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18 23:0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21-02

1.引言

高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生物是每一位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而高考更是把生物学科列入高考理科生的必考科目之一。生物学科在高中有着自己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很多高中生十分抵制这一科目,文科生面对生物这一课程几乎都持着一种敷衍学习的态度,而理科生虽然死记硬背概念知识,但几乎也是水过压背,用过就扔。国家规定高中开设生物这一课程,这说明了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生物学科实际上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健康养生、医疗、经济发展以及绿色环境设施的保护等,为了使学生能看重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喜欢并主动了解生物知识,高中的生物教材必须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生物学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发现与前人的总结,因此编者在编排教材时与做到简析与明了,同时内容要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编写出学生认为有趣、有用的生物内容来。

2.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与主要特点

2.1生物专业知识高端化。在高中的生物教材中,一翻开生物课本目录,很多学生就对其中的高端生物知识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错觉。例如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分子与细胞、遗传学与个体生物学、进化与生物环境等。分子与细胞虽然也是与我们的人体息息相关,遗传学与个体生物学也与人们的日常联系,但这个联系与人们第一眼的感知象十分遥远,而且对于对于一些没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生而言,要了解生物学的这些知识概念是十分吃力且沉闷的。

生物学课设计到专业的生物知识是不可避免的,但学生一开始接触的生物内容就是如此高端的深奥的生物基本概念以及要了解自己并不十分明了的领域知识,这从一开始就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偏见,也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深奥、学不好的自卑心理。

2.2生物知识的概念化、公式化。生物学科被归纳入理科的范围内,这与生物学知识的概念化与公式化离不开关系。高中的生物教材里边关于生物学的概念非常多,例如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物学、细胞是什么、分子由哪些部分组成等等,生物学的这些概念知识不像语文这一学科,语文有着自己的诗意性与意象意境,而生物学的概念就是生硬的陈述事实,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于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有难度。此外,生物学还有一系列的公式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从而使之能够正确运用,例如高中的生物教材里边有关遗传方面的分子表达式、蛋白质与磷脂等的关系式以及图标、链图等,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畏惧感。

2.3生物实验案例的剖析。高中的生物教材内容里边包括很多的实验问题,这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本来是非常好的的一个学习生物了解生物的过程,然而这些生物案例即使非常好,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案例的高端化以及实验的困难化,很多学生对生物教材的案例十分感兴趣,但是这些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进行操作,例如对分子与细胞的分析以及有关小白鼠的实验等等,学生没有机会亲手操作,单单只是看着课本案例既是对里边的论点有怀疑也没有机会去自我证实,对生物的兴趣也会减弱下来。

3.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

目前,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这一课程大多持着不喜欢、敷衍学习的态度,有一部分的学生相当喜欢生物学知识,然而这些学生表明学习生物非常吃力,即使自己有心去学习了解有关生物的相关知识,但基本上只涉及到概念这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有实在的具体的学习事例。在高中里边学习英语可以让人们与外国人交流、学好数学让人更好的管理财产,而学习生物只是单纯的学习,了解分子、细胞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创造新细胞,了解遗传学也只是了解遗传的方式并不能立即从事相关的工作,因此生物学在高中里边是一门不怎么讨好的学科。

高中理科生学习生物很多是因为高考需要,他们对生物的概念知识背的滚瓜烂熟、对生物公式过目不忘且在每一次的生物考试过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问及这些学生学到的具体的知识,他们只能用考试成绩单回答,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高中生对生物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与了解,生物学是一门高深知识的学科,而他们只是涉及到表面知识而已。

高中文科生对于生物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生物不仅仅是学习艰难,而且对他们的生活根本没有实际的作用。一般文科生通过了会考之后对生物这一学科都会选择放弃,因此国家要重视学生的看法,编者必须做好高中生物教材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高中生物教材与实际生活的相关性

目前,国家对高中的各科目教材都进行了新的课改标准,目的是使各科目能贴近实际日常的生活,使高中所开设的每一个科目都能做到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融合,同样的,高中生物教材也必须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4.1生物教材内容生活化。高中的生物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必须以高中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在编写教材选取生物内容时要注意到生物专业知识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相联系,尽量选取学生日常熟悉的知识为铺垫,再由此扩展到专业的生物知识,要做到由浅入深的学习层次,让学生渐渐加深对生物学有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生物教材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以实际日常为学习背景。学生学习生物的背景必须贴近生活,也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2)日常生活案例。高中生物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学经典案例要贴近日常生活,在学生在日常的所见所闻中了解生物、学习生物。

4.2生物教材内容的实验化。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喜爱与重视,生物实验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目前的生物教材只有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通过亲身的实验、检测以及结果分析才能保持一颗怀疑科学、热爱生物的心。目前我国的高中都设有相应的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如果能收录一些日常的简单生物学的案例,让老师指导学生去进行一定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在生活中处处有身影,相信也会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喜爱。

4.3生物教材的职业参考。生物在生活随处可见,而且在国家的一些化工企业中经常能看到生物的身影。我国的很多大学都设有生物这一专业,在社会的很多企业中也有专门为学生物的人员提供高薪职位。因此,高中的生物教材不仅仅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可以为学生的未来的职业方向、职业选择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参考。对于一些喜欢生物的学生传播生物职业的职能。所需要的知识等,这些会增强学生对生物的爱好,从而使得学生认真学习生物知识、加深对生物的专业理解。

总之,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的科学课程,学好生物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喜欢来自于自我情感、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最基本最核心的是生物教材的内容,只有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实际用处的东西人们才会更加感兴趣,因此,高中生物教材必须与实际生活近紧密相联系,让实际生活辅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让生物知识帮助国家、社会、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唐谨丁.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0(30)

篇2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定的生活情境构建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生物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活.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讲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有意识地将某种学习氛围创设出来,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对生物知识加以掌握.比如,教师在教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与该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当咀嚼咸味比较重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有嘴唇以及口腔干涩的感觉?为什么菜市场的很多商贩总是会往青菜上洒水以及为什么洒过水的青菜会更硬?为什么在移植蔬菜和花木的时候一般都要将一部分枝叶减掉等.利用这种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现象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二、开展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知识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入手点,从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的前提下还清楚地认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感悟高中生物知识所具备的实用性.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能力水平,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比如,教师在教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知识时.首先可以开展小组探讨的活动,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人类主要依靠什么维系生命并作出总结,同时还要举例加以说明;第二,开展全班交流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小组代表面向全班交流生活中一些能够维持生命的物质的相关案例……最后一个环节是开展学科内容与身边事物相联系的演讲活动.在生物课堂上开展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不仅促使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关注和探究生活,并且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3

1生命意识与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人对自身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发生、发展和完善机制的总体认识与把握.也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懂得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生命意识就是人对自我存在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终极审视,最终成为一种对人的生命尊重和关爱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自觉行为. 笔者认为具有生命意识就是要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就是开展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启迪自我的精神世界. 专家冯建军指出: 我们的教育若不能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生命,而是用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作为代价,来培养学生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唤醒学生生命意识,是我们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师大教授肖川的观点是: 生命教育的中心内容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由此,本 人认 为 在 生 物课 堂教学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在学生认识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生命的知识,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从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使学生能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与社会定位,能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2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做学生积极的表率

生物教师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生命意识能否得到唤醒关键在于教师.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就是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老师在重视提升自己职业意识、反思自己职业行为的同时,应努力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 传统教育观中将教师比喻为红烛、园丁,赞颂教师燃烧自己崇高奉献精神. 但是这种奉献精神却忽视了教师对生命愉悦体验和感受. 一位没有生命意识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缺少情感交流.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生命素养,对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有正确和科学的生命观引导. 尤其是教师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一位真正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正面影响,从而感化和引导学生. 教师既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自己精神生命的创造者.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应该是和学生共同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 只有教师具备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培养出智商和智慧、知识和思想、个性和品行、理想和实践并存的热血青少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 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利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在生物课堂中创设友好的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给学生适宜的发展空间,给自卑胆怯的学生以鼓励,给疑惑的学生以引导,给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怀,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此观点感同身受.

3 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精神

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因为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不懂得生命的奥妙,就不可能做到尊重生命.例如: 学生知道生命的新陈代谢,才会科学合理地调配营养,才不会挑食; 学生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及无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可让其感受生命的严谨与神奇. 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知道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生命的严谨结构与美好. 学生知道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才能初步理解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感受生命传承的奇妙,并初步对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学生学习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才能了解到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让其学会欣赏并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习了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理解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方法,了解患者是不幸的,才能提高优生意识. 通过对酶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科学史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了解科学家通过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使学生能明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作风去认真对待学习、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够成功的道理. 只有掌握这些生命科学知识,才会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生命意识两个方面的都得到提高.

4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几次物种大灭绝现象,但还是有很多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目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已有 46 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物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彩、形形的生物.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 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到具有伟大智慧人类的出现,这更体现了我们人类的生命的伟大. 在生物进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和漫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及生命的发展规律,从而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在动植物的进化史中体会生命演化的艰难历程,认识人类对大自然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自然的其他的物种的力量也很伟大,我们应爱护其他物种,共同维持生物圈的和谐. 在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给学生介绍蝙蝠和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动物的语言、动物复杂性后天学习行为,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向学生介绍种子萌发时的力量可以把石块撑开; 许多昆虫一生要蜕多次皮; 蝴蝶还需要作茧自缚; 残疾人的精彩人生生命成长经历种种磨历,但勇气和力量为我们开辟前进的道路. 例如: 在生殖和发育教学中,观看人的受精卵如何变成一个成人的视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亲的艰辛,让他们更加尊敬父母和长辈; 通过讨论幼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感受到幼儿是需要成人的呵护的,让学生能够爱护年幼的人. 通过这些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让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珍惜并尊重生命的种子.

5 挖掘生物课程中的美育内容,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美学教育,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学中蕴含许多美育内容: 从细胞到组织、器官,从个体到生物圈间存在的和谐美,生物多种多样的形态美,生物表现的形态各异的行为美,以及科学史展现的科学家的人格之美. 例如: 基因表达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生命形成的和谐美、逻辑美和简约美,进而让学生欣赏生命. 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感受生物的形态、结构、色泽等外在美,观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在一起,能够发现生物界的和谐统一之美. 通过对孟德尔的简介及他所做的豌豆试验的相关情况的学习,让学生欣赏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格美.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通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内部和谐美. 细胞具备了和谐美、统一的整体之美,一个细胞如同一座精巧的工厂,细胞膜担负着防卫、控制物质出入的作用,线粒体是工厂的动力供应站,依靠叶绿体,细胞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细胞的各部分分工明确,有密切配合,使千头万绪的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细胞结构之完美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工厂所不能比拟的. 又如,DNA 双螺旋结构以及 DNA 在复制时采取的边解旋边复制同时严格地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充分体现出生物的对称美和生物科学的严谨美. 通过不同层面美学教育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进入美的境界,从而感觉生命的美好.

6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中,沉浸在从大自然中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一夜之间,人们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仓库,它所贮藏的资源也是有限度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 这让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大自然,进而保护大自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大自然既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屏障.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欣赏春天争奇斗艳的花朵,夏天枝繁叶茂的树木,秋天硕果累累的田野. 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校、家庭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通过这些实地观察、欣赏和考察,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大自然中是最重要的生物,意识到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极其密切,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并使学生意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个有机的统一体,让学生懂得善待生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物圈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让学生明白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生存的基础,应该珍爱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再如,通过生物种内关系,种间的共生、共栖、寄生、腐生、竞争等关系,使学生领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自然的人. 还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开展住在地球、美化地球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污染现状,思考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结合国际森林日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思考一次性木筷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讨论干旱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在沙尘暴的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又可结合世界动物日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研究. 这些做法既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7 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 比如在学习动物部分时,可以播放鱼类生殖的视频: 雌鱼每天能产卵几十万粒,一部分卵被水冲走,一部分卵被其他生物吃掉,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孵化.孵化出的小鱼往往成为大鱼的美食,真正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 再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了解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为学生播放了从和卵细胞的结合到婴儿分娩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清楚感知生命的起源、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来之不易. 同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极其短暂的和宝贵的,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学会欣赏、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讲述生物的个体发育,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命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 人生短暂,一个人要怎样发挥生命潜能,才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在学习细胞时,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损自身和他人健康,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才能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唤醒青少年生命意识的上存在显著优势,是唤醒生命意识主阵地之一. 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终身发展作为其基本理念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该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生 物课 程的学 习,学生 可 以正确科学地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精妙,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在生物教学中唤醒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就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吴翠霞.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培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高春梅.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新视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4]江芸涵.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教育登陆四川[N/OL].四川日报,[2006-05-09].

[5]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7]连中国.唤醒生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巨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关键词: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

在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该体系建立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出可靠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具体表现为:①结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实验室工作 人 员 与 教 师 应 强 化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方 面 的 意识,并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下,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且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符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管理系统;②在既有的安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要素的作用下,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应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构建出与之相关的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处理,为其安全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提供科学保障;③对构建好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使得该系统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满足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实际需要。

2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式,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

新形势下构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时,需要实验室负责人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实验室既有的安全管理方式,以便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式建立及完善的过程中,增强这些管理方式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实现动物医学实验室创新管理,降低其工作落实中的问题发生率;②在动物医学实验室日常的管理工作落实中,应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总结,从而为其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

做好实验室的布置以及防护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实验教学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证,虽然当前教学实验室还无法满足科研实验室的要求以及标准,但是在通风和清洁方面必须要达标。为了避免因为人员的流动导致出现交叉感染情况,需要改变传统按专业划分方式,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做好实验室的划分,包含有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三个方面。在不同区之间做好隔离,张贴相关的安全标志。

同时,根据实验项目类型,针对显微观察类、动物解剖类等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当前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及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大其投资力度,优化设备性能,将所有设施消毒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良好性。

4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制定安全责任制,能够为生物安全事故的出现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当前安全事故的出现与责任心缺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校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可以按校长-院长-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员工-教师-学生顺序逐级落实,在校长方面,需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在院长方面,需要做好整个学院的安全教育以及相关的培训管理;在实验室主任方面,需要做好安全事务的安排;在实验室人员方面,将实验室各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教师方面,应要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实验室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学生方面,实际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自身的实际操作规范性,保持实验室中良好的安全防护水平,降低问题发生率。

5结束语

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还需要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最后要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方式,使实验室安全得到保证,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蒿彩菊,李勤凡.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305-307.

[2]陈省平,蓝 秀 健,彭 毅,等.实 验 室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的 文 件 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76-279.

[3]孔丽蕊.检验科二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527-528.

关键词:发散思维;生物教学;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尝试探讨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思路,对于促进今后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发散思维能力内涵

发散思维在学术领域也称为求异思维或者说扩散性思维,它主要是指在日常的思维过程当中,通过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向和思维角度来探讨问题的思维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首先,注重个体主观想象力的发挥,在发散性思维能力体系中,个体的主观想象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想象力水平高低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其发散性思维水平的程度;其次,打破思维定势,所谓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固有思考模式,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打破原有的知识圈,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多路径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路径

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探讨。首先,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扩散列举、同解变形以及引申发挥等方式实施。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之后,引导学生探讨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效地解决能源危机,通过列举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积极性。另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分析的基因分离规律,进行同解变形。例如,在基因分离中,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进行分离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高茎DD和高茎Dd哪一个属于等位基因及其具体原因。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如何进行分离的?通过这种同解变形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引申发挥,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中,教师可以采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其次,重视联想训练。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联想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所谓的联想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所感知的事物对相关事物进行感知的思维活动。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联想并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但是却可以为相关新形象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联想训练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尝试探讨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等。例如,在生物教材中,会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细胞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体也会随着分开,这种联想其实就是一种接近联想。当然,学生在进行根的结构图的联想时,就会对植物的其他主干成分也进行接近联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主要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当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进行应用的时候,也可以引起学生产生对比联想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呼吸作用。两者在公式层面的差别除了进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之外,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因果联想,因果联想主要是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因果联系而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生物学界好多著名的生活实验在很大层面上都是借助于因果联想。

最后,重视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在日常的思维训练过程当中将通常的问题思考思路进行方向层面的反转,通过违背常规常理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逆向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从宏观上来看,逆向思维主要包含逆向反转、被逆常规、重点转移等方面的应用方向。在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来进行逆向思维水平的提高。例如,在生物学家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之后,就有学者尝试用RNA来进行DNA的合成,并且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这就是一种逆向反转作用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常规的背逆,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就是通过一种与常规相反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人体健康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发现,长时间直立行走容易造成静脉曲张,所以,有的学者建议在日常的练习过程当中加入倒立,取得了一定的健身效果。另外,在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重点转移。所谓的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某一方面向另一方面进行转换,这种思维跳跃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有助于生物学说等新型知识的产生。例如,青霉素的发明在很大层面上就是一种重点转移的例子,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进行葡萄球菌人工培养的过程当中,由于青霉孢子的侵入而造成实验失败,可是他进行了实验对象的转移,最终发现了青霉素,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结语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主要从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出发,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科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拉本,苏旭。新课改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

[2]齐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生物在以往的观点中被视为副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被教师以及学生所忽略,造成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难度突然加大,给学生造成实质性影响。如今,生物作为中考中重要的门科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方案的探讨以及改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的价值,实现质量提高。

一、做好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第一步,对于整体课堂的氛围优化,提升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于所授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教学脉搏,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堂氛围的优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列比,强化记忆等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尽快适应教学节奏,跟上教师思维,深入的理解教学基础,从而有利于教学逐层开展[1]。例如,在教学初中认识世界这一单元时,大多数的教师可能是认为内容太过简单,从而简略讲过,严重忽视了其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课本内容,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做到良好的启发作用。本文的重点是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进行引入的时候,可以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作为例子,如,家猫,虽然都是一种生物,但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的原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由此导出,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猫有生老病死,有繁殖,遇到刺激有反应,从而导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性,新陈代谢,生长以及应激性等[2]。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观察生活的兴趣。

二、做好内容灌输

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由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做好教案优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把握教学节奏,注意技巧灌输,善于合理互动,从而利用有限有效时间,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等[3]。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做到灵活应对,善于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细胞这一章节教学时,因其涉及生物体内部结构,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相对于学生而言,也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把握教学重点内容,由此提升其有效性。本章中重点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细胞结构,学会运用显微镜进行实验,了解并牢记各种生物细胞的差别,从而深入了解到细胞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生物实验的时间,在巩固基础上,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难点,与学生形成互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研究,进一步加深交流,提升实验技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性增加。

三、做好作业练习

合理选择课后练习内容是巩固学生基础,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但是面对如今的教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符合教学内容,并在其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少量拓展,以此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的作用。(2)应该注意学生能力以及技巧的培养,因此,设计的方向应该针对于当堂内容,进行技巧性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3)注意学生思维及兴趣的培养,针对于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普遍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达到精细又不繁重的程度[4]。例如,在进行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学的内容涉及很多基础内容与实验,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大难度。而其中种子的结构需要加强基础练习,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其基本结构的同时,可以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时期的区别。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可以针对其不同进行设计,进一步巩固这一部分知识。其另一个重点为其生殖器官的内在结构和作用,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机针对某种植物进行其生殖器官的分析,并作以形象的图示,既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兴趣。

四、做好兴趣培养

不论是学习哪种课程,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巩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在组合中放大学生的优点,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的科学观,又能够最大可能地培养其动手实践技能。

(2)适当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结合授课内容,丰富课堂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发挥其优势,引导学生对于生物研究产生兴趣。

(3)利用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激发其研究潜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养成兴趣,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展示我国辽阔疆域的各种植物资源,通过形象地刻画,学生能明确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联性。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观念。

五、结语

初中生物具有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世界奥秘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养成科学的生物观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通过生动的课堂引入,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以及启发学生培养探究观念等方面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其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屠慧诗。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138。

[2]王帅。探讨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0):149。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教学方法

一、反思式教学

(一) 课前反思

课前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浅显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二重难点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而有思,思而有得。不仅要反思教学内容及学生,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即不仅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分析对象。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准确地分析学生能够促进教学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教学对象有了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再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够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其次,分析教材。对教材要有全局观,然后精读教材,把握重难点。最后,调整教学内容。例如: 讲解呼吸作用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教学反思,合理设计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但对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往往容易忽视。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意以人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进行一系列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基础性知识,同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如为什么农业生产中对作物进行田间松土? 我们在种花时用粗糙的瓦盆还是光洁的瓷盆?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二) 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考察的是教师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课中的反思不仅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还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知识互动。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有氧的过程等方面来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也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主,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应对方案。课后反思主要目的在于完善教学,并且能够指导和改进以后的教学。一堂课最主要的是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色素与场所呢? 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 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本节课没有做具体的实验操作,而是首先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以及光合作用场所的学习和认识。因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上传到教学平台,通过学生阅读同时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再通过教师的讲述,虽然大部分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但只是在知识层面有所发展,其他的就谈不上了。经过课后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课前准备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

(2) 处理教材过于死板,没有考虑本校学生实际而有所创新,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 没有发挥教学平台优势,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也要注重趣味性。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有激情、感兴趣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探索的重点。那么,增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趣味性教学方法,即用幽默的语言及方式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知识和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思考和探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恰当使用带有趣味性的案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SARS到AIDS,再到天花、鼠疫等,甚至可以联想到21世纪杀伤力大的生物武器研究。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所以,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教学设计都非常注重练习生活实际,并且结合社会实践。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恰当并且巧妙地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学生听得轻松,学得也轻松。

三、探究式教学

当前,教育学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只有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并且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变化转变,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才有望实现教育设想。探究式教学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首次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的重大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只注重课堂、学科和书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探究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并且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越来越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学习和亲身实践。再结合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以往的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过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见,探究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高中的生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不断优化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长期坚持以兴趣激发疑问,再结合恰当的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快乐式教学

古人尚且倡导寓教于乐,如今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情绪情感,在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学,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更容易掌握知识,解决疑难。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生态,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来弥补学科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快乐,可以带动学生快乐。学习一直被认为枯燥乏味,多数学生也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使命就是: 尽量让学生学得快乐,玩得快乐,有快乐的童年,有快乐的人生观。

篇4

我们也要关注考题的变化:近几年的试题更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方法、科学思路的考察;加强了图表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实验设计与分析仍是高考的侧重点。按照高考的要求,我们要认真编写各章节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时比例,设计训练题时才能准确把握难易程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我们的备课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个考点都做到有的放矢。

2. 改进思路,激活课堂 高三的课堂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分散,而且复习课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会感到枯燥、无味。英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用锤子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我们要设法激活课堂。

从学生入手: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去,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学入手:设计问题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从教学思路入手: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评,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学法指导入手: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的研究如何教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们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在研究育种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深化学生对不同层次知识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激活课堂,我们一定能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3. 构建网络,夯实基础 一轮中,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所有生物教材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重、难点、高考的高频考点,更要努力挖掘,把所有的相关知识点综合、归纳,我们可以用图解和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网,让知识结构轮廓分明、一目了然,以此来夯实基础。

以上表格内容清晰,覆盖面广,更注重概念辨析,实用效果突出。

(2)体液调节图解:

重点突出各细胞的作用,一次免疫,二次免疫的调解过程。

(3)重视知识的总结:

①作用于DNA RNA的有关酶:DNA酶、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辨析各种酶的作用位点和具体功能。

②物质获结构的显色反应: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DNA、RNA、CO2、C2H5OH 、线粒体、染色体,这些物质或结构鉴定时,所用的试剂,用法及条件。

篇5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篇6

“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运用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学中很多内容是学生能够看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其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了的,或只需教师作简单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根本用不着利用多媒体教学。而像一些微观的现象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再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供多媒体教学的课题很多,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体的个体发育、遗传物质、生态系统等。

二、分析课题,设计并制作课件(教学软件)

1. 选择好课题后,明确该课题的教学目的,分析该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对课题内容进行排列,列出主要的教学流程图,编写课件脚本。例如《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课件中,流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 ,分裂间期模式图 ,分裂期各阶段模式图 ,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及DNA的变化曲线等等。然后依次列出每一个框中所要讲清的知识点,进行排列整理制作脚本。

2. 研究所选的教学模式设计课件

在具体设计课件时,除了要考虑到知识点的组合外,还要考虑该课件的最终使用的方法、操作的简便性及具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和应达到的效果等。例如,《DNA的结构及复制》这一课件中利用动画展示了DNA的复制过程,若教师一开始就连续按键使其连续播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归纳总结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及复制结果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这是一种演示——启发——引导归纳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若都是边提出问题边一步一步地演示,同时结合讨论,然后在连续播放一次,同样可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一种引导——讨论——演示验证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3. 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制作

我校教师都已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培训并取证,都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根据生物学自身特点,我校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平台:

(1)Authorware 是当前生物课件制作的主要平台。主要用于集成录像、动画、声音等文件,并能控制avi文件播放;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可以演示拖动图片、文字等,可能通过函数调用外部程序中的文件。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分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伴性遗传》等都是应用Authorware来制作的。

(2)Powerpoint主要用于演示类课程。对于文字性内容有较好的演示效果,它的界面风格可以设计,并且通过超级链接可选择所需要的内容播放。生物学中可以用它来介绍科学史实、内容提要、经典例题、巩固练习、简单的实验过程、生活现象等等。

(3)Flash主要用于gif动画的制作,生物学中一些渐变动画可以由它来制作,它的特点是界面美观,渐变过程清晰。例如《细胞的无丝分裂》《植物的个体发育》《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等常常用到它。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可能只应用一种平台也可能将两种整合或建立连接,一般我们通过教师间的相互讨论、分析,不断的对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4. 有了以上的准备后,就可能把课题的设计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转化为课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利用扫描仪把所需的图片载入,也可调用光盘上的图片,可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修改处理,可利用色彩的变化、文本出现的方式、动画的作用、声音文件和电影文件的载入等计算机制作技巧,来突出所需强调或扩展的知识点。

三、应用多媒体记性教学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效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将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如下:

篇7

1.试题例析

例1 (2011年32题):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解析:此题难度系数0.225,是我省首次新课标高考理综生物最难的一道题。本题出现了6个杂交组合,情境新颖,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遗传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 (2012年31题):一对毛色正常鼠,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解析 此题难度系数0.441,在我省该年高考理综生物中难度排第二位。本题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考生对遗传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

此类题应先假设结论,再在假设的前提下推导相应的实验结果。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该突变只能是显性突变,即aa突变为Aa,此时题中所述的后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色鼠比例均为1∶1;若为隐性基因携带者的结果,则该鼠与基因型为Aa雌鼠,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为1∶1,该鼠与基因型为AA雌鼠,后代均为毛色正常鼠。

解析 题难度系数0.08,是今年我省理综生物最难的一道题。本题集中了上述两道题的难点,既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遗传杂交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如果考生获取到题中的关键信息“紫色(显性)”和“大量种植,偶然发现1株白色植株”,很容易就得出紫花为纯合体,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如果还注意到另一关键信息“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很快能推导出5个白花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等8种中的5种。

第二问首先应考虑杂交实验的材料问题:题中只有紫花品系、5个白花品系、待定的白花植株三种材料。从材料出发考虑杂交实验的思路――若待定的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杂交,后代只有紫花;若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表现会因该白花植株的不同而有差别。

最后一小问应先假设结论,再在假设的前提下推导相应的实验结果。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后代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则其后代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必定其中1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为白花。

从卷面可以看出,考生失分最多在实验思路,其次是准确表达,少数是因为书写导致失分。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具体如下:

(1)第1小问,两个基因型共32个字母。不少考生在书写时遗漏字母;部分考生在书写字母时因不工整而被判错;少数考生涂改答案时使用符号不当,只在原答案右侧打“×”,导致阅卷歧义;少数考生不按答题卡的横线提示,将两个基因型写在同一行而被判错。可见,答题规范性十分重要,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2)许多考生先将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杂交,再将子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二代表现。由于先与紫花品系杂交对作出正确判定毫无意义,且导致繁琐操作,所以被判错。

(3)本题两个小问的0分率依次为74.09%和92.9%,可见,8对基因齐上阵,给考生造成的思维干扰是巨大的。第二小问中,由于阅卷时规定,写出了“实验思路”才继续改接下来的“实验结果和结论”。7.1%答对了“实验思路”,但只有1.3%答对了“实验结果和结论”,也就是说,答对了“实验思路”的考生中,没答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竟然超过了80%!

可见,此题虽然有思维难度,但是表达不准确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全为紫花”答成“出现紫花”,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再如,“只有一个杂交组合开白花”答成“只要有一个杂交组合开白花”,这种表述是不严谨的。这提醒考生,只想到题目的答题思路是不够的,组织好语言准确答题也很重要。

2.备考策略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对高频考点重点复习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要是考试说明中的内容都有考的可能;但高考为选拔性考试,往往在容易考查能力的考点上频繁考查。根据表1并结合考试说明可以看出,就遗传内容而言,虽然Ⅱ级考点多,Ⅰ级考点少,仅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人类遗传病”三个Ⅰ级考点,但所有Ⅱ级考点中,常考的也就是“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突变”等几个内容。

(2)用好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直接体现,从高考试题中获得的体验是最直接、最感性的。所有问题的解答,最终都要落实到知识上,所以,高考命题必定紧扣教材。

该高考题给我们的信息是:一轮复习必须以“教材”为本,不脱离教材,在极为关键的第一轮复习中,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是关键,不迷信课本以外的东西,不搞题海战术。

(3)提高读题效率,培养审题能力

高考题中的非选择题占的分值重,题目往往比较长,高考时间有限,考生又比较紧张,如果不能快速读题并获得关键信息,要很快得出解题思路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

例如2013年的第31题,若不能快速读题找出关键语句“紫色(显性)”、“大量种植,偶然发现1株白色植株”和“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并获取关键信息“题中只有紫花品系、5个白花品系、待定的白花植株三类材料”,是不可能很快得出“待定的白花植株与5个白花品系分别杂交”这一解题思路的。

要想提高读题效率,平时严格限时训练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在此前提下,做题时注意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字词句,挖掘隐含条件,获取有效信息,弄清命题意图。只有长期坚持,才能逐步提高审题能力,准确把握解题方向。

(4)注意答题规范性,加强书面表达能力训练

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并不是知识点没掌握好,而是不注意答题规范,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十分可惜。例如,错别字、叙述不清、答题不完整、格式不规范、答非所问等等。

篇8

热点1

细胞代谢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必考点。本部分的所有知识点均有考查的可能性,尤其是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试题大多围绕酶的特性、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展开,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发生的部位、产物、影响因素、相互联系及实验探究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此类试题在设计时易与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I.上图表示在20 ℃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影响较大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 MB、NA NB(填 “>”“

II.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知道: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 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3)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 μmol/h,原因是 。当光照强度为2 klx、实际光合量为0.27 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 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

(4)设外界CO2浓度为6.0 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μmol/h。

【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A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饱和点远大于B植物,因此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受影响较大的是A植物。

(2)光照强度为a时,A、B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因此有机物积累速率相等,有机物合成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比较图中(0,-4)点CO2释放量,不难发现A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B植物大,因此此光照强度下A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大于B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

(3)表中涉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外界CO2浓度。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照强度较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有限,影响了暗反应速率,因此即使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实际光合量也不会增加。当光照强度为2 klx、实际光合量为0.27 μmol/h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为0.27

μmol/h×6=1.62μmol/h,已知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 μmol/h,则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1.62μmol/h-0.6μmol/h=1.02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1.02/1.2=0.85。

(4)若外界CO2浓度为6.0 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6.0μmol/h×0.85+0.6μmol/h)/6=0.95μmol/h。

【参考答案】

(1)A (2)= > (3)外界CO2的浓度、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为限制因素,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中所需的CO2全部由呼吸作用提供 1.02 0.85 (4)0.95

【抢分策略】

1.通过知识迁移法,建构细胞代谢的整体性知识体系。高中生物中细胞的代谢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酶和物质跨膜运输。复习时,通过C6H12O6、O2、CO2等物质建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是包括主动运输在内的除去光合作用暗反应之外的生命活动的主要的直接能量来源,于是可通过ATP将细胞呼吸和物质跨膜运输联系起来;在上述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且贯穿细胞代谢的始终。

2.运用联想的思维方法建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在掌握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水和无机盐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弄清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从运输方向、所需条件、建构数学模型和常见实例四个角度把握知识,并进一步拓展到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胞吞、胞吐)上,建立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网络。

3.从实验角度认识酶。无论是酶的化学本质、特性(高效性、专一性),还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都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因此要牢固掌握相关实验的设计原则、分析思路、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注意诸如将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转换为坐标曲线图等不同表达形式间的相互转换等识图、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4.多角度分析和认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要动态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分析各种外界条件对这两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并能用准确的表达方式阐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及结果;二要借助图、表等形式,更直观地从整体上把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联系,从而加深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理解;三要善于运用比较法,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较等;四要善于归类和整理,如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H]、ATP、C6H12O6、O2、CO2的来源及去向等;五要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外界因素(温度、CO2浓度、光照等)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影响的实验探究。

热点2

在命题思路上,遗传规律类试题重在考查对遗传规律的理性思考,对单纯的遗传概念的考查占比逐年减少。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给予亲代基因型确定子代中不同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计算,以及以伴性遗传为背景,结合遗传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等。突出高中遗传部分的实验设计思想,充分体现高中生物理性思维的过程是当前各地高考命题的趋势所在。

例2 青蒿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 和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 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 。

②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③若F2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品种杂交,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 。

【解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A bb开黄花,其余基因型个体均开白花。(2)选取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得F1,自交得F2,因为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2中白色(9A B + 3aaB +1aabb)∶黄色(3A bb)=13∶3,黄花植株中有1/3AAbb、2/3Aabb,自交后代中黄色纯合子=1/3+2/3×1/4=1/2。

【参考答案】

(1)AAbb或Aabb (2)Ⅰ.AABB aabb Ⅳ. ①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白色∶黄色=13∶3 ③白色∶黄色=3∶1 ④1/2 ⑤方案一:对F2中开黄花植株分开留种和播种,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种。方案二: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方案三: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任取一种方案即可)

【抢分策略】

1.运用联想迁移法建构遗传规律的知识体系。复习遗传规律时,要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体会和认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用现代遗传学观点回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比较两大定律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总结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相关推理,由此推导出亲代的方式及其基因型,并将其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挖掘两大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亲子代基因型的判断以及系谱图的判断等问题。

2.采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方法复习生物变异。复习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变异的实例较多,复习时要掌握相关实例与各考点之间的关系,如三倍体西瓜与多倍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生物变异部分的概念多,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易位、倒位等,因此要做好概念的复习,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三是列表总结归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原因、应用及意义,进一步联系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拓宽变异的视野。

3.建构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与隐性、非等位基因存在位置、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类型、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环境因素影响与基因控制性状和染色体基因缺失与基因突变等判断性实验设计的模板,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提高解题的针对性。

4.采用列表比较方式复习与育种有关的知识。复习时从依据原理、常用方法、育种程序、优缺点等方面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式。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也是遗传规律的具体应用,体现了遗传和变异的综合思想,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5.多角度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做好概念的复习,如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等;二是要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异同,以及共同进化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知识;三是要明确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区别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依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挖掘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化遗传规律相关知识的纽带。

热点3

从命题思路上看,高考试题对该热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和再现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机制及特点等重要知识上,并考查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信息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验证和探究各激素的生理功能;与社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建构并分析生物模型、信息材料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是目前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试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对本部分知识的单独考查,又有与其他部分知识的综合考查。

例3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翁建平教授为代表的胰岛素分泌研究组在血糖调节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研究人员认为在持续高血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量立即增加,5 min内可增加10倍,所释放的激素主要来源于胰岛B细胞内贮藏的激素。

第二阶段:5~15 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15 min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再次增多,在2~3 h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阶段。这主要是胰岛素基因大量表达的结果。

第四阶段:倘若高血糖持续一周左右,胰岛素的分泌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增殖所致。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阶段释放的激素主要是贮藏于胰岛B细胞内的激素。这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直接与 (具膜细胞器)有关,首先分泌进入的内环境是 。

(2)胰岛素基因从来不在胰岛A细胞中表达,一种解释是胰岛A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上游的相应序列已被修饰,以致RNA聚合酶不能识别和结合上去,无法启动 过程,该过程 (“需要”或“不需要”)解旋酶参与。

(3)在第三阶段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中,从细胞核来到细胞质和从核糖体进入内质网的物质分别是 。

(4)胰岛B细胞属于分化的细胞,该分化的细胞是否仍然保留分裂能力? 。

(5)若某人患有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则与正常人相比,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 。

(6)已知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则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在直接支配胰岛B细胞的神经纤维中兴奋传导的特点是 。

(7)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请写出该实验的对照组: 。

【解题分析】

(1)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再进入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出去,但核糖体没有生物膜。胰岛B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2)胰岛A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胰岛素基因上游的相应序列进行特异性结合,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因此转录时不需解旋酶参与。

(3)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或多肽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进入内质网。

(4)从第四阶段的资料“长时间的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增殖”可知:已分化的胰岛B细胞仍保留分裂能力。

(5)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B细胞无法与受体细胞结合,因而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增大(上升)。

(6)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刺激来自感受器,在直接支配胰岛B细胞的传出神经纤维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

(7)实验组注射了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用于该试验的溶剂。

【参考答案】

(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组织液 (2)转录 不需要 (3)mRNA和肽链(或多肽) (4)仍然保留分裂能力 (5)增大(上升) (6)单向的 (7)只注射等量用于该试验的溶剂

【抢分策略】

1.由“稳态”这一核心概念入手,建构个体水平调节的知识体系。理解机体稳态的重要意义,明确个体水平上的稳态主要包括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及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等),由此综合分析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等具体实例,通过这些实例理解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概念以及代谢与调节(如糖代谢与血糖调节)的关系,从而认识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实例建构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模型。复习时,要围绕调节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调节机理这条主线展开。在复习神经调节时,要按照反射――反射弧――过程――机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兴奋在低级神经中枢中的传导――兴奋在高级神经中枢中的传导)――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这条主线进行归纳,并具体落实到动物的行为、内环境的稳态、人类活动等内容中,挖掘人体在调节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将静态的个别生理反应变成一种动态的生理过程。在复习激素调节时,除了掌握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种类、作用以及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体液调节的机理,还应归纳、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从根本上理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都是一种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的动态平衡。

3.多角度理解免疫调节。通过比较、归纳法建构免疫调节的概念体系,如免疫系统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的比较、抗原和抗体的比较、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等;通过“串珠成线法”,复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原理和过程,注意图文信息转换和知识的迁移,如在解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如艾滋病、甲型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免疫预防,器官移植)时,要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抗体、淋巴因子等功能蛋白,联系“中心法则”和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建构学科内的知识体系。

4.采用联想迁移法建构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分析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实验,初步认识植物激素调节,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理解外界因素(光照、重力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由此总结出什么是植物激素,并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建构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体系。

热点4

从命题思路上看,以某一生态系统案例为背景,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分析和计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物质循环途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知识。

例4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

【解题分析】

(1)先确定小球藻为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初级,次级……),最后写出具体的食物链(网)。

(2)B的食物比例C∶E=1∶1时,设B中的能量为x,则需要C的能量为1/2x÷0.1+1/2x÷0.1÷0.1=55x;B的食物比例C∶E=2∶1时,设B中的能量为y,则需要C的能量为2/3y÷0.1+1/3y÷0.1÷0.1=40y;据题意C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y/x=1.375。

(3)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成分(大气中的CO2)。①过程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之间是以CO2形式循环的,即①②是以CO2形式循环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均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即⑥和⑤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4)根据表格可知,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可以从源头上、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考虑。此题为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

(1) 捕食和竞争

(2)1.375

(3)①②⑤⑥ 光合作用 分解者

(4)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 防止重金属离子、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抢分策略】

1.通过“串珠成线法”,建构生态知识网络图。复习时,根据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主线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和记忆体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进行比较和区分。对于重要概念,要通过各种实例或事实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如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时,明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应该联系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内容,建立生态和代谢的联系,建构学科内的知识体系。

2.采用建构数学模型和概念图的方式复习种群和群落。在熟练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及发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能根据“S”形、“J”形曲线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和规律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根据鱼种群的生长规律及市场特点,确定投料的时间、捕捞的时机,利用种群“S”形增长的“K”值,扩大需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或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等。从理解概念的从属关系入手,比较记忆种群的特征、群落结构和演替等知识。

3.复习生态系统时,打破章节限制,建构跨章节的知识体系。一是遵循“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挖掘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内在联系,理解和利用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基本原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分析结构和功能与稳定性(生态平衡)的关系;二是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细胞代谢知识相联系,建立宏观和微观的知识体系。

4.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知识进行综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人口问题、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温室效应、西部大开发的环境问题、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酸雨的形成与污染等问题,能用生态学知识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

热点5

从命题内容上看,实验设计类试题趋向多元化,但仍以设计对照实验为主,其次也会出现观察类、模拟类、调查类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检测、无关变量如何控制,仍是实验设计考查的核心。从命题思路上看,近几年的实验题常结合考纲中重要的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命制。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考查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能力,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虽然试题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实验题仍然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例5 背景资料:①科学研究表明,两栖类蝌蚪的皮肤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细胞色素的释放与收集决定的,细胞黑色素是调节两栖类蝌蚪体色的主要细胞色素。②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色素分布的变化。③明亮和黑暗是两种对比突出而又极为简单的环境背景。在明亮处两栖类蝌蚪体色变浅;在黑暗处两栖类蝌蚪体色变深。试根据资料,设计实验,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褪黑激素)有关系(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有感光作用)。

材料用具:两栖类蝌蚪、手术刀、伤口缝合针线、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灯光、暗室、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玻璃水槽、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黑暗环境中的两栖类蝌蚪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

第二步,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

实验预期及结论: 。

第三步,若上一步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有关,则继续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

实验预期及结论: 。

【解题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审题:一是题干中有“证明”和“是否”两个字眼,学生易受“证明”的干扰,错误的把探究性实验理解为验证性实验。二是要读懂问题,即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完成的,应设置自身对照,设置对照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三是完成第三步实验时要弄清实验材料是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和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因此,设计实验时要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

第二步:将黑暗中的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摘除并缝合,黑暗中待伤口愈合后,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

实验预期及结论:①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变色与松果体有关;②若A、B两组处理后,现象与第一步相同,说明变色与松果体无关

第三步:将黑暗中的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摘除并缝合,黑暗中待伤口愈合后,分成A、B两组,分别注入适量的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和等量的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

实验预期及结论:①若A、B两组处理后的结果相同,说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无关;②若A变色而B不变色,说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抢分策略】

1.强化基础实验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复习时,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对其中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思想,并总结实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篇9

摘要:日本诗人、童话作家宫泽贤治,既是一位活跃在日本东北农村的科学技术者,又是一位狂热的宗教主义者。科学与宗教,似乎完全不相容的两种观念,却同时存在于他的一言一行之中。本文通过对宫泽贤治生前记事本和部分作品的分析,试图总结出他在对这两种观念的选择中所体现的倾向性,结论是:虽然他对科学寄予厚望,但最终仍认为解救人类的唯一手段只有宗教。

关键词 :宗教;科学;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

中图分类号:I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37—02

宫泽贤治(1896~1933),日本诗人、童话作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位地质学研究者,曾于1915年(大正四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盛冈高等农林学校(现岩手大学农业系)学习,在关丰太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并于1918年升入研究生院。专业的科学知识是宫泽贤治文学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宫泽贤治宽广的文学世界中,年幼时就开始亲近的佛教思想无处不在。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宫泽贤治在《银行铁道之夜》中曾提到:“如果能用实验把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完全区别开的话,那么只要清楚了这种实验的方法,信仰和化学就毫无分别了。”

宫泽贤治称自己的文学为“法华文学”,因为自从他18岁开始接触《法华经》以来,他的作品中就弥漫着浓郁的宗教味道。1920年(大正九年),宫泽贤治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毕业后,为了梦想和信仰而与父亲发生争执,离开家乡,孤身在东京,以写作和为出版社校对为生。同时,他参加了日莲教的国柱社,积极从事传教活动。在那时,他希望通过文学来推广宗教,以达到文学、宗教合二为一的境界。1921年(大正十年)9月,宫泽贤治收到妹妹病重的急报赶回家乡,又在父母和妹妹的劝说下,接受了农业学校的聘请,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在从事教学工作期间,宫泽贤治更深入地体会了农村的现状,他的家乡岩手县一直都受寒流和海风的影响,庄稼经常因为日照不足或寒冷而颗粒不收。在深刻地了解了家乡的现实环境后,宫泽贤治决定用一生所学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他的童话代表作之一《古斯考布德里的传记》中的主人公古斯考布德里为了提高农业产量,采用了“空中氧气固定法”和“人工降肥料雨”的方法,并用科学技术改变了因寒冷导致庄稼冻坏的恶劣环境。童话中的主人公便是宫泽贤治的化身,他的异想天开使他对科学怀有热切的期望。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非像宫泽贤治的童话中描述得那样神奇,科学技术并没有给岩手县带来任何奇迹。他开始认识到,要达到“万人共荣”的理想世界,仅仅依靠科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用宗教支撑起这个“世界的终极理想”。对于应该更重视宗教还是应该更重视科学,宫泽贤治在其作品中是这样叙述的:

“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问题,是希望所有生物都获得真正的幸福,相信‘宇宙意识’这种东西呢,还是相信世界是偶然的存在,一切都是盲目的呢?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断片书简》

“信仰法华经,看起来似乎既陈腐又迷信,但无论怎样考虑、怎样调整,事实都并非如此……这比起设计肥料要务实几亿倍。”

——《年谱宫泽贤治传》

“宇宙意识”是指《法华经》中提到的思想,《法华经》劝人入世,舍得为天下众生之福而行事。因此,宫泽贤治一心梦想创造一个无贫穷且充满艺术与梦想的家园,以慈悲心和无私奉献为众生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并将这种思想称为“宇宙意识”。“世界是偶然的存在”是宫泽贤治对科学的认识。从上面给出的两段话来看,与科学相比,宫泽贤治更重视宗教。他把自己彻底地托付给《法华经》,相信宗教才是拯救人类的唯一手段。

从这里就能看出宫泽贤治对科学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科学是冰冷的、没有人情味的东西;人类的最终幸福是宗教的精神幸福,而非科学的物质幸福。所以,科学只能是证明宗教的手段,是创立一种“新信仰”不可缺少的要素。

“序言

被科学所恐吓的信仰

全书的标准,著者

(1) 异空间的存在,天空和饿鬼,分子—原始—电子—真空—异单元—异构成,幻想,梦境河实际存在。

(2) 菩萨,佛和其他八界内的相互依存是通过反省和实践来证实的。

(3) 内心因果法则的存在,唯有靠因缘。

(4) 新信仰的确立。”

——《思索备忘录》

这是宫泽贤治遗留在记事本上的几句话,因为没有经过整理,看起来有些凌乱。从这个备忘录可以看出,宫泽贤治用分子等科学用语来证明异空间的存在,用反省和实践证明菩萨、佛、神的存在。而且,在《古斯考布德里的传记》中主人公古斯考布德里虽然致力于用科学造福社会,但最后仍献身于宗教,以殉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古斯考布德里认为,“在天下人得到幸福之前,自己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并表现出了佛教的“不惜生命但惜求道”的献身精神。对于宫泽贤治来说,要使天下人达到真正的幸福,科学不是最终手段,宗教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它能充当人类精神方面的支柱,进而解决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宫泽贤治的作品中,宗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而科学只不过体现在无数的科学用语上。他的代表诗集《春和修罗》中有这样一首诗——《折射率》:“七个森林中的这一个/在水中分外明亮/显得宏伟巨大/我踏着这条被冻得凹凸不平的小路/踩过这些破烂不堪的残雪/朝着对面缩成一团的铅灰色的云/像一个阴沉的邮递员(或是提着阿拉丁的神灯)/快步而行。”

诗中的“七个森林”是宫泽贤治的故乡岩手县的一处风景,“七个森林”中的其中一个,倒映在水中,因为光的折射关系,显得明亮、宏伟。凝视着一切的宫泽贤治,似乎看到了幻想中的天上世界。但这并不是现实,那个森林的宏伟巨大只不过是幻影,现实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宫泽贤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阴沉的邮递员”,尽管前方阴云密布,但为了“邮递”《法华经》,他必须马不停蹄。在《法华经》中也有一节与这首诗的内容很相似,名字叫“化城玉”,讲述一支商队要穿过一个几千公顷的森林到达宝岛,在途中,人们因为疲倦和饥饿,纷纷主张放弃,领队者便用幻术在森林中变出一个巨大的城堡,身心俱疲的人们看到这个梦想中的驿站,立刻振奋了精神。而领队者又让城堡消失了,他对大家说:“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宝岛就在前面,这个城堡只是为了让我们休息一下而变幻出来的。”《折射率》中倒映在水中的森林和这个城堡一样,看起来都是那么宏伟巨大,但这些都不是现实,它们只能让人的精神稍作休息,但这种休息不是真实的,也不是最终的。

作为“法华行者”的宫泽贤治,一生都在为其理想而努力。他希望自己的父亲改信法华经,为此多次与父亲发生争执。临死时仍不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法华经文交给父亲,并对他说:“我这一生只求您可以把这部经文放在身边,去理解其中的佛意,您一定可以领悟到无上的佛道。”

就是这样一种狂热的执着,使宫泽贤治成为了大正时期独放异彩的作家。在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中学国语课本中都可见他的作品,高中国语教材中则可见他的诗歌,日本不论哪个阶层、哪个年代的人,均能朗诵他那首《不怕风雨》的诗歌,也或多或少地读过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宫泽贤治的生活方式及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和平主义等被人们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其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思想也被给予高度评价。正是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文学、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草野心平.宮沢賢治研究[M].十字屋书店,1934.

[2]东光敬.宮沢賢治の生涯と作品[M].百华苑,1949.

篇10

1.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

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

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

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注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

篇11

1.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 [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推翻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 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转贴于 注 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 《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