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播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该书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基本原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本世纪以来发生在国际和国内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报道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与见解,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内涵和外延。该书在研究思路上采取“灾难一灾难管理一灾难传播一灾难报道”的逻辑结构,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以灾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围绕灾难、灾难事件、灾难管理和灾难传播等基本内容进行阐释,对于灾难管理与灾难传播的联系与区别、灾难传播机理、传播方式、传播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新闻传媒在灾难传播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下篇主要针对灾难报道研究,从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出发,研究灾难报道对象、方式、流程,分析灾难报道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方法、策略和艺术,
著名的文艺学理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春青教授在其专著《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的观念的形成》中指出:“在各种文化文本中普遍存在的互文性,乃是文化诗学研究方法合理性与必要性的主要依据。”他认为:建立文化诗学的基本原则在于尊重不同文类间的互文本关系,从而拥有一种互文本性的研究视角,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文本界限,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他将文本研究放在了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中,将其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这种诗学见解为诗学的研究和诗歌传播学的创建拓展了思路。
诗歌文本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性呈现物,而是在特定的关系里产生的特定内涵,这种关系的基本纬度是由“言说者、倾听者、传播方式”构成的,因此,我们要从文化语境的构建和文本发生的意义来研究诗学,仅把着眼点放在文化语境上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传播发生的所有要素,即信源、编码过程、讯息、渠道、解码过程、接受者、反馈的可能性、噪音等。另外,诗歌的传播有其自身的特征,研究者要努力把握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具体特征,在关注诗歌传播社会功效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诗歌和个人内心情感的关系。
武汉大学中文系的王兆鹏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文学遗产》2006,2)一文中,从文本的角度将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归纳为四种类型。从传播手段切入,可分为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两类:口头传播主要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传播,书面传播主要用书写刻印的文字符号来传播;从载体的物质形态出发,可分为单篇传播和书籍传播;就其传播途径而言,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传播;就文本形态而言,有笺注式传播、选择式传播、评点式传播、本事式传播以及陪画式传播和改编式传播等等。该文对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研究中国诗歌的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硅谷”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其成功从来不在于自然风光、也无关文化名胜,而在于其在人的心理上将这个地理域转换为了一种文化域,“硅谷”这两个字,在无数创业者的心中与科技、创新、机遇、成功划上了等价符号。这些就是硅谷的城市名片,也是硅谷用以吸引人的文化特质。所以,基于硅谷的成功,笔者认为,在现代城市高度同质化、在各地旅游资源的打造思路大同小异,差异性日益缩小的今天,现代城市在对外营销中,如果还仅仅局囿于打旅游牌,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个城市的营销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个城市可以对外营销她的知识、技术、管理、文化等各种要素。正如硅谷的选择,营销自己的“科技创新文化”。二.城市营销要善于抓住传播契机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区隔和交通条件等的限制,大众一般很难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形成对另一座城市的感知和识别。而与此相对的是:现代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一种缺陷,乃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一座城市的形象识别和好感度。因此,从上述意义而言,一座城市将被如何识别以及能否形成一种“名片效应”,同其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密切相关。
纵观当下一些城市的城市营销策略,总给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比如,城市营销者投入大笔经费拍城市形象宣传片,而事实上的宣传效果却收效甚微。又比如,有的城市,想出一些古怪离奇的宣传口号,以博得一时的耸动效果,尽管赢得了瞬间关注,但从长远看,其实质却是以降低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代价。从现代城市的媒介营销策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发力”,一种是“借力使力”。
第一种,主要指的是城市管理者主动利用各种媒介传播手段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对外的城市形象宣传。主动投拍城市形象宣传片或是主动策划一些事件性的营销活动,并通过各种媒介予以跟进报道等都包含于此范畴。这一类媒介营销范式的主要代表,比如成都,其曾投拍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由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又如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曾运营的一次网络营销活动,其通过昆士兰旅游局的官网了一则全球招聘广告,为大堡礁招聘看护员,其将这一工作命名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这些主动进行城市对外宣传的媒介活动都曾成功地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二、视觉文化传播与服装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论述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针对服装表演来说,它是由人或者人构成的组织发起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受众也同样是人群。第二,服装表演是组织者与受众信息交流的过程、互动的过程。第三,在服装表演过程中,模特们通过准确的形体动作,将其对服装的体会与理解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直观准确地接收到模特们所传达出来的服装信息。
三、传播学视角下服装表演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任何表演类活动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服装表演代表了服装艺术传播形式的一种新载体,拓展了艺术的传播渠道。
(一)视传播角度中的审美特征分析
服装表演是视知觉的艺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因为服装表演活动是服装、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些艺术都需要在确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中融汇、组织,才能确保服装表演活动的成功。
(二)视传播角度中受众的审美心理分析
服装表演中,审美心理直接影响着服装表演活动的成功与否。通常,审美心理都要受到当时的时展进程影响,受到当时的模特选拔标准影响,受到当时的主流服装公司设计理念影响等,其审美心理存在以下特点:1.受众喜爱模特的气质与服装的气质一致的表演。休闲服、运动服、职业装、晚礼服、婚纱、民族服饰……服装的种类很多,模特在展示服装时必须要与服装的气质吻合,才能够展示出最佳效果。2.受众喜爱模特的个性与服装的特点吻合的表演。不同的模特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模特面容清秀、青春,适合展示青春、靓丽的服装;有的模特长相典雅、富贵,适合商务、雅致的服装。3.受众喜爱模特的素质与服装的功能靠近的表演。有些服装是有比较明显的功能性的,比如说女士内衣。针对女士内衣的服装表演,模特必须自身的身体条件较好,能够完美地展示出内衣的功能和特点。而泳装的表演模特,不但需要身体条件好,还需要身体略有肌肉,以更好地传递出运动的理念与气质。4.受众喜爱声光电等多种媒体素材同步绽放的表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服装表演越来越宏大,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在服装表演中展示得淋漓尽致,符合当前受众的品位与喜好。
关键词:博客文学;传播;个人文学;多元化
作者简介:朱丽,湘南学院中文系讲师。
一、博客文学概说
博客(Blog)指的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带有链接的出版方式。博客发展迅速,据百度公司2005年年底的报告,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博客站点已达到3682万个。博客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即博客文学。
(一)博客文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个人出版方式,网民开设自己的博客可以写日记、自己的各类文章,可以自己对博客界面进行设计,也可以自主设置其他人参与的权限并对他人的评论、意见做出自己的处理。在网络环境中中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在开博之后轻松拥有了自己的博客作品。网民人数众多,一些优秀的博客作品在博客平台上获得相当高的点击率,作品获得了认可,但因为网络阅读的免费,作者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随着自己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一些博客作者开始向传统出版转移。
2004年下半年,“北京女病人”的《病忘书》和“梅子”的《恋人食谱》出版。“北京女病人”一度被称为“中国内地最受关注的女博”,其《病忘书》销量相当可观;梅子的作品是自己下厨心得的汇总,也成了当年生活类的畅销书。随后,《乔乔相亲记》、《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等博客作品也相继出版,哈尔滨报业集团甚至还出现了一份名为《博客》的杂志的试刊号。2007年名人博客成为热门话题,徐静蕾、潘石屹、郑渊洁等人的博客点击率居高不下,迅速扩大他们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将博客出书带入了第二轮发展的。因为名人效应的影响,名人博客出书的关注度大大超过普通人。例如,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起印10万册,不管是内地最受关注的博客,还是号称中文第一的博客小说,对此都可以说是望尘莫及。
随着这股浪潮的发展,被纯文学杂志收录的博客作品和以博客作品结集出版的“博客书”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被业界认可,“博客文学”的概念也相应诞生并作为一个新兴课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二)博客文学的个人文学特性
笔者认为,用户在博客服务商无偿提供的个人网页或网站上面自由发表的文学作品,就是所谓的“博客文学”,它依托于博客这个技术媒介平台而运转、传播,进而对文学领域和社会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人类传播先后经历了口语媒介、书写媒介、播放媒介和数字媒介四个时代,每个时代文学的发展景观与当时的媒介形态息息相关。无论是口语媒介时代还是书写媒介时代,因为媒介掌握在少数文人知识分子手中,文学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的色彩,有人将其概括为“贵族文学”、“精英文学”,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播放媒介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文学在这个时代也就被印上了大众的烙印而成其为“大众文学”。进入数字媒介时代后,计算计技术的发展首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自由表达平台,普通民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文学褪去了高高在上的庙堂面孔而趋于普通人的真实表达,再加上政治文化环境的相对宽松,普通民众的个性表达欲望也空前高涨,这样,当博客这种自媒体诞生之后,博客文学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文学”的色彩,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大众心灵寄托的居所和个人性情的展销会。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类理想中的生存方式是诗意地栖居”,原本平淡或荒芜的个人生活在文学艺术的映射中无形增添了几许魅力,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在文学世界的构建中而丰盈起来。简言之,在数字传播的消费时代,文学的这种本质和功能通过博客文学的形式和途径得到了回归和响应。
二、博客文学的传播特性
(一)传播主体全民化
正如《天涯》主编李少君所言,“博客文学是文学的日常化、平民化”。和传统文学、“论坛文学”相比较,博客文学带来了作者的最大多数化,博客文学的传播主体即作者群呈现出一种全民化的态势。木子美、竹影青瞳充当先锋拉开了博客文学的大幕,数以百万计的似乎本与文学无直接联系的芸芸大众变开始栖居博客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其中有学生、职员、记者、教师、打工族等,也有光芒四射的明星,例如徐静蕾就开设“老徐的博客”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至于有人说,“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除此之外,安妮宝贝等“论坛文学”的中坚加盟博客,余华、余秋雨、周国平、陈染、郑渊洁等传统作家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文学博客网页……总之,传统出版的所有中间环节在博客的平台面前消退无形,有表达欲望的人们即是作者又是编辑还是出版者,传播主体完全个人化,就博客文学整体而言即全民化。
(二)传播内容个性化
任何传播环境中媒介都要受整个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媒介内容也是如此。尽管西方的媒介一再标榜客观、独立,但世界新闻发展的历史告诫我们,这种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姿态,媒介的意志受政治团体、经济势力和社会团体多方势力的控制,大众传播媒介尤甚。在我国当今传播格局之下,主流文学往往根据时代政治背景传达自己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博客文学因其个人媒体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它摆脱了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发端于个人实情的个体自由视角使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运用“魅力十足的新语言”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吃饭睡觉普通小事可以成文,花开花落有感而发亦可落笔,突发新闻事件或社会百态也可尽情抒怀,一人一世界,具有相当的“私人气质”。
(三)传播受众小众化
当文学受制于传播媒介和社会制度而带有精英色彩之时,其受众无疑是小众。当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将人类带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大门后,大众传播理论风行世界,媒介往往追求传播受众的最大化,报纸、图书看重发行量,广播电视强调收听收视率,甚至于网络传播中的“网络文学”也积极寻求网络发表的途径,其目标似乎也是大众的。而博客则不然,虽然博客书层出不穷并最终推动了博客文学的发展,但观其整体,不管是不愿还是不能,出博客书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开博的目的是自我表达,写日记者众多即为明证。相当部分博客并不对外开放,博客完全是其私人领地,其受众趋于零。出于自我表达目的的写作倘若对外开放而具有某种公共性,其私人性也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人的博客开放之后又重新关闭也正是因为如此。因其这种特性,博客文学的受众只在“公共领域”的范围内得以存在,总体上呈现出小众化的趋势。
(四)传播功能非教益化
博客文学的低门槛进入使其带有大众化的群体阶层的特征,在博客这个大平台上,由于博客创作主体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文化层次的不同,所传播的文化形态的层次也各不相同,他们传递的都是属于自己特定群体的独特文化和思想,表现出去中心化倾向和多元化特征。因而在其发展之初,就与社会主流文学及所起的引导教化性功能相明显区别。具体而言,博客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即自己,博客文学的书写和表达相当自由,传统文学的教益性、引导性等特征并没有纳入写作者的思维范畴。木子美、竹影青瞳等先锋们以性为写作主题,丝毫不考虑明目张胆的对性的描写与我们这个谈性色变的社会的冲突性。因而在更大程度上,博客文学表现出一种非教益化倾向和自娱自乐的特征。
三、结语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博客作为数字媒介的代表集文字、图像、声音、影视为一身,使现代人真正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是人整体感觉的平衡延伸。博客文学正是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和新的媒介形式相结合构建起来的一个新的平衡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充分释放了普通人被压抑的情感,并在随性诗意化的表达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但在大众个人意志诉求心理普遍化、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以及平民话语空间提升的背景之下产生,博客文学内容缺乏一定的社会深度,同时完全自由、缺乏理性指导的状态也不利于文学样式本身的发展,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极端也可能导致自我的再度迷失和整体感觉的再度失衡。
总之,博客文学因博客“自媒体”的属性而获得“个人文学”的特征,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社会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当今“大众文学”一路高歌的传播格局之下,博客文学还处于一种亚文化形态,无论是其内部文化分野或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两相并立,多元性特征已十分明晰,在成长过程中,走向分化的特征还将不可避免地更加突显。同时,随着博客功能的不断发掘,作为社会现实在网络映射的一种最新形式,博客文学也将逐渐实现个人意志表现和社会角色相结合的把握与定位,超越自娱自乐的传播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大力.传播学角度的博客研究[J].当代传播,2005(2):38―40.
二、服装表演的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介质,是接收者能够接受、使用和传递的。服装表演传播的具体内容:服装表演主题,服装系列风格,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品牌的文化内涵,服装的结构、款式、色彩、面料、装饰细节等。根据不同服装表演的类型,传播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变化。例如流行导向型服装表演的目的在于预测新一季的流行趋势,其传播内容从狭义角度看侧重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从广义角度理解侧重传播时尚与流行的新趋势。
三、服装表演传播方式
服装表演传播内容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单一且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多元化的,通过不同内容、手段和策略呈现于受众的面前,提高信息传达的表现效益。
(一)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属于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是传播者向接收者传播信息的重要策略之一。舞台美术设计包括表演场地、舞台装置等。表演场地有室内和室外之分,表演场地的选择决定服装表演舞美设计的风格,同时表演场地本身的确定也会向受众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舞台装置包括舞台、灯光、背景。例如,舞台背景能够立意明确、标题醒目地将服装表演的主题信息和主办方的信息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它是服装表演开场前相对较直观的传播信息内容的一种方式。
(二)服装表演音乐服装表演音乐也是服装表演中信息的重要表现方式,属于服装表演传播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韵律和节奏,往往能够将不同服装风格的情感有力地通过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传播给观众的同时引起观众的联想,使观众产生共鸣。
(三)舞台调度与表演形式舞台调度的设计与编排是编导通过对模特的方位、关系、空间层次的把握,以巧妙的艺术构思,迎合服装表演内容的同时使舞台整体空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例如模特横向调度通常用一套完整的系列服装,给观众整体感和系列感,使服装达到最佳展示效果。四、服装表演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传播行为的物质手段。“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服装表演的传播媒介包括:新闻会、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
(一)报纸报纸的时效性相对较弱,选择性和保存性较强,但感染力相对较弱。考虑到报纸的传播特点,服装表演的内容常以活动的宣传、会的新闻采访、评论或最新流行趋势介绍等形式出现于报纸上。
(二)杂志杂志的选择性和保存性也较强,但时效性较差,适合深度报道。杂志在服装表演的众多媒介中是一个较专业的平面媒体,拥有大量时装会的精美走秀图片以及相关资讯。杂志社通过服装公司免费服装赞助进行大片拍摄的同时,也为该服装品牌进行了广告宣传。
(三)电视电视的时效性较强,但保存性与选择性相对较弱,信息转瞬即逝,难以展示相对较繁琐的内容。由于电视与广播的相似特点,迫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更适合简单的宣传和呈现,不适合过多的解说和评论。相对单一类型的传播而言,所产生的效果更加显著。
(四)网络网络具有时效性、保存性、选择性均较强的优势。由于网络的信息量大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服装表演与网络的合作机会也相对较多。网络对服装表演进行报道的形式有视频直播、图文并茂专题报道、服装时尚信息的专业网站等。
一、微博的传播模式
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已经走过了八年的时间,八年来,新浪微博的使用人数可以说逐年递增,有的人选择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到微博上,有的人选择利用微博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用户利用微博客户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上传到微博上,其“关注者”就能看到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微博达人”,所有人的信息都有可能获得关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微博的四个特性:一是互动性;二是能动性;三是多向性;四是时效性。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微博”共享信息的方式既简单又多样,符合当代人的接受心理和认知心理。
韦尔的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说(whom)、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我们可以简单构建出一个信息传播的全过程。考察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微博具备鲜明的“Anyone, Anywhere, Anytime, Anything” 4A元素。这是“微博热”形成的基本要素。
不论是被关注者还是关注者都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传者与受者两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身份的差异很小。网络传播的目的是对信息链进行变形,而非取消信息链,传播的层级仍旧存在。虽然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博主”,、分享信息,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并非所有人的信息都能引起关注,那么具备哪些条件的人能吸引较多的追随者呢?换言之,哪些人的微博容易成为热门微博呢?知名人士的受关注程度比普通人高。打开新浪微博很容易发现,大V大部分是社会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名人效应”在微博世界中同样适用。当然,这些名人同样会从微博中获利。譬如许多导演都会借助微博来宣传自己的电影,对于影迷而言他们可以了解最新的电影信息,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他们可以借助微博造势。两方各取所需。如果博主的发言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关注者的共鸣,极有可能成为热搜。微博的传播行为属于一种草根化的传播行为,因为在微博中人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在此种传播条件下,谁的发言最反映公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谁的发言就能引起较大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成为追捧对象。注意力信息的权威者往往是处于信息源上端的人。例如某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最先该事件的博主会瞬间获得巨大的关注,因为微博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企及的。
二、微博的传播特点
微博传递讯息的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为“媒体-受众-媒体”,微博的传播模式为“媒体-受众-受众-媒体”多层互动传播模式[1],微博当中的“关注”手段可以实现传播客体的过滤后再传播。因此,网络“把关人”的角色不再是集约,而变成了“个人”。
微博舆论场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控制,实现了真正的人人传播以及自由传播,弱者的言论权在微博上也能够得到行使,在某种程度上,微博重新书写了社会观念。
用户草根化。微博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草根化,在微博世界中精英阶层的权利非精英阶层同样可以享有,传播过程中主客体区分变得不再重要。这就带来了传播者身份的转变,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还是传播媒介,微博信息传播的驱动力量来自每名用户。当今社会媒介融合己经成为必然趋势,于是出现了自媒体和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独占鳌头的情况,草根新闻、草根言论不再偏居一隅或者躲在角落中,而是开始有机会进入大众的热点关注视野,甚至能够与传统的名人话题进行较量,这主要得益于草根微博的起点不高,懂得怎样探究受众的需要,同时能够做到集思广益,受到了受众的欢迎。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在微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2]。
传播介质移动化。微博的发展离不开手机,微博能够在短时间内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结合密切相关。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技术的发展为微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背对脸”式的信息交互。微博的信息交互方式是一种“背对脸”式的交互方式。这种交互方式并非面对面或脸对脸的表演,你可以选择点对点,也可以选择一点对多点。当你关注某个感兴趣的人时,会不由自主的了解他的动态。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有条件释放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现代都市人表达的欲望在微博中被满足。
传播碎片化。微博传播介质的移动性决定了用户能够利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传播信息,传播时间与传播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人们的效率意识愈来愈强,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渴求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微博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诉求。譬如新浪微博的“热门推送”、“特别关注”等版块都能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新、最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信息。
三、微博的传播效果分析及社会影响
“微博热”之所以出现与它的传播效果有密切关系。微博允许少数人的评论和观点存在,受众能够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发表看法,自己不需要时刻充当“沉默的大多数”。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有了便利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微博席卷性的威慑力以及不可控的言论压力,会对相关部门形成制约,督促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处理发生的问题。
在公众的意识中,也会被当成“大事”,传媒越强调该事件的重要性,公众越会重视该问题。打_新浪微博的人气关注榜,能够发现不少名人、明星的粉丝数已经超过1000万。粉丝数是人气的一种反映,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新浪网、传统媒体、明星名人们自己三方都会炒作这个数字,这个数字还会随时发生变化。处于这个媒介圈子中的大众,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微博“议程设置”的影响。
当前“微博”传播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信息的准确性。虽然无障碍的互动交流是微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监管难的情况。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缺少“把关人”设置。这种传播方式造成的不良后果难以估计,比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会让假信息甚至违法信息在刹那间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可能无法弥补。面对这种状况,网站提高用户的进入门槛、建立一套完善的微博系统管理办法十分有必要,监管部门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害的信息,要迅速删除,将危害降到最低。
结语:
微博简单快捷的方式和传播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节奏和习惯,这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当前正悄然改变着人们获取、共享信息的方式,可以预见,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微博会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基于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微博会在当今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在该空间中,音乐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实现其传播的功能,并通过相关的技术行为将表演区间升高。该行为也奠定了音乐表演舞台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音乐舞台剧的传播,在经历历史潮流中,成为音乐传播的不可获取和磨灭的手段。因此,结合以往人们对音乐传播的理解,笔者认为音乐舞台就是一种超越了其他传统媒介的音乐传播媒介,这也是笔者所提出的对传播媒介的宏观解读。而提出该观点最为重要的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音乐来讲,舞台传播是更为生动和人性化的音乐传播方式,音乐舞台通过表演者的智慧、艺术和灵感,并通过人体节律性的运动,从而产生更为美妙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也被叫做视听融合和因果结合的音乐。因此,人们始终相信音乐是人铸造的,其中的节律等仅仅为音乐铸造的过程。
第二,舞台音乐的发展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音乐。在舞台上,每次不同的演出都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而其中不同的表演者的表演,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舞台音乐来讲,其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动力,并且永远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感和亲切感。
第三,舞台传播媒介承担着音乐传播的功能,也承担着音乐艺术的功能。一方面通过舞台渠道,实现对音乐的传播;另一方面,舞台传播音乐不是其唯一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对艺术和作品存在感的传播与展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舞台并不是消极的传播媒介,而以积极推动艺术发展作为内驱力。因为对任何的舞台表演者来讲,站在舞台上都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在这个平台上去表演。因此,对于一个表演演员,你要使得自身的舞台艺术表演的越来越好,就必须的不断通过舞台这个平台实践。在该平台,没有任何的投资,只有依靠自身的能力,才能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2、微观音乐传播媒介解读
从微观角度来讲,就是排除上述提到的音乐表演空间和舞台媒介,包括传统的电子媒介、乐普媒介等等。笔者认为,提出对音乐媒介的微观解读的依据是基于对音乐作品认识上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并且是基于音乐为时间艺术的观念。提出这样的观念,是片面的认为音乐就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并随着人类在录音技术方面的进步,逐步的发展起来。因此,根据这样的观念,则可以将音乐通过乐谱将其记录下来,并通过从高到低、音量长短等实现;而录音则主要负责将音乐声音都全部的记录下来,并放出原来的声音。在录音步骤的基础之上,通过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方式,将音乐传播出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音乐进行的传播,就是一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音乐传播。
从理论层面追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营销作为一种增强城市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日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城市营销是以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为立足点,通过树立城市的独特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需求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称”。①
从传播学的领域看,这一社会管理活动的核心,事实上就是传播主体对“城市形象”的一种管理、传播和销售。
一.城市营销的着力点——营销城市的文化特质
不同的城市,所拥有的先天资源不太一样。比如,有的城市,历史文化古迹较多;有的城市山水资源好,自然风光秀美;而有的城市,则既没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胜,也没有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
有观点认为:先天资源占有优势的城市,在城市形象的营销上占据了优势。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偏颇,因为从世界范围内城市营销的操作实践看,城市营销的理念并不等同于对外开展旅游宣传。换句话讲,这个城市是否具有先天占有优势的自然风光资源或历史文化古迹资源,并不意味着其一定在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上占据了先机,甚至也有可能使得这个城市的品牌构建和传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将打“旅游牌”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有专家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②
这一观点,事实上指出了进行城市营销的本质所在。即城市营销,应该营销的是最能代表这个城市的一种特质。那么,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特质?一个城市又应该如何挖掘和定位她的特质?
我们先以奥地利的城市维也纳为例。维也纳所拥有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作为欧洲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城市绝不缺少历史文化名胜,其保有很多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而作为“多瑙河的女神”,维也纳同样也不缺乏秀美的自然风光,比如维也纳森林;但相较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城市而言,维也纳的自然风光也好,历史古迹也好,都算不上是独一无二的;但只有音乐,也许世界范围内很少能有哪个城市能够同如此多的古典音乐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维也纳孕育了太多的音乐家,它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家乡,是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舒伯特的出生地。除此以外,很多的古典音乐巨匠诸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都曾在维也纳度过了多年的音乐生涯。
所以,相较自然风光资源、历史文化名胜,维也纳选择了最能代表这个城市特质的文化资源——音乐文化。在确定了城市对外营销的基准资源后,维也纳也并没有将城市对外推广的名片定位为诸如“xxx故里”,没有陷入对外进行旅游宣传的窠臼,而是将这种音乐文化资源提升为一种文化特质来进行对外宣传,智慧地选择了“音乐之都”——这个最能代表维也纳城市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的城市名片。
这样一来,其就构建起了一种城市意象,这样的一个意象既有文化内蕴,又有内在张力。其巧妙地把营销城市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置换为了营销城市的文化气质,或者叫做特质。
接下来,维也纳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对外传播这样的一个文化意象,使得人们只要一听到“音乐之都”这个名片,就能自然而然地同维也纳联系起来,不管这个人是喜欢约翰·施特劳斯还是舒伯特,亦或是莫扎特、贝多芬……又或者是完全不懂古典音乐,只是想探访一下听上去就充满了浪漫色彩的“音乐之都”。
相比维也纳这样占有先天资源优势的城市,笔者特别想提及另外一种类型的城市。比如美国的“硅谷”。事实上,美国的硅谷不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其是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主要包含圣塔克拉拉县为主的一条狭长谷地。这条谷地曾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之一。但它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因为它有什么自然风光、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文化名胜和古迹。并且,从上述两种条件看,其也毫无优势可言。但是这条狭长谷地区域,在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笔者认为,尽管硅谷不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但它的发展之路,之于我们现在很多还在将城市的发展与对外营销仅仅局囿于旅游带动城市发展,对外城市宣传营销的基点只定位于打“旅游牌”的城市及区域而言,是一剂清醒剂。
巡览“硅谷”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个区域曾聚集了太多享誉世界的高科技公司。比如惠普、比如Intel、比如Google。无数怀揣着科技创新梦的青年创业者从这里起步,比如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而无数的风险投资家也涌入过这里,为资本寻找合适的机会,希望能再生产出下一个科技巨擘。
“硅谷”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其成功从来不在于自然风光、也无关文化名胜,而在于其在人的心理上将这个地理域转换为了一种文化域,“硅谷”这两个字,在无数创业者的心中与科技、创新、机遇、成功划上了等价符号。这些就是硅谷的城市名片,也是硅谷用以吸引人的文化特质。
所以,基于硅谷的成功,笔者认为,在现代城市高度同质化、在各地旅游资源的打造思路大同小异,差异性日益缩小的今天,现代城市在对外营销中,如果还仅仅局囿于打旅游牌,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个城市的营销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个城市可以对外营销她的知识、技术、管理、文化等各种要素。正如硅谷的选择,营销自己的“科技创新文化”。
二.城市营销要善于抓住传播契机
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区隔和交通条件等的限制,大众一般很难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形成对另一座城市的感知和识别。而与此相对的是:现代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一种缺陷,乃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一座城市的形象识别和好感度。
因此,从上述意义而言,一座城市将被如何识别以及能否形成一种“名片效应”,同其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密切相关。
纵观当下一些城市的城市营销策略,总给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比如,城市营销者投入大笔经费拍城市形象宣传片,而事实上的宣传效果却收效甚微。又比如,有的城市,想出一些古怪离奇的宣传口号,以博得一时的耸动效果,尽管赢得了瞬间关注,但从长远看,其实质却是以降低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代价。
从现代城市的媒介营销策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发力”,一种是“借力使力”。
第一种,主要指的是城市管理者主动利用各种媒介传播手段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对外的城市形象宣传。主动投拍城市形象宣传片或是主动策划一些事件性的营销活动,并通过各种媒介予以跟进报道等都包含于此范畴。这一类媒介营销范式的主要代表,比如成都,其曾投拍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由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又如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曾运营的一次网络营销活动,其通过昆士兰旅游局的官网了一则全球招聘广告,为大堡礁招聘看护员,其将这一工作命名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这些主动进行城市对外宣传的媒介活动都曾成功地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而后一种媒介营销策略,则主要指的是因一些外在契机,使得这个城市得到了意外的瞬间高关注,而城市的管理者又把握住了这样的一些外在机遇,借力使力,有效地开展了城市形象、品牌的媒介营销活动。
笔者认为,一个城市,除了要主动发力,结合本城市的特点、气质进行对外的城市形象宣传及品牌营销外,更重要的则是应该主动把握外在的一些契机来进行宣传。
比如,曾经一段时间,因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不仅使得与电视剧同名的,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得以闻名,成为旅游热点,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带动了人们对晋商文化的好奇与探索欲,大大提升了山西的旅游文化形象。
像这样因为影视剧的热播而带动人们对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关注时,之于这个城市或区域而言,这些都是很好的传播契机。在遇到这样的传播契机时,如果这个城市或区域的营销者能够把握这个契机,快速制定有效的、系统的对外形象宣传策略,那么,则能够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而达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总而言之,城市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体系,一个城市的形象构建及其品牌的树立,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文化、民生等多维度的综合体,其是一个需要这个城市的管理者科学定位、不断探索、精心培育,促使其不断成长成熟的一种现代社会管理活动。因而,一个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也必须遵循相应的传播规律,才能最终使得这个城市的品牌得以确立。
注 释:
①左仁淑,崔磊《城市营销误区剖析与城市营销实施思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3期。
一、传播学的产生
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做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人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如何使用新传媒的问题。至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也迅速发展,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关注信息与传播问题,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研究这些问题。
基于以上条件,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但相对于其他国家,传播学形成于美国有其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给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二是在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其间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创立产生了直接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从传播学的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论和学术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传统意义上的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由于在研究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研究方法论的区别。
二、传播学经验学派方法论
经验学派,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学科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是:(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更变,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三、传播学批判学派方法论
批判学派形成于60年代以后,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一开始,就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批判学派看来,经验性研究方法有很大问题,学者们仅仅对“数据”感兴趣,把数据看做是“科学的本质”,社会理论只不过是“从数据的整理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在研究方法论上采用的手段不同。值得一提的是,二者之间区别还在于研究目的的不同上,批判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具有燃眉之急的社会或经济问题,而是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个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总的来说,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批判学派的研究重点是将传播现象置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宏观研究,强调传播研究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分割。批判学派多采用人文主义、定性分析的方法,试图深层次地揭示传播行为的本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定量分析,主观随意性较大,常带有形而上的玄虚特征,甚至是唯心主义的成分。不过,批判学派并不一般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辩证分析和经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也已为不少批判学者所采用。
四、应用角度下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
1.传播学定量研究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传播学定量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是一样的,作为定量研究,其对象是客观的、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物。定量研究者认为,其研究对象可以像解剖麻雀一样被分成几个部分,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观察可以获得整体的认识,同时,该研究方法认为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定量研究者的目的在于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对各种环境中的事物作出带有普遍性的解释,换言之,定量研究致力于拓展广度。因此,传播学定量研究有规律性、实践性、经验性、解释性和认知性等特点。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调查研究是传播学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应用十分广泛,种类繁多。不管是哪一类调查,都要根据课题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对象范围较小的可采用全员调查法,范围较大的可采用抽样调查法,涉及讯息内容的可采用内容分析法,涉及人的认知或心理变化的,可采用控制实验法。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有些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2.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在大众传播学研究中,调查对象往往面积大、范围广,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会伴随着一定的样本误差,但经过一定的统计学修正和处理,其正确性一般认为不次于全员调查。根据调研人员主观介入的有无,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非概率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概率抽样)。有意抽样多用于实例研究或特殊题目的调查,而随机抽样则是现代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作为传播学调查研究的一种实证方法,有其特定的含义。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1952年曾为内容分析下的定义是“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方便、经济等优点。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
4.控制实验法
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伴随着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和条件的严格限定和控制,所以称为控制实验,主要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第一,研究对象较少。调查法一般都是对数量庞大的调查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访问,其研究对象往往被称为“大样本”。而实验法则主要是探求少数变量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研究对象通常只有数十人,因而是“小样本”。第二,研究环境是在实验室人为的环境中。而调查法的则是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参考文献:
[1] 孙 庚.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传播学应当从传播学家的书斋、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有力工具。只有把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从“信息”、“符号”退回到人类为何需用传播的原发点“传播的基元”,点中普通老百姓理解传播学的“灵犀”,传播学才易于为广大民众所了解、掌握。
Abstract:Communicationshouldbeemancipatedfromthestudyandclassroomofcommunicationexperts,andbecomethepowerfulinstrumentofbenefitingthecommonpeopleacrosstheworld.Onlyifthejumping-offpointoftheemancipationpathofcommunication,hasbeenmovedfrom“information”and“symbol”backwardstotheoriginthatthereasonwhyhumanbeingneedscommunication,whichiscalled“thebasicelementofcommunication”,constitutedthe“resonance”forcommonpeopletounderstandthecommunication,coulditbeeasierforthebroadmassesofpeopletoknowandmasterthissubject.
Keywords:communicationtheemancipationpaththebasicelementofcommunication
一,背景与目的
培根说:“科学的力量取决于大众对它的了解”。上世纪中叶,中国大陆曾掀起“围湖造田”、“毁林开垦”的热潮,自从生态学中的基本理念、环保意识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以后,又兴起了一个“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风尚。科学发展史上许多触目惊心的史实告诉我们,一门科学能否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取决于是否争取到大众对本学科的充分了解和特别重视。传播学是否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也取决于它是否为最广大的社会民众所了解、欢迎。那么,从人类传播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传播学是否被社会大众所了解呢?
2003年暑期,我对党政干部、工程师、企业家、大学生、商人、市民、工人、农民、警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有9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传播、传播学。在回答知道的7%的调查对象中,我进一步问:“传播、传播学对你有用吗?”除1人能说出部分用处外,其余都答不上来,有一调查对象甚至反问道:“传播、传播学又不是锅、铲、水果刀,我拿它干什么?”。
可见,社会大众对传播、传播学还不甚了解。
那么,影响社会大众不甚了解传播、传播学的原因是什么?要把传播学从传播学家的书斋或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老百姓的有力工具,首先应从哪里着手呢?
这就是本文要考察、探索这一问题的原由和目的,下面报告考察、探索的结果,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二,传播的基元
这几年考察发现,影响社会大众不甚了解传播、传播学的原因很多,这里只交待其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于我们解释传播时,没有从传播的基元出发。
什么是传播的基元?就是人类元初传播之所以发生的那个根据,即人类元初的传播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
人,作为社会的人,必须相互结成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相互依靠,相互帮助,才可能生存,才可能发展。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其前提就是相互要交流思想感情。一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支持、帮助、协作、配合,前提就是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需要、愿望、想法之类的思想感情,而人的思想感情隐蔽在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聪明的人类想出的办法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号来指代或描述头脑中的看不见摸索不着的思想感情。如果嫌这种通俗易懂的说法不准确,改为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用感觉器官可感触得到的符号来指代或描述头脑中的看不见摸索不着的思想感情。如示意图:
图中的“传受双方的共识”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传者在使用什么符号来指代自己脑子中的某一思想感情,必须要与受传者事前有个共识,否则,传者使用了某一符号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给受传者。《儒林外史》描写过一个名叫严监生的人物,临死时脑中有个想法,但说不出话来,只好伸着两个手指作为符号来指代他那一刻的思想。但“两个手指”这一符号指代什么思想,在场的几个与他对此符号没有共识的人都不知其意,一个接着一个猜问。他哥哥的大儿子说:“二叔,是不是你还想见两个亲人?”,他听了吃力地摇头;他哥哥的二儿子说:“二叔,您是不是还有两罐银子埋在哪儿?”他听后瞪了一眼;抱着小孩的奶妈说:“老爷,您是不是想见孩子的两个舅舅?”他也是摇头;他的夫人赵氏揩着泪说:“他爷,他们说的都不相干,您就是为那个燃着两根灯草的油灯费油不放心。我去拨掉一根就是了。”赵氏过去拨掉一根灯草,严监生见自己的想法通过两个手指这个符号被夫人正确解读了,自己的愿望实现了,才将手放下,头一搭,放心地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说明两个道理:
①,任何人,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必须用别人感觉器官感触得到的符号来指代和描述;
②,传者要让受传者明白他使用的符号指代他头脑中的什么思想感情,事先要在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上,与受传者达成共识。
这两个道理就是元初传播发生的根据,就是人类元初传播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基元。这基元,是广大民众甚至文盲、半文盲的民众理解什么是传播,为什么需要传播的“灵犀”。
如果从传播的基元出发,点一下这个“灵犀”,普通老百姓就会理解什么是传播。在一次乘坐三轮车时,车夫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研究传播的。他提高嗓门:“研究传播,传播是啥子(什么)东西?”我从传播的基元出发给他一解释,他释然地直点头:“我懂了,我懂了,原来传播是让人相互了解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妙法,我们平常向别说活就是在用听得见的声音符号向别人表达我们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给亲人写信就是用文字符号向亲人表达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这样说来,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离不开传播,人人都得传播。照老师的说法,表达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啥(什么)话,写啥(什么)字,都有章法,不得乱用。呵,看来,这门学问有用、有用,我们这些卖力的粗人也得好好学一学啊。”
三,悬糊的理论及其阐释
为什么从传播的基元出发去解释“传播”连三轮车夫都会豁然开朗,而前面所述调查中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党政干部、工程师、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却不十分理解流行的传播概念呢?
这正是传播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到中国以来所呈现的一个奇怪而又必须说明白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是“必须说明白的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关乎传播学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传播就是人们使用感觉器官可感触得到的与别人已有共识的符号,相互间传达、交流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这样表述的“传播”之所以让人很容易明白,是由于这个“传播”不是悬空的,而是与人们传播实践活动血肉相联,是从人们的传播际出发、从人类之所以产生传播的原发点出发的。这个原发点就是,传播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由于思想感情隐蔽在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才生出用可感知的“符号”、“信息”来指代它的需要。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是根,是因,是出发点,“符号”、“信息”是“根”上生出来的“芽”,“因”上结出的“果”,是从出发点上路后的第一个站点而不是始发站。“传播”的流行解释之所以让人胡涂,就在于既不管“符号”、“信息”是“根”还是“芽”,更不问这“符号”、“信息”是“因”还是“果”,便轻率、冒失地以“符号”、“信息”为传播的基点、始发点来解释传播,结果,人们听了这种解释后还是不明白生成传播之因:为什么会发生传播;不明白传播的根:传播是如何发生的;不明白“传播”、“符号”、“信息”与人类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什么作用。而且,撇开“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这个根,把“符号”、“信息”作为解释传播的基点、立足点、出发点,不仅增加了说明传播含义的困难,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难,特别是增加了广大民众理解传播含义的困难。
例如,被我国传播学界推崇为“传播学集大成者”、“传播学宗师”威尔伯•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一书的第一章的“传播的含义”这一节里,先从communicationr的多种含义谈起,引言竟花了15。4%的篇幅。接着再拿61。5%的篇幅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之后才涉及这一节的主题,说,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到一起,试图共享某种信息”。至于哪些东西带有信息?除了“言词”之外,施氏例举了“一个手势”、“一个接吻”等一大堆“都携带着信息”的事物。他为了要读者注意传播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竟用了16。4%的篇幅。在引用了金斯利•戴维斯的话后说:在传播关系中,人们总是带着“第三只耳朵”倾听的。接着就强调,无论传播关系“顺当”与“不顺当”,都会起“作用”:“使我们能够在头脑中构成印象观察我们的环境和指导我们的行为”。①由于施氏在这里把传播的含义立足在“共享信息”上而不是立足在“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上,脚不着人们现实传播的实地,悬空,决定了他说不清楚“传播的含义”,只好东拉西扯,越说越让人糊涂。可是长期以来,这段毫无条理,逻辑不连贯的关于“传播含义”的论述却被奉为经典,当着“皇帝的新衣”来赞美。面对这样的论述,随着传播学中国化的深入开展,已到了该说老实话的时候了。
立足于“信息”来说明传播含义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那么,立足于“符号”呢?
例如,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说:“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递。”②对于普通读者,特别是广大民众读者看了这个定义不但不会明白什么是传播,反而更糊涂: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要传递符号?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离不离得开传播?。。。。。。等等,也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顺便指出一点:B•贝雷尔森在这里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他在定义项里使用了包含被定义项的概念)。
可喜的是,国内有学者近乎脚踏实地的指出:“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受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③说这一解释“近乎脚踏实地”是鉴于:一方面指出“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过程”是非常正确的,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两个不足。不足之一是没有用“隐蔽的思想感情”而用“意义”,这就突不出“隐蔽性”、“不可感触性”,也未突出“符号”的可感触性。人类之所以需要传播是因思想感情的隐蔽性,才产生了使用可感触的符号来指代、描述的传播行为。思想感情的隐蔽性与可感触的符号的使用,是我们解释传播时不可忽略的两个特性。忽略了这两个特性,我们就说不明白为什么需要借助符号来传播,广大民众也难于明白人类为什么要传播,如何传播的道理;不足之二是只说“信息接受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没有交待受传者是“按传受双方对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的共识”来理解“传来的符号”的意义的。因为,缺了“传受双方对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达成的共识”,受传者是不可能理解“传来的符号”的“意义”的,正像普通人不能理解敌国间谍传来的密电码是什么“意义”一样。
不仅离开传播的基元我们说不明白传播为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道理,而且,离开了传播的基元,符号学家也说不明白符号为何发生的道理。请看,被称为符号学之父的皮尔斯的符号理论:
这位符号学之父皮尔斯是这样解释他的符号模式的:“符号对某一个人而言,在某种情况或条件下,代表着某种事物。它向某人表达,也就是在该人心中创造一个相同的符号,或者是一个更精致的符号。该人所创造的这个符号称之为原先符号的(解释义)。这个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即指涉物。”④
请看,这个模式及其解释由于没有从传播的基元出发,没有说清楚也不可能说清楚人类为什么要用符号?人类拿符号来干什么?人类是怎么使用符号来相互传达、交流自己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仍然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
三,小结
上面我们把从传播的基元出发解释“传播”与从信息、符号出发来解释“传播”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看到:
一,从传播的基元出来解释“传播”,点中了亿万民众理解“传播”的“灵犀”,使他们一下子明白了“传播”是怎么回事以及“传播”与他们的血肉关系,因而容易引发他们关注、重视、学习、掌握传播学知识,这就容易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老百姓的有力工具;
二,现在流行于传播学著作中的那种做法,基于或立足于“信息”、“符号”来解释“传播”,那就把“传播”悬空起来,不着实地,脱离民众的传播实践,很难把“传播”的机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受众也越来越糊涂,不利于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普及到民众去。
三,要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民众的有力工具,首先,就必须从传播的基元出发来解释“传播”,而不应从信息、符号出发来
[注释]
①,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