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8: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文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不掺杂商业化的品质,更具原生态的滋味,但规模小,人员匮乏,档次也相对较低,内容相对单一,这对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起到制约作用。文化馆(站)主动承担此项任务,因地制宜,在整体的高度指导下,集结成强有力的群众队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文化馆(站)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开展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为各级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文化馆(站)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转变思路、转变模式,转变机制,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打破以往的单一化、形式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增加文化内容。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除了文化演出、文化娱乐活动,书籍下乡是不可或缺的。广大农民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事物,了解政府的新动向,以及时尚信息,多元文化,从思想根源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新点子,新想法,有利于更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文化馆(站)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与农民朋友生活的融合。大力支持并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展演和少数民族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可以展现农民精神面貌的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激活了农村文化,又开辟一个展示农民多彩生活的平台。三是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文化馆、文化站正一步一步地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特别忽略了农民群众自主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被动旁观者。而另方面,在许多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游神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他们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要扭转这一局面文化工作者及时地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创办文化大院这个平台,更多的农民朋友自编、自排、自演,在家门口唱起了大戏、扭起了秧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传递着为人、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论,使之发扬光大。并且积级引导和鼓励农村民办文化健康发展,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手段
随着农民对科技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文化服务手段已不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是文化馆(站)近几年攻坚的课题。一是开展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渠道传播最新,最快的文化信息,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更新知识,进行文化交流,使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步入了崭新的轨道。文化科技信息不断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高级新款的文化服务手段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组织农村文艺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到外边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我用,将业余培养成专业,将单一的转化成多元的,将传统的升级为创新的人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文化馆(站)真正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以上种种因素显示,对于为这一庞大人群的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村落的消失,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内的居住人口正在大服的增长。这里既有务工后留在城镇里的人口,也有大量随着子女进城务工后,留在城里的老人。而固有居民中,随着子女外迁,还有一大部分空巢老人。
而与之不相匹配的则是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的不足。以我市为例,全市人口468万,而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约百余人,人均服务人口达4.68万人。如果按照2014年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数据计算,张家口市约有60岁以上老年人69万,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人均服务老年人则高达近7000人。这其中还没有统计有些辅导项目不适合老年人开展。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能够针对60周岁以上,甚至是超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文化养老”的专业性人才,就更不够了。
2.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性不够。
从专业人才培养上来看,目前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专业不足,或者说,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特别是新加入到这一队伍里的人员,还存在着不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的现象。
首先,在专业培养上没有群文专业。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群文专业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与我国现行的幼师的培养有相似的地方。例如,群文专业人员,在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他的专业门类有所了解,甚至是精通,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群众在群文活动中的多样性需求。
其次,应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人口过万,甚至是十数万的地区,没有专职的群文工作人员。这些地区多为县乡等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对群文活动的需求之大,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够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多层次的培养,有助于一部分“回乡”就业。这部分人将既有专业知道,又了解当地文化样式;既能够学有所用,又能服务乡里。
再次,缺少能够针对“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于“文化养老”,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文化养老”的概念,我们可知,整个“文化养老”是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的,它是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的。也正是因此,就需要能够提供这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更为复合。它需要的是对心理学的了解,特别是老年心理学的了解。而这类人群对基本的急救操作,也应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3.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不足。
我们知道,“文化养老”的特点表现在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上,而归根到底,“文化养老”是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是一个“文化养老”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社交”的平台,而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目前这一平台的搭建,这一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还是不足的。
①基地区域位置不合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馆舍设置比较独立,空间布局上哪有空地就往哪里建,往往由于所处位置较偏,不处于乡镇群众居住和出入的中心,而减弱了其对该区域的文化辐射能力。
②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长期以来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另有一部分乡镇,至今还没有公共文化设施;仅有一些重点镇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③其他问题除以上两个问题,现有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存在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组织管理、利用率低或被挪作他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问题。下面,笔者就基地计划方面对乡镇居民文化需求的建设标准及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规模计划方面另作探讨。
2.关中地区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研究
①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建筑基地区位的选择,从建筑计划出发,应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建筑本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用者需求等方面。不同的研究对象侧重不同的影响因素,村镇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计划可供考虑的影响因素应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对村镇体系与聚落关系的理解,乡镇通常以集镇为中心辐射整个区域,集镇范围内交通与公共设施相对完善,更有利于公共文化设施的职能发挥,因此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应以在集镇范围内布局为佳。
②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掌握乡镇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的满意度、需求、建议等内容,笔者选择了两个乡镇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研与访谈,两地各发放问卷数50份并有效收回50份,问卷内容及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在集镇内的选址,应符合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居民的活动规律。集镇当地的居民数量非常有限,到集镇上活动的大多是各行政村的居民,他们多是在赶集日以及节假日来集镇,进行买、卖、吃、玩和交流信息等活动。而且,非集镇居民来集镇活动通常也是当天来回,因此在集贸市场附近的公共活动场地设置公共文化设施,就成了绝大多数村镇居民较为满意的选择。其次,由于资金少、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普遍不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还可以与学校结合,这样就能使学校的图书资源、体育设备和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弥补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欠缺。因此基础设施较差的乡镇设置公共文化设施时可考虑与镇中小学结合。
③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通过对以上各案例的分析可知,乡镇级公共文化设施选址的最佳方案应是与集镇上集贸市场等公共活动中心相结合,构成集镇公共中心的核心文化建筑,其室外空间可为居民提供活动、停留、疏散的场地,从而也达到丰富集镇公共空间的目的,其开放性又可成为集贸市场的空间延伸。
④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根据我国村镇规划标准当中的公共建筑项目配置要求(GB50188-2007),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与否没有硬性规定,因此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区位问题显得不很突出。通过对以下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现状的调研,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公共设施、公用设备非常有限。不难发现,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层点——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由于规模较小不宜独立设置,可与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结合,既处于村庄的公共中心,又保证了管理及配套设施。
二、深入挖掘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公共服务工作新特色
(一)利用自身特长,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面向社会的多种培训活动
文化馆除行政、后勤人员外,应人人都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展艺术类培训。除利用文化馆的阵地培训,还要走出去,到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培训项目有舞蹈、器乐、美术、书画等,通过这些培训,一是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和储备了艺术后备力量,二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业务保障。
(二)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互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文化馆要注重拓展服务面,与专业文艺团体及机关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联合,形成一片专业文艺网络,定期组织深入到工厂、社区、军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业余文艺骨干配对辅导,共同排练节目,开展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并组建了高质量的活动队伍。
(三)由城市向农村幅射,提升全区文化活动质量
在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要注重由城市向农村辐射。经常组织群众文化辅导员走进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艺术辅导工作,文化馆业务部门要实行分片挂钩有关乡镇、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如淮安市淮安区长期定点辅导成形的经典曲目“楚州十番锣鼓”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博里农民画”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仇桥杂技”被列入淮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车桥剪纸”有三名作者的作品被淮安市级刊物《剪纸芳华》收录出版。
三、创造性开展活动,丰富文化馆工作内涵
(一)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健全文化免费开放机制,完善基层文化服务项目
通过网络开展群众文化培训、书法、摄影、美术等比赛和群众文化网络征文评比活动,拓展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扩大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影响。文化馆开设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充分体现了公益性质,让本地区群众有免费的文化活动场所,还可以免费参观和享受文化服务,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历史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力的体现。淮安市淮安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成果颇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一项,入选省、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淮安市均名列前茅。目前还在淮安区河下古镇建设了非遗一条街,让能形成产品和效益的非遗项目免费入驻,来淮游人可以现场参观非遗产品制作技艺,品尝和欣赏淮安非遗产品。同时还建立了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机制,以传承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本地区文化发展新成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
文化馆为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还要注重挖掘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文化馆要支持和参与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中去,帮助推广打造民俗特色活动,将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经过辅导提高质量、提升品位,让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覆盖广大基层群众,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面临的困惑
尽管文化部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省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了综合文化站建设。但是,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仍然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这里边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也有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问题。由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难以保证文化站人员不务正业、当杂差使用。文化站上有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受当地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政令不畅,行政干预较多,严重影响自身职能的发挥,影响文化站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二是专职专用问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当乡镇干部和文化员的双重角色,长期承担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很难履行文化工作职能,很少有精力去考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乡镇随意变动文化站干部的岗位,有的则长期在编不在岗,更有甚者,个别乡镇连文化站长都是身兼数职,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致使文化站干部常常不务正业。三是职能错位问题。一方面服务职能泛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一个小文化局,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很多需要垂直部门解决的问题,上级文化部门却要下指标、定考核。另一方面管理职能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责任层层下压,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在实际工作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往往只负责任,没被赋予权力。四是管理考核问题。现阶段,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条块并重、双重管理”运行模式,表现在管理考核上重行政工作、轻文化活动,重阵地建设、轻文化服务,重量化指标、轻结果运用,从而导致乡镇文化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性普遍不高,热衷于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3.强化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几点对策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在办站理念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必须要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发挥服务作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
3.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对综合文化站在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硬件建设、日常维护及经费保障等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综合文化站的队伍管理、业务指导和专业化建设职能。要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法人登记,赋予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确定一名专职的文化站站长为法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专职专用,分工明确,并在人员调配、计划制定、经费使用上有更多的自。进一步落实文化站法人地位,对规范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强化文化站服务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
一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文化站年度考核办法,分解任务到人,量化细化职责,文化站站长要与乡镇政府和县市文广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推行项目管理。为化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服务效能,对全年工作计划推行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人,落实责任,年终考评。这样,既便于跟踪工作进度,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行激励机制。以文化站考评定级和创建文化强镇为载体,对星级文化站和优秀文化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提高文化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年度考核为依据,注重实绩,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先进评比、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的主要依据;以展示展评为动力,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表演的评奖,出戏出人出精品,以此来激励文化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改革文化站人员录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完整、公正、健全的从业资格制度,对于新招录文化站人员,建议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重点录有具有艺术类专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直接向社会上招收有文艺特长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文化站队伍,逐步扭转乡镇文化站人员学历偏低、特长欠缺、辅导不强的状况。同时,全面加强在职文化员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员才艺大比武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态势。建议省文化厅出台政策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学历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文化站专职干部队伍。
3.4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综合文化站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制定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标准和业务规范,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次性向农民群众告知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现场咨询、窗口接待、场所引导内容讲解等服务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树立“群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坚持“普遍均等”的服务原则,在服务中完善规范,在规范中提升质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免费开放服务中享受文化、丰富人生、得到实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一个时期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指标,成为重心。在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环境下,各级政府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加之农村文化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彰显政绩,以至农村文化发展在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
农村文化工作的“边缘化”,以及一些地方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的“虚设化”,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匮乏,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性原因:“缺人才、难合作”
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农村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和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困境。
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直白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
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我们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关键性失误:“只输入,不培育”
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容纳文献,还能通过公民学习传播知识,通过学习教化公民,这是公共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图书馆融入了城市文明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明,并与城市一同发展。因此,政府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很高,它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培养了人们的学习精神,使人们享受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图书馆对参观者的限制条件非常低,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无论贫穷富贵都可以进入学习,享受图书馆带来的文化服务,养成终身受教育的习惯。
1.2推动基层文化服务
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带给社会带来的最大便利,在公共服务和文化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盈利性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真正的利国利民,政府对图书馆的建设是回馈公民纳税行为,将税收的钱应用于广大民众,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还加强了公民道德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媒介,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是向大众传播知识的机构,是丰富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全体人民终生学习的基础设施。在网络、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既是信息中心,又是知识中心、知识宝库和知识源泉。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也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对公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在无形中树立学习意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之终身受益。
1.3传递科技情报、传播科技文化
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图书馆丰富、系统和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已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的科学情报功能将得到加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以市场和社会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科研立项、经济技术合作、成果开发转让和市场开拓等信息服务机构。这些信息机构成为了具有采集、加工和全方位服务的现代信息中心,积极开发了课题跟踪服务,将文献转换成社会可直接应用的科技信息。除了具备传统的借阅服务外,网络信息时代提供的新型服务和大量信息的传播效率较高。
1.4提供文化娱乐活动
21世纪,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在闲暇时会前往图书馆放松。人们在图书馆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缓解压力、愉悦心情,更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最具影响力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因此,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展览、学术会议、大型展示会、报告会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使图书馆可满足人们对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2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发展策略
2.1引导读者享受自己的文化权益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具有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和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保证公民的文化权益,公民也要充分享受自己的权益。此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体现在公民是否能平等地享受自己的权益。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都是无限制、面对全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公民在享受服务时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这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2.2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的建设有很大帮助,在建设的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逐步完善网络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最重要的是为广大公民带来便利。网络信息参差不齐,需要在提供信息前筛选健康的有利信息,切实提高信息质量,创建良好的网络服务环境,使服务成为实际行动,而不是流于形式。
2.3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公民中存在特殊人群,所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比如残疾人活动不便,可为他们在一楼开设读书区域。此外,还可以面向社会招纳志愿者,从而壮大服务团队,使更多的人为公共服务建设出力。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高涨。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龙头的县文化馆,承担着指导全县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指导基层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全县书画展览交流的任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地处西北内陆腹地的渭源县,虽属国家级贫困县,但随着扶贫脱困步伐的加快,城乡群众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归属感,成为摆在县文化馆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渭源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拥有人口33万,16个乡镇的渭源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明显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主要问题有:
第一,场馆面积不足,设施简陋。文化馆现用大楼面积约1900平方米,勉强接近国家三级文化馆建筑面积。但办公场所被文广局局机关和博物馆占用,目前文化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到总面积的40%,各类辅导、培训场所严重不足;演艺厅、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资料室、档案室、录音棚、摄像厅等场所基本没有。由于场馆面积狭小,一些免费开放项目无法开展,严重影响着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人员结构单一,编制太少。近十年来,文化馆在岗人员11人(2人超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8人,其中美术专干6人、文学专干1人、会计1人,无音乐、舞蹈、摄影等专业人员。文化馆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涉及的艺术门类多,人员结构的单一严重影响着文化馆的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015年县美术馆成立,从文化馆调过去4名美术专干和相关编制,单位剩下7人(2人超编),文化馆面临的任务和工作压力更大了。
第三,经费困难。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仍然不足,免费开放经费不能足额拨付到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下乡调查研究辅导培训、举办各种展览、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经费不足,没有保障。
二、渭源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场馆面积狭小,设备陈旧,人才队伍单薄,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文化馆开展工作的多种因素。面对种种困难,文化馆并未踟蹰不前,而是不断探索,开拓进取,摸索出一条符合县情、馆情的路子。
(一)摸清全县文艺人才家底,与各协会联手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艺人才是关键。可文化馆业务人员少,面对此种情况,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分头行动,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乡村,对全县的文化能人、民间文化社团进行摸底,按文学人才、音乐舞蹈人才、美术人才、曲艺人才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将个人特长、联系方式记录在案。和其中的文化骨干交朋友,与他们建立起广泛联系。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根据个人艺术专长加入到各协会中,积极参与协会活动。
同时,文化馆牵头,召集渭源县民间文艺团体召开全县文艺座谈会,邀请各协会会长及文艺骨干共同商讨全县文化活动的开展。近五年来,文化馆组织发动全县文艺力量,与各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了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不少特色鲜明的品牌文化活动,如“兴渭杯”秦腔业余选手大赛、“未来之星”青少年才艺大赛、“全民消夏”广场舞大赛,以及每逢重大节假日期间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这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播了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展示才艺、学习才艺、提升个人艺术造诣的诉求,吸引了一大批爱好文艺的群众加入到文艺队伍中来。
(二)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培训交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当前,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培训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为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这一需求,文化馆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大力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文化馆拿出一部分免费开放经费聘请了一些门类的艺术老师,在暑假期间举办舞蹈、书法、美术、泥塑等免费培训班,培养艺术新人,满足了群众需求,为县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成人艺术培训则采用短期培训方式,邀请省内外书画名家来馆开展书画交流和艺术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班。近年来,先后邀请了程大利、岳黔山、金长虹、田向农等十几位书画名家对全县的书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受训人员达到2万多人次。培训班上,不仅能聆听到书画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座,还能一对一地请方家评点作品,切磋技艺。一次次的名家讲座及书画展使受训人员开阔了艺术视野,汲取了宝贵经验,发现了自身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组织文艺骨干、文艺社团,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县文化馆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全县33万广大群众。每逢各乡镇在春节、山会、庙会、元宵等民间活动相对集中的时段,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有重点地组织文广、科协、卫生、体育等部门有效依托“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文化馆筹措经费,邀请县书画名家,歌舞名家、花儿歌手,以及老年舞协,在乡镇文化站和一些“乡村舞台”文化活动点开展书画献艺、文艺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活跃城乡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村镇精神文明建设,也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
(四)想法设法,全力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渭源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保护全县范围内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群众的强烈愿望。但这项工程长期而艰巨,仅靠文化馆是无法完成的。尤其是省、市级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专业性强,对专业人员的要求更高。而文化馆业务人员少,业务门类单一。因此,文化馆想方设法筹措经费邀请县里文学、民俗、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成立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小组,从非遗项目调查、项目论证,文本写作,乃至视频制作,发挥各自专长,协同完成。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对视频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很高,而县上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文化馆出资邀请省电视台有关专家来拍摄制作。渭源县的非遗项目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已列入省、市、县级非遗名录的共有98项。2012年,“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渭源皮影戏”、“羌蕃鼓舞”、“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成功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市级非遗名录的有30项,县级非遗名录的有64项。全县被命名为省、市、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3人,其中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
文化馆还十分重视非遗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保护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民间节会,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如:春节期间的羌蕃鼓舞表演和渭源皮影戏演出,农历四月初八的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和首阳山山会活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会川本庙庙会和傩舞表演活动,农历六月初六举办的麻家集高石崖花儿歌手大奖赛等活动。二是设法提高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传承积极性。尽管经费困难,文化馆还是采取重点保护的方式,筹措少许资金对部分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慰问和生活补助,并积极为他们争取补助经费,组织传承人赴定西、岷县等地参加了市文广局举办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传承能力。
为了充分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文化馆里召集了全县的文艺人才整理出版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渭源民间故事》、《渭源小曲》和《渭源花儿》,编辑整理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图片集》和《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等。通过购买和租借方式,征集到渭源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物近300件,布置装饰了渭源县民俗文化展室,展出珍贵实物百余件,展馆长期为观众免费开放,现已接待观众5万多人。
(五)馆企合作,打造文化精品,弘扬地方优秀文化
为繁荣文艺创作,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切实贯彻建设渭源文化大县的战略,文化馆联合本地文化企业“渭河源演艺公司”,积极挖掘渭源本土文化资源,创排了以东汉医生封衡为主人公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文化馆策划申请剧目创拍经费及与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衔接工作。在剧本写作、导演邀请、剧目排练方面,邀请省上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上,文化馆全力协助渭河源演艺公司开展工作。该剧作为“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优秀剧目之一在人民剧院演出,在渭源、兰州、天水、武都、临夏等市州县演出了40余场,反响热烈。在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得了三个三等奖。
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单位,既肩负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利需求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公共档案馆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以及公共档案如何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公共档案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
公共档案馆是一种政府承办的公益性的文化单位,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社会信息档案查询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公共资源和社会历史风貌,通过为公共群体提供服务实现公民的文化关怀和文化享有的公共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是践行这一举措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对象和目的
公共档案馆是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因此,公共档案馆就是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机构,其服务对象就是全体公民。公共档案馆在满足公民对馆藏资源查询利用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人们传播档案文化,进一步确立公众的文化权利。公众的文化权利的确立和行使,要求公共档案馆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并要参与到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因此,积极传播档案文化和维护公众的文化权利,是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
(二)公共档案馆服务的特性
公共档案馆服务的主要特征是公共性与服务性。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内容是以档案资源供给为主,这种档案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在查询和利用工程中不会产生利益性竞争,公共档案馆无法通过市场效应来调节公众对档案的使用率,而公众也无法通过交易途径来谋得档案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从公共档案馆的确立和定位来看,公共档案馆服务的是全体公众而并非特定群体。因此,公共档案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深入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三)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原则
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档案收藏的场所,它不仅是对政府和社会重大事情的记载,而且也记载了广大公众的普通历史事件,它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承载社会、国家及个人文化积累于一体的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是对历史的客观反应与公正表达,它揭示了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现实写照,因此,公共档案馆的定位与性质决定了其要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服务社会。
二、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会涉及到公共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展览馆、纪念馆、公共档案馆等部门或机构。缺少了公共档案馆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成的体系,公共档案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累、保存、沉淀,是其它任何部门都无法取代的,同时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支撑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政府在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公共档案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有利于公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
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公共档案馆在提供文化服务时,对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公共档案馆的建立与运行,不仅仅是政府设立的一个供广大人民群众查询和利用档案资源的服务机构,同时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服务大众的文化制度的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行使。
(三)有利于公共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
政府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而且也是促进公共档案馆发挥文化职能的中坚力量。因此,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然会加大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会制定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公共档案馆有效合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从而促进公共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
三、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公共档案馆与其它文化部门的融合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各个文化部门相互支持、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法定的公共事业文化单位,它既具有一般文化事业机构的共性,也具有属于其自身特色的专属属性。它与其它文化机构之间既存在关联,又存在不同。只有将处于文化边缘地位的公共档案馆地位提升起来,才能够激发公共档案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服务能力。因此,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明确和规范各个文化部门的职责与权力,使公共档案馆能够与其它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同时要竭力打通公共档案馆与其它文化部门之间的隔阂,凝聚服务社会公众的文化合力。
(二)丰富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公共档案馆的综合实力和文化服务供给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档案馆藏资源使用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受传统历史的影响,我国很多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匮乏、内容与形式单一,馆藏结构不够合理,大多馆藏资源记录的都是政府政务工作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等。而那些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特色事务的记载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公共档案馆要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必须要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逐步贴近公众日常生活。其中公共档案馆要加强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建设,收集和完善公众户籍、婚姻、医疗等档案资料。同时还要建构与当地历史发展相结合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如风景名胜、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既能够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发展,又能够满足外地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深化公共档案馆的服务举措
公共档案馆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公众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满意度。然而,与其它公共文化部门相比,公共档案馆有很多不方便之处,如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节假日不对外开放、传统化办公模式等等。因此,公共档案馆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要改变原来的不便之处,在保证丰富多样的档案馆藏资源的同时,积极优化相关的服务举措。首先,政府部门要规划好公共档案馆的选址与建筑,要选择公众比较密集的生活休闲区,同时还要兼顾与其它公共文化部门的协调与设置,使某一区域能够满足公众对不同文化产品的查询与利用。其次,要合理布局公共档案馆的内部陈设,依据档案分类规律的同时,也要兼顾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最后,要合理安排馆藏开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办公模式,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公众的切实需求。
(四)提升公共档案馆队伍的综合素能
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档案馆的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共档案馆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抓好馆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公共档案馆要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优化档案管理队伍,在提升专业档案管理素质的同时,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另一方面,公共档案馆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档案人才管理模式,即引进适合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增强档案管理实力;加强对已有管理人员的进修与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能。
参考文献:
二、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困境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定困境,首先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其文化系统机构相对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当前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所需。另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建设政策和经费投入目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群众文化事业经费具有技术小、增长慢以及投入总量少的特点,虽然说目前其经费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在国家财政总支出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比较小,对其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最后现代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文化骨干不稳定,同时在加上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导致群众文化站多出现人员不足、无转业干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群众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无论是图书馆,文化馆还是纪念馆,这些公共文化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服务的,公共文化要真正转变思路,面对大众要突出“服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工作思路必须改变。我们要从过去的人民群众上门转变到文化工作到农村、社区,到最基层服务,坚持将服务面向群众,走入基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城乡文化和校园文化以及军营文化等等,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来服务广大社会。例如妇女家务劳动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经费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则可以适当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妇女进行一些文化活动,以丰富她们的生活;少年儿童在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其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阅读不同书籍,以增强自身兴趣爱好等等。我国拥有多个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由于民族种类繁多,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各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为了加快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共通过发展的步伐,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体系。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入基层,建设富有发展特色的模范村。比如相关的文化政府部门可以定期的组织当地文化宣传活动,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的重视程度,鼓励建设新文化模范村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带动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让其带动更多的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一个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想要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资源共享就是一条合理而且经济的途径,比如说由资源共享理念推动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文化日益增长,仅仅一个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使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立公共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互惠互利,把若干个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资源系统联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在各区县大力推广“社区影视厅”项目,将公益电影引入到社区文化中心、村居委活动室,丰富中老年人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建示范区(项目)正发挥着“积累经验、探索示范”的领头羊作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程度的保障。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到文化的基本权利,不仅仅是城市公民,还要包括基层甚至偏远地区的农村群众。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