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网管理论文

电网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6: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网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网管理论文

篇1

2如何创建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

2.1搭建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硬件环境

为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使所搭建的科技综合管理平台应充分体现其管理高效的特点,首先就应搭建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硬件环境,建立专业化的工作站。工作站应配备高端的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能够满足电网企业的多用户并发数量。配备的数据服务器要能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并采用高端容错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整个数据存储有较高的容错能力。此外,还应根据实际的访问需求,采用高带宽的光纤接入Internet,确保理论上100%在线功能地实现。最后,还应配备高性能的防火墙以确保科技管理综合平台运行的安全性,例如经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推荐的天清汉马USG一体化安全网关系统等。以上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硬件环境,为确保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2.2研发应用性强的业务管理软件

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运用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适应电网企业科技管理业务高度分散的特性,基本达到了科技业务管理的网络化。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综合门户登陆、电力科技信息检索、专利管理、电力情报编辑、课题协作解决和科技论坛交流等。在科技综合管理平台之上,研发的业务管理软件主要包括门户登陆和检索系统、情报信息的创建和检索系统、专利信息的申报、审批和检索系统、课题和研究协作系统、科技论坛交流、检索和评价系统等。通过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以及管理业务数据库和管理业务系统,实现了电力故障情报及时通报、电力科技发展信息及时公布、企业对内部电力科技专利及时审批、对外部电力科技专利信息及时更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营得以充分交流等。

3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架构

3.1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其中,浏览器对应于系统的表现层;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对应于系统的应用层;数据服务器对应系统的数据层。各层在逻辑上互相分离,通过标准接口和传输信道实现联系,便于后续功能的扩展。在这种体系结构下,系统在逻辑上由四部分组成:客户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3.1.1浏览器

浏览器是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接口。与C/S架构相比,将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具有简单易学、易于实现的特点。系统中的客户端软件可以直接采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产品,而主页界面则可以采用Java、VB、C#等语言制作美观、操作性强、动态交互的界面。用户通过浏览器以超文本(HTML)的形式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

3.1.2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负责将用户提出的请求与具体应用服务器相连接,使浏览器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应用,可以根不同的客户类型跳转到不同的主页。Web服务器可采用专用的WWW服务器。3.1.3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和维护,其作用是为各种应用提供相应的数据访问服务,它可以以分布式的形式被布置在多台服务器上,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服务器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平衡负载的目的,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2应用架构

电网企业科技管理综合平台是一个高效性、安全性、功能可扩充性要求很强的综合管理系统。整个平台分为互联网和局域网两部分,其中电力科技信息采集和电力科技专利检索等应用服务器与Internet相连;而门户登陆、电力故障情报检索编辑、电力科技专利申报、科技论坛交流等应用服务器设置在局域网,通过用户登录到不同的门户主页来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平台从功能组成上可以划分为1个门户和六大应用模块(综合门户、信息检索、专利管理、情报编辑、课题协作和科技论坛),从而形成平台应用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4平台功能设计

4.1建立各个部门的资源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力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必要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需求建立相应的资源库。资源库负责追踪并更新国内外电力科技发展最前沿的知识和一些典型案例,并在用户进行检索时能够及时反馈给用户。这极大地方便了电力工作者对最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了大量个人在资源查找上所浪费的时间。

4.2建立课题研究协作平台

建立课题研究协作平台就是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提供一个协作研究课题的平台。这个平台支持任意用户将自己所感兴趣或缺乏合理解决方案的课题到其上,然后通过众多电力工作者的共同研究与交流,得到一个最完善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课题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通过协作交流这一模式提升了参与者的相关电力知识层次。

篇2

目前,就地市供电局层面来说,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投入基础业务工作时间过多,管理职能有待提升;二是财务职能较为分散,业务处理效果不一;三是财务人员所学习专业较为集中,缺乏信息化、生产设备等其他专业复合型人才;四是经营分析停留在表面,大量数据并未对企业决策支持提供有力支撑;五是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后,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未实现横向打通。

(二)大数据时代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下,电网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新一轮电力改革的重启与全力推进、新光伏发电的并网、电动汽车的使用、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的出台等,都为我国传统电网企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未来需要应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财务的基础核算与月度(年度)报表,更多的应该是投资效益的分析、电价政策的研究、电网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进一步探索电网企业拓展业务(含投融资)的发展等。

1.规范性与精细化并存。电网企业面临“用上电”、“用好电”双重压力,势必导致投资和成本压力加大。2013年,佛山供电局正式应用“划小核算单位”体系,将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颗粒化,将成本核算细分至输配电线路与设备,为标准成本体系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日后输配电分离的成本效益核算提供有效数据支撑。2014年,中国南方电网印发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等31项财务管理制度,组织财务业务指导书的编制,深化财务工作手册与财务管理手册的应用,可以说,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精细化程度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2.财务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共赢。面对庞大的业务量与数据量,受到人员定编的不可控限制,如何加速提升工作效率成为财务人员的首要难题。同时,相关部门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更为严厉,国资委的经营业绩考核政策对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国资委开始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考核关注重点是从盈利规模向盈利能力转变。另外,国家能源局的《2014年市场监管工作要点》其中之一为加强成本和价格监管。但是,历年的经营分析由于口径不同、数据颗粒化程度不高、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程度不强,数据的分析效率和使用效益不明显,而大数据时代要求电网企业重新整合利用历史数据,为电网布局、电网投资建设等重要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高效信息化平台的有力支撑。包括共享服务中心、经济运行平台、资金监控平台在内的所有财务管理数据管理平台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水平。它除了要有庞大的内存空间供大数据的存储、使用和转换,还要与其他业务平台打通,横向穿透业务与财务间的数据,自动形成关键指标的监控,并有效根据历史数据及关键要素提供地区电量预测、财务风险警示、投资布局分析、资金使用效益、财务人员培训与绩效挂钩考核等重要模块。笔者认为,这样的信息系统并不是天方夜谭,未来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也势必要通过类似有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才能够顺利进行。

4.积极应对新兴业务的探索与推广。随着电网企业预付费管理的深入开展,现金流的有效利用也成为日后企业效益分析的关键点。电网企业是否可以像通讯产业一样搞“充电费送电费”等增值活动,还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但是,我们要看到,正是因为电网企业的社会属性,要求投资不能以效益为先。但是通过丰富和拓展我们的业务领域,可以达到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目的,同时,也通过科学的运营手段,使得电力用户获得一定的收益,也是一种“双赢”的战略。因此,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要提前应对好新兴业务的推广实施,进一步探索资金运营效益的提升举措。

二、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财务基础工作与管理工作分离。确保方案能够实现财务基础工作(财务基础工作指日常核算、资金支付等同质化程度较高,重复性较多的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指资源配置、价值创造、风险管控和经营分析等管理型工作)的分离,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专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作,实现财务工作专业化。

2.推进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两个集中。将区局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工作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区局财务部在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工作分离后,加强履行财务管理职能,提升对区局管理的服务水平。

3.“减负”与“提效”相结合。注重减轻基层财务人员负担,通过发挥共享服务中心的规模效应、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4.提升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在财务转型过程中,注重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为共享服务中心员工规划职业发展道路,完善轮岗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二)财务管理转型业务评估

通过分析共享维度、共享难度、业务关联度、共享价值和监管要求五个方面,评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业务范畴。具体见表1。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设置原则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设置应以扁平化、专业化操作分工以及服务与协同作为设置原则。

1.扁平化。围绕核算及结算职能,构建以团队为基本单元的扁平组织架构;尽可能缩短汇报的层级、缩短沟通渠道和决策流程。

2.专业化操作分工。将相似工作合并至同一部门,实现技能集中、加快员工技能成长、提高操作专业化和流程标准化的程度。

3.服务与协同。以服务为导向,专注于内部客户关系管理;团队合作及协同是该运营模式成功的关键,即会计核算与结算职能之间的协同。

(四)管理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框架包括内部管理、服务水平协议和客户服务三个方面。运营管理框架体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共享”与“责任共享”的特点,规范并明确了共享服务中心与服务对象双方角色和责任,以及推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提升的内部管理流程和机制,是共享服务模式区别于简单财务集中的关键。

1.内部运营管理。

(1)人员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升员工专业和管理能力,促进员工可持续发展:为共享服务中心员工规划职业发展道路。共享中心员工通过不断了解、熟悉前端业务的内容与流程,向技能专家的方向发展。共享中心员工重点向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方向发展,在专业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向管理类进行转化。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着重引进有复合专业背景的人才,同时加大对电网生产、基建、营销等电网业务培训,积极参与跨专业、部门、单位的挂职锻炼。新进员工首先进入共享服务中心负责基础核算工作,学习会计核算的基础,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制定完善的轮岗制度。共享服务中心员工可以在共享中心内部定期轮岗,帮助员工全面掌握共享中心的业务流程,提高员工对前端业务的了解。建立共享中心与财务部的轮岗机制。共享中心的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务会计专业技能后,可以到财务部轮岗,学习财务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技能。

(2)绩效管理。绩效指标覆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个管理层级。每年通过组织绩效管理流程分析共享服务中心整体、各部、各岗是否实现完成预设目标,并针对绩效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调整绩效目标。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角度来看,依据战略目标核定共享服务中心年度组织绩效目标,衡量共享服务中心整体是否实现预定战略目标和愿景。每年对共享服务中心整体组织绩效进行自我评价,并报送财务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审阅。

2.客户服务管理。未来共享服务中心可发展为对外提供服务的独立服务中心,客户对共享中心提供的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多个层面的沟通,收集和处理服务对象的询问、投诉和建议,以及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等。

3.服务水平协议。未来共享服务中心发展为对外提供服务的独立服务中心后,服务水平协议(SLA)将会成为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协议由统一制定和下发,包括标准的服务范围、职责分工、服务水平评价和服务变更管理机制。

三、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预期效果

在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界面将更加清晰,业务流程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财务人力资源配置将更加科学,整体工作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重核算、轻管理的情况将得到改善,财务核心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更加丰富和完善。

(一)工作效率将有较大提升

实践数据表明,实现财务共享后工作效率将提升约40%。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核算和结算的统一执行机构,整合全局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及资金结算功能,发挥集中核算、结算的专业性及数据共享的作用,利用规模效益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

(二)财务管理职能履行更优

实践数据显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管理人员占比将提升至60%左右。得益于会计基础工作效率提升和财务专业化分工,财务部可专注于财务管理工作,实施对局经营的总体统筹管控和业务指导。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及时准确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及时准确把握外部经营动态和企业营运状况,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1.决策支持能力得到强化。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市区两级财务部将从目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运用共享中心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提升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力。

2.财务业务结合程度更深。财务部门着重引进同时熟悉工程和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共享中心人员的培训,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和业务部门的深度结合,让财务为业务提供更多支持。

(三)人员、业务分配均衡合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再以业务类型为划分岗位的标准,共享中心的人员需接受培训以提高对财务其他业务流程的了解,财务人员的可替代性将有较大提高,人员配置方案更灵活多变。而且共享中心集中处理工作量大的核算业务,有助于解决地区业务分配不均的问题。

篇3

2.提升电网工程建设的科学有效性电网工程的开展集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因此电网的规划层面的投资管理就要进行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安排,在进行电网工程建设的技术分析,并以经济为基础开展对柔性决策的推广和实践。由于电网工程的初始投资较多、建设时间较长、不可预测的投资风险也较多,所以电网的投资决策还具有不可逆性的特质,所以在投资的时候除了要将技术、时间因素排除在外,最主要的就是对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和考量,市场上电价的变化、投资的工程能否及时的获得更多足够资金的支持、银行利率以及运营成本和环保要求的变化等,都会给电网的建设带来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所以在电网工程中开展柔性决策的投资,就要进行有选择的延迟、追加以及决策的坚持与否,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利益的损失,从而最大程度上争取利润,保障电网工程的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

二、电网投资管理中柔性决策技术应用

1.进行实际性的对比选择电网工程的投资建设进行柔性决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选择法的投资评价、决策方法进行实际经济的考虑,并对实际的期权进行风险性的管理,为标的资产的非金融资产进行实物的标控,因此在实施电网工程的建设中投资管理者进行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进行决策时的柔性决策投资,给实际的期权理论体系展开一种有效地选择权,因此在实物期权的理论体系中,柔性决策技术才能对期权的价值进行综合性的评测,实际的投资决策才有利于投资者变化时就投资决策的实际价值进行选择,因此在电网的投资决策中利用柔性决策技术更加注重的就是对于企业未来的投资收益和未来收益的选择进行全面的指导,例如:阶段投资、延迟投资、等待投资、扩张投资、收缩投资、放弃投资、转换投资等,所以实际性的对比选择是对电网投资管理的柔性决策进行净现值的计算,将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规划,减少电网的投资损潘程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失。

2.进行实际选择法和传统方法的比较在传统的投资评价决策方法中,例如: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率、投资回收期、资本利润率、资金流动等决策方法进行分析和利用,所以在实际选择法和传统的投资方法来对比,显示实际选择法更加的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当前的社会经济投资要进行全新的认识,对于市场的走向、以及不确定的风险和竞争进行投资期的预算,所以在投资所蕴含的将来各种价值变化所导致的可能性投资损失或者收益机会中,实际选择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加的具有科学性,柔性投资在实际的选择法中的利用才具有全面的科学性。而且实际的选择方法考虑的更多的就是对于当前现金流的投资,因为当前的现金投资更大的损失是对于现金值的基础上损失了更大的机会投资成本,而且投资项目的价值大小和项目的预计现金流限制、投资成本、项目的价值以及有无风险利率关系等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选择法中对于柔性投资决策的要求更高,在更多的实际选择中,柔性决策能够针对其选择原则进行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实现投资项目的利益最大化。

3.在电网工程的投资中进行决策评价的实际选择法的期权选择要将柔性投资技术进行全新的推广和利用,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投资项目的科学性进行肯定,因为柔性投资决策能够将电网工程建设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而且电网工程的建设在勘查、设计、和时间落实阶段中直接给柔性决策的利用提供全面的可利用机会。电网工程的投资决策实施决策评价主要使用在:不可逆投资或者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大,常规的避免损失和灵活性,第二是在存在或者有投资机会的价值中将未来的增长期权进行有效性的决定并不是当前的现金流决定,第三种,在投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或者调整电网的投资决策评价,因此电网工程的投资和运行才能具有科学性,实际选择法的期权选择给电网工程的建设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保障,而且也能改变原有的资金投资量,所以电网工程的建设才会更加的具有保障性。

4.在电网投资管理中柔性决策技术的应用基本的柔性投资决策技术是指依靠组织的职权实施对企业各种成本的进行程式化的管理,而且柔性投资决策技术,能够在企业项目的固有成本投资中进行决策模型的组织,并将其作为显著影响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后果的重要参数,柔性决策的实施能够使企业内部实现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降低,增加企业新项目的创新速率和多样性,增强企业项目投资的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范围经济,因此在电网的投资管理中柔性决策技术的应用,调整电力企业的资金投入成本,而且在柔性决策中项目的管理和应用能够全面评估的项目投资所带来的未来价值收益,在对项目投资不能明确时,能够保持项目投资的灵活性,并进行实施的投资调整,所以在电网工程的投资管理中实施柔性决策技术的推广和利用,通过实际的投资管理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决策层和投资管理层提供指导,所以电网工程的投资才具有切实的科学把握。

篇4

1.1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所示。

1.2服务端

数据库是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工程的所有信息包括预算、图纸、施工材料、决算和工程各种状态都存放在数据库中,并交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编程和备份。在此基础上提供流程、状态变更、查询和统计的数据基础,还可为深度开发应用提供数据。服务端编程主要实现两大部分功能:一是省市公司在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编码规则,为了便于即时跟进应用新的编码规则,在服务端编程是最为快捷简便的,因此在主表触发器中,写入网络工程项目编码规则代码和接口,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端程序;二是方便各类查询、统计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将查询、统计的关键处理部分用视图、存储过程和接口的方式实现,还能加快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因此,服务端的编程要求高级程序员或编程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去完成,交测试组全方位测试,直至完全正确。

1.2.1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从经济和稳定性考虑选用MicrosoftWindows2003简体中文企业版,均要求安装最新的ServicePack;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选择MicrosoftSQLServer2000、Oracle10、Sybase12.5等或者更新的简体中文版,并对其性能优化,从数据存储量、客户端在线率和价格因素考虑,选择MicrosoftSQLServer比较经济实用且足以支撑本业务;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关闭不用的端口、停止危险服务,作好安全措施。设置服务器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要求准确到分钟。

1.2.2数据库结构

以下列出主要数据表的主要字段,系统分析员视具体需求加入更多的数据表和字段。工程项目基本信息表包括工单序号、工程项目编号、管理级别、工程类别、项目子类别、建设性质、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址、所属区域、覆盖户数、预算工程总价、施工单位、技术工程师、计划施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施工主要内容、工程费用说明、联系人、填审日期等。施工材料表包括定额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明细、人工单价、工日、单位、单位基价、单位人工费、单位辅材费、单位机械费、单位仪器仪表费等。代码表包括区域表、工程项目管理级别表、工程项目类别表、工程项目子类别表、工程项目建设性质表、材料代码表、材料分类表、材料单位表、流程设置表等。登录系统相关表包括系统参数表、操作人员表、权限表、角色表、角色人员表、角色权限表、登录功能日志表、操作记录表等。为表建立索引、触发器、数据完整性和表间关联,建立必要的存储过程和视图。

1.3客户端

客户端采用BorlandDelphi7EnterpriseStudio中文版作为开发工具,界面美化使用BusinessSkinForm控件包,报表输出采用FastReport.Enterprise控件包。

1.3.1主程序及界面

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的主程序界面设计决定了整个客户端程序的风格,使用弹出菜单加按钮组、主窗口桌面放快捷按钮的布局,提供操作员自行选择的多种色调和风格。启动客户端,对使用客户端电脑操作系统作重要设置,包括:得到服务器时间,设置客户机时间与服务器同步;设置时间的显示格式;通过登录名和密码验证、得到操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和权限;根据登录人员的角色权限和个人权限设置相应功能的显示和执行代码。主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

1.3.2系统初始设置

包括客户端界面个性化设置、工单打印位置、字体及大小等参数设置、角色和权限初始设置、操作人员建立、操作人员修改密码、各个基础代码表先期录入和后期维护。

1.3.3工程立项管理

广电网络工程在立项之前,在合同谈判初期就需工程设计人员介入,对网络工程的概况和客户要求进行细致分析和规划,对网络工程平面图做细致测算,画出拓扑图、做出详细设计图、施工材料表和工程预算等表格,作为合同附件成为合同谈判的依据。网络工程合同签订后,在《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网络工程相关信息和预算表、施工材料,上传网络工程相关图纸电子文档,进入立项流程,在工程监理、市场部和相关领导确认后正式立项。省市县城域网、区域骨干网、支干网、片区项目网等工程,属广电网络公司的内部工程,省掉上述签合同的环节直接走流程立项。

1.3.4工程派工管理

广电网络工程立项后,即进入派工流程,打印网络工程项目派工单,与工程设计相关图纸和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表一并走流程签字后交代维公司。2.3.5材料登记/变更广电网络工程项目派工后,库房图2主程序界面根据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表做出库登记,施工材料交代维公司,由代维公司签收后组织工作人员按期进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进行增加或者退回,通过工程监理签字确认,库房对各网络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变更在《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即时进行变更登记。

1.3.6工程进度登记、完工验收

广电网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工程监理对工程进度在《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登记,如施工单位进场日期、工程施工过半日期、施工材料变更日期、完工日期、验收日期等。广电网络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工程监理、设计工程师和相关领导与代维公司一并参与工程验收,验收必须遵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GY5073-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完成《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工程验收确认流程,施工材料不能再变更。

1.3.7工程完工决算

广电网络工程项目通过验收后,工程项目施工材料最终就确定下来,决算数据由此确立和生成,由决算相关人员打印出决算施工材料表,走工程项目决算流程,最终由财务人员支付网络工程施工款后,进行工程完工登记。至此,一个完整的广电网络工程项目数据已确立,数据不能再作变更。

1.3.8各种查询、统计查

询和统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部分,根据广电网络公司的实际需要,可以定制出很多的独有查询或统计,使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例如设计工程师季度工程量统计、年度区域工程量和设计用户数统计、半年派工量统计等。以下是较为通用的查询和统计。

(1)查询

可通过地名、小区名、工程类别、派工日期、完工日期、验收日期、设计工程师等关键字自由组合条件,查询到广电网络工程,点击一行后,可以看到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设计相关图纸、施工材料、预算和决算、当前状态等,可以看到工程状态流程走向展现,如报审及报审日期、派工及派工日期、进场及进场日期、完工日期或者计划完工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确认人等信息。

(2)统计

一是工程项目统计:可通过派工日期、完工日期、验收日期等的起止、工程类别、建设性质、所属区域、设计工程师等条件进行自由组合条件进行统计,按月、季度、年度或者按区域进行统计工程量和设计用户数;二是施工材料统计:可通过施工材料的出库日期、定额编号、定额大类或者小类、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关键字来统计,按月、季或年统计各类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

1.4软件测试和应用

在研发小组进行需求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初始阶段,就要请广电网络公司的领导和技术总监、技术工程师、工程监理、库房管理员和软件测试人员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广电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测试团队。系统分析员在每一个阶段都要与大家分析进展、管理方法和软件解决方案,让广电网络公司领导明白软件功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能改进的,同时让大家都明白软件要实现什么功能,走什么样的流程,使软件测试过程中有的放矢。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软件开发完成并通过反复详细的测试,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将管理信息系统挂网试运行后,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实际数据存储超过3.6Gbps。软件运行快速、稳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篇5

1.1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控,造成客户流失电力作为环保型能源,在优势凸显的同时也缺乏其他一次能源灵活的竞争手段。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电网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价作适当的浮动和调节。少数客户选择了其他能源。不少客户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自用自发;部分客户将原有的电炉窑改为油、煤及煤气炉窑;高耗电产品和高耗电设备从沿海迁至内陆地区;农村流动式柴油机粮食加工设备的出现和盛行;煤气进入家庭的普及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影响了电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1.2电网建设落后,配电网络不完善当前,电力配电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由于缺乏资金,电网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设施年久失修,造成供电瓶颈,有电送不出,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1.3员工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电力市场分析电网企业员工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市场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用电需求。

2影响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网员工电力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营销目前还受很多客观因素影响。

2.1员工市场营销理念有待提升多年来,电网企业员工存在着以生产为导向的电力营销观念。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这一特殊现象造成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模糊不清,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生产轻营销,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服务、供电营业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

2.2企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基础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妨碍了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还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企业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计划、检修、调度等等各职能环节及服务功能的延伸上都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2.3企业管理方法有待提高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售电方法还停留在“坐等”上门,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2.4企业管理手段升级有待提速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当前社会上窃电,违章用电,拖欠电费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行政干预过多,法律缺位严重。在技术手段方面,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全程自动化;业扩报装手段滞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绝大多数仍靠人工来完成;用电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仍未采取信息大集中处理,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3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至关重要一个环节,是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电网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3.1树立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停电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要加强营销服务意识,建立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建立主动热情向客户营销电能的机制。树立服务观念,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情趣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方便的服务,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注重服务实效,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

3.2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电网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在电价中充分考虑各类费用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比如,设备检修等工作尽量在企业获利少的时段内安排;对不同性质的用电客户应进行单独的计量计费;抓住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和农村电价机制改革机遇,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营销管理秩序,积极开拓农村用电市场。

3.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全力推广“一户一表”计量改造工程,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简化用电手续,规范服务行为,使用户享受到优质服务,并可以杜绝人为阻塞电力销售渠道的行为,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4为开拓电力市场培植人力资源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方式,择优录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由行政管理机构向市场营销管理职能转变。内部机构的设置,强化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中心设置经营机构。

篇6

1.投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成本管理

电网项目投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或满足招标人最低资质要求而主动申请,依照招标要求和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并获取项目建设资格签订契约的行为。投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成本管理是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起点阶段,是成本管理的关键源头。在此阶段,主要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熟悉和掌握投标流程,评估电网项目成本和利润,运用投标策略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进行投标,中标后了解掌握合同类型、条款以及支付方式,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为后续阶段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决策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在电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区、地点的选择、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以及资金筹集情况等。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收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阶段,必须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控制项目总投资,权衡项目的收益与风险,对投资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能仅看各种理论指标、数据,还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客观的预测和估计,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结论。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决策阶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电网建设前期编制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依据,也是保证项目建设以最小的投资产生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

3.实施阶段成本管理

电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将设计图纸变成电网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既包括对项目相关成本费用的控制,也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合理组织与管理。电网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是指电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包括实际采购成本控制、生产资料使用控制、工期成本和现场管理费用成本控制。在实施阶段,应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不断树立全员的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这对于加强成本控制、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管理是电网项目成本管理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工程按质移交的重要保证,也是结算付款的顺利完成的主要前提。在竣工验收阶段,应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认真细致地完成工程收尾工作,使其顺利交付使用。竣工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做好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结果。要收集整理成本管理各环节积累的成本管理资料,进行反馈,落实奖惩,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电网项目的参考资料。

二、电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优化对策

面对电网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以及电网项目管理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电网建设全过程造价成本管理优化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制定严密合同条款,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

在电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在电网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合同明确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目标,是合同双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的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一经签订,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将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关系,合同是调节这种关系的主要手段。通过合同分解和委托等,实施对项目的控制与管理,合同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等目标,规定着双方责权利关系,因此合同管理必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双方解决争执的依据。所以要重视合同的严密性,少留机动条款,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合同文本不完善而产生的,因此,要提高现行合同的严密性、完整性。

2.合理地设计项目工期,优化选择施工方案

合理地设计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的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才会较低,工期提前或拖后都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工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人的因素、技术因素、气候与环境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等。为了避免有些因素对工期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可能会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在安排工期时,应该综合各方因素,全面考虑,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质量的统一关系,组织连续、均衡的施工,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另外,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一个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可以合理降低项目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3.严格控制工程预算,密切监控资金流量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会引起项目变更。例如: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所提供的图纸不符、目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型号等不符合设计标准,这些都会给工程造价留下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项目变更严格把关。如确实需要变更的,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对于这种变更,应做到尽早提前实现变更,减少损失。为避免变更造成的损失,建设单位应安排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及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对发生的问题及早提出改进意见,使施工项目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前进。施工过程中,严格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将管理内容落实到人,实行奖罚与经济利益相挂钩。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企业在资金动作中有时会出现现金流量的缺口,因此,为了防范这种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情况,合理地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正确编制现金预算。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清单,进行项目进度款的支付,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4.建立设备材料的寻价体系,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项目中设备及材料的费用一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50%~70%,因此,要想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设备材料价格的控制。企业应时刻关注相关机构公布的价格,并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在信息系统平台共享各个地区不同规格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以便相关人员能够随时调用。同时,以政府指导价为依据,进一步了解各地区材料价格变化情况,利用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与厂家及商家的沟通机制,寻找质优价廉的产品。对于一些价格变化较大,对社会因素较敏感的材料,应关注国家的产业及行业政策,全方位地打造价格管理体系。只有做到全面控制,才能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

篇7

开展能量管理系统(ems)实用化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scada基础平台做保证。在公司领导和省调的关心支持下,在更新地调自动化系统主站的同时,结合基建、大修、技改、变电所无人值班改造和两网改造等项目,新建了多套厂站端远动设备,对部分老变电所容量小、精度低的rtu进行更换,基本把站端统一为新型交流采样rtu,使各项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无功测量精度。同时对各站rtu的供电电源加以改造,保证了交直流双电源供电。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之后,建成的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率先通过实用化验收。本文总结了ems工程实用化的经验,介绍了实用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状态估计覆盖率低的问题

本文所指状态估计覆盖率低,并不是指某些变电所没有数据采集装置,而是指本地调管辖范围内的一些220kv供电小区的电源来自无量测的外网。例如,该地调管辖的安平供电小区。该小区的安平220kv变电所的两条220kv进线分别来自外网的东寺220kv变电所和束鹿220kv变电所,与电厂主网没有任何电气连接。在状态估计时由于软件th2100系统只估计最大的可观测岛,国外有些软件可以估计两个以上的可观测岛,但由于两个可观测岛无电气连接,即使能计算,其所得的某些数据,例如相角等结果也多是不准确的,所以安平小区就成为死岛。直接导致状态估计覆盖率低于实用化要求指标,后经与省调多次协商,决定采用三级数据网将该电网所需的全部外网数据传至地调主站端。使状态估计覆盖率达到100%。

二、各220kv变电所主变档位的采集

在ems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由于220kv变电所是所在供电小区的电压支点,220kv主变档位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遥测合格率的高低,而遥测合格率是保证高级应用软件正常工作的关键指标。试运行初期,档位仅靠调度员来手工置位,这对于负荷峰谷变化和电压变化较大的电网是力不从心的。所以我们自行研制简易主变档位采集装置分期分批将所辖10台220kv主变中的9台档位全部采集至调度端(另外1台是无载调压)。仅此一项,将ems的遥测合格率平均提高近5个百分点。

三、提高测点冗余度

实现了各110kv主变高压侧量测的采集,由于早期建设的110kv变电所高压侧均未设量测点,一般取中、低压侧p、q值相加代替高压侧量测,实践证明误差较大,特别是q值受主变阻抗角的影响,制约着遥测合格率的提高。我们分别配合主变停电检修的机会从主变高压侧套管ta备用二次线圈处将量测值采集上来,使测点冗余度明显提高。

四、等值负荷、线路电纳

将220kv变电所的35kv侧和110kv变电所的10kv侧的线路按负荷或等值负荷处理,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简化工程量的好办法;线路的电纳参数最好填入,因为它对处理单端开断的支路是有影响的,其参数值可以通过上级调度部门和实测得到。

五、scada断面实时映射

我们知道,ems在实践中更侧重于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的分析,而不注重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也就是说,scada的量测数据不必实时传输至ems。电厂ems以ftp文件传输方式每5min由scada请求一个断面,这样就保证了ems大部分功能的正常需要,又不至于使scada主系统的服务器负荷率过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在进行电网解合环等操作过程中,拉合断路器的操作时间间隔很短,映射断面还来不及刷新,因而调度员也就来不及进行潮流分析,为此,我们修改了scada软件,增加了手动截取断面文件的功能。实践证明,该功能实现方法虽然简单,却为潮流计算等功能模块的真正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隔离开关问题

隔离开关数量远远多于断路器,全部实时采集是不可能的,但若维护不及时则会导致计算母线模型与实际运行方式不同,造成计算结果不收敛或精度差。为此,我们修改了系统软件,增加了离线隔离开关置位功能,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电网内所有在运行的隔离开关全部进行了置初位。同时,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电网每次进行操作和方式改变时,由运方人员及时通知ems维护人员,在scada系统上进行相应的置位。这样,既保证了scada实时信息的可读性,又大大提高了ems的各项相应指标。

七、人员的培训

ems是远动、调度和自动化等多专业融合在一起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要想真正应用好ems,需要电网、计算机、自动化甚至包括通信等多学科专业,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人员多次到金华地调、南通地调、清华大学、烟台等地学习ems新技术,同时加强人员培训,组织专题讲座,使各相关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更好地开展ems实用化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八、程序质量

篇8

一对当代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网站的简要点评

(一)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狂热到冷静,从鼓噪到务实”。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便利环境来经营与拓展商务毕业论文。

据公布的数字,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在线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为110.6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比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8%;占美国同期零售业销售收入的1.3%。200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1%。

截至2002年9月,曾在网上购物的法国人已达500万,比2001年9月增加100万人。法国网上贸易与服务协会会13个会员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的网上交易量平均比2001年同期增长43%,2002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9%。

2002年1月韩国经营网上销售的企业为2212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8.6%;网上购物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89.8%。

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60亿元,2002年达到150亿元,2003年将达到300亿元。其中,BtoB将占75%,包括在线销售和其他委托服务等。今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公司中有50%将建自己的网站,方便公众浏览。

移动商务也日渐看好,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公司最新预测,到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其份额将占到全球在线贸易市场的15%左右。

(二)点评当代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电子商务风潮的扩大,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在网络上进行各项业务,而不只是将公司或产品的介绍放在网站上供人欣赏。

电子商务追求的是无纸化办公,“无纸”二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充分的说明了网络平台——网站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

其国外著名代表有:,,。他们现在正在运行并盈利。戴尔电脑更是约有40%的造访者在线购买。我国电子商务网站首屈一指的是,它在电子商务盈利方面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虽然其它公司也在搞电子商务(如),但我们知道,新浪直到去年才宣布开始赢利。

二述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们不谈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才能盈利,我只想说说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管理的模式——这只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用户管理模式研究,说白了就是对用户登陆系统的研究。

通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建设者有两种建设意图:

1.只是准备进行再线直销;

2.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这两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定位上就不同。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对象是广大的客人,而有着第二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网站由于承担着事务信息交流中心的使命,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客人”,还包括“自己人”。

(一)分析“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第一种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和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客户没有区别,如果想进行交易,所有的他们都的经历选择、校验、选择结账及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他们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

而管理者需要做所有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样的网站,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确定用户身份,客户的购物方式单一,经常有没有意义的订单,难以抓住客户购买趋向,以及市场需求。垃圾信息多。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我却并不认为它是所有公司(如外贸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二)述谈“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让我纳闷的是:如果登陆者是自己人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在国外想要了解公司的最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里搞外销的员工,他希望了解还有多少库存,或者他跟人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他想直接通过公司的网站通知物流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配送过去呢?如果………

有的人会说可以让人整理以后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发过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作了两个网站,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这样的话确是太麻烦了一点!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有以上疑问的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也就是说,“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是要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我们知道,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像发盘、还盘这样很麻烦的外贸事务,通过网络会很快,可为什么许多外贸公司没有采取呢?因为他们中一部分公司建立网站只是向大家宣布它的存在而已;而另一部分公司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公司觉着干什么事都得上网实在是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就拿我们学校的网站来说吧,如果你在校外时根本没办法下载学校ftp里的内容,怎么才能让校外的本校同学也能享用本校ftp里的内容呢?

如果上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提供一种叫OfflineResume的系统,它可以让人在脱机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简历,当你再上网时,你可以直接把填好的信息传到cnjob的你的档案里边,而不用再一点一点的改进。为什么我们不借鉴一下呢?

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其具体使用过程将在后面向大家进行图文注解。)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当然,为了交易的安全性,我们的数字证书系统也应该像银行的一样进行经常的更新。我建议公司员工每半年更新一次数字证书,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每一季度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管理者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的地位。

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整个网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平台,管理者充当着信息统计者、核实者、调查者、分析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的角色。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的所有信息,你都得在客户登录网站并注册后的信息中查找及分析。即使你知道某一大宗交易的客户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你也不得不考虑别人是否已将信息截取、篡改或伪装。所以管理者是个忙人,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得管,都得考虑。然而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太忙于干繁琐的事情,我们就会无暇考虑公司的决策或发展方向。

而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讲解我们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示意图

重要客户打开OfflineOffice2在脱机的情况下他可以充分做好与我交易的准备工作。OfflineOffice1本身就设定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平台。可以说每一个在职员工都是网站的普通管理者。

而管理者则是Administator。

在上面的表格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登录对象分为三大种人:客户、员工、管理者。而客户本身又分为两种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他们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一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特殊的待遇。他们通常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我们的网站,偶尔进行一点交易。而重要客户在登录我们网站的时候有着直接的目的,他们要求进行大宗的生意,需要跟我们进行洽谈和交流,需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向,他们通常是我们真正的上帝。

有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在职员工太大的权利。然而彼“在职员工”非此“在职员工”,这里的“在职员工”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在职人员,譬如:像外销员、业务员等等需要经常跟我们的“重要客户”进行洽谈、磋商、交流的人员。这样的人通常是公司的脊梁。而一般的公司员工则没有必要列入“在职员工”之中。

篇9

2改善电网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对策

执行物资计划全过程管理是实现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明确计划管理目标、规范物资申报计划与审批流程、跟踪物资计划实施流程,最终确保每条物资计划能准确申报、及时管理、有效执行。规范执行物资计划全过程管理,主要优点包括:(1)从源头上确保了采购的公正、公开;(2)合格的采购是做好物资标准化、通用化前提;(3)有助于明确各部门权责,完善物资计划管理机制;(4)增加供应链信息利用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执行物资计划全过程管理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2.1明确计划管理环节目标

物资计划主要可分为申报与审核、实施情况跟踪、计划实施执行3个环节。物资计划申报与审核,主要目标包括计划合格、合规率、采购标准执行率、技术规范书规范率等。物资计划实施情况跟踪,主要目标为确保计划准确执行、顺利完成招标定标。物资计划执行情况跟踪,主要目标为完成合同签订、合同按期到货。

2.2各个环节具体实施流程

2.2.1物资申报与审批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国网公司年度采购计划安排和集中采购目录要求,制订物资计划申报与集中审核计划,项目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批复情况,提出项目物资需求计划,经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并报省公司或国网审核、实施招标。控制关键在于申报、审批时间的及时性、准确性,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2.2.2物资计划流程项目负责人根据物资计划详细信息,做好物资排产,催促及时、准确交货,处理无法交货的困难物资,协调交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到货前3日,联系库房管理者,统筹办理到货验收、入库手续,并每月定期反馈合同管理专责。对于不能按期交付的货物,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查明原因,与各方协商解决,物资调配中心查明无法交付货物原因,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交由合同管理专责处理。控制关键在于保障货物及时到货、出入库,及时处置未到货合同,管理专责做好各个环节合同履约管理。

2.3物资计划流程保障工作

专业管理考核与控制是保障物资计划流程正常运行的关键,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物资计划指标考核体系、严把物资计划申报与审核关。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物资计划申报准确率、计划完成率。

篇10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1]168-182JanesF.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世纪80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一)系统学派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初趋于衰落。”

(二)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三)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四)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

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一)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篇11

1 引言

已往的调度运行过程中,无功调整是以分层、分区就地平衡为原则,尽量使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电网电压是以母线电压范围为依据来调整的,一般发电厂220 kV母线为220 kV-242 kV,110 kV母线为ll0kV-120 kV,35 kV母线为35 kV-0 kV,10 kV母线为10 kV-11 kV;一般变电站500 kV、220 kV、110 kV、35 kV、10 kV母线分别为500 kV-50 kV、213.4 kV-235.4 kV、106.7 kV-117.7 kV、3.95 kV-37.45 kV、10 kV-10.7 kV。也就是说给了一个定性的电网电压和功率因数允许偏差范围。实际电网调度运行工况是:

(1)无功调整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达不到这个原则就避免不了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输送无功功率现象;

(2)使各级电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基本达到,但时有超允许偏差范围发生;

(3)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正向调压原则)不但做不到,而且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一般都比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低;

(4)对每个区域性电网和电压等级在每段具体的时间内没有一个最优的运行电压值,所以根本谈不上经济运行电压问题和电网最优经济运行电压调度问题。

可喜的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农网、城网改造即将完成,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SCADA系统(监控、数据采集系统)、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DMS系统(配电网管理系统)、EDC系统(经济调度控制系统)、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的大量应用,使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无功电压优化理论的广泛研究和无功电压优化元件的大量应用,使无功电压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我们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在线计算和离线计算,从理论上解决了电网最优经济运行电压问题和无功优化问题,为电网调度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2 电网无功管理与优化的主要措施

无功优化,首先要搞好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无功补偿的理想状态是各级电压线路上没有无功电流流动,各级电压母线的功率因数均等于l,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输送无功功率。

(1)应本着自下而上,由末端向电源端的顺序逐级平衡补偿。

(2)需补偿容量,其中P为最大负荷月平均有功功率。

(3)调度员要加强对变电站无功、电压的调整,保持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和补偿装置的及时投停;全部补偿装置投入后,变电站母线无功补偿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汇报有关领导协调解决。

(4)新上变电站或电网改造应尽量考虑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5)调度机构根据电网负荷变化和调压需要,对电厂电压监视控制点编制和下达电压曲线(或无功负荷曲线),电厂和具有无功调整能力的变电站应严格按照供电公司下达的电压曲线自行调整无功出力,值班调度员有权根据电网情况进行修改,并监督执行。

(6)无功负荷高峰期间,电厂发电机无功要增到监视控制点电压达到目标电压值或按发电机P―Q曲线带满无功负荷为止。

(7)无功负荷低谷期间,电厂发电机无功要减到监视控制点电压降至目标电压值或功率因数提到0.98(迟相)以上(或其它参数到极限)。

3 经济运行电压调整的主要措施

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在线计算和离线计算,然后利用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曲线,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合理地调整发电机端电压和变压器分接头,投切电容器及调相机调压等手段,使电网运行电压可以达到最优经济运行电压,从而达到降损节电效果。

(1) 在做到无功功率平衡的前提下,然后利用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曲线,按负荷分时段进行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当母线电压低时,先投电容器组,后调整主变分头,有载调压变压器必须逐个分接头调整;当母线电压超出偏移上限时,应首先调整主变分接开关档位,以降低电压,无力调整时,才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2) 在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3) 在有调压能力的情况下,严禁使各级电压超限值运行。

(4)调度员要加强对变电站无功、电压的调整,保持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和补偿装置的及时投停;全部调压手段用完后,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汇报上级值班调度员协助调整。

(5) 一般35 kV以上的供电网中,负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80%左右,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优化曲线一般偏中上限运行,因此白天负荷重时应提高母线运行电压。

(6) 6-10 kV配电网中,变压器损耗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70%左右,变压器空载损耗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30%-55%;农网变压器空载损耗约占变压器总损耗的70%~80%。特别是后半夜运行时,因负荷低,往往运行电压偏高,造成空载损耗比例更大。所以配电线路(特别是农网)在深夜低负荷期间,在用户对电压偏移要求的允许范围内,按电压下限运行,可使损耗减少。

(7) 在保证二次电压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分接头档位以降低铁心磁通密度,该工作不需频繁做,但也不能长期不管,每年应按季节分1―2次进行适当调整。

(8) 因为电网的负荷是变动的,我们不必要对任意负荷点进行经济电压的调整。从调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考虑,我们可以根据变压器的调压档位和规程规定的电压偏移值,利用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分时段、按负荷进行经济调压。

(9) 已执行上款规定但监视控制点电压仍高达目标电压值的102%及以上时,100 MW以下容量地方发电机组功率因数要求达到l(自动励磁调节装置投运。

(10) 如果不能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在线计算,可以通过负荷曲线进行离线计算,同样可以解决电网最优经济运行电压问题和无功优化问题,调整运行电压具体条件如下。

(a) 当电网的负载损耗与空载损耗的比值K大于表1中数值时,提高运行电压有降损节电效果。

表1 高运行电压降损判别

(b) 当电网的负载损耗与空载损耗的比值K小于表2中数值时,降低运行电压有降损节电效果。

表2 低运行电压降损判别

4 电网无功电压管理与优化的实例

某电网原北郊站,平均有功负荷13000 kW,平均无功负荷5000 kvar。经过理论计算,在35kV用户化肥厂和北工线、一化线、二化线等10 kV用户增加无功补偿2 800 kvar,使平均功率因数由0.933提高到0.986。北郊站主变年降损2.73万kWh,北郊线年降损21.5万kwh,上级主变年降损5.3万kwh,上级110kV安埠线年降损6.25万kwh,220 kV站主变年降损2.1万kwh,仅仅主站电网年降损37.88万kwh。另外,通过调节南埠站和北郊站主变分接头,北郊线和北郊站主变及10 kV系统,年降损约5万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