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5: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篇1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月儿圆圆话中秋

三、活动时间:x月x日--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小小歌谣传情意(一年级)

利用音乐课学唱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学生怀念爷爷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老人曾为我们祖国,为我们大家,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4、佳节感恩送祝福(二年级)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5、追根溯源话中秋故事会(三年级)

收集中秋由来的传说,组织开展最根溯源话中秋故事会。

6、情满中秋诗词吟诵比赛(四年级)

通过诗词吟诵,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营造诗意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要求:内容不拘,自己作品、唐诗宋词、中外诗歌、儿歌童谣等皆可,形式力求新颖,每班不少于10人参加,时间不少于2分钟。

7、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绿色家园(五年级)

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并可用来布置教室。

关于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1X年9月上旬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宣传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南京中秋”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

2、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网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3)组织同学们开展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背诵活动。

(4)开展诗词赏析讲座

2、参加对象:1——6年级的学生

3、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写文章,可以是观察日记,节日游记,阅读体验,精彩创意等。

活动三:利用福建文明风、福清新闻网等网站,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过中秋活动,开展学生与远在异地打工的父母进行网上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共度中秋佳节。

活动三:开展文明礼仪我示范宣传活动,学习文明常识,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活动四:创意抒情。在校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篇2

欢庆中秋节主题策划方案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家长、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袋:月亮、儿童画、已剪好的黄色月亮(圆形或月牙形)足量

2视频:《月亮做衣裳》

3足量的月饼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8月15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听《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讨论:月亮有没有穿上好看的衣裳?为什么?师幼互动交流,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3谈话品尝

A中秋节我们吃什么?

B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师幼一起赏月。(引导幼儿说一说月亮里都住着谁?)

C朗诵华文早读儿歌《看月亮》

D吃月饼

【亲子时间】

“月亮的故事”放飞梦想活动:以“月亮”为主题,幼儿与父母自由创作

欢庆中秋节主题策划方案二在这一天很多企业公司举办中秋活动是个很不错的策划。既宣传了企业公司文化,同时也是对企业公司一个美好未来的既定,更加坚定员工的信念,大大提高员工的归宿感。

一、活动背景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抬头望着一年中最亮的月亮,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中秋丰收节,同时也是一个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节日。

二、活动目的

借着节日活跃公司气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实现公司与员工间的互动,密切内部的人际关系,活跃身心,使员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气,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融洽的关系投身工作。巩固企业文化氛围。

三、活动主题

“同喜同贺中秋佳节,同欢同乐精彩华联”

四、活动时间

今年的中秋节为_月__日

五、活动地点

_____区

六、活动人员

公司全体员工

七、相关准备

由人事部预先联系好前期准备事宜,做好活动安排;相机;(可以上传到群空间里面)。准备好员工通讯录,确保在活动中与每位员工联系。

八、活动安排

1、吃饭:A、__区直港大道34附5号“____”人均¥32元;

B、___区__大道上___“____”人均¥49元。

2、唱歌:地址:___西郊路19号欢乐迪KTV。

3、互动游戏(可定为饭桌上的游戏)。

果园,菜园,动物园

九、活动经费

餐饭预算标准:控制在4000元以内。

娱乐预算标准:豪包消费控制在800元内。

总统包消费控制在1500元内。

十、活动准备

欢庆中秋节主题策划方案三随着中秋节的到了,我_小学特制定了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月儿圆圆话中秋。

三、活动时间

_月_日。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小小歌谣传情意(一年级)

利用音乐课学唱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学生怀念爷爷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老人曾为我们祖国,为我们大家,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4、佳节感恩送祝福(二年级)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5、追根溯源话中秋故事会(三年级)

收集中秋由来的传说,组织开展最根溯源话中秋故事会。

6、情满中秋诗词吟诵比赛(四年级)

通过诗词吟诵,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营造诗意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要求:内容不拘,自己作品、唐诗宋词、中外诗歌、儿歌童谣等皆可,形式力求新颖,每班不少于10人参加,时间不少于2分钟。

7、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绿色家园(五年级)

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并可用来布置教室。

欢庆中秋节主题策划方案四一、实施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二)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3.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4.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三)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欢庆中秋节主题策划方案五一、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班会课。

4、活动形式:观看资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竞猜。

5、活动准备:

(1)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

(2)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

(3)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

(4)竞猜规则宣读。

(5)准备书签。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女: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举头望明月。

同学们:低头思故乡。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男: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故乡浓。

男: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男: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请大家欣赏短片《中秋节》。

第二阶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钟)

第三阶段:竞猜。(15分钟)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

篇3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1一、实施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六、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七、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八、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2一、活动目的

借着节日活跃公司气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实现公司与员工间的互动,密切内部的人际关系,活跃身心,使员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气,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融洽的关系投身工作。巩固企业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同喜同贺中秋国庆,同欢同乐精彩华联”。

三、活动时间

中秋月圆之夜。

四、活动地点

__区__坪。

五、活动人员

公司全体员工。

六、相关准备

由行政、人事部预先联系好前期准备事宜,做好活动安排。

准备好员工通讯录,确保在活动中与每位员工联系。

七、活动安排

1、吃饭:

a、__餐厅。

b、__饭店。

2、唱歌:__KTV。

3、互动游戏(可定为饭桌上的游戏)

3.1、人在江湖飘:

一开始,两人同时喊“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挨刀啊~”,然后比划手指,可以出一到五,并且嘴里要喊“几(跟比划的手指数相同)刀砍死你呀”。规定,五大过四、四大过三、三大过二、二大过一、一大过五,如果没有压到又继续。

3.2、007:

由开始一人发音"零"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柒",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作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饮!

适合众人玩,由于没有轮流的次序,而是突发的任指其中的一个人,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可能下个就是你了!

3.3、果园,菜园,动物园:

比如第一个人先说动物园,第2个人说有什么,然后下面的就接着讲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谁没有接上或者反应慢了就罚酒!!!很好玩的,特别有气氛。

3.4、真心话大冒险:

__手机里有一款娱乐软件叫“真心话大冒险”,参与人坐在一起(饭桌上)全桌人划拳比输赢(剪刀石头布也行),然后输家摇晃手机。如果银屏中显示是真心话就是说什么你都要回答,无论什么样的隐私(实在不能说的罚酒2杯)。大冒险就是银屏中显示是大冒险,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要求你都要去做(实在不能做的罚酒3杯)。

八、活动经费

餐饭预算标准:控制在6000元以内;娱乐预算标准:豪包消费控制在800元内;总统包消费控制在1500元内。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3一、活动目的

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五月十五前夕。

三、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各班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对班上的特困学生、留守儿童进行中秋慰问活动,对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家庭进行慰问。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4__酒店同各位亲爱的顾客和来宾一起欢度佳节,欢迎光临本店,在中秋这一浓墨重彩的节日之中,为庆祝节日本店准备了很多惊喜。

一、目的

通过节日的氛围推销自己,提高公司知名度。为节日后的人气奠定基础。

二、思想

开业以来中秋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城市和乡村并肩流行的节日来说,可谓是各个商家都费尽心思去创造价值的大好时机。

我们自开业以来,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生意的状况一直处不是很理想,我们的品牌形象,没有消费者口中做良好传播。

两个节日的相续到来,是我们的一大转折点。我们必须要让顾客在我们这里得到些价值,所以说创建口啤和创建活动之后的人气是我们中秋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加强内围服务质量、演出阵容、优惠赠送配合外围的宣传广告,相信会给消费者一种新的感觉。

三、现场布置

中秋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喜庆方式为主,以红为主,为了减少布成本,可能用些中秋要以用别的布景。

1、周边以弹力为主,主要是补一些空荡之处,使整场变得比较丰满,不会显得单调。

2、舞台周边,顶部,可用一些渡金球,VCD碟片悬挂,以补助灯光的折射,增加现场灯光的效果。

3、周边的天花板上可以悬挂一些灯笼,渲染中秋节的氛围,到国庆节时可以取下,等到春节时再可利用。

4、在国庆节可以悬挂一些大小国旗,增添祖国生日的氛围。

5、在进门口右侧玻璃和流水玻璃可以做大型宣传画,注明节日的活动内容。

6、在DJ台边的显眼处,悬挂“中秋节快乐”“庆祝国庆”的字样。

7、大门进门口节日奖品摆放陈列。

8、楼梯口及显眼处张贴广告。

四、活动优惠

所有消费者在_月_日前预定可得公司赠送特色小吃一份。

1、安排厨师各推出2道“中秋”特色菜肴或点心。

2、中秋节当晚每台位,包厢送月饼一份。

3、消费满200元送面额50元的等值消费券一张。

4、凡消费啤酒一瓶送当晚对奖券一张。

5、对有消费能力和潜力的及部分小姐赠送咖啡券。

6、要求啤酒赞助商对当晚消费茅台啤酒的消费者赠送小礼品。

7、9:00-------17:00的消费者,可得中秋月饼一份和特色小吃一份。

8、奖品设置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1800元。

_月_日:1800元。

五、活动当天时间安排

09:00-17:00白天营业时间。

18:30-21:00流行音乐,慢摇音乐。

21:00-24:00歌手,钢管秀,慢摇。

00:00-00:20活动抽奖。

00:20-结束慢摇。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5一、活动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中秋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吟诵古诗词的意义,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_月_日下午五八班全体师生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我为中秋颂诗词,歌唱中秋和我的中秋我做主三大活动来让孩子体会有关中秋的传统文化。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组织学生排练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朗诵和歌唱中秋团圆的歌曲以及学生的才艺表演。

第二阶段:开展“迎中秋”主题节日课程

内容为:

1、主持人宣布节日课程开始。

2、诗词组上台进行我为中秋献诗词的活动展示。

3、歌唱跟中秋有关的歌曲。

4、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来表达对同学和家人的祝福。

第三阶段:课堂反馈

1、班主任_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性发言。

2、邀请策划本次活动的活动部长以及相关策划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对整个过程的感受。

3、请学生家长代表发言,谈一谈对于中秋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期待。

篇4

一、强化认识

1.表现形式

小学语文最常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就是诗歌与寓言。但是,给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仅是让他们背诵和默写,我们还要从古诗或寓言中进行挖掘、拓展和引申,让他们探析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除了背诵以外,我们还要引导他们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当时的情境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他们“身临其境”来感受作者的心情,从而启发学生认知古时的抒情方式和描物状景

技巧。

2.精神层面

古人语:诗言志,歌咏言。小学阶段见到的传统文化诸如诗歌、故事和寓言除了朗朗上口以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深入探索精神层面的含义,从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如,在学习《卧薪尝胆》时,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越王勾践战败后不气馁、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更要将吴王夫差骄傲蛮干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认识到骄傲自满终会导致失败。

只有从形式和精神层面两方面入手,我们才能深入挖掘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才能全面传承传统文化。

二、丰富积累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不拘一格,广泛采用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来。学的多了,学生自然而言就会咀嚼体悟,润养身心,化育灵魂,使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三、实践拓展

文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我们可能会将传统文化拘泥于背诵和考试中,我们一定要打破这

篇5

迎接中秋节活动策划一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目的:

盛隆超市在这美好的秋季与您相约,9月_日“花好月圆人团圆、盛隆送礼礼连礼”与您共度中秋、国庆佳节。感受秋天带来收获与成熟的风韵。

三、活动主题:

花好月圆人团圆盛隆送礼喜连连

四、卖场陈设:

卖场内专设中秋礼品专卖区,按照月饼的品牌、保健品和酒的类别正气陈列,指定专人负责礼品的促销,策划部负责中秋礼品区的装饰,要求在卖场内醒目,能吸引顾客的目的。

五、宣传方式:

中秋档可是销售黄金段,为了快速有效的抢占市场份,向广大客户及潜在客户广发短信

六、活动内容:

一重喜

一次性购物满30元,可抽“仲秋礼券”1张,60元2张,单张小票最多限5张;

A.购指定几种月饼礼盒时,此礼券可抵3元;(此券限活动期间使用)

指定月饼品种有:

B.购保健品或酒(指定商品)可分别抵1元、2元、3元使用。(此券限活动期间使用);已买断的酒为使用品牌。

l中秋礼券

A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1元

l盛

B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2元

lC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3元

二重喜

如果您中秋礼券右下角的文字能拼起“盛隆团圆奖”、“盛隆喜庆奖”、“团圆奖”、“喜庆奖”,祝贺您,您又中了我们的第三重奖。中奖条件和奖项设置如下:

A.团圆奖集齐“团、圆、奖”3个字奖价值2016的奖品(礼券、现金)

B.喜庆奖集齐“喜、庆、奖”3个字奖价值100元的礼品(礼券、现金)

C.盛隆奖集齐“盛、隆、奖”3个字奖价值12元的礼品(礼券、现金)

D.欢乐奖集齐“盛、隆、奖、团、圆、喜、庆”7个字任意一个

奖价值3元月饼小礼包一份(9月28前)

奖价值1元的盛隆购物券一张(9月28后)

奖项预设置:A共100个;b共1000个;c共10000个;

七、费用预算:

条幅:10米_6元/条_26条=1500元

中秋礼券:0.1元/张_10万=1万元

吊旗:2.5元/张_1000张=2500元

DM快讯:待定;广告费用:报纸、电视,待定

八、注:

1、中秋礼券在外地定做印刷。

策划部负责设计与联系印刷;

2、中秋礼券的左联由收银员负责收取。

3、吊旗、DM快讯策划部负责拍照、设计排版,联系印刷。

配送中心和门店组织商品。

4、连锁店负责各门店的条幅。

5、在超市入口处专门设立奖品兑换专柜。

6、各店的中秋礼券由超市专人负责管理、登记,下班收回保管好。

迎接中秋节活动策划二为迎接中秋节的到来,我们班决定举办一张中秋节晚会,让师生共同欢度这次美好的节日。

一、中秋游园赏月

班级同学在中秋节的月圆之夜,一起结伴游玩,诉说着大学趣事,吃着班级发的月饼,欣赏着的美丽的月亮,惬意、惬意啊。

二、赏月舞会

在热闹的校园广场,一群激情的青年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多么和谐的一幕!说不定某些人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三、中秋灯谜活动

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在各种光彩夺目的大学生手工制作的彩灯下,同学们认真思考着彩灯上的灯谜,不时有人挤出人群,冲向那被同学们挤得密不透风的兑奖处。兑奖处的工作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因猜中而欣喜的同学们都拿着各自的小礼物:有的手中拿着笔芯,有的拿着月饼,有的拿着果冻、中国结……

在灯谜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获得答对时的成就感和拿到奖品的喜悦,虽然一点点小奖品微不足道,但每个人总会获得不同的收获。灯谜无论难与否,学会思考才能得到快乐!

四、中秋祝福卡(许愿卡)

还在校园的学子们,在中秋之夜没有不想念家里的亲人的,一张小小的祝福的卡片,就能激情心中无限的暖流。

在中秋之夜,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写在特制的卡片上,由班委或者某社团邮寄回家,带给家人的不只是欣慰……

五、中秋故事大赛

一群人坐在操场的草坪上,讲着自己的开心的、难过的、后悔的事,是拉近大家心灵的的时机哦。

大家在晚会上尽情的唱歌、跳舞,还要不时的穿插一些趣味游戏,让今年的中秋过的快快乐乐的。

迎接中秋节活动策划三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欢乐喜庆气氛。今年中秋正好的十一黄金周,也是举办活动的黄金时机。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业主集聚的情形,不仅体现出小区大家庭般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升物业公司形象。

二、活动筹备

(一)活动主题

中秋佳节,团圆新居

――“新居”二字也可由开盘小区的'名称替代

(二)活动目的

1、以“中秋”这个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为由头,让业主每逢中秋便会回忆起这次中秋活动的欢乐景象,印象良好。

2、通过这次文娱活动,增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和谐沟通与合作,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保持了两者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3、提升小区物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

(三)活动形式

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娱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四)活动对象

入住小区的业主

中秋节活动专用节目

(五)活动时间

17年10月3日晚(由贵公司自行决定)

(六)活动地点

可选择小区里宽阔的场地

三、前期准备

(一)前期造势

1、交房时主动向业主提起此项活动,并热情邀请业主的参加。

2、海报形式的宣传

3、宣传单形式(选用)

(二)活动的前期准备

1、活动前10天,宣传动员会,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娱乐节目、活动流程发到每名员工手中,这样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明确告诉业主有什么亮点及娱乐项目,吸引业主的积极参与。

2、通过预热把台词及文艺节目进行实战演练,并总结问题再熟练、自然地运用。

针对不同的工作设置专职主持人和会务人员负责。

3、活动现场的彩排及音响调试及布置

4、安排专任布置场地

5、活动前一天晚上,召开活动动员会,总结宣传活动,明确活动现在的分工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6、活动当中用到的礼品要在活动前3天到位,不要到活动开始那天,出现礼品不足或者不到位的问题。

7、寻找小区中有艺术特长的儿童,并进行邀请。

8、了解业主中是否有新婚夫妇,进行邀请,并可事先跟他们说好活动规则和安排。

(三)企划准备

1、现场布置所需物品:横幅、气球等营造节日气氛

2、制作礼包,准备礼品

3、画出活动现场平面布置图,事先演练

四、活动设计

1、赏月,分发月饼,同时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如有可能建议业主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人打电话,捎去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2、简单介绍关于中秋的来历、意义等相关信息,可以让业主们说出以前或者最难忘的过中秋的情形,与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乐趣。

3、互动游戏:

(1)吟对与中秋有关的诗句。谁吟对的多,就赠送精美小礼品

(2)吟唱歌曲,歌曲里带“月”字,谁唱得好唱得多,赠送小礼品。

4、中秋“最棒家庭”竞赛

可以进行拉唱节目,即歌唱带“月”字的歌曲(或吟对与月有关的诗句或成语),邀请几户业主进行对抗,以所唱歌曲的多为胜,赠送礼品,其他参加的家庭也赠送小礼品。每组家庭只需赠送一份礼品。

5、最好安排小区中儿童的才艺表演,儿童表演一般都是观众愿意看到的节目。

6、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

因此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妇女会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公司可以借鉴这个传说,邀请新婚不久的夫妻上台,恭祝早生贵子。

迎接中秋节活动策划四一、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迎接中秋节活动策划五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业主集聚的情形,不仅体现出小区大家庭般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升物业公司形象。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欢乐喜庆气氛。今年中秋正好的十一黄金周,也是举办活动的黄金时机。

二、活动主题

中秋佳节,团圆新居

三、活动目的

1、以"中秋"这个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为由头,让业主每逢中秋便会回忆起这次中秋活动的欢乐景象,印象良好。

2、通过这次文娱活动,增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和谐沟通与合作,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保持了两者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3、提升小区物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

四、活动形式

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娱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五、活动对象

入住小区的业主

六、活动时间

2020年_月_日晚

七、活动地点

可选择小区里宽阔的场地

八、前期准备

(一)前期造势

1、交房时主动向业主提起此项活动,并热情邀请业主的参加。

2、海报形式的宣传。

3、宣传单形式(选用)。

(二)活动的前期准备

1、活动前10天,宣传动员会,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娱乐节目、活动流程发到每名员工手中,这样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明确告诉业主有什么亮点及娱乐项目,吸引业主的`积极参与。

2、通过预热把台词及文艺节目进行实战演练,并总结问题再熟练、自然地运用。

针对不同的工作设置专职主持人和会务人员负责。

3、活动现场的彩排及音响调试及布置。

4、安排专任布置场地。

5、活动前一天晚上,召开活动动员会,总结宣传活动,明确活动现在的分工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6、活动当中用到的礼品要在活动前3天到位,不要到活动开始那天,出现礼品不足或者不到位的问题。

7、寻找小区中有艺术特长的儿童,并进行邀请。

8、了解业主中是否有新婚夫妇,进行邀请,并可事先跟他们说好活动规则和安排。

(三)企划准备

1、现场布置所需物品:横幅、气球等营造节日气氛。

2、制作礼包,准备礼品。

3、画出活动现场平面布置图,事先演练。

九、活动设计

1、赏月,分发月饼,同时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如有可能建议业主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人打电话,捎去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2、简单介绍关于中秋的来历、意义等相关信息,可以让业主们说出以前或者最难忘的一次过中秋的情形,与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乐趣。

3、互动游戏:

(1)吟对与中秋有关的诗句。谁吟对的多,就赠送精美小礼品。

(2)吟唱歌曲,歌曲里带"月"字,谁唱得好唱得多,赠送小礼品。

4、中秋"最棒家庭"竞赛

可以进行拉唱节目,即歌唱带"月"字的歌曲(或吟对与月有关的诗句或成语),邀请几户业主进行对抗,以所唱歌曲的多为胜,赠送礼品,其他参加的家庭也赠送小礼品。每组家庭只需赠送一份礼品。

5、安排小区中儿童的才艺表演,儿童表演一般都是观众愿意看到的节目。

6、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

因此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妇女会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公司可以借鉴这个传说,邀请新婚不久的夫妻上台,恭祝早生贵子。

十、中期操作

1、现场布置:提前将现场根据预选描绘的现场平面图加以包装布置,安装调试仪器,音响、活动时间等必须逐一落实。

2、统一着装,员工提前到场,鼓舞士气,热身,调整到的精神状态;

需要协调和强调的工作,严格按操作标准及分工进行。

篇6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篇7

1.新课改对古代诗歌学习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能领略到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营养和民族精髓,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五年级以上学生的诗歌阅读也有明确的评价要求:要求五年级学生“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入六年级,则要求学生“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诗歌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果说五年级前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更多只是感性的认识与积累,那么六年级则要求在此基础上,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熏陶。在七~九年级阶段,则提出了更高的鉴赏评价的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初中阶段的古诗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唐诗的魅力与学生素养的提升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之所以能够得到保持和延续,古诗文功不可没,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而唐诗作为前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其文化品格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品格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的真、善、美等人文特质,在青少年的性情滋养、灵魂陶冶,乃至民族精神重铸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因此,诗歌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一直都占据着一个相对重要的战略地位。

顾之川先生在《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诗文教学:“应大力提倡和鼓励青少年尽可能多地熟读、背诵一些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诗文名篇。培养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基于以上的认识,发掘唐诗中蕴涵的真、善、美特质,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是一条重要的教育途径。

二、实践与探索

课外唐诗鉴赏不同于我们平时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没有现成的课程目标,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为了开始这一课程,笔者查阅了不少古典诗词教学资料,大多数是参照课内阅读的方式组合学习材料,以诗歌的体裁或诗人为序编辑整理,而且以高中的选修课开设为主。

这一课程的目标就是要使初一的孩子由对唐诗粗浅的兴趣逐渐深入其内核,了解其文化底蕴,学习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欣赏其自然风光的美、社会人情的美、语言音韵的美、结构建筑的美以及其他艺术手段的美,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程的基本思路。

1.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连接

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中选录了53首古代诗词,其中唐诗25首,可见唐诗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唐诗重要性的认识,激活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学习唐诗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和小结,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为初中的唐诗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唐诗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教师选择学习材料时可以时令节气为序组合,如开学初以中秋节为依据挑选写中秋生活的唐诗。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很多,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李白的《关山月》、李商隐的《嫦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其中李商隐的《嫦娥》是小学三年级学过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谈对此诗的认识,再引导学生鉴赏,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过中秋节的感受,体会唐代诗人的中秋感怀,拉近唐诗与学生的距离。当然对这些材料的处理要详略得当,重点在鉴赏和整体感悟。

教师应尽量使课程形式丰富多样,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课堂学习之外,有朗诵活动,有融诗、书、画、文为一体的手抄报制作与展示,还有诗作短剧改编及表演。定期开展的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诗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锻炼了学生听、说等语文综合能力,对正确语感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诗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困惑与展望

1.来自社会的困惑

当今浮躁的社会心态,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家庭生活中读书习惯的缺失、传统文化的日益迷失等社会现状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唐诗这一与经济生活十分遥远的文化,更被人束之高阁。

2.来自学生的困惑

由于古典诗歌语言有“寓万里于尺幅”的高度概括性,“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的表达方式,加上古今表达差异等方面带来的原因,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语言的迷宫,难以了解诗的真实意思,学生对这种“诗家语”颇感陌生,很难真正对诗歌阅读产生兴趣。且唐诗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今天的生活相距较远,语言的隔膜、时代的疏离感让学生对唐诗缺少天然的兴趣,这给我们的唐诗课外鉴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此外,当今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重,高中升学的激烈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鉴赏唐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来自教师的困惑

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并没有完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更关注中考和高考成绩。这是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和社会分工严重分化的必然结果,不仅我国如此,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都有此特点。

篇8

明星中秋记忆

罗旭 难忘秋晚采访余光中,家乡厦门过中秋要博饼

谈起难忘的中秋记忆。BTV主持人罗旭想到的是2010年的中秋晚会,那年的中秋,他采访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并被他的平淡深深打动。而在他的家乡厦门,过中秋时有一项海峡两岸共同的习俗——博饼,这是家人团聚时必玩的一种娱乐游戏。

2010年“秋晚”与余光中结缘,被83岁的诗人感动落泪

2010年的中秋,北京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在故宫太庙举行的“天涯共此时·月上紫禁城”中秋晚会。海峡的名家其聚太庙,共话团圆,共叙亲情。其中有一位重量级的嘉宾——享誉华人文学界的著名学者、诗几、评论家、散文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他曾凭借一首《乡愁》打动了无数读者,“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录制现场,罗旭作为晚会主持人即兴采访了余老,“谁也没有想到,83岁的余老竟然贴身带来了一大盒台湾的月饼,要让大家尝尝‘台湾的味道’。音乐响起,毛阿敏吟唱着《乡愁》的诗句。当年余光中用了不到20分钟写下这首诗歌,他说,这是因为这首诗在心中酝酿了不下20年。那种赤子情怀让太庙广场上的观众们纷纷落泪。我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签证快要到期,余光中不得不在第二天起程返回宝岛台湾,因为被余老的爱国清怀所打动,罗旭坚持去首都机场亲自为余老送行。“因为连日参与晚会工作非常疲劳,担心错过时间,我在清晨4点钟就来到了余老下榻的饭店等候。本来我还想帮余老收拾收拾行李,没想到一大早老先生已经收拾妥当,静静地在屋里等着我。”罗旭被余光中的这份平淡深深打动,到了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后,他特意请同行的晚会导演于守山帮自己和余光中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事后,罗旭在微博中写道:“下午回电视台的路上我听着思乡曲,想起余先生临别时清瘦的背影,想起先生退房时屋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想着纷扰的红尘中竟然还有这样平静淡然的心灵……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泪水簌簌滚落。”

家乡厦门每年过中秋都要博饼,今年中秋和家人团聚北京

在罗旭的家乡厦门,过中秋时有一项传统活动——博饼。“闽南地区对过中秋是非常重视的,博饼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不光是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包括台湾,这是两岸共同的习俗。相传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郑成功,当年是军中的一种游戏,大家用这种方式团结亲情、增加友谊。”博饼的玩法很有意思,“把饼分成好多等级,根据色子投出来的大小点数确定你能获得哪种奖励。这种博饼在厦漳泉特别流行,每年到中秋,大街小巷全是掷色子的声音,很热闹,大家都赶回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博饼。不仅在家里博,还要跟朋友博,在单位和同事博,这是一种联络感情、博取好运气的活动。”过中秋的时候,罗旭没少参与博饼,“在厦门,我妈妈家是个大家族,整个家族一起博饼,很欢乐的。在北京有时老乡也会邀请我参加这样的活动,叫中秋博状元饼。据说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

参加工作10年来,每年的中秋节罗旭总是很忙,几乎没怎么回家,今年中秋,他终于可以团聚了,“今年家人都在北京,应该能—起过中秋。希望大家能够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常露文

我拍的中秋题材短片就在中秋节这天首映

北京电视台新闻主播常露文是个东北姑娘,独自在北京闯荡多年,所以对她来说中秋节本来就意味深长,而今年中秋节因为自己拍摄的一部中秋题材的电影短片要在网络上首映而变得很不寻常了。

谈到一个北漂人在京城的过节情怀,常露文告诉记者:“对于一个东北姑娘,我和所有的‘北漂’一样,在京城里,怀着全部的虔诚和念想,希望一颗种子能够生恨发芽,长出自己的枝干。来北京七八年的时间,因为职业原因,我几乎没有机会真正过节,尤其是感受中秋。每逢中秋月圆时,万家灯火,一片团圆和祥和,但是像我—样的很多异乡客,却难掩心底的寂寞。那时候我年轻,就告诉自己,中秋,和平常的日子—样。而周围的北漂们也都在埋头拼搏,所以也就不在乎是否与亲人在—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常露文在渐渐改变。常露文说,最近这几年,关于亲情的公益广告逐渐多起来了,媒体也在呼吁大家,尤其是在北京的外地人,过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而更有法律层面将子女关爱、赡养以及经常看望老人作为规定。随之而来的,周围的氛围和情绪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实我很感激《北京电视》周刊在这个时候采访我,让我有机会可以抒发思乡的心绪和佳节的感怀。因为那个曾经懵懂的、怀揣梦想的东北姑娘已经长大,她已经读出了他乡和故乡两片土壤中的相似但却永远无法混同的味道,她似乎也明白了事业的成功永远无法填充家庭和亲情的空洞。所以我想给同样的北漂说,过节常回家看看,别以忙为借口不伴在亲人左右。”

常露文告诉记者,今年中秋,对她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她难得地感受到了中秋佳节的氛围,也读出了中秋佳节的味道。这是因为她拍摄的以中秋节父女团圆为主题的电影短片《寂寞》就在9月19日中秋节这天在网络上开始播放,“影片中,影星任达华饰演我的父亲,他为了在中秋团圆时见女儿,一面,只身从香港飞到北京,但是女儿却被公司在上海的项目绊住脚,要失约于父亲。女儿认为自己的工作大于天,亲情是可以靠后一些的,今年不见,还有明年。父亲认为,父爱就是要默默地站在女儿背后,于是正当父亲准备黯然返回香港之际,在他离开酒店的那一刻,看到丢下上海所有工作的女儿,就站在自己的眼前,那会是怎样的欣喜和温暖!”

常露文告诉记者,她通过这部短片,想要表达这样一种心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难忘的中秋节,虽然情节各不相同,但是都希望大家的中秋节是蛋黄色的、团圆的、温暖的。

温峥嵘

军训那年的中秋在拉练的路上看月亮

今年的中秋,温峥蝾要和父母及老公家人—起在北京度过,“中秋节吃团圆饭,赏月,和妈妈唱唱歌,想想都觉得幸福。”

中午用蜡烛烤了一个馒头

对于中秋,温峥蝾有特殊的记忆,她难忘的是刚上北京电影学院时度过的那个中秋,“正式开学之前是军训,我们是在炮兵学院军训,我从贵州到北京上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冰土不服,而军训时,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能吃零食,所以我水果吃得也不多,那段时间气候也干燥,我就常流鼻血,我老拿纸蘸水塞鼻子里,湿润鼻子。”

军训对于温峥嵘来讲不太适应,“穿的是厚厚的皮靴,有时候晚上还要站岗,跟同学那时候也不太熟,所以我很想家。”

那年中秋,军训已经到了尾声,“我已经很馋零食,中午那顿饭,我偷了一个馒头出来。回到宿舍,我决定把它烤了。没有炉子,就用蜡烛烤,但是面上全给烤黑了,我把黑的皮剥了,吃里面,觉得真香。”

到了晚上,部队给了来军训的学生—个意外,进行拉练,“从学校步行到卢沟桥拉练,这天是过节啊。等拉练快结束时,给大家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饼,其实那个月饼很硬,我们一路走一路吃,天上是圆圆的月亮,我们觉得月饼很好吃,那可能是我吃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月饼了。”在剧组。妈妈会给我寄来家乡的月饼和辣子鸡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当上演员,这些年的中秋,温峥嵘基本上是在剧组度过,“像中秋这段时间,是拍戏的旺季,因为天气不冷不热,很舒服。而在剧组中,对于过节,大家都有意识地淡化,毕竟工作为重。”

但是,到了中秋,温峥嵘的妈妈总会给女儿惊喜,“我妈妈会提前从家乡贵州给我寄来贵州的火腿月饼,很好吃的。还有我妈妈会给我寄来她做的辣子鸡。”温峥嵘形容母亲的辣子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辣子鸡,“妈妈会把做好的辣子鸡进行小包装,装成一袋袋的小袋,再用真空包装装好寄给我。”

有了月饼、辣子鸡,温峥嵘在中秋的这天,会把这些东西跟剧组的工作人员分享,“给大家一点小礼物,请大家喝喝茶,增加一点节日的气氛。”

而母亲给温峥嵘寄月饼和辣子鸡时,总是要附上一封信,“或者是长文,或者是写:女儿,节日快乐。或写;寄来东西给大家分享。等等,只言片语流露出妈妈对我的爱。我妈妈是语文老师,她习惯于用文字表达情感。”

斓曦

从小到大爱吃月饼中秋团聚是最高待遇

电视剧《错伏》刚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完毕,斓曦饰演的冷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生动诠释了不同于《甄嬛传》中沈眉庄的又一形象。自从当上演员,斓曦很少能够在中秋节和家人团聚,今年中秋她终于能够好好陪陪家人。

因为爱吃月饼最爱过中秋节,吃一年也不腻

中秋节和端午节是斓曦最爱过的两个节日,“因为我特别爱吃月饼和粽子。小时候过中秋节前一周,我就会催着家人买月饼,如果有人送月饼,我一定会把着,不让妈妈再送出去。”斓曦至今还记得当年当兵时吃月饼的情形,“那时候我十七八岁,在安徽省军区演出队当兵,中秋节会发各种口味的月饼,我们吃下来,发现椰蓉、凤梨的最好吃,五仁的最不好吃。”从小到大,斓曦对月饼口味的喜好一直没变,“我喜欢吃椰蓉、蛋黄、凤梨和各种水果味的月饼,不喜欢吃五仁和豆沙的。如果有朋友送我月饼,拆包装时发现是我爱吃的口味,我会非常高兴。”斓曦对月饼的钟爱并不仅限于中秋节期间,“我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早中晚餐,永远吃不腻。”

去年中秋在剧组拍夜戏。今年难得能团聚

当了演员之后,因为忙于拍戏,斓曦很少能和家人在中秋节团聚,一般也就通过电话互致问候,“去年中秋,我在上海车墩拍摄电视剧《九死一生》,剧组提前一周给我们发了月饼。当时我还想中秋节会不会早点收工,结果正赶上拍夜戏,连着好几天都拍到很晚。我在车上等着拍我的戏,等着等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天亮,也没能赏月。”

在斓曦看来,小时候过中秋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爸爸让我看月亮,之后写篇作文纪念中秋节。当时我的父母都觉得我的那篇作文写得不错。”而现在,过节时最盼望的就是能礼家人团聚,“我觉得传统的节日对于我们这种职业的人来说,最高的级别就是和家人团聚。中秋节能跟家人在一起就很好,不在乎吃什么山珍海味,我每次回家还是最爱吃妈妈做的家常菜。”

前不久,斓曦在拍电视剧《陆小凤与花满楼》时脚受伤,休息了三个月,现在还不能穿太高跟的鞋。接下来有多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邀请她出演,“有抗战戏,也有古装戏,在题材上我还得斟酌一下。”于是,今年的中秋节,斓曦有了难得的空闲可以陪伴家人,“每次过中秋父母都会买好双方老人爱吃的月饼提前送过去,还会多买一些我爱吃的月饼。我爸妈喜欢吃椒盐月饼,我也会买他们喜欢的口味,陪他们一起吃月饼,开心过中秋。”

宋春丽

部队6层阳台上的中秋让我留恋

宋春丽主演的《大地情深》正在北京卫视播出,谈到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她说:“今年的中秋我和家人一起过,陪陪爱人,过一个团圆节。”作为演员,宋春丽也多次经历过中秋在剧组度过的场景,“那些年,中秋快到了,我心中也着急,想要回家陪我的老妈。”而有一年中秋,外地的一家电视台希望宋春丽能参加他们的中秋直播晚会,但是宋春丽婉拒了,“我说,把这个时间给我的母亲行不行,我要和她—起过。”

在宋春丽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中秋是她在部队度过的,“我十几岁就离开家到部队了,那个时候每个中秋节我都是在,每—个中秋节我印象都很深,我们住的是5层,中秋节那天,基本上都是老同志们把我们叫到6层的平台上。我们都叫‘走走走,上6楼阳台’。到那儿后,地上铺一面席子,然后老同志就会把水果、月饼什么的拿到上面,大家就坐在一起,一起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吃月饼、水果。那个时候大家其乐融融,真的是很留恋那个时候。”

高峰

中秋在剧组看见女儿那一刻我浑身的幸福

你还记得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性格略带“残酷”的齐桓吗?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扮演者,就是演员高峰。其实,数一数,高峰塑造了不少军人角色,从形象而言,高峰绝对硬汉一个。但如果你留心,会发现他偶尔在微博上晒自己与女儿的合影,非常有好爸爸的“范儿”,也显得分外柔软。高峰最温暖的一次中秋欢聚,也与女儿有关系。

因为拍戏的缘故,高峰很少在家过中秋。而让他最难以忘记的是有一年,妻子带着女儿特意到剧组,来陪他过中秋节。“那次在外地拍戏,正赶上中秋。老婆带着女儿特意来探班,那时女儿还很小,晚上我收工时,一出现场就看见女儿踉踉跄跄地跑过来抱住我,那一刻我觉得浑身幸福,觉得工作再辛苦都值得。”

刚刚结束一部新戏的拍摄,高峰这次再度出演军人,却是很“拧巴”。“电视剧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时期全民抗日的故事,我在剧中饰演的‘海川’是个卧底,一直被大家误认为是‘汉奸’,心里很痛苦,最后因帮助八路军安全撤离而牺牲,就是到最后一集才沉冤得雪。”

郄路通

跟妈妈一起做63人份大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不稀奇。但是要是亲手做月饼,还做一个63人份的“巨无霸”,还真有点新鲜。而这也是小演员郄路通最美好的一次中秋节记忆。还在读高中的她,因为电影《青春派》的精彩表演,首次“触电”,便获得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10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提名。这也让她有了一个做演员的梦想。

还在上学的郄路通,几乎每一个中秋节都是与家人共度的,说起最难忘的中秋团聚,她想到的是与妈妈一起做月饼的经历。她说:“每年中秋节妈妈都会自己做糖月饼,做成很大一蜓儿,然后切好每人一份儿。有一年中秋,妈妈说要做63人份的大月饼,全家人一起上手做,然后客厅里被弄的全是面粉,大家都在一起玩,学做月饼,那是最开心的一次中秋节。等到晚上,我和哥哥、弟弟一起把月饼送给邻居们,特别难忘。”

电影《青春派》让郄路通收获关注,也让这小姑娘有了做演员的计划。“最近开学,我已经回学校上课了,正式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希望安心学校做功课。今年,我会报考中戏、北电、上戏等专业学表演的学校,希望接受正规的训练,成为专业的演员。”

李岷城

有一种青春,叫月饼

一首《同桌的你》,不知唤起多少人的青春记忆。如今,高晓松正在厦门拍摄同名电影。青年演员李岷城将与林更新、周冬雨联手,演绎高中时代美好的初恋。“片中与林更新是室友、好兄弟,宿舍的4人都喜欢周冬雨,周冬雨是高中时代的女神。这次电影主创都是同龄人,大家相处得很开心。”而李岷城最难忘的一次中秋回忆也与青春、与哥们儿有关。

李岷城说:“自上大学以来,已经有近十年没和家人—起过中秋节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学宿舍的。记得上大学时,中秋节没回家。当时学校给每个同学发月饼,大家—边吃着月饼,一边聊家里面的事。那么多男人坐在—起聊天,偶尔也会有伤感,还是挺难忘的。”

李岷城因主演香港导演张泽呜的电影《非常之恋》崭露头角。2011年,李岷城与新锐导演孔令晨合作拍摄电影《宝贝别哭》而备受肯定。2012年,李岷城获得吴天明导演的赏识。受邀拍摄了其最新力作《百鸟朝凤》。说到这里,李岷城开心地说:“《百鸟朝凤》入围了2013年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4项提名。我会与吴天明导演—起去颁奖礼为影片助威。”

记者 中秋记忆

外婆做的月饼永远热腾腾

我记忆中的中秋永远和外婆相连,在西南的一座古城之中,外婆和外公生活在那里,那是一座带水井的大杂院,木板的房子,街上是青石板的路。

中秋节快到了,外婆已经忙碌起来,除了买来又红又大的石榴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做月饼。从邻居奶奶家借来月饼模子,外婆把面团揉好,压进饼横,塞进豆沙、板栗等……拿出来后放进弱里蒸烤。

院里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从街上滚着铁环,疯跑着到家里,就等着月饼做好。出锅的那一刻,是我最兴奋的时候,外婆说:“小心,烫。”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烫嘴的感觉我现在想不起了,现在我记得的只是那种热腾腾的香。这种香伴随了我之后的30年的岁月。

有时候,思念,会狠狠地在你心头咬一口,咬得你想流泪。月饼,是我思念外婆的一座桥。

中秋夜,黄河边的畅想

人的记忆很奇妙,有些事情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但还有一些事情不管发生多少年后,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每到中秋节来临之际,我都会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那个中秋节,我在兰州过节时的情景。

那是在我成为甘肃省乒乓球队队员的第二年,只有16岁的我孤身一人在远离父母的地方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印象中那年的中秋节临近十一,但并不是周末。当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教练突然停止了训练,说今天是八月十五,少练三个小时,大家先去食堂领月饼,然后自由活动。当时大家因为训练紧张,都没有想起当天是中秋节,所以当教练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以后,便笑着叫着,呼啦一下都离开了训练房。

我和几个女队的队员一起相约前往兰州的黄河边赏月,当天天气特别好,我们几个是在晚饭以后去的,在河边逛了—会儿天才黑下来。在来到河边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轮明月在空中慢慢升起来了。我们几个人为了能更惬意地赏月,也制造点儿小情调,专门跑到黄河边的一片空地上,铺开一块早就准备好的大塑料布,然后把带来的月饼、瓜子、花生等倒在上面,大家面对着黄河,呈弧形围坐在一起。

篇9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内容与环境整合;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潜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利用“留白”艺术,可以有效实现这些目标。

一、预设教学目标时“巧留白”。

1.预设认知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预设认知目标时,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知识点,给学生一定的知识“空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既能开阔视野,增知启智,更能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而英语课堂教学正是留出空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2.预设情感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语篇教学中,笔者往往采用情境教学法,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Halloween”这一课时,笔者利用自制的南瓜灯,面具等物,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欧洲国家人们过万圣节的氛围。同时,自备了月饼,下载了许多关于中秋的诗歌、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回味中国自己的中秋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能很清晰地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产生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情感。

3.预设能力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感知无形成果。

无形的成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自信心、探索的精神,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积极态度、责任感、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等情感体验和收获。在预设能力目标时应留出空白,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包括理智受到的挑战、震撼和鼓励,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二、实施教学过程中“多留白”。

1.“留白”促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不应以学生的无知和被动来建立自己的权威,而要将探究知识的心理过程还给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让英语课堂充满民主、宽容、和谐的气氛,即我们应该留出足够的空白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One E部分时,笔者先留出时间,让同学们观察句型:“Who’s the boy in the tree?”与“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同学们马上提出,同样是在树上,为什么一个用in,一个用on呢?于是笔者在黑板上画上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和一棵爬着一个小男孩的苹果树,让同学们观察思考:同样是在树上,人在树上和苹果在树上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很快地就说出:“人是爬在树上,而苹果是长在树上。”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教学in the tree(在树上)和on the tree(长在树上),就非常简单了。

2.“留白”促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努力使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发挥学习个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能力结构、课前准备都不相同,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预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着眼因材施教,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给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体现英语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优秀的汉语学习者不仅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汉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懂汉语,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语言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国学生学外语,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记词汇、短语、句型。只要把词汇关过了,应付考试就轻松了。但是实际交流却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老师、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如果把自身学习外语的应试经验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文化知识。避免让学生学片面的语言知识。

研究发现,二语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会阻碍教学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交际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母语文化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并通过其与汉语文化的比较,促进汉语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掌握好了汉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表现出语言的得体性。在听到中国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语习惯的回答时也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或无法接受。

例1:刚到中国的美国留学生Joe会讲一点中文,他到学校超市买东西,售货员没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说“对不起”。售货员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大声说了一句“对不起”。售货员见周围没别人,只有她俩,Joe肯定是在对她说话,顿时觉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问路。得到帮助后对对方表示感谢,并夸对方漂亮。结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这样的回答让Joe觉得一头雾水。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导入,既要有汉语文化,也要有学习者母语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互动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中国文化。要想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要了解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需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传播。在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桥梁,能够有效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两种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能够在教学中较自如地应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汉语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汉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主流性原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方面。第二,实用性原则。向学生介绍交际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国文化知识。

(二)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指出其文化意义。教师将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学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乡情节的关联,所以体会不了这首诗的意境。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中秋节和月亮之间的联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学习完后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学完这首诗后再听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就会联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典型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和讨论,并与自己的母语文化作比较,分析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写出报告。

例如,中西方对称谓的差异比较。留学生会发现中国人往往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称老年人为“爷爷”“奶奶”,称比自己年长者为“大哥”“大姐”,称与自己父辈同龄者为“叔叔”“阿姨”,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弟弟”“妹妹”。这样的称谓表示了一种亲和的情感关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由于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会强调“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较多采用对称的称谓方式,强调平行的社会关系,因此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对于其他亲属不如中国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血缘关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都会得到培养。

三、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氛围

(一)布置教学环境

英语国家的教室布置往往与众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颖。中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传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学生的座位排列。在鉴赏古典名著和诗歌时可以使用传统座位排列,让学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读书的场景。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同时,可以在墙壁上布置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栏目,如中国的山水画、谚语、成语等。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断更新。

(二)举办专题教育讲座

定期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在一种有别于课堂的轻松的讨论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讲座的内容应有计划性,如一学期讲重大节日。教师可以将讲座的次数分配好,一周或两周讲一个主题,并与学生自己国家的一些相似的节日作比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了解会有系统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网站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地运用于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关文化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比如电影短片、小品、相声、歌曲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受到冲击,这样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接受度高,学起来也轻松。

(四)利用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主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中国文化的相关微课,让学生观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题目,让他们到网上查资料,完成相关微课制作。学生会对同学制作的微课感兴趣,从观看同学的微课和自己制作微课中受益匪浅。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让语言被赋予文化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会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篇11

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小编收集了20xx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欢迎阅读。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节。小编收集了20xx年小学生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欢迎阅读。

尊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下面是语文谜小编汇总的端午节升旗演讲稿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对于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你有深入了解过端午节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欢迎阅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名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浓情端午节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小编收集了20xx年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欢迎阅读。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小编收集了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欢迎阅读。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

耐人寻味的端午——为纪念一个忠心爱国的诗人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 ——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xx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 五月五日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门查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在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以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xx多年的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你不想吃,农耕社会时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术,我国造纸工业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和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手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又民族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落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用灵魂之歌来谱写生命之歌。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虑过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其实又时刻都体现着忠,不计报酬与代价的忠与你自己,忠于你所爱的人,忠于爱你的人。平凡,朴实没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属于自己的光芒。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