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出纳毕业论文

出纳毕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17: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出纳毕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出纳毕业论文

篇1

二、用人单位的财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及毕业生需求状况

现代企业设立的财会岗位一般包括财务主管、出纳、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办税、稽核及档案管理等,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在一人多岗时必须贯彻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账、钱、物分管”的原则,即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属于财会前沿的工作岗位有收银、仓管、生产、销售统计、会计文员等职。现代企业大都根据业务需求来设置财会职业岗位及财会工作前沿岗位,中型及以上的企业单位为适应其经济业务量大或者发展多种经营需要设置相对较全面具体的财会岗位及财会工作前沿的岗位。以往多数小而发展型的企业,由于经济业务量少,且根据税务管理要求设置出纳、会计两职,出纳管钱,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及办理银行结算等业务,会计管账,主要负责全盘账务的处理以及报税等业务。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记账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记账中心完成。据调查中小型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潜力巨大,而且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记账人员岗位的需求,占据了所有会计岗位的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岗位就业情况调查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财会专业2009~2010届部分毕业班就业岗位调查显示(见表1):2008级两个班毕业班同学就业于出纳、会计、审计等财会岗位的人数比为31%、42%相对于2007级三个班的人数比68%、72%、67%少了许多, 而2008级毕业生就业于收银、仓管、财会文员、 统计等财会前沿岗位的同学人数比2007级相对多些,另外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的同学2008级比2007级明显多一些。

另外,笔者通过电话对学院2009~2010届财会专业其他几个毕业班级的曾经担任过本班毕业就业统计的同学调查,同样显示:2007级(2009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大多都已经就业于所学专业或相关岗位,少量同学就业于与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而2008级(2010届)应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在财会岗位的人数相对于2007级少些,他们多数分布在财会前沿工作岗位或其他专业岗位。 调查还了解到2007级财会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本专业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经历两次就业,个别甚至有三、四次,他们都是从不同单位(公司)的非专业岗位或专业前沿岗位再转入另一单位(公司)中的专业岗位,另有一部分则是从单位(公司)内部的非专业岗位或专业前沿岗位调入专业岗位的,只有小部分同学则是初次就业就到了专业岗位;对于就业在非专业岗位的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属于自愿就业,即有意识不从事所学财会专业,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则是被动就业,他们想从事财会专业工作,但因为他们的专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暂时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岗位。

四、高职院校财会职业岗位实践教学课程完善建设

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相对成熟和完善,而财会职业岗位实践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一)建立校内财会操作实训岗位 首先,校内设置财会职业岗位手工模拟操作实训是着重培养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基本工作规范、业务处理能力和财务监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沟通协调能力,因此,财会职业岗位可设出纳、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办税、稽核及档案管理等岗位实训。其次,财会职业岗位实训的授课方式,可采用单独开展和同时开展相结合的方式,。单个岗位实训单独开展可以融入到专业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课程中进行,具体操作是老师在进行专业系统实训教学时,应点明该实训操作中的每一环节和步骤属于哪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并熟悉财会岗位及其工作内容;财会多个岗位实训同时开展则采用分组形式,轮岗操作,要求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模拟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好的实训教材是提升财会职业岗位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财会职业岗位实训题库尤为重要。

(二)增加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实践课程 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多在财会职业基础岗位的特点,可以适当增设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实训课程如收银、仓库管理、统计等岗位实训,目的是加强学生在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收银岗位实训主要包括超市收银机的基本操作训练,真假钞票识别,点钞训练等内容;仓库管理岗位实训主要包括库存物资收、发、结余的登记以及物品的存放管理技术等内容;统计主要包括数据统计、数字速打训练等。另外,为了使学生更能胜任会计文员工作还可增设相关选修课如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等。

(三)加强校外实训建设 创办校外实训基地,发展中型企业和记账中心为实习基地,采用校企协作订单培训、校企合办实训教学基地,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基地持证上岗位操作训练,另外适时让学生到不同类型企业现场参观进行感性认知,最后再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就业能力。

五、结论

篇2

会计专业实践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以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形式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与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校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会计工作过程进行手工仿真训练;二是在实训中心使用财务软件对各会计工作任务进行角色模拟演练。

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尽管也开设了诸如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以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技能培养问题,但由于岗位情境的设置和职业氛围欠缺,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仅仅局限在一个课程内的动手.,不能将相关课程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所学知识与实务操作训练缺乏融会贯通,影响了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

校外的实践教学则是通过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进行会计实习,尽管校外的实践接触的是真实岗位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对接,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网络的畅通性要求高,学生很难接触核心业务,实习效果不显著。

一、会计职业岗位分析

会计实践教学要立足于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的会计专业人才,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现时需求。

会计职业是通过对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以达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企业会计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财务管理岗位。

出纳岗位业务、会计核算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财务管理岗位业务,会计监督岗位业务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实习报告、毕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以上岗位分析,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依次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四个能力的递进过程。

专业基础能力:能够处理和管理出纳业务;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能力:能够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在会计核算岗位进行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往来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等业务,具有在各岗位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操作技能。

职业综合能力:注意体现在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要能从事或参与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制度执行、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要能胜任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成本控制、会计报表分析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参与处理单位内部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日常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效益性审计、年度审计报告的编制等业务;协助处理社会中介机构签订审计约定书、编制项目审计计划、进行业务循环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等业务。

专业拓展能力:能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就业签约,要具有毕业调查、统计汇总数据的能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调查资料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联合的“四段式学训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6个学期划分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四个能力递进的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会计岗位,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公共基础课、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开展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认知活动、使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完成过程及原始凭证的产生、传递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分角色进行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出纳收付、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汇总、编制报表的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出纳岗位以及总账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阶段:掌握专项技能,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根据会计工作基本规范,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如税务核算岗位进行税费计算及交纳;成本核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总账报表岗位进行总账核算及编制报表等专业技能训练,各岗位进行会计电算化角色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授完后,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的专业技能训练,它强调某一课程实务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岗位综合应用,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根据会计岗位要求,在会计、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分岗轮岗实训、公司理财及财务报表分析实训、内部稽核技能及内控评价技能实训。本阶段应设置模拟公司,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会计综合、财务管理、内部稽核等岗位和部门的流转训练,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实现课程间实践内容的衔接与贯通。培养学生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职业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工学交替,进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在校外进行预就业的顶岗工作,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调查、毕业论文等,学生在企业中进行真实业务操作,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检验,在顶岗实习中,重要的是对实习的监控。应与实习单位师傅一起,加强实习指导,定期开展实习巡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收集、归纳相关数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数据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及撰写。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养成良好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段式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现了从初级的会计岗位认知、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逐步走向企业顶岗工作的递进式培养过程,在每一阶段中,按规定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实践教学注重模拟岗位实训与真实企业环境的对接,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上升、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268-269.

[2] 夏秀娟.高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46-48.

篇3

(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类专业涉及专业种类多,行业多,岗位复杂,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特色,针对不同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教学。比如会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就要侧重于会计的流程,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更侧重于进行资金的预算。其实质就是在培养过程中,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利用会计知识为其专业服务,培养的是一种理念。由此可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复杂性给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但是,本着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时,要兼顾管理类各专业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创设一定情景化的条件,还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与用的有效融合。

(二)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和开放性

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一般包括会计专项技能训练、会计综合实训和创新能力训练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各阶段的实践设计从项目和内容上要相互联系,不可割裂。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会计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从各方面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专业实践方面,一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走“校企合作”的路线,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干中学,即扎扎实实的学到了知识,又实实在在的增强了实践能力,且更情景化。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实习,通过实训熟悉会计业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岗位实习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业务应用会计知识解决市场营销问题,进行知识迁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管理要进行跟踪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要保证能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让质量监控涵盖每一个环节、部门、课程、教师和学生,落实在专业培养计划、实验实训大纲、部门的工作职责、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的行为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纵观国内高校,会计学课程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同步的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各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应从本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及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所构成。

(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涉及会计学课程相关教师的“如何教,教什么”和学生的“如何学,学什么”两方面,因此,实践教学目标也围绕“教”与“学”展开。一方面,会计学教师应成为“双师型”教师。会计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企业实践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着力提升自身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企业中与会计相关的问题纳入课堂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双轨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学生应实现自主性学习。老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各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提出不同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结合会计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学校在制定会计学课程具体实践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特色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区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与企业各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以下目标:1.会计学理论知识认知目标。通过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再认识,加深对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理论的理解,促进理论联系实际。2.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目标。通过参与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和技能,能够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达到基本上岗要求,并且能熟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驾驭综合知识的能力。3.各专业技术适应能力目标。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参与会计实践活动,可以更好的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用会计知识的迁移加深对本专业工作内容的理解,增强竞争力,可以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着实践教学目标来开展。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应包括基础理论学习、基础实验(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出纳单项业务、会计单项业务等)、综合实验(出纳登记日记账、会计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报表和仿真虚拟实验)以及创新能力训练(毕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对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配置应以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按基础知识认知、专业技能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四个层次,由验证到认知、由单一到综合、由应用到创新,连惯性由浅入深地安排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1.会计学的认知实践教学活动。会计学原理是学生初步接触会计的开始,有关会计的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比如账户的结构、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以及“借”和“贷”的涵义等。大都是描述性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根据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将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或一则小故事引入其中,进行会计的转换。比如,可以用同学们日常的花销来让同学们理解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2.会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活动。会计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会计是一门技术上,会计实践有手工帐和电算化两种,因此,在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时也分为手工实验和电算实验。但是,不管是手工帐还是电算化,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其实践教学活动都分为设置账户、设置凭证类别、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等。具体来说:①单项训练。单项训练属于基础训练环节,主要让学生们熟悉出纳和会计的职责、出纳和会计的业务流程、凭证的内容、填制凭证的方法和凭证的审核程序。②综合训练。综合训练要和单项训练紧紧相连,填制准确无误的凭证后,就要进行对账、结账、登记账簿,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报表。③仿真虚拟实习。甘肃政法学院采用的网中网软件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环节。从实习岗位的选择到实习业务的单项和综合训练都很逼真,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3.会计创新活动。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暑期和寒假实习、学年论文的撰写、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暑期和寒假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方式,由带队老师负责到实习基地实习,也可以采用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自主安排实习,但不论是哪种实习方式,都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实践内容,并由学校进行最终考核。学年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则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感悟进行论文的撰写,激发创造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60-02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因而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高校每年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办有财务、会计专业。面对招生、就业的大好局面,我们从事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扪心自问,我们培养出来的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吗?特别是独立院校要培养出富有一定的财会理论功底,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又很强的应用型人才,彰显其办学特色,如何实现?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对设有财务、会计本科专业的“985”、“211”高校和独立学院进行调研,与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学生分别座谈;到用人单位与财会人员座谈;与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座谈,了解和掌握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员对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看法。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初上岗时动手能力差,主动性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很长一段时间进入不了角色;对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重大业务问题束手无策;绝大多数毕业生头两年工作不令人满意。在校学生认为:在校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一知半解;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目的;财务理论、模拟、教学与实际之间的疑问得不到及时、准确地解答,久而久之,就不求真知。对此,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制订财会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实践环节的作用,对实现独立学院培养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独立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走向之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大学生在校掌握的是高度抽象概括了的专业知识,具有抽象性、普遍性、一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规律性的东西。而实践活动则具有直接现实性、个别性和特殊性之特征。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的理论认识见诸实践,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实现“理论实践”的过程。目前,各类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均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我们认为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期安排、教学内容等方向需进一步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优化方案如表1所示。

1.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框架。

2.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的具本内容。(1)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在我们目前调研的独立学院工科院校财务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是: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专业实习财务决策模拟训练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是:军事训练会计循环实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认识实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审计实训行业会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优化后的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机械制造工程实训专业实习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财务、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财务、会计决策(审计)模拟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优化理由是:使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针对性强,理论理解更深,实践收效更大。具体来说,即第1学期,进校后进行军事训练,与高校普遍做法同步;第2学期利用1.5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弥补对社会知识了解的不足;第3学期增加机械制造工程实训这一实践环节,目前较多院校财会专业没有设置。通过1周的时间对一个行业的生产流程、产品工艺等进行训练,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打下基础;第4学期通过2周的专业实习,了解所学财务、会计专业相关知识,树立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第5学期通过3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掌握财务、会计手工操作方法,增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第6学期通过2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计算机模拟实训,掌握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方法,增强对现代化手段的运作能力,为日后运用现代化操作方法打下基础;第7学期通过2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决策(审计)模拟训练,掌握某些专业技巧,掌握一些实现专业职能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创新能力;第8学期通过4周的毕业实习、17周的毕业论文撰写,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专业方向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2)实践教学环节学期安排的优化。目前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安排是:财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1、2、5、6、7、8学期,6、7学期分别有2次,而3、4学期没有安排;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1、3、5、6、7、8学期,3学期有2次,7学期有4次,而2、4学期没有安排。这种安排造成各学期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不均匀,第7学期4次实习,任务过重,课堂教学停停开开,学生学习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安排、组织工作量。优化后,形成4年8个学期,每个学期有一次实践教学内容,分散社会联系、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任务,使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科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优化。①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实践环节内容包括出纳业务、会计业务、纳税业务、融资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分配业务、报表分析业务、预算业务、成本控制业务、资产评估业务、内部控制与审计业务、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业务等。②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中围绕专业课程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有仿真模拟实验、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综合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并突破课堂限制,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通过课内软件实习,课外自主技能训练,利用所学软件模拟参与经济活动的控制、会计实践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系统演化等训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③面向社会需求,系统设计实践模块,即基础会计仿真实践模块、会计与财务信息化实践模块、证券市场实验模块、ERP沙盘模拟模块、资产评估模块、审计与CPA实践模块等内容。(4)构建“四化”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①自主化,学生自主创新、自主选题、自主管理实训内容,自成体系,交出有创新意义的财务实训报告。②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实验场景、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技术路线,交出财会专业实训报告,教师点评,体现差异化、个性化。③场景化,将实验室内部模拟场景与实验室外的不确定性、动态的现实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变与协调能力。④体验化,实行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临其境、切身体验,感知、感受经济生活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写出真实的实训报告。

三、结语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势在必行。近两年来,我校财务、会计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上述改革和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教师、学生、社会的一致认可。

1.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优化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环环相扣,在公共基础课程和数理人文基础课程阶段,设置了社会调查、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实践;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阶段,设置了专业实习实践;在专业核心课程阶段,设置了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计算机模拟实训、决策(审计)模拟训练实践;最后,进行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结合,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为走向社会,胜任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在各个实践环节中,同学们要围绕出纳业务、会计业务、纳税业务、预算业务等十余项业务,分别运用手工操作、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得到了升华。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到工厂、下车间实践操作,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和专业实习中,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通过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计算机模拟实训、决策(审计)模拟训练等实践环节,学生的业务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得到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奋进精神;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财务、会计岗位要为企业当好家、理好财,任重道远,必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光明磊落、勇于担当、遵纪守法、按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篇5

2006年,企业内聘财会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我成为了一名会计人。

在所有人的眼中,出纳是财务工作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也是最辛苦的。整天看着我们跑银行,取现金、存现金、跑贷款手续、做票据业务……自己在这几年的出纳岗位中也体会到了酸甜苦辣咸,可谓是五味俱全。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27-03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治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仍沿袭研究型大学的做法,未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少办学特色和办学专长,因而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如何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设置别具一格的课程体系,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应改变思路,明确目标,重新设计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人才。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目标不突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理论基础厚、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的差别。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只是简单地复制财经类重点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重理论轻实践,未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突出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特点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其首要解决的问题。

1.2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安排的学时数量较少,且多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例如很多院校的财会实习在实习周或者小学期中进行,大部分的实践课程都是在一周或者两周时间内集中完成的。这种有限的实践课时安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外,集中授课的形式也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衔接和促进。当学生完成理论课程时,由于未通过实践及时巩固理论知识,而降低了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当学生参加实践课程时,又因为理论知识的淡忘而使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应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统筹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1.3 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分离 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都是将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简单地罗列在一起,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内容安排也是独立的、无关联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分散和脱离,无法实现各教学环节的协同作用,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很难让学生对财会工作形成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

1.4 实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真实性 目前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侧重于模拟训练环节。模拟训练中的教学案例往往局限于财务会计的簿记训练、电算化模拟训练以及成本会计模拟训练,很少涉及预测决策、控制等财务管理的内容,导致这种模拟训练成为单项训练,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并且模拟训练中的教学案例大都是企业的一般性常规业务,忽略企业实际背景和个性特征,缺乏情景感和真实性。

1.5 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未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因此其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严峻,这导致学生毕业前的岗位实习机会也较少;加之学校又缺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因此靠学校力量安排的实习生数量比较有限。对此,一些院校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单位进行实习,并在最后考核时提交一份实习证明即可。然而,由于财会实习会牵涉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性问题,导致一般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因此学生也只能凭借私人关系来寻找实习单位。而没有关系的学生可能就会提交一份虚假的实习证明来应付学校的考核。另外,由于实习时学生分布在各个不同的企业里,给校外社会实践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学生的实习过程缺少老师的统一指导和监督,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1.6 毕业论文偏重于理论研究 毕业论文是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最终阶段。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整个会计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然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倾向于理论研究,缺少与实际相关的数据支撑论文的论点。由于毕业论文仅仅是由成篇的文字构成,缺少合理的实际论据,导致论文在内容上即空洞又脱离实际,不能充分的反应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毕业论文偏向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已经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诟病。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治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因此其教学培养方案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首先,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以认识实习为起点。通过认识实习刺激学生的感观意识,了解财会工作的主要流程和内容,体会财会工作的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随课实训,随课实训强调培养学生专项业务的操作能力,因此二者应同步进行。再次,多门专业课程结束后,应进行综合模拟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最后,全部课程结束后,应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要求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内容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由此可见,该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突出了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内容上的层次性。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3.1 统筹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是否能达到理想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实践教学安排的学时数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开设时间是否合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应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案,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量,合理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时间。实践教学开设时间的安排,一方面要考虑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步配合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问题。

3.2 开展随课实训教学 随课实训教学是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设计的,以巩固理论知识为目的课堂内实训教学。主要可采取两种方式:技能实训和案例教学。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可进行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方面的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则可针对总账子系统、工资系统、报表系统等进行单项实训。案例教学是将财会真实业务设计成教学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应用在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中。采取随课实训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同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配合和无缝衔接,最大程度地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强化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一般是在多门相关课程完成之后进行,它是将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模拟真实企业若干会计期间内所有经济业务的综合实践课程。首先,建立一个仿真的财务室,并根据真实的会计岗位要求设置岗位,由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体会会计岗位的分工制度。岗位设置可以包括会计主管、出纳、成本费用核算、工资核算等多个会计岗位。由若干名学生合作完成若干会计期间所有的会计工作,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其次,将财务工作内容设计到综合模拟实训中,设计真实情景和工作任务,将财务预测、决策、分析和评价等内容融入实训中。再次,增加企业非常规财务工作的模拟实训,如设计企业并购、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最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与财会工作相联系的部门以小窗口的形式加入到实训中,例如设立工商登记、银行、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学生通过综合模拟实训,可以对财会计工作形成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为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的同时,可根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聘请校外的专业财会人员进行相应的专题讲座,介绍其实践工作经验,并对模拟实训中未触及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和体会财会工作的环境和内容。

3.4 创新社会实践形式 社会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最为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检验之前教学成果的途径,也是考查和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最好方法。然而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缺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学校必须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充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互利共赢的方法获得企业的支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比如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所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单位,可以随时提供人力资源,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而且还解决了企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因此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另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一直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这一方面能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为学生随时提供专业指导,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②学校还可以通过资助项目教学的方式来带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是指师生共同努力通过完成一个企业的真实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首先教师与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合同,然后由教师组织若干名学生共同制定和实施项目方案,解决企业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学生的实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得到锻炼。③学校应通过调研搜集存在岗位空缺的目标企业,针对目标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以争得就业实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校将会在目标企业圈内建立良好的口碑,目标企业也将逐渐成为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5 改革毕业论文内容 应用性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毕业论文应侧重于应用研究,因此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内容。毕业论文结合社会实践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建立在真实工作基础上的论文写作不仅能摆脱理论研究论文的空洞问题,还能解决学生抄袭论文的问题。其二,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实际案例背景和数据能丰富论文的内容,提高论文的写作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三,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不断对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理论提炼,这不仅能强化社会实践的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因此应将财会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不同阶段设计恰当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建立一个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及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娟.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1,7-8.

篇7

围绕会计职业教育,我校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即:校内技能培养、校外生产实践和科研(论文)实践。三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校内会计专业技能培养是基础,校外生产实践是拓展,科研实践是总结。

(一)校内技能培养 校内技能培养是指通过校内学习,接触模仿场景,使学生获得能够完成一定专业任务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其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和会计综合技能培养。会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珠算与点钞、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和纳税申报等;会计综合技能主要包括:会计综合模拟与软件操作、会计报表分析、ERP模拟、市场实战演练、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演练等。

(二)校外生产实践 校外生产实践是指学生以在场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企业生产实践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会计专业校外生产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与要求、生产流程与成本核算、现金出纳、账目开设与业务处理、内部控制和生产实践等。

(三)科研(论文)实践 科研实践主要以论文为主,具体包括学年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两个部分。学年论文(设计)主要在于使学生受到论文(设计)的基础训练,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翻译、查阅文献、具体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等),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或演绎,并加以解决和创新。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现状

基于以上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我校在会计学专业进行了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一)会计实践教学目的不清晰 主要表现在有部分老师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实践活动”、“实践应用”、“实践技能”、“实践操作”等。这也导致了其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能做”、“会做”成为其基本目的,并简单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这种定位如果对于高职、大中专层次的学校来讲比较适合,但对于本科教育来讲,就显得过于简单。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应有属于自己的层次和要求。对此,我校提出,实践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会做,更要锻炼学生思考、发现、解决、理解和参与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具备基于理性思维能力之上的行动决策力。

(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 在实施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不完整。主要体现在:(1)校内实践教学方面:课堂教学实验不明确,偏重于对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学生缺乏会计业务基本操作训练;在综合模拟实验环节,缺乏手工操作和上机操作的有机联合,手工综合模拟一套,上机财务软件操作另一套;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备,体现在具有课堂实验教学的课程只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等课程的课堂实验还非常少;实验教材建设滞后。由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财务综合模拟实验需要很多原始凭证和数据,再加上业务过程的多样化,导致这方面教材建设较难。同时,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很多模拟实验教材均主要以工业或制造业为主,对于外向型经济业务等基本不涉及,这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2)校外实践方面。以往我校实习只包括毕业实习,且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下半学期进行,由学生自己落实实习单位。事实上,这段时间往往是学生找工作的主要时间。随着工作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并未进入企业实习,而将这段时间用于找工作等,学生毕业实习基本属于失控状态。

(三)会计实践教学考核不明确 对于如何考核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仍然不够明确。笔者查阅往届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发现很少有不及格现象。无论是校内实践还是校外实践,基本都通过,而且一般等级都是优、良、中。这种现象不仅在我校存在,在其他院校也都存在,这与企业所反映的“刚毕业的本科生连支票都不会开、凭证都不会填”等情形并不一致。事实上,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每年都发现校内的综合模拟实验存在抄袭现象,一个小组只要有几个人会做,那么整个小组都会做。在校外实践环节,甚至也存在部分同学不落实单位实习,但仍然能够交一份符合规定要求实习报告的现象。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考核不到位。考核包括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目前对于会计实践教学考核主要偏重于结果考核,对于过程考核则基本忽略。考核机制的不完备,致使对实践教学过程监督的缺乏,随之带来了实践教学效果的良莠不齐。

(四)科研实践敷衍了事 在教学计划中,科研实践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个阶段,分别安排在第6和第8学期。对于学年论文,不安排单独时间,由学生在课后完成。对于毕业论文,虽然安排了一个半月时间,但与毕业实习时间联在一起。这样安排导致学生不重视学年论文,并以实习和找工作为由大量挤占毕业论文时间,导致科研实践质量近几年出现严重下滑,学生对科研实践普遍提不起兴趣。科研实践是让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知飞跃的一个过程;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总结、生产报告的分析、写作等都有很大的好处,但目前科研实践已经与设置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相去甚远。

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围绕上述问题,我系为了使会计实践教学真正达到效果,主要做了以下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会计实践教学目的 围绕职业教育,我系首先在老师中针对实践教学统一思想,明确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提出在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在能做和会做中慢慢学会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对于会计实践教学而言,不仅要学生“能做账”,而且要“做好账、能管理”。如在账务处理方面,不能只注重于分录编制、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成本计算、报表编制等,更应教会学生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控制与监督、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协调、会计考核等会计管理方法和思想,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丰富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手段 校内会计实践教学贯穿于会计专业学习的始终。对此,我校首先明确了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明确各阶段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并及时组织修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来展现或模拟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使基本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第三,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财务会计教学顺序,逐渐增加操作的综合性和难度,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个别到系统,循序渐进。第四,加强手工和上机综合模拟实验的相关性。即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模拟操作,对于手工账的结果要求同时在会计软件上同时实现。这不仅使手工操作和上机操作进行了有机联合,而且便于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核,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会计的感性认识。第五,进行实验教材建设。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照全面性、典型性、先进性、合理性等要求,搜集、整理、编写分级实验实训教材。目前,我校已经出版《会计基础实务操作教程》、《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手工财务处理)》两本教材,将资料纳入会计软件中,供学生使用。并计划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审计、会计判断、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等相关实验内容。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为了使生产实习真正落实下去,并产生良好效果,将校外实践分为四个阶段:会计岗位认知实习、工艺流程与成本核算、会计管理与ERP和毕业实习。每年组织一次,前三次统一安排和组织。一方面请企业财务负责人进入校园讲解,另一方面带学生实地参观和学习。这不仅使学生对生产实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与企业合作,使我校实践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目前,我系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相互沟通和合作机制。对于毕业实习,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尽量避免漫无目的的状况。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要进行过程监督,并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记录,有问题随时交流,从而提高实习效果。

(四)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做好论文(设计)工作 学生的科研实践,关键在于指导老师。对于我系学生科研实践存在的问题,我校以老师为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指导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采用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就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有近两年的时间跟随一个固定的教师,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给予学生论文指导;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要求指导教师尽早地确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并在在校期间,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相互讨论等对选题有一个深入认识,毕业实习时再带着该选题进入企业,遇到的实务问题可以向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请教,相关的理论问题可以由指导老师及时进行讲解,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五)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但我校真正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并不多,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为了缓解这种状态,一方面自身培养,利用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和安排老师进入企业实习,做到老师先与企业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联合企业力量,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到校任兼职教师,以讲座或授课的形式参与实践教学。

(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管理与考核 为了使实践教学真正有效,我校建立了一套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确定不同实验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的职责与工作量的核算办法,包括对实验教学考核、生产实习考核、论文考核、安全管理、信息和档案管理等为了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明确各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教材(讲义)以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严格按相关规定实施实践教学计划;加强会计实践过程考核;通过查计划,查教案,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和记录,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注重收集老师、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学生反映指导教师未进行实习指导,或老师发现学生未参加实习等不良问题,均实行一票否决制。

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使之产生较好的效果,对于每一个设置会计本科教育的院校来说,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的重要问题。相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我校会计实践教学也将愈发完善,培养的学生也将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篇8

关键词:浅谈 职业 院校 会计 改革

一、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是有层次分别的,有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政府机关会计、注册会计师、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有区别。专科学校培养会记帐、算帐、报帐的会计人员,可满足社会对普通会计人员的要求(出纳、会计)。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帐、算帐、报帐,更要会用帐,其发展前途是会计财务主管和注册会计师,还要为专科学校培养会计教师,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硕士主要是为高校培养教师和适应大型企业集团及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要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兼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博士和博士后则主要是培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学术型人才。

知识和能力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能动。本科毕业生必须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即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讲,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研能力等。

综上所述,笔者将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

二、改革专业设置

我国原来会计学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面对着企业经营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普遍存在着适应性差和后劲不足的缺陷。这也是会计毕业生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仍嫌不足的原因。国家教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了专业设置,要求只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但有些学校还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业,笔者认为欠妥。为了使会计毕业生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可以有所侧重,如设立财务会计专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和审计专业方向等。但不宜有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因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即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则要通过考试予以认定。再说,注册会计师只是为民间审计服务,社会还需要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显然审计专业方向比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涵盖的内容更广泛。

三、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都注意到通才教育,即不论哪一门理工科,一律要求在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学习一定的课程。我国现在的课程设置是按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选修课五大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学科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为此,笔者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设想,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学科课三类。每一大类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课程内容方面,总体讲,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首先,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大课程容量,使学生即使在一门课程中,也要力求知识的广博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的能力。目前过分重视传授前人的知识经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受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训练,人云亦云,唯上、唯书倾向严重,缺乏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勇气难以培养出这些领导世界学术潮流的杰出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要教惯常的思维模式,还应教反向思维等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在大学几年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或缺,即毕业实习。现在有些学校出于经费紧张及其他一些原因取消了毕业实习,是不妥当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来讲,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地、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启发式教学法不是单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总称。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提问:在讲授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大胆质疑,这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2、研讨式:针对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个人也可以分成小组,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还可做到“教学相长”。

3、论文写作: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给出参考资料目录,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乃至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篇9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篇10

一、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成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工作,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同时也会教学相长,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二)在高校会计教育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市场对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的重要环节,会计教育是为会计职业服务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会计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能够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具有进行财务分析,提供投资、筹资决策建议等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各种情况下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结合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我国的会计教育能够适应国家未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基本要求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体系,客观上要求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会计理论学术界,往往注重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较少涉及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如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经着手进行会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借鉴。由此看来,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

(一)建构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地强调“教”,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学”,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称“认识论”,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对年轻教师素质的培养,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准入制”、“教学效果评价制”、“课程团队制”,积极与有关部门和院校联系,为年轻教师创造外出深造的机会,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将国内会计界知名学者、教授聘请来校进行学术报告,组织课程组教师与专家座谈、讨论,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开阔眼界;另外,经常在课程组内部组织业务讨论、制定专题报告计划、定期组织专题报告,这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积极探索会计教育的改革之路,创建了我校社科类第一个实验室――会计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准备了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以供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另外本学科点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能够及时地为学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为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准确会计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依据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会计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也是其出发点。笔者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实,将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通用型和外向型高级会计人才。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三个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运用建构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理论,透彻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构建了基于三个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认识会计工作,认识教学相关问题为主的认知实践平台;以学习会计理论为主的会计实验与会计实习相结合的动手实践平台;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毕业实习以及分析研究会计理论问题的毕业论文为主的运用实践平台,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认知过程。

(一)以认识会计工作,认识教学相关问题为主的认知实践平台

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从高中直接考入大学的,没有工作经验,对会计工作没有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会计课程,它的作用和意义在学生学习会计的过程中都非同一般。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讲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想进入学习会计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图象扫描与处理、投影、音响等设备为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象生动,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能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账页、凭证等资料,使枯燥的抽象知识便于掌握理解。在讲授完相关的内容后,一般都安排一节随堂实验,教师把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资料等实物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填写、编制,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保证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加深其对会计的理解。

(二)以学习会计理论为主的会计实验与会计实习相结合的动手实践平台

学生进入企业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之后,就涉及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处理的问题,单纯依靠课堂上讲授纯粹的业务处理理论,就不能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比较枯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结合案例教学,每涉及一个典型业务都举出相关的例子,和学生一起进行业务处理并及时地指正学生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使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是在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在实验室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财务会计团队,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详细地设置会计、记账、出纳等岗位,并授予其一定的权限。每讲完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之后,由每个财务会计团队单独完成识别审核原始凭证、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课程结束之后,由每个财务会计团队根据前期的会计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然后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从原始资料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并将结果与手工模拟实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会计的感性认识。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找单位进行短期的实习,亲身体会单位的会计环境及处理程序,若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及时地解决。

(三)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毕业实习以及分析研究会计理论问题的毕业论文为主的运用实践平台。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毕业实习是学生初步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经济与会计的关系以及现实会计水平的过程,是一个极好的综合锻炼的机会。我们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配给相关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这几个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利用各方面的关系落实实习单位。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前,指导老师要向学生讲明实习要求和实习的目的,指导学生认真选定论文方向,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生实习采取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习中遇到的实务问题可以向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的理论问题可以由指导老师及时进行讲解。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要始终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地就实习的情况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认真总结实习收获,写出实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地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有三稿,严禁抄袭,并且每稿都要由指导老师认真修改,在此基础上论文定稿,进入论文答辩,严格评定论文成绩。

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的效果

我们将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会计教学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通过对180名已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汇总如下:

1.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加深了对会计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会计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以及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认识调查结果汇总表:

2. 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和枯燥的会计分录,通过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模拟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而且能够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适应期缩短,较快地适应各种会计环境。

篇11

二、实习地点 吉林省辉南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

三、实习时间 XX年8月9日——XX年9月15日

四、实习具体情况

8月9日我有幸来到吉林省辉南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我的暑期实习生活。这是一段短暂但却充实的时光,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作的操作,使我更加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对会计岗位有了崭新且直观的认知和理解。

吉林省辉南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座落在美丽富饶的辉南县城爱国街28号。拥有员工425人,注册资本4820万元。是一家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中成药加工并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以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的民营企业。

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部由7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因为公司目前采用的是手工记账和电算化并行的核算方式,所以其工作岗位可化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为会计主管一人,核算、稽核、档案管理等岗共5人,出纳1人。

而其电算化部分则由会计主管兼任电算主管,软件操作由两名会计核算人员兼任,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帐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由另一名会计核算人员兼任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对打印输出的帐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外有专职人员负责电算维护。

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的资深会计孙姨。财务部正处于人员新老交替的阶段,并且即将采用电子计算机完全替代手工记账,孙姨负责手工记账部分,实习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并动手操作了其中一些程序。例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装订,科目汇总,记账到编制会计报表,结帐等,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且掌握了用友u8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以下便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初去实习时,在了解公司及财务部的基本情况后,孙姨只是让我翻看一下以往公司的凭证编制及各类明细帐、总帐等。对于这些我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从大一起学院便安排我们进行会计模拟实验,对于凭证编制早已成足在胸,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尝试操作时才发现事实远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原始凭证便已让我束手无策,多亏了同事们的耐心帮助。首先要把相关的原始凭证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对于过大的单据应纵向和横向折叠,折叠后的单据外形尺寸不应长于或宽于记账凭证,同时还要便于翻阅;若单据过小不便于装订,例如汽车票、地铁车票、火车票、出租车票等,则应按类别整齐地粘贴于粘贴纸上,粘贴纸外形大小应与记账凭证一致,最后还要在粘贴单的空白处分别写出每一类原始凭证的张数、单价及总金额,这样,万一原始凭证不慎丢失,也很容易查明丢的是哪一种票面的原始凭证,而且也为计算附件张数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