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6: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

篇1

该套餐的奥妙就在于便宜:花费一欧元就能在餐馆里吃到一个套餐。

这套套餐由一个海鲜汤、一份排骨米饭和一份鸡肉或者凤尾鱼沙拉组成,同时还有面包、饮料和甜点。

在过去两个星期中,该餐馆每星期里提供一天套餐,以做试验。上个星期四,近四百位顾客来到这家拥有四十九个座位的餐馆品尝套餐,据说效果不错。从今以后的每个星期四,这家餐馆决定都会提供“抗金融危机套餐”。

“乒乓女皇”邓亚萍成剑桥博士

2008年11月29日下午,中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样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美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

美国日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研究显示,这可能是因为红色引发原始本能,联想到性。而且发现女性穿绯红色或深红色衣服时,男性较想和她们约会,并因此较愿意花更多钱在她们身上。

研究先给受试男性看一名所谓相貌平平的年轻女子的照片,照片中她身穿各色服饰,包括红色、白色、灰色、绿色等。100多名男性,其中大部分是罗彻斯特大学部男生,在看过这些照片后,再请他们对这位女性有多漂亮,多想亲吻她们,多想和她们发生性关系等评分。结果即使是同一人,男性认为穿红衣的那张较有吸引力。

另一批照片显示一位女性,穿不同颜色的衬衫,红色再次受注目。男人愿意花在红衣女性上的钱,也是穿蓝衣女性的两倍。即使结果如此,男人仍坚称衣着颜色不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这表示男人根本没有感觉到红色的魅力。

研究发现男性穿红衣对女性也较有吸引力。艾略特表示,这可能是非常深层的生物倾向影响,对红色的喜好,是一种进化遗留下的产物。

情商纳入干部考察值得期待

山西省公选办表示,在考察干部时,除考察人选的工作能力外,还将注重“情商”考察,个性特点、言语表达、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将进入考察报告。

情商不仅是一个人心理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其诸多实际能力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如果说智商讲的是如何干事,那么情商指的就是怎样做人,具体表现在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勇敢、俭朴、守信、尽职尽责、公道正派等方面。很显然,能不能干成事主要靠智商,但乐意不乐意、诚心不诚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靠的则是情商。因此,考察干部既要看“智商”,更要重“情商”! 将“情商”纳入干部考察无疑会让考察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值得期待。

英国摄影师用蔬菜食品拍出艺术杰作

篇2

一、艺术设计采风的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技艺,需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专业艺术设计(如视觉传达、产品造形、环境艺术等)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艺术设计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称为艺术设计原理。其中,作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形态构成和立体设计是研究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静态构造和动态构造)的学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设计技术不一定都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仅是仰仗手的灵巧,有不少是靠思考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当然,大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人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因此,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并加强设计感觉及判断力方面的练习上。感觉的练习,一是靠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二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三是依照“计算-视觉化-对临-背临”的步骤,将计算转为直观化。

二、艺术设计采风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感悟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作为艺术设计的学生应该将自己的设计灵感深深地植入到民族艺术和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中,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能力。如何使专业采风课程真正成为专业设计与实践教学的延伸,用以拓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空间,对于培养学生感悟民间民族艺术和专业设计能力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

我国民族艺术和民间文化不仅丰富,而且根基厚实,影响深远,作为专业设计元素,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专业采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面向社会、深入生活,从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感悟其文化底蕴,深入体验、学习其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开阔艺术创作视野,为后续课程摄取和积累必要的创作素材。因此,专业采风要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选择带有鲜明传统文化特点以及具有专业价值的民族艺术集中地区进行考察,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民间民族艺术的设计精华,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捕捉设计灵感,获得第一手资料作为设计的前提元素。如服装设计专业采风一般会选择民族服饰相对集中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进行民族服饰的考察。在这些地区,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体味华夏文明的深邃与悠远。通过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走进少数民族家居,采集和观看他们的节日盛装和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服装,教师进行现场品评,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服饰艺术。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进行现场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一些东西,多了解一些东西,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于今后的服装设计和艺术创作当中。

专业采风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构建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设计品位,使学生在采风过程中不仅亲身感悟到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基本特征,还能够用全新的视角,更深刻地感悟到其艺术魅力,并最终将民族元素运用于专业设计之中。因此,专业采风对培养学生形成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和提高专业设计能力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2.培养学生对专业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

任何艺术设计与创作都离不开与专业相关的资料搜集,丰富的资料信息不仅是专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还可以能动地激发创作灵感。现代社会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知识的创新能力上。因此,专业采风课程正是基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考虑,要求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收集、整理素材,研究、挖掘生活和传统中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走进艺术作坊进行实践操作,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有效手段获取专业素材,教会学生如何整理与归纳信息,以及如何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合理恰当地利用信息。

在服装设计专业采风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搜集不同民族的服饰资料,还要从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地理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掘他们的内在联系,用记录法、测量法、图示法、拍摄法表达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民族服饰造型设计及服饰图案设计最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学生要对获取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出不同民族特定的服饰造型、结构、惯用的色彩和形式特征,发掘和体味出它的意蕴、美感和其中的民族审美习惯,并形成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由此可见,专业采风让学生对搜集、归纳整理资料、信息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锻炼了他们分析提炼资料、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使之能够服务于专业学习与实践。

3.培养学生的成果展示设计能力

专业采风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与交流的平台,全面展示专业采风成果。当专业采风课程结束后,同学会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以采集的各地风土民情为素材精心制作参展作品,其中包括创作实物、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手工艺品以及幻灯和录像等多种作品形式。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专业采风中所收集的素材,经过加工、提炼进行以民族为元素为主题的时尚服装设计。在他们的作品中除了可以捕捉到最新的时尚信息,还充分显示以民族服饰文化为根基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方法,很好地将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时尚设计当中,使设计作品传递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底蕴和深藏其中的民族精神。通过他们所展示的作品让人看到了成功的服装设计能力培养源于根基作用,而这个根基就是重点突出和透析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内涵。是专业采风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服饰资源的丰富多彩,而这宝贵的资源必将成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设计与创作的灵感源泉。

专业采风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了课堂教学延伸和拓展的一个广阔空间。专业采风作为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探索获取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并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实践证明,有效利用专业采风的教学功能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鹏举,吕维正.艺术设计采风教学的思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篇3

我们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 ,明确高校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园地,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悄悄的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上的,其实也是要靠青年群体参与的。所以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引入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目标: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最初形态,作为我国美术传统的主流,作为今天应该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专业工作者“取之”、“用之”后再创作的东西。作为大学教育――一个智能、知识、信息集合的现代基地,不了解本民族的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只去学习西方文化,那么大学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能力实现上将受到怀疑。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的月亮圆。文化既要多元化,更要本土化。只有保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二、研究视角、途径

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复制品、批量产品泛滥的今天保持着神圣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从而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生产者),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陶冶不同地域居住者的气质。地产的资源,提供了在那个地区产生特定作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风格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特殊的爱好方式和心理因素。

1)“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保护与调研”――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象一个大海,每个人来到乡间田野,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激动的民族民间艺术。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间艺术也随之悄然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然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原生态民俗旅游市场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无止境、廉价的滥开发,由于对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对原生态文化艺术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近期形式有所改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在积极准备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调研、采风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目的也是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

2)“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审美教育――在国家大范围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有幸承担了“重庆市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实施以及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根据重庆市大农村的现状,在“新课标”的精神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特色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将民族民间艺术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本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预示着更多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延伸。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几乎是片空白,地方志上有零星记载。随着电脑广泛应用,许多画家用电脑喷绘取代画笔,我们的学生一上装饰图案、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只会想到用电脑做。提到外出写生只想到广西、陕西、云南丽江,而不想到乌江流域最具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龚滩、龙潭等地。说明我们以往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宣传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教育,本文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如苗族服饰审美功能研究、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审美意识、乌江流域民俗文物审美情趣、乌江流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情感”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蜡染艺术装饰图案美学特征等应用性研究,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引入高等教育,非美术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美术专业学生必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今后他们走到哪里,就可以将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带到哪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

三、研究价值

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我们相信本项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应用性成果将会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我们应在继承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探索,从民族精神、民族艺术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使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更扎实,更富于中国民族特色!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也是民风民俗的产物,不仅蕴涵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知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真正的艺术魅力。也体现雅拙、粗诳的审美意向只有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才能真正自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并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与色彩崇尚研究》.中国美

术出版总社,2004.5

[2]李晓勇.《土家族神秘的图腾崇拜》.四川美术出版社

篇4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44-02

青城又名一条城,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崇兰山下,,地形呈狭长地带,黄河流经北部,属典型的黄河谷地。青城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是西北商贸集散地和黄河上游边防军事重镇。

据史料记载,青城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由宋代大将狄青巡边时所建。据《兰州府志》载:“一条城本名垄沟堡,宋狄青巡边所筑。明万历五年,兵备张栋疏请改名。” 青城《罗氏族谱》载:“宋宝元时,狄武襄公擢秦州刺史。有豫章罗月泉先生者,为宋儒从彦之曾祖,武襄聘为幕客。狄武襄公巡边至定远,筑一条城。月泉襄办屯田事宜,因侨居一条城。后还豫章,至裔孙柄之复迁于条。”此外,《甘肃通志》、《榆中县志》、《皋兰县志》和《金县志》均有“一条城”的记载。由此可见,青城距今已有970余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黄河千年古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当时,《公约》对文化遗产作了三方面定义:一是文物,二是建筑群,三是遗址。这三者其实可以用一个“大文物”概念来概括,即“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①然而,“大文物”的概念只停留在物的方面,文化是多样的,它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这样“大文物”概念又升华为如今“文化遗产”概念,即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都囊括其中。但这种分类法又不免陷入人为的分割,因为所谓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因此,研究青城文化遗产,我们在对其进行二性分类的同时,还要注意二者的联系。

一、 青城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文物: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群、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组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②

青城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文物类

文物类遗产主要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这些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保护现状各不相同。砖木雕保护大都附属于古建筑和民居,对于某些重要的残损砖木雕进行了局部修缮或原址复原。传统服饰除了在罗家大院陈列室里有收藏外,还有很多精品散存于居民家中,有待进一步整合资源。明清家具除了在罗家大院、高家祠堂、青城书院等大型建筑群集中收藏和展示外,有部分散存于居民家中,尤以方桌、条案、钱柜、衣柜、茶几、首饰盒等居多。农业生产工具设有专门的陈列室集中展示,收藏种类比较齐全,但在展示手段上尚缺乏情景配合。在民间,仍然有部分工具在生产中使用。乐器主要是指配合演奏青城小调的各种乐器,包括唢呐、笛子、云锣、扇鼓、大铙、二胡、三弦、板胡、扬琴、梆子、撞铃等。这些乐器很多传承有序,有的使用了两三代人,大都保存在演唱艺人手中。传统生活用具内容较杂,如水烟瓶、烟杆子、鼻烟壶、针线盒、首饰盒、调料罐、黑瓷油瓶、酒瓶、陈设瓷器以及各类工艺品等,从不同侧面反映着青城民间生活文化。这些传统生活用具除少部分陈列收藏之外,大多数散失在民间,缺乏整合。

(二)建筑群类

建筑群类遗产主要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明清民居以清代四合院式形制居多,砖木结构,古色古香,大部分民居仍然在居住使用,政府对部分典型民居进行了修缮和保护。青城书院、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保存比较完好,是重点修缮和保护的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除了进行原貌修缮外,将部分居室改造为陈列室,并专门设置了水烟制作场景和作坊,再现了民国时期罗家水烟作坊的兴盛场景。

(三)遗址类

遗址类遗产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现已有《李氏家谱》进行相关佐证。这部分遗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保护。

二、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③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水烟制作技艺因水烟经济衰落而逐渐消亡,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其制作工艺。陈醋酿制技艺在民间具有深厚的基础,大部分居民都能自己酿制陈醋,世代相传。织布技艺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丧失生存的土壤,传统木制织布机因结构复杂、产品过时,现只能进入陈列室进行展示。长面制作技艺和酿醋技艺一样,深植于民间生活,成为青城妇女的必修课。剪纸技艺出现了以康月玲为代表的融入传统山水画特色的地方剪纸艺术,并受到政府的扶持与保护。刺绣技艺在青城民间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相对于清代传统刺绣,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砖木雕刻技艺仍然延续着传统,但由于木结构房屋的减少和机器砖雕品的出现,砖木雕工艺受到一定的冲击。

(二)民间游艺

民间游艺主要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这些活动属于青城民间社火的表演内容。这些活动通常在重大的节日庆典集中表演,并组成一个庞大的社火队集体演出。这些活动表演难度较大,对表演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武术功底,否则难以胜任,这应与青城的尚武精神息息相关。

(三)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主要指青城小调,它是一种集歌唱、表演与器乐演奏为一体演述短小故事的音乐形式。相传清代末年青城人张海润创建,20世纪40年代刘自重搜集整理两册曲本,命名《西厢调》,使青城小调增添了一份雅气,与眉户等乡土气息的地方曲子区别开来。有关青城小调的整理和研究成果,现已有郇芳、铁燕合著的《青城小调》面世。

(四)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据说青城的城隍爷大有来头,他本是省城兰州的督城隍。雍正年间,因与新修的城隍庙尺寸不匹配被淘汰,最终落到了青城镇。按照惯例,城隍爷每年出府两次,即清明节与农历十月初一,巡视民情,办理案件,消灾去祸。城隍出府阵势庞大,号称“半銮驾”,即皇帝出巡人数的一半,少则100多人,多则300多人,成为青城民间传承已久的地方民俗活动。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文物”辞条,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②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金吉泰.李自成的最后归宿在甘肃青城[J].丝绸之路,2006 ,(8).

[3]玲.青城古建筑的砖雕装饰艺术[J].甘肃科技纵横,2007,(3).

篇5

冬天的拉普兰银妆素裹,空旷宁静,显露出芬兰北部地区的朴实和纯洁。

拉普兰省的首府罗凡涅米(Rovanlemi)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极地风光的极佳观赏地,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在来之前查到她的一个中文名字叫露云娜美,让我们很早就对她展开了美好的想像和憧憬。罗凡涅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人口才5.5万人,二战时期被全部炸毁,战后由芬兰著名建筑设计家阿尔托规划设计,城市才得以重建,据说阿尔托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来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

大家首先游览了童话般的圣诞老人村(SantaaausVillage)和世界上最正宗的圣诞老人合影。参观圣诞老人办公室,终于实现了梦想: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北极圈上的方向柱显示,圣诞老人村距离北京6680公里。

到了极地,乘坐雪橇是必不可少的。驯鹿体格健壮,但性情温顺,拉起雪橇非常平稳。雪橇在茫茫雪原和冰冻的河床上穿行,天地广阔,静寂无声。颇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拉普兰大学;拉普兰大学建于1979年,是芬兰最年轻的一所大学,位于北极圈上,也是芬兰和欧洲最北的大学。拉普兰大学有教职工600多名,其中71位教授,在研究艺术和设计、福利,少数民族、国际法学、应用和环境论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研究队伍。该校大约有4200名本科生,400名研究生,120名国际学生,和214名国外交流学生,还有9200名左右的成人学生参加继续教育。该校下设5个院系:艺术和设计学院,商业和旅游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学院楼道里到处悬挂着艺术作品,新媒体研究实验室的排演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据介绍,当前芬兰艺术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从该校艺术和设计学院墙壁上的汉字可见一般。

罗凡涅米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极地博物馆,那就是ARKTIKUM博物馆。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北极地区的自然和生命的演变过程,人类与北极的相互关系、北极圈内不同的种族文化等。展厅内还收集了生活在北极地区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和萨米人的文物,记录了他们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了极地恶劣天气情况下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博物馆的内容如此丰富,让我们在里面足足待了有四五个小时,在感受极地文化的熏陶之后,我们错过了芬兰著名的marttini刀场开门的时间。由于冬季光照时间极短,所以商场营业时间相应减少,一般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或3点。

萨米文化是我们这次北上考察的兴趣之一。萨米人(Sami又称拉普兰人Lapps)是居住于北方极地的土著民族。他们的深蓝带红彩花边的传统服饰,及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艺品,用鹿皮措建的锥型蓬帐,饲养驯鹿的优良技术,代表着北方极地的独特色彩,洋溢着浓郁的芬兰风情。

按远古石头上的刻划图案所显示的考古证据,萨米人约在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完结后就已迁徙到北方极地居住。早期他们聚集于大西洋、北极洋与波的尼亚湾一带,后来才逐渐移入内陆。本来萨米人占据大部份芬兰工地,后期移居来的芬兰人将他们推回北极圈之内。萨米人以前为游牧民族,他们狩猎野鹿,在荒原间捕鱼和采集野果,在和暖季节则贩卖肉类,皮衣与自家特制工艺品。但芬兰境内的萨米人愈来愈多地开始农业生活,渐渐地他们比其它北欧国家的萨米人更安定地驻扎下来。

芬兰的萨米人约有6500人,他们分散居住在北极圈以内的拉普兰地区,主要在东拉普兰的萨利色尔卡(Saariselka)一带集结成较大村落及社区。伊纳里(lnari)建有详尽展示萨米人历史和资料的Siida萨米博物馆。并有画满萨米人图画的萨米教堂。可惜我们限于时间和交通,无法前往学习和欣赏,算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遗憾吧。

2

坦佩雷(Tampere)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芬兰南部名城。坦佩雷曾以木材、纺织、金属等工业而闻名全球,在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北方的曼切斯特。多年前的红砖建筑的工厂大厦,因为城市转型的原因,很多竞相改建为商店、餐厅、酒吧。电影院等休闲中心,甚至有的还改建成了豪华的酒店,形成了坦佩雷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坦佩雷大学是一所集科研及教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学,其科研及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健康等领域,大学的优势整体上仍在面向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是芬兰全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共有19000个学生,3000多个教职工。学校在市里各处都有学院分布且交通极为便利。大学主楼的建筑观代感极强,整体来看,像一把蓄势张开的弯弓,充满着力量和活力,可能代表着积极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由于是周末,很遗憾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我们专程前往著名的俄国革命工人大厦,拜谒了全世界仅存的列宁博物馆,对这位伟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都是第一次了解到列宁同芬兰有着不解之缘,芬兰人民对列宁也有着不寻常的感情。十月革命前,列宁曾26次来到芬兰,前后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列宁在芬兰期间领导着俄罗斯的革命运动他的足迹踏遍了芬兰的许多地方。1905年和1906年列宁曾两次在此召开地下会议,酝酿后来的俄国革命。列宁曾担任1905年会议的主席,并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同斯大林会面。目前博物馆里保存着与列宁一生的革命活动有关的文物、图片、文献等展品上万件,陈列了许多与列宁有关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莫斯科列宁博物馆展品的复制品。在这里可以买到列宁在芬兰居住时写下的名著《国家与革命》的芬兰文版本以及各种有关列宁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坦佩雷大教堂非常雄伟,内饰精美,是芬兰民族浪漫风格最令人难忘的典范。尤其是里面那副环四壁而作的长条画卷,上面代表12千月的12个小男孩或蹲或站,表情各异,捧着长长的花束,线条、色彩简单而自然,画面,布局淳朴而和谐,但感觉多少带有一些伤感和压抑,或许正是芬兰这个国家完美的写照吧。

3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29年,曾经是芬兰的首都,拥有三所大学和科技园,其中还有芬兰惟一的一所瑞典语大学,在生物化学、ICT和药物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学术与科技重镇,今天它依然是芬兰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是芬兰第五大城市。Turku(图尔库)这个宇的斯拉夫语原意就是市场的意思,如今图尔库的市中心也称为MarketPlace(市场)。城

中的奥拉(Aunm)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沿河两岸成为图尔库的精华所在。

图尔库濒临瑞典,承袭了瑞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芬兰与俄罗斯文化分庭抗礼的城市。芬兰文化包含两个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罗斯,而古都图尔库就是偏向瑞典的一个典型。图尔库经常被认为是芬兰惟一的西欧城市,因为一般中世纪欧洲城市有4个共同点:有一条运输作用的河。一个大教堂显示宗教权利,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个交易的市场,而图尔库样样都有。

建于17世纪的图尔库大学是芬兰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芬兰著名的综合性多学科大学之一。图尔库大学共有学生17000多人,基本授课语言为芬兰语。这个大学没有校门,没有围墙。连一个写着“图尔库大学”这几个字的地方都没有,问朋友哪是大学的标志,他们竟是一股的迷茫。但图尔库大学的教室是对社会。对所有人开放的。图尔库大学几乎完全融合在这个城市里,在平和中透出一种大气。大音希声,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种澄澈。静默、开放、朴实的内涵,是大得结实而有无穷的力量。

篇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42-05

斯洛文尼亚学者阿莱士・艾尔雅维茨(Al? Erjavec)在论述“山脉摄影与民族个性的建构”主题时,将林达・诺奇林(Linda Nochlin)在《视觉政治》(The Politics of Vision)一书中谈及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时的观点――“一个人必然属于他那个地方”(One must be of one’s place)用于思考摄影与民族个性建构的关系。当我们将摄影用于民族的田野考察时,摄影的主要功能似乎就是指向文献记录。但在对贵州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进行考察时,尽管我最大限度地避免着“艺术化”的表达,却仍难免给考察对象造就一种“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使得影像呈现的考察对象一方面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又是构造的。这种困惑,正如阿莱士,艾尔雅维茨(Al? Erjavec)所理解的那样,“它不仅表明了一种结果或者自然界的事实(具有特别意义的),而且还通过选择及认真地对图像进行剪辑和利用事先已经存在的象征性境况,来重新塑造这种结果或者自然事实。”①以此为体验来理解图像传达的“一个人必然属于他那个地方”,则我的摄影不仅记录着考察对象真实的归属于某一文化群落,某一真实地理空间,同时也是在强化和构造着关于这一文化群落的地理和文化的想像。有意味的是,贯穿我的考察对象紫云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过程始终的是该地发现的苗族亚鲁王史诗文化。作为史诗,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亚鲁王史诗并不仅仅寄存于语言符号,事实上它存在于该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过程始终,包括执行仪式的人本身、仪式的目的和功能、仪式物件以及仪式地点。同时,这一史诗作为该地区苗族的起源传说、英雄传奇,既是虚幻的,又是真实的。因此,凭借着影像手段进入记录的我,一再陷入影像与语言符号、真实与想像的互换与互相补充的思考和表达中。

这篇考察报告,仅仅是我对考察对象所作的一种初步的表达和探究。在目前的表达与探究中,影像是我最直接的方式,而文字则起着弥合影像的真实性与构造性的作用。

一、区域概况

(一)麻山地区概况

麻山地处我国西南的偏远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麻山苗族地区是地理区域划分(区别行政区域),区域范围涉及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南州的长顺县、罗甸县,黔西南州的望谟县。因其以高山岩溶地貌为主,森林覆盖率低,宜耕宜林面积很小,地表水渗漏强烈,蓄水能力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干旱严重,加上耕种方法相对原始,劳动工具简单,广种薄收,产出率低,基本上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紫云县12个乡镇有6个乡镇属麻山地区,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占麻山地区的56.58%、54.63%。

(二)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概况

此次涉及亚鲁王史诗调查范围是在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宗地和四大寨两个乡镇。

宗地乡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40公里。东与长顺县接壤,南与罗甸县毗邻,西靠本县大营乡、猴场镇,北与水塘镇相连。全乡总面积287.7平方公里,东西最长24.6公里,南北最宽22.6公里,地处黔中山区麻山腹地,地貌为石灰石岩溶峰丛,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全乡下辖22个行政村,217个村民小组,289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

四大寨乡位于紫云县城西南面,距县城32公里,东与水塘镇相邻,南与猴场镇接壤,西与望谟交界,北接火花乡。全乡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岩溶地貌仅出现在卡坪村的三个村民组,山中峡谷地貌的特点是坡陡且切割较深,境内峰峦迭嶂,山体遮蔽大,光照时间随山脉走向变化较大,小气候类型特殊而复杂,岩溶地貌地质形成破碎,地表渗漏强烈,地下水埋藏深,地多田少而贫瘠,耕地零星分散,利用率低,能够种植的是洼地和岩缝,可谓是“一碗泥巴一碗饭”(图1)。四大寨乡全乡共辖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121个自然村寨,3673户,18575人,其中少数民族17590人,占94.7%。四大寨乡的名字是由当时以卡色、猛冲、晒瓦、高坪四个少数民族大寨子而定名的。17个行政村基本上没有通组公路,部分村寨还过着原始的“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占主体,交通落后,群众经济政治意识落后的极不开发,极不发达的地区(图2)。②

二、考察涉及的环境、物、人

(一)地理环境

麻山地区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地表结构,常年干旱缺少雨水。生活和生产水源主要来自储存雨水。植被以灌木为主,结合少量乔木。农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局部地区有少量水稻种植。

麻山苗族的传统建筑房屋,共分3层,最下层是圈养家畜的,中间一层是人居住场所,最上面用于放置一些少量的粮食,大量的粮食有专门的粮仓。人不能从正门进出,都是从旁边的侧门进出。(图3)

位于村寨四周的专门存放粮食的粮仓。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并远离居住的房屋。原因是麻山苗族的传统民居都是由木材和竹材建造,容易引发火灾。只有将粮仓远离房屋建造,发生火灾时才能避免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存根本保障的粮食也被殃及鱼池。同时,为避免鼠害以及潮湿的雨水,粮仓会被建造悬空的二层,在支撑的立柱上有一块光滑的圆盘,可以阻止动物顺着立柱爬到粮仓偷吃粮食(图4)。

(二)日常生活

传统麻山苗族的生活极为简单。穿着自己染织的土布服装,住着由木材和竹材构建的干栏式房屋。出行主要是步行或者摩托车代步。饮食上以清汤火锅及汤菜为主,因为大多数区域不产水稻,大米都是由集市购买。

火塘是麻山苗族每家都有的一个设置,具有煮饭和取暖的作用。劳作一天之后,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喝着自家酿造的米酒,吃着火锅应该是麻山苗族人每天最为惬意的时候(图5)。

麻山苗族喜爱饮酒,尤以自己家酿造的米酒为最。大多数人家都有一个酿酒的设施(图6)。

麻山地区交通状况十分恶劣,“肩扛手拉”这种落后的运输方式十分常见。甚至可以看见用摩托车转运砖头的场面(图7)。

麻山苗族在历史上曾受到布依族多年统治,因此在服饰方面有较强的布依化痕迹。妇女们在农闲时编织花边和纺线(图8)。

(三)麻山苗族重要的仪式物件

麻山苗族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信仰,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先的崇拜。他们始终认为从未远离自己的祖先,并且能够凭借各种形式的媒介,通过仪式与祖先对话。在仪式中物件起着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非常典型的日常仪式形式是“拱形的桥”、“连接的线”,按麻山苗族的说法,是“搭桥”(连接、沟通)的意思。

比如与火神对话的“拦火门”。常常会设立在进入村寨的交汇的路口。弧型的拱门上会悬挂一些木质的小刀和竹制的小水桶(图9)。

刚入土的新坟,会在坟头上用白色的棉线一直牵引到家中的一个仪式物件上(图10)。目的在于把参加葬礼的生人灵魂带回家中,以避免被死者的亡魂带走。

年轻夫妇在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小孩,便会在进村的路口设置这样的“娘娘牌”以及弧型的拱门。同样,也会用白色的棉线牵引至家中的一个仪式物件上(图11),目的在于求子。

以下涉及到两个家中的仪式物件在意义上基本相同,三个瓷碗代表三个时空层面,一是被麻山苗族称为“祖奶奶”(最早的祖先)生活的时空层面,一是代表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时空层面,最后一个代表着我们现在生活的时空层面。这两个仪式物件区别就是摆放的位置不同,求子的摆放在妇女的床头边,另外的一个则安放在堂屋的大梁上。

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有着2件必不可少的物件。一个是被称之为“熊伽”(图12)。前者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也体现上述的三个时空概念。

另一个称之为“盖脸帕”(图13)。 “盖脸帕”则是用在丧葬仪式中,盖在死者的面部。由死者的女儿或女性亲属提供。最中间的图案代表太阳,并有家禽、蝴蝶以及禾苗的图案。家禽和禾苗寓意这个民族在远古时期是生活在一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生产资料极为丰富。蝴蝶则是来源一个民族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是蝴蝶帮助了麻山苗族的祖先寻找回了失去的太阳。

(四)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中重要的人物

麻山苗族丧葬仪式最重要的角色“歌师”,苗语为“donglang”(音),又称“老磨工” (布依音)、“开路人”,是丧葬仪式的主事人,也是麻山苗族亚鲁王(音)史诗③的唱诵人。整个麻山苗族地区目前统计有3000多名歌师。

歌师杨再华(图14),男,现年71岁,紫云县宗地乡山脚村盖脚组,师承韦仕龙,与韦老王同门。

歌师韦老王(图15),男,现年73岁,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师承其父亲韦仕龙,与杨再华同门。

歌师王天明(图16),男,现年90岁,紫云县四大寨乡卡色村水井组,师承其堂兄王老胖,现收授徒弟3人,王金光、王小文、王小前。

歌师黄老金(图17),男,现年95岁,紫云县水塘镇格凸村上格凸组,师承杨师。

歌师杨二妹(图18),女,现年31岁,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喜往组,师承其父亲杨老七。(杨二妹是麻山苗族地区会唱诵亚鲁王史诗唯一一位女歌师,因其女性的性别不能主持丧葬仪式。)

三、麻山丧葬仪式影像记录

丧葬仪式上唱诵的“亚鲁王史诗”是一部以亚鲁王家族几千年的迁徙史为线索的英雄史诗。史诗描述了亚鲁王祖辈17代父王创世、创业的故事。亚鲁王带领苗族迁徙到贵州,定居麻山。随着历史的发展,麻山苗族史诗不断充实着若干后代的迁徙故事。对亚鲁王祖辈父王谱系的记录是从第一代王――哈迦王开始,亚鲁王是第十八代王,每代王都有300余行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近10000余行描述了亚鲁王一生征战的故事,并细致描绘两个大战争的场面。展开战争导致的迁徙记录。史诗甚至细致将历代王族后裔和每个家族后裔的迁徙、分布传承记录到今天。目前掌握的共有26000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上万人,几百个古苗语地名,十几个古战场的描述,在麻山苗族地区3000多名歌师之间口传心记。截至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史诗的表现形式灵活多变,有叙事形式的朗读、吟唱,也有用道白形式的问答,以散文诗式的叙述为主,曲调变化丰富,不讲究押韵,只要求押调。只在麻山苗族地区的丧葬仪式上唱诵,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

在麻山苗族地区,每逢村寨中有人去世,都会邀请本族或附近有名望的歌师到家中主持仪式。整个仪式围绕一个核心的内容――亚鲁王史诗展开。从死者何时何地出生开始,到死者的家庭成员,再到死者的父辈、祖辈,一直追述到亚鲁王乃至最远古的祖先。历时8-10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唱诵反述历史的过程,让死者能够回到富饶的祖先身边(图19)。

远方的亲戚朋友按照传统带着糯米饭前来奔丧。受汉化的影响也有送现金和毛毯的(图20)。

案例记录一

时间:2009年6月20日――2009年6月21日

地点: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

丧葬背景及框架流程:

逝者吴佣妹高寿93岁,女性。

2009年6月15日过世。

17日入棺,由歌师主持仪式,儿子抬入棺中,出嫁女儿及女性亲人回到家中,女儿作饭供奉,盖棺并停放在靠堂屋西边的家中。

19日,上午9-10点,逝者的亲戚朋友带着糯米饭、鱼、豆腐、酒、粮食陆续来到家中送别逝者。

20日晚,在歌师的主持下,家人及亲戚做最后的道别。

21日早抬上山中,入土为安。

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摆通组全景(接片、图21)

麻山苗族丧葬不穿孝服,只在身上或者是头上拴上一节麻绳即可。妇女哭丧时用一块毛巾盖在脸上,据介绍是为了掩盖不雅的哭相,是对他人的礼貌。身体不适的只能在门外哭丧(图22)。

随着歌师杨再华敲响了羊皮鼓,亚鲁王史诗正式开始唱诵。丧葬仪式进入核心的部分(图23)。

整个史诗的唱诵要持续8个小时。歌师轮流上场,手持宝剑,头戴斗笠,唱诵不同的段落(图24)。

家人和亲友在一旁听着歌师唱诵亚鲁王史诗,为死者守夜(图25)。

从正门取下的门板,做成桌子,摆成长桌饭,与死者吃上最后的一顿饭。家中男性坐在桌子的右边,歌师们坐在左边。女性是不能坐下吃饭的(图26)。

凌晨,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做画穴的仪式。用朱砂调拌糯米饭。所画图案据说为八卦。这个过程可能受到汉化的一些影响。画好之后,不能再踏入墓穴的范围(图27)。

下午就开始蒸煮的糯米饭,在由女婿或者是孙女婿舂成糍粑,给死者作为陪葬的物品。按照麻山苗族的说法,人在死亡后,生命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返回到亚鲁王王朝,回到祖先身边的世界。在回到这个世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需要一些干粮和其他的物品。在为死者准备的物品中有放入小鱼的糯米饭、红稗、旱烟、植物种子、草鞋、竹子做成的小水桶等(图28)。

歌师穿上铁鞋,寓意死者在回到亚鲁王祖先的世界路途艰辛(图29)。

掀开靠近侧门的竹席墙体,为抬棺出门做好准备。歌师唱诵最后的史诗段落,用竹签刺死引路作用的公鸡。随即抬棺出门,家中的男性家人往棺材上喷晒酒水,送死者出门(图30)。

抬棺前往墓地。家里的女性亲属走在前面,象征性拉着白布做成的绳子。男性亲属抬着棺材紧跟其后。到了墓地后,将棺材放在一旁,等前来奔丧的亲友都离去后才挖土下葬(图31)。

四、结语

亚鲁王诗史发现于贵州麻山地区,“活态”性地存在于麻山地区丧葬仪式中。它既是虚幻的、想像的,又是真实的。它的真实特别体现为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真实地对该地区的苗族人持续产生影响。亚鲁王史诗是“在意识形象中得到表现的,不是支配个体存在的真实关系体系,而是这些个体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所处的各种关系体系之间想像的关系。”④用影像的手段记录亚鲁王史诗的存在样态,再现和表现了亚鲁王史诗的仪式语境和传承形式,为进一步研究亚鲁王史诗打开了研究空间。作为表现着亚鲁王历史的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实质上可能喻形着这个民族3000多年的迁徙史,通过分布在麻山地区3000多名歌师口传心授的传承延续着。该地区苗族对亚鲁王及王朝所在地的叙述与向往,使得作为能指的亚鲁王及其王朝所在地成为民族起源及民族隐避的所在,象征着麻山地区苗族族群生命的最初起点与最终归属。考察在忠于田野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视觉人类学的手段,通过对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作实时实地考察,体现环境、人、物三者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麻山地区苗族在漫长的迁徙史中表达出的坚定的民族传承性和强烈的精神回归生命意识。

本文受贵州大学文科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DQN2013018。

注释:

①[斯]阿莱士・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②“区域概况”中数据资料系所调查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③“亚鲁王(音)史诗”的正式提法是据2009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项目《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名称而来.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亚鲁王”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是音译“yangb luf”,有译“羊鲁”等名称.

④Lou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pp. 165.

参考文献:

[1][斯]阿莱士・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0.

[2]Lou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pp.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