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场学习计划

职场学习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7 15:17: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职场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职场学习计划

篇1

智能录播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实时数字化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系统。智能录播系统将传统演播室延伸到普通教室,简化了资源建设的流程,节约了人力,在录制的同时还能提供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这些特点使得智能录播系统在高校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的大潮中蓬勃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系统。

一、智能录播系统的系统构成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录播系统品牌和型号有很多,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也各有不同。但从系统的整体结构上看,却是大同小异,基本由以下功能模块构成:师生视频智能跟踪模块,教学内容显示模块,视频切换模块,音频模块和广播录制模块,拓扑关系如图1所示。

师生视频智能跟踪模块:这个模块包括教师跟踪和学生跟踪两个子系统。教师跟踪子系统负责自动精确定位主讲教师位置并控制摄像机跟踪拍摄,将教师视频传送至视频切换模块。学生跟踪子系统是定位活跃学生(如发言的学生等),功能与教师部分类似,只是定位精确性较低。目前的智能跟踪方式主要有:图像识别和触发式(又包含空间网格、红外触发、超声波触发和外部设备触发等)。

教学内容显示模块:负责将各种教学内容转为视频并传输到视频切换模块,包含计算机图像子系统、板书子系统和其他教学设备(如实物展台)子系统。

视频切换模块:智能录播系统的核心,负责从多路视频信号中选择合适的信号传送给广播录制模块。视频切换模块选择的视频是否合适,直接决定了智能录播系统能否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

音频模块:包括拾音子系统和扩声子系统。负责采集教学实时声音和扩声。

广播录制模块:将视频切换模块传送来的视频信号和音频模块传送的音频信号合成为视频课件,并进行网络直播。录制模式主要分成电影模式(单画面)和课件模式(多画面)。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录播系统的电影录制模式(单画面)。

二、智能录播系统在常态化教学中的困境

所谓常态化教学是指普通的课堂教学,包括常态的教学过程、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这就要求录播系统要尽可能小地影响师生的心态和教学过程。

录播系统对师生心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的影响。当教师和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录像时,心理上总会有些紧张。有些教师在课件录制过程中精神紧张,甚至说不出话来。而学生也会刻意隐藏或表现自己,表现出一定的反常情况。另一方面的影响是设备的影响。目前不少录播系统在录制课件特别是录制师生交互时需要一些辅助的器材,如教师须佩戴无线话筒,而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按抢答器等。这些额外设备的使用加重了师生的心理负担,也容易引起一些录制过程中的故障。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要按抢答器,画面才会切换到该学生,如果学生忘记按抢答器或者其他学生按了抢答器,录播系统就无法正确切换画面。

目前的智能录播系统对教学过程的影响不大。与传统电视课程拍摄系统比较,录播系统能和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机融合,现场也无需专业人员进行视频切换操作等,教师一般只需要按一个按键就可以进行课程录制。

从现有的自动录播系统在常态化教学中的应用来看,主要存在3个问题:教师的跟踪、教学视频内容的切换以及声音的拾取。

1 教师跟踪部分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教学信息的主要传输者。教师的图像在课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跟踪部分应该能准确定位教师的位置,清晰呈现教师的神态和动作。而现有的录播系统在这一点上还有不少问题。智能识别的跟踪方式可以较为及时地跟踪教师,但常会出现跟丢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丢人”),触发式的跟踪方式“丢人”现象较少,但容易在触发临界点(两个触发区域的相交区域)出现镜头反复摇摆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产生影响教学的垃圾镜头。而且这些跟踪方式往往有区域限制,不能覆盖教室的范围。有些教师习惯于在教室内走动讲授,当其离开设定区域时录播系统就无法准确跟踪。另外,在跟踪拍摄教师时,画面的景别是固定的,一般是中景,即腰部以上。这种景别能比较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容教态,但对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全身动作无法表达清楚。

2 视频切换模块存在的问题

视频切换模块是智能录播系统的核心,用来自动切换录制的视频内容。例如,当教师讲解时,该模块要选择教师跟踪子系统传来的视频;教师使用计算机时,该模块选择传输计算机的画面视频;当教师板书时,该模块将录播画面切换至板书视频;当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该模块选择学生跟踪子系统的视频。

总的来说,这些视频内容之间的切换不外乎3种:人与人(PtP)、人与媒体(PtM)、媒体与媒体(MtM),见表1。

通过分析主流的录播系统,不难发现主要使用的切换方式有动作触发、区域触发和时间触发。比如当教师触动鼠标或键盘时,视频切换模块就选择计算机信号输出给广播录制系统,这就是一种动作触发切换;当一段时间无键盘鼠标动作后,视频切换模块则切回教师图像,这则是时间触发;当教师走到黑板前进行板书时,切换模块会切换到教师板书的视频,教师离开黑板,则切回教师图像状态,这就是区域触发。

视频切换模块在处理人与人、媒体与媒体的切换时,能够比较好地完成,但是对人和媒体的切换还存在很大问题。人和媒体的切换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从人切换到媒体,另一个是从媒体切换到人。前者可以通过区域触发或动作触发来完成,而后者一般通过时间触发来切换。以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来说,教师点击鼠标显示一张新的幻灯片,然后放开鼠标开始讲解相关内容。智能录播系统录制的视频内容和顺序见表2。

开始时录制的是教师的图像,当教师触碰鼠标或键盘时,切换模块通过该动作触发切换,将教师图像切换到计算机图像,完成人到媒体的切换。这种切换方法基于一个假设:教师动键盘或鼠标一定是要展示计算机的内容。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切换就非常及时,也比较准确。从教学实际来看,这样设定基本可行。当教师触动鼠标和按钮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有键盘或鼠标操作,视频切换模块则自动从计算机图像切换回教师图像。这里就存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定时间”是多少?5秒、10秒还是20秒?设置时间很小,计算机图像显示时间就会过短,学生还没有看完PPT内容就切换成教师图像。设置时间很长,计算机图像显示时间就会过长,学生将被迫长时间面对静止的PPT内容。即使能为这张幻灯片设置一个非常合适的时间,但是每张幻灯片的内容不同,需要显示的时间也不同,满足

了这一张就无法满足另一张。所以,如何从媒体视频切换回教师图像是目前智能录播系统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的录播系统仍处于“自动”阶段,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声音拾取方面的问题

录播系统需要拾取的声音包括人声拾音(包括教师和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声音。教学设备的声音一般通过线路输入直接接入录播系统。人声的主要拾音方式分有线话筒拾音和无线话筒拾音。无线话筒的拾音效果很好,而且不影响教师的移动,不过后期维护的工作量较大,如更换电池等,且教师和学生须额外佩戴无线设备也有违常态化教学的初衷。有线话筒拾音还可以分成强指向话筒拾音和弱指向话筒拾音。前者拾音效果好,但拾音范围小,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受限制;后者拾音范围大,但拾音效果差,在录制教师和学生语音的同时,环境噪音也会被录制。要拾音范围还是清晰度,目前的录播系统的拾音就处于这种两难境地。

三、基于常态化教学的智能录播系统设计

一个真正的智能录播系统要能完成以下设施或人员的工作:

1 多媒体教室

2 课件录制系统

3 网络广播系统

4 称职的摄像师(一个或多个)

5 专业的视频导播人员

6 专业的调音师

让录播系统完成其他设施的工作并不难,难就难在让计算机系统去完成专业人员的工作:摄像、切换和调音等。这也是目前录播系统在常规化教学中遇到很大困难的原因。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很难完全实现专业人员的功能,而且录播系统的总价一般在20万元左右,如果使用一些高端的人工智能技术肯定会使录播系统造价飙升,进而妨碍录播系统的推广普及。所以基于常态化教学的录播系统应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科学的设计来完善。这个系统应包含:犯错更少的摄像师、更能理解教学过程的导播和更加专业的调音师。

(1)犯错更少的摄像师

录播系统中跟踪摄像的问题主要在于“丢人”和定位不准产生的垃圾镜头。要解决“丢人”问题可以采用触发式跟踪,要解决定位不准,可以通过改变触发方式来实现。现有的触发方式一般是单区域触发。该触发预先利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设定多个触发区域,每个触发区域对应一个摄像机位置(如图2所示)。其过程是,当教师从触发区域A进入触发区域B时,摄像机立刻相应转动,将画面由“摄像机画面1”改变为“摄像机画面2”。如果教师再进入C区域则摄像机又将向右转动,拍摄的画面相应变成“摄像机画面3”。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刚好在A,B两个区域的交界处来回走动,一会进A区域,一会进B区域,摄像机就会跟着转动,一会画面1一会画面2,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就会一直晃动,影响观看者的学习效果。

要解决这种情况,不妨在触发区域和触发策略上做文章。可将触发区域的数量增加,范围缩小,摄像机的画面包含3个触发区域(如图3所示)。其触发策略是当教师在“触发区域n”中时,摄像机画面包含“触发区域n-1”“触发区域n”和“触发区域n+1”。当教师在此3个触发区内行动时,摄像机固定,位置不变。当教师离开这3个触发区域,进入“触发区域(n-1)-1”或“触发区域(n+1)+1”时,摄像机开始跟踪,画面转换成以该区域为中心以及其前后两个触发区域所组成的画面。这样就不会出现单区域触发所引起的镜头晃动的问题。

通过上述方式,可有效降低录播系统的错误率。但目前很难做到零错误。我们知道,即使是一名专业的摄像师也有可能犯错,何况是一套计算机控制的摄像系统。关键在于,发生错误后如何修正错误,弥补错误的损失。因此,还必须有一系列的错误修正策略。比如,当跟踪“丢人”时,摄像机应迅速切换到全景或由切换模块切换到其他视频画面,这样就能减少垃圾镜头。

(2)更能理解教学过程的导播

在录播过程中,在何种情况下录制相应的教学内容视频是忠实记录课堂实况的关键。这就要有一个好的导播。如果是人工录制,可以由工作人员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切换各种视频。录播系统是靠动作触发、时间触发等方式自动完成切换,并非如人一样能根据上课内容来准确切换不同视频。如何让录播系统能够准确地切换并录制视频?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教学过程入手,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设定不同的模式,以达到导播的基本准确。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讲课时依赖PPT的程度将教师分成3类,一类是非常依赖PPT,即PPT的内容和教师的口头讲授基本一致;另一类是很少使用PPT,即教师的上课内容多是口述,很少使用PPT;还有一类对PPT的使用介于前二者之间。然后根据这3种类型的教师我们可以设定3种不同的模式:PPT优先、教师优先和平均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录制课件时PPT显示时间的长短。PPT优先模式下,从计算机的PPT内容切换到教师图像需要20秒的时间,这样学习者就有充足的时间观看PPT的内容;教师优先模式下,切换等待时间设定为8秒,这样学习者就能更好地聆听教师的讲授;平均模式则设置切换等待时间为12秒,平均分配PPT和教师图像的显示时间。

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其他方面来设定不同的模式,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或许也能使录播系统更加智能化地进行导播。以PPT为例,现在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判断出一张PPT上文字的数量,然后根据文字的多少,我们就可以设定PPT需要显示多长时间。

当然,这些方法不能完全解决录播系统的导播问题,但是可使导播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3)更加专业的调音师

为了达到常态化教学的效果,应尽量避免使用后期维护较大、增加教师负担的拾音设备,如强指向性的有线鹅颈话筒、手持式无线话筒、领夹式无线话筒等。从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强指向性吊杆话筒可以有效地实现常态化教学的拾音。具体操作如下:在讲台区域布置若干个强吊杆话筒,覆盖整个讲台区域作为教师的拾音设备,在教室其他区域布置一些吊杆话筒作为学生的拾音设备。

另外,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加自动化的音频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要有以下功能:

①在拾取人声时,能有效去除人声以外的噪音,达到较高的拾音纯净度;

②自动控制音量,不论讲话人声音的高低,保证录音电平始终一致;

③自动识别主讲人,确保拾音的准确性;

④能清晰地扩音,不会引起拾音错误和回授。

在原有录播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改进,应能更好满足常态化教学的需要。但是要真正做到基础常态教学的智能录播系统,还需要不断探究教学过程的规律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篇2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内涵又包罗万象,非常丰富。要把握这门艺术,不仅要求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作为支撑,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由素质决定的。只拥有知识的教师,就只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发展才能引领发展。优质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该努力体现出时代性、先进性、示范性。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说的就是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深的业务水平,这也是实现优质教学常态化的基本保证。

1.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论帮助教师认识教育现象、解释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预测教育未来、提高教育工作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调整控制教学行为。

2.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如可以向本校信息技术教学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参加有关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讨论,甚至是参加一些教育专家或学者主持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的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要多阅读多看书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不仅善于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还能旁征博引,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和知识面,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和丰富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4.锤炼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如同一块磁石,能把学生紧紧吸引住。为了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在平时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语言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说话态度宜亲切自然,表达感情要朴实动人,声音语调讲究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力求张驰有致,教学语言还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

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就是最有效的形式。每次优质课比赛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老师们由衷地发出“课上得太精彩了”、“考虑得太全面了”、“设计得太完美了”诸如此类的感叹。其实优质课精彩的背后,除了授课老师的精心准备之外,更多的蕴涵着教师集体的智慧。

1.教师备课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精心的设计,精彩的发挥,都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缺少学生的参与热情,老师再淋漓尽致的展示也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最佳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密度。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

2.课堂要有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

优质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并得到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基础背景出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优质发展。

3.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活、新

教学活动是一种启迪学生心智的活动,是一种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因而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或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豁然开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构建和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显得非常重要,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影响巨大。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身处其中就会身不由己地去学习,并且,从事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自觉自愿、快乐而高效的。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互动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搭建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我校在2000年搭建了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我们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同行包括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负责人、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李艺教授的充分肯定。

2.创造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目标到内容都渗透了关于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基本方式和要求的建议,这就要求,要创设条件将学生融于实际问题和具体的情境之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题活动,如班级网站、电脑小报、平面设计等;针对有信息技术特别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开设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小组;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3.创造宽松自主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交流环境

信息技术课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差异比较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训练;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电脑室,并安排老师值班辅导;开设学习交流论坛,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还要及时高效地做好电脑室的管理与维护。

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去学习老师所教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如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从课堂教学入手,老师要客观公平地对待并尊重每一个学生,老师要经常参与学生学习小组的讨论;课后要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如有学生需要扫描图片、问题咨询等,不够条件的也想办法尽力做好,让学生高兴而归,我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老师评价非常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也非常高。

做好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要实现优质教学常态化,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去反思每一节课的成败,体会、挖掘、整理、总结出适合自身个性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反思常见的可操作形式有:写课后教案、写反思札记、对观摩课或公开课进行反思等。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我们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学反思的一般内容有:

1.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教学设计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学后要将教学设计中的精当之处与不足进行梳理,并对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评价有效性进行回顾和评价,然后整合成新的教学设计。这种反思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2.反思成功的经验

吸取以往的经验有助于教师成长,但没有反思的经验就缺失了价值,也对教师的发展造成了局限。教师要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感觉较为成功的经验中,提炼出这一经验背后的有价值的教学理念,从零碎经验中抽象教学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使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转化为教师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底蕴和实力。

3.反思失败的教训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些不足甚至缺憾,如果不进行反思,这些缺憾或许永远隐藏在背后,或许会使我们多次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要反思失败的原因,分析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教师要敢于以批判的思维站在自己教学的对立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败笔之处要作深刻的剖析,并设计有效的改进方案,教学中再吸取教训就会不断超越自我。

4.反思教学创新点

篇3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洗消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几个阶段,从药剂、装备和洗消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洗消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军事领域,针对公众的洗消研究相对较少。虽然20世纪末逐步重视公众突发事件的洗消工作,特别是非典和禽流感等疫情的爆发,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至今依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期望初步建立起一套公众洗消体系,为消防等救援力量提供科学合理的洗消处理平台。

1.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 (emergency)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规模不同,地点不同,危害性质不同,事前准备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迥然,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会对生命、财产产生伤害、损失和破坏,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社会影响。

2.公共场所的概念

公共场所是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功能和场所用途,公共场所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公共场所都有共同的特点:人口相对集中,相互接触频繁,流动性大;设备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污染;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污染特别是危险化学物和病毒的传播。其环境的卫生质量与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关系及其密切。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所涉及的面广、影响力大,可辐射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范围。

3.我国公众洗消的现状

3.1洗消,是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染毒对象上的毒剂或生物战剂失去伤害作用)和消除(指用物理方法除去沾染对象上的放射性物质)的总称[。洗消是指对染有化学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和生化毒剂、放射性物质的人员、器材、环境等进行消毒和消除的措施,是保护受害人员的有效手段。洗消包括:基本洗消、仓促洗消和周密消洗三种类型。基本洗消,是在化--沾染后立即进行的求生存最简单、最基本的紧急洗消。仓促洗消是指人员在工作间隙利用最短时间,用配置的洗消装备或洗消小组进行得简单的局部洗消。而周密洗消是指人员在安全区或者医院进行全面细致洗消。

3.2目前,我国装备的洗消剂主要有3大类——以氯化、氧化为消毒机制的次氯酸盐(三合二、次氯酸钙)和有机氯胺;以碱性消除或碱性水解为消毒机制的有机超碱体系(DS2)和苛性碱(氢氧化钠);吸附消毒粉(如漂白粉)。这些洗消剂在洗消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应急洗消的要求,但在性能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次氯酸盐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强,使用后装备的维护保养难度大,而有机超碱消毒剂又有很强的腐蚀性。同时这些洗消剂本身有一定毒性,污染大,后勤负担重;吸附消毒粉的毒剂吸附量有限,易出现解吸,造成二次染毒。我国现常用的洗消剂是PV-DAP型敌腐特灵洗消罐、Minidap敌腐特灵洗消剂、LIS敌腐特灵洗眼液以及三合二等。

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液态消洗剂,价廉易得。具满足高效、无腐蚀、无污染的消洗剂的根本要素要求。在传统全淹没、足喷淋的使用方法上,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衍生开发出乳化型、消解型、雾化型等不同剂型,以进一步提升效能和适应不同场所,不同种类化学制剂突发事件的洗消要求。以高温、高压、射流为代表的新一代消洗技术,多数以水作为载体。因此,本文选择以水为基本消洗剂作为讨论对象。

3.3洗消帐篷主要分个人(单兵)洗消装备和多人洗消帐篷(洗消站)。在公众洗消中主要使用的是多人洗消帐篷,它即可供多名受害者进行洗消,也可做临时会议室或者指挥部。而洗消用器材,我国消防部队主要配备的是电动充(排)气泵、空气加热送风机、热水加热器、洗消液均混器、高压清洗机以及化学泡沫洗消机等。而对洗消用水的排污主要用到了洗消污水泵。

3.4我国在公众洗消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洗消装备配置不完善、且有一定的区域性。包括特勤中队在内的消防基层中队,其所配备洗消器材相当不完善,例如虽配备了洗消车但无洗消剂,虽配备了洗消帐篷却无洗消供水泵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我们有部分特种装备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辐射面和密度不够,尤其是数量偏少,这在很大程序上制约了消防部队在对人数较多的灾害事故中的洗消能力。

二是执行洗消任务时所用的洗消剂比较单一。我国洗消剂的价格较高,种类不齐全,导致在执行洗消任务时所用的洗消剂比较单一,或是价格比较低廉而效果不好的洗消剂,使得洗消任务执行不完全。我国消防部队执行消防任务时只注重对人员和环境的洗消,忽略了车辆和器材的洗消,这使得车辆和器材的性能受到损害,也留下了危险的根源。还有就是对残液的回收、检测、传输不够重视,只注重战斗的攻坚过程。目前,部队都已装备水质分析仪、检测仪、防爆吸液泵、污水回收泵等,但利用率不高,没有在事故处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二次污染埋下了伏笔。

三是不注重消防人员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医疗培训。众所周知,要进行洗消的场所一般都存在着有毒的危险物质,虽然消防人员穿了防护服,但也有可能出现热虚脱或接触污染的症状,此时就应立即转入安全地带,脱下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紧急处理和治疗。

二、公众洗消的任务和原则

1.洗消的任务

洗消是对突发事件受到沾染的全部公众人员实施彻底地洗涤和消毒, 以降低或消除其危害程度。在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洗消,根据人员受害情况的不同, 对沾染的公众进行分类、急救、去污,对废物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2.洗消的原则

2.1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积极洗消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专业分队与群众自消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2.2根据污染源的性质、浓度、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洗消剂彻底清除危险源。

2.3洗消作业时,洗消人员注意自己的作业位置,尽可能处在上风向位置。

2.4利用广播宣传洗消站的位置,以及人员洗消时的注意事项。

2.5对洗消总的要求是净、快、省。净—消的彻底,快—消的速度快,省—洗消剂用量省。其中净是首要的。应在净的基础上求快求省。

2.6要保障重点,主次分清。对公众的洗消应有优先次序之分,合理安排洗消流程。

2.7应预料到身处现场但未受到影响的人员与真正的伤员之比最少为5∶1。

2.8已知暴露在液体毒剂后,应尽快对应急反应者进行洗消,以避免严重后果。

2.9脱去衣服是减轻毒剂沾染的办法,从头到脚,脱得越多越好;

2.10洗消对象洗消后检测不合格要反复重新洗消。

2.11合理处理洗消污水和废弃物,防止二次污染造成次生灾害。

3.水基公众洗消方式的分析

洗消方法及洗消剂的选择应符合速度快、洗消效果好、洗消费用低、洗消剂不会造成人员伤害等基本要求。

尽快从受害者身上采用物理方法去除毒剂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洗消步骤。物理去除包括从皮肤上清除可见的毒剂,脱下衣服,用吸附剂吸收毒剂,以及用大量的水冲洗[6]。

洗消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及时有效地去除毒剂,因而在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去除毒剂的速度比具体使用何种方法去除毒剂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水具有易得、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认为最简便易行的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的办法就是采用水喷淋系统。消防人员往往会带有大量的水,因此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有设备提供应急的低压喷淋。在经过水的简单冲洗后,对于不同的污染,救援人员可以再进行针对性的洗消和救助。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时脱掉衣服并用水喷淋是最有效的方法。脱衣的决定应由指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当人员开始脱衣时就开始喷淋,这样有助于加快洗消过程,特别是对受生物或放射性沾染的人员更是如此。

3.1只用水

使用冲洗或淋浴的方法从皮肤上去除毒剂。只用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洗消方法。

3.2肥皂和水

加入肥皂后,由于毒剂产生离子降解,可以使洗消效果有一定提高。肥皂也有助于油性物质(如芥子气或其他糜烂性毒剂)的解。液体肥皂使用起来速度要比固体肥皂快,而且避免了对皮肤的摩擦。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可能染毒,受害者要尽量避免摩擦。使用肥皂的缺点是需要就地有储备。而且,使用肥皂可能会比较费时,同时,也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增大糜烂性毒剂的破坏作用。

3.3漂白剂和水

采用漂白剂(次氯酸钠)和水溶液可去除、水解、中和大多数毒剂。但是,在下列情况时,考虑到洗消速度的重要性,不推荐使用此方法的原因有:必须对商用漂白剂进行稀释,且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利用;皮肤接触时间已经较长。实验室研究表明此时毒剂需要和相关的无毒、液态消毒剂接触更长时间才有效;实验室研究认为浓度为0.5%的漂白剂可能不比用水冲洗更有效。

三、公众洗消洗技术与程序设计

1.伤员洗消时的优先次序分析

有关应急反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普遍认为,“洗消优先次序“是指决定受害人是否有必要进行洗消以及指挥受害人进行洗消的过程[8]。治疗类选法是一种在受害者数量众多时根据需治疗的紧迫性决定哪些人优先治疗的医疗过程。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对人员进行筛选分类。对于在突发事件中已明显受伤的人员,不管他是否曾暴露于危险源作用下,都应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治和洗消。因此,应急反应人员应在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同时,尽快将受害人排出优先次序,使其接受洗消、处理和医疗撤离。尽管现在有许多应急反应队伍已对类似事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并没有多少机构能够在现场(“热区”,Hot Zone,离事故发生地较近)处理伤员。因此,不管有多少伤员,建议将他们分为能走动的和不能走动的进行分类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洗消,保证最多的人得到治疗,同时尽可能减少应急反应人员暴露在危险中的可能性。

能走动的人员是指能够明白指令、能交谈并能自己行走的受害人。如果没有严重的受伤特征或症状,大多数能走动的人员可被划分为受伤程度最轻的伤员。而不能走动的人员是指昏迷、无反应或无法在无辅助的情况下自己行走的伤员。在洗消过程中,能走动的人员可以由几名救援人员带出污染区,不能走动的人员则需要救援人员携带救援工具(担架、救援箱等)进入热区救援,就地或带到安全区域进行洗消。一般来说,不能走动的伤员优先等级要高于能走动的伤员。

1.1能走动的受伤人员

应引导能走动的人员逆风进入搭设好的缓冲区域(温区),在那里由现场医疗人员按优先次序对他们进行洗消。在能走动的人员中最优先进行洗消的应是那些离有害物质释放点最近的人员以及根据报告那些暴露在烟雾中、在衣物或皮肤上有液渍或者出现严重病征(如呼吸短促、胸部发紧等)的人员;其次是那些离有害物质释放点不是很近,未暴露在烟雾中,可能在衣物或皮肤上也没有液溃,但出现了病征的人员;再次,应考虑那些通常情况所说的受伤人员,特别是有伤口的伤员。最后考虑那些离出事地点较远且无明显症状的人员。应急反应人员应按照优先次序引导这些可走动的人员进入缓冲区域进行洗消。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员不要横穿染毒区域,也不要将污染带进洗消区。

下表1是对确定优先次序的因素的归纳:

表1 能走动伤员确定救援优先次序的因素

1.2不能走动的人员

不能走动的人员比能走动的伤员受伤程度更大,需要就地优先进行洗消。对于这样的伤员,我们推荐根据医学治疗中的类选法系统来排定这些伤员的洗消先后次序。

表2 不能走动伤员的救援优先次序的因素

在所有需要洗消的人员中,最需优先进行洗消的是那些根据医学治疗类选法确定为需要立即利用现场可提供的医疗手段进行救治的伤员。通常这些伤员会出现呼吸或循环问题,同时也可能包括那些遭受神经性毒剂中毒需要立即解毒或通风的伤员。在这一类中,最应优先进行洗消的是神经性毒剂严重中毒的人员,因为对于这些伤员来说,暴露于毒剂后尽快彻底洗消是很有可能挽救其生命的。

在无法行动者中,其次需要洗消的是那些被划分为可延迟治疗的伤员。这些伤员可能受了重伤,的确需要良好护理,但可稍等片刻后再进行洗消(如小腿骨折的伤员)。这种伤员也可能是那些确已暴露于危险源危害范围中但伤害不足以威胁生命的伤员。

而那些不知是否暴露于毒剂或被怀疑暴露于毒剂的人员,他们的优先等级应较低。洗消的优先等级最低的是那些经医疗分类被划分为自然疗法的伤员。

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应设立两个大批伤员洗消系统,分别对能走动的人员和无法走动的人员进行洗消。如果资源有限,仅够设立一个洗消系统,则无法走动的人员比能走动的人员更享有优先权,因此,他们可采取下图所描绘的方式进行洗消:

图1 大批伤员洗消规则

2.洗消流程的分析

根据上述,在洗消过程中,可设立两个洗消系统对受伤人员进行洗消。

如果伤员能够走动,应急响应人员应让他们脱掉被沾染的衣物并引导他们离开“热区”,进入“温区”(洗消区)。应有人指示这些受害者摘掉眼镜(如果有的话),用水冲淋皮肤、眼睛和头发。喷淋的水流速应为70g/cm2[8],喷淋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确定危险源的情况下,参考侦察人员报告的信息,指挥人员应迅速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洗消方法,并加以实施。具体步骤为喷淋检测再次喷淋洗消再次检测检测合格更衣送安全区送医院(疏散)[10]。图2表示出了可行走伤员洗消流程。

图2 可以走动伤员的救援步骤图

如图3所示,如果伤员无法走动,救援人员需要进入热区救援。在佩戴好防护用具的条件下,救援人员才可以接近伤员。如果确定危险为有毒化学品或者生物毒剂,救援人员应先将送氧或送风式防毒面具(条件有限可用防毒口罩)戴在伤员口鼻上,也可使用便捷式供氧装置[9]。以两名救援者对应一名伤员为宜。救援人员帮助伤员脱掉被沾染的衣物,然后再将他们转移到脊椎矫正板、盖尼式金属担架床等救援设备上。如果现场没有运送工具,则应小心地将伤员抬到或拖到安全的地方。但救援人员必须确保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不要途经染毒区,也不要将沾染有用肉眼能看到的污染的衣物或个人用品从热区送入温区。染毒的衣物、个人物品等必须留在热区。将伤员带到温区后,再次对其伤口进行医疗处理,然后用水喷淋,如有更好的洗消剂选择应直接用洗消剂洗消,以防水对伤口造成再次伤害。多次洗消后,确定伤员没有危险后将其带至安全区再由医疗人员最后处理或送至医院。

图3 无法走动伤员的救援步骤图

3.公众洗消场地的设置

侦检后划出警戒区。警戒区可分为三类:热区(Hot zone),事故发生地,受危险源威胁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从事救援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置以免受污染或物理伤害;温区(Warm zone),是紧挨热区外的地域,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适宜的个体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冷区(Cold zone),是洗消线以外的地域,患者的抢救治疗、应急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警戒使用的器材有警戒带、隔离墩、标志牌等。洗消场设立在温区,黄色警示线,其内和外分别是洗消区和洁净区。

3.1洗消场地的设置

如图4所示。场地的选择和布置应该考虑到很多方面,包括了地区的地形、风向以及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诸多方面。其中,地形的平坦程度及风向走势应为首先考虑。

在各个区域间、出入口位置应该都安排有检查人员对伤员及救援人员进行检查处理,以确保污染不会被蔓延扩大,还可引导救援人员安全进入下个区域和帮助他们对伤员进行救援。

洗消区设立水喷淋区和洗消区;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在安全区和洗消区间设立缓冲区,只允许待运送的受害者和救援人员在该区停留,防止将污染带至安全区。

图4 洗消场地布置图

场地布置完以后应有完善的污水排泄系统,确保环境不会受到再次污染。应该指出,在救援中不应有人再染毒。在可接受的排出液问题上,大致可认为,任何浓度的污染对环境来说都是一种威胁。这些威胁会因多种因素而产生不同,如排出的化学品、它们的浓度、它们所流经的地方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在挽救生命的活动中所涉及的排出液污染允许浓度、第一反应者染毒等问题。

洗消区域一般设立在上风方向,人员、车辆、物资装备等离开温区的出口处;或者是房屋的出口处。地面能铺设塑料布等防水布。交通便利,便于人员、车辆和物资的出行。场地开阔,便于洗消装备的展开,以及人员、车辆、装备、物资等的集结、分类和洗消。宽阔的马路、体育场、休闲广场等比较开阔的场所都可作为洗消场地。水源充足,洗消需要大量的清水,设定洗消站应尽可能靠近水源。人员洗消也可利用机关、厂矿等单位和公共洗浴设施。洗消挖设排水沟和污水坑,专门收集洗消污水,并连接排污泵排到制定的消毒池或其他收集容器中。

3.2水喷淋区的设置

在洗消装备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以及洗消装备不足时,利用消防车设立水喷淋区,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受害人员进行洗消。同时,在有固定洗消装备的情况下,设立水喷淋区可以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洗消,这样可大大加快洗消效率和洗消速度。这在伤员众多的情况下尤为适用,效果更加显著。

图5 水喷淋区示意图

图5是水喷淋区示意图。利用两部消防车构成水喷淋走廊。用消防车上的软管从两侧喷洒水,同时,用云梯车接软管从上方提供大容量的低压水流。如果伤员人数众多,则可以使用两辆甚至更多的云梯车组成复合云梯水喷淋洗消系统以增加喷淋走廊的长度。可为能走动的受害者或无法走动的受害者搭建多种走廊,受害者经喷淋后前行。还可使用如下图所示的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的装置。还可安排手持软管的消防员在喷淋区的终点来提供最后的冲洗。所有的受害者都应等在淋浴区内,直至水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人流、增加冲洗周期、提高洗消效率都很重要。

3.3洗消区的设置

我国消防部队中主要配备的洗消帐篷为公共洗消帐篷,此种帐篷高2.8米,长10.3米,宽5.6米,面积为60平方米。公共洗消帐篷的洗消用具包括了6个喷淋头、更衣间、喷淋槽和洗消帐篷。供水器材则有4000L水袋、水加热器、排污泵、15L均混桶以及相应的连接软管[15]。

在洗消区安置两排并联的公共洗消帐篷,每个帐篷分6个带喷头的隔间,喷头一共12个,可同时供12人进行洗消。喷头可喷淋按比例混合的洗消液,也可直接喷淋清水。洗消压力应为0.4~0.5MPa,洗消温度视情况而定,如为生物毒剂污染则以38~40℃为宜。喷淋洗消液的时间看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为喷淋2分钟洗消液和喷淋2分钟清水清洗洗消液。当人洗消完毕后进入检测区,经医疗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安全区。检测区可设为长12米,宽6米,可同时供6~8人接受检测。安全区大小则可视情况而定,在条件允许下,可适当将范围扩大一些。

表3列出了洗消区人员的配置。以两个并联的公众洗消帐篷(每个帐篷含6个有效喷头)为一个洗消单位,在救援人员配置上,在洗消区需要检测人员5名,帮助人员10名,如果无法走动的伤员较多可增至20名甚至更多,这其中可由在热区进行救援的人员来担当。洗消剂和洗消用具的操作人员4~6名,负责维护洗消用具。另外需要机电师4~5名,其中驾驶员一名。

表3 洗消区人员配置表

同样的,如果受伤人员较多,可再增加一个洗消区,与之前增加的水喷淋区连接形成另一组洗消系统。具体的场地设置如图6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两组并联的洗消帐篷可根据情况分类。如不能走动人员较多,则可把两组洗消帐篷分为不可走动伤员组和可走动伤员组。如男女伤员人数相当,则可分为男用洗消帐篷和女性洗消帐篷。

表4 热区和水喷淋区的人员配置表

表5 检测区和安全区的救援人员配置表

3.4洗消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情况

篇4

解析策略对于选用化学实验仪器的问题,针对此题突破口在于仪器的精确度.用量筒取溶液的体积不可能精确到0.01 mL,只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又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橡胶,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所以选C.案例中的知识考查比较常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精准度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应对此类试题,在学习或者联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强化记忆.

解析策略对这个案例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从托盘天平的使用规范性角度去考虑.因为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为0.1 g,精确度为0.1 g.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腐蚀性药品及易潮解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即使没有腐蚀性的药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而应放在一张洁净的纸上.故叙述不正确的有C、D.学生必须掌握托盘天平中的质量关系为: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篇5

肠血管畸形指肠血管发育不良,肠血管畸形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慢性的下消化道出血。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但是病变部位较小,且难以确定部位,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不少麻烦。我院自2006年~2009年共接诊肠血管畸形40例,现将临床诊疗过程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接诊的40例患者,男28名,女12名,年龄在38—76岁,平均59.6岁。主要表现间歇性血便22例,柏油样便18例,血便多少不等,少者有自限性。持续2到5天,12例伴有贫血,2例失血性休克,病史在6个月~5年。

1.2 诊断方法  40例患者有34例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将注入造影剂的导管插入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进行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对出血动脉分支,做造影,把造影导管作为手术切除病灶的定位标记。5例行核素扫描予以确诊,1例术中内镜观察确诊。确诊40例,确诊率100%。后经手术确认。结果病变部位多在右半结肠,其中在空肠有12例,回肠5例;结肠22例,1例出血病灶比较广泛。

2结果

篇6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也作为孩子们班主任,我由衷地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走得更好更远。有人提出过“学习化生存”的观点,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生存就是学习,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生存者,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包含了学习为生存的意思,似乎我们为了生存才学习,为了生存才需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学习。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更重要地是要学会生存化学习。即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把学习当作生命,把学习作为自己生存的一种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被学习压迫,不会学得很累,以后的学习之路也才能走得更远更广。

举例来说,有的学生将学习当作包袱,处处逃避,为应付和完成任务而做功课;有的学生将学习当作吃饭,一顿不吃便难受,一天不看书就不踏实、很失落。比如看书,将看书不当作看书的孩子很快乐地接受着书里的营养,因为他觉得书里有很多让他快乐的东西。这跟兴趣又有所不同,兴趣是只看自己爱看的,而这种爱好,则不论是看书、写字,还是其它各种形式的学习都很乐于接受,很想去做。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存化的学习,也才是最长远有效的学习。我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有这样的习惯,而且班级中也确实有很多同学是这样的,他们或许现在的成绩比较一般,但他们将是未来学习强有力的竞争者。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应该看到孩子更长远的发展。这也是我今天所寄寓的吧。

关于前阶段的学习和在校生活,我想每一个关注自己孩子的家长都比我清楚,我就总结一下班级的情况。语文第一次摸底考在一星期前结束,我们班在三校区年段18个班级中位居第一,这是值得庆贺的。但问题也存在不少,我在试卷分析时都给学生讲过了,我觉得与我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问题和现象就是积极主动性的欠缺,集中在一些同学身上就是作业的拖拉应付,在班级中表现为散漫的样子,无法用老师的那份紧迫去要求自己,也没有用毕业前的主动性去积极探究。个别学生牵扯了我相当大的精力,无论在纪律还是学习与作业上,我都要花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在他们身上,主要原因比如每天的家庭作业没完成造成日积月累,浪费时间、低效学习,习惯欠佳、品行欠端等等,而我现在一则没时间与大家及时沟通,二则根据以往的交流,该说的也说了,该提的也提了,我自己觉得??铝耍?簿筒辉僦馗聪嗤?侍饬耍?龅窖??庋?那榭觯?荒芤惶斓酵淼囟⒆潘?L乇鹗钦庋?诘氖奔涠獭⒔?瓤臁⑷挝裰兀?纠淳筒蝗险娴难??芸赡芟??涣迹?呐掠判阊??绻?刻烀挥凶龊玫碧熘?兜母聪埃?杉ㄒ彩且?舻模?聪笆茄??刻毂刈龅摹

在学校生活中,我特别强调安全之类的问题,并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行为的一点一滴上抓好,有时觉得自己像个老太婆似的,但又非管不可,只要学生在校一天,我就一天不能放松,方方面面都得管到。学校这学期强化了日常行为规范,举行了田径运动会、风筝节等活动,我们的学生在运动会上表现得都不错,比上学期有了明显的提高,风筝节,我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还有学生个人的蓝天奖、美丽奖。寒假里,网上的读书征文活动我班有一二三等奖共八名同学获得了证书和奖品,前天刚收到发下。

篇7

马克思早年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诞生的。经济在一国之内仅有一个计划决策中心,并由这个计划中心负责收集信息,最后制定出全国各地、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运转顺畅的庞大而细致的计划体系,并通过逐级下达而得到贯彻执行。此外任何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没有计划的决策权。如果这个模式是完美的,投资多少、投资于哪个行业或哪个地区,计划中心完全可以根据总体经济而事先作出精确的安排。因此,在完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重复建设”。

完美计划经济的不可能性与现实计划经济中的重复建设现象

完美计划经济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极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而事实上,这些条件时至今日尚未出现过,而且也无法估计在未来多长期限内才会形成。现实的所谓计划经济都是放松了完美计划经济假设的“不完全计划经济”。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计划在经济运行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决策上也拥有相当的权力。投资决策的分散至少使重复建设具备了可能性,但为什么要重复建设还要取决于中央计划决策当局的偏好。比如“”时期,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小高炉”、“土高炉”,并由此引发了投资过度膨胀。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一种在中央政府默许情况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决策选择。

完美市场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是必要前提

根据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完美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自由的经济,经济的计划和决策权被分散在无数个个体手里。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 maker)。因此,完美的市场经济要求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各种决策,从而形成充分竞争,并在充分竞争中发现真正价格。投资是市场参与者重要的决策行为,所以,仅就投资而言,只有在市场上形成大量类似的投资(也可称为重复建设),才能真正形成充分竞争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这是完美市场经济所不能容纳的。

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是倾向于阻止重复投资

同完美计划经济一样,完美的市场经济也从未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就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看,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总是不满足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通过垄断而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并由此获取超额利润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阻止其他参与者的进入就成为其重要的策略。这种行为的结果表现在投资上就是阻止重复投资的发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都有强硬的反垄断法,恰恰说明垄断行为在它们的市场经济中是何等突出。

篇8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02-02

Performance nalysis of echnology promotion on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on-site control t for sudden chemical poisoning

WANG Chao-ying, LI Hai-hong, GE Xian-min

乡镇化学中毒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村口服自杀者甚多,因此对基层医务人员推广学化学中毒的救治知识和技术、及时诊断和抢救中毒患者是十分必要和有很大的作用。 “广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是一项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从预防控制到中毒应急救治、从研究到管理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向基层推广,可使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处置急性化学中毒事件方法,救治救活更多的中毒患者[1]。本项目为广西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课题之一,我们选择广西某一示范县进行“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推广,现对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西马山县医疗技术人员,包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部分村卫生所共140个医疗机构301人。

1.2 推广方法 2008年~2010年实施广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性研究。现场调查当地的卫生基本情况,每年进行突发化学中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推广,针对不同的单位发放相关书籍,如发放给马山县疾控中心《职业病危害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检测技术》,发放给县直综合及专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等,我院医生亲临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指导工作。

1.3 推广内容:常见化学中毒事故识别、应急处理和控制,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综合疗法,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现场防控应急救援措施,急性有机磷和常见毒蕈中毒诊断与救治等。

1.4 绩效分析方法 (1)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培训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2)对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服务问卷调查,了解经培训后服务层面是否扩大。(3) 从广西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每年马山县化学中毒数据,了解当地生产性急性化学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基层医务人员预防控制和诊断救治急性化学中毒的水平。

2 结果

2.1 技术推广能力

马山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机构培训覆盖率达100%,村卫生所培训覆盖率达80%以上,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县直医疗机构达187.8%、卫生院达124%、村卫生所达86.6%(见表1),完成了100%以上的乡级卫生机构和8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的指标。

**应培训人员数是指从事职业卫生和防保工作人员和放射科医师、门诊医师,实际培训人员除了职业卫生和防保工作人员、门诊医师、急诊科医生外,还包括了一些临床医师及其他人员。

2.2 技术推广效果

2.2.1 培训效果:为了检验和巩固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对受训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参加培训考试的合格率达99.7%。通过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60%以上的人员在培训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治技术,88%的人认为通过培训学习,收获很大:从未学习过的医生对常见化学中毒救治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前了解过的医生对常见化学中毒救治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和提高;一致认为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今后继续举行类似的活动(见表2)。

2.2.2 服务层面:马山县医务人员在了解和掌握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和技术后,不仅能在工作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在社会上成为化学中毒防治的宣传员(见表3):80.2%的人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开展系列的化学中毒防治技术服务,包括向群众宣传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向群众提供化学中毒救治技术咨询、为群众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或诊疗、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或劳动者和/或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开展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培训等。

2.2.3 化学中毒发生情况:自2008年开始培训后,马山县每年发生的生产性农药中毒事件基本得到控制,见表4。同时我院每年接到马山县发生化学中毒事件救援的电话有所减少,2007年8次、2008年8次、2009年6次、2010年2次,2011年无。

4 讨论

通过向基层推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可以使基层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常见急性化学中毒的识别、诊断和应急处置技术,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降低急性中毒患者的死亡率,把危害和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中毒事件的蔓延和恶化;同时培养基层医务人员为预防控制化学中毒的宣传员,向广大农民宣传在喷洒农药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急性化学中毒的发生。

本次短短三年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使马山县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了广西常见的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和技术,在工作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迅速诊断和抢救中毒患者,有效地减少和降低急性中毒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在社会上成为化学中毒防治的宣传员,有效控制了马山县生产性化学中毒的发生。

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乡镇卫生院的抢救设施(如血透机)比较缺乏,使推广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障碍,没有配套的器械和药品是适宜技术未被使用的主要原因[2]。因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技术推广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集中培训的方式上,仅对部分乡镇卫生院亲临指导工作。在今后的推广技术过程中,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进一步探索推广摸式,真正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得到收获。

参考文献:

[1] 葛宪民,耿文奎,李勇强,等.广西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现场防控应急救援措施的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2):76-79.

[2] 茹淞,胡尚英,刘元强,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76-777.

作者简介:

篇9

肠血管畸形指肠血管发育不良,肠血管畸形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慢性的下消化道出血。该病在中医辨证中属阴虚内热证,治疗以清热养阴及补益肝肾为主。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西医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但是病变部位较小,且难以确定部位,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不少麻烦。我院自2006年~2009年共接诊肠血管畸形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接诊的40例患者,男28名,女12名,年龄在38—76岁,平均59.6岁。主要表现间歇性血便22例,柏油样便18例,血便多少不等,少者有自限性。持续2到5天,12例伴有贫血,2例失血性休克,病史在6个月~5年。

1.2 诊断方法与结果 40例患者有34例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将注入造影剂的导管插入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进行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对出血动脉分支,做造影,把造影导管作为手术切除病灶的定位标记。5例行核素扫描予以确诊,1例术中内镜观察确诊。确诊40例,确诊率100%。后经手术确认。结果病变部位多在右半结肠,其中在空肠有12例,回肠5例;结肠22例,1例出血病灶比较广泛。

2结果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40例患者中,8例主要采用重要知柏地黄丸治疗,以补益肝肾,并根据治疗过程中病人出血情况进行必要的输血或药物治疗;针对病情较重患者,主要采用西医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18例,后期进行手术的16例,进行小肠及血管缝合的15次,22例做结肠部分切除。1例行回肠及部分结肠切除。最后用手术切除的病变做病理实验证实为肠系膜下动脉畸形。

篇10

[摘要] 目的 探究妊高症孕妇的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HCT)跟正常妇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病人为研究组,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生育期的非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C、TG、LDL-C、apoB、HDL-C、apoA1、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研究组TC、TG、LDL-C、apoB、HDL-C、apoA1指标高于对照组(P<0.001),HCT指标低于对照组(t=5.9, P<0.001)。结论 高度重视妊娠妇女血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的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高症是围产期保健与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妊高症;血脂;脂蛋白水平;红细胞比积

[中图分类号] R714.2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182-02

妊高症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目前关于此病的发病机理在医学界尚未达成共识[1]。但是此病如果不及时救治则容易导致孕产妇与围生儿发生死亡。造成妊高症的因素很多,有血脂水平、营养因素、遗传等[2]。为进一步研究妊高症孕妇的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HCT)跟正常妇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妊高症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妇女60例为对照组,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病人为研究组,其中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为(30.5±1.7)岁;孕周30~39周,平均(37.8±1.1)周;轻度妊高症20例,重度妊高症40例;入选的妊高症病人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生育期的非孕妇60例为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为(29.8±1.6)岁。所有受试对象均没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症,在最近一个月以内所有受试对象均未使用与血脂代谢产生影响的各种药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该研究受试对象均空腹12 h给予抽取A、B两份静脉血。A份静脉血抽取量为3.0 mL,将其血清分离,在当日采用西门子Xpand Plu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完成(TC、TG、HDL-C、LDL-C、apoA1、apoB)等血清脂类水平的测定。B份静脉血抽取量为2.0 mL,采用SysmexKX-21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在室温条件下60 min内迅速完成红细胞比积(HCT)的观测。

1.3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运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TC、TG、LDL-C、apoB、HDL-C、apoA1、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研究组TC、TG、LDL-C、apoB、HDL-C、apoA1指标高于对照组(P<0.001),HCT指标低于对照组(t=5.9, P<0.001),见表1。

3讨论

妊高症这种妇产科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略高于国外发病率,国内发病率是9.4%,国外发病率为7%~12%。此病对母婴健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容易引发孕产妇与围生儿发病甚至导致死亡。可以说,妊高症的出现对孕妇与新生儿之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水肿、高血压与蛋白尿是妊高症临床上主要的症状表现。轻者妊高症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或者会出现轻度的头晕、轻度的高血压、轻度水肿、轻度蛋白尿;严重的妊高症患者常常为头痛眼花以及恶心呕吐,也有的重度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右上腹痛、血压迅速并且明显升高,蛋白尿增高,明显地出现水肿,甚至会发生昏迷与抽搐等现象。

女性处于妊娠生理期的机体,因为母体与胎儿的生理生长需要往往会伴发高脂血症[4]。所出现的高脂血症一方面可以满足母体自身的能量消耗以及胎儿的生长生理需要;另一方面还会带来一些病理性变化。尤其是妊高症的孕妇在体内生理与病理等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其血脂与脂蛋白代谢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多年来,关于妊高症孕妇血脂与脂蛋白水平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有的研究认为[5-6],孕妇在妊娠第13周的血脂就会显著升高,TC水平可高达25%,TG水平则是正常妇女的2~3倍。也有研究认为[7],孕妇在妊娠期的TC、TG、LDL-C、HDL-C等水平会增长较快,在妊娠中期HDL-C水平能够达到最高峰。该研究显示,对照组的TC、TG、LDL-C、apoB、HDL-C、apoA1、HCT等指标的检测值分别为(4.94±0.96)mmol/L、(1.27±0.51)mmol/L、(1.45±0.42)mmol/L、(0.75±0.34)g/L、(1.43±0.38)mmol/L、(1.22±0.36)g/L;研究组的TC、TG、LDL-C、apoB、HDL-C、apoA1、HCT等指标的检测值分别为(6.34±1.06)mmol/L、(2.28±0.78)mmol/L、(3.43±1.02)mmol/L、(1.15±0.25)g/L、(2.06±0.67)mmol/L、(1.83±0.48)g/L。可见,妊高症孕妇TC、TG、LDL-C、apoB、HDL-C、apoA1等血脂与脂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妇女对照组(P<0.001)。该研究结果跟王永福等[8]人的结果一致。

HCT指标的降低多数见于贫血,HCT指标的增高多数见于脱水。HCT常常作为补液的依据与衡量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同时HCT检查在临床上常常借以了解妊高症患者是否扩容及扩容效果检验的最佳方法。HC指标T常用来计算补液依据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但是专门将HCT指标用于临床妊高症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有学者结合妊高症临床经验,对妊高症HCT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9],因为胎儿生长发育与自身营养供给不足等多种原因,孕产妇容易患生理性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然而贫血会直接引发HCT不断降低。该研究显示,研究组HCT指标值为(33.14±6.33)%,对照组HCT指标值为(38.86±4.04)%,研究组的H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跟妊高症孕妇在妊娠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或称作生理性贫血,而贫血的出现会引发HCT降低。

一般来说,对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予适当的扩容治疗,原则上是在解痉的基础上扩容,在扩容的基础上脱水,利尿,视蛋白丢失及浮肿程度选用不同的扩容剂(全血,人体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酥),并在疗程后随访红细胞压积,通过合理的扩容治疗。研究组有3例HCT水平大于35%,在临床上均得到控制,治疗后对红细胞压积复查发现恢复正常水平。HCT对妊高症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不过关于HCT在妊高症孕妇中的病理与生理等一些深度变化过程仍需要作进一步探究[10]。

近年来,人们对妊高症发生机制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学说,子宫胎盘床血管缺血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学说。此学说强调妊高症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息息相关。另外一个学说则认为妊高症跟孕妇钙镁代谢存在必然联系。该研究发现,妊高症的血清钙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的孕妇。该研究显示,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与妊高症的关系较密切。笔者认为,妊娠期的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特征,母体这时期较易缺钙,进而诱发血压升高。钠钾泵与钙泵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的发挥,往往是依赖镁离子,而处于低镁时钠钾泵与钙泵活动受到限制,致使细胞内钙发生堆积以及减少孕妇的细胞外钙浓度,对血管平滑肌内的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产生激活作用引发收缩反应,使得孕妇血压逐渐升高。而镁的缺乏在孕妇钙代谢紊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在临床上常用硫酸镁对妊高征进行治疗,并成为临床首选的药物。

笔者多年的预防妊高症的体会是:积极建立及完善各级妇幼保健网:认真开展围妊娠期与围生期的各项保健工作;注重孕妇的健康教育,引导孕妇学习与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自觉定期到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应该全面指导孕妇科学饮食以及多加休息。

总之,很多学说证实,妊高症的发生于急性动脉硬化存在关联。鉴于此,通过妊高症孕妇血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的变化,可以定量分析出患者抗御动脉硬化之保护机能的减弱程度。高度重视妊娠妇女血脂、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的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高症是围产期保健与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笔者发现,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妊高症孕妇HCT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与对妊高症的经验认识如今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妊高症孕妇比正常的孕妇而言更加容易发生血流变增高性的改变;为此HCT指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示出妊高症的病情轻重缓急的程度。总之,HCT联合脂、脂蛋白水平在妊高症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李娜.妊高症孕妇部分血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764-1765.

[2]程俊.妊高症孕妇检测血脂水平和红细胞压积的价值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9):1318-1319.

[3]刘芳兰,吴时耕,张忠平.妊高症孕妇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变化的观察 [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5):421-422.

[4]朱进峰,周余忠.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血脂代谢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33):106-107.

[5]马李娜.妊高症孕妇部分血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764-1765.

[6]姚家勇,张蔚起,韦天彬.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脂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12):70-71.

[7]倪剑红,张明洁.妊高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结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86-187.

[8]王永福,林桂青.妊高症孕妇血脂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检查的临床意义 [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3):284-285.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引言

当代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生源充足,学生众多,老师也更关注一个领域的发展,带更少的课,老师的人数也在增加,那么,针对众多的班级,教师数量也不少的情况下,怎样在一个新学期的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更加合理地对整个班级、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的考试考场进行安排呢?在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使用人工考场安排或者使用全封闭的自动化考场安排系统,在当今网络经济环境下,如果仍然采用这种传统的考场安排方法或者使用全封闭的自动化考场安排系统显然是不行的。在此,我们就引入了一个基于智能化网络的中学生考试考场安排系统。

2 系统设计

2.1 关键技术

第一步:进行考试课程的分配,以使得课程考试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

为了使得考试尽快结束,可以规划使得每个时间段考试课程最大化,使时间利用率最高。为了避免课程的冲突进行条件约束,条件要求:1.同一年级的同一课程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2.考试时间不能与规定的时间违背。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最优化规划,可以计算出最优考试科目的安排。

第二步:在课程得到合理分配以后,进行考场最优分配。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根据考场的容纳人数进行分配,尽量使得每个教室的空位最少,即每个教室的空位率最少,使得考场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占用最少,避免教室不够用这一情况。即每组所用的考场数目的容量大于考试人数。可以根据老师的数目限制来安排考场数,定义目标函数,提出约束条件,进行最优化分析,得到最优解。

第三步:考场以及科目都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监考教师。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行教师的安排,教师安排时依据教师的特殊要求进行合理分布,使得在满足教师特点要求的情况下,教师的监考场数基本持平,避免分歧[3]。

2.2 考场分配

首先,我们把考生报名表命名为:bmb,在此表基础上,经过编程方式给它进行随机混合后,增加上考生号(ksh)和考场号(kch),最后生成考场表为:kcb。具体方法和思路如下:

(1)随机排序。我们利用随机函数Recn()给报名表bmb增加一列随机数并命名为随机号Sjh,然后再利用取舍函数Round()将其取6 位小数(小数位数越多越好)。为不干涉原表数据我们利用“*”保留原表所有列,最后生成临时表B1。在临时表B1的基础上按随机号列sjh进行从小到大排序,从而打乱原来报名表排序,产生出按随机号Sjh 排序的临时表B2,这给以后添加考场号和考生号奠定基础。

程序代码书写如下:

&& 增加随机编号列(Sjh)生成临时表B1

Select Round(Rand(),6) As Sjh,* From Bmb Into Cursor B1

&& 按随机编号列(Sjh)进行从小到大排序生成临时表B2

Select * From B1 Order By Sjh Into Cursor B2

(2)考场号的产生。每考场安排N人,这样考生人数除以N并向上取整就是考场总数了。所以,同样的方法,我们把每一个考生所在的记录号Recn()(即位置顺序序号)除以N并向上取整,就得到每一个考生所在的考场了。这样就产生了一列考场号(Kch)。所以我们在表B2的基础上,利用函数Recn()除以N,然后再利用函数Ceiling()向上取整数,即Ceiling(Recn()/N)就是每一个考生的考场号了,我们把这一列命名为考场号(Kch)从而产生临时表B3。一般情况下,为了使考场号位数相同,考场号位数不足的在前边添加‘0’补齐。所以,这样以来就得把考场号转换成字符型字段才行。假设考场号为3位数,那么我们采取复合函数Right(Alltrim(Str(1000+Kch)),3)实现了考场号整齐的要求,这一列为字符型考场号,命名为Kch2。从而产生临时表B4。

程序代码书写如下:

&&编排数值考场号(Kch)

Select Ceiling(Recn()/N) As Kch,* From B2 Into Cursor B3

&&把数值考场号(Kch)转化为字符型并添加一列字符型考场号(Kch2)

Select Right(Alltrim(Str(1000+Kch)),3)As Kch2,* From B3 Into Cursor B4

(3)座位号的产生。由于每场安排N人,这时在座号列中是以N为周期的一组数列,并且和考生所在的记录号、考场号有一定关系,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发现使用函数和公式Recn()-(Kch-1)* N就能完成座位号的编排,所以在表B4的基础上使用这个公式增加一列座位号并命名为Zwh。从而产生临时表B5。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座位号号位数相同,座位号位数不足的在前边添加‘0’补齐。所以,这样以来就得把座位号转换成字符型字段才行,因此我们在表B5的基础上采取复合函数Right(Alltrim(Str(100+Zwh)),2)实现了座位号整齐的要求,这一列为字符型座位号,命名为(Zwh2)。从而产生临时表B6。

程序代码书写如下:

&&编排数值座位号

Select Recn()-(Kch-1)* N Zwh,* From B4 Into Cursor B5

&&把数值型座位号(Zwh)转化为字符型并添加一列字符型考场号(Zwh 2)

Select Right(Alltrim(Str(100+Zwh)),2) As Zwh,* From B5 Into Cursor B6

(4)考生号的产生。考生号是为考试和分数管理提供的唯一性号码,有了考生号在以后考试和分数管理中,不但能起到唯一性还可以根据考生号辨别这个考生,考试的年份、所在的单位或地区、考生类别以及序号等。所以我们在临时表B6 的基础上添加一列考生号,并命名为Ksh。从而产生正式结果考场表Kcb。

程序代码书写如下:

&&编排考生号(年份99+地区0714+类别66+顺序号Recn())

Select 990714660000+Recn() As Ksh ,* From B16 Into Table Kcb

考生号要是‘0’开头的,同样需要转为字符型字段。

3 考场安排的特殊条件分析

(1)对于监考教师的安排需要考虑合理安排监考教师的监考次数,这个可以采取当监考教师参加一次监考后,为监考的监考次数后面加上1,每次先去监考次数小的教师。这种判定方法在实现方面比较复杂,为了能够既考虑到教师的合理监考次数,又考虑系统实现的简单性,采取了随机数取值的方法。

(2)对于大小教室的安排,采取优先安排小教室,然后特殊情况再使用大教室。考虑到这一点的原因是大教室的数量远远比小教室少。

(3)对于教师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比如教师考试期间处于假期或者培训期,或者某些教师需要先安排,我们可以提高这些教师的优先级,让这些教师先做安排。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基于智能化网络的中学生考试考场安排系统设计的背景意义,系统需求的分析和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考场分配的细节,最后将考试考场的特殊条件和情况作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云鹏,王磊,田耕.考试安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6).

[2]陈磊,童贞.一个考试安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