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眼视光专业论文

眼视光专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6: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眼视光专业论文

篇1

1 我国眼视光专业人才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学生近视发病率的逐年快速上升、眼镜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眼镜的要求不仅从科技含量、新材料的应用,还是款式设计等要求越来越高,眼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已逐步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眼镜生产和消费国家。根据“十二五”规划精神,眼镜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行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升级转型,验配服务该如何向个性化、人性化纵深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验光、配镜人才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要,也是眼镜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企业最急需的人才是高级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因此,尽快培养高素质的验光配镜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2 学院眼视光专业培养体系的制定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2008年学院与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建设和发展眼视光技术专业;2009年合作开办“豪雅视光冠名班”;随着该专业的不断发展前进,培养体系也逐步完善。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学院提出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09年以后,学院与豪雅光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快速提高学生素质。企业单位定期派遣技术专家来校指导、讲课,学院定期派遣学生和老师到企业学习和实习;企业每年向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近年来,该专业在日本豪雅、日本尼德克、上海天鸿光学和宁波明星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近3年来,该专业毕业生还未毕业,就已被众多企业预订一空,目前本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发挥了高职生技能更高、适应性更强的特点,并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3 学院眼视光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1)“实景模拟、就业为根”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按照视光师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工作任务,通过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满足学生学习的行动过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实习、人才推荐、社区服务、技能展示、课证融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做到学习工作融合,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2)“由简到繁、工学结合”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以验光配镜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虽然工作任务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但完成任务的过程不变,都能够反映出其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组织方式、工作技能和工作要求等;同时,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教育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3)“双重考核,激发自主学习”模式。建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强调技能考核的重要性、突出过程性考核,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4)“双师带动,推进结合”模式。在教学总体设计上,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和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一部分学习情境的学习在校内实训室完成,主要由校内主讲教师和实训老师负责完成。一部分学习情境的教学可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主讲教师协助完成。

(5)“工学交替、企业顶岗”模式。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学院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企业需要,从学生第二学期开始,学院就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实习小组安排到学院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班实习上班。实习期间学生和企业的正式员工一样,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院定期与学生实习企业的领导和外聘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暑假期间尽量安排学生在家庭住址所在地的眼镜公司进行上班实习,暑假结束后撰写一份实习和市场调查总结;另一种方式就是顶岗实习,采取校企联合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相关管理办法(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共同制定实习任务书,做好顶岗实习任务下达,实习全过程管理、实习成绩考核与评价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与企业联合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企业专业骨干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成果的评价标准和企业评价学生实习质量标准。

4 结语

我院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5级到2011级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及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形成一套动态的方案,以使毕业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Z].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6-02

1 立论依据

1.1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通过向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我们认识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1]。因为,人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这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中职眼视光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人才质量跟不上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岗位复合、职业更替加快使人才转岗、创岗能力需要提升;中职眼视光生个体差异日渐明显;眼视光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国家对眼镜行业的规范化、准入制度的严格化、技能考核的广泛化、深入化,使技能证书的高通过率不再能轻而易举;专本科眼视光生开始与中职生抢夺基层岗位饭碗。作为一个培养适用型、实用型人才的职教专业,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而要实现这种对接,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工作式实训新模式”),融合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贴近眼镜行业一线工作实际,实现“所学即为所用”,带动整个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代表,其以企业培训占主导、行动导向和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值得借鉴,但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国内对眼视光高等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但对中职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几乎是空白。以温州医学院为首,开创了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而我国中职和高等教育眼视光学教育培养目标大不相同。中职是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体现中职眼视光专业特色和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保持一致,力争“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做到以上要求,目前最好的途径就是探究“工作式实训新模式”。

1.3 我校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具备先进的实训环境、优惠的政策。2012年完成省职教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职眼视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对今后的教改思路较清晰。但此前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课不够融会贯通,各环节孤立存在,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运用。本研究正是抓住了眼视光专业实践性很强,工作化过程明显的特点,尝试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我校眼视光专业整体建设,提高就业,带动招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梯上升式发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的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总之,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

2.2 研究内容

(1)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研究及其与情景任务教学法的有机融合研究。(3)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实训教材开发。(4)中职眼视光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5)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步骤

2.3.1 调研论证,明确核心内涵

深入眼镜行业一线进行职业活动调研,剖析职业岗位工作系统、环节、内容及所需能力。走访兄弟院校眼视光专业,考察课程教改和教材开况。广泛检索、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随即邀请领导和专家进行研讨论证,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3.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是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基本转换,即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转换[4]。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展开眼视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即首先将每个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总结,然后把每个工作任务分解出具体的项目,再分析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职业能力(包括:学生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及理论基础),最后将这些职业能力归结为具体的课程。这同时促进了课程间的整合,因为行业一线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以验光员岗位为例,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所对应的课程为《眼科学基础》,《斜弱视与双眼视技术》《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显而易见,课程的整合在所难免。

2.3.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示范课建设和教材开发

选取眼视光骨干教师和所教的《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3门核心课程,进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示范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等。以《眼镜技术》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如图1所示。协同我校教务科、教育发展研究室制定创新型眼视光实训教材开发方案。对教材团队的编写方案或教材初稿进行初审、复审。

2.3.4 专题研讨

根据科研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拟定研讨会包括:课题负责人发言、行业专家发言、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教师的经验介绍、示范课教学观摩、领导总结等内容。

2.3.5 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组召开了2次研讨会,就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及教材开发完成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了认真研讨,在全面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课题研究材料,总结课题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和其他科研成果。

2.4 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论文;研究报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型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3 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改革前,在校生说“基础差,跟不上,科目多,内容交叉理不清”;实习生抱怨“校内校外学的内容两个样”;用人单位反馈“校内实训项目缺乏整体化、工作流程化,与行业一线不完全对接,更新不及时”;教师诉苦“课程难讲、学生难教、实验难带”。这些主要是由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造成的。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初步有效的解决了这四方面问题。(1)其十分强调中职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从而有效促使了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学用”差距。(2)其要求必须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活动素材作训练项目与素材,从而有效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3)其要求课程考核以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为主,从而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客观验证;由于其坚持以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学生练不练得好”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4)其要求教材开发必须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从而使创新型教材真正成为了先进教学观念之本和突出职业能力训练之本。

同时,其通过让学生实施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其感兴趣的任务,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工作任务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任务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任务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合作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4 结语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结合我校眼视光专业实际,综合考虑实训条件、学生数量和基础,尝试打破原有眼视光学科体系的束缚,从眼镜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眼镜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眼视光专业的特色。但其对师资、实训条件、教学方法等都是一定的挑战,将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占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0.

篇3

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双主体”或“多主体”的育人机制。学校为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平台,根据企业生产过程需要为企业培养相应岗位技术人员,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企业为学校搭建校外生产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见习、顶岗实习条件,为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开展科研提供条件。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支持,同时也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最终实现“三赢”的目的。其次,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入企业力量,帮助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毕竟校内实训基地才是学校实习、实训的主体。具体来说,企业因素嵌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着力于: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并兼顾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功能要求,聘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实习、实训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企业的设备,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应与当前企业生产实际和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适应;建设实训基地时,应邀请企业人士参与,对实训基地要全面规划,优先建设受益大的实训基地,特别加强投资较小的、具有仿真功能的模拟实训室;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途径和运行机制,鼓励企业捐助实训基地建设

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推广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愿望,进行个性化学习,为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方法及手段,提供借鉴经验。

4.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改善条件和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为主要内容,一方面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真正将“实践能力强”打造成为专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为眼视光技术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提供保证,不但使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能够取得“双证”毕业,还为企业员工培训、继续教育提供实践场所。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最终实现“三个零距离”教学理念,实训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实训内容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实训场所与行业岗位零距离。

篇4

关键词: 高职眼视光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gram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72-02

1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视觉保健意识逐渐加强,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迅速加快,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知识综合、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给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他们不仅具有一次就业和针对一个岗位就业的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转岗位群就业的能力,甚至要有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1.3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使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日渐明显: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较差等。

1.4 从专业建设全局来看,目前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还存在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职业能力相对偏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基本建设相对薄弱、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的发展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苏教职[2005]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7]5号)和《关于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常教发)[2006]32号)

3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努力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职业教育改革积累有益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4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课程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积极试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为行业和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按照“理论先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总结经验”的步骤进行,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实践,在本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形成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4.2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重点进行专业课改革,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②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③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行学分制。④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⑤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⑥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5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

确立“抓住中心,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分层推进,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抓住课程改革这个中心,突出制度重建,队伍建设、研究先导、资源开发四个重点:根据岗位需求确立课程设置,围绕实用、应用形成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全面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研究。

文化课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服务专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实际、就业与升学的不同需要,按分类指导、分层次要求进行改革,基本维持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一些拓展、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更多的通过开设选修课完成。专业课主要采用项目课程,即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涉及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面宽的知识和能力可采用综合课程。

课程按模块化管理,即在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上,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将若干课程组成不同的模块,学生通过选择模块(可以是若干个)来确定专业方向,通过选择许多课程完成某个模块的学习。每门课程分别对应一定学分,学生学习的成效按学分制来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6课程开发的方法

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由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建立有职业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劳动部门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生产管理领导、技师等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②进行职业分析或工作分析:根据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在不同企业广泛开展某特定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工作任务调查(可采用企业一线专家或专门人员研讨会的方法),用DACUM方法分析、归纳职业的工作任务,制定出职业的工作任务表(DACUM表),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制定该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包括通用的或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拓展的或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其中,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必须重点予以研究。这为后续的课程分析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课程策略,如:项目课程或综合课程。③进行课程分析:要把实际工作任务引进到教学中来,进行整理和整合,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项目式的工作任务(或直接引用企业若干典型真实课题),形成项目课程,使项目课程的实施能覆盖各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更完整地达成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别是专门的和拓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对涉及职业的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岗位面宽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通用的、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单独整合,不实行项目课程,可实行综合课程,按理论实践一体化实施。④制定课程计划。课程计划要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用好在职业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职业的工作任务表,使在课程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各门课程覆盖工作任务表中各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出现频率和难易程度的测算,确定课程时数,按职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专业的课程计划。⑤开发课程教材。课程教材要完全打破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综合课程的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项目课程的教材要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形成的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构建项目式教材的体系,并进行编写,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项目课程教材内容更应该是类似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任务书,至于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通过其它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学科型的教材,或由教师适当讲解,但不必由教师包办或系统讲授。项目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职业活动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7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本论课程改革的实施周期预定五年(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7.1 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为全面启动做好课程改革实施的思想、人员、组织和物质准备。

①在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小组机构。②组织课程改革队伍培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明确工作职责。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有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以及兄弟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7.2 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专业工作小组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校本教材,建立新评价体系。

①专业工作小组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工作。②在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③邀请职业教育课程专家,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④每学期组织二至三次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汇报会,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

7.3 总结阶段对“三以一化”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把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①对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测评,总结分析,撰写总结材料。②总结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各项科研成果,汇编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成果集,并撰写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③推广、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8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为本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需建立相应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8.1 健全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以及医院(相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本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及方案的实施,确定实验工作的方向,制定规划和制度,落实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及有关政策措施,定期聘请课程改革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总结实验经验,及时推广实验成果。本专业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具体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确保专业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眼视光本科专业学生51人,分为PBL教学方法实验组25人,传统教学法对照组26人,2组学生之间年龄、入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分为5组,每组5人。

1.2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为角膜接触镜的护理一节,两组学生均有同一老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集中教学;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1)教师课前充分准备,把握好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熟悉学生情况,准备合适的病例,书写教案,查阅参考文献,对学生在课堂上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2)提出问题,这是PBL教学法的关键之处,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提前一周把准备好的病例给学生,并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以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3)学生准备,每组有一名组长,学生拿到问题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查阅资料,也可以提供部分书目及网址,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查阅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著作、期刊、论文,通过网络查询资料,组内之间进行讨论,得出组内的一致性结论,组长负责汇总发言,组员可以补充。(4)课堂讨论,教师在上课后首先进行启发式讲述,介绍角膜接触镜护理的基本概念定义和背景资料,为学生讨论做好铺垫,然后是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详细阐述本组对提出问题的分析看法,并通过论据找到解决方案,小组之间可以辩论,提出异议。同时,教师把握好课堂讨论节奏,做到主持人的作用,协调课堂氛围。(5)总结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给出问题的合理答案,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总结,然后进行点评,对共同性问题及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解疑答惑,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1.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分析和成绩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课后对学生进行主观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整体感受,写下自己的建议。并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考试,考试试题包括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及分析题,对成绩结果做出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数据,两组之间比较通过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主观问卷调查

通过课堂观察,PBL教学法实验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比较激烈,能够客观分析问题,通过论据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绝大多数能做到课前充分准备,结合病案复习、查阅相关理论知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力求答案合理、客观、全面,有的小组还能把讨论的过程、论据、结果做成PPT,在课堂展示,使结果更加直观、生动易懂。组内成员能够分工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同时增进了同学感情。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25人中,23人认为PBL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24人认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23人认为能够较为牢固的掌握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所学课堂内容。只有个别学生不太适应PBL教学方法,担心不能够系统的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没有投入到积极查阅资料、讨论问题的氛围中去。

2.2 成绩分析

篇6

脑外伤致“鳄鱼泪”一例 乔秀敏

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魏文斌,杨文利,赵丽丽

外侧睑板条带眶骨膜固定术矫正下睑外翻 贾桂芹,冯金玲,曾磊

40例视神经炎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邹秀兰,庞友鉴,李勋赤

《全国青光眼诊治专题讲座及研讨会论文汇编》简介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和测量视神经管和管内结构 陶海,马志中,戴朴

山西省运城地区眼科医院诚聘专业人才

黄斑部疾病颜色视诱发电位的亮度特征 王泽洪,吴乐正,正

先天性泪腺瘘管合并硬脑膜膨出一例 钞蕴昕,李保良,孔祥丽

切除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王志军,何志平

青岛普利欣商贸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兔视神经间接损伤病理学观察 刘杰,马志中,梁延杰

视网膜表面膜的超微结构特征 王方,颜永碧,张皙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罗兴中,贺雅琳,崔华

鼠光感受器细胞层移植的方法及观察 王薇,马美云,白方

美国ORTHO-K近视治疗方法简介

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及滴眼液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徐岩,陈祖基,宋洁贞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临床探讨 夏群,关航,郭小萍

深圳市惠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Lyell综合征并发葡萄膜视网膜损害一例 段亚东,史洪伟,宋雪英

不同材料人工晶体表面细菌粘附的比较研究 吴仁毅,姚克,孙朝晖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远视的疗效观察 陈跃国,朱秀安,刘卫华

美国伟康国际公司眼科产品简介

助视器在视残儿童中的应用 郑远远,孙葆忱,崔彤彤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特征与手术疗效 吴夕,黎晓新

厦门5~17岁儿童和青少年瞳距、眼球突出度、眶距正常值及发育规律 张铭志,洪荣照,傅智伏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异体巩膜移植的眼睑再造 赵素贞,王銮第,张新潍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临床观察 毛羽翔,朱晓波,艾思明

四个固定点丙烯酸水凝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观察 林振德,邹玉平,郑丹莹

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及视水肿二例 张移,冯卫东,劳远琇

眼内容或眼球摘除术后混合骨眶内移植 郑世英,孙小玲,刘剑萍

与光学性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等三文作者商榷 朱志忠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误差一例 鲍永珍,牛改玲,李春安

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周文炳,王宁利,赖铭莹

中华眼科杂志创刊50周年庆祝会在贵阳市举行 赵红梅

小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宋雪玲,王文清,杨冠

青光眼的防治与护理录像教材简介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刘奕志,葛坚,程冰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VCD教材简介

角膜厚度与高眼压症及青光眼的眼压 吴玲玲,铃木康之,新家真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一例 朱学军,林发森,郑卫东

川芎嗪对兔高眼压视神经轴突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李兴英,杨连洲,康凤英

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护眼眶术中的视觉功能 朱豫,宋国祥,唐东润

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初步报告 谢立信,董晓光,史伟云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张琦,盛耀华,李增琦

青少年进展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远期疗效观察 徐艳春,刘汉强,牛彤彤

进一步总结经验,开创继续医学教育新局面 何守志

双眼眶骨化纤维瘤一例 李定章,周胜,谢程阳

加强眼科病理研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孙为荣

52例睫状体占位性病变的组织来源、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李彬,孙宪丽,郑邦和

东菱克栓酶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伴脑梗塞二例 王京,孙玉衡,禹政钰

干燥综合征泪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吴军,费佩芬,龚伊红

圆锥角膜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朱美玲,廖荣丰,张晓峰

p16和bcl-2蛋白在眼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牛膺筠,刘夫玲,孟旭霞

锗132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 刘阳,孙宪丽,李彬

眼眶横纹肌肉瘤N-ras癌基因点突变及rasp21、p53蛋白的异常表达 张虹,宋国祥,张淑敏

易混淆的眶尖部肿瘤的MRI特点 安裕志,李彬,鲜军舫

牛磺酸抑制过氧化氢诱发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陈凤华,陈翠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沿高度与视野的一致性研究 潘英姿,李美玉

屈光参差者视差诱发电位检测的研究 侯川,曾丽芳,严密

双眼角膜皮样瘤合并腭裂一例 任建新,郝春玲,郝桂苹

2.8 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何伟,吕品,张欣

latanoprost与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彭大伟,李绍珍,李美玉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 朱益华,蒋幼芹,刘忠浩

白内障手术致大面积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一例 史阿丽

异佛司可林和佛司可林对兔高眼压模型的降眼压作用 李新华,聂玲辉,杨为民

双侧颜面血管瘤及青光眼的Sturge-Weber综合征一例 赵恳,魏厚仁,陈虹

压力对牛眼小梁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薛蔚,杜蜀华,李勇

真菌及阿米巴混合感染性角膜溃疡一例 田蓓,孙旭光,金秀英

更生霉素抗氩绿激光诱导的鼠视网膜组织损伤的研究 刘怡,何守志

中华眼科杂志发表基金资助项目的论著统计分析 庄鹏,沈三雄,刘明玉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 夏群,关航,戴虹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诚聘高级眼科专业技术人员

抗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李伟,杨春燕,张宏宇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蒋爱民,降丽娟

改良挑眉式切口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谢立信,褚建,王旭

篇7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主流。从企业的岗位任务出发,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使教学向“致用”的方向转化,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而项目式课程是高职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1]。因此,本课程按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优化课程结构,力争课程教学上有新突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职业能力。

2.课程改革思路

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大家渐渐得到统一认识,即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是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是项目课程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基本转换,即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到课程标准的转换[3]。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中,通过专业调研,以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强调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导线,把教学内容贯穿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课程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

3.课程实践

3.1项目设计

按照改革思路,本课程首先是根据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置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改变传统按照知识学科系统性进行讲解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真实工作过程:正常接待患者的程序作为载体,并以此为导向,以眼视光行业专家分析的职业能力作为参照系,将课程确定三个项目:问诊—检查与诊断—视觉训练方案的实施。具体项目如表1所示。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突出对学生双眼视觉检测与训练知识的丰富和基本职业技能的提高。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选择,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3.2教学过程设计

在项目式教学方法中,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大部分时间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和评价的作用。表2为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

3.3教学过程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相互模拟顾客和检查者,对顾客进行问诊、检查与诊断及实施双眼视觉训练。授课地点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集教学、讨论、操作三区合一,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采用小组学习法,4—6人为一组,相互讨论、学习。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按双眼视觉检测与训练的实践工作过程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引领作用。

4.教学评价

项目式教学改革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具体分为:一方面是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价,另一方面是小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具体见表2)。

课程教学评价以典型的项目实践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采取学生操作质量占50%,教师对学生自评的准确性评价占25%,互评的准确性占25%,上述项目评价分占总评的50%。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践报告、平时测验、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理论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对学生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必要时进行示范讲解。

5.结语

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改革,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5.1项目式教学法项目源于实践,目的性明确,实用性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工作情景,更符合用人单位工作的实际,从而缩短了学校及用人单位之间人才培养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顶岗实习工作。

5.2授课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5.3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实践操作均在实训室进行,避免教师按部就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5.4项目式教学评价中,改变以往仅仅依据理论成绩的做法,而是以课程实践评价为主,除评价学生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外,还通过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项目式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现了实训设备与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过程设计及工作任务设计。因此,教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8

1长句的翻译技巧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长句或者难句就打心底发憷,要不隔过去不读,要不草草浏览一遍,囫囵吞枣地了解大意便罢,这种心态最影响阅读,因此,在遇到长难句时首先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其次,要仔细分析长句的语法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谓和宾(表)语,这样基本上就把握了大方向不会错,然后,将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修饰谓语的状语(从句)、补语(从句)和修饰宾语(表语)的定语(从句)分别标示出来。这样,一旦整个句子的结构层次凸显,语义也就一目了然,而且即便是有些单词不认识,也不妨碍整个句子的理解。例如:ThisisparticularlytrueoftheUnitedStates,whereEast-coastpicketgardenswithwoodendecksandopenwhitefences,contrastwithglamorousWest-coastgardenswiththeirpavilionsandpools,orthesleepygardensoftheSouthwiththeirmagnoliasandoaksshadingtheverandah.这其中有很多学生不认识的专业生词,所以很多同学在扫过这许多的生词之后,又一眼望不到句号,心里一下子就将这句话划分为“我不会”的行列。但其实,这句话的成分非常简单:“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theUnitedStates”,在这个从句中,谓语是“contrast”,之前的为主语(East-coastpicketgardens),宾语有2个,用or连接起来,分别是West-coastgardens和thesleepygardens。剩下的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定语。分析到这里,整个句子的翻译就变得非常容易了:“东海沿岸设有木制台板和白色树篱的围栏花园,与西海沿岸带有露台和小水池的迷人花园或者南方有木兰和橡树为游廊遮阴的静谧花园呈现鲜明对比”。在具体的文献阅读中,也经常会发生单词都认识但不认识整个句子的情况,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例如:Thereismuchmoretothelookofagardenthanthesumtotaloftheindividualplantsthataregrowingwithinit[1]。这句话翻译的难点在于“tothelookofagarden”,它是一个介词短语充当补语,意为“对花园的外观来说”,因此整个句子的意思为:“花园的外貌不仅仅取决于生长在花园中的单个植物的数量”。

2谓语和指示代词的确认

通过分析结构能解决大多数的句子翻译问题,但是,有时会遇到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翻译的难点在于谓语和指示代词的确认,解决的方法分别体现在句中谓语动词逻辑的分析和指示代词的指示关系分析。例如:Colourmaybeusedtoenhanceperspective,too:hotterrangesofcolour(reds,oranges)lookbetterclosertothehouse,whilecoolcolours(bluesandwhites)introducedatadistancefromitwillincreasethesenseofspace[1]。这句话翻译的主要难点在于“lookbetterclosertothehouse”的翻译和“it”的确认。在“lookbetterclosertothehouse”中,closertothehouse为一个地点状语,意为“在离房屋近的地方”,因此,后面的“it”指代的就是“thehouse”。整句话的意思为“颜色也可以用来强化透视效果:暖色在离房屋近的地方比较好看,而在远离房屋的地方用冷色调则会增加空间的感觉”。

3注意句中并列词的提示

在有些长句中,经常会出现用一些连词如or、and、but等,这其中,以and最为常见,但由有时候常常难以分辨and连接的是两个句子还是某两个句子成分,以至于不能准确把握句子的语义。区分二者的最好方法是根据上下文意义向上寻找同性的单词。例如:Shrubsandhedgesareclippedintostrong,butrelated,architecturalshapesandleadtheeyetowardstheausterebuilding[2]。这句话中的关键是第2个and的界定。lead为动词的现在时,往前面找,只有are与其相对,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灌木和绿篱修剪成粗壮而彼此相关的形状,把人们的目光引向简朴的建筑”。4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在园林科技论文中,有时即使学生掌握了一部分词汇也常常会发生由于“拦路虎”生词而影响阅读的情况。此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并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猜测生词词义,这种情况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已有很多练习,在此不再赘述。

篇9

蒋剑翔先生走上主攻评论和新闻研究之路不是偶然的。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20多岁担任乡党委书记时,就有不少评论见诸报刊。他是因写评论而被发现调进报社的。在报社他干过文化部主任、总编室主任,采写过一批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新闻,如《五万打工仔向地委请命,倡议成立打工仔企业基金会》、《南岭大爆炸》、《徐家井派出所开展“民心工程”》等。1999年,他担任《永州日报》副总编辑,出去采访和调研的时间已非常有限。如何发挥报社领导的业务标杆作用,他毅然选择了报纸的“短腿”―评论。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需要较高的思想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蒋剑翔虽不是专职评论员,但几年下来,撰写评论稿250余篇,无意中创下了永州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稿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有幸成为了在《永州日报》开办个人时评专栏和独立主持一版评论栏目的第一人。2002年,他与人合写的破除观念障碍、体制障碍、环境障碍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受到永州市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市委发文转摘,并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了一场解放思想、破除“三大障碍”的大讨论。2006年,为迎接市党代会召开,市委宣传部指定他撰写《加速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启示》系列评论员文章,经市委审核同意作为通稿供全市新闻单位统一刊播。求学时恰遇“”,务过农,当过兵,而立之年弃政从文。他完全是因热爱而选择,他相信“纸墨之寿,永于金石”。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除了天赋、勤奋以外,或许还应该归功于他桌上的三张纸条。一张是梁衡遭人诬告时的自勉:“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就写作。两者皆不能,就读书、积累”;一张是艾丰为黄山的题词:“如此黄山未入岳,何叹世事多不公”;一张是史学家范文澜的治学箴言:“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几次搬办公室,许多东西都扔了,这三张纸条他一直都留着。半道出家,受过命运的捉弄,然而他愈挫愈坚,执意要做一个好记者,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的新闻工作者。从穷山村里摔打出来的倔汉子,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不公,他心中只有两个字:奋起!

汉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蒋剑翔先生不喜欢打牌、跳舞,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把自己关进寂寞书斋。他以新闻为重点,大量的、有选择性地广泛阅读,并告诫自己:“读书读经典,读人读大师”。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也。永州地处偏远,书市不旺,他多次向梁衡、艾丰、刘保全等名家写信求书,如今书柜里堆满了郭超人、邵华泽、范敬宜等前辈的新闻著作,还有数千张他随手摘抄的学习卡片。一次,一位朋友去北京,他托朋友从新华社背回20多本新闻专著,累得朋友叫苦不迭。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的阅读和实践,让蒋剑翔胸襟开阔,目光犀利,并悟出了许多写作门道。如何写评论,他的体会是:“瞄准重大问题写,以推动工作;瞄准大报大刊写,以提高水平;瞄准冷门题材写,以出奇制胜;瞄准专栏文章写,以适销对路。”当然,他最看重的,是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对新时代新事物的一片激情。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2004年高考过后,他深入网吧采访,看到大批沉湎于网吧的中小学生,痛心疾首,立即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网吧管住了吗》,从而引出了教育部、公安部等六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大网吧整治力度的通知。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看完任长霞的电视报道后,当晚写出《任长霞眼里为何常含泪水》,获得了当年的“湖南新闻奖”,并入选公安部主持编辑的《任长霞纪念文选》。

在给湖南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们讲课时,蒋剑翔先生曾多次引用美国著名记者杰克・伦敦的一句话:“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当做自己的领域。”事实上,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蒋显礼先生说“别人把新闻当做‘饭碗’,他却把新闻当做学问”,这话一点不假。他做什么都兢兢业业,像绣花一般精细。他写的新闻《“异蛇村”农民三审“十五”计划》,被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收入研究生教材。他写的论文《拎出新闻眼》,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他写的文章《本事与管事》,入选《求是》杂志征文并公开出版。他出版了两部专著,又在着手写作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他写新闻论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蒋氏理论”,即:坚持用自己的思想写,坚持用自己的语言写,坚持用自己的实践写,坚持用自己的人格写。他说只有思想是自己的,文章才可能是大家的。

篇10

中世纪的欧洲, 戏剧布景开始应用“同台多景”形式, 即把剧情所需要的不同景点, “同台”并置在一个演出场所。此时的中世纪舞台, 还常运用舞台机关装置、魔术变幻等特技效果。

16 世纪初, 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舞台布景设计从此成为一门专业。镜框式舞台和透视布景开始流行, 焦点透视法和多种造型手段在舞台上得到综合应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镜框式舞台形式, 增加了透视布景的幻觉, 促进了写实主义的发展。当时的一些大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等都参加过舞台布景的设计工作。此后, 又出现了完整的侧幕体系与三面墙布景。

近代西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机械台与声、光、电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引进舞台。舞台设计对布景结构的个性表现更加强化, 造型艺术与舞台艺术在布景设计上更加综合, 演出的空间结构创造已成为舞台布景设计的主要课题。

中国的舞台艺术在历史上也有过具象布景的尝试。早在秦汉的“乐舞”“百戏”中, 已有了手持道具、优美服装及机关布景; 两宋时期, 舞台布景与烟火、杂技相结合, 出现了爆炸、冒烟、喷火等效果; 据张岱《陶庵梦忆?刘吉晖女戏》中记载, 在演出《唐明皇游月宫》就使用了活动景片、音响效果与照明的配合。演出帷幕拉开, 舞台恍如月宫, “境界神奇, 忘其为戏也”, 创造了浪漫的神话气氛。清代康熙年间, 舞台布景在《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演出中, 又有新的发展。清末与民国初年, 机关布景也一度流行, 但由于和传统戏曲的表演相矛盾, 未能流传发划圈移动重心而产生的顶胯动律, 它的动律来源于脚下的碾劲, 而前顶胯则是腿的上颤动。前面一拍动作是辅助, 它为后面碾顶打基础。

柔顶胯: 小八字步站, 面对点, 准备拍后半拍, 左主力脚后跟外碾立半足,右脚对1 点迈出掌着地, 同时左胯带动躯体左转对7 点, 双手小臂随体右摆起,吸气, 眼视8 点。1~2 拍, 双脚慢放下半足, 重心移右腿上全脚着地, 左脚掌着地, 双膝弯屈, 同时右胯对8 点慢慢顶出, 体对7 点, 吐气, 双手右下, 视8 点。柔顶胯准备拍后半拍动作是由脚下发力带动胯和上身的转动, 脚下发力关键是由跗骨的楔骨推动跟骨往外碾推, 使小腿后面的趾长屈肌往上提, 这样使后跟外顶并立半足。后面下沉顶胯, 又是由大腿股四头肌下压, 迫使膝关节弯曲, 脚下犹如采弹簧一样, 慢慢并有韧劲下踩, 同时由于重心移动, 双膝又处于半蹲状, 所以使右髋关节外顶, 那么, 柔顶胯准备动作力来于脚下, 而顶胯的动律又是由上而下的。

旋转顶胯: 右脚正步全脚着地, 左脚正步脚掌着地靠右脚心处, 面对1 点站。一拍: 右脚原地起步落地为重心, 左脚也同时快离地, 膝盖与右膝交叉, 然后脚掌再着地, 右膝下颤, 胯部由右至左旋转顶动, 双臂屈肘于胸前, 手心向下, 从右至左划圈, 眼视l 点。旋转顶胯与前顶胯由下至上, 单顶胯由里往外, 柔顶胯由上至下的动律有所不同, 这是由脚下的小踮步和左膝的关开而引起右髋关节推动右臀大肌和左臀大肌至左胯顶出, 左胯转顶使腰和上身产生了相反的运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这样就使整个身体成螺旋式转动。其胯部的顶力小而快, 动作灵巧、洒脱、俏丽。

三、确立以顶胯为内核的羌族民间舞的教学构想

羌族民间舞中的顶胯动律不仅是舞蹈的动作和技巧, 而且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内在表现力, 柔中有刚、快中有慢。如果在羌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 以顶胯这个动律为内核, 配合腰、肩、脚、手等部位, 这样才能全面地展现出羌族民间舞独特的风格, 表现出羌族人民质朴、粗犷的性格, 同时也能体现羌族人原始古朴的审美意识。所以我认为在教材进入课堂时, 应运用纵横并进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们更好的去掌握羌族舞蹈。

纵线上, 首先给学生前顶胯、柔顶胯等几个羌族民间舞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和有训练价值的顶胯动作, 目的是使学生的脑子里有羌族舞顶胯风格的形象和概念。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就必须要求学生胯、腰、脚、手、膝几部分在松弛的状态下运动, 并协调各部位的运动, 尤其重要的是对胯部的放松。所以要解决好以上几方面的训练。横线上, 在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和有训练价值的动作中找出他们的基本动律, 并以它们为主干, 规范出一套胯、手、肩、脚、膝等具有形象和意境的训练短句和训练组合。比如, 1.节奏明快、性格开朗的横转动律训练短句, 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好居住在山地的羌族在往来于山谷之间, 上下山时肩与胯动律。2.活泼、灵巧、趣味性强的晃肩压腰顶胯动律训练。3.轻柔而沉稳的甩手前顶胯组合训练。4.柔性深沉的单顶胯组合。5.奔放、激情的步伐与顶胯组合。另外,羌族舞蹈特有的节奏和动作, 表现了羌民族洒脱、纯朴、自然的心理特征, 所以在教学中, 也应注意培养学生把握这种特殊心理性格和审美兴趣的能力。

通过这几个不同性质的训练短句和组合, 使学生不光是从单纯的外部形态去模仿, 更应该让学生们从内到外、形神兼备地去体验、鉴别、掌握, 以不断地发现、捕捉羌族民间舞蹈特有的顶胯风格。

展。到了近代, 西方戏剧传入中国,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舞台布景才逐渐被我国的众多剧种所普遍使用。

二、舞台布景形式的审美特性

著名戏剧家先生说“没有舞台美术, 就没有戏剧”, 舞台布景的形式美是舞台最直观的形式。雷勃曼说: “艺术的形式即生命的形式”, 舞台美术形式应在内容的制约下, 具有诗中有情, 画中有意, 似诗如画的艺术效果, 充分体现情感形式的描绘性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出, 舞台布景设计者是具有诗人气息的艺术家。舞台布景的形式美具有独立的审美, 德国戏剧家、导演布莱希特认为:“布景要有艺术的价值, 还要有个性特色”, 才能体现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与意义。在舞台设计里, 构成形式美的要 素包括色彩、节奏、时空、统一等诸多方面。美术布景设计师就是通过这些元素和手段, 来把握造型语言和视觉审美, 从深层次解析舞台布景结构的形式美内涵。 1.舞台布景形式中的色彩

舞台布景中色彩的符号作用已形成社会共识, 舞台色彩极具联想性、表情性和象征性的。丰富的色彩变化直接表达了戏剧的情感, 在舞台的演出上, 不同色彩的冷暖、明暗, 能够营造出异常强烈、神秘莫测的幻觉效果。舞台上色彩的反差、隐喻、渲染, 使剧情得到一定的升华, 渐渐打开观众审美情感的闸门, 使观众产生兴奋或压抑的反应。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几乎所有的舞台艺术大师都不会忽视这个因素的。

舞台布景的夸张手法突出了色彩的心理效果、情绪效果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在舞台布景中, 色彩的运用就象演员的动作与表情一样, 是动态的表现, 它贯穿于整个演出中。色彩在演出变化中的对比或调和, 明确表达了戏剧的所想表达的意义和情绪。舞台布景色彩的功能表现了舞台形式美的不同风格, 它可能是一种视觉的冲击,也可能是现实的幻觉, 也可能是神秘的象征。

2.舞台布景形式中的空间与时间

舞台布景设计不仅是空间艺术, 也是时间艺术, 舞台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是现代舞台设计发展的总趋势。舞台设计者追求的是一种可变的、流动的空间, 用约瑟夫?斯沃博达的术语, 即“心理造型空间”。舞台设计已不再用离散性的方法, 为一场戏或一幕戏设计一个景。而是用综合的方法, 根据全剧的思想内容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结构体, 它具有自我调节和变化的功能, 从而适应全剧不同的场景需要, 形成一个连贯的、可变的戏剧空间。

舞台形式的要素是在审美空间的组织中构成。大面积的区域分割及灵活多变的舞台框架结构, 使舞台布景调度更为方便。空间的大小、形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方向、闭合程度及空间结构, 都是具有一种影响情感的表现特质, 如压抑与空旷、拥挤与孤寂、神秘与亲切等。

舞台非写实的象征性空间表现, 加强了戏剧动作, 深化了戏剧内涵, 使演出总体上完整统一。如在舞台演出时采用黑空间表现, 可以容纳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调动和唤发观众更丰富的创造力。从而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 此处“无形胜有形”的艺术效果。此外, 在空间上大量的采用逆光效果, 容易形成空间的距离感, 从而使舞台有符合观众审美习惯的意境, 给观众一种先发制人的强烈视觉冲击力。

舞台是空间与时间的艺术, 舞台的时间与空间应是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舞台只有享受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舞台布景艺术的翅膀才能真正飞翔起来。

3.舞台布景形式中的节奏

节奏的处理对舞台的形式感表现非常重要。节奏的处理常用两种方式: 严格与自由。在许多舞台设计中, 节奏是一种似无序而有序的自由状态。自由的舞台节奏,不管是场景的表现方式还是人物的表演空间, 都错落有致, 场景变化丰富, 表现手法灵活。

严谨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舞台画面, 营造了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 增强了舞台的形式美。

舞台形式的框架有时以一种抽象的结构元素, 表现一种具象的事物, 有时用象征的语言, 巧妙简洁的表现出舞台的特色, 这些都为导演更好地调度安排演员, 变换舞台场景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 注重点题景物特征的强化, 借助灯光和空间组合,将各种舞台元素有机地结合。使之具备更加生动、变化灵活的形式美。4.舞台布景形式中的和谐统一舞台形式美是由色彩、空间、节奏等几个方面在舞台布景中达到和谐统一而成, 它们之间是融为一体, 互补互生。在舞台布景设计里, 要重视内部与外部各因素间的组合规律。黑格尔说:“各因素之中的这种协调一致就是和谐,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上的差异面的整体, 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 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对形式美而言, 统一性是指差异的个性的事物间所蕴藏的整体性和共性。即确定了主体的形象后, 整体的统一和谐就需要首先来考虑了。

舞台的形式美是以一种布景结构呈现在观众面前, 简洁是形式美的舞台语言之一。简洁的语言能更出色的表现舞台形式, 简洁是在舞台布景中高度提炼的抽象化的表现。贝克说: “没有简化, 艺术不可能存在”, 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只有简化, 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舞台布景设计就是寻找形式, 并设计出适合于它的独特样式, 从而创造一种别具意蕴的形式美, 使演出的外部整体形象得到升华, 从而产生真正的舞台形象, 使观众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空间美。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舞台设计布景的发展。欧洲产业革命后, 制造业的发展, 给剧场带来了推拉台、转台与升降台; 电气革命使灯光照明变成舞台美术设计重要部分。20 世纪的科学技术给舞台美术设计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使今天的舞台美术完全被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所武装。中国的舞台美术在学习西方各种戏剧流派的同时, 也要继承中国古典戏曲的宝贵传统,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形成有中国气派的、有影响力的舞台美术设计。

篇11

后来那几年,梅花真的落了下来,一颗心也在生活中磨砺出薄薄的茧。想起那一年的心动,觉出了时间的好。轰轰烈烈,暗恋一个人。

他叫季雨,是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实习回来后,大部分午后都在“雕刻时光”修改毕业论文。每次都点一杯美式,半糖,两个奶包。邵莹隔半个小时过去帮他加一次柠檬水,他有时看她一眼,说谢谢。

邵莹也是南大的学生,大二,在那家咖啡馆兼职,软磨硬泡让咖啡师教她做美式。之后每一次季雨来时,她都闪进吧台,做一杯微苦的美式,不动声色地端给他。

二十多岁的女孩,本来藏不住心事。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安静沉着地喜欢一个人,不去打听,不去追逐,只是恪守这一块天地,等着他来。又不惊扰他,只是惊着自己的天与地。

在他喝了她做的第37杯咖啡的时候,他们有了短暂的交谈。那次他独自一人来,却点了两杯咖啡,邵莹端过去的时候,他笑了笑,请她坐下,说道:“这是请你喝的。我明天就毕业了,以后大概也喝不到你的咖啡了。”

她第一次鼓起勇气和他对视,很快移开眼睛,“我和你念同一个专业,毕业的时候想跟你请教论文”。

季雨欣然应允,交换了联系方式,没过多久他就走了,说是晚上还要参加班级聚会。走回学校有一条必经的路叫金银街,两旁法桐遮天,那天下起了细细的雨,夜色幽微,像李宗盛的歌:“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迷茫又心生幻想】

9月还有一些微微的苦,10月该更圆满一些。邵莹这么想着的时候,在一家叫“烧岛”的小居酒屋里等许毅。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店面,只能容下五个人就餐,开在新区这片日本人居住的小区,她平时等许毅加班的时候,就一个人来这里喝一小盅清酒,佐以几片三文鱼。

桂花的香气还有一些涩,糖炒栗子也没有到最甘甜的时候,却是在这样的季节想起他们的初遇。也是在这个居酒屋,突然停电,黑暗中他慌忙摸到她的脸,带着屋外的寒意,冷而滑腻。店主人点燃了蜡烛,他们都平静了下来,就着幽暗的烛光,一起吃完了豚骨拉面。

许毅这样的男生让你能预想到那种平稳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初毕业的邵莹为这样的安稳心动过,所以在那年元宵节,两人共吃一碗汤圆的时候,许毅表白了,她就点头答应了。

而此时,桌上的寿喜锅沸腾着,甜腻的酱汁裹挟着肥牛,看起来应该很美味。邵莹平静地提出了分手,许毅的脸,带着工作日的疲倦,什么都没说。

有些爱情就像水中捞月,明知一捞就会碎,却还每每沉迷于这遥远的月光。那月光照着平凡的日子,让人不安,迷茫又心生幻想。

邵莹辞了工作,退掉出租房,托运行李,把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的痕迹抹去是那么轻而易举。天微明,阳台下是许毅的背影,淡得像一株爬山虎。

“也有人这样爱过我。”邵莹想着,鼻酸落泪。

【足够果敢,也足够幸运】

这一片是这个城市新发展出来的金融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邵莹坐在街边的咖啡店等人,阔别已久的季雨从对面的大楼里走出来,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棉质衬衫,在烈日下微微闭起了眼睛。

邵莹在网站上看到他所在的公司了招聘信息,她立刻发了简历。足够果敢,也足够幸运,于是在这样一个初秋季节,她来到他的城市,等在他常去的咖啡店,露出一个重逢的微笑。

季雨恍然大悟,“啊,你是那个在‘雕刻时光’的女孩”。

他真正做了她的前辈,适逢有一个被上市公司收购的项目,他带着他的团队昏天黑地地做审计。她是新来的,做不了核心的工作,只好在后勤上保证大家的供给,订盒饭、买咖啡,季雨从邵莹手里接过咖啡的瞬间,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时光缓慢,他在靠窗的位置日复一日修改着论文。

他喊住她:“邵莹,你过来,帮我看下这份报告。我闭会儿眼睛。”终于熬到了交审计报告,回程的路上两人都是疲惫不堪,季雨把车靠边停下,把座位放倒,“休息一下吧,实在开不动车了”。

那是这么多天他们睡得最安稳的一个觉,仿佛睡了很久,其实也不过半个时辰,邵莹醒来,天窗是开着的,南方蔚蓝的天,光微微刺痛着眼睛。她转过头看着沉睡中的季雨,目光柔软。时间依然流淌着,只是在她心里是停住的。

庆功宴在一家高级日料,宾客尽欢。散场时有人来接喝了酒的季雨,两人穿同款卡其色风衣,相拥而去。

【令人想起一生一世】

邵莹就这样和季雨不远不近地相处着,有些爱无法手持玫瑰,只如坚硬的果实养在心里。这些暗恋的幽微曲折、欣喜疼痛都进入了一个人的脉搏,轻微地、持续地跳动着。偶尔他们一群人约着在周末的早晨一起去爬山,吃一碗早面,然后各自散去。偶尔去某个同事家里聚餐,在庭院里烧烤,他负责烤,她负责给每一只鸡翅刷上油,配合默契,也没有多少交流。

这样春去秋来,一年也过去了,后来国庆节聚餐,一群年轻人围着电视看阅兵仪式,那种高昂的情绪、饱涨的热情深深鼓舞着他们,季雨甚至激动地抓了下邵莹的手,兴奋地说:“有机会一定要去长安街走一遍!”

长安街那么长,从头走到尾,令人想起一生一世。

邵莹记在心中,她一个人去了北京,也走了那壮阔的长安街。一个人在北京的老四合院里吃火锅,快要冬天了,满院子烟雾缭绕,浸着食物的香,令人想哭。

那些内心的暗涌,也是到了那个时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而这之前,她还是一个默默的跟随者,不进一步,也不后退,旁观着季雨的生活。季雨的爱情并不顺遂,女友书林太过优秀独立,又是事业型,相处的日子聚少离多。季雨几次找她出来喝闷酒,酒后失态出丑,令邵莹内心恻隐。在他们的爱情亮起红灯的时候,季雨选择牺牲自己,放弃在这个城市的所有,跟着书林去上海发展。

临走前的饯别宴上,大家都显得有些伤感,都喝得酒酣耳热。倒是邵莹显得沉静很多,帮他们拧了热毛巾缓神。季雨抓下一半毛巾,看着她,好像了然一切,说:“对不起,让你来到了这个城市,我自己却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