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师德表现总结

高校师德表现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8 22:41: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师德表现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师德表现总结

篇1

一、概述

(一)高校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也带着培育高素质高品德人才的责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品德端正。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个人道德水平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对高校队伍的道德要求规范明确指出,“高尚师德”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建设标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理念模糊、学风浮躁、教学敷衍、学术不端、言行失范以及育人意识浅薄等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二)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

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和艺术形式,音乐在不同的方面和层次都表现出独到的价值,其中音乐与道德的关联一直以来都十分紧密。马丁路德金曾说“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音乐被誉为是道德建设的源头,为道德建设提供“道德因子”,另一方面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工具,具有道德规范、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等作用。而关于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研究,实际上完成了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可能性论证。

二、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音乐提供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因为作为人类思想和精神力量的载体,能够承载多样性的题材。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音乐曾经承载了革命思想、追求进步和文化追求的多种理念,而高校师德建设依然可以将音乐作为载体,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例如歌颂教师品质的《好大一棵树》、《教师礼赞》以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音乐作品,能够提高高校教师对于自身道德的关注。这些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音乐作品完成了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的承载和具体表达。

(二)音乐促使高校教师追求道德提升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修身立德”是建设的根本。音乐通过夜的旋律传到给人积极向上向善的经验,而促使人净化心灵,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音乐可以帮助教师抒感,高校教师工作本就相对繁琐,而音乐通过旋律能够帮助教师镇定心灵,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为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奠定基础。其次,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精神体验,因此一般认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人会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而音乐通过教师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能够从内而外的实现对教师的道德教化,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标准。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在优美、柔和且富有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追求,继而陶冶情操,开始在自然而然中提高师德水平,并且从内心深处认可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三)音乐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柔和的教学工具

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德水平。音乐是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感知形式,往往能进入人的内心进行深层次的打动。高校教师本身个人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很难接受形式生硬和说教明显的道德教育,如果开展填鸭式或命令式的师德教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高校教师对师德教育的反感。但是音乐本身是一种比较高雅的形式,与高校教师的日常喜好有结合点,同时这一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更加容易被高校教师接受,从而提供了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工具。具体来说,在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音乐教学作为开场,令其发挥类似开始瑜伽运动前进行音乐冥想的功能,帮助高校教师进入平心静气的教学状态。其次,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将音乐赏析等作为作业内容,通过较为优雅的形式完成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知训练。

(四)音乐提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动力

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自我激励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音乐具有培养人性格的优点,柔和的音乐能够按捺浮躁的性格,而激情洋溢的音乐能够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失败带来的压力。高校教师本身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通过音乐的正面激励和促进,能够为高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奠定一定的精神基础,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帮助教师培养出乐观向上,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示范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教师心烦气躁的时候,如何的催眠曲和安定性的音乐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收敛心神,平复心情,进而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平。其次,教师在遭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失败时,可以通过聆听激昂性的音乐来提振士气,克服生活和工作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为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示范。

(五)音乐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供考核依据

高校师德建设如何开展考核一直是教育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知识储备、理解什么是具体的师德表现和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等“硬核知识”,更需要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教育。然而,如何在实践中考核高校师德建设的效果,一直以来存在量化困难的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往往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来填写相关的问卷和答卷,但这样的结果反馈的意义不大,其伪装性也相对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反映高校教师师德情况的考察方式。而音乐就是不错的选择。这是由于音乐本身必须要道德,只有兼具艺术道德的人才会具有更高的音乐赏析水平和能力,而音乐的表演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方可进行。因此从这个层次来看,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师德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教师师德建设之初,可以通过音乐问卷填写等方式来了解教师目前音乐欣赏类型和音乐欣赏水平,从而得出教师的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其次,在师德建设的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引入音乐赏析题和音乐内容分析题目,由于这样的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绝对的“硬核知识”,因此可以比较隐形地得出高校教师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真实的师德水平。

篇2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93-02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明确将师德表现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优的重要条件。教师师德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已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浙江省部分高校1 529位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部分教师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9%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29%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3%为轻度心理问题,3%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1.职业倦怠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职业,并且重复执行某些作业,引发身心俱疲、能量耗尽、心理枯竭的情况被视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社会变革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如果有相同待遇的其他工作可做,是否愿意改行”的问题,竟有64%教师选择了“愿意”。这说明很大部分高校教师对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容易产生怨职情绪,并由此引发心理不适,工作缺乏热情,教学缺乏激情,对人缺乏耐心,对事缺乏责任心,出现身心疲惫、欲罢不能的职业倦怠。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而导致人格偏离正常人群,形成极端化的行为模式[1]。高校教师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冲动性、偏执性、强迫性等。调查显示,高校部分教师人际关系敏感、固执、多疑、浮躁,缺乏良好人际支持群体,忍耐性差,易暴易怒,常伴有突发消极行为。在面对众多不同身份的交往对象特别是不同个性、风格的同事时,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长期处于苦恼和煎熬状态,易产生孤独感和封闭感。有的教师自我压抑,逃避社会交往,有的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学生挖苦、谩骂,甚至滥施处罚等。

3.情绪衰竭

由于国家对教师的要求、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期望、高校对教师的考核等客观因素,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中超负荷劳动,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有些高校教师不堪重负,表现出精神和行为的疲软,情绪衰竭,缺乏热情和活力,对生活冷漠、悲观,身心处于“第三状态”,产生疲劳综合征。情绪衰竭如不及时调整,长期积累下去,将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

4.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我认同的心理状态,是个人成就感的体现[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教师权威性和社会作用也受到严峻挑战。这让许多教龄短、资历浅的高校教师感觉自身价值无法体现,觉得自己无法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帮助,从而自我贬损,缺乏信心,失望无助感油然而生。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师德的影响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经常性、稳定性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能否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同形态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导致不同的教师师德问题。

1.教学走过场

部分高校教师因职业倦怠、心理枯竭,缺乏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工作缺乏责任心,教学走过场。课前不备课、课上不脱稿、课后不总结,上课照本宣科,内容乏味,形式单一,不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致使教学走过场。

2.科研轻诚信

部分高校教师迫于个人发展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格障碍,在教学、科研方面浮躁、冲动和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如写报告伪造数据,写论文抄袭他人,治学不严谨,科研不诚信,将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等等。这些学术不正之风严重玷污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严肃性。

3.育人无动力

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部分教师因情绪衰竭,对育人工作缺乏激情和活力,对学生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及生活状况不闻不问,与学生疏于交流和沟通,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育人是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情,教书才是教师的本份,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导致育人欠缺实效性。

4.信念趋淡薄

部分高校教师因自我效能感低,在教师的岗位上缺少成就感,再加上市场经济及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离,理想信念日趋淡薄。有的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二职业,将商业活动或社会兼职作为自己的主业,用金钱来衡量个人价值;有的教师将担任教师一职作为权宜之计,随时准备跳槽和出国;等等。

三、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师德建设的策略

1.构建教师心理健康“自助系统”,优化高校师德建设

(1)悦纳自我

高校教师应对自己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坦然处之,同时对自己的失败能作出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和认同。通过悦纳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深化育人实效,推进师德建设。

(2)调节自我

高校教师要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及时地反思、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通过认知层面的自觉,来主动学习师德规范;通过情感方面的自愿,自觉遵守师德规范;通过行为方面的自省,来履行规范要求的职责。以豁达的人生态度调适个人情绪,客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转移、排解、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这种自我调节、自我教育是优化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3)发展自我

高校教师要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高校教师承担着众多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需不断转换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要加强意志力和独立性的培养,明辨是非,不断地学习和钻研科学知识,参加现代化教学技能培训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及制作培训和外语水平的培训,使自己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坚定教书育人责任心和使命感。

(4)完善自我

高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良好人际关系提升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同时要培养广泛的生活兴趣,来缓解工作压力、调节工作节奏。另外,高校教师要设计自我,明确自己的生活理想、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丰富自己,完善自我,从而明确树立个人价值观,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

2.搭建高校师德建设“他助系统”,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1)加大人文关怀

高校要为教师“减负”。在教师学历进修、业务提高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保障。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适当提供科研帮扶,在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少一些刚性行政命令,多一些柔性的人文关怀,为教师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工作环境。高校师德建设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受益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管理理念,给教师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及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2)强化激励机制

高校在教学科研奖励中要采取相应的在师德方面的激励措施,如在教学优秀奖等评选过程中重视师德方面的因素。对德艺双馨的教师,切实通过“师德楷模”“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三育人”模范等评先活动,树立师德典范,宣传先进典型。另外,高校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师德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内容,将薪酬与教师的业绩和师德评价挂钩,切实体现教师师德和业绩对学校的双重贡献,从而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3)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要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明确师德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注重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补充、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错,体现良好师德形成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另外,师德评价要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挂钩,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从而严肃师德建设。

(4)优化师德环境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有进取心、责任心,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教师要重用、善用。要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化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让他们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另外,高校要搭建教师成长的发展平台,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生活困难的教师改善生活环境,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林文瑞.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 福建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徐四华. 论高校师德建设中的教师心理健康[J]. 教育探索, 2009(1).

篇3

1.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师德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热使部分教师很少关注自身师德建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实惠”的侵袭。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师德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和外在制约力相对脆弱,师德教育缺乏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流于形式。

2.教师考评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缺乏师德方面的评价机制。从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教师的职称评聘到进修、考博,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作为硬性指标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评价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种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3.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职业倦怠

美国著名教育家格尔克在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中发现,课程教过几遍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新奇感和兴趣。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固定的学科、岗位,相对稳定的生源,周而复始的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都影响着教师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也间接影响师德建设。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师德建设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它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离开传统文化谈师德建设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高校师德建设来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发掘其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校师德建设相融合,提升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内涵。高校师德建设应该吸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提倡博众之长,方能博大精深。

2.围绕重点,创新形式

(1)突出“师爱教育”和“师能教育”两个重点。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与期待。“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情感。教师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实现“以德立教”,营造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师能”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知识功底、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使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配合能力等。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个人持续发展。

(2)创新教育形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进行职业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如“师爱与责任”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定期召开师德建设总结会,表彰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园网、橱窗、宣传版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大力宣传先进事迹。

3.严肃师德纪律,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公平公正的师德评价,奖惩分明,褒贬有度,才能促进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师德建设必须贯穿渗透到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等各个环节。

(1)将师德要求纳入到相关规定和制度中,用以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制定和完善《教师岗位职责》,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与师德要求列为首要职责;制定和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2)完善和落实师德考评制度。施行学年度教师师德测评,制定和完善师德考评的具体办法,切实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审、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3)严格查处失德行为。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师德规定,对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行为要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4.重点关注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达88万人,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青年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价值标准,个性强、创造性强,但经验不足,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和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建立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肯于吃苦,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有胆量、有气魄、有能力、有准备承担起学校发展的重任。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92-02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的总和,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师德也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部分高校教师师德下滑,表现在使命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高、榜样作用不够、治学态度不浓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高校师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校教师师德的核心价值是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为谋生敬业。许多人是抱着强烈的挣钱养家发财致富的目的对待职业的。这种敬业道德因素较少,个人利益色彩较浓,敬业不一定爱岗;二是因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而敬业,这是高一层次的敬业,也是我们所说的爱岗敬业。这种内在的精神,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

爱岗敬业精神对于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动力,还影响着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观念、道德、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向学生传输的爱岗敬业的价值观,而一个敷衍了事的教师,他的学生也会敷衍了事。

二、教师爱岗敬业有着丰富的内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工作地点是学校,工作内容是向学生传授生产建设管理的专门技能和知识。

首先,教师的天职是关爱和尊重学生。一是要反对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禁止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和身体伤害,切忌伤害学生自尊心,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对学生富有爱心,视学生为朋友,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三是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多思好问的兴趣,发展好奇心,丰富想象力,提高独立思维与判断能力。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才和成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其次,教师的爱岗敬业表现在热爱学校。学校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场所,是教师岗位的具体所在。学校是由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组成的一个集体,他们从教书、管理、服务等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务。教师热爱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结合起来,关心学校发展,理解学校困难,保持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一致性,在学院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个人奋斗促进学校发展;(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书育人是一项需要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团队合作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教师都离不开教师这个群体,需要从群体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需要博采众长,需要接受其他教师的意见和指点。

再次,教师的爱岗敬业表现在热爱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充满激情,能不断改革创新。关爱学生,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必然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激情。这种激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诲人不倦,情绪高亢。在课堂上能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熟练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点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弱,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较少,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吸收一些,教师上课枯燥呆板学生就不愿意听讲。教师必须首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情绪,然后再将知识和技能传给他。在课外,教师能与学生起探讨人生、交流为人处世的经验,研究专业课题。教师的激情还表现在为了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开发更多更好的实训项目,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找到乐趣。

第四、教师的爱岗敬业还表现在热爱自己的专业,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爱着教师这岗位,不仅要把时间和精力奉献在这个岗位上,更重要的是迎接这个岗位的挑战,对这个岗位负责。因此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如果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就不能胜任工作、误人子弟,自己与社会的距离也会逐渐拉大,被边缘化。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关注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经常深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爱岗敬业精神的形成

1.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是形成爱岗敬业精神的内在动力

师德属于意识的范畴,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形成过程中,教师的自我意识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岗敬业精神的形成主要依靠教师的自我约束。教师靠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从某个职业中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产生了职业自豪感,就会热爱这个职业,愿意接受这个职业道德对自己的约束。社会发展到今天,高校教师的物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要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在精神方面,教师自豪感主要来源于被尊重和取得成就。

尊重需求是人类较高的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得到较大满足有利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来自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和与之相应的物质衡量。从社会的层面看,教师得到的评价非常高,“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评语反映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相应的衡量物质也得到了,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具体到某一个学校,教师的尊重感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更偏向在比较中感受自己,与行政人员比较、与后勤人员比较等。在比较中感受自己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进而判断在这个学校是否得到了尊重。一个实行官本位的学校、吃大锅饭的学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他人员没有区别,甚至更低,在学校管理中没有话语权,教师就没有被尊重的感觉。其心思就不是如何教好书,而是如何削尖脑袋谋求一个行政岗位,没有办法不得不教书,谈不上爱岗敬业。

成就感是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升的动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实现了人们自我实现的需求欲望。自我实现是人类欲望的最高境界,它推动了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其成就感比一般普通大学教师要低。因为教师的最终产品是学生,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一般比其他大学生社会地位低,教师也就没有什么成就感了。作为学院,应该引导教师推出更多的中间成果。所谓中间成果不是指学生,而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成果,如课程建设上的成果、专业建设上的成果、科学研究上的成果。促进教师多出成果,要求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有利于教师活力的发挥,让愿意做事的教师能够做事,让做事的教师能得相应的成果,而不能按资论辈,把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排除在教研科研之外。

2.良好的激励制度是形成爱岗敬业精神的外在推动力

首先,将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单位制度化。在精神激励上,通过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和倡导高尚的师德活动,树立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典型,以掀起树形象、学榜样、找差距、作贡献的热潮,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物质激励上,通过设立师德奖励基金,对爱岗敬业、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重奖,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其次,改革人事制度,强化师德考评与奖惩。通过制定准则、建立制度、形成规范等,加强师德的“硬”约束,籍此提高师德建设的效果。只有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督制度,才能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才能防止和纠正教师的失德行为。师德评价与监控就作为学校人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评聘、薪资制度相配合。一方面要制定教师行为规范,使师德原则实体化、具体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渠道的师德考评制度。组织有关领导、在岗教师、离退休教师和学生成立师德考评监督小组,定期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并考评结果记入教师档案。还要制定奖惩制度,把教师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不能按时加薪。同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重奖,当然做到这一点要求学校首先打破大锅饭,实行聘任制,打破官本位,实现教本位。

再次,建立师德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通过加强对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规范化学习,可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加强职业理想、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让广大教师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和意识,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爱岗敬业精神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因此,对其在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上有更高、更严格的期望和要求。“80后”高校青年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达到要求。

一、“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近几年来,“80后”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并逐步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专业教师主体力量。作为“80后”青年教师的我们有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方面。“80后”普遍在思想上比较活跃,又富有朝气,敢于在工作中创新,同时精力充沛,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

(二)知识结构方面。“80后”教师通常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新,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较先进,竞争意识较强,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但是青年教师相对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社会磨砺,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

(三)与人交流方面。“80后”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但是容易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人师表意识淡化。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内涵

作为新一代的“80后”青年教师,我们的师德师风表现和行为现状不时遭到社会质疑和诟病,我们更应该深刻的认识师德,学习师德中的爱与责任。

(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都要关心和关怀,只有具备了对学生不计回报的、无私的付出自己的真爱之心,爱学生的一切,爱一切学生,才会把自己的青春、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二)责任是师德的核心。老子中记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应该是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承担起这项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

师德是一个自我养成的持久过程,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作为“80后”青年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80后”,首要就是爱岗敬业。

1.爱岗。教师的工作平凡中蕴涵着伟大,辛苦中伴随着快乐。作为高校教师,既然选择了大学教育事业,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珍惜和尊重自己的职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幸福。

2.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就要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敬业就要满怀对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

(二)教书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80后”的高校教师,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尽老师最大的努力去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长。

1.教书。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才能教好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课堂充满欢乐与智慧。作为“80后”教师除了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外,还要认真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把教学工作完成好。

2.育人。育人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自己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学生,要始终明确,育人是教学前提,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中的人。

(三)关爱学生。作为一名“80后”教师,与学生代沟相对较小,除了教学以外要学会关心、关注和关爱每位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关爱他们的情感。要和学生平等相处,不凌驾于他们之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告别亲人,相聚在陌生的大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往往会感到紧张和惶恐;没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往往会感到孤单和寂寞;校园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四)良师益友。对于一名“80后”高校教师来讲,既要做学生的“良师”,也要做学生的“益友”。

1.良师。“80后”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当教师面对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时,应该是一桶常换常新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有趣,充满欢乐、智慧。

2.益友。作为“80后”高校教师,除了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品德的塑造者,更要做学生生活的关心者,感情的交流者,理想的激励者,道路的引导者,要主动走近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未来的道路走得更加的顺畅。作为一名“80后”的高校青年教师,要围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把爱心献给学生,把责任心献给工作,把上进心留给自己,真正做一名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好老师。

作者:体盈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逐渐扩大,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社会环境、高校体制、成长环境等因素,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奉献意识不浓,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近二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正是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今年来出现了多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教育和学术腐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知识分子因发现真理、传授真理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基于这种尊敬而获得雄厚的心理支持。作为世俗化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金钱主义等人生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渐突出,教师职业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高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竞争机制,这对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了科研经费、研究项目、获奖成果、的数量,将这些量化为硬指标,而将个体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育人状况视作软任务,没有衡量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标准,因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样的政策杠杆让一些教师只注重硬指标的实现,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职称晋升、学历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投入。而将师德修养视作可有可无,将不计量的工作或公益活动视作额外负担而不愿意承担。

3.教师自身因素。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足,不能从自己所担负的特殊历史责任的角度认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当前的教师主体大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多数人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优越的成长环境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意志力薄弱。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按照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与教师职业规范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接受他律并经过内在良心调整达到自律的过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带有教育工作职业特点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有其渐进性和相对稳定性。教育工作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从高校整体建设的特殊性出发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要求,从履行教书育人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师品德形成的方法和途径。

1.努力学习道德理论,树立高校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认知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知教育,努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让他们接受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并使之与自己的观点、信念融合,从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以作用于社会。教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与教育部门组织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但由于受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组织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教师的道德理想。一个人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道德中凝聚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常以祟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的目标,正确处理好理想信念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

2.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条文的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做出的规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的依据;是学校持续发展和创办一流学校的制度保障。学校规章制度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若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无从谈起。然而,规章制度不是摆设,要重在实施和落实。高校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如明确无故迟到、早退、缺旷如何处罚;挖苦辱骂学生,体罚学生,以不适当的方法处理学生而影响上课如何处罚等等。而后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让他们都清楚哪些行为是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是与之相悖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营造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一个时期以来,教师队伍中的少数人之所以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个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校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考核评价制度,缺乏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高校教育实际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制度上,真正做到在用人制度上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实现优秀分子进得来、留得住,不适合从教或者师德缺乏者出得去;在分配制度上改变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都一个样的做法,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考核评价制度上,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篇7

目前学界对高校师风师德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指出,师风师德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核心,同时还要将爱岗敬业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有的学者则将师风师德概括为: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并始终保持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热爱并关心学生,在教导学生时要始终保持耐心的态度,在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够团结协作。有的学者则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理念,从现代师德观的角度将高校师风师德的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身立教的职业观,二是平等互爱的师生观,三是立身为正的诚信观,四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五是德利合一的利益观。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同志对教师提出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三点希望,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的重要内容。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这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精神的新阐述和新概括。师风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和学术活动中的作风,它不仅是教师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德主要是指包括教师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等在内的职业道德,它不仅是教师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关系分析。

师风和师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体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内涵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怎样变迁,师风和师德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从二者的概念来看,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它更强调的是一个整体概念,代表的是教师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范;而师德同样也是个教师群体问题,它所代表的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和风气问题。由此可见,师风和师德二者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师风建设必须以师德为基础,没有优良的师德作为土壤,良好的师风就无从谈起;而师风又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对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作为学校办学软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师风师德建设对教师整体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整个教育行业的兴衰成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同时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在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来说,要想依靠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因此我们提出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风范,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教育形势和教育需求。

二、师风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分析

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之后,高校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金投入,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1.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

一直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原则和核心,其中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导师。第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带动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中的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第二,教师的自身综合修养和职业道德操守是衡量教师能否作为学生典范的尺度。由此可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2.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也日益紧迫,这就要求各大高校以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能够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师风师德并不是纸上谈兵,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师风师德也不是抽象空洞的,而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具体工作展现出来。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也需要在把握规律性的同时富有创造性,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主旋律。

3.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动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学生和社会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这个时期更加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师素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通过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为社会培养出精神状态昂扬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工作,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教师的政治立场坚定、鲜明并且热爱教育事业;二是精心施教,严谨治学,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对学生给予关心和爱护;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师风师德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四是在教育工作中要能够统筹全局,坚持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

4.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如今,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在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中人才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能够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为了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的优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对于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都是以人才培养功能、知识创新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为标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良好的师风师德是其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正面临着重要转型,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部分人追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秉承优良传统、发扬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使教师保持优良传统,这不仅可以为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树立典范,而且有利于高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象征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风格;缺乏优良的师德师风,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也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使命,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围绕的主题和中心,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通过思想干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做事和做人的方式,这就使其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爱岗敬业的作风,但是也有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市场经济所诱发的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道德失范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观念不强,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论和观点,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二,缺乏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得过且过;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学术道德修养;第四,缺乏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忽视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第五,过于看重个人利益,整体协作精神不强。这些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建设以及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我们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点关注。

1.以师风师德为基础严格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准入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维护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教育的活榜样,这就决定了其职业的特殊性。师风师德的主要内容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人面前要有良好的“德行”表现。然而现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中普遍存在重学历轻品德的现象,这就为师风师德的建设带来了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要在教师的选拔制度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尤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其品德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还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作出表率,并且能够充分认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求其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能够有坚定的意志,更新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坚持人本教育,关注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是才德双优的教师。

2.以师风师德为基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完善。

要想更加准确地把握师德状况并且发挥师德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师德考评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高校要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并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来贯彻实施;同时还要广开言路,最大限度地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对其合理意见进行参考和采纳,以保证考评的全面性和客观公正性。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师风奖励和惩处机制,对师风师德不良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惩处,对师风师德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并将师风师德的考评与教师的聘任、晋升、工资、评优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3.以师风师德为基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肩负着传播知识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肩负着传播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任务,要想做好思想教育就必须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起到表率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和身份,提升个人修养、严格行为规范,保持蓬勃向上的良好心态;此外,还要做到以“德”感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素质教育的精神。

篇8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07年教卫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在《说文解字》中,“德”被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有人认为“‘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要无愧于心。”①另外有些人认为:“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②“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为全面掌握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对天津市23所高校(其中本科校18所,高职校5所)的288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5所学校,与部分教师座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各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市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1.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热情高。34%的教师表示教师工作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另有63%的教师表示喜欢教师工作。近30%的人每日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即使是休息日,也有66%的人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4小时。他们几乎全部表示自己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自信自己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有50%的教师认为选择教师职业是认为自己适合做教师,这是多种选项中最集中的。

2.对学校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待提高。有30%的青年教师对学校规章制度只能回答“知道一些”或“不知道”,自信自己非常熟悉学校规章制度的只有16%,他们中的18%存在迟到、提前下课、中途离开课堂等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他们中的58%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不是很清楚,他们几乎全部会被学生的求情打动,而改变学生的成绩。

3.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32%的青年教师有校外收入,其中有3%的人收入超过了校内。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教师的校外兼职能使教师更多地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少数教师校外收入较高,甚至超过校内收入,很难保证把全部精力投入校内的教育教学中。调查中也发现个别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职,利用高校教师较多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把兼职当成了主业。

4.各学校师德教育形式单一。各学校均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近年高校扩招使高校师资严重不足,各校招聘引进了一批新教师。他们有热情,学历高。各学校的师德教育多采取文件规定、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教师最希望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是“榜样”(占48%),德育理论也表明,德育教育应多样化。

5.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扩招使各校师资严重不足,高校教师压力过重,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内容更新、学校严格管理、学生同行评教、晋升职称科研成果、考核等多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由此而产生消极或反感情绪,造成教师职业道德滑坡。

(二)当前高校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

高校青年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状况较好。在要求教师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评分时,分别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分数的人占8%、56%、15%、17%、4%。综合各校情况,新时期常见的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主要有:(1)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教学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满足现状,业务上不进取。(2)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关心不够,只教书不育人;指责、埋怨、歧视学生。(3)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形象和影响(衣着、说话、举止等),甚至把工作、生活中的个人成见和怨气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4)有的教师考虑个人名利多,不能正确对待授课课时和教师职务晋升,不能团结周围老师。(5)有的教师“以教谋私”,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考试等工作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

二、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归类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确切地讲,是这个人同时具有某种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品质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这五种因素的集合体。

(一)师德认识问题

道德认识,就是人们对某种社会道德关系及关于这种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和准则的感知、理解和接受。表现在多数青年教师不了解学校规章制度,不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什么行为违背了教师道德。

(二)师德情感问题

道德情感,就是人们心理上对于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爱慕和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绪的体验。表现在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安心本职工作,对学生缺乏爱心;违背原则宽容放纵,不管不问,或者苛刻指责,埋怨歧视。

(三)师德意志问题

道德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有没有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是青年教师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现今学校中青年教师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若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可能半途而废。表现为受物质利益诱惑,讲实惠,按酬付劳,功利主义盛行。

(四)师德信念问题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在人的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表现为缺乏职业神圣感,把教师职业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没有把其看成为之奋斗的事业。

(五)师德习惯问题

从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来看,道德行为并不仅仅停留在这种自觉性上面,而是要按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行动,成为青年教师的日常习惯,这就是道德习惯。道德习惯的主要特征是:它不是时时事事需要诉诸自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经常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在有人监督检查时,就能遵守道德规范,没有监督时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

三、增强高校师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

过去的师德教育理论过于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致出现过分强调灌输的片面倾向。重“投入”轻“产出”,重“灌输”轻“接受”。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即从教育者的视角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应坚持把接受者视为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只有青年教师积极自觉地选择、接受外部的影响,并通过主动的“内化”表现出来,师德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

(一)制度保障,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

根据德育认识过程理论,个体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因素所构成,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各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师德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言语行为规范和优良高尚品质的总和。“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③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虽主要靠其自身觉悟、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但绝离不开制度保障,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提倡、教育、督促和引导。

(二)民主管理,增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意识到主体的存在以及主体的作用。教育活动中应通过无拘无束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与交融,应创造一种能使受教育者讲真话,表达真实内心世界的气氛,教育者要积极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

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首先,学校各项事务应建立在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之上。要坚持民主治校,大力倡导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纪守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管理者应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放管理权限,建立科学的决策参与制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才能和潜力。

(三)营造氛围,发挥老教师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认为,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应该怎样做。”④这与我国传统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教育理论是一致的。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发现了许多示范原理,对德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第一,当观察和实际模仿操作联系起来时,示范的效果将进一步提高。第二,学习者看到榜样的某种行为受到惩罚或禁止后,学习者的相似行为也受到了抑制。第三,学习者看到榜样示范后,有时并不立即模仿,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外部环境适合时,再出现模仿行为。

学校应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明确责任,制订计划,落实方案,每学期有总结有交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应是全方位的,不仅是业务,而且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周到细致的关心与帮助。

(四)心理辅导,运用科学理论引导帮助

青年教师违反师德常常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⑤RET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艾理斯(A.Ellis)创造的一种道德心理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ve Therapy(合理情绪治疗论)的简称。艾理斯认为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统一的动物,人既有理性行为也有非理性行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当外界变化与自己意志相悖时,就感到难以接受;二是以偏概全,即通过少数事件推断整体;三是夸大危害,即把不幸和挫折看成灭顶之灾。人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来完善他们的职业操守。

[注释]

①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5.

②张家生.德育的概念[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05.

篇9

一、相关概念

(一)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总的来说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一般民族地区都是指:1.特定的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2.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人口比例较大的地方;3.拥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习惯以及民族文化;4.民族地区一般都享有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一定的法律自治权。本文特指地处革命老区及边疆地区的民族地区高校。

(二)体育师范生

师范生是指各级各类师范学校或师资培训机构的学生。除接受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教育外,还接受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学生,体育师范生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生中选择体育教育专业且未来将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

(三)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四)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从狭义上单指人良好道德品行和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广义上讲,指人的基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涉及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其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通过外在教育的教化和自我内化,经过“外育”和“内修”形成内外结合完善的系统的教育。师德养成教育是指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训练和教育生活体验以及教师文化熏陶,使个体能自觉主动地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人格的过程和方式。

二、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

本次主要对地处老少边地区的百色学院及河池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体育师范生职业认同度;对师德的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教育现状以及对传统师德观的态度等问题,调查问卷共设计20道题,其中单选题15道,多选题3道,问答题2道。此次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491份,有效问卷448份,有效率为91.24%。

3.调查方法

本文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在深入研究既往文献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以理论指导实际,以实际验证理论,总结归纳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老少边地区高校的体育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结果分析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教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文献调查法。通过搜集、阅读关于师德教育研究的专著、教材、论文、杂志等,了解当前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动态,对其进行重新梳理,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民族地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的问题:

(一)师德课程设置情况

师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公民道德、师德规范、师德原则、师德培养方法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知识等一系列内容,这些知识对于一个教师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虽然在考取教师职业资格证的时候有涉及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但都是零碎的,并没有形成系统、专门的师德课程。本文认为对体育师范生进行师德知识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形成师德意识和进行师德实践,这都是建立在对掌握师德知识的基础之上,对于师德知识教学永远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关键环节,要通过师德知识的渗透让未来一代的“准教师”们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对其特殊性要求所在,以明确具体的师德规范要求来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

(二)体育师范生缺乏相应师德知识

师德知识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社会公德方面的知识,它对于师德情感的养成、师德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并掌握师德知识是教师进行自我行为调节、教育学生、促进教学的至关重要的基础。但体育师范生掌握师德知识的情况如何呢?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在校体育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不甚了解,54%的在校生不能保证毕业后在教育岗位上有合格的教师职业道德。据问卷统计资料显示,被调查的448名在校体育师范生中,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和要求能够讲完全、讲清楚的人占5%;讲不全、讲不清的人占26%。”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也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如偷看学生信件、对学生进行体罚等违法行为,这些都反映出教师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还不够。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在进行师范生师德教育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的教育,还应加强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培养。

(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有待提高

师范院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养成。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也是教师,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的教师师德状况对于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部分教师师德素质不高。在民族地区高校,由于长期存在师资队伍不足的影响,师德教育工作以学校中思想政治老师、党政干部、学生工作者等为主,虽然他们平常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是部分教师存在学历层次较低,职称不高等情况,缺乏专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对师德规范、师德教育工作的意义、特点及规律没有系统、规范的把握,教育工作大都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教育,往往以政治上的要求来代替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师德教育泛政治化,脱离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

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师德表现不尽人意,表现为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注重个人功利,关爱学生力度不够,师生关系疏远,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学生缺少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严谨治学精神欠缺,忽视课堂教学为人师表作用不明显,自律意识函待提高,部分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违反职业纪律,如随意中断课堂教学,打乱课程计划安排,随意调课,有的因为其他事务误课,随意缩短教学时间。

另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师德教育不仅需要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及学生工作队伍的正确引导,师德教育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位老师的教学行为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还需要其他教师的通力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认识上,民族地区高校往往将师德教育视为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的分内之事,没有把师德教育纳入整个师范教育的工作重点,而是将其置于边缘位置,难以发挥出其他课程所应有的育人功能。

(四)学校师德管理监督的缺失

高校教师对于师范生师德的潜在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与管理。然而,一些民族地区校对教师的考评主要是对科研、教学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集中在教学课堂的监控,但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导向机制等方面流于形式,对于教师职业的态度,深层次的职业道德精神却很少涉及,更没有科学测评标准和措施;在教师培训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对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重视不够。这种管理监督工作面对现行不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师德建设体系,势必导致教师“重业务、轻道德”现象的不断蔓延。

(五)体育师范生自身的问题

体育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休,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纪律比较懒散,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导致了师德教育成效不高。

1.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降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读书无用论”、“一切向钱看”等错误观念对师范生的价值选择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是崇高的,对教师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化不太明显。”这种结果表明了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教师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都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优越,特别是是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教师,工作条件更差。同时,随着就业政策的改变,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体育师范生特别是具有球类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钟情的工作,而不必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尽管许多体育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但面对现在进入学校这类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政策,很多师范生也不一定能顺利进入教师行业,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并不突出的体育师范生,在这一方面并不占优势。正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导致一些师范生认为师德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理想、教师情感等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意义,而要求他们要热爱教师事业就显得不切实际。

2.学生个体道德素质不高

师德是师范生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和不断发展的动力,也会对他们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师范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修养。而对于体育师范生师德的培养,除需要进行师德教育外,更离不开本人对自身道德的修养,只有自身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基础,才能形成师德发展的生长点。然而在当前,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也不容乐观。诚信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的一大问题,如考试作弊、个人简介材料作假等;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互相攀比现象严重影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这些问题在体育师范生中同样存在。另一方面,部分体育师范生由于受到多元价值观及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影响,在理想信念上出现迷茫,以致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呈现出复杂化的倾向,对社会公德等方面抱着不屑一顾和无所谓的态度。这些反映出体育师范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要求较低,不注重个体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必然影响着他们养成高尚的师德。

3.师德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育的真谛不仅仅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体育师范生还是比较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也有从事教师工作的意愿,但他们由于自身的局限,对于师德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师德素质在教师个体素质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不能发挥出自己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在师德知识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就算是掌握了一定的师德,而并没有去真正了解一些师德知识背后所存在的深刻内涵。同时,由于他们对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关注度也不够,并不清楚作为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师德品质,做好师德实践的准备也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黄蕾主编.教育专业伦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师德修养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王辅成,史文校,周金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当代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跨度较大,但其主体是80后群体,这个群体指的是1980年以后、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转型和快速发展是80后辅导员的成长背景,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80后的辅导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在各方面都备受家庭的精心关怀与呵护,长期的“被中心”家庭培养模式,使得他们自幼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他们独立能力较强,对他人的依赖较少,可以独立开展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80后的辅导员在大学受教育期间,国家实行缴费制度,毕业生流向不再包分配,而是实行市场化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背景强化了80后辅导员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同时,80后辅导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师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80后辅导员的师德建设需求。

(二)90后大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客体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客体,即当代高校在校生,他们是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这个大学生群体都是90后,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从网络上学习和接收了大量知识和信息,接收的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多,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相比以往的大学生接收能力比较强,同时他们勇于尝试,喜欢冒险,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知识的速度快,创新能力强,解决同一个事情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喜欢另辟蹊径,不满足于现状。其次,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强,但独立能力不足。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人独立意识,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被人影响。90后大学生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能力不够强,不善于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一些小矛盾,很多人不太乐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不乐意交流,这就导致90后大学生情感上的依赖与不善交流的矛盾,很多问题的堆积最终导致较多的心理问题。

二、当代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现状及师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当代高校辅导员师德

现状高校辅导员正是以“立德树人,培育精英”为神圣使命和职责的特殊教师队伍,与教学岗位的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距离最近,参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频繁,在关心大学生发展、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具体。目前,80后辅导员队伍的主流积极向上、认真负责,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师德建设方面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少部分辅导员放松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长此以往,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很难站到一定的高度,不能在理论上融会贯通以指导实际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于时事热点与难点问题时时出现困惑与不解。其次,个别学校忽视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致使辅导员配置不能满足基本的师生比要求,将少兵多,工作任务重,工作类别多,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使辅导员工作的内容繁杂,辅导员岗位的职责模糊。

(二)当代高校辅导员师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1.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是辅导员师德失范的社会根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开放、发展经济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但伴随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80后高校辅导员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风险精神缺失了,提的个人要求多了,职业倦怠现象凸显了。

2.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朗是80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内容有序繁杂,事务性内容占主要,工作的重心偏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多数高校辅导员未受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即非思想政治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80后高校辅导员朝向职业化高校辅导员的道路发展比较困难,也就很难要求他们把辅导员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来做。80后高校辅导员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明确和发展方向的不明朗产生了焦虑,从而在工作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个因素也成为制约辅导员师德的瓶颈。

3.僵化不变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是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失范的体制因素高校师德建设提及了很多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出台了有关的德育规范,但是没有实际可操作性,并且内容上陈旧,更多的要求是思想及境界的高尚性。各高校都有相应的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但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师德起到了一定的约束效果。

三、当代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辅导员职业培训环节的职业道德教育

他律与自律相结合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够转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而非仅仅一个职业,就可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在工作中获得充足的职业幸福感。部分高校培训中强调较多的是辅导员职业对于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引导和激发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情感的认同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内在情感沟通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内心认同自身的职业后,辅导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严格自律。他律为辅、自律为主,辅导员即使再忙碌和劳累,也能感受到付出所取得的价值,忙并快乐,累并快乐。

(二)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向思想政治教育主线靠拢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的具体职责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观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主要内容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代之以具体繁杂的日常事务。各高校要对辅导员合理定位,把辅导员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分离,这样,辅导员才能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线上来。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性质有了准确定位,工作内容有了主线,就有足够精力深入开展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充分的时间上好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真正在管理与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中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考评机制

关心辅导员的个人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不仅仅是瞄准道德目标,还要考虑辅导员个人发展,师德建设与个人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辅导员队伍中积极开展职业化培训,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骨干,树立、宣传、学习典型的优秀辅导员事迹。创造机会让辅导员外出参加学习交流,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也是高校教育师资提升的重要一环,要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中。同时在待遇上给予保障,让辅导员安心培训才能达到培训的初衷。跟踪考察优秀辅导员,让优秀辅导员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与管理事业中,给予他们提升和发展的机会,解决好辅导员的出口问题,让表现一般的辅导员有目标、有方向、有期待;对于表现一直一般的辅导员,要下狠心、不讲人情地落实淘汰机制,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良性成长。

篇11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中,辅导员的师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如何提高辅导员师德,增强辅导员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力,进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担任辅导员工作中的感想进行梳理总结而成。虽然其中的观点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许会对同行的工作有些借鉴意义。

一、大学辅导员师德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大学辅导员师德是指大学辅导员作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从心理结构角度说,高校辅导员的师德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爱生包容、尊崇公德、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民主公正。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是高校塑造大学生品德的基础。大学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最终体现在大学生品德和各项素质的提高,体现在人才培养成果与管理意图的一致性程度。所以,学生的身心特征表征与管理意图的符合程度,是衡量辅导员学生师德影响力的直观指标。辅导员为达成管理意图,需要对学生、辅导员自身、管理环境进行全面整合。大学辅导员的影响力,是辅导员多种综合能力的集合,既包括准确识别学生的能力,也包括自身素质、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大学辅导员的师德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

影响力是指辅导员改变管理对象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对管理对象的干预程度。我们常看到的一些学生对辅导员的号召缺乏响应,就是辅导员影响能力不够的表现。学生厌学和生活颓废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影响力不足,不能够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有关。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强制性影响力。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纪律、习惯和评价(考试和文凭)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辅导员的这种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约束是被动的,激励是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非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辅导员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生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构成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辅导员的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师生情感因素等。提升辅导员的师德修养,是提高辅导员师德影响力不可忽视的手段,也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二、辅导员师德影响力作用的特征

1.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可控制,是辅导员师德影响的目标。大学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以提高管理过程的可控性为前提。高校面对的大学生十分复杂,如何使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是摆在辅导员面前十分艰巨的挑战。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力的有效达成,要求辅导员能够克服教育管理活动偏差和环境的随机影响,使教育管理结果与辅导员的预期保持一致。所以,辅导员的影响力实质上是辅导员对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的控制力。通过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干预、影响学生的学习,使教育管理活动成为可控的过程。目前,我国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着某些失控现象,学生的一些学习行为脱离辅导员的管理影响。作为可控制过程,学生管理过程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清晰的范围边界和可操作的调节系统。通过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把握学生管理的主动权,把学生管理过程始终置于辅导员的有效影响之下,使学生管理活动按照辅导员的意愿进行,使学生管理成为信息可掌握、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测的过程。

2.过程性,是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作用的基础。师德影响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学生管理过程中。实现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有效性,需要在学生管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系统化地贯彻辅导员的管理意图。学生管理是一个分时段的连续过程。在学生管理的每一个时段,所面临的任务特征是不同的,管理的阶段性目标也是有差异的。相应地,辅导员需要根据不同时段的具体情景,采取不同的具体策略和具体行为方式。同时,学生管理的各环节又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管理过程。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有效作用的过程,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逐次展开过程。这一过程的各环节相互链接,构成高等教育完整的、连续的、动态的、统一的过程集合体。所以,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性的实现,既需要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各环节上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又需要对管理过程进行整体地把握,保持所有管理执行环节的一致性、连贯性、系统性,最终实现影响学生品德养成的目标。

3.交互性,是学生管理过程的显著特征。由于学生工作的管理对象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管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具有互动影响。大学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集中体现为与管理对象的互动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辅导员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辅导员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持续地主动学习。辅导员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偏差的校正行为,只有获得学生的配合响应才能起作用。学生管理过程的互动特征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养成的效果,影响着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的有效性程度。

三、提高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途径

1.充分了解学生,平等互动沟通。了解学生是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发挥的基础。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最终是要落实到管理对象身上,而管理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学生。师德影响力的有效发挥,需要辅导员把教育管理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与学生的要求相互契合。学生管理过程本身也是辅导员与管理对象互动的过程。辅导员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保持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保持师生沟通的顺畅。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高效率,达到时时沟通、事事沟通。沟通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动向都在辅导员的视线内,以保证通过师德影响力的作用使管理对象处于可控制状态。 2.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师德影响力是基于辅导员主动地、创造性地从事学生管理活动。积极、敬业的心态是师德影响力达成的根本前提。目前,大学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更多地是任务型的,是工作纪律的约束。有效达成师德影响力需要多方面的激励:首先可通过学生评教、第三方考核学生品德状况等手段进行考核激励;其次是专业创新激励,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和管理创新,特别强调科研为管理服务,强调创造性管理,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的个人创造性;再次是对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进行激励,对辅导员指导学生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并大力鼓励;最后是对辅导员的激励应多元化,分类激励、多层次激励、多角度激励。以经济激励为主,同时尽可能满足各类型辅导员对荣誉、专业兴趣等的不同需要。

3.增进辅导员师德影响能力的有效修炼。根据辅导员影响力的综合性特性,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学生管理工作既是专业技能的发挥,也是师德示范、沟通技巧、亲和力的综合运用。现代学生即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管理专业水平,也要求具有平和、轻松、有趣的姿态,更注重辅导员老师以身作则,道德垂范的作用。学生把辅导员作为道德楷模和人生范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必须有感染力,才能持续地吸引学生;辅导员言行必须有较高的品德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师德影响力的有效达成,要求辅导员至少应具备四方面的素质,即专业素质、沟通素质、品德素质、老师形象素质。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为辅导员创造提升素质的条件,辅导员也应提高教育敏感性,增强辅导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提高师德影响力有效性持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广兵.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4)下半月:16

[2]程德华.高等院校辅导员师德心理结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3):110

[3]唐斌,张淑艳.师德在高校教师工作中的价值与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5):52

[4]杨斐.提高教师师德,保障学生权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3):43

[5]和学新.管理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J].管理与管理,2005(2):5

[6]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思维[J].中国高教研究,2010(4):23

[7]梁煜,陈媚林,彭秀珍.高校教师师德与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J].科学教育研究,200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