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3: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考政治答题技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篇1

高考政治大题的答题技巧【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

从这些方面回答:

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

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

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

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要结合材料;

【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

一、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生产。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吸收资金、技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对党】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思想文化意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

【答题技巧】

当题目问“为什么”时的答题思路

要说这件事的依据

重要性(作用意义目的等)

必然性(这件事存在的客观实际)

可能性(存在的主观条件)

或者不做的危害(导致消极后果)

【启示类】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二要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应该怎么说);

【反映类】原理方--分析

把握材料,给我信息,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当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1X)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X)

2.【关于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

3.【关于流通中实际货币量的计算】流通中的货币量=(代售商品数量乘以商品价格)除以货币流通次数。

(1)如果某国代售商品总量为X件,平均售价为Y元,在一定时间的为中单位货币流通N次那么该国的纸币发行量为该国纸币发行量=(X-Y)/N

(2)该国商品价格上涨了百分之Z,那么,纸币发行量=【X-Y(1-Z】/N

【关于汇率的计算】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设100单位外币=X元人民币

(1)当外币升值y%

汇率=x-(1y)元人民币

如果原来购买某商品需要M单位外币

则现在需要人民币为M-X-(1Y)元

如果贬值则反之

【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

利息=本金-利率

设某人讲M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X%则该人可得到的利息为M-X%元

如果利息率提高了y%利息为M-X%-(1Y)

如果下降则反之

【哲学只要记住原理世界观就可以了】

基本都是这样了,因为哲学方面没有相应的答题技巧和套话,只要记住相应的世界观再联系材料,基本就可以得到分了。

关于政治生活,只要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宗旨等等就可以了。

高考政治的复习建议1.高三进入专题复习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复习时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

(1)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全面地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和评价,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必然要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就必然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学生的基本要求。

(2)围绕重点进行攻关复习。第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也是高考政治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如物质概念就是哲学大厦的基础,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对整个哲学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学会将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实行“对号入座”。

(3)主动关注高考新动向。近两年来,高考政治试题中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考核内容出现较多,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创新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过程合理性与否等,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同时还要多加训练。

2.注重复习方法,脚踏实地取得实际效果

(1)在复习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①顺序原则。先看书后练习、先自己做题再核对答案、先自己思考、查阅书本再问老师或同学、先易后难。②适度原则。从量上来讲,就是既要有总量的保证,又要有各种题型的练习,尤其不能因为怕写字,就只做客观题。③自主原则。不能被动地对待练习,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自主地寻找相关练习,加强训练。

(2)复习要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实际上,在高三的全年复习中,都要一直贯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答题技巧。如果说一轮复习侧重微观知识的掌握,那么专题复习就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教师要精选试题,精讲精练,用试题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高考政治总复习的方法一、整合热点,突出重点

高考政治不会远离热点,抓好热点复习是政治复习的必要环节。

复习热点要注意归纳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币汇率改革等热点就可以整合为宏观调控。

要注意抓住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热点专题都贯穿着这一主线。再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心环节。

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点,要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如对新农村建设的复习只要抓住三点即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建设新农村的原因、意义(为什么),如何建设新农村(怎样办)。

另外,对相关的热点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了解,这实质上是微观切入的问题,符合高考命题情境创设的特点。

学生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使专题复习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分析、理解问题就有深度,不至于答题就事论事,泛泛而答。

二、归纳技巧,注重规范

“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

审题不清、判断不准确、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信息。

做主观题时,要有层次,分段写答案;答哲学题不能简单地罗列原理,要抓住重点展开论述,多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地去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学科术语、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词。

篇2

一、命题探秘:“万变不离其宗”

历年高考政治学科的命题都力求“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今年高考政治试题也一样。总体来说,与前两年相比在难度上基本持平,主观题整体难度比去年要略微难一些,格局略有变化,难易适中。题量与去年一致,分值的分布总体也比较稳定。题型稳中有变,选择题仍然以因果关系类、体现类、引言类为主,只是试卷格局略有变化。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由去年的7道增加为今年的10道。另外,今年没有出现近几年必考的计算类选择题,不少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应该略感欣慰,非选择题仍以原因分析类和措施类为主,更加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观题同时出现两问:38题第1问和39题第3问都是让学生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就明显充满探究性和体验性,符合新课改理念,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全面性,这对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高考命题怎么设问: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突出能力立意

高考命题点应当是社会热点和教学重点的结合,不能结合教材重点的纯粹热点、新闻是不便于考察或没有意义的。可以说,素材的选取是“别有用心”的,必定围绕学科的主干知识进行设问。因此,扣紧教材观点去组织答案,落实到卷面上的必须是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时适当补充时政观点。既然设问是立足课本的主干知识,所以在分析材料时就不要被相对陌生的材料吓倒,要相信其答案我们肯定学习过,这也特别要求我们对教材知识一定要熟悉,否则材料看了半天你都联系不到相关的知识点去。今年的试题所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考纲和教材中的重点主干知识或基础知识,比如主观题所考查的经济生活的“收入与分配”、哲学生活的“辩证否定观”等。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科学素养,突出能力立意。

三、高考命题怎么选材:宏观视角,微观切口――关注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政治问答题通常不回避热点,且选取的材料大都具有时代实效性、突出当前国内外热点(国内热点为主)、突出区域特色等特点,考察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重大方针、路线、政策的理解运用,可以说选材的视角是很宽泛的。今年的试题选取了国际金融危机、海外并购、反倾销反补贴等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体现出政治学科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点。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试卷中的比重很大,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可以说,选择题答题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得分的高低。当然做选择题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了选择题的解法研究,同时参阅了一些资料,概括出了在选择题解答过程中要掌握解题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思路和“九排除”的解题方法,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解题的基本思路

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所谓审题,就是透彻地理解、弄懂题目的含义,找出题目的意向性的过程。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审题干和审题肢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做到三审。

审题干(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读懂题干,这是前提,也是常识,但有的同学最容易被忽略这一步。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粗略一看,还一知半解时,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对选项拿不准时,再回头看题干。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造成越分析越糊涂。

1.在审题干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三点:

(1)}干的选择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选择。

(2)题干的命题类型,是概念、原理(或观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比较、事实的分析、综合型。

(3)题干的规定性,包括要求选择的范围、角度、层次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表现不同题干时侧重点不同。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干的主题词、中心词和限制词,体现命题的意图。

明确立意。每道选择题都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要把握这一中心,对长题干要短读,概括大意;对短题干要长读,理解其深刻寓意。抓住材料中心的基本方法是浓缩。对复杂单句,主谓宾即为材料中心;对复句或是段落,第一层逻辑关系即为中心意思。这些都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抓关键词。关键词语是题目的“题眼”,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扣引导语。引导语作为材料与题肢的联结词,规定了选择的方向。不同的引导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要求。如表示思维方向的引导语:正确的、不正确的;表示知识范围的引导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哲学生活道理、政治生活道理。文化生活道理等;表示内容的引导语:措施、制度等;表示程度的引导语:根本、主要等。

篇3

高中政治由于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往往会被学生认定为是一门难度超纲的学科。纵观高中文科的考试,学生在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中所获得的分数往往会低于其他文科类学科,很多学生都因为政治的观念性强,而不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实不然,高中政治知识点虽然庞杂,但还是拥有一定的模块和规律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的考试题型相对固定,无非就是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考查点也大都集中在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的理解,因此,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也存在一定的答题规律和技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答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够轻松获得高中政治学科的高分了。

 

一、熟悉高中政治课本,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组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这些知识虽然庞杂,但是归类起来也是很轻松的。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后的复习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并且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以后的复习工作十分有用。

 

首先,高中政治最初接触的部分是经济生活部分,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的经济制度、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经济体制,以及部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等。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 可以将每一章节的小标题标记出来,这些小标题往往都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总结性话语,同时,每当碰到概念性知识点时,学生需要着重记忆,这些概念往往会成为选择题的考查点。经济生活这部分知识由于概念性较强,的确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可能有抵触心理,这时候建立知识体系、整理知识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越往后知识点学习得越深,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整理和复习习惯。

 

其次,对于学生接触的政治生活,学生需要对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记忆框架,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国家、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分成国家、人民和政府三个小模块,在每个小模块中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再者,是文化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虽然这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稍微轻松一些,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最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就是哲学生活这一部分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哲学部分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迷茫,觉得不能理解哲学史的内涵,甚至不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概念理解起来困难,且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理解,一点一点把握住哲学部分知识的主线,从而整理出哲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

 

二、注意细节,把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选择题,一类是主观题。学生必须要明确,选择题的考查点往往集中在细节理解上,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之外,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就是要阅读题干,抓住题干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每一道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学生只有读懂题目,抓住题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下手进行思考。同时,找准关键词对于解答选择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关键词往往代表了不同的考查方向,学生需要根据关键词来选择题目的答案。例如,题干中提到“本事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这个时候,学生就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题目的分析,即使有的答案很有道理但是不属于哲学范畴,学生也不能够轻易选择。

 

其次,学生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法排除的对象也可以分为错误选项、无关选项、混乱选项。错误项指的就是这个选项本身就存在错误,例如,选项中出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大于义务”,这一类选项往往本身就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学生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将其排除。无关选项,顾名思义就是与题目无关的选项,这种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一段文字,但是与题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关。例如,题目询问“题干中所体现的经济学知识有哪些”,这个时候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与经济学无关的选项,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题目的关键词入手,进行无关选项的排除。

 

混乱选项就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逻辑顺序不正确,或者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话却是错误的。面对这一类选项,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在看到前半句的时候觉得选项是正确的,后半句看都没看完就填到题目中,这样的失分是十分不值得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实在不会解答的题目也不要慌,只要把握住一点考查方向,理清思路,排除绝对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大胆猜测,切忌慌乱。

 

三、理清思路,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中,由于主观题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且所占分值最高,往往最令学生头疼。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总结了学生觉得主观题难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知识点答不全,经常丢三落四,这个题落下一个知识点,另外一个题再落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丢三落四之后,最后的得分往往就会不尽如人意。

 

高中政治主观题往往可以分为几个题型,体现类、为什么类、依据类、启示类等等。其实无论是哪种问法,学生都不用慌乱,基本的套路就是首先要分析题干,归纳题目中的观点;然后就是要根据自己归纳出的观点,联想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到底有哪些,尽可能全面地罗列出来;再运用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最后,学生往往需要加上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除此之外,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一定要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答题,切忌运用网络用语等俗语。另外,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字迹工整,不能乱涂乱画,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阅卷老师在批阅题目的时候看不清字迹而丢失分数。

 

篇4

高三政治复习课中,主要任务是根据《高考说明》,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在高考中取胜。

笔者从近几年的高考备考教学中感悟到: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是比较容易找规律的,在高考复习中,只要我们善于抓好“三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复习的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那么肯定能为文综整体成绩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一、巧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知识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答题时“思路清晰”。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形成的根基。因此,在高中政治复习中,首要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高中政治四个模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考试中需要时就能随“点”随“到”、手到擒来。

这些年文综命题都在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主体网络定位法构建知识体系。在具体操作中,我给出一个主体知识范围,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建构与这一主体有关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建构,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中建构,学生构建完后,我根据黑板上学生建构的情况进行点评﹙其他同学的以抽查的方式上交﹚。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构建模式让学生参考。我的构建主要是抓住主体,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例如,在建构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时,我是以“公民”作为主体,把政治权利、政治义务的内容归纳为“是什么”;把国家性质、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归纳为“为什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归纳为“怎样”。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知识逐一丰富完善。接着,我出示一道练习题:“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让学生进行对应练习,这道题很明显考查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公民“怎么样”的知识范围了。学生只要按以上思路建构了知识体系,那么,这道题学生就可以把知识点对号入座,胸有成竹了,从而提高考试得分率。这样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把握基础,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让学生从总体上驾驭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知能力,对做各种题型的解答都有帮助。

二、紧扣时政,提高学生政治思维触觉,让学生答题时“有话可说”。

政治学科是透过现象找本质的学科。政治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以时政作为背景材料来考查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些答案还具有时政术语。为了保证答题中答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在复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触觉,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要培养学生具有政治思维触觉,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学科的敏锐触觉,要关心时事、关心生活,善于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善于思考,学会选择一些国外重大事件、中央重要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来渗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把自己收集有价值的时政热点抛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这些热点问题可以用学过的哪些知识点去分析?体现了怎样的政治观点?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答题时“有话可说、会说”。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触觉,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自己要关注时政,要多看新闻,多看报刊,要求学生在新闻、报刊中,学会筛选信息,联系考点。鼓励他们把这些感悟带回学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克服复习课的枯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时政术语的能力,为考试加分。

三、善导审题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答题能力,让学生答题时“一语中的”。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教人捕渔。综观每次考试,学生失分多在于对题意理解不到位、答案张冠李戴、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思维混乱、总结概括能力差的现象。这反映了学生没有掌握到审题答题的技巧。

针对学生不重视审题的现象,我向学生灌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审题清晰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传授审题、答题的技巧及方法。对于客观题:我主要是教会学生抓材料设问主体,采用排除法,一排错误,二排无关。

篇5

高考复习导学案将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教学设计等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三高考政治复习备课中,设计制作导学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年高考大军中有一类特殊群体,即术科生,他们既要参加省的专业联考、高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又要参加普通文化高考。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术科生在高三阶段往往先全力冲刺专业考试,然后全力冲刺文化课考试。术科生的备考策略使文化科高考复习备考仅三个月左右。给术科生制定独特的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提高复习效率,对提高政治成绩至关重要。结合近几年的从教经验,我谈谈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

一、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基础性原则。高考政治的复习中仍然要注重基础知识,不能好高骛远,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术科生因专业学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平时学习过程中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术科生复习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掌握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我在术科班导学案的设计中以知识点为单位,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填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归、落实课本,巩固基础,另一方面,填写完成后,也是术科生记忆的依据,一举两得,留下空白区域,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2.核心性原则。目前全国高考考查范围涉及四个必修模块共计260多个知识点。根据历年的高考真题,分析、梳理出常考点、必考点,以这些知识点的复习为核心和重点,不必面面俱到,要敢于大胆取舍。因此,高效复习导学案的设计要坚持核心性原则。重点复习高考中的常考点、必考点。如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党、国际社会是常考的,把相关知识脉络给学生梳理清楚。同时,结合时政热点,大胆猜测,有所侧重。

3.精简性原则。术科生复习备考时间虽短,但高考录取分数较低,一般只要达到同批次的录取分数线的70%~80%即可,不必如普通文科生那样每一个知识都深入细致、面面俱到。习题要坚持精简性原则,做到少而精。在复习导学案习题编制中,一个专题,选择题精选、编创20道左右,材料题2道约4小问,要求他们限时完成,提高答题速度和能力,以免高考时出现因做不完题而无谓的失分。

4.综合性原则。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科综合政治高考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重思维,重迁移,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术科生不可能进行一轮、二轮复习,在术科生导学案设计中,在全面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打破课本知识框架,对课本前后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例,不仅要全面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我国国体、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内容及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要求,而且要引导学生拓展归纳公民与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党之间的关系,形成对公民知识的立体认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知识迁移能力。

5.方法化原则。高考政治试题设题巧妙灵活,综合能力强,但都有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迅速提高术科生的高考成绩,让术科生掌握一些审题、解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因此,术科生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方法性指导,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是审题技巧。审题的方法一般为先审设问的指向与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审题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要到位,不能浅尝辄止。

其次是解题技巧和方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设问从逻辑角度看,分椤笆鞘裁础薄“为什么”和“怎么做”三大类。在实际考试中表现为(漫画、图表)体现、说明类、认识评价类、原因意义类、措施启示类等。这些题型都有常规的解题套路和技巧,将这些常规的解题套路和技巧全面整理出来,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对短期提高政治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有些问题答案知识要点基本是固定的,要根据设问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对此类问题要在术科生学案的知识复习中进行归纳总结,让术科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套路,从而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如经济生活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刺激消费)、企业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党、政协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对基础薄弱、能力整体差的术科生来说,这是提高政治成绩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主要构成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术科生高考政治复习导学案精心设计以下七个环节:

1.考纲要求。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编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思想政治),明确规定了考核目标和考试范围,考试大纲成为高考备考的重要依据。导学案的考纲要求环节列举出本专题中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让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2.常考点、必考点。根据近五年的考试真题,归纳总结出哪些知识点是高考中经常考的,哪些知识点是每年基本上都考,哪些知识点是偶尔考到的。通过分类列举,让学生对常考、必考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3.基础知识梳理。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常考点、必考点,理出本专题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既让他们熟悉了课本,又归纳、整理了基本知识点。这些基本知识填写完成后,成为学生必背的基本知识点。这样,既回归了课本,又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整理、记忆,做到了一举多得,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4.易混易错对比。术科生一般基础薄弱,平时学习时偏重于专业的学习,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很全面与到位,很容易与相近、相关知识点混淆。因此,把易混易错知识点列举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对知识的运用更有效果,特别是对选择题的解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5.答题模板和基本套路。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综合能力强,设题巧妙灵活,但都有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因此,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术科生的高考成绩,让术科生掌握一些的审题、解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列举出本专题中常用答题模板和基本套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6.知识网络构建。这是一片留白区域。让学生在学习完一个专题知识后,自主构建知识的思维导图,从而加强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理解运用和知识迁移。

7.限时训练。适当的训练题,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又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训练规范学生答题,训练学生规范化答题,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节性的规定,并注重检查落实,引导学生向规范要分数。训练题型以高考题型为准,题量适当,精选、精编。选择题20题左右,材料题4小问题左右,难易度适中,并要学生限时完成,避免高考时因答题速度慢做不完题而失分。选题范围依据近几年高考真题和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并结合年度内的时政热点,精心编创新题,直击高考核心,提高复习针对性和复习效率。

面对术科生这类特殊群体,编制独特的高效复习导学案,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和高考成绩,为实现他们的艺术梦想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中心组织.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云飞,陆静.浅谈如何提高艺术生高考政治复习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36(12):22.

[3]戴虎.实施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J].教育革新,2014(02):28.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9-01

1.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开展,高考政治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观题出题越来越活,与时政时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键信息提炼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答案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在平时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课教师要避免就题论题,而是要带领学生共同探索材料阅读方法、知识迁移方法,共同探索做好政治主观题的规律。

2.近年来高考政治命题特点

近年来高考政治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能力考察,强调学生阅读材料过程中获取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能力。整个试卷的试题稳重求变,变化中又有所创新。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对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考察。如全国卷(一)2008年考察“三农问题”,2009年考察“抗旱赈灾”问题;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考察煤炭行业安全问题和重组问题以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2011年考察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作用及其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以丰富的材料为背景,采取小切口提问的命题方法,对学生的政治知识进行考察。

其次,问题设置比较稳定,但也经常有所创新。主观题的问题设置主要是从“3个W”来设置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注重探究性,考察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知识跨度较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第三,高考政治主观题分值大,对高考政治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高考政治备考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高考政治的这些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试题命题规律来帮助学生备考。

3.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3.1抓住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材料辅助是政治主观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材料是答案的重要来源,是题目答题的重要指向,很多考生在做题时直接跳过材料看问题,结果答题与材料缺乏联系,与答案要求相去甚远。在做题时,考生应该先审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阅读过程中,勾画出与问题相关的重要语句,待稍后答题时将其组织到答案中。

高考政治试题中的材料主要有引文式和图表式,引文式主要就是反映时政热点的段落,图表式材料主要就是表格、饼状图、柱状图等反应事物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对不同的材料要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首先,对于引文式材料,要认真阅读,阅读过程中寻找关键字句(能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的语句、与设问联系紧密的语句、能够表明材料中心思想的语句等)。第二,对于图表式材料,首先要看清图标的标题和注,这样就可以先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进行数据的比较。数据的比较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双向比较,除了要观察数据大小之外,还要注意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数据的变化趋势。

3.2关注问题,搞清题目类型

很多学生在答题时看见阅读完材料之后,看到问题就马上开始答题,这其实是不可取的。看到问题,首先要明确考察的范围,确定是政治、哲学、经济各部分中的哪一板块,然后回忆这一模块的知识点。也就是要先搞清楚问题的范围。然后,要明确题目类型。高考政治题目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类型,如果问题是“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图表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等,就是“是什么”型问题;如果问题涉及“原因”、“意义”、“作用”、“为什么”、“必然性”、“重要性”等词语,则为“为什么”型问题;如果问题是“提出合理化建议”、“措施”、“方法”等,则为“怎么办”型问题。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回答方法,所以在审题过程中弄清楚题目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3.3结合教材,做好知识迁移

笔者在审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答案与材料联系紧密,肯定是做到了“抓住材料”这一点,但是,在答题过程中这些学生却“偷懒”了,他们直接将材料中的原话抄下来当作答案,这样答题,得分往往不高。高考政治除了考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考察知识的迁移。也就是说,当我们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之后,要做的不是直接把材料抄下来,而是要联想教材的哪一部分、哪个知识点与材料联系紧密,要用课本上的知识点来替代材料中的语句。由材料想到教材、想到知识点,再用知识点来替换材料,这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3.4简略得当,紧扣采分点答题

高考政治试卷卷面很重要,卷面就是试卷的脸,给阅卷老师以第一印象。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题目标示的分值答题,控制好答案长度。很多学生认为在答题过程中存在过度解释和阐释的问题,结果卷面都快占满了,想说的还没有说完。高考政治答题是踩点给分,学生答题只要涉及采分点,就可给分,有理也可给分,所以,高考政治答题要点到为止,三两句话说清即可,防止就一个知识点或得分点长篇大论,可以多角度考虑,多侧面答题,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3.5规范答题,严密组织答案

在经过了审材料、审图表、审问题、知识迁移等步骤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组织答案了。答题过程中,要切忌“乱”和“单一”,所谓“乱”,就是逻辑混乱,想到哪写哪,缺乏层次性;所谓“单一”就是思维过于死板单一,知识点不全面,分析问题的角度单一。答案组织要遵循“理论+材料”的原则,开门见山,先亮明观点和得分点,然后联系材料进行简单的说明。然后,要注意答案的层次化、全面化,自己在答题过程中可以在草稿纸上简单地列一下答题要点,这样可以防止边想边写引起的混乱和丢落。要注意使用教材语言,也就是术语来答题,不要用大白话,要体现一定的政治专业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夯实教材知识基础了。学生在知识的准备过程中,要注意建立知识框架,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

4.结语

高考政治主观题关系到高考政治乃至高考的成败,政治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明确取胜主观题的应考要点,帮助学生克服对政治主观题的恐惧感。

篇7

高考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毅力及技巧的较量,尤其是文科综合,“得文综者得天下”。政治学科备考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应考潜能,竭尽全力地确保考后不后悔。

在复习备考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备考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考纲、教材、真题为本,立足针对性,追求高效,力求实效,提高学生应考技能和技巧,实现高考有效增分。也就是说: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高考考多难,教师教多难,学生学多难。其次,在高考复习中,更重要的是加强备考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一、加强研究,追求高效

1.研究考纲,把握要求。

研究考纲的变化,把握其规律,特别要注意新老考纲的交叉处;研究考纲的题型示例,研究考核难度、出题思路、答题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至少研究近三年的考纲,掌握各项能力的考核要求;认真研究题型示例;分类研究高考题、培养题感;研究典型试题的典型考法;研究评分标准,提高得分率。

2.研究高考,把握方向。

以研究当前高考命题的“三点”为出发点:一是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这就要求知识点掌握基础要夯实;二是连接点――把各独立知识点连接起来,成为串、成为网,这就要求建构知识网络;三是生长点――在连接点基础上进行繁衍,即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这就要求拓展知识点。

纵观近几年政治高考命题的基本模式:一是重基础、重思维、重能力;二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政治高考的命题精神,明确学科考核的目标和要求,以此确定复习备考内容、方向和能力;关注新课改,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3.研究教材,把握理念。

首先,政治高考命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回归教材。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把握教材的考核标准;增强教材使用的实战效果。特别要加强研究教材与高考的关系。

其次,政治高考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步子会更大。教师要深入把握政治学科的新课程理念。学生要重视思维训练、重视独立思考,深入理解知识;要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发现;要认真审视题目,抓住问题的实质;总结、研究近三年考纲的变化。

4.研究学生,把握主体。

针对学生,要研究学法,特别要研究考法。因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强,灵活性更强,考点更加细致,考查范围比较广,卷面答题规范更加严格,但试卷整体难度不大,没有特别难的题目。

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要经常进行思考、总结、归类;抓住难度适合自己的题目,把握本质,以不变应万变;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解决同一问题;解决答题中答案不规范的问题;发挥优势,学会取舍,适可而止;建立“好题集”和“错题集”。

二、讲究方法,力求实效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1.基础能力过关(考点复习)。

整体要求:按《考纲》要求,全面复习,对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形成记忆,作为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复习和组织,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的把握、交汇与联结,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查漏补缺,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基本要求:一是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系”字。即知识要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建构“脑图”。二是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细”字。主要对知识点的把握要细致;要求按考试大纲掌握每一个考点,不留死角;把握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即切入口小,考察内容更加细。三是主要方法――利用一个“例”字。即通过事例(时政热点)说明知识点;应用高考题讲解知识点。四是主要任务――力求一个“规”字。答题格式要规范;层次要分明、逻辑性要强,要求既全面又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准确,而且联系材料进行分析。

2.综合能力突破(专题复习)。

整体要求:学科能力的提高――按《考纲》的要求,通过总结、转化、解题训练等方法,逐一落实各项学科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总结规律,加深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强化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发展学科智慧。

基本要求:一是由点到面,综合应用。引导学生把知识由点延伸到面,以社会重大时事政治热点为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并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评价。二是专题训练,分类指导。对组合型选择题,如体现类、反映类、表明类、说明类、判断推理类、启示类等,进行专项讲解训练;对主观题中的图表题、原因意义类、措施类等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三是研究专题,把握方向。深入研究专题,并指导学生选做一些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以及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进一步明确备考复习的方向和目标。

3.运用能力提升(综合训练)。

整体要求:实践能力的提升――重视知识的应用,形成解题重大问题的思路;体会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独特作用,形成学科意识;解题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学科思维规律的认识,用学科的思想方法指导解题,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多角度评价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考场得分能力的提升――利用套题进行模拟训练,以分数最大化为原则,逐步完善自己的答题模式,使水平得以充分发挥。

基本要求:一是回归课本,应用准确。学生要准确记忆书本中的各个知识点,尤其是难点、要点。二是老师下海,学生上岸。老师要精选新题、好题,真正提高训练质量,做到精讲精练。三是关注课改,关注信息。要研究新课改省区的高考,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融入到备考中。四是查缺补漏,全面提升。要求学生看以前的练习、试卷、错题本等,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五是应试技巧,实战模拟。引导学生提高应试技巧,总结考试经验。六是调整心态,调整时间。重视心理调试,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考场;重视生物钟的调整,让学生在考试时处于兴奋状态,考出理想成绩。

篇8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应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将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在线条的基础上,建立知识面,最后构建知识体系。广东高考《经济生活》一共有82个考点,分布在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政治生活》一共有51个考点,分布在行为主体国家、公民、政府、人大、党、政协、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中。《哲学生活》一共有77个考点,分布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哲学一般理论知识中。《文化生活》一共有42个知识点,分布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文化与文化、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下面以《经济生活》为例构建知识体系:(见下图)

2、抓住核心概念,突出重点知识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讲解不可能像一轮复习一样,面面俱到。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抓住核心概念,突出重点知识。综观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经济生活》主要涉及价格、消费、财政、收入分配公平、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等考点。《政治生活》关于公民、政府、人大、党等行为主体的考查。《文化生活》涉及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点、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等知识。《哲学生活》覆盖了哲学的四大部分,即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近三年广东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哲学生活》第二、第三单元。(见下表)

3、整合模块知识、关注知识渗透

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的主观题均有两道大题,每道题目涉及两个必修模块知识。2010年高考和2011年高考中,第一道大题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第二道大题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知识。并且是经济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文化部分的材料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2012年高考实行《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组合,《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组合。经济部分的材料用《哲学生活》分析,文化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分析。可见模块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非常重要。

在二轮复习时要整合模块知识,关注知识渗透。《经济生活》中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履行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济生活》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在《哲学生活》中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政治生活》中完善四大政治制度,在《哲学生活》中就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中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在《哲学生活》中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政治生活》中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党以人为本,在《哲学生活》中就是人民群众的观点,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应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

篇9

在做选择题时应先阅读并理解选择题的题干,理解了选择题的题干就能明确材料的内容、属性、类别。选择题的设问规定了答题的方向。所以,同学们需要深入研究选择题的题干和设问,并且应当充分重视和加强针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训练。有些同学认为选择题含的文字量较少,答题时不用阅读选择题的题干内容,只要弄清楚设问就行了。他们还认为选择题答题方式简单、答题较快,而且不会的时候还可以蒙写答案,有25%的概率蒙对。这些同学正是抱着这些想法,所以才在选择题上失分的。选择题虽然“好答”,就是在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不像非选择题,还得组织答案,答案还得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但是正是由于选择题“好答”,才容易失分。因为它的答案要么是错的、要么是对的,答错了就一分不得,答对了就得满分。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重对选择题的训练,掌握解答技巧,全面提高解答技能。

同时,解答选择题时,不能仅关注题干,而忽视题肢。在相当一部分选择题中,其四个题肢本身的描述就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语法或知识上的错误或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要先审题肢,将本身表达或描述错误的题干先排除掉。在某些选择题中,其题肢内容里既有对的部分,也有不恰当的部分,这些不恰当的部分有时候很隐蔽。同学们要将这些不恰当的部分找出来,并将包含这些不恰当部分的选项排除掉。还有一部分选择题将因果关系本末倒置,极其具有迷惑作用,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2.重视概念认知,增强辨析能力

高考命题中大部分试题问题的设计都是以考查概念的认知为基础的。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教学更应充分关注对政治概念的讲解和传授。在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都力求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依托学生的实际经验及认知能力,调动学生自觉学习政治知识的热情,促使他们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政治概念的含义。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紧跟老师的步伐,重视对政治概念的复习,增强辨析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价值”这一重要的政治概念时,有些同学就会感到它极其抽象,特别不好理解。我本人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就展示了三幅挂图:第一幅是某同学购买的机械模型,第二幅是某工厂正在从农民手中收购金灿灿的玉米,第三幅是某一商人正在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刚从画家手中购买的油画。根据上述对三幅图的描述,作为读者的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这样思考:机械模型、玉米和油画这三种产品能分别满足什么需求?机械模型的创作者、农民伯伯和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付出了什么?这样利用三幅不同的画,有助于同学们进行认知,激发求知兴趣。虽然三幅图中表达的具体劳动形态(形式)不同,但机械模型的创作者、农民伯伯和画家均投入了大量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于是,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价值这一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3.丰富答题方法,增强实战能力

①稳定心态,抓住中心思想。有些选择题的题干是一段较长的文字,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稳住心态,不要急躁,不要以为含有较长材料的选择题比较难,要沉着冷静,仔细反复多读几遍,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揣摩题肢,进而达到准确解答的目的。

②重点突破关键词。此处所言的关键词一般就是试题的“题眼”,是题干中的核心词语。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对正确解答起重要作用。

③运用排除法。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对应不同的解题方法。有些选择题适合正向解答,即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直接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个选项。而有些选择题则适合用排除的方法来解答,即逐一选出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将其排除掉,最后剩下的一个选项就是我们要选的正确的选项。

4.强化专项训练,加快答题速度

篇10

考试用具必须准备齐全。发卷后,还要检查试卷页数及试题,看有否缺页、漏印等现象。有些考生拿到试卷后,就往往迫不及待地埋头答题,结果最后忘了填写考号和姓名,或者因为对全卷不了解而导致的时间分配不合理……最终后悔莫及,遗憾终生。

技巧之二、静

进入考场后,必须保持平静愉悦的心境。如果出现压抑、激动、恐慌不正常的心态,不要急于答题,可闭目长嘘,默念“我必胜”数遍,便能恢复平静。

技巧之三、专

专,即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考试之中,绝不能边答试卷边考虑考上与考不上的情形与后果。过分沉醉于对胜利、成功的向往与喜悦,会分散对考试的关注,往往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如果对考试后的失败过分地关注,其后果可能真的会造成失败。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技巧之四、细

首先,审题要细。高考的第I卷都是选择题,题目往往是让选出“正确”(如“没有错别字”“没有语病”“最恰当”“准确”等)的或者是“错误”(如“不恰当”“不正确”“有误”等)的一项,如果不仔细辨别,极易搞错、选反,许多考生答题出错,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没有辨清是选“正”还是选“误”,结果导致出错。其次,答题要细。根据解题规范化的要求,该写的文字和步骤必须明确写出。第三,行文计算要细心准确,争取一遍做对,不要依靠复查和修改。

技巧之五、跳

答题顺序一般都是自前而后,由易到难,但高考试题的特点是各种题型难易自成体系,中途经常有难题挡道,遇到了难题或思维出现了障碍,要毫不犹豫地跳过去。因为在紧张的气氛中,越急越想不出来,放弃之后,把会做的题都做出来,回过头来再去考虑它,往往会思想轻松,思路活跃,原来不会的题也会迎刃而解。

技巧之六、果

果,即处理问题要果断。经过审题,思路明确后,就要果断答题,切不能优柔寡断。对于选项的确定要善于运用排除法、遴选法、推测法等方法,只要有一点不符合题目要求就要排除,直至最后一项。有时候,你可能开始觉得这个项该选,后来又觉得哪个项该选,反复琢磨也拿不定主意,这时直觉经常是正确的,要选你最初选定的答案,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技巧之七、活

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主观性试题有所增加,回答简答题、概括题等主观性试题时,可以根据试卷所留的答题空间灵活确定回答文字量。一般来说,试题所留的答题空间,基本上是按答案文字的多少来预留的,空格多的,答案可能要长些,反之答案就是短些。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也千万不要放弃,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并灵活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语文要渗透政治,物理要利用数学等。

技巧之八、美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8

政治学科在高考文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较快地提高政治成绩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迫切期望。较快地提高政治成绩有两个秘诀,即“背” 和“练”。

一、强化记忆,即“背”

从高考的能力目标上看。高考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每一种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记忆能力。背下教材的基础知识才能拥有一双慧眼来获取和解读信息,才能调动和运用知识,才能规范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才能较快地提升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上看,学生存在答题答不到点上、答题不规范、答题不准确等问题。这其中一些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引起的,所以必须狠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那么,学生需要背些什么呢?

背知识体系,包括宏观的体系、中观的体系、微观的体系。宏观的体系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体系;中观的体系有每个单元的体系、每一课的体系或综合性内容,例如矛盾分析法、唯物论等;微观的有框题,例如有国家财政、财政作用等。

背具体的知识点,即考点细化和展开。例如须记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政府经济职能、真理的客观性等。

背典型的解题模式。政治有一些典型的解题模式,比如意义类、措施类、辨析类等题型的解题模式,背下这些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形成答题的思路。

背时政术语和典型词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怎么背呢?上述这些重要的东西必须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要遵循记忆的规律和技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比较记忆。例如学习政治生活时要将公民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区分开来。

逻辑记忆。理清所背内容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快速地记忆。例如背民主决策的途径就可以联想决策的先后顺序。

谐音记忆。例如经济全球化表现是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金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国际化、信息传播国际化。背时可以谐音记忆为“生柿子可信”。

二、加强练习,即“练”

背只是学好政治的第一步,多次大量科学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背不练或只练不背都不能学好政治。因为只有在练中我们才能做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提升能力、掌握方法、查漏补缺。

那么需要练什么呢?

练速度。文综政治的阅读量和书写量都比较大,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才能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就需要较快的速度。

练规范。包括答题区域的规范、解题秩序的规范(要求做到两审、一联、一列、一做答)、表达的规范(要求使用专业术语,语言简洁、流畅,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正确)等等。

练准确。只有做对才能得分,选择题要提高准确率;非选择题要答到点上。

练心态。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许多学生因为心态不好而影响了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良好心态的训练。

练书写。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写答案时要做到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

那么应该怎么练呢?根据笔者的经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限时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变式练。将做过的重要题目或题型进行变式训练,以训练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例如可以变换材料、变换知识或变换设问等。

3.比较练。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即相同的题目找不同点,不同的题目找相同点。

4.练中思。在练的过程中要思考,要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5练中改。在练的过程中要改正自己的答案,改正自己不良的做题习惯,改正自己的知识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