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7: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研究生实习自我评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4-0123-0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繁荣、舞弊事件的发生,内部控制逐渐从几千年的历史沉迹中被唤醒,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2008年,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两年后,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包括应用、评价和审计三个指引),二者都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对于山西而言,煤炭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该行业的管理和经济情况直接关系到经济转型发展,所以研究山西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对照监管部门对披露信息的要求,山西上市煤炭企业近几年做得是否合规合法?针对这一研究对象,本文选取2011―2013年三年的信息,以沪市主板上市的8家上市公司(包括大同煤业、阳泉煤业、兰花科创、潞安环能、山西焦化、安泰集团、永泰能源、山煤国际),以及深市主板上市的2家上市公司(包括西山煤电、煤气化)作为分析样本,对其近三年的披露信息,如报告名称、主导部门、报告依据、内容体系、缺陷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报告数据及相关信息来自巨潮资讯平台。
一、山西省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现状统计分析
(一)山西省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山西共有10家上市煤炭企业,且这些公司均不是近三年上市。从披露情况看,2011年只有3家公司正式对外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到总数的30%;2012年上升到9家,占总数的90%;2013年与2012年持平。可见,除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从未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外,大多数公司已经将披露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从制度原因分析,《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执行,一年后才扩大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所以2012及2013年两年披露比例上升(表1)。
(二)山西省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描述性统计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名称统计
由于《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均未对内部控制评价披露的名称作出强制性要求,所以在10家上市公司中,2011年有两种报告名称,2012年和2013年均有三种报告名称,且所占比例不一,虽然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最为集中,但未完全统一,有的缺乏严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表2)。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主导部门统计
《基本规范》明确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可见,董事会为内部控制评价的主导部门。经统计,2011―2013年山西上市煤炭企业中所有形成的评价报告均由董事会负责,该主导部门符合规定,执行力值得肯定,增强了报告的权威性、可靠性(表3)。
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依据统计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依据指报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在统计过程中,凡是提到依据“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或类似的表述,均不在统计范围。大多公司的依据不止一项,最多的是前两项,说明《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其他的因各个公司表述详尽程度不同,明确列示的依据也不尽相同(表4)。
4.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及方法统计
评价指引明确规定,内控评价报告中至少应包括的其中一项为评价程序及方法。在2011年三家有评价报告的公司中,仅有一家提到了程序及方法,占33.33%,2012年,9家公司中有8家对此进行了披露,比例大幅增加至88.89%,但是,2013年又出现了下降,仅有22.22%的公司对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说明。说明2012年是各大公司披露最为全面的一年(表5)。
5.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体系统计
无论是基本规范还是评价指引,都要求企业应当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评价,同时,内部控制目标指引内控的方向,同时衡量执行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目标及五要素都应纳入到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范围内。经过统计,凡是披露了评价报告的企业,均说明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对于五要素,能够详尽按照要求的框架进行说明的很少,三年都能做到的只有一家,后两年能做到的有两家。有的企业将这些要素渗透在其他内容中,而且有的泛泛而谈,无实质内容。单个分析,“控制活动”和“风险评估”的内容列示最多,究其原因,由于控制活动可来源于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具有很强的执行力。风险评估是近几年国家的导向要求,说明公司对政策已深入把控。从执行年份分析,2012年对于五要素总计披露最多,执行最为满意(表6)。
6.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缺陷统计
规范和指引中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重大、重要、一般和无缺陷四种,认定标准没有明确说明,由企业自行确定,大部分公司在进行缺陷认定前,对标准进行了披露。从缺陷的表述来看,大多数公司都定性为“无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对于这样的表述,笔者在统计过程中认为存在一般缺陷。个别公司只提到内部控制是有效的,统计时将其归入到无缺陷中。从三年的比较情况看,无缺陷所占的比例在逐年降低,一般缺陷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涨,这种现象并不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差,只能说明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局限性理解更加深刻,未来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表7)。
7.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整改意见统计
本部分在统计时发现,有的公司评价时认定为无缺陷,但是却提出了下一步的整改办法和措施,有的企业认为存在一般缺陷,同时也提到了整改意见,还有的企业未谈及如何整改。所以,本部分的统计工作不受上一内容中有无缺陷的影响。三年总体情况看,有整改意见的前两年持平,均为66.67%,最后一年下降至44.44%。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意见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的比较详尽,有说服力,有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表8)。
二、山西省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上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近三年山西上市的10家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现状,整体披露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个市场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评价格式不规范
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但由于这些规范之间有不统一的现象,我国于2010年了《评价指引》,详细规定了评价报告应包括的内容、程序、缺陷认定及报告要求等,但是从统计分析的评价报告中可以看出,报告名称不统一,格式千差万别,有参照评价指引体系进行的说明,也有按照自创风格进行的披露,而且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有的篇幅很长,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在2012年描述详尽,在2013年却简洁明了,这些现象导致了报告缺乏可比性。
2.评价内容不统一
《评价指引》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围绕五要素对内控的设计与执行进行全面评价,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各企业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从统计结果看,明确按照五要素进行全面评价的企业很少,大多是针对其中的某几个要素或渗透在别的内容中进行分析,尤其是“控制活动”各个报告中基本上都有涉及,而对控制的监督、信息与沟通容易被忽视。这种内容不统一的现象会使得报告使用者很难判断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3.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不一致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各企业使用不一,提到最多的是《基本规范》和《评价指引》,其他标准各公司使用存在差异。程序和方法在三年中2012年披露比例最高,未披露的企业投资者和使用者无法了解使用的程序和方法。这种信息披露不统一、不全面、不完整的现象是目前待解决的问题。
4.评价结论信息含量少
在形成评价结论时,2012年和2013年的评价报告中大多都有比较详细的缺陷认定,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报告的认定标准,有的还做到了量化,这是近几年做得较好的方面,但是,对照企业的具体情况后,对评价结论的表述,大多数企业都用到了“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无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这样的表述信息含量少,是否具有一般缺陷,有多少一般缺陷,使用者无从了解。
三、完善山西省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定,统一评价格式
近年来财政部、证监会等的各项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机体系,但是这些不同监管机构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对报告格式、披露的程序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同一监管机构,不同时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山西上市煤炭企业的不同选择,导致了进行评价时选择性大、随意程度高,甚至规避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降低了上市公司之间信息可比性。所以,我国应尽快完善各项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及规定,尽一切可能减少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规范评价格式,这样企业在评价时有据可依,有利于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二)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认识,明确实质责任
从以上分析中发现,当前披露的评价报告中大多数都认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无重大和重要缺陷,有的还同时提出了整改措施,这一系列工作许多都是为了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价值。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董事会作为评价主体、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是否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明确实质责任,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使董事会、监事会真正认识建设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化各部门的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加大处罚力度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除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外,还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山西上市煤炭企业近三年的审计报告看,均认为“在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真正的结果是否能达到如此满意的程度?事务所如果把关不严,将会导致这一系列工作流于形式,所以,事务所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真实、客观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计工作。
此外,在惩罚方面,证监会、深沪证交所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力度分为批评、警告、谴责、罚款等,实际执行中,对内部控制查处力度远远不够,处罚力度也较轻。所以,各监管机构要认真监管,查处不合规行为,并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
总之,山西上市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任重而道远,各监管机构、上市公司都要重视起来,才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更好服务于煤炭资源市场,为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丹平.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协调:一个整合框架[J].财会月刊,2012(4):31-33.
[2] 刘中华.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J].会计之友,2013(8):1-9.
[3] 林斌,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9):9-16.
[4] 张艳,张琪.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3(3):51-54.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45-03
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避免以往研究中研究内容的单一性,同时,修订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形成结构合理、信效度高、针对性强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量表》,使用《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1]以及《核心自我评价量表》[2]对研究生的专业承诺、学业倦怠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行测量调查,从而了解硕士研究生的现状,并从自我因素即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与研究生学业成绩息息相关的专业承诺两方面来研究其复杂的影响机制,以期待为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的疏导提供支持和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抽取42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及缺失值问卷43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77份,问卷有效率为89.8%。其中男生123名,占32.6%,女生254名,占67.4%;其中研一学生218名,研二学生88名,研三学生71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连榕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1]对项目作出相应的选取和调整,形成《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问卷》。量表包括理想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四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0.8443,各项目与总量表相关在0.648-0.803(p
《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问卷》共计20个项目,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耗竭、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oha系数)在0.707-0.845之间,分半信度在0.648-0.793之间,分量表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856、0.715、0.791(p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该量表各项目负荷在0.42-0.70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9,分半信度为0.769,交叉效度、汇聚效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指标。
(三)数据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运用LISREL8.5进行路径分析。
二、结果
(一)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以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各个因子及总分为因变量,以专业承诺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1)。分析表明:(1)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对情感耗竭有预测作用;(2)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对行为不当有预测作用;(3)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是成就感低的预测变量。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对学业倦怠存在预测作用。
表1 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的多元回归分析表(n=376)
注:*p
(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以学业倦怠为因变量,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数据显示,决定系数R2=0.341 (F= 30.244, p
表2 硕士研究生核心自评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表(n=376)
注:*p
(三)专业承诺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见表3),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各维度以及总分都存在高相关。
表3 核心自我评价与专业承诺的相关系数表(n=376)
注:*p
(四)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对三个研究变量进行路径分析,首先提出模型1,假设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对学业倦怠有预测作用,同时通过对专业承诺,间接影响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通过专业承诺的4个维度间接影响学业倦怠。
观察模型1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到理想承诺的路径系数为0.02(t=0.70);核心自我评价到继续承诺的路径系数为0.09(t=1.89);继续承诺到学业倦怠的路径系数为0.03(t=0.45)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为了简化模型,逐步删除这些路径得到模型2。
模型2的路径分析图见图1(为使图观看更直观,只选择有中介效应的因子入图),模型2的各项拟合指数见表4。
图1核心自我评价、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的路径分析图
表4 三变量路径分析拟合指数表
模型2的各项指标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理想,核心自我评价可以通过专业承诺影响学业倦怠,即:(1)核心自我评价对情感耗竭的直接效应为0.22,通过规范承诺对情感耗竭的间接效应为0.0132;(2)核心自我评价对行为不当的直接效应为0.12,通过情感承诺对行为不当的间接效应为0.0216;(3)核心自我评价对成就感低的直接效应为-0.18,通过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成就感低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0738、0.0187。
三、讨论
(一)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业倦怠的关系分析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存在高度相关,对学业倦怠有预测作用。继续承诺的预测作用较小。这与程陶(200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
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硕士研究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控方面与本科生有很大不同。在自我认知方面,大多当代硕士研究生具有客观的自我分析与自我管理能力。[4]在自我体验方面,多数研究生有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自我感觉良好,对自我期望过高,要求过于严格,但在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时,能够进行积极自我调节。
继续承诺不是学业倦怠的预测变量,说明在经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其本身对该专业的态度已经很稳定。因此,如何让硕士研究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使他们保持平衡的心态,是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硕士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分析
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有高度相关,且对学业倦怠也存在预测作用。总体而言,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其学业倦怠水平就越低,这与马利军(2009)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5]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较好,当遇到学业问题或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清晰地分析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业倦怠的发生。[2]
但是,个体高度的核心自我评价必然意味着个体在情绪控制、成就感的体验等方面要有更多的能量分配,这时就很容易产生情感耗竭的状态。本研究也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情感耗竭因子高度正相关,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提高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同时,更要注意适宜度,防止造成情感耗竭,导致学业倦怠。
(三)专业承诺对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发现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业倦怠的影响中有中介效应。
首先,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规范承诺对情感耗竭产生间接效应;李昌林(2007)的相关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其自我效能感较高,情绪稳定性较强,对事物的控制调节能力较好;[3]规范承诺是个人在其专业上的一种义务感,即受到社会观念或社会期望的影响程度。随着社会发展对专业需求的变化,大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往往过多地考虑社会的需求、就业情况等因素,选择某一专业之后,即使发现所选专业不适合自己,也硬着头皮学下去,最后导致对学业情感耗竭,产生学业倦怠。
其次,核心自我评价通过情感承诺对行为不当产生间接效应;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对情绪控制的能力也较好,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遭受失败时,也能对自身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调节,避免对专业热情度的减弱;反之,个体核心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把失败归因于外界的不可控因素,导致产生对现状的灰心丧气和听之任之发展的态度。表现为学业倦怠中的行为不当。
最后,核心自我评价通过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成就感低有间接效应;核心自我评价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对所学专业的承诺水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专业承诺水平也越高;专业承诺水平较高,就会影响个体在学习研究中的积极性,同时将社会观念、社会期许等因素通过自我控制调节,转化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积极动机。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体的成就感是相对较高的,因而就会避免学业倦怠的产生。
综上所述,核心自我评价通过影响专业承诺的情感承诺因子和规范承诺因子间接影响学业倦怠,专业承诺在学业倦怠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 参 考 文 献 ]
[1]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632-636.
[2] 任志洪,叶一舵.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中文修订[J].福建师范大学报,2009(4):157-163.
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具有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顺利解决专业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来,实践与应用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应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顺应国际形势,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合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
2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2.1人学考试护理研究生招生参加全国硕士统一考试,考察3门课程:英语、政治、护理综合。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学考试由西医综合改为护理综合,则更为贴近护理专业本身,将本科所学的护理知识更为统一的呈现在一张试卷上,可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录取原则是在国家统一医学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招生计划来制定分数线,通过复试,则可正式进人学校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
2.2招生对象高等医学院校数是将护理学连同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统一的招生简章,对报考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强调的是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因此也有大学在招生目录备注里添加了相应的考核方式,例如苏州大学要求考生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在复试中增加健康评估考试,以考査学生所具备的实践_力水平北京协和医学部要求报考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者,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入学前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往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2.3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和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要求坚实的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2.4课程设置因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我国国务院委员会建议试行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外语等;专业基础课: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或临床流行病学;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学术活动: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大多数医学院校则是根据试行方案和学校本身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课程,无法体现出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特点。
2.5相关能力培养我国对专业学位的护理硕士相关核心能力要求没有明确规定,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护理硕士应具有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等方面,由此也可看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相比科学学位,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因此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与相关专业相吻合。
3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存在问题
3.1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方向发展,是为了培养出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得我国在培养高级护理人员时,更注重培养一些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护理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应与社会接轨,其目的是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我国是2011年将护理学升为一级学科,但目前护理二级学科的设置尚未明确。高校在招生时,按照原有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等方向,再次细化,可分为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危重症护理、神经科护理等。这些细化后的学科方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所需人才、学科发展方向和报考者的意向,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尚需国家进一步的规范和确定。
3.2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理论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对于不同方向的护理学硕士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多数院校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授课,内容与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大致相同,对于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授课内容基本一致,不能按照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科目,并进行单独授课。实践课程方面: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因其实践性,决定了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对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其护理实践能力为重心,同时注重学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W。
3.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源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而引发的质量保障需要[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着既定目标,对被评价对象的属性进行分解、并按重要性确定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其主体框架是评价指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相比较美国、法国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同时,我国对于护理研究生的评价指标的制定,也尚处在探索之中,包括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
3.4实践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方式有待规范临床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学生从进人临床科室,就看作考核的开始,并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各科轮转,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出科之前对其进行病例书写,手术能力,临床操作等的考核[11]。但是,对于护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实践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以病历书写,轮转记录检查,操作技术,护理查房等方式进行考核临床实践能力。如何考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及考核的指标如何定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策
4.1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划分更加精细,对所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方向也更加明确。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髙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我们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目标,确定适合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小目标。
4.2护理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和落实教育原则的实体,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教育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理论+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使用的是“科学-附加”教学模式,整个课程体系是由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构成,“附加”教学模块是由与用人单位磋商后一致认可的相关课程和活动组成科学”模块与“附加”模块两者相互补充,所占比重基本平衡,但“附加”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
4.3开展多种样式的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多以讲授法为主,可在原有基础上,开展例如小组讨论、PBL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可利用网络,增加院校和校际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上相互知道,相互学习。李梦诗等认为在教学实践指导形式上,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更多地参与到实践过程、行动研究、论文指导等相关工作,实现了高校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的共同参与,构建实践基地学校实习与实验研究模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模式。
4.4建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通过政府,社会和自我评价,其中社会评价是主体,政府评价是支持和保障,自我评价是基础,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动态的评价体系,同样,在英国,是以政府和高校双重评价为主,社会评价积极参与方式形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位我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W。我国应在政府评价为主导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努力实现三种评价体系的平衡发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因其实践性的特点,更多的时间是在临床一线工作,采用用人单位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5完善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案国外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实习研讨会、课程讨论会以及临床实习报告;国内一些院校对护理专业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轮转科室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小结、平时表现及相关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另外实习中期的阶段考核,由导师组及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包括笔试和临床技能,但这些具体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复旦大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考核,是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轮转计划完成情况、病例书写、护理查房等方面进行,并且认为从教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6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跨国合作与交流也成为现如今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强调动手能力,但是通过高等院校互聘教师,交换学生、学术交流、开展特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管理模式⑴。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和学习,这对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的教育制度、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各培养单位的声誉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研究生主体的存在价值。我国自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确定的评价标准。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评价环节逐渐暴露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实况,分析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研究生评价的策略。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
研究生培养是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因此研究生质量标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但现行评价标准单一,缺少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一性。自研究生扩招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所以在同一专业内的研究生往往有不同的学历、学习背景,但是现行的研究生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扩招前评价标准,以完全相同的标准评价多元化的研究生。第二,静态化。现行评价标准通常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一些学校规范遵守情况等易于考察的方面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等动态方面的考察。同时,评价标准基本都是从前既定的,很少随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而调整评价标准。
2.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内容普遍单一,主要表现为重学术轻实践。当然,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学术能力是评价研究生的重要方面,但就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从事行政工作或到企业从事商业。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状况,要求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
3.评价方式的滞后性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是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第二年的开题报告及论文的中期检查和第三年的论文答辩对研究生进行评价。纵观研究生三年的评价方式,大多都是结果性和奖惩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过去学习情况的一种考查和鼓励,其结果用于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为选拔、评优、升学、毕业等提供事实依据,不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矫正方法。所以,这样的评价很难关注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不能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这样的评价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4.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研究生一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课程教师。二、三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专业内的教师。忽略了平时与研究生接触多、对学生发展了解比较全面的导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存在。同时,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以及较高的价值判断水平,他们能够也应该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评价,作为被评价的研究生,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同时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导致容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脱离实际、评价不准确及忽视过程的弊端,无法准确评估研究生的发展状况,更无法定位研究生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挖掘研究生的发展潜力。
二、当今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研究生扩招致使评价日益统一化
伴随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也逐年增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尽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不断引进人才、扩充设备,但是伴随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攀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资源如:导师、教室、实验仪器设备等等一些软硬件条件还是捉襟见肘。一个导师往往带很多学生,原来的研讨班等上课形式也无法开展,研究生也开始上一两百人一起的大课,这样研究生的评价也日趋统一化,缺乏多样性。
2.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直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定位于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才,评价也是服务于这一定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完大学教育后选择读研,近几年来,研究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却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直接导致我国现行研究生评价重理论水平、轻实践能力,重学术能力、轻综合应用能力,重整齐划一的标准、轻个性发展,缺乏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导致了一种严重的“供需矛盾”现象。
3.我国学校评价传统的影响
一方面,在我国传统各级学校教育活动中,都强调将学校内部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学生升学、评奖等的依据。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忽视已经具有完全自我意识及一定价值判断的研究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现行的评价体制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原则,不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研究生教育方面,相比美国研究生的高入学率,其取得学位的只占在读研究生的三分之一,而我国现行的评价体制则出现了近乎零淘汰的现象。
三、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多个角度制定研究生评价标准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根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这一方面是指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开展不同的评价。比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技巧,了解研究生的能力、综合科研管理能力、研究生个人综合素质。对以面向职业或实际应用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专业的实践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指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自然科学类学生的评价应不同于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的评价,自然科学更强调实证研究,注重用事实、数据来说话,因此,其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专业内在特点的本质取向。
2.注重研究生评价的全面性
作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必须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是针对目前对研究生的评价注重学术评价相对忽视实践能力评价而言。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为开阔的视野,应对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大体的气氛上应注重制造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气,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学术成果对研究生的意义。除此之外要结合具体情况,重点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强的个体应当是适应社会生活、能解决基本实际问题、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人。因此,研究生评价要根据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丰富研究生评价方式
在选择和使用评价方法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提倡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力求获取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突破长期以来研究生评价过分注重显性知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考查的现象。研究生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和学习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大对隐藏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隐性知识的评价。研究生学习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量化的,因此,不宜量化的若强行去量化,只能离科学更远,学生的活力就会在这种僵化的评价中被忽略。这就需要定性评价,着重深入学生的隐性知识与潜意识,力图全面充分地描述和揭示评价对象的特质。
4.多元化研究生评价主体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各培养单位的声誉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研究生主体的存在价值。我国自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确定的评价标准。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评价环节逐渐暴露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实况,分析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研究生评价的策略。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
研究生培养是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因此研究生质量标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但现行评价标准单一,缺少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一性。自研究生扩招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所以在同一专业内的研究生往往有不同的学历、学习背景,但是现行的研究生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扩招前评价标准,以完全相同的标准评价多元化的研究生。第二,静态化。现行评价标准通常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一些学校规范遵守情况等易于考察的方面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等动态方面的考察。同时,评价标准基本都是从前既定的,很少随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而调整评价标准。
2.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内容普遍单一,主要表现为重学术轻实践。当然,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学术能力是评价研究生的重要方面,但就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从事行政工作或到企业从事商业。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状况,要求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
3.评价方式的滞后性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是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第二年的开题报告及论文的中期检查和第三年的论文答辩对研究生进行评价。纵观研究生三年的评价方式,大多都是结果性和奖惩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过去学习情况的一种考查和鼓励,其结果用于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为选拔、评优、升学、毕业等提供事实依据,不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矫正方法。所以,这样的评价很难关注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不能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这样的评价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4.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研究生一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课程教师。二、三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专业内的教师。忽略了平时与研究生接触多、对学生发展了解比较全面的导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存在。同时,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以及较高的价值判断水平,他们能够也应该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评价,作为被评价的研究生,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同时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导致容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脱离实际、评价不准确及忽视过程的弊端,无法准确评估研究生的发展状况,更无法定位研究生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挖掘研究生的发展潜力。
二、当今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研究生扩招致使评价日益统一化
伴随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也逐年增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尽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不断引进人才、扩充设备,但是伴随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攀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资源如:导师、教室、实验仪器设备等等一些软硬件条件还是捉襟见肘。一个导师往往带很多学生,原来的研讨班等上课形式也无法开展,研究生也开始上一两百人一起的大课,这样研究生的评价也日趋统一化,缺乏多样性。
2.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直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定位于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才,评价也是服务于这一定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完大学教育后选择读研,近几年来,研究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却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直接导致我国现行研究生评价重理论水平、轻实践能力,重学术能力、轻综合应用能力,重整齐划一的标准、轻个性发展,缺乏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导致了一种严重的“供需矛盾”现象。
3.我国学校评价传统的影响
一方面,在我国传统各级学校教育活动中,都强调将学校内部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学生升学、评奖等的依据。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忽视已经具有完全自我意识及一定价值判断的研究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现行的评价体制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原则,不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研究生教育方面,相比美国研究生的高入学率,其取得学位的只占在读研究生的三分之一,而我国现行的评价体制则出现了近乎零淘汰的现象。
三、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多个角度制定研究生评价标准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根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这一方面是指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开展不同的评价。比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技巧,了解研究生的能力、综合科研管理能力、研究生个人综合素质。对以面向职业或实际应用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专业的实践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指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自然科学类学生的评价应不同于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的评价,自然科学更强调实证研究,注重用事实、数据来说话,因此,其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专业内在特点的本质取向。
2.注重研究生评价的全面性
作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必须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是针对目前对研究生的评价注重学术评价相对忽视实践能力评价而言。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为开阔的视野,应对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大体的气氛上应注重制造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气,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学术成果对研究生的意义。除此之外要结合具体情况,重点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强的个体应当是适应社会生活、能解决基本实际问题、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人。因此,研究生评价要根据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丰富研究生评价方式
在选择和使用评价方法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提倡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力求获取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突破长期以来研究生评价过分注重显性知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考查的现象。研究生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和学习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大对隐藏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隐性知识的评价。研究生学习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量化的,因此,不宜量化的若强行去量化,只能离科学更远,学生的活力就会在这种僵化的评价中被忽略。这就需要定性评价,着重深入学生的隐性知识与潜意识,力图全面充分地描述和揭示评价对象的特质。
4.多元化研究生评价主体
作者简介:朱春阳(1975-),男,四川渠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与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44-03
自我接纳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个体爱护和接受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点,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能力、品德、名誉等各方面,都能确认其正面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现实。自我接纳具体表现为对物质自我的自豪,即对自己身体、衣着、财产等的自豪;对社会自我的满意,包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名誉的满意以及对精神自我的愉悦。自我接纳的基础是自我了解,如果建立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则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反之,则使人狂妄自大,失败后又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失去生活信心的状态{1}。自我接纳是个体自我客观化的前提,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国内已有不少关于自我接纳的研究,都表明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张书琴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接纳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相关,结果显示SAQ与SCL-90的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2}{3};刘芳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呈极其显著负相关{4}。但纵观研究可以发现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接纳的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学生层次的不同、社会认知度的不同、自我目标定位的不同、心理素质的不同。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接纳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自我接纳的情况。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问卷273份,有效率90.1%。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二)工具
自我接纳量表(SAQ),SAQ由国内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共l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正向评分依次为4、3、2、1,反向评分依次为1、2、3、4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个因子,量表总分在l6-64分之间,各因子分在8-32分之间。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者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问卷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7和0.9124,重测信度为0.7653。即SAQ问卷有较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能够有效地区分自我接纳的程度差异,对神经症病人与正常人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三)施测过程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不记名填写,以班为单位,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测量。施测过程严格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答卷纸,统一发放,统一收回。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一般情况
从表2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SAQ总分为(41.12±5.3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为(20.55±3.37);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0.57±3.53)。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与自我接纳因子得分非常接近。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影响
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性别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男性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性大学生,在SAQ总分得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我评价因子上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自我接纳因子在性别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是否独生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是否独生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专业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文史类大学生在自我接纳因子得分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上,理工类大学生得分均高于文史类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专业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来源地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得分高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在SAQ总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上,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均高于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来源地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情况在年级特征上的比较。从表3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大三年级的学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最高,大二学生得分次之,大一学生得分最低。即随着年级的升高,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得分是依次增加的,但是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自我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以往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但研究也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果,即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得分非常接近,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今天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恰当地进行自我接纳。由于近几年来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国家对高职院校以政策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时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专业的调整,使其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学生也更加容易地找到工作,这些都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加积极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均高于女性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性的要求不一样,社会要求男性要更加独立,要富有竞争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高职院校很多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具有针对性,需要工作者具有更好的身体素质,这可能导致了女性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水平。独生子女大学生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拥有较好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这样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全面发展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提高了他们对自己的接纳水平。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依次升高的。即大三学生自我接纳水平最高,大二次之,大一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带着“高考失败的情绪”进入高职院校的,是在“无奈”和“不情愿”的情况下走进高职院校的,高考失利的打击造成了他们对自我接纳的水平不高。但随着对学校生活的逐渐适应,社会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很多学生通过专业的调整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擅长所在,毕业之前很多学生就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这些都促使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研究也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来源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来农村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样就使农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比例要低于城市,即使是就读于高职院校,这样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观感受的程度会相对高一些,对自己评价的水平也就高一些。由于本次调查恰逢大三学生离校实习,故大三学生的样本偏小,这可能是造成独生与否、专业、来源地、年级等变量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原因之一,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结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总SAQ、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性大学生在总SAQ、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上均高于女性大学生,并且男女大学生在总SAQ与自我评价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是否独生、专业、来源地、年级等变量在总SAQ、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68.
[2]樊富珉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3]张书琴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35-3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5日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建立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时代引领人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大学生充分考虑个人的性格、能力及事业发展的阻力和助力,做好妥善的安排,通过充分发挥自我潜能,运用各种资源达到探索阶段的生涯成熟,并最终实现既定的理想抱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专业训练掌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倡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大学生面临重大生涯发展选择时能理性思考,增进他们个人职业生涯决策的品质,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为:
首先,使大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概念,了解、接受和发展自我,认识自己的个人特质、个人期望和抱负,认识职业生涯发展信息,建立和完善个人的价值观。
其次,使大学生准确判断自己所偏好的生活形态和工作价值观。
再次,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技巧,能准确界定问题,并运用各种信息科学分析相互间的利弊得失,力求做出最适合的决定。
第四,使大学生通过规划和选择,找出最适合和匹配的生涯路径,同时熟悉职业生涯决定的过程。
第五,使大学生能调整自身特质,适应潜在生涯选项和工作环境,并能拟定完成目标的计划与策略。
最后,使大学生具有面对社会变迁、科技不断发展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含自我评价、职业生涯选项、相关工作经验、寻找工作、职业生涯改变五个步骤。
自我评价是指大学生收集有关自身的信息,包括价值、兴趣、性格、能力、个人特质与期望生活形态等,以协助了解个人和职业选择的关系,探索自我知识与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做出有关职业生涯的决定。其内涵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工作价值观,评估职业抱负和动机水准,描述个人特质等。
职业生涯选项指导大学生探索未来的工作世界,通过做决定的过程进行缜密思考,将选择的职业范围减少到足够小的范围,产生特定的职业选项,以免在选择时被信息淹没,失去方向。其内涵包括:学习进入每一生涯领域所需具备的条件,学习参与和个人兴趣、专业有关的课程实践;探索所需具备的教育和专业、职业训练程度;学习所需具备的工作技巧和经验;规划学科和生涯的可替代选项,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关工作经验指凭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志愿者工作和社团活动等,获得相关工作实际经验,并对本人的职业选择进行评估,做出明确的生涯决定。其内涵主要有:学习、积累与个人兴趣、专业领域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尝试新技巧和多样化的工作经验;决定要从事各项工作的单位类别;评价各种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工作环境、工作职责等;评价实现生涯目标所需的课程、训练和工作技巧。
寻找工作指协助大学生为寻找工作做好准备,开发推销自己的技能并付诸行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申请工作职位。其内涵包括:准备个人简历、求职信、推荐表,并完成申请流程;学习寻找工作的策略,温习申请职位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学习和演练面试、笔试技巧;了解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资助渠道。
职业生涯改变指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后发现本人与选定的专业不适应,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冲突,不得不进行专业转换。其内涵包括:回顾和重新自我评价;通过专业强化和扩散性思考拓展现有的专业;决定是否做生涯改变或促进生涯发展;确定所需具备的新技巧;寻求并获得促进专业成长的其他专业学习、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或实习培训;改变学习、工作之外的生活形态,规划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周密且富有弹性,能够依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独特的眼光,制定前瞻性、长期性的生涯规划,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生涯规划,以有效地掌握未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程原则。大学生生涯规划要对个人的整个生涯过程做全盘考虑,妥善安排,设定生涯目标和理想,科学设计完成生涯目标的各发展阶段的生涯活动。
2、实际原则。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很多,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要有事实依据,不是纯为美丽的幻想或不着边际的梦想,否则可能延误生涯良机。生涯途径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若一定要寻找,只有依靠自己,寻出内心的磅秤,选择自己最可行的途径。
3、具体原则。在生涯规划时应收集生涯发展的相关资料,如自我知识、工作世界的知识和环境等,并安排生涯发展路径,这些步骤必须具体可行。
4、可评估原则。规划完成后,就必须根据规划的内容与进度逐步实施,因此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这样才能掌握规划的执行状况,评估当前的生涯发展进展,并可作为下次修订或制定新规划时的参考依据。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或标准,容易拖延具体行动,并因缺少必要信息、前期准备不足而影响进度,最终无法实现生涯目标。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整合分析
(一)自我分析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由此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以求得发展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自我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将直接导致职业生涯目标的可行度和持久性。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分析必须全面、科学。自我分析不仅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状况、心理素质、专业学习程度、实践能力等自身基本情况的全面掌握,还包括综合自尊取向、才能取向、家庭取向的职业价值观再现、职业能力及适应性的预测。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结合他人评价,正确进行优劣势分析,扬长避短,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做出生涯目标的最佳抉择。
(二)目标的清晰化。大学生在科学的自我分析后,下一步要确定符合自己特性和内在需要的目标。大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选择,首先是对人生目标的规划和选择,目标是行动的依据和指南,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它是一个终生追求的方向。因此,目标一定要清晰、明确,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优化、行为选择和智能的建构。当然,目标的清晰明确不等于目标的僵化死板,在确定目标时,目标应富有一定的弹性,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所需要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结构、经历应该大致相同,否则就无法实现已有资源的正迁移。每个大学生在特定的时空下,所占有的资源是不同的,但是资源的活用,各方面的因素配合恰当,产生一定有利的条件,并善于利用这些条件,能获得更快、更大的成功。
(三)设计的信息化。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对信息的有效掌握是大学生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保证。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求采集信息及时准确,包括自身、环境以及达成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其次,要求科学周密地分析信息,并做出未来的发展预测,确定规划的总体目标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第三,合理运用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合理的部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人与职位相协调。
(四)评价的多元化。成功的职业生涯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追求的目标。由于社会职业和人的素质、价值取向的差异性,职业生涯的成功因人而异,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的人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和声望,有的人追求财富金钱的拥有量,有的人追求工作内容的丰富化等等。同样,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生涯成功的含义,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与方向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但总体来说,职业生涯成功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判定的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对职业成功全面评价,必须综合考虑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因素。
成功和失败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大学生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涉及内心及行为的一种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的主线就是“侧、定、学、干、评、发”。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发生需要、动机、主动性活动、自我建设、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过程的关键在于自的获得,获得自就是掌握住自己的主动性。控制是一种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选择、自我决定可能会形成更大的自治。这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种连锁过程:自我意识的表现自我建设自我控制及个人发展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以大学生好的就业为终结,而是为其提供一种“自我组织学习体系”,促成主体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人的身体潜力、精神潜力不断被开发。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背景 2005.9-2007.7 企业管理(管理学硕士)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第四(共37人) 主修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管理、房地产投资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司理财、企业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等实习报名客户,确认客户基本信息;审核客户填写的调查问卷,提出初审意见,并电话联系客户解决初审问题;带领数据小组,进行最终数据的调整、分析;协助负责人,整理并完善薪酬调查的部分流程,给出整改意见;本段对工作内容的描述比较完整清晰,但是后四个内容是对第一个工作内容的详细描述,将不同级别的内容以同层次的方式表达,可能会被认为逻辑不够清晰,同时篇幅过长。 修改建议:电话确认报名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调查问卷;运用SPSS等专业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并完善调查流程。 上述内容也可以用以下方式展现:电话确认报名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调查问卷,运用SPSS等专业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并完善调查流程。 实习收获:全面了解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等知识,全面了解了薪酬调查的流程;提高了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特别是电话沟通的能力;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锻炼了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适应了加班赶任务的工作氛围;在带领小组时,指导新来的同事、鼓励大家积极寻找创新的工作方法、对小组成员的点滴进步给以表扬,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为小组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心理基础;在部门活动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得到了很多来自上级和同事的鼓励,同时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将实习获得的收获总结并体现在简历上对应届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展现自己的方式,但一定要注重总结的提炼、归纳和针对性(针对所应征职位的需求)。 修改建议:全面了解薪酬结构和薪酬调查流程;提高了人际理解及沟通、问题解决、压力承担等能力;锻炼了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协同工作的能力。 2006.5-2006.6 ****货运公司客户服务情况调研——为导师提供实证资料
工作内容:作为调研小组负责人,制定调研时间表,网上招聘调研人员;问卷编写、分析、整理,调研工作统筹。 实习收获:锻炼了团队组织和领导能力,实践了调研过程的步骤。修改建议同上。 2006.3-2006.5 ****咨询公司——商务部下属咨询公司 工作内容:作为项目助理,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电话调研,调研资料整理和分析;撰写项目报告。 实习收获:掌握了电话调研的技巧,加强了办公软件的使用技术。修改建议同上。 社会活动 2005.9-2006.9 研究生会体育部 工作内容:组织本学院同学参加市级、校级体育比赛,曾组织参与的比赛有: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校春季运动会、校羽毛球比赛、校女子篮球赛等;积极开展学院体育比赛,例如院排球比赛、院拔河比赛等。
收获:增强了面对大型活动时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研究生会体育部中的工作内容是HR很容易具备的常识,不必详细罗列具体内容。 2003.9-2004.5 军训小教官 工作内容:进行队列训练、教叠军被、唱军歌等,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大一新生以帮助和指导。 收获:锻炼了意志品质,每周出操三次,5:30起床,从未迟到。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把自己大学几年中的经验与他们一起分享。对于这类实践经验,除非确定其与应聘职位的素质要求之间有直接关联,否则不必出现在简历中。 2003.8-2005.6 团支部书记 工作内容:制定班级制度,抓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策划团支部活动,如推荐同学入党、定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为即将入党的同学准备材料;组织春游、确定春游地点、联系住宿、景点前期考察等;组织策划班级聚会、撰写聚会计划——选择游戏、安排工作人员、挑选聚会地点、会场组织等。 收获:班级荣誉:“优良学风班”、“军训先进班集体”、“乙级团支部”毕业生
国家二级(C语言) 熟练使用office软件,会使用ERP软件 自我评价 谨慎,稳重,可靠而真诚,做事投入,毫不矫情,对事对人都有着一股内敛的热诚,实际、不屈不挠、宽大、喜欢并善于思考,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校篮球赛女子组第二名),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喜欢运动,比较拿手的项目是羽毛球。 自我评价务必简洁且应与应聘职位要求相关。目前多数企业对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学习能力、责任心等比较看重,可结合自己的特点撰写。 修改建议:真诚、内敛、专注;优秀的思维、沟通和学习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管理潜力。
二、牛津大学实习教师PGCE培训模式的诠释
牛津大学PGCE课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和实施的主要为那些已经取得学士学位证书,并且拥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所设置的为期一年的实习课程。通过大学学习和中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成为合格的教师。其课程设置包括英语、地理、历史、数学、现代外语、宗教、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PGCE课程随着英国实习教师培训改革的深入,不断得到完善。
(一)在课程设置上,PGCE培训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牛津大学PGCE课程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尤其重视教学实践,即大学理论学习与中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循环式PGCE课程计划。第一阶段,实习教师首先要在第一所合作学校里有一周的适应期,对在职教师进行观察,实习教师们将得到在职教师关于学校生活的详细指导。此后,实习教师主要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此期间,实习教师要不断与第一所合作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观摩教学,独立学习并进行自我反思。第二阶段,实习教师要重点在特定的合作学校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英国教育部1992年的第9号公告规定,实习教师“必须至少在两所学校中进行实习,以体验不同学校的具体教学实践和管理方式,并从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第三阶段实习教师课程主要侧重于实践,这为实习教师入职后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课程计划致力于使实习教师获得不同的经验和知识,既有来自高校的理论知识,也有来自中学的实践指导。它突破了传统的大学主导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方式,使实习教师在不同情境下交互使用、反思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正如麦金泰尔(D.McIntyre)所说,这种课程计划具有“合作双方互补,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知识,灵活”等特点。
(二)在培养方式上,PGCE培训模式采取了大学与中学合作的“双导师”制
牛津大学与27所中学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实施PGCE课程,旨在培养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中学实习教师。牛津大学PGCE课程须由大学课程导师(universitycurriculumtutor)、校本课程指导教师(school-basedcurriculummentor)、大学导师(univer⁃sitygeneraltutor)和校本专业导师(school-basedpro⁃fessionaltutor)合作开展。由中学来制订具体实习计划,大学高度重视合作伙伴并紧密参与到课程制定的环节中去。大学导师频繁地到实习学校与实习教师进行交流以确保他们能及时地取得进步,实习教师能及时得到来自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和专业导师的有效反馈。几乎所有实习教师都能达到预期要求,有的甚至超过预期要求。若有实习教师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将会很快被检测出来并被给予迅速、有效的干预措施。当实习教师遇到教学或实践困难时,大学导师也会迅速地察觉到,这样就保证了实习教师在培训期间取得长足进步。大学导师与中学指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注重相互沟通、配合,常规指导教师(regularmentor)和专业导师(pro⁃fessionaltutor)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及时沟通,指导教师(mentors)高度重视学科会议在探讨教学和实习教师例常活动方面的讨论,以便在实践中很好地指导实习教师。在这个阶段,指导教师使用“观察与反馈的方法”(observeandfeedback)帮助实习生取得进步,通过小组交流引导实习教师深化理解、反思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是在师范院校进行实习教师培养,在中学进行在职教师培训。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相分离的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而大学与中学合作教育实习模式便可以解决这一弊端。实习教师既能获得来自大学教师的理论指导,又能吸取来自中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再经过自己的实践和反思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此不断循环,形成反思性的实践知识,使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实践技能与技巧整合贯通,从而对教学和学生有一个新的理解。
(三)在培训效果评估上,PGCE培训模式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
牛津大学PGCE课程评价安排在整个课程的最后6周。一是实习教师采取自我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方面的表现、课程实施期间所取得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实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大学课程导师、中学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普通大学导师和校本专业导师通过对实习教师培训效果进行反馈,不断监测职前培训课程的有效性,并综合考查实习教师的培训结果。此外,为了保证实习教师的培训质量,除了“大学—中学”合作伙伴的内部评审制度外,英国教育标准局还实施了外部评审制度。在学校层面上,教育标准局通过定期独立视察、公共报告与提出独立建议来实现对实习教师教育的外部保障,因教育标准局根据评定结果进行经费划拨与教师名额分配,这种厉害关系促使高校和中学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在教师层面上,对大学、中学指导教师的指导、培训质量进行检查,并公布实习教师培训检查报告。大学与中学合作的方式增加了大学导师走访学校并参加基于学校指导和专业导师参与的会议的机会,大学导师与实习教师的讨论以及实习教师在大学基础培训的反馈不断监控课程的有效性。总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为培训质量的提高、促进实习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PGCE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实习教师培训应建立大学与中学合作的培养机制
牛津大学与中学合作的优势在于:
1.合作式的培训方式重新确立了中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其在实习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促进了中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发展;大学在培养实习教师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中学的参与和指导从而提升了办学质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2.中学教师引导实习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实习等活动,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大学教师为实习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双方共同帮助实习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牛津大学为鉴,我国在实施实习教师培训课程时应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密切联系,建立伙伴关系,中学要摆脱过去只是作为学生理论知识验证基地的角色。同时,明确大学和中学教师的职责,尤其突出中学教师的辅导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作培训的协助者。
(二)实习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应凸显实践取向
牛津大学PGCE课程无论是课程的计划、学时分配,还是导师的设置、监督和指导均突出实践取向,鼓励实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独立学习并进行反思,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改进教学,从而促进自身长期的专业发展。借鉴牛津大学做法,我国实施实习教师培训课程应重点突出其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应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在课堂上,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立足于学校教学,充分发挥中学的实践资源。在课时的分配上,也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给实习教师更多机会参与教学实践与反思,使他们以学徒的身份深入课堂,接受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与反馈,为实习教师取长补短提供渠道。
大四自我评价1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学到很多,也进步很大。从进校的那一刻起,我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参与学生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得到同学及老师的肯定。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也百折不饶,专心探索,常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在校研究生课题实验工作,不仅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思想上,政治立场坚定,关注国家时事,我时刻勤勤恳恳,不骄不躁,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常利用空余时间上自习,去图书馆充电。爱好学习,专业成绩优良。收获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想这将使我终生受益,使我更能面对知识社会的残酷竞争。
现在坚持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其他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管理等类的书籍都广泛涉猎,另外热爱书法,坚持练习,也常常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常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在校研究生课题实验,使得理论知识和时间能力都大大提高!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且能运用自如,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已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
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不攀比。时刻以一颗真诚,热情,平和,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母校的培育!坚持体育锻炼,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乐于关心同学,帮助同学,是每一位同学的知心朋友!用自己的言行给同学们起好表率作用!懂得生活,懂得做人,懂得处世!
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曾担任宣传部部长兼学习委员职务,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大力支持,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热爱文艺主持,曾主持过__晚会,也曾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过书法社团,参加过学校的文学社,善于沟通,善于与不同的人共事!因各方面表现突出,曾获得“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
四年的学习,有很多收获也有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屈不饶,努力奋进!争取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四自我评价2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回首过去,从入学时的懵懂少年,到如今踌躇满志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四年的成长,在此作一个评价。
在学习上,由于高考落榜带来的灰心,曾有一阵消极,为珍惜这学校所给的学习机会,用从未有过的拼搏的精神学习自己的国贸专业,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网络和办公软件来充实自己。并在学校得到了肯定连或三年学校的奖学金,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性情太直率了,需要处事冷静稳重才好。我对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对人友善,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四年里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我可以用热情和活力,自信和学识来克服毕业后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协调,管理能力去完成今后的美丽人生!
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获得大家的认同。另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求学期间,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取得进步的动力。除了必修课程外我还自学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并制作了自己的个人站点。在英语学习上,我坚持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自己的科普知识和阅读能力。
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状态,这些都是我将来工作的重要本钱!
我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20__年应届计算机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漫漫人生路。
大四自我评价3回顾大学四年,我通过良师的指导和自己刻苦学习,已具备了文字处理和写作能力,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工作的良好习惯。成为一个合乎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对自我作个评价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品德上
本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纪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以务实求真精神热心参加学校的公益宣传活动及爱国主义活动,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广泛接触群众,联系群众,达到了做一名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在学习上
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勤奋学习,阅读大量书籍,掌握了中文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文字处理和写作,20__年_月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
三、在学习上
认真负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有一定的组织,交际能力。在生活上,作风正派,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强。本人平易近人,与人相处融洽,一向刻苦耐劳,勇于拼搏,并将时刻保持这种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四年来塑造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充满自信的我。
我相信我会在将来的工作中使自己四年来所学知识能更好的用于实践,回报社会和国家的培养,作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没有的,只有更好的,生活需要不断努力!
大四自我评价4转眼间,我已经要大学毕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自我评价如下。
思想上,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首先,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除了经常看电视、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外,我还自觉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理论学习还要在行动上落实,注重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荣誉。通过以上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在业务上,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力求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养成了对于实践的东西接触的少,对于许多基层问题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依靠自己认真的学习,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
学习生活上,完成了学生角色的转变,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努力开展工作。初次实习,由于离家较远,且对生活习惯一直不适应,造成工作学习的耽误;也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辨证的看待问题。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
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的较差;工作任务能认真完成,但积极性不够;与领导和同志们思想和工作业务交流不够;自己的整体素质和业务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也深知,在业务知识上,与自己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认真评价经验教训,克服不足,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大四自我评价5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现在我的学业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启程下一步的路,我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做了一个毕业评价。
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我没有让自己失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奖学金,特别英语考试每次都是班级第一。由于所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因此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我的实践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这些都让我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因此我依然十分乐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11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