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0: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规范化建设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工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工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镇江市工商机关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选取了包括行政执法机构的规范化、执法办案行为的规范化、案件管理的规范化、执法制度的规范化、执法装备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执法数据统一、行政执法社会效果、特色事项(加分事项)、一票否决事项等在内的十个方面,涉及了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效果考察等一系列执法环节。在执法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主要是以上述十个方面作为工商执法规范化达标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并根据每项一级指标的具体内涵,分别设计二级指标。其主要内容是:
行政执法机构的规范化。行政执法机构的规范化主要是从执法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考察其规范程度,主要涉及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机构名称统一、行政执法人员配备三个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成立经检大队和中队;成立案件领导小组;成立案件内审组;有相应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名称、牌匾统一并挂牌;配备专职办案人员;办案人员具有案件主办人或相应的资格。
执法办案行为的规范化。执法办案行为的规范化主要从执法办案人员行为、执法办案权限、执法程序的规范化、执法文书规范等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其中对于执法人员的行为,主要评价其仪表举止、语言表达、执行纪律以及内外关系与礼节礼仪。执法办案权限则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应具有法定权限,基层执法机构以及人员应具有符合规定的授权,应在法定管辖区域内进行执法活动,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在权限范围内应积极执法,不得有行政不作为。对于执法程序,主要评价的内容包括线索管理、立案、告知、回避、核审、移送、调查取证、处罚、听证、送达、执行、回访等一系列程序步骤是否符合规范化的制度要求。执法文书的规范化主要要求执法人员应使用说理式执法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叙事完整、说理充分,语句流畅、逻辑严密、用字准确的要求;使用统一规范的执法办案文书,推行制作执法办案文书格式化、办公自动化;执法办案文书的制作和填写应当符合相应的规范;各类执法办案文书的文号编写、签字盖章应统一规范。
案件管理的规范化。案件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是从案件内部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其内容包括工商行政执法案件的档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备案、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评审与考核激励,工商行政执法中对于暂扣、扣留、罚没物资管理等方面。如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建立暂扣、扣留、罚没物资管理、交接台帐,以实现案件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执法制度的规范化。执法制度的规范化主要包括执法公示制度、违法案件督办制度、行政复议工作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要求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首先要健全这些制度,其次要严格按照这些制度的规范内容来加以操作。
执法办案装备统一。执法办案装备统一考察执法办案的办公场所、车辆配置、物资装备三个方面,主要要求是要设置专门的办公室、接待室、扣押(罚没)物资专用保管室;经检大队应当配备两台以上的专用执法车辆,经检中队必须保证一台专用执法车辆配备到位;经检大队、中队人员应当做到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经检大队和中队应当配备一部手提电脑、一台摄像机(或数码相机)、一台录音设备。
执法标准统一。执法标准统一要求严格执行江苏省工商局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使用规则》;依据《行政处罚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参照省局下发的《关于当前公平交易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努力实现执法办案中同一违法行为的管辖、定性、处罚、执行等各个环节的相对统一,逐步提高行政处罚行为的统一性。
执法数据统一。执法数据统一是对各种执法情况统计报表的要求。主要内容是要求统计报表填报及时、准确、全面;按规定及时、完整录入数据,案件录入应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及时客观全面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分析材料定期上报;登记台帐专人负责,及时登记;数据对接应达到百分之百。
行政执法社会效果。行政执法社会效果主要考察工商执法目的的实现情况,即执法工作是否达到该领域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秩序和状态以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对执法状况的评价。其主要指标包括被复议机关复议后撤销的执法案件情况、行政执法案件败诉情况以及执法情况社会满意度测评等三项内容。
特色事项。特色事项,是指工商机关在执法方面的特色和亮点,评价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衡量工商执法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主要指标包括媒 体正面宣传和获得表彰情况两个方面。
否决事项。否决事项,是指在特定情形下,视工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不合格。评价这一内容是看工商执法工作是否有一票否决的情形,主要包括行政执法中发生重大腐败案件;行政执法领域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执法过程中发生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被市级以上媒体曝光,情况属实的。
二、工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建立工商行政执法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重要举措。镇江市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所进行的工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的构建,在实践中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但其中仍旧有如下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予以充分注意:
第一,工商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侧重点。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执法行为,其中既应包括外部执法行为,也应注意内部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因此在工商执法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针对执法行为的规范应作为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镇江市工商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即遵循了这一思路,对于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设计了较大的权重。在前述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到第八项一级指标中,各指标所在权重分别是:行政执法机构的规范化6%,执法办案行为的规范化42%,案件管理的规范化12%,执法制度的规范化15%,执法办案装备统一6%,执法标准统一6%,执法数据统一6%,行政执法社会效果7%,其中工商执法内外行为的规范化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第二,工商执法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地方特色体现。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53-02
一、文化规范与廉政文化
文化规范受众理论大的方面可以牵扯到国家的霸权主义与意识形态,小的方面的则关系到人的道德修养。无规矩不成方圆,文化规范论作为传播受众中的理论一方面是社会(媒介)引导规范的受众的体现,另一方面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国家的廉政建设有些许挂钩。
本文所指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关于构建廉洁的先进的思想观念,社会的廉政共识,廉洁的思想道德规范、良好的公民素质、牢固的廉政心理防线。但是这里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媒介机构在设置议题时好舆论导向没有切实把握好,引导和规范受众需求存在瑕疵等。基于对廉政文化的涵义剖析,可见廉政文化应该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是一项道德修养的标尺、是一种社会价值的积极取向、是一种政治行为的清廉准则。因此,就文化特质而言,廉政文化的特质呈现为道德修养文化、社会价值和政治准则。与文化规范息息相关。
二、文化规范
这里的文化规范主要从受众出发,即作为媒介的受众,来看社会和媒介的议程设置和价值导向,最终作为一种稳定的体系结构,又反过来加强这种文化下的规范,指导行为体的具体行为。主要包括构建公共文化、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和谐文化环境、受众自身素质和廉政思想等内容。
三、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关系社会稳定,社会公民素质,关系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党和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发展。主要表现在:自律与约束、创新和实践、领导和协调、社会组织――新生力量。
四、文化规范下的受众
作为一个媒体大环境下的社会群体的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综合体。作为解读者,受众生存在媒介环境中的,由霍尔开创的“文化性”受众研究奠定了受众的主动的地位,他们不再是传统效果研究中的被动的、靶子式的接受者,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主动解读者。廉政文化建设需要这样的解读者,正确的解读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规范并影响自己和他人。作为创造者,受众在社会关系主动解读了媒介文本之后,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来。这时受众则充当了创造者的角色。社会中的文化规范不免存在着空缺,受众可能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创造出与媒介的预设迥然相异的意义来补充和完善廉政体系。作为反抗者,受众解读的不同影响着规范和建设的步伐,影响文化规范下廉政建设下的矛盾和碰撞。
五、事例
“走转改”为例,它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样的实际活动结合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基调,增强了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社会氛围。让群众更深刻的、更真实的、更客观的、了解我国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了解国情,利于党和政府规范廉政建设。
对英雄人物的宣传报道也可引导受众,如雷锋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积极引导社会和受众。类似的还有焦裕禄,王进喜等英雄、廉政人物的出现对于培养社会廉政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长期通过传媒这种功能的行使,不仅可促进社会良心和公民道德、政治意识的觉醒,而且可对腐败投机行为形成巨大的震慑和制约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腐败的发生,使人不敢腐败、不想腐败。
媒体报纸也是重要的文化宣传媒介。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大众廉政思想发挥重要的载体作用。因此,要求媒体机构需要把握正确导向,将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树立廉洁理念,开拓进取,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弘扬崇廉风尚,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当然,文化规范并不是一味的只有好处,他们也有问题和偏见所在。例如,过多的强调社会上杀人和事件,大力渲染极端主义等等,这样的影响效果对社会和大众百害而无一利。
“文化规范受众理论”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要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能力,便应进一步强化现代传媒特别是现代主流传媒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努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应。在此一个亟需改进的便是摈弃过去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的传播定势,寻求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传播方式,努力借助传媒的传播优势来重塑廉政文化的文化形象,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在传播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赵秀月.推进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8.
[2]江春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编制过于简单,设立出发点是为了获取项目资金,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建设方案不完善,缺乏保障性预备等,在建设中造成了资源、人力、财力等的浪费。
(二)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过程不规范
由于没有科学的、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立项的编制流程仅限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基本是由基建部门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后即准予立项,由于基建部门负责报建估算,没有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投资估算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造成项目实施和结算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超概算等问题。江苏省某高校计划建设心理学实验室,只向准核立项的机构发送申请,并未向学校的财务机构提交资金预算等数据资料,因缺乏专业领域的数字计算和评估审核,按原计划建设的项目却因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而终止,正是编制过程不规范的后果。
(三)基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不合理,造成超概严重
在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中“三超”现象很普遍,所谓“三超”即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某高校基建项目中,大量数据证实普遍存在超概现象,数额高达数千万。这不仅反映了建设计划的漏洞,还使得项目建设进程止步不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四)基本建设项目执行过程存在偏差
笔者统计某高校数据结果,将其工程合同与结算数对比分析,显示实际支出大于施工合同比率均超过10%,甚至翻倍增长。计划和实际执行合同过程中支出的偏差过大,暴露了对于基本建设资金预算支出的评估不合理。
(五)基建项目决算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经办人不及时报账,造成建设成本难于归集整理,对于后续建设资金的运用缺乏指导性;基建部门不积极办理应收各项政府押金及保障金退回手续,使得高校基本项目建设长期占用资金,不能形成固定资产;高校基建部门人员业务不熟练,责任感缺乏,由于不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造成恶果。
二、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没有得到充分论证
1.建设项目立项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论证,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征求使用部门的意见,使得项目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方案设计没有考虑价值优化因素,缺少成本价值观。
3.项目服务对象不具体。并未确立具体明确的项目服务目标客户,缺乏目的性、系统性,没有围绕高校特征对科研、教学、师生进行综合分析。
(二)建设项目细化预算处理不当
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的基建财务都只能在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完成后发挥作用,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造成项目预算管理的断带。
(三)项目招标、投标的合同不规范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并非建筑工程、建筑造价工程专业人员,招标、投标文件一般都是委托招标公司做,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甲方(学校)提出的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充分体现,对签订合同的一些陷阱尚没有鉴别能力;签订合同时没有通过律师把关,在支付工程款方面对合同内及签证的支付比率不明确,对合同结算不能超过合同的百分比没有约束条款,对质保条款支付很笼统。例如某高校签订合同,最终结算超过合同100%,并签订了可调价的补充合同,却未对签证做详细规定,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同时使财务部门在资金筹措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施工过程签证、变更较多,没有制约
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润,总是通过各种工程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益;而校方建设部门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控制工程中的变更、签证,致使工程造价成本大大增加,超过了投资规模;也有校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按最初设计施工,造成签证和变更。
建设项目财务决算时基建部门不能提供完整的建设资料,尚未形成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基本建设项目须经决算报财政部门批复后才能结转固定资产;对于影响项目决算报批的人或部门缺乏相应的奖罚制度,基建部门管理涣散;管理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造成部门间推咎责任,降低效率。
三、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一)做好建设管理前期的论证工作
做好单位内部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规范化管理前期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应成立对大额固定资产基建项目论证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应设于学校规划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前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论证应结合学校的整体布局、资源状况和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统筹项目资金的运用,实现全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报主管部门立项批复后,组织相关人员商议,制定细化的项目预算。项目建设前期一定要符合高校整体布局特征,资金匹配度要合理,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达到资源和资金的最优配置。
(二)实施规范化概预算管理工作
学校项目的顶层设计,由校领导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资金筹措的情况确定,制定合理的项目总体投入资金数目;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概算的编制,并报上级部门批复等工作;基建部门负责组建项目工作管理组,编制项目预算。项目预算是学校各部门执行项目管理的依据,原则上不能超预算10%,凡超预算的内容均需报财务部门备案,并向相关部门调整立项并获批复。财务部门根据批复后的概算调整项目预算安排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决算的顺利进行。
(三)签订合法、科学的工程合同
提高施工合同签订的技术含量,各校的基建部门应该配置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前期的报批论证、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甲方需求的设定、后期的竣工验收及质保问题等环节,请专业人员进行有效评估考查;同时请律师对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维护,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抓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减少签证、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校方工地代表要参加工地例会、查看签证事项并严控施工过程的变更及签证;合同严格按设计执行,按合同要求施工方工程报量及价款不能超过结算的10%,不可以虚高。
“上了几十年的学,到了大学却又要重新接受幼儿教育。”这样的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反映了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行为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随之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强。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涵
大学生行为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大学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团体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管理规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现象,应给予充分关注。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现状
1.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自律性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自主意识较强。这种自主性使他们在行为价值观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但他们又往往显得有些自以为是,不愿意听从报告,自主性方面存在消极盲目倾向,对社会化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适应,自律性较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表现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个别学生甚至放弃自律。
2.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主动了解法律规范的意识不强。据调查只有10%的学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规进行了解[1]。学生维权意识强烈,但对自己发生的违法行为却不愿承担违法后果。
3.道德修养不够。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周围的道德现状评价低[2],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公共道德却往往视而不见。
4.网络行为不当。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个别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引发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偷窃行为、破坏活动等。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和较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但存在许多不正常、不负责的表现,如迟到、旷课、酗酒、吸烟、网恋,等等。
(三)根源分析
上述大学生行为表现,有其特定原因。
1.生理和心理不协调因素。大学生在校年龄多是18―22岁,正处于青春中期。他们生理发育虽然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结果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尤其是新生,与以往处于被管束状态的学习和生活相比,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迷茫,甚至焦虑、浮躁,从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老生多产生消极心理行为,如逃课、厌学、上网,等等,最终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一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却缺乏对事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而产生一种危机心理。
2.社会因素。城市化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遭遇,也是规范大学生行为教育的遭遇[3]。在城市主导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为适应城市生活,超越伦理纲常的消极行为,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身份更是处于隐藏状态,虚拟世界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电子媒介下的“旁观”时代,人与人之间“近中远”,造成众人的责任分散,这些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的后果是其无法承重的。
3.高等教育问题。目前高校更多重视大学生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塑造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学生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的成长环境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是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无形的助手[4]。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构成,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精神文明的保证;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特色的核心,体现着高校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更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硬件建设,花大力气整治校园,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校园文化生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交往活动、寝室活动、文娱活动,等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大学生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在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成文的约定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大学生行为有节、按章办事。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德育和法制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
三、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内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校园文化系统中的约定俗成影响大学生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知道在这儿什么是应该的,以及在校园做事的行为规范。而大学生的行为又都具有各自学校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具有自身特色。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推动高校建设的发展。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文化层次。制度属于校园文化的中层面,是学校师生的各种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等体现的文化。大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局限性,规范的秩序必不可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使校园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高校特色指导下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基础上[5]。在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文的条例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大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这独特的文化系统,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形成与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方式。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
引起大学生行为失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调适,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了这一片天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诸如价值观、道德观、各种行为等问题,校园文化通过其渗透功能引导广大学生的行为;针对大学生的求异性、竞争性等,校园文化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上进。总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这项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二者要通力合作,通过互动,切实建设好具有时代性的大学校园,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王征.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探索,2007,(12).
一、学科规范及其主要话语
所谓学科规范(subjectdiscipline),是指学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学科规范与学科建设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指涉学科自身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体系,要求体现该学科的独特性以区别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学科建设的外延更大。学科建设除了包括学科规范建设以外,还包括学科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所谓“学科规范建设”,是指确定学科规范的过程,即在对学科不同规范进行梳理和提炼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学科建设的不同领域和方面应该具有的规范。学科规范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学科规范涉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凡是学科建设涉及的领域,都有学科规范问题。一般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术研究(基础理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估体系、师资队伍等。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结构图只是一个大致的描述,很难做截然的区分。其中,人才培养是目标,师资队伍是关键,专业建设是中介,其他的要素都是围绕着这三者的互动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为了完成专业建设,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这是一个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课程体系来体现,课程体系需要转化为教材体系,而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体系,即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而对于师资队伍来说,学术研究又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必经之路。平台建设则是重要的条件。所有这些,都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估体系来检验。与以上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相适应,应该有具体的学科建设规范。比如学术研究规范、专业培养规范、平台建设规范、课程规范、教学规范、评估规范、队伍建设规范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学科规范的研究成果很少,大都集中在学术规范研究上。笔者以“学科规范”为关键词,在CNKI网络数据库中搜索到的论文共有187篇,其中在标题中出现“学科规范”的仅有10篇。
总体上看,学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所谓学术规范,指的是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内人们的一切研究活动所依据的基本准则。[1]从1988年陈平原先生发表《关于学术语法》、杨沐先生发表《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起,关于学术规范问题的讨论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2年2月的讨论与争鸣阶段;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的行动与实施阶段;2006年5月至今的贯彻与实施阶段。[2]2004年6月21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强调各高校可根据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因此,在不同学校,学术规范仍然不一样。在一些具体的学科中,比如,社会学、旅游学等学科,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也在持续着,不过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重点上,各自的兴趣点不一样。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以下论域:一是从历史的视角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从中提出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3]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边界模糊,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叠现象严重;有关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不足;比较研究相对薄弱;学科和专业的“空壳”、“空巢”现象;偏重于经验型和思辨性问题,实证性客观分析研究不足;专业及人才培养不足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包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应在深化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注重完善和深化本学科基础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学科基本理论再系统化的学科建设思路。但是,以上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都没有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的问题。实际上,学科规范建设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至关重要。在经历“跨越式”发展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到了规范化建设的阶段,如果不及早构建学科规范,这个问题终将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不但显得必要,而且很紧迫。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有利条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为学科规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基础。如果把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正式建立作为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已近30年。在这近30年时间里,在国家的重视下,在众多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以及在后继者的不断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只拥有12个本科学位点,到现在拥有博士点66个,硕士点253个(不包括2010年新增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可以用“跨越式”来形容。问题在于,与“跨越式”发展相伴随的既有学科建设总体力量的增强,也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重在搭建学科平台的话,那么后一阶段就是对这个平台进行维护和加强。而维护和加强的最佳手段,无疑是进行学科规范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理论学科研究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较好的组织基础。作为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整体发展。同样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也离不开理论学科规范建设。当前,理论学科已经拥有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并且多次召开学科论坛,取得了一系列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而言,也拥有全国性的研究会组织,每年都举办相关研究论坛和年会,并且汇集了本专业相关的期刊参与,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科规范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和学术平台。
第三,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比如什么是规范化问题,有学者认为:“所谓规范化问题,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规则,而且还涉及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建构学术研究范式,如何营造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传统,等等。”[4]有学者认为,“所谓‘规范化’就是要建立学术纪律,确立学术秩序,从而保证知识的有序增长,并使交谈成为可能。具体地说,它还包含有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化的意思……小至学术纪律、引证规则,大至学术传承、学术道德和秩序,都可以包括在规范的概念里面。[5]有学者认为学术建设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学术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健全学术规范、承续学术传统、开展学术对话。[6]这些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但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2.存在的不足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分歧和不足,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增加了困难。郑永廷教授曾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导性不足的问题归结为:学科建设内容主导的偏离;教育与研究呈现离散、杂乱和缺乏主导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过程中淡化甚至排斥政治内容;把思想政治道德问题归为心理问题;引用内容偏重于西方与古代;热衷于边缘内容的教学与研究。[7]实际上,如果从整个学科建设来看,还有其他问题。除了主导性不足以外,还有学科边界不清、学科基本范畴研究不足等。这些不足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增加了难度。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为学科建设规范的有效实施增添了难度和变数。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整体力量的提升,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均衡。比如,关于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依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年博士生招生目录进行统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经发展到将近70家。在当年博士生招生方向中,至少有20个研究方向明显地跨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答辩通过的306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约31%(96篇)的论文选题明显地可以归诸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范围,以至于如果不注明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根本搞不清究竟是哪个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7]这种情况既说明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的紧迫性,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难度。
第三,社会宏观学术环境的规范化缺失,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化建设是与整个社会宏观学术环境的规范化建设相一致的,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宏观环境之外。正因如此,在社会宏观学术环境规范化建设不够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尽管在学科建设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关于学科规范的讨论和研究明显不足。这既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相关,也与整个学术界的学科规范建设不足相关。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
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本科教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四年学习的一个有效总结。在本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从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生源质量明显下降,[1]学生和指导老师比例也逐年增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毕业论文的管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为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督导监控力度不够,难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导教师人数缺乏、指导不力;二是存在一定不良学术风气;三是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四是过程监管不到位。
二、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的基层管理组织,其对学生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工作的效果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为此,建议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在管理中加入更多实质性的工作内容,确保毕业论文保质保量地完成。
1、加强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端正学术风气
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教学的主导,其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应选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丰富教学经验且认真负责的教师来担任指导教师;学院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研究的导师给予指导;[2]每位导师指导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8人;师资不足也可尝试与社会联合培养,如请校外经验丰富的相关专业人员,或同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防止和及时制止学生抄袭、拼凑或网购论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2、加强规范化建设
毕业论文是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考核毕业生专业素质的重要尺度。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社会实践形式主义和毕业实习脱离生产实际的倾向。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学管理者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规范性、可操作性管理,[3]致使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下滑,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因此,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使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已经成为全面搞好教学管理,毕业论文质量改进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建立、完善学院的毕业论文组织机构。毕业论文工作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仅取决于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如选题、指派指导教师等“技术性”因素以及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物质性”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制度建设等“管理性”因素。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如组长为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具体负责毕业论文工作,同时成立开题论证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各答辩小组,认真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各项具体工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搞好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保证。学院可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如材化学院制定了《材化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材化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来加强对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计划、管理、检查和监督。
该细则明确规定了毕业论文组织构成、工作程序、指导教师职责和学生义务等规定;工作程序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选题、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制作、评阅、材料审核、答辩工作、成绩评定、评优、总结等主要环节都做了明确规定;指导教师职责规定了为保证指导质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一般每周不少于1次,总指导次数不得少于8次;学生义务和要求规定了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的各个训练环节,自觉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想作风,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这些明细规定使学院毕业论文管理者有章可循,被管理者有法可依,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和发展。
3、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省教育厅检查力度也逐年增大。这就要求学院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加强检查。而目前若仍采用以前的手工操作方式,显然已不太可能就一些具体的格式统一进行调整,因此实行毕业论文文档电子化势在必行。因为学生上交毕业论文材料的不确定性,另外学生上交材料后有时还需要修改,指导教师必须及时跟踪上述内容,指导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与管理,学院可采用基于WEB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对毕业论文选题、论文综述、开题报告等基本格式模板制作,并对毕业论文材料上网端口进行设置,设置管理员和学生上网网关和权限,最后将毕业论文资料汇总,评价和网上统一编排,并将该系统实践于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让学生在网上上传所有的毕业论文文档,用电脑自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纪录进行划分单元,打印相关资料,最后将成绩输入电脑。
基于WEB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管理方便,特别适于教师的查阅和修改,也便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修改毕业论文。而且环保经济,节省大量的纸张,操作简便,所有的后台运算都交给电脑处理,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方便了学生,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及毕业论文的过程环节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建议逐步将该系统推广应用到研究生毕业论文,最终实现全院毕业论文电子网络化管理。
[3]王晓丽,蔡恒,季淑娟.运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9 -31.
[4] 王晓丽,董月玲,季淑娟.论科技查新的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243-246.
[5] 宋成方.查收查引服务质量提高路径及其延伸服务探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5(3):47-50.
[6] 汪媛,马瑞敏,肖毅,等.科技查新服务调查与分析研究:基于教育部查新站收费标准的数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4):61-68.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46-02
目前我校资产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共31家,主要产品领域涉及土木设计及建筑、出版、机械、汽车、电子、新材料、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药、光电一体化等诸多产业,产业工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破解制约科技企业发展难题,谋划科技企业发展方向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深入校办企业,就有关校办产业重大专题开展调查研究,查找校办产业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及时与兄弟院校同仁交流调研成果,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校办产业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学习调研成果自觉地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围绕“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这一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资产公司领导班子形成四点共识:
(1)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高校产业发展方针,加速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以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提高校办企业经营与法律管理能力,规避校办产业运营风险。
(2)坚持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实现科技成果持续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办好科技企业,是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3)坚持改革创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高校产业的重大改革创新,是理顺学校资产关系、消除学校经营风险的基础,同时也是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4)处理好“稳定、规范、发展”的关系是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基础,规范是为了更快地发展。本着有利于校办企业发展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精神,在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学校、企业、职工的利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校办企业的改组、改制。
领导班子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深刻剖析其原因。并根据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要求,明确工作思路、制定校办产业发展目标。针对长期制约学校产业发展的难题,寻找破解良策,重点从两方面有所重大突破。
(1)重新全面理解校办产业的社会定位和在大学功能中的重要地位,着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制定学校关于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结合学校倡导的“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大学生创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与质量、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
2 以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抓手,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领导班子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对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艰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校办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机遇,看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强化学校企业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抓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推进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一方面充分估计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始终坚定信心,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抓重点、突难关、见成效。正确核准了我校企业的基本户数;正确核准了校办企业投资不到位、产权归属不清的企业户数和资产总量;全面核准了多年来校办企业所积累下来的不实资产状况;对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中所披露的学校与企业之间产权不清、投资不到位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根据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学校于2005年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学校74.6%经营性资产已划转到资产公司,学校80%的全资企业已改制。2009年成立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学校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行使以下职能:履行资产经营公司出资人职能,行使资产经营公司股东权限。审议决定学校产业改革与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对学校所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国有经营性资产归口统一管理制度。确定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向资产经营公司派出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从组织体制上保证了学校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在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工作内容与要求;制定了《资产公司议事规则》、制定了《校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考核办法》、制定了《全资(控股)企业管理控制办法》;完成了《物业管理制度汇编》、《财务制度汇编》和《产业政策汇编》。通过政策措施的制定与细化,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企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般规律;通过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 发挥学校行业特色,提升学校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要阵地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源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肩负起推动产业更新换代、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核心,是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依托人才和科技优势,培育、兴办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是高校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校长期以来重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让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以科技的最新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造福社会。积极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推动并形成了鲜明的科研和产业特色。
近年来,我校依托优势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组建了一批科技企业:
(1)依托建筑与艺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工程学院相关学科,进一步推进土木建筑类企业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打造以建筑设计研究院为龙头的土木建筑类产业。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持有多项甲级资质证书,被国家建设部确认为全国76家骨干设计单位之一。以设计院为龙头,带动岩土院、监理公司等相关单位,2007年产值过亿,利税近千万元。在承接并完成的大量工程勘察设计与监理项目中,许多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全国建筑方案竞赛、投标中也多次获奖、中标。
(2)依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优势学科,打造以安徽江淮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合肥邦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汽车制造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安徽江淮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装备、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等研究开发和销售,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的汽车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现正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创造条件。
合肥邦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合肥市首批科技创新视点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是汽车电子传感器及各类控制器。2007年公司在柏堰科技园区购置了24.81亩土地,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300万套汽车电子传感器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生产基地。
(3)依托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优势学科,打造以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矿井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和铁路信息化建设产业。
工大高科先后取得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安徽省软件企业、省级科研单位、安徽省建筑业企业、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设计、安装、维修资格等资质认定,产品主要面向我国煤炭、冶金、石化、矿山、军工等大型企业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及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改造,已形成以企业地面铁路运输安全调度和矿井移动目标监测与控制两大系列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
(4)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相关优势学科,打造以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业管道安全系统研究和检测设备制造企业。
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信号高速精密无损检测与安全评估及工业管道安全系统的研究,现享有大口径钢管漏磁高速检测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和其它管道检测技术专利多项,是我国唯一以钢管漏磁高速检测设备生产单位参与国家漏磁检测标准GB/T12606制定的成员。
高等院校印刷企业与院校的科技产业既有共性,更有异性
一是高等院校印刷企业成立时间长。几乎所有院校印刷企业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学生上课用的讲义教材的印装而建立起来的,系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校办厂。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一批重点院校出版社的建立,一批重点院校的印刷企业,为适应高等院校出版事业的发展,陆续办理了“两证”“一照”(即:“印刷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经营执照”),并贷款购置印刷设备,开始承接本校出版社和社会上的书刊印装任务。高校印刷企业由此逐渐发展起来。
二是典型的事业单位办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印刷企业的规模均按高校学生人数而定编发展(教辅编制),改革开放后,虽然企业内部效仿社会印刷企业在定额生产、质量工艺、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奖惩办法、制度建设等管理上实行了小革小改,但在根本的体制管理上仍为事业单位。
三是企业负担过重、效益低下,无力自身持续发展。当前,绝大多数院校印刷企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企业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工资返还学校),一切开支均由企业负担。国家税制改革后,院校企业除向国家上缴所得税外,年终尚需向学校上交不等的利润所得,无力购置几十万、几百万的现代印刷设备,在无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企业难以自身持续发展。
四是工厂狭小,设备陈旧,人员老化,技术落后。
鉴于以上情况,相当一批院校印刷企业已不能适应书刊印装市场高质量的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院校和企业一致认为:无论高等院校印刷企业现状如何。几十年来,院校印刷企业在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材“课前到手,人手一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全国院校印刷企业改制规范化建设情况
基于以上共识,高等院校印刷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按照“35条”要求,在做好对企业职工宣传、教育的同时,努力做好企业改制及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基础上,全国已有几十家院校印刷企业,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参与下,积极探索改制模式,成功地进行了改制。也有一批院校印刷企业,经院校主管部门同意,清理了企业资产,注销了“两证”“一照”,妥善安置了企业在编职工,关掉了印刷企业。当前,全国院校印刷企业在改制规范化建设中情况如下:
社企联合捆绑改制
全国一批重点院校,尤其是那些原部、委所属的高等院校,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讲义教材印刷的需要,陆续添置了油印、铅印设备,给予编制建立了校办印刷企业。上个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学恢复高考,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一批建有印刷企业的重点院校,经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批准,先后成立了大学出版社。为适应教材出版印刷需要,世行贷款为院校印刷企业添置了一批书刊印刷设备。此后,随着改革开放,这批印刷企业一直承接着出版社书刊的印制任务,社、企滚动发展,关系融洽。2005年以来,在贯彻教育部“35条”中,或社企联合分别核算,组成了文化产业集团;或院校资产公司注入资金,或引资注入,资产公司控股,组成了股份制公司;或社、企及两单位职工参股,校资产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妥善安置了在编职工,实现了企业改制的规范化管理。
自筹资金持续发展
在全国一批重点院校印刷企业中,借助世行贷款或自身银行贷款,周期更新印刷设备,在20多年的苦心经营中,不断滚动发展,形成了生产规模年年扩大,国有资产年年增值,上缴利税年年增加,职工收益年年提高,可参与市场竞争持续发展的态势。这些印刷企业中除少数几家完成了改制外,其多数企业已完成了资产的清理,正在改制进行中。
彼此观望等待决策
高等院校印刷企业中,相当多的院校印刷企业因几十年学校很少投入,自身无力更新昂贵的先进印刷设备。如今仍是厂房狭小、设备陈旧、职工老化、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只能承接少量印数的书刊印刷,无法适应当今印刷质量好、出书周期短、批量较大的书刊市场需求。当前,这类印刷企业的多数是彼此打听改制方面的各种信息,等待院校领导的决策。他们关心的首先是企业的保留还是关停,无论留还是关,都需要院校领导出台在编职工的安置、财产清理中的呆坏帐处理、企业干部的岗位安排等政策。
院校支持推动发展
上类院校印刷企业中,部分院校领导在商定印刷企业保留还是关停的决策时,从印刷企业多年的经营管理情况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保留印刷企业。在此前提下院校决定给予支持,采取无息借款给印刷企业购置进口彩印设备,并希望学校出版社及各部处、院系给予活源支持,从而推动印刷厂发展,达到“既要马儿好,就要给马草”。
摘牌销照转为服务
在院校企业改制中,有些院校领导在讨论印刷企业的去留时认为:印刷企业虽小,无法参与社会印刷市场竞争,但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承担了学校许多科技资料、毕业论文及党政宣传材料等办公用品的印刷任务,认为关掉了可惜,更多投入又无必要,于是决定:企业摘牌销照,职工保留,划归后勤管理部门服务学校。
搬出院校招标租赁
一些院校领导认为:印刷企业原本规模不大,在编职工不多又效益低下。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普及的今天,印刷服务部门随处可见,再投入无可能。关键是印刷企业占据着学校的地皮、厂房等资源。于是采取了印刷企业保留牌照搬出学校,在校内外招标租赁的方案。