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6 16:07: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和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说说我的设计。(幻灯片3)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幼师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个专业要求具备熟练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技能,此专业在语文课程上则强调培养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如编纂和讲述幼儿故事的能力。而本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语文能力缺乏普遍自信心不足,心理较自卑,缺乏自我价值感,同时,文化素养不高,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欠缺。但是,由于初中《登幽州台歌》、《题西林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乐游原》以及杜甫《登高》、《登岳阳楼》的学习,已积累了部分登高诗题材,只要课堂上适当引导,是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幻灯片4、5)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三册第六单元诗歌教学以及初中学过《登幽州台歌》、《乐游原》等登临类诗歌基础上的专题总结。第六单元为唐代诗歌,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学生欣赏唐人诗歌,培养诗歌的兴味,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用1课时来完成教学。既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又补充相关的例证帮助学生理解登高诗不同主题、兴起原因以及发展脉络。(幻灯片6、7、8、9)

三、教学目标:根据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以及前面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我拟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背诵登高诗代表,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利用联想思维,归纳、提炼登高诗歌“抒怀”、“思乡”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反复吟诵,深入体会登高诗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幻灯片10)

四、教学重难点:

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正在于蕴含期间的情感。因此,改变传统教学中,肢解诗歌意象,进行支离破碎的教学,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归纳、提炼登高诗歌“抒怀”、“思乡”主题,进而深入体会登高诗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这既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幻灯片11)

五、教学方法:

中职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让学科课程教学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朗读法,归纳法,提问法,情景教学法,而学生的主要学法则是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幻灯片12)

六、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课前,我让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上网优势,收集10—15首登高诗,并对其主题做简要概述,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为上课做好相关铺垫。

我的课堂教学流程由四部分组成:导入课题,计划用时5分钟;第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对登高诗主题进行归纳,并分析原因,计划用时10分钟;第三部分,以杜甫《登高》、欧阳修《踏莎行》为例,引领学生进入情景体验,这是教学重难点,计划用时20分钟;接着是学生活动启迪和思考,计划用时5分钟。(幻灯片13)

在导入这个环节,简单介绍学生收集的较集中的几首登高诗,引领学生进行主题认识,并对学生预习情况作简评。第二个环节,以学生较熟悉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崔颢《黄鹤楼》为例,设计两个引导性问题:1、这几首诗的情感基调如何?(提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必忧、登高必愁,大方多悲、哀婉凄恻的感情基调。(幻灯片14)

2、表达怎么样的主题?——思乡、忧国、怀念友人。(幻灯片15)

然后自然引申深化一个问题,即:中国古代登高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主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个问题我主要运用讲述的教学方法,从地理、心理、文化等几个因素作简要概述,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深入体会诗歌情感基调做好理论铺垫。(幻灯片16)

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体会登高诗“所抒之情,所表之意。”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同学们收集的登高诗中,重阳节登高占的比重很大,同学们对重阳节了解多少?(这个问题学生以前了解些,能够回答出诸如“茱萸节”、“节”、“老人节”、“重九节”等相关信息),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重九相关传统文化。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日登高时候的感受,登高而招见者远,……登高而,把学生带入登高情景。继而我以杜甫《登高》和《九日》、欧阳修《踏莎行》、王安石《桂枝香》、王昌龄《闺怨》为例,分别讲述登高诗主题中“抒怀”、“思乡”两类。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1、抓体现情感基调的句子和字词,“哀”、“悲秋”、“离愁”、“独浊”、“萧条”等。2、知人论世。3、情景创设,想象和构思登高情景。同样抓关键词,从字形入手,分析词义演变,联系语境,帮助学生对诗歌情感进行体验分析。如“候馆”的“候”,“征辔”从文字字形演变和词义演变角度解读,有助于理解“登高而”4、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设备优势,播放古筝曲,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幻灯片17)

七、拓展训练(幻灯片18)

1、自选一首诗(词),根据诗歌的登高主题,绘一幅登高简图。

2、以简单的甲骨文字,构一幅登高简图。

3、背诵杜甫《登高》、自选一首登高诗写一段简析文字(主题、艺术手法、背景、典故、艺术效果……)要求:字数50—100字。(1、2题选其一,3必做)

八、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方面: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以及情境创设时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方面:通过搜集和补充相关课外材料,如:相关的登高诗,中国登高诗产生的地理、心理、文化因素;重阳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知人论世中作者背景材料;中心句分析时,结合文字性知识,讲解词义。

九、教学亮点

篇2

一、背景

2006年12月13日,象阳一中的资深教师朱晓平在我校开了一节汇报课。随机选择的八(3)班学生文史基础较好,尤其是班中的几位男生,谈古论今,常有超水平发挥。朱老师工作比较细致,提前来班级做了分组的准备,并下发学习任务单,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任务,一切准备就绪。

二、主题

朱老师所选的课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三课――《文人的世界》,其重点是描述宋元时期上层精英分子――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展示其承上启下的独特的文化风貌。这是一堂充满浪漫的人文色彩的示范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体现教育的功能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巧妙设计,达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的目的,并创设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个性飞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三、过程与讨论

1.导入:以玩游戏的形式

师(自喻王小丫):今天我们来进入《开心辞典》。(出示幻灯)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化名人。

生(一下子被吸引):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理解了文人的涵义)

师(幽默地):恭喜他们,答错!(全场大笑,气氛热烈)问题二:他如果不作皇帝,将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缩小范围)

生(马上):宋徽宗!

师(随机应变,惊叹道):没想到我们班的同学如此优秀,提前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进入正题)正是在北宋末年,文坛上陨落了一颗巨星,就是你们刚刚猜到过的苏轼……

以苏轼这位大文豪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学生从情感上较容易接受。整个导入部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幽默的话语拉近师生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显得轻松愉快!

2.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合作)

师(有准备地):请大家拿出学习任务单,根据三则材料,完成探究话题――宋代文人大量涌现和地位的相对提高与国家的哪些政策或哪些方面的发展有关?(给出史实,有利于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找到答案)

生(很快):重文轻武,文学、艺术、科学发展有关;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加强中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末藩镇割据,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书上)。

师(赞赏地):你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学生士气大振)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较直观地得到了答案,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全场气氛较好,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顺利落实了相关的历史史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的把握,结合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开放式综合评价。

3.展现学生的文学才华

师:在座的学生有谁读过苏轼的诗词?(预测学生的文学功底)

生(朗声情并茂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赢得满堂彩)

师(迅速地):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比较两首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

生:李白的诗更夸张、雄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较精炼)

师(欣喜):我们的学生已感受到了宋诗的哲理性了,反映了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思考。

文史内容相得益彰,使得本课有了鲜明的人文色彩,深入地探讨了宋时文人的底蕴。

4.不露痕迹的爱国主义教育

师(介绍):苏轼不仅擅长于诗词,而且他的书法、绘画也有较高的水平。(图片展示)宋代文人尤喜梅、兰、竹菊……对你宋代文人最为佩服的是哪些方面?

生(综合):才华横溢,乐观向上的精神,爱国情怀。

使学生领悟两宋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报效国家,为国尽忠尽责,提升了文化的地位,不显山、不露水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5.个性展示

师(展示图片):如神六上天、现代化学校、时尚的都市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自豪感)让我们尽情展示我们的才情吧!

生(各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有即兴诗、画、书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祖国的一片深情。(全场神情凝重)

至此,本节课到达了,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其时代气息极为浓厚,形成对祖国改革开放成绩的认同感,并使学生逐步形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与启发

简而言之,朱老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汇报课,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贯穿新课标理念的“新课”。他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以人为本,追求了个体的发展,适应了每个独特学生发展的需要,本班学生的文学才能史学才能都有充分的展现。朱老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提问能力(元曲最有名的原因――学生问答)。在学习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学贵有凝,小凝小时,大凝大进。”其实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应给予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其实他们的能量也很大的

篇3

一、现状与分析

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首课”的教学百花齐放,各有不同。我就“初中数学学首课是如何教的?”和“初中数学学首课留给你什么印象?”这两个问题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和学生分别做了访谈,并对访谈的结果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一)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直接开始讲授教材内容,省略了这堂重要的始业教育课。这种单刀直入式的设计,教师忽略了第一印象产生的效果,同时也忽视了导入课的重要作用。多年前我也曾采用此方式上学首课。一个月后问学生“第一堂数学课还有没有印象?”多数的学生都摇摇头,只有少数的学生说:“我只记得老师很亲切,接着就开始上课了。”至于上课的内容是怎么样的,却什么也说不上来了。很显然,单刀直入式的设计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粗犷开放式

开放式的课,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和学生聊这聊那(与数学有关、无关的都聊),从闲谈中获取学生的信息。之后就让学生自由地安排,或预习或看书或做同学间相互介绍。此种类型的设计目的性很明确,一是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是从学生自主地安排中了解学生,为以后的教学做了铺垫。但从课堂内容的安排上看,似乎注入的数学元素太少了。说得通俗一点,你数学课可以这样上,我语文课、英语课甚至是班会课也可以这样上。学生方面的认识又如何呢?“说真的,第一天上课很轻松,好像什么课都差不多,我们根本没有事情可做。”“我们数学老师很能说,应该教语文。”有的干脆说“没印象”。很明显,这样的学首课除了给学生留下个“老师很能说”的印象以外,有关数学的印象几乎是零。

(三)填鸭说教式

填鸭说教式教学的特点是以教师的说为主,向学生介绍教材的编排和内容,以及课堂课后要求等。此种教学方式留给学生的印象是“老师很严”“数学很难”“我不想学数学”。

(四)综合并进式

多数的教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性地结合了前面的几种方式。此种方式的教学与前面几种相比,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中很少注入“数学元素”。

总结起来,在初中数学学首课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强。

其二,课堂气氛沉闷,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

其三,缺少“数学元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学首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刚进入一个新的校园,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的。同时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校园里的一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消除“陌生”的感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上可以适当穿插诙谐笑话,引发数学史话,增添人文意蕴,提倡灵动、幽默的点染,力求使课堂充满情趣与生机。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态享受数学,进入优化的探究发现状态之中,强烈、快速、高效地引发数学的优质认知建构。

如教学“七巧板”时,我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了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发挥的是引领作用,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承担自主学习的责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直接告诉的问题结论或一些知识,是非常容易遗忘的。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做研究,研究表明:记忆中运用多种通道协同记忆效果最好,只用眼睛,在单位时间和强度下能记住60%,只用耳朵能记住70%,眼耳并用则能达到80%。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为学生留足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时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识记,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媒体手段,通过多彩的色调,活泼的形象,极富变化的语气、声调和节奏来呈现数学题材,凸现数学问题,提高感知信息的刺激强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为传授知识而设计的,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少案例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摇?摇?摇?摇;若a=0,则=?摇?摇?摇?摇;若a<0,则=?摇?摇?摇?摇;(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学生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数学课程标准》也一再地强调: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欲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课时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路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定,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的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使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实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例如:守门员如何站位,才能缩小对手的射角?在参加跳远运动的时候,怎样跳才能跳得更远?你能测量自己跳远的距离吗?这些问题一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美丽的色彩,灵动的画面,多变的语调,也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多种感官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如:我在讲解“视图”时采用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学生把图画和诗结合起来读时会很快发现讲什么,学什么,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情高度兴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四)明确学生的学习规范要求

数学学习要讲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科学,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一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二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三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从哪里来?这要从数学的学习规律、数学的各个学习环节出发,寻找适合身身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复习、作业练习,课外学习,复习小结,各个时段,各个环节都要“优化”。

总结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数学家、数学优秀生、数学特级教师的治学经验,我归纳出数学的学习规范要求,就是“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经常总结学习规律”,简言之,就是“三先三后一总结”。

数学的教学非一朝一夕所能之事,教学效果也不是仅凭一节导入课就可以立竿见影的。但我认为一堂好的起始课,多少总能给学生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绍康.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进展[M].2008.1.

篇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子白板SMART Notebook软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种形式地呈现教学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授《普罗米修斯》这篇神话故事时,导入环节我准备了各种神话故事的图片,利用白板里面的选择匹配模板,制作成一个神话故事,让学生上来操作。学生点击白板,呈现神话故事的图片,学生再根据图片选择相应的文字,竞猜神话故事的名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接下来的新知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画笔、魔术笔、克隆等功能进行重难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书写、板书、选择、批注等。如,在上《詹天佑》的第四段和第五段时,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型线路设计的妙处。在这堂课上,我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先将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形图用白板的图像匹配模板呈现,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根据文字画出两种不同的开凿隧道示意图,学生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直接用箭头表示出开凿隧道的方向。在学生画的过程中,全班孩子的目光都聚焦在白板上,师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SMART Notebook交互白板软件可以将即时性资源自动保存下来,这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开展教师互助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在执教完《詹天佑》公开课后,根据电子白板上自动储存的课堂教学再生资源,利用电子白板回放教学实录的每个细节,听课教师针对我的课进行交流点评,我根据教研组的意见很好地对原有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中的细节进行反思,重新修改并优化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研讨更有利于教师之间开展研究、探讨,共同改进和总结,给参与研讨活动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篇5

(1)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合理的运用教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如: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统计调查》时,由于是在小学统计图的基础上对统计知识的一种延续与拓展,学生已有所了解。所以在讲授时就可以通过使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体会统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所学知识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主动积极的学习。如在设计《点、线、面、体的认识》在引入阶段时,可以在课前首先放映这样一组动画:夜晚在外面散步,看到满天的繁星闪烁,偶有流星划过长空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同时配以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如诗一样的环境下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体的存在。然后导入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所学概念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再比如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时,可以从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提炼诗中的数学元素,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体会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篇6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篇7

1.1 精妙绝伦的点题情境预设与生成

记实1 3号参赛老师:刚上课,老师一言没发,直接用多媒体播放手影戏的片段,此时无声胜有声,播后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你在享受这形象逼真的手影戏时,是否思考着它是怎样形成的?其原理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老师顺手板书了课题.

点评 精美的手影戏,寥寥数语,轻松愉快、自然有趣、快捷提神地营造出了一个学生所想要迫切解决的一个数学悬念,切中了课堂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精、气、神.

记实2 6号参赛老师:上课铃刚响,在多媒体里播放出我国某次阅兵式的部分记录片,它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让人为之震撼的军威,顿时学生精神大振,停播后老师平静的说:“如此逼真传神、反映全貌的动人立体场景,它的拍摄技巧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投影与三视图”.

点评 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并把学生的情绪调控到最佳学习状态时,进行主题教学,自然合谐又高效.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记实3 4号参赛老师:从《题西林壁》不同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感受的特点点出了课题,接下来又介绍生活中的三视图的应用,从汽车到飞机,从生活到军事展现出三视图用武之地.

点评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由文学诗歌引入数学概念,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和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从中说明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展示了数学的深层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三视图画法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自然过渡的铺垫.

1.2 一题多变步步攀高的变式预设与生成图1

记实4 7号参赛老师:

如图1所示,以概念形

成的长方体的三视图素

材为中心,通过平面的切、割手段为主线,在空间几何体作出对应三视图的指令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集体合作,进行反复思辨,逐个作出对应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系列过程中,突出了一个几何体“变”字,变出了一组相互关联各有侧重的趣味题组,变式1是由长方体沿底面对角线竖切一半后的三棱柱;再旋转180°为变式2,突出眼见为实,不见为虚的线条画法,与同一几何体正视面不同,画法难度不同,三视图也不同,由此得出画实体的三视图,合理确定正视面的重要性;变式3是由变式2沿两侧底面对角线切去一半的三棱锥;再将长方体切去一角为台体的变式4.

点评 问题演变亲切自然又有趣,这些变式,变在了当变处,抓住了重点,切准了关键,练在了该练处,突破了难点,提升了能力;一题多变多用,使学生在较为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步步升高,由简单到复杂囊括了常见几何体柱、锥、台,不仅省时省力,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暴露出问题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与应用更广更透;例题、习题的选择不追求“新、奇、特”,不使用大量缺乏相互关联的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的连贯性、目标的明确性、概念和方法的目的性.

1.3 水到渠成自然过渡的衔接预设与生成

记实5 6号参赛老师:在学习完第一个问题――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后,教师给出了一幅画面,画面上一翩翩少年坐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的一个长椅上,紧紧依偎着一个后脑勺微微卷发的“人”身旁,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对方面庞,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他俩是什么关系,学生窃窃私语,指名一学生回答时,他面带羞色地道出是情人,绝大多数同学点头识可,接着老师又给出了这“人”本来面貌,学生几乎都惊叫了起来,原来是一只家犬,这时老师平静地说道:“两图片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的视角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物体面貌,我们必须从多视角观察物体,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三视图”.

点评 老师仅用两幅图片,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引入了学习主题,谐趣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拓宽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联想与类比能力.

1.4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预设与生成

记实6 7号参赛老师:把学生按前后座位分成六组,每个小组分给若干个积木,问题指令是各组自由组拼积木,画出对应几何体的三视图.各活动小组首先对几何体组拼、测量、画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工作细化分工,老师也参与到各小组进行交流指导,并提醒学生要细心观察和认识几何体的几何特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自实践、合作交流完成了三视图,最后选择各组的典型错误和优秀作品,用实物投影展示,在全班交流分析,对画法的缺陷作补充完善,易错问题得以纠正.

点评 授课老师所选合作交流的主题,抓住了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特点;分组合理,组内分工明确;老师先明确学习目标,教给学习方法;虽然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但能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老师巡回参与监控整个学习过程,最后在全班交流讨论疑难、关键、重要之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辩论,使原本“填鸭式”的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动态的、闪烁着学生智慧之光的生成过程,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好.

1.5 提纲掣领、结构严谨的板书预设与生成

记实7 1号参赛老师:如图2所示.图2

点评 最上面写空间几何体,正下方对着三视图,中间用双箭头连接,书写出了三视图的两个核心问题:由几何体作三视图与三视图复原几何体;在三视图下方将三个视图自然摆放,在主视图上方写前后两字用单箭头连接,下方写高宽二字,同样的方式板书侧视图与俯视图,类比书写出概念要义与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在三视图后面写正投影,三个视图之间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给出了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数量关系,从而提升了作三视图的方法规律,让人一目了然,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1.6 精导妙引生生互动的全程预设与生成

记实8 2号参赛老师环环相扣的系列活动:

活动1:投影仪呈现两幅桂林山水图片和《题西林壁》诗,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有不同的发现引入课题,而后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入三视图相关的概念,说明了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方法.

活动2:以两个放置方式不同的正方体的正视图为例,讨论探究一几何体对应的三视图是否唯一?为什么?

活动3:探究长方体的三视图大小的数量关系,先让学生在三视图上标出对应长方体的长宽高,再由学生讨论归纳出三视图的三个视图在量上的关系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活动4:作出四棱锥和圆锥三视图的尝试性练习,方式是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注意留心学生的易错点,评讲时重点突破.

活动5:再作圆台和球三视图的深化练习,并通过两个变式练习巩固加深作三视图的注意事项,其中变式1为:画出圆台和球的组合体的三视图;变式2:通过变化球的大小,探究三视图的变化,从而说明实虚线的画法.

活动6:给出部分几何体三视图说出原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其方式是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教师启发引导.

活动7:能否根据一个或两个视图确定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问题讨论,从中说明“三视图是统一的整体,片面看待是无法全面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其中问题是:画出一几何体(小立方拼出的实物图)的三视图并变式练习,变式1为,通过增加小立方体来探究三视图的变化;变式2为,通过给出三视图中的两个来探讨所有可能出现的对应几何体(用小立方块垒出).

活动8:讨论:既然两个视图不能确定一个几何体,那么三个视图可以么?提问学生,并寻找不同意见,引发讨论,刻意形成两种对立观点,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活动9:辨析提升,“给定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否唯一确定一个几何体(忽略几何体内部镂空,忽略尺寸)”.

点评 用恰时恰点的一串串问题搭建学生活动平台,引领驱动学生,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区设问,以大问牵主题、以小问抓重点、重关键、突破难点;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的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步步深入;在思维冲突最尖锐之处精导妙引,掀起了教学的一个个;问题活动序列设计起点低,步子小,师生、生生交流,质疑、讨论等双边、多边活动多,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好.

2 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课改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进行了情境创设、过程设计、变式设计、活动设计,忽视了教材挖掘与利用,我认为值得推敲的地方有:

2.1 关键点处理过粗

三视图不是零的起点,小学、初中通过最简单的几何体两次出现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已有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高中教材是第三次学习,必须要求达到理性的深化,要形成完整理论系统的同时,还应从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三要素揭示三视图的本源.三视图是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正投影,每个视图其实都是仅改变正方向维度的压缩“饼”,从概念上说应是一个阴影图,为美观又简约,全面突出平面图形中点与线这两个基本元素,画为一个对应多边形的轮廓图,其长、宽、高分别指几何体所在空间的左右、前后、上下的最大距离.一次性投影生成的三视图,学生很难看出问题实质,因此,动作要分解,过程要细化,一要慢镜头投影,先投正视面看到的几何体顶点,再以点代线,由线再定面;二要呈现平展过程,三个视图位置摆放形成过程是,主视图不动,侧视图逆转,俯视图下旋到同一平面的结果.在此埋下伏笔,再由三视图来确定几何体时,自然是前者的一个逆向过程,平展变旋转,压缩变平移或拉伸,即主视图不动,侧视图沿高顺转90°后平移或拉伸,与主视图高对齐;俯视图沿宽上旋90°,与主视图宽重合,由此形成空间几何体的轮廓图后,再连线成面复原出对应几何体.这本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参赛老师都停留在了一个感性认识层面上,给出一个三视图,学生猜出一个几何体,至于为什么,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2.2 PPT堆积、喧宾夺主式教学

表面热闹非常,又很“现代”,实则是一种严重的“冷堂”现象,反映了课堂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之间不能产生联动或互动的僵持状态!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频繁地转换媒体、展示课件,可学生却走马观花,应接不暇,来不及记忆、思考和归纳,对所学知识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2.3 PPT制作与导学案编写,删减了课本中一些经典习题,增补了大量的资料题,我认为课本课本,一科之本.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本”,因为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专家们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字斟句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内容顺序的调整要十分小心(否则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例子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当地教学环境替换,但所换的例子要反映教科书的意图,要能承载书上例子的教学任务.

3 两点启发与反思

(1)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要更新教学理念,摆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非教非授”教学方式之间,在营造的“感之悟之”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身心皆行道”.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一要设计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使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相融合,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归纳和概括数学概念、原理,在多个为什么中加大知识的应用,把数学教得平易近人、精简实用.

二要有问题引领驱动的强烈意识,在情境设置的巧妙处、经验与新知的衔接过渡处、教学环节间的转换处、课堂上的随机应变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点处、学生理解难点处、当前内容的本质与核心点处,恰时恰点为学而设问.

三要有饭要自己吃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多个为什么中,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集体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活动中去学习.

(2)落实好集体备课磨课的长效机制,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活动设计、导学案编写等工作,量大面广、费时费力,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都由一人独立完成,困难很大.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篇8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古诗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激趣,领悟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1.创设情境。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很多是借景抒情的。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播放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往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学习的愿望也就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

2.编讲故事。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一部分是以事说理,有鲜明的人物和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曹植的《七步诗》、卢纶的《塞下曲》等,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讲故事的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

3.设置悬念。有一类古诗,说理性很强,则可从主要观点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二、课内探究,授之以渔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语文精华。对于古诗学习,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翻译”理解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渔”而得鱼。通常古诗释意时可采用“留、删、补、换、调、变”等方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解释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如,语尾助词等不译。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1)省略主语: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省略了主语“我”;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2)省略宾语: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3)省略介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句中介词省略了,即“野旷天低(于)树”等。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等。如,王冕《墨梅》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把“吾”换成“我”。又如,郑燮《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尔”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诗作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在翻译时就要把古诗的倒装句语序调整过来,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这种倒装的句式在古诗中常常见到,了解它的一般规律,对读通古诗,理解诗意,都很有帮助。(1)为押韵而倒装。如,卢纶《塞下曲》的首句“林暗草惊风”,按正常的词序是“林暗风惊草”,倒装后把“风”字放在句末是为了同二、四两句的尾字“弓”“中”押韵。又如,孟浩然《春晓》中“处处闻啼鸟”的“啼鸟”是“鸟啼”的倒装,使全诗韵律和谐,朗朗上口。(2)为对偶而倒装。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为的是同下句“更上一层楼”组成对偶,使诗句一气呵成,严整充实。(3)为协调平仄而倒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下句本应是“春总是万紫千红”。倒装后,该句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正好对应,这样,诗句节奏鲜明,音调悦耳。(4)为突出内容而倒装。如,韩愈《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草色”,把它放在“遥看”之前。又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日暮客愁新”,“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把“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但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再如,杜牧《出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霜叶于二月花红”的倒装,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倒装句既突出了“二月花”,又调和了音节,使诗句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别扭之感。(5)诗歌句序的倒装。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先写入城的感受,后写入城的见闻,有意颠倒了句子顺序,使诗意曲折多姿,对比强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纵观课文中的古诗词,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利用掌握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学生以所知和疑惑为媒介,相互启发,交互竞答,继而以疑激疑,以已知释未知,交汇融合,让学生形成“由已知到生疑,然后解惑,再生疑,再解惑”的思维风暴。

三、课外延伸,拓宽天地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要给古诗教学引入活水,形成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就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1.古诗教学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结合起来。把古诗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景物画出来,给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乐,故事课本剧、写诗歌书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绘画、想象等能力,促进其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2.进行小制作,把古诗经典名句做成书签及座右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把古诗教学和积累背诵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一个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材料生活化,易于积累和运用。

篇9

作者简介:覃保钢(1973-),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县城中学数学教师(中教一级)。

1 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实质

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把握精神实质,探研适宜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探讨学法,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学有所得。教师不能充当知识的“复印者”,必须结合本地方、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大胆创新地使用新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 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2.1 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学活动实践

现实生活是教学的宝库,也是认识世界的途径。对教材的某些内容,学生如能亲自实践,身临其境,要比教师的泛泛讲解好万倍。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认识百万分之一”时,为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感受“百万分之一”并形成概念,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几项活动:一是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二是估计一支铅笔长约多少千米;三是估计一个鸡蛋重约多少千克?为此,我课前便准备了鸡蛋、弹簧秤、刻度尺等材料。“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有学生先数出100张纸,量出它的厚度,除以100,便得出纸的厚度。“估计一支铅笔长约多少千米”时,学生认为用千米做单位,太大,不恰当,应用厘米做单位,然后再化成千米,这样才比较方便。 “估计一个鸡蛋重约多少千克”时,我让一学生用弹簧秤称鸡蛋重量,让另一学生数鸡蛋个数,求出一个鸡蛋的克数,再转化为千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米、厘米、克、千克等单位,都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2.2 把古诗文知识引入数学课堂

教学七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我引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学生回答:作者是坡,题目是《题西林壁》。我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学生回答: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此时,我提醒学生:此诗中隐含着如何观察物体的知识。此时,我趁机引入新课内容: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看。这样做,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且还使学生领会了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感。

2.3 让“静”的知识“动”起来

如教学 “平行线特征”内容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我在课堂上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问大家,能不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并说说你的折法。学生进入独立思考,但无结果。这时我恰到好处地点拨,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于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最后,学生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折出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线。此时, “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图形,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进行分组测量,个别学生还剪下了一个角,把它放在与它同名的角上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是否能重合。这节课,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快活氛围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参与“切截”活动,从中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外,我还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向学生演示切截的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4 适当拓展延伸教材内容

教师应根据优化课堂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即在“课标”的框架内敢于适当增删一些材料,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教学活动。

2.5 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地适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中,要善于适时地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和适用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如教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想一想”中的第3个问题: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分别在ABC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取点D、E,使DE//BC,对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依题意,此题有三种可能,放大、缩小或全等,这些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作为教师,这时应乘机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提升一个高度,更好地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的情感、能力、知识都得到全面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几年语文教学不断深入的改革,语文教学进入新的时代。在教学方法不断革新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并困扰着教学工作者。古诗文的教学就是一大难点。尽管老师花了很多心思备课,在课堂上介绍背景、解释字词,但在小学生的眼中,这些内容艰涩单调,难懂难记,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

一、情景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上世纪末。该理论的四大要素主要是创设以学习者为主的认为情境、学习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协调这四大要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学热情和创新精神,最终建构出整体的知识意境。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因此,作为建构主义四大要素之一——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建构主义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倡导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关注学生智力和认知及情感的发展,避免学生学习情境的被动化。构建主义三种教学模式分别为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它们都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教师有必要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帮助学习者增强建构整体知识体系。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是当前在西方备受推崇的学习理论。《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认知》一书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批判了传统教育中对于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的过分关注,对文化和物理背景认知方面的缺失。他们认为知识是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应该高屋建瓴地将学生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网络中,从而将认知的研究重点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人和环境。

二、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自发自主原则

自主自发原则注重师生间彼此信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情境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实际角度出发,从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方面去考虑,改善教学方案。

(二)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指的是无意识与意识的统一以及非智力与智力的统一,从状态上表现为轻松与精神集中并存且互补。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不但使学生思维集中,还要充分调动其兴趣无意识潜能、愿望等能动因素。

(三)愉悦轻松体验原则

学习效率与心理的激奋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轻松愉悦的环境更能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境时得到快乐感。

三、低龄段古诗词情景教学的方法研究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应用广泛。借助科技的力量,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形象、直观,与学科教学紧密相连,并且相对独立,便于与学生互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地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地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在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学习时,开课时就选择明快的乐曲,来激发学生对于古诗整体情境的想象。随着学习的深入,则选用柔和富有意蕴的古筝曲进一步开拓意境,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水、山、彩云、猿声、小船飞流而下,学生在诗与音乐渲染氛围中,入境入情地随诗人去领略文字中展现的风光。又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空灵、静雅的古曲则带领学生走进寂静的古寺,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二)带领学生真情品读

王国维这样说过:“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这里的“境界”即“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灵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这方面就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启蒙作用。老舍也曾这样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在教师的导读中,语言描绘与直观手段的结合非常重要。在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中,教师言语导向作用十分明显。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小学生对于诗歌的主观感受,从而帮助他们领略诗歌的意蕴,欣赏诗歌之美。

例如,《赠汪伦》这首李白所著的离别诗。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千尺”与“送我情”相照应,诗人将友情之深巧妙地用“潭水”来做比喻,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踏歌送行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一首令人称道的名诗自有其过人之处,一字一句慢慢品味细细推敲方显韵味。这一方面的教学显然离不开教师悉心的引导。

(三)注重教学活动拓展

角色扮演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好方法。结合诗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角色表演来感受情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表现的角色,贴合诗歌但也不局限于诗歌本身,充分调动活跃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位置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主地调换成诗词中相应人物的心理位置,必然有全然不同的体验。这种教学互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1

1.1本册“图形与几何”部分安排了哪些内容?

1.2本册“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是:①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②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③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是:①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②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密铺》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让学生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密铺。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密铺,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1.3本册“图形与几何”部分教材编写有哪些特点?

《观察物体》教材的编写特点:①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②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图像,让学生搭出相应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教材的编写特点: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②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③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直得注意的是: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要求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每一种图形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密铺》教材的编写特点:①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哪些不能密铺,使学生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这里每次密铺的基础的图形都是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同一种平面图形。②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定的两组图形设计密铺图案,计算出每次密铺中不同平面图形所占的面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

2.可以这样去“理”

知识之间总是联系着的,“理”就是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脉胳,提高学习效率。

3.可以这样去“教”

3.1《观察物体》教学。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案例】(片段)

3.1.1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学生背诵,课件逐句出示该首古诗。

提问: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揭示课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评议:将数学学科与语文知识有机整合,学生兴趣盎然。以学生四年级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喜欢数学。)

3.1.2教学新知。

教学例1

①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师: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② 同组4名学生,绕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③ 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④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⑤ 学生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评议:学生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了空间观念,教学效果好。)

3.2【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

【教学案例】(片段)(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部分)

教学过程:

3.2.1阅读质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段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地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有:

①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②不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一个通用公式?

③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④转化成的这些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评析:孔子曾说,“质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里老师打破了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3.2.2点拨激发思维。

①数方格的问题。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接着问: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的面积。

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

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评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

②转化的问题。你想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会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行吗?这时学生会有两种答案,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为什么不行?老师追问,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必须转化成学过的,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评析: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更真实的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3.3《密铺》教学。

《密铺》的教学,我们认为要解决三个问题:

3.3.1上成什么类型的课?《密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09一110页中的内容,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应当上成综合应用课。密铺也称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密铺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3.2课题怎么定?既然是综合应用课,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探究,那么是以“密铺”做课题好还是以“铺一铺”做课题好呢?我们的意见是以后者做课题为好,当然还可以有其它。

3.3.3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节课可以安排二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铺一铺。让学生从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片中自选一种(只选一种,每种10片左右)在纸上进行铺一铺活动。

这个活动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什么是密铺?(四年级已学过,仍有复习的必要)②进行密铺有什么要求?(无空隙、不重叠等)③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可以单独进行密铺,哪些不可以?

第二个活动:试一试。给出两组图形“瓷砖”(一种两个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种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四行四边形)和一大张方格纸,请学生自选一组设计密铺方案。

这个活动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①活动二与活动一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活动一是单个图形进行密铺,活动二是两种图形进行密铺)②能够进行密铺的两种图形的边有什么要求?(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长度等于平行四边形长边所在的高)③密铺后每种图形用了几块,所占的面积是多少怎么求?

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密铺的历史背景,搜集生活中的密铺实例和精美的的密铺作品在课堂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惊叹之余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9~110页“铺一铺”)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认识密铺

(1)上个学期我们就认识了密铺,现在一起回忆一下,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密铺的知识呢?

(2)平常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见到过密铺的现象吗?

(生举例……)

师: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老师这儿有几张有关密铺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密铺在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运用。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在铺一铺的活动中,继续体验密铺吧。(板书课题:铺一铺)

〔二〕、操作探究 了解密铺

师:这是咱们学校的大礼堂正在装修,工人师傅推荐了八种瓷砖。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挑选瓷砖,大家愿意吗?(课件出示正在装修的大礼堂照片和八种平面图)

活动一:

(1)猜一猜。 探究哪些平面图形不能密铺

黑板展示圆形、正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各图形贴到黑板上。)

(2)摆一摆。验证有争议的密铺图形。(可能是正五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

(3)学生汇报(学生展示作品,边展示,边将8种图形分类。)

(4)提出质疑

老师特别喜欢正五边形、觉得很漂亮,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使它能用来密铺呢? (课件演示有空隙、有重叠和两种图形组合密铺的图形)

(5)阶段小结。

可以单独密铺的--(长方形、正三角形、梯形、正六边.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不可以单独密铺的--正五边形、圆形。

活动二:用两种图形密铺

教师设疑:老师有个新问题,这些可以单独密铺的图形也可以相互组合密铺吗?

(1)学生想象猜测,举例。

(2)小组合作,设计密铺图案。

(3)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4)归纳,得出结论:用一种图形能单独密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形不但可以密铺,而且能密铺出十分美丽的图案。

〔三〕、欣赏作品 体验密铺

欣赏密铺图片,感受数学之美。

著名的密铺图画。(埃舍尔的艺术作品)

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收获 感悟密铺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感受?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在神奇而美妙的密铺世界里进行了探索。密铺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地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智慧去创造美。

参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