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4: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制定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工作措施、注意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2.严格考核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农村学校要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四是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真正使考核科学化、制度化,提高办学质量。

3.校长需以身作则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校长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其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只有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才能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

4.要有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找准学校发展的目标

学校管理工作量大面广,要求具体,学校管理者只有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才能有力推进学校管理建设。因此,校长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找准学校发展方向的突破口。校长一定要善于设计学校办学的计划,学校的发展远景,从管理关键环节入手,把握计划,抓住时机,对学校发展问题做认真分析研究,做到学校发展心中有数,在办学过程中碰到重大问题校长要亲自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应列出每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计划抓落实中。

二、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师德行风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使广大教师严于律已,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2.训练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三是积极主动申请教学研讨课。以此开阔教师视野,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要采取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校长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1.校长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做教师的榜样

首先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拥有一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才能当好一名掌舵手,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引导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从理论高度到具体实践的清醒认识,确保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校长要有过硬的业务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校长,在学习上除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要坚持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平时在校内多听课,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校长要有全面的沟通协调的能力,做好各方力量的协调工作

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会沟通的技巧,除了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使学校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篇2

二、重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陶冶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陶冶。

1.环境熏陶。

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了国旗、张贴有关学习、理想、人生的名言警句,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环境,从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豁达、明朗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正能量的环境里保持积极健康的最佳心理状态。

2.艺术熏陶。

现在是手机充斥的食指时代,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我通过流行励志网络歌曲、励志优秀阅读作品,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教育。我还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网络信息。此外,我还利用节日办学生书画作品展。这样,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不断精华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三、重情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驱力

传统美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因而特别强调情感的教育作用。我在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注意构建全方位、全身心、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努力做到知、情、意、行一体化的统一。

1.培养学生尊重教师、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懒惰任性。中职学生,他们的这些特点更为突出,如顶撞父母,在父母面前撒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这些都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给其讲道理、摆事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传统故事则成为优秀的案例。我还通过公益广告的启发,也让学生设计自己与父母的漫画,让学生从中感悟父母恩情,要尊师重教,启迪净化心灵。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尤为重要。因此我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一旦有什么问题请全班同学建言献策,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从而利用各种班级活动,使学生“互帮、互助、互让、互勉”。这样就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播撒下爱的种子,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

篇3

一、文化课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不同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各类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致使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许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不好,或对学习没兴趣,才考入艺术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由于专业的特殊原因,中等艺术学校文化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不到普通中学的一半。其间,各类演出、比赛等社会实践演出活动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教学计划难以保证实施。教师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有劲使不出,甚至还要背黑锅,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师资队伍不稳定

艺术类学校由于以专业学习为主,编制以专业教师居多,文化课教师编制不够,主要依靠外聘教师来授课,现在的文化课教师都担当多班、多头的工作量,一些文化课教师同时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不能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教学上。如果大量地削减工作量,教师的工资收入又太低。这样一来,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

二、如何提高中等舞蹈学校文化课的教学质量

一所学校能不能办好,教育质量高不高,都取决于人,取决于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第一线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对教师的管理,一定要抓住这个核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了工作的积极性,才会对工作抱以极大的热情,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得以发挥,才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体力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

(一)转变固有观念,正确认识学生。

舞蹈学校的特点,是学生重专业,轻文化,底子差,教师面对这样一些学生,往往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在教学上有畏难情绪。不转变这一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很难搞好教学工作的。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划线,只认可读书好的学生,不承认学生的其它天赋,而若只以分数论英雄,难免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今日之中专生,文化基础方面可能差一些,但一定有他的强项所在。有其长必有其短,扬其长则人人皆能。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区分他是何种智能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端正教学态度,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组织,探索出适应中专生源现状的新的教学之路。所以,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管理科学规范,教学方式多维立体。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舞蹈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及专业的特殊性,所需要的授课者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集中表现为授课者的组织技巧和表演才能,如何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呢?这是领导和教师一直都在思考实践的问题。教学管理要科学规范化,教学方式要多维立体化正在成为我们自我完善的一个方向。

艺术类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简单说,就是从总体上降低标准、降低难度。比如数学,只进行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学习,而不再进行公式推导、综合题目的演算,深浅有度,以学生能掌握为度。也就是说,在课堂主渠道上,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组织教学。现在中专生的出路多了,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可升入高校,但两个出路,对应的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在同一课堂上两者兼顾,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者都顾不了。因此要抓主要矛盾,要联系学生实际。千条万条,学生能接受是第一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但总有差别,让学生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学会怎么做,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似乎更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否则,理论上讲得很多,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道理似懂非懂,那就好像煮了一锅夹生饭,所以理论与实训应同时排入课表。

(三)实现民主、科学管理,调动教师发挥“自主”精神。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管理就是要制度化、规范化,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民主监督,使计划、监督、检查、总结、反馈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由于教师参与制度的制定,大家都必须严格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增强了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了管理的公正性,能者上、庸者下,真正做到公平竞争,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自觉”精神。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必然会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得以施展,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管理机制。

篇4

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服务性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及岗位较多,这使得很多技能操作之间并不存在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例如,叉车作业、分拣与数码字小键盘录入。因此,在培养物流岗位操作人员时,如果课程设置没有一条主线做指导,学生学到的技能是繁多且松散的。另外,物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物流专业实训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像数码小键盘录入在会计专业中也有涉及,而叉车作业也只能模糊的界定为物流专业课程的范畴。

2.技能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

中职课程以教授学生岗位操作技能为主,但是由于物流行业为新兴行业,在行业标准上并没有像会计、食品等专业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在出入库作业上,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岗位分工是不同的。此外,对于实训操作项目,例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企业在操作要求上也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这对于实施教学的实用有效性上也大打折扣。

二、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和管理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定主线

初学阶段以模块知识扩展训练为主———内容围绕主线以专题模块向外辐射;巩固阶段以任务教学为主———培养学生专项上岗技能。物流业涉及的岗位繁多,学校设定的课程要设定一条主线,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学,对岗位角色进行分解教学和综合实训,在打造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向外辐射。例如以仓储课程为主,可以向配送物流或超市物流的岗位操作技能辐射,罗列出基本技能,相互重合处便是需要重点以多种形式培训内容,比如下表中阴影部分,对这部分内容每一项以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巩固阶段,将下面的模块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快递员收件、仓储员收货及超市理货等任务教学。打破“教室、黑板、投影仪”的教学模式,进入校内实训室、深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学生对设备或操作有一些认识的条件下实地开展理论教学。

篇5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篇6

中职学生往往被标签化为“问题学生”、“差生”,内心充满了自卑,自我效能感较低。优势视角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示自身的优势,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提升自身的尊严。例如,中职学生的文化学习底子较薄,学习文化知识较为困难,通过优势视角的引导,让其发现自身动手能力、活动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内在优势,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彰显学生的差异性优势

尊重差异是优势视角特别强调的理念,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4~18岁之间,个性彰显。优势视角不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偏差,而是挖掘个性背后的优势,并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或提供合适的平台将优势展现出来,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优势和资源。(三)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中职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学不好,因此,对学习不上心,对专业技能不感兴趣。优势视角的出发点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这些优势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个体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优势视角的干预,可以促使学生重新认知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以更具有持久意义的精神与信念面对专业学习,让自己尽快转化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二、优势视角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班级管理者就是要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优势,找到成就感,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注意力。那么,该如何探索和发现学生的资源和优势呢?

(一)解构学生问题,重构问题意义

优势视角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寻意义。这一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强调的是社会世界的主观性,即该视角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人对这个“意义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不同。当个人现在的“理解”和“解释”与自己过去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则会造成意义体系的混乱,即所谓的“问题”就出现了。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去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帮助案主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体系。中职生身上往往存在不爱学习、上课喜欢说话、喜欢玩手机、不讲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从优势视角出发,作为班级管理者,就是要解构这些问题,努力去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意义,帮助他们重新建构问题的意义。例如,学生上课喜欢说话,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一直习惯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想说话就说话,没有任何约束,所以到了课堂上,这种爱说话的原有“意义体系”便会显现出来。班级管理者理解了课堂爱说话的这种问题意义,就可以通过引导、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其课堂爱说话的意义体系重构为与“意义世界”一致的意义体系。

(二)聚焦学生优势,以正向经验引导学生

优势视角聚焦于案主的优势而非病理或问题。如果过分强调病理或问题,往往会使案主变得更加沮丧和无助。不少中职生往往存在不爱学习、喜欢撒谎、喜欢推卸责任等问题,班级管理者如果过分关注于问题本身,一味强调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学生改变的效果并不大。采用优势视角,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其优势引导其不断成长,往往能够将问题化于优势之中。例如,针对中职生课堂喜欢睡觉的问题,班级管理者的关注点不应该是课堂喜欢睡觉这个问题本身,因为课堂喜欢睡觉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目标以及自身的优势所在,自己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用心去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优势使学生体会到愉悦感,让学生愿意自我改变,从而为学生有效建构新的学习生活状态。

(三)以“人在情境中”理解学生,接纳学生

优势视角认为,认识人既要认识他的内在世界,又要认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完成的,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他人的自我定义都会影响着自我认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案主呈现出来的“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重新定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此可见,一个学生身上的“问题”并非源于个体本身,而是源于他周边的不良因素,是通过社会互动进行体验和内化的结果。不少中职生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不守纪律,难管,不爱学习等,这些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问题,他们的表现、行为不同于常人,所以被贴上了“坏”、“差”的标签。对中职生的这些问题,优势视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充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心理辅导。

(四)善用“与案主合作”原则,以关爱促学生成长

优势视角秉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信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理念运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中,要求班级管理者要摒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家长式的态度去审视学生,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合作,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与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交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信任、接纳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实现自我参与和自我决定。

(五)正确运用“抗逆力”原则,凸显学生差异性优势

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发源于人们在抗争逆境之中而获得的特征和能力,包括幽默感、洞察力、独立性、创造性、道德和首创精神等,在人们遇到困难并努力战胜困难时,这些能力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发展,每一项能力都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成熟和复杂化。美国哈佛大学瓦伦特(GeorgeVaillant,1993)教授认为,抗逆力是个人的自我纠正取向,是弯曲而不折断或弯曲时可以反弹的能力。[8]班级管理者面对“问题”学生,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抗逆力。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抗逆能力;另一方面,要使用表现抗逆力的语言,鼓励学生讲述生活中每天的抗争和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藏的强大的抗逆力,并将其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应该只纠缠于问题本身,而应该透过问题挖掘学生背后的抗逆力。中职生往往会通过夸张、张扬的个性表现,如染发、上课喜欢说话、不服从老师安排等“偏差行为”做出抵抗,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捍卫自身的权力与地位。例如,有些学生上课总喜欢说话,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引起老师对其的注意。中职生的很多偏差行为是不合适的,但是具有功能,某种程度上使其自身在不利环境下减少刺激、避免痛苦、维护自尊、证明意义。

篇7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中专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骤变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有比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初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比较高,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其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二)班级管理过程复杂

中专学校不同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性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构成和社会体验程度的不同,使得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本班级专业的差异性,并且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家长与班主任缺乏沟通

目前,大部分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子女的现象,平时与班主任联系较少,对子女疏于管教,不能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部分家长在班主任家访时表现出不理解和不配合,替学生辩解或者编造谎言欺骗教师。还有的家长对班主任的做事风格不认同,甚至会在学生的面前表现出对班主任的不满意。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体育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在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比例相对很小。但在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师做班主任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体育教师不仅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而且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

(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召力

体育教师充满活力,坚毅果敢,谈吐幽默风趣,加之超凡的体育运动能力,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无形中树立起威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练就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体育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教育学生都有较大的角色优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更加便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更受喜欢,并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充分施展学生才能,培养其兴趣爱好。同时,体育教师又是组织课余活动的能手,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兴趣爱好,获得了全面发展。

(三)能及时调整学习气氛,多方面挖掘人才

体育教师具有开朗活泼、外向的个性,善于与人交往,所以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能教导学生注意课余休息与放松。一张一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从而多方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

(四)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将“智育”放在第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可根据教育指导方针拟定计划指导和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配合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广大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并珍惜担任班主任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管理

中专学生大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素质偏低,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言行不文明、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漠等。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我控制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多沟通多引导,端正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学生自身虽然存在较多问题,但他们内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好学生。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望进步,关键在于他们对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无能为力。一味使用说教和批评的方式,有时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采取“肯定”学生的方法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多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点好的迹象都应充分肯定,一点点重树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班级管理制度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章可循、违纪必究,所以制定合理的班规是非常必要的。但班规并不是越严越好,而是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同时,制定班规不能是班主任或班干部说了算,应该由全班学生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而教师则对学生的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考核,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

篇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身为班主任,我们就要保持者一颗责任心,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敢说话,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这样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和纪律差的学生,更应该去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这样他才会在心里面感激你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利。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衡量合格班主任的标准,就是要具有奉献精神。正常工作制朝8晚5,而班主任工作制是24小时,电话保持开机,时时刻刻处于待命状态,总是担心班级学生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班级几十号人乃至百把号人,大事小事有可能随时发生,确实要花不少精力,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所以,没有奉献精神是肯定不行的。

二、剖析工作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尤为重要。新生入学后,从初中进入中职院校是一个转折,学校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管理,除学校统一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在新生入学后军训期间组织学生学习,学习讨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学习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顺利的完成学业。除了基本的入学教育,也得让同学们知道来这个学校干什么,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区别。比如,我们机械系,不是天天语数外、物理化、史地生之类的,而是天天机械基础、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机械打交道相关专业的,还得下车间实训,脏及危险都得灌输给学生,使他们了解职业院校的特殊性,职业性。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经常深入班级和宿舍,找他们谈心,了解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

班干部的工作尤为重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正是这种角色的最好演绎,因此,在开学初期要选拔一支高素质的班级领导核心。一个班级的优秀,不能全源于班主任的工作,班干部是班级领导核心,所以我通过考察,和同学们民主推荐及选票确定班干部。只有建立了一支优秀班干部团队,在这些优秀的班干部领导下,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班级的各项工作就得以顺利开展。当然,在班级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情况下,班主任自身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凡事要注意坚持原则,对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如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校规校纪,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否则,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更大。教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塑造人才的工匠,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设计师。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一定能够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学生满意的优秀教师。

篇9

1.加快信息化基础性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实现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是基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需多渠道挖掘潜力,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以全新的观念,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设备添置做到整体规划,实用,够用,适度超前;经费投入做到争取政府多拨入一点,社会多支持一点,自己多投入一点,购买必备硬件设置,并通过宽带与互联网相通,为学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抓好信息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

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了使教师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走出一条现代化教学的新路,学校应把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信息技能作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想方设法促使教师能尽早、尽快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首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必须使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全程培训,做到“三学两用一制作”。“三学”:一是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二是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培训;三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人培训。学校还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奖励制度,给学习优秀的教师以鼓励,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应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三学两用一制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教学设计的氛围。教师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其次,学会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全体学习者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还要让学生运用信息加工的工具,如运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创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以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我们处于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我们如何使学生适应这信息瞬变的社会呢?最根本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处理信息,有效地进行交流,从而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首先,对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当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转移。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而今天所说的“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有效的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帕博特教授认为最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可以控制事物。为达到控制某种事物的目的,他们“学着(或尝试)去学习”。网络学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特有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寻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信息作文课上,学生一旦掌握了从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就能在Internet这一信息空间自由翱翔。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也更为高涨。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不但学会在网上阅读全国小学生优秀范文,而且能建立个人作文的文档,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起了班级作文资料库。把以往感觉枯燥乏味的作文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美术课上,随着鼠标的点击,学生来到Internet上的美术长廊尽情浏览。网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学习的天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同一时空主动提取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创造信息,可以在网上进行自由的交流,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答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信息素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网络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和需求。学校创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品质得到充分的张扬。

E-mail有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通过给教师发E-mail,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把自己对老师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建议。学生欢呼“在网上,我们和老师一样高”,体现了一种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电子聊天室,可以供学生宣泄心中的压力。有位女同学性格比较孤僻,有话不敢向家长、老师、同学们讲,但她在聊天室里却能把自己的苦恼、烦闷尽情倾吐。她每次上网后都感到轻松愉快。网络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坚持不懈,创新信息化教育新构架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我们在实践中感到:构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新型的管理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1.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的资源。当前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其关键部分的资源库的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快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包括资料文献库、信息资源库、软件库和光盘库在内的校园网络资源中心,提供更新、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

2.加强网络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互联网上也有一些负面信息,部分学生对此类信息识别和抵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侵蚀。学校应建立“防火墙”,注意把网络与德育结合起来,开发研制德育课件,尽快使德育占领网上阵地。3.加快校园网建设,做到“班班通”、“家校通”,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网上学习、网上交流,增加学校和班级管理的透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可以把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学校管理之中,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便于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篇10

新课程理念是人们对于课程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新课程的改革犹如一场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吹进了每位教师的心田。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呢?

1.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工作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发挥课程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一个概念,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一个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但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甚至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语文学科特点的,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一对矛盾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强调小学阶段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我们需要学生通过母语的学习,学好口语的表达(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和掌握、运用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也就是新课标谈到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我们应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让他们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戒除裸的人文性教育,更应反对直通通的心灵拷问,而是要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辉,得到无痕迹的心灵教化。但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也即是以人为本。

3.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指的是教学的预先设计,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内容、方法、环节,但课堂的精彩,是无法“预设”的;语文教学中的“生成”,指的是在教学流程中自然地形成,这种“生成”是偶发事件的智慧处理,又是思维与理念不断碰撞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生的文化和智慧就是在预设和生成中不断获得、积累、丰富和发展的。有亮点才是成功的语文课,才是精彩的语文课。

4.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是连绵的群山,是辽阔的平原,是无尽的沙漠,它有无穷无尽的趣味和感受,“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我们应让他们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提倡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学本身布满神经,这神经就是文化,语文应当生活在田野中,但语文教学应该超越田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是正在过着的生活。语文走向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等同于语文。语文教学本身有自己的课堂生活,它是生活的语文化的改造、提升与加工。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应求得文化上的平衡,语文课不能丢掉自己的神经。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听天地”。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教师要善于凭借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感悟,把间接的生活体验内化为直接的生活感受。

5.长时作业与短时作业的关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4-02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以及未来的发展。将人文关怀渗透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有利于培养和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内在综合素质的加强与发展。因此,为了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将人文关怀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学生管理中去。

1.人文关怀概述

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他人的关怀,更多的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人的交往、尊严、个性、理想以及其他民利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的主体是人本身,主张在需求和利益等方面维护大众,从而实现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实践模式,最终保证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实现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是说,人文关怀是实现人文精神的方式与途径。除此之外,人文关怀也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文明的标杆。人文关怀在体现对人的尊重基础上,更加注重关注、探索和解答个人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人价值、尊严、自由等多方面的发展。

2.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2.1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忽视了平等、民主,因此大大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教师的主体意识,推行人文关怀,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和激励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事业,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价值。

2.2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从古至今,我国的学生教育管理都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所采用的学分制、选课制也是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渗透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学管理理念实现了对学生人格、生命价值、自我实现、自由权利的尊重和重视,从而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3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效能

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制度管理的效能。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应当实现学生知识发展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除此之外,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管理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度,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文关怀的缺失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过多的强调学生的群体性和整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较多缺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接受情况,过分强调学生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自我需求、思想意识的个性发展,造成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仅仅强调了学生的精神性,忽视了学生发展的自然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分依赖教师的外部传输,忽视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自由性的培养,最终导致高校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程度较低。最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强调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地阻碍和限制了学生自我个性的自由发展,模糊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理念,使得学生对于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最终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除此之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纪律性,强调学生的绝对服从,导致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最终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缺少对人文关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注重服务意识的体现,大大忽视了学生的自由性。

4.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渗透

4.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

第一,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为学生的利益考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加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管理观念。以学生为主的管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思想,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第三,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当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坚持以人文教育为主,自觉实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同,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建立健全渗透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高校应当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渗透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首先,建立管理制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在自由的教育环境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当充分保证学生的基本自由,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在保证学生学好本职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和锻炼个人修养的发展。其次,重视学生的个人自控能力。大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时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更加自主自觉地思想。因此,学校在设置管理体系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适时进行激励和指导,提高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自我控制效果。最后,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当注重对学生正当权益的维护与保护。在实际学生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当以人文关怀为主,减少禁止性、命令式话语的出现,注重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给予学生平等合理的机会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对学生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

4.3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整体人文素质

一方面,高校应当设置更多的优惠条件,吸引和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人才。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缺少专业对口的管理人员,因此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当不断加快自身制度建设,设置更多的优惠条件来吸引专业管理人才,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专业性的交流研讨会,实现高校间人文教育经验的交流,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管理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不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应当严格把关,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文素养标准,开展一系列相应的岗前培训。学校还应当对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完善的评价考核,从而激励管理人员主动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最终有效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水平。

5.小结

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进行渗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完善的人格,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