,真正亲身体验一次艺术的魅力,音乐的灵魂。
组织方式:乐器培训中心由学生组织、策划,学校领导担任顾问,指导这个组织向健康、积极的方向上发展。组织成员主要由器乐协会组成,聘请乐器专业老师,付给工资,进行统一管理,对培训学生收少量的费用。
合作方式:乐器培训协会采取与外界合作的形式成立乐器培训中心,乐器培训协会(甲方)提供教学场地,负责校内管理、组织等事务,赞助单位(乙方)组织一批教学骨干老师,以及提供几门较
昂贵的乐器,供教学和学生练习时使用。
规 模:根据具体的报名学生人数而定,具体规模有待进一步调查统计,只要学校的场地允许,培训规模可以适当的扩大,但这是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与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为前提的。
前景预测: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乐器培训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我们学校现在还没有正式全面的乐器培训班,很多学生搭很远的车到外边学习乐器,有些是因为学费较高,而没能学的学生,还有一批同学想学,而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接触到,也成为他们一种遗憾,而且每年开学后都会有新生来学习,前景看好。将来学校开设音乐专业后,我们也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次序,培训中心只招收非专业的业余乐器爱好学生,使学校的艺术气氛更加浓烈。
培训时间:安排在学生的双休日以及暑假的前段时间,培训班,每期招生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为两个月,这样也可以在考试的前期停止培训,不影响学生的考试。
培训内容:吉它、扬琴、架子鼓、电子琴、小提琴、笛子、长笛、萨克斯、钢琴、二胡、古筝等。
师资:聘请几名知名的乐器专家,现请到的有著名洋琴演奏家鹏程,来我们培训中心教学,以及一些对工作负责的专业老师,并定期聘请国内知名教授来我校开讲座,这样可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我们中南大学的音乐教授,只要他们有时间,有机会也将请他们为培训中心开一些相关讲座。
管 理:学校的领导给予指导,由乐器培训协会对培训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乙方与乐器协会共同制定培训制度
,具体的合作合同。
希望学校能批准“中南大学创新素质教育基地乐器培训中心”成立,并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让我们学生自己开拓一片新的视野,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以至用,学以创新。
申报人:聂其林 学校盖章:
时 间:2002年11月20日 签 字:
第5章 创业计划的实施
1 组建创新素质教育基地器乐理事会
理事长
副理事长
招生干事(部员4人)
宣传干事(部员4人)
2 起草与节奏琴行的合作协议书
乐器培训合作协议书
一、订立合同双方
甲方:中南大学创新素质教育基地器乐理事会
乙方:节奏琴行
以上双方进行乐器培训合作,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共同发展,在遵守中南大学规章制度、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双方相互尊重,协商事宜。
二、合作双方权利及义务
1 甲、乙双方是合作关系,由甲方经营、管理培训中心,以及负责招生、宣传工作;
2 甲方负责安排培训场地;
3 甲方对培训费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发放老师工资,发放招生、宣传必须开支费用;
4 甲方对乙方提供的老师有监督权,如果某班有50%以上的同学反映老师教学存在问题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更换老师,并适当扣除该老师工资;
5 甲方为乙方宣传提供支持;
6 由甲方向学校申请乐器演奏的场地,并为乙方提供在校园进行乐器演奏的冠名,乙方可以借此宣传各种乐器,由乙方组织乐器演奏的老师以及所需硬件;
7 乙方组织乐器租借工作以及出售各种乐器,学生自愿选择,甲方给予支持,并对所需乐器进行统计;
8乙方对老师享有人事管理权,负责所有老师的安排与调动工作;
9 乙方出售乐器所得 %返回给理事会作为活动经费开支;培训中心的所得收入,除去一切开支外,节余为培训盈利,其中甲方得90%,乙方得10%;
10 本学期开班时间为二个月,每次培训时间为2课时,二个月共培训8次时间为双休日上午,培训开始后,中途不能因客观原因停止上课,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11如果以上班未达到办班规模,或者有学生需要单独辅导的另行商定老师工资;
三、最后
1 本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批,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修改;
2 合同期限暂定为2003年开学到本学期培训班结束,如果合作成功,以后合作将另行商定;
3 本协议正本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送中南大学艺术学院一份。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3003年2月12日
3 学校审批
4 制定工作时间表
培训中心工作进度表
2003年1月17日
开始筹备培训中心的宣传、招生、老师、乐器、以及组建理事会.
2003年2月10日
与节奏琴行商定合作协议,包括课程老师工资,乐器租买,演奏会事项
2003年2月15日
合同交学校审批,下午与节奏琴行签字
3003年2月16日
打印宣传资料制作大型彩喷4张,宣传单1000张
2003年2月19日
开始宣传,贴出彩喷和海报
2003年2 月22日
开始设点招生,同时开始统计租购乐器的名单同时开始申报筹备演奏会
2003年3月9日
主办乐器演奏会,并进行乐器宣传和现场报名
3003年3月10日 报名截止
2003年3月10-15日 统计班级规模租买乐器到位
2003年3月23日 正式上课
3003年5月10日 第一期培训班结束
中南大学器乐理事会
2003-2-11
5 申报乐器演奏会场地(大礼堂)
6 制作广告传
经中南大学批准成立的创新素质教育基地,在2002年10月份通过了教育部专家团来校考察评估,并受到相当重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隶属于创新素质教育基地的乐器培训中心正式成立。由理事会对培训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本着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本着增强广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同学们的知识层面,培养复合性人才的宗旨。现在正式面向校内外定期招收喜爱想学乐器的初学者,以及有音乐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我们主要推广的是一种普及性教育,希望对音乐曾经有过梦想的同学千万别错过此次机会。
培训乐器:古典、民谣吉他、二胡、笛子、电子琴、长笛、萨克斯、小提琴、古筝;对架子鼓、扬琴、电吉他等我们将开设单独辅导,学费待定,当达到办班的规模后,我们将进行集中培训,如果有学生想对其他乐器进行单独辅导,请到报名处咨询。
教学工作:培训中心将聘请省内知名优秀老师以及承担湖南省吉他等级考试的专业老师担任培训工作,如果学生对老师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向培训中心器乐理事会汇报,如查实老师存在较大的问题,我们将辞退老师,保证教学质量,请广大同学放心。并且培训中心将由艺术学院领导担任顾问。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培训场地:艺术学院(报名结束后分班,并在铁道校区公布)
培训时间:第一期培训班时间集中在2003年3月15日—5月4日双休日上午8:00—12:00。共两个月(16课时)
乐器来源:一、自备乐器;
二、我们联系厂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各种乐器,供不同需要的同学选购。
三、租借培训中心提供的乐器。
培训费用:古典、民谣吉他初级班 80元/期 租借乐器 30元/月
吉他提高班 120元/期 租借乐器 50元/月
笛子班 50元/期 租借乐器 10元/月
二胡班 &n
bsp; 80元/期 租借乐器 50元/月
小提琴班 120元/期 租借乐器 50元/月
电子琴班 150元/期 租借乐器50元/月
古筝班 160元/期 租借乐器 80元/月
长笛班 180元/期 由于管乐易生锈不便租借
萨克斯班 180元/期 由于管乐易生锈不便租借
报 名: 2003年2月18日—3月13日,携带1寸相片到指定地点10舍—11舍 报名,领取培训中心学员卡。
咨询(补报):5舍225室 电话:2658555 5641435 聂同学
5舍206 2659946 5641417 李同学
我们的宗旨是“以最低的价格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的学习乐器。请相信,一门艺术特长将使你们受益终生!
我们还将筹办一次高水平的乐器演奏会,具体时间将贴海报通知;
7 培训中心报名8 表
中南大学乐器培训中心报名单
姓名 住址 电话 院系 乐器 学费 是否租买 档次
创新素质教育基地2003年2月
9 培训中心学员卡
10 贴海报、发传单
11 设点招生(10舍12 ——11舍13 间)
由招生干事和宣传干事负责
14 统计报名15 人数
16 组织乐器演奏会
17 组织老师上课
第六章 计划
1、 5月10日总结培训中心创业成果;
2、 只要本次创业不3、 亏本,4、 下学期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功,5、 因为只有把同6、 学们的目光吸引过来了,7、 就能招到更多的学生,同8、 时培训中心的影响也扩大,9、 便于对下一届的新生进行宣传,10、 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
11、 如果此次创业成功,12、 可以继续开办声乐、舞蹈培训。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在投入巨资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创建成为无锡市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发挥校园观念文化的导向下功能
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三年来在校园各个方位,逐步布置校训、三风、名人名言、优秀毕业生人生格言的宣传牌及行为规范警示牌,运用积极的舆论导向,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
.发挥校园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文学社、校记者团、广播站、电视台、舞蹈队、合唱队以及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健美操俱乐部等社团组织有十余个,学生参与率达左右,每年举办两次艺术节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身心和特长的发展。我校参加全市重点高中辩论赛勇夺第三名,校舞蹈队参加市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并多次代表镇参加市文明广场的演出,在省重点高中验收中我校的文艺汇报演出获验收组专家好评,在全省、全市的多次征文活动中都有多名学生获奖。
二、建设好两支队伍,夯实育人基础
近年来,我校事业一路高歌猛进,靠的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靠的就是充满朝气的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着力造就育人队伍
⑴强化师德教育,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
师德素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校近三年来开展了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主线,以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重塑人类灵魂工程师良好形象的“塑形工程”系列活动。通过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使广大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获得进取的力量。组织教师收集和学习古今中外弘扬高尚师德的名言、警句,使广大教师从中领悟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道理。组织教师从自己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自编铸造师魂、弘扬师德的格言,使教师师德素养有了新的提高。
⑵为教师铺展成功道路,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着力追求
近年来,针对学校由于规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新教师猛增的实际,我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成才规划,坚持不懈地抓好新老教师的结合的“青蓝工程”和德岗教师制度,抓好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与岗位自学的结合,抓好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抓好岗位锻炼与总结提高的结合,建立了岗位锻炼的成才机制。
.着力培养学生干部队伍
在我校的学生自我管理中,学生干部是一支重要的队伍,他们功不可没。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⑴民主推荐,⑵岗位竞选,⑶组织培训,⑷活动锻炼,⑸参与管理。三、培养好全体学生,实践育人理念
近几年,我们大力改革“高空德育”模式,加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建立双向多维立体化的德育结构,形成了班主任为主操作,教学为主渠道,班集体建设为主途径,自我教育为主方法,并辅以社区的齐抓共管(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创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多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做到“八化”:
.德育要求的时代化
德育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跟上时代的“脉搏”。
首先,我们在观念内涵中力求注入新的活力。我们通过开展“庆建党八十周年,展成化学子风采”的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爱党、爱国主义情感体验;通过闭路电视播放中国加入、奥运赛况等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次,我们在形式上力求要适合当代学生求新的特点。通过在全校学生中招聘校广播站和电视台记者、编辑、播音员,征集绿化短语,征集学校学校标语牌的名言、警句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教育效果。
第三,我们策略上突出“开放性”。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开展“与社会牵手、让青春发言”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德育网络的立体化
在德育机构和组织方面,我校开辟三条德育渠道,形成立体化德育网络。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德育领导小组、年级德育指导小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三级构成,三者职责分明,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学校各项德育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的团委、学生会,年级的团总支、学生分会,班级的团支部、班委会三级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年级的安排,根据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三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警校共建,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社会的育人功能,形成了一个校内校外处处有人教,在校在家时时有人育的主体德育网络。 共2页,当前第1页1
.德育内容的层次化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社会实际,围绕培养“四有”新人,适应未来社会的总目标,确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序列化德育教育重点:高一以国情教育、养成教育为主,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养成好习惯、适应新环境;高二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三以成才观、就业观教育为主,做好升学与就业两手准备。这样层次分明、前后衔接、整体推进,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各年级教育内容可穿插渗透,同时组织心理素质讲座,使学生在校各阶段的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均有良好的发展。
.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一方面各科教师备课上课中坚持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开发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寓教育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环境熏陶之中: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都组织大型教育活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严肃隆重,国旗下讲话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各班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生动活泼;全校多块板报每两周一期,画廊月月更新,异彩纷呈;开设的心理活动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请专家到校作科普讲座、法制报告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希望的五月”、“成化之秋”艺术节展现了当代学生的风采;参观、访问、郊游、十八岁成人仪式、种植“共青林”、参加创建卫生镇劳动和农村劳动、举办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效良好;每年新生的军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校“爱心育苗”基金会资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获得社会广泛赞扬;“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的通讯曾登上《无锡日报》,广为传诵;“弯弯腰”活动、节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小分队”净化美化了校园。
.德育管理的刚柔化
传统的刚性管理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它使德育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因此,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建设,把成化学生日常规范项编印成册,每人一册,开学逐条学,平时重点学,出现问题反复学,使日常要求铭记于学生心中。但刚性管理容易陷入机械化、简单化。面对目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的学生,我们的管理也需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我校要求教师在管理中突出“四重”:内在重于外在,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
如每学期开展的“校风建设月”活动,一方面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刚性的规定,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师生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耐心细致的帮教转化工作,让柔性管理发挥入理、入情、入心的能效。
.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我们充分利用本校一流的装备设施,发挥它们在德育中的作用。一运用闭路电视,每天中午和晚自修前的时间,播放新闻分,科技博览、焦点访谈等节目,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生活。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主题班会,增加活动容量,提高活动效果。在全市德育活动观摩和省重点验收中获得好评。三利用网络技术,下载德育信息和理论,以共享文件在校园网中供教师学习,或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集中讨论,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德育考核的常规化
“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保存办法。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传递文献信息的专门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参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利用在文献收集工作中的各种优势,制定合理的采访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原则
(一)全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在秉承图书馆采访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田野调查,深入非遗现场的采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散落民间,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做到每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采购完备,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在“访求”方面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的做好访求笔记,务求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访求记录,为进一步采购做好目录体系。
(二)层次性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此后各省、市都相继按批次公布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延续。非遗资源的采访,要明确采访的重点和范围,采访要有层次性,秉承级别采访原则,即级别越高的项目优先采集,完备收藏,先把要重点采访对象的申报材料、非遗实物、口述历史、物理环境等完备收藏,然后再梳理其他的非遗作品,形成重点项目完备收藏,一般项目零散收藏、完备记录的体系。
(三)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中,离开特定的环境、孤立的采访传承人或是保存非遗的实物,都失去其表现的内涵。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既要以物质的形态收集非遗的实物,还要通过音频、视频等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对其作品的描述、产生的历史背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四)活态性
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创新,这也注定它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也要依据采访对象、环境、民族特性的不同保持活态性,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时空下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比如徐州剪纸的传承人王桂英的剪纸技艺,心里想什么就剪什么,整个构图在剪纸过程中快速形成,每一幅作品就是一副动态的农村生活长卷。其作品在几十年的时代演变中,风格上保持原真,但作品的类型上体现活态原则,层出不穷。我们在采访的时候采取田野调查跟踪采访,不定期深入其家中,融入其生活,利用多种采访技能,体验农村生活场景,领略其剪纸技艺的演化变革。
(五)原真性
采访的原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访的非遗项目是原真性的,真正的非遗应该是原生态的,人和当地生活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由于利益的驱使,现在一些非遗项目脱离了原真性本色,烙上现在机器的痕迹,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规避。第二,非遗的采访要保持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在乡村田野,街道小巷,采访的时候不能因为地处偏远而走马观花,或者根据地方文化部门提供的非遗目录采访,而是要设身处地,深入田间地头,拉近和非遗传承人的关系,跟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做深度采访、原真采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方法
(一)政府主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和图书馆正常采访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无论是哪一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都不可能避开政府部门的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申报、认定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提供文献和人力资源,脱离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单独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是行不通的。为此,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签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利用文化部门非遗文献和人脉上的优势和学校在人才、文献信息保护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建设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工作。在协议的基础上,我们从徐州市文化馆采访到项目书200多种,非遗图片3000多幅,音频1000多分钟,还有大量的视频材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化部门的协调帮助并征的传承人同意的情况下采购非遗实物200余件。
(二)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街道、乡)、不漏种类”。2009年我们以举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为契机,数次跟随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深入田间地头、街道乡镇,有选择对徐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摸底采访,细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风土人情、传承沿袭、保护情况等,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比如我们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桂英老人及其技艺的采访就有五六次之多,徐州香包的传承人王振霞老师的采访更是不下十次,这些前期的亲历亲为采访调查,为后期的数字资源库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源。
(三)学生收集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充分利用生源大都来自本市周边的优势,弥补采访人员的不足,招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生充当采访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访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技能。由于当地的学生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民族特性、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培训所掌握的采访技能,对于他们来说,采访就变的得心应手,并能按照事先拟定好的采访项目、内容、形式、方法,做好采访笔记。学生收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地方性特色明显,地方高校又缺乏采访人员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来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构建非遗采访体系,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捐赠
徐州目前已经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2800多项,每一个项目在传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实物和技艺类目繁多、琳琅满目,靠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在保证正常采购的基础上,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现实的,况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无形的遗产,凝聚了民族情结和文化认同,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是无价的。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上,我们在采取正常的采购外,鼓励传承人捐赠这种方式,我们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展示的时候特别标明捐赠者的姓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内容
(一)文字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文字材料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项目申报书、田野调查笔记等,这方面的文献主要通过地方文化部门获取。
2、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2009年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非遗研究论文100多篇,我们把它完整的收录到非遗资料库;会议期间产生的大量会议文献;另外特别关注徐州地区地方文化研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论文;
3、图书通过各种采访途径,尽量全面收集各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图书,尤其是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采访层面没有收全的图书,我们和数据库商合作,在合理使用原则框架下,按需订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书,保证国内研究著作的收全率,保证一本图书既有纸本,也有对应的电子文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是传统文化、制作技艺的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是一项全新的、紧迫的、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冲击,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速消失。因此,我们多次深入传承人家中,通过捐赠、采购的方式收集非遗代表性作品,目前共收集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等代表性作品200余件。
(三)照片、音频、视频
为了更加细腻的展现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我们专门购置高性能照相、摄像设备、非线编设备。对每一次采访调查的场景、实物、人物跟踪拍摄;采用音频设备采录传承人口述资料。对一些传统戏曲、文艺表演、手工工艺、节庆活动、祭祀活动等,更加注重影像保存。在一些民俗活动如云龙山庙会、泰山庙会的影像采集的过程中,不刻意回避一些封建的、原始的场景,在后期制作中,除采用技术手段修饰相关环节外,对拍摄的内容不加任何粉饰,保持其原真性。
(四)多媒体资源
今年以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发展的伟大旗帜,以招生、省重达标工作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为动力和杠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新一届校领导班子空前团结,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各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我校于20__年10月23日顺利通过了省重专家组达标验收,这是对我校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活动的最大肯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开创了我校发展的新局面,为高邑县职业教育事业和高邑人民奉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将09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招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今年春秋两季招生超过1000人,其中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550名。在校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近三年在校生的人数总和。
年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面对职教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时调整办学理念,迅速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我校坚持把招生工作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以出口带动入口,以就业推动招生”的招生新理念,抓好就业,积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我校积极与县域内骨干企业积极沟通,并且和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大城市的企业进行广泛联系,积极推荐我校优秀毕业生前去就业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促进了招生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大力动员和发动教职员工投身招生工作,定目标,定奖惩,广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高邑职教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全体职教员工在中层领导带领下头顶烈日入户招生,走遍了全县一百多个乡村并把招生延及附近的元氏、赞皇、临城、赵县、柏乡等县。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完成各类招生1346人,创历史新高,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招生任务。
二、顺利地通过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达标验收,不仅为高邑的教育挣了光,也为高邑县挣了光,为职教今后的发展开本文来源:文秘站 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这次创建省重的活动中,全校78名教职员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紧紧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成一个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集体。在创建省重的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全体职教人自觉牺牲节假日,晚上加班加点,经常干到深夜,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不折不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还积极为省重达标出谋划策,因为全体职教人只有一个共同心愿:为省重达标奋斗、为集体争光、为高邑职教中心的荣誉而拼搏!“我是一个小分子,集体是大分母。”职教人深深得懂得这一道理,并身体力行竭尽全力为学校这个大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实训场地得到充实,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备,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提升,校容校貌得到改观,全体职教人时刻准备迎接省专家组全方位的检阅。20__年10月23日终于迎来了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组专家一行,全体职教人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省专家的首肯,并成功晋级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为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创新办校机制和办学模式。通过引入民间资金,创办了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幼师三个专业,高标准修建了汽车驾驶专业实训场,改扩建电气焊实训基地,努力打造电气焊特色骨干专业,以上五个专业共引入民间资金近50万元。
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业学校关门办学无疑是走向绝路。在市场竞争中,市场需求是学校办学的主要依据。一方面为掌握准确、全面、详细的市场信息,全体职教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调查,在充分掌握市场变化与企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与部分经济效益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潜力,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与先进兄弟学校、高校对接,开展广泛的联合办学,开辟学校发展的新空间。采用1+2的办学模式,与石家庄市职教中心联合开办了幼儿艺术专业,与天津翔宇科技贸易学校联合开办了电子电工专业,与江西弋阳工业经济学校联合开办了列车服务和列车机修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一切都使我校扩大了影响,壮大了我校的办学实力,为我校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本文来自四、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优化,办学档次显著提升。学校加大对基础条件的建设,对所有建筑物房顶,进行了防雨防漏处理,对教室、宿舍进行整修粉刷,更换塑钢门窗,整修了线路,新上饮水锅炉,新增教学及办公微机一百二十多台。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学校院落、教学活动场所进行了修整美化并引入积极的文化内涵。
五、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建章立制,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痼疾,全面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学校在08年校级领导班子改组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份,结合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对学校中层领导进行了公开竞聘,在全县教育系统内选拔产生了7名中层骨干,为职教中心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着手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聘任制度改革。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成立后,着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内率先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全员聘任制改革。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促进了教师的流动,盘活了教师的干劲。同时结合上级精神,实施“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重要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积极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今年阳光工程培训200多人。送教下乡,通过到市教育局争取农村“双带头人”招生指标,由原来的200人增加到550人。送教进企,成立了校企合作开发小组,定期到我县支柱企业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