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后勤工作计划

高校后勤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4 04:07: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后勤工作计划

篇1

M高校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N高校和L高校两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合并前期,N高校尚未完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按照旧的体制运行;L高校则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开展了后勤改革的相关工作。M高校成立后,经过多次省内外调研,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实行甲方监督与乙方服务相结合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后勤处代表学院(甲方)对后勤服务进行宏观规划、监督与管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后勤总公司(乙方)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学院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甲乙双方以合同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协议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在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1.后勤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M高校组建以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两所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整合。但后勤正式职工中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观念更新不够、技术水平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而占员工大部分的聘用工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抱有“打工”心态,流动性较大。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学校后勤员工整体素质较低、技能水平不高、后勤服务输出水平偏低、保障能力不强。另外,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常常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导致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各种小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

2.市场经济对后勤员工的负面影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指从根本上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使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规律要求的方向发展。高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后勤职工难免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的动机和行为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削弱了道德精神,一些人只顾追求由竞争和效率带来的物质上的富足,变得见利忘义,甚至为了捞钱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这些现象严重削弱了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无形中影响了后勤服务功能的增强。

3.社会化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社会化在影响后勤工作者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把高校后勤推向了市场,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社会上的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密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原本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同时,大学生在与社会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出现在心理和感情上游离学校的倾向。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增强

1.明确后勤育人目标,优化育人环境

首先,各高校要重视后勤的特殊地位,明确育人目标。 M高校后勤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召开了全校范围的后勤工作研讨会并达成共识:虽然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但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后勤服务对象仍然主要是学校师生。为学生服务,就应该具备育人功能,承担育人责任。因此,M高校后勤管理方把“三服务、两育人”作为工作宗旨,提出后勤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变管理为教育、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育人,把服务育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其次,要注重环境育人,美化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M高校后勤管理方高度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始终把绿化美化校园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校园绿化管理方面,后勤管理方根据实际制定了系统的绿化规划方案,同时依据目标任务,结合绿化模范单位标准努力工作,营造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温馨氛围。

2.主动提供亲情化服务,注重以情感人

可以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无时无处不涉及后勤服务。后勤管理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事抓起,积极应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改善设备设施,为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要加强安全卫生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尽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要主动提供热情服务,给予学生无私帮助,让他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M高校积极吸纳餐饮公司进入学生食堂,在为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原材料上涨等问题,既保证饭菜质量,又保证学生食堂健康运营。

2009年,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战役中,M高校后勤全体职工始终战斗在抗击甲流的最前线,废寝忘食地工作,使该校甲流形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其间,学生也都理解学校的各项措施,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做好甲流防控工作。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在那时得到了充分体现。后勤职工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精彩的一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耳濡目染中受到和风细雨般的道德洗礼,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

3.引导学生参与后勤服务,强化育人效果

M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在后勤服务工作中,通过后勤热线、意见箱、贴吧等多种方式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举行听证会,与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制定、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管理约束机制当中。此外,M高校还通过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长跑比赛、校园健康行等活动营造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氛围,推动了后勤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M高校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针对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强的特点,主动与学工部门配合,成立了饮食中心膳食委员会和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在学生饮食和宿舍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M高校后勤管理方还创造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平台。

4.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打造育人团队

提高员工素质不仅是高校后勤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后勤工作增强育人功能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M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在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上岗条件及相应待遇的基础上,采取“公开、公平、择优录用”的原则竞聘上岗,明确职工在岗位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把一批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后勤工作岗位上来,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M高校通过完善相应的员工培训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优化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不断强化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广大后勤员工精于技术、善于经营、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为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一、高校后勤工作的简介

高校后勤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分为以下几类:卫生、安全、餐饮、学习管理、维修设备。在卫生方面,后勤工作是打扫寝室、教学楼、图书馆和校园内的垃圾,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保持整洁,还要对校园内的绿化建设进行管理,促进美丽校园的建设;在安全方面,后勤工作是及时处理校园内的突发事件,在夜晚进行巡逻,保障学生校园生活环境的安全;在餐饮方面,后勤工作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有营养的食物,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习管理方面,后勤工作是保障图书馆的及时开放和图书的及时更新,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在维修设备方面,后勤工作是及时对公寓的电器设备和损坏的桌椅及时进行修理,以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

二、高校后勤办公室科学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概述

高校的后勤办公室要科学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制度化、精细化、程序化、高效化。制度化就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照制度办事,有明确的奖惩措施;精细化就是合理的分配工作,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程序化就是后勤办公室的工作要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计划进行,不能无规律的发展;高效化就是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后勤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相关工作者要对高校后勤办公室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高校后勤办公室管理的特点

高校后勤办公室管理有以下两个特点:工作多,任务重。工作多是指后勤办公室要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及时与领导和师生进行沟通,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而且要紧密的联系学校各个部门。任务重是指后勤工作人员队伍比较庞大,素质高低不等,不便于管理,而且学校寝室、餐饮等方面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

四、高校后勤办公室科学管理的方法

(一)加强培训与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后勤办公室要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后勤办公室可以举办一些培训活动,或者举办一些思想道德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后勤工作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可以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便于办公室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改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手段

学校后勤办公室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还要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手段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后勤办公室既要对各个部门后勤人员进行管理,还要为师生服务。但是许多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差,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并不能体会到其工作态度对师生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后勤办公室要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人文教育,加强他们与师生的互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四)注重工作细节,提高工作目标

高的工作细节能够促进工作的不断完善,而更高的工作要求能够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因此后勤管理把办公室要不断完善工作要求,提高自己的工作目标。后勤办公室人员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及时进行解决。还要及时的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联系,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促进学校更好的建设。

(五)加强程序管理,完善工作计划

篇3

作者:赵林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后勤管理队伍中只能在数量上占到优势而不是在质量上占到优势,大多数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有限,自身素质较差,管理认识不足,可持续性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工作水平,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与时代脱节,发展出现了障碍。其中的主要表现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现象,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后勤专业知识的人员数量极少,且专职后勤工作者中也大都存在知识老化的现象,其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尚需提高,而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后勤工作基础设施陈旧,技术手段落后高等学校是传授和创造高新知识和技术的前沿阵地,教学和实验设备、技术设备十分先进,但高校的后勤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大多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传统方式方法上,与现时代的高新技术形成很大的落差。计算机是实现后勤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设施,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院校,计算机已基本在管理层得到普及,各系都用上了高档次的计算机,甚至有的部门还不只是一台。而后勤部门在此方面却显得相形见绌,用的是低档次的或者是别的部门淘汰下来的微机,更甚者有的后勤部门连一台微机也没有。至于多媒体设施、扫描仪、刻录机、服务器等其他设施,更是大多数后勤部门可望而不可即之物,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资金紧缺;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领导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分配不合理造成的。

努力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在保证整个高校顺利运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要努力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后勤人员的管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勤人员还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服务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确立自己在整个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后勤部门信息化发展高校的后勤部门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推进信息化的建设,传统的后勤管理较为落后,不仅工作内容较多,而且容易出错。所以要积极加快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后勤工作,实现后勤管理、检索、利用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加速后勤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第一、加快高校后勤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后勤信息的网络化。网络以其高速的信息传递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同时也打破了在传统沟通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管理原则。因此,各级后勤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后勤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后勤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建设高性能的后勤信息网络,加快后勤信息加工处理的现代化步伐,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将后勤信息公布于网上,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后勤信息的网上服务,我们应抓住机遇,有计划、分步骤地步入高校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接待网上的来访者。这是实现后勤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知识经济对后勤信息需求的必然措施。第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后勤信息的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管理,首先要求后勤信息处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但就各高校后勤部门目前现状看,标准化工作做得还不够,比如后勤的统计、著录、标引等虽已有国家标准,但许多后勤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未按标准执行。在现代技术与设备方面,如计算机数据库设置,后勤信息载体格式和转换标准,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等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高校后勤部门开发和购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形式各异,难以兼容。为此,应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有国家标准的应实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暂缺的,按照标准对后勤数据进行规范的加工,以便实现联机联网及后勤信息资源共享。

高校内部开展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传统的管理手段与知识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时展需求,所以,学校内部要经常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对这部分后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工作需求以及服务水平。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学历与非基础的高起点的教育形式,是后勤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后勤学历教育的一种延续和完善,它是使后勤工作者形成创造力,取得创造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后勤工作者实现智能更新和改组,保持和发展创造力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弥补学历教育中的不足,增新和拓宽后勤工作者的知识面和创造力。因此,培养高素质后勤人才队伍,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并把它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使后勤工作者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50-01

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不同于一般文字材料的文献资料,它是特定的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或另外搜集的材料,它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后勤档案的保存应更加注重其原始性,因为它是记录学校后勤管理、服务、项目建设、后勤经营等活动的最直接的信息资料来源。

一 高校后勤档案的重要性

1.档案是高校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校后勤档案是后勤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和信息资料来源。如水电工程的线路铺设布置,如果没有保存原始的档案材料,一旦出现故障就难以维修与维护,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影响教学科研及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档案是制定后勤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后勤工作环环相扣,下设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每个部门的档案都对日后的工作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特别是后勤领导干部的换届,如果不借助于之前搜集整理归档的档案资料,就无法全面了解历年来后勤的发展状况,就无法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

二 高校后勤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档案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可或缺的,它为高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起到辅助作用。

1.领导不够重视,档案意识淡薄

高校后勤档案建设在高校各项档案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领导一般着重抓其他教学科研的档案建设,对后勤档案疏忽管理。认为学校教学科研占第一位,后勤为后方基地,从而导致档案保管意识更加淡薄。同时,基层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注重后勤的经济效益,认为档案可有可无,殊不知,常常逢领导换届之时档案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2.兼职档案员未受过系统化的档案业务培训

一般高校后勤档案自行管理,下属中心设有兼职档案管理员,但他们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档案培训,使档案工作存在漏洞,部分该存档的材料流失,未及时归档;兼职档案员往往为临聘人员,因流动性较大又疏于学习,造成了兼职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这一概念模糊不清,对哪些文件材料应当归档较为盲目,无法保证归档的规范、整齐和美观。

3.收集材料归档难

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后勤模式为甲方乙方,学校立项维修工程等下属中心上报至甲方,之后立项维修的相关材料直接在甲方归档保存,作为乙方的后勤集团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进行留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以后相关资料的查找、追溯。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员未注意对遗漏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某些档案材料的价值因不被认识而遗漏;或未对工程档案材料进行及时收集,从而导致档案不完整。

三 如何加强后勤档案工作

1.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意识

首先,将档案归档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或是职责范围中去;其次,在集团内部通过年终考评或是服务质量考核中增加关于档案建设归档的一项,根据完成质量评比,进行奖惩,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管理,保证档案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努力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的潜在价值和长远作用。

2.定期培训,交叉检查

第一,组织下属部门档案兼管员定期培训交流,规范整理档案的方式方法。由于高校后勤流动性大的特殊性,后勤部门应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新进的档案兼管员熟悉业务、老档案兼管员更加精通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基本标准、档案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收集整理范围等。

篇5

[关键词]

高校;后勤管理;管理体制

高校是培养高技能知识人才的地方,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方面技术人才的任务,那么作为高校保障工作的部门——后勤部门,要保证高校的教师能有一个安心科研、安心教书育人,学生能有一个安心学习、安心创新的活动场所。后勤服务涉及学生的生活、购物、医疗、自习等,涉及教师的科研、生活、上课等范畴,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可见一个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其他部门的有效运行。下面就目前高校的后勤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后勤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提供帮助。

1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随着科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后勤管理工作也不落后,高校借助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1高校后勤管理取得的成绩

1.1.1初步建立了一套后勤管理体制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新的后勤管理模式,即成立了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采用一分为二管理体制,确立后勤管理处为管理部门,后勤集团为服务部门,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执行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技术指导等职责,后勤集团为全校教职工提供教学、科研、生活、住与行等方面的服务,这样既有监管机构,又有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服务并存,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为全校教职工及学生服务。

1.1.2初步建立了一套企业化的运行机制

在高校的运行机制下,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运行机制。例如建立详细的质量监管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与绩效考评制度,明确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以制度指导工作,避免在工作过程中随意做事,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1.3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随着后勤管理改革的进行,基础性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在服务方面,制定出了各个岗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岗位的具体要求,使以后的工作有据可依。在工作流程方面,编制一套适合高校的工作流程,简化了工作环节,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快速、更有效、更通畅的进行,能很好的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服务。

1.1.4在管理工作中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引进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管理体系,把日常的各种办公内容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信息平台反馈制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反馈,由专人负责,及时查看,简化解决问题的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2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后勤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在高校机制体制的引领下,后勤管理部门也建立了一套管理体制,但这些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仍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

1.2.2后勤人员队伍建设的不合理

对一个部门来讲,建立一套结构合理、数量适中的队伍是必要的,后勤管理部门也不例外,但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后勤管理队伍中,管理人员的学历不是很高,且由于后勤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周末和假期经常出现加班加点的现象,及校领导的不重视,造成后勤部门引进高学历人才方面具有很大困难,导致后勤管理部门人员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不能形成合理的管理梯度。

1.2.3后勤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

对于任何一个部门来讲,思想观念和工作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后勤管理部门来讲,这点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各个方面的,例如:后勤部门的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却没有任何报酬;后勤管理人员的晋升途径不是很畅通;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后勤管理人员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等,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2高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缺乏务实的管理意识,管理过程形式化

对于大部分的后勤部门人员,乃至其他部门的人员来讲,在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与年终的实际结果之间总会存在差距,究其原因发现很多的工作计划都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坐在办公室根据以往的情况,查找资料,总结出来的,有的甚至是由于领导催的比较急,应付领导随意编写的(编写的人主观认为最后不会以这个为准),这就使工作变成了形式,往往造成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另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问题导致得过且过,对实际效果要求较低,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缺乏务实的管理。

2.2缺乏有效的晋升与培训途径,职工积极性不高

对后勤职工来讲,开展的培训相当少,就是有,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参与,后勤人员的晋升渠道也不是很畅通,还因后勤大部分人员是合同制工人,其待遇普遍偏低,高校对这部分人也不是很重视,造成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2.3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造成服务滞后

目前,高校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任何问题并没有进行提前预防,就是出现了问题,业只有在别人告知了以后才知道,甚至在被告知后,还出现互相推诿的问题,推卸责任,最终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3高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

每个高校的后勤部门管理人员,特别是后勤领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每个部门都应该走出去再走进来,多多调研,多多讨论,编制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

3.2注重后勤职工的队伍建设

关于后勤的职工队伍,后勤部门应全盘考虑,根据具体岗位确定实际需要哪些技能人才,上报校领导,建立一支素质较高,技能较高的后勤管理队伍,只有这样,在做什么事情时才会得心应手,才能有的放矢。

3.3提高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技能人才引进后,还要想尽办法留住这些人才,想尽办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增加合同工人的工资,加班根据加班的时间发加班费,可以加强后勤管理部门人员的思想教育,多参加各方面的培训,学校领导多给予重视,开辟后勤管理人员的晋升渠道等方法,提高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后勤管理部门也应该顺应社会潮流,引进一套适合自己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这样的平台可以做到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提前得到预防,就算没有预防到位,出现问题后业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不用在让学校的其他部门有问题时到处乱跑,也不会出现有问题时不知找谁解决的现象。

3.5加大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度

执行力对于一个管理部门来讲特别重要,后勤管理部门也不例外,因此在高校后勤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流程来执行,只有这样,才可以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好一个部门。

3.6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高校的后勤部门既类似于其他部门,又不同于其他部门,它是具有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的综合体,所以对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来讲,如何进行好的服务、如何控制经济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细化成本,如何节约成本就变得更为重要,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来进行控制。总之,对高校的后勤工作来讲,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可以发展下去。

作者:姚正军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春阳,胡勇军,黄书诗.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研究[J].高教探索,2014(6).

[2]董玉梅.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3]王丽楠.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篇6

后勤工作对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但仍有许多学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和观念落后,导致后勤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和部署,工作缺乏条理性,无法为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势必影响职业院校的发展。当前,职业院校后勤管理正朝着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人是后勤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因此,要构建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切实考虑职业院校后勤员工及师生的需求,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

一、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一)职业院校后勤管理综合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主要指在管理过程中应切实关注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其内容丰富,包括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尊重人、为人提供发展平台等。人性化管理不仅要求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才能,还要尊重被管理者的需求。

(二)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特征

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主要针对员工与师生,因此,必须以“教”为基本原则。其次,要注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职业院校后勤为广大师生服务,是基础性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企业管理,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应关注社会效益,即满足师生的需求。再次,要跨行业运作。职业院校后勤管理涉及医疗业、饮食业、物业等,具有较强的跨行业特点。最后,具有人性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特点。当前,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广泛应用了全自动洗碗机、校园一卡通等,极大地提升了后勤管理的效率,能更好地满足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

二、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职业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还处于转型期,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准则、依据和方向。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压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后勤管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秉持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后勤作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教学、科研都有重要影响,它包括物资设备、总务基建能技术后勤和生活后勤。具有鲜明的保证性、基础性和先行性特点。若没有高质量的后勤服务,职业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就无法有序开展。而若要提升后勤服务的效率,不仅需要硬件支持,还需要软件支撑。所谓的“软件”主要指员工的服务理念、管理观念、专业素养等。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创建和谐校园。

(三)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要求

后勤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同样具有保障作用。后勤的任务不仅是为教学、师生、科研服务,还要做好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工作。若职业院校后勤人员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崇高的思想修养、优良的品德作风做好后勤工作,就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但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后勤多实行统管统分模式,在经验、人事、财务等方面过分依赖学校,同时,后勤员工也多为教工亲属、学校分流改革的部分员工,他们大多抵触行政管理。因此,只有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才能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完成服务育人的任务。

三、人性化管理在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约束后勤部门的行为,其次要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后要约束资源使用者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后勤自身的行为约束,主要表现为规范管理。近年来,职业院校后勤逐渐出现社会化趋势,大部分职业院校后勤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后勤部门要结合事业单位相关条例,以及职业院校的相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只有增强后勤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才能提升后勤工作效率。对后勤资源使用者的约束则是针对全体人员而言的,若要提升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约束师生和后勤相关部门的行为。职业院校后勤部门管理学校的餐厅、宿舍和教室,涉及到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构建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以人性化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管理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氛围。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各项后勤服务技能,以增强后勤服务的规范性和条理性。此外,后勤管理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与教师、学生、领导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据此调整管理计划和方案。同时,还应促使后勤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确保他们能熟练操作后勤管理中的各项智能设施,增强后勤服务和管理的时代性。

(三)加强员工培训

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后勤部门加强员工培训。在新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后勤组织应当向着学习型组织发展。后勤部门应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完善培训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再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比如,职业院校后勤部门可邀请优秀员工开办讲座,或组织员工到其他单位后勤部门参观、学习、交流。指导员工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在培训中加强自我教育,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后勤服务涉及面较广,因此,需要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沟通交流。在后勤服务中如果缺少沟通,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引发后勤人员与学生、教师、同事的矛盾。因此,一方面,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减少其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后勤人员也要加强与职业院校师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据此调整工作计划,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进而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关心后勤员工,了解其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引,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着力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此外,还可邀请学生参加评选服务标兵、食堂采购、质量监督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后勤服务的内容,进而增强后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沟通。同时,后勤管理还应根据时展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为后勤职工及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春阳,胡勇军,黄书诗.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研究[J].高教探索,2014(6):26-28.

[2]赵守政,苏衍萍.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164-165.

[3]侯敏,赵增弘.浅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9,5(1):31-32.

[4]张丹平.浅谈高校后勤在服务育人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249-250.

[5]潘春波.以人性化的后勤服务构建和谐高校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7(3):82-84.

篇7

后勤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最多的服务,所以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进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校原是一所普通农村完中,学生最多达3500人。目前,是乡镇中心初中,共有22个班级,师生近1000人,学校在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的同时,始终紧抓后勤服务建设。所以在全县乡镇初中无论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均居前列。本人在后勤管理工作已担任多年,着重在如何搞好后勤管理工作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后勤管理应增强“服务育人”意识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一切工作人员都是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后勤部门一切工作都必须用服务育人来衡量自我。学校后勤部门是提供学校运转一切的服务,它是全校后勤服务保障系统的根据地。后勤工作无不涉及到人、财、物的节约管理,包括水、电、食物原材料、实验设备及用品等等。在后勤管理中进行节约型教育和实践对于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大课堂。改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在后勤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教育和宣传,从后勤管理工作中真正实践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可以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有利于学校资源的高效利用,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后勤管理应突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在后勤管理中应做到:一是要注意超前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先行一步,超前准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转换以及时令季节的变化,提前安排后勤工作,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做到服务工作主动及时。二是要增强预见性。常规性的后勤工作可以超前准备,而对一些非常规性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加观察,未雨绸缪,尽可能多一点“先见之明”。三是要考虑周密性。后勤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要做到周密细致。例如每年的高考、中考、会考等大型活动,我对所需车辆、生活用品、住宿等都作了细致的安排,从而稳定了师生的情绪,确保考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重在“营养午餐”上作文章

我校虽是一所乡镇初中,但中午就餐师生人数接近八百人,为此事务处工作是后勤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搞好学生营养午餐让学生满意,又让家长满意,是我们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这里着重谈谈大锅菜如何制作。

首先,做好大锅菜,必须要有一定的刀工,应做到大小、粗细、厚薄均匀一致。比如土豆丝炒菜椒、炒冬瓜片、茭白丝,你切的不均匀那怎么炒,炒出来能好吗?自然就不好吃了,所以要提高大锅菜的质量就必须先提高刀工技术,这些是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良好的根基,谈何成为高楼大厦。

第二是搭配。配菜是根据菜肴品种和各自的质量要求,把经过刀工处理后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料和辅料适当搭配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菜肴原料。配菜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菜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也决定菜肴能否协调。例如烧红烧肉可以加油面筋、水笋、莴苣等,荤素搭配;在做肉圆时加些荸荠、山药、生粉、芋头、鸡蛋等配料做出的肉圆鲜嫩味美、爽口,多吃不腻。在烹调方式上,既要有红烧、白水、又要有清蒸,还要配以焖、烩、炒、油炸等进行调剂,在调味上尽量本着大众皆宜的原则,如甜酸味、香甜味、清香味等。

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营养,同时给学生、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四、后勤管理应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老师、学生参与管理

后勤工作遍及全校,与师生员工息息相关,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是十分关心的,他们最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他们最了解财力物力的合理安排。充分依靠群众参加管理,就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后勤工作只有把用钱用物和管钱管物结合起来,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工作做好。

1.走群众路线

后勤管理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了使后勤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们应当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到课堂、教室、饭厅转一转,看一看有什么新情况,听听有什么呼声议论,问一问有什么要求,交谈一些情况,请教一些问题,必要时,还要召开部分师生的座谈会,征求意见。这样经常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后勤工作做得更主动。

2.以服务师生为出发点,做好本职工作

后勤工作的内容繁杂,千头万绪,要做的工作很多,而财力、物力、人力有限,哪些先办、哪些缓办应有主有次。学校各项工作中,教学是中心,后勤工作应以服务教学为主,其他次之。在主要工作中,还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搞排队式的先来先办,后来后办。只有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必需,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当然,后勤管理工作,绝不是以上几个方面,它牵涉到方方面面,限于时间及工作阅历等关系,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关键一条,后勤管理应确立服务师生生活意识是根本、关键所在,以今年中央会议常讲的走群众路线、服务于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方法,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满意,更让家长、社会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逐渐增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对物资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如何使高校物资采购,尤其是高校后勤的物资采购工作更加合理、科学、高效。后勤是学校各项事业的服务部门和保障部门,为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质量高、价格低、厂家服务好的物资设备,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后勤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后勤物资采购工作的特点及主要采购方式

后勤物资采购工作涉及面广,采购数量大,种类繁多,采购金额大,关系到后勤服务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高校后勤物资采购根据采购资金额度的大小和实际情况主要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竞标、商务关系续存等五种方式。

2 后勤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不完善,有章不循

后勤物资采购工作责任重大,必须制定严格详细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要求物资采购工作严格按照采购办法进行采购。部分学校后勤物资采购,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导致采购混乱,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物资采购过程有章不循,物资采购程序流于形式,有些部门私底下确定好供货单位,然后象征性的进行招投标。

2.2 物资采购人力不足专业人员缺乏

物资采购小组人力不足,专业技能人员缺乏。后勤的物资采购频次多、数量大、种类繁杂,人员不足导致采购小组不能参与每项采购,不能对采购工作做到全面把握;另外,市场物资在型号、价格、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非专业人员无法确认专用物资的质量优劣。由于人力不足,物资采购任务繁多,导致市场调研不足,不能充分掌握市场价格。

2.3 物资验收制度及物资采购数据管理不完善

物资到位后,没有相关验收制度,或者验收不认真,造成劣质物资用到工作中。另外,部门物资采购数据库不完善。采购物资的厂家信息不明确,或者丢失,对采购物资的数量、价格、性能、售后等方面不进行合理管理,物资采购数据混乱,不规范、不科学。

3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的若干建议

3.1 建章立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首先后勤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充分认识其在后勤各项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后勤物资采购工作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同时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物资采购小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采购小组。采购小组的作用在于对物资采购进行审批、考察、调研、采购、监督、验收等各个环节,明确责任,实行“签字责任制”,坚决杜绝不作为及乱作为的行为出现,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严格物资采购程序,加强财务报账及领导签字制度

1)制定相关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各单位须严格遵守,将需采购物资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及预算价格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报分管领导审阅。分管领导提出采购意见,报采购小组组长审批同意,由采购小组安排市场调研。考察组主要由采购小组及采购单位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学校相关单位参加),经市场调研后通过谈判确定供货商家。

2)针对个别部门自行采购情况突出,物资采购程序流于形式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财务报账及领导签字制度,加强物资采购信息资料管理,尤其是考察报告(会议纪要等)的效力,若无物资采购小组签字的考察报告、会议纪要等材料,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不予在发票上签字,财务不予报账。

3.3 针对人力不足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1)一是建立后勤物资采购人才库,人才库由各部门抽调1-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购时除固定人员外,可视物资特点选择人才库成员,必要时可请学校相关单位专家参与;二是界定物资采购小组参与的采购项目,对日常消耗性物资的采购可由采购小组授权采购部门自行采购(三人以上参与),同时,凡单价在500元以内,或总价在3000元以内的采购项目,也可以授权采购部门自行采购,采购完成后均应向采购小组备案;三是加强物资采购人员技术知识的教授和指导。全面提升物资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使物资采购人员具备关于采购物资的基本知识、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对市场的判断决策能力以及崇高的商业素质[1]。

2)针对市场调研不足问题。这类问题在日常耗材方面表现突出,日常耗材的采购可以阶段性确定供货厂家,期间做好市场调研,选择更合适的产品和厂家,及时调整供货厂家。

3.4 加强采购物资的验收及出入库管理管理制度,完善数据库建设

1)一是要建立健全物资采购验收制度。物资到位后由该项物资采购参与人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物资使用部门登记入库;二是完善出、入库登记和使用制度。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物资采购数据库,确保物资出入记录详细;三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实行“谁职责,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四是物资定期或不定期要进行盘点,由仓储、物资采购、财务、审计纪检等人员组成盘点小组,运用物资出入库各种计量衡器和计算方法,点清数量,查明质量,按规定填制材料盘存单,做到账与物、账与账相一致。对盘盈盘亏的物资,要注明原因和有关人员的责任[2]。

2)针对部门物资采购数据库不完善问题。主要包括:(1)建立供应商(企业)信息库,该库包括企业资质与信誉、经营范围、产品信息、售后服务体系等。(2)加强资料搜集与积累。采购完成后,采购部门要及时建立招评标、中标企业及采购合同等详细数据库,方便采购项目的使用人联系供应商。(3)建立采购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及时采购需求信息,以便更多的供应商了解高校采购信息,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

3.5 做好物资采购计划,严格采购程序,加强监督机制

各部门应该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工作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尤其是大宗物资的采购,避免采购的盲目性、临时性、随意性,以便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对于计划外的大宗物资采购,须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严禁越级上报,对于急需采购的物资可直接找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批示,但必须到物资采购小组备案,物资采购小组全程监督,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4 结语

总之,高校后勤物资采购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后勤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领导到采购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采购办法,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采购的物资质优价廉,为高校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管理不断的严谨化、专业化,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实际情况,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的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一方面需要参照专业化标准与方法,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学校个体情况,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一、精细化管理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的企业管理概念,主要是强调管理中分工更为细化,提升工作效率与品质,提升服务质量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则是一种与传统粗放型管理相对的管理模式。该管理理念注重降低管理成本与管理资源,提升管理效果的最终目的。该管理注重责任制的发挥,让管理责任分工且明确化,让每个责任人提升自身工作谨慎性与积极性,最终提升工作效益。

二、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操作方法

(一)服务理念上的应用

高校后勤部分实质上是学校的服务部门,为学校师生日常学习与工作生活服务,该工作强调精细化管理服务理念,是让后勤服务更加的精细化,为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础保证。后勤服务中精细化管理需要让学校教书育人的环境更为优质化,促使工作开展的顺畅化。树立对应的精细化管理服务意识、管理目标、工作态度,让服务更为贴心,切实了解师生诉求,主动改善管理水平,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自我优化升级;在制度化不断的细致化、严格化,树立优化品质的管理目标,保证优质服务意识,从而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成果。

(二)管理方法上的应用

确定了管理理念,接下来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方法操作上。要注重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设定,明确服务标准,完善员工培训管理,让每个环节能够有制度标准可依,让工作形成内在良性循环的闭环状态。将工作精细化处理,必将得到逐一的攻克。搭建一个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氛围。积极纳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运用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促使管理方法的先进化。要对管理方法与理念做有效宣传,注重员工基本意识与能力的培训,确保后勤工作人员能够了解精细化管理将要带来的变化与操作要求,提升全员参与与积极执行的意识。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要讲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工作明确清晰化,确定对应的工作标准、工作范围,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落实责任制管理,每项工作都有对应的责任人,责任人负责日常的监督执行,一旦出现问题则需要让责任人做对应的责任承担,接受工作上的惩处。如果工作良好,责任人以及全体人员则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励激励。因此,在人员管理中需要做好工作考核制度、工作监督制度、培训管理制度、人员纳入制度等管理,确保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避免传统人管人的滞后管理模式。培训管理中要落实到具体岗位与个人,依据实际情况展开。培训可以展开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培训时间尽可能地减少工作人员私人时间的占用,避免员工的反感情绪。培训安排要符合实际情况所需,实际解决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指导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理念。培训还可以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有不同人员与不同时机展开,提升培训的针对有效性。激励制度需要通过奖励与惩处双方面开展,防止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同时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保持适宜性,避免管理过于严格导致的工作人员懈怠消沉的氛围。尤其是近年来反腐工作、节约型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导致部分单位管理过于严格,工作人员整体情绪消沉,更多人员由于上升途径或者综合待遇提升难度增加或者减少过多,导致工作人员中有负面情绪滋生,进而衍生出消极怠工的情况。因此管理制度需要合理,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但是不可以过度地打压约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精细化管理运用。要讲工作尽可能的量化成可以评估的标准,注重一定指标的设定,细化到具体细节。同时工作需要日事日毕,做每天或者每周的工作计划,依照每天的工作任务做总结,分析工作问题与优点,不断进化升级。对工作完成情况做监督审查,要做事,也要有反馈,这样才能让工作开展有对应的监督,避免工作懈怠。要让人人承担对应的责任,同时每个人也赋予对应的权利与义务,这样让每个员工都具有更强的活力。让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的反馈,每个人建言献策都应该得到鼓励,让基层工作人员与管理者形成良性对话,有效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结合管理者的经验做管理应对措施的合理设计,促使后续工作的积极开展。

三、结束语

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操作办法,在实际应用层面需要针对性学校情况做深入讨论分析,切实了解学校具体后勤管理工作现状,针对精细化管理前人经验做合理的运用与创新,让管理能够落实到实际一线工作需求,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促使管理工作有效的推行。要让管理层与执行层都充分的配合,管理理念才有生根发芽的空间,避免因为抵触情绪而导致的不配合情况。尤其是精细化管理中部分管理更为严格,工作松弛度不够,导致原有粗放管理下懈怠的工作人群无法有效适应,甚至做出有悖于管理理念的行为,阻碍管理工作的进行,甚至将其阻碍的最终负面效应扩大化,将其嫁祸到管理理念的差错,这样就会形成管理的强大阻力,导致精细化管理落实的失败。

参考文献:

[1]庄玫玫.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93.

篇10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 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施工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及上级文件进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维修施工管理要科学规范的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建立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对施工队伍完成的维修工程,收取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对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责令其返工,拒不返工或返工仍达不到要求的扣除其质量保证金。对提前完成施工并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四)加大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工程竣工后,严格细致地计算监督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维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连之,闵启武.对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7).

篇11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施工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及上级文件进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维修施工管理要科学规范的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建立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对施工队伍完成的维修工程,收取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对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责令其返工,拒不返工或返工仍达不到要求的扣除其质量保证金。对提前完成施工并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四)加大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工程竣工后,严格细致地计算监督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维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连之,闵启武.对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7).

[2]罗春霞.浅谈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